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市建设工作综述

城市建设工作综述

时间:2023-06-07 09:21: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建设工作综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市建设工作综述

第1篇

摘 要 新城(园区)是目前政府经济发展的核心,而智慧新城(园区)的提出为新城(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为政府的工作

>> 智慧新城(园区)建设关键举措研究 智慧园区建设探讨 建设智慧园区助推传统园区升级 浅谈智慧园区建设模式 智慧园区系统建设研究 软件谷智慧园区发展道路研究 我国智慧园区研究综述 智慧园区为智慧城市建设铺路 智慧园区设计概要 智慧园区孕产业 拥抱智慧园区 以智慧园区建设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园区管控平台建设 智慧园区:建设应用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华为助力“天安云谷”智慧园区建设 关于智慧农业园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智慧园区”顶层设计的研究与探索 贵州都匀市加快园区项目建设 着力打造“产业新城” 网新城云: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从产业园区到科技新城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08,10;

[3]李广斌,王勇 西方区域规划发展变迁及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论文]规划师2007(06);

[4]童隆俊,陈铭 构建“智慧南京”提升城市功能――南京构建“智慧城市”的若干思考 [期刊论文]信息化建设 2010(05);

[5]朱敏 智慧城市的愿景路径及借鉴 [期刊论文]新经济导刊 2011(04);

[6]陈桂香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概览 [期刊论文]中国安防 2011(10);

[7]吴建新 以智慧政府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的对策研究 [期刊论文] 中国信息界 2011(05);

[8]巫细波,杨再高 广州建设智慧城市前瞻 [期刊论文]城市观察 2010(06);

[9]Batagan, Lorena. Smart cities and sustainability models. Informatica Economica, 2011, Vol. 15 Issue 3, p80-87, 8p

[10] Thite, Mohan. Smart cities: implications of urban planning for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Nov 2011, Vol. 14 Issue 5, p623-631, 9p

第2篇

关键词:网络层次分析法;低碳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一、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科学界乃至政治界当前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19世纪以来地表平均温度确实增长了;过去30年中的任何一个十年的气象记录温度都要比之前高,且21世纪开始的十年是最高的;1901~2012年,全球海陆表面平均温度呈线性上升趋势,升高了0.89℃,而1951~2012年,温度升高了0.72℃;自195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陆地的最高和最低温度确实增加了。随着世界各国对于气候变化影响的日益关注,世界各国对于承担碳减排任务以应对全球变暖的共识不断得到加强,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正是在这样背景下被提出,并正在成为城市研究的热点。

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现在又正处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正确处理好碳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非常重要。目前,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人类共同的敌人,2010年中国政府开始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指标体系既是对城市当下发展阶段的一个基本判断,同时也是具有一定约束性的、目标性的发展指导,从而构建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低碳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文献综述

国内外许多学者就低碳城市的评价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2010年,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价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这是迄今中国首个较为完善的低碳城市标准,但该标准体系有些指标过于宏观,有些指标显得冗余,有些没有进行具体量化,所以操作使用起来还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没有进行有机综合。

付允(2010)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描述了低碳城市状态,使用了23项指标,并采用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作为评价方法,但是由于缺乏量化的指标值和评价标准,很难应用到实际中。熊青青(2011)选取了能源、交通、科技、环境、经济和生活消费六大系统的24个具体指标,构建了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珠三角九大城市的低碳发展指数。王嬴政(2011)从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生活理念、低碳能源、低碳环境和低碳政策六大方面构建了38个二级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计算了杭州市2008年在这六方面的完成程度。杨艳芳(2012)设计了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环境和低碳城市规划4个准则层14个具体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根据北京市2004~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了各个准则层评价值及综合评价值。

三、低碳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市低碳发展涉及到经济、环境、科技、能源、社会等各个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从系统思考的角度把城市分解成经济、环境、科技、交通、能源和社会六个子系统,并根据中国社科院的低碳城市标准体系和国内学者的研究实践成果将六个子系统细分为23项具体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如表1。

四、实证分析

(一)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低碳城市的测定与评价是一项涉及多变量、多关系与多层系统的工作,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虽然呈现一定的层次结构,但是层次之间、指标之间、方案之间并不是独立的,存在着多种依赖与反馈等复杂关系。与层次分析法(AHP)相比,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不仅考虑了层次之间的信息反馈,还考虑了层次内部元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其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更高,本文将探索性地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进行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指标体系研究。

(二)评价分析

在ANP计算软件Super Decisions中输入低碳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组成的元素集和内部元素单元,建立各元素、指标间依存、支配、反馈等复杂关系,得到低碳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网络层次图(如图1)。本文主要通过查找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相关文献得出关系矩阵。然后把建立的关系矩阵输入到该软件中,同时需要以一致性检验作为矩阵能否通过的衡量标准。输入数据后,Super Decisions计算得出未加权超矩阵、加权超矩阵和极限超矩阵,从而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如表1所示。

五、结论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本文构建了低碳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和检验了各级指标相对于总指标的权重,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对低碳城市建设影响较大的指标有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产值比重、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低碳水平。现代服务业能耗低、污染小、就业容量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低碳技术改造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向低碳化方向发展。

其次,碳生产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和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对低碳城市建设的影响也较大。提高工业废水、废气和余热综合回收利用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碳生产率。加快推进天然气、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利用,逐步减少煤炭的消费比例,优化能源结构。

最后,人均绿地面积、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林木覆盖率和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也是衡量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发展碳汇固碳。加强城镇街道、广场、公园绿化,实施城市立体绿化。倡导人们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推进交通工具低碳化,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城市低碳化。严格控制车辆尾气排放,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机动车辆尾气排放的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朱婧,刘学敏.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J].经济研究参考,2013(14).

[2]杜栋,王婷.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与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1(03).

[3]付允,刘怡君,汪云林.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

[4]熊青青.珠三角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规划师,2011(06).

[5]王嬴政,周瑜瑛,邓杏叶.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01).

[6]杨艳芳.低碳城市发展评价体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01).

[7]华坚,任俊.基于ANP的低碳城市评价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1(12).

第3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8-0182-02

我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城镇化率已经从1978年的17.92%提升到2012年的52.57%,开始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中国城镇化已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因此,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智慧城市,作为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结晶,正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崭新模式,将推进信息消费带动战略的全面实施。

1.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1.1概念

智慧城市是以推进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为基础;以推进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宽带接入、下一代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充分运用、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为核心;以为居民、企业和社会提供及时、高效、智能的信息服务为手段;以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发展能力、提高城市公共设施水平、增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激发城市新兴业态活力、提升政府执政为民能力为宗旨。

1.2内涵

它本质上是传统的信息化包括电子政务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深化发展的结果,是信息化发展进入深水区后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境界。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社会管理更加精细、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产业体系更加优化,有利于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

2.1智慧交通

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导致交通拥挤、交通事故救援、交通管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交通问题日益突显。智慧交通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交通工程等多项高新技术的集成及应用,使人、车、路密切配合达到和谐统一,发挥协同效应,极大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交通运输环境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2智慧市政管理

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是城市运行的基本要素,如水、电、气、各种管线、道路、照明设施等。而市政管理就是对各种基础设施和资源进行引导、治理、经营和服务。而智慧市政管理,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泛在的感知网络,通过城市网格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城管系统,实现市政资源的共享与协同管理,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2.3智慧医疗

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成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智慧医疗系统的建立能够大大缓解这个问题。智慧医疗系统是基于现代网络技术和资源利用最优化兴起的医疗信息综合平台。它通过建立顾客端档案,实现顾客、医务人员、医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顾客可通过任一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查看自己的病例档案,查询医院的优势、优惠活动、专家资料、预约专家等。

3.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途径

3.1做好战略部署

3.1.1做好顶层设计

将“智慧城市”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结合未来城市的发展,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着重解决总体架构、技术路线、资源整合等问题。

3.1.2明确发展目标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根本目的,以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为主要任务,努力实现“人民幸福生活、城市科学管理、企业创新发展、社会和谐运行”的发展目标。

3.1.3加快工作推进

抓住智慧城市战略机遇期,加快推动“智慧天津”建设。在总体框架下,编制重点任务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分工,按照市级、区(县)、部门及行业三个层次组织开展,分类推进。

3.2明确发展重点

3.2.1推进无线与宽带,打造智慧基础

构建高速宽带泛在安全的新一代综合信息网络;加快宽带城市、无线城市建设;促进三网融合和信息共享,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推进政府云、公共云、行业云的数据中心建设,构建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

3.2.2鼓励创新与发展,引领智慧产业

打造以“六云”(云感知、云计算、云存储、云安全、云方案、云灾备)产业为代表的信息产业,以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智慧服务业,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智慧工业,以设施农业和精准农业为代表的智慧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3.2.3聚焦民生与民需,推进智慧服务

以市民需求为中心整合公共服务。加快实施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家庭、智能社区、智能安防等一系列智慧应用,推进信息服务均等化。使城市服务更加及时便捷,将城市信息化发展成果惠及大众。

3.3创造发展环境

3.3.1创新体制机制

成立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统筹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高效统一的协调推进机制,保障各项工作开展。

3.3.2完善政策法规

研究制定促进本市信息化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加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工程项目建设、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3.3统筹资金投入

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和运维资金保障,解决部门间的资金交叉和重复使用问题,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创新运营模式,吸引集聚民资、外资等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4.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法

4.1突出规划设计

强化系统谋划战略、规划、计划、方案等顶层设计工作是一个城市在创建智慧城市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将直接关系到建设起点、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设路径。应通过认真的调研分析城市信息化基础、建设智慧城市所具备的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考虑自身发展地位、地区优势制定发展战略、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建设方案。

4.2突出资源整合

强化统筹协调一方面新技术创新应用引发部门间分工不断演进,造成资源和利益的重新配置;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为部门间协调配合、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和手段。绝大多数智慧城市应用项目都要不同部门密切合作,建设成果通常也是各部门共享共用,因而对部门间的分工合作,业务协同要求较高。智慧城市建设要按照“一体化、联动性”的要求,对项目进行分类分层次,强化统筹协调、条块结合,形成既鼓励区县错位发展形成特色,又确保资源充分整合、协调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局面。

4.3突出技术创新

强化智慧应用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广泛应用是当前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起步阶段应将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放在突出的位置。要着力攻克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关键技术,加快科技创新与核心技术产业化,促进系统化智慧应用市场开发,以应用来带动智慧产业发展,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5.结语

智慧城市的建设时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建设智慧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要切实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在建设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实行全流程管理,既要做到城市信息的保护,又要保证城市发展空间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慧鹏.智慧城市试点开启国家发展新动力[J].中国电信业,2013(04):68-70.

第4篇

【关键词】水土保持;成因;特点;危害;防治措施

城市水土流失是一种典型的现代人为加速侵蚀,它的影响因素比农村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要复杂得多,可以理解为当建设规模或开发建设活动扰动土(岩)体超越城市的承载力和管理水平时,在自然外营力(降雨、重力、径流冲刷)的作用下,造成的水土资源的损失和生态景观的破坏

1 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

城市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都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这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或制约着城市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促进或制约着城市的建设。

1.1 城市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城市占有一定的地理区域,它必然要受到所在区域自然地理因素的支配和制约。自然地理因素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表现出明显差异,如所在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都影响了城市的水土流失。例如城市及周边城郊地形坡度大,地表植被覆盖率少,则土壤的抗蚀力就差,那么水土流失就会变大。

1.2 城市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对城市水土流失起着主导和控制制约作用,它既可以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也可以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由于人的活动,城市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城市水土流失。城镇和工业中心的兴起,城市人口的增加和聚集,促使城市不断开展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许多建设活动都要使用自然资源,影响生态环境,如劈山开道,破坏原地貌和植被,引起土壤侵蚀,从而会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

2 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

2.1 人为性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修路、建厂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很可能要破坏原有地貌、植被或水土保持设施,加大了城市水土流失,表现出一定的人为性。如一些欧洲国家在城市建设中,尽量避免大挖大填,对开挖和填土边坡采用乔灌草结合绿化,很少有我国浆砌石护坡或用混凝土网格护坡的现象,建筑材料大量采用钢结构和玻璃墙,避免了大量水泥和沙石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了水土流失。

2.2 复杂性

城市水土流失比较复杂,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同农村水土保持相比,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很大扩展,不仅要考虑防治水土流失的根本要求,而且还要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和生态建设发展规划,使其符合城市的绿化和美化要求。水土流失的组成,既包括市郊的土壤侵蚀,又包括了市区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弃土弃渣的流失。特别是人的活动,既可以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又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因此,城市的水土流失比较复杂。

2.3 潜在性和普遍性

城市水土流失的隐患是潜在的,一般情况下难易觉察到,只有在暴雨或大暴雨下才会爆发出来,所以具有一定的潜在性,如我国深圳在1995 年爆发的水土流失之前就没有任何预兆迹象。城市建筑物、工厂、水泥及沥青路等不透水层在我国的普遍存在,使雨水的地面阻力明显减少,导致暴雨径流产生的能量集中,加大了水流天然的侵蚀力量,从而使这种潜在的水土流失具有了普遍性。

2.4 破坏性

水土流失一旦随着暴雨或大暴雨产生,就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因而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水土流失所产生的大量泥沙淤塞河道和城市的排水系统,致使城市市政设施和工矿设备受到破坏,或突然造成停电停水,影响到城市的生产、生活,或危及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5 治理的艰巨性

过去,治理水土流失往往局限于农村,在措施上多采用田边加林加草的办法,按照小流域进行综合规划,而这些显然不符合城市水土流失的治理。我国城市中的水土保持工作起步晚,而城市水土流失防治模式又趋于多样化,所以治理难度大,特别是山丘城市,开发建设应绕道而行,并尽可能少破坏植被,一定要破坏的要尽可能地恢复植被,如果破坏山体的要提前做好水土保持治理措施,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另外,人们的城市水土流失观念较为淡薄,这些都加大了城市水保工作的艰巨性。

3 城市水土流失的危害

3.1 影响城市市容、市貌和生态环境。

城市一旦发生了水土流失,道路等陆上交通运输线就会受阻,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就会随着雨水散布开来,就会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城市的建筑大都是钢筋水泥,比较单一,已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其表现为城市土地的“石漠化”和“热岛效应”,再加上水土流失灾害的冲击,生态环境就会变得更加脆弱。

3.2 造成城市排水系统过水能力下降,降低防洪能力,导致城市被淹。

水土流失中出现的泥沙和废弃物,使排水管渠下水道过水能力下降,甚至造成管道堵塞。大量泥沙淤塞河道,向河道乱倒城市建设的固体废弃物,都会减弱江河湖库抗洪能力,在暴雨季节,会出现洪水漫流出槽,工厂和居民区进水,公路被毁,导致城市被淹,形成小降雨,大水量的现象。

3.3 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

城市水土流失灾害损失的形态复杂化,不仅造成原生灾害,而且造成复杂多样的次生和衍生灾害,一旦城市受灾就可能引起连锁反应,灾害逐年扩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大量泥沙淤塞河道和堵塞城市下水道,疏通它们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水土流失会致使城市市政设施和工矿设备受到破坏,或停电停水影响,从而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

4 防治城市中水土流失的措施

各个地区的地理位置限制,气候条件变化,资源开发利用差异,都会加大水土流失的难度。城市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工作的正常进行关键是加强人们的水保意识。

4.1 加强水土保持意识。

城市中的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开发建设者,水保意识淡薄,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没有意识到开发建设中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因此要加强对广大群众的水保宣传工作,讲授水保知识,提高人们对城市水土保持的了解和认识。

4.2 开发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

我国一些城市,由于地理位置限制,要在山地上进行开发建设,如挖山造地工程,包括房地产开发、新工业区建设、高尔夫球场、道路等,尽量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建筑物施工工程要配套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建筑垃圾及运输工程中的散落物要及时处理。

4.3 加大植树种草工作,实行绿色覆盖。

植物可以缓解水对地面的压力,并且可以吸收大量水分,从而减少水土流失。我国城区多为钢筋水泥世界,到处是硬覆盖,水分下渗能力极差,对水的阻力就小,而且部分城市一些建筑劈山工程没有马上进行绿色植被恢复,这些都易造成水土流失。为此,要加强各个城市的植被恢复工作,尽可能地利用可开发的空间,调动各个层面上的积极性,连接分散绿地,对城市及郊区实行绿色覆盖。

5 结束语

城市中的水土流失主要是随着城市及城市周边城镇的建设而出现的。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化,也引起了城市中一系列水土流失相关的问题,并且造成的水土流失远比农村严重得多。可见,减少城市化发展中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城市建设中注意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尤为重要。水保工作与城市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城市建设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觉悟,会促进水保工作的开展,反过来,水保工作的有力开展,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间接地促进我国的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锐亮,何丙辉,罗雷. 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6(01)

第5篇

关键词:城市发展;环境保护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ed urbanization and the increased population, the environment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changes contantly. As resources, environment, population have become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issues of society and economy, environmental issues has hinder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va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urban development, introduce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to urban construction, and proposes the ideas, concepts for eclological environment-friendly city construction, so a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urban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urban construction.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urban development is also expounded.

Key words: urba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R1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没有与城市规划和建设同步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城市生态受到破坏。因此我们的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随着我国城市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特别是化工、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业、制造业等重污染行业的发展,极其明显的加大了对环境的潜在压力。

在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城市的发展绝大部分是靠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逐渐重视和全民族环境意识逐步提高,我国的环保措施力度明显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我国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因此高度重视城市化发展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受上层建筑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关题:

1.1.1 水体污染问题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江河,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1.1.2 城市大气质量恶化问题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1.1.3 城市废物、垃圾问题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由于我国的固体废物露天堆积,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 固体废物到处堆放,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 大气土壤的污染。

1.1.4 城市噪声问题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据44个国控网络城市监测,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噪声问题相当严重。

二、城市发展中环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城市环境保护应重点突出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加强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生态因子的防治,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的力度,逐渐恢复被破坏的各种城市绿地,使城市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总的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城市规划方面的措施

城市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应着重做好如下几方面的规划工作:

(1)工业污染控制规划。工业排放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环境污染首先要控制工业污染。按照组织生产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划定发展不同工业的不同地区并且按照环境容量,确定工业的发展规模。

(2)城市污染控制规划。环境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控制城市污染

是控制整个环境污染的中心环节。城市污染控制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功能分区,按照环境要求和条件,合理部署居民区、游览区、商业区、文教区、工业区和交通运输网络;规定饮用水源的保护措施,规定垃圾的收集和处理方式,做好垃圾处理规划。

(3)水域污染控制规划。主要措施是控制污染源。规定污水排放标准;确定污水处理厂建设,做好水源保护和污水处理规划。

2.2 提出建设生态城市设想

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生态城市规划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不是指城市最大容量,而是指在满足人们健康发育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人口的最大限量。既要考虑人口未来增长的可能性又要考虑满足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合理性; 又要考虑固定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

(2)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整体优化原则;②功能分区原则;③景观稳定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⑤活化边缘原则。

(3)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职能和性质以及城市的基本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及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态学中的 “共生”原理,通过企业之间以及工业、居民与生态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物质、能量的综合平衡。

(4)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

2.3 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措施

(1)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2)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

(3)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

(4)在城市建设中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

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科技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环境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国家城市经济得以持续并足以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如果我们逐步实现了思想的转变、意识提高、观念更新、理论深化、标准统一,就有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再通过实施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完善体系、协调监控、推进市场、公众参与、营造风尚、城区合作等有力措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将会稳健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城市化健康有序发展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战略座谈会综述, 城市规划,1998 年第二期.

[2]中国城市跨世纪发展若干战略问题,城市规划,1997 年1月.

[3]李子君,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2002 年第10 期.

[4]王缘,《试论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十大问题》 .

第6篇

关键词:城市绿化;城市规划;配套设施

Abstract: Urban gree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urban construction,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greening, and several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greening to beautify the urban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promot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 promoting effect.

Keywords: urban greening; urban planning; supporting facilities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前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 莱芜钢铁集团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属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区域环境承载压力随之加大,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受到严重威胁。保护自然 ,维持生态环境 ,是城市经济发展与人民健康的基本条件。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在当前状况下,应当主动改善和改进生存环境,而不是等待恶化,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通过栽花种草,建设绿色宝库,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和优美的景观效果,可以有效地防治和减轻污染、美化环境。通过城市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的卫生条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有益居民身心健康,突显了城市绿化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城市绿化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保护生态环境,减轻污染

城镇的各类绿地,以其巨大的叶面积,浓密的枝干,阻滞、过滤、吸附空中的灰尘、飘尘,同时还能起到滞留、分散、吸收空气中各种有毒气体的作用,从而可使空气得到净化。尤其是莱钢冶金行业需要消耗大量的工业染料,排除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需要之物吸收净化,制造氧气,树林是净化大气的特殊“过滤器”。例如,在炼铁厂附近栽植两行并列的大杨树,能使空气中的降尘量减少33%~52%。有些树的树叶表面粗糙,有绒毛或者能够分泌油脂或黏液,能吸收空气中的大量飘尘,经过树林的气流含尘量会大大降低。 可见,城镇中栽植各种绿色植物,对调节空气流动、净化空气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有利于城市气候调节

园林绿化可以调节气温,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季,树木庞大的叶面积可以遮阳,能有效地反射太阳辐射,大大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当太阳照射到树冠上时,有35%~75%的太阳热量被吸收,从而使森林中的温度比地面的温度低十几度,树木通过叶片蒸发水分,可降低自身的温度,提高附近的空气湿度。因而夏季绿地内的气温较非绿地气温低3~5℃,较建筑物地区的气温降低10℃左右。因此,城市绿地面积大、覆盖率高,能有效地改善居民居住区小气候。在绿化好的地方,夏季人们会感到空气清新,可以消暑纳凉、防暑降温。园林植物可以调节湿度,是温度的“调节器”。植物通过叶片蒸腾水分,使土地的大量水分被释放到空气中,使空气中的湿度明显增加。从而为人们在生产、生活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

1.3能减弱噪音

现代城市噪音污染越来越严重,噪音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的还能危害人们的健康,影响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精神反应,导致人们出现精神不振、疲劳过度、血压增高等症状。利用乔木的庞大树冠和枝干,则可以吸收和隔离噪声。城市街道种树,如快车道上的汽车噪音,在穿过12m宽的悬铃木树冠到达其后面的三层楼窗户时,与同距离的空地相比,噪音的减弱量大于3~5dB。可见,城市绿化对减少噪音污染很重要。

1.4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在当今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高楼林立,烟尘弥漫,粉尘污染,车行如梭,人们在这种居住的环境中长期生存易产生疲劳,感觉压抑,加之生活工作压力影响,人们对城市化建设及其渴望,园林绿化的好坏对城市面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植物千姿百态、美丽的外形,丰富了环境的空间变化。树木的高低错落,树形的各式各样,树冠的大小差异, 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使现代建筑更具有田园风光。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观赏需求,令一方面有利于净化空气,有益于居民身心健康,而且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2当前绿化存在问题

通过对钢城区现状的实地调查,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总结出对钢城区绿地规划建设和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2.1绿化空间相对不足

绿化建设与植物保护不和谐,绿地管护效能不强等问题。钢铁主业附近存在公共绿化地面积严重不足的现象。莱钢早在70年建厂,在厂区绿化建设的作用性认识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钢铁企业由于生产的要求,一般具有占地面积大,工艺流程复杂,道路延伸较长的特点,这也就造成了现今老厂区绿化场地支零破碎,绿化空间非常有限。

2.2 城市规划与实施的矛盾

城市绿化规划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最初城市绿化规划设计时,开发商的各项绿化指标都符合要求,于缺乏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建设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但实施到市政工程绿化建设中时,改变了部分规划绿地使用性质,一些配套设施就发生了严重变化,待到这些设施投入使用时,问题就出现了,例如设亭、停车场、商业服务等问题。为缓解矛盾,开发商就补扩建,有限的绿地成了挤占对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2.3管理体制不健全

居民区的居住绿化,有时因产权和管理范围交接不明、责任不清而造成绿化管理不到位。依照法规规定,小区绿化建设和养护经费应由房屋产权单位负责。由于当前房屋产权多样化,物业承包制形式,绿化养护经费不能得到具体实施和落实。另外,有一些市政工程在居住区或重点大街施工,毁坏树木、占用绿地不缴纳绿化损失费,无形中为绿化养护雪上加霜,影响了城市建设绿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3.完善城市绿化建设的科学策略

3.1统筹规划、合理平衡,完善构建城市绿化体系

城市绿化兼具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滋养水源、平衡气候的综合功能。因此,为了使城市各区域的生态环境趋于合理的平衡,必须着眼于为城市的整个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布局,从全方位、多视角的基点出发,构建完备的城市绿化体系。在实践中应严格杜绝一味追求植物景观美化作用、却忽略其生态平衡效益的片面思想,应切实发挥绿地的维护与平衡作用。具体的做法是,应在工业区主力开辟公用集中绿地,进行重点绿化建设。同时,还应对城市道路的隔离带、引路、转盘道及道路两侧等公共地带做进一步的深入绿化,从而为城市构建特色的绿化交通走廊。

3.2严格执行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求,完善配套设施

若要提高新建居住区绿化美化水平,就必须做到规划设计合理,使规划到位,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制定科学的绿地定额指标,努力提高绿化面积。如执行居住区绿化面积占小区面积的30%,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材料证明,30%一50%的绿化覆盖率是维持生态平衡的临界幅度。还要按照设计人口居住小区聚中地面积人均1平方米、居住区人均2平方米的要求;居住区的基础设施除绿地外,还应包括教育设施、商业网点、卫生保健、娱乐场所、行政管理、市政公用设施等。

3.3建立完善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法制化体系

在编制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城市大环境绿化规划、公园发展规划、工业区绿化规划以及建成区绿化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绿线范围,对已规划和建成的绿地全部实行绿线控制管理;全面贯彻国务院颁发《城市绿化条例》和配套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完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建立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的招标投标、质量监督制度。

4结束语:

城市绿化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家园、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为了促进城市化建设发展,需要全民参与到绿化建设实践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绿化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保忠,王彩霞,何平,沈守云.城市绿地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汇刊,2004(02)

第7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海西;福州市

一、福州城市园林建设成就与问题

众所周知,城市园林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对福州而言,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福州优化人居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福州充分展现省会城市形象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福州城市园林建设紧跟城市建设发展步伐,采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推进的思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福州市于2003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为进一步巩固提高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成果,福州市始终坚持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持续加大对城市园林建设工作的投入力度,在市财政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仅2004-2008年五年之内城市园林专项经费总投入就达13亿元,全市城区新增园林绿地2787公顷。近年来,福州在城市园林建设方面的“大手笔”,更是创造了许多标志性的工程:投资2亿多元新建占地约815亩的福州动物园;仅征迁费用就投入约1.2亿元的温泉公园改扩建项目等。福州市尤其重视中心城区园林绿地建设,不断地扩大城市公园、景区绿地面积,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公园,仅2009年,建成开放了西湖公园大梦松声景区、环西湖左海步行道、乌山北坡公园、鼓楼前公园。截至2009年底,福州市城市公园总量已达45个,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61平方米、绿地率36.53%、绿化覆盖率40.02%,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居于前列。福州市还陆续全部免费开放城区所有公园,市民在500米之内步行范围内就可以到达公园、绿地或广场。

这些公园和绿地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不仅降低了城市热岛效应,美化了城市环境,提高了城市形象,更重要的是为市民营造了良好的宜居环境,到公园散步、健身、跳舞、唱歌,已成为榕城市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当然,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福州的城市园林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现阶段福州市园林建设档次相对较低、绿化养管不太到位、文化的内涵挖掘不足与品位有待提升等问题,影响了福州的省会中心城市形象。正如2009年3月23日至24日国家园林城市专家组对福州市的复查结果,专家组对福州市园林绿化总体比较满意,但同指出时存在绿化精品不多、档次不高、绿量有待提高、“显山露水”工程有待进一步推进等问题。

在海西战略纵深推进与实施的大背景下,对福州城市园林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园林建设承载着更加重要的责任,其必要性与紧迫性更加突出。本文就尝试在海西战略背景下,重新思考福州城市园林建设问题。

二、海西发展战略及其对福州城市园林建设的要求

2009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西发展战略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海西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海西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包括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

福州作为省会城市,在海西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福州的城市建设与环境营造也是关系到海西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之一。要充分认识到发挥福州在海西建设全局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必须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推进包括园林建设在内的城市建设,更加注重树立精品理念、特色理念,做好城市规划与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同时,精心打造投资、休闲、宜居环境,进一步促进创造财富的各类要素在福州集聚涌流,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

显然,城市园林建设是城市建设与环境营造中核心内容,必须在园林建设中创造精品,提高文化品位与档次,才能提高福州的城市形象,打造宜人的人居环境,使福州成为实施海西发展战略的有效载体。

三、海西背景下的福州城市园林建设思路

正如上文所述,福州城市园林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海西发展战略对福州市城市园林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笔者就福州城市园林如何在海西建设的大背景下加强规划建设与管理等工作提出几点思路:

(一)挖掘福州古典园林的内涵,提高城市园林的品位与档次

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古典园林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2100多年汉初闽越王无诸时代。历史上曾有福州西园、芙蓉园、西陂园、石仑园、中伎园(又名西园)、宿猿洞、环碧轩、半野轩、双骖园、将军府花园、杏坛、伊园、大梦山房、欧冶池、桂斋、南公园、萨家花园、三桥俱乐部等名园。这些古典园林虽然大多已不复存在,但有些仍保留一些遗址。另外,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福州古园林与苏州古典园林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历史脉络关系,因此在合适的时机与地点,可考虑借鉴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恢复与重建部分古典园林,以此来提高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与品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要讲究诗清画意,通过文学意境的创造以求得“小中见大”;其次要充分利用福州的自然山水,营造自然式的园林;再次植物配置应以榕树、樟树、桂树、荔枝、龙眼、白玉兰、广玉兰、松、竹、梅、月季、腊梅等以乡土树种为主。

(二)引进国内外先进设计理念,提升城市园林规划档次与水平

要吸取近自然园林、生态园林、山水园林等国内外先进的园林设计理念,邀请国内外知名的规划机构与专家参与福州园林规划设计与建设,同时通要经常组织专业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学习各地园林建设的成功经验与经典范例,并针对福州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计,创造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先进理念的园林精品。与此同时,要注意学习借鉴台湾园林的成功经验,并加强与台湾同行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种模式来提高福州城市园林规划的档次与水平,同时还加强台湾各界的认同感,为海峡两岸的全方位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提高施工水平,提升城市园林建设质量

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绿化施工过程是二次创作的过程,对现场施工员的施工水平要求较高。一方面,园林绿化工程的大部份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体,要通过各种树木、花卉、草坪的栽植与搭配,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达到清洁空气、吸尘、降温、隔音,营造与美化生活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园林绿化工程还强调追求工程的艺术感,在植物配置方面则更讲究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其效果要给人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移步换景”感受。而恰恰是这一点在某些部位仅凭设计可能难以体现要达到效果,需要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比如自然式植物搭配、微地形处理等。另外,由于施工人员技能、种植前土壤处理种植穴、槽熟练程度不同,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气势就完全不同,观感反差较大。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应保证有优秀的项目经理及施工员,杜绝无园林专业知识的施工员现场管理施工,以此来提高城市园林建设的质量。

(四)加强监理单位的监督职能,保证城市园林建设质量

绿化工程监理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是综合性、艺术性和独特性,此外还具有施工方法不一,质量要求不一,季节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而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程项目的质量更难以控制。基于园林绿化工程的以上特点,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理与控制应严格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监理,严把园林绿化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关,督促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另外,作为园林绿化工程监理企业,要适应园林绿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就必须加大力度,不断研究新情况,找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新对策,培养具有丰富的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经验,具备园林绿化或风景园林专业知识,掌握监理业务知识,真正能胜任绿化工程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

(五)强化园林绿化后期养护与管理,提高城市园林建设效益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环节。目前,一般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期不超过半年,但园林绿化工程合同规定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移交需两年,即绿化养护期规定为苗木两个生长季节,目的就是确保绿化苗木成活,生长良好。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如果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会严重影响城市园林的质量与效益。因此,必须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当然,市政绿化工程建设业主也应加大管理力度。市政工程应调配园林专业人员,负责绿化专项。只有对绿化工程进行的每个阶段都可以加以关注,对设计、施工、监理全面把控,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协调处理,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敏.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祁新华,陈烈等.近自然园林的研究[J].建筑学报,2005(8).

3、敖惠修.应用生态学观点建设生态园林城市[J].广东园林,2001(1).

4、袁兴中,刘红.城市生态园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生态学杂志,1994(4).

5、杨清,许再富,易国南等.生态园林的特征及构建原则综述[J].广西农业科学,2004(1).

第8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杨志峰等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1 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1 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1.2 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1.3 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缺乏力度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1.4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高技术产业在我国是资源密集度较高、知识密集度和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产业,基本上是一个缺乏技术含量的组装产业。核心技术、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我国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是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增长方式粗放导致的必然结果。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特征突出,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高,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下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必然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1.5 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6 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1)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2)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3)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4)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5)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应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6)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7)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及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

3 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心和方向

(1)产业是现代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产业的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对城市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根据我国目前的产业发展模式,必然造成大量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改善产业发展模式,使产业发展“生态化”,是我国实现生态城市的必要条件和核心内容。或者说,只有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中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为生态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生态工业是生态建设的重点,而循环经济是生态工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产业方向上,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单位经济产出的废物排放量,实现达标排放。应把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质量的基本标准,并把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同时,多层次利用“废弃物”,把经济生活中传统的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的污染防止,即实现清洁生产。在管理上,将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加工、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再生过程进行系统组合,优化系统结构和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

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推进我国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战略的总思路。

(2)生态建筑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建筑体现了以人和自然为本的生态观,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的结点。它是由自然基础设施、生态代谢设施、人工设施(和人类生态服务体系,通过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经济过程和人文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耦合而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人居生态系统。生态建筑是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污染和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

(3)发展生态服务业是生态建设的保障。

所谓“生态服务业”也可称为“生态第三产业”,也就是指第三产业的生态化。生态城市必须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形成完备的功能组合。如商业、交通通讯等流通部门保证了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正常运转,是城市经济生态系统运行的动力,同时也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构成重要影响。交通的密集和拥堵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饮食服务业造成的油烟及消费过程中严重浪费现象等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在重视实体生态产业发展同时,要重视城市生态服务管理和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加强环境公益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服务基础,通过新型社区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技能和生态意识。

(4)绿色消费是生态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消费是实现生态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和社会生产之间存在促进和制约关系。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变:一是要引导消费者向无污染、无公害、有助于身体健康的“绿色消费”方向发展;二是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置,提倡“绿色生活”;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提倡“绿色家园”;四是提倡适度消费,实现可持续消费。

4 选择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是人类社会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二者的关系从“经济优先发

展、先污染后治理”发展到“清洁生产,污染零排放”,又发展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结合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要求,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历一次大的调整。而基于生态优先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顺应知识经济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4.1 国内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西方的工业化是20世纪主导生产模式,以不可再生的石油作为能源。“石油经济”倾向于集中趋势、规模化生产,生态压力超过生态承载力,带来环境负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自主创新为主,日本采取了模仿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东亚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独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1)新加坡、南韩、我国台湾、我国香港新兴工业化经济体(anies~4)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2)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东盟三国(asean-3)外扩内联综合型经济发展模式;(3)菲律宾拉美型二元断裂性经济发展模式;(4)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中国、越南社会主义过渡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煤炭经济”,与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因此,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中应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倡导节能型经济,加速再生能源对石油的替代。循环再生产模式与节耗经济应成为追求目标,把前向关联产业废物作为后向原料资源,使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到最低程度。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需要实现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

4.2 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城市的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仿照生态体系中的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的机制,将现行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开环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一产品一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使园区经济和环境同时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这首先需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上、在产业布局上,把相互之间有较强“食物

链”关系的各产业主体放在一个园区内,并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生态园区。这既可大大节省建设投资,又可以有效地利用废物,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4.3 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题,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具体设计需要遵循四化原则,即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知识化、企业清洁化。

参考文献

[1]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5):155-1591.

[2]王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陕西生态城市建设[j].商业研究,2007,(2):21-231.

[3]黄肇义杨东援1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25,(1):59-661.

[4]宋永昌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如松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城市[j].学术月刊,2007,(7):5-111.

[6]王发曾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意义、科学理念和准则[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17-251.

[7]国家发改委1“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r]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7,(4).

[8]李赶顺,张玉柯,等.循环经济与和谐生态城市[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9]鞠美庭,王勇,孟伟庆,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8.

第9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随着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接近自然”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成为城市建设者面临的最新挑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进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相关部门一定要引起重视,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给居民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一直在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建设,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交通变得更加方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等。但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城市大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北方城市),高速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的严重的环境问题,当下炙手可热的PM2.5、雾霾等问题都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环境污染严重破坏了城市的生态问题,如噪声污染、水体污染以及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等,其已经严重影响的居民的身心健康,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因此,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当下急需着手解决的问题。当然,生态城市的建设不光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是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是发达城市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城市都正走在生态化的建设的过程中,但由于缺乏经验、资金等原因,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没有自主创新,一些城市在推进生态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考虑自身的地方特色,一味照搬其他城市(特别是西方城市)的建设形式,殊不知城市之间无论是文化还是地域都存在很大差异,我们不否定西方生态城市的建设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全盘照抄,应该充分结合城市实际情况进行生态化建设。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现在,一些城市建设提倡与国际接轨,不断模仿国际大都市的建设方式,无论城市大小,大量建设公园、广场以及开发区等,且建设时不考虑实际情况,一些开发区建设完成后因为城市经济水平达不到被闲置,浪费了城市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但是要整合自然资源,改善城市的环境,更要结合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让人与自然之间达到一种整体上的和谐。最重要的的是,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结合城市自身特色和城市居民的实际需要,做好符合城市建设需要的规划,设立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2.1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许多城市大力发展重工业,大力推进了城市的经济建设,一些城市主要生产能源与原材料,实现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快速飞跃。但能源与原材料的发展属于产业分工的最底层,产业链条较短,且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在生产能源与原材料的过程中,大量消耗了城市的能源资源。且随着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导致能源资源的消耗速度不断加快,很多城市的能源资源已经处于稀缺甚至枯竭的状态,约束了城市工业的发展,这种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严重失衡也直接导致生态城市的建设的步伐受到阻碍。因此,以能源资源为支撑的重工业城市的生态建设急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平衡,从而更好地推进城市生态建设。

2.2城镇体系发展水平低,生态脆弱

我国是人口大国,一直存在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非城市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导致城市人口密度过大。一些城市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结构布局不合理,为了满足人口急速增长的需要大量开发土地,导致城市的植被面积大量缩减,且很多城市在进行开发时忽视城市绿化,使得城市的绿化覆盖面积较低,城市的生态发育体系不能得到有效完善。另外,很多城市是刚从城镇转型而来,城市的规模比较小,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不完善,且城市的发展初期经济水平比较低,使得很多城市的生态布局混乱,甚至很多小型城市还没有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呈现一种城市生态脆弱的景象。

2.3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增大,局部地区生态破坏严重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城市还无法完全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城市局部生态破坏较为严重,且由于重工业的发展导致城市的恢复能力较差,城市的环境一再恶劣,很多生态指标都无法达标甚至出现逐年恶化的现象。一些沿海城市同样存在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现象,沿海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大量开发海岸资源,使得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海洋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给城市的生态建设带来一定程度的阻力。另外,渔民大量捕捞也给沿海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大量捕捞使得海洋渔业资源急剧减少,海洋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加上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等问题,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

3、生态城市建设的意识与对策

3.1提高居民的环保、生态意识

生态城市的建设,不光是要整合现有的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以上都是建立在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的。相关部门要把提高居民的环保、生态意识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展板宣传、电视、网络媒体以及开展相关环保活动等形式,让生态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城市居民,把城市的生态建设融入到居民的生活中去,实现城市从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到生态、经济和谐发展模式的转变,真正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也间接提高了居民的人文素养。

3.2制订符合每个城市特点的城市指标体系

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来说,首先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城市建设者要整合相关的人力、物力资源,组建一个规范的管理单位,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城市的生态建设进行约束,促进城市生态建设又快又好发展。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以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基础,摒弃过去照抄照搬的盲目建设方式(如大面积开发土地资源、单纯提高绿地覆盖率等),根据城市自身发展情况,结合地区人文特色,制定符合每个城市特点的指标体系来进行城市生态建设。

3.3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安排城市职能

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主要是针对一些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城市,城市的生态建设势必是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滥用资源从而导致城市资源枯竭的发展模式应该要革除。城市的发展要遵循生态原则,城市管理者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式,尽快实现城市向生态化发展的转型。

4、结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来看,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还存在很多矛盾与问题,如产业与能源结构不合理、生态发育水平低、城市局部生态破坏严重等,给城市的生态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相关部门要不畏挑战,全面整合城市资源,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建立相关的生态评估体系,促进生态城市更快、更好地建设完成。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 SWOT分析 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149-02

一、研究背景

人类文明在进步的同时,也破坏着地球的生态环境,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危机,而这些危机又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用生态学的理论和观点研究城市环境,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六项定性评价标准,明确追求人与人、人与环境高度和谐的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目前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就是基于生态学原则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具有系统性、和谐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1986年江西省宜春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此后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也纷纷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二、研究方法

应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选取四川省内其他生态城市与雅安市进行比较,认真剖析雅安建设生态城市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雅安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

三、研究区域概况

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距成都120公里,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它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还是国宝熊猫的故乡。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0.79%,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质量达到国家三类标准,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在国家二类以上。由于全年降水丰沛,素有“雨城”之称。

四、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企业战略决策教授安德鲁斯(K.Andrens)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战略管理理论。SWOT分析即对研究客体面临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挑战(threats)的分析。其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组织、个人、产业或区域等研究对象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作系统分析,了解研究对象内部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分析影响研究对象的外部机会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优行动战略,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和优势,利用机会,规避风险,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1}。

1.优势分析。(1)资源丰富。雅安市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类型,主要河流大渡河、青衣江均属岷江水系,其大小支流近百条。雅安是国家水电基地,境内水能资源可开发量占全省的10%,可建立世界罕见的阶梯式水力发电站群,2011年装机将达1000万千瓦。

雅安市以高山和中山地形为主,由于雨水丰沛,森林覆盖率63%(全省第一),植被覆盖率超过82%,拥有高山杜鹃灌木丛林,以冷杉、云杉、桦木等组成的高山针叶林,以铁杉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林下多箭竹。也有常绿阔叶林、落叶林、混交林、树种有石栎、楠木、榕树、桦树、青杠等。近年还发现有大片的国家珍稀树种“鸽子树”珙桐。林区内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扭角羚、苏门羚、獐等珍贵动物,还有大量的中药材,是全国最优生物气候指标地区之一,也是生态质量评价在全国最好的地区之一,具有“天府之肺”、“天然氧吧”、“生态天堂”的美誉。(2)交通方便。雅安市交通方便,有两条高速公路直通省会成都,车程只需1.5小时,另有国道318线、108线贯穿全境,雅乐高速即将通车。雅安与周边市州的交通十分便捷,市域内的道路状况良好。(3)景色秀美。雅安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处于香格里拉、攀西阳光、海螺沟冰川三大旅游精品景区连线和多条黄金旅游线路交叉重叠的节点上,是四川省旅游西环线上的大驿站。以雅安城区为中心,在半径15~30公里以内,蒙顶山、碧峰峡、大熊猫基地、周公山温泉、上里古镇等旅游景区环抱四周,城市和景区紧紧相连,互为依托。目前,雅安市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4A级旅游区2个和2A级旅游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的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有“亚洲第一、世界罕见”的典型的喀斯特山地洞穴――芦山龙门溶洞等。雅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低碳先锋城市”、“中国生态气候城市”,在《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中雅安市被称为“绿色宝石”,2012年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林业局联合发文确定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4)人文底蕴。雅安市是全省唯一与甘孜、阿坝、凉山三个民族自治州接壤的市,是民族自治地方通向内地的过渡地带,素有“川西咽喉”、“门户”、“民族走廊”之称,拥有荥经砂器烧制技艺、南路边茶制作工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雅安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活动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雅安是大熊猫的故乡,有中国最大的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1869年,法国生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雅安市境内宝兴县邓池沟发现了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并制成标本运往法国,成为巴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引起世界轰动。建国以来,雅安先后向国家提供大熊猫136只,其中18只作为国礼赠予美、英、日、德等国家和地区,目前是世界上大熊猫最多的地区,是名符其实的“熊猫首都”。雅安还是世界茶文化、茶栽培的发源地,是全球人工栽培茶树最早的地区,是中国南路边茶茶马古道的起始地,蒙顶山茶通过茶马古道输入藏区,是历代中央政府与藏、羌等少数民族进行茶马贸易的专用商品,成为汉族人民同藏、羌等各族人民增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汉文化”、“茶文化”、“熊猫文化”、“三雅(雅鱼、雅雨、雅女)文化”、“文化”等独具魅力,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名镇5个。

2.劣势分析。(1)经济发展缓慢。从2005年以来,雅安市坚持发展“工业富民强市”方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底子薄弱,尽管每年的经济数据都以两位数在向前发展,但在总量上始终处于全省倒数三四名的地位。2005年到2011年,雅安市的全市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中所占比例都超过50%以上,但这些指标在全省的排行却始终落在倒数几位,经济总体运行发展缓慢。(2)产业结构不合理。雅安市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和重工业建设不均衡,第三产业发展也很缓慢,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3.机遇分析。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官员对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进行解读,明确了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十二五”时期,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继续突出强调交通和水利两个关键环节,交通重点解决通道建设和路网完善问题,水利重点解决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这意味着西部大开发也是雅安市建设生态城市的一个大机会。

2012年4月28日雅西高速全线通车,整条高速公路线展布在崇山峻岭之间,山峦重叠,地势险峻,每向前延伸一公里,平均海拔高程就将上升7.5米,被称作“天梯高速”、“云端上的高速公路”。雅西高速的开通,为雅安更好更快地发展创造了机遇。

目前国家正在建设雅安至乐山的高速公路,更加方便了雅安市与其他市级城市之间的联系。同时,雅安作为四川入藏的起点,正在修建中的川藏铁路,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4.威胁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建设的增加,以及水电站的不断修建,必然会对雅安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有可能会破坏当地的植被、水土、空气质量等,从而影响雅安市生态城市的建设。

雅安市打造“生态气候城市”的过程中,必将以生态旅游为其发展的优势产业,但环顾雅安市周围,东南方向有四大佛教圣地峨嵋山和著名的乐山大佛,北面有著名的九寨、黄龙旅游景区,西南方向有西昌的阳光之旅,这些市州都以各自的特色吸引着全国的游客,肯定会雅安市的生态旅游资源造成一定影响,从而使得雅安市的生态城市建设面临挑战。

通过运用SWOT分析,雅安市建设生态城市具有自身优势,但也面临着较大的机遇和威胁,应该在加强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大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投入,促进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对策研究

1.尽快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般需要包括社会、经济、自然3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包括状态、动态和实力等多个方面。目前雅安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尚未建立,急需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到生态城市建设中需要改进的指标,从而有针对性地弥补短板。

2.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不只是数量上的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树立生态发展的意识。要充分运用加入了环境和资源成本的“绿色GDP”理念到城市建设中,重视生态规划,引进外来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城市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3.重视环境保护。大力引进和推广城市生活污水、城市固体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提倡垃圾分类回收,充分循环利用资源,形成新的产业链,既发展了经济,同时又保护了环境。加大退耕还林及城市绿化工作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做好城市水系污染处理,科学管理水资源利用,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要注重节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大力宣传建设生态城市。鼓励并号召市民积极投入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改变那些不利于保护城市生态的旧习俗,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将生态城市的建设落实到每个人的思想上、行动上,促进城市良好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建设生态城市作出努力。

注释:

{1}胡军,尹琪,朱坦.天津临港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J].产业观察,2010,(11):115

参考文献:

[1] 黄肇义,杨东寿.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城市规划,2001(1):59~66

[2] 鲍世行,顾孟潮.城市学与山水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285~295

[3] 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68~269

[4] 钱易.生态城市的理论和探索.建筑学报,1994(4):12~15.

[5] 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城市规划,1997(6):17~20

[6] 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6):28~31

[7] 王祥荣.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途径与措施.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0(4):349~354

[8] 苏泽群,徐洪喜,曾正云等.建设生态城市走向生态文明.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3):27~29

[9] 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等.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5):16~19

第11篇

关键词:“城中村”;文献综述;展望

一、关于“城中村”的概念研究

(一)“城中村”的定义

在早期的研究中,李增军(1995)把“城中村”称为都市里的村庄,田莉(1998)把“城中村”称为都市里的乡村,敬东(1999)把“城中村”称为城市里的乡村,叫法并不统一,2000年左右逐渐统一为“城中村”。

从地域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定义,代堂平(2002)认为,从地域角度上讲,“城中村”现象是指已被纳入城市范畴的局部地区;从社会属性的角度上讲,“城中村”现象属于传统的“农”村社区的矛盾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区。

从区位和社会特征的角度定义,张建明(1998)指出,“城中村”位于城乡边缘地带,一方面具有小农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保有着乡村的某些景观;另一方面拥有城市的某些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

从土地利用和土地产权的角度定义,李俊夫(2004)指出:“‘城中村’是指那些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或城乡接合部,被城市建成区包围或者半包围的,没有或者仅有少量农用地的村庄。”

(二)“城中村”的分类

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研究者把“城中村”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城市与村庄相交接的形态特征的划分,陈怡等(1999)将“城中村”划分为内切型、外切型、飞地相邻型、相离型、全包围型及半包围性这六种类型 ;根据“城中村”相对区位的划分,李培林(2002)将“城中村”划分为六种类型,包括处于繁华市区、处于市区周边、处于远郊、还有较多农用地的村落、还有少量农用地的村落、已经完全没有农用地的村落。李立勋(2001)把“城中村”划分为成熟型的(近中心区)、成长型的(中心区外)、初生型的(建城区外、规划区内)三种类型,李培林和李立勋根据相同的划分方式,得出不同的类型的“城中村”;根据各种因素叠加效果的划分,张建明(2003)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将广州市的海珠区和天河区的44个“城中村”划分为土地资源充足型、基础设施优越型、集体经济实力型三种类型;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李俊夫(2004)将“城中村”划分为三种类型,包括尚余较多农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比例大致相当以及几乎没有农地;根据“城中村”社会形态的划分,李津逵(2005)将深圳市的“城中村”划分为三种类型,包括本地农民的村落(城市出现之前)、本地失去耕地农民的就地集中安置区(城市建设中)、原住民面向外来低收入阶层的廉租屋区。

(三)“城中村”的特征

1.景观特征。“城中村”建筑密度太大,形成“ 贴面楼”“一线天”“ 握手楼” 等独特景观; 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绿地与体育等设施(蓝宇蕴,2001)。

2.人口特征。现在“城中村”的人口构成比较复杂,外来人口多,有相当强的异质性,不像传统的农业社区人口构成相对单一。由于本地人局限于与本地人交往,外地人局限于与自己同属一个地域的人交往,以及本地人与外地人在收人、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存在的差异,导致本地人与外地人的交往比较少,关系淡薄(刘伟文,2003)。“城中村”人口密度高,人口规模大拥有大量的暂住人口,本地村民数量不多,暂住人口的比例甚至超过本地人口(郭艳华,2002)。

3.社会特征。“城中村”大多处在农村管理体制之下,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缺乏像城市一样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管理;人口构成相当复杂并且外来人口比较多,治安比较差(侍克善,2005)。由于历史的原因,“城中村”在道路、排水、供暖供电、垃圾处理等方面并没有与市政设施干线配套,造成了基础设施不完善(张成福等,2004)。

4.经济特征。由于“城中村”缺乏农业用地,使其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同时城市建设征地的补偿也是城中村集体经济收益的一个重要来源(郭艳华,2002)。“城中村”的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房产出租、经营性劳动和分红。“城中村”的村集体有大量的土地、房产、厂房等租金收入,而每个村集体一般都会结成实行股份制经济社(刘伟文,2003)。

二、关于“城中村”的形成原因

(一)局部利益驱动

“城中村”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土地大幅升值,大部分“城中村”的村民开始不断扩建房屋,在房屋租赁市场中,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当地村民靠出租房屋获得可观的租金收入,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城中村”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吕宏芬等,2005)。从个体理性选择的角度来看,农民在房屋租金和土地快速增值的情况下,追求房屋租金和土地收益最大化,使得“城中村”这种特殊的建筑群体和村落体制形成(李培林,2002)。

(二)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

在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下,“城中村”是这种特殊制度下的产物。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包括二元的土地制度;二元的行政管理制度;二元的人口管理制度,其中二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城中村”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这种二元体制框架中,二元土地制度是“城中村”产生的核心因素(张润梅,2007)。“城中村”与城市相比,在土地制度方面存在着差异,表现在仍保留归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在村籍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也存在差异,村籍制度的差异表现在原来的村民尽管农耕地被征用后几乎全部转为城市居民,但是仍然保留着村籍,作为强大的村集体经济的股东,因此在经济地位上和一般市民及外来房屋租客相比有极大的差别,所以他们更愿意成为村民而不愿意成为市民(李培林,2004)。

(三)城市规划管理的滞后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管理的滞后、功能的混杂、布局的分散、房屋的乱搭乱建、重复拆迁这些问题普遍存在。管理的滞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因规划管理的力度不到位,导致违章建设递增。第二,因对村民的安置地点没有作好规划,导致村民建房凌乱布局以及重复拆迁。第三,因对村民安置建房区没有制定详细修建规划,导致村民建房区内功能复杂、布局凌乱(刘斯佳,2013)。因城市管理者在对待““城中村””治理的问题上存在认识的滞后和政策的滞后,在管理体制和管理的方式、方法方面长期落后于社区发展现状,因而导致““城中村””问题的出现并恶化(张孔见,2001)。

(四)文化的限制

从信任关系的角度来看,“城中村”可以看成是传统信任关系与情结的聚居体。长期农业社会的“聚村而居”,使村落自然成为人们生存与生活难以割舍的“祖地”,与“祖地”相关的一系列习惯,既内化于人们深层的意识观念,又外化于人们的具体行动与实践,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与村落地域共同体联系在一起的“生存策略”(张成福,2004)。

三、关于“城中村”的治理改造

国内的研究者普遍是根据“城中村”的总体特征提出治理改造的措施或者针对自己研究的具体的“城中村”提出对应的治理改造的思路。本文按年代顺序对国内有关于“城中村”治理改造的研究进行综述。

田莉(1998)认为,应加强村镇规划和建设管理,尽快对城市周边的村庄进行改造,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城市里的乡村”的发展,完善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后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强化其法制观念。杜杰(1999)结合深圳市罗湖区原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例子,认为改造““城中村””应从发展决策、“城中村”内在要求、体制、文化、经济、法制、组织人事等方面入手解决“城中村”问题。

周森(2002)认为,“城中村”住房建设规划滞后,城乡两种管理体制不对轨,当前要着重解决如下三个主要问题:第一,规划要先行;第二,政策要灵活;第三,工作要务实。王素云(2003)对郑州市都市村庄进行调查提出,改革都市村庄的经济体制,重视产权制度创新是改造都市村庄的关键;以人为本,建立完善改造后居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关心都市村庄居民的切身利益;改革都市村庄的人口与城市管理体制,发展独具特色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三方面论述都市村庄的改造。

翁志超(2004)从量化资产,确权到人,实现居民按出资额分红;房产改革中的博弈;非政府力量的广泛参与三方面论述“城中村”改造的对策。廖俊平等(2005)提出将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模式,即把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的合作模式与“城中村”改造工程相结合,以政府作为主导方,积极制定激励政策来引导私人机构的进入。

徐楚(2006)认为在“城中村”改造中,可持续发展原理实际操作意义重大。首先,在改造过程中,要突出规划作用,使“城中村”改造纳入城市整体和长期发展规划中来,避免在改造后又出现“二次拆迁”和新的“城中旧城”现象;其次,体现在改造中要切实保障村民的长远利益,使村集体和村民个体具备长久发展的条件和能力,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最终实现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和提高。徐远明(2007)认为从“城中村”改造方式着眼,大体可归纳为以下两种:第一,整体重建型改造,即从“城中村”的整体格局到单体建筑的全面改造,从旧村向新城的整体转变,是建筑格局、建设标准、设施配套、景观建设等全方位的变革;第二,局部重建型改造,即对“城中村”整体格局不做重大调整的前提下,对局部区域、关键要素进行重点改造,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处在建成区,但不与城市总体景观形成强烈反差、布局比较合理、环境比较好的地块。

张晶(2008)运用博弈理论研究“城中村”改造中政府、村民、开发商的三方博弈过程,通过构造效用函数来分析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提出在村民支持的基础上政府介入并承担改造费用,不鼓励开发商介入改造的对策建议。赵恒伯(2009)从新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后认为,“城中村”改造的关键点是重新划分政府组织、村社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功能边界。在明确各责任主体的功能边界的基础上,构想理想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意味着“城中村”改造从以单纯的政府为中心的治理秩序走向多中心的治理秩序。从“城中村”行政事务采取行政机制进行管理,公共服务主要采用准市场机制,自治事务主要采用自治机制三方面来创新城中村改造事务治理机制。

赵晓丽(2011)认为,济源市在城中村改造中,要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鼓励探索多种改造模式;对参加改造开发的机构以及改造项目设置准入条件,实行准入制度;实行政府零收益,切实让利于民、让利于投资者的优惠政策促改造等措施。陈少牧(2012)认为,推进泉州“城中村”社区治理应按照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民主化、治理举措长效化的原则,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有效推动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发展;第二,加快社区工作方式民主化;第三,提高社区居民保障水平;第四,提升社区管理者的素质;第五,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四、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对文献的研究,看到关于城中村问题所取得了一些主要的研究成果,但在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未来解决。

第一,不同学科认为城中村的形成原因不同,即社会学认为传统的农村组织和社会网络决定城中村的形成,而经济学则强调城乡二元制度在城中村的形成中起作用,城中村形成的原因并非是单一的,需要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哪个原因更加的重要,这样才能更有侧重点地处理城中村问题。

第二,大多数研究都是站在城市的立场研究城中村问题,认为城中村阻碍城市的发展,应该对其进行改造,很少人认为城中村问题被夸大,不是所有的城中村都需要改造,以后可以把研究的点从改造扩大到管理,这样有助于城中村问题更好的解决。

第三,对于国外文献的参考借鉴比较少,可以参考类似于国内城中村的问题的国外现象,如贫民窟、城市过渡地带等。

参考文献:

[1] 李增军,谢禄生.都市里的村庄现象[J].经济工作导刊,1995,(8).

[2] 田莉.“都市里的乡村”现象评析――兼论乡村一城市转型期的矛盾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8,(5).

[3] 敬东.“城市里的乡村”研究报告――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中心区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对策[J].城市规划,1999,(9).

[4] 代堂平.关注“城中村”问题[J].社会,2002,(5).

[5] 张建明.广州城中村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6] 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 李钊.“城中村”改造途径的思考[J].安徽建筑,2001,(3).

[8] 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9] 陈怡,潘蜀健.广州城乡结合部管理问题及对策[J].城市问题,1999,(5).

[10] 李立勋.广州市城中村形成及改造机制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11] 万真.新世纪以来我国城中村研究综述[J].经济管理者,2010,(16).

[12] 李津逵.城中村的真问题[J].开放导报,2005,(3).

[13] 蓝宇蕴.城中村:村落终结的最后一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6).

[14] 林燕.近十年来国内“城中村”研究述评[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6).

[15] 郭艳华.论改造城中村的现实途径[J].城市发展研究,2002,(4).

[16] 侍克善.我国城中村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7] 张成福,王丽.“城中村”现象透视[J].经济论坛,2004,(8).

[18] 刘伟文.“城中村”的城市化特征及其问题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南方人口,2003,(18).

[19] 周新宏.“城中村”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7,(1).

[20] 吕宏芬,王积瑾.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5,(4).

[21] 张润梅.试析城中村的形成原因[J].区域经济,2009,(12).

[22] 吴迪,高鹏.“城中村”问题的国内理论研究进展[J].学术论坛,2009,(12).

[23] 刘斯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的形成与改造探析[J].三峡大学学报,2013,(9).

[24] 张孔见.“城中村”大透视[J].城乡建设,2001,(6).

[25] 孙庆忠.乡村都市化与都市村民的宗族生活――广州城中三村研究[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3).

[26] 刘梦琴,傅晨.城中村国内研究文献评述[J].城市观察,2010,(6).

[27] 廖海燕.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10,(4).

[28] 周森.城中村改制改造的思路和对策[J].南方经济,2002,(2).

[29] 王素云.郑州市都市村庄改造策略之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30] 翁志超.浅论“城中村”的改造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4,(10).

[31] 廖俊平,田一淋.PPP模式与城中村改造[J].城市开发,2005,(3).

[32] 徐楚.对城中村改造的理论分析[J].房地产开发,2006,(10).

[33] 赵恒伯.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其出路[J].江西社会科学,2009,(10).

第12篇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项目;施工管理;

城市综合体主要是指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游,餐饮等等城市生活中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建立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受益的关系,建立城市中的具有多功能和高效益的综合体。城市综合体的建立是城市发展的一种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城市综合体作为城市中各种组成部分的优化组合,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带动力周围城商业的发展。城市综合体项目施工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当前随着城市综合体的建立,项目施工管理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施工建设管理者在今后的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发展。

1 城市综合体的概要

(1)城市综合体的背景与产生要求,在引言部分已经有所说明,城市综合体早在1986年的巴黎的拉德方斯诞生。关于城市综合体的现代化定义,它可以从广义方面进行相关归纳,城市的综合体所指为城市内体量比较大,囊括了住宅、商业、写字楼、会展、酒店、餐饮以及娱乐等相关功能为一体的一种复合型的现代建筑群体。它所具有的功能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各个功能之间又是相互依存与相互影响的,可以说是一个发展的链条,也可以把这个商业综合体看成是一座小城,城中之城。(2)城市综合体在产生背景之中,还需要对活力以及繁华有所追求,变成综合体进一步开发的前提催化剂,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规划者能够重新认识到城市的中心区域,其效率之高、价值之大以及综合性角度。

2 当前城市综合体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综合体的建立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中也对办公居住和商业场所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并将它们进行联系,形成了独立的城市综合体。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综合体项目逐渐增加,城市综合体的建筑施工项目也遇到了挑战,如何更好地实现城市综合体的建设,施工单位在项目建设中应该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更好地保障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建设。当前城市综合体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城市综合体施工项目施工难度比较大

城市综合体施工项目作为一个庞大的项目有比较大的施工难度,当前我所要建设的项目是城市综合体是集办公,休闲娱乐和居住为一体的建筑项目,项目施工管理主要包括对施工项目的资金,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和施工质量等进行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城市综合体建筑主要是包括2栋36层的豪宅,1栋40多层的酒店,裙楼是商场和1栋60多层的超高层办公楼。这一施工项目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才能更好地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这一施工项目建设时间比较长,施工的难度比较大,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施工技术需要进行严格的规划。

2.2 城市综合体施工项目过程中协调比较困难

当前这一城市综合体施工项目由于施工的工程量比较大,施工的难度也比较大,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工作有着一定的难度。这一城市综合体项目不仅仅需要建设超高层的办公楼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对应的设施,商场,停车场等等。在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施工中的交通问题健全问题都需要进行规划,由于处于城市交通比较集中的地方同时项目的建设还需要穿过地铁,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如何协调项目施工和交通的正常进行,这需要施工单位进行相应的协调。

3 如何更好地推动城市综合体项目施工管理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加,城市的规划也逐渐完善,建设城市综合体项目对于城市现代化的程度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综合体的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确保城市综合体的建设。

3.1 对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建设做好规划

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建设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大项目。城市综合体不仅仅是简单的施工项目,它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周围交通,地理位置和居民生活等各种因素。城市综合体项目施工的规划工作十分重要,在项目施工管理中规划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当前这一城市综合体施工项目主要包括住宅,酒店,商场和办公楼,对于建筑施工的地点和周围的环境需要做出合理的规划,同时这一城市综合体的建设还需要穿过地铁,需要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同时还需要保障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另外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城市综合体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规划,尽量保障城市综合体建设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城市综合体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排也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城市综合体的项目时间比较长,人员的安排需要充分考虑技术和工期等因素,更好地保障项目的顺利施工。

3.2 加强对城市综合体项目施工过程中资金使用的监督

这一城市综合体的项目施工周期比较长,需要的资金也比较多,在项目进行施工之前往往是通过招标的形式筹集相关的资金,因此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资金管理十分重要。如果缺少了相关的使用资金将会影响施工的进程和施工的质量。一方面需要对资金进行有效地规划。对资金的使用进行预算可以有效地控制资金的使用,保障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需要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审批。对于建筑施工项目过程中的资金使用需要通过审批,建立相关的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资金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资金浪费和腐败现象的产生。

3.3 注重对城市综合体项目施工技术的管理

城市综合体的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综合体建筑施工的技术十分关键,施工技术不仅仅关系着施工的质量同时也影响城市的总体建设。对于一些建筑施工项目需要采用比较合理的施工技术才可以更好地完成施工。例如有的酒店的设计需要采用悬梁脚手架和整体提升脚手架的技术,超高层的办公楼工程可以采用整体提升脚手架技术,不仅仅可以提高建设的速度,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支出。另外很多建筑施工项目主要是采用新型的墙体技术,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这种技术可以减轻墙体的自重,同时还有保温的功能。因此在建筑施工管理中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和监督,更好地保障施工的进行,有效地施工技术不仅仅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减少成本。

4 结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综合体的建设逐渐增加,大型的CBD商务中心的建设逐渐增加,同时也成为了城市的象征。城市综合体的建设是城市发展的象征,可以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更好地服务,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但是由于当前的城市综合体的建设项目逐渐增加,项目施工管理受到逐渐重视。城市综合体作为一项大型的施工项目,其管理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不仅仅对施工人员,施工资金和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同时也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更好地保障城市综合体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城市的形象,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