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端学术会议

高端学术会议

时间:2023-06-07 09:11: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端学术会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端学术会议

第1篇

目前由中国最权威的广告创意组织“广州4A”主办“就是玩嘢”“2012广州4A-年轻人创意大赛”已经进入最后的复赛阶段,之前初赛阶段评审出的100强在复赛阶段(10月16日起至10月30日),作品票数将清零,将通过网友投票,重新竞逐金银铜大奖,以及20万总奖金!同时,每周前5强作品继续尊享荣耀奖励——登上广州地标、广州最高端的商务区、珠江新城巨型LED屏幕,每天循环播出100次。

据悉,10月31将完成统计最终票数,公布金银铜获奖名单,并对金银铜及100强获奖作品进行颁奖。详询大赛官方网站: 。

凤凰传说与天草丹参保心茶达成策略服务合作

近日,中国实效传播的践行者凤凰传说整合营销传播机构与江西天草药业有限公司达成传播策略服务合作,为其旗下的天草丹参保心茶产品提供实效传播策略服务。凤凰传说将为天草丹参保心茶量身定做的实效传播策略服务内容包括目标消费者洞察、竞品分析、传播和销售的数据库研究等项目,将助力天草丹参保心茶实现媒体传播效果最大化。

江西天草药业有限公司郑总表示,凤凰传说具有多年的专业实效服务经验,丰富的医药保健品营销传播经验以及基于实效传播之上的策划执行能力,直接促成双方的最终合作。凤凰传说的实效传播方案能够深入洞察实际市场需求,在媒介研究数据库,消费者研究数据库,行业研究数据库,各种分析模型等等方面有非常出色独到的研究,另外也非常看重凤凰传说背后中国营销创新联盟的人才智库支持。

君石大麦与珠江人寿保险达成合作

近日前, 珠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珠江人寿)在广州成立,成为唯一一家总部在广州的保险公司,据悉,目前珠江人寿已与DDN君石大麦达成品牌服务合作, DDN君石大麦,也成为了唯一一个服务保险公司品牌的本土4A广告公司。

据资料显示,珠江人寿由广东珠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广东新南方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韩建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5家股东共同发起设立的专业寿险公司。

天进品牌获2012中国4A金印奖铜奖

在2012中国4A金印奖参赛、评选中,天进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作部选送的平面作品“交通类-奥可视-哪头跑”系列在激烈的评选中荣获铜奖。其中本土4A广告公司只有4家获取奖项,广州仅2家本土4A公司获得。据天进负责人透露,近日天进成功拿下红谷皮具品牌策划项目,可谓双喜临门。

星际传播荣获“年度最佳娱乐营销策划奖”

由星际传播国际机构策划执行的“鄂尔多斯星河湾大会”荣获由《南都娱乐周刊》发起主办的中国首届娱乐营销高峰论坛“年度最佳娱乐营销策划奖”。星际总裁张全欣应邀出席了本次论坛,并与众嘉宾就娱乐营销运作进行了高端对话。星际传播国际机构是一家以电影、文化产业投资、品牌传播及公关策划为核心业务的集团公司,有着近20年的电影、音乐、娱乐、时尚、品牌传播的经验。目前,由星际影业携手南都娱乐周刊出品,集邵兵、陈乔恩、沙溢、阿雅、惠英红、刘桦、莫小棋、袁文康、李昕岳、中孝介、果静林等内地、港台和日本著名影星主演的电影《幸福迷途》在追求高品质的电影制作同时也将以充满娱乐营销的神来整合和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

智诚灵动刘悦坦教授出席2012中国商业文化管理会议

2012年10月27日, “2012年中国商业文化与管理学术会议”在山东济南召开,智诚灵动专家顾问、山东大学教授刘悦坦受邀出席并作大会发言,本次学术会议以“新儒商文化与中国式管理”为主题,由山东大学管理学院主办,山东大学商业文化与管理研究中心及济南管理科学研究会(JMSI)联合主办。

本次学术会议受到了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来自中国社科院儒学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学、清华大学等多间大家及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行业技术协会代表纷纷出席。

东方船获2012南昌市形象宣传片评选一、二等奖

第2篇

为办一届高水平的世葡会,推动当地葡萄产业发展,早在2010年8月拿到承办权后,延庆就通过国际招标,请来意大利阿克雅建筑师事务所、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4家单位,做了高起点的葡萄酒庄产业带规划。

按规划,葡萄酒庄产业带长达50公里,串起张山营、旧县、香营三个乡镇,将发展鲜食葡萄3万亩、酿酒葡萄3万亩,并建设休闲度假、精品鉴赏、山水养生、农庄生活体验4种类型的葡萄酒庄48个。

一条50公里的产业带上建48个酒庄,是否太多?

“酒庄和酒厂不一样,酒厂就产酒,酒庄以旅游服务为主,酒产量很小。对于一个酒庄产业集群来说,48个酒庄的规划并不多。”延庆县世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现代酒庄的发展,更侧重高端旅游业态,这也是延庆看重的。

目前,国内已形成规模的葡萄酒庄产业带,如蓬莱、昌黎、怀来等地,酒庄都有几十个。距离延庆最近的河北怀来,已建成酒庄23个,还有10个正在建设中,总规模要达到33个。

正当所有人以为延庆要大干快上,赶在世葡会前建起几十家酒庄时,延庆却宣布:大会前只建4个。“发展产业是为了实实在在惠及百姓,而不是给大会做献礼工程。”延庆县相关负责人表示,48个酒庄的规划一出,就有群众担心,当地此前没有发展酒庄的经验,如果为了办会匆忙上马,会出问题。

“群众担心的,正是县委县政府要考虑解决的。”这位负责人说,酿酒葡萄一般结果当年就能酿酒,但酒的品质一般。生长期8年到10年的葡萄,才能酿出好酒。“培育一个产业就像酿一瓶好酒,要循序渐进。”

延庆坚持“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计划用5年至10年时间,逐步实现葡萄酒庄产业带规划。

从招商环节开始,延庆就设定了高标准:建设用地面积不能超过3%到5%,绝不允许发展旅游地产;建筑高度不能超过9米至12米,这是延庆县保护天际线景观的要求;环评必须坚持延庆作为水源地的高标准……

去年,延庆启动了葡萄酒庄产业带土地一级开发,目前已确定4家酒庄今年开工建设,大会前投入使用。规模最大的一家,是来自金融街的英蓝集团,酒庄规划面积5000亩,95%的面积种葡萄,剩下的开发休闲、度假、大型音乐会等旅游产品,面对的是高端客户群。

相关链接:世界葡萄大会产业规划:

1. 一带——葡萄酒庄产业带

该酒庄带位于延庆县北山旅游观光带内,沿古龙路和香龙路两侧,全长50公里处。

会时功能:向与会代表展示酿酒葡萄品种及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场地之一,也是举办2014中国(北京)国际葡萄酒博览会的主要场所。

会后利用:成为以葡萄酒及葡萄酒庄为主题的休闲旅游区。预计葡萄酒庄产业带总面积为3万亩。

2. 一园——延庆葡萄博览园

该公园以万亩鲜食葡萄为依托,采用现代农业设施栽培技术,实现全面避雨栽培、有机种植,建成集科学种植、餐饮娱乐、休闲体验于一体的葡萄主题公园。

会时功能:展示世界各地的优质葡萄品种,集中展示我国葡萄品种和有机种植技术。举办第一届中国(北京)国际葡萄交易会与千种葡萄品鉴大赛的主要场所。

会后利用:成为京郊乃至全国最大的鲜食葡萄采摘园,供游人全年观光采摘,品尝千种葡萄风味,感受葡萄生长环境,体验葡萄美食与田园休闲乐趣。

3. 一场——学术大会主会场

主会场确定在北京辉煌国际会议度假区,位于延庆葡萄种植第一大镇—张山营镇,建设面积9万平方米,设计规格为五星级标准。主会场建设全部引入社会资金,资金额20亿。

会时功能:学术大会主会场,以及会议接待服务等。

会后利用:延庆地区举办各种国内外高端会议会展等活动的场地。

4. 四中心

(1)国家级葡萄科研与产业服务中心

会时功能:中国葡萄及葡萄相关产业核心科研力量展示平台。举办中国葡萄与葡萄酒发展论坛的主要场所。

会后利用:

①国家级葡萄科技研发实验室及种苗培育交易基地;

②葡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培训基地;

③组织、承办国内外葡萄产业、学术会议与活动。

(2)国家级葡萄酒质量鉴定评级中心

会时功能:展示中国葡萄酒检验技术、检验方法研究与质量评定技术等。

会后利用:承担全国葡萄酒质量的监督抽查、统检、新产品鉴定检验、葡萄酒质量纠纷仲裁检验和葡萄酒质量委托检验、开展葡萄酒检验技术、检验方法研究及技术服务等。

(3)葡萄及葡萄酒交易中心

会时功能:搭建国内外酒庄、厂商、进口贸易商、经销商、卖场及消费者间互动投资贸易平台。

会后利用:为国内外酒庄或酒商、鲜食葡萄贸易及加工商,提供常年展示、交易、宣传推广和促销平台。

(4)葡萄酒工程培训中心

第3篇

【关键词】政策;新医改;招标;营销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350-01

对医药行业来说,2011-2012年无疑是政策密集出台年。新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医保扩容,基药基层全覆盖,县医院改革试点,随着国家8500亿医改投入的逐步到位,国内医药市场供求保持稳定,医药商业购销稳步增长,医药产业集中度逐渐提高,整个医药行业效益逐步提升。

未来的政策导向依然是围绕新医改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基药招标有望纠偏,福建模式预计不会成为非基药招标主流模式。全面推进药品集中采购是“十二五”规划的内容之一:基药招标模式目前基本以安徽模式为主,但未来可能会加大产品质量的考核权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唯低价中标”的趋势;非基药招标尽管存在福建模式唯低价是取的先例,但考虑到64号文为非基药招标的指导性文件,且福建模式对用药安全构成重大威胁,预计很难成为非基药招标的主流模式。当然,更换药品招标主体(上海由医保部门招标)会在一定程度上给药品价格造成一定的压力。

因此,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医药市场环境,医药企业如何调整或改变目前的营销模式以应对市场,要求医药企业适当调整营销战略,将产品准确定位,积极开拓市场,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

首先,对于处方药营销,在新的医改方案中“公立医院改革2009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意味着3年内,公立医院还在探寻改革方向;2009年,县以上公立医院占据着医药销售超过70%的绝对份额,仍然保持两位数字的增长速度,这个市场几乎没有变化;零差率遭遇补贴难题,在二三级医院几乎未见开启,另一个牵涉到补贴压力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问题尚在博弈中;医保支付仍然未见创新性的试点。

同时,政策影响下的医院趋利性没有变化,处方药营销模式变动不大,只是处方药企业在医院终端的营销竞争将更加激烈。系统性的专业化学术推广将越来越为处方药企业所接纳、认可。学术推广模式及方式的创新将成为企业研究的主题以及赢得竞争的关键。

其次,对于非处方药营销方面,当前药店约占中国医药市场20%左右的份额,按照15%的增长率,药店的药品销售非常可观。新的医药环境对药店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区零差率,社区药品价格与药店更接近,影响部分患者的购买行为,从而分流部分购药患者;二是国家对农村及社区的大力投入,使它们的服务质量提升、网店数目增加、布局优化,又会再次分流购药患者,使药店人流减少。

在药店终端,OTC营销模式类同于处方药营销模式,几乎没有来自政策变动的压力,压力主要来自于持续增加的同行竞争。因此1、对OTC药企:提升品牌影响、加强自身专业化水准和提高人员素质;2、对药店经营者:提升营销策划能力及服务品质、加盟或谋求合作。在第三终端,OTC面临着政策威胁、基层医疗机构的管控、基本药物的强制使用,使得自由市场逐年缩小。OTC企业应该向处方药企业学习,擅长处理政策事务,加强挂网招标能力及其与政府沟通的能力。

在此,对于以普药营销作为主要业务的企业,三年内普药市场扩容将超过2000亿元,农村市场增长率达到20%,社区市场达30%。新医改的施行会极大地促进和拉动原来对于一些小病以及常见病不够重视、无用药习惯或因为各种原因不想用药的人群的用药需求。未来的普药市场竞争中,拥有悠久品牌、广泛群众基础和稳定质量产品的企业将受益明显。企业依靠品牌化效应、规模化生产降低总成本、技术革新保证产品质量稳定、营销网络往中低端下沉的渠道优势等等,能够更容易地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

因此,对于品牌普药新的医药环境的影响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品牌普药的价格一般比同类高50%以上甚至几倍,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强制使用的规定将蚕食品牌普药市场。另一方面品牌普药享受“优质优价”或“单独定价”就不享受基本药物政策优势。只有放弃价格优势,才能和“贫民”普药同等地位。对此局面,普药企业需在以下几方面调整营销策略。1.加强政策事务工作,集中企业资源做好挂网采购、地方医保目录调整、基本药物目录增补、新农合目录调整等相关工作。2.大力打造品牌,学会运用各种力量、媒体传播品牌。3.积极探索营销深化,探索适合自己的第三终端操作模式。4.挺进医院市场,运用专业化学术推广及关系营销双重手段强力介入,也可以招商,辅之以专业化指导和服务,高端学术造势等。5.关注基本药物配送权争夺导致的流通变局,逐步形成新型配送体系,慢慢归拢渠道。

最后,对于所有以制或自营制的企业,应实施基于学术推广的药品营销策略,以产品的核心效用为出发点,凝练产品与竞争对手富有差异化的“卖点”,通过一系列学术活动与客户沟通。

1 企业安排具有丰富产品知识的医药代表对医师进行学术拜访活动,将药品的疗效、安全性、稳定性等学术信息传递给医师,指导医师合理用药。还可组织科会等小范围学术推广会议,向医护人员介绍产品知识,总结近期产品使用情况,了解客户的治疗需求,把本企业产品与竞争产品的不同之处适时、准确地反映给医师,利用学术信息影响医师的处方倾向,有效实施企业的产品策略。

2 高层次的学术会议推广。企业通过组织高层次的学术会议,邀请相关科室具有影响力的医师参会,通过学术交流活动,影响医师接受并使用企业的产品。企业也可通过参与、赞助医学会、药学会以及医药卫生系统专业学科年会等相关会议。

3 面向患者或潜在消费人群的学术推广活动,开展医药科普知识教育。

第4篇

那么,“SCCT 2013”召开的背景是什么?中国区分会的成立及首届国际心血管CT协会中国区论坛的召开,将对我国心血管CT的学科发展产生怎样的促进作用?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吕滨教授做了独家专访。

在蒙特利尔获得

中国SCCT论坛的申办权

采访一开始,吕滨教授首先对国际心血管CT 协会的年会相关背景做了介绍:国际心血管CT 协会(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Computed Tomography,SCCT)是由欧美心血管CT 领域的知名专家发起、于2005 年在美国成立的。它是国际心血管CT 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机构。2006年召开了第1届学术年会,到2013年的蒙特利尔会议,已经是第8届了。

吕滨教授认为:“在地域分布上,SCCT年会覆盖了除美国之外的加拿大、英国、日本、韩国、中东、南美、中国等在内的11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作为第11个区域性组织在2013年第一次加入;在周期上,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举办5到10次的专题培训班;在内容上,充分地交流CT领域的最新学术研究进展、设备硬件进展、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同时既有高端学术研讨,也开设有基础培训项目。”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SCCT第8届学术年会,有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775人参加,学术讲座、论文交流超过250个,均超过了历届年会,可谓盛况空前。” 吕滨教授继续介绍说,“尽管我是在中国区委员会成立后首次参加这个学术会议,但实际上这已经是我第5次参加SCCT年会了。每次参加这个会议,都感到有很多新收获。但是,对于中国心血管CT医生来说,本届SCCT年会是特别值得记忆的。因为本次参会中国医生历年最多,超过25人,且均为国内各大医院主任或该领域专家,每人均坚持在会场听课交流,普遍对本届会议反响良好,认为开阔了眼界、获取了新知。”

吕滨教授详细回顾说:“在7月13日晚上,中国代表团与GE医疗总部、本届会议承办方、SCCT协会办公室和协会主席等,进行了专门的见面会和交流活动。参加的高层领导和专家包括我方的中华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李坤成教授、总医院的杨立教授和我本人,以及GE医疗全球CT与分子成像的首席执行官(CEO)、本届论坛主席Dr. Leipsic教授、SCCT现任主席Lesser教授等。那次见面活动不仅进行了学术交流,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我还代表中国医生,向本届年会和SCCT协会介绍了中国开展心血管CT的现状、申请SCCT会员和申办SCCT中国区论坛的情况。同时,承办中国区论坛的申请,也得到了SCCT协会的认可和大力支持,并在当时就获得了申办权,定于2013年11月1至3日在北京召开首届SCCT中国区心血管CT论坛。”

在国际学术讲台上

发出“我们的声音”

在2013蒙特利尔SCCT年会上获得SCCT中国区论坛的申办授权,实际上只是吕滨教授等来自中国的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的使命之一。一个国家能否获得这样的授权,最大的因素取决于该国的学术实力。因此,在接下来的采访中吕滨教授介绍说:SCCT年会是国际上有关心血管CT领域最高学术规格的交流平台。年会汇聚了本领域的国际顶级专家,公布和发表最新的大型多中心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展示最高端的新技术及临床应用。2013年的热点领域包括:亚毫西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心肌灌注和血流储备分数CT等。

谈及对2013蒙特利尔SCCT年会的印象,吕滨教授感慨地说:“这届年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采用了市场化运作模式,而且组织得井然有序、驾轻就熟。它的协会Logo及其形成的文化色彩无处不在;它的日程紧凑且层次清楚,既包含了高端的技术和学术前沿,又涵盖了基础读片和技能培训;既有‘大腕儿’之间面红耳赤的激烈辩论,又有体现团队精神的密切合作;既有‘慢条斯理’的讲座,又有‘你争我抢’的竞猜。真是精彩纷呈、引人入胜。但无论怎么‘出新’,整个会议都是紧紧围绕着一个主题——‘心血管CT的科学规范应用与学术交流’进行的……”

“非常荣幸的是,我在这次会议上受邀做了《中国CCTA现状和FFR-CT临床应用的报告》,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中国不仅广泛开展了CCTA技术,且每年以15%到20%的速度增长,最近开展了FFR-CT这项最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展示了我国的临床实力,展现出了光明前景。”吕滨教授还介绍说,“很多人都知道,每年由SCCT协会现任主席所做的回顾性报告非常引人注目,Lesser教授所作报告提纲挈领地总结了最近一年的‘十大学术进展’和‘十大新技术’,另一位权威专家James Min教授所作的报告‘未来一年的最新科研和技术进展展望’,使人理清了思路,并指明了发展方向。”

吕滨教授充满激情地说:“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科学突飞猛进、勇于争先、立足创新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合作共赢、鼓励参与与交流的时代,我们深感肩头的责任与重负。我们是有人口优势,但不能仅仅拥有‘例数’而沾沾自喜,更应该站在学术讲台上发出‘我们的声音’。我们的设备一流,但我们却缺乏原始创新的技术;我们有众多病源资源,但缺乏对循证医学研究模式的深刻理解,从而使我们的学术成果难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些因素,都是我们申办SCCT中国区心血管CT论坛的初衷……”

在更广泛的平台上

展示我国的临床实力

回顾起申办SCCT中国区心血管CT论坛的过程,吕滨教授言语间显得颇不轻松,他坦陈:“实际上,中国首次作为会员国加入SCCT,中间是经历了严格的审核过程的。早在2012年7月,我们便开始进行委员会成立的筹备工作。当时国内知道SCCT的专家很少,我作为牵头人之一,与总医院的杨立教授一起提出成立国际区域委员会的建议,同时向国际组织递交申请材料。经过SCCT国际委员会全体委员讨论通过,并由SCCT主席审核、签署,这才通过了中国区委员会的成立申请。”

吕滨教授详细介绍说,截至目前,除美国以外共有11个国家和区域申请并成立了“国际区域委员会”,按成立的先后分别是欧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拉丁美洲、巴西、中东、英国、韩国、中国、以色列。区域委员会的职责是,以SCCT的名义开展学术交流和培训属地心血管CT工作人员。目前有68位中国内地医生申请加入了SCCT,其中9位专家被暂时任命为委员会成员,主席是杨立教授,共同主席是吕滨教授。中国区委员会成立后,召开了首次委员会成员会议,明确了近期任务和操作规程,开通了学术交流网站,并于2013年11月1日至3日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心血管CT论坛。本着“关爱、规范、交流”的主题,首届论坛按照SCCT要求,致力于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定向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重点讲述心血管CT领域科研和设备技术等最新进展,回顾该领域最重大的科研成果等;在论坛开幕的第二天,以4个分论坛形式,分别对心血管CT规范化应用、科研方向、基本教程和领先技术等,进行了充分交流。

吕滨教授进一步解释说:“首届国际心血管CT协会中国区论坛是SCCT在中国的分论坛,来自欧美及亚洲7个国家和地区的顶级专家,以及全国400余位心血管CT临床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这场学术盛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和会议代表共同分享了学术与技术进步的成果,一起开拓并引领着中国心血管CT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关于首届国际心血管CT协会中国区论坛的学科意义,吕滨教授进一步诠释说:“早在2004年,以64排CT为标志,心血管CT成像成功应用于临床,并迅速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基本解决了各种心血管病的解剖和部分功能诊断问题,SCCT于是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壮大,且逐步国际化。我们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更应该迎头赶上。目前我国64排及以上档次CT设备近1800台,并且正以15%至20%的年增长速度发展,设备拥有量和临床病例数已经列世界第二位,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在‘量’的问题上就会居于世界首位。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学术影响力不足、话语权不够,高端的论文等学术成果罕见,这与我们的‘量’是极不匹配的;所以,这个论坛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相关领域的同仁,能够在更多、更广泛的平台上展示我国的临床实力;也就是说,我们又多了一个展示与交流的良好平台!”

在更广阔的视野中

认识我们的差距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吕滨教授曾于1995年在我国最早应用电子束CT 做心血管病的检查, 完成了“正常国人电子束CT心血管径线和功能值”等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完成后距今已近20年,我国学界对心血管CT的认识和应用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那么,就近年来国际心血管CT临床应用的发展现状而言,我国心血管CT应用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都有哪些优势与差距?

对此问题,吕滨教授首先回顾说:“1972年,英国科学家Hounsfield和Cormack教授首先将CT应用于临床,并因此获得1979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1984年,随着电子束CT的发明,CT开始应用于心脏检查,这是全世界最早应用于心脏检查的CT设备。20世纪80和90年代,CT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检查。2004年,64排CT的发明是CT冠脉成像技术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飞跃,随后该技术相对成熟,并得到了真正的广泛推广。2005年,国际心血管CT协会在美国成立,为同行间进行学术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近10年间,全球心血管CT发展迅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拥有最先进设备;第二,开展了大规模的多中心循证医学研究;第三,权威专家共识、指南的。这期间论文数量不断增加,引领着国际心血管CT的发展潮流。”

吕滨教授继续介绍说:“我们国内心血管CT成像技术在2004年之后基本实现与国际同步,但应用水平有一定的局限。与国际同行相比,我们的优势主要在于,首先是硬件设备与国际同步发展。从2002年开始,国内开始陆续引进4排、8排、16排CT等,2004年的64排CT,以及2007年引进的双源CT,标志着CT技术开始应用于心血管各领域,包括冠状动脉、肺血管、主动脉、先心病等,积累了相应经验。其次是临床经验与其他诊疗技术同步发展。我国病例多、资源丰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等技术均普遍开展起来。临床需求的持续增加,为心脏CT检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我们在拥有这些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差距”,吕滨教授强调说,“我们的差距目前主要表现在临床诊断经验不足、循证医学研究不够、与国际交流不足此三大问题。目前,国际上有SCCT,亚洲有‘亚洲心血管影像协会(ASCI)’,邻国日本和韩国等均有心血管影像分会等学术组织;而我们的论文数量、质量与之相比有一定差距。所以,站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反观自身,我们就能清晰地认识到,未来中国心血管影像学的发展目标是,加强与临床的结合与合作,融入国际组织,跟上学科发展,不断缩小我们与国际间的差距……”

采访到最后,吕滨教授满怀信心地说:“让我们一起努力,积极协作,协同创新,并俯下身来致力于基础培训,把心血管CT规范化、科学化地应用好,把我国的心血管病临床工作推向前进!”

第5篇

2005年4月24日――4月27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了2005年国际医疗器械设备展览会。本届展会由中国人民总后勤部卫生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惠通(集团)总公司、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国际医疗器械设备展览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6届,并在2004年通过UFI(国际展览联盟)认证,成为UFI会员,是中国医疗仪器业界唯一通过UFI展览会,在国内外医疗界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本届展会中的参展商及参展展品都被做了更专业细致的划分,并且展览只对专业观众开放。在参展商方面由医院、医疗单位、科研单位等专业单位、企业来构成展示自己包括医用电子设备;医用放射仪器;医用诊断、治疗仪器及设备;手术室设备等等多方面的设备和展品。全方位的展示了自己的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同时也同相同行业的企业、单位进行了更高层面的学术交流以及技术合作。

本次展会有分别来自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德国、法国、芬兰、瑞士、瑞典、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68家展商与会交流。并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约24000专业观众到场询问、洽谈和采购!无论观众与展商都对本届展会的专业性等各方面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新举措带来新惊喜

在2005年国际医疗器械设备展览会期间,主办方还举办了20多场的同期会议和研讨会,主题包括由中国人民医学检验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军检验医学专业学术会议、卫生部政策法规司有关人士主讲的医疗仪器设备的投资、采购与管理等。全军进口医疗设备招标采购新闻会也在展会期间进行。

主办方邀请到更多的国内外贸易人士、专业人士。除了海内外的目标参观群体还对国内重点地区的地方医院、急救中心等相关部门做了直接邀请并提供相应参观便利。此外还在多家媒体上投放广告不断提升展会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切合行业和市场需求

中国仍然是全世界最具潜力和最重要的医疗器械市场。近年来世界最重要的医疗器械品牌纷纷在中国设立制造中心,甚至研发中心。目前中国的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基本为外来品牌所占有。与此同时,我国的医疗器械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不少科技含量较高的民族品牌也在迅速崛起,并迈入国际市场。

国际医疗器械设备展览会密切关注行业动态,紧扣市场脉搏,一方面为国内外医疗器械厂商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满足他们各自的参展需求,另一方面为采购商、用户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和一站式的产品订购和咨讯收集机会。

本届展会是主办方在展会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定位后具有相当实力的一届成功的展会。从场馆的设施到优秀的团队服务以及展会内容的专业性都代表了当今同行业展会的先进水平。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外医疗器械市场的交流。新的举措、新的展会,新的理念,新的感觉,全新的“四新级别”国际医疗器械设备展览会将会未来一段时间继续领跑医疗器械行业!

第6篇

医疗行业一直是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典型,但早期因系统造价高而一直在高端应用。华平(AVCON)为此提供了低投资而高效的解决方案。

需求分析

远程医疗如处一室

我国幅远辽阔,远程医疗好处很多,如:1)缩小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在远隔千里的情况下,几秒钟内医生与病人实行面对面看病;2)共享全国医疗资源,克服医疗权威专家、教授分布不平衡的局面;3)方便行走不便的重病人到外省市看病;4)节省大量费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5)减少医生外出的流动性;6)社区看病简便易行等等。

行业会议随时召开

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经常需要召开日常行政工作会议等等,但受到时间和交通上的限制,费时费钱。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能够随时随地召开会议,会议精神不必层层转达,效果较好。

对外交流顺利开展

医疗卫生部门经常召开学术会议,还要与国际卫生组织间沟通。如通过长途电话、传真或是出差,费时费钱且效率不高。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可远距离交流互动,如同一室。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在职医生需要不断更新医疗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医院领导为提高医疗质量,也把医生业务培训工作列入日常议程。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能实现师生实时互动交流、培训过程能录制保存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

解决方案

多画面显示、可随意变焦

AVCON针对远程医疗的特点,支持对远端摄像机的转动、调焦等远程控制:在远程可对镜头进行三可变控制,即可控制光圈、焦距、景深。 对云台可做全方位控制:可对云台的上下左右的转动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从而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不同方位的定焦特写观察等,从望、听角度为患者诊治,使远程会诊更趋于直观。

多方式参与、召开更自由

AVCON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所提供的高质量音视频图像、方便易用的文档、文件共享功能,使得医疗机构各种规模的会议都能够从桌面型讨论和会议室正式会议中得以进行。AVCON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不需要固定的IP地址,无论身处何地,使用笔记本或PC就可以参于到会议当中。同时AVCON可以通过Gateway、GK、直接呼叫PSTN\GSM\CDMA用户,PSTN\GSM\CDMA电话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呼叫AVCON终端,使用户真正的可以随时召开或参与到会议中。

清晰又流畅、交流无障碍

AVCON的用户可实现多人之间面对面的会谈和讨论,还可以利用平台所提供的数据功能进行电子白板操作,以及包括Word、PPT、Excel等各种文档和文件的共享,网上资讯的同步浏览等。在会议过程中,用户可根据需求进行分组讨论、文字交流和文件传输,使沟通更加全面丰富。

AVCON采用自创的视频编解码技术和音频标准的多媒体压缩技术,支持TCP、UDP、AUTO方式的音视频传输。同时支持GIPS算法具有高保真的语音品质。一流的视频效果,使对外交流顺利开展。

录像与回放,培训更轻松

AVCON具有强大的录像功能,任意客户端对多个或某一个分会场的同步同时录像,录像包括会议中展示的讲义文档、图表及标注等交流内容的录像,多方的视音频映像;提供了终端用户对视频会议的部分或全过程的多路视频,语音进行录像,客户端程序中内嵌AVX文件的播放器,可通过视频工具完整回放出来。通过录像与回放,医疗行业可以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素质。

系统配置

AVCON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所涉及的产品:

・ 华平(AVCON)网络视频服务器、AVCON服务器端

・ 华平(AVCON)自主研发的路由式多媒体会议控制单元

・ 华平(AVCON)多媒体会议终端

・ 华平(AVCON)回音消除器

・ 华平(AVCON)视频采集卡

・ 华平(AVCON)终端遥控器

・ 华平(AVCON)软件桌面端

第7篇

今年减肥药市场的佼佼者赛尼可就是运用知识营销打开中国市场的。2000年,上海罗氏赛尼可提出“全国第一减肥品牌”的口号,但他的营销却着眼于长远,以推广医学知识和提供专业科学咨询的形式出现,其销售终端定在医院。早在罗氏在进入中国之前,就遍邀国外学者来中国召开学术会议,召开学术交流会或经验交流会,使中国的医生、医院认识赛尼可,接受赛尼可;接着他们又利用第一批医生,对中国的2400多家零售药店店员进行减肥知识培训。在赛尼可进入中国时,一大批精通赛尼可的医师、药剂师已经培养成功。在推广费用上,罗氏赛尼可的一组数据:40%用于医院的学术推广,30%用于零售终端和媒体推广,30%用于强化“轻盈会”及治疗全程跟踪等售后服务。通过一系列知识营销的运作,赛尼可占有了90%的医院减肥市场份额,成为减肥药的医院临床第一品牌,在终端市场上也表现不俗,成为和“曲美”并驾齐驱的领导品牌。

知识营销的作用何其巨大!在我们通常所接触到的药品、保健品营销中,广告宣传和地面推广是主要形式,知识讲座以及专家培训是一种辅助方式。在传统的营销观念里,知识营销是附属的,也是偶尔采用的营销手段。很少企业把知识营销作为营销推广的主要方式来进行系统的规划、管理、执行——这是一个误区。医药保健品的研发、制造以及效用原理是属于消费者比较难理解、但是又急需了解的知识,只有通过知识营销的传播,才能让消费者明白药品、保健品的真正作用,从而达到完整传播品牌信息、产品信息的作用;从而引导消费者自觉地把自己的需求和产品的效用、机理对比,引发消费或不消费的动机。知识营销尤其对于新产品、新技术以及新品牌的有效传播意义重大。

不少医药、保健品企业在广告上大动干戈,但是和消费者之间总是还有一段距离,原因何在?这种距离的产生就是因为消费者对于医药保健品知识的缺乏,对医药保健品品牌缺乏深入了解;而广告宣传又难以传播更多的产品信息造成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广告的说服程度相比知识营销的说服程度要弱。品牌知名度的高绝对值不等于品牌销量的高绝对值。实现销量主要的环节还是在于和消费者的沟通。知识营销不是单纯的义诊,也不是一场两场学术讲座,而是充分调动企业在研发、销售以及应用方面的优势,把消费者的沟通作为推广的重点,从而避开激烈的终端竞争、耗时耗力耗财的地面推广,更加准确地锁定目标消费者,形成品牌和消费者需求的互动。

如何运用知识营销来实现品牌互动呢?

首先是对于研发环节的把握。一定要让产品自己能够说话。确切的疗效是进行知识营销的前提,这是科学技术对品牌的保证。研发环节的各种数据、科学资料以及验证报告是知识营销的素材,特别是针对专业机构,如医院的学术领头人、药店的药剂师以及各种专业人才,研发的知识营销素材特别重要。

第二是目标消费群体的确认。目标消费群体需要什么知识?这些知识能够给目标消费者带来什么?这些知识对于他们的接受有没有难度?是否存在抗拒接受的心理?这些问题是知识营销的关键,关系到知识营销的传播效应,关系到消费者能否在知识营销的教育下动起来。

第三是突出与竞争品牌的差异。几乎所有的产品或者品牌都提供了这样或者那样的知识;也就是说,不能让你的知识陷入竞争对手知识的海洋,必须创造自身知识的亮点。这个亮点就是差异化。知识的差异化表现在技术知识的差异、效用知识的差异以及知识传播的差异化。

第四是确认知识营销的实施步骤。是从高端发起,还是从终端实施;是面对广泛的潜在消费者,还是只针对某一特定需求的消费者?知识营销的实施步骤必须形成一个系统,并且贯穿营销的始终,这是知识营销成功的保证。

第五是将知识营销融入整体营销战略,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建立知识营销推广中心。知识营销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营销环节,是医药保健品加强品牌认知、实现指名购买的有效途径,医药保健品企业必须把知识营销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规划,从战术策略的角度进行实施,达到和广告宣传、地面推广互补互利的效果。

第8篇

加快出版体制改革 把高校科技期刊事业做大做强

——“提升我国高校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考察报告

一、行程概况

此次考察行程安排非常紧凑、前后衔接合理。出访前考察团做了充分准备,起草了《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与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报告(PPT),收集了外方可能会问到的问题、有关科研数据等。考察团访问对象也高度重视,各机构每次会议都事先精心安排了议程,确定了报告人和报告题目,拟出了双方可能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报告交流、现场演示、深入讨论等,考察团对英国、法国、德国主要科技期刊出版机构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了广泛联系,对国际化科技期刊的发展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主要收获

(一)传播学术是科技期刊的重要使命

牛津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47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出版社,比所有美国和英国大学出版社合起来还大。年收入近10亿美元,在51个国家有办事机构,在世界各地有6 000名雇员(主要在英国之外)。年出版新书近7 000种。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国际英语教育(ELT)和学校出版项目非常大、很成功,按收入算这两个项目占到出版社全球出版份额的50%以上。牛津大学出版社在学术领域出版的品类有(包括印刷版和数字形式):期刊、研究专著、研究生教材、医学、法律(学术和专业)、辞典、参考书、高校教材,另外在这一领域还开展有关贸易活动。

牛津大学出版社现出版270种(现已超过300——博主注)经过同行评议的期刊,其中三分之二是学术和专业协会所拥有的。期刊涉及专业范围很广,基本上是科技医学和人文社科各占一半。牛津大学出版社始终把学术作为办刊的根本和生命线。在访问期间,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几位负责人一再强调出版社是学校的一部分,出版高质量的学术书刊是大学出版社的重要使命。在发展中国家,超过1 600个机构可以免费访问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期刊。

伦敦的工程与技术学会(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IET)业务范围包括制定标准和条例、举办研讨会和讲座、出版书刊、编写政策报告、提供数据库服务等等。IET现出版22种期刊,所有期刊都有汤森路透的影响因子,都自动收入Inspec数据库。IET负责人认为科学研究是一个从科研立项到组织研究到取得成果到再到立项的完整的循环。科技出版在这个循环中不可或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和卢嘉锡先生“科技期刊既是科学研究的龙头、又是龙尾(指发表成果、传播学术——笔者注)”的观点有相似之处。所以,IET十分重视学术期刊出版,在维护好已有期刊学术声誉同时,还不断创办新刊,不断创新期刊出版模式,比如从自己或其他机构组织的会议中挑选论文出版专刊,以单刊名义主办学术会议等等。

(二)专业化是国际科技期刊发展的主流

IET是一个专业学会,他们的期刊如《IET纳米技术》(IET Nanobiotechnology)、《IET计算机和数字技术》(IET Computers & Digital Techniques)、《IET信息安全》(IET Information Security),都是专业性非常强的期刊。他们的期刊数量还在不断增加,2012年将创办《IET生物统计学》(IET Biometrics)、《IET网络》(IET Networks),也都是细分到各专业领域的。

自然出版集团从1996年开始实施出版自然系列刊计划,专业方向十分明确,比如《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自然结构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等等。

(三)稿源、编委、审稿的国际化是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四)技术创新是科技期刊不断发展的重要推手

在过去的10多年里,国际主流科技期刊都实现了从印刷出版到数字出版的转型。此次考察的第一站——英国Maney出版社是皇家材料学会期刊的出版单位,办公地点也在学会。Maney负责人向考察团介绍了期刊在线投审稿系统的应用、期刊生产控制系统。第一站的报告使考察团全体成员对英国期刊的现代化编辑出版流程有了一个初步而又深刻的印象。

爱思唯尔也有功能强大的在线解决方案,包括SciVerse ScienceDirect、SCOPUS、Reaxys、MD Consult和Nursing Consult等,提高了科学和医学界专业人员的研究效率;SciVal 套装和 MEDai’s Pinpoint Review,帮助学术与政府研究机构更有效地评估、制定和执行其研究战略,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的使用效益。国际大出版集团的服务已经不再限于出版物本身,其触角已延伸到研究领域的各个环节。

斯普林格在和考察团交流的过程中着重指出,“学术期刊的内容必须是在线的,必须是(在线)可找到的”。斯普林格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已建设“斯普林格在线期刊档案库”“斯普林格开放选择/开放获取出版”“电子图书”。当今世界,作者投稿是在线的,同行评议是在线的,是在线的,机构订阅、读者阅读和反馈、期刊评价等等所有都必须是在线的。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在线平台是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不可或缺的。科技期刊提高影响力,一靠内容,二靠传播,两手都要硬,技术是保障。

(五)科技期刊也要努力开展市场经营

牛津大学出版社目前与中国6本刊合作,现在都不挣钱,但他们看重的中国是市场、是未来。在交流过程中,牛津大学出版社表现出与教育部、与中国大学出版社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强烈愿望。

第2种是学会出版模式——以IET为代表。此次考察的皇家学会、IET都是典型的学会出版模式。OECD是政府间组织,其出版服务的功能和目的与学会有些相似。IET期刊的出版经营也是要有收益的,虽然它也不以赢利为目的。IET根据特定用户的需要,把其期刊分成6个包征订——电力与控制、通讯、电子、车辆技术、计算机图形与视频、计算机与安全。IET的的期刊全球发行,通过IET在线图书馆和IEEE Xplore在线。IET十分希望在中国扩大影响,比如利用其期刊品牌在中国举办学术会议、在中国高校组织出版讲座等。他们还希望吸引中国高端作者投稿、合作出版学会期刊、出版中国会议论文集以及在英、美、欧洲发行推广中国期刊、通过中国出版社授权或翻译出版IET期刊和图书。当然,这些活动都是IET的经营内容。

第3种是商业出版模式——包括麦克米兰及NPG、爱思唯尔、Maney、斯普林格。这些机构出版期刊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但他们强调学术第一、质量至上。他们普遍认为,没有好的内容,学术期刊是卖不出去的。

虽然我们把这次考察的期刊出版者分成了3种模式,但有些共同点还是十分明显的:办刊宗旨都以学术质量为先;采取商业运作模式;都十分注重国际化、提升国际影响;他们都时刻在研发新的编辑出版新技术,不断提高数字出版水平、丰富在线产品、强化网络功能,以方便读者利用、扩大发行量。

(六)具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期刊才能有更大的市场

在此次考察中,我们还有一个印象十分深刻:科技期刊要搞好经营,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为基础。

爱思唯尔是一家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和医学信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基于与全球科技和医学界的合作,公司每年出版近 2 000种期刊,包括《柳叶刀》、《细胞》等世界著名期刊。它有7 000多雇员,分布在24个国家。与爱思唯尔期刊合作的编辑有7 000多人,编委有7万多人,审稿人有30多万人。

考察期间,考察团还出席了由查尔斯沃思集团在伦敦召集的部分知名期刊编辑的座谈会。查尔斯沃思集团、Maney出版社、英国放射学会、剑桥大学出版社、生物学家公司、欧洲呼吸学会、土木工程学会出版部(ICE Publishing)、《骨及关节外科杂志》、《柳叶刀》、Portland 出版公司以及皇家学会等期刊出版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查尔斯沃思集团的出版服务总监Caitlin Meadows女士主持。颜帅作了题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与科技期刊发展》的报告。此次会议参会人多、层次高,充分反映了英国各方对教育部此次访问的重视,渴望了解有关中国科技期刊出版的新情况。

三、对策建议

(一)结合文化体制改革,推动高校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号召“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爱思唯尔、自然出版集团、斯普林格等所有此次考察对象期刊出版的经验,只有形成一定规模、品牌,学术期刊整体实力才能提升,才具竞争力。目前高校期刊最大的问题是分散弱小、定位不合理,现在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给高校期刊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考察团认为必须尽快抓住并利用。考察团建议教育部会商新闻出版总署,于2012年初启动高校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并将……大学出版社等若干影响力和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出版社作为期刊出版单位改革试点单位。

……

(二)推动与国际知名出版社的战略合作。

此次考察对英、法、德科技期刊出版经营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考察团认为,与我国高校出版社和期刊出版情况比较接近、有可比性、有借鉴意义的主要是牛津等大学出版社。我们建议由教育部再次组织代表团(成员以……大学出版社为主,加上和国际出版商有合作经验的个别编辑)深入研究牛津大学出版社期刊出版流程、管理方式等,提出与牛津大学出版社长期合作的战略框架。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改革试点单位与境外知名国际出版机构合作创办新刊,并与已开展合作的国际出版商保持并加深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快提升我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三)启动“高影响力科技期刊培育项目”。

2010年,根据当时部领导的指示,科技委组织开展了“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战略研究”,完成了《加快培育一流科技期刊,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的报告,并呈报……同志和……同志。根据……同志“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提升我国科技期刊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批示和部领导的指示,科技司起草了《高影响力科技期刊培育计划》。培育的主要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打造出30种SCI收录的中国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此次考察也是“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战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期刊经营、运作、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人才培养、品牌经营、国际化和集团化关键步骤之一。

(四)成立教育部科技委科技期刊专业委员会。

此次考察接触的期刊出版单位多、会见的有关负责人多、涉及的话题多,今后有很多后续工作要跟进。比如所考察的境外出版单位都表达了强烈的开展合作的意愿,并主动与……大学出版社等国内出版单位商谈;近期自然出版集团、工程与技术学会(IET)已到京进一步商谈合作事宜;明年爱思唯尔、斯普林格、查尔斯沃思集团等都要回访;OECD出版社急切地想与教育部、高校出版社及期刊建立稳定的联系。此外,国家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已经全面铺开,“十二五”期间高校科技期刊的管理和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很多课题需要继续研究。为此,考察团建议在教育部科技委下新设立科技期刊专业委员会,研究高校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跟踪国际期刊出版的变革和创新并开展国际合作,为教育部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教育部科技委科技期刊专业委员会办公室可以设在……,具体办公条件由……协助解决。

(五)加强我国科普期刊。

在此次考察中,我们了解到自然集团、牛津大学出版社等都非常重视青年及少儿读物的出版,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的出版。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曾经出现过“科学的春天”,科普读物也蓬勃发展,影响了一两代人。现在,我国科普期刊数量萎缩、影响渐小,部分科普期刊转型为商业杂志,科学性大打折扣。作为国家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部有义务、有能力承担科普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具体设想是:教育部对科普期刊的出版提出规划,实行专项支持;由……大学出版社等试点单位创办一批科普期刊或遴选已有的若干高校期刊改办为科普期刊;与境外知名科普期刊合作出版中文版。

第9篇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硝烟弥漫的竞争市场上,企业的市场细分行业差异越来越不明显。企业业务发展模式向一体化和专精化两极发展。

传统细分行业市场的工程企业不仅要顺应发展趋势――跨行业、跨产业链发展(参与总承包和产品供应等),还需在原有优势细分市场步步为营,提升技术比较优势,不断构建新的细分市场壁垒。提升技术比较优势,技术创新是关键。企业唯有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将创新求精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工程设计企业的必要战略之一。

在技术创新来源上,企业可以积极推动理念和技术的自主创新,也可现有多种优势技术的集成,或者通过引进(积累)―消化(归纳)―吸收(提炼)―再创新(推广)技术逐步形成、完善自身的核心技术,提高工程设计水平。

1 培养创新型人才,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发展的

环境

著名经济学者德鲁克说:人是我们的最大资产。在企业内的各种资源中,人是最活跃、最具有创新力的要素。对于以智力资本为主的工程设计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只有不断激励人才培训、学习和创新,技术持续进步,企业才能拥有引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①结合企业长期战略与生产实践实施培训。通常企业采用传统课程或讲座的方式,培训对工作绩效影响不显著;员工培训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未能实现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支持。企业应将人才培训和学习融入到日常的生产管理工作中,把职工培训作为每个部门的基本任务之一,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②培训和学习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企业外部培训、技术交流、研讨会、内部培训、外派深造等。通过不同层次、需求、效用的培训,不断提升员工业务技能,开阔专业视野,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更新知识结构。如各专业技术带头人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全国性的专题学术考察。每年选派2~3名能力业绩突出的青年技术人员到高等学校进行专业深造。

③根据人员的专业能力层次不同,向纵深方向发展。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根据专业和人才层次特点,系统化、专业化,为人才的技术创新建立扎实的知识结构体系。做好培训需求调查,结合各层次、各专业人员特点设立不同技术人员学习知识体系。新进人员所接受的是基础知识和技术的培训。骨干技术人员的培训是第一线技术人员、研究人员所需要的技术,如基础技术讲座、院所专业讲座、综合基础、技术进修、高技术专业、讲演会、研究会、学习会、轮流讲读会、研究发表会等。面向技术部门经理人的培训内容是技术革命管理,如讲演会、研讨会、高技术专业进修、管理人员技术进修等。

2 组织上建立推动企业核心创新能力的研发和学术

机构

2.1 设立研发机构从事技术创新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对于企业优势学科或方向、新兴专业领域、应用型交叉学科或技术前沿,可以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在设立研发机构时,特别注意选择应用面广,且能产生较高投入收益比的专业技术领域。

国内很多大型设计企业如天津建筑设计院将传统业务院所中的机电、结构专业高端技术人才集中起来建立机电、结构研发中心。解除高端技术人才不对外经营负担,为其集中精力技术攻坚和指导创造有利条件。另外,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开展高端技术咨询业务,推动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为企业塑造专业技术品牌。

理清课题申报、专利申请、学术、学术会议等流程和时间节点,通过费用报销、分配人员协助、定期相关咨讯收集等给予制度性的协助,为研发人员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工作环境。

对技术骨干进行有关知识产权知识、形势以及专利法的培训,帮助技术人员掌握专业知识产权保护方法和技巧。对于设计所的联络人员,也要进行专业培训。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利信息检索和应用的培训,使得每一位技术人员都能利用专利文献开展技术创新、专利维权。

2.2 发挥专业技术委员会等松散型学术团体作用,推动

技术的创新

工程设计企业一般下设各种专业技术委员会等学术团体组织。在这些专业技术委员会中,根据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结构,组织各种专项研究组。研究组的工作任务是注意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方案评审会和论证会发挥对院方案的指导作用,实现创作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双提升。

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专家评审机制,工程创优、评优机制、技术资源共享机制等,设立科技发展基金,用于激励技术研发、设计创新、学术研究和工程创优,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技术管理和激励机制。

3 改造业务生产部门,提升创新能力

①以工程带动科研,以科研成果优化工程设计。改变技术研发机制,结合市场搞创新。以核心业务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开发和保护为抓手,重点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对于重点院管工程,着眼于企业技术创新优势点,不断寻求技术创新和突破,实现业主价值最大化。院级负责人亲自抓技术创新项目的推动和落实,亲自参与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监督指导,并积极促进研发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改变为了科研而科研,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弊端,将科研工作落实到基层生产部门。②加强业务部门培训职能。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部门目标,拟订技术人员年度培训计划,加强业务部门培训职能,提升一线生产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开拓专业视角,积累技术创新能力。生产部门负责人依据企业战略发展的培训计划对部门工作目标进行分析,并通过对部门人员个人需求及职业发展情况的了解,制定日常学习培训计划,通过会议、讨论和面谈等方式,对下属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发展指导。对下属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指导在部门负责人的工作岗位职责中明确,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被指导者的绩效改善效果,也应作为未来个人发展的参考依据。③设立创新目标,结合部门和个人发展目标,以工作成就感和绩效考核两种手段激励。在企业精神层面,领导者在目标的设立过程中与下属的有效沟通交流,以企业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业务团队和个人,有效的将企业的远景目标与个人目标、职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工作本身的成就感和使命感激发员工的内在驱动力。以更重要的工作和更大责任为激励手段,激励有强烈内驱动力的员工。在企业制度层面,对业务部门的技术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提出技术创新目标,实行创新目标责任制,与业绩考核、聘用晋升挂钩。把基层单位开展培训学习和技术创新作为主要考核指标,采取分配激励机制。④报酬分配机制上的激励。设立新业务创新奖励基金,对积极开展新技术研究和新业务拓展的公司和个人给予重奖。如天津勘察设计院的做法是对技术引进项目,给予一年新增利润的10%奖励;对自主创新项目,给予两年新增利润的10%的奖励。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引导,凡事通过新技术新业务获得的利润不需上交,全部留给基层单位自行支配,从而大大提高了技术创新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了技术创新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 在技术创新部门,建设学习型组织

在业务部门内部建立了完善的自我学习机制,将员工的学习和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个人、业务团队和整个企业共同发展。学习型组织具有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交流信息化开放化的特点。学习型组织的五项实现途径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①实现自我超越,有赖于个人意志力、专注力的支持。很多企业开展拓展训练课程以帮助员工培养意志品质、持久的工作热情、兼收并蓄的开发态度。②改善心智模式。对应的人力开发策略是在企业培训和职业指导中,增加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方面的培养和训练。③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就是企业组织中大家共同愿望的远景目标、战略方向。从上至下的企业愿景和目标的宣传教育很有必要。上下级对每个人的个人愿景的沟通面谈以及企业各种交流平台的分享都是建立共同愿景的方式手段。④团队学习。一个真正在学习的团体,不仅团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的成长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更快。团体学习需要修炼,修炼的关键在于团队成员能超越自我,克服防备心理,学会相互学习和工作,学会分享学习成果,形成共同思维。企业培训中对应设置员工的沟通、分享、团队精神等的课程,帮助组织形成共同学习和分享的氛围。⑤系统思考。系统思考的修炼关键就在于扩大视野。

5 推进企业高效共享的参数化设计信息平台

设计院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宝贵资料,大部分存在于设计人员的头脑里,难于进行共享和交流,即隐性技术知识。

企业对这些隐性的技术知识进行挖掘,形成参数化设计平台,把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的知识即技术参数。挖掘的方法有两种:①对已经设计完成的设计成果进行整理,统计出设计规律,输出参数化平台。②对标准化设计请专业总工程师提出需求分析,输入参数化平台。

上海市政设计集团针对隐性知识挖掘自行开发了参数化设计平台SMEDI-CAD。对于企业重大工程进行参数化平台推广。各设计部门每年也要求完成两个参数化平台推广,写出详细使用报告,并以指标考核。

将隐性知识,输入SMEDI-CAD平台,可帮助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最大限度提高生产率和设计质量。与此同时,个别专门人才的经验、知识及科技成果为整个企业所有设计人员所用,使设计人员从简单重复设计工作中解放出来,在更高水平的设计平台上从事创新型工作。利用SMEDI-CAD平台可以缩短年轻设计人员培养周期3~5 a。让更多的典型工程技术创新点得以在企业内部推广和运用。

6 寻求外部资源与协作,形成产学研结合

第10篇

关键词:会奖旅游;人才;杭州

杭州市根据城市的综合特点,在《杭州市“十二五”会展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打造“最具魅力的国际会议目的地”的目标。杭州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会奖旅游,彰显了杭州的特色优势。为地方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高职会展专业,要根据杭州发展会奖旅游的实际,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培养模式上进行构建,使人才培养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杭州发展会奖旅游与高职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1.杭州市大力发展会奖旅游

大力发展会奖旅游,符合杭州城市的禀赋和性格。杭州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国际花园城市”“东方休闲之都”的美誉,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除此以外,杭州的酒店资源丰富,并形成了若干“会议综合体”。这些,都使杭州具有发展会奖旅游的独特优势。2010年,国务院批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对杭州的“建设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战略定位,旅游休闲产业已成为杭州的一大亮点。

杭州积极推进会奖旅游产业,以会议旅游带动度假观光旅游,又以度假观光旅游进一步拓展会议旅游的空间,“开始频繁亮相国内外会议奖励旅游专业展览,2010年作为特别协办城市亮相上海国际会议奖励旅游大会(IT&CM),参加国际重要专业展会如法兰克福会议与奖励旅游博览会(IMEX),芝加哥会议与奖励旅游展(ITME)等,”近年来大力引进会议奖励旅游项目,“西安杨森APEC年会、台湾富邦金控富泰人寿奖励旅游团、肯德基2009年管理组会议、玫琳凯营销大会、兰剑会务奖励旅游团、微软会议、美国商会团都是1000人以上的大团。”杭州还积极开展“杭州国际日”活动,倾力打造“无与伦比的美丽・中国杭州”全球营销方案。提升会奖旅游专业化程度,“在杭较大规模的旅行社如省中旅、建设国旅等均独立注册成立的专业会议奖励旅游服务公司。”杭州作为奖励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在国际上日益被业界所认知,吸引国际组织把会议与奖励旅游放到杭州。

2.高职会展人才应为杭州的会奖旅游服务

会奖旅游已经成为杭州富有特色的会议产业项目,我们的高职教育要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高等教育的有关文件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模式。”“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这些要求,无疑是我们开展高职教育的重要依据。目前,杭州多个高职院校设置了会展专业,为地方的会展产业培养人才。但需要看到的是人才培养存在重视展览、忽略会议的倾向,缺少展览、会议、节事活动方向区分。杭州发展会议产业,又在会奖旅游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高职会展教育就应该顺势而为,为杭州的会奖旅游目的地培养人才,即培养融会议与奖励旅游于一体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会奖旅游的特点和对人才的需求

对于会奖旅游,肖庆国、武少源先生是这样阐释的:“奖励旅行(incentive travel)会议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奖励旅行正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选择。所谓奖励旅行(incentive travel),就是对超额完成任务、工作表现出色的员工,由企业全额出资到外地旅行、游览,往往同时在旅行目的地召开表彰、交流会议,并伴之以联欢、休闲、娱乐活动,这种会议就是奖励旅行会议。”根据这一概念,会奖旅游有如下特点:

1.会奖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会议

它有别于政务会议、学术会议等,而是集会议与旅游于一体。是“以奖励名义举行的会议”,既开会表彰交流,又结合旅游观光。

2.会奖旅游具有休闲的特征

参加活动的人员都是暂时放下工作,到旅游目的地小憩或旅游,尽情享受,因此需要得到更好的激励。

3.会奖旅游属于高端旅游

会奖旅游由公司出资,需要会议提供方为他们进行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休闲、观光、娱乐活动往往成为会奖旅游的重点。

会奖旅游的这些特点,要求从事会奖旅游工作的人员,以专业的精神和水准,进行精心策划,他们要熟悉地方文化,既要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要有时尚的品味,能为客人的观光、休闲、娱乐提供卓越的服务。也就是说,杭州要做好会奖旅游的大文章,能够让参加会奖旅游的人员体验独特的风土人情,享受充满诗意的杭州文化,除了旅游目的地硬件资源,还要有优质的服务“软件”。因此,服务会奖旅游的人才,要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杭州本土文化的根基,又要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国际客人进行富有创意的策划,提供周到、独特、富有个性的服务。

三、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

在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我们要为杭州“量身定做”会议服务的人才,特别是能够服务于会奖旅游的人才。也就是说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按‘突出共性,兼顾个性’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

1.课程的设置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这是一门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为会展专业(会议方向)学生开设,要使学生了解会展职业世界,未来职业的发展趋势,自己的性格、能力与会展职业生涯的关系,培养良好的生态观念、责任意识、协作精神、社交能力与服务态度。因为会奖旅游需要我们重视服务,追求品质。

(2)《会奖旅游》:通过这门课程,使学生了解会奖旅游的相关国际组织,会奖旅游市场,会奖旅游的组织者和提供者,掌握会奖旅游的特性和内容,能够进行会奖旅游的信息传播,学会策划富有个性的会奖旅游项目。

(3)《旅游文学》:旅游文学是作家对山水自然、人文古迹、民俗风情的描写,学生通过阅读,跟着文学游览名胜,可以获得美的独特性与丰富性的感受,增加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积累。特别要注意融入杭州的乡土文学。

(4)《会奖旅游文化》:文化是旅游的魂,旅游文化渗透在与旅游有关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方面,贴近会奖旅游休闲、娱乐、观光的特点,有利于项目的策划与服务。杭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如西湖文化、运河文化、良渚文化、跨湖桥文化,还有茶文化、“潮”文化、越剧文化等,都是从事会奖旅游工作的人需要涵养的。

(5)《会奖旅游英语》:杭州要吸引世界各地的组织来杭举办会奖旅游,就需要会奖旅游的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我们在高职会展教育上要特别重视强化英语,除了增加《大学英语》的课时,还应开设《会奖旅游英语》,使学生具有更专业的语言交流能力。

(6)《时尚休闲与娱乐》:会奖旅游活动是一种高品质的活动,提供时尚的休闲与娱乐活动。学生不一定会玩时尚,但要知道时尚,因为服务的是高端客人。

2.人才培养模式

(1)高职会展专业设置会议方向。在会展专业分设会议方向,有利于会议策划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养,学生除了学习会展的基本知识,能够更加精、专地学习与会议工作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在课程设置、工学结合的环境条件上都能更好地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使会议与奖励旅游的课程得到保障,符合地方的特色。

(2)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培养适合会奖旅游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合作。①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培养目标,根据会奖旅游工作内容和任务设置课程。②应知在学校,应会在企业,旅行社、宾馆、会议公司、旅游景区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使学生参与企业会奖旅游项目的创意和策划,管理与服务。学校为学生安排旅行社、宾馆、会议公司、旅游景区的轮岗实习,让学生对不同企业、不同岗位都有感性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③开发符合杭州会奖旅游特点的本土教材,如《旅游文学》《会奖旅游文化》《时尚休闲与娱乐》。专业教材由教育专家(把握理论是否先进)和行业专家(把握内容是否先进)共同开发。④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使学生考取杭州会奖旅游相关企业重视的有关证书。

(3)中外合作培养。在会议教育上,我们可以开展中外合作的国际教育,如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国家,都有国际著名的会议城市,可以引进他们的教育资源进行办学,也可以通过国际化的校企合作模式,把我们的学生送到国外去实习,使他们掌握先进的会奖旅游的理念、操作办法、服务标准,熟悉国际会展管理,具有拓展会议奖励市场的意识和能力,以此培养国际化的会奖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

杭州会奖旅游的发展,期待高职会展教育从实际出发,提升学生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会展教育工作者需要紧跟市场发展态势,与会奖旅游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会奖旅游人才的培养,为日益发展的会奖旅游业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11-16.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2012-03-16.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07-29.

[4]肖庆国,武少源.会议运营管理[M].2版.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11:30.

第11篇

创新型人才内涵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型人才首先应该具备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其行为和活动不能以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为前提,创新型人才要具备较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能够在某一领域中有所作为,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则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则取决于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任务是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形成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推动其终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内在动力。高校应根据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重视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重视其创新人格的养成。高校教师要引导大学生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前沿去迎接全球化挑战。

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现阶段已经进入全面建设世界城市的新阶段。与世界城市纽约、伦敦、东京相比,北京在人才产业、人才环境、人才投入产出等方面有不小的差距。世界城市一般拥有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高素质的劳动力创造了高效率的生产力,城市吸纳的高技术人才也为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例如,纽约曼哈顿的商务服务业集群发展就源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要素支撑,曼哈顿的先进设施为现代生产业集群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曼哈顿存在大量提供金融服务和消费金融服务的人群,曼哈顿的居民大多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成为金融服务供求的主要客体,曼哈顿的收入水平也保证了金融服务的消费。

世界城市的现代服务业都高度发达,高科技产业、金融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是世界城市的核心产业。纽约、伦敦、东京约有50%的从业人员集中在这三大产业中,而北京的这三大产业的从业人数仅相当于纽约、伦敦、东京的1/3。从高端人才的质量来看,北京很难与其他世界城市相提并论,北京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科学技术领域)活动力数量为204人/年,而纽约、伦敦、东京分别为664人/年、410人/年和795人/年,高端人才的质量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

对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社会普遍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只有高学历者才属于创新型人才,导致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把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高层次学生作为重点培养群体,对本科层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忽视了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质的培育;高校教师创新引导能力存在明显不足。世界著名大学的经验证明,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和责任心是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世界高等教育史的事实证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仅仅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要素。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措施

1.加强知识的前沿性,提升高校教师的创新引导能力

知识的前沿性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首要步骤。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知识发生着迅速的变化,知识老化速度加快。只有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才能获取新信息,捕捉创新机遇。因此,高校应该及时把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吸纳到教学之中,使所培养的大学生对前沿知识有所了解和把握,如北美的高校十分重视对学生前沿性知识的传授,课程中经常引进最新的科研成果并介绍最新学术思想,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性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并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专题讲座;又如哈佛大学迄今为止已吸引来自130个国家的5,300多名一流的专家、学者来校交流。还有一些大学开设的专业课直接聘请该领域中的资深研究员进行讲授,将该学科的学术前沿和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带进课堂,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发展潜力,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

高校要创造条件提升教师队伍的创新引导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要适应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提升自己的国际化视野、学术科研水平,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教师要积极深入社会,通过各种方式与岗位实务工作者交流、沟通,然后总结、分析、转化,转变为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2.改革教学指导思想、方法、方式,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学新模式

高校应鼓励教师积极探索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的教学方式,要适应世界城市背景下人才培养国际化要求,努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人才。改革教育教学指导思想,着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案例式、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对所学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如经济学类课程教学中可以增加全球化和中国国情的经济学分析。在开放式、研讨性、创新性的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能适应全球化时代创新人才需要的新要求。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实施多样化互动式课程教学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思考、提问、讨论、发表观点等互动形式,把学习过程变为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3.科研引领教学,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

坚持教学科研互动和教学相长,将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带进课堂。跟踪学科前沿理论的发展,不断更新拓展教学内容。以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进行科学研究,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使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和人才培养。通过开展学术讲座、学术报告、教材编写、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和科研立项等方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努力把所授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研手段和方法等的内涵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学科中的问题和争议、前沿和热点。吸收优秀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撰写论文,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4.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在创新实践中才能培养出来,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真实的科研创新环境。要注重教育的实践性,教育的实践性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培养理论深厚与实际动手能力兼备的人才,大学课程并不能保证培养的学生具有能为社会和企业创造新业绩的才能。高校要培养大学生面对各种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实现人才培养从偏重学生知识传授,向注重提高就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转变。创新能力的培育,要借助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实践锻炼,通过校企联合、教学与科研结合等途径,形成与课堂教学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美国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批具备创新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如享有盛名的微软、谷歌、雅虎等公司,最初都是由在校大学生创办的。比尔・盖茨、杨致远等都是非常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这与其所在大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大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了工作经验,培养了合作精神和社会经验,学生带着工作经验及问题回到学校时往往会以更大的激情及更清晰的创新思维投入知识的学习之中。

第12篇

(1)中俄两国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之间的教学与科研合作由于语言沟通的障碍使得双方人员的交流只能依赖翻译,而高端的俄语、汉语翻译人才的缺失导致双方大学之间的合作大多停留在表面,实质性的、深入的教学、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难以实施。

(2)双方高校的学生交流层次单一,学生质量不高。交流局限于本科层次的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学科方向,理工科研究型人才的联合培养面临着很多问题,培养的学生大多数难以胜任中俄科技合作领域的技术研发、项目推广等岗位的工作。

(3)缺乏大范围的奖学金支持政策,奖学金形式单一。奖学金是吸引优秀学生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中俄学生的交流奖学金来源主要是两国教育部提供的政府奖学金,优秀学生申请奖学金的渠道单一。缺乏地方政府和学校等奖学金政策的支持。

(4)中国基础教育阶段俄语教学缺失,现在中学保留俄语教学的少之又少,导致几乎所有学习者都要从大学一年级零起点开始学习俄语,即使是俄语专业的学生4年本科毕业后也很难熟练掌握俄语。

(5)中俄教育的人才培养与中俄各领域合作的人才需求脱节。中俄各领域合作不断扩大,但是目前高校缺乏对合作领域的了解平台,缺乏人才的培养需求标准,毕业生往往很难胜任合作项目对语言和专业技能的要求。

2中俄教育领域合作的出路与对策

(1)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我国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要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整体规划,结合自身实际与国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模式的新变化。两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中俄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尽快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建立“俄语特区”和“汉语特区”,制定特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从基础教育阶段抓起,把俄语和汉语教学列入教育的各个阶段,制定升学优惠政策、免试入学政策、定向培养与就业对接等配套教育服务体系,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转变观念,使俄语和汉语教育规模化、常态化。

(2)在人才培养领域,中俄高校应努力提高人才培养层次,提高生源质量。中国教育主管部门应大力支持举办旨在引进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理工科类专业的各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批标准要充分评估引进大学的专业优势和主办大学的师资能力、办学水平是否有利于项目的质量保证和持续发展,引进的专业是否为中俄合作领域所亟需。同时,俄罗斯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大力支持在俄罗斯高校举办旨在引进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国教育合作项目,如可尝试采取在俄罗斯某些大学的某些专业试点,按照中国模式招生和培养,毕业后直接服务于中俄合作项目。

(3)加大各类奖学金的建设和扶持力度。扩大两国政府奖学金生的培养院校数量,制定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短期研修、暑期语言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在校大学生享受政府奖学金的力度和范围。设立地方政府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专项奖学金等,扩大双方留学生规模、提高留学生质量。

(4)中俄高校要联合培养符合教育合作发展需求的包括俄语、汉语在内的各专业师资力量。同时加强俄罗斯汉学家和中国俄语学家之间的语言学、翻译学和教学法领域的科研合作,确定他们之间的定期学术交流机制;制定双方共同举办俄汉互译学术讲座、口译实践培训班、同声传译人员培训班等计划。

3中国地方高校与俄罗斯高校战略合作模式

3.1中俄文化艺术类人才培养合作模式

2013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教育法的纲要。根据俄罗斯的新教育法,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将进行全面改革,其中心思想是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国际化程度,突出科学研究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性,鼓励高等院校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全面提升俄罗斯教育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哈巴罗夫斯克国立文化艺术学院建校于1968年,是远东地区唯一一所隶属于俄罗斯文化部的艺术类专业院校,与文化部隶属的各地区专业艺术类院校实施联网式教学,定期邀请莫斯科、彼得堡的专业教授来校讲学,为远东地区艺术专业的教师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讲座。该校在音乐表演、舞蹈、器乐、声乐、乐队指挥、民族音乐、社会文化产业管理、文化学研究等方向具有本科、专业硕士、硕士、专业博士、博士等多个培养层次,在专业演员、文化艺术管理人才、文化团体演出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该校对艺术类人才的综合文化素质培养以及对文化产业管理类人才的实训式培养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我校与该校自2010年建立合作关系以来,针对两校如何为促进文化艺术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两校如何为吉林省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两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并就加强文化产业管理和音乐艺术领域的人才联合培养、教师进修、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达成了合作共识。我校将针对音乐学院、人文学院的教师和学生需求,与该校开展在校生的免费交换生项目、互派学生参加学历生项目、进修生项目、教师短期进修项目、本硕连读项目、本科直升专业硕士项目、硕士直升专业博士项目。在今后的合作中我校将与哈巴罗夫斯克国立文化艺术学院实施资源共享,我校教师可免费参加该校定期举办的俄罗斯文化部院校之间联网式的艺术类院校专业教师的培训讲座,根据我们的需要也可共同邀请莫斯科、彼得堡地区的专家来我校讲学。这将为我校充分利用俄罗斯比邻地区文化艺术类院校的优质资源、扩大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并将有效促进我校相关学科领域教学、科研质量的提升。

3.2中俄工程技术类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模式

在工程技术领域我校在远东地区的主要合作伙伴为太平洋国立大学。太平洋国立大学是远东地区办学实力最强的院校。我校于2009年与该校签订了校级合作协议。曾开展过俄语、汉语专业的学生互派、邀请对方专家举办对外俄语教学法学术讲座、学生汉语短期夏令营等项目。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划与该校合作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该校曾于2012年代表俄方全程参与了第十届中俄大学校长论坛的筹备工作,在此期间多次访问我校。2012年11月,该校曾派出5名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专业的教授到我校讲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开展了学术研讨,共同申报了5项合作科研项目,其中1-2项拟通过长春市科技局申报中俄科技部项目。2013年5月20日,该校将举办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教授参加,我校派出4名教授参加此次学术会议。双方就特殊教育、残疾人康复设备研发、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科研、教学及科研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以及学生互派等方面达成了进一步合作的共识。尤其在残疾人高等教育领域,该校对我校的特殊教育、残疾人设备康复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与我校开展面向中俄两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和就业需求的合作项目。

双方经过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合作模式的设想,供双方深入讨论实施,具体如下:模式一:在我校特殊教育学院现有的盲人中医推拿、盲人声乐、聋人中国画、聋人艺术设计等专业实行资源共享,共同招收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听障和视障学生,可采取1+4、1+5、2+3等模式,即学生先在太平洋国立大学学习一年或两年的汉语语言、汉语盲文、汉语手语和专业课程预科,第二阶段来我校完成本科教育。在此期间,我校可派教师到对方培训教师、进行专业指导。模式二:与太平洋国立大学合作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本土开展残疾人教育,除我校现有专业外,增加适合残疾人学习和自主创业的应用技术类专业,我校派出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教学和管理,俄方教师到我校进修学习。模式三:双方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范围内合作建立中俄特殊教育学院,可实施中等特殊教育与高等特殊教育的贯通模式,同时招收中俄残疾学生。可考虑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3.3中俄高校战略合作模式前景展望

为扎实有效推进合作成果,实质性推进相关学科领域的合作,结合长春大学发展实际,特提出如下建议:(1)以特殊教育学院为主,联合相关部门,与太平洋国立大学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积极鼓励特殊教育走国际化道路,争取在2013年10月份太平洋国立大学校庆期间签订协议。(2)以音乐学院、人文学院为主,与哈巴罗夫斯克国立文化艺术学院在音乐、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生互派、教师互访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争取早日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3)以科研处为主,联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等相关学院,与太平洋国立大学、远东国立渔业技术大学在科研领域的合作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争取与上述两校建立相关学科领域的定期学术研讨会制度,促进我校科研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为深入做好上述工作,同时我们建议学校在以下方面进行政策研究,以便推进我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1)对全校公共外语教学进行改革,建议除开展英语教学之外,开展俄语、德语、西班牙语、韩语等小语种教学,学生从大一起可以任选外语语种,以便为学生在学期间或毕业后出国留学做语言准备。(2)在重点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区域进行合作的学院,开展面向教师的俄语、日语、韩语等语言培训,提升教师的对外交往及对话能力。(3)建立教师国际化培训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教师到我校合作伙伴进修提高,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积极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