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21: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课堂常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引言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课堂常规认真关注教学细节,分析实施课堂常规中出现的问题,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密课堂组织,加强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很大一部分体育教师没有从细节上抓住学生的课堂常规,导致很多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下面我举几个例子,通过分析,提出关注教学细节的看法。
2、讨论分析
2.1现象分析。
例1:在一次优质体育课的评比过程中,我发现几节课中,有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我清晰地听到学生在议论参赛教师的外貌、上课方式,更有甚者在谈论网络游戏、衣服、发型等,而部分参赛教师并没有及时制止。例2: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活动时将排球踢向天空并引来大家的阵阵惊叫;学生玩累时将篮球坐到屁股下。例3:在某些学校发现有部分体育教师穿便服和皮鞋上课,学生中也有部分穿牛仔裤,有个别高年级女同学穿低腰牛仔裤和靴子上课,在做准备活动的时候,能够清晰地看到这部分女学生露出腹背部等不雅的现象。
2.2问题分析。
上述三个问题反映都是体育课堂常规问题,这些情况在我们身边是很容易发现的,如果任课教师没有及时制止这些现象,体育课何谈井然秩序,何谈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在例1中,大部分参赛教师关注教学内容的展开,注重了教学技巧,却忽视了课堂教学常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分情况采取制止、暗示、提示的方法,则教学效果会更好。在例2中,学生没有爱护体育器材,并且在自由活动中接二连三地将排球踢向空中,任课教师却听之任之,这样发展下去,会有几个学生养成爱护公物的习惯?课堂组织也将凌乱不堪,这样的任课教师是很不负责任的。在例3中,任课教师都没有做好着装工作,怎么去教育学生呢?其身不正何以正人?由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穿着不适合运动的衣物,而发生运动伤害的事情屡见不鲜,女学生穿低腰牛仔裤很容易在体育活动中出现“走光”现象,而且穿低腰的牛仔裤容易引起肠胃病、关节炎、风湿等疾病,不利于身体健康。
3.关注教学细节的措施
体育实践课中由于学生处于动态中,受外界干扰大,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常规约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课堂教学,即使勉强进行体育教学,上课质量也会大打折扣,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为了保证体育课有组织、有纪律和安全地进行,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关心他人、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必须建立周到细致的课堂常规。
针对如何做好体育课课堂常规的问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最后总结出以下几点。
3.1坚定不移地执行课堂教学常规。
为了使体育教学良性地进行下去,体育教师必须在教学之初就强调课堂常规,让学生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尤其在教师刚接手班级时,一定要狠抓课堂常规,对犯错误的学生应及时批评教育,绝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随意违反课堂常规的习惯。只有让学生逐渐养成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才有利于正常的体育教学。
3.2教师要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时刻做好表率。
正如例3中的情况,教师自己都没有按规定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上课,又怎么要求学生呢?当学生在课上随意接嘴、讲话、打闹时,你不在意,那就会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结果。当你在课上漫不经心、没精打采的时候,怎么用你的激情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绪呢?当你没有精心备课却急匆匆地上课时,何谈安排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呢?
在学生违反课堂常规时,我们应反思:我们安排的教学内容是否让学生感兴趣,吻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讲解时声音是否偏低,讲解是否充满激情;我们在教学示范面的选择上是否得体;我们在教学组织、教学场地、器材的利用上是否合理,是否要求太严,教学手段是否简单、不灵活,对学生的训斥是否过多,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这样学生自然不愿配合教师;我们在平时是否给学生树立了健康的形象。当我们及时找到学生违反体育课堂常规的症结时,我们处理的效果才会立竿见影。
3.3及时合理地“处理”违纪学生。
很多违反课堂常规的现象是学生在老师的“宽容”下养成的,例如:教师刚刚接手班级的时候,学生会做些试探性的小动作来考验一下教师,如果教师严厉地勒令禁止,并把要求及惩治措施说明白的话,学生则感觉老师是有规矩的,比其他老师严厉,“不好惹”。这样的严厉态度一定要坚持,学生是很会琢磨老师的心理的。如果老师听之任之的话,学生就会变本加厉,一发不可收拾。
3.4坚持激励性、多元化的评价。
我们发现上课违反纪律的学生有部分是体育学困生,他们平时表现很好,可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被同学取笑,追究其原因就是在体育学习上的“习得无助”,自我效能低下,再加上有些体育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不到位,导致他们对体育学习没有兴趣和信心,出现逃课等行为,即使勉强来上课,在课堂上也不配合老师,这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多关注他们,对他们多些表扬,少些批评,多些交流,少些冷漠,在体育活动中为他们设立分级目标,实现评价体系多元化,逐步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信心。
表扬与批评是维持纪律、管理课堂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们不可以随便表扬和批评学生,要让学生知道“扬之有理,批之有道”,当学生的积极行为得到教师的表扬时,教师要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等方法;当惩罚学生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学生自己。
3.5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习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能否顺利进行下去。只有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体育课的正常教学,当教师批评学生时,要让学生明白教师批评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学生个人,要让接受批评的学生心悦诚服,切不可将矛盾、冲突积累下去,而出现“我和老师有过节,我就不想上课,我就是不配合他,我就是故意套乱”的现象。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要主动和学生融为一体,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针对性地回答学生对教学提出的问题,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4.结语
细节决定成败,课堂常规教学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有句话说得好:“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关注细节,注重课堂常规,注重习惯的养成,才能收获你的命运。让我们共同注重课堂常规的养成,关注每一个细节吧。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才能迸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术学,柴娇,夏国兴.论体育新课程课堂管理中的纪律问题.体育教学,2008.7.
一、抓开头,立规范
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我们基本上都是在教室上室内课,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包括上课的着装、请假制度、纪律要求、上课站队集合地点及队形、分组活动场地、器材的布置及收放、各位小骨干的职责、阴雨天体育课的安排等。教师交待清楚课的要求,学生才能够明确体育课上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到什么时间、听什么口令、看什么手势,做哪些事情。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堂中的教育、要求,让学生明白自己在体育课堂中应该遵守的规则,以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二、从细节着手抓常规
学期刚开始,学生的课堂常规意识往往比较强,但是随着上课次数的增多,学生思想上课堂常规意识就会变得麻痹,有所放松。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地督促学生,进一步强调课堂常规对于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及时从小处着手,督促学生改掉不应有的纪律反弹现象。例如,在路队集合这方面。因为我们学校规定上课铃声响后,教师应把学生从教室带到教室外走廊排队后行进至操场,以及下课后排队回教室。路队中暴露出最多的问题就是队伍行进时无法对齐及有讲话吵闹等不良现象。对此,我们采用反复训练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行进时不发出声音,一有声音马上停止或者回班级重新排队。宁愿浪费上课的几分钟时间也要将路队训练好,并养成习惯。这样做或许在开学初,你的体育课会因此而拖延了教学进度,但是一个“静、齐、快”的集合、路队习惯养成了,就为今后长时间的教学打好了基础。
三、抓好学生听课常规
由于体育课大多以室外课的形式进行,所以体育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纪律状况更加决定着上课的学习效率。假如教师在队前讲,学生在队中讲;教师在做示范,学生在玩闹,那即使教师上课态度再好,讲解示范的次数再多,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会:
1.突然停下来,故意不讲话,让课堂出现一片“空白”。
2.故意找那些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回答问题。
3.集体做集中注意力的游戏,如喊口令、叫号站位等。
通过以上措施将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教师身上,让学生的精神状态重新回到课的正题上来。
四、抓好课堂安全
体育课上经常会开展跑、跳、投活动,教师稍不留神,学生就有可能出现摔倒、碰撞等现象,从而出现擦伤、挫伤、扭伤等伤害事故,如何在体育课堂上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呢?首先,规划好场地。比如,进行投掷练习,学生只能站在进行投掷的一方,投掷区对面绝对不能站人;进行50米跑时,学生跑到终点后需从跑道两侧绕回,不能从跑道上直接折回;等等。其次,设立安全监督员。安全监督员负责协助教师检查器材的安全性能,负责检查活动前场地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负责维持学生活动的纪律和秩序。
五、合理安排各阶段组织教学
体育课堂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保证教学任务的达成。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身心各方面充足准备地走入课堂教学的流程,和教师一起顺利地完成全课。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体育课从一般情况来看,教学过程大致可以粗略地分成开始、准备、基本和结束这几个主要的阶段。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虎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做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的重要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示范形象,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课堂结束时,学生的情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等,同时,做好课堂小结。
六、善于运用无声语言
教师在体育课的常规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的方法。“手势、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开小差时,教师用眼神暗示,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语言激励要以表扬性、勉励性的语言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度。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堂常规 意义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216
1 引言
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仍存在较多的课堂常规问题,使得体育课堂教学也发生了较大改变。由于小学生大多是6~12岁的未成年人,其思想还未独立,自我约束力也较弱,故很难约束自己认真上完一节体育课,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有效的方式,抓好小学体育课堂常规,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育目标。
2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的意义分析
体育课堂常规主要包含: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及出勤、准备活动等内容[1]。这些内容既是维持正常体育课程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意义。
2.1 集合整队、师生问好的意义
在体育课程开始后,集合整队是最早的课堂常规。对小学生来说,集合整队能够将玩耍中的孩子聚集起来,且有利于号召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而师生问好则有利于学生礼貌、礼节的培养。
2.2 清点人数及出勤情况的意义
该环节是体育教师管理课堂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点名方式,教师能够较快认识学生,并让学生受到关注。在师生较熟悉之后,则采取清点人数的方法取代点名。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则能有效预防小学生由于擅自离开课堂而发生意外。比如,某位教师在课开始时先对人数进行了清点,在课中又集合对人数进行了一次清点,下课时再清点了一次,如果学生人数变少,就及时找出是谁缺席、为何缺席等,有效降低了学生由于缺席而发生意外的可能。
2.3 安排见习生的意义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经常会有许多较调皮的学生装病而不出勤,若安排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便能大大减少该类现象的发生。同时,安排见习生做相应的事,有效体现了“区别对待”的原则,在小学体育课堂常规中必不可少。
2.4 宣布课堂内容及要求的意义
在开始上课时,教师一般会向学生介绍本课学习的内容及任务,以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内容与目标,并做好心理与思想上的准备。比如,在上《立正、稍息》该节内容时,教师在完成了集合整队、清点人数等课堂常规后,则应向学生讲明本节课的任务是明白什么是立正、稍息,并能做好这两个动作。除此之外,教学还要利用相关要求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以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5 准备活动的意义
“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课堂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也要有充足的准备。与其他课程教学不同的是,体育教学的实现需要活动全身大部分肌肉,属于一门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课程。在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能够有效降低身体肌肉的粘滞性,使人体温度升高,然后促进人体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接受运动技能。同时,在接受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才能顺利完成难度与强度均较大的练习。除此之外,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还能降低伤害事故的发生率。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创新课堂常规的形式,只要达到教学目标即可。比如,有位教师曾经这样进行准备活动:在冬季上体育课时,学生大多怕冷而不愿意出去,教师便喊出一句话“老师今天设置了几个藏宝点,谁能找到就属于谁。”老师话刚说完,学生便活跃地开始寻宝旅程。待学生跑得满身大汗时,教师才宣布本节课的内容是“耐久跑技术”。由此可见,合适的准备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2.6 安全教育、检查的意义
在小学体育课堂常规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及安全检查活动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较弱,故教师应通过安全教育反复强调安全的要求,学生经常听则容易记住,进而大大降低了伤害事故的发生概率。比如,教师在每堂课开始之前强调“上课期间,不能跑去楼顶玩”“不能和同学打架”等,学生在听多了之后便能在脑中有较深的印象,不仅能自己做到,还能有效监督身边同学的行为,对于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3 关于小学体育常规的若干思考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怎样开展体育课堂常规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及积极性,是小学体育教师当前面临的一大课题。以下是对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的若干思考:
3.1 根据学生兴趣进行课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师应在平时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时尽量选用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遵守课堂常规的参与性与积极性。比如,小学生喜欢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死板的内容转化为游戏,这样就能提高他们的参与性。
3.2 广开言路,加强创新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践广开言路,加强创新。比如,积极收集可行性较高、效果较好的课堂常规,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经常向经验较丰富的教师学习,倾听他们的建议,并进行自我反思。在学习有效课堂常规的同时,还应加强创新,以满足不断发展的课程要求。
3.3 实行“教学三维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矫正及自我超越的一个过程[2]。课前、课中及课后反思,称为“三维反思”。课前反思怎样根据新教材特点及小学生特点进行课堂常规;课中反思如何将着眼点与学生的发展联系起来,课堂常规有利于学生发展与否;课后反思要不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否已落实。
4 结束语
总之,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的实施,对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及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且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体质锻炼,是小学生接受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此外,在实施小学体育课堂常规时,教育者可根据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或形式进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学要求与目标,促进我国体育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守武.在教学中把“快乐体育”融入课堂方法初探[J].民营科技,2009,(6):68.
一、巧练集合站队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集合站队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学生的排队意识及位置概念模糊不清,他们的表现也往往是茫然而不知所措。如何使学生在集合时很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是解决这道难题的关键。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以下组织手段以促进学生集合站队能力的提高。
方法一:为每位学生编号,如第一排的第一个学生为一排一号,第二排的第五个为二排五号,以此类推,每个学生都对号入座。
方法二:举起写字的手,放在右边同学的肩上,记住自己右边同学是谁,如有用左手写字的同学需个别指导。在以往的教学中,让学生记住自己前后左右站的都是谁,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很小,很难记住四个方位的同学,往往容易记混,采用这种方法只让学生记住右边的同学就容易多了。
方法三:左手叉腰找位置。一年级新生集合站队往往会调整不好自己与同伴之间的间隔,站队时拥挤在一起,因此在站队时让所有同学都左手叉腰找位置,很好地解决了站队拥挤的问题。
方法四:变换站队方位,巩固集合站队的能力。在学生初步体会了站队的方法,明确了自己所站位置之后,改变原来站队的方位,进一步巩固站队的能力。但这一方法不要刻意去组织,要将这一手段穿插于其他活动之中,或者中间安排一些小游戏将队伍调离原先的位置,再组织集合站队。如穿插模仿各种形象地走、配乐自主舞蹈、老狼老狼几点钟、摸小兔尾巴等游戏,使组织教学自然顺畅,学生兴趣盎然。
二、规范常规习惯
一年级新生对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还陌生,活动随意性很强,致使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活动,影响教学效果,这对教师的组织教学提出很大挑战。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参与热情,在故事活动中使学生的行为逐步得到规范。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通过魔法师的故事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使学生学会听教师的口哨声。以魔法师的哨声有“魔力”,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学生听到哨声要立刻变成“定海神针”――孙悟空的金箍棒,做到原地、立正、面向教师三点要求,这样魔哨在学生身上就施不了“魔法”了,对个别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教师则马上在其身上施“魔法”,让其假扮成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的形象,如果模仿逼真,得到大家的认可,“魔法”自动解除,否则将继续模仿。对于这个游戏,刚开始有的学生故意犯错以求得让教师施“魔法”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向学生进行教育,并及时表扬“定海神针”做得到位的学生,以此激励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学生刚入学的前几周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在学生自主学练的过程中多穿插这一游戏,强化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意识,逐步养成听从指挥的学习习惯,使教学收放自如。
三、激活体育课堂
小学一年级学生具有求新、求奇、求变、求异的心理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时间占主导地位,喜欢游戏,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运用模仿性、游戏性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技能。刚入学的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果长时间地做一个单调的动作,就容易疲劳。要使一个学生在一堂里兴趣盎然地学习、锻炼,教师就要从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充分运用一年级新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发课程资源,活化教学内容,变换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如在30米快速跑教学中尝试以彩带、降落伞、毛毛球为教学资源,以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创设“奇、趣、融”的教学氛围,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设计“让我的彩带飘起来”“小伞兵赛跑”“30米快速跑”“拾物接力”“追击跑垒”等游戏和活动,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技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尽情活动,使体育课堂充满了活力。
四、共创和谐氛围
情境一:
××学校的体育教师办公室,一位体育教师正在做各项课前准备。下课铃一响,四(2)班的体育委员就带领着几名同学出现在体育办公室,向老师询问体育课的课前准备内容。询问好后,体育委员回到班级准备带队,剩下的学生跟随体育教师来到操场,帮助老师一起布置场地、器材,预备铃响后,体育委员将队伍带领到上课地点,整好队、点好名、安排好见习生等,等待上课铃响。
体育委员整队、点名、安排见习生等这些最基本的体育课课堂常规,通常情况下都是安排在上课铃响后教师组织进行。新课改后,体育课上课时的整队集合方式变得多种多样,有的教师上课干脆就不让学生集中,上课时学生只要围着教师就行,这些常规表面上看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得更近了,看似是一种创新,但却违背了体育课最基本的常规要求。
教师引导学生在预备铃响后自己做好准备,改变了在课堂上进行常规准备的习惯做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集合整队是确保有序、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条件,正如毛振明教授所说,“要使我们的体育课首先做到像体育课”。要做到课前常规不摒弃,又不占用课堂上太多时间,如何化解好这一矛盾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规范学生的行为。
1.明确新要求。接手新班级后,利用开学第一课对全班学生明确体育课着装要求、课堂常规、安全防护以及身体健康常识、相关纪律等各项注意点。对第二天有体育课的班级,体育教师要提前一天通知体育委员做相应的准备求。
2.培养好助手。教师必须培养好得力的体育委员和体育小组长,让他们知晓体育课的流程、基本模式和注意点,让他们懂得自己要配合教师所做事项。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让学生形成提前整队集合等待的行为习惯,上课铃一响立刻进入课堂的准备状态。
情境二:
××学校的操场上,三(1)班的学生们小脸通红,满头大汗,认真练习着肩上屈肘投掷羽毛球的动作技术,教师在各小组之间巡回指导,纠正动作,听到教师口哨声后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集合到教师两侧。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完毕,在口令下学生又迅速分别到各自的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探讨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新课改理念引领下,体育课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放的体育教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参与意识和习惯。“小眼放光、小手直举、小脸通红、小口常开”是特级教师孙双金评价一节好语文课的标准,这个标准在体育课堂中同样适用。情境二中的体育课堂就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养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和习惯,关键在于努力提升体育课的魅力。
1.编出好教材。体育课程有其自身特点,国家层面出台了体育课程标准,但各地对于每堂课到底教什么内容,并没有硬性的要求,只要符合课程标准即可。这给体育老师充分发挥才智、自主编排课堂教学教材提供了舞台。体育教师可根据课标编排好本校各W段、各年级、各堂课的教学内容,做到科学合理,富有针对性。同时,还可根据地区实际、学校场地现状以及学生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编出适合实施的体育校本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备好优质课。备好课是高效自主课堂的关键环节,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以高效优质课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体育学科特点与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紧密结合,杜绝备课与上课“两张皮”的怪象。备课既要独立思考,又要集思广益,要通过听课、评课、议课、教学问题研讨、同课异构、教学沙龙、现场指导、集体案例分析、主题研究等教研活动,认真反思、及时总结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一、形成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教学秩序,严密课的组织,达成课的目标,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体育常规要明确
体育教师首先要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体育课堂常规,内容应明确具体。在开学第一节课就要给学生以明确的要求,对于学生在课上的第一次违规,教师一定要明确指出,绝不可以含含糊糊,听之任之,让学生明白你是言行一致,说话算数。如在分散练习前,准备就是准备,开始就是开始,要给学生以明确的概念。
2.体育常规要持之以恒
常规的执行,贵在坚持。教师今天强调的常规,学生在今天记住了,可能在明天又忘记,这就需要教师每节课反复强调,给学生一种影响,课堂常规是我们上好课的最基本要求,我们每节课都应该遵守,直至形成习惯。切忌虎头蛇尾,自己给自己找借口,想到了抓一下常规,工作忙了就不抓,到最后老师累,学生怨,良好的习惯还是没养成。
3.体育常规要以身作则
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身示教,因为身教重于言教。试想,你一再要求学生上体育课时穿运动服装,精神饱满,可你却穿着西装,穿着皮鞋,无精打采走向操场,将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体育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因此,体育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展示在学生面前,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活动激情。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课中要真正做到“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仅仅靠规范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发挥体育的优势,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达成目标。
1.了解每一位学生。作为一个体育教师首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开学初可以做一个小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体检情况、体育锻炼情况等,做到心中有底,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活动。在活动后可以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一些想法,使我们的体育课更深入人心。
2.相信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应放下架子,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探索,对学生的每一个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使学生感到老师每时每刻都在关注他。在活动中相信每一个学生,即使身体条件较差的学生,教师也要相信他能行,相信他是“才能未被开发之人”。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如一个跑步慢的学生可能在投掷方面高人一筹,一个个子小的学生虽然力量方面稍差,但在技巧方面可能有优势。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潜能,抓住学生的特长,对学生多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他的价值。
3.关爱每一位学生。体育教师应发挥体育的优势――没有文化课成绩的排名,只有体育活动的乐趣。不会因为他学习成绩好,就另眼相看,特殊优待,以至造成学生眼中的不公平。对每一位学生要一视同仁,在体育教师的眼中,是没有优生和差生的,平时经常同学生谈心,交流,特别是对一些因身体条件差而自卑的学生,教师更要多关心,多鼓励,多同他们一起活动,让每一个学生感到你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三、融入多样的教学手段
体育课中,让学生能静能动,还需要教师运用高超的教学技艺展开教学活动,以自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
1.让简洁得体的手势语加盟体育课堂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室外噪声大,有时教师的口令学生不一定听得清楚,教师可以用手势来代替,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明白教师的意图。如何让学生明白教师的手势呢?首先让学生明白教师什么手势是什么意思,并如何来完成。其次是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手势语,使学生逐渐形成一种习惯,从而为更好地完成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让精炼生动的语言丰富体育课堂
在体育教学中,一个体育教师如果在那里长篇大论,而学生早以按捺不住去活动的心情,结果会怎样,大家可想而知。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及不可替代性,精练准确、生动形象、富有情感的语言不仅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明白教师的意思,而且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动欲望。如:在投掷沙包教学时,教师用语言创设了“小战士打靶”这个生动形象的情境,学生兴趣大增,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也乐于接受,对老师发出的指令也会积极做出反应,整个课堂生动有趣,活而不乱,目标就得到了真正落实。
3.让巧妙合理的设计贯穿体育课堂
【关键词】体育课堂 设计 创新
现代体育课堂的核心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路线,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终身学习,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方向性和指导性[1]。而传统的体育是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缺少明确的导向作用,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很难做出有效的客观评价。体育课堂的设计与创新,可以改变这一问题。体育课堂的创新,不仅仅是因为传统的缺陷,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的身体发育状况是不相同的,
1 体育课堂的特点
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的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队集合,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的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组织形式变化多样。体育课堂是在活动中进行的,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有直接的关系,还受环境的影响,场地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由此决定了体育教学组织的复杂性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培养意志品质,完善自我。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现代化社会所必需的竞争精神,通过规则的学习和运用,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守纪的品质,通过在运动中克服自身生理负荷和器械,环境,自然条件等带来的空难,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意志,同时,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可以加强人际交往,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体育课堂是身体锻练、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础。体育课堂中所获得的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可广泛地运用到身体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中去。身体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的许多专门知识、技术与战术,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往往都要通过体育课堂的形式来获得。因此,体育教学原理也是身体锻炼和运动训练过程所必须遵循的共同准则。
2 体育课堂设计的作用
体育课堂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评价施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体育课堂设计是系统研究规划体育课堂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及其方法。主要包括学年教学设计,学期教学设计,单元设计,课堂设计等。
课堂设计能加强课堂教学的预习性和计划性。一节课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而时间却是有限的,如果教师的设计不充分,就会造成体育课堂的前松后紧,使学生难以接受,而充分的备课,认真的做好教学设计能有效的克服体育教学工作的随意性[2]。
课堂设计的过程是钻研,更是教师积极思维的过程。教师要在课堂设计中钻研课标,教材,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因此,教师只要认认真真进行教学设计,他的文化科学素养,思维能力,业务水平就会不断提高[3]。
3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确定教学目标,并且细化。目标的细化包括三个要素,一是行为,即学生做什么,怎么做,二是条件,即在什么情况下到底目标,三是标准,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也就是结果。最后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价,即对学习效果的评价,目标达成率高质量就高。
在学习方式上,要改变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发挥主体作用,教师鼓励学生大胆体验,合作探究,发挥主动创造能力,教师不光是先示范再让学生模仿学习,而是改变程序,让学生感悟与体验。
4 体育课堂创新的作用
体育课堂改革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知识创新源于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学校教育内在的本质要求和实践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责任。而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与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以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为目的的体育。重视结果转向重视过程,重视体育课堂具体方式方法,包括学法,练法和健康养护法,传授健身原理学法,运动技术的练法和健康养护法等终身体育知识技能,以致将现代体育教学与未来健康联系起来。
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可接受性。课程设置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课,保健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有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4)。
5 如何在体育课堂中体现教学创新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每位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去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从体育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学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
转变教学观念。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5)。
参考文献:
[1]高嵘.课堂教学设计的概念及其作用分析.中国学校体育,2011年04期.
[2]刘毓敏.教学设计的方法反思.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3]全.论教学设计的逻辑生长点.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在小学体育中,教师如何才能更好的实施“有效教学”呢?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规范课堂常规,严密组织
规范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课堂常规,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建设精神文明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课堂常规制定后,应该严格执行,并作为师生体育课堂教学共同准则。体育课堂常规的内容,不应经常变动,必须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在开学的第一堂课可以对各班学生进行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平时也要不断的提醒学生,对于违反课堂常规的学生要求其改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在站队集合时,教师或者体育委员发出口令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集合完毕,对于没有做到的学生,采取必要督促其改正的措施,几次坚持下来,集合队伍时基本能做到快、静、齐了。又如对于穿牛仔裤和皮鞋的同学采取同样的措施都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精选教学内容
要保证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能有效促进其发展。首先,要明确的是体育课程性质是:“体育与健康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运动是手段,健康是目的,体育新课程目标达成的基本点是:学生必须通过体育实践活动,没有了学生体育实践活动,课程所有目标就全部变成空中楼阁。也就是说运动技术学习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体能发展,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既是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又是学习领域中的核心和主体部分,也是实现其它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
新课程标标并没有否定技能教学,而是给了技能教学一个更合理、更重要的定位,我们不但不能淡化技能教学,而应有重点、有选择地去“强化运动技能教学”。所以,要实施体育新课程有效教学,一定要精选教学内容,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各种球类、田径、体操等仍然应该是我们的首选内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和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也要进入课堂,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做好 “用教材教”,“教”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决不能将“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丢弃,如果是这样我们势必也就失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真正价值。
三、教学内容游戏化
对于学生来说,游戏化的教学内容也深受他们的喜爱,尤其是小学生。教学内容游戏化不但能使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身体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而且在游戏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接受能力、合作能力等也能得到培养和锻炼,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上可以游戏化,但这需要教师对各个教学项目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加工,如我在二年级的一节以发展下肢弹跳能力为目的的课上,根据学生的想象力和接受能力设计了“青蛙跳荷叶”的游戏,在创设游戏情景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可自由组合),利用铁圈(荷叶)轮换移动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每一次以“石头、剪子、布”作胜负,胜的一方可跳下一荷叶,以最先到终点者为胜,方法虽然简单但每一个学生玩得却相当投入,教学效果相当好。
四、教学方式生活化
体育源于生活,体育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越接近学生的经验,学生就越有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要善于把日常生活中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与体育课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挑选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的体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并能掌握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身体和心理多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利用投掷教学内容,我在中、低年级教学中创设了《勤劳的一天》情景,通过“劳动模仿操——播种——丰收”等情节的贯穿,创设快乐的田间劳动情景,使学生不但能在具体的情景中得到学习和锻炼,同时也能用心灵去感悟劳动的可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体育课中根据年级不同,设计不同程度、难度的障碍跑,通过一些攀、爬、钻、跳、绕等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内容的设置,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基本生活和生存能力。
五、合理开发利用体育资源
良好的体育学习行为习惯的呈现
体育学科是以运动下的身体练习为主,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的要求较高,就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行为表现方面,笔者根据影响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归纳以下几大类。
1课堂常规执行的行为习惯
课堂常规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渗透和对学生错误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能通过体育课堂真实的流露出来,主要表现在纪律散漫、注意力易分散,练习过程时挑肥拣瘦,对不喜欢的运动项目敷衍了事,违反课堂纪律等。这些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现象,都对体育课堂教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并且如果不及时进行纠正,会影响到班级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有目的的对学生上下课的常规要求、着装与列队要求、对教师口令与组织的执行力、安全意识等影响体育教学的因素进行不断的强化,使学生逐渐培养出良好的课堂常规养成习惯,这是进行规范的体育学习的重要保证与前提。
2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多思、善问、勤练的的习惯
“多思”就是把体育知识要点、思路、方法、运动技能间的联系、在实际比赛与锻炼中的运用等认真思考;“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勤练”由于体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很多的运动技能学习就是通过不断的反复的练习,从动作的泛化到动作定型的阶段过度,以便运动技能的完全掌握。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养成的标志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多思、善问、勤练”,是学生在不督促情况下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3服从教学组织安排,主动合作练习,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行为的习惯
首先是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课堂组织学习形式是不断的变化的,这就要求学习一定要认真听讲,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不随便讲话,严格执行教师上课的组织安排,勿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自由散漫;其次需要养成认真专心听与模仿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以便快速的掌握动作要领,并能最大效率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此外,对于团队行为习惯养成,体育学科比任何一学科来得重要的许多,很多的体育项目的学习中它需要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相互协作,才能更能高效的完成,其次在倡导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今天,更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的习惯养成。
掌握促进学生体育学习行为规范的途径
对于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教育,主要靠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持续不断地对学生体育学习行为进行培养和训练,教师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新颖丰富的教学方法,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渐约束不良体育学习行为养成。
1呼唤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意识
对于任何学生体育学习行为的规范养成,前提首先需要教师加强良好的教育,先从思想上让学生认识到规范的体育学习行为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辨力,通过体育教师潜移默化的教育与灌输良好的思想,以达到提高这种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尽早进入到自我行为的监督与调控状态。主要是培养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意识,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才会寻找相应的策略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形成对自己行为的认知习惯,进行行为方式的反思与调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必须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情绪、兴趣、健康状况等有所认知。而对于提高认知水平发展自觉行为的主要渠道,一是利用开学第一周的理论课(教学引导课)进行有效的教育;二是在教学设计时有要有意识的增加对学生自觉行为培养的内容,如教学组织自我分配、自律性很强的体育游戏等;三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发现不良的“苗头”要抓住时机,及时纠正教育,利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育技巧,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2教师严格执行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严格执行课堂常规是培养学生体育学习行为习惯的关键。课堂常规严格执行保证了体育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学生有一规范的体育学习行为状态,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本目的就是规范教与学的行为,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课堂常规的执行是否严格对于学生体育学习行为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体育课的开展基本在室外进行,很多时候是很多班级同时在上课,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如果没有抓好体育课的常规,学生容易分神,注意力转移,影响学习效果。教师运用课堂常规教学,不但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还能从组织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体育教师可在入学初的教学课上就要向学生宣布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规范其中的一些具体的要求与做法,并且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严格执行。一旦学生形成自觉行动,学生的学习行为趋于稳定化,体育课堂效率和体育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提升和保障。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多注意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习惯,要防微杜渐,将学生一些不好的体育学习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学生建立规范的体育学习行为打下坚实的保障。
3积极探索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养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目的是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今这些现代体育学习方式逐渐被教师们所认可,如何更进一步利用这些体育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行为养成,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正确的把持好这些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的作用与价值,根据学情与教学内容的不同有选择、有针对性的使用这些学习方式。体育教学评价的及时性、激励性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大胆体验、主动参与、与同伴积极合作,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与创新意识的不断养成,创造性的使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利于对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养成。因此,力求运用新学习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养成,这也对学生实现学习行为的规范性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4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主要指教师在课前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方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养成有直接的影响。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要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教师要从自我做起,努力落实和提高课堂常规的执行情况,才能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言传身教。如自我仪表的着装要求,课前认真备好课,临上课前做好课堂所用教学资源准备(主要是器材场地的检查与安排),这些是能否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严格要求自身的教学行为,能够树立威信和形成教师人格魅力,并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散发出独具的影响力,有益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和感染性,不仅可以调控体育教学,而且可以沟通师生感情,影响学生体育学习行为规范的养成。体育教师良好个性特征通过其教学行为方式展现在教态之中,有利于形成适宜的教态,丰富并强化其非语言教学行为方式的功能和效果,并且增强其示范性和感染性,能促进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行为规范的养成。
5发挥小组长或体育骨干的优势起带动作用
培养小组长与体育骨干有益于促进学生体育学习规范养成。当前大多数学校班级的人数较多,50-60人一个班,或者人数更多的班级,对于课堂秩序维持和常规习惯养成,单靠体育教师一个人有时也显得力不从心,发挥小组长与培养好小骨干使课堂学习效率或养成良好课堂常规,将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如何培养小骨干呢?(1)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选出最能胜任的学生。这些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强,自己能积极参与,又能组织和带领同学一起活动,做好全班学生的榜样作用。(2)小组长进行定期轮岗。“轮值制”培养体育骨干,使每个学生有管理机会。学生大多爱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爱受到老师表扬,老师充分利用这一点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较认真投入到体育课学习中去,形成良好课堂体育学习习惯。(3)体育教师可以尝试“帮扶制”或“师徒制”进行规范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教师将学习行为较好的体育小组长或骨干与那些体育学习行为相对弱的同学帮扶或者师徒进行结对,这样能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以防止从众心理现象的发生。
6注重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养成
摘 要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体育课的最大目的是增进学生的健康,同时教育和促进学生提高其身体素质及体育素养。本文总结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并且进行反思,提出认为打造农村初中体育高效课堂应该着手做好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 体育 高效 教学 常规
一、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从体育课的目的出发,确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的意识,使学生乐于体育锻炼,乐于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
二、完善的体育课堂常规
体育学科与文化学科存在加大差别,其课程都是在运动场上教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较好的课堂纪律保证。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维持良好的教学环境,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对提高体育课堂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体育课堂常规是指:在体育课上教师和学生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符合学校的有关教学规定,并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程序相匹配的教学制度。其内容包括师、生两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课前常规
1.教师课前的常规
(1)教师课前的备课和编写教案: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备课时,要备课程目标;备教材重点、难点;备教学对象;备场地器材;备教学方法。
(2)了解学生的课前情况:教师及时了解所上体育课班级的学生情况,主动与体育委员约定,由体育委员向教师及时通知。
(3)场地、器材的准备和清洁卫生工作:体育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或亲自动手,及时布置和检查场地,准备教具,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奠定基础,一切准备工作应在课前准备就绪。
(4)教师服装的准备:体育教师要穿运动服、运动鞋。不准穿西服、牛仔裤大衣、不准穿皮鞋、高跟鞋、塑料鞋等有碍于运动的服装。
2.学生课前的常规
(1)学生课前的各种情况:学生因病、伤,女生例假不能正常上课,课前由体育委员或学生自己主动地向教师说明,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妥善安排。
(2)学生服装的准备:学生除了要穿运动服、运动鞋。不准穿西服、牛仔裤大衣、不准穿皮鞋、高跟鞋、塑料鞋等有碍于运动的服装。还要注意安全,衣袋里不装有碍活动和可能导致身体不安全的物品,如:剪刀、小刀、钥匙、笔等硬质物品。
3.师生共同准备
教师和学生在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后,应按约定的课前几分钟到达规定的集合地点,等候上课。
(二)课中常规
1.教师课中的常规
(1)教师待体育委员报告后,向学生宣布课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等教学程序。并指出这节课的易出现的安全问题,然后逐步按计划进入教学状态。
(2)教师按教案进行教学,在无特殊情况下,不得随意更改;关心爱护所有学生,谆谆善诱,对学生进行适时鼓励,与学生共同创建和乐的教学气氛。
(3)注意安全卫生;检查见习生执行规定的目标、要求等情况的规定,以求面向全体学生。
(4)课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讲评,让学生及时知道课中的表现。提出课后学习的要求,畅述下节课的内容,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械和场地整理工作,有始有终的结束一堂课。
2.学生课中的常规
(1)学生准时按指定地点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体育干部进行整队,向教师报告班级情况。
(2)学生上课时,要专心听讲,仔细观看教师动作示范和启发引导,并积极思考,分析理解动作要领,有疑难问题及时提出,有机的把大脑思维与动作练习结合起来。
(3)学生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械,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教师共同学习努力完成课的各项目标。
(4)课结束时,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并协助体育教师归还器械和场地整理工作。
(三)课后常规
1.教师每次课后都应总结经验和教训,写好课后小结。
2.下课后教师应检查学生整理场地和归还或移交器材的情况,以保证下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3.教师对缺课的学生做进一步了解,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
体育教师怎样才能抓好体育课堂常规呢?
(一)从教师自身抓起,加强体育课课堂常规建设
1.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的备课是能否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要通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教师首先从自我做起,努力落实和提高课堂常规的执行情况,才能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我在教育教学中奉行的原则是,“要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当教师做到了,学生当然也就跟着做到了。
(二)树立教师的威信
教师的威信有益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一个有威信的体育教师,必须掌握较渊博的教育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体育知识;具有从事体育教学教育实践活动的各种能力;而且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精神境界,能为人师表;具有健壮的体格和优美的体态。
教师威信形成的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思想品质好。严于律己、有道德、讲文明、正派、朴家、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②知识水平高。运动技术好,能满足学生求知欲需要。③教学能力强。教学方法多样化,表达能力强,富有幽默感,示范准确,富有美感。④有教育热情。热爱体育事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师生关系融洽。⑤健美的体魄。健壮的体格、优美的体态,是人类健美的工程师,能精力充沛,卓有成效地进行工作。⑥教育作风好。坚持正面教育,不体罚学生,对人和蔼、平易近人、办事公正,对“差生”不嫌弃,对“优生”不偏爱。体育教师应按上述条件全面要求自己,提高自己,才可能在学生中建立起较高的威信。有了威信学生自然听从指挥,学生就有了行动的意识,良好的课堂常规容易形成。
三、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
经过二十几年的体育教学工作实践,我认为如下几种教学方法对农村初中的体育课堂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讲解法
讲解法是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动作名称、要领和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讲解法教学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1.讲解目的明确、内容正确。2.要抓住教材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进行讲解。3.讲解要符合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讲解深浅、语言的运用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4.讲解要注意时机和形式。
(二)示范法
由于体育教学是教师向学生教动作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过程,所以示范法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的正确示范不仅能使学生直观的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也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示范法要注意以下几点:A、有明确的目的。B、示范要正确,力争每次示范成功。C、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D、示范与讲解相结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E、教师领着学生练习(如武术)。F、除了教师亲自做示范之外,也可由动作掌握较好的学生做示范,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与教师示范的相同作用,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的运用
完整法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段落,完整地进行教学的方法。运用完整法教学的一般要求:
1.在进行动作简单、学生容易掌握的教材时,教师在讲解、示范之后,就可以立即组织学生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发现错误,应及时指导纠正。
2.在进行动作复杂的教材时,可以着重突破教材的重点。
3.对有一定难度的教材使用完整法教学时,可先简化动作的要求,再按照教材技术规格的要求进行教学。
分解法是把完整教材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逐次地进行教学,最后使学生掌握完整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分解法教学的一般要求:
1.分解教材时要考虑到各部分或段落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要破坏动作本身的结构例如教跳远时,一般都把助跑和起跳两个环节连在一起进行。
2.在进行分解后的各个部分的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每个部分、段落在完整教材当中的位置,让学生明确该部分与上、下部分,特别是与下部分的关系。
3.分解法要与完整法结合运用,最后达到掌握完整教材的目的。
在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采用完整法和分解法教学,是指在教学的某段时间里采用似哪种方法为主而言的,在使用完整法与分解法教学时,往往是交叉进行。
(四)体育课中练习法的应用
要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增强学生的体质就必须通过学生的亲身练习才能实现。所以根据教学任务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练习,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常采用固定条件、变化条件、竞赛等几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
1.固定条件: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组织学生反复地练习某一个动作。这种形式的练习,对于掌握、巩固动作技术和发展学生的身体有着重要意义。
2.变化条件:指的是在变化条件下组织学生练习某一内容,这种练习形式对于改进、提高动作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适当运用以上几种方法,以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
四、高效的组织教学
上课过程中老师的高效组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教师的高效组织,是绝对上不出高效课堂的。那么在组织教学中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就我自己的做法进行一个简单介绍,供同仁们商讨。
(一)灵活多样的准备活动
体育教学过程中,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学生活动不开各个关节,在运动中就容易受伤。灵活多样的准备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兴趣,又能让学生达到各类运动的负荷指标。
(二)精要的讲解和准确的示范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讲解动作要领,还要进行准确示范。学生和教学实际出发让学生一边体会动作要领,一边跟着教师做出相应的动作,培养了学生的模仿能力与理解能力。
(三)井然有序的组织练习
要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以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和体育课堂效率。
五、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做到:
(一)用“爱、勤、范”要求自己
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突出一个“爱”字,即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体育学科、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其次,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一个“勤”字。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最后,在道德上要树立一个“范”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凭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智慧、严谨的作风、敬业的精神赢得学生真诚的敬仰和爱戴,并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望,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
(二)用“真诚、理解”对待学生
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多与学生真诚沟通交流,耐心细致地引导、示范;理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或过分张扬行为,做到“严爱有度,刚柔相济”。
六、充分利用场地器材
【摘 要】“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的一句话。对与学生来说,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体育课;学习习惯;小学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上课效率的保证,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教师抓课堂常规
在体育教学中,课堂常规要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教师在日积月累的教学过程中从点滴做起,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意识。
上好每个学期的第一节体育课,并且将课安排在教室上,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学期主要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包括上课的着装、考勤制度、纪律要求、队伍集合地点、阴雨天上课要求等。教师还要明确上体育课哪些事情是一定不能做的,哪些事情是一定要做的,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情。
做好学期中的课堂检查工作。每个学期的开始阶段,学生的课堂常规意识相对较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意识淡化,思想松懈,在这时候,教师就要进一步加强课堂常规的教育,使学生的不良现象还在雏形就被“消灭”。
在每个学期结束,对课堂常规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整体的课上情况作出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课堂常规的重要性。
二、教师抓听课效率
由于体育课一般情况下是在室外,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学在室外上课时生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我在学生分散注意力的时候,我会采取集中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到我身上:立刻停止说话,此时课堂一片寂静;故意找不认真听的学生回答问题;集体做注意力集中练习如:反口令练习等。课堂效率是决定学生掌握知识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教师抓安全练习
体育课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上体育课的同时,危险性要比其他课要高。课上会有:跑、跳、投掷等一系列的活动,教师一不注意,学生就有可能会意外受伤,所以,体育课的安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来增强课上的安全性呢:课前规划好场地,上课的时候,规定学生在指定的区域活动;在课堂常规后,带领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避免学生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每个小组设立组长,负责督促本小组学生,维护小组纪律和秩序。
学习不是学生一味在学校就行的,在家中,家长对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起到模范作用,家长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家长平时要锻炼孩子的耐力
虽然很多孩子平时经常会到室外跑跑跳跳,但正规的体育运动并不多,所以耐力素质并不好。然而,耐力可以通过后天有规律的体育运动、持之以恒的锻炼、甚至较长时间的家务劳动来提高。建议家长利用暑期,带孩子进行游泳、晨跑、上下楼梯、跳绳等运动,如果家长一起参与练习,孩子一定会取得更好的锻炼效果,除此之外,安排孩子每天做一定时间的家务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耐力素质。
二、家长应该多磨一磨孩子的耐性
如今的学生,普遍都没有很好的耐心,我们应该让学生多体验“等”的感觉。比方,带孩子去超市购物,让他体验在收银台前排队等待的滋味;要有始有终地让孩子玩,在孩子专心玩一些积木或者看书之类的,不能叫他去做另外的事情;在孩子拼图还没拼完时,也不要叫他去洗澡;在平时的游戏中,让孩子学会有始有终地做完一件事情,是培养孩子耐心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学会遵守游戏规则,规则性游戏最适合用来培养争强好胜孩子的耐性。比方“下棋”,不管是围棋、象棋还是飞行棋,都是强调规则的游戏。家长在陪孩子玩游戏时,不仅能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规则的意义,还能分享游戏带来的乐趣,无形中慢慢提高了孩子的耐性。
三、家长灌输健康、安全知识
在学校中,教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在教师讲授一些安全知识的之后,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知识会有初步的认识,但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大家都知道,“安全隐患猛于虎”,但是,有些孩子却缺乏一定的安全知识。特别是有的孩子常常磕磕碰碰,弄伤了自己也不在意,而一旦伤口感染细菌,问题就大了。所以,简单的健康、安全知识除了在校学习之外,家长也应直接参与这方面的教育,比如,在校期间觉得身体不舒服、或者身上弄伤都应该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做到尽早处理好问题;走楼梯的时候应该靠右边,不能推搡,避免发生意外伤害事件;外出时,穿越路口要走斑马线,能识别红绿灯信号,做到不闯红灯等。
也许,一个学生的缺失,不会影响整个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一个孩子的缺失将会是对整个家庭万分的打击,所以,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寻找最有效、直接的方法去培养他们。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兴趣
高效课堂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构建初中高效体育课堂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精心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教师课前的准备和设计,准备充分设计到位就成功了一半。教师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以我教授“鱼跃前滚翻”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先分析教材:鱼跃前滚翻是中学体育教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三年制新授教材,是在小学教材各式滚翻的技巧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滚翻技术动作项目,训练身体的灵巧性、柔韧性,促进全身韧带关节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因此学好鱼跃前滚翻可使学生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偶发事件中,如滑倒、摔倒、跌倒时学生会采用滚翻动作进行自我保护,减少损伤。再分析学情:技巧技术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一个难点,我校学生来自不同小学,有一半外地来兰借读生,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要学习鱼跃前滚翻技术首先必须从前滚翻开始学习。在前两节课中学习了前滚翻和远撑前滚翻技术,有85%到90%能很好完成。大部分学生对技巧的学习是有兴趣的,且积极性高,这对技巧的教学是一种促进,也是技巧教学的有利因素。而女生学习鱼跃前滚翻技术相对较困难,所以要适当降低要求或者教给她们一些形体上的技术,以此来调动女生学习积极性。由于初中生行为具有很大的冲动性,动作比较鲁莽,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然后设计教学目标、方法等,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以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初步掌握鱼跃前滚翻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跳跃、灵巧、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空间定向和平衡能力并能克服害怕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自信、顽强向前的精神。
二、优化课堂教学科学施教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1.加强课堂常规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课堂规范学生上下课集合整队、变换队形、整理服装、学生练习、课堂讨论、收拾器材等,持之以恒的课题常规,有利于建立正常教学秩序,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理论技术技能,提高教学质量,防止伤害事故发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落实和提高课堂常规的执行情况,教师首先从自我做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这有益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在体育课堂上,“欲”与“施”应该是一致的。
2.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学生上好体育课的意识
新课标指出:学校体育是快乐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让教学“活起来”,让教学“生动起来”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本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体育产生兴趣,就不会感到体育课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主动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掌握和应用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图片、教材插图、模型、投影仪、录像及多媒体课件等电化教学手段碓銮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快乐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富有创造性的课堂会增强学生上好体育课的信心。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调整课堂状态,加强科学学法指导
高效课堂教学其实就是投入学习和运用。例如,教学前滚翻动作时,使用“低头、抬臂、抬臀、前移重心、脚蹬、脑后着垫 ”等词语来讲解,并把动作过程比喻成“皮球滚动”,使抽象概念更生动、具体、形象,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自由想象,在脑海里建立起清晰的运动表象,从而较快理解和掌握动作。当然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不可局限于讲解――示范――练习的程度上,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运用讲解示范、模仿练习、小组讨论、教师引导、语言激励等教学方法,设计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真正调整好课堂状态,让学生不仅思维动起来,思想也要动起来。同时要加强科学的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寻求方法,遇到突发事件随机应变,从容应对,发现不足及时纠正。
三、课后反思总结是高效课堂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