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工作督导计划

社会工作督导计划

时间:2023-06-07 09:14: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工作督导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工作督导计划

第1篇

“辛晴成长路”项目由上海市某社工师事务所负责,落地于上海市闵行区某民办小学,服务对象为来沪务工人员子女,服务内容为为五年级两个班级的孩子教授青少年正面成长课程、组织社区实践活动、进行个案工作等,服务目的是增强来沪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和正面成长能力。笔者在此项目中作为一线社工参与到课程的设计和讲授、社区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和项目质性报告的撰写。

此实习项目为每位专业实习生安排两位督导老师,一位是学校督导,一位是机构督导。学校督导由高校社会工作系专业任课老师担任,机构督导老师是代表机构对实习生进行任务的安排并提出具体的实习要求,并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

笔者在此项目中接受的督导主要包括每次课程之后的督导、实习中期督导和实习终期督导:(1)每次课程后的督导。由机构督导负责,在每次课程结束后及时以小组分享和反思的形式进行,听取专业实习生的感受、问题和思考,机构督导进行解答和总结,并进行鼓励或提出下一步的目标。(2)实习中期督导。由机构督导和学校督导共同负责,不仅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询问和解答,还要以社会工作系提供的表格为依据,对专业实习生的表现进行中期评估和考核。(3)实习终期督导。由机构督导和学校督导共同负责,以学生的社工日志、每次课程或活动的社工评估表和主带社工自我评估表为依据,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督导和考核,并综合给出专业实习生的实习成绩。

二、ITP模式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督导的启示

(一)ITP模式

Bogo和Vayda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环路模型,简称ITP模式。ITP模式是一个由4个清晰的步骤组成的一个不断循环、深入的概念体系(如图1),将理论和实践有效连接起来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适应性。

图1 ITP模式图

但督导作为一种专业训练方法要完成由理论学习到实务运用过渡并不容易,需要借鉴和形成更多成熟、有效的方法模型。将ITP模式引入到社会工作督导方法中,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资料。实习督导要指导专业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收集服务对象多方面的资料,包括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文化心理、掌握资源等,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能够对服务对象的资料进行概括描述和专业角度的评估;(2)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实习督导要协助专业实习生注意觉察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所唤起的个人的主观反应,包括感受、思考、情感和一些猜想或假设等,并帮助实习生对这些个人主观反应进行思考、界定和澄清;(3)联接。实习督导要指导专业实习生根据案主多方面、多层次的资料、实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以及由此引起的个人主观反应寻找学习过的相关理论来进行解释,并进一步对所“联接”的理论进行反思、澄清和探讨,使其能够成为制定专业服务计划和进行专业服务行动的指导依据;(4)专业反应。实习督导要协助专业实习生确定会谈或者服务活动的具体方案和计划,并引导专业实习生将服务计划付诸实践转化为合格的服务行动。

ITP模式是一个不断循环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督导的运用中也是如此,每一个轮回的进行都使得专业实习生加强了对服务对象和所处情境的理解,随着有关服务对象和实践情况的新信息的收集,新的思考和经验又会出现,新的反思和联接也会形成,新的专业反应也会促成,如此反复,不断深化发展,直到完成对服务对象的服务目标和服务行动的服务意图。

第2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习;社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107-012

一、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功效——知、觉、行三者的整合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是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它不仅研究和探讨纯粹的理论知识,而且更注重直接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就是专业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如何应用方法技巧、如何理解理论原则等专业知识。通过专业实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专业方法与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观、职业守则和专业伦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按照台湾东海大学曾华源教授的概括,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协助学生学习理论与实务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成熟判断与行动的能力。意识上的使用自我。认同专业价值观以及实现自我的成长。

二、舞台剧《社工专业实习风波》——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现状

戈夫曼的拟剧论就是借助戏剧的类比而对日常生活进行的研究。借用一下戈夫曼的拟剧论中相关的概念描写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现状,通过舞台剧《社工专业实习风波》的形式表现出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学生面对的窘迫情况,也许是和以前的研究不同的情况,我并不想一味的批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因为有很多的客观因素制约着他们角色的发挥,功能的实现。从一个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身份出发,结合戈夫曼的拟剧论,将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一一表达出来,希望能够引起进一步的研究和深思。

(一)半虚拟半现实的大舞台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始终倡导加强实践性教学,但在不少院校、专业的教学实践中,专业实习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实习为主要手段的社会工作专业也是如此。所以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这个大舞台,整体呈现出一种半虚拟半现实的特点,是随着剧中人的角色的扮演,剧情的慢慢发展而逐渐建立起来的。

(二)“羞涩”的剧本期望

剧本期望就是社会规范对各种社会角色的限定。社会是一个一直在演出的戏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生活舞台上的演员。但是,在个人行动的后面隐藏着强有力的“剧作家”,这个“剧作家”就是社会体系,它不允许个人离开剧本。人们的行动受社会体系预先写好的“剧本”的限定。但是由于社会大舞台半虚拟半现实的整体特点,所以社会乃至是公众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并没有明确的剧本期望。理所当然的是,实习学生的表现就无所谓满意与否,合格与否,因此从根本上来讲,没有明确的指标评估实习的过程。所有的实习以最后老师的评定分数来终结。

(三)模糊的剧本角色

对结构严密的社会交往来说,社会有个“剧本”,它全面地规定了各种成员要扮演的角色,学习一个角色就要了解对一个相应的社会身份所期待和要求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在国内,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社会工作从业者的行为规范无章可循;实习机构对社会工作实习生这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缺乏认识,从而产生角色模糊。同样,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学生也不知道从何下手,来到机构,只能按照实习机构的要求来做,大部分学生成为了打杂人员,与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失之交臂,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

(四)最小交集的剧组

戈夫曼把在“表演某种剧情时进行合作的一些人”,称之为剧组。在我国内地比较偏重于社会工作理论和教育方法等层面上的研究的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研究相对较为滞后,且缺乏有丰富专业知识和直接实践经验的实习督导,而且大部分学校的实习督导由于对实务工作缺乏了解不能给予实习学生以及时、有效的指导。实习机构在实习的过程中也缺少责任意识,实习学生长期积攒的情绪、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最终以一份实习报告、一个实习成绩而退场。

(五)投资最少的舞台剧

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依据其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不同,一般分为: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最常见的实习形式是间隔式实习和并行式实习。”(库少雄,2003)。无论是就地实习或赴外实习,还是集中实习或分散实习,都需要一定实习经费作保障。由于我国公共教育经费现状和各高校用于实习经费现状,及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接待实习生的机构要收取实习管理费和实习指导费,导致通过缩短实习时间、减少实习内容、简化实习程序、减少实习次数去实习,因此社会工作的实习效果就难以达到其目的和要求。

三、让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成为你未来做社工的“缓冲垫”

所谓缓冲垫,顾名思义就是起到缓冲的作用。学校的社工教育不仅包括理论,也包括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不仅是在将理论转化成实践,也是积累经验的一个机会,作为一个工作过的社工来说,实习更是为我们今后选择社会工作在铺路,所以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真的很重要,会成为我们未来做社工的“缓冲垫”。

(一)学校乃至学院

1.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提上日程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与社会工作专业课堂理论教育同样重要,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机会。学校的学院应该重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国自上而下的行政性影响力比较大。

2.储备专业化的师资力量,增加实习投资经费

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过程中,专业而有经验的督导老师就显得格外重要。新形势下,学校在招聘老师的时候,应该尽量招聘具有社工专业背景的老师,尤其要与其他专业的老师区别开来,储备专业化的师资力量,这样对于专业,对于学生都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3.建立名副其实的督导模式

由于专业化师资力量有限,督导老师在对实习学生督导的时候,就会产生一对多的状况。督导有时候也就变得似乎很名副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没办法探讨得很深入,话题也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所以我的建议是建立名副其实的督导模式,尽可能建立小范围的督导模式,最好在三个人以内。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一个社工班的学生为40——50人左右,专业老师也就4、5个人。我想学校是不是可以分阶段集中实习,学生分批实习,只不过老师就会很辛苦。当然这只是我的建议,至于具体实践的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

4.做实牵线搭桥工作

老师与实习机构保持联系,经常抽空到机构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做实牵线搭桥工作。这样,一方面现场督导了学生的实习工作,另一方面,也会给实习机构一种无形的压力,更加重视专业的发展。专业实习工作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习机构

1.提供良好的实习平台,提高实习学生的主体性

很多的实习机构由于缺乏对社工专业的认识,对社工专业学生的实习角色很模糊,不知道该安排他们干什么具体的工作,所以就把他们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内。我想随着社工渐渐走近人们的内心,这样的情况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实习机构要与学校的督导老师进行沟通,提供良好的实习平台,提高实习学生的主体性,倾听他们的意见,毕竟只有实习学生自己参与进来,才能充分发挥实习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2.增加责任意识,真实评价学生的实习工作

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机构方面的了解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准确的。为了能够让学校方面对学生实习有一个准确客观的评价,构有责任协助学校和实习导师对学生进行实习评估。无论是专业上的表现,还是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实习机构都有绝对的话语权。对于学生来说,每次评价都是下一次进步的开始。

(三)实习学生

1.“手中有剑”才能升级为“心中有剑”

用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学好我们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做到“手中有剑”,通过一次次的实习,我们拔剑出招,一次次的实战的机会,积累经验,总结得失,渐渐的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剑”,成为真正的高手。

2.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孙子兵法》有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说的激进一些,社工专业实习有时不免也是战场,不提早准备,只打没把握的仗,怎么有胜利的可能呢?所以在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们要做好实习准备,包括实习机构的情况以及关于服务对象等等的一些背景性资料。例如,我们的服务群体是自闭症儿童,像我们这种门外汉,就需要补充大量的新鲜血液。这样,进入实习机构以后,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3.将实习当做工作前的一场场练兵

全身心的投入实习过程,并将工作的进展记录下来。将每一次的专业实习都当做工作前的练兵,珍惜每一次实习的机会,发挥专业角色,如果碰到问题及时和督导老师进行沟通。通过一场场的练兵,我们会从刚开始的懵懂无知,到后来游刃有余,轻车熟路。

4.做好实习后的总结反思工作

实习是自己的事情,无论收获多少,都是宝贵的经验材料,是今后工作的一个平台,一个缓冲垫,一个可借鉴的模版。所以,我们要做好事后总结工作,形成书面材料,并妥善保存。毕业之后,工作中碰到了很多的困惑和挑战,由于可借鉴的经验很少,所以经常一头雾水,如果有了实习这张王牌,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小结

文章通过回顾自己的社工工作经历,结合自己上学时的专业实习经验,提出了一些关于实习的思考。主要包括实习的功效,并借用戈夫曼的拟剧论,导演了一出《社工专业实习风波》的舞台剧。通过舞台剧《社工专业实习风波》的形式表现出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学生面对的窘迫情况,也许是和以前的研究不同的情况,我并不想一味的批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因为有很多的客观因素制约着他们角色的发挥,功能的实现。最后提出作为教育机构学校以及实习机构,又该作何努力,配合学生的专业实习工作,让社工专业实习成为学生未来做社工的“缓冲垫”。

参考文献:

[1]吕青.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意义,困境与出路[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24):52-55.

[2]游洁.对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的反思[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42-45.

[3]卢时秀.浅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89-190.

第3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本土特色

[作者简介]荣娥,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硕士研究生,广东湛江524048

[中图分类号]C,659,2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4-0193-03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实践性取向的教育,学生主要通过专业实践的过程内化自己的社工价值理念,获得专业态度,积累实务经验,掌握专业知识和方法,形成专业能力。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重要一部分,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核心。在借鉴国内外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笔者主要就湛江师范学院近几年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经验,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以及完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意义

社会工作是专业化的助人服务工作,其实务性、操作性较强。它不仅限于在理论上构建一个理想社会,而且注重把理想付诸行动,服务社会与人群,用自身的行动创造和谐社会。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取向,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通过专业实践的过程内化自身的社工价值理念,树立专业态度,积累实务经验,掌握专业知识和方法,培养专业能力。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教育的必修之课,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强调多方面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它既不是志愿者服务,也不是学徒式的训练,而是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机构,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老师和实习督导的支持和帮助,把所学的价值观、态度、理论及工作技巧应用出来,并不断反思、整合和内化,进而锻炼成为实干的、自主的专业社工的过程。

从社会工作的历史来看,实践性始终贯穿于它的发展过程,社会工作不仅起源上是实践的,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也是实践性取向的,实践性是社会工作的本质要求,反映在社会工作教学上,那就是必须重视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因为实践教学兼具实践、体验、运用和验证的功效。社会工作技巧,更要求社会工作者有一颗高尚而纯净的心灵,因为相对于知识与技巧而言,学生是否具有乐于助人的专业意识和乐于奉献的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成败的关键,而社会工作教育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证明,这一专业意识和专业价值观绝不是仅靠课堂教学就能完成的工作,必须通过有效的实践环节才有可能达到。

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

湛江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总结国内外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湛江本土特色与学院资源,设计了以课程实践、社团实践、社会调查、社工实践和专业实习为基础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课程实践

课程实践是指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讲授了基本理论框架和理论知识后,将安排课程学时中的20%课时,让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达到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比如在“团体工作”课程讲完团体工作的基本理论、主要模式和工作流程后,组织学生到学校、社区、机构中做实际考察,制定团体计划,开展团体工作,进行效果评估。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该课程的核心理论和知识,同时较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实践能力。

(二)社团实践

社团实践是指以学生社团为依托所开展的非计划、非预期的、非正式的课程,它与专业课程一起共同形成了学校课程的“实际课程”,是一个学校和专业不容忽视的重要课程。

笔者所在学院开发的社团实践包括三个部分:专业社团、义工实践和学生交流。第一,专业社团。笔者所在学院主要针对社工专业学生设立了社会工作协会,由热爱社工专业的学生组成,配备了专业指导教师,社团定期组织大量的专业培训、专业社会实践和分享。第二,义工实践。它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每位学生,在每个学期利用课余时间到社区、学校、福利机构或社会工作机构进行20小时的义务工作,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义工实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专业理念、专业实务能力。学生每次实践必须撰写义工日志,期末进行检查,并评出优秀义工进行表彰。第三,学生交流。主要与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湛江教育学院等兄弟院校进行专业交流,分享实践经验,增长学生的专业见识,提高其实践能力。

(三)社会调查

所谓社会调查,是指应用科学方法,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发生的各种原因和相关联系,从而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活动。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个人或家庭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很多社会适应问题,需要寻求社会专业人士的帮助。社会工作专业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如何有效应用社会工作原理与技巧来帮助案主,关键是要首先调查了解潜在案主的情况与其真实需求。

在第四学期,学生通过对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了解与掌握了社会调查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后,由指导老师组织学生深入湛江社会开展为期两周的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调查湛江市民对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状况,使我们的调查对象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一定的了解;第二方面是调查了解湛江市社区发展状况,为未来从事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研究和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第三方面则调查湛江市社会工作机构及相关社会工作团体的情况。

(四)社工实践

社工实践是指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和操作性而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到社区、学校、民政机构以及各种政府部门、NG0组织中参与机构、团体中的社工实训或在实习基地开展社会工作,锻炼学生的社会工作实务技巧。在第三、五、六学期分别安排两周的时间,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考察。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在取得各方支持之下,开展社会工作实践。

每学期的社工实践,根据该学期的专业课程设置设定社工实践的大致方向。第三学期的专业课程为团体社会工作与个案社会工作,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解团体工作的理论。模式与方法后,要求学生分组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分组运用团体工作这一专业方法设计团体计划书,指导教师从中择优选出可行性较高的计划书,然后联系实习基地,获得基地支持后,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在每次活动开展前开会做好分工安排,活动后讨论总结,做好详细工作记录,填写工作日志,并运

用问卷、量表、访谈等方式进行小组效果评估,撰写评估报告。第五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社区工作与家庭社会工作。相应地,在学生学习了解社区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基本技巧后,要求学生深入湛江各社区了解实际情况,然后根据实际需求制定计划书,在社区根据社区人群需求开展社工实践。第六学期的专业课程是社会政策与福利机构管理,在该课程开设的同时,组织学生深入民政部门等政府机构或福利机构,了解我国社会政策的执行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考察湛江福利机构的管理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社会实践。

(五)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也即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为期两周。这是一个整合前三年学习成果的过程。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进行实习,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实务能力,在真正走向衽会之前锻炼自己的专业特长,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这个阶段要求学生每天写实习日志,一周进行一次实习分享,实习前期撰写实习机构导向报告和实习契约,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评估、自我评估以及总结。

三、完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尽管湛江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开设时间较短,但仍然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与诸位同仁的努力下,已兴建起一套成体系的实践教学模式。不过,笔者所在学院的这一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虽已初见端倪,但在实践运用中仍存在一些不尽完善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效果。要真正发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的作用,还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完善督导和实习管理制度

实习督导必须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和很强的实务工作能办。必须改进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把参加社会工作实务纳入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鼓励专业教师从事社会工作实务,提高教师指导实务的能力;不断完善实习管理制度,成立社工实践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实践的组织和管理协调工作,使学生实践真正落实到实处;建立一整套系统的实践评估制度,及时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地评价督导和机构的工作成效,为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实习督导的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拓宽实践经费来源

目前社会工作学生开展实践,经费难以为继是一个有碍学生实践开展的难题。校、院方应充分发挥主体性,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经费,建立以校内实践专用经费、科研经费为基础,校外有偿合作为主导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资金筹措机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以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第4篇

关键词:认同感;社会工作;实践;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47-02

当前,我国的社会工作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借鉴与探索中不断寻找着适合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道路。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在国内新兴的应用性学科已在中国多所大学里陆陆续续地出现。全国已经有超过260所高校开办了社会工作专业,每年有超过一万名的专业学生毕业。从最初社会工作不为人知,到现在国家把社会工作纳入专业硕士的范围,并且与学术型硕士享有同等地位足以看出社会工作已逐渐被重视起来。但整体而言,当前很多高校在发展社会工作教育的进程中都面临着教学师资匮乏、专业实践教学难的困境,特别是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这些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

一、西部地区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社会工作是从西方引入的舶来品,最先在中国的东部地区获得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先从理论开始,再带动实践的展开,即“教育先行”模式(史柏年,2004)。1992年云南大学开办社会工作专业,2000年西北大学招收社会工作本科生,这是西部地区最早开办社会工作的两所学校。在2000年时,西部地区只有三所学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到2005年时发展到近30所高校招收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再到今天,西部地区已有诸多学校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西部社会工作教育已有了长足的进步。

西部社会工作教育的快速发展说明,随着我国经济与文化水平的提供,社会工作作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专业方法,逐渐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社会工作虽在西部地区有了较快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西部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无论是从教学还是实习,西部高校和东部、中部的高校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二、西部地区社会工作的教学与实践面临的困境

(一)社会的认可度与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低

虽然社会工作专业已在各大高校中出现,也已经有了几批社工专业本科的毕业生,但由于社会工作是一门外来学科,在大陆的发展时间短,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还是很低的,对社会工作的专业目标、专业价值以及专业方法都不甚了解,更有很多人表示对社工闻所未闻。与此同时,政府对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很弱,除了社会上存在的社工机构,政府并未设置专业的的社工部门与职务。社会工作职业的功能被一些有类似职能的政府部门和一些政府组织包办代替,使得社会各阶层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认可度低。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比较高,对于精神层面的关注就比较少,价值观念转变较慢,特别是西部地区。不止是社会人群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低,部分高校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认识也比较肤浅。这主要表现在虽然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但学院乃至学校考虑的主要是响应国家政策与扩大生源的问题。同时,大部分社工专业的学生对社工专业的理解有偏差,对自我专业的认可度也较低,看不到自己所学专业何时能走向春天。在2011年于娜对西部地区部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行的随机调查时发现,只有3%~4%的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填报了社会工作专业,其余96%~97%的学生都是被调剂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因此,绝大部分的学生对于社会公的认知还是比较少的,甚至有的学生有抵触和不满的情绪。

(二)专业教学师资与实验室设备的匮乏

在社会工作发展尚不完善的中国,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型的科学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工作教育的进步,在经济欠发达、社会教育事业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各高校虽在教师培养与吸纳专业教师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整体水平仍不高。很多高校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许多都是由社会学或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来替代社工专业教师。教师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界定没有明确的概念,讲授的很多都是社会学的专业知识。社会工作是一门极强调专业价值理

与专业方法的学科,这些教师由于没有受到长期的社会工作训练和熏陶,甚至连短期培训也没有,在自己都搞不清楚社会工作究竟是做什么的情况下就开始教学,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也不利于社工专业学生对于专业价值观、专业知识及专业技巧的掌握与吸收。学校方面也缺乏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开展的支持,导致学院缺乏教师培训的经费与条件。

另一方面,西部社会工作教育方面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表现在学校或学院对这个专业的性质和人才培养的模糊。一些高校不具备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条件,未考虑社工专业特殊的办学条件,凭借着主观愿望就开设了这个专业。因此各个高校在师资队伍、教材选择、实验设施的配备与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都显得很薄弱,甚至很多高校并未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实验室。这些都不利于推动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的进程。

(三)实习机构的缺乏

由于社会工作强调应用性与实践性,通过实践才能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获得个人情感体验与经验积累,才能让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与社区工作三大专业方法进行全方位的体验,进而形成专业的价值理念,明确自身的专业精神,所以开展社会工作的实习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中国,专业的社工机构除了在深圳、上海开设,剩下的只有北京。西部地区没有专业的社工机构。社工专业的学生只能靠去社区、民政、工青妇等部门实习,也有去ngo、npo组织进行专业实习的。何况这些民间福利组织、非盈利性机构数量又不多,自身的发展水平又比较低,需要一个专业化的过程,很难满足实习生的需要。短期内在这些非专业机构与组织实习,并不能得到单位的肯定与重视。同时,学生在实习中感到学无所用,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巧在实习中得不到应用。另一方面,学生了解到实习机构的非专业性运营也对社会工作失去了信心。

虽然民政部门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可度较高,但是由于容纳空间有限,职务比较少,况且部门职位需要进行重重考核与筛选才能胜任,又增加了社工专业学生的就业难度。

(四)实习督导的欠缺

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认识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与理论,可能都觉得不会太难。但要协助学生将课堂中学习的专业理论实践于具体的助人实务中,并且建立属于学生自身的实务技巧,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在督导人员有计划的安排下,有目的、有步骤地学习如何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充分的结合在一起。

实际上,社会工作督导早在十九世纪初已经开始。西方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历程都充分说明了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在当中的重要性。大陆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相当迅速,目前已有超过二百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西部高校中受过专业训练的社工师很少,受过社工督导训练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而在机构中,督导的选择也是随机的,没有一定的针对性与选择性,并且这些督导也是缺乏专业训练的。大陆的东南沿海地区的第一批督导是政府从香港购买的,因此缺乏相应的健全成熟的督导机制,西部地区就更不用说了。

三、对西部高校社工教学与实践的资源整合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有诸多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显现出来。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不成熟,在教学与实践方面面临众多的困境也是不可避免的。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高校应该在教学与实践方面做出一定的改进,从而更好地配合社会的转型。

(一)西部高校之间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针对西部不同高校的不同教学与实践的缺陷,可以建立一个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互助和资源共享。对于不同层次的高校,可以进行专业教师互聘与实验室的观摩,进行优势互补,这样可以改善一些学校专业教师不足与教学状况不好的情况,也可以加强不同学校之间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对于不同省市的高校来说,可以积极筹备学术交流会,实现学术资源共享。还可以聘请国内外社工专家或学者来讲学,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

(二)在校内发掘资源,加强对社工师资的培养和实验室建设

由于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资源有限,在社会工作的发展方面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但是西部高校可以充分发掘和利用校内资源,为社会工作的学生提供平台,进行实际训练。

当前的大学生面临着环境适应性问题、情感困扰、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和人际关系等压力,进而引发的心理问

题逐渐增多,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开展很多社工活动。例如,开办心理咨询、小组活动、个案工作和社会调查等。这些项目与活动不仅能缓解大学生的压力,还能促进社工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提高社工专业学生的专业成就感与专业认同感。同时,学院与学校应提供更多的经费用于社工专业教师的培养与实验室建设,以便为社工专业生的学习提供优质的教师资源与实验场地。

(三)寻求与发展较成熟社工机构的合作,为社工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东部沿海大陆地区的社会工作虽不如香港开展的早,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适应能力也比较强,社会工作性质的机构与社工专业机构逐年增多,开展的社会工作已初见成效,发展较内陆地区要成熟许多。目前,深圳有36家社工服务机构,社工从业人员预计在2012年达到5000人以上。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开办的较晚,机构中有一部分社工人员并不是专业出身,所以机构急需专业的社工人才充实自己的队伍。这也为西部高校社工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习机会。学校或学院首先应该做出行动,通过各种途径寻求与沿海地区的社工机构,尤其是起到领头作用的机构的合作。由于沿海地区的社工机构一直处于扩展的趋势,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着欠缺,这种合作为今后西部高校社工专业学生在沿海地区社工机构的就业提供了可能。这种合作不仅是单方面的学习与交流,也能让沿海地区的社工机构了解西部地区社会工作的教育状况,为后期更多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四)促进与香港地区高校的交流,健全社工督导机制

在中国,香港地区因为沿海,接触外界事物较早,再加上经济比较发达,社会事业发展快速,最先从西方引进了社会工作。香港的社会工作从初期的慈善事业开始,已有100多年。作为专业化和政府的一项工作,也有了30多年的历史。香港社会工作人员数量多,素质较高。香港总人口约580万。社工人员就有8120人,占总人口的1.4%,与发达国家相比不相上下。作为中国最早开展社会工作的地区,不仅在模式与应用方面值得借鉴,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与实践开展方面也大有学习之处。

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不仅经济发展落后,信息的传播方面也很闭塞,人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弱。想要改善西部高校社会工作的处境,就要积极寻找出路,争取与香港地区的高校建立联系,尽可能多的输送一些学生过去交流。社会工作本身就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这种体验也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在香港发展的环境背景,从中得到更多有价值的经验,以便西部高校借鉴其可取之处。

(五)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借用政府拥有的社会资源

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有权利、有义务为弱势群体提供必须的帮助和支持,让社会成员不因为自己或者社会的原因陷入不可复加的地步。世界大部分国家都设立了相应的机构来管理和处理这方面的事务。在中国,由于现实中是一个大政府小社会,政府几乎掌握了社会的所有资源,因而政府更具有责任和义务来提供案主所需的必要社会资源。我国现在相应的部门都有相关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部门,它们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特别是我国的民政部、民政厅和民政局更是主管社会救助、慈善、低保和优抚等公务的机关,这里蕴藏丰富的资源,社会工作者必须先要了解各种救助、补助和支持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规定,法定程序,申请资格等,针对案主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向有关部门申请,从而获得相应的社会资源。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从政者授课;社会工作教育;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228-02

一、研究缘起

(一)学生人数增多,教师实务经验相对不足

2008年10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成立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2010年该系开始招收社会工作硕士(MSW)学生。该系教师均获得博士学位,其中部分老师获得德国、日本、中国香港等著名院校博士学位。但是,其中大部分出身于社会学、社会政策及相近学科,实务经验相对缺乏。而且,由于学生人数增多,师资相对不足的矛盾逐渐凸显。其实,实务课程质量不高几乎是每一个高校社工专业的问题[1]。况且,社会工作实务按照不同的服务对象可以分为很多类,要做到“全能”似乎是不太可能的。

(二)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对实务教育与实习的需要

社会工作教育一般分为三个方面:课程教育、实习教育和价值教育。在社会工作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将实践经验、方法乃至实践的发生过程提炼、组织成为一套系统的知识作为专业教育的内容[2]。实务教育和具体的实习能够帮助同学们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和方法转化为真才实干。但现实却是中国内地的社会工作教育尚处于青涩阶段,职业化还未形成,实习基地和督导相对缺乏。因此,发展实习教育基地成为推进社会工作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且迫切的问题。

(三)探索实务工作者与高校联合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尝试

鉴于以上原因,南京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建立了兼职导师与兼职督导制度,分别聘请了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司法厅、江苏省公安厅、江苏省人口计生委、江苏省妇联、南京市民政局、南京市局、南京市社会建设委员会、南京市鼓楼区委、江苏省人民医院、鼓楼医院、爱德基金会的厅局长、主任、区委书记、院长与理事长担任南京大学社工硕士兼职导师,明确工作要求,集体备课,同时选派社工系年轻教师作为助手,请从政者走上讲台为学生授课,并担任社工硕士生的校外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同时,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聘请南京市社会福利院、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南京市心贴心社区服务中心等10个单位负责人担任社会工作实务督导,与学校教师实行双督导制。

二、从政者进高校的可能性

(一)政府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干预

西方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社会工作由此产生。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也是社会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产物,但作为一个舶来品,它是在政府计划下开展起来的。中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高校学科的设置与发展和政府政策密切相关,党政部门的部署在背后推动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

(二)弥补高校教师实务经验的欠缺

一门成熟学科的形成离不开其理论体系的建立,社会工作教育对理论的强调是毋庸赘言的,但是以实践为目标是社会工作教育的特点之一。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借用理论,即借鉴相关学科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所做的解释。另一类是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发展出来的社会工作专业自身的理论,是关于实施社会工作专业行为的理论[2]。第一类理论对于专业社会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作用,第二类理论可以直接落实在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过程中。在社会工作的教育中,更为重要的是第二类理论的讲授以及将第一类抽象形式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过程。不同政府部门的从政者或是具体社会工作机构的负责人走进课堂,能适当地弥补高校社会工作第二类理论教育的欠缺。

(三)政府和社会工作者共同的社会目标

实行了三十多年计划经济的中国,政府成为全部社会资源的占有者,同时成为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负责人、社会福利唯一的供给者。这种政府大包大揽一切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的模式,不仅会给政府自身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而且政府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也并不一定让民众满意。将一部分社会服务职能转交给社会,对政府机构本身、对社会更加良性的运行都是有利的。而能够很好地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就是依靠专业工作者和专业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可以说,恢复失调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增进社会成员的福利、增强社会成员的权力、促使社会系统的良性互动,既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目标,也是执政者的社会目标。

三、从政者进高校的意义

(一)促进政府和高校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社会工作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功能,这种具体实践特别强调资源的调动。个人能依赖的资源库主要有三个:家庭、社会组织、政府。而现实是,社会福利具有政治性,不管是政府的政策追求还是社会服务过程都包含政治意义[3]。社会资源依旧掌握在政府手里,非政府组织非常弱小,能力极为不足,还难以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责。同时,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服务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此外,在家庭呈现碎片化、家庭救助功能逐渐退化的情形下,政府依旧是解决个人困扰最宏观最重要的资源库。在此现实下,了解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情况,促使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一是能够推进高校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的扩展,二是当同学们成为职业社会工作者时有利于他们去调动政府资源开展工作。

(二)促进信息流通,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定位

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个受政策影响较大的专业,及时掌握政府的政策动向有利于学生更清楚、更准确地了解所学专业的优势和劣势。近些年来,社会工作队伍在壮大的同时,“人才流失”成为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的障碍之一。这和学生不了解当前的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政策、现实状况以及自己的从业理想有关系。从政者的授课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到具体岗位上的实务工作与书本案例的差别。

反过来,当从政者走进课堂,真正与高校学生“亲密接触”,了解同学们对于该专业的认同感,就业意愿、困惑等,对于政府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也是有益的。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党政部门和高校获得对等的信息,找到矛盾的症结。

(三)推动政府部门的反思和改革

政府的职责所在是什么,亚当・斯密在两百多年前给出了答案:君王只有三个应尽的义务:第一,保护社会。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4]。可以说,社会工作的开展与以上三条是并行不悖的。社会工作的实践虽居于政府之下,但还是有一定的自由权利的,在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践行专业的价值观和工作方法,以此来推进政府部门的反思和改善。

其实,从从政者的授课中我们已经知道,政府部门正在反思。例如,他们认识到政府必须放权,将职能转让等等。目前,我国的社会组织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尽如人意,于此,政府部门也在推进改革,从政者进高校,加强与社工师生的交流,对于他们获得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从政者的非专业性――谨防“拿来主义”

(一)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存在认识差异

社会工作实践往往不局限于单一的工作方法,而是包含了所有三个系统的个人、群体和社区方法。社会工作的焦点在于帮助人们改善社会功能及其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中行为偏差者居多。以个人行为失范的原因解释为例。在从政者看来,现存社会秩序下的社会问题是作为个体的“人”自身出了问题,要从微观层面来解析。而高校教师则从宏观层面看到“个体问题”背后的社会结构的病症,特别是现存体制和秩序方面的问题,带有较强的批判性,这正是社会学敏锐的洞察力,正如米尔斯在《社会学想象力》中所论述的那样: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己的命运。这种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视角转换的能力,……它从涵盖最不个人化、最间接的社会变迁到人类自我最个人化的方面,并观察二者间的联系[5]。系统性、结构性的思维和视角也是作为应用性专业的社会工作所不能忽视的。

(二)学术与政治的博弈――谨防学术沦为政治的傀儡

政府(权力部门)和知识分子的博弈一直是被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马克斯・韦伯在《学术与政治》中探讨了政治家和教师的角色差异,其认为真正的教师会注意,不要在课堂上把一种立场灌输给学生,不论其方式为明讲或暗示。知识社会学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由社会决定的,知识的产生必然会受到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从政者和高校教师的差异不仅来自于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角色规范在起作用。在知识和政治的博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仅仅只是被动的实务工作者,在实践中可以向权力部门提出专业话语。

不过,权力部门对知识的接收是有选择性的,为了巩固现存权力和既得利益,他们可能只接收对其有利的知识。福柯在谈到权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时认为:真理体制是权力运作的一个前提条件和重要产物。高校教师拥有专业技术和理论,但是权力是掌握在政府手里的。高校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和生产者,可能成为政府官员制定政策的智囊团,使其权力运作更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压力的情况下,知识也可能沦为政治的俘虏,学术可能成为政治的同流。因此,在从政者进高校授课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模式中,学生要从从政者的话语中思考权力部门和知识界的关系。在听课过程中,学生也应保持警醒,谨防“拿来主义”,以免掉入权力部门的话语暴力中去。

参考文献:

[1]文军.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J].社会科学,2009,(7).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68.

[3]王思斌.非协调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第6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职业化;困境;发展前景

一、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取得了一此成果,社会工作机构初步具备了一定职能,社会工作教育也达到了一定规模,但由于社会经济结构与社会工作教育之间的不均衡发展,始终没有从制度层面建立起社会工作职业,离专业化、职业化还有相当的断离。

目前,从事社会工作者的人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他们都在基层社区直接从事家庭、老年、矫治、医疗、康复等社会上作,并以此为职业,其中的人部分人员未经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和培训,他们将成为今后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主体。二是兼职社会工作者队伍,他们从事社会工作行政、督导、咨询和研究,承担社会工作的规划、组织和协调社会工作只是其工作职责的一部分,他们主要还是政府行政行为的某些有计划的延伸,其知识和工作能力多半不是来自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和一专业实践。三是志愿者队伍,其主要工作是义务性的老年保护、病人护理、诊治咨询等,这类人员人数多、专业分布广、年龄跨度大,他们虽有奉献精神,但大多未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

近年来,我国相关机构正努力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建设提供政策支持。民政部相继出台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慕本规范》、《救助管理机构基木规范》等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制度、聘用专业社会工作者、提供规范优质社会服务的要求。

二、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面临的困境

从国际通行的经验看,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一般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要有成规模的合格的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包括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完整的课程体系、适合本上的教材、教法与实习场地等:二是政府和民间机构要熏川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三是社会工作人员本身要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能力。对照这三个条件,日前,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理论本土化困境

社会工作是一个发端于西方国家的专业性社会服务。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社会工作知识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庞大的社会工作体系还没有建立,缺乏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知识理论。到目前为止,还卞要是学习、消化西方社会工作知识理论,而对不适合我国实际的专业价值、知识和技巧缺乏深入分析,对我国长期存在的半行政、半专业社会工作经验和技巧没有认真进行总结。

(二)专业教育困境

制约我国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养的因素主要有包括以下几点:(1)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目前,我国已有200多所高校设立了社会上作专业,有一大批社会工作教师,但其中受过高层次社会上作专业训练的教师还比较紧缺。(2)教学规范化程度不高,教育模式不够科学。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在教学规范性程度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3)实践本性受到削弱。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轻乏专业的训练,再加上实践木土化的幽难以及经验缺乏和自身对实务理论的理解不透彻,许多教师难以对实践学生进行专业督导,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体制困境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仍是“政府负责的、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机制,几乎大部分应当由社会承担的职能和服务都由政府通过其代表者―各种社会组织和单位负责推行,或由“准政府”机构包办,政府既没有放手发展民办社会工作,也没有让民间社会工作机构分享到足够的公共资源,政府与民间社会工作机构没有形成一种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从而导致大量社会福利资源滞留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内部,社会福利机构缺乏足够的资源现状―福利资源短缺、福利资源的单位占有、福利资源的行政配置。国外的经验表明,发达的社会工作体系通常不是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支撑的,它需要一个发达的民间组织社会下作网络支撑,其中大规模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所起的作用特别重要。

(四)职业定位和岗位缺乏困境

社会工作是种专门的职业,在国外己有百年历史,发展非常成熟。但是,在我国,到日前还没有明确界定并广泛开发社会工作岗位,与律师、会计师等相比,其专业化水平不高,职业威望也很低,分致社会工作专业对学生吸引力不强。一些院校虽然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而毕业的学生因为没有对口的就业岗位,导致社会工作专业实际培养目标的模糊性。大量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也得不到止式的职业门类的承认。社会工作职业定位和岗位问题不解决,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

(五)社会转型带来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史无前例和翻天覆地的结构转型期,社会转型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冲击之大、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同时社会问题从生,社会失范现象比比皆是,越轨行为屡见不鲜,社会整合、社会秩序、社会管理成为头等重要大事,这些为社会上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原来企事业单位承担福利服务的结构己不复存在或很少承担其成员的福利服务,而政府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在经济效益压力下左右为难,政府相关部门因为体制不顺和裁员而影响对弱势群体的服务,因此,社会福利政策供给不足、经费投入不足、人力资源不足、价值理念模糊、服务方法与技巧缺失等都给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工作发展带了阻碍。

三、小结

国际经验表明,专业社会工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化手段。实现社会工作职业化,是调动广大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确保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和服务对象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规范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管理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康姣,任文启.西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现实困境与反思[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5(05)

[2]罗兴奇,宋言奇.社会工作职业制度体系的本土构建――基于社会治理的视角[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05)

[3]董志峰.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热”“冷”境遇及反思[J].社会工作.2015(03)

第7篇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工作;服务一学习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088-04

一、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性

(一)中国已步入老龄化,老年人口数量与日俱增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龄问题及老年人的养老护理问题在21世纪的中国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处于“高龄化”、“又分又离”代际居住模式的空巢老人的照料问题更为突出。虽然家庭照料是主流,但人们也开始接受社区照料、养老机构照料和市场照料。机构养老服务方面供给不适应,而社区养老一枝独秀,显示出强大的综合优势。民政部在2008年《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日常护理或特殊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的养老方式。

(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契机

当前,我国社会福利及服务正在转型,社会福利将由政府部门、各种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家庭和社区共同负担。政府将逐渐退居幕后,只扮演福利服务的规范者、购买者和仲裁者的角色,而福利服务的提供将由社会成员与社会机构来担当,这种转型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介入的契机之一。

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结构、利益格局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增加了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如住房问题、大学生就业和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农民工)问题等,这些都导致社会福利需求的内容产生新变化。即社会福利服务不仅要提供经济物质层面的支持,也要提供社会精神层面的支持。社会需要一种高层次专业化的福利服务来调节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化解社会问题,这种发展背景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介入的契机之二。

作为一门助人的专业,社会工作有其独特的价值理念、工作视角和工作方法,这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介入的契机之三。社会工作是将社会福利政策、项目转化为现实的、具体的服务的过程,是实现社会福利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通过“社区内照顾”方式进行。“社区内照顾”是为了避免大型照顾机构冷漠、没有人情味和与世隔绝的、程式化的、机构化的专业照顾带来的负面效应,由政府及非政府的服务机构在社区里建立小型、专业的服务机构,为人们提供更贴近正常生活和真实需求的福利服务。如可以通过日间照顾中心、居家照顾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社区工作坊等,为老人提供各种照顾和服务。

(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角色和工作能力的质疑

一方面,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处于比较初级的理论探讨阶段,专业实务优势还未完全呈现,专业老师和机构督导的专业服务以及整合资源的能力有限,这使学生很容易对专业质疑。另外,服务对象面临的困境多种多样,个性化特色明显,课堂上的抽象的、总体性的理论知识很难让学生们迅速与对象具体的复杂情况结合起来,开展服务只能是浅层的,一般性的,使学生们对专业知识和专业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

2.学生对自身社工职业发展的质疑

国家从政策层面已经提出要构建一支庞大的社工人才队伍,但目前的社会工作队伍的待遇不高以及职业化的身份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必然影响到社会对该专业的认可,学生进入学校时的第一志愿比例不高,经过几年的教育和学习.他们虽然对专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但对学生而言仍难以建立专业认同感,难以确保其将社会工作作为终身发展的职业方向。

3.目前教师在教学与实践中的困惑

教育本来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过程,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就更强调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但是,不少老师由于在课堂上采取灌输知识的方式授课,或由于课时紧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多,师生之间缺乏了解,造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较为疏离,即使发现学生问题也难以找到适合有效的切入点加以指导;另外,现有的实习时间较短,在辅导学生设计方案时不好把握实习的深度和难度,使服务难以符合和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4.社区以及机构对社会工作专业能力的质疑

社会工作的很多理论借鉴于西方文化,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文化和情境。课程的内容容易流于形式,内容陈旧,缺乏创新,难以直接运用,学生在利用相关知识开展服务时,强调对技术的掌握和运用,造成专业教育与现实的脱节。比如,实习基地是老年社会工作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实习基地的非专业化与管理力度的缺乏在较大的程度上使实习流于一种形式。比如说,很多社区及其机构工作人员都反映学生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开展的活动注重形式,不注意对象的需求,他们把实习学生看做是帮忙打杂的,不把一些实际的工作交给学生完成,引起了学生对专业和实习的不满。

二、社会工作之服务一学习模式实践

(一)服务一学习模式的理念介绍

服务―学习是源自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法。服务一学习强调服务与学习的互相结合,即在服务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效果,它将学业学习和社区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美国国家实验教育协会对服务―学习的定义如下: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在服务过程中对所学的东西进行积极反思的有组织的服务活动。服务性学习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现实社会的问题和需要结合起来,既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又促进了学生的公民参与。同时,服务性学习不用打破学习的严密性和学科目标,就能够提供学生尽最大努力学习的理由。学生在服务一学习中进行有计划的对服务体验的思考,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二)社会工作之“服务―学习模式”实践探索

1.服务一学习模式实践地点的选取

服务一学习项目自2008年1月在重庆市南岸区具体实施。实施过程中结合老年社会工作课程特点,初步尝试社会工作之“服务一学习模式”实践探索。我们设想通过学生在重庆市南岸区花园路街道南湖社区开展服务,尝试性地将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方法和技巧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另一方面通过服务一学习经历,让学生们认识到真正的社会实际需求,并为服务对象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从服务中增加学习信心与专

业成就感,对专业和社会有更直观的认识。

南湖社区与本校社会工作专业有长期的合作和联系,由社工专业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义工组织长期自觉前往该社区开展相关工作和活动。南湖社区隶属于重庆市南岸区花园路街道,成立于2001年11月。辖区内共有企业事业单位100多家,居民4406户,人口约13200人。南湖社区的老年人相对比较多,在老年人服务方面,于2007年3月建立200多平方米的“九九”公寓,提供社区养老服务,接收社会代养老人,军烈属、孤寡、残疾、低保户老人优先入住。

2.服务一学习模式实践过程策略

实践过程中,先安排1/3课程时间,从定义分析和基本理论讲解人手,结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对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知识有准确的认识。在教学中。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案例分享,逐渐把握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

后2/3课程时间用于服务一学习模式实践。第一阶段是与南湖社区居委会协调,进行机构探访,做服务前的需求评估,学生分组,合作规划,制订服务一学习计划。服务一学习计划设计如下:首先教师联系南岸区花园路街道南湖社区阳光公寓,了解南湖社区居委会的服务需求。其次根据需求,教师、学生及南湖社区居委会一起设计服务一学习计划,具体设计如下:全班45位同学分为两组,运用所学知识分批到福利院为老人提供服务。第一组同学(28人),以两位学生对应一位老人的方式,尝试运用老年个案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巧与老人建立关系,收集资料,评估老人是否需要个案辅导,需要的继续后期的个案工作实施计划,如不需要则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第二组学生(17人)分为两组,在任课教师及同辈督导(专业学姐、学兄督导),均在南湖社区进行两个月的实践活动,每组根据前期的需求评估设计实践活动(针对老人、老人家属及工作人员均可),每个小组至少开展六次活动。

第二阶段是全班学生分成四批到南湖社区阳光公寓提供专业服务,每周回到课堂相互分享与讨论。具体过程如下:(1)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去实施服务计划,每次活动需写活动日志。(2)每周回到课堂分享小组进展、遇到的问题及感受思考内容,教师结合课程知识给予回应,引导同学讨论、思考。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之“服务一学习模式”实践原则

(1)实践中应与社区建立良好伙伴关系并积极回应社区真实需求。服务一学习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非常重视实务,社会工作专业本身也非常强调实务,特别是很多课程都有系统的实习环节,那么服务一学习模式与实习的区别主要是什么?服务一学习是一种经验性学习形式,学生在实践中满足社区和对象的需求,并从满足服务的构建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非常关注“反思”与“互惠”这两个关键概念,其出发点不仅试图通过为社区提供服务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更希望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使服务者和接受服务者共享服务的成果,通过相互的学习和促进,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而在促进养老服务的人性关怀方面值得大力推广,以此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总体而言,服务一学习强调学生设计的服务必须满足社区的真实需要,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反思课程知识及个人与社区服务对象的关系,达至多方互惠的结果。

实习则是以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运用与检验,最终促进学生更多地获得专业训练和能力提升,侧重于学习目的。根据实习的要求,学生先对相关理论和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然后规划实习方案,但是,当他们进入社区机构后,发现原来通过课堂获得的知识体系而设计的专业实习计划跟实际情况相去甚远,造成学生实际实习开展的盲目性,机构和社区对专业学生的失落感,这会直接导致实习效果不理想。

为了改善社会工作实习的困境,我们引入服务一学习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学生的服务计划需要回应服务对象和社区的内在需要,因此,在学生进入社区服务以前,专业教师按照服务一学习模式的要求,带领学生与社区、机构、服务对象进行详细的前期沟通和需求调查,并积极邀请社区和服务对象参与服务一学习计划的设计,使服务计划真正符合社区和服务对象的情况,满足他们的需求。在老年社会工作之服务一学习设计开展之前,专业老师与社区和机构进行全面的沟通,了解阳光公寓在现有工作范围内哪些工作学生可以参与,并通过对他们开展培训,使他们了解专业学生的特点及优势以及课程特色,结合课程进行的各个环节,分成不同小组分批次进入机构开展服务。在计划实施开展过程中,各小组根据活动的特点适时地邀请社区和机构工作人员参与或观察学生的活动,使他们更全面地了解并获得较多社会工作专业手法,通过互动和共同参与服务,社区和机构工作人员与服务小组建立了更亲密的专业关系。在整个计划结束之后,学生的专业服务得到了社区老年人和机构工作人员的认同。因此,“在积极回应社区真实需求的基础上与社区建立良好伙伴关系并”是服务一学习模式的重要原则。

(2)实践中强调有计划的服务活动与结构化的反思。所谓结构化的反思是指服务者在服务前、服务中和服务后的每个阶段都应进行审慎规划的反思活动,以提升学生对服务学习的认识、增加收获。服务前的反思要求服务活动开始前,服务者需对自我假定、刻板印象和先前观点进行反思,并鼓励服务对象中的个人与团体设定目标,进行服务学习经验分享,学生在进行活动前就需要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服务单位的代表、社区成员和有经验的学生干部也可以教导学生怎么做才正确,并指导他们如何面对挫折、愤怒、快乐和希望等情绪。服务中的反思,即当学生突然碰到与服务前假设相左时,协助学生领悟差异的存在并改变这种差异。服务后的反思,服务活动结束后,让参与者一起讨论这次服务活动,分享心得、情绪和疑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这种思路进行服务的开展。服务前,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明确和厘清服务对象的范围,需要通过哪些方法了解他们的需求,借助哪些方法可以了解服务对象和社区已经拥有的可以在服务中利用的资源,如何开展服务能够比较符合协同与互惠原则,使计划更能符合实际需求。在服务过程中,围绕原来方案设计的理念是否适用,实际服务与预期的不同点,服务中的发现和收获对他们有哪些改变等方面,定期回到课堂与老师、同辈督导、同学结合课程知识进行讨论、学习,使学生在反思中明确学习与实践之间互补关系。并在服务一学习结束时,让大家发现通过这次服务还存在哪些可以继续深入服务的机会;在某些过程中存在什么让我们困惑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于服务者和服务对象各有哪些影响;由此,我们发现开展服务与学习这种模式的意义有哪些;通过老师引导下的这一系列的反思,使学生在对理论的批判与反思中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总结与反思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之服务一学习模式实践总结

通过服务一学习模式实践,使学生真切了解社会和把握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

1.学生专业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老年人由于身体、经济、文化和家庭背景等具有差异性,因而社区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样性的,社区面向老年人也应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方方面面的需求,必须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在实践活动中个案工作的理论和技巧、小组(团体)工作的理论和技巧、社区工作的理论和技巧都得到运用,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升。

2.促进了学生的专业成长

通过实践,使学生在服务社会的情境中,体会到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技巧、成熟的态度与情绪是确保服务成效的重要因素,从而激发专业成长的欲望,除了培养起对新知识的追求学习的兴趣,还能养成不断反省自己工作表现的习惯,能为将来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促进专业知识和技巧的进步和个人的成熟。

总之,该模式能整合课堂和实习所学内容而促进知行统一,便于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运用到实习情境的服务中去,同时也便于学生把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获得的感受及时拿回课堂中来,得到教师的指导支持,通过教师的指点而上升为理论知识,避免理论与实务的脱节以及减少挫折感。促使学生在了解社会及把握社会工作的价值上,在整合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能力上,在社会管理和福利服务领域的竞争力上,在专业成长上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之服务一学习模式实践过程中的困境

1.服务一学习模式实践如何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效能

目前,居家养老模式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资源稀缺的老年人群来说,不仅需要宏观的社会政策支持,也需要微观上对个体和家庭的支持;内容上,不仅有生活照料、医疗和卫生服务等物质上的需求,也有精神慰藉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对象上,不仅有老年群体的共同需求,也有不同特征老人群体的不同养老需求,特别是个体的养老需求。这需要一种针对不同居家养老服务形式以及不同特征老年群体的社区服务。服务――习教学模式的开展,虽然从微观角度起到了一定的效用,但是相对于养老服务面临的全局性问题,短期内尚难起到实质的显著效用。但是,我们可以预见,随着服务一学习模式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开展,借助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服务,可以推动并构建基于家庭资源、社区资源、政府资源三方面良性互动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2.从现实来看能否针对服务对象需求设计服务一学习计划将直接影响着服务―学习成效

如何才能设计有效的服务一学习计划,这需要服务一学习参与者:学校教师、学生以及社区(机构)三方来共同努力。

(1)如何激励更多老师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参与服务一学习模式实践。服务一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教师教,学生学”的灌输式的单向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根据服务学习的要求将整个课程分为理论讲授与学生参与社会服务两部分内容。在学生参与社会服务之前以及服务的过程中,教师都需要不断根据社区真实服务需求以及需求的改变,与学生一起策划服务―学习计划和调整计划的内容。老师在跟进学生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地总结和提炼学生及自己发现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带回到课堂,引导学生结合课程知识,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反思。另外,教师还要及时解决每一位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可能会碰到的各种问题,疏导学生的情绪,化解学生的困惑,解决学生的问题。因此,服务一学习模式的开展,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教学评估体系主要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对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讲述,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占有整个教学环节的绝大部分,除此之外的环节很少被考虑,那么,教师参与服务学习模式在物质、精力以及时间上的投入和付出还没有获得现有教学评估体系的认可。这就需要从较高层面(至少是学校),对传统教学环节的评估理念、模式和体系进行改革,以鼓励更多老师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参与服务―学习。

(2)如何与社区机构建立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服务一学习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就是社区及其相关机构。第一,目前的社区工作者人员较少,工作非常繁忙,头绪较多,如何让社区在保证常规工作的同时认识到服务与学习模式的开展是双方受益,并接受服务学习的模式的实践,需要专业教师投入较大并具备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第二,目前的社区工作队伍中,对社会工作专业体系和课程了解不多,很多机构接受学生实践不仅处于被动状态,甚至部分机构还要向学生收取一定的实习费用,这给服务―学习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机构的专业督导匮乏、服务内容不成体系以及经费严重不足等;第三,服务与学习模式的效果需要有效开展较长的周期才能显现,这与学生的课程教学学期较短形成一定的矛盾。因此,有效的服务―学习计划需要学校、社区机构以及学生三方达成共识,制订长期的、专业的合作计划,并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社区提供需要的服务。提高社区工作人员专业意识和专业能力,培养良好的社区合作关系,促进服务与学习服务模式稳定运行,需要长期投入专业的人力和物质资源,目前由于条件限制,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协调联系主要由课程教师独立完成,这对课程教师而言是一个较大压力,阻碍了服务与学习模式的推广和深入。因此,需要从较高层面(比如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大投入,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服务与学习模式的运行,促进与社区机构建立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3)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服务――学习模式实践。服务――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与当前高校的教学模式区别较大,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与理念,需要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实践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新的启发,这不仅要求学生投入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掌握较全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较快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更需要学生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但在目前,高校学生面临着学分及就业的压力,专业学习与就业是否对口的矛盾,以及独生子女自理能力较弱与实践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差距等方面的问题。服务学习模式实践的开展在学生面前产生了一定的阻力,学生难以产生积极的服务一学习动力。因此,在推行服务一学习时,一方面需要让学生认同服务一学习理念,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学生的现实情况,为学生创造条件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及动机。

参考文献:

[1]王珩.“服务学可”视阚中的高校青年志愿服务[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21-24

[2]王炜.服务性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6,(3):35-36

[3]蓝云曦,等.社会工作介入社会福利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to):26-28

第8篇

关键词:医务社工 专业性 服务满意度 服务标准指标体系

一、 背景介绍

1.“重生行动”项目介绍

“重生行动”是由民政部自2009年发起,李嘉诚基金会赞助的一项帮助贫困家庭的唇腭裂儿童接受免费手术治疗的慈善项目。2009年,重生行动—唇腭裂患者家长“互助关怀”社工小组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患者家庭、医院、计划办等各方的肯定。在此基础上,重生行动项目办决定在各地的重生行动定点医院采用与高校社工专业合作的模式,实施“社会心理支持试点服务计划”。南京地区的定点医院与合作院校即为江苏省口腔医院和南京理工大学。

经过2009年的的项目试点和文献研究可以发现,几乎所有家长均对唇腭裂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排斥,患者的人际关系紧张,社会压力大,学龄以上年龄的唇腭裂患者存在较多心理障碍,而他们得到的社会支持较少,难以融入社会3。唇腭裂畸形与其它一般疾病有所不同,患儿父母的社会心理康复常常是决定患儿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1]。因此,“社会心理支持试点服务计划”的帮扶对象是唇腭裂患儿的家长们,服务的重点在于帮助家长认识到社会心理康复的重要性、加强其社会支持网络、通过资源连接使其掌握到一定的唇腭裂知识和正确的育儿理念及育儿方法等。

2.个人实践经历

自2011年1月份以来,笔者进入江苏省口腔医院实习近2个月熟悉医院环境,并于3月份开始以每月一期活动的频率开展社工服务项目。至6月份以来,我校社工志愿者已经在督导老师带领下开展了近第5期小组活动,接触了近40名病患。学生通过每期活动后的过程记录报告、评估报告和简报的撰写来总结和反思当期活动,积累小组工作的经验。

二、专业性与满意度

1.专业性要求

专业是由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产生的,因此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即意味着独占性,与其他的专业要有所区别。社会工作专业脱胎于早期的慈善事业,学界就其是否是一个专业进行了漫长的讨论,但最终的结论仍然将社会工作视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专业分化而产生的一个助人专业,具有其独占性和特殊性[2]。

相比于社会工作,医务工作的专业性非常容易理解,因为他们的职业是医治病人与照顾病人,不论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实践过程中带给病人的权威感而言其专业性都是毋庸置疑的。而就社会工作中的医务社工而言,它具有跨学科性和综合性,涉及社会工作和健康照顾服务两大领域,专业性便难以理解[3]。同时,医务社工这一职业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不论是医务人员还是病患尚不了解,同学们的实务经验尚浅,加之医务社工服务中平易近人的工作态度和活泼生动的工作性质,医务社工的专业性难以凸显[4]。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实务过程中的角色冲突和难有成就感的低落情绪,影响了所提供的社工服务质量。因此社工学生在实务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使得专业性和满意度难以达到平衡,一种是服务流于表面形式,服务对象感到满意而社工专业性没有凸显;另一种是服务过于学术化和晦涩难懂,专业知识难以转化为实务技巧而造成服务对象不能理解活动,满意度难以达到要求。

2.满意度要求

就满意度而言,这个概念是与需求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在服务过程中只有满足了服务对象的需求才能使其对我们的服务感到满意。而需求又分为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5],当我们的服务对象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潜在需求时,我们仅仅满足了他的潜在需求而非有效需求,对方同样不会感到满意,社工服务的专业性也难以凸显。因此满意度一定是与需求紧紧关联在一起的,要求我们先令服务对象意识到自己的潜在需求,将其转化为有效需求之后再通过服务满足,还要首先满足其最紧迫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高的满意度,这也是服务过程中的难点。

在医院这一环境中,学生社工面对不同的群体,他们的需求都不同。 对于服务对象而言,他们需要的是护理知识、社会支持、育儿技巧等;对于院方而言,我们能否配合医护工作,让院方的人本主义得以实现是其需求;对于督导老师来说,我们的服务是否具有专业性,又能否推动社工的发展是需求;而对于我们学生自身来说,我们的理论能否转化为实务技巧,能否令服务对象和老师满意都是需求。这些不同的群体需求不一,大学生志愿者非常容易迷失自我,难以提供令各方都满意的社工服务。但其实需要注意到的是,这些需求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社工服务的专业性,这也是探讨专业性和满意度关系的关键,如果能真正达到专业性,学生拥有足够的理论和实务经验使得专业化的服务转化为浅显易懂的服务过程让服务对象得到成长,那么专业性和满意度即能达到一个平衡。

3.需求评估、专业性、满意度的辩证关系

通过上述的讨论可以发现,专业性和满意度之间有一个共同的链接,那就是需求。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需求可以分为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这一概念借用到社工服务当中同样可以。如果把被服务对象意识到的并主动寻求社工服务的需求看作一种有效需求,那么没有被认识到的需求则为潜在需求。因此需求评估是社工服务的第一步,也是达成专业性和满意度关系平衡的重要第一步。

通过需求评估,在服务过程中可以找到两者的一个平衡点进行把握,从而设计出符合服务对象需要的兼具专业性和满意度的优质社工服务,也就是通过需求评估将专业性和满意度连接起来,成为了服务标准指标体系中两个重要的指标,也可称为在需求评估基础上建立的服务标准指标体系二维结构(见图1)

结合下图对专业性和满意度这两个结构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方面,当我们的服务难以做到专业性时,我们或许仅仅能令一方感到满意,而这种满意也仅仅是满足了他们的有效需求而非潜在需求,这种情况下两者是相互冲突的。另一方面,当学生们能够通过实务技巧将专业性的东西细化为浅显易懂的游戏设置,服务对象意识到了自己的潜在需求并愿意为此努力时,社工服务的专业性便会凸显,服务成效会另院方感到满意,服务的专业性会令老师和项目方感到满意,这种情况下满意度和专业性便是共存的,达到了一个和谐的状态,这也就是社工在实务过程中不断奋进的目标。也就是说,服务标准指标体系的构建有一个基础——需求,它连接着专业性和满意度,两者关系的协调是建立在良好的需求评估基础之上的,这也是服务标准指标体系在实务操作过程中的前提性因素。

4.服务标准指标体系的二维结构

所谓的社工服务即为贯彻了社工理念,在社工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社工技巧为了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而进行的专业化服务。那么在实务过程中专业性和满意度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实务过程中的专业性和满意度指的又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社工理论的贯彻和在整个小组计划中的指引作用即可认为是社工服务的专业性所在,而通过社工技巧满足需求的过程即是满意度呈现的部分。通过需求评估,我们即可将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分类,辨别出其中的潜在需求和有效需求,进而将理论融入在计划之中,设计出具有专业性的小组计划,通过实务技巧的运用即可将专业化的理论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形式让服务对象的需求得到满足,达到满意度的要求。因此,笔者在理论上将专业性和满意度视为在需求评估基础上建立的服务标准指标体系的二维结构要素,这也就对学生的实务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三、 服务标准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1.实务过程中的矛盾

在实务过程当中,学生们却会常常发现专业性和满意度之间是存在冲突的,两者似乎难以共存,这不仅仅是发生在“重生行动”的服务过程中,任何的社工服务都能体现出这一矛盾,也就是说专业性和服务满意度这两个服务标准指标体系的元素矛盾问题是社工服务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就“重生行动”而言,服务对象大多来自农村,文化程度有限,服务当中涉及到专业性的词汇他们都是难以理解的,如社会支持、教养方式等。因此,社工服务的专业性并不能够通过权威感和难以理解的复杂性凸显,这是与医护专业所不同的,大学生志愿者们能否通过技巧和活动的安排让这些复杂的专业词语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知识并令他们明白在是凸显我们专业性的真正关键。但是,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实务经验不足,这种转化工作常常做的不充分,常常会出现服务最开始专业性很强但服务对象不买账,后期服务过于简单浅显但让服务对象满意高兴的两极化现象。其实这样的服务并不具有专业性,既没有彻底地帮助到我们的服务对象,也没有令院方和老师看到成效,难以满足各方的需求,因此令服务对象高兴和满意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服务就专业,这也就是专业化服务与服务满意度之间的实务矛盾。

2.服务标准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上述的分析不难发现其实专业性和满意度并不是绝对冲突的,专业化服务于服务满意度之间存在一种基于需求评估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说专业性和满意度是既冲突又相互关联的,在实务过程可将这种关系转化为服务标准指标体系的构建(见图1)。

那么把握需求、专业性、满意度这三者的关系达到一个好的服务标准呢?具体来说第一步,应对服务对象进行个别化和长期性的需求评估,因为人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这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第二步,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制定服务计划,保证专业性。第三步,通过环节的设置和服务的开展将专业化的理论进行转化,并在过程中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需求使之转化为有效需求进行满足,达到满意度的要求。通过以上的三个步骤即可达到一个优质的服务标准,使专业性和满意度达到一个平衡的和谐状态。

但也必须看到,要达到这样的服务水平是比较困难的,要求学生们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强大的实务技巧与实务操作经验,并且对各方的需求评估都准确无误。因此这一目标是学生在实务过程中的一个目标和参照标准,社工服务的好坏可以以此进行评估和总结,找出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督导老师也可由此对学生进行指导,让社工服务更好地开展。

3.一个伦理问题,一个过程问题,一个成效问题

从社会工作价值观来看,专业性和满意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伦理性问题。这是因为专业性的要求是从社工角度出发的,而满意度的要求是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的,两者的矛盾其实是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面对的伦理性矛盾。因此,保持专业性和满意度的平衡也是社工在实务过程中对于自己的私利和服务对象的利益的平衡。

从服务的评估来看,这还是一个过程问题与成效问题。服务的满意度是社工服务评估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成效评估。但是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做成效评估的时候往往会注意将满意度和专业性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会避免单方评估的弊端,得到一个经过多方位评估的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估结果。同时结合上文专业性和满意度关系的探讨不难发现需求评估在中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需求评估和专业关系的建立是始终贯穿社工服务的一个持续性过程,是否符合服务对象的需求也是评估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效率的评估是将服务的满意度和专业性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一个过程问题同时还是一个成效问题。

四、 结论与措施

综上所述,要达到专业化服务与服务满意度的和谐共存程度是存在难度的,要求学生社工在实务过程中分清各方的需求,并从中做好需求评估,找到何为潜在需求、何为有效需求,同时需要进行服务过程的巧妙设置,将潜在需求激发为有效需求进行满足。也就是说,学生首先需要掌握牢固的理论知识,其次要有足够的实务技巧将专业性的理论转化为有效的服务环节,最后还要在服务中时刻注重专业关系的巩固与需求的改变,拥有韧劲和毅力。只有当学生社工掌握好专业的社工知识并学会如何将知识运用于实务当中,积累了一定的实务技巧和经验,在服务过程中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并将社工服务不断深化和改善,加之督导老师的帮助,综合上述因素才能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社会工作实务工作者。

本文于2011年获得第三届全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一等奖。

注释:

[1]张瑛等,《唇腭裂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会心理环境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

参考文献:

[1]张瑛等.唇腭裂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会心理环境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

[2]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刘继同.医务社会工作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刘继同.转型期中国医务社会工作服务范围与优先介入领域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

第9篇

 

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民政局全力做好全县的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工作,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积极引入社会工作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促进了我县社会和谐建设。

一、主要成效

(一)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动员全县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报考。广泛宣传动员全县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2017年全县报考人数为209人(其中初级165人,中级44人),通过人数为20人(其中初级12人,中级8人)。截至目前,我县累计持证人员共370人(其中初级337人,中级33人),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人才发展指数任务。二是扶持壮大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全县现有本土注册成立的社工机构已达4家,引进市级社工机构6家,共有10家社工机构,一线服务社工已达30人左右。二是加强社工持证人员的培训。我局开展多种系列学习活动,组织一线社工参加赴港培训,到广州、惠州、深圳等多地学习,提高服务技能。

(二)扩大社工服务人群和范围

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在全县设置了8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龙田镇田尾村、永汉城东社区、龙城街道青溪村、林村村、城南社区示范点、南昆山下坪社区、龙潭镇左潭社区、蓝田上东村),为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社工服务范围,在优先服务老年人、残疾人、儿童青少年、低保家庭等重点人群基础上,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逐步扩大到社会福利与救助、残障康复、禁毒帮教、社区矫正、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范围从县城扩展到农村,服务对象也从传统的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延伸扩展到流动人口、受灾群众和有特殊需要的妇女等群体,惠及更多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三)创新“一综多点”示范建设

龙城街道城南社区“一综多点”创新模式试点于2017年4月进驻运营,由县级财政支持深化探索实践,把服务范围覆盖至龙城街道五个县城社区(城南、城内、北门、太平门、东较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配置7名专业社工开展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设在城南社区,其余四个社区建立一个社工服务工作站,每一个工作站分配安排一名社工驻点,采取“1+X+志愿者”(即每一个社区社工服务工作站有一名常驻社工,工作时候连同其他社区社工带领志愿者配合协同完成)的方式开展服务。每一个社工服务工作站给合社区的需求重点进行一项特色服务,扩大村(居)委会受惠面。

(四)推进双百镇(街)社工服务站建设

2017年,争取省民政厅双百镇(街)社工服务五年计划项目,在我县龙城街道办事处、永汉镇政府、龙华镇政府3个镇(街)设置社工工作服务站,并于2017年5月全部局已进驻,共配备社工15人(龙城6人、永汉5人、龙华4人)。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以辖区内有需求的群众为服务对象,覆盖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困境儿童、农村留守人员、优抚安置对象、老年群体等民政重点服务对象,提供精神慰藉、资源链接、能力提升、关系调适、社会融入等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通过街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有效推进民政部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的转变,提升民政服务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社会工作管理机构不够完善。我县社会工作发展还处于发展初期,县民政局作为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部门,没有设置社工股室和专职人员,由民政局办公室兼任。随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面临任务繁重、人手不足、专业性不强、难带动其他部门等问题,亟需增加编制,补充管理队伍。二是社工从业人员的实务能力亟待加强。我县大部份社工机构成立的时间还不满3年,从业的社会工作者大多是受过短期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事业单位和基层在职工作人员,欠缺系统的社工理论与技能教育,专业性不足,社工从业人员的实务能力整体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社会工作宣传,为社工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联动各政府职能部门举办社工宣传周活动、社工骑行宣传、公益义卖等活动,以丰富宣传内容,增强宣传影响力,为社工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定期制作社工宣传刊物、开发社工网站、龙门县社工公众号等,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持续对社工进行广泛宣传。二是重视教育培训,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实务能力,特别是本土化的专业实务技能。重点培养本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高本地社会工作者素质。大力引进港澳台地区和周边城市的资深社会工作督导,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第10篇

作者简介:童远忠(1963―),男,汉族,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

引文格式:童远忠.广深社会工作模式及其优化路径探讨[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14(3):25―30.

摘 要:社会工作的制度化、专业化、职业化推动社会建设。深圳社会工作模式是由社会力量主办社会工作机构,政府通过向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培育和支持社会工作组织的发展,即“民间运作,政府购买服务”。广州社会工作发展之路在试探民政―高校―社会机构的广州模式,分别实行两种途径:一是将社区综合服务打包给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二是由政府街道出资成立社会工作机构开展服务。广深两地致力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及其模式创新,探索和谐社会与幸福广东建设的新路径。

关键词:社会工作;模式;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4)03-0025-06

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的转型自20世纪80年代专业社会工作引入开始,已历经20多年的发展。然而,众所周知,在我国社会工作模式的转型过程中,计划经济下的实际社会工作不可能一下子退出社会历史舞台。因此,此过程中,必然存在实际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并存的局面,即存在“两张皮”的现象,[1]这是转型期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的显著特点。得风气之先的广东,正在着力构建适应社会转型的社会工作模式。

一、广深社会工作模式的目标及特征

广州、深圳两地从转型社会实际出发,主要学习和借鉴香港、新加坡社会工作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索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及其模式创新。从形式上看,香港在社会工作制度方面的经验,显然给了深圳最重要的灵感。

1.深圳社会工作发展及其路径

2007年7月,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深圳市启动了社会工作试点,由政府出资购买首批37位社会工作者为市民提供服务。紧接着在10月25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简称“1+7文件”),提出通过3~5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深圳特点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也因此催生出国内第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深圳社会工作开展总的思路是,由社会力量主办社会工作机构,政府通过向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培育和支持社会工作组织的发展,即“民间运作、政府购买服务”。深圳建立的社会工作制度,特别关注社会工作机构的民间性问题,社会工作组织的人、财、物与政府切断关系,社会工作者的招聘由社会工作组织来完成。购买服务的单位按照每名社会工作者每年6万元的价格支付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的工资和福利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照深圳制定的社会工作者薪酬指导标准支付,所以严格说,深圳是“购买社会工作者及服务”。购买服务的合同签订后,社会工作机构派出合适的社会工作者进入到购买服务的单位,开展专业服务。政府为公众提供福利服务是通过“委托――购买”的方式加以实现的:政府将服务职责通过财政付费购买方式分派给民间组织和专业团体,通过这些组织向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在这些组织实施服务的过程中和完成后,政府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或组织相关专家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估,判断其是否准确、及时、有效地完成了任务,“政府购买服务的核心是实行投入招标、作业竞争、利益互动”[2]。

社会服务发展的需要催生了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快速发展。2008年1月9日,深圳市6个区政府及光明新区管委会分别与9家民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签订协议,购买了427名社工服务。[3]随着五年多来的实践探索,深圳逐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积极推动、社会组织自主运行、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

2.广州社会工作发展及其路径

从2007年开始,广州市正式开始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广州社会工作发展之路在试探民政―高校―社会机构的广州模式,社会工作事业仍在继续探索中发展。与上海、深圳相比,广州有自己的独特基础――草根NGO崛起、高校参与、政府支持的多元格局初步形成。草根NGO随着经验的积累、专业能力的提高和政府的支持,正在将社会工作服务理念、方法和技巧发扬光大。他们用项目管理的模式提供服务,很多机构能争取到国际基金会的支持,如汉达、扬爱、慧灵等,目前正在寻求与广州市政府的合作;高校社会工作系的教师以专业为依托合作出资成立民办NGO,如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大学等学校的社会工作系分别成立了中大、北斗星、阳光、洋城、广大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政府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近几年,官方组织,如广州市残联、共青团、妇联、工会等单位及下属服务机构积极招聘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促进了观念的转变,提高了社会服务质量。

2010年,广州市在20条街道试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分别实行两种模式:一是将社区综合服务打包给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二是由街道出资成立社会工作机构开展服务。广州市荔湾区、海珠区均采用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在购买服务的过程中采用了购买服务项目的国际运作模式,即政府将各项服务经过专家的论证进行项目化,每一项服务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问题、内容、目标、受益群体、时间等因素确定为一个项目,并根据项目的大小与难易程度确定一个项目经费数额,单个或者打包发放项目,通过招投标或者其他的方式让专业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进行购买。

广州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在建立工作机制、引进专业人才、开展教育培训、培育社会组织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走在全国前列,一大批社会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市民,在社会管理服务各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广州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明确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制定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具体办法和措施,着力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社会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发展格局。大力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特别是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加快发展,大力开发社会工作岗位,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按照广州市社会工作发展规划,到2012年,民政、司法及工青妇残等领域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比例要达到岗位总量的10%,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的设置比例达到20%;再过3~5年,分别达到20%和35%。到2012年,登记在册的社会工作者及社会工作人员达到1万人左右,2015年达到1.8万人左右。

2010年5月,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简称“1+5文件”),从实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着手,组建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广州将着力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以“明确一批,增设一批,开发一批”的办法,逐步在社会管理服务领域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以购买服务或财政资助的方式,支持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社区建设、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劳动就业、司法矫治、卫生服务、老年人服务、青少年服务、婚姻家庭服务等领域,面向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社区矫治对象、外来务工人员、低保人员等服务对象,应由政府提供的社会工作服务。当前,重点选择民政、司法、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残联、共青团、妇联等领域进行先行先试。目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财政资助等方式,广州全市共有上万名专职社工或社会工作员,分布于社会工作的多个行业当中。

二、广深社会工作模式的优劣

西方国家经过逾百年的发展,社会工作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目前西方的社会工作模式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政府的主导与推动;二是有健全的社会工作职业制度;三是有完善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社会工作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形成了学士、硕士(以专业硕士为主)、博士三个梯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针对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培训及考核机制;四是主要以民间组织为依托;五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西方社会工作从基督教慈善救助思想,逐渐发展了一套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六是有完整科学的运作程序,从专业关系建立,经过预估、计划、干预与评价等阶段,到关系终结。概而言之,西方社会工作模式具有主体多元、对象明确、机制合理、过程科学、专业性强等特点。[4]

社会工作开展伊始,深圳研究各地的经验教训,发现如果由政府包办社会服务,难免出现机构臃肿、缺乏活力、队伍素质下降、服务质量偏低、专业水准不足等问题。无论是岗位社会工作的推进,还是项目开发购买,深圳给出了明确的发展定位,就是“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培育民间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朝着民间化运作方向发展。政府向民间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以此构建竞争性机制和专业体系,确保社会工作发展的活力和专业性。

为推进社会工作,深圳确立了改革思路――“社会工作组织以民间化运作,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强调社会工作者由纯粹的民间组织来聘请,政府向民间的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而不是向社会工作者个人购买,这样就使政府在购买服务的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中立性、自主性、灵活性。深圳从构建制度政策体系下手,各级社会工作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健全工作体系,建立规章制度,加强指导监管,大力推进社会工作的各项试点工作。截至2012年底,全市由政府购买岗位以及项目的社会工作者已达几千名,服务的领域分布在全市各区和民政、司法、教育、卫生、社区、、计生、人民调解、残疾人、老人、妇儿等领域和人群范畴,社会工作机构数量达到39家。

具体来说,深圳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模式有如下的优势:一是在政府的强力推进下,可快速介入社会服务的相关领域,社会影响力大,能在短时间内让社会零距离地接触社会工作;二是为后续社会工作其他形式的推进提供了有效的切入点,建立起滩头阵地和桥头堡;三是为初创期的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员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支撑,保证了他们基本的生存条件,为打造一支优质的社会工作队伍、积累必要的经验、酝酿发展的后劲,提供了物质基础。

但同时它也有如下的劣势:一是在社会服务发展较早的城市和地区,由于涉及原来固有的体制和利益格局方面的问题,遇到的反弹和瓶颈会较大;二是进入相关领域的社会工作者与该领域内原工作人员直接接触,他们在价值理念、工作手法和角色定位等方面有许多落差,必然会有一个痛苦的磨合过程;三是绝大多数的一线社会工作者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社会阅历单薄,工作经验缺乏,尤其是目前大学的专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存在较大的缺陷,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所受的专业训练严重不足。如今让他们独立地直接面对服务对象,将面临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局面,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为了稳定和发展社会工作队伍,深圳确定了合理的社会工作者待遇薪酬体系,进一步确立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出台社会工作者工资层级、户口调入等吸引人才的政策,并建立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晋升体系。通过薪酬待遇的制度化、层级化,吸引全国各地优秀人才,并保持新兴人才队伍力量的稳定性。社会工作发展迫切需要各界尤其是各级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而以往社会各界则对社会工作几乎一无所知。深圳采取在各部门和各领域开发并嵌入社会工作服务岗位的形式,使得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大规模推进社会工作服务试点,让社会工作职业的服务以及理念具体生动地展现出来,从而迅速扩大社会工作的社会影响和认同度,营造社会工作发展的良好氛围。

深圳还充分借力香港,引入香港专业资深督导,通过智力支持的方式,推进深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出巨资通过加强培训、评估和监管,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准;引进香港专业督导,加强对一线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督导助理、见习督导的培训;制定了《社会工作机构行为规范指引》《社会工作机构评估办法》《社会工作行为准则》《社会工作行业投诉处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构建社会工作的制度监管体系。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社会工作机构进行评估和财务审计,并将结果与政府统一采购评标打分直接挂钩,确保社会工作机构保持水准和活力。

社会工作实务的有效开展,不仅使服务对象切身感受到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而且产生了多方面的良好效应。深圳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优秀的社会工作队伍,社会工作者绝大部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社会工作资格证书,一批优秀而有影响的社会工作机构脱颖而出,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其优点是,强调了规范化、制度化,充分发挥了民间组织的力量,民间组织与政府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缺点是,民间机构都是在短期培育的,容易夭折或发展成营利性组织。社会工作者零星地分布在各个购买服务的单位中,淹没在传统工作体系中,容易失去专业自主性,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协作难以有效达成。政府对民间机构的扶持与监督,相关机构对社会工作认识的提高、工作平台的提供,以及社会工作者之间协同发展机制的形成,将是深圳社会工作发展需要突破的地方。

广州社会工作的发展是自下而上、循序渐进的,具有厚积薄发的优势;重视高校社会工作系的参与,保持其专业自主性;服务项目化管理,可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并与国际接轨。但缺点也明显,缺乏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社会工作发展比较艰难。广州社会工作要想开拓出另一种自己的模式,还取决于政府、高校、实务工作者的进一步探索与合作。

广州市非常重视社会服务组织发展和社会工作队伍建设。2010年5月,广州市共有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30家,其中有政府背景的1家,有宗教背景的社工机构3家,有国际基金会资助的2家,以高校社工系老师组办的社工机构7家,由热心人士组办的16家,市级行业协会1家。其中承担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机构16个,涉及服务项目24个,服务领域涵盖了社会救助、残障康复、劳动就业、社区建设、司法矫正、学校教育、新农村建设、社工义工联动等。三年来,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迅速发展到近200家,从事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工作者达3 000多人。

2009年以来,广州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发文,确定广州市2009―2011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项目33个,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第一年度资金2 344万元。2011年,广州市全面推广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投入2.7亿元。具体做法是:在全市133条街道各成立一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每个服务中心每年的服务经费200万元,办公场地由街道无偿提供,配备20名工作人员,其中社会工作者不少于12人。目前广州市主要采取项目立项之前的专家论证,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不予立项。但值得警惕的是,立项后,项目主管单位普遍存在公共服务购买“价低者得”的现象。某些政府相关部门采用建筑行业早期的投标方法,不对社工机构进行考察选择,也没有时间深入研究项目的质量标准,采取工程招投标方式进行公共服务发包,价低者得。某些社工机构为了获得项目,拼命增加服务工时,压低服务价格,获得项目后只能偷工减料,用志愿者从事专业社工工作,用实习生顶岗上班等,机构也留不住优秀社工。

三、广深社会工作发展路径优化探讨

统计数据显示,从1985年以来广东经济总量一直居全国第一,主要经济指标也长期排在前列。2011年1月召开的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确定了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为落实广东“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核心任务。[5]

社会的迅速变迁可能造成社会结构失调,并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为此,社会必须创造一种新的机制来应付这些问题,以保障社会稳定、有序与正常地运行。当我国政府与社会意识到这些问题,并承认、正视这些问题,试图去解决时,社会工作就成为一种可选的工具或手段。这正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深层基础。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自助”的专业,不但是一门科学,有自己的知识基础、专业理论以及工作方法和技术,同时还是一种社会制度。它不但具备社会制度的特征,如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有严密而科学的行为规范,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而且具备现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的制度化手段,是一种协助人们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恢复并增强他们社会生活功能的一种制度化方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工作将为保障人民生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维护社会正常运行发挥重要作用。

帮助受助者实现自身的发展也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运转的快节奏及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一些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有时会面临许多困难,或者会出现心理不适等问题。社会工作的此项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顺社会心理,帮助人们平衡生活的不确定感,协调好人际关系;二是促进个人潜能的开发,增强人的适应能力;三是开发社会资源,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6]社会工作通过增加人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克服困难的能力、提高个人与社会协调的能力,帮助个人、社会群体及社区获得更好的发展。

深圳创新社会工作管理体系,推广“社工+义工”模式,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与社会化的良性互动。制定社会建设工作量化考核标准,完善社会工作队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规范社会工作岗位设置、薪酬待遇和权益保护机制,坚持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适应特区社会建设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大力推进社工机构向项目化、实体型方向发展,扩大社工服务覆盖面,提高基层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构建社工机构和义工组织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区域联动的机制,搭建社工、义工联动平台,形成“社工引领义工、义工带动各方”的良性循环服务链,提高了社会管理水平,提升了特区人民的生活幸福感。借鉴香港已有的做法,深圳社会工作运作模式实行了岗位与项目的三台阶整合。

台阶一:在社会服务的相关领域设置岗位社会工作,建立桥头堡。

深圳社会工作服务的起始点是政府购买岗位,也是目前深圳社会工作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相对简便易行,便于操作,实为深圳社会工作初创时期的首选模式,也是目前深圳社会工作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台阶二:岗位化设置、团队化运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针对岗位化设置的优势和劣势,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化解劣势,一直是前线社会工作者和机构管理者面临的课题。为了应对目前运行中的问题,把工作推向深入,综合考虑社会的需求和社会工作队伍的现状,深圳提出了“岗位化设置、团队化运作”的工作思路。具体做法是,在社会工作机构内筛选一些既有较强的专业功底,又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人士组成机构强有力的后援团队,专门负责为一线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扶助。这样一线的社会工作者就不是单打独斗的孤军了,而是整个作战团队的一个尖兵,一个组成部分。团队的成员会定期深入一线,走访各个社会工作者岗位,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倾听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协调与用人单位的各种关系,以便尽快地适应环境,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

台阶三:以项目为主要平台,实施社会需求和社会资源的链接。

项目购买是社会工作服务的另一种形式,这也是港台和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一种社会工作服务形式。它把社会工作服务向更广、更深的范围推进,将为社会工作制度快速发展引入更多的资源支持。对此,2008年深圳市已召开福彩公益金资金评审委员会,对公益金使用范围进行了扩充,把扶持社会工作纳入其资助范畴。目前深圳的一些社会工作机构通过摸底调查,与相关社会资源进行链接,对社会工作服务领域进行开拓性探索,已经提出了近50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申请福彩公益金资助。

广州市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高校致力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研究,并发挥指导作用,草根NGO与官方组织要结合各自的优缺点,协同发展。广州的民间组织发育、社会服务能力、人才资源都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政府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促进和推动社会工作发展走上规范化、专业化的轨道。

民间服务组织是吸纳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载体,也是提供专业服务的主要社会力量,因此,必须解决好转型期民间组织发育不良的问题。政府的大力倡导与支持是发展民间组织的关键。广州市政府对民间组织的支持,以三种方式进行:一是政策支持,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或特殊政策,鼓励、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兴办社会服务机构。二是财政支持,如对新办的社会服务机构给予经济补贴或实物支持。所谓实物支持就是免费或象征性收费提供服务场所、设施,经济补贴主要是初创时期的扶持,帮助民办机构启动服务;以购买服务或委托服务的方式向民办机构支付服务费用,以换取机构对民众的服务。三是加强监管,引导其将力量运用到当前我国社会和人民群众急需的服务项目上;鼓励民间组织尽可能吸纳社会工作毕业生就业,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提升其服务质量。

总之,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社会工作发展及其模式创新,通过“助人自助”,改善人际关系,增进社会和谐,必将推动幸福广东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力. 我国社会工作模式的转换[J].中国社会工作,1997(2):37―39.

[2]李太斌.政府购买服务推动社工机构发展[J].中国社会导刊,2008(4):20―21.

[3]李舒瑜. 深圳427名社工春节后全部上岗[N].深圳特区报,2008-01-10(2).

[4]李迎生,方舒. 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的转型与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3):101―108.

[5]. 加快转型升级 建设幸福广东[N].南方日报,2011-01-20(1).

第11篇

【关键词】 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社会工作介入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青少年身心发展问题正逐步走进人们的日常话题,受到不少的关注和讨论。但是,针对离异家庭青少年身心发展困境的研究稍显不足,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对这个主题开展研究更是屈指可数。社会工作关注工作对象的现实境遇,相信他们的潜能,并引导他们理解和适应环境,推动其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本研究重点关注离异家庭青少年的成长困境及其解决对策。本研究将从专业角度出发,以离异家庭青少年成长困境为切入点,尝试建构缓解困境的模型,并提出可供参考的介入过程,着重从社会工作视角下分析离异家庭青少年身心发展困境,初步构建社会工作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成长问题的解决模型,并探讨问题解决路径,以帮助、引导离异家庭青少年正确面对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案例介绍

1、个人与家庭的基本情况

李某是一名标准的90后,男性,出生于1995年,还未懂事之时父母就因性格不合离婚。李某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在母亲和亲戚的关心照顾下成长至今。由于母亲管教严格,李某还算顺利的考取了西安的一本大学。但是自从上初中至今,经常与母亲发生激烈的争吵,在与亲近人的交往、性格、心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李某的母亲属于女强人,李母离异后一直单身,虽说工资丰厚,但毕竟是一个人抚养李某,所以平时生活尽量节俭。而在李某学习这一方面,李母一向严格要求李某,尽其所能花钱为李某报辅导班学习,花钱让李某上重点高中。不过在生活中,李母一直教育李某花钱不要铺张浪费,不与同学攀比。总体而言,虽说李某生活在离异家庭,但是物质生活水平还是不比别人差多少的。

2、学校老师、同辈群体和亲人对案主的评价

(1)学校老师的评价。首先,本人先走访了李某的高中班主任张老师,在张老师的眼中,李某开始在班级里并不是十分活跃,学习成绩也是处在中游水平,在对待学习上也没有表现出特别努力或者特别厌烦的情绪。不过高二在一次校园歌手大赛的比赛中,李某一举获得大赛亚军,让全班对其有了重新的认识。特别是在进入高三之后,李某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最后通过努力,高考成绩班级排名第五,顺利考入了一本大学。但张老师还提到,在平时的观察中,他发现李某性格比较暴躁,做事情不踏实,情绪不稳定,遇到问题喜欢钻牛角尖。

接着,本人到了李某的大学访问了李某的辅导员胡老师。在李某入校这一个多月以来,胡老师对李某的印象并不十分深刻。胡老师说,李某在学校并不出众,在班级和学院组织的活动中显得不是很积极主动,性格看上去比较内向,没有加入学生会,没有在班级里担任较为重要的角色,加之李某经常周末回家,所以胡老师与其几乎没有过交流。

(2)同辈群体的评价。在对李某的同辈群体,即就是李某同学的采访中,他们眼中的李某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哥们儿”,对朋友很够意思,喜欢唱歌,但有时候性格比较急,喜欢抱怨,特别好面子。在他的同辈群体中,同性朋友的比例要占大部分,异性朋友相比而言较少。

(3)亲人的评价。李某的亲人对李某的评价是李某总体是个老实的好孩子,不给家人惹事,能够考上一本大学全家人也替他高兴。但是李某总与其母吵架,甚至有过摔东西、离家出走等过激行为让亲人们觉得李某不懂事,不知道心疼自己的母亲。亲人们还发现李某非常爱钻牛角尖,听不得别人的劝告,性格比较暴躁。

三、社会工作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分析

1、工作理念

本次介入的工作理念是助人自助,优势视角。

2、介入目标

改变案主的认知,修正之前扭曲的认识,使案主积极面对现实健康成长。

3、介入工作原理

(1)认知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案主的不良认知,从而减轻其情绪问题和非适应的咨询方法。

(2)格式塔疗法。通过采用许多具体技术,让案主知道人都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人应该将精神集中在现实的生活与感受当中,而不要对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尽量挖掘个人的潜能。

4、具体服务介入过程

阶段一:

时间(次数):07/01-07/07(1st-3rd)

目的:深入了解案主及家庭情况,确立专业关系及其与案主的关系。

具体操作:个案会谈3 次;督导谈话1次。

阶段二:

时间(次数):07/08-11/08(4th-8th)

目的:促进案主人格发展,改善案主的社会交往能力,扫除案主心理障碍。

具体操作:个案会谈5 次;与辅导员沟通2 次;与班主任沟通1 次。

阶段三:

时间(次数):11/10-12/10(9th-13th)

目的:巩固前一阶段成效,争取与母亲进行沟通,并在适当时候进行评估和结案。

具体操作:个案会谈5 次;与案主母亲沟通2 次;评估会谈1 次;督导谈话2次。

5、结案

在这个长达五个月的跟踪介入之后,很欣慰的看到了李某的转变。之前由于李某自身的性格问题,他在大学期间不适应大学生活,情绪低落,对大学活动不积极,与母亲关系不够融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按计划改进之后,李某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氛围,在家庭里与母亲的生活更加快乐了,没有了以前那种对母亲的不理解。这个案例的成功,充分说明了社会工作者在离异家庭儿童心理障碍辅导上所起的积极作用,并且对以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大帮助。

四、反思与建议

1、几点反思

(1)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自我潜能发掘的思考。个案工作介入自我潜能的发掘,针对于离异家庭青少年,希望运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分析方法,了解其需求,改变其不良的认知和消极的心态,激发他们深层次的潜能,从而实现自我认同。

而在于此,社会工作者在发掘离异家庭青少年的自我潜能时所扮演的角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首先,工作者应是一名耐心的倾听者。这需要工作者听取案主心中的不满和牢骚,让他们把他们自己心中最真实的认知都吐露出来,无论这些认知正确与否。在此期间,社会工作者要对重要信息认真作好记录;其次,社会工作者还是一名能动者。在倾听完离异家庭青少年诉说他们的想法后,工作者应与案主配合起来,分析案主认知产生的原因,经过工作者的帮助,让案主判断其认知是否正确,从而使案主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同时也找寻到自己的不足,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最后,社会工作者也是一位监督者。当案主认知目标明确之后,案主就要有一段改正自我错误认知、重新发掘自我潜能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是案主情绪、行为容易反复的过程,如果工作者不及时予以提醒和帮助,那前面所进行的一切工作都将付诸东流。

(2)从微观层面注重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方法与技巧的思考。其一,自我剖析。在社会工作者接受工作之前,要进行自我剖析,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接案。因为一些社会工作者可能也来自于离异家庭,如果这些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这种创伤还未平复,那么将会在介入过程中失去“保持中立”这一重要原则,最终会对整个案例产生消极影响,这对案主来说是不公平的。当然如果工作者已经平复了自己在离异家庭中的创伤,那这种经验对于案主成功的走出阴影,更好地实现社会化自然是有益无弊的。

其二,培养共情,避免移情。在个案工作中,由于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进行很长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互动,那么在工作进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移情现象,这就要求工作者要处理好自己的感情,既要注意案主在自己面前所表露出来的各种态度和行为,也要特别注意不能用自己的情感经验或经历来试图影响案主的思想和行为。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注重共情的培养,深入案主的主观世界,了解其真实感受。

2、对策建议

(1)以增权的方式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的发展困境。首先,提高离异家庭家长的教育水平。离异家庭的家长对待子女的教育,往往容易形成两个极端。要么放任不管,要么过分溺爱,这两种教育方式其实都是不可取的。离异家庭青少年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抚慰,家长要给予他们一份充分的、包容的爱,平时多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一些正确想法。同时,家长也要在适当的场合肯定孩子,增强其自信心,比如该案例中李某有唱歌的特长,李母给予了肯定与支持,从而使李某自信心逐渐培养起来。

其次,离异家庭青少年要提高自我认可意识。某些离异家庭的青少年长期处于一种自卑状态,认为自己家庭不完满,学校、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社会舆论对其有偏见,这样一来他们就无法认可自己本身所具备的优点和能力,严重缺乏自信,没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对于这些离异家庭的青少年,他们自身要对自己有一个自我认可的意识,要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正确应对心理辅导,保持健康心态。

(2)密切关注离异家庭青少年的生存状态,强化对策方法研究。社会工作者在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的介入工作结束之后,还要有一个后续的观察阶段,这个阶段可能比较漫长,但是又十分重要,是社会工作介入从实践再升华到理论的一个重要阶段。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工作结束后,要密切留意离异家庭青少年在物质和心理上是否得到合理的满足,从而促进他们正确的社会化进展。在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思考在提供帮助后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出现反复的深层次原因所在,在及时纠正问题后,要完善和总结自己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从个性中寻找到各个案例的共性,强化对策方法研究,最后形成一套解决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社会工作方法。

(3)调集家庭、学校、社区力量为离异家庭青少年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工作者以个案研究的方式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研究,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要让离异家庭青少年真正健康的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全社会力量进行配合。社会的可用资源运用其中,通过家长、同辈群体、老师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给予离异家庭青少年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这对于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将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J].社会学研究,2003(05).

[2] 张志群.郭兰婷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05).

[3] 陈克娥.家庭教养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探析[J].当代经济,2007(6)38-39.

[4] 侯志阳.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问题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2)43-45.

[5] 王世军.单亲家庭及其对子女成长的影响[J].学海,2002(04).

[6]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 高中建.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8] 陆士桢,王碉.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 车平平.离异家庭子女健全人格教育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15-34.

[10] 王睿.试探单亲孩子性格缺陷及成因.消费导刊,2008.8.240.

[11] 张开荆.单亲家庭青少年不良情绪的成因分析及对策.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46-47.

[12] 马萍.单亲家庭问题学生状况及家教指导方法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1).

第12篇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角色;地位;政府;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014-01

一、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背景

(一)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背景

改革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环境的逐渐宽松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工作的需求渐增。原先计划经济时代被高压压制而得不到显现的社会问题得以凸显出来,巨大的社会结构变迁和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又带来来新的结构性社会问题。新旧社会问题错杂交织,成为中国社会问题的显著特性。因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本土化社工理论以推动社工实务在中国的发展成为目前中国社会工作界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中国开展社会工作的学校越来越多,也说明着社会工作在中国内陆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成效。从2000年开始,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逐渐增多,2001年、2002年、2003年几乎每年都有三十几所高校陆续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

(三)中国社会工作在社会中的发展情况

在中央将社工发展列入十二五规划之中,并提出“大力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口号之后,全国各地开始风风火火地开展社工队伍的建设,虽然建设社工人才队伍是源于人民的需求,但是各个地方政府建设社工的动力有时候却是因为政策导向以及政策压力。这就造成了社工发展的被动性。

二、社工发展中可能产生的角色问题分析

(一)社工的角色冲突

社工的角色冲突,主要体现在,作为社区的工作人员,社工有人认为自己社会和谐的维护者,有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服务者。由于没有一个属于社工的专门的条例来对社工进行管理,导致了社工的伦理守则以及价值守则都得不到监督,如果“社会和谐的维护者”和“弱势群体的服务者”发生了冲突,那么社工很可能会陷入角色内冲突,影响了功能的发挥。

(二)角色不清

由于社工刚刚引入中国不久,很多社区工作者对于社工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入,导致的后果就是角色不清,对于自己要做什么事情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在社会变迁中,总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职业和新的社会角色,当一种新的角色初次来到社会上时,社会还没来得及对它的权利以为做出明确规定,角色承担者本人不清楚,其他人的看法也有分歧,角色不清便产生了。

三、深圳模式

(一)深圳模式简介

从宏观角度来说,深圳社工的运作模式是这样的,民政局宣传社工——用人单位提出社工岗位申请——财政局批准拨款——民政局打包公开招投标——民间的社工机构进行投标——中标后的社工机构和民政局、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派驻社工到用人单位。自此,一个社工岗位诞生。

从微观角度来说,是这样运作的,社工进驻用人单位——融入用人单位——发现服务对象需求——整合多方资源——开展专业服务——定期汇报社工机构——定期接受督导辅导。

(二)深圳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专业化程度不够。深圳采用的开头模式:政府牵头,民间组织运作。但是,后期的社工培训和社工工作过程的思考与研究也是必要的,对于研究中国本土社工也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其次,监管机制亟待完善。要想取得群众的认可与信任,首先就要从自身做起,所以对于专业的严谨态度是必须的,监管机制的完善,有助于帮助社工管理好自己,更加专业地为他人提供服务。

不管是专业化程度、监管机制不完善、还是宣传力度低,都会在不同的方面影响着社工在这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也势必会影响到他们角色功能的发挥。

四、提升社工社会地位 更好地发挥专业功能

(一)政府的在提升社工地位中占主导角色

现今中国,在社工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问题大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缺位、越位和错位。

1、所谓政府的角色缺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国家财政投入太少,在中国,各项社会保障事业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后盾,没有财政投入,再多的宣传与口号都类似于纸上谈兵。

第二、社会工作立法不足。社会工作是一项直接和人打交道的的工作,其责任重大,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对于从业者要严格管理,这样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

2、政府的角色越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政府没有很好地利用所控制的公共资源,引导民间组织开展社会工作;另一方面,政府自己承担了很多的社会具体事务,也就是政府既没有放手发展民间社工,又占有着资源使得其他民间社工结构分享不到资源。政府应该与民间组织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而不是现在的相互竞争关系。

(二)提升地位从自我做起

政府的支持,群众的认可都是外部原因,社工自身的认可与坚持才是发展的最终动力。首先要努力在实践中进行反思,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及结合本土工作的经验,推动社会工作本土理论的充实和发展。其次,找准自己的角色地位,我国的社区是一种基于行政区划的“法定社区”,社区建设是一项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外生型社会于东,实际上的社会工作者虽然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承担了更多来自政府的行政性工作,所以在角色承当上更强调政府任务的执行者和政府一直的代言人。但是毕竟社工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助人自助”,所以在执行政府任务的同时,社工也应该多考虑一些服务对象的需要,并适当地为他们谋取一些资源。

参考文献:

[1]杨荣.功能与角色:中加社会工作者比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