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11: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推动全县会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上级财政部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有关精神要求和县政府关于会计管理工作计划部署,茌平县财政局确定2011年为会计基础工作提升年,在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会计基础工作大提升活动。为配合活动的开展,县财政局组织了多场经验交流会和现场观摩活动,通过会上的交流和部署、会后的贯彻和落实,推动全县会计规范化建设再创新局面。
随着我县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会计工作的不断深化,赋予了会计工作更大的舞台,许多单位已经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把会计基础工作与规范行政管理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措施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工作在单位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仍有一些单位对强化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会计基础工作仍然十分薄弱,这不仅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影响了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单位管理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推进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一、推进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强化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对规范会计行为,提高经济效益,乃至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执行维护财经纪律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开展不仅对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任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且对会计主管、会计和出纳的业务分工和相互制约关系也作了具体的规定,这就从组织上保证了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能,能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各种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
(二)有利于加强财务管理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会计工作能对各项经费作出准确、及时的反映和有效的控制,它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既反映了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预算的执行情况,又为管理者提供了决策的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开展对原始凭证的要素内容、审批手续、报表的编制要求及其它特殊情况都作了详细规定,从而为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奠定了基础。
(三)有利于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针对各部门会计基础工作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如填制会计凭证、会计凭证的整理归档、会计账簿的登记等作出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从而保证了单位会计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二、推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个别单位思想不重视,对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认识不足,影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实施质量。虽然国家出台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单位的会计方面工作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但真正能按照规定完全贯彻的单位不多,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单位认为,只要在财务管理上不出问题,凭证怎么编、账表如何反映都无所谓,从而导致了会计工作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如对原始凭证合法性审核不够、会计报表数据失真等。
从外单位或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填制不全,增大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难度。发票是经济活动有效的证明和报销经费的依据,但市场上对商品购货凭证的管理比较混乱。一是商店或个体户不按要求填写品名、单价、数量等发票要素,甚至用一些综合性名称如办公用品、材料等代替。二是尽管国家统一了发票,但有的商家或为方便偷漏税款,或为了一些办事者的个人私利,不使用统一发票,用“收据”等票据作发票。买东开西、买少开多或开假发票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部分记账凭证填制不全、记账凭证所附原始凭证不全未附附件说明。
三、如何推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责任心
各单位的领导和财务会计人员要充分认识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学习《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等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加强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要认识到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认识到因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不仅影响到本单位的经济活动,甚至还会导致国家经济决策信息失误,扰乱国家经济秩序,以致侵害到国家利益。
(二)规范原始凭证,加强档案管理
原始凭证的收集、填制、记账、分类和装订贯穿于会计基础工作的整个过程,从原始数据、票据的取得到报表报出、档案归档,涉及面非常广泛,只有分工明确,衔接到位,通力协作,才能完成整个会计基础工作。首先财会人员要克服应付检查、注重形式的思想,真正按会计基础规范化要求来开展各项工作,对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要认真整改,不走过场,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其次就是要树立质量是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最基本要求的思想观念。从原始凭证的收集到装订成册,每个环节都要高标准、严要求,都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实施会计工作。三是业务主管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加强指导,对风险的问题要及时帮助改进。
(三)推广会计工作电算化,进一步推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会计电算化有利于会计账、证、表的规范处理和会计档案、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同时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
单位财务人员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观,规范会计工作行为,认真抓好本部门本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从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新茌平的大局出发,从小处做起,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奋发进取,让会计基础工作先进经验在全县开花结果,以昂扬的斗志和崭新的姿态推动我县会计基础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努力开创会计事业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樊行健,熊哲玲.《基础会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海波.《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关键词:电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一、电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能够使会计基础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防止各自为政、差错严重、违法乱纪等现象产生。多年来电力企业对会计基础工作十分重视,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内部管理制度也比较健全,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在部分单位和部门中,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不够重视
部分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也不甚了解,认为会计基础工作的意义不大,依然按照传统的方式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管理,将会计基础工作仅仅定义为单位日常的收支活动,管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单位领导既不重视会计工作的规范管理,又不重视会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更不会对会计基础工作提供大力支持与帮助。没有为会计基础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得会计基础工作在实际展开时有许多方面与财经法规的具体要求不符,影响了会计基础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的发挥。
2、会计基础工作目标不明,管理混乱
在实施工作时,由于领导和工作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认识不够全面,没有制定相应的会计基础工作规划和实施办法,没有将会计工作作为考核指标列入到企业的方针中,导致工作目标不明确,职责不清晰。在制度上也没有结合财经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细化和修订,在工作中也就无法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去受理和办理。另外,由于工作不规范极易导致个别部门或个人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私设“小金库”、偷税逃税、粉饰业绩等不法行为。使得单位财务收支失控、负责人、、违法犯罪。
3、主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个别部门和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没有对下级进行应有的监督和检查,使部门或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无人问津。针对会计工作规范管理虽然有一些检查,但是一部分仅仅是走个形式,应付了事,检查不能做到全面深入。对制度的执行和财会工作流程缺乏足够的了解,检查的重点也不明确,检查的关键指标不具体。对会计人员和机构设置、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以及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等会计基础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使得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程度无人问津,完全取决于单位会计人员。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要采取有力措施贯彻落实《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并以此统一各单位领导和会计工作人员的思想,使其对会计基础工作有全面哦认识。可以通过几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1、 加强培训和宣传
为了使各单位领导和广大财会人员了解和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思想上不断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企业要组织必要的集体学习,使全体人员都意识到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它通过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为加强财务管理服务,从而保证企业获得长远发展,而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是以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做保证的;通过培训,使全体人员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掌握行业相关的业务知识,及时了解《规范》的各项规定,了解会计工作的质量及基本要求,熟悉会计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工作方法。同时加强宣传力度,采用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培训,广泛普及《规范》,使其深入到广大会计工作人员的内心,在工作中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成为社会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的标准和依据。
2、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为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能够顺利开展,要全面贯彻《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结合企业自身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认真进行检查、分析,发现存在的不足与距离,完善并落实符合实情的企业规章制度。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指导会计工作全局的行动文件,为了使《规范》更符合本企业的实际,有助于《规范》的实施落到实处,企业要制定具体的执行办法或补充规定,并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总结和调整。使《规范》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指导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依据,使企业能依据《规范》的要求,对自身的问题切实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基础管理工作的水平。
3、加大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对会计基础工作,在企业内部由专人负责,而除此之外上级主管部门也要履行监管职责。会计基础工作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环节,上级主管部门对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负有重要的监管重任。会通过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检查,能从中发现会计基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不断规范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主管部门一是要加大检查力度,将对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常规化,关注企业的制度建设和执行以及内部责任追究的落实情况;二是要加强对财务负责人的监管和问责力度,要求财务负责人全面承担起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各项职责,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三是要推动审计工作的进行,进一步与审计部门加强监管协作,加大处罚力度,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完善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薛冰山,李玉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2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1.宏观市场经济秩序发展的需要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内容,规范化的会计行为能够提高企业会计管理的质量,影响到会计基础资料的完整性,完整有效的利用会计资料,能够实现企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也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还需要在基础工作上进行全面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基础内容,才能使得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最终实现基础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特别是能够在宏观上维护好社会经济秩序,是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行的客观需求。2.维护财经纪律的基本需求会计基础性的规范化管理内容:有针对会计机构设置的内容,也有对会计人员提出的全新要求,更加的明确了会计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将会计人员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实现职能的制衡作用。加强基础性工作规范的内容,促使其会计监督职能的全面落实,才能真正的做到规范化管理,有效的维持现有的财经纪律法规,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促进国家财经法规的全面落实,这也是维护财经纪律的最基本的需求。3.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需要我国针对会计方面的法规较多,严格的规范了会计行为,并从法律的层面上约束了会计的行为,从法律责任的基础上,让会计感受到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对会计一些基础性的规范工作做出了积极的限定和内容解读,对会计人员产生违法行为给予了一定的约束,针对个人素质的培养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这样才能规范化管理会计人员,使得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得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现阶段很多的会计基础工作都不够规范,会计机构的设置不够科学化,导致会计人员的职位职责难以规范化落实,难以实现岗位责任的落实,工作人员的岗位设置没有发挥到最大的水平,岗位设置上很多职责不够明确,分工不合理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不相容岗位的牵制作用,没有真正的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导致违背了内部牵制的原则,结果就是会使得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化,此就会出现不必要的经济及经营管理风险。纵观整体发展来看,企业会计基础性的工作及管理的体制亟待进一步的完善,特别是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企业要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就需要规范化管理内部会计基础工作,提升基础性会计工作的质量。大部分企业在内部的管理上忽视基础性的工作内容,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制度和规范内容还存在着一些的漏洞,导致难以正常的开展科学化的制度管理,更谈不上规范化。另外,从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来看,普遍水平较低,更新知识的速度较慢,并没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并没有全面的掌握相关信息化操作手段,综合素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掌握大量的会计知识技能,缺乏相关的经验,特别是一些基础性的规范化的工作,没有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内容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存在的问题较多。
三、提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水平的措施1.完善会计机构设置,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基础性的会计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升,如设置必要的会计机构,按照企业的经济业务内容的复杂程度,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和会计制度,例如可以进行精细化的分层管理,特别是企业的生产部门更是成本核算的关键部门,需要我们在保证经济核算业务的基础上,对相关经济事项进行精细化管理。针对会计人员的岗位设置上,要严格的按照会计规章制度的规定,提高制度的精简性,实现内部制度几岗位设置的牵制,岗位设置上注重合理化的优化,才能提升基础工作的水平,特别是现代化的会计人才,要具备基础性的专业知识技能,强化操作手段,提升业务水平,这样才能有必要树立防范意识,提升内部职业专业素养,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的规定出发,提升基础性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才能真正的严格并规范化管理人员。
2.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体制内容建立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和较为规范的规章制度,标准化管理和优化设置相关管理流程,例如可以加强审核程序的监管,严格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并且对其进行细致的深入考量,才能真正的提高基础性工作的时效性,这样才能优化核算工作,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真实性,最终保障数据之间的可比性。要对相关的业务给予高度的重视,例如会计经济管理活动中,账款的收付、资金的收支、债权债务的核算,要保证基础工作内容的基础上,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企业会计监督力度规范化的基础工作有利于审计监督,有利于开展内部审计,特别是会计程序上,要加大流程监督,注重按照岗位的权限设置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岗位权限,积极的开展内部会计监督,才能在程序上实现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例如可以对岗位的设置上实现严格的稽核,最好如财务稽核、收支审批、财产保全等岗位工作,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外部上可以发挥好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这样才能全面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水平。
4.夯实会计基础,推进工作转型夯实的会计基础性工作,可以使得财务工作更加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不断的完善会计财务制度体系,使得财务管理内部更加的规范化,财务保障能力有所提高,财务会计人员要充分的认识到财务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夯实会计基础的同时,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重视和加强基础建设,才能防范会计财务工作的各项风险,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的内容,强化制度约束,才能全面提升会计基础规范化水平。
结束语总之,企业会计基础规范化的工作,最为关键性的内容就是提升其质量,实践中保证基础工作规范化,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科学性、完整性与系统化是当前会计工作发展的关键点,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要全面树立大局意识,坚持与时俱进,规范化基础性的工作,才能提升质量,推动财务基础性工作的动态化、科学化、专业化,最终实现持续性的快速发展。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是依照法律和国家财经政策、规章制度,通过对企业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全面协调,有效的监督、检查、记录和反映的全过程,以确保企业经济业务的正常运转,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多年来,在国家、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企业和会计从业人员的不懈的努力下,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取得了很大成效,会计工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得不看到的是,目前会计基础工作中仍然在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
一、问题主要表现
1.企业和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视不够,财务控制成效不显著。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一个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影响到整个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放松了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没有得到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造成了会计基础工作不同程度的削弱,影响了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扰乱了会计工作秩序。
2.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稽核制度、财产清查、收支审批等制度仍然不健全,部分企业的制度仍停留在嘴上和墙上,极少数企业甚至存在会计核算中无章可循、有章不循、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等现象。
3.会计岗位责任制度、奖惩措施不明确,会计人员自觉性和责任感淡化。目前在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执行会计基础工作制度中岗位责任不清,会计人员对自己的岗位职责不明确,奖惩措施无法落实到位。
4.部分企业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不能履行管理监督的职能。部分企业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财务知识培训,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人员流动频繁,这些因素很大程度影响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部分企业及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重视不够,专业知识的再学习走形式,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很难提高,不能适应工作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进一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想法
1.企业要高度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是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手段。企业应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大考核考评力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定期对单位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评;制定确实可行、制度化的考评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奖惩到位;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积极支持和配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真正把会计基础工作与严格遵守国家财经纪律,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维护企业利益结合起来,发挥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建立企业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第一,建立科学、严格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职责,明确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权限,确保财务工作的有效运行。第二,设置科学合理的会计岗位,明确会计基础工作处理程序,实现会计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第三,建立规范的会计牵制制度,保证会计岗位之间权责分明,达到相互制约、相互协调,防止和纠正错弊的目的。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建立单位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制度,监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效实施。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经济监督的核心内容,其意义在于形成企业的“自控”机制,可以对会计的行为主体、处理事项和经济业务进行再监督。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发现并纠正企业会计核算、会计资料、财务收支及经济业务事项中不合理、不准确、不完善的情况,有利于维护国家财经纪律,维护企业利益,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监督会计基础工作在规范化轨道上运行。社会审计可以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公正的评价,促进企业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财务工作的质量。
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为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省会计管理条例》和省财政厅《关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意见》(陕财办会〔〕41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会计基础工作合格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咸财会计[]31号)、《关于扎实有序开展会计基础工作合格单位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咸财会计[]4号)《区财政局关于开展会计基础工作合格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咸秦财会计【】161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将我区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考核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对会计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原始凭证的取得、记账凭证的填制、复式记账的运用、账簿登记,到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会计监督和会计档案的管理,有着严格的法律法规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会计信息真实和完整的重要保证,是会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支撑。在新形势下,大力推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对于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考核时间
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对照检查阶段结束。即将进入考核验收阶段。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自查,分析存在问题,形成自查报告,并于6月30日前交于区会计管理局。会计基础工作考核从7月1日开始,至10月31日结束。
三、考核内容
本次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机构设置及会计人员配备,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运用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四、考核办法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验收严格执行省财政厅《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办法》(陕财办会〔〕40号)。
五、考核标准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依照省财政厅《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陕财办会〔〕42号)规定执行。
六、组织实施
为保证考核质量,区财政局成立会计基础工作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会计管理局,负责会计基础工作考核的日常工作。
考核方式:采取就地考核,现场打分的方法进行考核。
七、检查要求
(一)各单位接文后,按考核内容先行对照自查,予三日内上报自查报告,并在自查的基础上,按通知时间接受考核。
(二)考核人员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省会计管理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实施考核工作。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环节;加强措施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它也会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了解和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以及对宏观调控、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功能作用的发挥。我们不能否认,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会计基础工作是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它主要包括: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传递及保管;会计帐薄的没置、登记、核对、结帐等;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核要求等;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移交、销毁等;会计电算化的硬件的软件要求等;会计机构的设置要求;会计人员配备和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和职责分工;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立和执行;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等。随着会计职能扩展的不断发展,必须结合单位内部管理的需求和会计管理职能的发展来理解和界定会计基础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会计基础工作还是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会计岗位设置不规范:企业为节省成本,任用不具备会计资格证得人员担任会计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企业出现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的现象,最普遍的问题是一人多岗,责任权限划分不清,岗位设置过于简单。经常出现会计人员交接手续不全、程序不规范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
2、会计信息不准确:主要表现在原始凭证的审核不严格以及记账凭证的编制不完整上,出现用填写项目不齐全的原始凭证入账的现象,财务报销制度松懈。记账凭证上会计主管、记账、出纳、复核、制单人的签章不全。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这都是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准确的原因。
3、内部监督职能弱化:一些会计人员业务不精、责任心不强,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凭证和手续视而不见。部分单位内部管理松懈,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不健全,或者虽制订了各项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从未认真执行。常常存在有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不相容职务很难有效分离;有的单位财务专用章、法人章、现金支票一人保管,随意使用,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各种会计资料没有建档保管,不便调阅、查询。
这些问题,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为了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改善经营管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效措施势在必行,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如下几方面进行完善与加强。
1、强化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认识。首先,要加强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意识,一方面广泛宣传会计岗能设置混乱对企业造成的危害,引起管理者对会计基础规范的重视。避免因会计岗位设置混乱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其次,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会计人员对基础工作规范的认识。
2、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管理。严格规定企业在任用财会人员时,必须符台相关规定的条件: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企业设置会计岗位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小得随意设置。按照健全的行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对财会人员及财务工作者进行经常性教育,包括对业务和素质两个方面。熟练掌握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不致因业务不精在工作中出现纰漏,在会计基础工作中出现错误。
3、健全对会计工作的内部管理。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加强会计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手段。只有进一步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才能使管理及监督工作涉及到会计基础工作及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
首先,要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体制,制定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全面的规范的管理制度。该项管理制度应涉及会计人员配备会制度、会汁凭证管理制度、成本核算控制制度、费用收支审批制度、内部监督制度、财务管理及分析制度。
其次,要严格执行该项管理制度。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对建立的内部管理制度要自觉遵守和执行。只有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最后,要充分利用内部监督,主要在于明确职务分工。明确划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人员之间的责任和权利,保障各环节之间协调平衡、提高效率,正确传递会计信息对核准、复核、检验、填制凭证等都必须明确负责人,非授权者不得参与,如非会计人员不得处理会计1事项,非稽查人员不得审核经济业务等等。
4、财务部门要深入实际,加强指导。一是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有关规章制度的宣传,不断提高财务人员对财务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财经法规观念,强化规范化管理意识和全局观念,自觉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二是财务部门要不定期对会汁上作规范管理进行检查、评比,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帮助改进。
5、严格内部控制,狠抓规范落实。一是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带度,使物资的收发,货币资金的收付得到严格的控制。通过采购、验收、计量、人库、人账、审核、报销、出库、出库等管理环节,明确岗位责任和各项经济业务的处理程序,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作弊。 二是明确职务分工。首先是明确划分各级领导导职能部 、人员之间的责任和权利,保障各环节之间协调平衡、提高效率;对核准、复核、检验、填制凭证等部必须明确由谁负责,非授权者不得参与。其次,对各项财产物资都要指定专人负责,任何经济业务或其重要环节都必须由两人以上或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分别处埋,职能人员之间工作交接要有明确交接手续等。第三,在财务管理中,要始终坚持会计与出纳的分管制度,凭证编号控制制度,做列账、财、物分管牵制,账、卡、证、表之间要定期核对,现金和物资要定期盘点。
总之,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会计工作职能的实现,必须严格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因此,我们必须要把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这项工作重视起来,尤其是单位领导层,一定要认真、细致、扎实、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努力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促进单位内部制约机制不断完善,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管,全面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质量,不断提升会计基础工作水平,以保证会计工作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应有的核算和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Z],1996-06-17
[2]张金虎。浅谈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7)
《会计法》颁布至今已20周年了。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工作,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发挥会计在会计核算、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会计人员的素质需要不断提高,会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
认真学好《会计法》,不断提高依法履行会计职责的自觉性。《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大法,是规范经济行为的准则。做好会计工作,必须首先学法、知法、懂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此,我们多次组织有主管领导参加的《会计法》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增强了各部门主管领导和所有会计人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认真贯彻《会计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会计基础工作反映着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和自身的素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会计基础工作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转变管理方式,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只有把会计基础工作做好,各项管理制度、办法、措施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第一,规范操作行为,依法设置会计事项。我们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切实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规范操作行为,依法设立单一账户,建立会计账簿,并按照国家预算会计科目,独立进行会计核算,严格遵守记账规则,将所有经济业务纳入统一管理体系,统一核算,保证了会计核算内容真实、完整、可靠和会计信息的准确。
第二,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一是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工作范围和职责权限,做到分工明确。二是实行定期轮岗制。为了便于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成为业务管理的行家里手,我们制定了不同岗位财会人员定期轮换制。三是严格审批制度。在重大经济事项上实行集体决策,对特殊事项实行“一枝笔”审批制度。四是建立分层次、分岗位的责任保障体系。对每一笔会计业务核算,实行审核、出纳、复核三道程序把关,形成了有效的监控约束机制,保证了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第三,制定三年会计基础规范化的达标措施。按照实施《会计法》的要求,我们制定了三年会计基础工作达标计划。三年来,我们加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宣传工作,对会计凭证的粘贴、会计账簿装订、会计档案整理等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使会计核算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水平。在2003年底会计工作联检中,铁道部办公厅财务处获得了“会计基础规范化达标单位”称号。 [责任编辑:编辑部]
论文摘要:会计基础工作是财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基础,把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与改善经营管理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规范、提高,在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不按会计制度规定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致使原始凭证不真实、不合理或不完整。
(2)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
(3)擅自扩大开支范围,虚列往来、虚列收支或转移收支,人为调整会计科目。
(4)违反“现金管理条例”规定,超限额支付现金,未经批准坐收坐支现金。
(5)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权,甚至参与违法违纪活动,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
(6)无视财经纪律,偷逃税款,转移资产,私设“小金库”。
(7)部分会计人员无证上岗。
(8)部分实行电算化管理的单位,岗位设置不清,职责不明。
(9)会计档案归档不及时、不规范,特别是一些重要业务的政策性文件没有纳入会计档案,一旦和执法部门发生政策性争议,无法查找政策依据。
2对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原因分析
(1)对会计工作不够重视,尤其对会计基础工作了解少。
(2)会计工作随意性大,个别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随意记帐、手续不清、差错严重。
(3)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完整。
(4)单位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内部财务监督乏力。
(5)管理乏力,监督检查不够。
3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1)提高认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而提高认识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前提。首先单位领导必须重视,进一步加大宣传、贯彻、落实《会计法》、《规范》的力度,特别是要提高单位负责人对《会计法》重要性的再认识,通过讲座、培训、研讨的形式增强财务工作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会计人员也要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新晨
(2)合理配备会计人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合理配备会计人员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切实保障,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设置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会计人员。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同时做好在岗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正确树立依法办事的观念。
(3)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①加强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及审核,目的是通过对会计核算工作这一重要环节的约束,以便顺利开展会计核算工作。②合理设置会计帐簿,新《会计法》对会计帐簿的设置、登记、对帐、结帐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从而为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提供了具体的规范,并明确了会计管理工作的重点。所以我们必需认真学习,学懂、学透,真正领会实质,在工作中加以运用。③加强会计帐目的核对工作。各单位必须建立定期的帐物、帐款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制度,确保帐实、帐证、帐帐、帐表相符。④及时准确的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编制财务报告环节上违纪或技术性差错造成的,必需根据《会计法》及国家统一的财会制度进行编制及报送,尤其是基层单位,这为从源头根治财会报告失真的问题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会计基础;规范化;措施分析
一、加强各方面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
要做好会计基础工作,首先要对会计基础工作有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要从思想上重视会计工作,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是一切会计工作的基础环节。在具体工作中保持认真谨慎的态度,认识到一点小小的疏忽就可能导致会计工作所生成的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失真,从而影响单位的经营决策,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引起其他部门对会计工作的重视。虽然会计工作主要由会计人员来承担,但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从会计人员的管理机制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会计人员的资格审查权由人事部门掌握,管理任免权由单位领导来掌握。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工作是一门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所以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比较高的要求。要想提高本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要严把入职关,对入职的会计人员进行严格的专业素质考核和资格审查。为在职会计人员提供会计业务培训,保证会计人员每年有一定的时间参加在职培训,提高专业素质、了解最新会计法律法规。这是与单位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提高专业素质,还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用于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守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三、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会计监督
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离不开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所以要建立、完善内部检查和监督制度,及时纠正工作中的错误,完善会计基础工作。为了更好地的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必须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指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充分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达到有效地管理目标,在组织内部实施的各种方法和程序。
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是利用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对内部财务会计工作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实践证明,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方法,是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会计控制制度主要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产保全控制制度、预算控制制度等。为更好地执行内部审计制度,需要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帮助单位管理层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内部审计制度的制定需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旨在解决本单位存在的问题。
四、加强外部会计监督
要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除了依靠内部控制制度,还要加强外部监督力度。外部会计监督是指通过组织外部的力量对组织所从事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主要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
加强外部监督首先要加强政府监督,政府要督促各单位按照《会计法》《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会计体系,一旦发现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会计活动要及时督促改正,对于违法违纪活动要严肃处理。政府监督的方式主要是:财政监督、国家审计监督、税务监督、证券监督、保险监督、银行监督、公检法监督等。政府不但要对各单位的会计活动监督还要对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和后续教育监督管理。
五、重视信息化建设,使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
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大大改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方式,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由于人们对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会计信息系统正由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方向发展。
六、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规范》为各单位和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要求和示范,使会计基础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水准,同时,为各级管理部门指导、监督检查各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标准,为促进会计基础规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新形势下会计基础工作面对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规范》的一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所以要对《规范》的一些内容加以完善和修订。例如,现在的会计信息化是在原来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包含了电算化的内容而且与信息化紧密相关,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并随着社会及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为了反映时代的特点建议将会计电算化改为会计信息化。
所以,要解决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应从具体的会计工作中总结经验,结合新形势下会计基础工作面临的新环境,总结《规范》中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内容,给有关部门修订《规范》提出合理化的意见。
参考文献:
邮政企业在深化体制改革过程中,综合考虑自身经营管理的经济业务中所涉及到的会计信息运营状况,在现有会计基础规范化实践经验的指导下,采用系统化管理理念来解决基础性薄弱环节有可能存在的隐患,为此,邮政企业构建会计基础规范化达标管理体系。完善的综合化的达标管理思路和方法,在邮政企业经营业务基础会计审核要点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相关财务管理文件的规范化要求,依据邮政企业涉及到的基础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程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规范化达标管理。与以往传统化管理理念不同,邮政企业将会计基础规范达标作为系统化工程进行持续化优化改良,目的在于从根源上保证财务基础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操作,以达到改善邮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目标。
(一)制定会计基础规范化达标评价标准
邮政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达标建设需要参考系统化财务管理体系的相关指导思想和思路,综合考虑邮政企业会计审查工作的侧重点,不同业务收入审查方法的可行性,各个地区之间人员管理水平的差异性等实际情况,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指导原则在邮政企业全面系统化开展会计基础规范化达标工作。邮政企业要根据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如《中国邮政集团会计核算办法》(试行)和《中国邮政集团会计核算业务分册》(试行)等,妥善运用整合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系统、业务系统、量化系统提供的实际运行数据,制定符合实际的会计基础工作考核项目、每个项目需要达成的量化目标标准以及标准化运营情况下的具体实践性要求,如此以保证邮政企业基础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有章可循,有利于达标建设管理系统取得预期的成果。邮政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达标验收工作是严格按照财政部颁发的有关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以及邮政集团《关于进一步规范部分会计核算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业务收入管理的通知》为行为指导依据,考虑邮政企业业务运行特点和具体管理要求,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分门别类的设置考核标准,从“基础管理制度”、“会计基础规范”和“会计基本业务”三个方面设置相对应的考核内容、考核参考标准、指标量化指标和分值,共分为150小项,总计分值为100分,综合得分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的视为达标合格者。邮政企业有关会计基础规范达标管理体系的建设,需要得到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需要综合考虑内部员工的意见进行相关考核标准的设置,得到员工的认可才能保证执行的力度和预定达成的效果,同时在邮政企业会计基础实践工作中全面贯彻实施,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力推广应用到资金筹划管理、业务价格设定和财务预算审核等各个环节。
(二)邮政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现场验收考核以促进整体改革
邮政企业将会计基础规范达标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思路在企业集团内部各个分支机构进行推广,随机选取机构网站进行试验基地的培训,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进行会计基础工作的审查和考核,组建专业化业务考核团队深入各个试验基地进行现场验收并且依据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改正方法的指导。现场验收环节秉承“固化程序,标准从严”的基本原则,将现场验收工作深入到最基层的部分,如原始凭证的获取、原始数据的处理等,从基础会计工作的源头开展规范化管理,依据达标标准给予纠正以保证准确获取邮政企业会计工作的底细。邮政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达标建设从随机试验基地施展现场验收工作总结出的各种问题,达标验收专家小组需要将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其中的共享和差异。对于各个试验基地的共性问题,开展实地调查搜集相关实际资料,系统化分析判断挖掘其隐含在深层次的缘由,提出统一化整改意见以防止在后续全面推广阶段出现同类型的问题影响邮政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同时将制定出来的统一化整改意见通过企业规章制度的形式下放到各基层机构进行贯彻落实,并且还需要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对于个性化的问题,达标建设专家组需要紧密结合单位自身的原因,从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其问题原因,深入实地调研多方考核认真听取问题单位反映的各种问题,经共同研究讨论协商制定具体化整改方案,并将其问题解决方案整理成册备案以备以后出现类似问题提供有效参考。
(三)邮政企业会计基础规范达标评价标准方案持续优化改良
邮政企业会计基础规范达标管理体系标准的形成需要在实践应用中进行不断优化改革,以适应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同时需要根据现场验收标准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调查总结出来的整改方案,对规范化达标标准进行不间断的后续优化改良过程。同时,随着邮政企业业务创新和体制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新型基础会计工作问题,总结整理制定标准已补充完善达标标准管理体系,使评价标准处于不断优化改良过程。邮政企业基础会计达标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另一重要途径是要在企业年度经营绩效考核体系中设置基础会计工作规范化达标项目,并且赋予一定的考核权重以引起管理层面的足够重视。然后,邮政企业会计基础达标后还要进行不定期的复查以保证规范化操作流程能够贯彻保持,并且还能够提升达标建设的经济效益。最后,基础会计规范化达标工作完成后,邮政企业据此设置财务管理系统的核心价值为“追求卓越”,通过在业务流程实战环节贯彻落实“从单位达标到岗位达标、从工作达标到素质达标、从规范达标到追求卓越”的基本要求,逐渐提升邮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使其年年创造佳绩。
二、邮政企业审查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
会计基础工作是正常有序开展会计工作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保证,要继续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重点检查原始凭证是否齐全,有业务系统支撑的专业是否根据机打报表作为账务处理依据,会计账凭证的编制、审核、传递、装订、保管是否合规;科目使用是否正确;是否正确进行辅助核算;是否使用NC系统规范进行往来账余额详情的记录与核销;是否按规定进行业财核对并保存核对记录,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是否规范,合并范围是否完整,内部往来和交易是否核对一致并进行抵销处理。
三、邮政企业强化会计基础规范达标工作的对策
(一)强化会计财务收支核算真实性
邮政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相关财经法律法规,依据国家层面的统一化制度要求执行《关于进一步规范部分会计核算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业务收入管理的通知》等各项财经法规的具体会计核算标准要求,并且根据邮政企业自己自身的相关业务会计审核要点,按照《中国邮政集团会计核算办法》(试行)和《中国邮政集团会计核算业务分册》(试行)的规范标准审查储蓄、集邮、普通邮资封片、分销配送、电信、票务、代收款、信息业务和保险业务收入核算真实合理有效,检查成本费用的真实合规,据此按照设置相对应的规范化达标标准进行纠正化处理,以保证财务会计收支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全面落实到实践中。
(二)邮政企业优化财务管理手段,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邮政企业基础会计规范化操作需要适应当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大力优化改良财务管理手段,继续做好量收系统和实际应用工作的推广工作,深入挖掘量收系统的管理和分析功能,充分利用量收管理系统加强收入管理、欠费管理、资费管理、业务稽核和经营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三)邮政企业业务经营专业化,损益核算标准化
关键词:会计 会计信息 信息失真 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159-02
会计信息在企业进行预测、控制、决策等管理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乃至整个宏观决策至关重要的一种媒介。真实性作为会计信息的本质属性,它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内容。但在会计实践中,由于主客观会计环境的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1.单位领导受利益机制驱使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信息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些单位的负责人法制观念不强,为追求个人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或单位的局部利益,指使会计人员违心地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虽然制度规定会计人员要维护国家利益和单位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当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不一致时,会计人员往往受领导的指使,搞假账真做,真账假做。而守法的会计人员会遭到打击报复、被撤换,出现会计人员“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结果会计人员出于自我保护意识,往往屈服于单位领导,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2.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着薄弱环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单一的国有经济结构比例不断下降,乡镇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私有企业等非国有经济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会计基础工作不仅在国有经济实体内削弱,在非国有企业经济实体内更没有被重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成为企业的最大目标。有些单位无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会计人员数量少,岗位责任制不明晰,出现一人多岗、不相容职务未能有效分离的现象;会计交接手续不规范,存在着长期留存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现象;内部控制制度缺乏,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制约机制未能发挥作用。
3.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较低。会计人员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主体,所有会计信息最终都出自会计之手。有些会计人员素质低、业务水平差、技术不过硬、责任心不强,在对会计规则、会计制度的理解和运用上存在着某些局限和偏差,业务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这样在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差错,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还有就是经济待遇、工作安排、职务任免等等由企业领导决定,部分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主动迎合单位领导的不良心理,违反会计制度,歪曲会计人员的参谋作用;或直不起腰杆。另外,还有一些会计人员受经济利益驱动而进行违规操作,形成了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资产不实。权属不明,账实不符,计量、确认随意性大,违反国家规定随意处置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二是盈亏不实。挤占虚列或漏计少列成本、费用,隐瞒转移或虚列收入。一些单位领导,有的追求政绩,“以数谋官”;有的无视国家规定,“以数谋私”,从本单位甚至小团体利益出发,人为扩大成本、费用,隐匿收入,擅自改变核算科目,致使一些收入应缴不交。
三是负债不实。为自身的利益考虑,虚增债权,虚减债务,手续不合法、不完备,确认不及时,名存实亡,有名无实,纠纷频繁。
四是资金不实。银行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往来账等资金账务时有空挂漏失。与银行不按期对账,与业务往来单位不及时核对应收应付款项,造成现金账与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账实不符。
五是会计信息披露不实。首先是由于信息编制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编制的数据不准确,项目不齐全,内容不完整;其次是出于对本单位的某种考虑,有意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隐瞒本单位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对会计信息进行“技术处理”,从而误导会计信息使用人。
六是财务分析指标不实。特别是在选用会计数据作综合性分析时,有的时点数据和时期数据计算口径不一致,缺乏可比性,导致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失实。
七是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不按国家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而是随心所欲乱设滥用会计科目,导致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令人费解,以致失真。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治理,不能单纯以会计治会计;同时,它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从而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法规是会计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首先,必须以新《会计法》为龙头,逐步制定较为完善的会计法规体系,弥补法制缺位,使会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制定会计法规时,应尽量克服或减少其本身不确定性,其涵义及释义要清晰明确,对会计的不确定事项要作出必要规定。同时,在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要对未来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合理预测。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的会计发展及建设的实际情况适时地修改有关会计法规,提高法规自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其次,应制定各项法规相应的实施细则,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使会计法规具有可操作性。再次,在加强和完善会计法规建设的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各项会计法规的宣传工作,使各级领导干部和会计人员增强法制观念,提高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最后,要维护《会计法》的权威性,加大执法力度。对那些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人员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法律保障。
2.应加强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会计规范化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根据有关法规制度,按照会计工作程序和方法,从会计基础、内控制度、资金管理和监督分析等方面对单位会计的组织、计划、控制等实施全过程规范化管理活动。
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如果没有健全的会计制度,会计信息就会失去可靠性,会计工作水平就无法提高。同时,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可以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是提供真实、准确会计信息的可靠保证。
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为依据,在遵循其基本原则和各项要求的基础上,对会计工作方面的要求和内容进行具体化.并在实施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一方面尽可能适应不同类型单位的会计要求,根据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对会计最基本要素作出规范,以增强适应性和操作性;另一方面要突出重点,繁简兼顾,针对会计工作比较薄弱的环节,如填写凭证、登记账簿、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等,作出详细而具体的规定。
3.要完善会计监督机制。会计监督职能是对经济行为的监察和督促,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提高经济效益。
(1)应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明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设置会计账簿、审核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报会计报表等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和完整保存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中应负的行政和法律责任。建立严格的内部职责分工制度。如授权、审批、经办、财物保管、记账等人员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只有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加大监督力度。
(2)要完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要加大审计部门的监督力度。审计是代表一级组织依据审计法规对同级或下级财务部门的会计账目、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具有法律强制性。审计部门要针对会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仅对单位财经法规的落实情况和会计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而且更要侧重于对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实施情况进行整个年度的评价和审核。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帮助单位对内控制度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不断健全和更新,做好设计和完善单位内控制度的顾问,为内部会计监督营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重要作用。财会职能部门和审计部门在实施外部监督过程中要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配合,注重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检查,甚至出现互相推诿形成真空。
4.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会计管理活动中,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单位会计管理水平的高低。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才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思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会计法》的要求,严格落实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结合单位编制体制和人员素质的实际情况,明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完善用人制度,从源头上把好用人关。二是要建立一套统一的、法规性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此来约束和规范会计人员的执业行为。同时,要依据《会计法》的规定,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处罚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2)加强思想教育,强调以“德”理财。以德理财的主要内容就是以道德的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以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来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会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政策、法规观念和职业道德。能够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自律,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不贪图名利,热情为本单位本部门解决实际困难;工作中认真细致,不弄虚作假,不虚报冒领。二是会计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能够熟练掌握各项财务制度,精通各种财务标准规定,业务技能娴熟;并熟悉相关现代财务管理知识及金融、保险、经济法等知识,知识面宽,结构合理;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再教育。三是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会计人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有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能够认真钻研本职业务,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任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内部审计;外部监督
中图分类号:F2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200-02
1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与实质
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是指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会计凭证的格式设计、取得、填制、审核、传递、保管;(2)会计账簿的设置、格式登记、核对、结账;(3)会计报表的种类设置、格式设计、编制和审核要求,报送期限;(4)会计档案的归档要求、保管期限、移交手续、销毁程序;(5)会计电算化的硬件和软件要求,数据安全、资料保管;(6)会计监督的基本程序和要求;(7)会计机构的设置要求,会计人员配置和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和职责分工,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立和执行;(8)会计工作的交接程序以及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等等。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实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实质有以下几方面:(1)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基础,每一张会计凭证的处理、每一笔经济业务的登记、每一张报表的编制、每一份报告的形成都具有很强的严肃性,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会计信息。(2)强化会计信息的充分性。《会计法》和会计准则,为会计行为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而规范则是对会计行为提出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要求,涉及会计行为的方方面面,深入财务管理的实质内容,使会计资料负载尽可能多的信息。(3)规范经济行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实施使整个经济行为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不是孤立的,是经办人、审批人、报销人、验收人、保管人等都按规范的约束和要求处理业务,相互牵制,互为因果,与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如内部牵制制度相结合。同时各种管理制度借助规范化的实施,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最终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融入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所在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整体提高。
2当前会计基础工作中的弊端
目前,在会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端,主要有:(1)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单位和部门对会计人员的资格要求管理不严。部分人员对会计知识只知皮毛,没有受过专门系统的学习,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也不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2)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弛,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资产物资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控制制度。有的企业财务专用章随意使用,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有的企业法人名章和财务专用章由一人保管;各种有价证券、税票、发票、收据管理不严格,造成漏洞,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3)会计资料所记载的内容不完整、不规范。一些单位原始凭证填制的内容不完整,缺乏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撑,整理、粘贴不规范;记账凭证无编号或编号混乱,附件张数不填写或记载不准确;有的明细科目记载不详,造成经济责任不清;“摘要”部分不能准确地描述业务内容,有时其金额与所附原始凭证的金额不符,漏盖审核、复核、出纳等人员的印鉴;没按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账簿启用表填写不全,账簿的登记、更错、结账不规范;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不平,从而造成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会计资料散失,账目混乱、财产不实、数据失真,使会计工作所采集、加工、传输的会计信息失去了可靠的保证。(4)会计核算不规范。原始凭证取得不规范。部分票据项目填写不全,如:客户名称、日期、服务项目等,主要常见于定额发票;自制原始凭证不统一,个别企业存在跨期费用;部分企业会计报告附注及其说明不够全面,会计报告装订欠整齐。(5)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不高,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目前很多单位仍是手工记账,且会计素质高低不齐,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不同性质会计科目混用,一些重要会计政策不明晰,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不能遵循一贯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6)内部监督体系不健全。一些企业没有内部控制制度或者有的形同虚设,使得工作难于按章办事,工作随意性大,使财务管理与监督作用大打折扣。
3完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策探讨
3.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素养
采取各种措施,广泛宣传、学习国家的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制度,提高有关人员特别是财会人员的政治素质,积极引导财会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等。组织会计人员学习《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财经法律、财政法规、单位规章制度,使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充分认识会计行为的规范,促使他们在办理具体的会计事务中,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敢于抵制歪风邪气,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成为自觉的行动。
3.2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贯彻执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单位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只有进一步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才能使会计管理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使内部会计管理工作的程序、方法、要求等制度化、规范化。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既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又要切合实际。一是需要深刻理解和掌握财经法律法规的有关方针政策;二是要了解本单位整体状况和财务管理状况;三是要充分考虑到制度制定的可行性。制定会计人员各岗岗位责任制,对会计岗位的用人标准及岗位职责作出明确界定,按照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来安排工作,明确会计人员岗位责任,结合本单位内部用人机制及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财会人员的积极性,使财务工作能够稳步有序地进行。
3.3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的经济活动更加复杂多样,任何单位的经济业务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有关法律、规章的规范,从事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不了解、不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容易使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走入法律的“盲区”或“误区”,这就要求财会人员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熟悉并能正确执行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方针政策,熟练掌握本行业本单位业务管理的有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更好地履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参加企业全面管理的职责,并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切实贯彻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加强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3.4建立健全检查和监督制度
检查监督是持续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保证。只有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督,才能发现找出存在的问题,才利于纠正错误,弥补工作之不足,巩固取得成果。要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还必须建立健全检查和监督制度,政府各级部门、企业主管部门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大力加强对基层会计工作规范化的监督检查力度,做到对下属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定期检查评比,同时各单位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定期的自我检查,以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使会计信息能真实的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
3.5规范会计核算的基础
积极施行会计电算化,借助网络化等现代管理手段,结合所使用财务软件的特点,建立适合单位实际状况的会计科目和部门项目会计管理系统,交叉管理,使单位的收支信息完整、清晰,反馈快捷;科学制定会计处理程序,确保每个环节的规范性,把会计基础规范和财务的事前、事中、事后认真复核以确保每一笔业务处理的正确性;对会计档案工作,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将历年的会计档案进行清理,对不符合档案管理规定的进行修改、补充、完善,重新注册编号归档,妥善保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