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唯物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哲学

时间:2023-06-07 09:14: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唯物主义哲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唯物主义哲学

第1篇

关键词:目标表现;内容表现;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32-01

高中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水平将“华丽转身”,即选择谁,信任谁,判断正确与否,学生的思想境界都有一个质的飞跃。生物学作为高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学科的科研型决定了严肃性和唯物性。严肃对待生物,用唯物主义的教学观点教学生物,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应该成为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学中随处可见,但要确实做好这一教学贯彻工作,很有必要进行一番探索。

一、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内容表现

高中生物学是结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如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永恒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每一个观点可以反映在不同的生物知识内容中。例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几乎每一部分知识内容都包含着这个观点。同一部分知识内容,又可以同时反映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再如“生物的新陈代谢”,既可以反映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各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又可以反映事物是永恒变化的,还可以反映同一事物的内部是对立统一的。那么,应该通过哪些知识内容、进行哪方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呢?怎样才能既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而又使教学具有重点,既能体现各个观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又不面面俱到呢?这就成为我们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高中生物教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特点和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即重点进行哪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在选择和组织知识内容时,每个观点都要选择1~2个能够明显体现这个观点的典型内容,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重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等是体现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典型内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与环境”等是体现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的典型内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体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典型内容;“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则是体现对立统一观点的典型内容。通过这些典型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初步的理解,然后再引导他们在同类型内容的教学中,举一反三地逐步加深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二、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目标表现

新大纲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通过生物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新大纲同时指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关于生物与环境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关于生物界的发展的科学事实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

三、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表达方法探索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是空洞地说教式进行的,而是要密切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的,结合得越紧密,教学效果越好。怎样才能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在章节的教学目标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具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知识要能明显地、充分地说明观点,而观点则可以贴切地、深入地解释知识。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进化”与“永恒变化”的观点,就具有内在联系,可以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很重要,如果教学目标的知识与观点没有内在的联系,就很难使教材的知识与观点有机结合。

2、在教材结构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相互协调、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在安排教材的知识内容时,要把知识和与它有内在联系的、相互对应的观点组合在一起,这样编写教材,就可以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进程一致、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第2篇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总之,《提纲》在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哲学同旧哲学决裂,由此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上建立起来。当然,这种认识定格在一定的时空、一定的认识基础条件上,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费尔巴哈在哲学上,特别是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构唯物主义哲学上的突出贡献。况且,马克思哲学成果是建立在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之上,之上在某种程度上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从某种角度、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费尔巴哈也就没有哲学。

今天我们解读《提纲》,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的事业,实践创新就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所在。要在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引导人们科学地进行实践创新,既要坚持的科学原理指导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又要总结经验教训,将在改革探索中取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回到实践中经受检验和用于指导实践,解决好首创性实践无经验教训可学习借鉴的问题,纠正各种错误的倾向,不但提高实践的可行性和效益性。不管我们面临的情况一多复杂,困难有多大,只要我们能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立足于群众的科学实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成功。

第3篇

关键词:;观念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哲学方法;哲学变革

中图分类号:BO―O;B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8/09―0048―04

笔者在《论实践唯物主义与观念唯物主义》(原载《唯实》2007年第1期)、《再论“观念的唯物主义”》(原载《唯实》2008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8年第7期转载)中,对观念的唯物主义(这是我在上述两篇文章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用于概括哲学诞生以前的那些从主观设定的观念出发的唯物主义――笔者注)的实质、基本特征以及从理论上揭示其本质的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通过进一步研究,我认为有必要对观念的唯物主义的本质及其危害性作更深入的揭示,指明观念的唯物主义只不过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唯心主义,而且,其危害性并不亚于一般的唯心主义,因为它带有更大的欺骗性和迷惑性。

一、观念的唯物主义是愚蠢的唯物主义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拔高旧唯物主义而贬低唯心主义,认为一部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不断战胜唯心主义的历史,这种观点与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不相符。事实上,在整个古代和近代哲学发展过程中,其精华更多地集中在唯心主义哲学中。不了解这一点,不仅不能正确认识旧唯物主义,也不能准确地把握哲学。对此,我们可以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和历史观上来分析。

本体论是哲学的最初形态,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然而,正是在这一领域,旧唯物主义除了直观的猜测以外根本拿不出什么与唯心主义相对抗。早期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原设定为某种具体的物体,如水、气等,而唯心主义从一开始就超越了具体的物质形态,将世界的本原设定为理念、心灵等精神实体。显然旧唯物主义设定的实体反而比唯心主义设定的精神实体更容易被击碎,因为这种实体根本就不具备抽象性,而只是简单的直观猜测,这种猜测不但不能被证实,反而极容易被证伪,人们甚至无须通过理性就能将其否定。相对而言,唯心主义设定的精神性实体则颇具迷惑性和抽象性。这种实体虽不可能被证实,但在当时条件下,无论是在感性还是在理性范围内都难以被证伪,因而反倒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就这一方面而言,旧唯物主义明显落后于唯心主义,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西方哲学史的证明。例如,在何为世界本原的问题上,泰勒斯提出的“水”、赫拉克里特的“火”,与几乎同时代的毕达哥拉斯的“数”,尤其是与巴门尼德提出的“存在”,显然不在同一个思维水平上。虽然在古代后期已经出现了原始原子论,但直到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提出的“面粉团子”,仍一直保留着朴素性和猜测性。从整个西方哲学史可以看出,旧唯物主义总是被唯心主义逼得步步退缩,几乎失去所有的地盘。相反,唯心主义从一开始就带有思辨的色彩,因而,哲学史上较为完整的实体本体论体系都出现在唯心主义的哲学派别中。

在认识论上,旧唯物主义虽然也提出了反映论的观点,但由于方法上的唯心主义,他们所理解的对象仍然是一种主观的抽象,因而,他们的反映论实质上仍然是一种主观的猜测。他们不仅不知道正确反映客观对象的途径与方法,不知道应该反映的对象的实质,而且,他们关于反映论的观点也不是来自于客观的实践过程。反映论是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它符合人类认识的客观事实,在这一点上,旧唯物主义本应该是有优势的。因为,唯心主义主张先验论,而这是违背人类认识客观事实的。然而,由于旧唯物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远离了辩证法,而且又不懂得人的主体性和感性活动,因而根本无法解决人的反映何以可能的问题。相反,倒是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从抽象的角度解决了先验论何以可能的问题。尽管这是违背客观事实的,但在理论上却具有自洽性。旧唯物主义离开了人的能动性和感性的活动谈论反映性,已经从根本上失去了反映论的现实基础。在他们那里,反映的对象不是真实的存在,反映的主体也不是现实的人,因而,这种反映在本质上只不过是一种观念上的想象,一种主观上的臆想,这与唯心主义的观念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相比之下,唯心主义却拥有理论上的优势,即拥有逻辑上的一致性,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本应拥有的优势却荡然无存。

在历史观上,由于旧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远离了辩证法,并且不知道人的主体性和社会实践活动,不知道社会是历史的、发展的,因而,他们根本看不到人类的发展正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费尔巴哈时所指出的那样:“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在历史观上,旧唯物主义虽然与一般唯心主义没有什么区别,但由于它们在历史观与自然观上的矛盾,使得它们在历史观上更是毫无建树。在历史观上将历史描述为自然的历史过程的,是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黑格尔,而不是唯物主义的费尔巴哈。恰恰是黑格尔哲学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前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主义。”

二、愚蠢的唯物主义何以可能

旧唯物主义是自发产生的唯物论,它认为世界的本原在于自然本身,而不是来自于自然界之外的精神,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那为什么在尔后的发展过程中,旧唯物主义却被唯心主义所克服而逐步沦为愚蠢的哲学派别呢?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没有属于自己的哲学方法,而是全盘套用了唯心主义的哲学方法。从哲学方法的角度说,旧唯物主义从属于唯心主义,因为,它也不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而是从观念出发的,在这一点上,它与唯心主义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因此,我们称其为观念的唯物主义。从其理论所达到的水平上说,它是一种愚蠢的唯物主义,由于其内在的矛盾性和朴素性,它的理论成就相对落后于一般唯心主义,而它的危害丝毫不亚于一般唯心主义;从其实质上说,它是一种特殊的唯心主义,它与一般唯心主义的区别,仅在于本原观上具有唯物主义观点,且这种观点仅限于自然观。

以往的一切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和一切唯心主义,在根本方法上都是唯心主义的,这也正是这些哲学都不可能成为科学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什么是唯心主义的哲学方法呢?马克思恩格斯将

其概括为“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或者说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来建构体系哲学的方法。如,杜林是从主观设定的“世界模式”出发;康德是从主观上为自然设立的“法”出发,然后用这种“模式”或“法”去裁剪外部世界,企图让世界将就他们的“模式”或“法”,这是一种用思辨的观念构造世界、解释世界的方法。这种哲学方法,首先表现在哲学的出发点是主观设定的原则、概念。他们不知道,原则、概念应该是研究的结果而不是出发点,这就是出发点上的主观性。其次表现在建构体系哲学。旧哲学是通过这些主观设定的原则、概念进行思辨的推论、演绎而主观构造起来的,因而都是僵化、封闭的体系。再次,哲学家们建构这种体系的目的只在于解释世界,当然,这种解释只能是牵强附会的。当着发现这种体系与客观世界不一致时,他们不是去修正僵化、荒谬的体系以符合客观世界,而是试图用自己主观建构的体系去裁剪世界,要客观世界去符合他们的体系。这些特点是一切旧哲学共同具有的,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也不论是在对自然的解释还是在对社会历史的解释上,概莫能外。这种哲学方法,被马克思概括为“把概念归并在一起的方法”;恩格斯则风趣地将这种方法描述为以“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诀窍”,从根本上说,就是哲学方法上的唯心主义。

旧唯物主义是一个充满内在矛盾的体系,它不能自圆其说。因为,它的观点和它的方法是根本对立的;在这一点上,唯心主义比旧唯物主义聪明,它至少做到了观点与方法的内在统一。旧唯物主义主张物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本原,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按照这一原理,其哲学方法就应该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在实践过程中获得关于客观世界最一般本质的概括,即获得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理论知识。然而,旧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本原的思想并不是来自对外部世界的概括与抽象,而是一种主观的猜测或设定。我们说,旧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本原在于客观世界本身的观点具有真理性,但在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时,他们却主观地设定某种具体的实物体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泰勒斯说水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设定本身就背离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因而导致了荒谬。其原因就在于它是纯粹的主观臆想,这与苏格拉底说理念是世界的本原在方法上是完全一致的。所不同的仅仅在于,唯心主义的设想是符合其自身的基本观点的,而旧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的方法,则是与自身的观点相背离的,反倒跟与之相对立的唯心主义的方法相一致。这种矛盾是旧唯物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也是导致其愚蠢性的根源。

三、超越观念唯物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观念的唯物主义的前身是朴素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作为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自产生时起就蕴藏着生长唯心主义的种子。因为,它是建立在主观猜测基础之上的,缺乏科学的根据和实践的基础,既不是来自实践过程的真实反映,也不是通过哲学思维的逻辑抽象,难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因而,这种唯物主义是极其脆弱的。当具有抽象性的唯心主义出现以后,朴素唯物主义便显得相形见绌了。同时,唯心主义的体系化、理论化的方法,却促成了朴素唯物主义向观念唯物主义的转化,自此,唯心主义的哲学方法便成了旧哲学的普遍方法。恩格斯曾就此做过这样的描述:“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作为这样的唯物主义,它没有能力弄清思维对物质的关系。但是,弄清这个问题的必要性,引出了关于可以和肉体分开的灵魂的学说,然后引出了灵魂不死的论断,最后引出了一神教。这样,旧唯物主义就被唯心主义否定了。”朴素唯物主义在哲学史上的辉煌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它被迅速地淹没在唯心主义的大海之中,转变为观念上的唯物主义,也即实质上的唯心主义,整个哲学史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从表面上看,观念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由于套用了唯心主义的哲学方法,观念的唯物主义如同被唯心主义的“特洛伊木马”所控制,当然不可能战胜唯心主义,这正是在长达两千多年哲学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唯心主义得以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这种状况直到哲学诞生以后才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

观念的唯物主义在漫长的哲学历史的长河中自身也有所发展,每一时代的观念唯物主义者都必然地对前代的观点有所推进,但这种发展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其基本倾向,这就是观点与方法上的矛盾,自然观与历史观上的对立。旧唯物主义虽然在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唯物的观点,然而由于它共用了唯心主义的方法,因而始终处于唯心主义的支配之下,在最根本的问题上成为唯心主义的附庸。旧唯物主义虽然也曾出现过短暂的辉煌,如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然而,由于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它同样很快就被唯心主义所吞噬。显然,与德国古典哲学相比,法国的唯物主义是相形见绌的。德国古典哲学在黑格尔那里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而它也随着黑格尔造就的终极体系而终结。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旧唯物主义哲学家对观念唯物主义所表现出来的缺陷有所察觉,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费尔巴哈。他拒绝为先前的唯物主义承担责任,甚至不愿意使用唯物主义的名称,不承认自己是唯物主义者。但是,由于他自己始终没能从根本上摆脱唯心主义,自然也不可能超越观念的唯物主义,这具体表现在“他不能克服通常的哲学偏见,即不反对事情本身而反对唯物主义这个名称的偏见”。然而,由于费尔巴哈根本不知道旧哲学的致命弱点是什么,依然承袭着唯心主义的哲学方法,这使他在根本之点上始终没能摆脱唯心主义的束缚,没能跨入新哲学的门槛。可见,费尔巴哈并没有能够“聪明”起来。观念唯物主义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决定了它在自身范围内是难以走向科学的,只能是更加衰落下去。这就说明,唯物主义的根本出路在于超越观念的唯物主义,即从根本上放弃唯心主义哲学方法而创立属于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

第4篇

关键词:费尔巴哈 否定之否定 辩证法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德国,从马克思的思想角度说,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比其他任何哲学家都要大。他为马克思提供了批判黑格尔的思想武器,加速了他向唯物主义的转化进程。

一、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继承

人们都承认马克思是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转向唯物主义的,但又认为,马克思通过费尔巴哈不是转向旧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而是转向新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即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这就是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两阶段一转变”说。但在王金福的《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中的两个事实》中是否认这个说法的,他认为,这一说法不符合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历史事实,从实际情况来看,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影响下并不是立即转向了新唯物主义。而是有一个崇拜、信仰、迷信费尔巴哈的时期,然后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才创立了的新唯物主义,因此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吸收费尔巴哈的思想来批判黑格尔,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二、马克思在手稿中对费尔巴哈的评价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态度,同鲍威尔之流对费尔巴哈采取批驳与否定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费尔巴哈批判唯心主义、恢复唯物主义的权威的伟大功绩,做了充分甚至过高的评价,他说:“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对黑格尔批判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做了三个方面的肯定。

第一、费尔巴哈“证明了哲学不过是变成思想的并且通过思维加以阐明的宗教,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另一种形式和存在方式,因此哲学同样应当受到谴责”。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指出唯心主义也是人的异化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它同宗教一样,不过是理性表述的宗教,所以黑格尔哲学同样应当受到谴责。马克思肯定费尔巴哈的首要功绩是揭示出了黑格尔哲学的本质,说明了唯心主义哲学与神学是一脉相连的关系。

第二、费尔巴哈“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他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成了理论的基本原则。明确把他的“人”宣布为“社会的人”,因为,他的亲身经验告诉他,人们之间必须交往,而交往又互相产生需要,所以他认为“人的本质只包含在共同性中,包含在人和人的统一中。”费尔巴哈批判了唯心主义哲学之后,不是简单地恢复过去的唯物主义,他把感性现实的人、人的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当作他的理论基础。

第三、费尔巴哈“他把基于自身并且积极地以自身为根据的肯定的东西同自称是绝对肯定的东西的那个否定的否定对立起来。”在黑格尔那里,一切真正的存在即绝对的肯定都是经过中介、经过证明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费尔巴哈认为,真正的肯定的东西不是要经过中介的东西,而是立足于自身之上,以自身为基础的肯定,就是说是一种具有感性确定性的东西。

三、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对待辩证法问题的不同之处

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不过是思辨哲学在它自身范围内的矛盾,是它在自身中的回旋,以便在否定神学之后又肯定神学,并且那种通过否定之否定所达到的肯定,也是一种缺乏自信的、怀疑自身的、是需要证明的肯定。这样一来,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否定之否定的唯心主义性质时,连同它包含的辩证法合理要素也一并抛弃了。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实质的概括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黑格尔根据否定的否定的肯定方面,即从他把绝对观念视为主体的立场出发,把事物发展的方式——否定的否定看成是真正的和唯一的肯定的东西,其二是指黑格尔是从思辨的辩证法着眼把事物的发展方式——否定的否定看作是一切存在物的唯一真正的活动,把这两点综合起来,就是马克思所精辟指出的,黑格尔辩证法是“纯思想的辩证法”。

四、马克思思想转变及其对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的超越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对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从来不是采取非批判的态度的,在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也接受了费尔巴哈关于异化概念的影响,但是不同的是,不是用于考察宗教,而是用于观察国家。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是站在费尔巴哈人本学的立场上开始的,在费尔巴哈之前,哲学家已经分别从自然、社会或意识的角度探讨了人的本质,费尔巴哈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即他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意识这三种视角探索人的本质。然而,费尔巴哈的的真正局限性就在于他所提出的最有意义的问题上。马克思认为,“这本书”是人的本质的最现实、最有内容、最易感知和理解的成果,可是众多的哲学家恰恰没有在人的本质力量这个意义上去研究它。在这种情况下,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就不能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马克思哲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发现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从而抓住了“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真正发现了人的完整本质。这才是哲学乃至整个人类学关于人的哲学的真正出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熊子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概要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4]杨耕.为马克思辩护[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第5篇

原文:秦宣太后爱魏丑夫。太后病将死,出令曰:“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魏子患之。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无知也。” 曰:“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太后曰: “善。”乃止。

《战国策·秦策二》

为爱痴狂:爱我 和我一起下坟墓吧

把所爱的人永远抓在手里,本来就是一种奢望;把所爱的人还要抓到坟墓里去陪自己睡,那更是一种反人类反人道的奢望。

男朋友命悬一线

秦国的宣太后便怀着这种反人类反人道的奢望。她姓芈,娘家在楚国,嫁给秦惠文王,但不是王后,顶多一个外藩姬妾而已,有份子没分量。但居然能从政治的 边缘站到中央,儿子做了昭襄王,自己“垂帘听政”36年。在盛行丛林法则的古代玩政治,多少要干点反人类反人道的事情,这是没办法的。

不过,芈家姑娘将这种政治法则玩到了爱情上。宣太后老了,不行了,此时秦国的权力已被迫移交到儿子昭襄王的手上,权力是个滑溜溜的活物,稍不留神就脱 手。脱手也罢了,作为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下土前总得抓点什么吧,对,抓住爱情吧。人死了怎么谈恋爱?那就让心爱的人跟自己一起下坟墓,睡自己身边吧。爱 人是谁?是魏国人魏丑夫。

宣太后决定抓住魏丑夫,病得不行的时候,估计还柔情万种地问:“丑夫,你爱我吗?”丑夫估计战战兢兢地回答:“爱”。你敢不爱吗?太后又问:“爱我,愿意和我一起下坟墓吗?”这话要是放在《非诚勿扰》上面说,估计男嘉宾全跑光了。

不知道丑夫有没有答应,反正命令是下达了:“必以魏子为殉。”一定要拿魏先生殉葬。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还只是比方,这回谈恋爱还谈到真坟墓里去了。我 们怎么推测魏丑夫的恐惧程度呢?听秦国的民歌《黄鸟》就知道。公元前621年,秦穆公下葬,还拉上了秦国的三位良将去地下当保镖,他们是:奄息、仲行、针 虎。这仨都是忠臣良将,老百姓赞誉他们是“百夫之特”,一人能挡一百人。但即使是这样的勇士,看着对自己敞开大口的墓穴,他们两腿战战:“临其穴, 惴惴其栗。”

勇士尚且如此畏死,更何况吃软饭的魏丑夫。而且他的女朋友是说得出干得出的。当年英俊的义渠国王出访秦国,被守寡的宣太后看上,于是留在秦当面首,同 居甘泉宫。爱情有了结晶——两个孩子,都还逃不脱这女人的毒手,义渠王被杀于甘泉宫。这女人什么都干得出来,得赶快想办法。有个叫庸芮的哥们,口才好,点 子多,找他去。庸芮有什么办法呢?

对太后进行临终心理辅导

庸芮找到还没断气的太后,进行劝说。谋士毕竟是谋士,他没有一味地请太后大发慈悲,饶你的男朋友一条狗命。大家要明白,对于强势人物,一味求饶是没用的,而是要说服他或她。庸芮根据临死者的心理设计了一套劝说方案。

唯物主义劝说途径:僵尸恋不可能

首先试探临死者的哲学观,庸芮问:“人死后有知吗?”这是引领被劝说对象进入自己论证程序的一个问题。太后回答很干脆:“无知”。

首次测试结果:宣太后是位唯物主义者。当然,只能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者,水平还有待提高。好,既然是唯物主义者,就用唯物主义哲学观教育她:凭借太后您 的高智商高素质(若太后之神灵),明明知道人死后无知,那何必徒劳地拿着生前的所爱来陪伴无知的尸骨呢?如果延伸下去就是:就算你生前的至爱睡在你身边, 但你已经是尸骨,尸骨又怎能感知爱人的陪伴呢?爱情是以有感知的生命为基础的,两具没有生命的尸骨是不能互相谈恋爱的,僵尸恋是不可能的。

第一手已经成功,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堵死太后拿男朋友殉葬的路径。

唯心主义劝说途径:小心老公地下算账

庸芮又从唯物主义哲学跳到唯心主义哲学,进入第二套心理辅导方案:若是人死后有知,那麻烦就大了。不只是你有知,你男朋友魏丑夫有知,那么你死去的老 公——秦惠文王也有知,太后您给死去的先王戴的绿帽子还少吗?先王在九泉之下积累的火气已经很久了,“先王积怒之日久矣”,人家怒气冲冲在幽冥界等着你, 你带着魏丑夫一起下去,不等于是带个证据下去吗?到时候,你自个做检讨都还来不及,“太后救过不赡”,哪里有闲工夫跟你的丑夫谈恋爱呢?

第二套方案出台,唯心主义的路子也堵死了。宣太后终于明白了,说:“好,听你的”。于是收回成命,魏丑夫捡回一条命。能说会道的庸芮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第6篇

1.对课标内容目标的要求的分析。

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关于该框的内容目标是“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该内容目标要求教材要引经据典,特别是中外哲学发展史上经典哲学家的代表观点以及哲学小故事和生活中的一些哲学现象的讲解、分析和探究,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下列相关知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即区分标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以及各形态的各自特点;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以及各形态各自的特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识别不同的哲学派别,发现身边生活中的哲学现象,认识到哲学像经济和政治一样与生活息息相关。

对上述课标内容实现具有决定意义,是该框的重点。

2.对教材重点的分析、判断和解读。

“围绕物质意识第一性的问题,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具有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具有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等”是该框内容目标的规定知识的具体化,对这一知识块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哲学素养和思想水平,而且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深层思想上奠定基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其内容主要来源于经典作家的论述,集中体现于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尤其是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年单行本)》。经典作家对此问题所做的专门的经典论述,足见此问题之重要程度。根据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内容及其建构理念,思想政治课的重点应当由课程标准规定和生活规定有机结合的双机制决定。

由此,笔者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基本概念,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基本形态以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的区别是核心概念,唯物主义的优点和唯心主义的缺陷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活现象或者生活热点是教材的重点。

3.对教材内容的阐述及其呈现方式的评价。

为阐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生活》第二课第二框第一目首先设置了一个导入型的探究活动框:

有人认为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于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相信社会进步的人。

你同意上述材料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这一探究活动框的设置虽然有利于快速进入课程主题;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但其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是缺乏逻辑性的,不仅没有承接上一框,在本框中的位置编排也有不当之处。这个探究活动框是导入式的,无论是其自身还是由其所引导出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而言,其对唯物主义部分和唯心主义部分都具有同等的总领引导作用,但却是放在了本框框题“唯物主义”下面。

在通过上述活动框得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之后,紧接着又是一个探究活动框:

《尚书·洪苑》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源,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唯物主义思想。

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王夫之明确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

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由此得出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的三个历史形态,并通过学生的讨论认识合理性与局限性,这种设置比较好,但是其中都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没有体现近代唯物主义和现代唯物主义的材料出现,这样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的讨论本身就存在先天的缺陷性。

除上述两点外,这一目的安排没有设置相关链接或者专家点评,而是集中于唯心主义部分,笔者比较赞同这一设计。

接下来教材进入到唯心主义部分,这一部分的编排有其优点所在,相关链接与专家点评有利于老师讲解与学生认识唯心主义,便于老师的操作与促进学生理解,但仍然存在与唯物主义部分类似的问题,即活动框所设材料单一的缺点,在此不在赘述。

4.对该框缺陷的处理策略以及教学实施建议

第7篇

马克思哲学诞生于是19世纪中叶,是欧洲社会文化和实践的必然结果。德国虽是哲学的故乡,但我们不能把它和康德哲学、黑格尔哲学一样归为德国哲学更不能因为它是欧洲文化和社会实践的产物而简单归结为欧洲哲学。哲学具有世界性,普遍性,它是世界哲学,放之四海而皆准。

首先,从哲学的诞生来考察它的世界性:哲学的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出辩证唯物主义,“赋予辩证法一个现代的科学形态”,并把唯物主义向前发展成了科学的哲学唯物主义理论。它的根本精神是对传统理性形而上学的批判,以资本逻辑为批判着眼点从而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实现全面的批判,最终目标是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马克思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多是乌托邦式幻想,他立足于现实的经济生活,看到人是存在于具体历史中的从事感性活动的人,他找到社会矛盾问题的症结所在,展开对对资本逻辑的分析批判与,他一针见血的指出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权威是可见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权威变成了隐形的权威。

资本主义的历史意义在于将人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变成“自由人”但并非真正的自由,人对资本又产生了新的依赖,人成为资本逻辑中的人。由此可见,只要当前世界中任何地方存在有资本逻辑存在,就有哲学存在的价值。其次,从的理论来源来看,传统教科书体系介绍哲学有三大理论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德国古典主义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列宁在《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哲学的三大理论来源这一见解基本上是合理的,但它潜在着把马克思哲学狭义的归为为欧洲哲学的危险。事实上,马克思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起就开始通过对人类学著作的大量阅读,晚年著有大量的人类学笔记深入研究古代非欧社会,如印度村社、斯拉夫公社、俄国土地制度、亚细亚生产方式等,而列宁生前当然没有见过马克思在这方面留下的大量笔记。他的哲学思想主要来源于德国古典主义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这点是不可否认的,中国传统哲学早在12世纪就已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从18世纪中叶起开始在欧洲产生影响。法国启蒙运动的大师们几乎无人不在关注和评论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德国古典主义哲学也研究东方哲学。

马克思本人也直接或间接地研究过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并明确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跟欧洲的社会主义就像中国哲学跟黑格尔哲学一样具有共同之点。”马克思所追求是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资本主义制度,追求人真正的解放和自由,他的哲学思想来源宽广囊括世界一切优秀思想,马克思的哲学也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性的学说。最后,从马克思哲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来看,世界历史的形成于19世纪,马克思哲学形成于19世纪中叶。马克思本人认为自己的哲学不仅仅是欧洲的哲学,而是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产生的“世界哲学”曾经预言: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对于其他的一定体系来说,不再是一定的体系,而正在变成世界的一般哲学,即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19世纪,世界历史的形成就是以世界市场的存在为基础的,马克思曾明确指出:资产阶级“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考察哲学的世界性的三个维度不难看出,哲学作为一种具有世界普适性意义的理论,对于各个具体国家实践活动而言,无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哲学理论在各个国家具体环境中付诸于实践,必须要考虑到具体环境的不同,考虑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正与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他说道“我们认为,对于俄国社会党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运用,具体的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就是要把抽象的哲学理论灵活的运用于中国国情实际中,使之具体化而不是空洞抽象的理论。马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正是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成果。

第8篇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学说。是在具体各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抽象性、反思性、普遍性的特点。

2、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唯心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两大对立派别。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英文摘要】Thedevelopmentofatheoryisequaltoaconsciousrepresentationunderaconditionofthecontextmetathesis.OnlyundertheconditionsofthecomparativedialoguewiththemodernWesternphilosophy,theunityandoppositesbetweenrealisticworld,logicalworldandvaluableworld,theunityandoppositesbetweenthehistoryandreality,thevalueandtruth,theidealismandtherealism,theemotionandtherationality,canMarxistphilosophybeconsciouslyrepresentedandalsocontinuouslybeenrichedanddevelopedintheconsciouslyconstructed“TensionNet”.

【关键词】构建/哲学/创新与发展/理论张力/construction/marxismphilosophy/Innovationanddevelopment/Tensionoftheories

【正文】

哲学创新正是基于实践的生成过程,才是一种“情理交融”的生命冲动和理性自觉。只有自觉构建起哲学存在与发展的“张力网”,才能使其进一步走进现实语境,并在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象的本质穿透与理性关照中得以丰富与发展。

一、比较对话:彰显理论特质

当前我国学界存在着一种反对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进行比较对话的观点,理由是质疑这种解读模式非但不能摆脱传统教科书体系对哲学的反注,反而可能将自己专业的“权力话语”当作理解哲学当代性的立足点,并武断认为,“比较对话”的方法实际上只能是以某个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人物思想为圭臬或视野,“外在”地透视哲学的当代性意蕴,从而导致以现代西方哲学反注哲学当代性的窠臼,并指认这是一种方法论上的“自我中心主义”。

我们认为,进行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比较对话是必要的和可能的。列宁早就指出,哲学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所张扬的科学实证精神、人文主体精神,不能无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进行整合的努力,否则就谈不上创新与发展。同时,这种比较对话也是可能的。在进行这种比较对话中,不必要一定找出一个超越二者之外的某个评判标准与沟通媒介,首要的是主体的自觉。

这种主体自觉具体而言,一是认识到比较对话只是对哲学进行现代解读的一种方式方法,旨在建构而不是解构。在比较对话中注重吸收利于自身发展的合理因素。如果这样就不必担心由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视野的遮蔽性而遮蔽乃至哲学的丰富内涵。二是自觉尊重和维护哲学的党性原则和方法论特质。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一样,都是现代意义上的哲学,都关注实践活动的主体性,重关系轻实体,重生成轻先验,重影响轻体系,但也应充分认识到,二者毕竟不是可以完全通约的,而是异质性的两种理论体系:在立场上,一个基于劳动者的立场,一个倾向于为资本所有者服务;在观点上,一个是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一个是形而上学的超历史的实用主义的唯心论;在方法论上,一个是历史于实践中生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一个是日常生活于实践中生成的唯心主义的方法论。这些只有在对二者的深入比较与对话中,才能在理论上自觉地呈现;只有在以现代社会为共同视域、以反形而上学为己任、以回归现实为特征的东方与西方、社会历史与日常生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以及空想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的两极对立的张力中得以实现,并进而为哲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启发与思考。

二、体系建构:突现逻辑魅力

与上述反对对话的观点相呼应,有学者认为在反形而上学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新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历史辩证法,不再是传统的体系哲学,否则,势必带有基础主义、本质主义之嫌。因而,新时期对哲学的创新与发展从建构新的哲学体系着手是不可取的。对此,引发了学界的激烈争论。

我们认为,任何严肃的理论无不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哲学的逻辑体系当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系哲学,但这不意味着没有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更不妨碍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建构新逻辑体系创新与发展哲学。

首先,在哲学中,物质是逻辑基项,实践是逻辑始项,劳动、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斗争、劳动群众等构成了逻辑中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则是其逻辑终项。它们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形成了一个由实践基础上有机论的自然观、交往实践论的社会观、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集真、善于一体求美的自由观构成的十分严密的逻辑体系。

其次,承认哲学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哲学体系,能否排除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哲学之嫌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因为这个体系是开放的,它不崇尚任何超验的哲学实体。具体而言,哲学体系中的概念、范畴及哲学范式,实现了对旧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是于实践中生成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就哲学的物质观来说,它不同于传统哲学(包括旧哲学和传统教科书)中的物质概念。旧哲学和传统哲学教科书中的物质是一种实体,以此为基石的哲学体系在理论上是超验的,在方法上是形而上学的,在思维方式上是追根究底的实体主义,在哲学范式上是世界论的、本体论的抑或是近代主体论的范式。而哲学的物质观集中通过实践概念体现出来。由于实现了哲学主题的历史性转变,所以以实践为本体的新世界观认为,社会历史不过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其着力专注于经验世界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我的基本关系,是一种关系性思维方式,建立起关怀人的人类学哲学范式。而在哲学中这种关系性思维、生成性思维和人类学的哲学范式的呈现,是由哲学体系中以概念、范畴和理论模型之间的互动为表征的,是以物质世界、意义世界和可能世界之间的对立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我们知道,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求真;范畴体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向善;模型则把概念与范畴按递归和合的原则整合起来,构成穿透现象世界的解释体系,趋美。在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求真的,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社会观和历史观则是向善的,自由观则是趋美的。它们之间的有机统一,是三方面对立统一的结果,呈现出规律、价值观与人类学之间的互动与平衡,本质上,这是事实世界、意义世界与逻辑可能世界三极对立中所具张力的反映与观念呈现。而且,在这种逻辑体系构建中,主体越自觉,基于三个世界之上的理论越自觉,所形成的理论张力也就越强。新时期哲学的创新与发展,以此为切入点,不失为一种值得重视的解读模式。事实上,改革开放20余年来,学界关于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讨论不断引向深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科书的解读模式,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也逐渐占据论坛主导,并向教坛和讲坛伸展。这一定程度上表明,新时期通过自觉建构合理的逻辑体系以创新发展哲学是可能的、必要的。同时表明,始终关注现实是自觉建构哲学逻辑理论体系的现实起点。

三、语境置换:展示现实价值

关于哲学当代性解读语境的话语,学界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回到马克思”,通过深入、完整、准确的返本溯源为创新发展哲学清理地基;另一种观点则主张“马克思走向当代”,通过关注当代、实际关切为哲学的创新发展输血。

在我们看来,前者有重历史轻现实之嫌,突出了哲学深厚的历史感,后者有重现实轻历史之虞,突出了哲学强烈的现实感;前者强调以价值牵导现实,后者强调以现实规范价值。结果或者给人以空想主义的揣度,或者予以人以实用主义的直觉,不利于实现哲学的创新与发展。

第10篇

关键词:恩格斯;古典哲学;辩证法:唯物主义思想中图分类号:BO-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002-02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是最能体现恩格斯的哲学观点的著作之~,书中恩格斯理清了与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费尔巴哈之间的思想关联,使我们深刻地理解了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这些先驱者的理论基石之上的,有着十分深厚的学理根基。反之,也使得我们从中更加理解是如何通过对他们的思想成果的进行扬弃和发展后而深刻地解答了自己时代的重要哲学课题,成为人类思想史上又一笔宝贵的理论资源。

一、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思想的批判

在《终结)一书中,恩格斯对辩证法思想的讨论是从回顾德国1848年的革命开始的。他指出这场政治革命的前奏是德国的哲学革命,没有这种思想上的重大变化就不会产生以后的政治变动。但是恩格斯紧接着提到了法国大革命,并将其与德国革命进行了比较,特别是反映在哲学思想上的差异。他认为在哲学上法国人要远远比德国人表现的激进,他们为了自己所相信的思想和主张敢于同法国当权者做激烈的斗争,豪不畏惧各种危险,而德国人在哲学上却表现的很保守,在行动也并不积极,但是这对于德国哲学来说却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因为革命的因素深藏在晦涩的言辞之下,而这种对革命有所论证的观点为事实证明对1848年的德国革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恩格斯的《终结》就是从分析在德国出于主流地位的黑格尔哲学内在的革命因素入手的。恩格斯认为能够最好地体现这种革命因素的思想就是黑格尔提出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这样一个哲学命题。对这个命题的理解可以是仁者见仁,知者见者的。对于德国当极者而言,这是关于自己合理存在的最好证明,而德国的自由派也是因为如此看待而表达了对这一哲学命题的愤怒,但是,在恩格斯看来,黑格尔德这一命题中却包含着正好与此相反的具有革命性的思想因素,而这一点也曾经被德国诗人所指出。在这个哲学命题中,黑格尔用合乎不合乎理性来衡量现实事物的存在价值,从“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似乎正是证明了当时德国政权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后半句又恰恰限制了前者,隐含与前半句可能截然不同的结论。恩格斯指出,正是在这里体现了黑格尔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的思想成分,不论现实怎样,用理性来衡量和决定一切现实事物存在的必要性、正当性,这就必然要受到现实事物所处的特殊环境的制约,在黑格尔看来事物都是出于变动不居的发展过程的,没有任何事物在限制自身的各种条件已经发生变化时毫不为其所动,那么此时被理性证明是合理的事物就不可能在另一时间也被理性如此证明,反而有可能向着先前相反的方向发展,所以一切事物存在的合理性都不是永恒的,而是随着形势的变化有所改变,由此可以引申出旧事物原先存在的合理性由于外在条件的变化而丧失后就必然会被合理性已然实现的新事物所取代,或者即恩格斯所说的“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在黑格尔的命题中蕴含的这种思想表现在哲学上就是“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而应该是“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人类世界里并没有绝对真理的存在,凡是现存事物的合理性都只是暂时,因而它们也只能暂时的合理存在,这种思想充分体现出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因素。

恩格斯在《终结》里虽然明确指出了黑格尔哲学作为唯心主义的缺点,但是更强调了黑格尔哲学中体现出的辩证法思想,而且积极肯定了黑格尔在哲学上的这种伟大成就。认为黑格尔“不仅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天才,而且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物,所以他在每一个领域中都起了划时代的作用”,所以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采取批判扬弃、为我所用的基本态度的,通过对黑格尔的哲学命题的分析揭示出其辩证法的实质内容,进而充分肯定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理论价值。

恩格斯在《终结》的第一个部分里主要是清理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内容,对其哲学体系与辩证法思想之间存在革命性与保守性的内在矛盾进行了透彻地分析,为后文阐述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做好铺垫,因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就是汲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积极成分后创造出来的,总而言之,黑格尔哲学和哲学存在着渊源关系,要理解马克思所提出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就必须理解他和黑格尔哲学之间的联系。

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批判

恩格斯在《终结》的第二个部分里将讨论的焦点转移到唯物主义之上。他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他指出根据对这一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可以在哲学上区别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同时这个基本问题在哲学上也可转变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从而区分可知论者和不可知论老,他指出黑格尔哲学虽然是唯心的,但是仍然坚持人类理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而以休谟、康德维代表的近代哲学家却“否认了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随后,恩格斯分析了费尔巴哈哲学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观点实现了对黑格尔哲学突破的原因,他认为这种哲学的突破不仅受到了“纯粹思想的力量”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起到的推动、促进的作用。但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观点并不彻底,只是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坚持了唯物的观点,在进一步运用这一观点到社会历史领域中进行研究时就停止不前了。而且费尔巴哈没有将唯物主义的一般世界观与唯物主义具体的发展形式区别开来,所以在他眼里的唯物主义就只能是机械唯物主义而非其他。但是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有着很大的局限,它将人简单地看作像机器一样,企图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来研究人,而且它无法“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当然这些局限和机械唯物主义所处时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紧紧联系在一起,并非完全是由自身造成的。

恩格斯接着分析了施达克寻找费尔巴哈哲学中唯心主义因素上方向性的错误。施达克只是将一些表面现象当作了唯心主义的表现,比如认为费尔巴哈哲学中追求“理想目的”的观点或反映在人脑中的“理想的意图”即是唯心的表现,甚至还将费尔巴哈哲学主张人类“总的来说是沿着进步方向运动的信念”简单的当作是唯心的。

简而言之,在《终结》这部分的内容中,恩格斯着重分析了费尔巴哈哲学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对黑格尔哲学的突破,这是费尔巴哈最重要的哲学贡献之一,但是也指出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性是有

限的,主要仅止于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已,继续深入下去后就无法坚持这种唯物立场了,更深入的详细分析在《终结》第三部分里得进行。

恩格斯在《终结》一书的第三部分深入分析了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与伦理学中所体现出来的唯心主义的局限,他认为这些观点的思想性与黑格尔的相关论述比较起来相差很远。

三、恩格斯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阐述及应用

《终结》的第四部分是恩格斯所写全书的核心所在,他在这里简要而详尽地阐述马克思的哲学观点,即:辩证唯物主义,并通过运用这一观点分析人类社会历史与宗教发展来进一步阐明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清除地看出恩格斯《终结》的主旨,就是从哲学上理清马克思的哲学观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在联系,阐明后者既是对前者的继承更是突破,是适应当时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最高哲学成果,树立马克思的哲学在德国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在这一部分开始,恩格斯就比较了深受黑格尔哲学影响的德国哲学家,包括:施特劳斯、鲍威尔、施蒂纳、费尔巴哈和马克思,他认为这些人中只有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在哲学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贡献。

恩格斯紧接着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因素的内容,并进而阐明了可马克思是怎样对这一伟大的哲学思想进行扬弃并创造出自己新的理论成果的。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我们重新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作现实事物的反映,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作绝对概念的某一阶段的反映。这样,辨正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而且应该认识到“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既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

恩格斯在《终结》里批判地分析了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中具有的革命性的辩证法因素,而且指出这些思想观点得到的扬弃与吸收,在理论上获得了新的阐发。接着,恩格斯抓住”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一方面肯定了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中正确的方面,另一方面又批评了其他思想家在这一问题上所持有的唯心观点,而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主张在这里也受到了恩格斯严厉地批判。随后,恩格斯在进一步分析了费尔巴哈哲学思想中的积极成分后又对其在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上的错误观点给予细致而深刻地批判,透彻地指出了费尔巴哈在哲学上的缺陷和局限性。在《终结》中,恩格斯在批判、扬弃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的哲学观点,即辩证唯物主义,指出这一崭新哲学思想所产生的时代条件、科学条件,并且运用这一新的哲学理论深入地探讨、阐释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宗教的历史演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06-337.

第11篇

一、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的永恒性思想

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的永恒性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在化学科学中充满着这方面的内容。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例如:在讨论化学变化的实质时,我们通过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来揭示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变化实质。通过铁生锈、纸张发黄等现象,揭示分子、原子总是在不停运动变化这一性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任何物质都不能一成不变,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

二、物质及其运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化学思想

一种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有一定的联系,组成结构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性能,而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又决定着变化规律和用途及合成制备方法。在物质结构内部,原子核与核外电子之间、电子与电子之间、原子与原子之间、离子与离子之间、分子与分子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联系和制约,决定着物质的本质, 这是物质的存在、运动、变化的内因;由于外部条件和环境温度、压力、介质、湿度、催化剂等不同,物质的存在、运动、变化形式也会不同,这是物质运动变化的外因。因而,学习、研究、应用化学,应全面地观察、分析、判断物质的存在、运动、变化形式,灵活地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量变、质变的化学思想

物质由于量的构成发生变化而引起性质变化的现象在化学中非常普遍,化学中量变包括微观粒子数目及排列方式的变化、外部条件量的变化等,这些量的因素改变到一定的限度时,物质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会有很大差异,物质的外部条件或环境温度、压强等的量的改变,物质的性质会发生变化,如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变成金刚石,氮气和氢气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但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下易反应;由于原子中质子数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元素,且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氧化还原性、对应物质的酸碱性等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四、对立统一的化学思想

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在化学研究物质的存在、运动、变化中,普遍存在着矛盾的双方对立统一规律。初学化学者一般兴趣比较浓厚,求知欲较强,对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情趣盎然。然而,当他们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又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处理好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把抽象的理论与直观的化学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自然地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例如:对初三化学第一章“千变万化的化学世界”,学生自然最先想知道的就是化学是研究什么的?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演示实验和分子照片吸引学生并得出结论,即世界是物质的,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的。这样,学生很自觉地就接受了世界的物质性这一唯物主义思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任何物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这一辩证思想。

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将有助于学生认识能力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科学信念,即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们有能力把握自然规律。有了这种信念,学生的思想就会受到鼓舞和激励,促使他们解放思想,在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中,敢于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寓于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从而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之目的。

让学生建立了用微元法处理变力做功的思想,再用图象法建立数形关系。这两种数学思想在物理问题的探究中经常用到。

进一步提出问题:弹力做功与弹性热能的变化有怎样的关系?

点拨:类比重力做功与重力热能的关系。

总结:①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②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并布置作业。

第12篇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世纪70年代后,自然科学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开始了自然科学革命。自然科学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生产从棉纺织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世界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1]。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加速了资本的集中,使得拥巨额资本的大企业、大公司不断出现,逐渐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开始了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

于此同时,世界工人运动出现了新情况,一方面,学说广泛传播,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当纷纷成立,并通过罢工等手段,积极开展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关系和工人运动的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各国资产阶级不同程度地调整了统治策略,并利用垄断利润的一小部分收买本国工人的上层分子,致使一些国家的和工人革命意识减弱。在此情况下,如何解答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成为各国者面临的新考验。

列宁认为,正确把握时代特征,要从整个世界的范围去考察,不能只局限于个别国家的特点。如何科学认识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正确把握新时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这是当时的者必须回答的重要课题。

二、《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

列宁哲学思想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发展、俄国革命形势发展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概括和总结。《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哲学著作。列宁在批判以波哥丹诺夫为代表的俄国马赫主义者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和总结马克思、恩格斯以来哲学发展新成果的基础上,对一系列重要哲学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阐述,从而发展了哲学。

列宁在对马赫主义的物质概念和经验概念的批判中,进一步指明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定义关系到两条哲学基本路线。马赫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源就是“感觉”、“要素”。“感觉”和“要素”就是经验或“纯粹经验”。他们把自己的哲学叫做经验批判主义,就是为了否定经验中包含的客观内容,主张唯一存在的只是感觉、经验,从而否定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列宁指出,经验“这个概念的各种不同的‘定义’,只是表现着被恩格斯十分鲜明地揭示出的哲学上的两条基本路线”。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能不能在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回答,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但是,某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俄国马赫主义者切尔诺夫歪曲和攻击恩格斯对不可知论的批评,把恩格斯对康德的“自在之物”不可认识的批评歪曲为对“自在之物”的存在的批评。列宁在关于休谟和康德的不可知论的比较中,驳斥了这个观点,指出休谟和康德这两个哲学家的共同点是把现象和显现者、感觉和被感觉者、为我之物和“自在之物”根本分开。恩格斯所批评的不是承认“自在之物”存在的观点,而是关于“自在之物”不可认识的观点[3]。

在此基础上,列宁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的结论”:“(1)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的……(2)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3)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第一个结论是关于认识的唯物主义前提,肯定了认识对象的客观性,是对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思想在认识论中的贯彻和发挥;第二个结论是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个结论是关于认识论的辩证法[4]。这三个重要结论,准确概括了认识论的基本内容,是对认识论的重要贡献。

三、《哲学笔记》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和发展

《哲学笔记》是列宁在1895―1916年间研读哲学著作和探讨哲学问题时所写的摘要、短文、札记和批语[5]。这本笔记体著作在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方面,在关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方面,在关于唯物辩证法体系构想方面,以及在认识论等方面,发展了马克思哲学特别是辩证法。

在《哲学笔记》中,列宁对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作了充分阐述。在列宁看来,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首先,一般与个别是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一般不是个别,个别不是一般。个别是指现实存在的具体的单一的事物,又指事物的个性;一般指具体的单一的事物所属的一类事物,它是在许多个别事物中重复出现的东西,是把许多个别事物联系起来的相似点、共同点,因而他有事事物的共性。但是,一般与个别又是同一的,个别与一般相连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具有普遍性,任何一个命题,即使是最简单的、最普通的命题,“就已有辩证法:个别就是一般”。

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事物到抽象的一般概念,是一个过程,一个认识和思维的辩证过程。按照认识发展的规律,一般、概念以及关于任何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在认识的发展中,人们在认识一种新的具体事物时所具有的或遇到的关于该类事物的既定概念,“它是僵死的,它是不纯粹的、不完全的”,“一般的含义是矛盾的”[6]。这些概念一定会在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实践和认识的过程中,得到检验、修正、充实和发展。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了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三者是“同一个东西”的思想,这是对哲学的重要贡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辩证法规律的论述是列宁作出者结论的思想资源。列宁正是通过对《资本论》的阅读和评价作出了三者是“同一个东西”的结论。他指出:“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来解决问题。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这种唯物主义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并发展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

《哲学笔记》是列宁为解决时代提出的迫切问题所作的哲学理论准备。虽然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的辩证法体系还没有呈现,还仅仅是以种计划、构想,并且它的有些内容还有待补充,有的表述有待精确化,还有些原则有待彻底贯彻,但是距离这样一个体系建构的实际完成,已经不远了。列宁通过对哲学史的考察以及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资本论》等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的研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哲学见解,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