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11: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目标确立,因"生"而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赞赏不可缺;但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以批评、惩戒的方式明确指出。前一种是慈爱,后一种严爱,都包含了长者对下一代负责任的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作者就是这两种爱的受益者。在研究教材、进行教学设计阶段,笔者首先思考两个问题:⒈教材的编排意图是什么?⒉放在当下的环境中有什么现实意义?为此,我认识到:现在的小学生都懵懵懂懂,对父母的爱熟视无睹,生在福中不知福。由于成长环境的优越,一些小孩子又往往经受不起如批评、责骂之类的严格教育,而本课正好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材料。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我把教学目标初步锁定为:"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进而通过学习本文,使我们的学生也能正确对待慈爱与严爱。"但学生毕竟太小,语文课又不能等同于思想品德课,因此我进一步锁定"紧扣语言文字,在读中感悟"的过程目标。
二、开课引入,以"生"定教
如何开课,我曾设想了三种方式,首先是针对课题,设计生与师接龙对反义词的练习引入。这一设计虽然很好地复习了课文中的几组反义词,但仔细一思量,学生不能明白老师的教学用意,似乎就是复习巩固课文基本的字词,学生兴趣不高,另外,这样的设计与课文的情感基调也不合拍,最后被我否定了;第二种设计是以爱的诗歌开课,笔者出示了精心制作的PPT课件,并配上音乐,现场进行有感情的朗诵,然后请学生谈听后的感受,好引导学生直奔主题进入学习,谁知老师问,学生应者寥寥,这种方式开课让笔者尴尬,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笔者再次反思:诗歌的感悟本身就很难,小学生接触的诗歌又很少,学生当然也就不会与老师主动配合了,因为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这一设计也被我否定了。经过琢磨,第三次开课,笔者以"采访调查"引入,师问:"喜欢别人表扬的请举手,为什么?"学生刷刷举起了小手,而且每请一位同学起来都能说出为什么,师接着问"喜欢别人批评的请举手,为什么?",教室里一片沉默,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同学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为此,笔者引导学生:"忠言逆耳,相信大家都不喜欢被别人批评,但大家学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之后,对待别人的批评一定会有新的认识,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就这样,老师直奔主题,简约而不简单,学生带着思考进入课文的学习,为教学的高效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实施,"生"为主体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教师采用的一切教学手段及策略都要立足于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才能真正地使我们的课堂高效。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教学看,笔者主要采取了如下方式,努力追求课堂的高效。
⒈情景创设,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在出示作者巴迪·舒尔伯格的相关资料后,我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作者,并通过读去体会巴迪的了不起,然后创设了这样一个场境:巴迪真了不起。有一次,他的作品荣获了国际大奖。按照惯例他发表了一段"获奖感言",在他的获奖感言中,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就是"感谢"。那么你觉得他应该感谢谁?为什么呢?从而很自然地引领学生进入课文1-15自然段,理解父母童年时对他的"爱",激起学生的兴奋点。
⒉精心设问,促进学生深度思维
课堂教学离不开"问",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信息、情感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引导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引导学生深度感悟巴迪父母之爱,我也在问题设计上精心提炼,力求打开学生认知中的"疑点""盲点"。
A、面对巴迪的第一首诗,他的父母是怎么评价的?从巴迪的反应看,他理解父母评价的用意吗?
B、长大后有所成就的巴迪在谈到自己童年的经历时,他为什么要说自己很幸运呢?
C、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精问"促"深思",上述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在促进学生感悟"爱",达成教学目标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⒊以读代讲,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老师的讲解、分析不可能代替学生的主观感受......因此,我主张读得多一些,讲得少一点,练得精一些。"随着《课标》的实施,我们会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朗读、诵读、默读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提高理解、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比如,在理解巴迪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时,我就采用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从中体会巴迪母亲的慈爱和父亲的严爱;如何理解巴迪童年时的幸运,我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片段,交流理解后再用"巴迪之所以感到幸运......是因为......"的格式引导学生口头表达,内化课文的语言;教学课文最后一句话:"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为了增强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在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这句话后,我采用如下的语言激情引读这句话:
师引读:同学们,巴迪的父母是这样,你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当你因为进步而受到爸爸妈妈鼓励或表扬的时候,你要明白......生读上述句子。
师接着引读:当你取得一点成绩而骄傲自满遭到爸爸或妈妈严厉批评的时候,你更要懂得......生再读上述句子
师最后引读:让我们怀着对生活的感激,对父母的感恩,从心底里铭记......师生齐读上述句子。
⒋读写结合,实现学生能力迁移
关键词:跨越式教学;读写结合;激励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8-0033-01
读后写是跨越式教学的主要过程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虽然有读后写的过程,可是学生写的“成果”如何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来、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一直困惑着跨越式实验教师。通过我们尝试,“每周一报”的做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一困惑。
一、“每周一报”的具体做法简介
首先,确立“每周一报”的办报宗旨和制作方法。确定“每周一报”作为学生习作展示的方法之一。采取学生自愿投稿的方法,以班为单位,以本周学生的习作为投稿内容。小学低年级采取手机照相再发送信息到指定手机的方式,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采取发送电子版到指定邮箱的方式。稿件由语文课外兴趣小组整理、排版,由校打印室统一印刷出版。
其次,将读后评作为学生习作互评的方法之一。学生在周一晨读“每周一报”后,在教室的语文园地中采取签名的方法在“每周一报”习作作者的姓名下签名。每一名学生只有5次签名的机会,用来对于优秀习作的肯定评价。
第三,坚持做下去。对语文课外兴趣小组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做到在周日中午之前完成“每周一报”的整理和排版工作,并将电子版发至语文老师的邮箱。语文教师在周日7点前把经过校对和插入评析的电子版发至校打印室邮箱,由工作人员在周一学生到校之前打印完毕,供每班值日生及时分发给每一个学生。学生在晨读时把“每周一报”作为必读内容,并读后及时评价。值日生对评价数据进行整理,分别记入语文习作评价统计表,作为学期结束时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依据之一。
二、“每周一报”方法的剖析
1.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有目的地加以指导
以《丑小鸭回到家》为题展开想象,续写故事。文本内容既有欣赏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学习语言,体会情感,重要的还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他们头脑中储存的信息,运用已学知识进行重组创新。例如,学习了《“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一课后,教师总结谈话:爸爸妈妈“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的截然不同的评价,对年幼的巴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使他从中感受到了来自父母两种不同的爱。你们和巴迪同龄,也时时刻刻享受着爸爸妈妈的爱,但是面对家长的批评与表扬,你们是怎样做的?在自己的成长中又起了怎样的作用呢?请学生结合课文谈一谈自己的认识。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很自然地由文本学习迁移到现实生活。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有了以生活实际为基础的具体内容,就会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教师要真诚地鼓励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趁热打铁,一气呵成。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后写读后感,是对文章内容的再度深化理解,是把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得到训练。一个不起眼的课堂小环节,可谓一举多得。
2. 生生读促进生生写,进一步推进跨越式教学拓展读和读后写
周一“生生读”读的是学生上一周的习作,因此阅读自己和同学的铅字作品读得更深入,更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极大地推进了课外拓展读。为了让同学们读到自己的好作品,在课余学生会主动地回读自己课上的习作,进行整理,选择一周最好的投稿,因此读后写更及时、更有针对性,从而促进了读与写能力的提高。
3. 读后评促进学生读后写、写后改,推进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阅读后评出优秀习作5篇,而这5篇是学生阅读、对比、归纳后形成评价结果的体现。在阅读时,学生会不自主地与自己的习作进行对比,从中生成了一个自己写――借鉴读――自主评――自我提升的过程。读到比自己好的,及时借鉴,下决心下次一定要写好;读到不如自己的,体验了成功。这样,学生在自悟中提高,在反思中发现、在阅读中评价,在积累中提升了习作能力。可见,签字评价的方法不仅推进了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每周一报”的定期出版,记录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成长的历程,也展示了学生了习作的成果,充实了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材料,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推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丁有宽,戴汝潜,朱作仁,田本娜.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细节
教学过程是由无数的教学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是教学过程中从预设到生成、从生成到预设的统一。处理好一堂课中的细节,也就能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说,小细节中包含着大智慧。对教学细节,我有点滴体会。
一、课堂教学细节的缺失现象
课例是一堂一口语交际课,教师让学生倾诉成长的烦恼。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最大的烦恼是爸爸妈妈老叫家务活……”话未说完,全班哄堂大笑,教师随即问全班同学:“这能算烦恼吗?”同学们答:“不算。”教师说:“对,这不能算是烦恼。”那位学生心有不甘地坐下。
课例二是低年级的一节语文课。课上,教师向学生提问文中的一个生词是什么意思,在稍作思考后,有不少学生举起了手。正当我期待着学生的精彩回答时,教师却说出了一句让我怎么也想不到的一句话:“还是让我来告诉大家吧!”于是乎,拿起教案念起了“标准答案”。
诸如此类的教学细节不胜枚举。上述第一位教师缺少课堂倾听的热心与耐心,动辄打断学生,武断评判,尤其是学生发言与教师课前预设相异时;第二位教师拿起教案念起了“标准答案”,于是乎,学生无奈地垂下了高高扬起的希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进取精神就这样慢慢地泯灭了、消亡了。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既定的流程上来,对课堂上生成的各种教学、教育资源弃之不顾,使得原本人情味很浓的人文课堂教学、师生间和谐的人性化关系被教师脑海中预设的程序所代替,被冰冷的人机关系所取代。这些教师的课堂不仅缺少教学细节,而且缺失着教师的人文关怀,缺失了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理解,缺失了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
二、如何关注细节,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1.抓住细节,巧妙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现在很多教师都已注意到这一细节的重要性了。着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就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导语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今天郑老师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导语设计得非常好,“孩子们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得到了父母亲的呵护和爱,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地鼓励是严格的要求。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以爱为主题的第三篇课文,齐读课题(教师指板书)”。语文的趣味性十分浓厚,语文教师教学时应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课堂教学,导语设计的方法也应该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当然,如果刻意去模仿某些名教师会给人一种不自然、不和谐的感觉。我们要结合自己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合理的设计。
2.捕捉细节,生成精彩
细节是整体的细节,整体是细节的整体。设计的细节只有在流动的课堂整体中才能彰现显价值。在具体的教学中,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误点”。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回答,往直奔向自己教学的目标。这样做,往往会导致学生一些错误的认识根深蒂固。
3.体验细节,拓展教学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并作现场的因势利导,必须为“设计”留出空白,赋予更多的可塑性。曾在执教《少年闰土》一文时,我让学生读句子,想象在“四角的天空”“我”能干什么?在学生想象、交流的同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课文中的闰土这时候在干什么呀?”这是个让学生体验“四角的天空”内涵的好细节。于是,我进一步让学生进行想象,想象闰土此时在干什么,与“我”进行对比,为课堂生成留出了一个较充裕的深层次学习空间,学生们非常个性化地表达,而“我”、闰土的形象也水到渠成地得到了体验。反思课堂中的细节教学,关注课堂中的细节教学,笔者对语文课堂所要追求“简单而真切”也有了进一步认识。就是这么简单地看待语文学习,真切地注重细节教学,而语文课堂新的生长点也就在这样的细节经营中产生了。小事不能小看,细节方显魅力。让我们都来关注教学细节的设计吧。通过细节的努力,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变了,业务水平也会达到新的高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创新,一路风尘仆仆走到今天,应该有自己的教学重点和目标追求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显然,阅读教学是以“阅读”为基本手段,以培养基本的阅读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探究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活动中,阅读是本、理解是本、体验是本、感悟是本、思考是本、探究是本、发现是本、创新是本。
然而,眼下不少阅读教学课堂却出现了许多新生的怪现象。教学过程中不引导学生读书、感悟、探究、发现,而把所谓的“有创意”的教学手段、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搬进课堂,让学生活跃其中,美其名曰“阅读教学创新”。稍作审视这压根儿不是创新,分明是给阅读教学添乱。前不久,笔者在一次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中听了这样两节课:
一位教师在对五年级学生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课题中的话分别是谁说的,学生找出来后,让学生分别读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说说自己如果听了爸爸、妈妈这样的批评和鼓励后会怎样想,接着,用大量的时间,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分别以慈祥的爱好和厉的爱好为各自的观点举行辩论会。实在地说,由于学生事前没有准备,辩论会既没有辩出形式上的“热烈”,也没有辩出内容上的“精彩”,最后一节课是在教师的草草小结中结束的。
回顾整节课,可以说是读书不到位,理解不到位,体验不到位,感悟不到位学生无所适从,无所收获。就说那个少数学生忙于自我表现,多数学生被动充当陪客的辩论会,实在没有多大意义。一方面,学生虽然各执一词展开辩论,但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出令人信服的内容观点,这难以让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另一方面,因为辩论,学生很难就某个问题达成共识,到辩论结束,双方学生仍然是各有各的主张。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没有任何帮助,真不明白,这样的辩论放在阅读课上到底有什么作用。退一步说,就算这个辩论会辩论成功了,对学生理解课文又有多大价值,学生游离于课文之外,不读不思,光凭你一言我一语的辩论,他们能得到阅读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吗?没有目的,牛头不对马面的辩论别无他用,无非是给阅读教学添乱。
一位教师教学四年级的《新型玻璃》时,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遍思考这种玻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待学生回答后,就要学生马上写一则新闻报道,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这种新型玻璃,接着让学生从余下的课文中自选一段课文读一遍,把自己的收获和认识或用歌曲或用对联、快板、顺口溜、诗歌等形式表达出来,然后就用较多的时间让学生为课文中讲到的几种玻璃做广告。在学生初次接触新课文的阅读课堂上,只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后就写新闻报道,或用歌曲、对联、快板、诗歌等形式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出来,这种教学安排不知道是出于何种考虑,暂且不说四年级学生会不会写新闻报道、歌曲、对联、快板、诗歌,就算他们确实能写,只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去写感受和认识,学生能行吗?如果四年级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真有那么强,我们还有必要在小学四至六年级开设阅读教学课吗?稍懂教学的人都会知道如此“有创意”的教学,不是在给阅读教学添乱是什么。阅读教学不是不能运用辩论、歌曲、对联、快板、广告这样的新方法、新手段,问题的关键是要用得合理、用得科学、用得有目的、用得有效益,只是为了追求花样翻新而盲目运用,不仅不是创新,反而是给教学添乱。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当学生通过读悟,每个人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形成了自己的见解时,如果针对某些难以理解的问题,或需要提升的观点,恰到好处地运用辩论等方法手段,能够促使他们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更丰富的情感熏陶,获得更广泛的思想启迪,这样有目的、有重点地运用新方法、新手段、才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才能有利于阅读教学的发展与创新。教学的方法手段是为突出教学重点,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如果忽视重点、背离目标、不顾一切地盲目强行使用,只能给教学添乱。
回顾我国建国以来的阅读教学,之所以困惑多多,就是因为为了某种暂时的目的而盲目引用“新法”造成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学习别人,不顾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盲目崇尚前苏联的某些教学方法,致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深陷理性化的,条分缕析式,的教学泥潭。直到今天,许多教师仍然行进在这个阴影之中。 70 年代,受当时政治思潮的影响 ! 阅读教学几经周折后,变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 80 年代,为了急于走出政治困扰,突出语文的工具性,使阅读教学走上真正的“语文”轨道,又盲目地把自然学科中的训练法引用过来,结果使阅读教学的本质性特点和语文的人文性特征几乎丧失殆尽,阅读教学成了四不像的训练基地。教师教得不知所措,学生学得辛辛苦苦。进入 90 年代,为了改革的需要,阅读教学先后推广了“启发式、”“引探式”等方法,由于多种原因的制约,结果使阅读教学一举演绎成了“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招式,阅读教学就是这样,或为了“学习别人”,或为了“突出政治”,或为了“返回故里”,而一直在“添乱”、“减乱”中度过。直到近几年,在多少仁人智士的探索努力下,才使得阅读教学有了自身的教学重点、教学目标和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静而思之,阅读教学应该吸取历史教训,抓住现阶段这个良好的机遇,让其在本位上挥洒自如地发展起来,完善起来,阅读教学的创新是必需的,改革更不能停止,但必须以利于它自身的健康发展为前提,阅读教学再不能打着某个新的招牌盲目地行“添乱”之举。
一、课堂生成的资源化
课堂是一个五彩的世界,是一个千变万化的阵地。农村学生的思维虽然不如城里学生那么有条理,但其中也不乏智慧的火花,只要教师善于把握,一样会让课堂出现耀眼的光环。如果我们认真地把它们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来处理,会为语文教学挖出一个宝藏。在教学《隆中对》一文时,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小学学过《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主要讲诸葛亮忽悠了周瑜。”一语既出,满堂哄笑。我当时眼前一亮:这个学生不一般,这个答案不一般,这个“忽悠”不一般,不能仅仅一笑而过。细究之下,“忽悠”这个词这几年很流行,学生受社会的影响一点也不奇怪。不过,这个词一般是用在开玩笑的话语中,不能用在一些庄重的场合,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位同学用一种自己的独特理解来活用生活中的语言,是一个积极学习语言的好例子,一定要保护这个同学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但又得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首先对这位同学进行表扬:“不同凡响,匪夷所思,思维活跃。但同学们为什么笑你呢?”这位同学回答不上来。我便让那些发笑的同学来说说意见。终于有一位同学说:“‘忽悠’这个词含有玩弄的意思,用在这里有些贬低了诸葛亮。”这位同学想想,也自觉不太恰当,笑了笑,脸上有些微红。我提示他,能不能把“忽悠”这个词换换。后来他就想到用“制服”。大家都觉得比较满意。这样处理,既保护了这位同学的积极性,又让大家学习了语言的使用,明白了语言文字的感彩,可谓“一箭双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仿写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学生仿写往往思维受局限,这就要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让学生活学活用,有的学生就能学以致用,为其他同学开辟一种新的思路。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文章中有一个关联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我让学生用关联词“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造句。一个学生造了这样一个句子:“不必说巍峨的崂山,也不必说具有国际化大城市气派的东部,单是那小小的百花园,就有无限趣味。”我听了后,大加赞赏:“能把课堂学过的内容结合实际生活恰当的用关联词联起来,这是一种高明的创新。”从此以后,我经常让学生针对课文的具体情境进行仿写。有了前面的经验,学生仿写起来就游刃有余了。
二、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什么样的课堂受学生的欢迎,什么样的课堂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在阅读上教师应做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1.培养阅读兴趣,要给学生阅读自由。2.做好阅读指导,如怎样选书,怎样看书等都要做认真指导。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记读书笔记的习惯,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等。在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教师要做艺术感染的天使: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在创新精神上,教师做学生的开路先锋。
三、词语的具体形象化
无论是谁,都应当承认学生学习语言时的个体差异,但学生对具体的事例都怀着一种天生的亲近感。中国的历史悠久,典籍典故浩如烟海,即便是一个阅历不深的青年教师,也为我们让词语具体形象起来提供了足够的来源。讲革命先烈的乐观主义精神时,我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乐观,讲了这样的事例:“有一个石学士,此人心胸宽广,做事不拘小节。有一次,他乘车外出,由于他的车夫不小心,马惊了,把他一下子从车上摔了下来。车夫心惊胆战地扶起他,请求他饶恕自己。这位石学士说:‘幸亏我是石学士,要是瓦学士,这会可惨了。’”同学们听了后都哈哈大笑。我进而告诉学生,乐观就是在处境艰难的时候,仍然开朗笑对。
四、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亮点
这种想法,源于我自己的一次教学实例。在讲《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篇文章时,我当时设置了一个句子的重点理解:“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表现出很纳闷的样子问学生:“只有一个词,作者却都用了句号,作者是不是用错了标点符号?如果没有用错,那么哪位同学能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在我的引导下,一个学生补充道:“我在客厅里等着父亲,一看表,已是七点一刻,但是父亲没有回来。又等了很长时间(这是作者的感觉),父亲仍然没有回来,我又看了看墙壁上的挂钟,七点半了。”其他同学也是类似的答案。我紧接着问:“从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什么?”学生用本课的成语“迫不及待”来回答。我又让学生读这几句话,学生的兴趣明显地高涨。读书的热情高涨。几遍下来,几乎人人能熟读成诵。紧接着我又出示了两篇文章《诺曼底号遇难记》《地震中的父与子》,让学生找出与此相似之处,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我们期望语文教学能立竿见影,学过的好东西能成为学生的东西,那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必然指日可待。这节课给了我一个极大的鼓舞:抓住课文的一个亮点,让学生在幡然醒悟中欣喜地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这样他们就会过目不忘,就乐于学着应用。
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就尽力在每课中找出一个有特色的地方,让学生思考,研读,体会,做到“质疑——豁然开朗——喜爱——成诵。”
回顾两年来的工作,我想用三个词语来概括:“学习”、“合作”、“发展”。
我很难忘记上学期开学初的一件事。庞校长带了实验小学的部分老师来听董玉华老师的课,隔夜,袁校长嘱咐我安排好上课的班级和场地,我答应了并和往常一样打电话给王威虎老师请信息处安排观摩教室的音响。第二天早上,袁校长再次询问我此事,我满口答应.好了!意想不到的是等袁校长、庞校长带着一群实验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推开门走进我熟悉的观摩教室时,室内却是一片狼籍:乱七八糟的椅子,纸团遍布的地面,还有面板脱卸的桌子……当实小叶秀琴等老师伸出手来帮着整理桌椅时,我真的羞愧难当。后来我知道那一次庞校长是专门带低年级的老师来看我们上课常规的。庞校长没有批评我,袁校长也没有责备我一句,甚至王威虎老师还专门向我致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敢看两位校长的面孔,不敢回想这件事情。及至和谭文杰老师共事,坐在一个办公室里看着他筹划家长会关照到每一层楼面、每一个教室、每一个教室里的哪怕一只饮水杯的时候,这种内疚和自责更为深刻了。谭老师用一言一行告诉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高低,但要很好地胜任一个岗位的工作首先要“敢于负责”。“责任重于泰山”,就像他自己在述职报告中说的那样要“像南沙群岛的守岛战士一样,每时每刻向祖国母亲报告,这里平安无事。”我想,这种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美德是在工作中获得尊重、信任、合作的基础,是获得人格提升的必修。身边的榜样深深教育着我,也时时提醒着我:汪校长、袁校长、庞校长等老一代人的严谨、执着、一丝不苟;陆校长、匡主任、芮主任的勤学善思;李励和殷春艳的锐意进拳…他们,始终是我身边最生动的老师。
当然,堪为老师的还有我们各学科的学科主任,因为他们都是各条线上的专家,我在很多学科的进入,都是在他们热情的引领之下,但是我们更多的是相互间的合作,在陆校长的指导下我们着重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主要从作业、集体备课、学科竞赛和活动课程等诸方面勾勒质量保障体系的框架:改期末的作业评比为定期的备课组自查和不定期的学科组作业抽查;改单一的关注期末考试为期中调研和期末考试并重,关注常态下的质量状况;确定和完善了备课组长,启动集体备课组长负责制,制订备课组长职责;完善了学科竞赛制度,每学期按计划正常有效地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本学期配合校长室启动常规调研机制,完成调研综述。
二、搭建了较为宽广的教学研究平台
多层次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坚持正常备课组、学科组、校级、校级以上等不同层次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人人参与研讨,在研讨中内化实施理念,完善操作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
两校互动研究机制:每学期坚持按计划与实小老师进行教学研讨活动,利用好两校优势资源,共同打造高水准的研究平台,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各两次,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各一次,每学期正常活动在10次以上。同时确立了“上有观点的课”的理念,每次研究活动都有相关专题,本学期还形成了研究活动综述。
周二校长听课活动:坚持了两个学期每周二“校长听课日”活动,构筑校长与一线教师的“对话”桥梁。
学科主任专题调研:每学期学科主任就本学科的教学情况实施常规调研,并形成一定的书面材料进行交流、商讨和问题解决,促进了学科主任层面的研究,成为推进“学科主任负责制”的有效策略。
三、启动了校本化的新课程研究
当前的教学工作离不开“新一轮课程改革”这一背景,在庞校长的引领和帮助下,我们启动了对新课程几个增长点的校本化研究:中小学联合制订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学科改革指导性意见》提升课堂教学实施水平;校本课程以《星空》推动日记作文的教学,以修订两次的《赏读》推进课外阅读,本学期制订了配套了现行教材的《思维训练》正在试用之中,制订了《英语口语教程》促进英语口语的训练;综合实践活动汲取了多元智能的主题教学理念进行校本化设计与实施等。当然这些都还刚刚起步,接下来还要进行多元多层的研讨促进逐步完善和改进。
罗列了这么多,只想说一句:教务处的工作离不开所有成员的合作。合作增进了信任和理解,获得了团结与进步。可以说,我们教务处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善于独立工作的个体(大家会在他们的述职报告中看到),但当我们手挽手的时候,更是一支充满战斗力的队伍。
当然,作为教务处,我们和政教处、教科室、教师管理都有密切的合作。每当我想到自己是这样彼此相依的工作链上的一员,就会涌起心底的温暖。我知道,这是我工作不竭的动力源泉。
其实在教务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被日常烦琐的事务淹没(每个学期听课都超过80节,本学期到现在97节,所以我经常奔跑),要想“在忙碌平庸的工作中不磨损一个人的自由精神和艺术气质”、“既能在变化多端的社会中生存,又能坚守自己的精神空间”,那惟有“发展”。我感谢庞校长的引领,使肤浅而浮躁的我也能逐步走进教育研究的大门。
也感谢庞校长一路的期待、鼓励乃至鞭策,汪校长热心、无私的帮助,使我咬紧牙关走过了将近两个学期,研究工作从一开始方案都难以形成到现在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基本明晰的操作思路、确立了中心研究组、梳理了将进一步重点研究的问题、在课题主页上增设了“点点滴滴”(案例反思)和“我的教育故事”两个栏目以更贴近我们日常教学的质的研究。当然,这也是刚
刚起步,但参与课题研究使我以往很多模糊的感性认识逐渐清晰起来,增强了原认知能力和工作中理性思考的含量。学会“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反思”,“让研究成为我们的工作方式,让学习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成为我潜意识的追求。朱小蔓博士前不久在中央教科所青年读书会上谈到自己的学习与反思时,发出这样的呼唤:“让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她说:“人为什么要读书学习,我们为什么需要学术中文化的力量,是因为人活着太需要支撑我们生命的东西,太需要为我们每一天生活得到鼓励和依据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寻找自己的为人做事的原则、信念乃至方式”。由此我想到当我们在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徘徊、焦虑甚至煎熬的时候,也许我们正在逐步走近或构建或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研究给了我辛苦、忙碌、平凡的工作以无怨无悔的一个理由。
[关键词]语文;理性;语言;思维;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9-0039-04
[作者简介]余坚(1962―),男,广东高州人,本科,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教育研究室教研员,小学副高级。
小学语文教学正在经历着从教学理念、课程内容到学习方式、教学手段和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大刀阔斧的改革,然而滤尽浮华,冷静审视,小学语文教学却存在很多困惑,诸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孰重孰轻?语文教学要“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诸要素中哪个要素是主要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老师的作用如何体现?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究竟以教材资源为主还是课外资源为主?要解决这些困惑,必须理性地思考我们语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努力促进语文教学回归学科本位。
一、言语学习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
崔峦先生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是学习语言,培养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感悟表达的精妙,在培养语感、提高整体把握能力、领悟读写方法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用字上下功夫。
(一)找准言语训练的基点
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问题,是阶段任务不清,教学目标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存在。低年级忽视朗读教学和词句教学;中年级忽视段落教学;高年级只注重分析内容,忽视学习语言、领悟写法。各年段重得“意”、轻得“言”。究其原因:一是不清楚“教什么”,二是不懂得“怎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是辩证的统一体,只有清楚“教什么”,找准语言训练的基点,才能使“怎么教”更有实效。如教学《颐和园》这篇精读课文,一位老师在学生初读课文,理解作者是按 “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 的游览顺序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1.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分别看到什么?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抓住描写景物的句子体会,并总结学法。2.自主研读“长廊”和“昆明湖”的段落,一抓特点,二悟表达方法。3.学习文中写法,描写校园一角。4.文章哪些语句提示了游览顺序,找出来,体会其作用。
以上可以看出,这位老师抓住了年段训练的基点,清楚地知道训练什么,什么时候训练,训练到何种程度,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有意向的,且是互相联系、逐步深入的。
(二)理解言语表达的形式
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的问题实际上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争执,对广大教师来说,首先要清楚什么是言语形式,什么是言语内容。通俗地说,“言”,是指语言文字的各种知识,也包括言语表达的技巧与艺术,它指语文的工具性。“意”,是指通过语言而得以传达的各种思维、情感、思想、意志与人性,它体现的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其次,要弄清楚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关系。从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看,语文教学应该通过对言语形式精妙的品味,进一步提升人文、情感的内涵。一句话:“言”“意”兼得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
(三)致力言语内化的引领
言语的学习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认读、理解、内化、记忆。 认读是基础,理解是前提,没能正确读通文本,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学生就不可能内化运用文本语言,使消极语言变为积极语言,使文本语言变为学生自己记忆储备的语言。如郭初阳老师在教学《鸟的天堂》中“众鸟纷飞”片断的时候,从感受语言文字到理解语言形式、引领语言内化、发展语言能力,很有独到之处:1.让学生研读课文,找一句跟鸟有关的句子。2.在学生默读、思考、汇报后,引导学生朗读描写“众鸟纷飞”的段落。3.在学生完成感情朗读、填空式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照“众鸟纷飞”这个言语形式,选择一个自己所熟悉的场景(不再是树林,也不再是鸟了,状态变了,动作也变了),表达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的句子。这样,学生不但留住了巴金文章的语言格式,还得到了写一个大场面的启示。
二、思维发展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习语言的目的是发展思维。正确地发展思维,是语言能力提高的前提;有了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必将会促进思维的发展。语言和思维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是统一的。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一方面进行思维活动,同时又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语文教学必须坚持语言训练和发展思维的统一,语言训练和思维方法的统一,思维的培养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
(一)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品质则是智力的支柱。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直接影响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因为人的思维既有共同规律,又有个体差异,这些差异,我们通常叫思维品质。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人无时无刻不在思维,而且都以自己习惯的方式思考着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也告诉我们,“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有目的的反复训练,不仅可以矫正学生不良的思维习惯,而且能使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逻辑性、批判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得到发展。
(二)训练基本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哪些思维能力?尽管看法有别,但是我认为以下几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值得关注的:一是直觉思维能力,二是想象能力,三是求异思维能力,四是求同思维能力,五是逻辑思维能力,六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片面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发展的。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句“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教学这一句子可通过比较、讨论两个“幸福”的不同含义。让学生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即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时,也不忽略求同思维。这样,才能“放”得开,“收”得拢,准确感悟两个“幸福”的“同”与“异”,使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三)追求有效思维价值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语言现象中的字词、句型、段式、章法就一个具体的思维流程来说,都遵循一条基本法则――就是必须从思维起点开始,逐步走向终结。即有一条思路,这就是思维的有序性。语文课堂教学切忌无的放矢,应该抓住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但这样还不够。正如王尚文所说:“语文思维是指主体在读写听说活动中与言语同步展开的思维活动与思维能力。”语文思维能力指在听说读写活动中与言语同步的思考能力。要达成这样的能力,就必须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努力追求思维过程及其结果的质量,使语文思维活动做到有序而有效。
三、语言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重视对语言的理解,更要注重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将语文实践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定位在“语文实践”上,就是认定语文课是关于语文实践的教学活动。
(一)独立自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语文教学要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人,才能真正具有一种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和愿望,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如何保证学生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我认为:首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对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耐心等待学生思维的结果。凡是学生能读懂学会的,就让学生自悟自得。其次,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在充分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分享学习收获,进行学习评价。这是落实自主、独立、创造性语文学习的基本条件。
(二)以读为本
“以读为本”是我国语文教育的灵魂。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深入推进,阅读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减少了,但“满堂问”增加了。在改革和反思中我们发现,有些经过历史锤炼和实践完善的学习方式仍然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方式。比如语文教学中的――读。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今天我们仍旧提倡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以读为本就是以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为本。但并不是无限制地将课堂教学变成学生的自由阅读,也不是放任学生在课堂内胡思乱想。教师是要对学生的读加以精心组织和指导,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发展能力、挖掘潜力,努力体现:读,一遍有一遍的目的;读,一遍有一遍的方法;读,一遍有一遍的效果。
(三)平等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作为一种交往方式,意味着师生关系的平等,否定了“独白式”的教育;“对话”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意味着知识与能力的动态生成,摆脱了“教材至上”的盲从。在这里,把“阅读教学”定位为一种“对话”,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折射出现代教育的理念之光。这里的“对话”,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流,它是“互动”的一种外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存在着对话权由老师主宰,对话目标不明确,对话脱离文本,对话内容肤浅等弊端,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质量。要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一要营造对话的平台,让学生愿意对话,有机会对话;二要围绕对话的载体,充分利用阅读期待,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解读文本,挖掘对话的资源;三要指导对话的技巧,启发学生抓住对话的“点”,构建对话话题,让学生学会对话;四要重视对话的评价,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互动对话,让学生享受平等对话、探索新知的乐趣。
(四)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重要的语文教学原则之一。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道破了读与写的紧密联系。杜蕴珍老师也认为:阅读教学要把握语文课的方向,落实“学语习文”。 在学习了文本基本内容、言语技能、言语形式之后,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 光读书,不练习,属于只学不用,读书既要明理,也要运用到实践当中。而且,写作还能促进对书本的理解。现在比较流行的是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来迁移巩固,但许多读写结合往往变成了课文内容的“仿写”,课文情感的演绎,而非表达出个性化的语言。今天我们的“读写结合”,应该走出急功近利的误区,强调“熟读精思”“虚心涵泳”,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强化语言实践,倡导语言创新。这样,“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
(五)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是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孔子有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意是如果教师举了一隅,而学生不能以三隅来说明印证,则不必强求回答,应该相机再加以引导。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能力呢?实践告诉我们,知识可以转变为能力,语文能力的发展过程是也是知识不断建构的过程。叶圣陶就十分强调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他说:“语文教学无非就是个例子,凭这些例子要让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因此,语文教学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实现语文学习能力的迁移,进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四、个性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教育是育人,人是要有个性,然后才会有创新,最后才会有社会的进步。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个性化的学习,尊重孩子的天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提出个性化问题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由敢问到善问,提出极具个性的、富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提出一个好问题,与解决一个新问题的意义同样重要。因为语文教学的规律就是以提出问题为开端,以探究问题为线索,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例如:学生在默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课文后,提出了很多个性化问题:为什么课题要用引号?为什么父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为什么说“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些问题既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学生理解文本的关键。
(二)鼓励个性化感悟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对语言材料的初读感知,到熟读精思,再到活读鉴赏,其个性感悟也就因人而异。如学习了《天窗》一文后,学生有了更多的个性化感悟:“天窗”是想象的翅膀;“天窗”是心灵的慰藉;“天窗”是快乐的源泉;“天窗”是孤独时的朋友;“天窗”是启迪智慧的老师;“天窗”是扬起希望的风帆;“天窗”是洞察宇宙的慧眼;“天窗”是开启创造之门的钥匙……
(三)发表个性化见解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任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专注地倾听,提出自己的想法,发表个性的见解。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在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加深自己的体验,丰富自己的理解。同时, 语文教学中“听”和“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生生之间发表个性见解,可以从对方的见解中得到启发,吸收和分享对方的学习成果。即使学生提出荒谬的假设,甚至和教师的意见针锋相对,也要鼓励他们的积极性,不讽刺、压制,逐渐形成探究问题的民主学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