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物理化学课件

物理化学课件

时间:2023-06-07 09:21:26

物理化学课件

第1篇

【中图分类号】G633.7

高中物理是向中学生传输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但也是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课程。在物理课堂授课中,利用模拟型课件能展现通常无法看到的宏观、微观世界,能将转瞬即逝或非常缓慢的物理过程以正常速度呈现出来,还可以展现物体的内部结构和内部运动过程。因此,计算机模拟在物理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物理现象演示模拟

演示模拟是把计算机当作挂图和电视屏幕,通过向学生演示各种图象、动画、图表和描述等进行教学活动,非常适合于辅助课堂教学。演示模拟能展现通常难以观察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物理中许多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即看不见,又摸不着,演示实验也无法做成。应用物理课件进行现象演示模拟,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原子结构"教学中,传统的"a粒子散射实验"只能得出a粒子散射的规律,不能演示a粒子散射的微观机理,利用课件模拟演示a粒子散射现象,学生可逼真地看到放射源中射出的a粒子射到金属泊的原子上,绝大多数a粒子仍沿原方向前进,少数a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有极少数的a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0。学生目睹了a粒子散射的"真实情景"后,便于理解和掌握原子核式结构理论。

二、物理过程模拟

自然界中,有许多稍纵即逝的物理过程,只有通过极为细心的观察才能把握,经过认真的分析才能理解,然而对于观察能力还不够强的学生来说,却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要想在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把这样的快镜头变为慢镜头,适当延长过程的时间,让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掌握现象的本质。例如,讲授"电流的形成"时,虽然电流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却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是观察不到的。如果靠学生自己去想象,难度是较大的,而借助多媒体课件用动画的形式模拟出电流的形成,并与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将"短暂电流的形成"与"短暂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将"持续电流的形成"与"持续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制作了4个动画片段,变抽象为直观、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这一知识点,突破本节的难点和重点,整个过程既生动形象,又揭示物理本质。

三、演示实验模拟

一些传统的演示实验,有如准确性差、过程模糊、受控因素多等缺点。因此,教学中如能在发挥传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配合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平抛物体的运动"时,教科书中采用了闪光照相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以两个小球同时运动的照片说明平抛物体与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的运动不同,但他们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是相同的,如果我们据此结论设计出一组小球同时做各种初速度的平抛运动的动画,则更便于学生对闪光照相结论的理解掌握,将此动画与平抛公式对照分析,有助于学生把握公式物理意义的内涵。当然,模拟毕竟是被理想化了的模型,对一些操作方便、效果明显的实验,无论从真实性还是效果看,都不宜用计算机模拟。

四、实验操作模拟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亲自动手参加实验可熟悉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增加感性认识,增强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这是任何模拟实验都不能代替的。但有的实验学生很容易忘记或记忆模糊,对于那些不适合重复进行的实验,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给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实验室。例如,在讲授完欧姆定律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电学知识,我选择了一个以"电路的实物连接"为中心内容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中有虚拟的电源、开关、电阻、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等器件,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自选连接方法,自选器材,组成很多不同的电路形式,按不同的电路图对实物进行连接,这样的实验克服了许多硬件实验的不便之处,还可以进行任意次的重复,达到复习和巩固的目的。因此,将多媒体课件进行的模拟实验和传统的硬件实验有机结合起来,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物理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新精神。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才能使这一现代教育技术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2篇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Physical Chemistry Course for New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 major

ZOU Zhong-li MA Jin-fu CHEN Zhan-li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ifang Univesity of Nationalities, Yinchuan Ningxia 750021,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Chemi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major, teaching reform is carried out in Physical Chemistry course. The reform includes changing in curriculum, improv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updating teaching methods.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learning initiative are increased clearly,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 teaching level are improved effectively by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Physical chemistry;Teaching reform;Teaching effect

物理化学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从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的联系中,寻找和探索化学反应过程中普遍性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1],研究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及表面化学等,其研究目的是探究物质变化过程的基本规律,用于解决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今年教育部2010年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之一,全国共有十余所高校获准设立该新专业。物理化学课程可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后续课程、创新实验和毕业设计提供重要理论支撑。通过新能源专业的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供大家探讨。

1 存在的问题

物理化学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公式多,概念多,需要教授的知识点多,而课时却非常有限。正由于这些特点使得该课程成为高等院校中有名难学难懂的专业课,考试通过率普遍很低。通过本校新能源专业的教学实践,学生也普遍反映该课程理论概念抽象、相关公式和使用的限定条件众多,十分难学,在学习过程极易产生厌倦和抵触的情绪。

此外,物理化学存在的另一问题是学习起点高。前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由于各课程自成体系,互相封闭,各自为教造成基础课,基础课与专业课存在重复不协调现象严重。使得教与学都十分困难,教师要耗费大量时间解释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而学生也难以理解和接受。比如在微积分和微分方程都没有学到情况下,让学生理解化学动力学中n级反应,显然是不恰当的,再如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中偏摩尔量的概念,没有高数知识也是无法理解的,这样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基础,也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2]。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目前物理化学的现状,笔者首先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对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

2.1 修订教学大纲,力求内容少而精

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中开设的物理化学课程学时至少在80学时以上,而本校物理化学课程的学时只有48学时。这造成了在选取教材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物理化学的经典教材有很多,然而即使在简明教材中也难有一种符合本校专业的培养要求。本课程曾经选用的教材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虽然是面向材料专业编写的,并且在课程内容方面对材料专业也有所侧重,但书籍阅读理论基础较高,学生普遍反映看不懂。综合考虑采用清华大学朱文涛教授主编的《物理化学简明教程》,该书对传统物理化学的内容去繁就简,内容也深入浅出。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不唯书,不照本宣科,对原有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比如去掉物质的状态与表征一章,合并表面和胶体两章,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概括性。

2.2 教学内容与实践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物理化学教学中关注的问题[3]。物理化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在讲授过程中注重科学发展史的介绍。例如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讲授过程中增加热力学定律研究和产生的历史过程,引入永动机的起源和争论,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培养学生严密的科学思维。再如冰箱制冷与卡诺循环、中暑与熵病、土壤保墒与开尔文公式、卤水点豆腐与胶体聚沉等,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本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此外结合专业以课程内容为主线,介绍一些与新能源专业联系紧密的科技进展,如在电化学章节可增加与新能源专业联系紧密的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的发展,经过教学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3 梳理知识结构,协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经过思维加工,设计出课程知识体系,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物理化学的概念多,对于每一个概念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确切说明: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它的定义是如何表述的,其物理意义是什么?适用范围是什么?等等。通过举例的方式详细讲解各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将知识点联系起来,融会贯通[4]。针对无机化学与本课程在内容上有一定重复,避免低层次的重复,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重点介绍以前未学的知识点,使得两门课程可以很好地衔接起来。针对物理化学中大量定义、结论、推导过程都使用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教师有意识地提前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复习,对于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简要复习[2]。

3 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1 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包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摆脱满堂灌的模式,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疑启发是一个有效途径[5],在教学过程中多提示、多启发,将理论和例题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讲述理论时可以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设置疑问,进而引出理论解释;讲解精选例题时多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2 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多媒体相对于传统板书教学有着不可比拟的功能,可以形象使用图表动画形式演示抽象的物理化学理论,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通过视频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重要的科技前沿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6]。此外,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上,课下可依托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该课程的学习平台,使得课堂教学得以延续和补充。将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参考书目等相关内容上传,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在课下自由选择时间进行学习,解决自身存在的不同问题,同时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 总结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任重道远,需要广大高校教师不断探索,完善和改进,笔者以上几点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结合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明显增加,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教师也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丰富了自身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静,葛利,文衍宣,等.浅谈 STS 教育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渗透[J]. 广州化工,2012,40(12):213-214.

[2]刘维桥,朱雯,陈旭红,等.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3(6):77-80.

[3]马传国,王亚珍,陈国华.对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步探索[J].高教论坛,2010(5):31-33.

[4]肖琦,黄珊.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2012(5):81-81.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课件;优化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课堂教学

运动生物化学是新兴的边缘学科,也是运动人体科学的组成部分,是体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要求运动生物化学教师要从分子层面讲授运动人体的变化规律,让学生掌握这一理论并运用到体育锻炼与竞技体育的实践中去。

当前,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来优化课堂教学。先进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课件的引入,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首先,表现在教师不必再为在黑板上推导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和反应机理的困难而操心,其次,也不必再为在黑板上绘制各种物质反应的分子结构简图而伤脑筋,而这些工作往往是教师很难在黑板上顺利完成的教学工作步骤和程序。与此同时,大量精品运动生物化学课件的涌现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现代化的气息,汇聚视频、动漫、图文等现代技术手段为一体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课件的应用将运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1]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通过屏幕一一展现出来。同学们关心的国家或世界上的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新成就根据需要便于穿插其中,这样,课堂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也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激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运动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一方面课堂信息量大,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由于运动生物化学知识难度大既抽象、复杂又难以理解。面对生物学知识相对较差的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能正常跟进课堂教学进度的难度大大增加。有些学生可能课堂上听到了,可课后就忘记了,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云里雾里听不懂,根本就谈不上掌握课堂所授知识。教师的教学主导性和学生的教学主体性难以体现,师生间的互动形式将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些不足之处,探索如何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优化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是每个运动生物化学教师的职责所在。

一、运用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势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各大学体育本科教育专业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推出运动生物化学精品课件,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需要从中挑选适合自己的教学课件。因为,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是设计者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选择使用的运动生物化学教材进行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教学精品课件,最大限度地将各大学之间的教学资源实现了远程共享;各高校之间的教学经验也以最快的速度交流并加以推广使用。最终凝聚了集体智慧的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实现中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精品运动生物化学课件的涌现不仅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而且非常方便运动生物化学教师择优使用。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归根结底就是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中提出的关于运动生物化学相关的概念和知识原理,扎扎实实地学好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毕业后参加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已经真实地显示了存在的优越性并成为教师不二选择,从目前来看,优秀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课堂教学。

(一)表现形式丰富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设计者可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调动视频技术、动漫设计技术、工艺美术技术、文字处理技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和多种表现手段来将运动生物化学教材中的多种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以及物质在人体运动训练时发生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于分子层面的变化充分表现出来。比如在第二章有关糖的代谢过程中,根据无氧状态下发生的无氧酵解中的无氧酵解的过程简图中可归纳为4个阶段,包括12步(或13步)连续的化学反应,其过程复杂。但是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后,其中全部的化学反应可先在课件中将糖酵解过程简图用动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通过屏幕生动地直接显示出来,为什么缺乏锻炼身体的人突然加大运动会肌肉酸痛的原因,就是糖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产生的糖的酵解产生乳酸造成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讲解,既方便了教师上课,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信息含量巨大

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所含的知识信息量非常巨大,在多媒体教室一节课短短40分钟内可以把一堂课中的教学内容,从公式推导、人体在运动中发生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具体过程,从分子层面进行放大式的演示,能把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做到并无法想象的抽象的概念放大后直观地、形象地演示出来,根据需要也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大跨度地运用视频技术展示运动生物化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取得的最新科技成就。

(三)便于知识的拓展和精炼

基于现代多媒体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教师可以轻易突破时空界限大跨度地在课堂教学中介绍出运动生物化学的产生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又能及时反映出当前世界上本课程运动生物化学知识的发展前沿及发展前景。例如,教师在讲授运动与适应的分子调控这一章时内容涉及到人们普遍关心的基因与基因组、人类基因组计划。什么是基因?什么是基因组?什么是人类基组计划?这些问题在这里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向同学们介绍,如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楚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认识自我。运动生物化学得到有效拓展和延伸,大量的相关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就能源源本本地展示出来,经过有关专家的精心设计,大量相关运动生物化学知识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很容易做到海选,授课知识得到精炼。这既能激起学生对科学未的憧憬,关注生命,关心人类本身的研究的科技进展,又势必造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的倾向。

(四)化复杂为简便,化抽象为直观

张蕴琨等主编的运动生物化学教材第121页表述糖、脂肪、蛋白质分解代谢关系图引自冯美云《运动生物化学》,如果不采用多媒体课件,要教师在黑板上将该图画出来一般不太可能。但是,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就能方便地将该图表现出来,而且运用多媒体技术,进一步可以将其变化过程动态化,每个反应变化过程都能生动地表现出来:三大能源物质的供能过程(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不是彼此独立,而是相互联系的;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换,还可以通过一些共同中间产物以及共同的代谢途径(如三羧酸循环等)连成一个整体。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能轻松地将上述衍生变化过程通过放像仪向学生展示并讲解比较容易向学生阐述清楚其发生变化的演示过程,学生既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同时又能及时消化有关课堂所授的相关知识。

(五)课件中适当的视频材料介入将课堂教学变得十分鲜活

在讲到中老年人常患的疾病如高血脂症、肥胖、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等时,适时插入相关病人的病状及变化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觉到生活离我们并不远,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事例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的课堂教学效果。以事实说话,不仅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肥胖症、糖尿病、骨质疏松证、痛风在教学课件上利用视频这一技术手段充分客观地反映这些病人的症状以及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通过视频技术还要反映长期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预防由于精神和躯体的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衰老,而且可以延缓正常的生理性衰老。合理的体育锻炼还可以对许多常见慢性疾病如高血脂症、肥胖、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等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措施

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技术成功地引入课堂教学,能优化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要保证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技术成功地引入课堂教学必须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刻苦学习,自觉将先进的多媒体机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运动生物化学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多媒体应用技术,要求教师们要不断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并掌握这些技术,积极学习并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服务。高校要加强教师在岗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技能的培训力度,实施多方位、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是运动生物化学课程专业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之一。

(二)深入运动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第一线,精心挑选运动生物化学精品教学课件

目前使用的运动生物化学教材体系中,知识结构较为注重对原理和理论的介绍,据调研得知当前使用的运动生物化学教材对文字叙述和公式的演示的内容比重大,同样大多数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基本上是教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文档式展示,导致课件内容单调、枯燥,感觉不到现代科学气息,这样做显然是不可取的,对教学也不会有什么帮助。这就对课堂教学课件的研究者提出了要求:必须深入运动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第一线,既要熟悉运动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验过程,精心分析教材每章每节,然后调动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图像、动漫、制图、音频融入教学课件中,才能出与实践内容和工作过程密切相关的精品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这样的课件才能优化课堂教学。

(三)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学课件也要随着跟进,才能更好地优化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作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课件的多媒体技术也在不断跟进,目的在于更好地优化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课件设计者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设计思想与教学思路需要不断更新,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在改进多媒体课件之前,一定要学习最新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最新科学成就。利用当前使用效果最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注入更先进,功能更强大的信息技术,比如“云计算”技术,制作出课堂教学更好用的教学课件,优化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

2.不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在理论上如何成功,在课件设计时刻注意不能脱离学生,要以学生为本,要让学生真正学到教材所要的知识才是最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方法应该灵活机动,一切都要视课堂教学需要而更换,再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设计好的、强有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中很给力,才能更好地优化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

3.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全国各高校制作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及高校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实现了共享,大量的精品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课件可供教师挑选。尽管如此,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课件的开发研究一刻也不能放松,要通过教师对课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完善,要源源不断地制作性能更加优良的课件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

第4篇

幼师生物理教学多媒体课件一、多媒体课件运用的可行性

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改革来随之而来,多媒体教学已然进入各个学校,学校建立起了校园网络,这都为实现计算机教学打下了结实的基础。从计算机软件来看,日益增多并逐步趋向于简单的工具软件使得教师制作课件成为流行,像flash、word等,这些具有声音、图像、文字的课件,能够创设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也有利于学生积极的构建知识模式,从感知去加深所学内容的印象,图文并茂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现和掌握规律。

二、多媒体课件辅助物理教学的优势

(一)抽象变具体

多媒体课件是集声音,图画、文字和视频于一身的课件,通过动态的课件教学,能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直观可见的东西。在幼师生的物理教学,运用大量的动画,不仅有利于将物理原理、实验过程以及一些运动规律展现得更具体,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就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师枯燥讲解原理的不足,与此同时,动画和视频的运用,也有助于提升幼师生的艺术技能。

(二)逼真地展现

物理学科是一门有实验得到理论的学科,物理现象有些是肉眼无法观察的,通常需要借助仪器,但特殊的一些物理现象,仪器也无法观察得到,这时多媒体课件就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微机模拟,就能将原本无法观察到的物理现象逼真的还原给幼师生。例如,物理中的导体导电、碰撞之后的物体形变以及核裂变等,借助微机模拟,将更加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可控性较强

物理实验时间有长有短,我们无法改变物理现象的进程,但由于物理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传统物理教学无法进行一些探究时间长的实验,随着多媒体微机模拟的出现,教师可以人为的加快或者放慢实验的进程,避免了浪费等待实验现象的时间,教师还可以反复播放物理实验过程,加深幼师生的印象,通过暂停帮助幼师生具体分析现象,寻找实验规律。此外,微机模拟实验不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如天气原因、仪器设备以及安全因素的影响,而微机模拟则无需考虑外界的影响因素,可以进行多次的演示。还可以随时改变实验条件,通过不同的现象找出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变静为动

传统的物理教学无法展示许多动态的过程,只能用静止的图画来讲解,如追击问题,碰撞反冲爆炸问题,这些单凭学生自己去想象是很困难的,这也是幼师生遇到复杂问题无法解答的原因。通过微机模拟,使幼师生能够直观感知物体运动的过程,从而在头脑中建构正确的物理模型。

(五)快速处理数据

物理实验与数据是密不可分的,实验是为了测量数据,得到数据是为了寻找物理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传统的收集和计算数据方法不仅麻烦还存在不准确的因素,现今利用多媒体进行数据采集,能够快速得到结果,这样就能节省时间,使教师能够将分析数据作为重心,帮助幼师生更加透彻的理解物理规律得出的过程,对物理公式的记忆更为深刻。

(六)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信息时代下,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物理教学,能够从听觉、视觉和感知等方面给学生传递物理知识相关实验证明:当某一知识结合图画信息和视频信息进行传授,学生同时进行视听的感知活动,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在物理多媒体课件中合理的加入一些图画或动画等,做到图文并茂,把知识和图画结合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链式反应中,将静态的转化为动态,再加上声像资料,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

三、使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具有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强的特点,它通过形象、声音、色彩、图像的传播来进行教学,这种手段正在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物理教学辅助手段。对于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优化现代物理教学过程以及强化物理教学效果具有积极影响,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原则上教师仍然主导课堂

多媒体的运用,虽然方便了教师对于幼师生的物理教学,但教师不能过分的依赖多媒体课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需要利用软件制作合适的课件,根据课堂教学的进程,确定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方法,并对多媒体的使用占据主动权,不能让课件控制教师的教学,应该是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考虑以下问题。一是制作课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需求,选择教学软件,将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包装,并利用吸引人的教学方法开展幼师生物理教学,二是在课件演示时,是否要反复播放需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决定三是教学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学会抓住重点,在多媒体课件讲解时,要依据进度进行取舍,四是不能直接的点开每一张课件,要适当引导学生思考,不然就无法发挥多媒体课件运用的优势。

(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互补

影响幼师生物理教学质量的因素不仅仅是多媒体,还有使用多媒体的方式,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时,应了解教学内容和目标,从而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研究物理教学的策略,即在现有的教学资源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选择较为适合进行借鉴,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最优的组合获得最好的效果,模拟演示与真实的具有不同特征,教学中除了模拟实验,还要配合实物实验,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分析实验数据,进而给予实验指导等。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实际上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帮助教师提升幼师生物理教学的效率。

计算机不是万能的,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好的多媒体课件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的生动有活力。因此,教师要认真制作课件,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件使用的方法,避免课件过于华丽而内容空洞的情况,要注重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教学内容,而不仅仅只是以课件取代黑板,减轻自己的压力,而是应该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四、结语

展望未来,我们不难发现,多媒体运用于幼师生物理教学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要求,教师要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制作课件的能力,做到据题选媒体,量体选型,将多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优化物理教学过程,提升物理教学的质量,完成物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有福.谈多媒体课件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的技巧[J].赤子,2014,(08).

第5篇

1高中物理学习中计算机模拟课件使用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尽快帮助学生解决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物理过程、物理概念,通常会借助一些计算机模拟课件。这些课件的展示与运用将物理学习中难懂之处形象地展现在学习者面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计算机课件辅助物理学习的范围逐渐扩大并普及。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仍有很多教师、学生及其他学习者对物理学习中充分应用计算机模拟课件存在一定的误区。

1.1认识上的误区

计算机辅助物理学习是一种新生事物,曾遭到社会、物理理论界等人士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一方面,很多教师并不愿意放弃原来的传统教学媒体,学生迫于学习的压力每天忙于做各种练习题应付高考;另一方面,由于最初时计算机技术还十分有限,各种课件制造完成后,效果往往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大部分物理演示和现象都能够通过计算机模拟形式实现。这一巨大转变使得一大部分人认为计算机模拟课件的使用可以完全取代现实的物理演示实验,忽视了传统的媒体方式在学习、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投影、幻灯片、电视、录像、录音机等学习的方式。随着我国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行,大部分改革者、教师都认为,既然国家在推行教育改革的现代化发展,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那么就必须将计算机课件使用到高中物理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并将这种先进的技术手段看做是一种高质量的教育。有的甚至将不使用计算机的学习看作是不能与时俱进、跟不上时展的潮流。例如:在“欧姆定律”实验中,用计算机在屏幕上投出实物图,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得到相应的阻值,从而计算相应的电压、电流值,并在图中的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显示。这种课件带给学生的是一种游戏式的、魔术式的感觉。但是,如果通过实物演示,实验也并不难完成。如果在学习中使用这一课件,学习效率并不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根据学习内容选择恰当的计算机模拟课件。计算机模拟课件作为一种新颖的、功能强大的辅学习手段,与其他教育媒体地位平等。

1.2设计上的误区

由于对计算模拟课件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对高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些重难点内容、枯涩抽象的知识内容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课件的使用,使其更具趣味性、直观性、形象性地展现。但应该注意不能仅仅为了追求教育的现代化手段,不能为了模拟而模拟。例如,在一个表现“光的直线传播”的课件中,利用计算机演示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一束光是直线的。放映机本身是一个很常规的教学媒体,且所表现的现象平时稍微留意的学生都清楚,根本无须再将其用计算机屏幕化。后面部分为了说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大,只须列举现实中“先看到闪电后听到打雷”的现象就可说明问题。然而,课件中则播放了一段用3DSMAX生成的闪电雷鸣的“影片”,为模拟而模拟,效果适得其反。

1.3使用上的误区

高中物理学习中,计算机模拟课件的使用存在误区。这主要是由于在利用高水平的计算机技术真实展现物理现象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过分强调物理现象与物理过程的真实感的问题。有的是计算机模拟课件严重违反物理学科的科学性,忽视了物理知识本身的严谨性。例如:光学中的“色散”现象。自然光通过棱镜、光栅等光学器件,不同波长的光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移,从而在光屏上产生一个连续的可见光谱。但是,由于计算机色彩显示能力有限,难于实现这种连续变化,有些课件制作时粗糙地简单用几个色块来显示,易产生科学性错误。

2计算机模拟课件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作用优势

高中物理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模拟课件不是简单地一种动态化模仿,而是将物理过程、物理的律等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实现动态化展示,是一种十分写意的过程,补充并完善了物理学习中实验终不能展现、不能表达的物理知识和内容。例如,计算机模拟课件实现了仪器内部结构的开放化、将抽象化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将复杂化的内容变得简单化、将静态图变得动态化等,具有较强的再观性。

3结语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计算机模拟课件已经成为目前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最常用的现代化学习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将在不断深化和提高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学习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模拟课件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杜烁 单位:辽宁省开源市高级中学三年六班

参考文献

[1]胡丽娜.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0,(3).

第6篇

多媒体课件应用泛滥化现象

多媒体课件能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立体化、动态化,能把微观的、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无法感觉到的知识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弥补了常规教学方法的缺陷,因此被广泛应用。当前,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过度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现象屡见不鲜,长此以往,这种泛滥化现象必将为落实生物学科的培养目标带来隐忧。

把泛滥的课件图片充当生物教学实物 在生物课堂上,很多时候可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物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但是不少教师却过分依赖多媒体图片。讲解花的结构时,整节课都利用课件上精美的3D动画,层层分解花的结构,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绚丽的图片与高超的技术上;讲到植物的器官时,不少教师选择利用课件展示玉米、白菜、萝卜等图片,让学生通过读图辨认植物体可食用的部分属于什么器官;在讲到种子的结构时,将玉米种子与大豆种子的剖面图一起展示,让学生一边读图,一边区分这两种种子的结构……把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实物拒绝在生物课堂门外,单一泛滥地使用多媒体图片。

名为实验活动,实为多媒体视频 初中的生物实验主要包括学生动手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在生物课堂上教师打着要进行实验活动的教学设计的名堂,实际上在演示多媒体视频的情况不胜枚举。例如,在讲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应当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的动手实验,很多生物教师出于对实验准备工作繁琐、实验时间长、实验效果不好控制等因素的考虑,直接利用多媒体插播实验视频或模拟动画来上课。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屡见不鲜。

舍弃教材的“本”,而追逐课件的“末” 教科书不仅是教师用于教学的文本,还是学生的学习用书。但是,现在有不少教师喜欢扫描教材的核心内容加插到多媒体课件中,在课堂上让学生完全抛开课本而循着课件学习。例如,在讲授《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时,学生品读的图片都来自多媒体课件,并利用课件上强化记忆组成各个系统的器官名称;还有,不少教师倾向于直接舍弃课本上设置的思考题与课后习题,在课件上另行补充大量的课堂练习,把即时反馈和巩固练习极端地设计成“题海操练”。

动态多媒体课件板书全盘替换传统板书 不少教师片面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否定了传统板书的作用,全盘用多媒体课件来代替传统板书。例如,讲《体循环和肺循环》时,教师用课件展示了两个循环的路径图,并没有在黑板上逐步生成并让它始终出现在黑板上,当课件换页的时候,下一张幻灯片就替换了路径图,学生走马观花般看课件板书,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构建核心知识结构,只是浅尝辄止地捕获了知识结构的粗糙映像。

多媒体课件应用泛滥化的危害

自然直观的学习体验减少 直观教学手段可以分为三类,即自然直观、语言直观和间接直观。自然直观手段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直接观察自然实物进行学习,例如,通过观察鲜活的花,解剖花并说出花的结构。运用多媒体课件属于间接直观手段,间接直观往往只动用到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忽略了学生的触觉、味觉、嗅觉等真实体验。多媒体课件应用泛滥化必将导致学生自然直观学习体验减少,失去了情景真实、印象深刻的实物学习体验。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泛滥化应用毫无疑问致使学生错过了体验生活实际的机会,浪费了丰厚的生活课程资源,背离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引导学生更多地体验自然直观学习的理念。

探究性学习在泛滥化氛围中举步维艰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兴盛,逼真精彩的生物实验视频随处可得,极大地便利了生物教学。实验视频虽然可以清晰地呈现探究的过程,但“‘视频’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学生物课堂上多媒体实验视频泛滥化已致使探究性学习举步维艰。多媒体视频泛滥化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实验,不利于学生逐步养成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习惯,不利于学生提高获取新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发展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 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抛开课本,完全按照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极易造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学生一般是参考教材进行课前自主预习,若课件对知识点的编排不恰当,与学生预习后的“前概念”交错,会徒增学生的迷思概念。学生整节课都关注课件,没有了阅读教材、眉批旁注知识的时间,部分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课后的巩固复习在课本上无迹可寻,更有甚者一学期下来根本不知道知识在课本的哪个单元。

增大了系统构建知识的难度 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有其内在的层次性和逻辑性,而板书、板画是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全面系统地理解教学内容的主线之一。在生物课上,适当辅之以必要的传统板书、板画更符合七、八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传统的板书、板画依靠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一笔一划地呈现出来,这一过程缓慢有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加工知识。教师在板书、板画的时候往往会加以阐述,反复强调板书上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全盘使用动态的多媒体课件增大了学生系统构建知识的难度。课件板书虽可图文并茂、面面俱到,但却让提取信息能力较差的学生抓不到重点、顾此失彼。应接不暇的多媒体切换还会导致学生的视觉产生疲劳,持续久了,学生的视听专注度就下降了。

防治多媒体课件应用泛滥化的对策

主张实物教学为主,图片展示为辅 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生物课堂应主张以实物教学为主。讲花的结果,其实大可以让学生每人都带一朵真花到课堂上来,分小组展示花并说出花的结构。真花多姿多彩、形态万千,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这种真实的情景体验多媒体课件怎么代替得了呢?又如,讲到植物的器官时,教师不妨从家里带一个菜篮子到讲台,里面放上分别属于植物的根的萝卜、属于茎的甘蔗、属于叶的白菜、属于花的西兰花、属于果实的桔子以及属于种子的花生,学习的效果与看多媒体图片一定大相径庭,还可通过现场掰掉白菜的叶子来纠正学生对茎和叶的认识误区。

堵起实验教学过度虚拟化的“第一扇破窗” 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教育心理学表明,实践教学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潜在的心理影响,正如学生所说的:“我听过了,我就忘记了;我看过了,我就记住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新课程改革强调的创新、探究、思维、自主都可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得到很好地体现和落实。堵起生物实验教学虚拟化的“第一扇破窗”,防治破窗效应引发的一系列不良效应,可以为探究性学习营造氛围。首先,学校应逐步完善生物学实验室的建设、仪器设备、用具、专业实验员的配置,保证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其次,教师也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开设好生物实验;最后,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的设计,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例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参考教材提前做好植物黑暗处理的操作,在课堂上分小组设计多种方法检验产物氧气和淀粉,渗透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实验中的运用技巧。

倡导围绕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教学设计行为 教师的教学设计行为要实现新课标倡导的“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就要基于学情制订合适的学法与教法。例如,学习生态系统的构成层次时,要考虑到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已经获得了种群、生物群落等概念,初步形成了自学习得的“前概念”;还要考虑到部分学生参观过深圳动物园、仙湖植物园,或在家里有过饲养小宠物或种植花卉、小盆景的经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整合教材、学情资源,有效设计教学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善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结构 在生物课堂上,知识网络的构建不能只依赖于多媒体课件板书和传统板书这两种形式,还应把新颖的思维导图有机渗透到传统板书中,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陈卓纯老师在讲授《花的结构》时,以花结构的思维导图(如下图)作为板书,涵盖了结构与名称,图文并茂,使学习的内容更加深刻,延长了学习者记忆的贮存期。

综上所述,一线初中生物教师要重视课堂多媒体课件应用泛滥化现象带来的不良辐射,紧扣初中生物新课标的理念――“生物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旨在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握好教学设计,有效防止多媒体课件应用泛滥化的危害。

参考文献

[1]王永胜.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杨善禄.基础教育现代化教学基本功(中学生物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俞如旺.生物微格教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第7篇

关键词:课件制作 高中物理教学 应用探析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借助计算机及多媒体工具来辅助教学,而且教学效果显著。不过一些成品多媒体课件并无法满足物理教师的实际授课需要,因此需要教师能够掌握一些初级课件的制作方法,自主制作和开发课件,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知识。

一课件制作的要点及形式

课件制作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辅助教学的多媒体媒介,因此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制作课件时,首先要将学生作为主体,结合其接受知识的特点,来进行课件选择与制作;其次要明确制作目的,从课本出发,去实现教学目标;再者制作内容要严谨科学,一些定理公式与规律概念要表述正确;最后引用的一些例子要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应用课件辅助教学,一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可以同教师一起互动,二是可以用一些影音资料与动画短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钻研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一线教师虽然不能具备专业的课件制作技能,但使用一些简单的软件来制作课件,还是很容易的。笔者结合自己多年课件制作经验,首推两种课件制作形式,一是PowerPoint,它制作周期短,容易上手,而且效果很好,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以及视频资料插入其中,同时可以根据要求更改演示效果;二是Flash,它能制作生动形象的动画,可以逼真的再现动量变化与微观变化,尤其适用于描述动态发展的过程。同时可以使用PhotoShop对基础图片进行修改,以满足课件制作需求。除此之外,有些教师还使用过Frontpage、Authorware以及3Dmax等,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都有显著效果,但是这些软件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上手困难,不建议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课件制作。

二课件制作的应用探析

1、制作前期分析

课件制作之前,要根据授课内容寻找素材以及例证,而且要考虑选择何种课件形式才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动量定理》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难点,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只可以演示生活中个别情况,而且不能给学生很好的展示运动中的速度变化。使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比如说演示“物体受一恒定不变合外力的运动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就可以借助Flash来制作相关动画,这样进行物理教学,就更加直观,便于学生细致观察。而且还可以使用PowerPoint将多个动画串联起来,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根据课程需要随时播放。同时收集一些新鲜有趣的例证,反复为学生播放,以此加深学生对该章节知识的消化理解。

2、素材修改与制作

在课件引入部分,要选择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眼球的素材,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一般来说,这就需要教师对素材进行修改与制作。我们都知道灯泡落地的这个实验,但是实际演示起来难免会发生危险。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将这个实验在引入部分展示出来,即灯头着地时,即使在水泥地面,灯泡也不会碎裂,让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进而带着疑问开始新课程的学习。这样就避免实际进行实验而引发的危险,而且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再比如讲述动量守恒一节内容时,可以上网下载相关素材,之后根据自己授课特点进行修改,借助Flas,展示两个反向小球相撞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分析原因,探究动量守恒的规律。

3、借助课件解决教学难点与重点

制作课件要有明确的目的,着重去解决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比如在讲解平抛运动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分析频闪照片,进而将平抛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那么利用Flas来制作一个模拟课件,将小球平抛运动覆盖在一个坐标系中,利用鼠标点击,控制小球是否定格,直观的观测小球水平与纵向的运动距离;还可以降低帧数,拖慢小球运动状态,帮助学生细致观测。这样学生通过观看课件展示,并结合之前学习过的内容,就会快速的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4、课件的美化整合

课件制作不仅要具有科学严谨性,以此满足物理教学内容,还要注意画面美观性与整体协调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观看,进而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制作课件,一定要确保演示操作简便,画面美观,并适当加入一些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兴趣。比如说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时,可以用Flas重现牛顿如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情景,画面要美观,而且适当加入一些音频资料,如苹果下落的声音、牛顿被砸的声音等,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教学中来。还可以借助图片编辑软件,美化图片及其他基础素材,增加课件的观赏性。但是不要走入这样一个误区:过于重视课件的美观性,而忽略了教学功能。

总而言之,开发和制作好物理课件,促使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到物理教学中去,才能提升物理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而如果物理教师选择的课件不合理或者制作课件的时间过长,就得不偿失了。因此,掌握一定的课件制作技能,并在制作之前收集好足够的素材,才能制作出更优质的课件,才能改善物理教学效果,进而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于智勇.对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与使用的几点建议——以高中物理课件制作为例[J]

[2]梁忠华.浅谈Flash在物理课件制作中的作用[J]

第8篇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多媒体教学 体会

物理化学是化学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由于包含大量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公式,学生普遍反映内容不易理解和记忆,学习兴趣也一直不高。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我们可以借助图像、文字、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传递信息,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形象理解,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任何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果驾驭不好,其结果就会适得其反。有鉴于此,笔者结合近年来对物理化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将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教学中的应注意的几个地方提出来与大家交流,以使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多媒体课件是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前提条件,课件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非常重要,在制作过程中,笔者获得的体会:

1.多渠道收集课件制作所需的材料。

首先,要利用现有条件,收集与物理化学有关的材料,包括不同的物理化学教材、辅导资料、其他学校的物理化学课件、图片、动画等,特别要注意收集和利用一些现有的课件,其中很多的动画、图片资料是可以直接利用的。其次,安装一个可制作化学结构的软件(如CAD),以及一个可制作动画的软件(如Flash插件),这样就可以自己制作动画和绘制化学物的结构。最后,掌握1―2种制作课件所需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如熟练掌握PowerPoint制作课件的方法。只有这样,设计出的脚本才切实可行,才能真正发挥所用软件的优势。

2.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课件。

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预期的教学效果精心组织课件的文本内容,做到文本内容层次明确、重点突出、文字精练,多采用提纲、表格、图形等形式来表达概念和结论;其次,注意课件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幻灯片的颜色、显示方式、背景、文字大小、文本阴影及三维效果、声音等方面要精心搭配,适时插入动画和图片。例如,背景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因为背景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文字和背景的颜色一定要有鲜明的对比;文字大小不应小于24号字等;一张幻灯片中的文字不要太多,应避免画面呆板或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投影片;要使文字、动画、图片等形式多样、相互结合,如使用不同方式播放动画,播放动画后隐藏颜色变化等可实现简单动画,使课件生动形象;文字与图片的进入方式应采用启发性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某些概念的引出可先讲结论,再讲出现时机与条件,这样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等等。

3.课件应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和完善。

课件是否合适与实用,只有通过课堂讲授才知道,而且有时即使课件在制作中已经考虑得比较全面了,实际应用时也难说是十全十美的。因此,每次课后都应及时更正差错,包括格式、字体、背景颜色等内容,并根据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学生反馈的意见不断调整讲课方式,如授课的速度、内容等。同时,不断学习其他课程多媒体课件的优点,取长补短,改善自己的课件。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进行课前演示。

由于教室、投影仪,以及所用计算机配置不同等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常出现幻灯片的切换、动画播放不能正常进行等问题,所以,每节课都要提前演示,这样可为教师修改课件提供时间,使教师意识到平常未能注意的一些问题,保证课堂授课顺利进行。

2.认真组织教学。

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密切相关的,同一课件不同教师使用时,效果会有较大的差别,若使用不当,效果甚至会很差。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优秀教师的讲课方法和讲课艺术,及时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精心组织教学,对每一部分内容如何讲解、如何举例都要认真做好充分的准备,掌握好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技巧,发挥其特长,做到讲解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具体,使多媒体真正成为服务教学的有效工具,切记不要使教师成为多媒体的放映员,学生成为普通的观众。

3.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授课的节奏。

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是课堂教学的精髓,多媒体教学要尽量避免教师只按照课件上的文字和思路照本宣科、平铺直叙,而学生则眼睛盯着屏幕,忙于记笔记。教师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学,黑板上没有板书或板书很少;课件的演示速度也不能太快,否则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辅助形式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时应结合“黑板+粉笔”的传统模式把问题讲清楚、讲透彻。我们在进行物理化学多媒体教学中,曾发现部分学生不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原因就在于教师讲得快,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尽管内容很丰富,但学生真正掌握的内容却很少。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讲课速度,通过与学生的眼神交流,判断课件的播放速度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如果大部分学生显得不太理解,就应放慢多媒体的演示速度,并注意强调重点内容。对于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应适时插播、重播此部分课件,提醒学生哪些是该做笔记的,哪些是需要听懂的,并且要教育学生改变以前的学习方法,因为多媒体教学每节课讲授的信息量比传统教学方法要大很多,而且多媒体教学的信息是一幕一幕出现的,每一幕保留的时间有限,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快的反应速度、较强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不能只记屏幕上的内容,不听教师的讲解,最终影响听课的效果。

4.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多媒体教学由于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总有一些问题需要课后消化。所以,在物理化学教学期间,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多提问,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能释疑,又能及时发现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第9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21世纪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愈来愈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那么,怎样应用多媒体技术来真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有些物理实验,虽然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但是由于教具小等原因,不便于全班学生清晰观察,这时可以利用投影仪或计算机上的摄像头对物理演示实验进行放大处理,便于全班学生观察。比如在讲《电流的磁场》一节课时,以往奥斯特实验是在讲桌上展示,由于小磁针发生的偏转,不便于全班学生观察,而影响教学效果。现改用实物投影做上述实验,将所发生的现象直观地放大投影到银幕上,学生看得一清二楚,从而增强了演示效果。

有些物理实验学校不具备实验条件或比较复杂,多媒体技术却可以把一些难做到的实验,通过动画的形式很好地模拟做出来。例如,在学习“回旋加速器”时,由于学生从来没有见过这些仪器,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普遍感到抽象、枯燥、不易理解,而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时往往也很吃力。如果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展示回旋加速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模拟磁场对电荷作用的物理过程,使学生目睹其微观过程,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探究其中的物理规律。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有些物理概念、物理过程是很抽象的,仅仅用语言的描述很难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概念,学生领会起来觉得难懂,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通过投影、视频、图形、图像、声音、三维动画等表现形式,可以把抽象的规律和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摆脱思维障碍,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例如,很多学生对声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难以理解,我们用Flash工具做一个演示课件,通过形象模拟音叉的振动,放大空气中分子的疏密变化,展现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声波形成过程,大大降低了这个知识点的难度,促进学生对声波形成和传播过程的理解。又如,卫星是怎样发射的,回旋加速器是怎么工作的、原子反应堆、原子弹、氢弹的核裂变聚变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方式,完整、形象地呈现在屏幕上,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使学生能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整个抽象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在复习课教学时,经常要对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光板书和画图就约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费时又费力。现在运用多媒体的声、图、色和形等的强势复习技术,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解记忆,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同时也会节约大量时间,从而就有更多的时间能给教师讲授更多的知识,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讲欧姆定律习题课时,教师首先要复习电路的基本知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关系,再进行习题讲解,容量很大,传统方法教学进度太慢,效率低下。如运用PowerPoint课件首先将电路基础知识投影,学生可以达到迅速复习、记忆的目的。在复杂电路分析时,可将课件中的电路设计成动态的,通过点击鼠标,实现动态过程渐进分析,使学生能快速的理解要点,节约了时间,进而,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建立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最好的效果

要想使多媒体发挥最好的效果,要就建立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在备课过程中,素材资源库和制作平台都要研究、积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素材库和教学软件,以及相关的CD、VCD资源,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自己的课件建立资源平台。把资源库进行分类,建立课件制作软件库、实验及仪器素材库、物理模型库、音像视频库、物理题库、多媒体电子教案库,从而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制作系统,及时更新优化,使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发挥最好的效果。

总之,正确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精神状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杰.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发挥多媒体效益的最优化

[2]张凤萍.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尝试

[3]漆俊.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4]王建军.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第10篇

1.运用多媒体的误区

(1)制作的课件目标不明确。

很多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就是将课堂所讲内容在屏幕上投影出来,因此在制作投影课件时常常试图将整个上课内容都压缩填充进课件中,整个课件充斥着大段书本中的原话或者大篇幅的解题过程,不仅浪费了课件大量的空间,而且给学生带来了视觉疲劳。有的教师艺术功底和多媒体技术较强,在制作课件时追求课件的视觉效果,插入许多修饰的图片、小动画和音乐片段。这样的课件不可说不精美,但是喧宾夺主,无用信息泛滥,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被花哨的修饰所吸引,无法集中到上课内容中。

(2)课件使用方法单一。

将多媒体的作用等同于板书书写:授课过程中没有配合讲解的多媒体材料,而是在讲到现象概念的时候,将现象、结论、答案直接投影出来。这样就将学生所有的想象和理解统一化、固定化、静态化,扼杀了学生理解的多元性。

(3)变“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辅助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变成了在一个划定了的由起点到终点的严密轨迹上运行,上课时小心翼翼、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沿着课件指示的轨迹走下去,形成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变成课堂教学辅助多媒体这种局面,减弱了课堂教学的调控性。更为不妥的是,有的教师为了公开课中的“完美”表现而组织学生针对课件内容进行演练,不容一丝偏差,这样,多媒体教学就变成了剧本式演出,无任何生命力可言。

(4)只要使用多媒体就是新课程,就是素质教育。

有的教师,甚至有的学校认为不用多媒体就不是素质教育,所有的教学内容都用多媒体演示,甚至一些操作实验和日常观察现象都替换为计算机模拟的多媒体视频演示给学生看。学生缺少动手操作和亲身经历的感受,还是回到了机械接受和机械记忆的老路。这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2.走出多媒体应用的误区

存在这些误区的多媒体教学,只是单纯地将多媒体课件和物理课程拼装起来究其实质,物理课堂还是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灌输式教学。

怎样才能走出多媒体使用中的误区,让多媒体真正辅助物理教学,构建和谐有效的生态物理课堂呢?

(1)物理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把握要科学、到位。

教师应把科学素质的培养,观察、分析、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多媒体制作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对课件内容进行适当删剪,不必面面俱到,抓住教学重点环节加以突出,去除华而不实的部分,留下宝贵的课堂时间去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除了动眼以外,还需要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行为去实践、去探索,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2)物理课堂要凸显多媒体教学引导的功能。

物理即“由物及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教师不仅要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看实验”,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做实验”,但形象地了解实验的步骤比自己单纯通过抽象文字去琢磨实验要领更能节约时间并有针对性,所以,在画面模拟后,立即让学生动手实践,除了能有效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加深了对书中物理知识概念的理解,并帮助其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能力。

例如:在讲授《物质的物理属性》时,设计了多媒体幻灯片、实物投影、计算机网络、学生实验等各种多媒体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我根据课程内容划分出若干个难度不同的小研究任务:计算机网络查询、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成4―5人一组的小组。通过投影的形式将任务名称、要求、目的和规范等布置给学生。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任务。学生通过对信息的采集、验证、加工,概括出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3)让学生参与多媒体教学的制作。

学生是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惠及的对象,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考虑设计学生参与部分,让学生由观察者变为主动参与者。

第11篇

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的标志,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工具。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在全国教育战线上逐渐深入,但大多以“观摩课”的形式开展,只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点缀而已,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与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究其主要原因是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合适的应用软件和操作平台,需要教师自己研制开发课件,而开发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甚至要做数十小时的准备。鉴于此很多教师都反映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项投入多(时间,人力,经费)、产出少的工作,基本上适应不了日常教学。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的条件上日趋成熟发展起来。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教学工具(Learn from IT),能够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就像教师在上课时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届时计算机演变成为真正的教学工具, 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不再是开发软件,而是如何应用现有的软件把计算机的优势发挥出来,进行学科教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tegration)是指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下,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将现有课程的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项行动策略。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SCO)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一般是指“一系列与计算机相关的技术”。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为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技术与internet网络,其特征是能够对数量巨大的、格式变化的、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各种信息进行记忆、展示、发送和使用。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宗旨就是要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经过组合、重构,达到相互融合成为有机整体。从而使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结构。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置身于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增加课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和调用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声音,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本以外的内容或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演示在实际中难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以从各个角度展示三维立体图形,可以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图形,可以动态地演示一些变化过程,也可以把一些变化过程分阶段进行演示等等。这都使得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有利于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就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结合自己物理教学的实践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 “课件”向“积件”思路发展,探讨物理学科整合新方法

在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这个领域里面,市场上已有相当数量的物理教学软件可供购买,但能够真正适用于教学的软件却不多,教师自制课件的水平又不高,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在此阶段上,寻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新路子──积件思路应运而生。其指导思想是:“课件”向“积件”发展,工具型、资料型、开放型的教学平台已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发展方向,它包括带有学科特色的平台和多媒体资料库。教师稍加培训就能够自如的运用它们来按自己的意愿制作课件,紧密配合自己的教学过程、为课堂教学所用,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

例如在物理学科平台方面:《CSC电子备课系统》初中物理版、天翼全景多媒体教学软件高中物理版都是面向教师设计的新一代大型集成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集众多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教学经验于一体,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必要的教学手段;又如《青鸟师友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是一个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集声音、图形、图像、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再如几何教学平台的“几何画板”不仅适用于几何教学,而且也适用于物理教学中的力学课程,它界面简单、容易学习、直观好用,因此这样的软件很受老师的欢迎。以上四个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平台,就很好的体现了“积件”思想。

在多媒体资源处理方面,物理作为一门信息技术邻近学科,物理教师应该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先行者。如今许多物理教师都在Internet 上建立了自己专门的网站,并把以网页浏览的形式制作的CAI课件、教案、论文等放在该网站中,同时还可以把其它网站已有的课件通过Internet 的超级链接功能揉合到自己的CAI课件里,以“搭积木”的形式,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课件链接起来,通过长时间教学的积累,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反之,其它教师也可通过网络共享自己的CAI课件,克服了传统的“软件包”形式的课件不能共享的缺点,提高了课件资源的利用率,充实了网上物理学科资料库,形成网上物理学科联盟,实行资源共享。此外,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有网络终端的地点,通过Internet 网络来访问这些网站,进行物理教学的探讨和巩固性学习。

因此,运用“积件”思想,走素材资源库和制作平台相结合的新思路,是软件开发和应用走出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学科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运用“积件”思想,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素材库和教学软件,以及相关的CD、VCD资源,从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自己的课件,从而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彻底改变教学软件在设计、开发和使用上的相互割裂的局面,使CAI在课堂上的运用走出低谷,朝着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这一更为广阔的方向发展。

二、 电脑模拟,发挥物理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室的功能

1、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发挥演示实验作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 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如本人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先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我改为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的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由此可知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提供帮助,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水平。

2、在网络技术环境支持下,发挥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作用

在传统物理实验室,一方面由于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有许多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学生诸多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物理理论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数据,这一切无不暴露出了传统实验室的弊端。

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虚拟实验室操作,以自主模拟实验为基础进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如笔者在上传统电学实验课时,通常会告诉学生,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电池组不能短路。很多实验不允许学生自己操作,这些规定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有些学生自主意识很强,常常会进行一些“地下操作”,最终损坏了仪器。然而,须知这些“破坏性”强的学生实际上也是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强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倡导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既可保护仪器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能把很多传统实验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现。如本人曾在网络环境下采用“仿真物理实验室”虚拟电学实验室软件(在线版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整合。学生在网络技术环境进行多媒体实验操作,通过网上人机对话,学生可以一边操作一边在网上畅游,获取新知识,或与其他同学交流。如果学生在网络虚拟实验室遇到问题,就可以通过网络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取相关信息,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自主观察模拟实验,从而掌握学习成果和学习方法。

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在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并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发展能力,并促使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进教学效果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网上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信息素质。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例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k12.com.cn )教育资源库物理学科、广东教育资源网(edu123.com )资源中心物理学科、中国物理教育网(cpenet.org )等可谓是一间完整的中小学数字资源库,它为我们提供了同步教学、优秀课件等多种资源,且处于动态的更新之中。通过下载这些优秀课件、优秀习题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适合自己风格的课件来。

本人在进行初二第十二章第一节浮力教学时,须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我先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6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压力也因而不相等。浮力的产生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压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压力差,但如果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讲授向上和向下压力差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难懂,对整个过程反映比较茫然。所以我通过在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k12.com.cn )物理学科课件库网站下载相关课件解决这一难题。该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慢镜头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不动,但加载上、下表面压强、压力时,小木块慢慢向上移动,同时超级链接浮力大小的推导公式录相。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很轻易就攻破这一难点,同时为讲授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做好理论基础,而这一切都是传统教学很难做得到的。总之,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由此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就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与物理学科整合,不但深化了物理学科教学、加大了学科信息容量,而且提高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

四、扩大信息来源,提高教学水平

1、了解物理学科发展时事形势、把握教学动态:

我们通过Internet在官方权威网站上查看有关物理发展动态,可以做到在时事政策上紧跟形势,在物理学科教学时作出及时调整。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大量的习题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这对于学生习题更新、掌握中考的习题形势是不利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这一信息资源,从网络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k12.com.cn )上的物理试题中心、中国园丁网(teacher.net.cn )试题集锦栏目和其他一些重点中学网站试题库上下载最新的试卷、搜集物理相关试题,用来给学生作为测试题和平时练习。实际情况证明:这些题目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2、增进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网络的交互性给物理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一方面利用电子邮件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获取名教师的经典教案;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和参与一系列教育门户网站的教育论坛,如在中国名师教育网(cenre.com )我们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物理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国园丁网(teacher.net.cn )、中国物理教育网(cpenet.org )的教育论坛我们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物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物理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我们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参与意识很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较理想,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能鞭策我们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科教学整合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引进教育领域将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契机,但同时也应看到,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整合是一个新兴事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但我们确信信息技术在和学科教学中整合中将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第12篇

任现职以来,我主要负责学校的电化教学工作,经历了学校电化教学的起步、发展到初具规模整个过程,对学校的电化教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在,我就任现职以来的表现和绩效作出如下总结:

一、热爱教育,敬业爱岗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认为只有教书才是最有意义的工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知历史赋予我“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使命,我将不辱使命,把一辈子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默默无闻而又轰轰烈烈的教育事业中去。

多年来,我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于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本职工作,和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共同关心培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按时上下班,没有因私事而缺勤。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学校安排,按学校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具有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

作为一名电教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电化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认识到电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认识到电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深知自己责任之重大,对自己严格要求,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年都出色地完成岗位工作,给学生和同事留下较好的教师形象。

二、倾心工作,卓有成效

1997年,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仪器设备由原来的二类标准发展到一类标准,“两机一幕”进课室,学校建起了电脑室和语音室述职报告,正式拉开了电化教学的序幕,同年我被学校任命为科学楼馆长,肩负起电化教学的管理重任。现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教学,我校大部分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电教平台,我与信息技术教师一道,早出晚归,踏踏实实,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管理好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

我配合学校制定出课件制作室和电教室管理制度,让教师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自觉工作。在课件制作备课室,我与科任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方式方法,撰写教学脚本设计方案,指导或帮助科任教师制作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为开展丰富多彩、意义深刻的课堂教学服务。刚开始述职报告,由于很多教师尚未掌握课件制作手段,而又迫切需要现代化教学,我便不辞劳苦述职报告,帮助科任教师制作公开课、说课、上课课件,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制作的课件协助科任教师参赛,均获得奖项。例如:*年*老师化学说课比赛,获市三等奖;同年王荣清老师获市地理说课二等奖;2001年康文利教师获市上课比赛一等奖;20*年胡琼德老师区公开课获得好评;20*年陈红秀老师获区语文上课比赛二等奖;同年陈骥老师获市新课标语文比赛二等奖;朱灏老师获市新课标生物课比赛二等奖,等等。此外,我还帮助很多教师制作和修改大量公开课或日常教学课件,协助科任教师取得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

我由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经验较为丰富,技术较为成熟,引起了区内外校的注意。每年一遇到区级或市级说课、上课比赛的情况,很多中小学教导主任都找上门来,纷纷要求帮助制作课件。几年来,我已帮助本区十多间中小学制作过二十多个比赛课的课件,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做好本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述职报告,我除开动手制作课件外,还致力于课件的下载和收集工作。20*年我校安装了宽带网,20*年后改为光纤接入,这些网络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我校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我利用这一便捷条件,下载收集了各科课件几百个,充实了学校课件资源库,促进了学校多媒体教学。

同时,我又注意做好多媒体教学平台的维护工作,和其他信息教师一道及时排除各班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故障,定时维护各硬件设备,使电教设备随时处于正常可用状态。

三、校本培训,提高技能

我自任现职伊始,本校大部分教师均不懂课件制作知识,更不懂上网搜集资料。作为比别人先学一步,走在现代教育技术前面的教师,我意识到责任重大,深知单凭一两个人的力量是难以顺利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的,要达到理想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效果,必须大面积提高全体教师的认识水平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这样唯一的办法是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在学校的支持鼓励下,自2001年至20*年三年间,我在学校电脑室先后开展了五期电脑知识培训,自编教材与购买教材相结合,利用晚修和周末对全体教师无偿培训,使广大教师逐渐懂得办公软件的使用,懂得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方正奥思、凯迪多媒体制作工具等工具制作课件。到目前为止,我校90%以上教师均能独立制作课件上课。学校已形成了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上课的局面,充分体现出电教在现代教学中的优越性。我校的电化教学也为学校顺利评上省一级学校,顺利通过省高中教学水平优秀等级评估作出了贡献。

四、完善自我,潜心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