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时间:2023-06-07 09:14:33

认知心理学

第1篇

关键词: 信息加工理论; 认知心理学; 应用认知心理学

一、 引 言

无论是在科学心理学产生之前或是之后,对人类认知、心智或思维本质及其活动的探讨,始终是哲学家、数学家、心理学家,甚至是生理学家的一个中心话题[1]。然而,由于难以解决研究的可观察性问题,在科学心理学产生以后的很长时间内,无论是结构主义还是行为主义都难以跨越心身之间的“莱布尼兹鸿沟”,在科学层面上对人类的认知进行有效研究。以“人与计算机功能类比”为基本研究假设、采用实验法对人类认知进行研究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似乎解决了科学心理学研究的这种尴尬状况。“把心智看成是运行在大脑中的功能性的特殊的计算过程的观念从功能主义角度在‘莱布尼兹鸿沟’上架设了一座桥梁,为具有确定的特殊性质的心理机制(也即任何能运行的程序)及思维能存在于非生理性的计算机的可能提供了支持。由此,我们可以在计算机实验室和心理学实验室对其进行探讨”[2]。

借助于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和“人与计算机功能类比”的基本假设,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现代认知心理学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迅速改变了人类认知领域的研究面貌,并对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拉赫曼等人在《认知心理学和信息加工》一书中声称:“我们的(认知)革命现在已经完成,并呈现出一种常规科学的气氛。”[3]然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这种乐观情绪并不代表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心身之间的“莱布尼兹鸿沟”问题,其“人与计算机功能类比”的思想不仅备受学派外部其他人类认知问题研究者的指责,即使其学派内部的研究者也一再对其合理性进行质疑。早在1967年,奈瑟就于《认知心理学》一书中写道:“和人不同,‘人工智能’程序倾向于解决单心智的、不受干扰的、非情绪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些程序)没有一个能对人类心智过程的复杂性做到完全公正。”[4]

二、 认知与现实:对信息加工理论实验室研究的质疑与应用认知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奈瑟因写出第一本《认知心理学》而在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代言人,[5]但与拉赫曼等人的乐观情绪不同,奈瑟在刚完成该书时就对信息加工理论尤其是融入其中的人工智能观点心存疑虑。这种疑虑最终在他1968年到康奈尔大学工作,并与倡导知觉的生态学研究取向的吉布森有着密切交流后达到顶峰,直接促使其于1976年出版《认知与现实》一书,对早期信息加工理论实验室研究取向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和修正。

在该书中,奈瑟在考察了结构主义、行为主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精神分析理论、吉布森知觉理论的利弊得失之后指出,基于“人与计算机功能类比”研究假设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实验室研究取向,由于缺乏“生态效度”,对文化差异采取漠视态度,不考虑知觉和记忆研究的现实特性,必然走向狭隘的、难以引起公众兴趣的所谓的专业领地,现代认知心理学应该实现“现实的”转向,成为“有意义的认知心理学”。在奈瑟看来,这种转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1) 必须花大力气理解存在于一般环境和自然的、目的性的行动背景下的认知;(2) 必须高度注意知觉者和思维者居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的细微之处,及现实世界所赋予他们信息的细致结构;(3) 必须以某种方式了解人们真实使用的认知技能,以及这些认知技能所实际经历的系统发展状况;(4) 必须理解对人类本性的假设区别于行为主义者和心理分析者的重要性,并着重对其进行考查。[6]7-8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奈瑟借鉴吉布森的直接知觉理论,首先从知觉与现实世界交互作用的角度对人类知觉的发生和性质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对图式、注意、想象和记忆等基本认知加工过程进行了全新讨论。在书的最后,奈瑟进一步强调了认知研究中生态学研究视角的选择,及研究中考虑自然场景、文化、情绪、个体差异、自我意识等对认知影响的重要性。并由此指出:“认知与现实之间的单独遭遇的结果虽然不可预知,但从长远来看,这些单独遭遇的研究必然会使我们更迫近事实的真相。”[6]194

可以看出,奈瑟在倡导生态学取向的认知研究方面是不遗余力的。在此之后,奈瑟继续循着这种研究途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83年当奈瑟以生态认知心理学家的身份到艾默瑞大学工作时,已经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关于闪光灯记忆的研究成果任职后他还在该大学启动了“艾默瑞认知研究计划”,进一步对认知心理学的诸多研究领域进行了生态学研究取向的探讨。[7]正是在奈瑟等人的大力提倡下,现代认知心理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了应用认知研究的转向,一些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和专著纷纷涌现,专门的国际会议相继召开,专门期刊《应用认知心理学》也于1986年创刊。

时至今日,应用认知研究取向的现代认知心理学已经在认识现实生活场景下人类认知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研究不仅对传统认知领域进行了基于现实生活场景下的全新诠释,发现了二者存在的认知机制的差异,如相对于传统记忆模型的闪光灯记忆、相对于传统物体识别模型的面孔识别等,而且还积极探讨了在传统认知领域不被重视而又与人类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认知现象,如药物和认知行为、生物钟和认知行为等。不仅如此,应用认知心理学还借用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和手段对人类认知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积极研究,并逐渐把对人类认知行为的研究从个体认知扩展到群体认知,以致力于在一个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探讨群体中个体不同认知系统之间的协调及群体认知系统与认知任务之间的作用机制,从而把应用认知研究推向了一个更广阔的现实生活空间。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哈钦斯1995年出版的《野外认知》一书。正是基于对哈钦斯表述的深刻理解,盖兰等人认为,“尽管有些人可能会对哈钦斯分析的细节问题表示异议,但我们仍然认为哈钦斯所表达的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即在现实生活情境下对认知的观察能揭露许多其可能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情境下所忽略的重要特点。”[8]

三、 实验室研究还是生态学研究: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与选择

然而,由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依然是实验室研究,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转向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其对现实生活场景中的认知现象进行生态学研究的有效性和价值也一再受到质疑。正如格若密在《应用认知心理学导论》一书的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作为一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应用认知心理学只是在最近20至30年内才真正开始的,即使到现在,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还是相对稀少的,其价值也时时会被怀疑。”[9]而从事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研究人员也始终没有被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所接纳,他们提出的理论也被肆意歪曲。如作为生态学研究取向的重要倡导人吉布森的知觉理论就曾被人认为是一种“基于刺激”(Stimulus-based)或“数据驱动”(Data-driven)的知觉理论。[10]

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是在奈瑟等人质疑实验室研究对认知研究的适宜性的基础上产生的,并没有在构建强烈的、无可置疑的理论假设后再着手进行人类认知的研究,研究手段的使用和研究领域的选取也颇具有随意性。在有着强烈的科学主义研究取向并把信息加工理论,或随后一脉相承的联结主义理论视为研究范式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中,这种生态学的研究取向常为一些处于主流研究地位的研究人员所不容。1989年百纳吉等人的观点可以看作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主流研究领域对应用认知研究中所谓“生态学取向”的态度的一个集中反映。在考察了之前的日常记忆研究以后,百纳吉等人认为,对学习与测验的条件不进行实验控制就不会得出与记忆有关的任何有力的结论,企图将外部效度凌驾于内部效度之上的做法是错误的,并由此宣称生态或日常的记忆研究破产。[11]百纳吉等人的言论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奈瑟等人的强烈反驳。实际上,这种反对声音并没有给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带来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必要的支持和理解。当1999年若底嘉第三应邀为索拉索主编的《21世纪的心理科学与脑科学》一书撰写《认知心理学的未来》一章时,其强调了对百纳吉等人的言论的支持,并认为日常记忆运动所宣称的最好的一些研究实际上还是使用了传统的实验室方法、实验控制和一般的实验逻辑,而真正观察方法的成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12]184而艾森克等人2000年所著的《认知心理学》一书虽然也对日常记忆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但同时也对其缺乏实验控制的研究方式表示担忧,并提醒我们日常记忆研究的许多成果其实都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而日常记忆的一些所谓的新的研究主题(如闪光灯记忆等)并没有引起多少新的理论思考。[13]

辨别双方对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生态学取向的观点,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种结论:生态学取向虽然在推动应用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现代认知心理学强烈的科学主义研究取向的惯性使然,其在后来的应用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它可能为我们启动了一个新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但自身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又使得它难以继续提供应用认知心理学发展所必须的具有理论解释价值的研究体系。若底嘉第三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这种结论的佐证。“日常记忆研究革新了学习与记忆心理学中惯常的研究领域的课题和内容。这种革新以及强调应用的问题(比如,当前心理学家关注在治疗中所恢复的记忆的准确与不准确性)会对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一些研究者们现在把目光投向实验室以外,就能确定新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研究法描述它们。然而,也不应停留在这种确认与描述阶段(正如这个运动的最初的倡导者们认为的),而应是详细的实验室研究的开端。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验室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澄清实验室研究和日常记忆研究之间产生的问题。”[12]184-185

也许我们更应该表达的观点是:在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实验室研究和生态学研究同等重要,二者只有互相补充共同使用于我们所研究的现实情景中的认知问题,研究的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揭示和理解。而实际上,这种观点已经在应用认知心理学的实际研究中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并取得了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这其中最值得称道的研究之一就是应用认知心理学对认知面谈(Cognitive Interviews)的研究。[9]53-58在传统的警察对目击者的面谈中,目击者是在没有任何引导和帮助的情况下被简单地要求描述所发生的事情,而当其回答问题时警察往往会过度地提问,这使目击者很难集中注意力进行有效的回忆,导致面谈质量不高。为了帮助警察提高面谈的质量,认知心理学家基于记忆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询问目击者的面谈策略,即认知面谈。在这种面谈中,目击者通常被要求从四个方面回答问题,也就是认知面谈的四项技术。这四项技术包括情景的重构(Context Reinstatement, CR)、任何事情的报告(Report Everything, RE)、变换角度的回忆(Recall from Changed Perspective, CP)、不同顺序的回忆(Recall in Reverse Order, RO)。其中,前两项技术重在为目击者构造一个良好的情景性回忆背景,而后两项则致力于提供丰富的记忆信息提取线索以帮助目击者进行有效的回忆。已有的实验室研究发现,认知面谈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目击者做出正确陈述的次数,有着优于传统面谈的效果。但实际上,认知心理学家并不能确定警察在使用这些技术时到底反应如何,这些技术能否有效提高警察在实际办案过程中面谈的准确性,从而帮助他们澄清事实的真相并迅速破案。为此,认知心理学家训练一批警察掌握这些技术,并运用到真实的犯罪面谈中。研究结果发现,这些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目击者回忆信息的数量。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还发现,警察在实际使用这些技术时并不是对每种技术都能够均衡使用的,有些技术显得更有效一些。相比来说,CR和RE技术被使用得更多并显得更有效,而CP和RO技术较少被警察使用并显得效果要差一些。为了进一步确认认知面谈技术的实际效用,认知心理学家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设置4个实验小组对此进行了更细致的实验室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使用完整的认知面谈技术效果最好,单独使用CR或RE技术效果次之,而使用传统的面谈效果最差。更进一步的实验室研究发现,CR和RE技术的结合使用要远好于任何一项单独技术的使用。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实验室研究和生态学研究的结合为应用认知心理学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带来了确定的证据,推动了应用认知心理学的良性发展。

第2篇

关键词: 化学教学 认知心理学 教学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强调教学目标的行为化的影响下,一直存在以结果为中心的教学倾向,侧重于考察评估学习的外部行为表现,而对学习行为所反映的内部心理机制及其形成的条件,以及这种教育方式对终身人格产生影响的研究关注不足。受其影响,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设计应用中,存在只注意采用行为目标的具体描述(如传统的教学环节)和系统分析方法(如演绎、归纳法等)的现象,而忽略在教学设计中心理形成内部机制和心理调节的应用问题。因此,化学教师有必要把认知理论的教学观应用于教学中,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主动认知自己的认知结构、过程和方法,自觉、积极地建构自己的内部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的。

一、大力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有关调查表明,在课堂教学中,70%的学生认为经历、感受、参观、尝试很有价值;在课堂教学方式中,40%的学生希望能较多地参与讨论、交流和探究。

认知心理学家始终提倡要把学生视为一个个涌动着活力、蕴藏着巨大潜能的生命个体,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并积极关注他们自身内在的知识建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的自主活动留有余地,以学生的现有认知结构为起点,以学生自主建构的良好认知结构为终点。具体讲,在空间设计上,注意广延性和开放性;时间设计上,注意有弹性少讲多练,为学生的自学和思考留下足够的时间;方法设计上,注意以教法促学法,教会学生学的方法和策略;内容设计上,注意循序渐进,以旧知促新知,让学生能够自主吸纳,自主建构。

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可以在讲解注意事项以后,可以把剩下的时间都留给学生,让他们小组合作或单独实验,老师只负责引导、纠正,最后大家一起讨论得出最终结果,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而且能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努力打造优良的认知结构

按照认知心理学家的说法,“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之中,而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我们之所以能理解一组句子及其含义,是因为在我们的头脑中存在关于各种事情、情境和现象的图式,这种图式包含对各种事情、情境和现象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的概括,其作用就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根据这一图式对一些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情境进行“推论”。根据这个理论,我在教学中尝试激发学生原有的感性认识,并引导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归纳、整理、重构,形成新的知识源,串联成知识网络。

三、积极改善教学情境设计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掌握知识要通过学习者认知、理解,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而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设计好学习的情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探索找出结论、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习者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化学课程可以利用生活经验、化学实验、生动故事及化学史料等创设情境,我们以“盐类的水解”设计一个问题情境。

[教师]我们知道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

设问:盐溶液是否一定呈中性?

讲述: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实验学习盐在水溶液中的变化情况,并联系实验现象分析解释部分事实。

[组织实验]请用自己实验台上的试剂分别做两组实验。

实验1:测定NH Cl溶液、NAC 溶液、CH COON溶液的pH。

实验2:往3mL0.5mol/LCH COONa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观察颜色。加热,再观察颜色。

展示资料:25℃时,下列溶液的pH如下:

NACA?摇?摇CH COONa?摇?摇NAF?摇?摇Na CO ?摇?摇NaHCO

11.2?摇 ?摇8.9 ?摇?摇8.2?摇 ?摇11.6?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8.3

提供事实:①实验室配制FeCl 溶液时要加一定量的盐酸。②泡沫灭火器成分为Al (SO ) 溶液和NaHCO 溶液。③铵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提出问题]①NH Cl溶液、NAC 溶液、CH COONa溶液酸碱性如何?②向CH COONa溶液中滴入滴酚酞现象如何?加热后现象又如何?③为何NACN溶液、CH COONa溶NAF溶液的pH依次减小,为何Na CO 溶液的pH比NaHCO 溶液的大?④如何解释问题①、②、③?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的需要。因此,创设情境就是为了引起认知矛盾,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多疑、好奇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四、加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现代认知心理学要求教学以探究、实践为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面对书本内的知识向书本外的知识拓宽视野;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以教师教为中心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为轴心进行转变,从而实现从认知到应用的心理和习惯的转变。

实践表明,在教学设计中对心理认知规律的尊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并改进认知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外部行为能力的增强,而且使教学设计的实践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后雄.课程改革.2008.

[2]王丽娟.论当代心理学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改进.2009.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95-01

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相同教员的相同教授条件下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做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综合认知心理学机制为了尽快改善这种状况,对机械制图专业突出强化认知心理学方面教学过程。

一、促进空间思维的能力发展,构建理性思考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结果,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意象就是表象或映象,是思维基础学习的过程,是对事物认知的过程,同时在心理学来讲也会起到微妙的影响。理性思考过程中这种规律显示尤其突出,工程制图在侧重于图像与理解的认识里,认知心理学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工程制图包括模型、教具,书上的知识抽象,无法让学生产生表象的认识,想象能力更能加深学生对于工程制图模型的认识。善于想象,建立起空间认识与空间理解才会从本质上理解与认识工程制图学的研究。头脑中形成丰富的想象空间,对空间理解进行架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桥梁指引的作用,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对学科的兴趣,启发激励其想象力的树立,在合理的教学计划中综合认知心理学,促进学生构建想象力的开阔,在模型与图像需要想象力的情景下增强思维指导作用。这种思维做指导让同学有意识的记忆各种基本投影图,然后唤起表象更快的回忆起图像的情景,储存的这些形体进行叠加、挖切等组合想象出空间物体的整体形状。总之,使同学头脑中反复出现物体――表象――物体的思索。除了完成正常的专业作业外,随堂测验与自主设计锻炼思维能力的测试也必不可少,随堂测验就是在课堂上随意给出物体的投影图。命题的结果不需要唯一,意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认知心理学的机制下从意识形态决定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通过想象将图形信息组织成新的物体产生新的意识。建立空间概念,完成由实物到图像,由图像到实物,由实物到实物的想象理解过程变化。

二、理解能力提升,知识迁移的进步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理解,发现问题的本质,将其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如果无法将课题的重点内容抽取剥离,无法将多种知识与现实相结合,课题将变得毫无意义。同时,假如课题不能类化,也就无法通过知识的具体化来解决问题。

三、作业练习方法对比

分步练习有分步练习的巧,整体练习有整体练习的好,对比其相互的优缺点,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在面对方法问题讨论的同时,要综合思考锻炼技能与能力的培养,将复杂的问题变简单。面对制图时,一个庞然大物对其没有丝毫头绪时,将其细分为若干个小的方面,逐层理解,各个击破,从细小处入手,逐渐组建其宏观的认识。例如,虎钳按形体分析法拆成钳口、滑块、螺杆、标准件四部分。按实际位置画出投影图,再对其进行组合。结果发现,理解程度普遍提高,具体化分析使问题变的简单明了。同时,整体练习也必不可少,整体联系会加强学生对问题的宏观认识,不会拘泥于小问题而陷入泥潭不能自拔,宏观思维有宏观思维的整体认识,微观思考有微观思考的细节严谨,正如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四、教学效果测评

积极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的培养,配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与教学计划,教学水平与教学成果有显著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能力与理解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构建想象力的空间,综合发展图像与事物的认识联系,从宏观与微观多方面、多角度认识图像,理解问题,课题类化的组建深刻的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综合性认识。

由上述可见,以认知心理学为教学之本,辅以有效的教学方案规划,侧重于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想象力,针对不同班级、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可以达到更为突出、更为合理的教学效果。

第4篇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是以信息的获取、贮存、加工和使用为核心的心理学,它重在揭示认知过程内部心理机制,并能对人的各种心理活动、言语行为做出某种解释。当代认知心理学运用信息处理的观点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认知的神经基础,信息在头脑中的表示法,专业经验知识的发展,语言结构及语言理解等,其主要的研究目标是揭示如何认识世界,如何学习,人的大脑如何储存知识、解决问题等。它以新的理论观点和丰富的实验成果迅速改变着心理学面貌,逐步形成心理学的一个新分支,同时又促进了相关学科如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笔者认为,认知心理学有许多现存理论与观点会对英语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与主要理论

认知学派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information processing)。知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

皮亚杰(Jearl Piaget)等建立的的现代认知心理学(contemporary cognitive psychology)提出了“建构论”(constructivism)和认知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Brunner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向形成认知的过程,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作用,提倡发现学习法(discovery learning)。发现学习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发现规则、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认知论的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为中心,认为英语学习不仅是获得语言习惯,更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结构。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不仅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因此主张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进行丰富的多向交流,讨论或合作性地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学习,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二、认知心理学研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外语教学角度出发,当代教学心理学研究的明显趋势是依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和方法,通过探索学习者认知结构变化的规律来探讨其语言知识和认知技能获得的心理机制,揭示外语教学与认知发展的交互作用。笔者将从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人们运用语言的方式有听、说、读、写四种方式,其中听和读是以向学习者输入信息为形式,达到输入语言材料的目的;说和写是以让学习者用所学语言输出信息为形式,达到训练和强化语言材料的目的。作为外语教学首先应该培养的能力是理解,尤其是听力理解。外语学习的初学阶段,语言输入的量一定要大大多于输出的量。语言输出的前提首先是输入,输入在整个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外语教学应该把感受放在表达之前。在通常所说的四种能力中,听和读属于吸收性的、输人性的;说和写属于表达性的、输出性的。外语教学应该先重听读,后重说写,在处理它们关系上吸取自然教学途径的合理内核。

2.重视自动化加工。在语言学习中有各种语言单位,即音位、音节、词、词组/短语、句、语篇等,这些单位存在于不同的层次,并构成各种复杂的层次组织结构。由于长期使用,每个单位都是一种具有自动性的认知模式,各种模式的作用形成复杂的反应方式。知识的自动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五种方式:第一,知识通过词义起作用,因为就个人而言,词义都有其联想或因果背景,激活词义等于激活了一组意义或知识;第二,句子理解需要通过实词和各种非语言知识构建句子命题结构;第三,语篇中的局部结构的认识,需要通过新旧信息匹配、旧信息重置、共同话题等许多以知识为基础的心理策略;第四,在语篇理解中,人们不但能作出宏观题材和体裁结构的反应,而且会对相应的知识做出反应;第五,在会话中,人们需要根据双方角色、时空位置、正式程度、会话规则等多种因素作出反应,这类知识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自动性,人们自己通常意识不到。因此,教师应注意教学的生动性,注意通过实物、图片、手势、体态和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感知语言,注意语言之间的联结,并在语境中学习词言。

3.培养学生重新建构的能力。认知建构主义主张一方面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同时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的空间,让他们针对具体情境采用适当的策略。我们不可能靠将已有知识简单提取出来去解决实际问题,只能根据具体情境,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建构用于指导问题解决的图式。而且,往往不是单以某一个概念原理为基础,需要通过多个概念原理以及大量的经验背景的共同作用来实现。

(1)情境化教学(situatedinstruction)。建构主义批评传统教学中使学习“去情境化”的做法,提倡情境性教学。首先,这种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其次,这种教学的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往往隐含于情境当中,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的探索。最后,情境性教学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测验,而是采用融合式测验,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或者进行与学习过程―致的情境化的评估。

情境化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资源策略,而且通过真实性任务,让学生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主人翁感;任务本身又兼具整体性和挑战性,解决了问题就有奖励,容易激发起内部动机,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情境化教学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比起简化了的课堂环境更容易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它的多样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并且在完成任务中表达自己的知识。

(2)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Slavin,1994)。简言之,通过“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使学生掌握和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这种掌握和内化是与其年龄和认知水平相一致的,但是,一旦学生获得了这些技能,便可以更多地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3)重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建构主义基于对学习的基本理解,在教学上主张广泛采用合作学习、交互式教学的方法。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可能存在对事物有不同方面的理解和结论的情形,但不存在对事物有惟一正确的理解和结论。教学要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了解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结论,学会从多个角度看事物的方方面面。而通过合作和讨论,可以使他们更加容易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看到自己抓住了哪些,又漏掉了哪些,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理解,以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而且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对各种观念加以组织和改组,有利于学生建构能力的发展。合作学习与维果茨基对社会性交往的重视以及“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是一致的,学生在与比自己水平稍高的成员的交往中将潜在的“发展区”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更大发展的可能。

第5篇

Wilkins(1972)曾经指出:“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可见词汇学习在整个英语学习当中的重要地位。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围绕语法教学进行的,而且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学习者的词汇量要求是不一样的。词汇教学基本局限于教师讲解生词表或课文里遇到的词汇,方法常采用英汉对译提供同义词或反义词进行直观演示、音形义结合、构词分析等,这些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了不少英语词汇。但学生对词汇的掌握主要是靠大量的孤立式强化记忆,众多的心理学研究及实践表明,彼此鼓励的词是很难长期保持记忆的。认知心理学对人类记忆力研究的一些成果及语言学家对语言系统的研究结果对词汇学习有着多方面的启示意义。因此,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相应知识,掌握科学的记忆规律,有利于提高英语词汇记忆的数量与质量,进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一、认知心理学中的记忆信息加工模式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习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加涅(R.M.Gagne)提出的一个信息加工模型,详细地解释了人脑对信息的摄入、加工及提取的过程。该模型包括三个成分:1.信息储存库,它包括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2.认知加工过程,即将信息从一个贮存库转换到另一个贮存库的内部的智力活动。3.元认知,即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认知:(1)对人的因素的认知。(2)对任务和目标的认识,也就是对学习材料、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方面的认知。(3)对策略因素的认知,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认知的任务和目标,采取怎样的策略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策略的认知。

二、记忆信息加工模式在词汇学习当中的应用

根据记忆信息加工模式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词汇记忆,增加词汇量,使得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效率。

1.根据信息储存库当中的感觉记忆的特点,在感觉记录器接收信息输入时,可以尽量输入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就是加工的原始材料,原始材料越丰富,所生产出来的成品也越丰富。在英语词汇学习当中,如果学生接触的词汇数量大,虽然不能全都储存在大脑中,但其中能被编码之后进入长时记忆的词汇数量就会相对庞大。而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加词汇的摄入,如看难度较低的原版英语电影,集中注意力,观察电影当中使用的高频词汇,或者阅读名著的简写本,像这些带有情节性和趣味性,集图像记忆,声像记忆,想象记忆于一体,并且在学生的理解承受范围之内的途径,为信息量的有效输入,提供了多元化、立体化的效果,为接下来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奠定了物质基础。

2.短时记忆就是要对感觉记忆中的信息进行短暂的加工,通常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一般认为约为15~30秒,甚至更短时间的记忆。短时记忆是以组块(chunk)为单位的,它的容量有限,大体上是7+2或7-2个组块。每一个组块内的信息量多少是相对的,变化的,一个组块可以是一个单词,也可以是一个句子,组块内部信息是互相连结的,并没有各自孤立,利用组块记忆可以大大增加人的记忆容量。单词的组块记忆可以从单词的音、形、义开始:(1)从英语单词的“音”入手进行组块式记忆,即根据单词的音节进行组块记忆。(2)从单词的“形”进行组块式记忆,例如记住下面这组单词,exclaim,proclaim,acclaim,declaim,它们有共同的词根claim,译为大声喊叫,那若知道ex-,pro-,ac-,de-这四个前缀的意思,这四个单词的含义也就不言而喻了。而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只需记住上面的五个组块。(3)从单词的“义”进行组块记忆。主要是通过联想的方式对单词进行组块式记忆。

3.长时记忆主要是对短时记忆当中的信息进行复述,通过回忆和再现,使得信息在大脑中保存较长的时间。人类的记忆系统不可能记住所有的信息,纵使一部分信息经过编码,进入长时记忆,但是如果没有经常性的被提取、使用,那这些信息还是会丢失的,回述和再认会提高记忆的强度,降低遗忘率。根据这一理论,提高词汇多层次的复现率是词汇习得的重要途径,如多听、多读、多看是其中保证词汇复现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6篇

素质是个人通过社会学习在先天遗传基础上所形成的个人品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表现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实际上就是健康素质。笔者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认知、适应和性情三大类,认知是适应和性情的前提,认知的目的在于适应,适应的结果出现情感体验和个性色彩。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准确认知、适应社会、性情表达适度。认知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界(环境和他人)、自我、自我与外界关系认识的心理素质。

奈瑟尔最早出版《认知心理学》,被称为“认知心理学之父”。之后,国际国内认知心理的研究都比较多,但是本体论上的二元论、认识论上的个体主义、方法论上的元素主义成为制约认知心理学发展的瓶颈[1]。心理学是21世纪的希望之学,认知心理学派是20世纪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但在21世纪受到质疑,英国甚至差点关闭了认知心理的研究机构。“第二代认知科学”虽然强调情境性、具身性、动力性,但不能保证它的完美无误。经过慎重研究,我们决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总体智力水平(认知能力)、成熟度、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各种智力因素水平情况等多方面调查研究了青少年认知心理素质状况。

我们问卷调查了四川省双流县和重庆市渝北区两所中学初二和高二青少年222名,获得有效问卷218份,有效率超过98%。问卷全是单项选择,不能多选或不选,否则视为废卷,本文以有效问卷数据分析。本文里的百分比数据一律四舍五入至个位。

调查对象的构成情况:男性青少年120人,占55%;女性青少年98人,占45%。男性中有4人是少数民族,女性中只有1人是少数民族。

二、 青少年认知心理状况

1.青少年总体智力水平(认知能力)较好,男生的两极性比例比女性多

对青少年总体数据(合计)部分的X2检验中,P

2.青少年认知发展的成熟度符合年龄特征,男青少年幼稚的比例比女青少年少

数据表明,绝大多数青少年的成熟度和其年龄特征相符,只有极少数存在偏差。性别上有比较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男青少年幼稚的比例比女青少年少。

3.青少年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准确度很低,男青少年对事物本质认识的准确比例比女青少年多

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对事物本质准确认识的很低,大多数青少年没有形成对事物的本质认识。性别上检验没有显著差异,但不能一概而论,还得具体分析。对“天上的动物”和“有羽毛的动物”数据单独检验,X2=2.3,接近0.1显著水平,如果调查对象扩大,会达到和提高差异的显著水平,表明男青少年对事物本质认识的准确性比例比女青少年多,而女性青少年思维的表面性、想象性比例比男性多。

4.大多数青少年各种认知智力因素是正常的、良好的,性别差异显著

结果表明,青少年各种认知智力因素呈现负偏态,表明大多数青少年智力是正常的、良好的。前四种智力因素数据都是“差不多”第一,“较强”第二,“较差”第三,“很强”第四,“很差”第五;只有想象力“较差”和“很强”顺序发生了交换,表明各种因素之间的数据没有差异、具有一致性。性别上,观察力男女青少年没有差异;想象力男女青少年有些差异,接近但没有达到比较显著的水平,男性“很强”比例多于女性,而“较强”比例少于女性;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男女青少年具有显著差异,男性“差不多”比例比女性少,注意力、记忆力男性两极端比例比女性多,思维力男性青少年强于女青少年。

5.青少年对风景名胜的认知:

青少年认为最壮美的地方依次是:八达岭长城、九寨沟、峨眉山、神龙架、卧龙。性别上,调查数据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表明男女青少年对风景名胜的认知具有性别差异,男青少年比女性更神往八达岭长城和神龙架,而女青少年比男青少年对峨眉山更情有独钟。

三、 提高青少年的认知心理水平

1.经济发展和学校教育是提高青少年认知心理水平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超过日本,成为仅落后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城市发展较快、城市化程度高。为了全国的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国家相继推出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一系列的战略,成效卓著,但还远远不够。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经济生产的发展决定着人的发展,而认知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连续的、有效乃至高效的学校教育会显著提高青少年认知心理水平,有助于青少年认知世界和适应社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就没有素质教育[3]。

2.注意教育辅导两极端的男青少年

男青少年认知能力两极端的比例比女青少年多,这和个体发展目标、性别角色认知、家庭教育性别取向、社会性别期望等有关,关注与辅导那些两极端的男青少年是重要的课题。对认知能力比较高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似乎做什么都得心应手,人生一帆风顺,优异的“人生成绩单”(包含却不限于学习成绩)使他们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一旦出现意想不到的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崩溃,提高他们的“情商”是当务之急。对认知能力较低的青少年而言,人生却是另一番光景,无论是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父母的态度都是负面的,似乎练就了一幅忍受挫折的“金刚之躯”,其实隐藏着极大的危险,认知能力差-学习差-社会适应差-道德品质差-违法乱纪,人生悲剧似乎总是按照这个顺序上演。教育辅导认知能力差的青少年这一任务非常艰巨,必须多管齐下,如采取措施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多进行学习个别辅导、放大他们的闪光点、融入社会和集体、父母的态度和教养方式等。一句话,多“爱”他们,他们必将以“爱”来汇报社会。

3.提高女青少年的思维能力

尽管我们没有得出女青少年总体智力水平比男性低的结论,但思维能力比男性低,而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我们不能为女孩子学习差寻找心理学的借口,毕竟基础教育的知识是基础,对任何一个智力正常没有残障的青少年而言,都是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提高女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完成学习任务,特别是“难学”的理科类知识[2]。

参考文献

[1] 叶浩生.认知心理学:困境与转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1).

第7篇

关键词:英语词汇;心理认知;学习策略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学习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英语词汇学习对一定量词汇进行掌握,是学好英语的必要基础。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在当前英语词汇学习中,多着重在“如何教”层面。从高中阶段英语词汇学习来看,多遵循固定模式,即教师对教材进行开发解析、强化W生英语课堂学习、提高学生英语应试能力。该种词汇学习模式,将“教”作为主旨,忽视了英语语言功能与学生心理认知。随着认知心理学发展,给英语词汇学习提供了更为有效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心理学与英语词汇学习心理认知过程

在当代教育理论中,认知心理学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认知心理学对人认知过程的研究,主要包括记忆编码与组块过程。基于认知心理学视角,词汇学习不仅包括词汇理解与记忆,同时包括词汇探索与使用。从学生学习过程来看,虽然其认知过程仅包含“认知一思维一表达”三个环节,却将学生所有思维活动涵盖其中。学生对英语词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是一个输入输出以及编码解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词汇从具体粒子根据一定规则排列组合为有机整体,学生对词汇的认知从具体逐步向抽象转变。与此同时,英语词汇学习可在已知信息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建构,促使词汇信息更容易被学生记忆认知。另外,学习者对英语词汇的感知,往往趋向范畴化与归类化,对于拥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或概念,学习者通常能够更容易感知。

二、英语词汇学习心理认知规律下学习策略

(一)通过词汇组块记忆策略学习英语词汇

在传统语言学领域中,英语词汇主要被分为两类,即固定短语与单词。固定短语主要指无法通过语法规则加以解释的英语词汇,单词主要指可以通过语法规则加以自由组合的英语词汇。但随着语言研究进一步发展,发现在英语语言交际中同时存在半固定组块,该类词汇是一种处在固定短语和单词之间的词汇,兼具固定短语与单词特征。在英语语言交际中,通常在半固定组块结构方面使用率更高,其表达效果也更好。根据我们高中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可通过词汇组块记忆策略学习英语词汇。英语词汇组块记忆和学习,可以采用语音组块,也可以采用合成词拆分组块。语音组块下的词汇必须具备共同特征,如“grandparent”与“grandchildren”均包含“grand”语音组块,因此可以形成“grand+X”的记忆项目,该种词汇记忆方式能有效减少记忆项目。合成词拆分组块下的词汇,一般可分为两部分,如“grandparent”可分为“grand”与“parent”两部分,拆分组块记忆使词汇变得更加简单,能有效提升学生英语词汇记忆效率。

(二)通过词汇语境创设优化英语词汇学习

根据我们高中学生词汇学习心理认知规律,在英语词汇理解与使用过程中结合所处语境,能帮助我们更明确词汇确切含义与用法,也更有利于学生记忆。心理认知理论认为,未进行编码的信息很容易被遗忘,对词汇语境准确把握可促进学习者记忆容量的有效扩大,对于相对复杂词汇的学习来说尤为有效。如“make”这一词汇拥有多种意义,且具有大量短语与派生词,对该词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即需要通过不同语境来协助理解不同短语与派生词的确切意义。在英语词汇学习中,词汇语境创设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创设,如加入图画、实物或声音等,将该类元素与英语词汇信息结合起来,也可辅助一定的肢体语言与面部表情,对学生学习兴趣加以调动,培养学生对不同英语词汇学习的不同情感,对英语词汇与语义形成更深刻记忆和理解。

(三)通过范畴归类强化英语词汇学习记忆路径

范畴本身隶属哲学领域,人们通过范畴对客观世界加以获知,通过对各种事物的分类来更准确地认识该类事物。在范畴认知观中,典型为其核心意义,同时是一种心理特征。范畴共分为三类:其一为上位范畴,其二为基本层次范畴,其三为下位范畴。在基本层次范畴中,事物多表现出显著特征;在上位范畴中,事物多表现出概括性与抽象性;在下位范畴中,事物多较为详细和具体。如“plant”、“tree”、“bush”三个词汇中,“plant”即为上位范畴,“tree”为基本层次范畴,“bush”为下位范畴。范畴相同的事物通常表现出显著相似特征,具有定向心理指向,能够提升认知与客观世界的关联性。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范畴归类强化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记忆路径,加强学生对其他层次英语词汇的学习,促进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效率的提升。

从认知心理学入手,对英语词汇学习心理认知过程进行分析,以此来探索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对提升高中英语词汇学习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葛光宪.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J].中学生英语,2016(4):52.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125-01

一、基本实践意识形态的心理逻辑机制

高效的学习心理认知机制主要是来源于意识价值观的树立和意识形态的集中生成,在不同学习环境中结合于环境实际操作的特点进行有机的价值实践意识形态的确立,通过搭配不同的实际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逻辑价值观点,形成准确优化的价值认识。从单纯的角度而言互相统一辩证的心理认知价值性的实践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客观实际行动,人在价值导向的需求下追求自由追求生产力的提高满足于多动统一化的自然辩证理论,在实际价值相对将要达到的前提下,通过多种实际理论的客观方法论的总结形成高效化的实践价值,当然科技实践的情态也是不一而足的,主要是通过释放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达到科技发展的目的,其根本目的在于根据客观规律改变世界,提高人类的科技生产力。单纯的哲学科学化的指导不仅是自然规律的统一辩证同时也是根据客观规律相对实践的过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高效化的实践意义辩证和客观实践经验积累,人不断地的释放本能同时也在提升自己的本能意识,就科学来讲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是跳脱于生物本能经验之外的存在具备创造和使用的能力,同时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着相对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和不断地经验积累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汇聚于各种经验的直观理性化的认识形成了自身的实践观念,结合自己不同的逻辑角度进行实际经验的获取,满足形成化的学习心理价值认识。

二、心理学习逻辑形态的辩证性质

学习心理实践意识的这种性质是从前此的整个实践历史发展而来的,因而这里用不着先予以证明。由于劳动的内容与形式的对立,而这种对立已经和反思所坚持的一些别的对立范畴,全都得到人们精神的接受,亦即通过它们自身矛盾发展的过程得到克服了。换言之,正是实践科学意识把前此一切思维范畴都曾加以扬弃并包含在自身之内了。心理实践表现无疑地是经验累积的形式,但必须认为是无限的有创造性的形式,它包含一切充实的内容在自身内,并同时又不为内容所限制或束缚。同样,如果人们所了解的具体是指感觉中的具体事物或一般直接的可感知的东西来说,科技的经验劳动总结也可以说是抽象的。实践认知已经不是简单经验实践认知上的对象而是融入到血肉中的精神传承,在精神引力的互相作用下处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不同社会群体对于历史实践的总结产生了较大的禅意,形成了科学化的塑造机制,赋予人类实践探索从新的认知观念,满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质化的实践经验认知把存在的这些规定分别开来看,它们是彼此互相对立的。从科技实践进一步的规定或者逻辑的观点来看,它们是互相过渡到对方的。这种的现实主义过渡,一方面是一种向外的设定,因而是实践在存在着的概念的开展,并且同时也是存在的向内回复或深入于其自己本身。因此在的范围内去解释概念,固然要发挥存在的全部内容,同时也要扬其存在的直接性或扬弃存在本来的形式。只有在学习认知的过程中褒扬加以扬弃,才能形成最完美的逻辑价值认识,树立良好的心理认知形态。

三、课堂教学情态下的学习心理机制形成

世界观逻辑情态下的学习心理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学习意识的提升和想多教学场景的建立,因为教育的传承者提高实践的重视程度,转变自身的教育态度,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学习实践的魅力。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知识视野和基本的教学理念,所谓教师的视野格局决定着学习某学科所付出正规兴趣的比例,教师不具备完善系统的教学视野格局,如何能够有效提升学习的基本学习热情呢?学习心理的构建除了搭配先进的教学理念外,还要注重基本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基本的艺术教学逻辑的使用,单元化的填鸭式教学是难以满足素质教育对学科要求的,所以从根本上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保障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实践基础素养的关键所在。在基础实践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加强思感化教育,促进时间教育的普适性增强也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但是在难以企及的纯正实践逻辑方面做好价值观的教学也只是基础性铺垫;是基本教育理念的达标而已,要想建立真正的课堂格局必须满足于学生学习的基本需要,从学生心理认知的基本逻辑出发,帮助学生获得现实的学习情感体验,满足于学生多元化学习的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机制的塑造和多元情感化学习心理机制的形成。

四、结语

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和不同的学习状态下,其本质的学习心理都有着极大的不同,在不同学习机制的有效建立的情况下融合于不同形式的心理时尚化素质是满足于多种学习需要的前提,只有获得正确的实践价值观念,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认知机制。

第9篇

关键词: 文化 认知 动物 智力假说 比较心理学

1.引言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个定义来看,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然而,人类本身是物种进化的产物,我们能否在处于进化阶梯不同位置的物种身上看到人类文化起源的痕迹呢?毕竟文化作为一种高级社会现象不太可能凭空产生,至少,人类的近亲物种应该能或多或少地展现出一些“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文化表现为某个社会的普遍行为模式,生活在某种文化中的个体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学习到这种文化特有的行为规范和技能,从而获得文化身份。文化有其认知基础,人类的文化是和其复杂的认知能力相联系的,而发达的脑容量是人类认知能力的物质基础,尤其是新皮层对意识等高级心理功能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文化是认知进化的产物还是认知进化的动力呢?文化和认知的关系是进化心理学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我们也许可以通过恰当的界定使文化成为人类的一种标志性特征,但是涉及文化的认知基础,我们却有必要去探讨其进化起源,即构成人类文化的认知成分有哪些、在多大程度上为其他物种所共有,对认知进化轨迹的描绘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于自身文化的理解。社会智力是描述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一个认知概念,比较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用来解释社会智力进化的假说,如一般智力假说、适应性智力假说等。本文围绕对人类文化与动物“文化”的理解,尝试性地阐释了文化与认知的一些关系。

2.智力与智力假说

智力本身是一个界定比较模糊的概念,笼统地讲,智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指的是一些比较复杂的信息加工形式,社会智力则是比较复杂的社会信息加工形式。然而,对于进行深入研究而言,我们应该对智力包含的方面有一个更为明确的界定。相比于其他的灵长类动物,人类有很大的脑容量,同时进化出了大量特有的认知技能,例如语言、数学运算和科学推理。这些技能是怎么产生的呢?

一般智力假说认为,较大的脑容量使人类在所有的认知功能上都优于其他物种,使得人类拥有了更大的记忆容量、更快的信息加工速度、更强的推理能力和更有效的未来规划。与一般智力假说相对,适应性智力假说认为,认知能力的进化是与特异的环境压力相适应的,例如有些鸟类因为需要储藏食物,所以进化出了比较优越的记忆功能,而鸽子则进化出了较强的空间定向能力。具体到灵长类动物的认知进化,Humphrey(1976)提出的社会智力假说认为,灵长类动物的社会生活包含着复杂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动物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互相辨别,识别关系并互相欺骗,复杂的社会生活正是灵长类动物认知进化的动力。社会智力假说已被广泛扩展到其他一些被认为社会生活也很复杂的物种的进化上。

Whiten和Byrne(1988)曾区分了社会智力假说的三种不同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智力不仅体现在动物对物理世界的问题的解决上,而且体现于它们对社会生活问题的解决上,这是一般智力在不同领域的表现。第二种含义是,复杂的社会生活选择了那些能够成功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个体,使物种的社会智力得到进化,这种智力具有领域普遍性,即在社会领域普遍起作用。第三种含义是,复杂的社会生活决定了智力的具体形式,即不同的社会生活问题要求物种具备与之相应的特异的智力形式,于是社会智力便呈现出多模块的结构,吸引了广泛研究的“心理理论”就是社会智力模块的一个例子。社会智力假说的第三种含义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文化智力假说的基础。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方面,获得文化身份也是人类个体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那么人类是否进化出了与文化相适应的认知技能呢?文化智力假说认为,人类不仅是社会性的,而且是超社会性的,人类个体需要在社会互动中习得语言,还要在文化实践中习得所在文化特有的规范和技能,这些社会任务使得人类进化出了专门的社会文化认知技能,这些技能体现在社会学习、社会交流和“心理理论”上。文化智力假说得到了一些证据的支持,研究者发现,人类幼儿在物理认知技能上和黑猩猩几乎没有区别,但在社会文化认知技能上表现得更为优越(Herrmann et al.,2007)。

3.文化与动物“文化”

一般认为,文化为人类所特有。既然如此,从比较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文化似乎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其他物种根本没有文化。然而,人类心理、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都不可能凭空产生,在文化问题上对人类及其他物种进行全或无的区分将阻碍我们对人类文化进化的理解。相反,如果我们细致地分析构成文化基础的认知成分,进而探讨这些成分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于其他物种尤其是灵长类物种的社会行为中,这将深化我们对人类文化起源的认识。

Byrne等人(2004)总结了有关文化的若干观点,并分析了不同观点之间的互补关系,指出很多物种的行为至少部分体现了文化的某些侧面。首先,文化是一种模式,这种模式通过社会学习而形成,组成模式的文化特质并不一定具有适应价值,任何具备社会学习能力的物种都能表现出“文化”。然而,不同物种在社会学习中所传递信息的性质是不一样的,这是由物种的认知能力决定的,在这种意义上,文化是心智的符号,复杂的信息传递是物种具备高级心智的证据。文化能够克服认知局限,使文化中的个体能够有效地应对环境挑战,从而获得生存优势,所以文化是一种奖励系统,然而这种奖励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文化特质具有内在的不完善性,某种文化行为总是解决问题的暂时方案,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个体学习和自然选择,这种方案不断得到优化,由此形成了文化的棘轮效应。文化还是一种物质产品,标志着物种的小生境建设,这些物质产品逐渐分化,构成了物种的知识库并成为文化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基础,使得物种的生存环境不断得到更新。文化还赋予物理客体以意义,使之成为社会规范的象征,从而改变了文化本身,以及文化学习的环境。

社会学习是文化形成的重要机制,但社会学习并不必然地导致文化的产生。Whiten和van Schaik(2007)在总结其他研究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金字塔模型用来描述从社会学习到人类文化的各个层次。社会学习或者社会信息传递非常普遍地存在于灵长类、非灵长类有脊椎动物甚至无脊椎动物的群体生活中,然而大部分社会学习传递的仅仅是一些只具有临时功用的信息,例如哪里有食物或者天敌在什么地方。社会学习构成了文化金字塔的底座,为其上各个层次的发生奠定了基石。金字塔的第二层为传统,大部分社会学习的效果都是短暂的,只有那些产生持久效果的社会学习才能形成传统。传统是由社会群体中的两个以上个体所共享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持久性,群体中的其他个体通过社会学习来习得这种行为模式。传统的形成可能要求物种具备如模仿、教学等较高级的社会学习形式。然而,传统本身并不是文化,只有当一个物种同时拥有跨越不同行为领域(捕食技能、社会习俗等)的多种传统,形成独特的复杂性时,我们才说这个物种有了自己的文化。文化是金字塔的第三层。在传统和文化之间作出这种区分一方面考虑了人类文化的特征,两种不同的人类文化往往是在多个领域同时表现出差异,呈现出整体的复杂性,每种人类文化都是由一系列独特传统所构成的复杂整体。另一方面为进行文化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层次,有利于揭示不同物种所达到的不同“文化”程度。在这种区分之下,尽管传统普遍存在于有脊椎动物中,但只有少数系数较高的过着群居社会生活的哺乳类动物才表现出文化的迹象。文化金字塔的第四层,即塔顶,为累积文化,原有的传统经过不断改造变得越来越复杂,便构成了累积文化,正是累积文化造就了人类文化的丰富性,从我们的语言到科技的发展都是文化累积的结果。累积文化真正地把人类和其他物种区分开来,是人类独有的文化层次。

动物是否具有文化?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文化的定义。如果我们站在人类的角度,把人类文化的独特方面规定为文化的必要特征,那么动物“文化”当然就是无稽之谈。事实上,人类中心主义一直是比较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陷阱,我们往往站在人的立场,并且用一种叙事的方式去看待其他物种的行为(Barrett et al.,2007)。当我们把着眼点放到文化的形成机制,即社会学习上并试图在其他物种身上发现人类文化的进化痕迹时,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途径呢?我们首先必须在其他物种中确定出一些具有“文化”特征的行为模式,并且这些行为模式是经由社会学习形成的。社会学习是一种信息传递过程,这个过程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往往为地理障碍所阻断,于是同一物种被分化成为不同的知识网络,信息在同一知识网络中流通及共享,使得一些局部传统得以形成,而不同网络之间的传统差异就是“文化”的体现。举例来说,一个地点的大猩猩种群通过社会学习过程形成了某种普遍的取食技能,而在另一个地点的大猩猩种群却没有掌握这种取食技能,或者形成的是另一种形式的取食技能,这种差别可能就是一种“文化”的线索。以往的很多研究都采用这种逻辑,但需要慎重的是,某种普遍的行为模式有可能并不是社会学习的结果,而可能是由遗传或者生态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种群的每个个体都独立地经由个体发生或个体学习的途径而掌握某种行为,结果同样表现为一种共享的行为模式,而种群之间的差异是由遗传或生态因素的差异引起的。

然而,在实践上,要排除遗传或生态因素的影响是相当困难的,尤其当某种行为模式具有生态适应价值时,我们更难以确认其是否经由社会学习而形成。有研究者(Byrne,2007)指出,如果我们的兴趣在于发现人类文化和大猩猩“文化”的渊源关系,进而更好地理解当今人类的技术文化,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转换一种思路。我们可以把目光聚焦到大猩猩所拥有的那些高度复杂的技能上,如果这些技能在同一种群中具有普遍性,我们就可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因为高度复杂的技能在每个个体身上独立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不可能是遗传的结果,所以我们基本可以断定这样一种行为模式的形成是社会学习的结果,而且由于这些技能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我们更能从中看到人类技术文化的进化痕迹,而这正应和了我们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的目的。

4.文化与认知

文化有其认知基础,复杂的社会行为模式要求有发达的社会智力与之相适应,而适当的脑结构是智力的生理基础。社会脑假说认为,灵长类动物脑的进化是由社会信息加工、个体及关系识别的需要驱动的。文化过程是一种社会认知过程,那么文化和认知在进化上孰先孰后呢?对于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种理解是,文化可以帮助物种应对环境的挑战,于是在进化过程中,那些有助于文化形成及维系的认知特质得到了选择,诸如“心理理论”、句法结构、因果推理等认知成就都是由于其具有文化功能而进化出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智力是文化的产物。另一种理解是,每种认知成就都是对环境或社会压力所作出的直接的适应性反应,这些压力包括获取食物、抵御天敌、合作狩猎、内部竞争等。这些认知成就减小了群居生活的代价,同时这些认知机制使得社会学习更加高效,于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文化这一副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讲,尽管文化在某些物种的群居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进化却是从属于更实用的认知功能的进化的。

社会智力假说认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对物种的智力进行选择,智力无法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个体将被淘汰。具体到文化,文化选择的是什么形式的智力呢?可能是一般智力,也可能是领域普遍性的智力,即统一的社会智力,还可能是模块化的智力,即特异于某一具体问题的智力形式。文化往往是个体创新的成果经由社会学习的传播而形成的,所以创新和社会学习都是文化的必要认知机制,然而创新是一种更一般化的智力形式,而不仅仅局限于社会领域,这使我们对一般化的智力选择和模块化的智力选择两者的区分变得困难。文化对智力进行选择是一个方面,而在另一方面,文化也促进智力的发展。这一点在人类文化中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这也是教育的基础,在一个丰富的累积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个体将更富有智力,而这又进一步推动着文化向前发展。文化对其他物种的智力发展有着同样的作用,使它们得以充分享受进化带来的好处。

5.结语

毫无疑问,从比较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文化将深化我们对人类自身文化及其起源的理解。然而,进行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我们必须摆脱过度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从而避免对动物“文化”进行全或无的判断。我们可以从文化与认知的关系入手,分析构成文化的认知成分,并以此为线索去探究人类文化与动物“文化”的渊源关系。

参考文献:

[1]Barrett,L.,Henzi,P.,& Rendall,D.Social brains,simple minds:does social complexity really require cognitive complexity?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Series B:Biological Sciences,2007,362(1480):561-575.

[2]Byrne,R.W.Culture in great apes:using intricate complexity in feeding skills to trace the evolutionary origin of human technical prowess.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Series B:Biological Sciences,2007,362(1480):577-585.

[3]Byrne,R.W.,Barnard,P.J.,Davidson,I.,Janik,V.M.,McGrew,W.C.,Miklosi,A.,et al.Understanding culture across species.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2004,8(8):341-346.

[4]Herrmann,E.,Call,J.,Hernandez-Lloreda,M.V.,Hare,B.,& Tomasello,M.Humans have evolved specialized skills of social cognition:the cultural intelligence hypothesis.Science,2007,317(5843):1360-1366.

[5]Humphrey,N.K.The social function of intellect.In:P.P.G.Bateson & R.A.Hinde(Eds.),Growing points in ethology.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303-317.

第10篇

一、网页设计中的认知心理学概念

认知心理学在西方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了西方心理学的一个研究方向分支。它主要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包含注意、表象、记忆、语言和知觉等方面。在网页设计中则主要是对感知觉、记忆、注意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分析得出结论,并把其成果融合进设计环节,使设计出来的页面能够更好的被用户所接受,从而使网站更加贴近用户,增加用户黏性,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现今的互联网站已经懂得了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但如何设计、如何以用户为中心,并没有一个具体上的标准,这一切都需要定位用户以及用户的使用环境,本文以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为指导,试图探索出一条可以满足用户心理需求的网页设计模式。

二、认知心理学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一)网站设计中的感知觉感知觉是外部环境对人体感官造成刺激后所反映给大脑的经验,这些感觉器官包括人的视觉器官、嗅觉器官、听觉器官等等。它们把外界所接受到的刺激反映给大脑然后转化为人的认知经验,比如花的香味、火车的声音,这些都是大千世界所反映给大脑的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大多数是通过视觉以及听觉所接收到的,所以在网页设计研究中,视觉和听觉系统的感知觉信息加工是我们重点探究的领域。模式识别,所谓模式识别也称为一种刺激结构,它按照若干元素以及一定的关系形成。可以说它是多种刺激的组合,也是属于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围内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人类认知改造世界的重要途径,和人类的感知觉、记忆、模仿、学习等心理活动过程联系相连。举个例子来说,世界上上亿的人口,每个人的长相皆为不同,而组成一张张人脸的面部器官就构成了人的面部模式识别。有些模式会比较简单有些则颇为复杂,在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通道内都包含着各类模式识别。在网页设计的研究范畴中,因为网页主要是提供给用户视觉信息,所以主要讨论范围还是在视觉这一块。在一个网站页面中,页面内的各种元素以一定的规律所结合编排,这种页面构成了一个网站,而不同的网站则有着不同的模式识别。模式识别是一种整合归纳以及再认知的过程,它依赖于用户对识别对象曾经的固有认知,这种认知包括过去的主管产品认识、知觉风险、情景摄入、购买经验产品差异感知、对正确决策的需求、对最佳决策的欲望、可供选择的产品等等。

(二)网站设计中的注意注意即为关注,用户在浏览网页时可能一个页面会有许多模式等待用户识别,而在这众多模式中所注意到的一个,并投入精力集中在这一个上面,就是注意。这也是人类大脑选择处理信息的一个过程,把所有接收到的信息按重要性依次排列,优先处理关注程度高的信息,使大脑减轻负荷。注意有五个特点,第一点就是七加减一理论,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同一时间只能够关注到七个左右的信息源。第二点就是关注精力的有限性,人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关注能力是有限度的,这是人类大脑的局限性所在。第三点为注意区域的不规律性,经研究发现,人的视觉器官总是会习惯性的关注网站页面左上角的内容,而右下角则是最不敏感区域。第四点是人的动机会制约视觉器官,当用户下意识的想搜索某件信息时,注意力会能够得到引导性的调动。最后一点是人的知觉范围能够影响自我的注意范围,人的视觉不能够注意到超过视觉阀值范围以外的内容。对于网页视觉设计师来说,要懂得利用好用户注意的持续性注意规律,一般成年人关注一件事物的时间理论上不会超过四十五分钟,也就是说人的注意力和精力是有限度的。人对于简单的刺激源能够保持较高时间的关注度,并且也最具兴趣。所以在页面视觉信息编排上要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元素,把要突出表现的信息简单化,在交互过程中简化操作步骤,使用户感觉到页面的友好,减少精力的消耗。在这一点上电商网站最具有代表性,以天猫网为例(见图三),如何能在上千万件商品中使用户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所想要寻找的商品,这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设计师能够运用设计手段主动刺激到用户的视觉注意,其他大部分内容需要用户依靠自我本身意识主动寻找。所以网站要使用户操作步骤尽可能的简单化,减少用户的困惑感,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做出投其所好的设计。注意是人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功能,是人类正常学习生活的前提和保障,设计师要针对这一点在设计过程中多加思考。

(三)网页设计中的记忆记忆是指曾经发生的事情在人的大脑中所留下的反映,这种反映包括曾经体验过的经历,学习过的知识,感知过的事物以及思考过的问题,是对刺激信息的加工过程。这些信息经过加工后一部分可在大脑中作为长期记忆保留下来。记忆是人类作为智慧生物的重要证明,正因为记忆的存在,人类社会才会一代展至今,前人所发明创造出的宝贵财富才得以一代代传承。记忆除了长期记忆以外,还有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两种。三种记忆对于人类大脑有着不同的功能。三者之间联系紧密,构成完整的记忆结构,下方图标可简要概括此结构。根据这三种记忆的不同特点,在网页设计环节当中要充分利用,总的来说就是减少无用信息的数量,并采用大多数用户能够轻松接受的方式,把有用信息运用设计手法层次分明的展示出来。男性用户和女性用户在记忆方式上也存在区别,女性更擅长陈述性记忆,而男性更偏向语义性记忆,善于运用逻辑分析能力,拥有更强的自控和支配能力。所以相对来说,针对用户群体的不同,网页的设计侧重点也会随之而变,在网站设计初始,就要根据用户群体选择更加适合的设计方法。认知心理学对网页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合理运用在网页设计领域,不仅可以使设计师更加便捷准确的把握用户心理,也会使用户在使用网站时更加轻松、快捷,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损失,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作者:郝煜辰 单位:自由设计师

第11篇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是主体在对象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口译过程的主体是译员,其主体性包括三个方面:主观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三者辩证统一于译员的主体性。口译译员在翻译过程既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创造力,又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如两种语言的特点、风俗习惯、文化差异、审美观等。

二、DanicaSeleskovitch的口译模型基本假设

(1)口译是一种有人的思维参与,受译员因素影响的心理活动;(2)口译的对象是话语的含义,而非承载意义的语言外在;(3)口译是一个意义的理解与再表达过程,同时伴有在语言组合结构相似的情况下两种语言符号的代码转译活动;(4)语言和思维是可分开的;在认知系统的参与下,译员在解码过程中将理解到的意义与源语讲话的语言符号和结构分离,以非语言的意识状态保存在大脑中。Seleskovitch提出的释意模型虽然明确了口译信息的两种处理方式,但译员的主体性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口译译员主体性的发挥

1.译员的语言认知

口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体现译员的主体性,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译员语言认知的形成,既有先天因素的影响又有后天因素的制约。在认知系统的参与下,口译活动是指译员将源语讲话内容进行解码,并把理解的意义与源语讲话的语言和语言结构分离,通过短时记忆以非语言的意识状态储存于大脑中,最后按照活动对象的具体要求重新组织语言结构,输出目的语。简而言之,口译的过程涉及语言信息的输入、语言符号与结构的分离和和输出目的语三个部分。译员的主体性发挥要求译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基于语言认知,从语言、文化、社会等多角度提高自身的能动性,充分了解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及对相同事物概念的表达方式。

2.口译中信息处理策略

认知心理学视域下,人类的信息处理包括感知信息、短时记忆信息和尝试记忆信息,口译过程中译员主要依赖于短时记忆能力。口译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源语的输入和解读;第二阶段是译员对语言信息的加工;第三阶段是译文的产出和解读。第一阶段,译员根据所输入语言的词汇、短语和句子,与长期记忆中的词汇进行对比、匹配,确定其意义,最后根据关键词、关键句或段落意义,确定源语讲话的整体意义。第二阶段,在感知和理解源语过程,译员根据长时记忆中词语和句子模型,对源语意义进行词语、句法、表达方式和意义等方面展开广泛联想,这一过程即认知心理学的“激活”。假如译员缺乏足够的实践锻炼“,激活”过程会比较慢。相反,译员如果经历了有效的实践锻炼或专业训练,长期记忆中就会储备相对应知识和问题解决方案,就能进行快速检索、定位和提取。对比分析译员的主体性发挥取决于两个方面:①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②实践或专业化训练。第三阶段,即译员的表达(语言输出)过程。译员首先明确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框架,然后检索和构思符合表达特点词项、短语和句子结构,确定发音后说出该词项,同时检索下一个要说出的词项并确定其发音。这一阶段,译员按照活动对象要求自发表达思想,源语形式已不再有约束力。只有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处理方式,各方式之间相互配合、互相促进,同时译员又要发挥能动性采取适当的变通或补偿策略,才能顺利完成口译工作。

3.口译认知语境构建

口译作为一种交际活动必然在一定的语境下才能完成。离开语境,源语无法等到充分的理解和译出。语境是由一系列语境假设构成的心理构建。口译中的认知语境包括源语讲话人的认知构成、译员的认知构成和目的语对象的认知构成。对于译员而言,其认知构成就是专业知识储备和口译技能。认知语境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口译对象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语境影响和制约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口译过程中,受认知环境差异影响,译文不能与听众的认知环境产生最佳关联式,译员就有必要采取适当的变通或增补策略,根据关联原则,在译文中重新进行语码选择和信息调整,使听众以最少的信息处理获得最好的语境效果。

四、结语

第12篇

课程代码:0047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使心理学从哲学里面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学科的学者是(

)

A.冯德

B.皮亚杰

C.比奈

D.斯金纳

2.人的认知来源于(

)

A.思维

B.感觉

C.客观现实

D.社会需要

3.人的注意周期性地加强或减弱,这是注意的(

)

A.分散

B.动摇

C.分心

D.转移

4.提出注意的过滤器理论是(

)

A.布罗德本特

B.特瑞斯曼

C.艾宾浩斯

D.布鲁纳

5.对于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是指(

)

A.感受性

B.感觉阈限

C.差别阈限

D.敏感性

6.费希纳提出的心理变量与物理变量间的关系是(

)

A.正比

B.反比

C.对数

D.没关系

7.人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对象,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说的是知觉的(

)

A.恒常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选择性

8.对物体的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是(

)

A.空间知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方位知觉

9.长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

)

A.语义编码

B.听觉编码

C.视觉编码

D.感觉编码

10.已学过的旧学习材料对于后面学习材料的影响,我们称这为(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正向抑制

D.负向抑制

11.依据词的描述或抽象符号示意,在头脑中产生形象的过程,我们称之为(

)

A.创造想象

B.联系想象

C.再造想象

D.空想

12.花仙子、龙王、白蛇等的想象方式是属于(

)

A.拟人化

B.夸张

C.粘合

D.典型化

13.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A.比较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与概括

D.具体化与系统化

14.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是(

)

A.个性

B.兴趣

C.爱好

D.动机

15.最早对解决问题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苛勒

C.桑代克

D.斯皮尔曼

16.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是指(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17.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在儿童获得言语过程中起作用的是(

)

A.反射

B.强化

C.表征

D.模仿

18.下列属于对话言语的特点是(

)

A.完整性

B.预见性

C.简略性

D.准备性

19.一般认为低常儿童的智商低于(

)

A.70

B.80

C.90

D.100

20.提出能力的二因素理论的是(

)

A.比奈

B.卡特尔

C.斯皮尔曼

D.吉尔福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个体认知发展的特点是(

)

A.发展性

B.系统性

C.阶段性

D.生成性

E.连续性

22.随意注意是指(

)

A.自然而然的

B.有目的的

C.需要意志努力的

D.不需要意志努力

E.随心所欲

23.下列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

A.触摸觉

B.运动觉

C.平衡觉

D.内脏感觉

E.嗅觉

24.属于几何图形错觉的是(

)

A.形状错觉

B.大小错觉

C.形重错觉

D.运动错觉

E.时间错觉

25.记忆的三个系统是(

)

A.感觉记忆

B.情绪记忆

C.长时记忆

D.短时记忆

E.语义记忆

26.表象的特征是(

)

A.直观性

B.间接性

C.概括性

D.由理性向感性的过渡

E.由感知到思维的过渡

27.从思维方式来看,通常把创造性思维分成(

)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概括思维

D.聚合思维

E.直觉思维

28.发现问题依靠下面的一些条件(

)

A.人对活动的积极态度

B.认识兴趣

C.已有的知识

D.有效途径

E.同伴的作用

29.以下属于影响阅读速度的因素是(

)

A.语言表达能力

B.视知觉广度

C.观察细致程度

D.写作能力

E.知识经验

30.美国将低常儿童分为(

)

A.智力中等

B.智力低等

C.智力迟滞

D.白痴

E.智力缺陷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1.美国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________。

32.注意的特点是________与________。

33.听觉的音高维度决定于声波振动的________。

34.知觉与感觉的关系是________与________的关系。

35.用信息加工的语言来说,识记就是进行________的过程。

36.想象以________为基础,它来源于________。

37.未被意识到的对一定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是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8.言语

39.能力

40.随意后注意

41.记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2.培养与发展再造想象能力要依据哪些条件?

43.依据思维的抽象程度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哪些类型?

44.语言与思维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45.认知技能的迁移对问题解决的影响有哪些?

46.智力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