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时间:2023-06-07 09:14: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认知心理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认知心理学

第1篇

    心理学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探讨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及其规律,因而把认知心理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和实际的英语学习结合起来将会大大增强学习的效果。

    1.词汇表象模型与英语教育

    所有语言掌握的基础都是词汇的掌握,那么,第二语言(外语)词汇的掌握构造是如何形成的呢?认知心理学者佩维奥就这一点提出了通晓两国语言的双重编码理论,通过这一理论就可以得之,比如通晓汉语和英语的人,会把“狗”放在汉语系统,把“dog”放在英语系统,而把狗的形象放在形象系统里,于是,在这三个表象之间就形成了坚固的联系,看到狗就应该同时联想到“狗”和“dog”两个单词。那么,学习英语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呢?因为“狗”这个汉语单词已经掌握得很好,所以看到狗当然会马上说出“狗”,而且,如果已经学习了“dog”这个英语单词,把“狗”翻译成“dog”(或反过来)也并不困难。但是,如果让他们看狗,然后比较他们说“狗”所用的时间和说“dog”所用的时间,哪个会更长呢?如果在英语课上,让中国人很充分地练习把狗的形象和“dog”联系起来,他们就会和通晓两种语言的人一样,在说出“狗”和“dog”的时候应该没有时间差。不过,如果是按照传统的“语法译读法”的方法,说出“dog”所花费的时间就会比说出“狗”所花费的时间长,这是因为,在“语法译读法”中,虽然“狗”和“dog”之间形成了联系,但是“dog”和狗这一形象却难以形成联系,因此,看到狗的时候为了说出“dog”这一单词,必须要先翻译成“狗”,再把“狗”翻译成“dog”。

    这种通晓两国语言的二重符号化说法启示我们,在学习掌握第二语言(外语)的词汇时,不应该只把“符号”和“符号”联系起来学习,母语中的单词不仅与文字这种“符号”有联系,而且与形象、行为、感情等有密切的联系。奥斯古德的意义空间研究表明,单词里蕴含了形象和感情反应的内涵,在记忆“抱臂、挠头……”这种动作词组时,边做动作边记忆的实验对象要比单纯朗读的人记忆成绩好,这种现象被称为实验对象实际操作效果。以上研究和现象证明了,母语里的单词不仅与文字这种“符号”有联系,而且与形象、行为、感情等有密切联系。另外,在欧美国家也实行像“全身反应教授法”那样,从把听到的话与具体的行为动作联系起来开始的外语教授方法。那么,把这种理论和实践广泛地应用到英语教育上不也很好吗?

    2.语言处理模型与英语教育

    在认知心理学的语言处理模型中,人们为了理解语言,假定以下各种语言处理是必要的。

    (1)词典性处理:即对构成句子的每一个单词的处理。例如,为了回答:“Was the proposal fathered by John?”这一问题时,你必须知道“father”什么意思,词典处理就使得这种理解变为可能。

    (2)句法性处理:即利用句法知识解析句意的处理方法。例如:我们能够判断“On when am that bent.”这个句子不成立,这就是句法处理。

    (3)语义学处理:即利用语义学知识解析句意的处理。例如,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Chomsky)[ 束定芳,现代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p47]这句话,从语法角度讲没一点错误,但是,对于有正常的英语语感的人来说,就会判断这句英语不自然。这种判断就是语义学性处理。

    (4)语用学性处理:即根据说话的文脉,解析说话人的意图的处理。句子的意义并不总是和一个说话人在某一场合通过使用这一句子所要表达的意义相一致。孤立地看,“He is a fine friend”总是表示了“他很够朋友”这一意义,这是它的句子意义,是永恒的,没有时间性的。但是如果在你处于困境时,某人却舍弃不顾,拂袖而去,你对别人说“He is a fine friend”,你所要表示的意义和句子的意义则截然相反。这种理解就是语用学性处理。

    原来的英语教育中,主要着眼于词典性处理、句法性处理、语义性处理的教育,好像一直没有形成语用学性处理的教育,如果是这样,今后应该更加重视语用学性处理的教育。语用功能是指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运用适合交际环境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言语效果,它与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语境不同,同一个话语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语用功能, 所以在英语教学中的阅读理解、口语、交际当中为了能够正确的理解话语,还是要重视语用性处理,更好得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3. 认知发展模型与英语教育 美国心理、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主要对教育作出了杰出贡献而闻名于世,为了说明智力的成(发展),布鲁纳提出了再现表象这个概念,他把再现知识的模式的

    发展分为动作性表象模式、映象性表象模式和象征性表象模式这三个阶段,也就是三种不同发展水平的认知结构。有适合较大年龄孩子的成长阶段的指导方法,也有能够让低龄儿童理解高级教材的可能,同时布鲁纳认为小时候,以适合其年龄阶段的样式学习某些教材,之后以高级样式再学习那些教材的时候,就变得很有帮助了,例如,当孩子学习集合概念的时候,如果孩子处于活动性表象阶段的话,就通过玩“拿椅子”的游戏来学习集合概念;如果孩子到达印象性表象阶段,就利用积木等具体实物来学习;最后如果成长到象征性表象阶段了,就利用计算公式和符号等抽象性的样式来学习,像这样,对于同一教材,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让他反复地学习,这样的学习指导方法,恰好可以比喻为螺旋阶段,也就是说,似类于螺旋上升那样,从低级逐步深化学习进入高级阶段,如果把“螺旋式课程”的构想适用在英语教育中,就像描绘圆锥侧面螺旋形状轨迹那样展开。首先从听开始,在反复学习说、读、写的同时,不断获取语音法则、语法、文法 以及词汇等领域的知识,慢慢地步入高层次水平。

    参考书目:

    1.许雪梅.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英语教学词汇释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5,(11)

第2篇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11-01

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对所处环境的认知。认知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做一些认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并进行恰当的运用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旨在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视角探讨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

一、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研究人类言语行为时强调“中间过程”或“内部机制”,强调己有的认知结构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三种认知心理学理论。

(一)寓身认知

“寓身认知”是一门新兴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人的实际认知情形,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身体在实时环境中的活动。“与其他认知理论相比较,寓身认知的特征是找到一种并非作为机械通道,而是作为存在自身的生物基础。寓身认知不再把计算看作认知活动的本质和唯一途径,而是把大脑、身体与环境组成的整体活动作为理解和建构认知活动的实在基础。”以活动为核心的教学

正是寓身认知所强调的教育理念,通过活动,从人的意义上确立学习主体的地位。打开他们所有的器官、感知和思维,让他们真正地融入学习的旅程。

(二)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认识感知外界的信息时都要调动激活头脑中的已有图式,利用这些先存于头脑中的图式对外界范畴进行分析、推理、预测、组织、吸收。因此,人们认识新事物的途径就是将新事物与头脑中的已知概念和背景相联系,而人们是否能够对周围的新事物和新范畴进行正确的理解和感知取决于我们大脑当中已有的认知图式。因此在教学中知识的储存和激活储存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进行教学,分层推行,循序渐进。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新旧知识恰当地联系在一起。

(三)学习动机和归因理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包括学习期待、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和学习态度。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及其结果以及其他社会事件的原因做出的解释或推论。维纳将成就任务时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四个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维纳的二维归因理论认为,成就动机高的学生,倾向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努力与否,进而提示自己下次应该更加努力取得成功;成就动机低的学生大部分是学习差或学习没兴趣的学生,如果考试没考好,倾向于把原因归因于任务太难和自己的能力不足,进而产生无助感,认为自己怎么做都不会成功,也就对学习更不感兴趣了。

二、学生的学习现状

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影响正常学习行为和学习效能的心理状态或心理因素。它们严重影响其学习积极性以及对学习能力的自我认可,甚至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学习目标。一些学生缺少抱负和期望,对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随波逐流。其次,缺乏学习态度。一些学生信奉“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无用”的说法,作业能拖则拖,成绩好坏无所谓。最后,缺乏学习兴趣。一些学生对学习冷漠、厌倦、畏缩,对学习生活感到无聊,满足于一知半解,学习时无精打采。这些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在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

综合上述认知心理学理论,立足学生学习的现状,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组织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起学习动机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起源于活动,思维不过是内化了的动作,是在头脑中进行的具有可逆性和整体结构的代替活动。只有参与活动,儿童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新兴的“寓身认知”同样强调,没有活动就没有学习;没有精细的活动,就没有科学的学习;没有情境化的活动,就没有高效的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应该多引导学生组织与学习相关的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此外,教师作为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应该注意到以学生学为中心,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丰富的多向交流、讨论或合作性的解决问题,引起学习动机。

(二)注重新旧知识经验的结合,激发学习动机

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观点认为学习是认识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知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来建构组织,关注和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新知识,更重要的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图式理论为基础,激活学生头脑中已经储存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并融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产生新图式,丰富头脑中图式的内容,从而正确的理解所学的新知识。以此,拓宽视野,调整知识结构,扩大知识容量,提高学习成绩。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在教学中应该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情感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习得性无助感和不恰当的归因。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其次,教师要发挥爱的力量去感化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不断地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其成就感。最后,给予学生适当的赞扬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时刻关注学生的进步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王 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

[2]费多益,寓身认知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3,3,29-30。

第3篇

关键词:学习风格元认知自我调节知识构建团体网络学习环境设计

把学习看成是个体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过程,是当今教育的一大趋势,基于这一立场的研究恰是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重点。网络教育本身的特点,就是以个体主动学习为出发点的,表现出明显的建构式学习特点。因此,探讨两者的共同和相关性,以认知心理学研究学习者有效学习的条件为依据,设计网络学习环境,使其更有利于学习者高效、快速的学习,就成为必然的课题。本文主要讨论三个问题:网络教育如何实现个性化;网络教育如何实现学习者能力、素质的提高;网络教育协同学习如何达到最佳效果。

一、学习风格与网络教育个性化

人们对于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用于个别化教学,尤其是在网络教育环境中实现,确已寄予厚望。达到这一目标的思路是,利用网络设置及相关软件,向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不同途径和不同顺序的学习经验,为学习者传送不同种类的学习经验提供便利。但现实中却并非如人们所预料的,学习者在网络中学习尽管其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增强,与人(机)交流的机会增多,但这些并不能证明学习者因此而能更好、更快的学习,因为学习环境的统一性——教育软件的限定,并不能吻合学习者自己特有的学习倾向,从而不能达到学习者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进入学习的“随心所欲”状态。

尽管对于网络教育的个性化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以往人们所关注的是学习者智力和已有知识的差异(认知),成就动机及其相应的个性特征(情感),很少研究影响学习者意志行动方面的因素——学习风格。所谓学习风格,即指学习者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学习倾向,由于它经常被个体所使用或表现出来,很少因学习内容、学习情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构成学习者的个别差异。注重学习者学习风格,并在教学中直接应用所带来的直接效果,是有利于我们在网络教育环境设计中,更好的诊断学习者的学习倾向性,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习者更好发挥自身的潜能,使学习者乐学、易学、快学、学好。

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是知、情、意行的共同参与,这三方面是以意志行动为核心相互交叉,形成学习风格的五个部分三个层面。一是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部分:知觉风格、信息加工风格(同时加工与继时加工)、记忆风格(趋同与趋异)、思维风格(分析与综合、发散与集中)、解决问题风格(深思与冲动)。二是学习风格的情感要素部分:理性水平、成就与动机、焦虑等。三是学习风格的意志行动要素:学习坚持性、积极性、动脑与动手、保守与创新等。这三部分组成学习风格的心理层面。四是学习风格的生理性要素:对学习时间的选择、对视、听、动感的偏爱、学习外部环境的安静与否等。这部分为学习风格的生理层面。五是学习风格的社会性要素:独立学习与结合学习、竞争与合作。

针对以上所述的学习风格内容与要求,对于网络教育的环境设计而言,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学习者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二是学习者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前者对于网络教育而言是很容易达到的。我们重点是讨论后者,我们认为网络教育中要达到教育个性化的效果,就是要根据学习风格的有关理论要求,设计一个系统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风格,达到“随心所欲”的学习状态。为此,在系统的设计中应包括四个部分:诊断、计划、教学与评价。诊断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其中包括学习者发展的特征、学习风格及已有的知识经验。通常学习风格是诊断中最易忽视的因素,但它却最重要,因为它直接参与学习之中并监控着整个学习过程。学习风格的诊断内容主要包括以上所述的三个层面五个部分,可以设计一些问卷于系统环境中,让学习者在进入实际学习内容之前进行回答而实现。计划就是让学习者知道自己的学习倾向以后,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思路,明确自己那些要学,那些是自己学习的难点、疑点,自己准备怎样学,等等基本问题在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心灵地图”。这点可以通过老师的提示窗口,给学习者以提示。教学是通过前面的两个环节之后,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诊断结果与学习计划,选择情景、内容和方法进行学习,也可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一个阶段结束之后,要给学习者一个反馈,对其学习效果有一个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计算机软件给出,也可是学习者发出电子请求,由教师或同学给出。

二、元认知自我调节与网络教育激发作用

当前,我们常以上网获取信息而大开眼界,感觉确实是丰富了知识,但就网络教育的效果而言,并非获取知识是最终、全部目的,否则我们的网络教育只不过是传统教育中,帮助学习者填充知识多了一道残酷的工具而已,对于学习者素质的提高、创造性的开发并非有多么明显的帮助。而我们所需要培养的是有能力去批评、思考、学会学习、对个人的潜能有所了解的人。这就要求网络教育必须有一种学习环境,这种环境能够构筑知识、理解学习者已完成的工作,并能开发在知识社会中发挥作用所必须的能力。认知心理学的关于学习者无认知自我调节的理论,对于我们设计这样的学习环境有所启发。

元认知自我调节简而言之,就是指学习者对自我学习过程的认知、调节与监控。其基本的假设是,如果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预期结果、思维过程、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等能清楚地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那么就有助于学习者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高,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事实也正是如此,一个善于元自我调节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能较好地激活背景知识,集中注意学习材料的有关信息并对材料进行推论。最常用的元认知自我调节策略有:一是对学习材料进行质疑或设问;二是明朗化或试图解决疑问;三是概括或者回顾学习材料的要点;四是预期或估计后面的内容。其实这一过程就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学习、理解过程进行自我讲解。

一个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就是要对学习者有明显的激发作用,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设计。一是突出重点,唤起注意。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内容是千千万万的,只有那些新颖有意义,学习者感兴趣的材料,才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被学习者所选择,才能引起学习者的设想与疑问,从而致力去探索。这就要求在软件的设计中,尽量运用形象生动的富有创意的形式。二是提供知识背景,试图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是围绕一些关键的概念而组成的网络组织,其中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和命题。如果能激活学习者已有背景知识,那么学习者就有了有益于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就试图运用已有的知识、策略去解决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就是能力发展的过程,也是自我有意识的调节过程。因此,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当学习者感到难以解决问题时,适时的给予一个帮助(查询)系统,给学习者一个知识背景的线索,达到激活学习者内在知识经验的作用。三是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式。也就是学习者学完一个单元之后,用一些概念和短语把所学材料中所涉及到的事实、现象、原理清晰地图示出来,将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应有一个提示,就是让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概括,然后再与计算机中已有资源、教师、同学的意见进行对比,这样一方面可以起到反馈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把握。四是给学习者一个操作与验证的单元。学习者学完了所学的内容之后,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应给学习者一个新的相关内容,让学习者将获得的知识、学习策略或操作程序进行运用,从而促进学习者对知识、能力的迁移。

三、知识构建团体与网络教育交互作用

网络教育的交互作用,是网络教育本身所具有一大优势,能较好的使学习者处于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者使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可以通过局域网与其他用户或网络服务器进行交流,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更高层次的网络进行交流。但并不是由于网络本身有这样的一种功能,我们就乐观的认为,只要提供了这样的系统,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就找到“灵丹妙药”。其实不然,一种新技术运用于教学,还有许多与其相关的问题需要解决。如学习者在上网的大量信息中“遨游”会因探究中缺乏方向和条理而受损;如何设置不同的交互学习方式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否则,再好的交互网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知识构建团体是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学习是通过学习者与他人,与外界的环境,与外部世界所形成的一个知识团体中,相互作用、相互构建产生的。在这样的一种教与学的环境中,学习者参与知识的传播,他们在教师帮助设定的目标、指向自己的问题并监控自己的理解,运用可得的资源设计获取知识的环境。在这种共同参与的学习环境中,是师生分享各自的专门知识或负责找到能带给团体的知识。在一个相互讨论的团体中,学习者通过建设性的争论,推测、质疑、批评和摆出证据来学习。在这种知识构建团体的学习构想中,学习者不仅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协作,培养自己的协同工作能力,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由此可见,交互网的教育与知识构建团体的内涵,确实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交互网的教育功能确实为实现知识构建团体这一教与学的构想,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技术支持,知识构建团体的实施要求又为网络教育的交互作用有效发挥,提出了有依据的设计条件。一是要使学习者避免学习的盲目性,教师要帮助学习者设定学习目标,提供课程支持。也就是在交互进行地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大量的网络信息中选择出那些适合于教学之用的学习内容。这些信息不仅要有足够的教学价值,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教学材料同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以及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联系起来,使教学信息的传递同学习者的学习吸收有机结合起来。为此,在网页的结构设计上要有一个“导航”系统。二是要根据交互学习的不同方式来设计不同的教与学方式。通常而言,在网络交互教学中有以下四种方式:1、通过讨论来学习。一般是某学习者遇到困难时,向教师提出求助,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有关学习者与其讨论。2、通过共同建构来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若发现有共性的问题,由教师发出指令,大家停下来就共同存在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得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实现认知能力的构建。3、通过指导来学习。学习者遇到困难时,也可以直接向教师发出请求,当教师认为有必要对其指导时,便可进行指导学习,指导学习的教师要明确学习者的实际理解情况,然后给以相应的启发和提示。

参考文献:

(1)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第1期。

(2)兰学文:〈〈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解过程的模式及其教学策略〉〉,《教学与管理》,1999年4期。

第4篇

关键词:认知结构;知识分类理论;层级说理论;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77-02

一、引言

在外语教学中,除了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配合外,教材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和认知结构的重要外部因素。笔者在多年的外语教学实践中使用过若干种教材,发现一本好的外语教材对外语教学起到助推作用,因此,如何编写高质量的外语教材是我们外语教学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结合基础日语教材编写的特点,探讨了认知心理学在外语教材编写中的应用。

二、认知结构的特征

奥苏伯尔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个体获得有逻辑意义的文字符号的意义,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知识建立联系,从而组成命题网络,奥苏伯尔称这种命题网络为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结构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即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认知结构是一个分层组织的观念系统,这些观念为新的知识和概念提供了固着点,新的观念只有在它们能与已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联系起来时,才能有效地学习。

个人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邵瑞珍2001:218)。影响知识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有三个,分别是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认知结构的“可辨别性”及认知结构的“稳定性”。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即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是影响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可辨别性”即新的学习内容与同化它的相关知识的可分辨度,是影响知识学习的第二个重要认知结构变量;“稳定性”是原有起固定作用观念的巩固和清晰程度,是影响知识学习的第三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因此,教材的优劣对认知结构的这三个变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材编写设计时,是否考虑到认知结构的特征,会直接影响认知结构的这三个变量,从而影响“教”与“学”的效果。

三、知识分类理论

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从广义的角度将知识分为两大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凡是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知识称为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网络或图式表征(邵瑞珍2001:64)。个人储存于长时间记忆中的陈述性知识本质上是一些由命题组成的知识网络结构或围绕某些主题组织的分层的认知结构。在日语中主要指一些概念、语法等。学生学习外语知识的目的不是机械地记住孤立的概念,而是有效地形成良好组织的认知结构。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过程假设为信息加工过程。在信息加工后,学生如果获得零碎的具体知识,而未能形成有序的结构,势必造成搜索困难,影响学习效率,在学习新知识时,便会缺乏同化新知识的基础,无法为同化新知识提供“固定点”而造成学习困难。零碎的知识也不利于迁移。

程序性知识是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分为两类:一类为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它外部的反应行为是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另一类为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称之为策略性知识。它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是运用习得的概念和规则来调节、控制自己的认知加工活动。日语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一般是前一类程序性知识,即如何用所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四、依据加涅的层级说理论编写教材

将加涅的层级说理论应用于外语教材的内容编排设计的实践中,将对学习者的知识结构起到优化作用,更加利于外语中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掌握。

加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因其教学理论而闻名。根据加涅的学习层级说,在编制和设计教材时,首先要鉴别该学科的教学中所要达到的一系列终极目标,然后针对每个目标,通过询问“要学习这一任务,学生必须做什么”来鉴别各个子目标,这一过程要一直进行到令人满意的精细程度为止。最后将这些目标由低级到高级排列成最佳迁移结构,以保证在教材中将较低级的子目标放在前面,较高级的目标放在后面,以便在进行下一步学习之前,每个子目标都已达到。具有必备的技能(邵瑞珍2001:328)。

在进行日语教材内容编排设计时,不仅要分析教材知识内容的逻辑结构,还要分析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认知过程。加涅的层级说理论更加符合学生学习发展能力和认知过程上的特征。从认知心理学上来说,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旧知识和新知识不断同化的过程,潜在有意义的新观念必须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找到适当的同化点,新旧观念相互作用,使原有认知结构发生变化。所以,作为日语教材编者务必要注意按照层级性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得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新旧观念建立起联系。如果教材没有按照层级性的原则来编写,必然导致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时,可能没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在没有前一个知识基础的铺垫,直接跳入另一个学习对象,会让学生思维混乱、力不从心,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而影响知识的迁移效果。

所以编者在编排设计日语教材时必须使这些概念语法形成一个系统性的信息,而不是零散的孤立的知识。另外,编者必须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句型和语法的解释,学生有时无法准确运用学过的知识,可能是对一些概念和语法没有清晰地掌握。如果外语教材中缺少系统性,未按照层级性原则来编写,会让学生学习的语法缺少条理,陷入混乱,影响学习效果。所以编者在对基础语法知识解释时,一定要力求严谨准确。提高语法概念的可辨别性。另外,可以在教材中增加一些较难理解的概念或语法的练习,加强对这些概念、语法的理解。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为学生下面的程序性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外语教材的编者,必须首先仔细地研究语法之间的相关逻辑和联系,一定要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在编制和设计教材时,首先要搞清楚达到的终极目标,然后再设立子目标,最后将这些目标由低级到高级排列成最佳迁移结构。只有这样,才更便于学生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知识框架。另外,相似的句型尽量放在一起便于学生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有语法的整体感,从而提高外语概念和语法的可辨别性及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的可利用性和稳定性。外语教材必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让学生的知识由无序走向有序,编者要使知识之间更具逻辑性、系统性,让学生构建起有序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整体优化。

五、依据语言和文化相结合原则编写外语教材

认知心理学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而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内部心理的变化,最终导致语言输出的变化。因此,文化影响并制约着语言发展,从而使语言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语言理解包含着文化理解。两种不同的民族语言相交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的交流。Shumann提倡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强调,第二语言习得是对新文化的适应,学习者所属的语言文化和第二语言文化的适应度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化决定着语言的指称内容和方式。语言所指称的对象是人的文化心理的体现,因此它的指称内容与方式是由文化的人和人的文化所决定的。(孙炜2010:113)

所以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训练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外,还必须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日本社会及日本人缺乏了解也会导致即使会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也会产生文化冲突的现象。在外语教材编写中,必须依据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原则,让学习者了解带有该国语言的文化特征,避免在语言交际中产生文化冲突。

因此,外语教材的编写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它需要编者精心策划和编写,但是一套好的外语教材也同样会让成千上万的学习者和教育者从中受益,最终推动外语教育的发展,笔者认为我们在编写外语教材时,要认识到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特征,将加涅的层级说理论应用教材的内容编排设计中,将更有利于外语教材编写的系统化及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第5篇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科学主义;理性主义;还原论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3-0103-07 收稿日期:2012-01-01

作者简介:孟维杰,博士,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150080

一、认知心理学:人的心智从表征化到网络化

从当初的认知科学到现如今的认知神经科学,它大体经历了三个主要研究范式:符号范式(symbolic paradigm)、联结主义范式(connection paradigm)和具身认知范式(embodied paradigm)(Campbell&Group,2007,p,1)。认知心理学第一阶段是符号范式。符号范式以表征理论和计算理论为指导,以信息加工观点来实现对人的认知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表征理论是把认知看作是心理表征,即任一心理状态除了是它自身,它还再现着对象世界。它包含着关于对象世界的内容,或者更进一步说它包含的内容是涉及对象世界的意义;计算理论把认知看作是加工操作,即任一心理状态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变换为另一种心理状态。那么,在无限多样的认知活动中,就可以抽取出一个有限的形式系统和一组有限的算法规则。在这样的理论支配之下,符号范式的研究规则是,把人的认知系统比作是计算机,主张计算机不仅仅是研究心智的工作,恰当程序化的计算机,加之正确的输入和输出,本身就拥有与人类意义相同的心智,可以呈现各种与人相同的认知状态。纽厄尔(Newell)和西蒙(Simon)均主张人工智能与人类心理可以统一于物理主义基础上(Newell&Simon,1990,p,109)。人类的心理具有与计算机同样的信息加工性质,只有在物理主义基础上,人类心智才能得到客观与恰当的解读。只是,计算机的符号操作过程着重的是符号形式计算,而不是符号内容理解,或者说是从原本一体的句法和语义中分离了句法内容(葛鲁嘉,1995,第91页)。认知科学的计算心灵与现象心灵之间的关系一直就处于纠缠不清之中。因此,认知主义符号范式注重的是技能的或软件的描述水平,把心智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

如果说符号模型注重以计算机为模板,探索的是人工智能加工机制,那么联结主义则效仿神经元相互联结的特性,这主要得益于神经网络的技术手段在模式识别应用中的价值体现(胡谊、桑标,2010)。联结主义范式以生物大脑的抽象结构和信息的并行加工作为理论模型,强调认知及其相应的心灵状态的一种突显属性(emergentproperty),即在简单的联结之中产生智能行为。其主要目标不是建立脑活动的模型,而是以一个类似于脑神经元网络的系统建立认知活动模型。它不是把认知解释成符号计算,而是注重网络的整体活动,它是由类似于神经元的基本单元或结点所构成。在联结主义看来,心理表征就在于网络突现的整体状态与对象世界的特征相一致。所以,它采纳分布表征和并行加工理论,强调的是网络的并行分布加工,注重的是网络加工的数学基础(葛鲁嘉,1995,第91页)。联结主义基于神经系统,或者说通过脑的生物工程来类比人的认知活动,把分布的表征和计算看成是认知加工。在这一点上,联结主义似乎要比符号表征范式更为接近人的认知活动。虽然符号范式和联结范式的观点与主张不同,但它们都接受了心理表征理论和认知活动计算理论的前提假设,换言之,主客两分及其相应的主体对客体的精确表征是形成正确认知的前提和基础(叶浩生,2010)。

从上述对认知心理学两种范式演变历程中,可以看出,两种范式的研究趋向都为自然式和分析式,都受制于源自笛卡尔身心二元论所导致的本体论、元素主义和个体主义。实际上,这样的理论基础假设是忽略了所有人类特有的参与的即时意识和现实(immediate reality of consciousness)。在两者看来,人的鲜活生活经验(lived experience)都仍然被认为是次要的,只有能够找到能解读出人的认知活动机制与规则才是主要的(叶浩生,2010)。“正是由于认知写接受了笛卡尔的心灵概念,因而它倡导的是一个抽象人的概念……”(Prillehensky,1990)。同时,“哲学本体论的问题主要并不在于“本体”的虚构性质,这当然也是一个问题;主要在于这种理论失落了人、瓦解了人的现实世界,这才是根本的(高清海,2004,第417页)。因此,对于认知心理学发展而言,无论是胡塞尔意义上的认识论,还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本体论,都需要融合现象学的视角,进一步阐释脑与心理的关系(胡谊、桑标,2010)。

二、认知神经科学范式: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契合

认知神经科学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的研究心脑关系的研究趋向,其特点是强调多学科、多层次、多水平的交叉,研究旨在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即人类大脑如何调用其各层次上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区和全脑去实现各种认知活动。认知神经科学主张利用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方法对复杂的运动、意识、注意、语言以及学习记忆等高级神经机能的生物学机制进行研究(Gazzaniga,1995)。它把行为、认知和脑机制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试图从分子、图触、神经元等微观水平上和系统、全脑、行为等宏观水平上全面阐述人和动物在感知客体、形成表象、使用语言、记忆信息、推理决策时的信息加工过程及其神经机制。当下,认知神经科学一个重要的发展及其利用神经影像技术,对正常人进行某种认知操作时的脑活动模式进行无创伤性的功能成像。在探讨人类心理活动的脑机制方面,认知神经科学有其独特的无损伤性研究手段,即在大量借鉴认知心理学的行为实验方法基础上,广泛采用了脑功能成像技术。脑功能成像技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脑代谢或脑血流变化的脑功能成像(主要是PET和fMRI),一类是基于脑电或脑磁信号的脑生理功能成像(主要是ERP)。目前,PET和fMRI等研究大量使用的是组块设计(blocked design)实验范式,这种实验设计能得到较高的信噪比,适于思维等脑高级功能的研究;与PET和fM,RI不同,ERP在前两者出现之前,就已成为广泛使用的技术,其独特的分辨率优势使其成为人类心理活动脑机制研究的另一重要手段。由于fMRI和ERP彼此在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上具有互补的特点,因此,同时记录被试脑活动的ERP和fMRI信号使ERPfMRI的优势同时得到发挥,已经成为目前人类心理活动脑机制研究的一个重要选择方向(刘昌,2003)。

三、范式检讨与文化自觉

应该说,从上个世纪50年代兴起的认知科学带来的重要观念突破在于超越了行为主义否认心智的狭隘观点,承认复杂行为和认知能力是经内在状态即心智的调节完成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式是将心智的内部状态视为抽象表征水平的逻辑或计算过程。认知神经科学是从生物学视角来追溯人类认知发展水平,人类的生物神经系统并不同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功能主义或表征计算无法充分予以刻画。纵观从认知心理学到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与演变轨迹,不难看出,在其并不平坦的探索过程中,始终是以笛卡尔“二元论”理念为核心,对自然科学精神的推崇始终是其不变的基调,人文精神与文化操守则日渐式微,范式检讨与文化反思之声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折射和反映出心理学研究整体范式的转变和对人的心智探索的深化。

1.科学主义上位

显然,从认知心理学到认知神经科学,其内在的研究过程与研究理念及研究方式突显出浓郁的科学主义情结。科学主义是科学思想体系突出的、持久的特征。它以认识论和本体论为前提预设。认识论以只有人类的认知活动才是科学信念为前提假设,从而使科学的地位在社会范围内不断得以拓展和提升;本体论是人类立足现实,通过概念化的逻辑关系去追求超越现实存在以外的本质、永恒原则和绝对真理,以便规范、理解和说明现实万物存在及其变化的实质和规律,并将其转化为独立体系,这使人们有可能超越时空局限去直接认识和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而能做到这一点,似乎只有科学才能为之。巴鲁姆曾经指出,科学隐含着一种科学的职业精神,即认为有关研究问题的所有思想形成都应模仿科学的方法和假设一尽管科学本身并不是面向所有宇宙奥秘(Less,1996)。当科学被推崇到至高无上地位,并被认为是惟一有价值的认识活动时,其实,就产生了“科学主义”。

诞生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后期的认知心理学尽管纠正了行为主义的外周论,但是其基本特征依然是在控制条件下对心智进行抽象表征和符号加工。只有在控制条件下,对心智进行类比计算机的信息加工处理,才能实现认知心理学对人类心智的探索从黑箱转向透明。正如有学者断言,“外部世界并没有进人大脑影响行为……因此,认知心理学研究重心在探索抽象水平上的表征。经典的假设是,信息的存储是极其抽象的因此,才能跨行业应用(Dietrich,2007)。”认知神经科学亦如此。一般的说,认知神经科学也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不仅要找出认知事件或行为事件相关的细胞机制或者大脑区域的活动,而且要找出解释这些事件的机制,即从分子、图触、神经元等微观水平上和系统、全脑、行为等宏观水平上全面阐述人和动物在感知客体、形成表象、使用语言、记忆信息、推理决策时的信息加工过程及其神经机制,从中在人类心理与神经过程之间建立起内在关联。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认知科学家使用封闭的、没有内部相互作用的系统机制作研究,试图通过提供这种系统机制来隔离和解释事件,借助描述机制以知觉经验和记忆的方式解释回忆的能力,这个机制可以用来获得、保持、提取和使用信息。所以,从控制的层面来说,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式、研究过程与研究理念,无不体现和渗透着浓郁的科学主义价值观的追求,为心理学搭建和支撑起了视野恢宏、理论宏大、方法精致的科学世界,心理学在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推动下,科学主义情结日益凸显,从而在科学殿堂中树立起堂皇的科学形象。

2.理性精神越位

从哲学发展历史上,有两种视角来指称理性(崔月琴,2003):一种是从本体论视角,被称之为传统理性。这种理性被视为宇宙之本源和世界之灵魂一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实体,是世界客观的秩序原则,以柏拉图和黑格尔为代表。传统理性哲学将理性视为无所不包,决定着万物的总体结构、运行秩序和格局,并一直致力于人与理性的客观秩序的和谐;另一种是人性论认识视角,被称之为启蒙理性。在传统理性统治的时代中,科学被界定为对超越时空界限,永远追求自然法则的一种精神。人类的理性能力独立于感知和身体运动;理性是一种自治的能力。所谓自治就是可以与身体相分离。理性在心理学追求自然科学的过程中,渐渐成为了维系和支撑心理学科学化水平的基本精神和规则,并将其发展到极致,上升到了理性“主义”的高度。从根本上而言,无论是信息加工心理学还是同时经历了“心理学转向”的早期认知语言学和认知人类学,都在追求一种普遍理性形式。这就是当时的所谓的“时代精神(李其维,2008)”。认知心理学中表征模式与网络模式其实就是在控制条件下试图实现对人内在心智的探索。这种探索从实验室环境设置,到实验过程控制,再到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对比,实际上是在科学理性精神支配下,以价值中立的立场,以精致的机械图景式自然科学传统为支配,人的心智系统被视为是机械性、线性存在,以严格和精心设计的实验室环境为背景,以标准化、规范化和量化的实验程序为手段,以计算机类比人类大脑,期望能建构起在时间和空间中关于人的具有普适性的心智体系。认知神经科学中理性主义精神体现的更为明显。它以神经生物学研究技术与研究方法,彰显逻辑力量的话语方式,中立研究立场与普遍性结论为根本特征,把行为、认知和脑机制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从分子、神经元等微观水平上和系统、全脑、行为等宏观水平上全面阐述人和动物在认知与信息加工过程及其神经机制。这种研究模式是为了实现其研究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将人的心理与人的神经系统建立关联,从中找到人类心理的具有普适性的解说。因此,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出于对理性精神的操守,不断成就心理学自然科学的模式和传统,也为自己获得了自然科学自身规定性、合法性和合理性。事实上,它们的研究在学理上所从事研究依旧是替代性研究,就是以对心理行为研究代替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关系研究,对理性思想崇拜代替对个人与群体研究,对抽象人格特质研究代替了现实生活中真实个体身份研究,对抽象的“心理”实体研究代替对心理日常现实研究(周宁,2005,第39页)。这种替代性研究其实是理性主义过渡张扬的直接体现,其结果是把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中的“人”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中被抽离出来,置于狭隘的科学实验环境中,成为了平均化、平面化、匿名化、结构化及抽象化的“人”。因为科学心理学从始至终一直贯穿着理性精神和逻辑分析思维,心理学家希望确立人的行为和心理功能元素周期表……文化被看作是情景因素,并没有包含在设计当中(Kim,2000)。

3.心理学生态性失位

心理学“生态性”是针对心理学实验室研究许多人为因素,脱离了日常生活事件而提出来的(傅荣、翟宏,2000),探讨的是如何能获得实验的严格性而又要保持实验的生态学效度,即心理学实验室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的真实性问题。“生态性”来源于生态学(Barker,1968,pp,124-136)。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及规律,并探讨生态环境对有机体造成影响的科学。它主张人类的天性亲近自然,亲近生命,具有一种生态无意识。这种生态无意识潜藏于内心,是一种自我观念在内心扩展结果,最终成为一种有机体与生态系统生活的认同和相互渗透的自我意识。(Barker,1968,pp,5-14)

事实上,由于个体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环境就不再是对个体的简单刺激,个体也会对环境产生反作用。行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双向互动性、发展性和关联性,可使有机体获得适应,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实现自主的能动性。心理学家卡思玛指出“文化提供了物质与符号工具。人类正是通过文化去适应他们所处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并建构关于世界与自我的观念,即遗传信息与文化信息交织在一起,共同形成人的心理发展过程”。(Kashima,2000)从这个层面来讲,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范式都面临着生态性效度缺失的尴尬。很显然,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将人视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存在,在精心设计特定的实验环境中,以精致的实验方法为支持,履行着严密的实验程序设计。然后,将得出的实验数据经统计分析后,客观地寻求人的心智与神经过程之间的关联,力求做到结论的外推性和普遍性。这里,其实是将人类心理从其所生长的“生态环境”中被剥离出来,被看作是一个单一、纯粹、抽象的“心理”实体,去除可能会影响和制约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生态性”因素,以符号表征、神经元网络及神经基础为研究模式,以计算机或脑无损伤成像设备为研究工具,让人的心智面对有限的若干刺激,期望着实验程序和结果与预设相同,然后将实验结果推广到现实生活中的人类。这种类推式研究必然会产生生态学效度失真的问题,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实验室研究知道对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知觉价值很小,因为考虑到实验室知觉研究人为性,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无法看到实验室环境中所设计的一切,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对人的知觉在现实生活中解释的信度(Winter,1996,pp,239-241)。“就人的心理过程来说,心灵和世界是一个更大或整体的共同组成部分,相互分享着它们的特性。其中,情境变得非常重要,因为脱离了情境就无法理解任何东西”(Yanchar,2005,p,172)。所以,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有关生态学效度问题既关涉到其研究结果的外推的广度,同时,也影响到研究过程的普适性,这是两者在追求科学化过程中为确保科学性和精确性而牺牲其生态性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之一。

4.逻辑语词体系错位

与其他形式的科学一样,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充满了逻辑语言。通过语词分类,把知觉混沌的世界秩序化,从而便于认识和实践,这既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本能(石中英,1999,第86-97页)。当语词逐渐演绎,伴随着人类理性的无限膨胀,它已经成为一种思维表达的工具,演变成一种中性的、客观的、无意义的、简单的“符号”。以这些特质为特色的“符号”发展成为概念和判断的表达手段以后,其实,它已经放弃了丰富性和充分性的语词意蕴而获得了科学概念,具有了抽象性和确定性的新的形式。从而,语词仅仅作为一个单纯性和中立性“符号”而日益孤立起来,彼此之间已经失去了联系。每一个语词只有依靠自身种属的分类系统和逻辑联系,按照一定的发生程式才能与其他语词发生联系。于是,逻辑演绎力量不断得到发展、壮大和膨胀,以至于发展出了一个越来越庞大的逻辑语词体系。所以,精确性、确定性、准确性、普遍性、同一性等特质成为了科学语言的标志和语言诉求(石中英,1999,第170-171页)。

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秉承了自然科学中逻辑语词的精致性和中立性,奠定了逻辑语词的优势地位,至于心理学中具有丰富表达意义和智慧的理解性语言,如隐喻语言或日常语言,因为其并不具备逻辑语词的精确性与客观性,所以,也就在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话语表达体系中失去了话语权。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中存在大量的凸显以简单性、抽象性和精致性为特征的逻辑语词或话语元素,如神经机制、神经元、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符号表征、计算表征、语言结构、心智类比、结构方程等,其研究过程是在精确控制实验室中,以计算机、ERP、PET、fMRI等作为研究工具,以生理学语言、数学语言和神经生物学语言为话语方式,构建起以最简单的逻辑语言形式来阐释和说明最复杂的人类心理心智,并追求普遍适用性的一种准则。因此,从一定层面上而言,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以无所不包的科学精神建构起结构化、平面化和抽象化的逻辑语词世界。只是,这个过于理性和客观的科学世界已经远离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这样的逻辑语词世界只能容存我们的身体,却无法安顿我们的灵魂。

5.人的主体性缺位

西方心理学历史上,还原论(reductionism)始终伴随其科学进程。还原论是主张把高级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的一种哲学观点。它认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种现象都可看成是更低级、更基本的现象的集合体或组成物,因而可以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还原论派生出来的方法论手段就是对研究对象不断进行分析,恢复其最原始的状态,化复杂为简单。只是,还原论一旦从适用走向极致,它的作用则会走向反面,所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心理学中人的主体性迷失。认知心理学基于计算隐喻,心智被认为是按照某种程序对符号进行的操作。第一代认知科学的任务就是去为各种心智活动构建各种算法和程序(Stin,1990)。在认知心理学中,符号加工模式被还原为信息的接受、编码、提取和输出过程,信息在各个独立的加工单位中依次得以处理,最终输出信息。所以,认知心理学将人脑类比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同于人的智能,智能运作类比计算机信息加工,这是典型的还原论模式。有学者指出,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最大成功与最大失误在于对于符号表征及其计算的假设过于依赖,以至于把“人的智能”与“人工智能”完全等同起来,模糊了心与物的界限(杜晓霞,2009)。认知神经科学主张利用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方法对复杂的运动、意识、注意、语言以及学习记忆等高级神经机能的生物学机制进行研究,即通过脑认知成像技术所观察的乃是伴随心理现象而发生的脑神经生理活动。它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寻找各种认知活动的神经系统分子基础,在细胞以下基因分子水平对脑的实质进行探讨;单神经元放电和脑皮层场电位的记录让人们能在细胞水平了解认知功能的神经电生理的基础等。所以,以还原论视角,认知神经科学是从神经与大脑的层面来回答和解释“大脑如何创造精神”这一核心命题。正如有学者主张,认知神经科学是还原的,所以它不能完全解释一个人的心理。它最多只能说明神经事件与认知或行为事件之间的相关。文化、历史条件等是理解人类知识和行为的真正相关因素,神经科学对这些没有真正解释(杜晓霞,2009)。丹尼斯就对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趋势表达了警醒与反思,他说:“心理学正面临着在某些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完全受到各种脑研究驱动的危险”,他指出,认知神经科学“不能取代心理学的行为层面的研究,因为所有的神经科学实验设计必须基于已知的心理学的知识”(荆其诚,2006)。我国有学者也很清醒地认识到,通过脑认知成像技术所观察到的乃是伴随心理现象而发生的脑神经生理活动。凭借这些生理活动往往难以区分复杂丰富精神活动的特异性,因此现今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尚不能用来寻求心理现象的因果解释,众多研究只是揭示心理现象与脑神经活动的相关关系。所以,需警惕丧失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性而迷失自我,避免走入企图将心理现象还原为生理现象的盲区(张卫东、李其维,2007)。

结论

当下,认知心理学在困境中出现了转向,开始强调把认知放到实际生活中加以考察,将认知的本质视为一个活的身体实时(real time)环境中的活动,因此出现了以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概念为核心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强调情境性、具身陛、动力性是第二代认知科学的首要特征(叶浩生,2010)。第二代认知科学有着这样基本的理念,即人的鲜活经验的变化,可以由脑与行为的变化来说明;反之亦然。认知科学从符号范式、联结主义范式到聚身范式,其实是暗含了这样的一种心理学视角转变:从自然的到自然的与现象的整合(胡谊、桑标,2010)。如果说第一代认知科学的符号计算范式展示了人类有意识的符号思维活动的重要特点,即一种遵循规则的逻辑能力,但是这个范式不能充分地描述常常是无意识的身体水平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具身认知方式则不是描述的、序列的、离线的(off-line),而是协调的、并行的、在线(on-line)(Clancy,1997,p,1)。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作非此即彼(either-or)的取舍,而是应该采取克兰西深入分析的“既-又”(bothand)的综合方法,“最重要的是,我不认为描述的模型是错误的而情境认知是正确的。相反,我的宗旨是揭示不同观点如何可能调和”。(Clancy,1997,p,3)

第6篇

关键词:高校 钢琴教学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当中加以应用是一个新的概念,人们在正常的认知下是对感知以及注意和思维规律是相遵循的,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有着千差万别。高校钢琴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就能够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保障,对学生在钢琴的学习过程中在弹奏上有效调整,帮助学生强化钢琴学习的能力水平提升。

一、高校钢琴教学的现状及认知心理学理论分析

(一)高校钢琴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校的钢琴课程教学在当前的教学中不是普遍的课程,所以在教学的成熟教学方法模式上还没有形成,当前我国的高校钢琴教学还处在初期的水平阶段,这就不可避免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国高校的钢琴教育也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后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果,但也由于在经济发展层面不平衡的影响,使得高校钢琴教学的现状并不是很理想,学生在学习钢琴课程的水平差距还比较大,有的是教师教学中重技术而轻表现,在教学的范围层面相对比较狭窄。

高校钢琴教学的发展中,以前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对音乐学院专业教学模式的模仿,没有高校自身教学的特点,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练习曲以及复调等作品进行学习。高校和专业音乐教学间有着联系但又有着区别,所以不能盲目的进行模仿复制,要能够体现出高校钢琴教学自身的特点。高校钢琴教学中是采用个别授课的形式,然后口传心授和手把手的教学,这些教学的模式对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体现,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素以会成为学生钢琴学习的阻碍。对高校钢琴教学问题层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方面的因素比较突出,由于比较缺少打破常规的勇气,所以就一直在教学中占据着主体地位,习惯性的对学生灌输钢琴知识,老师在这一过程中的教学主观性较强,再有是学生比较缺少主观能动性,所以就使得整体的教学效果不佳。

(二)高校钢琴教学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分析

高校的钢琴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新的教学理论就能从很大程度上改善当前教学现状,而认知心理学的应用是近些年比较流行的方法,这是最新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内容。这一理论主要是对人类观察不到的内部心理机制过程的研究,如记忆改变以及信息加工等,然后还对个体在外界的事物心理特征以及行为习惯有了明确化。从国外对这一理论的应用就能看出,在和钢琴教学方面的联系比较紧密,主要是对钢琴教学中的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在曲风以及知识理论和教学的板块等实施了排序处理,然后结合实际教学规律实施教学,在这一理论的应用下对学生的钢琴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程度提升。高校钢琴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重视教学趣味点,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钢琴学习的乐趣,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实际教学中来。

二、高校钢琴教学中认知心理学理论应用策略探究

(一)将认知心理学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加以应用要能按照相应策略,首先就要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充分考虑,高校学生的特点主要包含心理和生理层面认知。从学生的生理认知而言,主要是由于学生在这一阶段还处在青春期末期,在身体上的器官发育基本成熟,这对学生的钢琴学习就比较有利,钢琴的练习在手部的发育上比较重要,这能使得学生在练习中力度的应用比较突出。由于学生的手部骨骼没有完全的发育成熟以及手指的灵活度还不是很强等,这就会使得学生在钢琴学习中节奏上存在一定难度。所以老师要针对这一特点立足于心理认知理论的应用,结合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意识实施钢琴教学,将学生的记忆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得到充分提升。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要注重对学生注意力和听觉的培养,注意力是钢琴学习的重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能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以调动。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入到学习当中,而钢琴的学习是长期的练习过程,时间上相对较长就会让学生觉得比较枯燥,所以很容易使得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则主要是对学生注意力加以培养,让学生集中精神学习钢琴。然后对学生的听觉能力进行培养,主要是对学生的审美以及鉴赏能力提升进行的培养,让学生在钢琴的弹奏以及听觉上得以协调发展。

(三)具体应用过程中要对学生认知结构构建得以重视,能从概括性以及原理性的知识着手,然后逐步的安排具体化以及实践性较强的知识,这样就能比较轻松的将知识归入到原有知识体系当中,并能形成自己比较熟悉的知识架构。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会存在着学生学习几年的钢琴后对演奏方法有几种还不是很清楚,在风格流派上更是云里雾里,这也从某方面说明了教师在认识理论和实践弹奏的塔型知识结构层面都没有得到良好的构建,所以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也没有自主的建构。老师对此要能充分重视学生认知理论方面的教学,让学生对乐理以及音乐史等内容都能够得到良好融入,从而来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化的思维学习习惯,这对学生钢琴学习的效率提升也有着积极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的钢琴教学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也会成为重要的学习科目,所以在当前就要能充分地重视教学的模式创新,积极地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在钢琴教学中加以应用,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以及全面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敏.认知心理学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音乐时空,2014,(18).

[2]刘淑萃.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4).

[3]包慧琴.高校非音乐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内容探究[J].艺海,2013,(07).

第7篇

关键词:观察法;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意义

一、引言

观察作为人类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认知心理学作为研究人如何觉知、学习、记忆、思维和决策的一门科学,是继行为主义之后心理学的第。它在承继过往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形成了以反应时测量、口语报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为主的独特研究手段,而作为心理学研究古老方法的观察法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意义何在呢?

二、观察法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历史地位

心理学作为一门中间科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共同孕育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观察法在两者对心理学的探讨和研究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科学对心理学的探讨以哲学心理学为主,其研究心理学的主要方法是观察和思辨,观察是思辨的前提,也是检验思辨结果的手段。自然科学对心理学的探讨主要以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物理学为代表。其中生理心理学在探究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中自然离不开观察,而以韦伯和费希纳为代表的心理物理学在发现感觉阈限和对数定律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观察。

认知心理学是基于信息加工理论来探究人的认知过程。其虽然起步较晚,但却源远流长。对认知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始于构造主义学派。冯特认为对认知活动的研究就是分析感觉的基本要素。构造主义研究认知的方法是内省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内省法乃是观察法的一种变式,两者的区别在于观察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自己,后者的对象是他人,但二者在基本原理上一致。

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客观行为。因而,作为研究意识活动主要方法之一的内省法也被拒之门外,但观察法仍然是行为主义研究心理活动的客观方法之一。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活动的探讨主要表现在对知觉的研究上。格式塔心理学以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为其主要哲学基础,其方法论主要是一种纯粹的经验的观察。

三、观察法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地寻找信息、接收信息并在一定的结构中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自我观察是口语报告法的核心,研究者探究被试认知活动规律的基础是被试出声报告的材料,而出声报告材料的准确性取决于被试自我观察的水平。

反应时测量法同样离不开观察。反应时测量法中,无论是实验的主试还是被试,都需要进行观察。被试需要对特定的刺激进行特定的反应,而主试则需要观察被试对刺激的反应是否符合实验要求。最后,对于实验得到的数据同样需要主试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脑成像技术得以应用于人脑的认知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当中,并促使认知神经科学的诞生。脑成像技术的应用使研究者的视野得以向微观层面延伸,研究者可以通过相关的仪器设备直观地观察到认知活动的生理机制,更深入地研究认知活动的结构与功能。

此外,近年来兴起的生态学研究取向对于在实验室中进行的认知心理学研究结论持怀疑态度,强调要在自然情景中研究人的认知活动。在自然情景中研究人的认知活动,观察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自然情景中的认知研究需要准确地描述认知,这离不开科学细致的观察活动。

四、总结和展望

无论从认知心理学的历史渊源,还是从当今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来看, 观察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尽管当前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观察无处不在,但是研究者往往将其视为一种辅工具,甚至将之视为维持日常生活的普通观察,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以重视。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迈向生态化,它同人类的实际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相信观察法也会受到更大的重视。

参考文献:

第8篇

词汇、语法、语音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词汇学习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英语学习的成败。本文拟从认知心理学和语言本质及其规律出发,对大学生英语词汇认知过程进行分析,针对学习者对词汇信息加工过程的特点,通过研究理论、实际调查等方式将多种思想相结合提出更为理想的英语词汇教学模式。

一、相关理论综述

1.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认知心理学认为,外部世界的信息首先通过感觉刺激进入人们的大脑。感觉信息进入大脑后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将感官获得的信息转化为有组织有意义的整体。但是这加工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将接收的信息叠加累积,人们的大脑是依据过去的经验对输入的刺激加以编码、记忆和贮存的。当人们需要运用这些信息时,再经过大脑的检索、选择然后提取和运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就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其核心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王魁、汪安圣,1992)

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本观点

语言学家Widdowson指出“语言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综合的,记忆中的问块,另一部分是分析性的语法规则。”(WiddowSon,1999)研究结果表明,某一语言的本族语使用者成年后仍继续扩大词汇量,而成年后语法方面的发展却很小。由此可见,词汇习得是整个语言系统习得的重要内容。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在习得词汇的一定基础上才能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

3.认知心理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联系

依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语言的词汇记忆学习受到极大关注。同时受传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影响,教育手段方式的提升与发展被认为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两者的影响之下很多教育学者都把重心放在如何进行词汇教授上,往往忽视学习者自身大脑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否认人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E.C.Tolman提出了S一O一R的信息加工模式。正是这一模式的确立,解释了为什么教师教育相同而学生吸收掌握的知识水平、能力程度不同。因此,想要真正有效挖掘外语教学的深度,学习者自身信息加工过程和学习者个体差异应视为研究重点。

二、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途径

词汇习得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直接的词汇教学,学生对词汇进行直接的有意学习;另一个是从语境中偶然学习,这是一种无意学习。本文研究小组对温州医科大学的1000名大学生(含大一、大二等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调查发现:64%的学生认为语境中的偶然学习对自身的英语词汇记忆帮助最多,主要有课外的报刊杂志阅读、影视作品欣赏、会话习得,36%的学生认为直接的词汇记忆对自身英语词汇记忆效果最明显,其中包括教科书中的课后词汇背诵和其他的英语单词本、字典背诵。通过调查,笔者总结:对于大多数学习者而言,课堂的直接词汇学习有一定成效,但是效果甚微,与此相反,通过杂志报刊、影视作品等方式从语境中无意学到的词汇占了大部分。大学生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语境习得的理论中得到启发,构建出一种词汇教学的模式,把语境习得这种偶然的、缓慢的、渐进的过程提升到课堂中的词汇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增加词汇的接触量,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会话、阅读、写作水平。

三、信息认知过程概述

1.信息的输入、编码和译码

认知心理学家们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即认知加工。认知加工是极为复杂的过程,是人从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和内部各种联系的心理过程。其包括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提取、输出等环节。例如,学习一个英语单词“apple”,学习者首先耳朵感受到其音“apple”,然后学习者通过感觉联想到apple这个客观物质的个别属性,“红色或绿色,圆形,味道香甜,可食用”,对“apple”这个词与感觉相联系进行编码,把声音“apple”和这些意义关联起来,进入大脑中的短时记忆模块中。当教师在黑板上重现apple的图象或者是拿出一个真正的apple时,学生就从记忆模块中进行搜索,组合出“红色或绿色,圆形,味道香甜,可食用”这样一种信息,然后把这个信息和“apple”的发音关联起来,于是发出“apple”的声音。如果教师不停的反复这种练习,“apple”这个词的语音,意义就被储存到了学生的长时记忆模块当中,这样,就完成了一个词语的学习。

2.信息的识别和短时储存

瞬时记忆储存的是原始的感觉信息,也就是学习者第一次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因此也称为感觉记忆。学习者对客观事物发出主观的注意并进入短时记忆系统中时,感觉信息才能得到识别,成为知觉信息。例如,“apple”这个词在学习者进行一定的联想和记忆之后,无论是女教师来念,还是男教师来念,或者是由别的学生来念,学习者都能识别出来。但是这仅仅是大脑的瞬时记忆。瞬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请看下面一个例子。请识别下列一排数字,然后再复述出来。7849178305786977830178428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串数字具有一定的规律。现在将上面这排数字重新排列一遍,如下:78491,78305,78697,78301,78428观察便可发现上下两排数字是完全一样的。只是下面的一排数字多了6个逗号而己。但是我们能够毫无差错地复述出第二排的数字。再看一个例子。同样请记住下面一系列单独的字母组合,然后再复述出来,顺序可以变化。BDAAABCEDBBBACCDADAEBABCBFAGCAAFCBBEDADC这串数字没有规律。现在将上面这排数字重新排列一遍,如下:AAABACADAEAFAGBABBBCBDBEBFCACBCDCEDADBDC同样观察便可发现前后两次出现的字母组合是一模一样的,只是按照规律进行了一定的整理。在整合之后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复述出字母组合。正如前面说述,人的瞬时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孤立地记忆一个个词汇信息非常困难,但是倘若寻找一定的规律进行一定的分类分块,记忆起来就相对容易得多。这启示我们:知识组块有助于我们的瞬时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起更多的词语知识组块,每个组块当中尽可能多地储存如词语。那么这样,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扩大词汇量。

3.信息的长时储存和提取

长时记忆是指将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习和反复重复之后,在头脑中储存的长久的记忆。也就是说长时记忆是短时记忆反复重复到一定程度的阶段。长时记忆是学习者真正的信息库。但是并不是说当信息进入人脑的长时记忆系统中后,人就永远不会遗忘这些信息。然而学习者能否将信息深入大脑深处真正掌握知识,这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有关,比如学习的目的,学习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爱好,以及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等等。

4.信息加工的控制过程

信息的输入、编码、译码、储存、提取和输出,是一个系统的加工过程,但是由什么来组织进行这个加工过程呢?1948年诺伯特维纳发表著作《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发表以来,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就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受该思想影响语言学家纷纷认为人的大脑中也存在这样一个抽象的控制系统,负责对信息加工的过程进行监视、检查、调节和控制。而大脑的控制过程本身也是学习得到的,它使人学会怎样去加工信息怎样更有效率地学习。从中当代认知心理学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元认知概念简单地说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学习者可以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知道学习,更要懂得如何学习,通过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学习者能更有效地控制信息的加工过程,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四、认知心理学对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启示

1.运用语义网络积累词汇

根据认知心理学信息编码和记忆模式的理论知识,运用语义网络模式进行词汇的识记和积累。(1)类比法:根据两个词语在某些特征上的共同点,用己学过的词,推出另一个词语。比如“hotel”推出“restaurant-shop-departmentstore-cafe”。(2)同义法:把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归到一起进行比较和记忆。例如,表示高兴的词语“glad、happy、pleased、joyful、cheerful”等组成一组,表示难过的感情词语“sad、sorrowful、grievous”放在一起记忆。(3)对立法:利用反义语义场中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解释词义。比如:big—small、many—little、fat—thin、tall—short等等。(4)种属法:按照事物种属的性质对词汇进行归类,比如:color(red、yellow、blue、white、black),animal(cat、dog、pig、chicken、cattle、ox)(5)联想法:利用发散性思维记忆。比如由“beautiful”一词,可以联想到“beauty、flower、moon”等。

2.通过语境设置提高词汇的重现率

词汇习得不仅取决于出现的次数,更在于呈现的方法和技巧即所在的语境。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大多数词汇知识习得是通过阅读、会话等无意中习得的,那么制造大量的阅读、会话等机会就可以使本身无意中出现的词汇频繁出现,从而让学习者习得。但在大量的语境中习得词汇的时间仅仅依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外应当进行大量的练习。

3.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

知识的有效获取要求学习者不仅要知道学习,更要掌握有效学习的技巧和能力。元认知能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有效获取。学习者需要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过程,如何对自身的认知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主要可分为四方面:(1)计划;(2)选择注意;(3)自我监控;(4)自我评价。另外,学习者自身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无意识去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元认知策略的,但是作为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把这一概念融入到教学中,让学习者有意无意的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如通过交流,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个性特征,了解自己现有的英语水平,了解同班别的同学的长处和短处以及别人的学习方法。这些都可以促进学习者加强认知主体即对自我的认知。

五、结语

第9篇

论文摘 要: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和灵魂,词汇学习一直贯穿于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词汇记忆更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然而,我国广大英语学习者却苦于找不到词汇记忆之良策。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入手,探讨不同记忆策略在词汇学习中的具体应用。 

  

 

 

一、词汇记忆的认知心理学初探 

 

记忆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在人脑中的重现,记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涵盖了三个环节,即:信息的编码(识记)、储存(保持)和提取(回忆或再认)。人类的记忆过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信息传递同时都伴随着大量的信息丢失。在我们全部的感觉信息中,能够进入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在短时记忆中经过处理和编码了的信息才能进入长时记忆。一旦信息进入了长时记忆就能被我们记住。没有经过编码转换的信息是不能够进入长时记忆的,而是很快被遗忘。桂诗春认为,人们在编码的过程中用各种方法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以便使新信息融合入长时记忆。 

 

二、词汇记忆的过程 

 

心理词汇的储存和提取与记忆范畴中的词汇处理过程是一致的,包括了三个过程。 

1.词汇进入短时记忆。我们感知到的所有无意识和有意识的信息都会被感觉记录器接受,但很快就会消失。只有选择性感知的信息,也就是注意到的信息才能进入短时记忆进行加工。外语学习者在用视觉、听觉、视听觉、乃至触觉学习到词汇不一定都会进入短时记忆。如果接触新信息时缺乏目的性,进行语言操练时盲目地记忆或没有针对性地记忆,或者把操练和记忆分割开来,都会使被记信息得不到注意,以致记录器接收了的信息不能进入短时记忆。 

2.词汇从短时记忆进入到长时记忆。短时记忆中的词汇经编码处理后便会进入到记忆系统的长时记忆。这一过程是对词汇进行进一步的编码和组织,使之进入长时记忆并储存起来,因此我们的认知能力,即形成思想的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心理词汇的提取。我们的亲身经历可以感觉到词汇的提取和储存的通道是一致的,当我们的感觉器官通过各种途径感知到一个词汇,比如视觉、听觉、视听觉、触觉(相应的词汇称为视觉心理词汇、听觉心理词汇、视听觉心理词汇和触觉心理词汇),人脑记忆系统就会以相应的通道去激活、提取相应的心理词汇。forster于1976年提出了串行搜索模型。串行搜索是指按次序挨个搜索某个目标词汇的过程。检索到了该词以后,再去提取关于这个词的相关信息(如发音、拼写、含义、词性、句法、语用等)。激活的单词再经过搜索可以被提取,接着单词的信息也被提取,学习者就可以顺利对这个单词进行理解和使用。以上两个模型各有特色,我们在提取不同类型的词汇时也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如下将对各种策略进一步的论述。 

 

三、词汇记忆策略 

 

依据bahrick的实验结果证实影响词汇记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如何呈现词汇。他指出了认知词汇的三个层次:最浅层的认知是仅重复词的读音,记忆效果差;第二层次是分析词在句中的语法结构,认知效果较好;最深层次的认知是把词汇放在整个句子中去观察,在语境中分析其搭配和作用,记忆效果最佳。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运用是语言习得的最高层次,其习得效率最高。因此,在词汇学习中,一定要通过实际运用来记忆和理解词汇,只有在语言性语境中习得词汇才能取得好的记忆效果。以下列举了几种具体的记忆策略: 

1.情景记忆 

“情节性记忆”这一术语源于1879年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著作。本世纪六十年代后,心理学家发现意义在长时记忆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逐渐向语义记忆研究转移。心理学实验表明:与被试亲身经历过的情节、场景相联系的知识比较容易进人长时记忆中,得以保存。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语境对人的认知活动有较大的影响。吕叔湘曾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情景记忆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单词记忆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字根环境、派生环境和语用环境)中学习,使学生通过语境将生词与已掌握的词汇或其他知识相联系,提高对生词的回忆能力。这一策略建议学习者应该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把英语词汇放到特定的语境之中记忆,在听、说、读、写的练习中来理解、记忆、复习巩固英语词汇。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高效学习英语词汇,更益于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达到英语词汇活学活用的目的。 

2.联想记忆 

联想记忆指对单词的各个意思之间的联系进行联想,从而掌握单词各义项之间的联系。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联想对本来各自孤立的词汇进行加工,尽可能的将新旧知识相结合,如通过对比记忆同音异义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派生词及词汇的上下义关系等可以举一反三、增强记忆。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联想是对信息进行积极的加工和整理的过程。认知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了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大多是通过联想完成的。学习外语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词语出现的语境常常能促进我们更有效的理解和记忆词汇,这就是认知心理学所说的“编码作用”。认知心理学实验还证实,语境能扩大记忆单位的容量。(王阳明,1990:p.141)复杂的词,尤其是多义词,更应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理解和记忆。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如能把联想记忆与形象记忆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然而并非所有的联想记忆都会有较高的记忆效率,因此联想记忆要遵循“认知经济性”的原则。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字符少、常见、或已熟知的事物作为联想对象。 

3.利用原型范畴理论记忆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短时记忆有一个固定的容量。这个容量称为记忆广度。人的短时记忆广度约为“八个不相关的字,或七个不相关的字母,或六个不相关的单词”(桂诗春,1985:p.128)。因此在词汇记忆中应当从基本词汇的基本义入手,逐渐向其他词汇和词义扩展。认知语言学认为,知识是以网络形式存在于人脑中的。在这个网络中,有些知识位于中心(如鸟类中的麻雀),有些知识处在边缘位置(如鸟类中的天鹅)。位于中心的知识就是网络的原型,它们更易于被提取和记忆。英语学习中,每个单词也都有其基本意义和引伸意义,掌握了基本义后,再向词义范畴的边缘发展,这便是原型记忆模式在习得词义范畴上的运用。 

4.理解记忆而非机械记忆 

我们以往记忆词汇都采取机械记忆(也叫强记)的方法,它不需要理解事物或单词的意义而单纯进行简单的重复,是一种典型的有意记忆,它要求我们不断地复习强化,这样才能巩固所记单词,英语单词很多需要采用这种记忆法。然而随着我们学习新知识难度的加深和容量的加大,我们更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记忆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就是很好地尝试。此外,实物、图片、动作演示也能提高我们对英语词汇的直观性、立体性的感受,对单词的音、形、义全面理解。理解了意义,就容易记住,理解越深刻,记忆得越牢固。在理解的过程中,学习者要做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手到,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记忆活动,从而提高词汇记忆效率。同时词汇记忆要多归纳比较,从中悟出规律,对一些概念抽象、结构复杂的词语,应将其形象化,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 

四、结语 

以上都是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英语词汇记忆方法,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智力与学习效果的关键,其中学习动机是重要一项。因此,如能在积极的英语学习动机的驱使下配以科学的记忆方法,学好英语不再是梦。 

 

参考书目: 

[1]卜元.影响英语单词记忆效果的三因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 

第10篇

论文摘要:多媒体教学从整体效果上看似乎优于传统教学,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教学效果。但是,有研究者分析了35个多媒体教学研究,发现其中有10个研究显示多媒体教学差于传统教学。因此,从认知心理学的多种理论和模型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与心理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

一、问题的提出

多媒体教学指的是用图、文、声、像和动态视频等效果直观地把传统媒体技术条件下难以表述的现象与过程主动而形象地显现出来。通过形象的手段来表达抽象的内容,引导学习者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使教学方法多样化,从整体效果上看似乎优于传统教学,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教学效果。但是,Liao考察了35个多媒体教学研究,发现其中有10个研究显了负效应,即多媒体教学差于传统教学。为什么会出现多媒体教学效果不一致呢?如何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而排除其不利影响,或者说,如何根据相关的学习心理学规律进行相应的多媒体设计,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

二、多媒体教学的认知心理学解释

早在1971年,Paivio谈论了双重编码理论,认为文字和图像各有其记忆系统,对同一个对象进行图像和文字加工能够使这两个记忆系统获益。如果我们能够同时提供图像信息和文字信息,那么将能够促进知识的学习。而Bad-deley提出的工作记忆理论认为,人的工作记忆可以分为语一音环路、视空间画板和中央执行系统,这个系统是资源有限的,听觉和视觉是两个最主要的信息获得系统,因此,如何通过两个系统协同工作促进信息的获取成为多媒体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柱。建构主义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一个学习者积极参与的过程,学习者选择感兴趣的信息,并将它们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结合起来,从而获得一种建构性的新知识。

从这三个理论可以看出,进行多媒体教学有其现实可行性。更重要的是,由于人类自身的限制,多媒体教学尽管试图采用多通道方式充分利用人类的能力,但是如果多媒体设计不合适的话,如超出了人类工作记忆的负担,那么将影响学习的效果;而建构主义则启示我们,如何在多媒体设计中将原有知识结构结合起来显得非常重要。

三、多媒体教学中的知识获得过程

Schnotz等提出了一个从文字及图像中获得知识的模型,认为文字和图像经过一些表面加工后,再通过主题加工,学习者在最后建立一个有关知识的心理模型。而影响力更大的模型来自Mayer及同事的一系列研究。

Mayer等人在上述认知心理学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模型,对信息传递、信息加工与长时记忆整合整个流程进行了分析(见图1)。他们将信息传递方式分为叙述和动画两种,在感觉记忆中,眼睛和耳朵分别获得信息,并将信息分为声音和图像两种,因为根据Baddeley的工作记忆理论,所有的信息都要进人语音环中,所以文字信息都是通过声音信息的形式进行加工的;声音信息进一步被语言模型分析,而图像信息则被图像模型分析,相应的先前知识从长时记忆中激活提取出来,与两个模型中的信息进行整合。这一模型的核心在于信息的分类及对学习过程中工作记忆的刻画。

实际上,正如前面对工作记忆理论的分析一样,如果多媒体教学对工作记忆的要求过重则会抑制学习的效果。认知负荷理论进一步对多媒体教学中的工作记忆做了分析(见图2)。这一理论认为,由于许多不良教学形式导致了学习者的超负荷,减少了分配给学习活动的认知资源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减少这些无关负荷非常重要。他们区分了三种认知负荷:内部认知负荷(Intrinsic Cognitive Load ),这是与学习材料相联系的。学习者未能充分掌握恰当的认知模式/图式时,将出现高的内部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荷(Extraneous CognitiveLoad ),这是与教学材料设计不当引起的。于不良的教学材料

设计而导致学习者需要花费更多的认知资源进行学习,但这种认知负荷对学习是起负效应的;与材料相关的认知负荷( Germane Cognitive Load ),它包括加工认知负荷和元认知负荷两部分,前者是学习中进行更深层的知识建构中必须的认知资源,后者则是对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和对学习策略选择而投人的认知资源。由于这部分与知识的建构关系非常密切,因而在模型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这一理论,如果三种负荷总量超过学习者的资源总量则阻碍学习进行,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减少外部认知负荷帮助认知资源分配到有效的认知加工中有重要价值。

四、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原则

(一)多媒体原则

同时采用动画及旁白。在多媒体资料呈现中,仅仅呈现动画,需要学习者对动画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推理。尽管可以在动画旁边提供文字说明,但是Moreno和Mayer的研究发现,当学习者要同时注意文字和图像信息时,他们往往没有注意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而通过旁白能促进图像的理解。相应的,通过旁白,能够加快学生对动画的内在含义的推理过程,从而促进学习。

(二)空间接近性原则

当文字与相应的图画在空间上相互接近时,能够帮助学习者建立参考连结。由于不同信息在空间上的接近性,学习者更容易进行关联性的理解推理;反之,学习者会将难以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时间接近性原则

文字信息应该与图像信息同步呈现。如果一先一后地呈现,那么学习者要建立两者的联系就必须将先出现的信息保存在工作记忆中,这将增加外部认知负荷,显然不利于学习。

(四)清晰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设计多媒体时,对于多余的字、图像和视频等信息应该予以去除。因为多余的信息往往会增加外部认知负荷,分散学习者的注意资源。而清晰原则的另一个体现则是:在一个屏幕上,出现的信息应该不要太复杂,因为复杂性需要更多的资源,而将一些信息进行整合能够简化信息,同时简洁的屏幕能够使学习者迅速地把握信息的核心。

(五)多通道原则

在对图像信息进行解释时,尽量用叙述的方式而不要将所有的信息通过屏幕呈现出来。这是因为,如果对图像信息的解释以文本形式呈现,将引起图像信息与文本信息对注意资源的竞争,出现所谓的视觉“分裂注意效应”( split-attentioneffect ),而另一方面人对信息的接收可以同时从视觉和听觉通道进行,因此充分利用这一点,将减轻单一通道的认知负荷。

(六)交互性原则

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尽量能使用交互式的教学界面。交互式界面能够让学习者控制、操纵学习材料。交互式的教学材料能够培养学生的控制性及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内部学习动机。

(七)个体差异原则

学习者的智力、学习风格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如有研究发现:幼小儿童对刺激更多地进行知觉加工,而成人学习者更多地对语义信息进行编码,更可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所提供的多种信息,因而获益更大。同样的,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可能喜欢不同的编码方式,在设计多媒体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等因素。

第11篇

关键词:语意学 认知心理学 产品设计

一、语意学概念

语意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这一学科被引入到设计界后便有了“产品语意学”的产生。产品语意学是在符号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以研究产品的形态,图象为主要目的。

二、产品语意学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明示意:通过形象化的表达手法给人以感官上的向导,将事物的功能属性,结构特征之间的有机关系形象的展示给使用者,对产品使用者具有指示作用,并作用于人的视觉和触觉等器官。

暗示意:通过产品的形象能够间接说明产品在使用环境中显示出的心理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象征价值,从而使形态成为内涵性意义的物化形态。

三、沟通

将产品的本质和操作过程通过产品语意传达出来,人们的操作行为是设计者的出发点,在语意学的作用下产品本身会说话,能够告诉使用者怎么去使用。

四、认知心理学概念

认知心理学是连接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脑神经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新学科,它试图建立人脑是如何工作的理论,大部分认知科学的指导原则是把人脑视为像计算机一样处理符号,也就是做符号处理的系统。

(一)认知心理学中信息接收的方式以及它对语意学的影响

人的感觉器官主要包括眼睛,耳朵,手,舌,皮肤这几个部分,而其中作为信息主要接收途径的视觉和听觉。

视觉:太阳或者是别的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视觉对象上的时候,其中一部分光线被这些对象系数了,另一部分被这些光线反射回去。在这些被反射回去的光线中,又有一部分透过观察者的眼球投射在眼睛最敏感的区域――视网膜上。

知觉:大量的事实证明,有机体的知觉能力是随着能够逐渐把握外部事物的突出结构特征而发展起来的。在知觉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力被心理学家成为“概括”能力。即使是那些没受过任何逻辑思维训练的动物和儿童也能够毫不困难的进行“概括”。

触觉:人的知觉对外界的刺激是有选择性的,同样的刺激被不同的人接受便会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因为人们在感知对象物体的时候总是会把一部分对象作为感知的主体,而另外一部分则会作为感知的背景而存在。

(二)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过程

信息加工需要经过两个阶段:(1)在几个大脑子系统中进行的特异性加工;(2)从这些子系统中进行信息整合。信息加工过程主要包括: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语言。

注意:人们之所以能在大范围的产品里选择少数对象作为认知的中心正是源于注意的集中。可见人们的注意是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是人们做出注意选择的主要因素。

记忆:对过去信息储存的能力成为记忆,记忆又被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对信息量的存储时间相对较短,内容较少,容量大约为6个单元左右的信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短时记忆也是不可缺少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平时我们在记朋友的电话号码时,这个数字就会不停的在大脑中重复甚至一遍遍的在心里默念,

长时记忆:对过去长期信息进行存储的能力被成为长时记忆,此时的信息存储不像短时记忆那么简单,它的存储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思维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属于理性认识。

语言: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

知觉:知觉是间接的,它牵涉众多内部加工过程。知觉与行动是交织在一起的,知觉对行动的组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机体的行动和运动促进准确的知觉。

(三)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因素

上面已经分析过了在认知心理学中信息的接收方式和加工过程,在产品设计中利用认知心理学就该通过产品的形态,色彩,材料等方面来提高信息接受的效率,加快信息的加工过程。

1、形态

产品形态是一系列视觉符号的传达,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外观形式,形态的设计目的在于传递产品信息,提高人们认知产品的效率。在此从形态构成的基本方式进行形态的心理研究。

2、仿生 模拟构成/

仿生设计依赖于自然生物体,但又不是对自然生物体直接照搬,而是运用特定的艺术处理手法,对生物的结构,颜色,形态进行模仿,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仿生的手段包括:形态仿生 色彩仿生 功能仿生 结构仿生 规律仿生。

3、色彩

人们对产品的感觉首先是从色彩开始的,所以色彩是产品设计中的重要外部特征,在我们选择商品的时候,人们只需要短短的几秒钟就可以判断出对这个产品是否感,色彩已经成为影响人们选择商品的重要因素。

3、材料

材料作为设计的物质基础,自身具有审美属性。中国肚带工艺文献《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才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可见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就已经非常重视材料在器物设计中的运用。材料包括肌理和材质。

4、肌理

唐代诗人杜甫在《丽人行》中写道:“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诗句中的“肌理”是指人的肌肉表面纹理,这是“肌理”的本义。在设计中所指的肌理,是指一切材料的表面形态,任何自然材料的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纹理特征,这种特征通过人的视觉,触觉,触觉等认知过程就会对材料产生一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态度。

5、材质

材质之美不仅包括材料表面的肌理美,也包括对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社会价值以及人类情感等内容的审美。材质之美离不开“用”。

五、总结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完整的阐述在产品设计中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表达,这对在产品设计中更好的理解、运用产品语意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庆森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2年.

[2]尹定邦 图形与意义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

[3]李砚祖 造物之美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第12篇

社会认知心理学是认知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相互渗透与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在我国心理学界,关于社会认知心理学的专著寥寥无几,更谈不上在心理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当中开设“社会认知心理学”这门课程。这大大制约了我国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队伍的扩大以及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发展。由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钟毅平教授最近完成、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认知心理学》一书,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

《社会认知心理学》的出版对广大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特别是对致力于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社会认知心理学》一书对社会认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比较全面地概括了社会认知的主要议题及社会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该书不但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以及最新研究动态,还有助于我们研习社会认知的研究范式,进而帮助我们科学严谨地开展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综观全书,主要凸显以下3个方面特点:

首先,该书对社会认知的概念进行了系统客观的界定。作者把社会认知分为社会知觉、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3个方面。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刺激属性直接的整体的反应,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则是在社会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更为复杂的社会认知。同时作者把社会认知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进行了对比,详细阐述了它们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这种对基本概念的全面、系统、详尽的阐述,有助于社会认知心理学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对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以及研究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其次,内容丰富、经典,但又不失新颖。《社会认知心理学》一书比较全面地涵盖了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重点议题,例如印象形成、态度加工、归因、偏见以及自我与情绪加工问题。这些研究问题同样也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或认知心理学非常关心的经典研究问题。该书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对这些经典研究问题进行了新的阐述与探讨,使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和深刻认识,既把握了研究问题的经典性,又注重新颖性。最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用一整章的篇幅来介绍社会认知的神经基础(见此书第三章)。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我们可以借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技术手段来考察人类的社会认知加工,从神经的层面来揭示社会认知加工的本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的引入必定引领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对该部分内容的介绍上,作者参考了大量关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文献。该部分内容都来自最新发表的研究结果,体现了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最新研究动态。因此,《社会认知心理学》一书,既能让读者比较全面地把握社会认知心理学的重点及经典议题,又能让他们了解社会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动态。

第三,内容深入浅出,科学性与通俗性并存。内容的阐述方式上,此书作者可谓是用心良苦,充分从阅读者的角度出发。在各章节的阐述上,作者首先对基本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定义,语言通俗,文字精炼。对理论观点的介绍清晰完整,准确得当,在忠于所引参考文献本意的同时,用了大量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加以解释和说明,大大增加了此书的可读性,同时又不失科学性。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阐述一些重要研究观点时,作者还对该研究的实验程序进行了详尽介绍。对于读者来说,在掌握具体心理学知识或观点的同时,还明白了这些研究结果是通过怎样的实验手段和实验任务获得的。由浅到深,由传播知识到引导开展科学研究,这无不体现了此书的独到之处以及作者的真诚与严谨。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本人认为《社会认知心理学》一书可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它不但能让学生学习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而且还能够引导学生像社会认知心理学家那样去思考,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学习社会认知心理学的典范之作。期望《社会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能为社会认知心理学知识在中国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中普及以及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