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7 09:13: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第1篇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创设良好的情境,通过音像、色彩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刺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加活跃,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的。

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时,我运用了录像媒体。庐山很美,尤其是美丽奇幻的云雾,更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但它离我们的生活遥远,学生对其知之甚少。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录制了云雾笼罩在山头、缠绕在半山腰、弥漫在山谷、遮挡山峰等不同地点的景观。学生观看后,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再通过对具体描写的语句进行有感情地配音朗读欣赏,他们真切地体会到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变幻无常的特点,真正感受到庐山的美,从而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的。

再如,一位教师执教《望庐山瀑布》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启发想象。开始,先用动画演示出一座云雾弥漫的香炉峰,太阳光透过蒙蒙水汽照射在香炉峰上,峰的四周似乎燃起了五彩斑斓的轻烟,紫的、淡紫的、深紫的……瀑布如同一条巨大的白练高高挂在山前,发出哗哗的响声……在这个广阔的空间中,景物有远有近,色彩浓淡相间,声音由轻渐响,一个动静交错、气势磅礴的绝境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不知不觉进入了诗的意境。红日、青峰、紫烟、白色的瀑布,色泽鲜明,多么绚丽的一幅图画。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观察朗读想象,由于多种感官同时被刺激,自然与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有了“莫非是银河决了堤岸,汹涌澎湃从天而降”的体验。这样,学生在形象化的情境中毫不费劲地掌握了全诗,并且发展了思维。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难点,发展思维

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在突破语文教学重难点方面起到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名诗,写诗人登上鹳雀楼之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由于诗人所处的时代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久远,他们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传统的教学手段只能让学生看图进行想象,但插图是静止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教师在指导学生体会诗意,理解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时,只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才能使插图活起来,从而解决本诗的重难点。该设计如下:

首先以课件插图为主,按诗句内容将某些静止的画面动态化。

(1)太阳渐渐的下沉直至看不见。

(2)黄河水滚滚向前的奔腾动化与咆哮的涛声音响。

这两处动态设计与声像同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大自然的变化有声有色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理解了第一、二行“一轮落日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沉下去,黄河水正奔腾咆哮着向大海流去”的诗意,感悟了诗的意境,他们就会分别以缓慢、激昂的语调读出太阳慢慢西沉与黄河滚滚向前的雄伟气势。

然后将鹳雀楼特写放大,并逐一按楼层做人物的远望对比。这一设计,既使学生整体理解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意,又深入浅出地揭示了诗句所蕴含的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突破了课文的重点难点,而且学生也发展了思维,学得有趣、轻松、实在。

三、运用多媒体指导朗读,训练语感

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文、声、像融为一体的优势,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意环境,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学生由于受生活阅历和时空限制,往往难以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运用多媒体,可使图与文紧密配合,可为学生创设情境。如,在教学《咏华山》一文时,播放有关华山的录像,那直观而鲜明的图像,生动而简练的解说词把华山之高、华山之险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在声像的吸引下,不由得进入了课文语言所描绘的特定情境,发出“哇!华山真高啊”的惊叹声。这样,学生再读课文时,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再如《登鹳雀楼》中第二行诗句“黄河入海流”,这行诗句的句意不难理解,难的是怎样读出黄河流入大海的气势。因为学生对“气势”没有感性的认识,所以教师用多媒体声像同步显示“黄河流向大海”的情境,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感受“黄河流向大海”是怎样的气势。由于创设了情境,又凭借多媒体声像同步的动化优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在朗读时以激昂的语调充分读出了黄河奔腾不息滚滚“入海流”的雄伟气势。

全诗教学结束时,教师再次使用多媒体课件,并配以古筝乐曲,创设情境,带大家去山西省黄河边上登鹳雀楼。(音乐起)教师生动地描述:“啊!现在,我们登上了鹳雀楼。朝远处看,多壮丽的景色啊!看,傍晚的太阳……听,黄河的水啊……(太阳与黄河水声像同步显示)小朋友,此情此景,让我们一起来吟诵王之涣千古流传的名诗《登鹳雀楼》。”那奔腾的旋律和壮观的景象,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闻其声,见其景,不约而同地吟诵起来,情何其真,意何其切啊!

第2篇

一、有效性教学的含义

在钟启泉等主编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一书中,对教学的有效性是这样阐述的: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二、有效开展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是合作式教学的一种,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参与的教学过程。音乐教学的参与式教学在中小学新课程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广泛地运用着。在新课程改革中,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角色已经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伙伴转变。基于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互动,交流沟通,没有强迫和灌输,没有权威与说教,师生以音乐为媒介,平等和谐地交流音乐信息,达到音乐资源共享的目的,这对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参与式教学的特?c就是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师生、生生通过合作交流来共同完成音乐教学任务。那如何才能达到有效合作呢?下面笔者举例说明。

例如,在歌曲《哦,林中那间小屋》(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中,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歌曲所描绘的意境,选择与上山、植树、山林欢歌等情节相适应的乐曲来即兴创编音乐剧《植树》。在创编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支撑和配合,积极承担个人任务,然后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汇总、加工,最后对创编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整个创编过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表演的成功和快乐,感受到爱护树木的重要性。教师应善于引导,使课堂气氛“活”而不“闷”,“活”而不“乱”。

三、有效进行歌曲教学

歌曲学唱在音乐课堂上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歌唱基本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浸润美的熏陶,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歌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场面:教师在上面弹伴奏,学生们在下面没声音,即使有声音,学生们的歌声也是“虚、白、喊、压”,失去了歌唱的美感。那么该如何处理这种场面呢?

笔者认为,教学前,教师应仔细研读教材,认真品味作品,深入分析,充分挖掘,再进行加工处理。教师只有对所教的内容有深入透彻的分析和理解,才能悟出音乐作品中更丰富、更深层次的细微变化。教师应结合多方面情境诱导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调动学生兴趣,将学生由被动学习音乐转变为主动学习音乐。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情境”起到愉悦审美的作用,使人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歌曲《嘎达梅林》(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前奏部分音乐在马头琴的演奏下显得特别神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受到了风吹草低的蒙古草原气息。于是,本课的教学设计就可从这句旋律切入,上课伊始,就播放了这段前奏,并在钢琴上演奏这一乐句,接着发问:仔细聆听,美妙的音乐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听听故事发生在哪里?悠扬的马头琴声飘扬在蒙古大草原的上空,带着忧伤,带着思念……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被带入了一个有着悠扬琴声的蒙古草原的情境,深刻体会歌曲中英雄的高远气节和风吹草低的蒙古草原气息……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尽情地歌唱着,一个个身临其境,人人都成了草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歌有真情,自成高格;情技合拍,美感顿生!

四、有效发展创新能力

音乐课不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课程。随着音乐教学改革渐趋活跃,“音乐沙龙”“我的创造”以及器乐教学也随之出现。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他们的即兴创编能力。新教材内容的设计就给教师和学生留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如:学会为音乐配歌词并能演唱自己所作歌曲;让学生口头创编旋律或简单的旋律接龙,创编出有表现力的表演动作或新的表演形式等。

例如,八年级上册中要求学生为黄河、长江的线路走向编唱旋律,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黄河、长江上、中、下游各自的地形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小组合作分析部分河段的水流特点,如水流湍急、水流缓慢、瀑布等。分析完之后请同学们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来表现,学生就写出了各种各样的节奏及旋律。这样的创编活动,学生非常有兴趣,而且创编出来的节奏非常丰富。

又如,在教学歌曲《青春舞曲》时,可让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充分展开想象,根据音乐的特点,自己用舞蹈、打击乐器、歌表演等形式为歌曲伴奏,愿意怎样跳就怎样跳,高兴怎样伴就怎样伴,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下学习到新疆民歌的特点,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

音乐课上的这种创造性拓展,对学生克服困难,塑造自我起到了良好的桥梁作用,鼓励了学生用多种艺术手段来表达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五、有效达成学科综合

在音乐课堂教?W中,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能够使音乐课堂成为开放的体系,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最大限度发挥音乐学科的教育功效。音乐教学仅仅有音乐内容的存在是不够的,在新课程中着重提倡学科综合。

1.音乐与美术的融合

艺术都是相通的,可以说,音乐与美术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学生欣赏完一段乐曲之后,可以让他们用各种线段或者图形来表现他们的感受,或者借用画面来创设歌曲情境。如在欣赏古琴曲《流水》时,可以采用听音乐主题选择合适画面的方式进行分析。先让学生分段聆听乐曲中四个表现不同流水形态的音乐片段―安静的水、湍急的水、波涛汹涌的水、澎湃之后归于平静的水,然后出示四幅不同流水形态的画面,让学生根据音乐表现的不同形象选择画面。选择之后,请学生归纳音乐中水的表达特征,如快慢、轻重缓急、速度力度上是怎样体现的,从而引导到音乐要素起的作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高于生活的:在古代文人眼中,水是怎样的?对于水的思考又是如何?通过他们的双手表达出来,又会怎样?从眼中之水到心中之水再到手中之水,一步步启发学生感悟三个阶段,最终是文人意向的表达,更是情感的升华。

2.音乐与舞蹈的综合

第3篇

一、当前西藏中小学藏语文教学的现状

西藏从和平解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重视藏语文教学工作,为保障藏族人民学习和使用藏语权利,先后制定了有关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法规政策,为促进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十三届三中全会之后再一次掀起来了学习藏语文的新。

1984 年中央召开的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要求学校使用藏语文授课,不同时期的条例和法规都有效地保障了藏族人民语言文字的使用权利,极大传承和弘扬了藏文化。当前西藏共有九百多所小学和一百五十多所中学开办了藏语文教学,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小学课程设置的科目主要有藏语文、汉语文、数学等学科; 中学主要设置的科目有藏语文、汉语文、数学、英语和政治等,一般中学每周4-5 节藏语文课时。自治区组织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突出、资历深厚的骨干教师编写符合藏区实际情况的中小学藏语文教材,并编写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和复习提纲,完全满足了当地师生的需求,有效促进了藏区中小学藏语文的教学与发展。尤其西藏大学藏语文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成为中小学藏语文教学的主要师资力量。一些中小学通过组织部分教师脱产学习和函授等学习形式,大大提高藏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作为西藏自治区的仅有的三所本科院校和三所专科高等院校,为培养藏语文专业教师做出了很大贡献。这六所高校已逐步实现了使用藏语文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西藏大学的文学院下设的藏语文文学、藏语言文学、藏语新闻、藏汉翻译、文秘与藏文信息处理等专业为培养中小学藏语文师资力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西藏自治区的藏语文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藏语文规范标准滞后;西藏各地区受教育的条件和程度差异还比较大;藏语文文字信息化发展比较缓慢;有关藏语文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总之由于存在着上述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藏语文的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范围和深度。因此我们要加大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改善,加大藏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真正提高中小学藏语文教学水平, 促进藏语文教学的发展。

二、关于西藏地区中小学藏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策略

新世纪西藏中小学的藏语文教学关系到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到西藏自治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藏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弘扬,藏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直接影响到西藏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西藏地区中小学藏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藏语文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作为藏语文教学工作的主体,要身担教学改革的重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 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大力推进藏语文教学工作和藏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和措施,供同仁以参考。

1. 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促

进藏语文教学。首先中小学教师要大胆创新藏语文的教学内容,实现藏语文教学内容的兴趣性、和谐性。作为一门藏语语言的学习是比较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只有进行教学内容上的不断创新,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对课程进行延伸,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选取和教学课程相关的、又具有实际意义的材料进行课程补充,也可以与学生进行座谈、讨论, 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进行补充教材内容。作为第一线藏语文教学的教师, 要重视本土文化的教学内容, 开拓本土文化课程教学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藏民族文化。其次打破僵化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理论教学,要把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完全忽视了现实生活体验。作为农村和城市的中小学学生, 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城市孩子对于农村生活和自然风光不了解,农村孩子对于大都市的生活和繁华景象不了解,为此教学时就要考虑到这个现实因素,教师多收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图片等,让学生有一个更为直观的形象体验,从而更为形象生动地了解所学习的课程内容。第三善于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实现中小学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藏语文教学也要学会师生互动,在中小学藏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供学生积极思考, 提出假设,让学生参与讨论,经过一定的探讨得出想要的结论。例如在《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设置可以提出这样的黄河变化的主要原因什么?黄河怎么治理?等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提出如果黄河继续破坏人类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这样的假设供学生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师生交流和讨论得到结论,通过这样三个环节的藏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 藏语文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更加形象直观地进行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形成一个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藏语文教学模式的最优化。多媒体教学具有拓展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还能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激发中小学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学习的原动力;能够再现课程中描绘的情节,更加形象直观呈现教学内容;还能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于藏语文教学具有着积极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制作PPT 教学课件,不仅方便了教学,节约了时间,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音频、视频等文件的插入更加丰富了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多样化促进了藏语文教学的大发展。当然目前藏语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还有一定的困难,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育一代人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广泛使用着、延续着,藏语文教学领域未能大量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因:主观方面主要是部分藏语文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不足,教学观念还比较落后;多数藏语文教师自身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力不足,懒于学习新技术手段。客观方面主要是藏语文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紧缺;相关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好双语教学政策,促进藏语文教学事业的全面发展。作为自然条件艰苦的西藏牧区,虽然藏语文师资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还是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藏语文的普及教育仍然受到限制,运用藏语母语进行自然科学授课依然过不了关,特别一些人烟稀少的牧区师资力量还依然缺乏,初级教育机构设立比较完善一些,但是中级教育机构很少甚至没有。因此为了促进西藏全区的藏语文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必须加强藏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双语师资队伍迫在眉睫,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工作,逐步扭转各地、市学校和有关部门领导对藏语文教学工作不重视的局面。在教学管理上要逐步使其制度化、科学化和正常化。进一步落实好双语教学,也能更好地促进藏语文教学的改革,双语教学可以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藏语教学使藏区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和知识,而汉语教学又能使得藏区学生走出去依然能够接受汉语言教学能力,在接受高等教育时不会发生脱节现象。所以加强双语教学能够增强学生以后考试升学本领,也能够为他们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和竞争条件。同时进一步拓宽藏语文的使用范围,改变以往藏语文单纯地服务于民族精神文化层面, 拓展藏语文的授课和使用范围,进而促进藏语文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4.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藏语文教学, 进一步规范藏语文,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藏语文教学事业发展的助推器, 现代社会发达的网络、广播电视能偶快速传播信息,发达的出版业解决了藏区语言书籍出版难的问题,先进的教学设备改变了以往那种落后的、陈旧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氛围,翻译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又大大解决了藏语文翻译过程中的难题, 科技兴藏、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大促进了西藏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师生的工作与学习效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藏语文教学的功能和效用。规范藏语文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为了让世界了解雪域高原劳动人民创造的璀璨文化,也为了让藏语文和藏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也为了给西藏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一定数量的藏语翻译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培养一批翻译家、理论研究专家,从语言学、教育心理学等各个方面研究藏语文,为促进藏汉、藏英等翻译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努力。

总之,藏区的中小学藏语文教学工作关系到西藏的基础教育,也关系到整个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关系到西藏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传承,对于藏区人民的思想观念的改变和藏族文明与藏民的素质体提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小学藏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战斗在藏语文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总结自己教学工作经验,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促进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传承和弘扬我们藏民族文化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第4篇

北师大良乡附中 苏万青

【摘 要】

本文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出发,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教学目标分为三部分,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教学实践为例进行说明。目标一,先让学生自学教材,构建历史知识框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自我完善的意识;目标二,以问题探讨为策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性,强化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三,让学生感悟历史,以自我为主体,联系现实,以史为鉴。学生从历史学习中汲取智慧,使情感、价值观得到升华,从而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

【关键词】学生发展 历史教学 探讨式学习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实质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改革课堂教学使之适应时代以及学生发展的要求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方法,在情感等方面得到发展,为未来打下良好基础呢?本文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一课的教学实践,做一浅显说明。

目标一:构建知识框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活动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以学生为本,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会促使学生去学习、去探索。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兴趣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直观形象引起的感性认知兴趣,一种是由事物之间联系引起的理性认知兴趣。作为高中生的认知状态,应多属后一种。以此为据,为调动全体同学主动学习,在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过程进行自主分析和认识,从而形成历史知识结构。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这种基本结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因素,应该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①

具体实施过程为:1、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列出知识点,并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写出结构图示。这一过程由学生亲自完成,学生在梳理知识的同时会有新的发现。2、教师让几个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并讲明知识结构中不同线段符号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3、全班同学分析、比较,教师说明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陈述原因及其内在联系,师生共同讨论,去粗取精形成相对合理的知识框架。有了结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知识的线索清晰,重点一目了然。把分散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终身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强学生自我完善的意识。在讲《北魏孝文帝改革》一节,学生归纳的知识结构为:

从图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以北方民族大融合为主线,形成“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这一基本线索。通过制图,学生更加明确了改革前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原因),改革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结果),前后互为因果关系。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从人类社会演进角度上讲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在改革中实施均田制,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经济基础的变化导致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因而均田制对北魏的封建化起了决定性作用。

目标二:进行探讨式学习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个人在未来社会要获得发展,必须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教学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理念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性,而问题探讨式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问题推动学生学习。“问题性是思维的重要特征,思维火花总是围绕着问题进行操作的,而人的思维发展水平取决于思维操作水平。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思维的这一特征,开展教学活动。”②

我将学习内容转为一个个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其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在初期阶段由教师设计问题,实施一段后可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整理归纳。首先要针对学习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要使学生有质疑、解疑的思维过程,这样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其次,问题要有启发性,比如课本中没有现成答案,必须重组教材内容或通过联系有关知识,综合思考后才能回答,或者在史论结合点上提问,或者通过补充材料得出结论。再有,教师要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敢于提问,善于提问。问题提出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明确问题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及能力层次和问题类型,因为问题类型不同,解决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教师通过对某一问题的具体分析,促使学生思维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时,教师首先要启发引导学生有正确思路,点明解决问题的角度,以减少学生思维的盲目性,从而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然后让学生讨论、回答;最后教师做简要评价,校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整个过程要尽量做到让学生全体参与,努力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意参与的广泛性。

把上述《北魏孝文帝改革》一课学生设计的问题归纳整理为:

1. 五世纪前期,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若你是当时的孝文帝,你设想北魏政权会面临哪些社会问题?

2.为什么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

3.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及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内容分析其实质和影响。

4.孝文帝曾说“此间(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③你是怎样评价这段话的?从历史和地理角度分析迁都原因,并结合教材说明“移风易俗”的内容和意义。

5.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汉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拔民族衰亡的路线。”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你怎样评价孝文帝?

6.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对我们今天有哪些启示?

7.比较孝文帝改革与商秧变法的异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以上问题使学生注重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历史现象,强调用历史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通过问题使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方法。整个过程体现了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设计恰

当的学习活动”④,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而且要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创造者。

目标三:自我感悟——启迪人生

历史课作为人文学科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学生为本的历史教学目标最终要使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得到升华。在这一方面教师“不但要把自己列入受教育的行列中,而且要善于启迪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自觉地走向人类神圣的精神殿堂。”⑤以本节课为例,学生至少可以从中领悟到以下三点:

(一)学生明确了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认识问题

在历史学习中,必须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只有运用这一“历史学科的认识指南,才能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思维能力,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有了科学的历史观,才能使思维有正确的方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中要运用科学的态度和全面、客观、辩证的方法去分析历史、认识历史。比如《孝文帝改革》一节中,对均田制内容与影响的分析渗透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哲学原理。孝文帝顺应了北魏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才取得了成功,因而他是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恩格斯曾指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⑥鲜卑族的社会变化,正是沿着人类社会的这一规律发展的。

(二)培养了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

通过对孝文帝汉化政策的了解,学生明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先进生产方式战胜落后生产方式的过程。我们对少数民族及其代表人物的评价应从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和整体利益出发去认识。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起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概念,懂得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对中国历史发展都做出了贡献;中华民族内部的关系,友好、融合是主流。学生树立起了民族平等意识和共同发展的观念。

(三)增强了改革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论老师讲上述的事件如何远离当代现实,其思想却永远是针对现实生活的,针对人们深刻关切的问题的。”⑦通过孝文帝改革的学习,学生以自我为主体,联系现实,认识到当今中国的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改革会遇到阻力,比如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等,会危及到一些人的利益,但改革还必须推行下去。改革不仅需要远见卓识,而且需要胆识和勇气。它关系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学生会感悟到一个人必须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应从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认识人生的价值。

注 释

①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② 同上。

③ 《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任城王》,中华书局,1983年6月。

④ 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⑤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