时间:2023-06-07 09:11: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区域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经济规模较小
我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农村经济规模比较小,城乡经济比例为“二八结构”,即超过80%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城市,而农村区域经济仅仅站到20%左右,而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城乡之间的差距同样明显。农村区域经济规模小的客观现实意味着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在经济发展实力不够,这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先天不足。
2.产业结构落后
农村产业结构比较落后,从一二三产业结构来看,农村第一产业比例比较大,而二三产业的比例比较小,这反映出来了农村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还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无工不强、无商不富”,我国农村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有限,集约生产经营还没有普及,这导致第一产业本身生产率不是很高,同时二三产业的落后也拖累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
3.经济发展不均衡
从农村区域经济内部发展情况来看,同样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情况比较强严重,东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要明显领先于中西部地区。目前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非常落后,绝大部分的贫困地区都是中西部农村地区、贫困人口也基本上集中这些区域,这种不均衡对于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负面影响。
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阻碍
资金、人才、设施等是经济发展的三要素,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主要就是因为这几个方面要素的阻碍。
1.金融支持阻碍
资金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目前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落后,与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金融体制还不够完善,这导致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不足,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阻碍。我国绝大部分的金融机构都集中在城市,农村的金融服务供给非常有限,金融机构数量更是稀少,农村居民以及企业金融服务方面的需要基本上得不到有效的满足,而目前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没有必要的金融支持,势必会影响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质量。举例而言,一个农民要承包土地,扩大经营,但是因为贷不到款,就难以采购扩大规模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设备。
2.人才资源阻碍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人才资源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资源要素,可以说目前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农村人才资源数量少、质量差的客观现实严重的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少、教育质量较差,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资源方面更是的严重匮乏,这导致了农村区域高素质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农村地区在人才吸引力方面比较弱,没有人愿意到农村地区工作,同时农村地区还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人才流失情况,这进一步的加剧了农村地区人才的短缺,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举例而言,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因为人才短缺就很难在农村发展起来。
3.基础设施阻碍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阻碍,我国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严重不足,一直以来,在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存在大量的历史欠账,诸如交通设施、文娱设施等等都与城市之间有着较大的落差。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导致了各种资源运输流动受阻,同时更是对于地区的招商引资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毕竟对于投资者来说,基础设施是其非常看重的一个条件,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很难吸引到投资者,经济发展自然也就是无从谈起。举例而言,如果农村交通设施不完善,农产品加工后不能通过便捷的交通及时输送到各个地区,则会影响到产品的销售。
三、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针对目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金融、人才、基础设施阻碍,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努力,有效地破除农村经济发展的阻碍。
1.给予大力金融支持
金融未来将会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农村金融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的构建与农村发展要求相适应、与农村实际情况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我国金融资源要适度向农村下沉,国家出台相应的金融扶持政策,来鼓励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进行网点设置,开发出来适应农村需要的各种金融产品,为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2.加大人才资源开发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就是要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构建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良好的人才资源队伍,从而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资源发展的需要。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政府要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将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要求进行挂钩,加大人才资源的供给。同时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需要农村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提供给人才良好的发展空间以及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农村来工作。
3.注重基础设施优化
【关键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滞后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65-01
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已得到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年纯收入已由1978年113.6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5153元,增长了约45倍,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尽管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现阶段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多重制约与困难,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十分明显,且基本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使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好的实现“富民”这一目标。
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数千年来,我国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全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差别明显。中原地区很长时间是中国的经济中心,随着历史的推移,我国经济重心有北方地区逐步移向东南地区。东部地区地理、气候、土壤条件、交通等均具有先天发展优势;而西部地区多山丘沙漠,气候干燥,生态环境恶劣,交通闭塞,且与外界信息交流贸易往来受限制,发展相对落后。即使同省区内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问题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并且相较于城市发展,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对滞后的。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不高,区域经济产业层次较低。中国作为有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许多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仍无法摆脱传统的经营模式,农业仍是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多数农民失去了务农的兴趣与动力,纷纷进城打工,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多为年龄大的或能力较差的,劳动力整体素质明显较低,并且大多数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方式依然落后,生产分散,规模效益低,从而使得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非常低。
第三,中央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支持不足,农村县区乡财政困难突出。由于国家财政对农村区域经济社会的要素特别是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供给不足,造成我国农业及整个农村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尽管已推进多年,但至今仍成效不大。大多数县区乡财政入不敷出,使得基层财政风险不断累积,许多县区乡财政都维持在温饱水平,或有不同程度拖欠工资问题,用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等办事能力非常有限。
三、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首先,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要自谋出路,充分利用农村区域资源优势,努力打造特色产业,并积极主动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根据地方差异,寻找自身特点,充分利用本地区资源优势,发挥特长,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打造出属于本地区独一无二的特色产业。除此之外,要有敏锐的战略眼光,结合自身发展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抢占先机,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投资。
其次,发展地方高校科技人才优势,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活跃农村区域经济。结合当地实情,充分运用地方高校资源,加快农业高校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制定相应技术人才培养政策,围绕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进行科学研究、示范推广等,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劳动培训和输出作为战略产业来对待,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地区科技与高校人才优势,推进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
再次,因地制宜,多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向前发展。未来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将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和合作格局,这就要求在发展中要按照各自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民资投向,并将农业多样化模式、特色产业模式、农村工业化和商贸化模式4种模式进行有机结合结合,灵活运用,力求走出一条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发展道路。
最后,构建稳定的农村区域经济财政支持增长机制,加大对农村区域经济的支持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运用税收、财政贴息、信用担保等政策工具,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结合加大资金、技术、信息等供给,加大对农村区域社会事业及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于条件,从而确保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稳定发展。
面对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难看出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不断研究探索,根据各地区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发展进度,因地制宜,找出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向前发展,从而实现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达到“富民”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鲍宏礼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
[2]张玉萍; 张亚龙; 农业高职人才培养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J]科技资讯2007(28)
[关键词] 农村区域发展; 实践教学; 实践主题; 实践地点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1. 08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1- 0140- 02
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1]。
1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培养以大农学为基础,具有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现展理念和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诊断分析、规划设计、决策评价等)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够在政府及事业单位、涉农企业集团、农村协作服务组织、农业推广部门等,从事农村发展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设计与实施、区域发展项目的管理与评价、企业和农协的组织与管理、农产品策划与营销、农业综合开发与推广等工作[2]。
上述“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更为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 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化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培养方案为该专业的学生设置了大量的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课程,然而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讲授,虽然老师的讲解很全面、很系统,但由于理论性过强以及教师对学生理解能力把握的程度不同,学生也很难对这些知识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实践教学则恰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上述不足,学生可以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对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温故”,而后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相结合而“知新”,并在“知新”的过程中对原有知识进行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做到“活学活用”。
1.2 增强学生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认同感
由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设立的时间并不长,目前正处于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加之人们对涉农专业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选择这个专业或者是不得已而选择之。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学生及其家长认为这个专业不是热门专业,而且毕业后的就业也很难。这一想法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学生对实际情况认识的缺乏。通过专业实践,使学生深入到田间地头,去亲身感受农村的变化,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同时通过与农民、村干部及相关部门人员访谈,可以使学生对农民的需要、对农村未来的发展前景有直观的认识。由此会使学生逐渐意识到“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所学知识并非没有用武之地,从而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更加热爱本专业的学习。
1.3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班级凝聚力
专业实践通常会安排形式多样的实践内容,比如入户调查、人员访谈、参观农业企业或基地等,每一项活动都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并在参与过程中开动脑筋去思考与实践内容相关的问题,从而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提高。比如在进行入户调查时,学生必须要思考如何与农民进行接触、如何组织自己的语言、在调查时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等问题。如此整个实践之后,学生在与别人进行有效沟通方面必然会有所收获,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笔很有价值的财富,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此外,专业实践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来开展的,班级的学生除平时上课外,几乎没有以这种集体方式进行的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大家统一行动,共同探讨、交流实践内容,彼此互相帮助……这些都会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加彼此交流的机会,这一切对班级凝聚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2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2.1 实践主题的确定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的目的是要锻炼该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即不仅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同时要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相联系,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专业实践主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在确定实践主题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考虑在专业实践中如何使这些专业知识能够得到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由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内容体系庞杂,所以在确定实践主题时,可以由该专业负责人给出一个大概的方向,然后让学生在这个方向下,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具体问题作为子主题,这样既可以确定专业实践的最终主题,同时学生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对作为子主题的内容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以便于后续实践的具体展开。
2.2 实践地点的选择
在实践主题确定之后,要着手选择适合具体开展专业实践的地点。实践地点的选择必须与实践的主题相一致。首先,可以根据确定的主题大致拟订几个备选的地点,然后围绕实践主题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备选地点的详细情况,最后进行比较,最终确定出符合实践主题的实践地点。在实践地点的选择过程中,在同等条件下,如果能够和实践地点的相关人员直接取得联系,则这样的地点应该优先选择。在实践地点确定后紧接着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踩点”,也就是由实践负责人带领参加实践的具体人员(一般为带队老师)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的目的,一是确定具体的实践形式,比如是参观农业生产基地、入户调查还是进行相关部门人员访谈等,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接洽,商定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二是提前联络住宿和用餐地点,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实践。
实践地点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是否与实践的主题相吻合外,还要综合考虑其他一些相关因素,其中实践经费是最为关键的一个要素。实践教学虽然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经费拨付仍然很有限。而且不同的高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实践经费也会有所差异。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中,交通费、住宿费、餐费是最主要的支出项目,这3部分都与具体实践地点密切相关。
2.3 专业实践开展前的准备工作
专业实践开展得是否顺利,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与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由于专业实践是在校外进行,且一般的行程安排在一周左右,加之参加实习的学生人数较多,所以实践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非常复杂繁琐的一项工作。
专业实践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以下一些内容:①学生的动员工作。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专业实践的意义和目的、实践的主题、实践的时间和地点、实践的具体行程安排、本次专业实践的负责人、带队(指导)老师及学生小组分配情况(包括组长、组员的具体安排)、住宿及用餐的大致安排等。②带队老师之间的沟通工作。带队老师在专业实践中主要负责带领学生开展具体实践活动,并且要辅助实践负责人来完成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因此,在实践开展之前,所有带队老师应该在负责人的召集下,就实践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沟通,从而为后续具体实践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③带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专业实践的学生小组分配确定之后,应安排指导老师与所指导的学生见面并就实践的主题进行简短的交流。这一安排可以使学生和老师对实践主题进行探讨,最大限度地达成一致。
2.4 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专业实践的开展过程中,带队教师应该同所指导的学生对每一天的实践内容进行及时的总结,不仅要总结一天当中的收获,更要对实践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以避免在第二天的实践中出现同样的问题。另外,在实践过程中,带队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地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使学生对所学过的专业知识进行重温,并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现实问题。除了带队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之外,带队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是必要的。因为每一组在具体的专业实践中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只有进行必要的沟通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与实践相关的内容,这种沟通也有助于相互学习借鉴一些好的方式和方法,从整体上提高实践的效果。
2.5 专业实践后的总结工作
专业实践的总结工作可以为下一次的实践或类似的实践活动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参考,因此在专业实践完成之后对本次实践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总结,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更是如此。实践教学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建设中不可取代的教学环节,是需要长期坚持进行的一项工作,所以,每一次实践后的总结都是对这一教学环节的一次提升过程,决不能不总结或者是草草了事。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总结工作中,既要肯定本次专业实践所取得的成绩,更要找出专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方面,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也可以对如何使专业实践开展得更好提出建议,从而为以后的专业实践提供参考。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看似简单,但具体实施起来却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必须周密计划、统筹安排、合理布置,要依靠整个团队的力量来共同完成。否则其中某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无法完成预期的实践目标。
3 结 语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不仅是当代大学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一专业特色的彰显,更是一项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工作。因此,“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工作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在这项工作的进行过程中,不仅需要学校各级主管部门领导和学院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需要得到同仁的指导,希望对这一领域有兴趣或者是致力于这一领域研究的同仁积极参与,为能够更好地开展“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献计献策。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区域;禽畜粪便;可持续发展;处理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日益的提高,在人们饮食结构中动物性食品所占得比例也逐渐增高,而这也使得我国养殖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禽畜所产生的粪便不断增加,为社会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当前在我国农村区域内,在处理禽畜粪便上缺乏较为先进的防治设施、处理工艺的流程较为落后、粪便利用率和还田率较低、管理较为混乱、缺乏必要的技术人员以及资金方面的投入等,导致禽畜粪便不仅得不到充分利用,甚者还有一些被直接排放到了自然环境中,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为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避免禽畜养殖业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下面文章就农村区域禽畜粪便处理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详细地探讨。
1目前我国农村区域禽畜粪便处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结构,对于禽畜粪便处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环境治理上,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所关注的重点主要放于城市污染与工业污染,对于农村区域因禽畜养殖业所造成的污染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国家环保部对于禽畜养殖污染防治颁布了相关的规定,并对禽畜养殖业污染物排放 制定相关的标准,但对于畜禽养殖场的环境承载力等方面还未有一个明确具体的要求。另外,我国农村部分区域内禽畜养殖以户养、散养为主,农户对于禽畜粪便处理重要性认识不足,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较为粗放,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仅对污染防治方面作原则性规定,其切实可操作性不是很强。禽畜粪便排放直接导致农村生活饮用水源、土壤、地表水体及农作物等均受至不同程度污染。
1.2养殖业布局不够合理,且粪便利用率较低
在禽畜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缺乏全局性的布局和规划,禽畜养殖场的规模建设没有完全纳入到统一审批管理中。在农村区域中,由于农民缺乏相应的技术引导与政策引导,通常将住宅附近、饮用水源或者村屯等一些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方作为其禽畜的饲养地,导致养殖场周围的环境与水源地受到严重的影响,使原本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此外,为了方便运输、销售与加工,很多禽畜养殖场已经逐渐从农区或者牧区转移到城市郊区,其中有的养殖场还和城镇以及居民区连为了一体,导致大中城市周围的禽畜养殖场较为集中,加速了其周围生态环境的恶化。
1.3处理工艺不够科学和完善,政府投入较少且监管力度较低
由于禽畜养殖污染物的浓度较高及排放标准中排放量的要求,若仅仅只是依靠工业化处理方式来进行防治的话,由于处理工艺不够科学和完善,所产生的治理费用较高,不便于后期的治理与应用、防治等。再加上由于政府对于这方面的投入较少,对当地的养殖业发展缺乏相应的监管方法,示范推广的力度较低等,使得其处理效果不是很理想,达不到回收利用的标准。
2农村区域禽畜粪便处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2.1加大禽畜粪便污染危害宣传,提高人们环保意识
通过网络、电台、报纸或者电视各种宣传媒体来进行养殖污染危害的宣传,开展形式多样且层次丰富的技术培训活动,加强生态文明理念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推广,促使禽畜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得以有效的开展,实现禽畜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以及资源化等,作到综合利用,使其发展成为和农村区域环境相互协调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新兴朝阳产业。此外,还应结合我国地区间土壤的类型以及其种植的结构,来明确其养殖的规模等。
2.2合理进行科学选址及布局规划,切实落实禽畜养殖污染防治措施
基于保护环境和统筹兼顾与科学发展的原则,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应对畜禽养殖场进行科学选址及布局规划。在选择禽畜场所时,应该着重考虑其周围是否有足够的土地及环境承载力来消化禽畜所产生的粪便,同时禁止在生活用水源保护区、医疗区、人口集中地段、风景名胜区、医疗区、文教科研区以及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区域等来进行禽畜养殖场所的建设。
综合评价环境影响,依据建设项目管理的程序进行报批,在禽畜养殖场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应落实禽畜养殖业污染物防治措施。其中针对畜禽废渣,应设置废渣存设施和场所,采取对储存场所地面进行水泥硬化等措施,防止禽畜废渣渗漏、散落、溢流、雨水淋湿及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危害、污染。运输畜禽废渣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流失、防污染、防渗漏以及防遗撒等措施,合理处置清洗贮运工具的废水。另外,畜禽养殖场应保持环境整洁,采取清污分流和粪尿干湿分离等措施,实现清洁养殖。对于种养结合的养殖场,畜禽粪便,贮存设施的总容积不得低于当地农林作物生产用肥的最大间隔时间内本养殖场所产生粪便的总量。
2.3加大政府投入,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其发展中
禽畜粪便的处理工程是一项环境和能源综合治理的工程。在处理禽畜粪便时,可将其生产为有机肥,同时还可利用其所产生的沼气来发电和供暖。由于该工程项目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加大其资金及技术投入,这样才可更好地进行禽畜粪便的治理,促进禽畜业的持续长久发展。对此,对于这些实施禽畜粪便处理的养殖个人以及企业,国家应该予以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农信贷款、工程资金、贷款利率、养殖用地以及治理技术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同时政府在补助养殖业时,应该重点对已建的禽畜养殖场进行治理,基于养殖场经济方面的具体问题,对其予以相应的经济补助及技术支持,这样在确保其处理的质量与效率的同时,还可确保养殖企业和个人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4增强监管,不断优化其工艺
环境保护部门应该对当地禽畜养殖业发展加强监管,对于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禽畜养殖场应该对其实施相应的经济处罚或者限期处理的方式,而对于在环境敏感区域养殖场应该采取勒令关闭或者搬迁,严格按照国家关于禽畜粪便处理的相关规定来进行监督,确保禽畜养殖场的废弃物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对超标准及总量排放的,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提出限期治理建议,限期治理项目环保验收时,其验收内容中应包括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方案落实情况。
禽畜养殖场应通过再生饲料的制造、禽畜废渣还田(还田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有机肥料的制造以及沼气的生产等方式综合利用禽畜粪便。
禽畜养殖场实施种养结合时,还田利用的的畜禽粪便,应当经处理达到规定的无害化标准,防止病菌传播。经过处理的粪便在符合当地环境容量的要求前提下,可作为土地的肥料或土壤调节剂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农田等种植业土壤长期施用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对化肥的用量,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其经济作物的品质,提高其质产量和经济效益。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禽畜粪便处理技术还有很多,大多均集中用于饲料、有机肥的制造、沼气化以及堆肥等,但不管采取哪一种方式,均应从其可持续发展出发,结合不同地区的土壤特点和其禽畜养殖场所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措施,真正使禽畜粪便的处理环保化、现实化与群众化。通过综合利用将禽畜粪便变废为宝,同时还应在其治理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加大政府的投入,增强养殖企业间竞争。此外,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的市场运作模式,比如农牧结合或者种植结合的生产模式,将禽畜粪便生态还田,从而推动禽畜粪便处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莫海霞,仇焕广,王金霞等.我国畜禽排泄物处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28(6):59-64.
[2] 阎波杰,潘瑜春,赵春江等.农用地土壤-作物系统对畜禽粪便养分消纳能力的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5(2):59-63.
[3] 巨天珍,王继伟,陈源等.兰州市农村畜禽污染以及对水体影响的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34(1):20-23.
[4] 王蒙,巨天珍,姚晶晶等.新农村建设中畜禽养殖环境管理与污染预防——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301-303.
关键词:农村教育 农村经济关系问题 改善建议
前言:我国作为世界级农业大国,全国大概有65%的人口源自农村。因此,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管理工作的首要突出问题。而同时,农村教育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百年大计,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者尤为积极的导向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的经济的大力发展,农村教育问题更是得到了我国政府和社会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以此提高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早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首要工作之一。
1.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重要联系
农村教育改革与农村区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相互循环的良性系统。农村教育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为农村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农村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造成系统循环不畅,影响到国家到农村的整体规划,良好发展。因此,农村教育与农村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内部联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建设的重要互动机制。
从农村教育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一方面,农村的区域经济发展是决定农村教育改革实行情况好坏的重要条件。农村对教育改革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要以经济水平作为最基础的保障,同时经济的发展也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客观动力;另一方面,农村教育改革的大力推广,也完善了经济结构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经济收入,使农村面临更多的经济业务范围。而经济收入的渠道增多了,自然人们的生活也得以改善。
2.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难题
2.1 农村教育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村教育结构早已不能适应时下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农村教育落后遏制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现象普遍发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农村教育体系中,缺乏美育教育老师。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老师充足,但是音乐、美术、体育等美育老师,师资严重不足。造成农村无法全面开设学生应有的教学课堂,不能做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二,农村教育教师团队现状颇令人担忧。目前,农村教育中许多教师一人兼任数值,例如,语文老师兼任体育老师或者是美术老师等等课堂教学,造成基础知识教学与艺术教学,缺乏系统专业的教师做指导,形成农村教育分流困难,无法落实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由于农村教育结构的缺失,严重造成农村素质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无法做到想协调。
2.2对教育的不重视和教育经费的缺乏,造成农村教育的缺失
据我国教育权威部门统计,一个学生从接受学前教育开始到完成高中素质教育,平局每年的最低投入约为2千左右,而大学阶段的教育投资约为1万元左右。而接近50%的农村家庭拥有两个孩子,一般家庭对这种规模的教育经费已经难以承受,要支付两个孩子教育经费的农村家庭,更是难以承担,对于这种规模的开支,早已超出他们的最大承受能力。就造成农村家庭无力送他们的儿女去接受高等教育,部分学生也存在中途退学的现象。
同时,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随之为农村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农村家庭生活好了,但是对教育的观念仍旧未改变。虽然农村父母可以负担起教育索花费的费用,但是让然为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部分农村父母,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是靠天吃饭,靠地赚钱,经济收入增多了和教育无关。对于个人经济的增长属于更多劳动力的在地工作的结构。正是因为农村父母对教育意识的单薄,不肯为农村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条件,也造成农村教育往往不能符合农村的经济发展的需求,长久以往势必遏制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与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3.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的几点建议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在我国领导、政府的大力促进之下,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遏制教育发展的成因,给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瓶颈,解决工作刻不容缓。
3.1 针对农村经济发展需求,重新定位农村教育结构改革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现状,为农村建立良好的经济结构、良性循环机制,势必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保障手段之一。因此,针对农村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工作,也势在必行。在农村教育改革中,应该重新构建农村教育提醒,将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农民对自己教育的实际需求是上入手。对学校的教育机构开展,灵活式,开放式教学和对学生的跟踪式服务。
3.2 加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师资力量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普遍存在教育经费不足,农村家庭无力承当教育支出的情况。我国政府,因该发挥政府教育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做好教育保障工作,以政府强制手段,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有困难的家庭,免受学生的杂费,提供住宿伙食费,帮助其完成学业。同时,加大教育重要性的宣传,让农民正确认识到农村教育对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农业科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有所长,以学致富。从而有效的做到农村教育的大力推广。
同时,提高农村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完善农村教育体系的各个专业的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以此吸引更多专业、合格的优秀教师支教到农村中来。在完善各个学科专业教师的同时,也完善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为农村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与农村教育改革的良好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内在联系。农村教育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引导力,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又是农村教育改革赖以生存的基础支撑力。因此,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以此强化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21世纪农村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前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龙井仁. 论农村教育改革与农村经济的发展[J]. 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3) .
关键词:农村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5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但我国农村区域发展却越来越不均衡。国家应该正视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转变长期以来非均衡发展策略的思维定式,正视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实状况。
1 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很多方面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在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化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国家不但要发展这“三化”也要注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中,既包含这些因素也包含历史因素、自然因素,更与我国的经济政策有关。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在我国古代,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人们主要采用人力、畜力等手工劳作方式,人们不断从这些劳作中积累经验和研究新方法,最终从农业化社会过渡到现代化社会。而现在农业从自然条件来看,在有些地区的自然条件明显要比其他地区的要好,因此,农业发展较快,较为均衡。
2 农村区域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
要想真正看出农村区域发展是否均衡,需要从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思考方式,以福利经济学为主。从这个理论中可以看出农村区域均衡发展的必要性,而且也可以运用这个理论来研究国家对社会中资源分配方式以及国家对社会在收入方面是否重视公平和效率问题。
在发展的初期,我国得出的1个结论就是:国家的国民收入总量越多,给社会带来的经济福利就越多;相反,如果为社会带来的经济福利增加,国民分配非常均等的情况下,国民收入的总量也会增加。所以,国家要想保证国民收入增多,就要确保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而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国家根据这1次的经验继续了探究。后来提出了新福利经济学。在新福利经济学中提出了2个定理。根据这2个定理,可以更好地看出是否均衡发展。
我们在观察这2个定理中不难发现,国家只有充分利用竞争性市场的优势l件,发挥其效率最大化的功能,才能使社会资源发挥其最优的条件,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从而使社会中的公共服务数量稳中增加,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福利经济。
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干扰,完全竞争经济是几乎不存在的。由于公共服务产品具有非竞争性的特点,数量不足就会导致其投资不足,从而使市场不能有效地分配商品和劳务。国家提出的新福利经济学在操作性方面有所缺失,因此又提出补偿定理这1概念。其主要内容是在公民的经济受到损失时,政府可以对其进行经济补偿,如果对所有的受损失者全部补偿完毕但仍有剩余时,就可以认为社会福利有所增加。
3 农村区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发展
我国农村道路差距大,在我国有些地区,农村道路并没有修路,导致交通困难,而有些地区的农村道路大多已经修好了。要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就要修建道路。我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并不好,在农村中,很少看见这些设施,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普遍较差,特别是有些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这些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尤其薄弱,造成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
就我国的就业人口来说,我国东部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的流动性较强,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且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大多都是年龄较大的老年人。
从劳动力的流向方向来看,虽然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流动量都非常大,但是东部的流入人口较多,而中西部的流出人口较多。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转变职业,变为“全职非农”,并慢慢地向城市进发,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造成我国的城市化飞速发展。但是农村区域的发展却变得越来越不均衡。
我国应当在农村设立基础设施以为人们提供方便,还要设立公共服务机制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改变资金分散等问题,加强管理,避免投资重复和资金浪费等问题。均衡的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要根据各地的发展状况,对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政策以促进和平衡城乡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农村区域发展变得均衡起来。
4 结束语
经过我国不断的努力和发展,我国经济政策也在不断改革中逐渐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使我国的农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经历了这1系列的改革,我国农村在困难中茁壮成长,并与城市慢慢缩小了差距。但我国日益累积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明显。发展中的问题也不断地涌现出来,农村改革也到了1个新的阶段。所以,我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要重视农村区域的发展,在进一步发展农村区域时,从中吸取经验,拓展改革领域,让我国农村区域更好更快更均衡地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庄浪县交通运输局,甘肃 庄浪 744699)
【摘要】农村公路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的快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有利于该地区的快速发展,也可以带动全面发展,以农村为中心,点带动线,线带动面,农村和农村相连,农村和城市相连,不仅有利于农村的发展,对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村公路;建设;区域经济发展
1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各个地区发展进度不同,一些地方发展较快,经济发达,一些边远地区发展落后,农民生活贫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提高农村的经济状况,必须坚持走出来的政策,建立一整套体系,全方面共同发展,全方面协调发展,像农村农路这个公益建设,政府需要大力的支持才可以,如果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保证,那么农村公路的建设就指日可待了。
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农民的精神生活,改变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要致富,先修路,这个道理就说明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农村公路建设对我国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目前将近13亿人口,人口基数比较大,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各个地方交通条件不同使得各地发展不平衡,为了扩大农民的收入,丰富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的幸福感,所以必须加快各地的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我国城镇化水平,不仅可以改变村容村貌,还可以提高农民的基本道德素质,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13亿中大约有9亿人口生活在村镇,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可以大力发展农业,对手工业和服务业也有一定的显著作用,这无疑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2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面临的调整
农村公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即使困难重重,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我国的公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这就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促进发展。即使基金有限,可以先把资金用于某一方面的建设,所以政府的招商引资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国家也逐年的加大对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这就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因地制宜,适应当地的发展条件,培养高技术人才,采用成熟的技术才能促使农村公路的发展。改变思想观念,转变管理模式,提高技术水平,加大招商引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会对农村的公路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3农村公路建设对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村公路建设不仅可以发展当地的经济,也辐射到其他周边。因为一个地区的发展不仅仅要依靠自身的招商引资,还需要周边城镇的积极配合,任何一个地区都不说单独的,都是与周边紧密联系起来的,与周边的地区息息相关的,周边地区提供强大的服务促使当地的发展,当地经济增长影响周边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目的。农村公路建设也对沿线区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思想,新企业的引入提高的沿线地区的发展,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不仅提高了物质生活,也提高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使我国城镇化水平加快。丰富的文化生活,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力保证,推动城镇化水平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最直接最现实的意义就是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发达的交通条件,带来了许多商业机会,农民可以发家致富奔小康。农村公路建设,节约了农民大量的时间,并且促使了许多汽车行业的发展,小轿车逐步走进了农民的家庭,农民幸福感提高,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4农村公路建设对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
农村公路建设对产业结构有重要的影响,产业结构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农村公路建设之前,在农村主要是第一产业农业为主,农民的唯一收入来自耕地,直接产生与自然界,靠天吃饭,生活得不到有力的保证,人民生活比较困难。然而,随着公路的建设,越来越多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出现了,进行产品加工和服务行业,这样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就发生了改变,由原先的第一产业,变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形成新的生产模式和发展模式,提高了市场能力,产业得到了优化,资源得到了整合,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将不同的产业部门整合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发展。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农村的产业比重中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旅游业,酒店业和教育业会发展壮大,这些都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5农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传统意义上的发展是单一的某一区域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在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某一地区发展不仅影响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也对沿线区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地的经济发展可以拉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增长,首先本地的交通发达后就直接给沿线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节约了本地人的出行时间,地区之间交通便利,给招商带来了条件,对沿线的区域发展,社会进步,居民的生活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实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地的发展模式,周边也可以借鉴,有助于对周边地区居民的思想解放。区域发展的一部分就是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城镇之间的交通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农村市场的不断扩大,就要求加强农村之间和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合作,降低成品,才能使农村进一步发展,随着农民的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消费水平的改变,现在的交通条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所以农村公路建设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同时坚持统筹区域发展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村公路建设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统筹区域发展,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可以发挥本地的优势还可以促进其他城镇的发展,农村可以通过加快公路建设,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可以突破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以实现全面发展,以点带动线,以线带动面,这种空间结构模式就可以促进统筹区域发展,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6总结
农村公路建设完成后,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本地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本地的产业结构。不仅可以促进就业还可以改变当地的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提高国民实习,加快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不仅本地区发展了,还能促进周边和沿线一些地区的快速发展,农民走出去,技术引进来,加快改革,满足了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彭春蕾.浅谈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监控和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2).
[2]程元栋.浅谈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管理[J].建筑工程,2012,11(11).
[3]潘樊.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机制的探讨[J].三农研究,2011,11(17).
[4]刘芳.农村公路建设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2009.
[5]辛萍.农村公路投资模式市场化途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改革;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237-02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高等院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某一教育对象的培养目标而设计制定的教学活动总体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其核心是教学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进程安排,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和考核体系等。四川理工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2005年开办的新专业,经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上仍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存在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创新型教学方法欠缺等问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而世界发达国家高校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借鉴国外经验,构建适合我校情况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国外大学本科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现状
1. 注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英国几所著名的大学在创新能力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牛津和剑桥都采用精英化教育方式,规定了严格的招生和教学管理制度。在学生管理方面,两所学校均实行导师制,这样可以使师生有更多的机会密切交流。导师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学习导师,他们专门负责解决学生在专业上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另一种是生活导师,负责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导师制的实行,使得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可以和教师密切交流和沟通,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通过一定的教学制度予以体现。学分可以积累、存储和转移,并能够在各学科领域、各高等院校和若干年内流通,由此造成了各高校在教学上的竞争,但也使美国的高等教育具有适应性强、灵活性高和开放性等优点。
法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主要是它的专才培养模式,其中,巴黎中央理工大学是专才培养模式的代表。该校非常注重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入学的一二年级不分专业,学习广泛的理工科基础知识,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基础。两年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业状况划分专业领域。另外,众多的有着很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生社团,成为学校管理的有益和有效补充,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日本经过多年的实践,建立了如联合研究制度、合作研究制度、合同制度等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日本具有职业培训性质的课程较多的是由学生就业的场所(如企业、政府部门等)承担的。日本的大企业或政府部门甚至设有专门的培训部门,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教育和业务培训。所以,日本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无需花很多时间学习这些知识,这样就会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基础理论和接受素质教育。
2.重视本科人才科研能力的培养
国外大学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逐步将教学重点从知识传授转移到以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上来。美国高校希冀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将学生由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本科生可直接参与以前只有研究生才能参加的科研活动。并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对其专业修读、职业设计等予以指导。导师制最初源于14世纪的英国,当时由牛津、剑桥率先提出并实施,以后逐渐在伦敦大学及其他许多学校推广。
国外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全方位、立体化的。以美国的大学为例,在课堂上,许多大学把《科学研究方法》当作大学低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开设,以便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久就能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帮助学生掌握科研知识和科研方法,还要训练他们的科研思维,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和辩论。在上课结束以后,教师还要布置一定的课后作业,这些作业往往是和生产或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具有探索的价值,学生通过翻阅资料、调查研究、总结分析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课外,各大学普遍实行本科生科研计划,并且成效明显。除了指导学生参加本科生科研计划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参加学术讲座、专家座谈等,对于学习优秀、科研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作为“种子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
二、国外大学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趋势
1.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
在培养目标上,国外高校既重视知识学习,更注重能力培养,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向发展。对学生来说,最持久的甚至是终生有用的是养成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把促进学生从具有能力到承担责任作为本科生教育的最高目的,尤其强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增强学生对未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 产学研紧密结合
在教育模式上,改变传统的封闭模式,建立以高等教育为主导,同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的联合体。“产学研”合作是西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在最近的30年里,美国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创了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办学新模式。美国“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和合作内容主要包括:高校与企业联合组织咨询小组或召开会议,共同探讨双方关心的事情;企业向高校学生提供资助、贷款或奖学金;企业支持高校的科研,这种合作的发展趋势是集中利用资源,联合使用设备;高校参与企业的训练活动,帮助企业开设培训课程,训练雇员;高校与企业联合开设学位课程;等等。
3.教育机构多样化
在教育机构设置上,高等教育机构由单一走向多样化,在更大范围内来整合教学资源,实施跨系、跨院和跨国的联合培养。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单一的、正规的高等教育系统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广泛需求。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尝试设立新的高等教育机构,有国立大学、私立大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还有培养实用人才的社区学院、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以便满足劳动力市场和受教育机会均等等各种各样的复杂需要。高等教育机构走向多样化以履行其作为知识创新与传播中心、专业培训场所、终身学习聚集点和国际合作伙伴的职能和义务。许多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已具有国际通用性、开放性和交流性的国际化特征。
三、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借鉴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师资培养等方面构建我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专业培养目标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毕业后能在政府及事业单位、农业企业集团、农村协作服务组织、农业推广部门等从事农村发展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设计与实施、区域发展项目的管理与评价、企业和农协的组织与管理、农产品策划与营销、农业综合开发与推广等工作的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改革课程设置和安排
目前,我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中涉及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课程偏少,没有体现专业特色;已设置的专业课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专业课程较少,培养的学生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不系统全面;选修课程设置较多,但基本上是根据学生学分需要安排选修课程,缺乏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发展的多样性。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的前提,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基础条件。创新型人才的产生正是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结果。所以,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增加发展经济学、农村发展规划、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参与式发展理论等专业课程,尤其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尽可能都开,让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修,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改革教学方式
目前,我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课程教学还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环节” 、“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倾向。这种教学方式制约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寻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形成互动式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做到教学相长。可以采用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或辩论、撰写文献综述、学生当“小老师”、案例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建立科学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效果作为考核的一部分,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我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实践课、专业认知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专业实践课和专业认知实习环节比较薄弱。目前还没有教学实习基地;专业认知实习欠缺,学生到农村、农业企业、农业部门、农户家庭、农产品市场等调研较少。学生理论不能与实际很好地结合,学到的知识是书本的、抽象的、滞后的,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重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学院与信誉良好的农业企业或地方政府通过签订协议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定期到企业或地方部门参观考察,增强感性认识,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更好地结合;企业或地方部门则根据现实发展需要提供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依托高校的智力资源,解决各种难题。教学学习基地,是学校与社会的接轨点,对于学生今后的社会工作生活是一种很好的准备与保障。
(2)聘请专家做专题报告。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创新能力边界,使学生深切感受专业文化,形成专业思想,提升专业素质。
(3)指导学生成立研究学会。教师选择学术界的前沿问题,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必要的实际调研,创造性地对相应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老师、同学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发掘出新的研究方式和方法。研究学会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
(4)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是一种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有效途径。以老师的课题或学生自选课题为核心,组建社会实践小分队,利用暑期时间深入社会基层了解实情、探寻原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为地方服务,展现大学生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现状,认识自身知识的不足,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5)指导学生课题研究。包括课题实施方案设计、实地调查、问题处理和撰写研究报告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教师较少,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教师专业课教学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钻研教学方法改革,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手段不足,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有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这就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一是鼓励现有专业教师钻研专业课程,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利用教研室教师高学历的优势,挖掘潜力,鼓励非专业教师通过进修、培训,转到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从事教学科研;三是引进专业对口的教师;四是使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将教学科研有机统一起来,走一条产学研有机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李素菊.国外不同类型大学人才培养观的变革[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1).
[2] 崔盈.国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趋势及启示[J].教育科学论坛,2006,(11).
[3] 陈超,赵可.国外大学实践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2005,(11).
[4] 范新南,黄波,朱昌平,等.研究生模式在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1).
[关键词]经济发展;区域收入差异;主成分分析;协整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0033-03
1 引 言
山西省“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中,明确提出山西省以转型跨越为目标,转型跨越发展是山西省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务院于2010年12月1日批准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为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应借助综改实验区这个平台,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的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自然经济条件差异、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不同以及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差异致使各农村经济区域间农民收入的增幅也各不相同,导致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拉大。其中,以“城市农业”为代表的农村区域经济区(以太原市农村为主)农民纯收入最高,而农业基础差,以劳务输出为主的农村区域经济区(以吕梁市农村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处于全省最低水平。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同时又是影响甚至决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
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作过深入的研究,包括张平(1992)、万广华(1998)、李实(1999)等,其中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我国东中西地带之间或省际之间的收入差距,而对省内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问题研究较少。因此作为资源丰厚而经济欠发达的山西省来说,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必须客观全面地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指标设计
为了反映山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拟使用两组指标,一组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另一组反映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状况。
(1)经济发展状况指标。①国内生产总值(GDP);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CGDP);③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RGDP);④人均财政收入(PCR);⑤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TIPGDP)。
(2)农村居民区域收入差异指标。本文选用基尼系数(G)来反映山西省农村居民区域收入之间的差异。基尼系数根据三角形面积切块法进行计算。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都来自有关年份的《山西统计年鉴》,或据此计算整理得到。其中GDP、PCGDP、PCR、G均以七八年不变价进行计算,RGDP是根据实际GDP进行计算。
3.1.1 数据的标准化
由于各个指标原始数据的量纲不同,本文采用Z-Score技术(即Zi=xi-S,式中S为标准差)对各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3.1.2 主成分分析
本文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一组指标显然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为消除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影响可选择主成分分析方法。本文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值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以主成分对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85%提取主成分,结果见表2:
结果主成分1(ED1)和主成分2(ED2)对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99.330%,因此可用其作为原变量所含信息的代表。以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数求加权平均值,可得经济发展水平值ED(见表1)。
ED=0.80071ED1+0.19258ED2
3.1.3 H-P滤波
本文运用相量自回归模型(VAR)来进行分析,该模型要求系统中的变量是平稳序列。H-P滤波是经常使用的经济变量趋势分解法,本文借助于Eviews5.0统计软件,对经济发展水平值ED和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指标G进行了H-P滤波处理。从图1、图2 可以看出,随着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曲线的上升,代表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状况的曲线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在缩小。
图1 经济发展水平值及其H-P滤波值曲线
图2 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水平值及其H-P滤波值曲线
3.2 影响关系分析
3.2.1 协整检验
经过H-P滤波处理得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数据分别记为HPED和HPG。在做进一步分析之前,本文首先采用EG两步法检验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第一步,运用Eviews5.0统计软件对两序列进行ADF检验,结果表明,HPED和HPG均为一阶单整,即I(1)。第二步,用OLS回归方法进行估计,然后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表3显示的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之间确有某种协整关系,但并不能具体指出何为因、何为果,因此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因果检验。
3.2.2 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
对于经济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之间的因果方向,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进行分析检验。
根据表4的结果,可以得出山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是经济发展水平的Granger原因。
3.2.3 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反映的是在扰动项上加上一个单位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如上所述,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是经济发展水平的Granger原因,为了能从动态角度更好的分析,本文进一步对其作脉冲响应分析。如图3所示。其中实线部分为计算值,虚线为响应函数加减两倍标准差的置信带。
图3 脉冲响应函数曲线
从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来看,经济发展在受到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水平值一个单位正向的标准差的冲击后,在滞后期内冲击效应为负值,且冲击效应绝对值呈现逐渐增大然后变小的过程,这意味着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虽然是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但是在中长期内并不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而对经济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
4 结论及建议
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目前山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对经济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这就要求政府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农村的长久稳定与繁荣。第一,随着全球科技信息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突飞猛进,城市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近年来在中央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下,中部六省中除了山西,其他各省均已形成城市联合体,显现出一定的发展潜力,唯独山西省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的城市联合形态,因此必须紧紧抓住国家把太原城市群列入战略性重点发展区域的机遇,加快发展太原都市圈。第二,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着力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行产业化发展,做强品牌。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保障农民权益,千方百计开辟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援助贫穷落后区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社会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整体推进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在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时期省政府要不断加大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农村社会保障项目的建设,提高农村社会救助水平,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其覆盖面,完善农村社会福利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万广华.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8(5):36-41.
[2]陶应虎.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2010(4):48-50.
[3]张藕香,何建伟.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来源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09(11):99-106.
[4]刘美平.城乡治理体制变革的三维走向[J].工业技术经济,2011(11):109-113.
[5]张平.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的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1992(2):62-69.
虽然农村金融问题研究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得到了关注。但是针对农村金融区域差异的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关于农村地区的研究尤显不足。国内近年来研究则侧重于宏观经济数据分析和基于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分析。李阳(2008)将我国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通过对其区域农村金融总量、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的分析,认为造成区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进程、地方政府行为等,并提出运用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实施有差别的金融制度。蔡军、刘超(2012)认为解决农村金融区域差异性问题,合适的金融发展模式才是关键。杨德勇等(2014)通过选取我国30个省份数据实证分析得出,发展农村金融不仅要关注区域间差异,还要重视区域内差异问题。并且提出农村金融发展不仅要考虑到金融改革问题,还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农村金融区域差异的基本判断
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源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但是如何正确认识区域差异化发展,这是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的问题。实际上,差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形态。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领域乃至不同的发展阶段。差异化发展是绝对的、经常的,均衡化发展是理想状态下的假设,它是相对的、暂时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本身就处于一个区域系统中,空间上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区的特殊性,并通过区域经济的发展体现出来。
区域差异化发展的现实已经揭示了,任何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区域内开展的,金融活动也不例外。虽然金融资源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但是区域差异的观念非但不能忽视,反而更需要加以重视。金融需求与供给在区域上的不均衡性也充分说明了农村金融不应是简单的均衡化发展,农村金融所体现的惠及所有社会阶层所有经济领域的含义是相对而言的。不同地区在地理区位、资源配置以及发展战略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而且很可能这种差异不仅仅是体现在量的差异,还有不同地区质的不同。在沿海地区,农村金融市场较为发达,农户的金融知识日益丰富,金融内生化力量不断增强,市场化作用更加明显,政府行为日益规范化。而在内陆地区,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金融模式创新阻碍重重,农村经营主体的金融知识较为欠缺,信息不对称现象十分明显,政府行为的作用仍然较为重要,行政力量仍然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二、我国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原因分析
(一)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从根本上说还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所造成的。以省际数据为例,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中,广东以6.78万亿元居首位,而排名靠后的新疆、贵州、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的总和都抵不上广东一省。同一时期各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副渔业)占比都保持在10%左右,由此可见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从我国区域地理位置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由于地理区位优势、人才资源优势以及战略发展理念优势,其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受益于经济高速发展。中部地区主要是我国农业发达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其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存在较大差异,而且相较于西部地区而言,其发展速度处于全国最低水平。西部地区则缺乏地理区位优势、人才流失严重,其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低,同时还存在严重的金融资源流失现象,既有向其他区域流失的情况,也有向同一地区工业以及服务业转移的现象。
(二)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差异
在这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由于地理区位、市场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以及发展战略的不同,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变化不一,农村地区同样如此。沿海地区优先获得了这一发展机遇,推动了其所在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从沿海到内陆,市场化程度不断降低,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也不断下降,基本上呈现出典型的梯度化发展。东部地区因其市场化改革较为完善,其经济与金融发展呈现有效的协调发展,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保证了农村金融的稳定发展。而西部地区则存在明显的市场化改革滞后现象,在全国的市场化布局中已经处于劣势,其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农村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失衡,更多地依赖政府行为的支持。中部地区面临的情况则更加复杂,既有不完全市场化竞争导致的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失衡的现象,也有金融发展自身难以实现有效需求的现象。
(三)区域间金融因素的差异
1.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差异。其一,主体需求满足程度的差异。这一点主要表现在沿海地区农村金融需求十分强烈,而且其金融需求得到了较好的满足。农户、合作社以及农业企业这些需求主体自身都获得了较的发展,而且对金融产品有需求处于一个十分良性的稳定增长过程,农村金融受益于内生性发展。其二,主体信息获取程度的差异。信息障碍是导致金融发展差异的又一重要因素,沿海农村地区由于其受教育程度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的丰富,信息障碍对于农村金融影响较小,而在内陆地区农村金融知识普及程度较低,需求主体对于自身金融的需求了解程度十分匮乏,从而导致农村金融区域差异更加明显。
2.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差异。其一,金融成本的差异。通过银监会金融机构许可证查询可以明显发现我国不同区域间的金融机构数量差异明显,沿海地区金融机构数量远高于内陆地区。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成本控制,金融机构网点设置需要考虑其盈利性,成本控制是首要环节。其二,金融服务的差异。金融服务涵盖万千,但是其主要目的是实现金融有效渗透以及提高金融便利化程度。沿海地区金融服务发展较为完善,互联网金融已经深入农村地区,而内陆地区农村金融服务十分单一。其三,金融产品创新的差异。金融产品创新是推动一个地区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沿海地区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有针对性地产品创新不断推动其金融深化发展,农村地区也同样受益于此。而内陆地区缺乏创新动力,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存在的一些金融产品创新也多数是借鉴沿海地区已有做法。
三、我国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对策分析
(一)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在认识到我国农村金融区域差异的原因之后,应该因地制宜提出相关对策。农村金融的发展应该遵循适度差异原则。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特别是还存在的城乡差距更是必然存在的问题。坚持适度原则,可以推动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农村金融的效率提升。沿海地区遵循效率优先原则,积极发展农村金融,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内陆地区金融差异十分明显。内陆地区目前应该找到可跨越发展的金融领域,积极实现金融创新以适应金融环境发展,而不是按部就班,坚持固有金融模式的发展。其次,推动不同地区金融合作。虽然我国农村金融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事实,而金融资源的有限也导致的不同区域的竞争,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整体,金融体系还有协调合作的一面。具有不同特色的农村地区可以进行互补,相邻区域的金融发展也应该充分体现合作,以此促进资金的有效融通以及提高金融效率。沿海地区可以积极拓宽自身金融资源影响力,通过有效地金融资源流动带动内陆地区金融活力,例如沿海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在内陆地区开设营业网点并且合作组建新的农村商业银行。
(二)坚持市场化原则
要想实现农村金融的目标,建立一个惠及所有社会阶层的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区域差异良性发展的金融体系,需要坚持市场化原则。如何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协调金融供求关系、加强市场监管、推动金融市场推出机制等都是今后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方面。东部地区目前主要是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化金融制度,同时不断尝试新型金融模式,为市场化改革深化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中部地区既面临一定程度上的行政力量影响,同时又出现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自发性金融行为,需要在实现市场主导的过程中有效引导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增长,由此实现金融内生性发展。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全方面的支持引导,在市场化程度有所作为的领域政府行为应该不断减少,而在政府行为不能完全退出的领域仍然需要政策引导。
(三)加强农村金融供需主体行为能力
1.合理运用区域农村金融政策。其一,差异化的金融制度安排。政府政策实施首要考虑的就是制度安排合理化。沿海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相关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金融制度发展都较为健全。其政策应该更多地体现金融合作,引导金融多元化发展,减少政策的波动性,政府努力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内陆地区金融制度缺失严重,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利用好政策性金融以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健全,通过财政支农等加强农村地区金融教育,引导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其二,有区别的金融政策工具。这一政策工具主要是针对内陆地区存在较大的资金需求下的短期政策举措,可以扩大农村地区资金规模,推动区域金融发展。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为达此目的,许多地区都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走上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道路。但是,区域特色旅游的健康发展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管理。为此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区域特色;旅游管理;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五项中,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要发展生产就必须全方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而区域特色旅游应该是积极因素中的一个最为有利可行的。我们知道,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同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优势,自然的、人文的、种植的都可以开发为旅游资源。只要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规划、科技、教育等手段加强对旅游环境的管理就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区域特色旅游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区域特色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形态,明显表现出市场的适应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造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区域特色旅游打破了产业界限,延伸拓展了农业的功能,带动了农产品加工、商贸、交通、饮食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开辟了新的增长点。二是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区域特色旅游业是开放型产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走出城市、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也把城市的先进理念、进步的生活方式带到农村,促进“乡风文明”的形成,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提高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特色旅游业是“绿色朝阳产业”,以绿色、生态、高效为出发点,进一步增进了实现“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2加强区域特色旅游管理建设的具体措施
区域特色旅游业要更好的发展,更有效地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条例,形成管理机制。基于此考虑,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建设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良好环境。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全力协同做好区域特色旅游的服务指导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旅游是有效途径之一,如“农家乐”休闲旅游,就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脱贫的有效渠道。区域特色旅游业起步阶段比较困难,如经费问题、发展模式等,都离不开政府各部门的扶持与引导。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政府各级领导要对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作专题研究,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办公室,加强对区域特色旅游开发的领导。二要明确发展思路。领导办公室要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明确特色旅游的发展思路,确立发展试点,确保特色旅游健康发展。三要拓宽投资渠道,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同时要发挥市场机制,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区域特色旅游项目开发。
2)注重区域特色旅游的科学规划,确保区域特色旅游规范有序发展。区域特色旅游应该有历史文化背景和市场背景,应该因地制宜,力避无序性和盲目性,政府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将区域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田园景观、村居民舍、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资源,实现区域特色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一要注重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保持适度开发,合理布局,避免一哄而上。二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区域特色旅游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理念的,要保护好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做好区域特色旅游开发配套项目的规划。区域特色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分,其相关产业要根据不同类型进行规划,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程度,推进区域特色旅游规范有序地发展。
3)强化区域特色旅游政策支持,推动区域特色旅游业快速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发展壮大政策的激励和扶持是其助动器,所以要适时制订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扶持激励政策,在人力、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各个相关部门要利用各自的优势和条件,共同研究出台鼓励发展的政策条例,明确投资在市场准入、工商登记、项目招标、土地使用、金融信贷等方面享受与农业龙头企业同等待遇的规定,减少参与人员和农户经营的风险,促进区域特色旅游的快速发展。
4)加强区域特色旅游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小城市;发展模式;津市市
一、小城市建设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1.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表现在五个方面:1)生产发展。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生活宽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农民的财富增加,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3)乡风文明。精神文明也要有新进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邻里之间,生产上要相互帮助,生活上要相互关心。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4)村容整洁。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外在表现。5)管理民主。管理民主就是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农民自己当家做主。
“新农村”的“新”,就体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上是以生产发展替代经济发展;以生活富裕替代生活殷实;以村容整洁替代社会和谐;以乡风文明替代文化繁荣;以管理民主替代民主健全。再具体一点说,新农村的新表现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可以说,这都是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概括。
2.农村经济建设对小城市的依托
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近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现象,农业生产长期徘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土地不断减少,这些问题显然单靠农业生产是无法解决的。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问题,缺乏城市的带动作用,新农村建设最终是不可能完善甚至不能实现。应当尽快以小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农村问题首先表现为农业人口过多,加快城市化步伐,一方面可以转化一部分农村人口,使他们脱离农业生产,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另一方面,依托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农村的发展,通过把部分乡镇企业转移到城市,可以解决这部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支持等问题,促进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城市发展模式的选取
1.小城市的发展定位
小城市的发展定位决定了小城市的发展方向。小城市所在区域有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指的就是小城市的经济力所能辐射到的范围,由于小城市经济力的辐射作用,这个区域内的物质生产、商品流通、信息交换、资金融通等经济活动均以该小城市的发展与运作为中心。因此,小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性质是决定小城市发展定位的根本因素[1]。以小城市为其经济活动中心的一定的区域为农村区域,由此决定了小城市的发展定位为一定范围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具体表现为区域内农业发展中心、农村工业化中心、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第三产业发展的中心、农村城市化中心、农村外向型发展中心等。小城市的诸中心的具体定位也就是它的诸种城市的经济功能,而它的集合功能就是通过对区域内农村的经济服务和生产力能量的辐射来促动农业、农村工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这也就是小城市作为一定农村区域发展中心这一发展定位的含义。
小城市的发展定位与大、中城市的发展定位不同。小城市是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而大中城市则是现代大工业的集结地,是包括交通通讯、资金融通与货币运动、商业贸易在内的大流通中心,是在更大范围内包含农村区域在内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一体化综合发展区域的中心。小城市要在它所定的发展位置上有成效地运作,就须遵循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不要跃位、不要越位。那就是不能在城市性质、城市功能、城市规模上搞拔苗助长,盲目升级,也就是不能朝集中大工业、发展大流通、必办高等级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大都市化方向发展,而要安于作为一定农村区域发展中心的小城市之位。二是一定要在带动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上面做足文章。
2.津市市发展模式的取向
津市市是湖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历来是湘鄂边际的工业重镇,现辖4镇3乡和4个街道办事处。据2006年统计,总人口达到26.7万,其中,城镇人口18.34万,乡村人口8.36万,城市化率68.69,城市面积68.3km2,建成区面积10.66km2,是一个典型的小城市。津市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工农业基础,根据津市的发展条件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我们认为,津市市应该采取支柱产业、城郊型、生态性的发展模式。
(1)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津市工业基础雄厚,全市拥有工业企业170余家,并已全部实现民营化,湖南汽车车桥厂目前已成为国内三吨轻型车桥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专业化车桥厂,在全国轻型车桥市场的占有率达70%以上。津市建有湖南省的制盐基地,湘澧盐矿是全国第一家真空制盐企业,其供开采工业储量为12.2亿吨。随着湘澧盐矿80万吨精制盐扩改项目的竣工,天盛电化公司10万吨烧碱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下游产品如聚氯乙烯、无水硫酸纳、双氧水、漂白剂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津市将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盐化工工业基地。津市的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辐射范围的资源优势发展产业,产业发展形成以汽车、盐化、食品三大工业板块为支柱、多种门类配套的工业体系。通过产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由此带动辐射范围的区域经济大发展。
(2)城郊结合型的合理布局。城郊结合型的布局就是以城区为中心,发挥城市的职能作用,带动郊区的发展,激活郊区的经济,引导郊区的产业结构,使郊区成为城乡的纽带,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注意环境的保护。由于城郊土地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城市的扩展要和郊区有机地结合起来,切不可把郊区当作城市向外扩展、随意挤占的空间和垃圾堆放场所,也不能当作独立的经济区域,应视为整个城市中具有生态调节功能和环境美化功能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实施城郊型的战略中,要宣传政策,严格管理,充分发挥城郊两者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土地利用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达到保护农业用地,使其产生更大效益的目的。
(3)生态型的发展思路。经济发展以往追求急功近利,采用掠夺开发、疯狂索取的做法。津市建设发展为保证长期的持续发展能力,一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摒弃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模式,走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以提高经济质量为目标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二是要产业的生态化,把产业活动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城市系统的物质、能量的总交换过程中,实现城市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三是要搞好城区主体绿化,包括清洁交通体系、环境的美化、优化,水资源的净化、大气保护等。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地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自净功能,保证城市的发展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提高。
1.与所在区域内的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小城市的发展同所在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是正相关的关系。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小城市发展的基础。有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由农村经济发展而来的对城市功能的需求、对城市发展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才会有小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随后之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的齐备、城市市场的繁荣、城市人气的兴旺,小城市的发展则对所在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引导、带动和促进的中心作用,这一作用对农村经济之市场化、现代化尤为明显。所以,小城市与所在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小城市发展的必要的条件。
2.不同小城市发展重点的差异
不同的小城市之间,它们作为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是共同的,但却有各自发展重点和相应的城市类型之别。形成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农村区域之间的差异。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就包含了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同为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小城市之间却有城市发展重点与不同重点功能作用发挥的差异。换言之,不同农村区域中的小城市可以有不同的发展之战略重点的选择,从而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小城市。
3.城市建设的合理规划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结果修编城市规划,划定城市在规划期内的增长极限范围[2]。由于历史原因,各小城市的城市规划都优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的城市规模和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不一,又因为在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是按各建设部门的用地计划汇总确定城市规模,这不利于节约用地,也和现在的以供给制约并引导需求用地原则不一致,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对城市规模进行调整,划定城市具体的增长边界,严格控制城市郊区农用地用途转变,切实遏制住城市任意外延的趋势,以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