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12: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课文教学价值的三个维度
如何判断课文的教学价值?综合叶老和朱老对教材价值的论述,再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表述,笔者认为,课文的教学价值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思考:知识、方法、思维。
知识是指课文中外显的、课标规定的基本语文知识,课文承载的是须要掌握的陌生知识。如课文规定的必须掌握的生字词、句式、修辞、基本的语言积累等。方法,是指课文蕴含着结构方法、行文方法、观察方法、叙事方法、说理方法、言语方法、逻辑方法等。思维,是指课文隐藏着的作者思考、表达的角度,推理、推论的逻辑、观点等。
随着年段的不同,课文的教学价值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低年段侧重于外显的知识,高年段侧重于方法和思维。如果是高中阶段,则应借助课文,着重于培养学生思维。张志公先生曾提出“什么是智力?智力的主要内容是思维能力,包括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以及突破性。一个人能够迅速、准确地接受外界的刺激、信息,并经过分析、选择、判断,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这个人的思维能力就比较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比较聪明。如果不仅如此,他还能在已知的知识、规律的基础上,大胆的有根据地提出未知的东西,把它交付检验、证实或修改,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明、有所发现,这就是创造力,即思维的突破性。”欧美学者一直将批判思维作为创新精神来看待,他们主张:批判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基础,开发人的批判思维就是开发人的创新思维。
二、课文教学价值的原则
1.学段原则
探寻课文的教学价值,不能脱离学段要求,揠苗难以助长,就低则学无所得。如人教版2年级《清澈的湖水》,除了生字词这些知识价值外,还有什么价值。课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可以作为训练学生方法、思维的核心价值,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运用比喻句练习说话,集语言、方法、思维于一体,有机糅合,综合训练。
可以抓住“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一句,让学生认识、辨别比喻句中“正要”、“欲”的意思,抓住“正要跳起”与“青蛙”、“展翅欲飞”与“雄鹰”的相似与关联,让学生仿照例子造句。在仿照课文例句的基础上,扩大了句子容量,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这不是简单机械的接受、模仿,而是借助课文“例子”,掌握比喻句这种语言表达形式,引导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由模仿到创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文体原则
不同文体有不同的写作规范和要求,“文体规范是一种带有共性的语言规则”,小说重在情节的叙事、人物的塑造、悬念的设置、环境的设计等;散文重于作者独特情感的抒发和独特语言的运用;论说则重在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先生1992年为怀念叶圣陶老先生而写的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家肖复兴对叶老的感激与敬仰之情。文章选入教材虽经修改,但作者强烈的情感不变。教学时应紧扣散文抒发作家独特的个性情感来品悟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安排材料抒义的。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完全忽略了散文教学的基本特点,花大量的时间纠结于学习研究叶老先生如何运用修改符号为肖复兴修改习作,引导学生学习习作修改的方法,显然这是有失偏颇的。
3.思维原则
满足于掌握知识是基本的学习,善于学习者总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知识、辨别学习材料的真伪,思考作者的思维逻辑,提出自己的见解。探寻课文的教学价值,应重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培养思辨能力上。
如人教版6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课文浅显易懂,情感真挚。海鸥在老人遗像上空盘旋不忍离去的情景尤为令人动容。如果学习这篇课文,教师只是引导探究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显然是低层次的教学,不能达到6年级学生应有的思维训练效果。老人为什么要“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到翠湖喂养海鸥?老人为什么要坚持十几年喂海鸥,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愫?课文并没有介绍。如果只是根据教参给予的解释,那是粗浅而空泛的。教师若能提出以上两个问题,让学生阅读邓启耀的原文《访灵札记》,学生对老人与海鸥则会有另一番思考,学生的思维会在教师的引领下步入更广阔、更深邃的境地。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一种重要形式,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推崇。“巧妙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同时又能够拨动学生心弦,与作者感同身受;诱发学生思考,领悟文章内涵;激发学习兴趣,触动表达欲望……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感悟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就如何设计于课文中的“问点”,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着眼于文章的“补白点”提问
精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描写细腻,内容丰富,感彩浓重的文章,但在某些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神态,物体描绘等方面也留下空白,给学生提供了遐想、体味、补白的空间。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这些“空白点”精心设计“补白式”的提问,就能够唤起学生无限遐想,激发学生思维,建立起师生、生生、文本与学生、学生与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学生就能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展开想像,进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丰富对课文知识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由此,巧妙利用课文中的“补白点”发问,给学生提供可以展开想像的余地,成为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焦点”。
比如:《坐井观天》一课教学,在学生学完全文之后,紧接着发问:“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会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像,补充青蛙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老师根据情节的空白处设计了这个问题,在充分理解青蛙和小鸟两个动物形象的基本上让学生进行再加工,进而创造出新的形象――青蛙不再是那只自以为是的井底之蛙,通过游历学习,成了一只见多识广的旅行家。通过想像补白,学生进一步明白了“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领会了《坐井观天》的寓意。这样的“补白式”提问,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丰富了学生对文本寓意的感知。
二、着眼于文章的“疑难点”提问
课文中的疑难点,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通过自读自悟快速弄清楚的,必须依靠教师的巧问设疑,深入剖析,层层引导,才能使学生恍然大悟,解除疑点,突破点,留下深刻印象。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当学生了解“五光十色”本身的词意后,紧接着问:“海水为什么是五光十色的呀?”是呀,水是无色的,为什么到了海里就变成“五光十色”呢?一时没人举手回答。我校洪老师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学生反复读了第二自然段,很快就明白了是海底高低不平,海水有深有浅的缘故。洪老师进一步追问:那可以用“五颜六色”呀,为什么要用“五光十色”呢?学生又陷入了沉思,这时老师及时地点拨:大家“想想天上的太阳?”学生猛然间悟出:海水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瑰丽无比,给人们强烈的光感,所以用“五光十色”能写出了海水特有的美丽光泽。接着洪老师趁热打铁用简笔画,进一步让学生理解“阳光、海面、海底高低不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产生“五光十色”的原因,此时学生不但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还体会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课堂上的问点要立足突破难点。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抓住难点进行设问,能化难为易,点要害,通关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着眼于文章的“趣味点”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提问”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求知欲望会得到有效激发,就能够集中注意力,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趣味点”提问是有效提问一个重要点。
如:《小小的船》一课,可以根据文本意境美和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你像小女孩一样飞上天,你会看见什么?心情怎样?”像小鸟一样飞上天,这是一年级小朋友最渴望的梦想了。因此问题一出,学生兴趣盎然,小手纷纷举起,有的说:“看见了流星雨”;有的说:“看见了外星人”;有的说:“看见了长城”;有的说:“我看见了宇宙飞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意境时,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升华了对课文理解与感悟。
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可见,教师如何从提问入手,设计出有价值、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尤为重要。该师的提问妙在对老问题变换个角度提问,课堂一下子变得妙趣横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着眼于文章的“发散点”提问
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思维方式。语文课文中有不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点”,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去发现,并充分利用,使之形成“问题点”,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培养思维的多端性。
如:《老人与海鸥》一课教学,在学到老人去世后海鸥在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不肯离去的不同寻常的场面后,提问:“如果当时你在现场,看到这样的场面有什么感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浮想联翩,仿佛真的来到当时的现场,心灵受到震撼,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感受到海鸥的灵性与情义,感受到老人对海鸥无私的关爱,感受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感受到“大爱”可以创造奇迹,感受到善待一切,就会收获物价情义……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努力从多角度去思考,去感悟,老人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高大、丰满起来,海鸥的情义也深深植根在学生的心中,针对发散点提问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感悟能力,同时也为更好地理解下了铺垫。
五、着眼于文章的“对比处”提问
小学语文教材中作者经常看到作者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人公思想境界,表现文章的主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就是通过旁人的放弃与父亲的坚持进行对比描写,来表现父亲那种近乎失常的举动背后,蕴含的坚定的信念,表现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在上这一课时,可以抓住了“阿曼达的父亲是怎么做的,其他人又是怎么做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抓住父亲“疾步走到、动手挖、埋头接着挖”,其他人“匆匆赶来、痛哭、绝望离开”等关键词,通过反复的比较阅读,体会父亲不放弃的坚韧品质,体会父亲的“了不起”。进而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文本的内涵一下子就凸显出来,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更好的熏陶。
如果我们老师按照一般的逻辑和时空顺序发问,学生只需顺藤摸瓜也能找到答案,但思维的价值不大,而且,多次的单独重复的提问“为什么说父亲了不起?”,学生的思维还会出现暂时性抑制。提问时找准“对比点”切入,从旁观的视角切入问点,要求学生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回答问题。这种“对比式”提问的妙处在于借助相对的两组描写材料,构成矛盾情境,从而启发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如果问得巧妙,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并能有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