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11: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保障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村;教师;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8)33(c)-0016-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社会保障体制逐渐从“国家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由“福利型保障”向“风险型保障”转变。在此背景下,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为一个值得社会各界认真研究的课题。农村教师社会保障问题关系到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农村教师的社会保障应该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然而从现实看来,我国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教育经费缺乏,教师社会保障形式和筹资渠道单一
1、农村教育基本经费缺乏保障,严重威胁教师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乏稳定保障,经费供给总量依然严重不足,各级政府投资结构不合理,以及公共资源配置不公平的问题没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农村的中小学教育经费长期得不到保障,加上农村学生生源萎缩,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缺乏必要的资金和物质基础。农村教育基本经费得不到保障,严重阻碍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教育经费缺乏保障,使得地方政府和农村地区的学校无力关注农村教师的社会保障问题,要完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体系困难重重。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影响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2、教师社会保障形式和筹资渠道单一,难适应市场经济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我国的教师社会保障主要采取国家或学校统包形式,在农村更是如此,教师管理体制是封闭式的。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教师的保障全系于学校和政府。教师一旦离开教师队伍,其身份立刻改变,社会保障即随其身份的改变而丧失,即使几年后重新回到教师岗位,其社会保障也难以延续。有些地区的农村教师即使享受了基本的养老保险,却享受不到课时津贴、住房补贴和公费医疗,甚至没有政策性调资。这种主要由政府或学校统包的教师社会保障形式,筹资渠道单一,严重增加了学校和地方政府的负担。尤其在农村,农村教师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体系以适应市场经济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这种由学校统包、社会化程度低的保障形式不仅严重阻碍了教师队伍的优化和流动,也加重了学校的财政负担。
二、农村教师发展的职业现状不容乐观
1、农村教师收入低,工资拖欠现象严重,社会保障资金严重缺位。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稳步发展,农村教师工资做到了及时发放,但县、市标准不一,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在收入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且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城市教师,社会保障费是教师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入低意味着社会保障费很少或者没有。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许多地区发生过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现象,教师工资拖欠问题至今依旧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有学者最新调查显示,仍有一部分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未能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是农村教师收入的最主要的部分,如果拖欠工资的现象解决不了,社会保障费就形同虚设。这一问题不解决,会造成农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发展,也不利于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甚至影响整个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和全社会的稳定。2、农村教师面临失业压力,失业保险制度严重缺失。教育部所公布的“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2007年全国共有小学32.01万所,比上年减少2.15万所;全国共有初中学校5.94万所,比上年减少0.15万所,这种现象在农村尤其严重。由于农村中、小学生生源急剧萎缩,使越来越多的农村教师面临失业的压力。一旦农村教师失去教师这一岗位,现有的教师社会保障制度根本起不到真正的保障作用,这无疑给尚未完善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带来更多压力。农村教师面临更多的失业不确定性,心里承受巨大压力,加上失业保险制度严重缺失,严重影响到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甚至影响整个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和全社会的稳定。3、代课教师和民办教师数量庞大,其社会保障机制难以建立。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都是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我国农村尚有36万名代课教师。一般情况下,代课教师的工资只有公办教师的三分之一。在我国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制度严重缺失的状况下,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由谁来保障成为一大问题。
此外,我国教师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城乡间及不同区域间差距很大。我国教师社会保障存在城乡差异,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稳步发展,教师的收入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虽然农村教师工资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在收入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农村教师收入增长明显慢于城市教师收入的增长。我国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也存在地区差异,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发展较快,保障水平也较高。而集中了我国绝大多数贫困人口的西部农村地区,许多教师的基本待遇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大部分农村地区教师社会保障项目不全,而且各项目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构不成整体优势。在我国整个教师队伍中,农村教师占有绝大比例。从我国现实看,农村教师的社会保障一直处于整个教师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资金来源,我国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严重缺失因此,要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深入分析我国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8.5.5(2)
最近几年常有人讨论控制北京人口增长问题,几乎所有发言者的着眼点都是阻挡“后来者”,因为不但先来者掌握着话语权,而且他们已经造就了既定的利益格局,且他们的利益是不可动摇的。于是,“后来者”想成为北京人,不仅代价高昂,而且机会有限。更有一些大学生想留在北京工作被指为“城市依赖症”。“城市依赖症”的一个潜台词是:城市已经为先来者据有,“后来者”就不要插足了。
先来者的优势地位不仅在城市如此,在农村也是一样。因为土地承包早已结束,而且按照《土地承包法》规定是30年不变,所以嫁到别的乡村的姑娘和她们的新生儿就不可能再有土地,“先来者”早已经把土地承包经营权瓜分完毕。
在行业中也是这样。不久前笔者在湖南省张家界市了解到,当地农村学生厌学现象非常严重,原因之一是当地的教师老化严重:因教师编制已满,新毕业大学生进不去,而占用了编制的老教师尽管水平有限、知识老化,即使他们让学生们厌烦(有的边远地方的学校常常只有一两个老师,小学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始终面对的是那一两个老师,怎么能不让孩子厌烦呢?),也无法流动,教育局的领导也为此苦恼。
中国人口众多,而就业机会有限,所以不仅“后来者”,包括新增就业人口和流动的就业人口,难以找到去处,而且已经就业的人也不得不把巩固自己的地位作为重要选择,因为一旦你离开这个岗位,就会有别人占领你的位置,你就会进入“后来者”的行列,想回也回不来了。
城乡之间难以流动,城市之间难以流动,行业之间包括行业内部也难以流动,是因为缺乏一个流动的制度基础,市场无法在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分配和调节中起基础性作用。其要害在于我们缺乏一个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如果我们拥有一个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一个人无论到哪里谋生,都在一个同样的社会保障制度基础上,那么不仅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就有可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也可以让每个就业者拥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比如说,假定公务员实行的是社会保障制度,而不是与社会其他行业不同的“公务员保险制度”,当公务员和干别的工作一样,那么,“后来者”就不会“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了,而且里边的人不满意也可以出去,领导者对不满意的公务员也可以比较方便地把他们赶出去,而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机构改革怎么改也无法把财政供养人员减少。
更重要的是,由于没有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所以有“条件”(无非是权力和资产或资源)的行业和地方就只能寻求建立自我保障的制度:行业和区域,特别是控制了更多社会资源的行业和区域,就会努力建立一个自我保障的机制,一方面让行业和区域内部的人获得更多的资产或资源,而这些资产或资源名义上是国家的,另一方面是让资产或资源始终为既得利益者所占有。因而就必然形成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收入差距。于是,一方面人们要千方百计进入收入高的行业和地区,另一方面,收入高的行业和地区就一定会阻止他人进来分享他们所控制的资源,就像北京人要设置外来者进入的制度障碍那样。
所以,要解决先来者霸占社会资源的不公平问题,要解决人才自由流动、让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问题,从而促进个人在社会发展中起点公平的实现,让多数社会成员能够各得其所,让更多的人能够快乐就业、充分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就必须从建立健全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研究综述
近年来,各地对职业教育技能大赛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大赛活动相继举行,产生了较好的教育效益。我国学者对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进行了相应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1.研究现状
1.1关于技能竞赛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用的研究
许多学者将眼光投向了技能竞赛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用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乔桂强研究了专业赛事对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作用, 认为对举办方学生的积极作用是锻炼专业接待能力,锻炼高效组织能力,提高有效交际能力,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培养爱校敬业意识。对参赛学生的积极作用是激发学习动力,提供展示平台,检验课堂知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实习就业优势。他同时认为,专业赛事具有多种积极作用,又会对学生有消极影响。主要有:一是学习目的的功利性,二是学习效果的短期性,三是比赛失利的挫败感,四是同学关系社会化。针对消极影响,他建议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实施有效的心理辅导,适当的集体观教育,科学的学习生涯规划。还有学者认为技能竞赛对参赛选手是一种综合考验, 不再是看某一能力。学生只有出色的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综合素质尤为重要。比赛中的临场应变能力、心理素养、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是选手应该具备的。
1.2关于技能竞赛对教师发展影响的研究
技能竞赛对教师发展的影响,也是学者们关注的内容。刘东菊、汤国明分析了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师职业影响力的因素,主要是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师育人理念的冲击,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职业技能大赛强化教师合作能力的要求,职业技能大赛需要教师以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迎接挑战,指出了教师未来努力方向:技能大赛需要职业院校教师成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职业技能大赛需要教师做创新型教师,技能大赛需要更多的德才兼备的良师。陈兆芳认为技能大赛强化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专业教师平时比较注重理论教学,实际操作能力较弱,通过指导学生或直接参赛、接受大赛的锤炼可以有效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促使教师积极下企业锻炼。不少学校要求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必须参加技能大赛,因此,技能大赛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最终也使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1.3关于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作用的研究
学者们就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的作用进行了认真的研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看法。刘忠提出技能大赛有助于推动“尊技重能”学风和教风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以能力为目标的项目化教改,推动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姻缘。陈小波提出以赛促学是一种高效率的技能教学模式,以赛促学新模式带来的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出了新要求,对学校的教学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晖认为大赛促进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围绕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大赛技能水平,实行车间、教室合一,教师、师傅合一,学生、学徒合一,作业、产品合一,理论、实践合一,教学、比赛合一的教学改革,推动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1.4关于技能竞赛对课程建设作用的研究
孔欣提出要结合技能竞赛项目,创新实践技能课程教学模式,一是以竞赛项目为导向,将竞赛任务引入到学生技能实训的教学设计中,二是在课程设计环节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三是课程的考核与评价,这类课程采用以技能测试为中心、设计和制作并重的考核模式,四是推广多类课程的技能训练方式,形成训练项目结构。他还总结了赛训结合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提升了学生服务社会的实力、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比赛能力。另有学者提出职业技能大赛体现了高职课程文化的课程文化目标、课程文化内容和课程文化,引领了课程建设,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1.5关于技能竞赛存在问题的研究
在肯定技能竞赛取得成绩的同时,学者们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何秋芳就钳工技能竞赛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女选手所占比例低 ,试题缺少时代感,没有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的影响,同时提出对策:第一,适当降低技能比赛中的劳动强度,延长比赛时间。第二,比赛可采取由“专家 +企业”共同出题的方式,在内容上采取“基本功与新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第三,参赛选手的比赛操作过程要向全国现场直播,让更多的人看到比赛实况。有学者肯定了技能大赛的积极作用,但同时指出了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过分重视技能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过分重视参赛选手而忽略了全体学生。还有学者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职业院校举办技能大赛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这些问题、倾向——重技能与轻理论,重个体与轻全体,重比赛结果与轻比赛过程。
1.6关于技能竞赛保障方面的研究
没有可靠的保障,技能竞赛就无法顺利进行。这是不少学者的共识。史临红认为技能竞赛的顺利举行需要制度做保障,保障制度是技能竞赛工作的基础,其中有人力资源保障制度(组织人员保障、参与人员保障、评判人员保障),经费保障制度,安全保障制度(安全保障机构、安全保障措施、保障人身安全)。肖娜、史文生则从技能竞赛专用设备方面探讨了技能竞赛的保障问题。他们界定了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专用设备的内涵,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专用设备特指专门用于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设备,是技能竞赛参赛选手使用的工具,包括赛场配备的设备、工具和选手自带的个人工具等;技能竞赛专用设备的选择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通用性与先进性的对立与统一,唯一性与多样性的对立与统一,一次性和稳定性的对立与统一等,力求做到技能竞赛专用设备与学校教学设备的和谐与统一。
1.7关于技能竞赛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许多学者建议技能竞赛不应由学校唱独角戏,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有学者认为中职教育技能竞赛校企合作机制,是技能竞赛制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举办技能竞(下转第345页)(上接第343页)赛,用企业标准引领技能竞赛标准,引进企业最新设备来支持、服务技能竞赛,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技能竞赛的评判工作,鼓励企业在竞赛现场招聘学生,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与企业的相互了解,推动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帮助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另有学者建议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主要由学校组织, 政府统筹协调, 工业生产企业负责竞赛设备的赞助、命题和考评。
1.8关于技能竞赛制度化的研究
有学者分析了技能竞赛制度化需要逐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和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对技能竞赛工作认识不到位,技能竞赛工作中不重视校企合作,存在片面追求大赛竞技的现象和过分强调应赛教育的现象。她提出推进技能竞赛制度化进程的途径和思路:充分认识举办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意义和作用;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一是建立统筹规划、分级举办制度,二是建立全员参与、定期举办制度,三是建立校企合作、行业参与制度,四是建立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的评判机制,五是建立安全保障制度。要切实重视中职校内技能竞赛活动;技能竞赛应充分重视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加强技能竞赛相关理论研究。
2.研究述评
从上述可以看出,学者们对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的效果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对教师发展的影响、对教学改革的作用等几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保障、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强化技能竞赛效果的对策。总体上说,虽然我国政府对职业学校技能竞赛非常重视,在实践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理论的研究仍然滞后,关于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的研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己产生的研究成果虽然对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不管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说都不尽如人意。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多以期刊论文形式出现,以学位论文或专著形式出现的极少。国外研究对我国开展技能竞赛有一些借鉴意义,但不能完全照搬。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职业院校的育人质量,确保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我们有必要对职业学校技能竞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更系统的研究。 [科]
【参考文献】
[1]乔桂强.专业赛事对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作用分析[J].内江科技,2009(9):51-52.
[2]刘东菊,汤国明.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师职业影响力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1(1):55-59.
[3]陈兆芳.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理性思考[J].职教论坛,2011(7):78-80.
[4]刘忠.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促进作用的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10(1):63-65.
[5]陈小波.以赛促学—一种高效率的技能教学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7(3):68-69.
[6]于晖.技能大赛:提高教学的切入点[J].教育,2011(3):53-54.
[7]孔欣.论以赛训结合创新实践技能课程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0(2):154-155.
[8]何秋芳.钳工技能大赛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职业技育,2008(26):89.
【关键词】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城乡教师流动 单向流动
城乡教师单向流动是指教师资源在城市与农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单一方向的流动,以农村流向城市为主,严重缺乏城市到农村的逆向流动。主要表现为:农村流向城市、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教育水平低的地区流向教育水平高的地区等。城乡教师单向流动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农村优秀教师的大量流失,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城市教师资源却被大量浪费,拉大了城乡之间教师资源配置不公的鸿沟,制约了整个教育系统的均衡发展。因此,无论是从平衡城乡教育发展还是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来说,改变当前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的局面都是必要且意义重大的。
一、我国城乡教师流动的现状
国家强盛在教育,教育发达在教师,因此,要想实现国家强盛的伟大目标,必须要实现教师队伍的壮大。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流动特别是城乡教师流动越来越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颁布了许多文件与规定,推动建立了一系列城乡教师双向流动机制。如国家教育部在1996年12月31日颁布的《关于“九五”期间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进行教师定期交流,打破教师的地区所属性,促进中小学教师在不同地区与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要建立教师流动的长效机制,建立教师双向流动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从城市到农村,从经济发达地区到经济欠发达地区任教。”但我国当前教师流动更多地表现为由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据江汉大学高双桂教授等人在22个省区中选择了47个县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所涉及的553个农村小学中,每年新补充的教师一共只有200多人,而在215所农村中学中,由高等学校毕业新补充的教师每年平均只有1人。在教育部组织的对艰苦地区的调查中,有74.6%的校长反映近三年内流失的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有92.5%的校长反映主要流失的是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这种不合理的城乡教师单向流动使得农村学校缺乏大量教师,特别是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这也进一步扩大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二、基于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的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分析
1、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1)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的含义。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x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EFE矩阵),是一种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工具,找出在机会与挑战方面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然后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大小,再按照企业对各个关键因素的反应程度进行评分,最后得出企业的总加权分数。
(2)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的分析步骤。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矩阵)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建立。
①列出企业在外部分析中所确认的关键因素。首先,列举的全部因素总数应保持在10—20个之间;其次,因素应包括影响企业的关键因素;最后,先列举机会,后列举挑战。
②对每个因素赋予权重。首先,权重在0(不重要)到1(非常重要)之间变动,所有因素权重之和等于1;其次,权重反映了该因素对企业在行业中取得成功影响的相对性大小。
③按当前企业对各关键因素的反应程度进行评分。首先,分值范围为1—4分,4分代表反应很好,1分代表反应很差,平均分为2.5分,高于2.5分说明企业对外部影响因素能做出有效反应,低于2.5分则说明企业对外部因素反应较差;其次,企业对关键因素的反应程度越好,评分越高,反之亦然;最后,分值是以公司本身为依据的。
④用每个因素的评分乘以权重,得出每个因素的加权分数,并把所有因素的加权分数相加,得出企业的总加权分数。
2、基于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的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分析
虽然外部因素评价矩阵主要是针对企业而建立的分析模型,是为企业管理提供建议的分析方法,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影响当前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的因素之中,外部因素如工资、工作环境、保险、福利待遇、晋升机会等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但农村学校在这些关键因素上的反应是严重滞后的。
(1)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的关键外部因素分析——以农村学校为例。①机会(O)。第一,离家较近,便于帮扶家庭。这可能是吸引能够流向城市学校却没有选择流向城市学校教师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对于那些地处边疆贫困地区的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农村家庭、家族观念较浓,在当地教书可以就近帮扶家庭。第二,生活花费较少。这也是吸引农村教师选择留在农村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对于城市生活的高房价、高生活消费,农村生活则相对便宜很多。第三,压力较小。相对于在城市学校教书,在农村学校的教师压力相对较小。相关抽样调查显示,有55.1%的教师反映工作压力较大,有32.4%的教师反映工作压力过大,且城市比例高于农村;睡眠质量较差和非常差的教师为21.5%,经常感到精神疲惫的为28.4%,其中城市为36.5%,高出农村12个百分点。第四,地位相对较高。在城市,教师无论从工资水平还是社会地位来说仅仅处于社会的中下层,社会地位不高,但在农村,数量稀少的教师是当地教育的根本维系,奠定了教师在当地农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②挑战(T)。第一,工资水平低。这是城乡教师单向流动最主要的因素。据报载,全国农村小学、初中教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分别仅相当于城市教职工的68.8%和69.2%,其中广东省小学、初中农村教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仅为城市教职工的48.2%和55.2%。这种巨大的现实收入水平与对未来潜在的收入水平增长预测的差距,决定了城乡教师大规模的单向流动。第二,福利待遇差。福利待遇差主要表现在农村教师社会保障的缺失。城市教师不仅享有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保险种类,还享有各种福利津贴,但是农村教师在这些福利待遇方面则是一片空白。在教育部的相关调查中,63.7%的农村教师反映“多年没有”或“从来没有”参加过学校统一组织的体检活动。第三,工作条件艰苦。在1985年以前,国家财政每年还有对农村每个中学生31.5元、小学生22.5元的教育拨款,但在1985年,这笔拨款取消了,改由农民自己办教育,农村学校改扩建也由农民自己集资,仅农民每年负担的教育经费就达到300—500亿元。农民自己办教育直接造成了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差。2006年,全国城市小学平均拥有计算机71台,而农村小学平均只有6台;全国城市初中平均拥有计算机102台,而农村初中平均只有38台。如此艰苦的条件造成了大量农村教师选择流向城市,追求更高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第四,精神生活匮乏。在城市生活,教师下班后可以选择和朋友吃饭、听音乐、看书、看电视、上网、进行体育锻炼,但在农村,因缺少这些基本生活设施,农村教师精神生活严重匮乏。第五,晋升空间较小。晋升是许多教师的追求,晋升不仅可以带来收入水平上的增加,更可以提高社会地位,但是,晋升大多数是建立在教学成果之上。由于农村学校大量优秀生源被更高一级的城市学校招去,加剧了农村学校生源不足的矛盾,没有了优秀生源作为支撑,要想得到好的教学成果无异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六,住房条件差。在我国农村教师住房上存在着政策盲点,国家现行住房改革政策未能惠及农村中小学教师。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小学教师反映无自有住房的比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47.8%、48.0%、63.1%,在农村46岁及以上教师中没有自有住房的比例达到32%。
(2)外部因素权重的确定。本文主要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外部因素的权重。
①层次分析法的含义。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最早提出的,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②建立层次结构。本文目标层是农村教师向城市学校单向流动分析,准则层是农村教师在农村学校所面临的机会与挑战,方案层是已经确定的各种外部关键因素。
③建立判断矩阵。在判断矩阵中,用1—9标度法来表示重要性,通过对级别进行专家打分。1—9标度法是指把目标作成对比较,第i个目标对第j个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的估计值记为aij,aij的取值方式按表1中的规定进行。取aij为目标i和j的权重wi和wj之比wi/wj,决策问题中n个目标成对比较结果可用判断矩阵A来表示,由此得出的结论如图1、表1所示。
④权重的计算方法。将判断矩阵A的各个列向量采用几何平均,然后将所有几何平均数相加,再分别用每一个因素的几何平均数除以总的几何平均数得到每个外部因素所对应的权重。
⑤确定各外部因素的权重。根据以上所描述的计算方式,我们可以得到各外部因素的权重,如表2、表3、表4所示。
(3)各因素评分的确定。为了确定各外部因素在影响教师从农村学校流向城市学校中所起的作用,我们运用了实地调查法与专家评分法相结合的方式,以对玉溪市易门县小街乡狮子山村小学教师的实地调查为口径,并结合专家评分,对分数进行处理,最终得出了各关键外部因素评分。
(4)建立农村学校外部因素评价矩阵。根据对农村学校面临的外部机会与挑战中的关键因素论述,并依据层次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专家评分法,建立了农村学校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如表5所示。
通过对农村学校关键外部因素的加权分数加总,我们得到了农村学校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的分数:2.1817分,小于平均分数2.5分。这说明农村学校在面临外部机会与挑战时反应不足,在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工作条件、住房条件等方面与城市学校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也就造成了农村教师大量流向城市学校,形成严重的城乡教师单向流动。
三、改变影响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的外部因素策略
要改变当前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的现状,就必须要改变当前影响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的外部因素,实现城乡教师双向流动。
1、增加工资收入
农村教师工资水平偏低、收入不高是大多数城市教师不愿意流向农村教书的最重要原因,要改变当前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的局面,首先必须要增加教师的工资收入。工资的增加不仅仅是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能力,更能够提升教师的安全感、自信心、工作效率和社会地位。相应合理的工资制度的建立必须要借助于市场机制,利用价格信号建立起教师工资动态变化机制,不仅要使教师工资每年保持上升的趋势,更要使教师工资增长幅度大于通货膨胀的增长幅度,国家还要对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工资给予补助,使城乡教师工资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水平上。但在农村教师内部必须建立一种激励工资制度,在不同等级之间拉开差距,改变分配方式,实行差别薪金制,根据教师自身的教育成本投入与教师的劳动量计酬。
2、完善与农村教师有关的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教师的社会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这种不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促使大量农村教师流向城市的同时,也阻碍了大量城市教师流向农村。完善与农村教师相关的社会保障主要是从住房、养老、医疗、生育等方面来改善农村教师的居住与工作条件,同时还要将农村教师的基本医疗、养老等保险费用及定期体检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之中。在住房条件方面,应当由政府出资建立较高标准的教师住宿楼,同时配以相关的生活服务区。在工作条件方面,建立教学楼与教师办公楼。同时,要想实现城乡教师真正的双向流动,就必须要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不至于使教师因为工作地的变换而失去部分保障制度,影响到他们退休后的生活。
3、建立城乡教师双向流动的激励机制
在制度经济学中我们知道一种制度可以依据外部强制力来建立,但要想很好地实施,达到制度设计者起初的目的,则需要制度真正成为一种人们愿意去履行的制度,通过履行这项制度,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好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励机制。在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制度之中,也需要这样的一个激励机制,激励更多优秀的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教书。激励机制的建立主要包括人事管理制度与薪金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一方面要求城市学校给予那些到农村教书的教师更大的晋升空间,另一方面要求农村学校改革晋升制度,让更多做出过真正贡献的农村教师能得到晋升,在薪金管理制度上要求城市学校提高自愿到农村学校教书的教师工资。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鼓励更多的教师到农村学校教书,使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制度成为一种在城乡教育公平方面发挥良好作用的制度。
【参考文献】
[1] 吴克明:教育与劳动力流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刁爱华:试论EFE矩阵在物业管理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07(7).
[3] 李森、杨正强:关于教师流动的理性认识与管理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0(2).
[4] 王志国:济南市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5] 郭文婧:教师流动需制度保障[J].山东教育,2010(10).
[6] 承英:城乡教师流动谈[J].信息专递,2007(4).
[7] 李飞:追求基础教育的师资均衡发展[J].现代教育论坛,2009(9).
[8] 徐敏:从“流失”到“流动”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J].科教文汇,2010(5).
[9] 贾建国: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制度制约因素[J].现代教育管理,2009(11).
摘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任务,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目前我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保障更多地是以制度来进行保障,这种制度安排具有一定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不仅需要合理的制度安排,更应突出教学质量文化的培育形成。
关键词:大学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文化当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范围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国家层面提出了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衡量高等教育强国的一个重要维度即是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并且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列为首要内容。2012年3月,国家教育部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和《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未来一段时间高等教育工作的重心。大学教学质量如何保障,其理论和实践都是世界性难题,而大学教学质量保障背后都隐含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影响。因此,本科教学质量既要有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的设计,更需形成一种教学质量文化。
一、大学教学质量及其保障
大学教学是大学师生在教学的对话与交往中,进行高深知识的传播和促进心智发展的学术活动。大学教学质量在特定的背景下,总是与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相联系。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来看,政府是从国家发展需要,通过制定相关的高等教育法令和政策来对大学教学质量施加影响。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投入,规定相关大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调控大学学科和专业结构布点及招生规模,引导高校分类及合理定位,制定基本的办学准入标准和评估体系,使大学的教学活动符合公共利益需求。高校通过加大投入,吸引优秀师资和生源,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关注高校人才培养效果,市场衡量高校培养的人才素质和能力是否满足相关行业的需要,以促进各行业竞争发展。学生是大学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通过参与学习过程,在专业的背景下选择学术发展需要和职业发展需要,实现个体价值。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最核心的内容是教学质量的保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民主化和大众化进程,世界范围内开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体经历了从高校到高校-政府-市场共同参与的转变,高校-政府-市场三者在质量保障中的力量既有冲突也有均衡和制约,并且出现了代表中立立场的中介机构介入教学质量保障,成为了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的多元利益共同体。大众化阶段,不同类型的高校就会有多样化的质量内涵。对于国外的教学质量保障而言,通过政府部门直接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活动不是最主要的方式,更多的是以政府立法、拨款、社会组织以及大学的自我评价和改进为主。而大学和研究者也更多地把视角转向更为微观层面的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更加注重教学质量评价的学生参与,包括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满意度、学习方式、个体发展等因素。此外,对教学学术、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课程有效教学、教师教学发展、教学服务与管理等因素也有了很多基于实证调查研究的成果。
二、大学教学质量保障组织、制度安排及实施效应
大学教学质量需要有相关的组织及制度来保障,分析中国大学教学质量保障组织及运行情况、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的设计及实施效应是研究大学教学质量保障的一个视角。本文所指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组织和制度,是指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内部成立的组织及颁发实施的相关制度文本及制度依据。
(一)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组织及职能
1.国家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组织及职能
国家层面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不同组织因其性质和职责的不同,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方面所发挥的职能也不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是教育行政组织,其组织职能体现在高校教学宏观管理方面,在高校教学宏观管理、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基本建设和改革方面起到指导作用,代表政府对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进行外部宏观调控指导。成立于2004年8月的教育部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是行政性事业组织,定期采集和公布各高校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通过五年一轮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与相关行业共同进行专业认证,对社会评估机构进行资质认证,开展专家培训,以外部评估促进高校建立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全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组织职能侧重于开展大学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是一个研究性质的机构。2013年上半年成立的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则是由109个分教学指导分会组成,是非常设学术组织,由各个国内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这些专家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并取得相关教学成果。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高校本科教学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地方政府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组织相应地由负责高等教育的教育行政管理处室、地方教育评估组织、地方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
2.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组织及职能
高校层面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组织是由各高校的教育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务处、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督导团、基层学术组织(包括学系、教研室、实验中心、工程中心、实训中心等不同层级的基层学术组织)、其他组织共同组成,这些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和评价教学质量、保障教学质量的实体性学术组织。可以看出,基层学术组织在人才培养质量中虽然组织层级较低,但是人才培养的教学工作是由基层学术组织来承担,在本科教学工作运行中。基层学术组织的教学工作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决定因素。
(二)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安排及实施效应
1.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制度及实施效应
2007年初,国家启动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一期建设。中央财政投入25亿元面向全国本科高校开展建设。质量工程建设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各高校须向教育部进行申报,一期工程围绕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课程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团队与高水平队伍建设、教学状态数据公布、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展开建设。
从质量工程一期建设实施效应来看,国家教育部选择了基础性、全局性、引导性的建设项目,并要求省、校开展相应的质量工程建设,基本构建了国家-省-校的三级质量工程建设体系,对树立本科教学质量意识起到一定的作用,产生了一些教学成果,使师生直接受益。但是质量工程建设以项目申报的形式开展,存在着高校对数量较少的项目的激烈竞争。项目建设经费一次拨付到位,但是并无相应的评价、中期检查和验收环节。项目建设存在着重申报轻建设、部分项目建设内容雷同或相似等问题(如同一门课程出现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项目建设以对教学资源的投入为主,项目申报逐步演变为对经费的竞争。在项目建设中,高水平大学由于自身的办学优势而获得的建设项目较多,旨在提升全国所有本科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项目设计加大了马太效应,弱势高校在本轮竞争中得到的项目少,教学质量保障面临更大困难。
2011年下半年,国家启动“十二五”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中央财政拟投入建设经费40亿元开展建设,核心仍是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目的。围绕专业教学国家质量标准、专业综合改革、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设置相关建设项目,着力改革体制机制,力争解决影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在各高校办学投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力争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规范管理与改革创新、内部发展与外部适应等关系。从二期质量工程的建设方式来看,主要还是采取以项目申报和项目建设的形式进行。因此,若不把项目建设的监控环节做好,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现资源和经费竞争,以及重申报轻建设的情况。
2.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及实施效应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加快,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本科教学质量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2002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2003年,中国确立了5年一轮的教学水平评估制度;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正式成立。2003-2010年,国家对全国的本科院校进行了首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从首轮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来看,全国高校使用同一标准,指标体系高度关注“三个符合度”,但是方案设计的涵盖面太广,量化指标更多的是学校办学的最基础的资源和条件,而定性的质量标准又不易判定。在首轮教学评估中,出现了形式主义、过度关注评估结论、不注重平时教学质量甚至弄虚作假等问题。
2011年开始,各高校开始填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这成为本科教学的常态监控举措的内容之一;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2013年上半年,教育部开始在4所高校开始试点审核评估,明确了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控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教学评估顶层设计。
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还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评价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要对大学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对培养效果能否达到预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出评价。但是从中国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来看,政府主导的评估方案和评估工作,还是注重以外部为主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手段和举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内部为主的高校自身的教学质量评估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效果、个性发展的教学质量评估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涉及复杂的影响因素,学习质量评价操作起来也很困难。在政府主导的评估体制下,一些高校应付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为评估而评估,出现高校教学质量自我评价良好,第三方评价缺位,而学生和社会认可度不高的困境。
3.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及实施效应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985”高校在教育部的要求下首次向社会公布了各自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公布后引起了很多媒体和高校师生的关注。此后,各地方政府也要求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公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公布报告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被认为是高校完善内部治理、充分行使办学自、公开人才培养质量、回应社会质疑的表现。从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的实施效应来看,高校对教育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教学工作质量、教务工作质量、教学评估的理解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报告行文体例,也反映出本科教学思想存在着一些混乱,这从不同高校的培养目标雷同和模仿可以看得出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信度和效度的可比性低,以基本教学状态数据来反映教学质量,并没有真正揭示本科教学质量的真实状态。此外,报告存在报喜不报忧的状况,报告内容侧重于传统的学术标准和学生就业率上,但是对于多样化的质量观和就业质量,反映不出真实的教学质量状况,报告的公信力不够。从各高校质量报告的数据来源――全国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来看,高校更多的是填报数据,政府和高校都没有将详细数据公布于社会公众,高校也很少把状态数据切实地应用到本科教学质量的改进工作中,高等教育研究者对本科教学质量的研究缺乏最基础的、翔实的、多维度的教学数据信息。
4.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制度及实施效应
高校内部的本科教学质量制度以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为主,涵盖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规范、实践教学、教研教改、教学管理等方面。从实施过程来看,高校本科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主要是规范性制度,制定和修订的周期相对稳定。高校质量观的变化会使教学质量观也发生变化,教学管理制度对保障教学质量的影响会有滞后效应。作为规范性的教学制度在衡量教学质量方面,更能体现出来的是对教学管理质量的控制和约束,而具体到师生的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方面,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质量评价所起的作用很小。在高校内部的制度安排中,不仅有教学质量的制度安排,也有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社会服务激励的制度安排,基层学术组织及其成员,会在以资源竞争激励导向的制度安排中进行取舍,当教学学术及教学文化在教学共同体中还没有形成,在教学激励与科研激励差距较大,教学与科研经费投入、社会服务激励投入差距越大的时候,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作用就越弱。
三、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的有限性与局限性
从宏观到微观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安排和实施效应可以看出,本科教学质量制度并不能对本科教学质量进行充分保障。将大学教学质量保障局限在组织和制度的范围,更多地是停留在操作程序规范和技术层面,体现的是一种工具性价值,而非目的性价值。制度保障有着一定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 政府问责与绩效考评的利益密切相关
从制度制定的政策过程分析可以看出,主导宏观和微观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主体,是以政府为导向的外部评估保障。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面临着政府的问责,同时政府对高校的教学质量的绩效考评又关系到高校办学的利益。在政府问责和绩效考评的压力下,各高校更希望交出一份使政府和社会公众满意的质量报告。在政府对高校的办学具有很大的主导权的前提下,致使高校尽力地规避政府对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问责。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曾说道:“尽管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问责的实施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原因有二:其一,大学教师并没有参与标准制定的过程,因此政府所设立的标准并没有对大学课堂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其二,政府的措施往往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对大学的教育改革没有起到多大的帮助。”[1]
(二) 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存在偏差
从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来看,一些本应是本科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却成为了制度保障的规定条款,比如,教授必须给本科生授课,职称评聘必须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指导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承担相应的教学研究项目,取得若干教学成果。高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也相应地进行校级的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出台更多的教学激励办法,建立教学评估组织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这些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制度安排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都没有触及到本科教学核心的关键问题: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就牵涉到了具体的微观层面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选择、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学习参与度与满意度、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培养活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在微观层面的人才培养活动中的实施效应有限,而微观教学活动质量更多地是依靠师生教学质量文化影响下的教学实践活动。
(三) 制度导向与实践相背离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是以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全体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目的,从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但是从部分保障制度的实施效应来看,部分教学项目还存在着项目竞争及经费竞争,保障教学质量的制度设计属于短期的建设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自由造成一定的干扰。从大学排行榜来看,各种大学排行榜很受政府和高校的关注,用大学排行榜来衡量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成为很多大学办学的追求,但是大学排行榜对科研项目和成果的评价指标更容易量化,对于教学的评价指标更是以教学项目、教学成果奖励来评价,会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分类发展造成影响,使不同的高校模糊了自身的使命,误导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
(四)教学与科研制度安排的割裂与耦合
从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和实施效应来看,有一种容易出现的倾向:教学与科研制度的割裂,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学制度和科研制度会产生很直接的冲突和矛盾,在教学还是科研之间做出选择成为一个大学教师的两难选择。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学制度安排更多让位于科研制度安排。如果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相割裂,将教学和科研制度安排用于教师职称职务晋升、大学排名、院校等级划分等,已经背离了人才培养这个大学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势必会降低教学质量。博耶提出“教学学术”的术语后,使大学的学术活动更具包容性。“教学学术”的支持者认同:大学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学术活动,教学活动也具有探索性、非计划性和偶然性。教学学术被认为是大学教学领域的新范式,并直接影响了学术评价的准备和方法,它试图弥合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割裂,扭转对教师评价的公平和公正,提高大学教学质量。伯顿・克拉克认为 :“高深知识是学术系统中人们赖以开展工作的基本材料,而教学和研究是制作和操作这种材料的基本活动。”[2] 实际上,教学和科研是人才培养的一体两面,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既有卓越的教学传统,也能够坚持高水准的科学研究。教学和科研的落脚点都是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不是也不应相互割裂,而是可以互相耦合,这种耦合不仅可以在制度上实现,更应在文化上融合。
四、大学教学质量保障视角的转换:从制度到文化 (一)大学教学质量保障的文化影响
对于英国古典大学而言,“知识的教学”是作为大学原初的职能。在纽曼看来,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他把大学的功能定位为教学,通过师生间亲密无间的知识传授、探索,形成了英国古典大学的高质量的学术水准和精英绅士教育传统。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背后的文化意蕴,即坚持提升高标准的教学质量,这种高质量的教学后面隐含了英国传统大学强调和捍卫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学者自律,特别是以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为代表的英国历史优秀的大学始终坚持学院制、导师制,并成为师生共同的教学信念。这种建立在自由、自律基础上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把大学卓越的教学质量看作是大学的使命和宗旨之一,维持了英国的大学学术质量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
德国古典大学高标准的学术研究并不排斥教学,而是通过研究达到教化的世俗人文主义,从而实现精神的自我修养,赋予个人以个性培养,扩展个人最大的才能,并且通过科学而达教化成为了一种道德上的责任。德国大学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突出师生的精神交往,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扩展知识的疆域,从而完善人的理性,形成人生意义的完满追求。在德国古典大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中,以柏林大学的崛起为代表,也蕴含了自由、自治、自律、寂寞的质量文化。
从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来看,经历了从外部的认证活动到院校内部自我评估的转变。美国大学内部建立众多的院校研究机构,既有为改善院校管理、为大学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处理信息,也有建立起自我负责、自我监督的内生质量文化。这种非政府、社会中介组织对美国高等教育的认证和大学质量的自我评估,是美国大学适应社会市场竞争的需要。美国高校多元质量观和多样性质量标准,使得美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和多样性,使美国高校成为全世界最为发达的高等教育系统。
(二)以文化促进大学教学质量保障
从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实际情况来看,制度安排并没有对“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如何评价本科教学的实际成效?”做出很好的回答。因此,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称:“本科教育是一个‘黑箱’,没有人知道其质量究竟发生了多大的改变。正是因为大学教师对教学敷衍了事,才导致本科教育陷入了如今不尽如人意的境地。”[3]
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世界高等教育质量范围内兴起了质量保障运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经历了从建立各国和各地区的质量保障组织机构,到政府和市场利用绩效指标进行绩效管理,从外部质量监控保障走向内部质量监控保障,并已经呈现出从质量制度管理向院校自身的质量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质量文化的术语也是从企业引入高等教育领域的,也表征了高校对质量文化提升教学质量的期待和愿望。欧洲大学协会于2002-2006年就实施了“质量文化项目”,于2009-2012 年进行了“质量文化检查”,旨在强化高校内部的质量文化建设。大学教学质量文化意味着院校组织成员共享的教学价值、使命、信念、责任、期待。在这里提出教学质量保障从制度到文化,并不否定和忽视制度,并且教学保障制度背后也有文化的影响,而是提供一种教学质量提高的反思性文化分析视角。
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实践来看,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建立教学发展中心或教学促进中心,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和国内高校也着手建立了类似机构,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究和改革、教师教学培训与服务等活动,追求卓越教学,这也是高校内部重视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的举措。世界范围内教学学术运动的兴起,也是对大学人才培养功能的教学文化复归。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的视频公开课和大规模开放课程(慕课,MOOC)的迅速发展,也体现出了大学致力于形成教学学术共同体,致力于打破大学教学的时空局限,致力于改善教学质量,形成一种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文化氛围。
大学师生学术共同体的教学活动,其文化的意义就在于形成自觉自律的集体行为方式,赋予个体自由充分发展。大学的教学活动本身是一种文化活动,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播和创造新文化的途径。大学教学是学生完成“文化双向建构”的过程。教学活动渗透着师生的思想信念、责任、价值、希望,教学质量文化建构的方式是通过对话与交往。任何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和标准,只有成为师生的共同信念和自觉追求,并形成教学质量文化的氛围,才能真正保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乡协调发展经济政策财政政策
1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表现
1.1城乡居民经济收入不协调
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936元,城乡收入差距为3.23。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比率,还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上的差别。首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的统计口径存在较大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仅包括实物性收入,而且还包括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如果仅考虑货币收入,剔除农民纯收入中的实物部分,按现金收入计算,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将扩大为4倍多。其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没有反映城乡居民在福利方面的差别,城市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享有国家的补贴。如果考虑到城乡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第三,从现行的统计调查制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存在样本偏误,高收入户难以涵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的低估。若考虑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到5~6∶1。
1.2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不协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在我国,已初步对立起覆盖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农民由于“身份”的制约,没有真正享受到国家应当为他们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要给人们以更多、更切实的“人文关怀”。由于改革发展实践中的某些偏差,农村的社会发展出现某些十分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养老、医疗和贫困问题。一是养老问题,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约有1亿老年人生活在农村,缺乏生活来源,养老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医疗问题,农村医疗条件差,农民看病难。199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3776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为587.2亿元,用于农村的卫生费用为92.5亿元,仅占政府在城市投入的15.9%。三是农村贫困问题。我国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80%生活在农村。因此,必须建立农村社会高度,为农民的的生存提供最基本保障。
1.3城乡居民享受教育不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在文化教育领域采取城乡分割的教育投资模式和不公正的高校招生政策,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大大向城市倾斜。据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农村和城市学生平均受教育年限比是1∶1.39;1998年,每百万人口中的在学校学生数比是1∶2.21。另据一些学者的抽样调查,1995年城镇职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58年,而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仅为6.66年。同样数量的初中毕业生,在城市能够升入高中的比例大概是60%左右,而在农村却只有30%左右。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这足以说明中国城乡之间居民享受教育不不协调。
2城乡
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
2.1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偏低
首先,建国50多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约5000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5%左右。其中,解放初期占财政支出的5%左右;其次,在“二五”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有所增加,达到10%左右;再次,在“”时期又有所下降,比重大约在8%左右,以后的10余年间,财政支农的力度又有所加强,提高到了10%;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财政支农的力度逐步减弱,特别是最近几年相对数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仅为财政总支出的3%~4%,无法保障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据统计,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一般保持在10%左右,像印度、泰国、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要占到财政总支出15%以上,大大高于我国的水平。2.2农村居民缺少社会保障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进行,农民的保障方式主要是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和集体保障,但这三种保障方式都存在问题。一是家庭小型化使得家庭保障能力下降,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保障功能下降,特别是养老负担过重;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家庭保障功能更加弱化。二是土地保障,由于我国人均耕地少,再加上农产品价格低廉,靠种地收入不可能解决养老、医疗等社会问题。三是集体保障,少数经济发达的农村,已经建立起和城市相似的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我国90%以上的村集体负债经营,成为名符其实的“空壳村”,村集体已丧失了过去的养老、医疗等功能。
2.3农村教育经费紧缺
中国农民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已经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在城乡分割教育投资体制的作用下,各种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到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却窘困到发不出教师工资、缺乏正常办公费用的尴尬和寒酸的地步。尽管社会各界不断呼吁,中央政府也多次采取措施,企图解决长期拖欠教师工资、挪用教师经费这一顽症,但往往事倍功半。几百万农村教师难住了国家财政,教师的工资无着落,农村骨干教师大量流失。据统计,1992年全国大约流失45万名中小学教师,且大多数是青年骨干,流失的教师又大多集中在农村。据统计,2002年,全国共计新欠中小学教职工国标工资22亿元,中西部25个省份尚有中小学危房4000万m2。一些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紧张。目前,中西部农村地区有贫困学生2400多万名,受到各种资助的人数有限。
3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经济政策
3.1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
各级财政部门都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要求增加农业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内每年用于农业支出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每年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水平要高于上年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水平。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逐年提高。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并积极利用外资。积极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为集体和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国家财政资金可以引导农民和集体明确农业投入方向,而贴息或补贴性投入又对农民、集体投入给予一定的经济刺激。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是农业投入的大头。通过国家财政引导,使农民对农业的投入有一个合理的回报,以增加投入的积极性。
3.2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应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之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需要建设的具体制度很多,就目前而言,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有所靠,因而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制度的建设是其重点:一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的实施范围、筹资模式、保险形式和管理体制等。二是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和集体经济的扶持下,以农民为保障对象,按照自愿、适度与受益的原则,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建立的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险制度。在目前情况下,政府的财政
支持是关键,各级政府要有适当的财政投入,作为农村合作财政支持是关键,各级政府要有适当的财政投入,作为农村合作医疗的启动资金,特别是对贫困地区这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保障对象一般应包括:因缺少劳力、低收入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因灾因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定抚养人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
一、台湾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现状
台湾社会保障制度经过多年的建设,取得较快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台湾民众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满折射出台湾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1、台湾的社会保险。一是全民的健康保险。自1995年台湾实施全民健康保险后,保险人数超过1900万人,保险覆盖面为92%。2000年有2140万人参加了全民健康保险,覆盖率为96%。二是特定职业社会保险。台湾的劳工保险收入主要来自于保费,缴纳标准为投保薪资的6.5%。一般保费中雇主负担6%,劳工负担30%,社保负担10%,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三是军人、公职人员、教职员社会保险及退抚制度。以上人员受到“军公教保险”和退抚制度的双重保障。台湾退抚制度规定,服务年限达30年者一次给付月薪90%的退休金。对于一些特殊公务人员如法官、检察官等,可在退职时领取优厚的退休金,甚至可以终身不退休。四是农民健康保险。农民健康保险费采取定额保费制度,以定额投保薪资的一定比例为基础计算,保费30%由参保人负担,其余由社保负担。由于农民健保出现巨额亏损,必须依靠当局补贴才能运行。五是台湾实行年金制度。台湾于199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年金制度。
2、台湾的社会救助。(1)生活救助。台湾当局对低收入人群,除积极辅导有工作能力者参加职业训练等外,对全无工作能力,无家业或全家总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水平者,按月发给生活补助费。(2)医疗补助。1995年实施全民健康保险后,凡列入低收入户均可享有健康保健保费补助,维护其就医权益。现补助范围已扩大到中低收入的民众。(3)急难救助。凡承担家庭生活主要生计责任者,因长期患病等原因导致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可根据台湾“社会救助法”规定,向当地主管机构申请急难救助。(4)灾害救助。如死亡救助、重伤救助、安迁救助、住房毁损不能居住、淹水救助等。(5)低收人民众慰问。台湾当局每年春节、端午、中秋等三节,给低收入户及收容机构发慰问金,金额不等。(6)游民收容。台湾岛内设有收容所,除安置游民收容所外,委托各地社会福利院等相关机构,以契约方式办理相关收容安置业务,结合民间团体提供街头办理服务。
3、台湾的社会福利服务。主要针对儿童、老人、妇女等不同类型的服务。为了应对台湾社会与家庭变迁发展趋势,台湾当局重新修正了“儿童及少年福利法”,建立跨行政体系协调合作机制和少年儿童保护网络,强化机构功能提升服务品质。并对少年儿童福利机构专业人员实行资格认定培训工作。对于老人福利,目前台湾各县市设立多处的安、养护及长期照护机构并设置收容床位。台湾老人福利方面大致可分成健康维护、经济安全、照顾服务、社会参与、文健休闲、老人保护等。
二、台湾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政治势力的过度干预,特别是不同政党之间为竞选拉票,使社会福利政策成为竞选工具,漫天喊价,而非理性的规划,也造成社会福利供给的压力,导致社会与政治上的不安定。其次,经济低迷影响台湾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台湾近几年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失业率居高不下,物价上涨,导致高龄人口落入贫困线以下的风险逐渐升高,目前,不仅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老年经济保障制度,甚至造成许多高风险家庭。据有关资料报道,台湾高龄人口占总人数的比例接近10%,工作人口所占的比例也相应减少,他们需要抚养老人的责任也日趋沉重。再次,全民健保服务负担沉重。台湾全民健保自1995年实施以来,医疗需求逐年增加,使医疗费用超过健保费用,赤字越来越大。
三、台湾社会保障制度对福建的启示
福建省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借鉴台湾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中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福建省社保事业的发展。
1、要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福建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台湾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其多年的实践表明,台湾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也借鉴了西方的经验,但整体上是以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价值、社会人力资源作为台湾社会福利的基础。福建省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就必须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大陆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还有相当部分的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福建省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老龄社会将带来沉重的压力和负担。福建省在1996年就进入老龄社会,2009年底,福建省60岁以上人口达到48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3.3%,其中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为7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93%。在老年人口规模较大、人口老龄化增速较快的同时,福建省还面临着“未富先老”、“四二一”供养等问题。二是社会保障的待遇差别较大。与台湾相比,福建省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故福建社会保障发展水平总体偏低,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滞后于城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较大,群体之间享受社会保障的机会也存在差别等。三是当前福建省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交织,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较之以往更加复杂、更加突出,在建立健全福建省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以上情况决定了福建省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能一味模仿台湾,必须要从省情出发,建立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2、公正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首先,当前福建省经济发展较快,在人民生活状况普遍获得持续改善的条件下,贫富差距、劳资矛盾等加剧了社会风险,不同阶层居民间的利益存在分歧,城乡居民已经不再满足一般意义上的收入增长与生活水平提高,要求的是社会公正,追求的是共建、共享、共富和有安全保障、平等和有尊严的高质量的幸福生活。因此,建设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时,更要正确理解社会公平公正问题。要在结合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地把握公平这一原则。其次,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基本目标是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解决民众的基本生存需求,不断增强社会自我维持能力,实现有差别的平等,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持续、和谐发展。再次,不能将经济领域的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甚至优胜劣汰原则简单套用到
社会保障领域,无视还有相当部分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需求。最后,在谈到公平公正的同时,更不应忽视社会的稳定,社会稳定则是公平公正的根基。
3、立法是社会保障政策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基础。法律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实施的基础,通过法律的规范,就能够有效避免单方面主导社会保障政策而难以兼顾责任主体各方利益的缺陷,从而确保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更为公正、更加理性。台湾比较重视军人、公务员、教师的社会保障,较早建立了相应的保险法规与制度,并一直沿用至今,对因长期患病等原因导致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生活主要承担者,可根据“社会救助法”规定申请急难救助。相关法规在维持台湾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对稳定中起到重要作用。大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边远的农村还有相当多的贫困人口,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还没有一部基本法来规范社会保障制度,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保证,致使现阶段社会保障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不高。因此,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尤其是尽快制定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等基本法律已经成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任务的必要条件。在加强立法的同时,对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大力宣传,让每个公民都了解自己参加社会保障的程序、内容和可获得的保障,以确保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朝着健康、稳定、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4、扩大覆盖面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的。台湾在建立全民健康保险之前,其社会保险覆盖的范围为总人口的58%,新近的全民健康保险虽纳入其余的42%人口,但仅为单一的健康保险,如老人保险则没有有效的保险项目加以覆盖,这也与台湾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也不符合社会保险的全体覆盖性原则。在“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城乡社会保障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和进展,社会保险覆盖了全省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保障的对象基本上是“五保户”、残疾人、孤寡老人和孤儿,农村大多数人还无法享受社会保障,“新农保”制度还在试点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确定标准不统一。农民工进城后,对于合作医疗保障金等优待金的领取、申报也增加了困难。游离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农民工,成了城市中最脆弱的群体,这与他们为城市所做出的贡献不相称。“十二五”期间,应全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把各类未纳入社会保障制度的群体尽快纳入覆盖范围。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应加紧制定城镇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将城镇无保障老年居民纳入医疗保险服务范围。二是应增加投入,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三是应逐步推动养老模式从“生儿防老”向社会化转变。四是加快新农保制度试点步伐,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参保率,努力推动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应保尽保。
5、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制衡机制建设。要使福建省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首先,就必须在强化社会保障制度制衡机制上下工夫,要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建立统一、权威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其次,完善社会保障的监督体系,通过监督机构的督促,使社会保障制度走上一条正规、高效的道路,以达到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与目标的实现,确保各有关方面的合法权益,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效益。再次,加强社会保障机构队伍建设。通过内部提高职工素质和外部引进专业人才的途径,努力塑造和培养一支适应专业化、现代化、市场化管理需要的专业队伍。
注释:
关键词: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 困境 运行保障 《体育心理学》
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来,全国各级各类高校陆续展开了国家、省市、学校三个层次的一系列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并逐步形成了网络教学资源,为大学生的专业自主学习提供了很方便的学习交流平台。各级精品课程建设对于促进我国教育革新,推进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高校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解决这些问题,提升精品课程建设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1.吉首大学校精品课程《体育心理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投入精品课程建设中的精力不足。
一流的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教师的精力投入将直接影响精品课程建设的速度。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新增专业、硕士点不断增多,致使本校招生范围不断扩大,人数越来越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也就越来越大。如吉首大学体育学院2009至今的任课教师中,据不完全统计有将近一半的教师承担两门以上的课程教学任务,少数教师一期要上四门课程,仅备课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有的教师既有研究生的课,又有本科生的课,还要开设全校素质教育通识课和国培计划教育课程,多者一周二三十节,少者一周也有十八节;仅备课和讲课就足以使他们身心疲惫,哪有精力去考虑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更难有精力去打造优质的精品课程。加之近年我校分配制度改革和职称压力使更多中青年教师将其精力倾注在科研和发表文章上。一些教授要完成课题研究计划和硕士生的培养任务,将其精力主要集中在科研方面,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基本上敷衍应付或者让研究生完成。这样,精品课程建设就成为极少数教师的事情,即便是已参与到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师,也很难保证有足够的精力来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1.2教师缺少现代技术培训,导致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应用水平较低。
精品课程是现代教育技术和高校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产物。精品课程网络化建设将大大改善由于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性而造成的教学内容覆盖面窄,组织形式难以多样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热情难以调动等尴尬局面。我校充分利用学校条件开通了一批精品课程网站,并立项资助建设;因为精品课程建设及其网络资源的构建需要教师掌握现代技术应用原理及其操作,所以要求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否则建设起来的精品课程有可能成为“静品课程”,难以实现精品课程资源最优化的目标。因此,为教师提供现代技术教育培训是精品课程建设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由于现代技术日新月异,更新速度难以想象,而很多有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苦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代技术应用能力相当有限,难以胜任精品课程建设任务。这就要求学校一方面要加大力度支持精品课程建设,另一方面要为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提供培训机会,使其掌握最新的现代技术操作程序,为精品课程资源网络化建设奠定技术基础。
1.3精品课程运行保障制度不健全,导致后续建设不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等问题,不论是课程内容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还是教材的建设、实验室的建设和实习基地的安排,都既需要有资金、人员、设备的投入,又必须有完善的运行制度作为保障。由于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完善的评价和监管机制,导致网络教学资源在内容、功能、标准等方面的描述模糊,形式单一,交互性差,仅适于教师参阅,却不太适应学生自学的现象。另外,由于学校缺乏定期检查制度,对网络运行是否畅通,教学资源是否及时更新等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监督和改善,导致大部分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建设停滞不前,甚至部分精品课程教学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过时、老化,原先不足部分也未及时补充,质量难以保证。此外,在教学团队中没有专门的人员对课程网站进行维护,造成精品课程网站因为各种问题无法正常使用的局面。因此,精品课程建设必须从系统观和整体观出发,制定完善高效的运行管理保障制度,确保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建设有效发展。
1.4网络条件不完善,教学资源难以及时维护更新。
目前,精品课程网络化建设仍处在静态网页,学习者只能浏览该网络课程内容,无法与教师、开发者交流,通过网络平台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同时,教师由于技术、网络条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在需修改、更新课程资源等问题上,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辅助,否则无法自己在线随时调整、更新,在线开展讨论、答疑、作业、考核等教学与管理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为此,学校应当考虑网络课程的实际应用问题,加大网络建设力度,保证校园稳定的网络技术支持,使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效益达到最大化。
2.改善精品课程建设中问题的对策
2.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教师精品课程建设认识。
高校优质的课程资源是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学会技术本领、提升身心素质的主要保障。因此,高校的头等大事就是教学,其他一切工作均要围绕教学工作而展开。精品课程建设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深化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重要任务之一,它的质量直接体现了高校办学的质量。首先,学校应当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宣传力度,不断加深广大教师对于精品课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把争取此项工作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自觉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时刻以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为标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其次,要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观念。虽然普通高校由教学型向教研型转变是当下高校可持续发展大势所趋的选择,但是高校教学水平,绝不能简单地以发表文章的数量为依据,而要看人才培养的质量,看大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和受社会欢迎的程度,以及他们毕业后为现代化建设作出的贡献。如果每一位高校教师都能重视精品课程申报与建设,并提供高标准的网络课程资源,那么,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根据个人的计划进行自主学习,促进专业知识的提高掌握。
2.2善用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师的知识结构、学历和职称都将对精品课程的建设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当制定相应的精品课程建设奖励制度,对在精品课程建设中作出贡献的课程负责人和团队成员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使团队中的负责人或骨干力量能在学历、职称、年终考核等方面享受到精品课程建设带来的“优惠”政策。比如:可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派出部分精品课程组教师到国内外重点高校进修、访学,或者提供条件鼓励个体参与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会议,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在科研立项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教师在精品课程建设上的投入,同样是科研,是教学方面的科研,对已获得国家级、省级或校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及其团队,除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以外,承认其获得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等同于获得同级别优秀教学成果奖,在中级职称、副高职称评定中具有与同级其他类别成果相同的权重;这样做就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激励那些致力于教学改革发展研究的有心教师不断地为精品课程建设贡献力量。
2.3建立和完善精品课程长效运行管理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运行管理保障机制。首先应考虑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系,形成校长挂帅,主管教务处长和各级学院主管教学领导组成的三级负责制领导制度。其次是建立正确的指导机制。教务部门要做好精品课程教案设规划和实施办法及保证条件等具体管理措施。对申报的课程进行严格评审,公示广泛征求意见,特别要广泛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再次是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对学生教学效果的反馈由学校、院系两级督导员具体负责,并向课程负责人及时通报。督导检查要形成规范制度,每学期都有评审结果、反馈意见和改进措施。最后是建立资金的落实机制。精品课程建设经费的专项账户,可由学校领导把关,教务处负责管理,课程负责人具体支配,按建设进度及时划拨到位,确保精品课程建设所需的资金。
参考文献:
[1]范爱平等.精品课程与教学网站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6):45-47.
[2]施晓秋.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8-30.
[3]冯博琴.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8,(10):9-10.
[4]高文敏.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0,(12):68-69.
关键词:教育技术专业;信息技术教师;教育工作;培养措施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设备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使用,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然而,在如今的教育教学中,由于受到信息技术教师较为缺乏的影响,一些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所取得的成效却不够明显。为了确保这种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对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这一工作内容也更加重视,而这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有极大的帮助。
1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要想学好信息技术,则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能力,且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部分学校认为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只要教师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Windows,则其就可以进行教学。
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不是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即便其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Windows,也不一定能使学生真正理解Windows知识,并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比如,在讲解多任务操作的时候,如果教师自己都不明白分时操作的过程和技术,又怎样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自己所讲解的多任务操作呢?要想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Windows理论知识,并掌握操作技术,则必须要选择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学,同时教师也应掌握操作系统理论知识和技术。只有教师真正掌握教学理论知识和技术,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其所讲解的内容。
此外,在讲解系统程序设计这一内容的时候,信息技术教师应熟练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和理论,同时要对系统程序设计的方法和原理进行详细讲解,以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程序设计原理,并熟练掌握设计方法。而在讲解多媒体软件应用内容的时候,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数据压缩技术和原理;在讲解网络技术的时候,教师则必须要掌握网络服务器的分类知识,同时要理解计算机搭配网络使用的方法和原理;在讲解人工智能的时候,教师对人工智能系统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要掌握智能系统设计方法和原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只有真正掌握教学内容,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对这些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同时,根据《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的相关规定,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熟练的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技术,且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网络技术、系统程序设计与人工智能系统等知识要有很好的掌握。
2 信息技术教师培育现状
2.1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速度较为缓慢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培养较为缓慢,跟不上信息技术创新速度是信息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也严重制约了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向不够统一、教学课程设计不够合理、教学资源较为缺乏、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较为缓慢等都是各大高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如今,对信息技术专业教学,各大高校所建立的专业教学体系都比较相似,且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教学课程的安排也缺乏特色,并且不够合理,往往是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法课程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课程,并利用这一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便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教师所讲解信息技术。
2.2信息技术教师的界定不够明确
随着教育教学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专业教师的界定也有了明确的规定。遵照《中国教育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专业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是依照信息技术专业课程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 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而这也是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界定的主要依据。但是,这种不够完善的界定规则,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界定的缺陷是导致界定的结果不够明确,这同时也是导致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工程取得成效较低的主要原因。
3 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科学方法
3.1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
在学校教育教学越来越信息化的今天,各大高校为了提高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质量,并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到的信息技术和理论知识,则必须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育工作。只有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性得到提高,其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才能更加专业,而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也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外部环境进行优化,还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只有利用完善的保障制度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给予保证,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才能更有动力,而教学的质量也自然能够得到提高。
为了保证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工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并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国家相关部门也制定了保障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应政策,比如信息技术教师职称评定规范、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以及师资力量监察制度等。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也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标准,并提升了信息技术专业课程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而这对提高信息技术专业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各大高校对信息技术教师职责的界定也更加的明确,这对信息技术教师更好的开展专业教学有极大帮助;也加大了对信息技术专业教学保障制度的宣传力度,这在各大高校建设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进行准确定位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专业办学和市场需求之间出现脱节现象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各大高校对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这一工作的开展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目标缺少针对性、信息技术专业课程的安排不够合理等,这对信息技术教师职责的定位有着极大的影响。各大高校要想提高信息技术教师培养成效,并使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更好的理解自己的职责,则必须要先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进行准确定位,同时要确保教师能够真正理解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特点,掌握市场对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变化,以便确保培养出的信息技术教师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
此外,依据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保证教师职责定位的准确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放下对不同学科的成见,对不同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并依据信息技术专业的特点选择使用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以便确保对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只有依据信息技术专业特点,建立科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制度,并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安排与教学方案相适宜的专业课程,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同时学生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信息技术和理论知识;也只是将信息技术专业教学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建立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对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涉及领域较广的今天,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质量也越来越受重视。而要想提高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质量,则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关键。依据教育技术专业要求进行信息技术教师培养是如今较常使用的培养方法,而要想提高培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则必须要使信息技术教师真正了解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特点,并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只有如此,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之民.高师院校培养信息技术科学教师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6).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青少年
在农村人口中,青少年是受教育的主要群体,其受教育程度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发展,更决定了城镇化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农村青少年受教育情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受传统教育理念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农村与城镇之间教育均衡化问题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基于此,本文将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青少年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以期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农村青少年受教育状况分析
(一)城镇化促进了农村教育水平提升
首先,城镇化进程提升了农民的教育观。城镇教育的特点是教育观念健康,资金投资较大,对教育的需求强烈;受教育人口密度较高,学习需求强烈,且学习内容多样化;城镇型教育可为受教育者打造终身学习良好氛围。随着农村城镇化工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育观和发展观不断改进,部分农户淡化了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女孩获得了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其次,教育程度对经济收入的促进作用日渐明显。90年代以前,农户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农户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其收入则受劳动力、土地质量、气候及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非农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教育程度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已经成为农户生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最后,城镇化增加了对职业人员的需求。城镇化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无论是城镇建设本身,还是农户增收都加大了对职业技术的需求,这为职业技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枣庄市某县下属的三个村为例,在这三个村中,18-30岁成年人掌握技术的比例占43%,比31-60岁阶段技术掌握22%的比例要高;而对未掌握技术的人员进行调查时,发现未掌握技术人员中72%的人想学习一门技术,并且相信职业技术能为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城镇化过程对农村教育的不利影响
首先,农村城镇化提供的就业岗位降低了求学率。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对务工人员的需求是大量的,这为众多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部分工作岗位不需要较高的学历和特殊技能,更是对青少年形成了巨大的诱惑;农村青少年作为特殊的群体,其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意志力比较薄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一旦有机会就业,就会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放弃求学,过早进入社会职场,加剧了青少年的辍学率。
其次,城镇化过程中保障体系不健全对教育的影响。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规划建设过程中占用了大量土地,为弥补农户的损失,按照政策会给农户一定的土地补偿款、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农户获取补偿金后,并未将其用作投资,而是转为外出打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收入;再加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没有给农户形成足够的安全感,多数农户希望子女早日结束学业,以减轻家庭负担。
二、基于农村城镇化教育提升策略
(一)加强对青少年思想的引导
解决农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根本是加强对其思想引导,即当青少年由于个人、家庭、社会交际等问题产生厌学心理时,应由专业人员及时介入,解决青少年的思想困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业观。如可培养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建立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学业观和就业观,做好人生规划,激发自身潜能,为青少年人生价值的体现指路引航。
(二)加强家长教育观的引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思想态度、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若父母不重视教育,则青少年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若家长能够科学、正确、积极的面对教育,则青少年也会好学上进。
(三)调整教育模式
农村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做好基础教育与未来就业之间的纵向衔接,为受教育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在这方面,我们可积极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如德国持有中学毕业文凭和职业培训毕业文凭的人员,才能获得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和资质。农村教育对象应以完成基础教育但未进入高中学习的青少年为主,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顺利实现;教学内容上要以岗前培训、农业技术和职业技能等为主,为适学青年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教学方法上应构建适合城镇化进程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我国农村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如医疗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等各项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失地农户对未来的安全感,进而转变其投资理念。当前保障制度不健全,多数农户希望将资金用于基本的生活和生存需求,因此用于抵抗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的资金较多,而用于子女教育投资的资金较少,若农户的生活问题、就医问题获得解决,则用于教育用途的资金也将获得进一步增加。城镇化农村应将保障制度的建设逐渐与城市保障制度靠拢,对农户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养老等问题进行详实规划,充分调动农户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改变农户的理念观念,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力度。
三、结束语
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极大的改变了农户的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影响了农户教育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农村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群体,这一群体的综合素质对农村城镇化的未来发展影响巨大,需要从青少年思想意识、家长观念、教学理念、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以促进农村青少年教育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国芬.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问题化”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我国民办高校教师除享有一般公民权益外,还享有特殊教育权:一是教育教学权,二是学术自由权,三是指导评定权,四是物质保障权,五是民主管理权,六是进修培训权,七是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权。
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提出了“民办高校学校及其教师和学生享有与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和学生平等的法律地位”之后,相继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法规,从法律层面上丰富完善了民办高校教师的权益保障内容。然而现实生活中,民办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仍然没有得到切实保障,相关机构缺乏监管,法律政策又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他们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障,降低了工作积极性,造成民办高校缺乏凝聚力、社会声誉不佳的现象,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2.国外民办高校教师权益保障的先进经验
在维权方面,国外民办高校教师维权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很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民办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普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师权益保障机制。他们通过明确民办高校教师的法律地位,进而确立其雇员身份,再明确规定法律救济方式和法律责任承担方式,同时结合本国国情,采用不同的做法,从而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给予较好的保障。
3.我国民办高校教师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民办高校教师权益保障存在福利待遇偏低、社会保障不完善、民主管理落实不畅、进修培训机会少、法律救济渠道不畅等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办学方及教师本身观念意识的落后,国家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与社保及人事制度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民办高校财力资源短缺也是教社会保障权益难以建立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4.完善民办高校教师权益保障的具体举措
(1)加快我国民办教育的立法进程。加强民办高校教师维权组织建设,建立能代表广大教职员工利益诉求并充分发挥民主参与及监督管理功能的教育工会组织和教代会机构,以促进各项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从而保障民办高校 教师的合法权益;完善民办高校管理机制;精简机构设置,职能界定清晰,重视筹集资金,注重公共关系和校友联系;加大政府监管和资助力度。
(2)构建民办高校教师合法权益的保障体系。法律保障方面:国内法律学界可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实施现状,推动司法化进程,尽早使民办高校教师权益得到各项法律的保护。
制度保障方面:建立健全民办高校教师各项相关制度。建立和完善民办高校教师学习和培训制度,建立和确保民办高校教师待遇保障制度,建立教师听证制度,深化民办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教师权益保障的教育行政管理。
社会保障方面:政府加强对民办高校教师社会养老保险的宏观调控,对民办高校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推行企业年金制度,办理补充养老保险,探索适合的医疗保险制度,探索适合的商业保险制度。
组织保障方面:建立政策和法律咨询办公室,建立教师申诉委员会,建立监事会,强化工会和教代会的维权功能,建立民办高校教师协会;
自我保障方面:提高民办高校教师自我维权的主动性,加强维权意识,提高维权能力。
5.结语
深化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保障民办教师权益,涉及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编制、发展改革、民政、财政、税务、工商等众多部门。因此,必须加强统筹协调,使各环节、各领域的政策衔接一致,形成合力,才能有力地推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牧民;人口转移;城镇化;社会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056-03、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口布局调整对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工作的影响
(一)以社会、经济、生态政策等为先导进行的人口转移、城镇化所造成的人口布局调整
城镇化发展战略是三农问题提出以来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内蒙古农村牧区较早是在阿拉善盟等地,围绕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围绕生态建设的目标,启动了自治区人口布局调整的世纪性战略。截至目前,自治区各盟市先后开展了围封转移,生态移民;通过城镇化推进劳动力转移;工业移民;新城镇建设移民;划区轮牧后牧民重新安置;教育布局调整带来的人口被动转移等等;在国家、自治区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态政策下,以人口转移和人口的城镇化为主要特征的人口布局调整已经在自治区全面展开。
“十一五”以来,伴随着和谐社会建设,内蒙古各地又将人口布局调整纳入各盟市的未来发展规划,而且不仅是在社会发展规划中有所体现,在几乎所有的产业规划中,如物流发展规划、农牧业发展规划、商业发展规划、 工业发展规划、教育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等,均将人口布局调整作为一项内容,或者将上述所涉及领域的发展与人口布局调整紧密联系起来。这也预示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自治区还将进一步面临人口的大规模迁移。
笔者2009年1月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就人口转移规划等问题进行了相关调研。鄂托克旗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产业涵盖了现代工业、现代农牧业和草原畜牧业,工业占全旗经济比重达到70%以上,少数民族占农牧民比例较高。2008年底鄂托克旗以全旗已有的各项规划为基础,针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要求,整合制定了《鄂托克旗统筹城乡发展规划(2009―2020)》。在该规划中,鄂托克旗计划“通过农牧业产业化转移、城镇二、三产业就业转移等方式,大力度向三镇转移农牧民,优化城乡人口结构和三次产业人员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与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鄂托克旗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中还就转移人口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其中提出了“结合土地、草牧场确权和户籍制度改革,按照公平原则,以是否拥有土地草牧场使用权以及居民的居住地为考量标准,建立居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由此增加的个人承担缴费差额由旗财政承担”。规划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
鄂托克旗人口转移规划是较为成熟、完整的体系。但从农牧民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需求来说,该规划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牧区人口转移规划对人口布局调整所产生影响,继而对社会保障工作的影响等认识不够全面。
1.被转移人口原住居地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被忽视。这种忽视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原住居的转移人口被排除在某些社会保障项 目之外。如《鄂旗规划(2009―2020)》中规定“自愿放弃土地、草牧场使用权的农牧民,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次,原住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尚属落后,未转移人口在该地区的生产、生活存在许多不便,收入和消费水平较差,这些未转移人口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不仅体现在保障水平的提高上,还需要专门设计制定新的社会保障项目。
2.被转移人口在新住居地面临许多生活不确定因素,有些农牧民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但由于现有的移民政策多为生态性移民,被转移出来的农牧民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不能回到原住居地。许多被转移农牧民除了农牧业生产技能外,没有其他职业技能,因而很难在新的住居地找到工作,成为失业者。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中应当把职业教育保障、失业保障等列为重要的保障内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些转移人口的不适应性。
3.被转移人口迁移到的地区不一定是经济发展、社会基础设施等都较好的地区,不一定能够为转移人口提供充足的就业和发展机会。甚至很多转移安排都是权宜之计,没有考虑农牧民的长远发展需要。这些离开故土、失去土地保障的农牧民未来的生活风险远远高于他人。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享受社会保障项目等对这些人口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4.许多转移人口为非自愿性转移,如教育布局调整带来的人口被动转移。教育布局调整总的发展思路是正确的,通过学校的撤并、集中,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优化,教育经费应用效率集中;但同时还带来其他问题,如学生管理难度增大、学生上学不方便,为教育开支的相关费用增大,教育支出提前货币化等。教育性支出是农牧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中较大的一块,如何缓解农牧民教育性支出困难是为农牧民减负的一项有效措施。在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应当把教育保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另外,为照顾外出求学的子女,一些家长跟随孩子到学校所在地生活。这样使一部分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转移出来,从而加重了农牧民家庭农牧业生产的工作繁重程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牧民家庭收入。这种类型转移带来的农牧民生活支出差额应当由政府分担一部分,应当在教育保障中予以解决。
5.不同区域的人口布局调整使得区域间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各存在不同的问题。如社会保险项目要以参保户缴纳的保险金为基金基础。显然原住居地由于人们收入水平不高,大量人口被转移,缴纳保险金的能力较弱,这样的社会保险基金账户难以维持。因此,需要社会保险基金在全社会层次的统筹。
(二)人口自然流动、迁移导致人口布局调整
人口的自然流动、迁移是指人口自愿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另一行政管辖区内暂住、滞留、活动或长期居住。内蒙古现有的人口流动、迁移方向主要是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不发达地区向较为发达地区迁移、流动。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流动、迁移人口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流动人口大多数为农牧民。在锡盟、呼盟等地进行的相关调查发现有45.5%的家庭都存在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现象,尤其是年青人基本都居住在城镇从事着长期或短期的各种职业,而且外出打工的人数正在扩大。 1998年内蒙古牧区外出劳动力不到5万人,到2007年时达到30万人。
人口自然流动所导致的人口布局调整对社会保障工作之间的关系状况有以下两点:
1.人口自然流动频繁对目前灵活性不足的社会保障设计模式提出挑战。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户籍为基础,流动人口不能享受流入地的社会保障项目,原流出地的社会保障项目也无法惠及流出人口。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快速、频繁流动。如果不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灵活性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将会名存实亡。
2.人口自然流动导致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等较为发达地区流动,流出地剩余人口则以老、弱年为主。这样的流动方式使区域间的发展两极化趋势日益加重。流出地居民的生产困难,面临更大的生活风险,因而对社会保障项目的需求更为迫切。流出地的社会保障工作偏重于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
3.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以流动人口的所享受医疗卫生保障为例。流动人口没有享受医疗保险保障,患病后不就诊,应住院未住院、住院后提前出院、选择低廉的自我医疗措施普遍存在。如流动人群的因私人接生造成的大出血、感染、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另外,政府的公共卫生服务如传染病监测、预防、健康教育等难以享受,这些弱势人群的医疗保障和救助问题尚未解决。
二、政策建议
无论是人口的自然流动还是政策引导的人口迁移,其转移的根源在于原住居地的生产、生活、生态等条件相对落后。这种落后的造成 有政府的一部分责任。如政府长期的二元政策,使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如政府在特定历史时期实施的部分政策、项目使农牧区的生态环境恶化。从经济学上讲,这就是政府行为对农牧民生产、生活造成了负外部效应,政府应当为这种负的外部效应买单。其中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为,对现有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创新、改革,把那些长期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人们收纳进来。
(一)打破城乡分割,建立城乡整合的社会保障制度
基于以上农村牧区人口布局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农村牧区亟待建立起农牧民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农牧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辅之以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从而打破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失地农牧民产生、农村牧区的劳动力向城镇地区转移速度加快。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和乡村的界限早已模糊了,大量农牧民成为城镇的生活者和建设者。而且与他们相联系的、目前仍生活在农村牧区的亲人未来向城镇迁移的可能性也非常大。这些人目前仍无法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机会。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则更为突出。因此笔者认为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或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手术”,要建立统一的体系。这里的统一并不是指各地的具体做法完全一致,而是指整个系统的互通性,赋予每个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和自由流动的权利。
(二)社会保障体系模式设计注重灵活性
当前,建立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最大的障碍是流动人口的高度流动性。因此,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设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个人账户。在个人账户模式下,流动人口所缴纳的社会保障基金均以个人账户的形式存在,当流动人口需要流动时,其个人账户应该跟随他一起流动。从操作的角度来看,建立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可行的。主要原因为:第一,在设立个人账户时,由于个人账户与流动人口是一一对应关系,且能随个人的流动而灵活流动,在推行过程中容易被流动人口所接受;第二,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最终将覆盖所有人口,实行的也将是个人账户模式,直接建立流动人口的个人账户模式后,待时机成熟个人账户基金可以与城市(或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金合并统筹使用。
(三)社会保障体系制度设计全面化
目前,流动人口大部分从事着粗、重、脏、累、苦等高危险性工作,生存环境和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导致流动人口工伤事故多发。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是一种职业风险的分散机制。因此,内蒙古应该建立一个以工伤和医疗为切入点,然后结合失业、养老等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模式。从资金来源上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要以国家的财力作为强有力的后盾,随着内蒙古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所投入的资金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内蒙古当前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和个人。
1.工伤保险体系的构建。目前,内蒙古部分流动人口集中在劳动强度大、风险高等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行业工作,他们很容易患上各种职业病,还有可能发生工伤事故。在流动人口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情况下,一旦发生工伤事故或者染上职业病,流动人口很难得到相应的抚恤和救助。因此,应尽快强制推行和建立流动人口工伤保险制度,以有效分散和化解流动人口所遭受的职业风险。在当前形势下,可以采取企业或者雇主责任制模式,由企业缴纳工伤保险基金,存入职工的个人账户。政府在流动人口工伤保险中的责任主要是加强流动人口工伤保险的立法工作和制度设计,规定不同工种的最低保险金,强制企业或者雇主缴纳职工失业保险基金。
2.医疗保险体系的构建。构建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制度,该模式的基本做法是流动人口不建立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只参加住院医疗保险,门诊费用自付,住院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由统筹基金支付,住院医疗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市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进行缴纳。在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上,流动人口的流入为当地企业和政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企业和地方政府应成为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基金的缴付主体。
3.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完善养老保险的配套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建立方便合理的社会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如果流动人口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统一管理,可以建立便于跨地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机制,流动人口不论转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凭卡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则将根本解决因流动人口因其流动性而造成的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接的问题。
4.建立必要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援制度。社会救助方面,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正视部分流动人口对社会救助的现实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将他们逐步纳入其中。要注意将保险和救助联动起来,缓解他们的贫困程度,减轻政府将来的救助负担和成本,以及可能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冲击。社会福利方面,当前应以落实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为重点。住房保障方面,应在推进以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中,考虑到流动人口对住房的迫切需求,以及他们通过自身能力无法达到“居者有其屋”的现实,通过合适途径将流动人口纳入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享受范围,不断改善他们的住房条件,使他们能够在城市安居乐业,其中一部分人顺应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在城市稳定下来。
参考文献:
[1]陶然,徐志刚.城市化、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障―― 一个转轨中发展的大国视角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5,(12).
[2]孙学力.内蒙古牧区人口迁移流动分析[J].北方经济,2006,(3).
[3]郭翠荣,陈静.人口结构、社会保障与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以发达国家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5).
[4]俞文政,曲福田,谭淑豪,叶奕.环境约束下牧区人口和种群持续增长模型研究[J].生态环境,2007,(1).
[5]曹正民,苏云.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的公共政策思考[J].西北人口,2007,(5).
[6]张展新,高文书,侯慧丽.城乡分割、区域分割与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缺失――来自上海等五城市的证据[J].中国人口科学, 2007,(6).
The Population Transf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afeguard System in Inner Mongolia
LIU Xiao-yan
(Inner Mongoli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Inner Mongolia,Hohhot 01001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