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14: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内农村电商研究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物流配送模式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提高,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平台来完成现金交易。随着淘宝的出现,网络购物平台也日益增多,它对人们的生产、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更注重时间价值,这使得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化成为农产品消费的社会趋势。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农产品配送体系的落后制约着农产品消费的胜利开展。所以,为了营造良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推动农产品经济的发展,有必要在农产品的配送物流上作出发展研究,使其顺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
(二)研究意义
农村物流研究的重点是农产品物流配送,它是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是提高流通效率、支持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基础。可是,落后的农村物流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发展的脚步。所以,对于构建良好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对与农产品物流的开拓农业市场、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物流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农产品电子商务
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包括:(1)食品电子商务,主要包括农副产品和工业化食品。农副产品指的是动植物的初级产品;工业化食品指的是通过半加工或深加工后方便储存和运输的食品;(2)生鲜电子商务,主要来自于农副产品,主要是地里中出来的一级产品;(3)特产电子商务,特产是各地的专有农业产品。
2、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物流指的是农产品从储藏、流通加工到销售的多种活动,他不同于农村物流、农业物流。单是指为农产品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
(二)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
农产品物流配送是指对一定范围内的客户进行多品种、多客户的联合送货活动,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形式,也是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紧密结合。
1、国内外农产品配送模式的差异
(1)国内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
我国农产品物流配送无论是在理论基础上还是在实践中均处于起步阶段,不同的人都从不同的方面来研究农产品物流配送。比如任鸣鸣从研究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出发,分析了培育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的必要性,认为培育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是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客观现实要求。与国外研究相比较,国内学者对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研究还只是存在于表面,大部分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秒速或对某个理论进行定性分析,缺乏严格的定量分析。
(2)国外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
目前,发达国家典型的农产品物流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美国的超市主导型;另一种是日本的批发市场主导型。因此在美国和日本,他们主要研究的是农产品配送物流的效率以及其改进方法。近年来,由于出现了生产规模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使这主要的两种物流模式逐渐减弱。总之,他们主要侧重于物流配送模式、物流成本和物流效率等更深层次方面的问题研究,并与整个的物流理论研究保持同步,相对而言。他们的研究比较成熟。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相互关系
(一)物流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作用。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的基本构成保证了电子商务的运作,商品配送是消费者在网上购物过程中唯一一次直接与农产品的电商在进行交流的机会,物流的质量直接影响了电商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质量,最终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运作质量,所以,物流是实现商务企业盈利的重要环节。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对物流影响。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农产品供应商与零售商、消费者之间的连接,可以及时掌握农产品销售信息与顾客信息,而且物流和配送流程均是通过网络系统连接起来,同时,因为农产品具有时间成本,所以农产品电子商务需要一个庞大的物流系统来支撑,但是对于单个企业来说,一个庞大的物流系统成本太高,很难达到这一要求,所以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影响下,物流企业之间应该互相合作,形成协同竞争来实现物流高效、合理、系统化。
四、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物流”一词,实际是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军事领域的后勤一词,定义为“物流是给军队运输及补给”,后来人们才逐渐认识到,物流不仅仅适用于军事后勤中,而是存在于任何的经济体中,包括三大产业及全部的社会生产过程中。
国外研究的重点从物流的概念、物流的重要性、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开始,到其他优化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他们研究的不仅仅是物流本身,而是从不同的方面与物流构成联系。目前,国外的学者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主要是从农产品安全角度、农产品配送物流的角度出发。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国外学者们认为农产品在安全方面要做到质量可控和可追溯性两个方面。农产品物流配送问题:他们介绍了一种新的模型方法,他们主要研究的是农产品配送物流的效率以及其改进方法。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早期几乎没有“物流”这一个概念,但是实际上,农产品的储运早已经存在,古代的“镖局”到近代的“马帮”,不知可曾知道。唐朝诗人杜牧写的《过华清宫绝句》中提到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了能让杨贵妃吃上色香味俱全的鲜荔枝,只有派人将刚摘下来的荔枝,一个驿站一个驿站地频换快马将荔枝当日抵达京城,其实这是物流的雏形。由于我国当时经济比较落后,对外开放的程度较低,政府对物流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我国物流研究迟于国外的物流研究。
随后,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的物流已经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并成为了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障碍,这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不同的学者都认为应重视农业生产物流、农产品物流的建设,认为农产品物流可以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使农产品在物流的过程中可以增值、降低农业生产和流通成本。
五、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一)配送成本高
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但仅有1%盈利,另外的7%巨亏,88%略亏,4%持平。其配送成本超过商品成本的100%甚至更多。
我国的仓储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目前在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交通并不是那么发达,这会使其物流成本较高;二是冷链物流体系发展较为滞后。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我们都希望从电商手上购买的农产品是完好、及时、新鲜的。换句话说,农产品的附加值本来就不高,如果配送成本增加则会压缩了其市场空间。
(二)消费者对于质量的怀疑
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不尽如人意,在监测完成的92批样品中,其中有54个批次的样品为正品,正品率为58.7%。其中,淘宝网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化肥农资样品正品率仅为20%,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
由于许多农产品没有一定产品质量的标准,他并不像猪肉那些会进行质量检测。而农产品电商对于产品的准确描述和分类不可能实现,优劣也难以区分,比如有机蔬菜的出现,消费者对于网上摸不着的东西就增加了分辨的难度,在当今社会,多多少少有不合法商贩的唯利是图,在缺少了有效的监管和监督的情况下,会让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电商模式逐渐失去信心。
六、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对策分析
(一)仓储物流中心的建设
农产品电商要想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则要发展仓储物流中心。仓储物流是一个行业。但是作为一个企业,亏本的生意是不会做的,一般而言,一个物流企业投资建设仓储物流中心并开展业务主要也是由于业务上的需要考虑。这时需要政府伸出援助之手,可以在对生产地和消费者的供需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后对某些地方的仓储物流给予适当的支持,加快仓储物流中心的建设促进当地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也可以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制定各类农产品的标准及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
我们可以像制定猪肉那样建立一个检测农产品质量的标准。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各行各业的行业协会及组织的力量,来对电商的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另一方面,各级的政府部门可以对造假,欺骗顾客的农产品商贩制定一套违规认证的制服,对于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作出处罚,使各种认证和标准可以获得真正的公信力,让消费者可以完全相信电商是可以提供让人放心的农产品的。
七、电子商务下各类市场数据分析
截至2014年底,目前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共739家农产品交易市场219家、畜禽产品交易市场27家、酒类产品交易市场22家、渔产品交易市场14家。2014年,我国大宗商品现代流通行业总体呈现向规范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行业整体综合实力与市场主体质量有明显提升。大宗商品电子类交易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行业分布更加广泛,市场数量同比增长37.4%,实物交易规模超过25万亿元。2014年涉农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5万亿元。
八、结语
对于国内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发展比较滞后,在网络大数据的信息时代,我认为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我国农业转型的一个好机会,如果抓住这个机会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商,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而且发展新农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边令农民连连感叹的“菜贱伤农”,另一边是令诚实消费者唏嘘的“高菜价”。众所周知,农产品想要实现其价值就要成为“商品”进行流通,进入市场当中。“菜贱伤农”和“高菜价”这两者之间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环节过多、运输成本过高、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错综复杂的问题。对于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以下的对策建议:(1)仓储物流中心的建设;(2)制定各类农产品的标准及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3)可以建立“农产品天猫超市”B2C平台或C2C平台;(4)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及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参考文献:
[1] 杜文宏.农村电子商务发展[J].商业现代化,2008(02).
[2] 吴勇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村流通供应链优化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物流工程,2014.
[3] 林小燕.龙岩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研究[D].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2014.
[4] 刘根荣.转型时期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J].经济与管理,2012(08).
[5] 胡包冬.农村电子商务邮政物流发展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2(05).
[6] 钟聪儿.基于GIS农产品物流配送决策与信息平台研究[D].物流管理,2009.
[7] 杨婷婷.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的设计与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8] 谢水清.论农村物流的内涵与特点[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关键词:衡阳;农村电商;对策研究
一、对农村电商发展的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陈振濂(2013)和王超(2015)认为,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消费模式,可以破解新的世纪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挑战,打造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拓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提升农村的经济活力。以网络为平台也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通过使用互联网,农民可以随时随地与市场对接。同时农民可以在家乡从事经济活动,外出打工的人数将大为减少,对农村部分社会问题的改善也很有裨益。
杨继瑞(2016)提出,在当今移动互联网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围绕国家提出的 “互联网 + ”战略,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充分融合,已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有助于破解传统农业经营的投融资困境,有助于扩宽农业流通渠道,有助于突破传统农业经营服务模式的局限。
纵观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发现,大部分学者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基于经济管理学理论,详细论述了农村电子商务给农业生产、农村环境及农民经济状况上带来的影响。
二、衡阳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必要的网络知识较为缺乏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电脑普及程度依然不高,在地处内陆的衡阳,更是如此。在一些偏远的贫困山区如常宁市下属部分乡镇,网络基础设施薄弱,这给农村电商的建立及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如果要发展农村电商,最基本的网络设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市致力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也相当缺乏,并且大多数农民对电子商务及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很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建设及发展。
2.农民存在严重的风险意识
电商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无需面谈,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再加上农民每年的收入十分有限,难以承担风险导致的经济损失,因此农民普遍惧怕风险,不敢轻易去尝试电商这一交易形式,使得电商在农村的运作与发展受到了较为严重的阻碍。
3.农村的生产规模有待加强
我市地处丘陵地带,农作物生产规模比较小,农民个体的生产难以产生规模效应。限于我市小规模的农业组织及农民个体的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不高,农村电商业务的发展也受到不利影响。
4.农村缺乏健全的物流体系
我市农村的交通运输落后,大部分物流公司的配送范围未能延伸至乡镇地区,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更是在物流配送范围以外,一些农村电商的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5.农业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
其一,我市大部分农民依然在使用传统的生产模式,相关主管部门对农业信息化也缺乏充分的认识,懂得利用网络技术的农民群体不多,农产品购销模式原始,农民与企业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也缺乏运用电商的意识;其二,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民不能以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等为依据来开展种植工作,从而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其三,各地区的农业部门之间不具备信息资源共享能力,难以对农作物的市场需求、价格走势等信息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这对农民的经济收入将造成直接影响。
6.政府部门对农村电商不够重视
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引导在农村电商的初步发展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具有电商专业知识的人才数量不多,尤其是具有超前经营理念和尖端电商技术的高层次人才非常有限。特别是在基层乡镇府,硬件设施及条件比较落后,严重缺乏收集、分析农业信息的专业人才,不具备高水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现阶段绝大多数电商主要靠自学和亲戚朋友的引领,市内只有部分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培养层次较低,学生毕业后留在衡阳从事电商工作的很少。
三、以农村电商促进农业现代化经营的路径
衡阳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油料、蔬菜、瓜果和肉蛋奶生产基地,交通便利,拥有发展电子商务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我们必须应对新的形势,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农村电商促进农业现代化经营。从发展路径来看,要发展我市的农村电子商务,必须坚持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为原则,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作用,吸引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投入到农村电子商务领域,营造关心、支持、参与农村电商的舆论氛围,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从政府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的角度来说,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对农村电商发展的全市统筹
要加强对各县(市、区)发展农村电商的统筹指导,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思路举措。财政扶持资金应倾向于“创收”性质为主的农村电商发展,集中在农产品上线进城、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部分。要加快创建衡阳农村电商产品的公共品牌,特别是集体商标和用来证明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证明商标,努力实施抱团发展策略。
2.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
积极争取、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电商发展的各项政策,制定出台我市支持电商发展的实施意见,在资金扶持、税费优惠、金融支持、场地使用、人才引进和培训、企业注册登记、会务商务活动等方面提供必要条件。加快农村电商的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其示范效应。扎实做好农村电商的金融服务工作,加快建设多层次、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和激励衡阳青年投身农村电商的创新创业。积极开展农村信用合作试点,推进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推动经济联合社信用合作部发展。出台促进办法可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淘宝店铺和微信小店这两类经营者,以客观的第三方交易数据为标准,制定合理的阶梯式的专项鼓励措施;针对农村电商个体经营者的一些必备硬件或技术服务,建立相对集中的社会化服务购买机制,低价甚至免费提供给农村电商的个体经营者使用,以促进农村电商个体经营户的成功孵化。
3.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一是完善基层自治组织体系,推动村民自治重心下移,发动村民建设美好家园,发展集体经济;完善便民利民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公共服务重心下移。二是创新和转变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要加快推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整合涉农资金并集中到村,统筹用于公共设施建设;整合涉农服务平台,完善农业生产的经营服务体系,打造集农资销售、动植物防疫、农业技术推广、产品供销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于一体的基层公益体系。
4.促进农村电商的多元化发展
农村电商的发展不是一种孤立的商业模式,需要通过与周边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叠加效应。政府应进一步出台实施细则,促进农产品电商的品质保障与溯源体系建设,推动生态农产品O2O体验馆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努力打造融服务网络建设、产品供应、品质保障、电商平台为一体的电商生态链。
5.完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和信息服务体系
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县(市、区)农村电商县级运营网络为支撑,引导邮政和快递业务延伸至农村,并利用村级综合服务站,建立村农产品电子商务配送点,进一步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实现县、镇、村物流网络的无缝对接,建成覆盖全市主要行政村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完善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利用交通区位优势,打造铁路运输的物流中转站、物流集散地,深化衡阳与阿里巴巴集团等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层次。同时,要加大对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覆盖率和质量,实现村村通宽带,并促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降低农民上网成本,为农产品生产者拓展新渠道、挖掘新客源提供帮助。
6.提升农产品质量,注重安全保障
转变我市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努力实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要突出衡阳地方特色,围绕“绿色”和“生态”两大主题,抓好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合理规划,差异发展,培育有机农产品的示范基地,全力打造属于我市的农产品知名品牌。全面推动农产品原产地标识和“二维码”标识工作,加快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农副产品、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认证工作。加快农产品种植、加工和流通等环节的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支持应用商品条码、二维码,加强对电子商务农产品供给全过程管理,着力解决电商农产品质量标准化问题。重点围绕产品质量监管、产品溯源、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强化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以及部门间的协调联系,严厉打击依托网络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建立信用信息通报机制、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及产品溯源体系,强化企业守信意识和诚信自律。
7.打造高规格的农村电商培训基地
目前,衡阳农村电商发展的规模走在了湘南地区的前列,但电商人才培训无疑是一个比较大的软肋。从现实情况出发,可以考虑实施电子商务人才培训计划,依托衡阳本土院校,如南华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等。扩大电子商务专业的招生规模,优化整合各县(市、区)培训资源,同时鼓励社会电子商务培训机构参与,探索建立电子商务师资数据库和考评员数据库,完善全市统一的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优先加强对镇村干部、农业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相关人员的培训,培育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头人。鼓励衡阳籍高校毕业生通过电子商务就业创业,吸引本地在外的大学毕业生和务工青年返乡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培养本土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解决电子商务人才引进难,流失高的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加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力度为我国基本国策之一,而电商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可将农村与城市之间存在的信息不流通问题进行充分解决,有助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当前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展开分析,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不断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因此,农村电商的发展依然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政府部门和农民群体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8,06:171-174.
[2]岳云康.对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发展的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08,12:87-89.
[3]张喜才.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5(03):71-80.
[4]方小铁.广东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与应用策略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01(3):44-49.
[5]张振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创新路径[J].对外经贸实务,2015(12):30-33.
[6]卫明,廖丹萍.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22-13723.
一、写作思路清晰,观点明确
身处于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农业同样需要与时俱进,这需要新农人勇于承担责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全新的自己去拥抱互联网以打破信息瓶颈,驾驭互联网来提高自己的效率,真正面对市场挑战,才能完成新时期的使命。国家能否繁荣、后代能否健康永续,都首先依赖农业是否可持续发展。然而在新时期,农产品的前期发展相对滞后,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了社会的公共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互联网+”革命浪潮中有效推动农产品“有尊严和价值”地上行是当务之急。该书中打破了原有的藩篱,立足于现实,通过深入实地探究与分析,阐释了新农人应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正确引导农村电商的壮大。该书的每个章都由3到6小节组成,每个章节研究背景透彻,思路清晰有条理,观点明确。一方面,作者每个章节的观点都以事实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通过系统总结给出合理的建议;另一方面,每个章节内容长度适中,语句表达清楚,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突显观点,使读者一目了然。全书一共分为10章,作者将全文分为三部分来论述,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作者站在新零售的落地窗前思考农产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何找到“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脉络、营销核心和方向;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到第九章,作者从农产品“互联网+”思维、品牌的建设、营销模式、农业电商、生鲜电商的破局、重构农业产业链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分析;第三部分为第十章,作者通过对比中西方的生态农业模式,辨证地看待中西生态农业模式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根据国情打造生态农业产业链、营销、创业给予了建设性的意见,这种层层递推的写作模式,各章节紧密衔接,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知识储备以及卓越的思考能力。该书会给读者多维度的启示,可说是农村电商发展路上的导航。
二、实践论证科学系统,语言表达趣味性足
本书主要采用了实证研究策略,以农业创新营销模式为“着力点”,科学地对我国农村电商产品的销售进行统筹规划,书中提供了大量可靠的研究数据,极大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可信度与实用性,同时不断探索互联网+品牌农业之道、农产品营销模式等,以此提出农村电商创新营销的可行性。例如对于生鲜电商的破局之路,作者首先对国内外的市场进行充分考察,提出就国内市场而言,不管是电商平台,还是传统的线下超市,甚至连物流企业都加入了生鲜电商的争夺战,生鲜电商模式可谓是种类繁多;就目前的格局而言,在各种电商模式中还没有形成一支主流的电商力量,换句话说,还没有哪种模式能够真正称霸生鲜电商市场。据此推导生鲜电商是国内电子商务市场有待争夺的一块肥肉。在发现生鲜电商商机之后,作者快速地制定电商运营方案,并结合实际运营数据进行分析,落实农业电商运营方式的可行性。这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现状的科学分析,而且对于具有专业知识的读者,可以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作者深刻分析生鲜电商所面临的诸如高成本与低附加值、不断融资与两线烧钱、供应链集约化与产业分散化等问题,平台把控不严等诸多弊端。除此之外,书中在对各类农业创新营销模式的设计中,为使内容表达更加清晰,作者配备了很多插图、图标以直观的方式呈现。这在农业电商书籍中颇具特色,使读者在更加直观准确地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农业类书籍的趣味性与可读性。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也为其他农业类书籍在改革与创新中树立了一种新的榜样和方向。
三、立足于现状、对策切合实际
农业是国家根基,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健康、国家的繁荣。农业要发展首先农民就得富起来。农村电商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作者从当前农村电商的发展入手,提出了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首先要让农产品有“尊严”。当人们把农产品视为最好的礼物时,当人们追求农产品单纯的是出于喜欢时,这个时候农产品就拿回了它应有的“尊严”;其次,什么样的农产品才是“有尊严和价值”的农产品;最后,如何让农产品实现“尊严”和价值。作者从三个方面去考虑农产品的发展,这同时也是本书展开论述的逻辑主线。为此,作者落脚于当下,针对这些问题给予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如,以三只松鼠为例,从“三只松鼠”看互联网消费转变,作者认为“三只松鼠”之所以这么成功,秘诀在于对消费者深刻挖掘的商道。第一是产品的目标人群定位精准;第二在于针对目标人群设置了品牌形象和色调;第三是品牌文化的延伸,针对目标人群的时尚文化,延伸了与三只松鼠有关的所有产品;第四是独特的客服;第五在于用互联网技术,实时实现数据的客观分析。那么在农村电商的新背景下,作者认为首先要重塑农业品牌,让更多的农产品进入消费者视野;其次推动农业新业态的经营主体—新农人的崛起,新农人才是推动新三农发展的主力军;再次利用“互联网+”实现三农的变革,用互联网思维的广度,以消费者喜爱为中心的温度,完成农产品“尊严”和消费者的连接;最后是尊重规律(价值规律),真正的市场需要的是优质产品,在品种、品质、品位、品格上获得消费者的喜欢和尊重才是尊重市场的价值规律。作者作为新农人的代表之一,通过上下求索,为农业电商的健康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四、内容紧随时代特征,观点前瞻性好
该书紧紧抓住“互联网+农业”这一时代特征作为主线,来展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变革的研究。作者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农产品营销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具体表现为:农产品上行的发展相对滞后;生鲜电商平台的高成本与低附加值、不断融资与两线烧钱、消费的高标准与产品的非标准、供应链集约与产业分散化、社会精英与缺乏经验等等特征,导致农产品营销平台饱受波折,农产品链条上各种电商业态遭受挫折及品控不严等多种问题,这给农产品营销模式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为此,作者进一步指出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新形势下,“互联网+”农产品打造之路,作者认为,首先必须要坚持“互联网爆品思维”原则,在快节奏和虚拟连接性的互联网世界中要快速地抓住消费者的“心”,要做到“抓眼、抓口碑”能够病毒性的传播才能在虚拟互联网世界中吸引消费者的复购;其次,必须坚持“品质思维”原则,品质是基础,有品才有牌,任何没有品质的产品永远是树不起来的“牌子”;再次,坚持“网货思维”原则。网货和普通商品的不同在于,网货打破了时空界限,是可通过物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高品质商品,那么网货思维需要考虑顾客每单份额、净重的多少、产品的成熟度把握以及物流测试;最后,坚持“场景体验思维”原则。定位目标消费群体特征,针对消费群体的特征在产品设计中以个性化需求确定产品的最终呈现方式和营销推广策略。作者的这些观点和结论抓住了当前“互联网+”时代农产品营销的变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为以后相关学者的理论研究和电商的实践操作指明了方向。当前互联网尤其是手机上网的普及,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而“互联网+”的兴起为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带来了重要契机。作者认为农村电商的发展,人才是关键。而农村电商的卖货思维转型难、缺乏品牌意识、盲目打造单品、缺乏信任链、不重视物流供应链、渠道单一,缺乏互联网连接思维、不会商业化、品牌化经营,团队缺乏管理,不稳定等成为当前农村电商面临的重大挑战,农村电商新思维在于农业创新营销模式设计,互联网的核心是连接,不仅是全产业链条连接而且还可以是全网的营销连接,将营销到“人”为止,以消费者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以“农”为基础来打造优品优价的农产品生死链,发挥公益效果,既支持农业又不伤害消费,重视电子商务道路上各环节的专业化,打造专业特色产品,培养营销专业明星,这些内容的呈现具有很强的建设性和前瞻性。综上所述,该书立意深远,紧跟时代要求,能够对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起到积极作用,促进农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对于从事农业电商研究的相关人才和农业产品营销的业余学习者也提供了正确的指引。因此,《农业电商新思维》一书对于促进农业发展、突破农业发展瓶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由于书中穿插了多张图片、列举多张表格以及清晰的标注都有益于读者的学习。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读物。
作者:刘冬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近些年来,农业经济发展对外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多,尤其电子在商务方面,跨境农村电商应运而生。为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概念的阐述,研究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以更好的促进商务英语人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农村发展
在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下,农业经济跨境交易也越来越多。用于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在跨境交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模式,以及对农村跨境电商的影响为例分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商务英语专业的概念
商务英语是经济全球化发展交流的产物,是商务领域和英语专业两个学科的综合交叉。在国外,商务英语专业只是英语学科下面的一个专业类别。在我国却恰恰相反,商务英语专业主要是在商务领域,英语是商务领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语言工具。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不但要熟练学习掌握商务、对外经贸和国际贸易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拥有良好的英语听、说、写、译的综合能力,是应用型较强、适应性强的综合高素质人才[1]。
2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调查显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在用人单位和在校学生之间的看法有着很大不同。用人单位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方向,在校学生要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进行培养,才能满足社会需求。下面以此为导向,探讨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
2.1加强商务英语技能的训练
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人人才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底和英语翻译技能要求很高。招聘商务英语人才时,首先看中就是该人的英语技能等级证书,包括英语专业四级、八级和口译证书。这些证书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学生的是英语基本功和翻译功底。所以,相关院校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时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其他报关、报检等专业技能可做选修。
2.2加强普通商务英语用途的教学
商务英语分为普通商务用途英语和专门商务用途英语。在校生往往自认为专业性更为重要,倾向于专门商务用途英语的学习。但在用人单位恰恰相反,主要要求的是普通商务英语范畴。普通商务用途英语主要是以英语语言为载体,学习商务领域的基础知识以及必要的技能。在校期间的学习时间毕竟有限,要结合重点,打好基础,为进入社会后在该领域发展做好基础学习。
2.3商务英语专业如何选择适合的教材
学习教材是教师传递学生知识的载体,教材的好坏是直接决定学生学习成果好坏的重要因素。目前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教材主要存在理论多、实践少的问题。而且内容比较老不实用。要想更好的做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要选择案例丰富、且时效性强的新教材。学生更兴趣,容易接受且比较实用,一举两得。
2.4引导在校生提前定位工作目标岗位
通过调查显示,社会需求量比较大的商务英语专业工作岗位主要是翻译和对外贸易。而大部分在校学生普遍向往的工作岗位是管理岗。社会需求和在校生意向完全不对等,导致学生在校学习重点与社会需求不符,互受影响。所以培养商务英语人才时学习应该提前引导,客观分析现状,确定毕业就业岗位。提高本专业学生就业成功率。
2.5商务、英语综合性的师资队伍教学
目前很多商务英语专业院校主要是商务、英语两个学科两类教师分开教学。但是,对于商务工作经验丰富同时又有英语专业背景的老师,很受学生欢迎,且教学效果更好,不但能及时解决两个学科的问题,还能随时互换两个教学模式。所以为了更好的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相关院校应矜夸打造此类“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学。
3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对农村跨境电商的影响
我国跨境电商对外贸易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沟通,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匮乏。该问题在农村跨境电商的群体尤为明显。语言沟通障碍严重阻碍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壮大,从而营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1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推动农村跨境电商摆脱语言障碍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熟练的电子商务英语翻译能力能够快速解决农村跨境电商对外贸易的语言障碍问题。目前农村电商主要依靠淘宝、天猫、阿里巴巴等第三方平台交易。随着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第三方平台都开始需求解决语言障碍的解决办法[2],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量因此也大大提升。能够更好的服务农村跨境电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2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能提升农村跨境电商产品形象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用英语能够准确详细农村产品的规格型号、优点,充分展现农村电商产品的一切给外国消费,大大提升农村电商产品形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利用专业知识,协助跨境电商直接交易,相比传统的营销模式,更省成本。精准营销,显著提升农村电商收入[3]。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社会需求和在校学生不同观点,阐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成果,推动商务英语发展。并浅析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对农村跨境电商的帮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汤伟,杨亚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30-31.
[2]孙艳艳.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15):169-170.
[关键词] 肯尼亚移动支付模式;农村移动支付;对比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2. 021
[中图分类号] F8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2- 0030- 03
1 国内外相关研究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手段,由于其本身的明显优势,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的研究探索不断深入,研究成果也是层出不穷。
迄今对移动支付最为详尽的文献研究是Tomi Dahlberg《移动支付研究的过去、现在、将来——文献回顾》。文中对移动支付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对ProQuest Direct,EBSCO(Business Source Premier),Science Direct,IEEE Xplore,ACM Digital Library,AIS eLibrary,M-lit online bibliographical database dedicated to mo-bile business literature,Google Scholar for academic conference papers等数据库进行了搜索,共找到1999-2006年期间发表的73篇学术论文(其中会议论文57篇、研究期刊论文16篇、理论研究为43篇、实证研究30篇)。[1]本文以研究主题为线索,对这73篇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就每一个研究主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移动支付后续的研究领域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中国移动支付业务始于2001年,基本上一直在大中型城市推行,但事实上,农村消费者对于移动支付的需求非常迫切,并且在农村推行移动支付也具有很大可能。首先,目前农村手机普及率已高达90%以上,存在着高移动电话普及率和低银行服务渗透率的不平衡现象。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崔玮在《我国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现状及改善建议》一文中指出目前农村支付环境问题有“金融网点少,满足不了农村支付结算需要及结算方式单一,现金使用量大,不能满足客户的用现需求”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方便农村支付结算业务办理。”[2]其次,移动支付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恰好可以与农村支付环境相对应。正如钟玲在《探析移动支付对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作用》中指出移动支付可以积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并且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我国移动支付具有其特有的优势:移动用户群数量庞大;移动支付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方便性;移动支付的覆盖范围更广;用户开办移动支付业务相对比较容易;移动支付可以部分解决信用问题;开办移动支付业务所需资源投入少,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3]因此,移动支付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农村的支付问题。在这方面国外已经有了先例,并且经验丰富成果也要突出。
综上可以看出,各国的移动支付发展均结合了当地的金融和产业链发展环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从目前来看,比较成功的模式如日韩模式和非洲模式,都是从满足某一个用户群体的特定需求入手,找准有自己特色的方向,形成基础稳固的产业链合作模式,并以点带面,逐步实现产品的规模突破。由于肯尼亚与我国情况基本类似,因此我们国家也可以借鉴肯尼亚手机支付经验发展我国的移动支付。
2 肯尼亚移动支付发展
2.1 肯尼亚概况
肯尼亚大多数人居住在农村,大约700万工人在农业部门工作,占劳动力总量的3/4。肯尼亚面临资金不足和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的制约,因此金融业机构较少,金融业也并不发达。普遍的贫困化和自然地理环境限制使得农村成为肯尼亚移动支付的主要市场。
2.2 肯尼亚移动支付发展情况
肯尼亚的移动银行服务m-Pesa掀起了移动支付的一阵狂潮。这项服务由Safaricom和沃达丰研发,并于2007年推出。人们只需要有一部低端手机,并在肯尼亚移动支付巨头Safaricom注册信息,就可以购买任何想要的东西。
M-Pesa,革命性的创新金融支付手段改变了非洲地区的经济。这项服务让客户和商户在支付过程当中不需要任何现金、银行账号,甚至永久性住址的参与,到2010年已有超过50%的肯尼亚人使用这项服务。也就是说,偏远地区的农民也可以通过m-Pesa就农产品价格讨价还价,并最终使用自己的诺基亚手机完成交易;当地的游牧民族马萨伊人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机进行家畜交易,然后购买生活必须品回家。
2.3 肯尼亚移动支付特色
移动支付在肯尼亚的成功应用在于它独特的操作模式和国情。肯尼亚移动支付模式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2.3.1 方便快捷
只需要一部手机,并注册到肯尼亚移动服务商Safaricom,你就可以在几秒钟之内付费,无需现金,无需前往银行排队。
2.3.2 操作简单
这种支付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因为简单才得以推广。以前肯尼亚人要想汇款还要先获得银行账户,而银行账户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的。现在,肯尼亚人可以在数秒之内就把钱划到收款人账上,汇款的数目也可以是几美元这样的小数目。所以极其简单,容易操作。
2.3.3 安全有效
对于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人们,m-Pesa服务意味着他们不必带着大量的现金去市场或城镇交易,这样就不必冒着被劫或被盗的危险。
2.3.4 受益面广
对于那些没有固定住址或银行账户的人们,这项服务可以使他们把自己持有的任意一种现金充入m-Pesa账户,获得移动支付额度,并进行支付、转账或存款,进而从一个经济体内的被排斥者成为参与者;对于移民来说,m-Pesa服务可以使他们以安全、简单的方式把钱转给家人或村民。
2.3.5 成本低廉
这样一种移动支付手机要求并不是很高。它并不一定是智能机,只要是一般的手机,都可以完成移动支付。而且它只需要在零售店开设,所以大批m-Pesa的零售商出现,随处都可以进行充值等业务,而且这些商的出现也进一步促进了一批人的就业,例如为了确保各个零售商之间的现金流动,不少中介应运而生,一些中介和零售商每月可以通过m-Pesa交易获得1 000美元的佣金。
2.3.6 与国际接轨
Safaricom的国际转账服务使用了类似的系统,可以进行便捷的国际汇款和支付。对于肯尼亚企业来说,m-Pesa服务意味着支付货款或维修款可以即时完成,不必依赖效率低下的银行或存在缺陷的基础系统。
3 肯尼亚与中国农村移动支付对比分析
中国的农村和小城市状况和肯尼亚很相似。m-Pesa并不是为了在非洲重新创造发达国家的银行系统,而是适应肯尼亚本土环境的理念。它没有放弃贫穷和偏远地区的人们,而是把服务拓展到最不可能的人群。而中国这样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农村人口占很大比例,相似的国情为肯尼亚和中国农村移动支付对比提供了有效前提。
3.1 用户增长率对比
据统计,2010年肯尼亚的移动银行用户使用率是最低的,但通过与2011年比较之后我们发现,肯尼亚增长率达到200%,在被统计的6个国家(包括中国)中是增长最为迅猛。而中国增长率仅屈居第2,其增长速度也是显而易见。中国与肯尼亚这两个国家移动银行用户增长情况充分说明了两个国家在移动支付需求方面的迫切性。
3.2 发展过程对比
3.2.1 发展进程
与肯尼亚相比,移动支付在中国开始相对较早,从2002年,移动支付发展元年至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发展基础雄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移动支付体系,其中产品较丰富。肯尼亚移动支付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发展很快。从2007年开始,肯尼亚开创了移动金融服务m-Pesa,极大地弥补了当地金融机构的不足,后期又推出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善后的产品M-shwari,其功能支持小额贷款,节约资金,获得丰厚利息。近期,谷歌和东非最大的银行Equity合作推出NFC支付卡BebaPay,此产品用于公交支付。
3.2.2 标准之争
在中国,多年来,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始终围绕由中国移动主导的2.4GHz标准和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展开,直到2012年,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达成合作,将其标准定为以银联为主导的13.56MHz的NFC卡,而肯尼亚没有移动支付的标准之争,一直以运营商为主导。
3.3 消费方式对比
肯尼亚居民的现金有一半是用于移动支付消费的,大约1/3是手持的,用于公共交通、储蓄各占了大约1/10,其他各项所占比例较小。对于这样一个落后贫穷的农业国家,居民消费最多的不是现金而是m-Pesa,可见移动支付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由此说明,移动支付给肯尼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中国主要的金融业务包括,各种账单(占25%)、取款(占15%)、工资领取(占15%)。其中,52%的消费者使用手机钱包业务,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3%的消费者称他们对手机钱包不感冒。
3.4 技术模式对比
肯尼亚采用SIM卡模式,SIM卡是安全支付的认证和加密容器,这是运营商主导的形式。在我国,基于移动支付的金融属性,银行和银联在技术模式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不愿完全依附于运营商,因此出现了MicroSD卡、贴膜卡、音频口设备、NFC等各种模式,何种技术模式未来能成为主流,还要拭目以待。目前这几种模式都在商试中。
4 我国农村移动支付的建议
4.1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消费者的传统支付观念
应借鉴肯尼亚国家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经验,在我国农村地区大力推广移动支付业务,让消费者充分了解并逐步接受这种新型支付工具。对于与移动支付产业链相关的其他行业企业如银行、商家等,也需要充分认识到移动支付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和商机,做到联合宣传推广,共同做大做强,切实让农民感受到移动支付带来的惠利。
4.2 加大农村金融基础建设投入
效仿肯尼亚的做法,我们可以在每个人群较集中的地点设支付网点,方便人们直接使用移动支付进行交易。因此我国应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改进支付结算,为移动支付创造环境,并且出台支付结算的辅助配套的扶持政策,加大科技投入,硬件设施的改善,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方便农民生活生产。
4.3 整合各方资源,优先在农村地区推广移动支付业务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农村地区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可以在不增加银行和移动运营商运作成本的基础上,打破农村金融服务的瓶颈,满足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投入成本上远远小于建立相应的银行、信贷等金融机构,因此可以先选择合适的农村地区开展“金融服务进乡村”试点,总结经验,然后逐步在全国推广,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效果。
4.4 提高移动支付安全性能
用户对于移动支付普遍有安全性方面的顾虑,因此我们在农村推广移动支付时一定要切实解决安全方面的问题。目前在安全性问题上已经有了很好的保障,但仍需要进一步的努力,运营商、银行和政府三方积极合作,出台保障安全的制度,真正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丹,房宪鹏.移动支付国内外研究述评[J].商业时代,2009(25):106.
>> 从“双十一”看电商营销 从“双十一”网购井喷谈网络团购 从双十一看电商征税问题 中国制造“双十一” “双十一”网购现象 从囚徒困境理论角度解析“双十一”电商大战 从双十一天猫销售看未来电商发展格局 从“双十一”看当下网购的消费心理 从“双十一”浅析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 电商“双十一”冲锋绝招! “双十一”中的电商 透过“双十一”浅析电商物流 今年“双十一”,跨境电商加入促销盛宴! 从“双十一”网售狂欢实体惨淡看现代服装业的渠道变革 中国经济“双十一”现象 从“双十一”看电子商务物流存在问题 聊写作流行病,话题从“双十一”开始 从经济学视角看待“双十一”现象 “双十一”24小时网购全记录 双十一,正让“网购问题”放大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二)电商上市分析
阿里上市期间,马云出席克林顿全球倡议大会时谈起阿里成功,马云表示,美国电商发展没有中国快速的原因是美国基础结构太好了,电商在美国只相当于一道甜点,而在中国却是一道主菜。马云“主菜”的比喻形象道出电商目前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一种常规化的购物模式。网购不可能取代传统的商业模式,但是在与传统商业模式竞争并存的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
2014年,国内几大电商纷纷上市,5月16日,聚美优品在纽交所上市;5月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上市;阿里在上半年提交IPO文件后于9月19日在纽交所上市。几大电商的相继上市,使中国电商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中国电商巨头,阿里的上市会对中国电商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但不会改变中国目前整个电商发展的格局。相反,阿里上市后会带动中国传统企业和普通老百姓更加关注电商发展,它为其他电商提供了顺风车,更多的电子商务企业会借助这股春风兴旺发达起来。
总之,随着几大电商的相继上市,将会带动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整体发展,电商行业的投资将会增大,也会带动传统行业的电子商务转型,甚至会给其他电子商务企业在国内外的上市起到推动作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将迈入新的台阶。
三、从“双十一”看目前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电商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会选择通过电商平台来购物,但是,电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 网络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为题是多方面的,包括财产安全、隐私安全、货物安全等,这些安全问题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安全问题越突出,电子商务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就越大。许多用户不愿意进行网上交易,就是因为对网上交易缺乏安全感,因此建立健全更加安全的网上交易机制,是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存在的诚信问题
虽然网购已经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网购过程中存在的不诚信问题也被消费者诟病。购买的产品与交付的产品不一致,拿货不付款、拿款不发货,或者不及时交货、不及时付款产品的售后服务得不到保证的诚信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很大一部分人对网上购物活动不相信认为其不可靠。特别是在“双十一”期间,看似大幅度优惠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价格虚假与欺诈现象,消费者并未得到表面上看起来的实惠。一些电商以“全网最低价”,“限时抢购价”为噱头吸引眼球,但当顾客下单后却缺货,或以标价与结算结不一致等手法欺骗顾客,其低价虚假成分很大。因此电商行业应加大监管力度,来减少和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三)运输过程中存在的物流问题
电子商务一个很大的优点是方便快捷,在现代社会给人们节省时间带来方便。能够实现这一方便快捷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物流。卖家与买家货物的交付就是依靠物流来实现。但是在货物运送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物流时间长,仓储保管不仔细以及搬运货物不轻拿轻放导致货物损害的问题。还拿“双十一”这一特殊时期来举例,“双十一”当天,全网包裹数量达到4.09亿,面对物流瓶颈,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得不到预期的购物体验,便会对电商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电商如果解决这一问题,便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四)同质化的运营模式
目前电子商务网站面临的最重要的瓶颈因素就是商业模式创新难,同质化严重。先看团购网站,为什么现在比较艰难,阿里的曾鸣说了这样一句话:团购网站在商业模式都不清晰的情况下,用反互联网的方式,线下疯狂铺销售团队,碰到问题是必然的。消费者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B2C型的电商也只是他的销售模式搬到网上,根本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因此电商一定要根据所专注的行业及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服务,准确定位个性化业务,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模式。
四、中国电商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电商发展势头仍然迅猛
由6年来的电商在“双十一”当天交易额来看,电商的发展仍然将呈现良好态势,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艾瑞咨询的研究显示,未来3年内,电商的销售额在整个销售行业中将处于上升态势,而传统商业模式的销售额将进一步下降。但这并不能表示电商能够替代传统的销售模式,相反,是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模式并存,二者竞相发展。
(二) 农村电商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今日,阿里巴巴透露在未来3~5年内投入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让诸如浙江的“淘宝村”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随着新生代农民工从城市回到农村,适应网购的他们会将网购习惯传播给农村的消费者。进而广大的农村市场将得到进一步开发。电商在农村的发展将指日可待。
(三)跨境电商数量及业务将增多
从2012年开始,政府越来越多的出台政策支持和鼓励跨境电商。国家就在上海、重庆、杭州、宁波、郑州五个城市开展试点,并且按照行邮税来计算,放宽了口岸的监管。到今年为止,跨境电商的发展也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在未来几年,跨境电商也会深入到人们的消费生活当中。(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制定稳扎稳打的发展规划
当三四级市场的消费状态由隐性变为显性被提前释放,市场陷入萧条期在所难免,理性地看待目前市场状况,恢复期需要持续至少两年的时间。
从企业本身发展角度来讲,遵循市场正常规律运转,优胜劣汰、公平竞争,自主经营、自发调节按照市场化经济的发展轨迹正常健康的向前推进,更能够考验企业内功和强化参与竞争的综合实力。由于申花最初以洗衣机切入市场,冰箱和空调产品基数较小,所以在增长速度上较为理想,每年的增长幅度在25%左右。未来,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增加新功能和开发新品模具,加速产品更新率,新品推出率,推进产品升级。在企业发展规划上,以稳扎稳打、步步为赢为主步伐,给企业和商一个稳定的、良性的发展方向。
稳定与下级经销商的合作
在企业内部,做好产品品质,拓宽产品线,使整个产品线涵盖100L~500L的门、风冷、智能化对开门产品。帮助下级市场经销商完善和丰富产品线,系列化、组合化、一体化产品更容易形成主推。在国内农村市场,消费者品牌忠诚度较低,他们在购买时更注重性价比高的产品,而非品牌推广度的产品,这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市场机会。
另外,农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还取决于经销商的主推,多年的人脉和口碑使当地消费者更愿意听从经销商的意见。在三四级市场,消费者对经销商的认可度远高于对厂家和品牌的认可,所以在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上,我们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资源支持,以保证经销商对品牌的主推。
首先,给予经销商以市场保护。在固定区域,只授权一家经销商特许经营。避免同一市场出现多家经营,保护当地经销商的独家经营权,避免激烈竞争而引起的利润下降。
其次,从利润上来讲,由于目前一些成熟品牌价格透明度较高,加之电商的发展一方面使价格信息公开透明,另一方面分流了部分销售,导致原本经营一线品牌的经销商毛利的下降。这部分经销商为了盈利需求而产生了更多的品牌需求。而较高利润的产品则成为经销商主推的重要原因和理由。高出一线品牌的利润空间是我们给经销商的承诺,也是吸引新商家和稳定既有经销商队伍的必要条件。
另外,保证产品品质,把关原材料的使用。如采用铜管作为冰箱的内蒸发器,降低内漏比例,提高热传导效率,加强产品的品质,以弥补品牌拉力的不足。同时,不施于经销商过多压力,给商家留出更大的合作空间,通过这些举措保证并调动终端经销商主推产品的积极性。在终端打造厂家、商和经销商的“三位一体”战略联盟关系,在资金和铺货方面采取勤进快销的模式,降低经销商的资金和库存压力。
稳定释放产能
目前,申花的渠道布局现状为以与经销商合作共同运营市场为主,与部分二线城市的区域商场和电器连锁卖场、商超、电商发展为辅助渠道实现产品的终端销售。同时,通过出口OEM之路消化自身产能。
前几年因家电下乡拉动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导致很多厂家扩充生产基地增加人员,当市场需求萎缩便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很多生产基地纷纷关闭,这也是家电下乡之后症候群的表象之一。而对于申花来讲,产能的释放采取了较为稳妥的消化方式。一方面,销往东南亚、中东、北非市场的出口产品转移了部分产能。另一方面,持续开展与国内其它品牌的OEM合作,包括与市场同类企业的合作,也包括与一二线品牌的代工生产。通过合作的方式在释放自身产能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的把控。
二三线城市有相当一部分商超业态,以经营日用品为主,进驻该渠道的产品类型主要为200L以下,价位偏低的小容积产品。商超渠道首先弱化了对品牌的要求,而从目标消费群上来看,在商超购买家电的用户基本集中在两类,一是外出务工者、毕业生等消费能力有限的人群;二是以出租房的房主购买此类家电为主。抓住这两类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特征,商超渠道也可以作为增量的一种补充。
农村市场电子商务尚未成气候,也没有成为消费的主流通道。但消费主力的年轻化和网络化也使企业不得不将电商作为未来渠道的重点规划。
日前,在《中国企业报》对全国57家大小家电、太阳能、手机企业的抽查显示,“凡涉及到农村家电维修,企业只承诺3天内解决。”实际上,来自河南、陕西、四川、山东多地农村消费者则反映,“很多企业承诺的3天服务,最终10天、20天都无法解决,买的时候承诺都没兑现。”
市场现状:农村无服务
浙江嘉兴南湖区的一位家电经销商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目前,大企业在县城都有相应售后网点,但不少中小企业的服务薄弱,特别是一些杂牌家电,几乎处于真空状态。而在乡镇和村一级市场上,几乎没有品牌家电的服务网点”,他说,许多经销商是既销售,又兼职简单服务,一旦遇到产品疑难问题只能求助县一级服务商。
由于受到农村居住分散、产品质量故障复杂多变,产品零部件供给周期长,整体体系没有建立和梳通,直接造成了农村市场的服务困局。上述商家透露,“当前,大部分家电企业都借助县级服务商发展乡镇服务网点。这种通过县级服务商签约的方式,增加了企业的服务流程,减少了乡镇服务商的利润。”
据悉,很多乡镇服务网点虽然与家电企业签约,但由于受县级服务商管理,拿配件的成本很高,获得服务维修信息还得付钱,都无法保证服务内容和质量,均是自主发展和寻找一些非合作企业的服务业务。
企业抱怨:服务困难多
“要想实现村村都有售后网点,是不现实的,成本支出太大。只有拥有全产品线且有足够出货量的企业才能建立密集的售后网点”,长虹多媒体市场总监程勇告诉记者,“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服务从县到镇再到乡,最后到村的反应速度。至于说缺人才,这主要体现一个企业对于农村市场的重视程度”。
但也有企业对此表达了不同观点。
“售后人员匮乏是目前农村服务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康佳售后服务中心总经理谢伟锦表示,“由于一些企业的盲目竞争,各种超长的服务承诺层出不穷,病态的透支了整个市场,中国消费者基本没有付费服务的习惯。这就导致售后人员待遇不高,人才积极性缺乏,到头来利益受到损害的还是消费者。”
近年来,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增加了农村服务的难度。液晶电视在农村还没普及,LED、智能电视、3D电视就又出来了,变频空调、豪华多开门冰箱、滚筒洗衣机,但售后人员的新技能培训以及相应的配件都很难跟上。
专家建议:大企业当先行
“产品与售后的流通速度差异,导致了现在的农村市场处于一种‘兵马先行,粮草未行’的状态下,很多家电企业都骑虎难下”,家电服务问题研究专家孙玉琢告诉记者,“在城市,企业是通过服务来吸引、促进消费,而在农村市场,通常是产品进入很长时间后,周边才会出现相应的售后网点。”
对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的周向红教授。
涉农电商迎来快速发展期
《中国扶贫》:目前,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现状如何?
周向红:2013年夏天,“生活要想好 赶紧上淘宝”的大标语走进了浙江遂昌县城的墙头。院墙从来都是农村市场最好用的户外广告牌,这次淘宝参与的“土气十足”的营销活动,我认为可以看作是农村电商启动的标志。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7.9%,规模达到1.65 亿,相比2012年略有提升,增加约908万人。最近半年,农村网民规模的增长速度为5.8%,略高于城镇。中国互联网研究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一个转折点出现,即农村网民增速超过城市网民。可以说,在未来十年,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
《中国扶贫》:农村电商在当前发展中还有哪些制约因素?
周向红: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基础设施、物流配送、人才观念等都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发展。淘宝、薛蛮子投资的“百姓特供”等也才涉足农村土特产供应不久。商务部的《2012中国电子商务报告》以淘宝网(含天猫)为例,截至2012年底,正常经营的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数量为163.26万个,其中注册地在村镇的为59.57万个,涉农电商比例还有待提高。
《中国扶贫》:您认为国内有哪些经典的涉农电商模式?他们有哪些共同特点?
周向红:这方面典型的模式最早应该是在义乌。这些年又相继出现了遂昌县、缙云“北山模式”,这些都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典范。
这些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将电子商务发展与经济转型紧密结合,作为地方政府创新的重点;建设融市场主体性和公共服务性为一体的创业服务平台,体现了大数据时代政府特有的角色。
政府支持必不可少
《中国扶贫》:目前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是否具备了支持农村减贫的条件?
周向红: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预计2013年将达到12.7万亿元。但如此巨大的规模能否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还需要一些前提条件。
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大大提高了效率。然而,电子商务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是“第五公用事业”,即宽带或网络建设,还需要物流的支持,以及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目前中国一些贫困地区还不能满足这些条件。
涉农电商也在刚起步阶段,针对贫困地区特别开展的电子商务项目仍属空白。不过随着智慧城市浪潮兴起,二、三线城市电子商务环境会更为改善。这必将惠及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客观上为贫困人口借助电子商务减少中间环节推销产品、增加收入提供了可能。
《中国扶贫》:在地方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如何利用、扶持电商,以达到帮助更多、更广的贫困地区拔除“穷根”的目的?
周向红:电子商务能否发展主要取决于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政府应在这些方面提供积极支持。
政府首先需要将电子商务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纳入到政策议程,给予人、财、物等积极支持。此外,可借助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东风,大力打造“电商村村通”;同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发展物流业;在一些乡镇可以打造物流第三平台,借助连锁超市等第三方提供快递服务。
《中国扶贫》:您认为政府在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培训方面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周向红:组织农民参加培训,学习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内容方面,应该更突出其实用性。
我认为政府在政策上应该从三方面展开支持:首先,政府机构及相关官员应积极学习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等相关知识,将其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基本要素。其次,政府可以采取采购、外包的方式将这方面培训委托给电商、专门的培训机构,借助E-LEARNING等虚拟平成这些培训,使农民在用中学、学中用。最后,采用教育券等补贴手段,鼓励农民学习,走入课堂,积极创业。
线上线下双轮驱动
《中国扶贫》:从现阶段来看,农村地区的人们对于电子商务的需求量有多大?
周向红:这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更多数据进行分析,值得进一步研究。借助逻辑推理,农村地区对于电子商务需求量是巨大的。因为电子商务减少了交易环节,使小商户与大商户可以更好地接触,同时减少了地域交易的影响。在虚拟平台上,青海、上海、海南在电子商务平台更具有平等对话的可能。
《中国扶贫》:目前看来,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如何?
周向红:国家宏观政策的刺激因素、技术不断发展、网民不断增加都使电子商务发展更加蓬勃。其发展趋势和方向总体将呈现线上与线下互为支撑的态势。在电商冲击下,更多实体店将加入电子商务中,而电子商务也意识到实体店的重要性。线上与线下“双轮驱动”会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发展战略。
在未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移动互联网成为电子商务必争的平台,与此同时透过移动设备的虚实整合将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趋势;互联网金融将进一步促进跨界合作,虚拟世界将进一步折射真实生活;社交网络平台将成为电子商务精准化营销的阵地,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介营销将是电子商务广告的重点手段。
关键词: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扩展路径
现如今,在国家乡村旅游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政府和农民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乡村旅游在国内遍地开花,在欣欣向荣的现状下,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尤其是乡村旅游投融资这一方面表现出诸多不成熟的问题。目前,国内乡村旅游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外来投资商、乡村集体组织和乡村居民个体,乡村旅游的投融资模式决定着投资主体的利益分配,因此,研究乡村旅游投融资问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旅游利益冲突,解决利益纷争的后患,使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更加透明、公平、有效,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对现有乡村旅游投融资方面的文献整理分析过程,发现国外的许多学者将重点放在了旅游投融资方式的研究上,对于乡村旅游投融资方式的研究甚少。Denis Claude等人(2009)以产业组织为视角,探讨了临近旅游地投资质量与旅游地声誉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提高旅游地的投资质量,从而实现旅游地声誉提高的这一目标。Ruth Rios Morales等人(2011)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研究分析政府的政策、行为与旅游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出建立和实施健全的政策法规能有效的促进有关部门吸收旅游投资,实现旅游业稳健发展。
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投资主体构成和主体关系上。许振晓(2002)分析了民营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存在的三大误区,民营投资具有短视、逐利、体制不健全的特点,并提出民营乡村景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龙茂兴、张河清(2006)乡村旅游面临资金不足、投资短缺的问题,并且提出应该协调好政府、农村集体、旅游企业、农民的利益分配的问题,从而实现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2]。黄郁成、张国平、李金波(2007)分别对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投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了乡村旅游投资主体的关系以及政府、外来投资商、农民的利益分配情况[3]。陶莎(2011)在产权制度理论的基础上,以南宁市“美丽南方”忠良景区为例,研究分析各个阶段的投资模式,提出通过股份制建立产权制度,兼顾政府、投资商、农民三方的利益[4]。任春(2009)分析了广东省乡村旅游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稳固原有融资方式的基础上,要大力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5]。王林秀,张莉娜(2011)提出在 BOT模式下,通过“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利益分配等方面内容,构建了新农村旅游基地运营机制[6]。田敏(2011)认为乡村旅游投资主体为政府、投资商、乡村居民,投资中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单一、投资机制存在缺陷等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政府引导,有效推进乡村旅游投资路径[7]。
二、乡村旅游投融资现状
(一)乡村旅游投融资的利益相关者
现阶段,乡村旅游投入资主体主要是当地政府部门、社区居民(村民)、旅游企业[8]。
1.政府部门
目前,中央政府将发展乡村旅游纳入三农发展的大战略之下,政策利好形势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的了广阔的前景与空间,政府部门在乡村旅游开发与投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扮演者主导人的角色。涉及到乡村旅游开发的部门,从层级上可以划分为省、市、县、乡,乡村旅游开发的关键层级在县、乡;从职能上乡村旅游开发涵盖了旅游、林业、水务、农业、建设、环保、宗教等部门,政府的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市场营销,投资数量较大,获得的收益较低。
2.村民
虽然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村民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但村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参与度很低,参与方式也很单一。对于旅游规划工作的编制、旅游事项的决策问题、旅游企业的运营与管理,村民很少参与到这种高级的旅游活动中,拥有很少的发言权;村民拥有资金较少,抵御风险能力很弱,这些因素也制约村民参与到大型旅游项目。
3.旅游企业
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旅游企业以三种形态存在,第一种是与资源管理部门合作或从中衍生出的旅游企业,第二种是外来投资商所经营与管理的企业,第三种是村民或村集体所开办的个体户或者集体所有制的旅游企业。这些旅游企业带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点,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当地居民的利益,忽视对环境的保护。
(二)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
乡村旅游投融资基本上是围绕着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政府、旅游企业、村民这三者展开的,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进行分类(见表 1),目前,在我国,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基本上是由政府、投资商、村民三者主导或者合作而形成的,而合作的投融资模式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流。
三、乡村旅游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数量无法满足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
目前制约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资金短缺问题。相对于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来说,乡村旅游开发所需要的资金相对要少得多,但乡村旅游的开发具有特殊性,其开发的范围、空间要广,需要的资金也随之增多。一般情况下,开发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道路交通状况的改造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开发旅游要兼顾旅游者各个方面的需求,探究原真、原味、原生态的同时,也要满足旅游者对于卫生、快捷、创新诸多方面的诉求。
(二)乡村旅游投融资结构不合理
1.千村一面――重复投资
乡村旅游如同春风一般,把政府、村民、企业全都调动了起来,在高度积极参与的同时,这种冲动投资行为,往往缺乏精准的定位,这导致乡村旅游出现了“千村一面”的现象。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镇、存都出现了重复投资、开发的现象。缺乏细致的调研与精准的定位,使得这种投资行为大干蛮干,一味模仿复制成功的案例,并没有充分挖掘当地的优质资源,无法满足旅游者猎奇求新的需求,走到哪里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2.无法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利益
各投资主体投资、开发过程中往往具有短期逐利的特点,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取利益,及早收回投资成本,赚取利润,但旅游开发,特别是乡村旅游开发,往往具有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这就会导致投资者减少成本,特别是社会成本与环境成本的投入,在开发的过程中忽视对环境的保护,使得无法协调好经济、社会、环境的利益。
(三)投资机制不健全
乡村旅游融资机制主要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机制,是由政府负责决策、实施与调控,市场主导型投资与多元化投资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仍处于初级阶段。在现有的投融资模式中,特别是投资商与村民的合作投资中,往往缺乏风险保障机制与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导致乡村旅游在运营与管理的过程中,村民的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民愤难以平复,对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良性发展埋下后患。
四、乡村旅游投融资扩展路径
(一)加大投资吸引力度
投资数量不足极大地制约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态势,加大投资吸引力度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一步,每个乡村都应该采取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在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初期通过电视、网络媒体进行宣传,进行招商引资,不仅为项目启动带来资金,这也是对乡村旅游的免费的宣传。鼓励每个村镇的旅游开发积极与网络平台实现互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众筹投资等新颖的投融资模式,打开融资渠道,让更多人参与到乡村旅游的投资中,实现乡村旅游的网络开发、投资、营销、经营与管理。
(二)优化投资结构
1.培育优势特色,打造一村一品
开发乡村旅游并不能一味复制成功的案例,要深度挖掘旅游者内在需求,并结合本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特色,培育最优质的资源,打造最优质的乡村旅游产品。使得每个旅游者都能看个或提到某个旅游产品或商品,都能叫得出旅游地的名字,实现一村一品,这就是开发乡村旅游的成功所在。
2.协调好经济、社会、环境利益
乡村旅游的开发只注重经济利益、忽视环境利益、社会利益的做法非常短视,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培育村民爱村、护村的意识;加强对投资商的教育,并且建立村民投资商互相监督机制。环境、社会投资的收益虽是无形的,但其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加大社会资本的投入,为旅游项目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与当个各方利益相关者建立好融洽的关系,使后期的乡村旅游运营与管理顺利进行,减少矛盾与摩擦;加大环境投资,营造舒适、清新、美好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吸引旅游者,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且会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品质,造福子孙后代。
(三)拓宽融资渠道
1.建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要深入挖掘资源和调查分析客源市场,最关键的是要解决资金的问题,乡村旅游项目大且区域广,所需要的资金相应地多,投资商往往无法往往难以负担大型项目的投资,就需要调集社会多方的资金来满足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的基金来源主要有:(1)政府财政拨款、旅游扶贫资金纳入到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的范围中;(2)向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咨询企业等征收乡村旅游发展基金;(3)筹集民间、海外资金作为旅游产业发展基金;(4)利用互联网金融,网络众筹资金。
2.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乡村旅游主要依赖于旅游资源和良好基础设施进行发展,若旅游资源建设不足或者是配套设施较差,那么就对旅游者不具有吸引力,若乡村旅游投融资能登陆资本市场,借助外部资金快速发展,从而进入良性循环阶段,乡村旅游产业也因此获得良好发展。因此,支持符合条件的乡村旅游企业上市,通过企业债、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加强债券市场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展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
3.采用PPP 模式融资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对于乡村旅游中具有明确收费基础的,并且经营收费能够完全覆盖投资成本的经营性项目,可采用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等模式推进;对于乡村旅游中经营收费不足以覆盖投资成本、需政府补贴部分资金或资源的准经营性项目,可通过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附加部分补贴或直接投资参股等措施,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等模式推进;对于缺乏“使用者付费”基础、主要依靠“政府付费”回收投资成本的非经营性项目,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采用建设―拥有―运营(BOO)、委托运营等市场化模式推进。
4.加大农村居民投资参与力度
农村居民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往往处于劣势的地位,参与度很低,而且现实的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往往是将居民的利益撇在一边,造成了乡村旅游后期利益纷争的隐患和管理成本的增加。应着重从以下方式来加大农村居民的投资份额,积极鼓励居民参与。第一是采取股份合作形式,将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第二是把乡村旅游贷款、支农资金直接分发到户,直接有效推动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第三是农村居民或村集体可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对乡村旅游进行运营与管理,实现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农村居民的参与,对居民的利益有效的保护是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四)政府引导协调
政府在乡村旅游的建设与开发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如投资主体利益冲突,环境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得不到有效的协调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来协调与引导。政府通过引导、协调的方式兼顾各方利益,处理好利益纠纷。由于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不成熟的起步阶段,政府还应承担起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从素质与经营理念入手,培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等多方面人才,做好乡村旅游软实力的建设工作。
五、结论
目前乡村旅游开发都是带有冲动型开发的特色,但乡村旅游投融资的效率往往是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市场化相对等的。乡村旅游投融资主体主要是政府、旅游企业、农村居民,目前投融资方式主要是政府主导、旅游企业主导为主,发展的主流趋势是政府、旅游企业、农村居民合作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根据乡村旅游投融资所暴露的弊端,对症下药,积极扩展乡村旅游投融资扩展路径,对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做好资金保障。然而光是有资金也是不够的,还应打造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提高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打造出具有实力的品牌,是乡村旅游能够健康、持续地在旅游市场中存活下来。
参考文献:
[1]许振晓.民营乡村景点投资问题及其对策[J].旅游学刊,2002,03:18-21.
[2]龙茂兴,张河清.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旅游学刊,2006,09:75-79.
[3]黄郁成,张国平,李金波.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7,06:75-79.
[4]陶莎.乡村旅游中的产权与投融资关系研究――以南宁市“美丽南方”忠良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26:16187-16190.
[5]任春.广东省乡村旅游目的地融资方式的拓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06:292-295.
[6]王林秀,张莉娜.基于BOT模式的大洞山新农村旅游基地运营体系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15:9257-9259.
[7]田敏.乡村旅游投资刍议[J].中国商贸,2013,20:118-120.
[8]胡文海.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7):4-5.
[9]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04:33-37.
[10]韩宾娜,王金伟.东北三省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基于“城――乡”极变模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03:50-55.
关键词:农村;零售业;发展必要性;策略探讨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广大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土及国外大中型零售商逐渐加快抢占农村市场的步伐,人们不再依赖和满足于从前单一的购物方式,消费频率及消费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零售业市场已经成为一块诱人的肥肉,经济意义今非昔比。
一、发展我国农村零售业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对于农村零售业的发展有了更紧迫的要求,归纳起来,发展农村零售业的意义有如下方面。
(一)发展农村零售业,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零售业,构建现代新型的农村零售业体系是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
1.发展农村零售业,对于拓宽农民消费领域和范围,引导农民更新消费观念,促进农村文明进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发展农村零售业既又可有效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的就业形势,又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资源和物质条件,加速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进程,还能够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会加速农业集约产业化进程,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3.发展农村零售业,不仅可以从其经营本身增加财政收入,而且还可以推动包括农业在内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税收和财政收入,为新农村发展提供资金来源,进而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所面临的问题。
(二)发展农村零售业,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从宏观角度来看,零售业无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零售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零售业,尤其是农村零售业,可以加快我国城乡经济布局的优化,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三)发展农村零售业,适应国际经济发展潮流
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国际经济出现一体化趋势。国家与国家间经济协作与渗透逐渐加深,谁都无法回避这一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发展农村零售业必将促进中外企业的进一步竞争与重组,从而促进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我国农村零售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环境相对落后,发展相对缓慢
由于农村经济的长期落后,“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村零售业的瓶颈。农村零售业的后续动力不足,发展资金等关键问题难以解决,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影响农村零售业的全面发展。受公共设施和环境的影响,交易市场狭小,农村土地辽阔,人口分散,单位内人均消费力低,农村市场发展,交通道路建设及交通设施的落后,使得物流系统的建设与城市有着很大的不同,还有存在信息不对称、缺乏诚信等问题,市场秩序混乱,政府疏于管理。
(二)整体规模偏小,经营效益偏低
零售业作为流通渠道中的最后一环,直接面对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体现在本土零售业上,国内零售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采用抢占网点资源的手段,这种方式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毛利率,没有充分体现其规模效益。国内零售企业的净利润率远远低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众多中小企业零散度高,经营模式落后,业态单一,零售商品档次偏低,部分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难以应对农村居民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粗放经营,总体利润低下。
(三)农村零售业态规模小,差距明显且标准化程度低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农村零售业长期以来由农村供销社和国营商业系统掌控,其市场份额达60%以上。近年来,伴随着商业体制改革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取而代之的是以个体户经营为主的夫妻店、杂货店、农家店。过去的10年里,中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一百多年的商业历程。虽然在有些农村地区,特别是城镇化水平发展较高的地方,也出现了超市、连锁店及专卖店等业态。然而农村供销社和国营商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它们短时间内还不能主宰农村零售业,“主角”仍然是小型、分散、众多、互不协作、网络残缺、零散度高达90%以上的以个体经营为主的零售业态。各种新型业态出现,的同时没有时间阶段性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业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三、我国农村零售业发展的策略
我国农村零售业的完善还要经历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但整个国民经济是向前发展的,农村零售业的发展必然成为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完善及整肃农村零售业市场
1.加强及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保障市场秩序的建立
农村零售业尚属发展阶段,其相关的法制法规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只有具备了法律上的保障和规范,各项事业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2.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大工商执法部门的监察力度,促进农村市场有序发展
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竞争力。没有消费环境的优化,就不会有经济的较快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同时规定了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协会的职能,还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及社会有关方面的职责与要求。零售业作为流通渠道中的最后一环,直接面对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强化市场监管执法,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安全消费环境,严格杜绝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农村市场,确保农民消费安全和农村零售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制定农村零售业市场规划,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
农村零售网点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零售业网点建设要有助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构建,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农民方便、快捷、安全购买,有助于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必须重视对零售商主体的净化,适度提高进入零售经营的门槛。
尤其是工商执法部门、价格监管部门、商品质量监管部门和卫生监管部门要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加大执法力度,对不诚信行为要坚决打击。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交易场所及物流交通
零售业与物流交通息息相关,农村物流的发展瓶颈在于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运作成本高。我国广大农村,绝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如道路修建状况差,没有公共的信息平台,物流信息难以处理和发挥作用。只有大力建设农村零售业相关的就基础设施及配套的流通体系,才是农村零售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建立现代化经营模式,加快我国流通业的现代化进程
1.鼓励外资零售业与本土零售业竞争,提升流通业技术水平
外资零售业的进入,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营销理念、营销策略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同事也弥补了国内分销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于资金的不足,使得我国传统的零售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内较长时期商业业态单一,过于集中的布局。
2.刺激国内经济,推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要生存下去,必须壮大自己。我们要抢在零售业全面开放之前,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规模和影响,建立更多的反攻据点。据统计,外资零售企业所销售的商品中,90%-95%来自国内的农业和制造业。不仅拉动了内销,而且还带动了内地消费品的出口。从长远看,外资不可能成为中国零售市场主体,中国商业在深化改革、培育大型零售企业的同时,要更重视中小商业的发展。零售市场预期向好,外资企业加紧布局,政府对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的审批权进一步下放,加上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政策进一步解禁,以及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正向消费拉动型转型等,中国零售市场的潜力预期看好。,“中国制造”将加速进入跨国零售企业的全球供应链,并使得房地产、交通运输、能源及多种服务行业都从中受益。
(三)发展中国特色农村零售业,促进业态创新
在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国农村零售业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零售业是现代服务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发展现代化的服务产业已成为当前许多省市的重要经济任务。中国本土的商业零售行业必须认清形式、改变思路、大胆创新,走出一条在全面开放的背景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比如可以发挥连锁企业的统一化、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便民化的优势,建立营销网络,改变在进货上渠道单一,在经营上方式落后,在管理上缺乏科学的现状。为此我们需要做到:第一,各部门要主动联系,共同推进产品的开发、配套设施设置、营销一条龙的金融创新过程,打造有品牌的零售业务。第二,在群众中广泛开展互动宣传,提高零售产品和操作规程的品牌知名度,争取业务开展的主动性。通过发展连锁经营,从源头上堵截了假冒伪劣商品,保障农民消费安全,满足农民消费需求,推动农村零售业的发展。
五、结束语
发展农村零售业是时代使命。零售业的发展必须开辟壮大农村零售业根据地,实现城乡联动,提高我国零售商的规模经济性和竞争力。构建农村现代零售产业组织是提高我国零售业竞争能力,完善零售产业组织区域结构,加快我国零售业现代化进程的现实选择。合理利用各种策略,促使零售业加快在农村市场的发展,必将为企业错位竞争、拓展市场、壮大规模提供机会,同时也带动三产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作者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巴里・伯曼,《零售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电子商务
跨境电子商务(Crossborder Business)指通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将传统对外贸易转移到互联网上,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对外贸易产业模式布局。
一、跨境电商发展优势
(一)政策优势
自2013年起政府连续多项政策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跨境电商异军突起。
表1.120132015年国家针对跨境电商相关政策简略一览
2013年3月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
2013年7月“国六条”促外贸,要求积极扩大商品进口,增加进口贴息
2013年8月国务院《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和《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的通知》
2013年10月在已经开展电子商务通关服务试点的上海、重庆、杭州、郑州、宁波开展跨境商务进口服务试点。
2014年1月财政部、国税总局联合《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税收政策的通知》
2014年3月国务院总理提出实施鼓励进口政策,增加国内短缺产品进口,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
2014年7月海关总署公布《海关总署公告2014年第56号(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农村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以及移动电子商务等三大电商“新势力”的发展。
2015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调整征税范围。(化妆品进口关税从50%降低到20%)
2015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用“互联网+外贸”实现优进优出,有利于扩大消费、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连续下发的相关政策从通关、税务、支付、物流等角度不断完善跨境电商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政策、商业环境,推动跨境电商健康发展。
(二)消费者优势
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婴幼儿奶粉、奢侈品等商品国内外价格差异的关注,消费者对“海淘”的关注度愈加火热,越来越多地尝试使用互联网“海淘”境外产品,数额小、速度快、次数多的“海淘”订单推动中小企业为主的跨境电子商务生存并发展。
(三)经验优势
跨境电商兼顾电子商务和跨境贸易两方面优势。对比电子商务,将交易范围扩大到全球,产地销售对比国内价格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同时,和传统跨境贸易相比,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完成交易过程减少交易环节,借助互联网的大数据和能够对接全球交易双方的特点,大大提高跨境贸易效率,同时跨境电子商务由跨境物流直接运输,降低了传统跨境贸易中商品周转运输的附加成本,跨境贸易成本降低。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4.2万亿元,增长率为35.48%,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5.89%;商务部估算,到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由2008年的0.8万亿元增长到6.5万亿元,将占全国外贸规模的19%,年均增速30%,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外贸进出口新的增长点。
同时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海淘人群达到1800万,成交规模达1400亿,海关总署预测在2018年,跨境进口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别。艾瑞咨询的《中国跨境网络购物研究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互联网购物用户中,跨境网购比例仅为15.3%,这表明跨境电子商务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未来市场发展前景良好。
二、跨境电子商务商业模式
(一)按交易主体划分
根据交易双方主体不同,跨境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可以区分为有B2B(Business to Business)、B2C(Business to Customer) 和C2C(Customer to Customer)三种。三者对比如表1.2。
(二)根据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划分
由于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不同,又可以将跨境电商商业模式分为“传统大宗B2B”和小额批发零售。
(三)按企业所处地位划分
跨境电商企业在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所以又可以将跨境电商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M2C,生产厂家直接对接消费者。如:天猫国际邀请品牌商
场入驻;各大品牌的官方网上商城。M2C的特点在于厂家能够直接对接消费者,厂家拥有海外零售资格和授权,一对一的流通环节大大降低了交易环节成本,用户信任度高,商品直接从海外直邮,从而保障了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质量。但是由于M2C大多采用厂商自由商城或第三方授权的模式,海外直邮运输费用较高,品牌的管控能力也较弱。
2.B2C,企业(平台)对接消费者,采用保税自营和直采。如京东全球购、聚美、蜜淘网。此类B2C又可以称之为小宗B2C。交易平台直接参与货源组织、物流仓储、买卖交易过程,复合式供应链,交易平台拥有保税区自有仓储、销售流转性高、价格较M2C低廉等优势。B2C面临品类受限(各地海关对能够进入的商品有不同的规定)、资金需求量大(自建仓储、大量备货等),为保证平台的正常销售,清关时效性也备受关注。
3.C2C,海外买手(代购)模式。如淘宝全球购。此类C2C的优势非常明显,商业零售的方式使它注定具有良好的消费者群体,消费者具有高度的主导权,能够满足个性需求,互联网时代的人群垂直分化使同一类人群在对商品的选择和偏好有很大的相似性,且相互感染度高,海外买手通过精神感染吸引消费者,同时增加信任度。但由于跨境零售的商品真假难以辨别,同时存在法律漏洞,依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得到完善。
4.海外电商直邮。如亚马逊、Beauty等综合易平台。综合易平台汇集多类型商品,具有全球优秀的供应链和库存。
5.返利导购。如52海淘。与海外电商签约并抓取各大主要电商的SKU,以返利导购的方式吸引流量,解决了信息流的处理问题。同时附带跨境物流导航服务,对接跨境电商物流,全方位吸引消费者。但中长期缺乏竞争力,更多地以论坛网站的形式存在。
三、跨境电商优化建议
就目前多种跨境电商商业模式来说,主要存在物流、通关、结税、支付、售后、信用方面的问题。现阶段跨境电商的清关报税体系尚不健全,而在跨境电商的检疫标准、售后处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所以对于政府来说还需要实施更多的相关政策来保障跨境电商的平稳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则要从信用角度全面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并且要熟知国际跨境电商相关法律政策,从商品供应商的选择到物流选择,都需要不断完善,提高自身品牌效应,构建健康、互信的跨境电商企业。
参考文献:
[1]
孟祥铭,汤倩慧.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