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14: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证券投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 研究方法
首先明确大学生投资股票结构,高校才能采取合适的措施。本次调查采用了实证分析,该调查在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类专业2003级-2006级学生中进行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将对象锁定在特定的青年群体--即大学在校本科生,样本的选择是经济类专业03-06级本科学生,针对专业性较强,并以调查所得数据作为依托和根据,运用统计学和经济计量学中的离散选择模型整理分析数据试图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1)在校大学生对投资股票的整体认知情况。
(2)参与证券投资与否是否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等有影响。
(3)在校本科生中哪个群体的证券投资潜力较大。
2 在校大学生投资股票整体情况分析
其中,从“你是否会因股票涨落而情绪波动”的问题调查结果来看只有29.4%的学生选择“亏了会情绪低落”,其余71.6%的学生都能够“很快平复情绪”或“会保持平常心”,以端正、平稳的心态去应对涨跌。此外,影响大学生投资股票的重要的因素还有:投资的获利性高(36.88%)、 能力得到提高(46.88%)。所有接受调查的有过投资股票经历的学生均认为投资证券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对生活影响不大。
对于没有过操作股票经历的224位学生,担心“亏损”是导致他们没有进行证券投资的主要原因,占71.73%。这些学生不参加股市的主要原因还有:知识未达到操作水平(61.2%)、经济资源受限制(61.18%)。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投资与大学生收入水平明显有关,大学生收入主要来源于家庭每月提供的生活费和兼职收入,可支配收入不多,因此对价格比较敏感。
3 对大学生证券投资情况数据的回归分析
以上是对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该研究利用Eviews3.1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1)模型设定。
由于调查所得的数据是横截面数据,并且对于是否选择证券投资的决策只有“选择”和“不选择”两种情形,所以是一个对应变量定性的问题,选择Logit模型进行分析。除此之外,该研究中还将收入、年级、性别及家庭状况引入模型,作为影响大学生是否进行证券投资的四个关键因素。
在本模型中,由于考察了四个变量的情况,并且其中年级、家庭状况和性别这三个变量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状态,所以需要引入虚拟变量.则模型设定为:
其他。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个模型中需要考虑变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2)计量分析结果。
4 结论
本文通过调查,对大学生证券投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在收入不变条件下,大三男生在今后进行证券投资决策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大二男生;在收入变动的条件下,大二男生进行证券投资决策的可能性较大,其次是大三男生。基于此,学校应该树立正确的大学生炒股可行的观点,对适当开设一些投资理财的选修课,指导学生如何投资。细分培养方法,制定符合大学生各年级特点的教育方案,为更多大学生证券投资打下基础。不仅应该增强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的财务、法律知识,还应该教授一些心理学等其它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心理弱点,并协助学生投资实践中有意识地加以纠正,从而减少了市场中的投机情绪,为未来投资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应用型本科教学在我国近年来提出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热点,是我国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提出的新型教学设想。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建设需要高校和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摆脱先前以理论教学为主,脱离社会实际,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应用型本科教学要以理论够用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高度相关,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的课程。时下证券市场交易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交易品种日趋繁杂,对高校培养的人才在走出校门之后是否能迅速适应市场的需要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如今各高校已逐渐意识到实践经验的重要性,都斥巨资配备了模拟教学软件,这为学生熟悉金融市场提供了仿真平台,同时也能够营造师生便捷的交流和互动平台。但硬件的投入同时要和有效的教学方式相匹配。因此,为了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并能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高校必须对该课程实施教学改革,通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模拟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面对实际问题时的应变能力。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预计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就业压力可想而知。此时,作为高校更应该深入思考,只有培养学生多种知识与技能,才能在他们毕业后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以便改变大学生所面临的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作为知识和资源高度密集的证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资质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应届大学毕业生能达到企业所提出的用人要求吗?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数并不明晰自己学的专业是否符合自身兴趣,对于将来的职业方向是迷茫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对专业课程的改革,增加实践教学的部分,让学生逐渐明白自己所学专业在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后的工作内容和状态到底如何,进而提升自身学习的目的性,为今后踏入社会积累相关经验,以提升将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信心。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所用教学材料内容不够与时俱进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的内容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这门课程取得的教学效果。目前,各高校所采用的《证券投资学》教材几乎都是沿用以前经典教材,或国外投资理论的翻版。其中的部分内容已与实际情况不符,社会在进步,市场在变革,教材内容却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的步伐,这无疑会影响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与现实联系紧密,但证券市场发展快、变化大,许多新事物、新现象、新理论都不能在教材中及时地反映出来。也就是说,现有教材体系的更新没能体现出证券市场所需要的新内容。
2.证券投资学实践课程开发不足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在当前楼市遇冷,居民投资渠道受阻的情况下,证券投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热捧。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变得十分巨大,因此让学生熟悉怎么应用软件进行证券投资是十分必要的。现如今高校教学理论知识的讲授几乎占据所有课时,对实际证券投资操作规则及分析技巧的讲解相对较少。高校关于学生证券投资实践操作的授课课时安排不足,无法使学生将所学理论融会贯通地应用于证券投资分析的实战。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教师在多媒体影片里把一些经典的图形组合用静态的图片格式演示给学生看,缺乏动态的直观感受,取得的收效可想而知。另外,虽然有些高校紧跟潮流,开设了《证券投资学》的实践课程,但大多数学校一般将其分散或集中在学期中的某一段。无论是分散还是集中,其模拟实训所获得的短暂信息与真实市场交易都有着较大差距。特别是集中一周的实践,学生的真实交易只有短短一周的时间,时间的仓促导致学生来不及将所学的证券投资理论和分析方法有效地应用于实践,故而无法做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
3.课程配置不合理,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现在高校关于《证券投资学》教学的安排大多是以理论课程为主,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么是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理论课教师只负责教授理论,实践课教师也只负责软件模拟的指导。无论是哪种,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提高学习效率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由于证券投资涉及领域较多,覆盖面较广,内容较细,这门课程涉及到的理论相当繁杂。如此多的经典理论杂糅在一起,导致在教师讲授时基本上都是“一言堂”,虽然每个知识点都介绍到了,但对每个知识点的介绍都不是特别深刻,而且缺乏实际市场交易的刺激,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严重,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而对于一些虽然增加了时间课程,却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分而治之的高校,由于课程教师配置的不同,导致无论是实践老师还是理论老师,都无法对自己所教授学生的素质做到全面了解,无法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不同教师教学侧重点不甚相同,这样既可能导致某些知识重复讲解,也可能导致部分教学内容缺漏。
三、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
1.补充更新教学内容,紧贴市场脉搏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用性和时效性很强的课程。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变化,投资分析理论也处于不断更新之中。因此,《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内容必须紧紧跟随证券投资实践的发展,总结最新的证券投资理论和案例,不断更新和完善《证券投资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做到教材内容紧跟市场需要,不落后于实践。
2.增加实验教学力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是《证券投资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学生只有通过实践,直接接触过实际的证券交易,才有可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同时,通过实践课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学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或者掌握的不牢靠知识。学校可以加大学生模拟操盘实训课程的课时量,让学生全面系统地运用所学知识,实际动手每日跟踪大盘走势和行业发展趋势,把握市场变化的主导因素,通过反复的实战演练,使学生尽快熟悉市场。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尽快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其次,由于宏观环境的瞬息万变,作为晴雨表中的证券市场的热点问题也是不断变化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分析经济社会的宏观大势,来挖掘当下的热点问题,并对所选择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选择可供投资的个股。这样在整个选股过程中,就要求学生运用到之前所学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让他们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通过思考实际问题,挖掘可投资个股,判断证券市场的未来趋势的能力,也就是以后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还可以举行相关的证券投资模拟比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竞争是最好的激励。通过参与比赛,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在证券投资实践中运用所学证券投资理论。
3.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动态化研究 大学生炒股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化研究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暴露出固有的弊端,从而引发国内各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热烈讨论、探究和实践方面的创新。然而,在讨论、探究和实践中确立的新人才培养模式,都不可避免的会被不断发展前进的社会现实所超越,导致其与社会的发展需求再次脱节。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渐无法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这对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更具挑战的要求,因此必然要在人才培养的方法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及时的调整,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
(二)研究意义
首先,通过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目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现存问题的产生根源,进而提出高校进一步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与策略,有利于高校认清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结合自身学校实际特点进而根据所提出的策略和建议构建出符合其自身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形成属于自己学校的模式。[1]因此从大学生炒股这一角度去分析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化研究,有利于具体分析,进而指导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实现创新、协调、快速的发展。
从另一方面考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化研究给各高校的教学以及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面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不仅是证券、经济、金融各专业的学生能从改革后全新的模式中依据一定的理论指导炒股等方面的事件,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也能找到一天适合的路,为适应变化的环境奠定理论基础,从而适应虚拟经济的生存之道。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化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以大学生炒股为例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化研究的现状
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各有建树,都进行了相应的探索。许志山(2012)从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第二课堂等角度出发,认为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知识结构欠合理、创新意识较薄弱、创新思维方式缺乏、第二课堂建设思想亟待统一、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缺乏针对性、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联系不紧密、第二课堂的硬件条件比较薄弱、专业老师指导不够并缺乏积极性、社团建设力度不够等问题。[2]从大学生炒股这个角度出发,在中国股民之中大学生股民无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对大学生炒股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分析时,除了关注炒股行为之外,更多应该关注他们是学生的特殊身份。大学生股民炒股方式偏向网络化,动机纯粹、为了获利,对金融证券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严重不足,因此他们的逐利行为更随意,无形中增加投资风险,大学生炒股的资金来源多为家长给予的生活费,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收入来源,一旦投资亏损,将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化研究的问题分析
首先,炒股虽然促进了学习,使大学生股民掌握更多的金融知识,但也会占用一定的学习时间,导致专业课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得不偿失。经济管理类专业参与炒股的学生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生占较大比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参与炒股学生有学习专业的变化及知识更新的需要,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是很好的锻炼,但是与这些专业关联不大的其他专业的学生会因炒股而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有所忽略。
其次,炒股对大学生股民生活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带来的消极影响涉及领域较广,个别问题十分尖锐。在校学生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很多进行证券投资的学生是把学费和生活费押在里面,[3]因此股票盈亏直接影响其日后的生活质量,但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在对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并未注重夯实基础知识和创新素质,一味的鼓励学生实践,实践虽重要,但缺乏理论的知道,必然带来不可弥补的后果。
最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十分关键,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教学发展和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很多高校本科生课堂的出勤率令人堪忧,认真听讲的学生少之又少,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这些现象归结于学生,认为学生懒惰成性又不思进取。但是从另一方面考虑,高校的教师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下,大学应该是各种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圣地,老师如果仍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不思变革,仅仅是对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知识,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的思想。
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化研究变革与创新
(一)以社会需求为立足点
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需要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做足功课,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达到供需平衡,在适应需求的前提下发展本校特色。在教学模式,授课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立足于学生,避免盲目追求效率,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实践、实验和公共环境的有序运行,在形成创新型、实践型教学方式的同时,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最终为社会提供高水平、高素养、有追求的人才。
(二)变更课程设置,增加选修课课时
高校可在课程设置上实行“基本素质+专业能力”(或系统性+倾向性) 的教育培养模式,试行“前期趋同,后期分流”以及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等培养模式,同时实行人性化人才培养制度,以保证给予每个学生最适合的教育为宗旨。[4]首先,新生入学时实行大类招生,不具体分所学专业,只分文史、理工与艺术三大类。在第一年按照大类的三个方向进行学习,共同学习基础课程并辅修通识选修课程,此外针对专业课的学习不能细分,所有学生均按照所属类别进行文史、理工和艺术的学习,学习掌握其所在类别内的所有专业课,从而夯实基础,为之后的进一步分类奠定基础。然后,在本科第二学年,根据学生自己意愿选择大类中的具体专业进行学习,从而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自愿选择的条件之下也要坚持优者先选,采用考核的方式,提高选拔标准在于督促学生加强学习,保证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在具体考核选择专业的基础上,设置多项选修课,增加选修课课时,并允许学生积极进行实习,加深对就业知识的了解,与此同时高校尽量做到与用人单位签订联合培养方案,进行专业对口培训。
(三)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适应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定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一定的自科学、社会科学知识;一定的社会实践知识、实践技术以及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团队精神。[5]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人才培养与实践相结合,使德、智、体同社会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保障高校学生具有基本的综合知识与修养之外,能够立足于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条件,在互联网时代下,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才的更新Q代较之传统模式有了巨大的变化,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如何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成为高校在探索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只有适应了社会实践的需要才能够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中迅速站稳脚跟,不至于被社会淘汰,在经济社会中才能充分的发挥自身的长处与价值。
四、结论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是高等院校追求的基本职能目标之一,在互联网时代下,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才的更新换代更为明显,社会对人才更为需要,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实现变革。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加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孙会明.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2] 许志山.第二课堂建设与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3] 张永红.大学生证券投资现象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3):84.
[4] 贾月明,张雁.浅谈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06):24-25.
[5] 贾月明,张雁.浅谈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0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