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

时间:2023-06-07 09:12: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治理发展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

第1篇

水价上调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我国的水工业行业将成为传统行业中的朝阳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目前巨大的水业市场和潜在的增长空间,是世界上任何人都不会忽视的。据预测,2020年以后中国将成为国际上最大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市场。城市水业在新世纪中是一个大舞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城市水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供水、污水处理市场将出现迅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镇供水会成为供水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跨流域调水补水工程,缓解部分重点缺水城市的供水矛盾,工程耗资达5500多亿元人民币。

“十五”期间,全国新增城市供水能力160亿立方米新增乡镇供水能力120亿立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由目前的86%提高到98.5%,村镇供水普及率达到50%以上。至2010年底,使农村现在约3亿多没有享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数减少1/3,到2020年底基本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改善供水质量,提高供水水质标准,更新改造现有管网系统。“十五”期间,全国20万人以上设市城市供水管网需改造总长度为2.65万公里,总投资307亿元。

根据“十五”计划,供水行业的年产值要从600亿~700亿元提高到1500亿~2000亿元。这必将带动供水市场的投资需求及相应企业的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水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2003年,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60亿吨。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348.9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只有42.2%。全国七大水系及一些淡水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基本丧失使用功能。城市周边水体污染突出。

由于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造成城市水环境的不断恶化,目前已有90%左右的水源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由此可见,要保护城市水源并改善水环境,必须加大污水处理力度。

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采取了一些主要措施,如:

实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工程规划,保护水生态环境。“十五”期间,全国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600万立方米/日,所有设市城市都必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到2010年,全国所有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应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达70%。未来10年中国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投资需求将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

推行再生水利用,要求缺水地区在规划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时,还要同时安排污水回用设施的建设。计划到2010年污水再生利用量占处理量的30%,年污水再生利用量达到78亿立方米。

第2篇

关键字新型城镇化 小城镇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1、背景分析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小城镇作为城镇化最基层单元、新农村建设组织中心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空间载体,小城镇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乡村社会内涵,消除城乡二元社会差别,为新型城市化道路提供必要的准备。

湖岭镇位于温州瑞安片区西部山区,作为温州市50余个中心镇之一,是建设1650网络型组团式大都市的重要组成,也是温州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功能平台。研究其发展战略定位和路径,将有利于湖岭镇在区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跨越性发展,也希望能为其他中小城镇发展提供参考。

2发展条件

作为瑞安西北片区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基础设施集聚的片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内涵深厚的文化资源,以及良好的特色产业资源和原生态环境,发展潜力巨大。

2.1区位条件

湖岭镇位于温州市域板块几何中心位置,地处主城区、瑞安市、文成县和丽水市青田四地交界处, 随着温州大都市主中心和瑞安“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温州绕城高速、104国道西迁建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区位及交通条件将获得较大改观,区位优势明显。

2.2生态环境

湖岭作为浙江省级生态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山峦叠嶂,水网密布,竹林、稻田、村庄构成山水田园画卷。已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3个,瑞安市级以上“千百生态村”60个,生态环境设施建设也正在逐步完善。

2.3文化资源

湖岭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类文明的遗迹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经过数千年传承,形成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牛文化、华侨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氛围,具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4产业发展

湖岭具有良好的牛产业、工艺品加工产业、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条件。湖岭牛饲养、交易及牛肉制品加工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工艺品加工产业的产品体系完善;湖岭农业产品丰富,有机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有山水风光资源、人文资源、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和观光农业等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3、制约因素

在区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岭镇正处在新发展平台上,可以在更大的空间上整合资源促进发展,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级地方政府扶持中心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但是同时,需要清醒的认识到,湖岭仍存在的一系列制约因素。

3.1区域发展同质困境

围绕农业、旅游业、生态功能等领域的定位都与周边高楼、陶山、泽雅、四都港流域等地功能存在重叠,产业发展、城镇功能等都有同质化的可能,势必会陷入同质发展、低效发展和盲目竞争的困境。

3.2资源开发利用低效

从资源禀赋来看,湖岭具有突出的山水风光资源、人文资源、红色文化资源、观光农业资源等旅游资源,以及未受破坏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牛、工艺品加工等产业资源,但未加以良好的利用,开发利用率低。

3.3经济发展模式粗放

湖岭镇经济发展以高投入、高污染、低收入为特征,发展模式落后且粗放。牛产业养殖不规范、交易规模小、加工企业附加值低;工艺品加工产品档次低、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大;农业方面效益不高,空间受限。

3.4生态保护意识淡薄

湖岭自然生态基地较好,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如潮基制革水污染严重、灵溪造纸作坊下游水质污染、工艺品生产空气污染以及农家乐建设、旅游景区开发“低小散乱”等引起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4、战略定位与路径

研究认为,湖岭镇战略发展定位必须在温州大都市“1650”和瑞安“一主两轴四片”城镇体系的空间格局之下,通过资源整合,突出文化融合、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研究将湖岭战略定位为:特色产业和文化相融合的生态宜居型旅游城镇。并提出以下战略路径:

4.1谋划“三个整合”促进片区资源开发

通过有效整合空间、产业、文化、生态资源,加快片区开发和提升。有效整合空间资源,通过农房集聚和旧集镇改造,以及荒地和废弃地利用,科学统筹片区用地需求,给予重点产业区块、农房集聚、城镇新居住区块用地倾斜;有效整合产业资源,统一谋划,分步开发各地优势产业,实现片区产业的有机融合;有效整合文化资源,通过整合区内各种优秀文化,进行有效的策划和宣传,树立发展特色。

4.2践行“三业共融”促进城镇实力提升

在湖岭产业发展过程中,突出旅游产业主导地位,并促进旅游业同湖岭其他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将文化元素、山水风光和特色产业融入旅游产品体系,培育旅游业成为片区产业发展支柱。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牛产业、工艺品产业、农业和商贸服务业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体系。大力引导牛产业、商贸产业、工艺品加工产业、高效农业融合发展,加快配套设施载体建设,促进城镇产业结构升级和综合经济实力提升。

4.3开展“三城共建”促进城镇特色彰显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特色产业区建设,促进牛产业、工艺品产业和有机食品等特色产业集聚,形成产业城镇;依托片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休闲旅游景点,体现休闲文化,迎合都市人群对慢节奏生活的需求,发展休闲产业,建设休闲城镇;大力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注重将生态文化融入新镇区建设,打造生态城镇。

4.4落实“三项政策”促进城乡面貌转变

实施交通道路配套建设工程,重点实施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加快融入区域快速交通路网,提升全镇各片区道路通达度和旅游景区道路等级;实施公共设施配套工程建设,以镇政府搬迁为契机,实施一批教育、卫生、文体、及民政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产业和人口集聚需要,改善民生福祉;实施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工程,完善城镇给排水、垃圾、污水、电力和能源设施,提升城镇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

4.5实施“三大整治”促进城镇环境改善

在湖岭城镇建设和产业开发的过程中,要将生态保护做为关系湖岭发展前途的战略问题来考虑,确保生态环境不受过度破坏。实施生态功能区环境整治,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地、森林等生态敏感区,确保总体环境良好;实施城乡环境整治,着力引导生态产业发展,淘汰高污染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实现污染集中处理;大力实施小流域治理和山塘水库整治工程,改善水库、溪流沿岸生态环境和自然面貌。通过生态环境整治改善,促进片区发展环境提升,使优美的生态环境转化为湖岭最具吸引力的优势资源。

第3篇

1.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概述

1.1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定义

区域性公共管理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建设等方面进行的多元化公共管理,以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公共利益为管理核心,有效利用协商、洽谈、调解、谈判等方式方法对区域内部以及与该区域有横向或是纵向交错关系的区域进行公共管理[1]。区域性公共管理涵盖以下几个内涵意义:第一点,多元化是区域性公共管理主体的突出特征,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私域机构以及第三组织;第二点,区域性公共管理以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公共利益为工作核心,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工作目的是解决复杂交错的公共问题,这些问题多是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建设层面生成的;第三点,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方式方法不同于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和政府组织的区域管理,不存在任何竞争性质和强制行为,而是在公正平等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协商、洽谈、调解、谈判等方式方法处理区域性管理问题;第四点,区域性公共管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马浩原理对象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区域个体与共体之间逐渐形成了交互重合的发展趋势。

1.2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政府区域管理机制中新兴的主导形态是行政区行政,行政区行政是国家治理的历史产物,也是社会演进的时代标志,在人类行政区划史的伴随下诞生并发展。由此可见,区域性公共管理是国家内部行政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主导机制。传统的行政区域管理机制存在一定弊端,比如行政区域管理目标模糊、治理主体单一、“权力至上”等[2]。随后,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影响作用下,国家行政部门对区域性公共管理的认识更加深刻,切实感受到区域性公共管理对构建有序社会的积极意义,使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在新形势下,区域性公共管理面临着多种因素的挑战,同时也是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机遇,“无界性”和“外溢性”是当今世界格局下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突出特征,经济、政治以及社会事业的治理急需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规范,它要求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区别于传统的行政区划模式,同时发展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全新形态,进而推动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

2. 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时代特征

区域性公共管理是社会公共管理现代观念的突出表现形式,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都初具规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体系性。现代区域性公共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显得尤为重要。区域性公共管理对区域以至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发展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区域性公共管理是以国家为主导、各阶层组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的多元化公共管理,能够有效实现区域内部的科学管理。如何推动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成为新形势下强化国家区域管理的重要议题,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论述了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科学含义以及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并从多个角度强调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突出特点和时代优势,为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指明了方向,以期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关键词:现代性 区域性公共管理 发展策略管理挣脱了传统行政划区的硬性束缚,同时弥补了行政区行政的制度缺失,在全新的世界格局下构成了区域性公共管理机制的稳固框架。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可以从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社会背景、价值导向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着手探析。

2.1 从社会背景的角度谈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特点

从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社会背景出发,区域性公共管理是国家社会开放和政府制度透明的时代产物,它满足了公民知情权的合法享有,是构建民主社会的机制保障。在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影响下,权利变更、风险加大、难以估测是社会生态复杂的发展趋势,市场经济的全球化、科技信息的普及化以及社会公共事业的高度渗透巩固了区域性和全球性的依存状态,进而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层面不断扩大,实现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广度”与“深度”的全方位管理。

2.2 从价值导向的角度谈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特点

从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价值导向出发,公共问题和公共事业是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价值导向关注的重点内容,弥补了传统区域性公共管理中以行政区划为一切工作重点的固有弊端,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秉承区域性行政和共同合作治理的科学观点,实现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事务分层和细化治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同时也是广泛的,既有国家政府部门,也有私域机构和第三组织,切实构建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新格局。

2.3 从运行机制的角度谈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特点

从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运行机制出发,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实现了多元、分散、上下互动的管理对象的有机整合,理顺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中合作网络和交互重合的复杂关系。协商、洽谈、调解、谈判等方式方法是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主要手段,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对区域内部以及与该区域有横向或是纵向交错关系的区域进行联合治理,这种联合治理的模式遵循了经济市场的内部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点,实现了公共利益的多元认同,加强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多元主体的合作关系。

3. 推动区域性公共管理发展与崛起的策略方法

3.1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理念创新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理念创新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实践工作,继承并革新先前区域性公共管理理念的精华,打破传统区域性公共管理理念的束缚,与现代管理理念接轨。在满足时展需求的条件下,实现共同合作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发展,与此同时,还需加快改变区域性公共管理“集权式”的传统模式,明确区域性公共管理多元主体与多层客体之间的关系,加强主体与客体的现实联系,促成新形势下多元化的区域性公共管理模式,体现出区域性公共管理理念创新的优势。

3.2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法制建设

法制建设是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规范区域性公共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使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始终走科学化、理性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利用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明确区域性公共管理的责任践行范围和权力使用范围,加强区域间公共管理的新型合作关系,同时能够有效保障国家政府间的国际化合作。纵观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法律制度化树立了区域性公共管理主体的权威形象,保证了区域性公共合作管理的持续性。

第4篇

Li Liping;Xiao Yanling

(Petroleum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Northeastern University of Petroleum,Daqing 163318,China)

摘要:本文对环境问题对石油企业发展进行限制分析,得出国家法规及政策限制、大企业社会责任的制约、资源浪费严重、国际环境保护标准限制是主要问题。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石油企业环境保护的现状,探讨中国石油企业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以期为中国石油企业的环境保护提供一些参考。

Abstract: This paper made limited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oil companies, and found that the major problems included the constraints from national legislation and policy, the constraint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large corporate, serious waste of resources, limited standards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oil companies in China by refering to the abroad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the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our country's oil compani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hina's oil companies.

关键词:石油企业 环境保护 机制研究

Key words: oil companie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echanism syudy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126-02

0引言

目前,中国石油企业在资源的勘探开发以及运输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其可持续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然而由于重视程度、政策执行、结构体系等原因,中国石油企业开展环境保护远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因此如何在资源日益萎缩的形势下,保证高产稳产的同时,探索一种能够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做出根本变,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1]的石油企业环境保护战略机制,便成为中国石油企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

1环境问题制约中国石油企业发展

国内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科学技术不断升级,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中国石油企业在直接面对世界经济强手的较量时,其自身的资源优势正在国际环境保护标准的要求下弱化,虽然中国石油储藏相对丰富,但是这些自然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环境保护投资不足和环境保护技术发展缓慢愈加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环境保护机制的不完善更加剧了企业发展的艰巨性,制约了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国家法规及政策限制国家法规及政策已经将环境保护作为允许企业营运的重要指标,在政策层面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石油企业本身必须遵守国内国际石油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在达到各项市场规范环境标准(如污染物排放标准)之前,国家的法规及政策绝不允许正常经营,如果环境问题过于严重并始终得不到治理和改善就有被退出市场的可能,在市场层面限制企业经营行为。

1.2 大企业社会责任的制约由于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所以政府和公众对环境问题产生了前所未有关注。石油企业作为国家支柱企业,在拥有更多国家支持的同时也同样承担着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石油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大户,必须时刻关注环境保护以维护良好的社会形象,特别是在目前的互联网时代,各种媒体与社会舆论都加大了对企业的监督力度,环境问题越发限制石油企业的发展。

1.3 资源浪费严重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石油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投入力度都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环境保护技术研发及应用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对水电资源浪费非常严重,特别是加工原油用水量仍然较大,据统计中国加工原油的用水量为2.0~2.5t水/t原油,而国外一般为0.5~1t水/t原油之间,耗费了大量水资源;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某些石油企业为了减少开发成本,对已经打出的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的燃气,采取排空燃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尤其以新疆塔里木油田库车县境内的牙哈一井为最,排空燃烧达15年之久。石油企业这种对自然资源大量耗费的做法间接削弱了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4 国际环境保护标准限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环境保护标准和绿色壁垒削弱了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成本领先战略为主的石油企业如果只顾眼前利益,忽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导致环境破坏,会对企业形象大打折扣,进而丧失国际竞争力。

2国外石油企业环境保护机制发展现状及经验的借鉴

目前,国外大型石油公司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保护机制的探索。

2.1 BP石油公司的做法该公司的保护环境方面探索体现在一是实行ISO14001环境管理系统并将“无损环境”(no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作为企业的目标之一。二是建立“计划-执行-考核-改进”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HSE管理体系并建立HSE管理体系保障系统,保证公司的HSE管理体系框架得以实施。

2.2 壳牌公司在环境管理方面也一直走在前列1994年,壳牌公司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颁发和实施HSE管理体系导则。壳牌公司的HSE管理体系随后不断完善,形成了适于其多层次跨国经营的HSE管理体系模式。在环境保护管理方面主要体现在对业务单元、各级领导、企业员工三个层次的要求方面。

2.3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主要做法一是体现在在HSE管理方面建立了业务一体化管理体系(OIMS)提出了十一个要素,包括:领导、管理、风险评价和管理、承诺和责任;设施设计和建造;信息与文件;员工能力与培训;实施与运行;第三方服务;事故调查与分析;群体意识与应急准备。二是为满足公司OIMS管理体系提出的十一个要素,要求它的每一个业务单元要建立管理体系,并且通过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对OIMS管理体系的实施进行检查。

可以看出,目前国际上几大石油公司为推行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在环境保护机制方面主要依靠的自身制度化的措施。与壳牌、埃克森等企业自身管理机制是主要驱动因素的环境管理发展过程不同,我国石油企业环境管理工作中,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企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先是出台法律,进而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规范指导企业环境管理。由于我国法律制度的欠缺,没有类似的对生产者责任制的手段,因此企业缺乏内在保护环境的动机。借鉴国外经验,中国石油企业的环境保护必须首先突出石油企业环境保护主体的地位,同时石油企业的环境保护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并思考这个问题。鉴于此本文所探讨的环境保护机制主要是站在石油企业的角度从规范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环境保护监督机制、环境恢复机制三方面探讨中国石油企业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

3中国石油企业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

3.1 建立规范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3.1.1 完善组织结构与责任体系中国石油企业要建立规范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就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应以石油企业党政领导为首,层层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在污染治理、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宣传等方面,明确领导责任和义务,自上而下推行HSE(health,safety,environment的缩写,即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将环境保护指标与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日常工作中。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符合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全面科学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定期召开环境保护研讨会,审议通过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计划,认真总结上一阶段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确实解决经费等阻碍环境保护的具体问题。

3.1.2 细化计量体系与指标标准规范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离不开规范的节能降耗计量体系,中国石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量化各项标准,或采取定性或状态描述的方法,使实际节能降耗工作更符合标准,增强环境保护管理机制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石油企业首先应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先进的能源计量、体积计量、热值计量和自动计量等计量方式,对计量器具实行三级管理,定期实行检查,分厂、分矿、分区计量,为环境保护的分析、考核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其次,按照国家和中油集团关于主要耗能设备监测比例的要求对重点能源消耗设备加大动态监测力度,建立统计分析制度,并依据其监测结果,对工况进行分析并及时调整,使运行效率得以提高。除此之外,通过建立相应培训、监督、报告、处理、评估制度以及活动开展的程序制度、操作规程等,使石油企业环境保护管理的所有过程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环境保护管理机制更加系统和完整,为实施精细管理奠定了基础。

3.1.3 明确工作步骤和部门职能石油企业为使环境保护所涉及的各项工作都权责到位,避免互相推诿及责任不清的现象发生,必须针对统计、计量、监测、考核等多个环节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流程”,并且定期进行流程完善,实行节能减排任务责任制,落实到员工岗位。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对于涉及环境保护内容的部门,石油企业要明确其部门职能,例如计划审核部门负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环境保护篇章并且对其进行审核;技术开发部门负责油田开发项目中环境保护措施的布置及环境保护投资的落实;过程管理部门负责项目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中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和监督管理;总体环境保护部门负责项目的全程参与,负责项目管理中环境保护的整体评价工作。其次,石油企业在新开发建设油气田之前,要对新项目严格把关,严禁采取落后淘汰生产工艺,坚持先评价后建设原则,加大对新项目的审批和验收力度,做到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

3.2 建立全方位环境保护监督机制

3.2.1 加强数字采集与防污监控中国石油企业在规范环境保护管理的基础上,还应该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通过数字采集加强污染防治监控,应成立专门的安全环境保护委员会或安全环境保护处,设置环境监督岗位,对企业周围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并且实时更新环境监测设备,提高监测技术水平,进行油田污染物控制、治理及日常环境保护的监督工作。

3.2.2 加强奖惩力度与公众监督中国石油企业对环境保护的监督还体现在对员工的操作监督上,对于员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是否做到环境保护的监督还应进一步完善,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非环境友好型操作的惩罚措施还需加强力度;此外,来自石油企业外部的公众监督对于石油企业加强自我环境保护意识也有很大的影响,重视公众反馈信息,及时与公众沟通也是石油企业加强环境保护的一项有效措施。

3.3 建立油气田环境恢复机制石油企业在对油气田生产开发之前,首先应积极利用自然环境的自净功能,对油气资源区域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对超越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开发项目进行限制和整顿,对可以项目开发的区域进行妥善规划再进行施工;其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污染物的制造和废弃物的回收;但是这还不够完善,最后即使是工程竣工后,也应该对已经受到污染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采多种手段加强污染源治理,对作业现场进行清污和平整植被,不断改善油田生态环境。以下是石油企业在施工前后应该对周边环境进行的准备和修复工作。

参考文献:

[1]温宗国,王迪,周爱国,陈吉宁.跨国石油公司环境保护机制的比较分析[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8(9):42-45.

第5篇

关键词:文化记忆;文化安全;价值确认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4-0110-05

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也是云南省第5处世界遗产,更为重要的是,这是我国首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不仅标志着世界对其物质价值的认同,更标志着对于其人类历史文化价值的确认。这是云南人的一种骄傲,但更是云南人的一种责任。

了解云南的人一说起哈尼梯田,首先会想起元阳。其实红河哈尼梯田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县,总面积约82万亩,此外,在玉溪的元江也有哈尼梯田存在。红河哈尼梯田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开垦和耕作历史,体现着哈尼族百姓在农耕文明中的集体智慧。哈尼梯田以高山、河流、森林、村寨为物质载体,在稻作技艺的背后,是巨大的民族文化传统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在今天倡导生态文明的时代,哈尼梯田成为活态农耕文明时代人类适应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杰出典范。

元阳哈尼梯田作为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以规模最大最集中的梯田片区、保存完好的生态系统、保留完整的古老农耕文明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集中体现了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突出特征。全县境内共有19万亩梯田,遍及全县14个乡镇,约占红河哈尼梯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和缓冲区总面积461.04平方公里,其中,遗产区面积为166.03平方公里,涉及1个镇2个乡(即新街镇、攀枝花乡、黄茅岭乡)、18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11664户,56375人。

为了能够掌握申遗成功后哈尼梯田的现状,由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的“哈尼梯田保护开发利用研究”课题组考察了元阳的老虎嘴、多依树、坝达、箐口和绿春的腊姑等处,听取了州政府、元阳县、绿春县关于对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的汇报,并同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旅游企业和村民进行了座谈。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元阳哈尼梯田在整个红河哈尼梯田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地位。

一是包含了最具代表性的集中连片分布的水稻梯田,即:老虎嘴、坝达、多依树梯田3个连片核心区,其中坝达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梯田14000亩;老虎嘴包括勐品、硐浦、阿猛控、保山寨等近6000亩;多依树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地连片上万亩,梯田气势磅礴、规模宏大,地形呈V形谷地发育,壮观异常,所有梯田都开垦在山坡上,海拔高差2000余米,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多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景观。

二是元阳哈尼梯田最为完整地体现了“森林、水系、村庄、梯田”四素同构的梯田生态循环系统。1300多年来,元阳哈尼梯田完全依靠高山原始森林和次生森林蓄积、吐放的山泉、溪水、河流,经人工开沟引水自流灌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是哈尼梯田实现良性循环灌溉的一大技术特征,哈尼村寨上方有茂密的原始森林,雾水经森林吸纳,形成无数溪流,首先供人畜饮水之后,再通过条条沟渠被引导到梯田中灌溉,最后经层层梯田汇入到江河,再次蒸发形成雾水汇集到森林,如此周而复始地良性循环。

三是完好地保留以哈尼族为主的古老农耕技艺及民族文化传承。元阳哈尼梯田发展史是哈尼族的发展史,哈尼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哈尼梯田的发展史,元阳哈尼梯田至今仍保留着传统农耕技艺,哈尼农耕、口碑、谱碟、饮食、服饰等非物质文化及以哈尼族为主的民俗文化得以完好传承,最大限度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原真性。

四是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发展理念。元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自然资源,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开垦的上万亩农业生态奇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独特典范。在当下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是“无为而治”,而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发展理念,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相互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们总是喜欢说民族的,才是人类的,这一表达也许过于模糊。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由于环境的复杂性所影响,会转换成为不同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从原始宗教开始,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活即文化。所以,当我们去探寻不同的民族文化时,也是从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活方式开始的。

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人群的交往,也可视为文化信息的交换,在保持文化核心构成的同时,外延不断融合,进而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认同。

就少数民族文化而言,族群的量化决定了它很难成为一个国家的主体文化,即使在获得国家权力的时候,也会为主体民族的文化所同化,在这一意义上说,主体民族是由其主体文化的地位所决定的。相对于主体文化而言,少数民族文化的存在形式,往往成为一种民间记忆,在族群内部进行传承。而人类文化的构成,不仅是国家意义上的主体文化,同样包含了少数民族文化,并由此形成人类文化的多元构成。即不同的文化虽有主体与非主体之别,但绝对没有优劣之分。

哈尼梯田申遗成功,不仅是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也成为民族文化由民间记忆进入人类文化记忆的典型案例。由此让我们想到的是,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不仅保存着文化的多元性,也具有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的人类学价值的显现,应该通过整理挖掘,使其更多地由民间文化记忆进入到人类文化记忆中去,这也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贡献。由此,云南在具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同时,也具有了一份特殊的文化保护责任。

要承担起这一文化保护责任,我们必须确立文化物种意识,即文化安全。申遗成功,在价值确认的同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对象也获得了保护价值,即作为人类文化遗产首先要得到保护,而不是一般意义经济价值上的开发。当然,开发本身也是一种保护手段,但必须是保护前提下的开发。

以哈尼梯田为例,它的价值在于人对自然的适应与深刻理解,是生态文明的典范,但它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生态文明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而是农耕经济生产方式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种特征的形成,是由其特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在工业文明崛起之前,人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往往更高。所以,要保护好它,使它能够活态地保存下去,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传统的生产方式,这对于现代生产观念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这就要求对哈尼梯田进行产业开发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将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产业化,即将他们纳入到生产流程中去,成为经济效益的最大受益者,使哈尼梯田所具有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能够有效地统一起来,并且传承下去,真正成为人类文化的珍贵遗产,由生态文明走向文明生态。

为此,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哈尼梯田不过是哈尼族文化的物质平台,这个平台所托起的是哈尼族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所谓保护性开发,并非简单商业化的GDP,而是整理和挖掘哈尼梯田这一物质载体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文明价值。哈尼梯田申遗成功,正是人类文明对于这一价值的确认。

这一点非常重要。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基本上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化大生产模式的照搬,即以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进行产业开发和经营。通过招商引资,由公司进行项目开发,并由投资方经营,所产生的商业利润(经济利益)自然也进了投资方的腰包。这种方式的开发,对于有些项目也许是可行的,而且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但是对于少数民族文化项目的开发,也许应该考虑变社会化大生产为生产的社会化。

以哈尼梯田为对象,是农耕文明的典范,但是就其经济状况看,均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甚至是国家级贫困县,这就要求我们在项目开发的时候必须以老百姓为目标,考虑地方经济的总体发展。特别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首先要确立起扶贫意识。哈尼梯田所覆盖的地区(元阳、红河、绿春、金平),都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也较差。申遗成功,让他们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表现出了强烈的渴望。省委省政府要充分利用申遗成功的契机,给予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促进其实现跨越式发展。地方经济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GDP,而是老百姓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文化项目,不与民争利,那些文化的创造者们,应该也必须是文化所产生经济利益的实际获得者,只有这样,文化才能成为他们的生存之本,实现文化的传承,并最终达到对于文化的保护。反之,外部资本的进入,是以利益为目标,文化的创造者们成了文化的旁观者,甚至为非文化人所替代,而导致文化标本化,成了“博物馆”中的展品和藏品,使文化死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并成为文化的保护者。应该将哈尼梯田列为省重点文化标志性工程,政府直接参与和指导开发工作,对哈尼梯田的保护开发工作,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

作为一种总体发展思路,云南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民族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必须承担起一种文化责任,即在时尚文化的巨大冲击下,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多生活在边疆地区,同时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必须把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作为首要目标,而在民族政策问题上,首要的就是文化态度,这是民族尊重的基础,也是民族人权的根本。即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这就要求在进行民族文化的产业开发时,必须将他们吸纳进来,将其产业化,使民族文化的产业开发,成为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手段,并最终实现民族文化中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有效统一。

生活即文化,这命题的核心是当我们去关注某种民族文化的时候,是“体验”,而不是“观看”,这也是文化差异的最大魅力所在。按照这个标准去审视我们目前民族文化的产业发展,就会发现存在着许多问题。旅游是对文化差异的体验,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山水是大自然的恩赐,可以观,而人文景观则是体验。可我们走过的许多地方,庄严的民族文化仪式,经过公司的包装,变成了表演仪式,体验变成了观看。丽江的四方街,古镇是物质存在,它的内涵应该是深厚的纳西文化,可是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却是,古镇上的纳西文化只是一种表演或装饰,一个有策划的商业中心,文化空间变成了商业空间,并且为外地人所占领。拥挤的人群,已经无法进行人文体验。原本古镇上的居民,享受着搬迁的喜悦,也带走了原本镇上的文化。这种现象在大理如此,西双版纳如此,楚雄如此,真是一种可怕的文化表演。

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出来,既然是一种生态文明,一旦开发出来,必然会有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涌入其中,而植被本身的承载量是有限的,如果长期超限,就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它生态价值也就随之消解了。如我们熟悉的大理的蝴蝶泉,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它的环境承受力为每天300人,而实际游客却达到每天三万人,最终导致我们现在只能看到枯泉和人工蝴蝶。必须明确地意识到,祖先交到我们手上的文化遗产,是要传给一代代后人的,而生态环境本身又是十分脆弱的,产业开发是绝对不能够急功近利的,这方面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调研中我们也发现,遗产核心区的水系已经出现了问题,这是大自然发出的一个危险信号。

如今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如何开发是一个非常慎重的问题。哈尼梯田有很强的物质属性,其外部存在形态能够给人以震撼。可是这种外部存在形态同样具有极强的生态性,即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对它的保护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致的。过度商业化的开发,能够促进当地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可自然生态环境也会受到相应的破坏,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在充分考虑到保护的前提下,协调好政府职能部门和市场性开发之间的关系,对项目开发做好计划性控制,以达到保护性开发的目的。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为农耕文明留在大地上的杰作,但是它的产生与形成,蕴含着哈尼族先民的大智慧,这一物质形态的背后是一个博大的文化体系。对于这一项目的开发,是一次文化体系的发掘,一旦成功,对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掘与开发,将产生出重要的示范效应。这就要求在对遗产区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环境气候、河流水系、生物资源(含各种动植物资源)充分考察的基础上,对哈尼梯田的自然生态属性进行价值确认,即哈尼梯田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农业生态景观,是独特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和谐生态环境,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哈尼蘑菇房所形成的完美和谐的人居环境,这背后却是哈尼先民崇拜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这种理念在具有原始性的同时,也对我们现展给予了历史与现实的启示,只有对此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确认哈尼先民开沟引渠及木刻分水的科学价值。

关于哈尼族文化体系的发掘整理,由于缺乏文字资料的记录,存在很大难度,这就涉及文化保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化抢救。哈尼族文化虽然缺乏文字记录,却大量地存在于民间记忆中,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民间流传的各种传说,包括:哈尼族来源传说、哈尼梯田创始渊源的传说、稻种来源的传说、扎那阿玛教哈尼种陆稻的传说、哈赫吾星教哈尼开田种稻子的传说、扒烂稻根的诺姒姑娘的传说、天地人神的诞生的传说、天神俄玛生众神的传说、神和人的家谱来历传说、三个世界的来历传说、红河姑娘和藤条江伙子的传说、云海的传说、塔婆取种的传说、木雀舞来历的传说、哈尼蘑菇房的来源传说、哈尼族口碑文化来源及传说、哈尼族各种节日及祭祀礼仪的来源及传说:包括祭寨神(昂玛突、长街宴)、六月节(扎扎)、新米节(合什扎)、十月年(扎勒特)、祭水神、哈尼族服饰来源及传说、东观音山和西观音山的神话传说、多依树名称来源的传说、岩子脚的传说、骏马梯田的神话传说、飞马奔东的传说、天蛇南游的故事、通往天堂阶梯的传说、蟒蛇穿两河的传说、螺蛳田的传说、靛塘梯田的传说、神仙开出神田的传说、土司衙门的传说、土司白兆雄的传说、土司白日新的传说、多沙阿波的传说、多沙阿波攻打大伍寨的传说、多沙阿波攻打新街的传说、多沙阿多骑白色飞马上天的传说、猛品神石的传说、猛品喝岩头水和不喝岩头水人的传说、公鸡帽的传说、哈尼族长摆衣服饰的传说、阿吾寨村“咪嘎豪”的传说、猛品村彝族、哈尼族“昂玛突”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故事,此外还有一些现代的传说,如洁具南抗日游击四支队的传说、四支队妇女自救队长施氏的传说,等等。

这些传说以口承的形式大量存在于民间记忆中,而口承恰恰是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作为文化抢救,需要我们去整理发掘,并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它们保存下来。

此外,围绕哈尼梯田的耕作,一些农耕仪式也是需要整理保护的,如播种庄稼(翁康赔)仪式、祭献秧田仪式、拔秧仪式、开秧门仪式、休息(苗昂纳,也称仰阿纳)仪式、祭田坝神或祭梯田增产神(等罗胡)仪式、招谷魂(康拉枯)仪式、祭谷仓神(吉脚索)仪式、祭梯田龙潭(等玛欧宗索)仪式、祭梯田入水口神(欧嘿索)仪式,等等。这些仪式同哈尼梯田有着直接的文化关系。

哈尼梯田是以族称命名的世界遗产,对它进行项目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梯田作为物质文化遗产,是哈尼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全面展示哈尼族文化的平台,一旦抽去其中的非物质文化内涵,只具有自身的物质属性,那它不过是一个人造景观而已,其自身的价值也会因此而大大地削减。

同时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那些依赖梯田千百年来形成的哈尼族自然村寨,是哈尼族文化得以延存的空间。项目的开发会带动城镇化建设,也会促进城镇化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到民族文化的传承特点,即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以村寨为单位所构成的一个族群内部文化系统,这种自然村寨一旦解体,族群也随之解体,族群内部的文化传承系统被打破,文化也就随之解构。

桥头堡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沿边开放,可由此产生的问题也就产生了。在现代城镇化建设的推力下,城镇文化对民族文化形成巨大的冲击,各沿边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文化信息的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迅速被同化,一些遗存,不过是形式而已,而不再是他们精神或者生活上的依赖。这一问题直接涉及了文化系统内部的安全。

由此,我们又回到了问题的原点,文化资源与文化责任之间的关系。很多情况下我们思考问题更多的是从发展战略的角度进行,似乎安全战略是一种保守的态度。但是,当我们想到资源的经济效益的时候,不得不面对文化安全的问题,特别是民族文化。许多民族问题往往是由文化问题引起,最后演变为政治问题,而民族文化中的宗教背景,又是构成民族文化的基础,并对族群产生极大的影响力。所以,这种文化责任关系到我们对于民族文化的态度,而民族文化的安全又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特别是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或者说,民族文化的开发,是文化责任态度下的开发,而不是简单的经济利益的获取,只有保证文化创造者的利益,使他们创造的文化成为他们的生存之本,同时不打破他们的文化传承空间,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民族文化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类社会由不同的族群构成,每个族群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文化,形成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并共同编织成人类的文化记忆。人类也是在审视这些文化记忆的时候,寻找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足迹。在这个意义上说,每一族群的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构成元素,并以文化的方式证明着自己的存在。当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一些文化保存了下来,一些文化消亡了,但是,绝对不能因此就简单地推理,那些消亡了的文化就没有价值,在它们的尸骸上,同样打上了人类文化深深的烙印。

在考察中我们可喜地看到,红河州委州政府在《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对照《保护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村庄居民保护管理办法》和《红河哈尼族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导则》,开展了《哈尼族口传文化译注全集》(100卷)的编译工作,遗产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完善,才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有一万二千余游客前来观光,比春节多了四千,正在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第6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县域文化 产业融合 经济发展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以文化产业为智慧城市服务,主要渠道是发展以公共文化建设为诉求点的县域文化。在县域文化产业的布局中,应充分注意到城乡文化的差异性与地域文化的共同性,形成促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文化产业链,为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构建社会主义的稳定城乡文化产业结构。①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要注意空间布局上的双向性,打破城乡二元制发展格局,走一体化发展道路,将县域文化产业与乡镇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交流与融合,确保平衡发展,避免在城镇文化发展规划中大幅度向城市倾斜,忽视乡镇特点的模式。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综述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新型城镇化是指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工业化的基础上,推动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②新型城镇化的特征:一是依靠科学发展观,完善城市基本功能、实现城乡布局协调合理、城镇风格独特的建设格局;二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在此基础上文化产业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县域文化产业是指在城市经济发展的潜移默化影响中,以城市文化背景为核心,在长期传统文化积累的基础上,能够对城市经济和政治产生一定影响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县域文化产业的特征:一是地域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文化的发展与本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理念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二是依附性。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注重不断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对物质文化日益增长的需要,与新型城镇化不断深化密切关联,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是在智力投资的基础上具有娱乐性,在娱乐中使人受到启迪。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载体是城市的经济、政治等因素。三是精神性。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凸显了文化作用。为了使城市文化较快发展,人们依据文化发展的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文化产业,保证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项目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相适应,并且把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合理地渗入新型城镇建设之中,借助文化的辐射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速度。

新型城镇化的要素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集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县域文化产业是技术和知识整合后形成的市场产业。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应变性和时效性,为其发展拓宽空间,提高传播的速度,有利于降低文化产业的生产、推广、销售成本。同时,可以提供部分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为新型城镇的居民提供文化服务。

生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使文化产业发展成了城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前提。文化产业本身所拥有的知识性、创意性和技术性,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与工业、农业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城市的发展。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以创意和知识为核心竞争力。以本地现有文化资源为依托。在新型城镇化中,发展县域文化产业能够有效降低资源利用中的能耗,缓解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有效地推动了现代社会的生态建设。

人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高度聚集的人文氛围,形成了新的人文环境,使县域各种文化进一步融合,包括民族、、传统风俗和社会价值观等,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体现了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也是人们创造和消费潜能的释放过程,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集中体现出了人文精神。③

智慧。在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的产业发展要求下,加强城镇管理和经济调控,进一步提升城镇功能,调整城镇经济发展结构,整合文化、经济等资源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今天县域文化产业的建设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途径。城镇产业已经朝着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发展资金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发展资金不足。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建设文化产业设施,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导致的结果是文化产业规模没有规划中的合理,配置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缺乏鲜明的地域特色、功能设施不全、缺少档次高的标志性现代化建筑。基础设施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兴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与文化产业不协调,科学技术创新缺乏后劲,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缺乏创新意识。由于城镇发展水平和发展理念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当地厚重的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政府在文化产业的创建和推广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很多基层政府缺乏将本地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本的理念。在城镇一体化的道路上,有的地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上过于随意,对文化产业的建设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造成了文化产业资源的浪费;某些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时,或停留在表面上,或大肆利用本地现有资源,极力寻找买家,把文化产业发展按市场化资本运作。虽然短期内能够收到一定效果,但是长远看发展缺乏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导致效益片面化,不成体系,没有发展后劲,不符合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④

品牌观念淡薄,组织结构不健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缺乏合理有效利用本地资源的意识,缺乏打造本地文化品牌的理念。在文化产业开发中,不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或旅游文化基地,不能与周围的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形成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体系。在文化资源发掘中,不能在充分利用地域特色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文化,不能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或在品牌开发出来后,缺乏必要的宣传措施,不能有效宣传,不能对现有的文化产业实施有效的战略性保护等。这些既是品牌观念淡薄,缺乏品牌塑造力度的结局,也是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阻力。

县域文化产业构成中,强调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过多,对商品属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能够促进文化发展,文化不能推动经济发展的观念根深蒂固,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产业的经济带动性和投资效益性,阻碍了企业进驻文化产业的进程。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部门不思进取,被动地依靠经济的发展维持产业发展,而对文化产业的创新和体系构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重文抑商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抑制了知识分子参与文化产业、促进其发展的积极性。⑤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单一,制约了文化消费。

目前县域文化产业的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停留在规模小,范围窄的片面化经营模式上,与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体系相比,缺乏有利的竞争机制。有的建设缺乏科学论证和长远规划,决策失误,资金浪费严重。有的经营效益低下,投资回报率低。计算机技术发达、信息社会化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随着文化产业资源不断增多,人们更愿意接受来自于网络的文化产业宣传资源,但是很多地区没有形成完整的网络信息体系,不能实现县域文化产业资源受众向网络方面的转化,缺乏互联网上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以人为本,集约化发展。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发展,除了要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和相关财政政策外,还要关注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的文化服务需要,在坚持文化产业发展普遍化、均等化、大众化前提下,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关键是人的因素,让居民能够聚居在一起,长久地聚居在一起,民有所居,民有所养,民有所乐,县域文化产业就是重要的粘合剂。⑥县域文化产业除了具有经济效益的社会属性之外,不能忽视其社会效益的经济属性。县域文化产业要存在得长久,发挥其巨大作用,经济效益的取得是至关重要的。要积极寻找县域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临界点,突出文化产业的主体地位,强化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使得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在文化产业建设中,文化产业的受益者是人民群众,这也体现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集约化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要集约,以释放出更多的土地资源,以供耕作或其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要集约,不断创造和创新,要求不断推广和升级互联网技术,构建平等高效的交流互助平台。传媒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产业技术的革新和创造,要实现劳动资源和文化产业资源的进一步融合,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效能,运用各种手段,不断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实现文化产业创新和集约的有效结合,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谋划发展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谋划发展政策。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新型城镇化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需要科学合理的城乡文化发展政策。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区域,在保证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必须在实际考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情况,准确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该政策要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要充分体现行业特征和要求。保证政策的完整性、连续性和严谨性,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⑦

加大扶持力度。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基础脆弱,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政府要推行一定的优惠政策,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文化产业的投资风险大,回报慢,如果缺乏优惠措施,很难吸引投资者。发展文化产业,县域政策的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发展空间与速度。可以建立发展基金,可以利用银行贷款等方式促进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重大文化产业建设项目,政府可以放宽贷款标准,提前给予产业启动资金;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开发项目,政府要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选择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给予贴息等物质上的支持;奖励对文化产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企业或个人;政府要加强大型区域文化作品的宣传力度并进行资金支持。

营造发展氛围,完善运作机制。营造发展氛围。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县乡政府要有所作为,对基础薄弱的文化产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创造合适的空间,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扩大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比重。市场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起着基础作用,要为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必须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积极创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完善运作机制。在新兴城镇化过程中,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在政府产业发展机制的引导下进行。在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不断为其注入活力,培育好适合其发展的土壤,在资金上给予适当的支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县域文化产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首先要有合适的文化产业项目和特色的区域产品;其次,要有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壤,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取得一定市场占有率。一般来说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在企业内部培养文化产业发展专业人才,进一步增强企业在文化市场上的影响力;二是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打造高端品牌;三是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多种营销渠道相结合,增强企业的实力。只有切实做到这些,才能不断增强文化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突出地域特色,打造产业品牌。突出地域特色。县域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最关键的是因地制宜,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地域特色显著,才能使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开发特色农产品、特色食品及特色旅游过程中,突出地域特色要深度挖掘县域内已有的文化资源,高标准、高起点进行形象包装,以质量至上、服务第一为宗旨,把文化因素全方位融入到产业当中。⑧

打造产业品牌。找准了文化资源的精髓,找准了文化软实力的着力点,就是找准了文化产业品牌的灵魂,找准了繁荣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应把品牌理念渗透到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树立市场运作理念,强化经济效益观念,将文化资源、文化事业和文化项目科学整合,合理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知名的文化产业品牌,强大的产业基础,科学的市场运作,将产生高效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成为新型城镇发展的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只有搭建科学合理的文化信息技术交流平台,切实保证各方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城乡文化产业的结合。县域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其他产业的支持与合作,离不开县域的良好发展环境。科学规划县域文化产业的布局,合理控制文化产业的规模及数量,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完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制度,增强区域文化产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推动城乡文化产业的互动,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最终目的是助动经济发展。

(作者分别为唐山师范学院社科部副教授,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系讲师;本文系唐山师范学院2011年团队建设基金课题“基于冀东红色文化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和河北省社科联社会发展及民生调研课题“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软实力”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11ZY02,201203146)

【注释】

①宋晖,张效廉:“把握时代脉搏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第4期。

②杜晓溪,俞思念:“社会治理范式转换中的政府主导―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政府主导及其限度分析”,《求索》,2011年第5期。

③韩永进:“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发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艺术百家》,2011年第6期。

④陶东风:“什么是文化强国如何建设文化强国―解读六中全会决议”,《当代文坛》,2012年第1期。

⑤易华,易小云,刘嫦娥:“世界城市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动力机制理论研究述评”,《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第2期。

⑥张静方:“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原则”,《理论与当代》,2012年第5期。

⑦ 李永哲,杨振乾:“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建议”,《甘肃金融》,201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