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

时间:2023-06-07 09:21: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创新意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创新意识

第1篇

一、自主性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

目前,“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思想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学生独立支配自己学习的一种能力。在课堂上,只有学生充当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也才有思想的解放、思维的活跃、潜能的发挥,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才会时时闪现。

发展性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拥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度,拥有自主活动的机会。以前的识字教学,老师带领学生逐个分析读音、笔画、笔顺、偏旁、结构。学生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参与意识,完全是低效率的被动学习,谈何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的今天,许多老师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要把时间交给学生,把主动交给学生。同样是识字教学,如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他们会寻找、发现识字规律,从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诱发学生质疑,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质疑是创新的萌芽。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质疑问难,使学生敢问会问。当然,教师也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比如:从题目质疑,从课文词、句、内容上质疑,从表现课文的中心质疑,从课文的前后联系质疑等等。

三、培养创新意识应寓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

语文课特有的任务是进行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衡量一堂语文课质量的高低,首先得看语言文字训练是否落到了实处。然而有的教师上语文课,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揪住某个情节,引申开去,尽情“发散”,结果越扯越远。而学生课文还不会读,有的生字也不会写,这种游离于语言文字训练去搞创新思维的做法岂不是南辕北辙吗?

其实,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就孕育着许多创造性因素。比如:可将识字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比较字的异同中发展学生的发散、聚合思维。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因此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思维因素。如《司马光》中的逆向思维,《草船借箭》和《称象》的求异思维等。

四、优化练习设计

第2篇

一、熟练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

任何一个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强的人一定会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但是基础知识扎实的人未必就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任何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积累作为基础,知识积累方式的科学性与将知识从量转化为质的能力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当然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如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这就要看学生能否灵活地运用自己所具有的扎实基础知识,并对于这些基础知识赋予创新的意识。

二、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创新的环境

教师在完成相应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实践,给学生创造一个思维的环境,以鼓励的手段去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灵感。使学生对存在的问题大胆地质疑,并能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对学生的创新行为,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养成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求新精神。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时使学生具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创新环境的形成,还要注重发挥学生团体的作用。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发展。

三、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会创新

创新意识,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会学”就是要求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提问的空间和氛围,要让学生亲自参与收集、分析信息,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以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内因,教师、教材是外因。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教师的“引”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引”的设计。当然,教师要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

比如学生问:“为什么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一样重?”教师应首先表扬这位学生的质疑精神,但不马上回答,而是把问题交给大家去思考。经过认真思考,学生有了正确的理解。类似这样的有价值的发问,每个教师都会遇到,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给予疏导、释疑,就会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质疑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使用“我认为”“我发现”“我同意”“请问”等词语探讨问题,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义,发表新见解。求“新”,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当然,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题一课所能完成的,只有坚持持久,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创新意识是会逐步形成的。在学生进行创新质疑的过程之后,要让动手操作,促进学生创新。动手操作过程是以动促思,是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更有利于激起创造区域的活跃,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学生在操作中,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他更机智,脑又使手得到发展,使他变成创造的工具。同时,学生又实现了自我创新,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还应注重对学生的练习

第3篇

【关键词】创新 意识 欲望 氛围

“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课程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欲望。

一、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研究之父,成功之母。”好奇是创新意识的源泉。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许多问题都想打破沙锅问到底,因此,在教学当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设下悬念,鼓励探索,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学习思维处于主动状态,学生学习兴趣高,乐于思考。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四年级数学广角中“田忌赛马”时,一开课老师就与学生做了一个这样的游戏:黑板上有两组扑克牌3、5、7和4、6、8,老师和学生双方各任选一组牌,每次各出一张牌比大小,要求不能重复出牌,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老师每一次都“让”学生先出第一张牌,结果学生每一轮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为什么只有输的份?嗯,这里一定有秘密。”教师适时地引出了“田忌赛马”的故事,进入新课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的探索,终于明白了无论是“田忌赛马”还是扑克游戏都是用了对策论,谁先出谁就输。通过这样一个游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与深入的探索。

二、营造创新教学的氛围

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营造一个激发创新的氛围,使学生总处于一个创新的氛围中,以促进他们创新意识的发展。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相应的信息,诱发创新欲望,利用生动的、直观的、形象有效的情境来激发联想,锻炼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角的认识”时,为了突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难点,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每人做一个角,小组同学在一起将各自做的角玩一玩,比一比,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有了一个初步的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真的是这样的吗?”老师进一步演示,将自做的一个两条边特长的角拿出来,用剪刀把两条边剪短,然后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变了没有。学生:“没有变化”,这时老师又将这个角的两边张开,再合拢,又张开反复几次,这时这些孩子们个个都眼睛发亮,争着抢着回答:“老师我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教师在这节课中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的有效途径。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并鼓励学生质疑,启迪学生创新的思维。如在教学四年级“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让学生分组动手用小棒拼三角形,(教师有意设计每组小棒长短不一)有一位学生思索了片刻突然跟老师说:“老师我们这一组的三根小棒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的,老师你错了。”老师这时却笑了:“是吗?”这节课就这样让学生发现了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索、交流、体验,明白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从事大量重复性的活动与练习,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呆板,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所以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法的思维方法与能力。如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知,让学生用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圆分别画出一个圆的3/4和一个圆的5/6,直观比较,得出结果:3/4

第4篇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为我们构建了数学教育的新理念,那就是在传授数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使学生成为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形成稳定持久的创新力。

一、师生情感,营造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关注这点,并且要充分地让学生的这种心理表现出来,使学生免除种种心理压力,让学生的想像显露出来。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师生情感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才不会因师道尊严而束手束脚,唯命是从而思维停滞,由此而压抑创新能力的萌芽。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的、自己想的、自己做的,都要放手让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新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融入数学情感、学习习惯,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交流大众生活经验等。例如,教“1000-537=”时,我不急着教计算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先动手做一做。学生都做好以后,我校对一下结果,让对的学生讲一讲思考过程,让错的学生讲一讲你为什么错,错在哪里,以后应注意什么,等等。这样老师讲的少,听的多;学生讲的多,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了学习过程,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师生情感的积极互动发展,便营造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

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体验生活中离不开数学。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始于动作,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取感性知识,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提供支柱,从而帮助他们理解新知。动手操作,使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又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所以在教学中,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依据教材内容,尽量创造学生动手的机会。例如,在教《角的认识》,我首先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角;再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特点;最后让学生归纳、总结角的特征。当学生对角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再叫学生用小棒搭几个图案,并说一说里面有几个角。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拼的图案种类很多,别具一格。学生的聪明才智与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提高。又如:在教学“直角”后;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直角,并讲一讲直角的作用,等等。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开发,激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设计练习,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开放性习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其解题过程多样化,学生就必须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变换着思维对问题作全面的分析、正确判断。从多方面寻找可能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出示这样一道题目:小朋友们排成一队,小红前面有6人,后面有4人,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当我读完题目后)生1(迫不及待地):10人。

众多生:10人、10人、不,11人……(学生分两派开始争辩起来)

师(假装不解地问):究竟是几人呢?

生2(激动地):11人,因为还要加小红自己。

“对、对、对,”学生纷纷点头赞同,教室中的争辩开始停了下来。

师:那么,你能用画圆的方法来证明你们的答案吗?

(学生画:。)

紧接着我又拓展了下面一题: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红是第4个,从后面数,小红是第5人,小红站的这一排一共有几人?

学生纷纷回答:10人。

(另一部分学生若有所思,不敢轻易下结论。)

师:是不是10人呢?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

生:用画圆的方法。(生开始画圆。)

我将学生的两种方法画在黑板上,指着两种画法(①;②):究竟哪一种画法对呢?你们能上来说说理由吗?

学生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

生3:第一种画法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从前面数,小红成了第5人了。

生4:对,小红的前面应该是3个,那么小红才是第4个。

……

第5篇

关键词: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编辑能力;责任

一、新闻编辑在电视媒体中的责任与作用

以电视媒体为例,多元化管理已经成为所有电视媒体发展革新的共同认知。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新闻编辑的责任、作用也产生了诸多变化,为最大限度地满足时展要求,必须重视新闻编辑的责任、作用。在媒体竞争愈加激烈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谁能赢得观众,确保新闻吸引人,才能赢得市场,确保节目经营收入,才能为媒体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整个传媒行业新闻编辑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责任重大。

策划、编稿、编排等为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其要将各类媒介新闻编辑的共性充分展现出来,还需将各媒介新闻编辑的个性充分展示。在电视节目生存、发展过程中新闻编辑是其必要的流程,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编辑工作对社会现实能够进行充分反映,需对改革过程中的难题进行有效处理,以此对其新闻有效性、时代特色进行加以凸显。新闻编辑工作以记者等新闻采写者的新闻作品为工作对象,按照节目编辑方针,评价、选择、加工与配置新闻信息,最终通过电视节目的方式向受众传递信息。

作为一项艰苦创造性劳动,编辑工作的目的为生产精神产品,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必须具备创新意识。作为所有新闻工作创新的根本,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对整个节目、媒体而言极为重要,只有确保新闻编辑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在编辑实践工作中实现创新。

新形势下,我国新闻传播媒体形式越来越多,报纸媒介、广播电视与网络媒介等不断涌现,各媒体通过自身优势,将信息快速便捷地传递给受众。为在竞争中脱引而出,占据优势地位,新闻编辑必须对新闻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将其特色、风格充分展现出来,进而达到编辑创新的作用,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必须对自己的创新意识进行全面提高。

第一,思维创新。新闻编辑为实现自身创新意识水平提升的目的,必须先达到思维创新。首先新闻编辑必须对创新的重要性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无法实现创新思维则就不会产生创新效果,无法实现创新思维就不具备创新行为的动力;无法实现创新思维就不能创新新闻内容。

新闻编辑进行思维创新,需以新事物、新知识、新文化兴趣提升与立体意识水平提升为前提,这就要求必须对新闻编辑的敏感度、创新意识加以提升。只有对新事物、知识与文化兴趣浓厚,才能准确扑捉社会上的新现象与事物,才能确保其选择的信息、知识能够吸引观众。在分析人的创造精神培养中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新学问多得不得了的今天,要想产生出真正有创新的想法,必须要培养广泛的兴趣。”融媒时代,编辑不但是新闻的加工者,还是其经营者。编辑对新闻的再创造对节目传播质量的优劣起到直接关系,并将对整个电视媒介的效益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新闻编辑必须具有发散、立体的思维模式,且将其作为自身素质提升的重点,要求新闻编辑必须具备市场、策划与营销意识,除此之外,还需以观众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以此对多层次,需求各异者加以满足。

第二,新闻编辑必须具备怀疑精神、求实精神。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更新知识的速度越来越快,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培养过程中,必须敢于质疑,向传统、权威发声。大量实践分析,质疑传统、权威为实现创新的根本。新媒体环境中,新的知识、信息不断改变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新闻编辑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国家方针、政策为发展前提,且对传统、权威始终存有质疑精神,利用学习、求实等环节,提高创新意识。

(一)编辑应对新闻的可信性、真实性进行准确核实,防止合理想象内容的产生。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记者与编辑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其基础必须定位于党的方针、政策、路线,进而对舆论发展起到正确引导,达到人们社会行为规范的目的。现阶段,新闻编辑必须重视自身专业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速度,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同时必须确保新闻稿件的真实性,确保所有新闻稿件内容可信、准确。编辑在文稿审核中,杜绝信息虚假现象的发生,必须做好落实核查工作,清楚地审核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等。

(二)新闻编辑需确保语言通俗易通。“语言越通俗,越亲切,越有劲”为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名言。新闻媒体通过电视节目的方式将画面、声音向观众传递,视觉、听觉为主要的传播方法,因此必须保证语言通俗易通。换言之,事物、问题通过观众易于接受的方法与其习惯性言语进行说明。以语言学角度分析,新闻编辑应对语言口语化加以重视,简短单句可多采用,倒装、复句尽可能不用;大众化通俗言语多采用,书面语言尽可能不用,以此达到语言流畅,符合人们生活习惯,便于事件分析表达,更好地将新闻信息传递出去。在编辑过程中,尽可能不选取具有较强技术性、专业性的术语,特殊情况下,应做好解释或在屏幕下方标注。如新闻报道“燃气管道被挖断导致20多户群众几天吃不上热乎饭、短短300米的道路3个多月还没修好、超过18个亿的大工程管理混乱、进度缓慢,这就是中牟县的惠民工程。”该报道中应用了日常口语化,如“群众几天吃不上热乎饭”,这样将长句进行短句转化,于受众信息获取提供了有利条件,更便于信息接收、理解。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意识

教育学视角涵盖教育原理方方面面,本文基于教育学的视角,从高校师生关系、研究型课程的开设、大学生自身、德育等几个与大学生创新意识密切相关的方面来论述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即从教育与大学生创新意识关系的视角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挖掘,从而促进高校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一、从高校师生关系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并受到重视的一种主体关系。它是以教学任务为中介,以“教”和“学”为手段构成的特殊社会人际关系,是高校最基本、在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人际关系。下面着重阐述如何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

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广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教师要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并能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认识能力。教师应营造积极活跃的学术氛围,使各种新思想火花迸发。

第二,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更多自我发展的空间,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的新想法、新观点,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使学生对现有的结论甚至教材大胆质疑,使学生批判性、创造性研究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创设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主动、批判性学习,鼓励学生探究式及富有个性的学习,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与学生交流,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创造能力,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大胆尝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从高校研究型课程开设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研究型课程是应时展需要,在课程改革和教育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研究型课程的本质是研究型课程与其他课程形态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型课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释说明,比较代表性的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型课程是以问题为基础、以探究活动为过程的一种综合性学习;另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型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开展研究,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研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型课程是指主要为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与态度而设计的一系列学生主体性研究项目。研究型课程之所以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研究型课程的课题大都由学生自主选择,或者在教师指导的参考范围内做出选择,在选择课题的过程中,要求高校学生突出教材的界限,用更加广阔的视角来选出新颖且符合要求的课题。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中,学会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和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其次,研究型课程主要表现为学生独立自主的活动,教师在学生课题的选择中起辅助作用,真正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在研究型课程的探究中,学生亲身参与,摆托了单纯接受的被动地位,始终处于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再次,研究型课程在内容上不是由课程开发者预先设计确定的,而是由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探究中展开的。其内容大多表现为有待学生探索或研究的课题或项目。这样能打破学生的僵化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总之,研究型课程以研究型学习作为实践活动方式,鼓励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展开研究和探索。在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寻找对问题的解答,从而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高校应积极开设研究生课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从大学生自身方面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育对象是教育学研究范畴中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既作为教育对象而存在,又是狭义的受教育者。学生在教育活动、教育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动参加者,他是在主动地和其认识客体的交往中来获得知识的,学生在接受教育影响时具有选择性,受自己思想意识的支配。学生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培养自身的创造力。总之,其自身创造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大学生自己。下面从大学生自身方面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一,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博览群书,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学生拥有广博的智力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扎实的专业知识、系统的知识体系、健全的知识结构是激发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学习新知,发挥更大的创新潜力。

第二,大学生应在学习中积极质疑问难,培养自身的创新品质。良好的创新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大学生仅仅具备勤奋,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还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学习知识应“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不拘泥于课本的现有定论,对所学知识保持求知欲和好奇心,运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问题,在自己对新知不懈的追求中逐步形成创新的品质。

四、从德育即教育观念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德育是“教育”大范畴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什么是德育,定义的角度不同,认识就不同。大体可以把德育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的德育,即,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狭义德育指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教育观念可以说是德育的表现形式之一,教育观念作为一种文化氛围,深深影响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下面从教育观念的角度来谈一下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观念作为一种德育的力量,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对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提供精神动力作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三大主要任务。高校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来进行。高校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是衡量人才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只有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才能充分挖掘高校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衡量学生能力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具有探究意识和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正确人才观的树立关键在于“才”,也就是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创造性才能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奉献精神和高尚品德,离不开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应树立培养具有创造性能力人才的人才观。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师的教育观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创新品质的塑造,摒弃滞后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树立适应时代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改革落后于时代精神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火花,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夏克祥.实用创新思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6.

第7篇

(一)特点

广播新闻是一种通过声音进行传播的媒体,这就赋予了它传播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的优势。但是由于缺少画面作为声音的补充,听众有时候很难明白新闻播报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另外在描述景色、比赛现场等画面时,新闻广播也很难为听众构建完整真实的画面。另一方面,声音通过电子设备的转换会有部分失真,如果缺少字幕等工具的帮助,听众就会听不清,例如在转播体育赛事时,现场会有十分嘈杂的声音,由于缺少字幕和画面,听众就难以感受现场气氛,甚至可能听不清解说员解说。在广播新闻编辑的发展过程中,声音的优势和劣势均不能忽视,要不断的改变编辑手段,提高声音传播的质量。

(二)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广播新闻内容丰富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提高听众满意度,广播新闻编辑工作者需要不断创新新闻内容,以满足听众需求为中心,播送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根据其反映社会生活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法律新闻、社会新闻、科技新闻等。结合广播新闻传播的特点,广播新闻的听众一般会选择收听政治、经济及社会类新闻,而很少收听文教类、科技类新闻。社会生活瞬息万变,新闻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广播新闻编辑工作者面对庞大的新闻素材,要能够从中挑选出符合自己节目特点、满足听众需求的内容,并不断将新闻内容进行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有效整合,是新时期的广播新闻传播成为权威的知识性、服务性平台。

(一)加强知识积累

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知识的积累。要想培养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需要编辑工作者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对国家政治经济方针、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只有对这些知识了解了,才能在庞大的新闻素材中迅速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并从这些内容中寻找到与众不同的创新点,发现不同新闻之间的联系点,以联系点为突破口将这些新闻进行整合,编辑出更具价值的节目。

(二)提高信息整合能力

广播新闻编辑的目的是为听众展示最全面的新闻资讯,为了避免新闻播送内容的单调乏味,编辑人员需要在还原事件真实发生过程的同时,对事件的发生背景、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解读,满足听众更加深入的收听要求。在进行信息整合时,编辑工作者要有较强的立体意识,能够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对新闻素材进行解读。只有不断提高新闻信息的整合能力,才能在众多的广播节目中脱颖而出。

(三)广播新闻内容的创新方法

广播新闻以声音为媒介进行传播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对新闻素材进行编辑时要注重从“听”的角度入手,满足听众的收听习惯,尽量做到播送内容的简明扼要,不能使用笼统、概括、抽象的语言,多采用形象的事实,同时在其中穿插活泼的细节,增加听众的印象;为避免节目脱节,加强节目与节目之间的紧凑程度,也要加强过渡语句的使用,使内容过渡流畅;要扩大新闻素材的筛选面,根据自己节目的特点选择新闻素材,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广播新闻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奇闻趣事、生活琐事,满足听众对不同信息的需求。

(四)广播排编的创新改善方法

创新广播节目编排方法首先要改变以往一段新闻重复播放的模式,根据不同受众的收听习惯进行节目播送时间调整。清晨6、7点钟为中老年人的健身时间,这一时段可以播送有关天气预报、健康知识讲座及运动类的节目,满足中老年人的收听需求。7点到9点的这一时段为学生上学、员工上班的高峰期,可以安排路况的实况转播以及相关的地铁、公交信息,帮助人们选择适合的路线。9点到11点之间,可以播放时事新闻节目,为听众宣传国内外大事、社会琐事等。中午时段是人们休息的时间,可以播送音乐、娱乐类节目,起到放松听众心情的目的。下午2点到5点,可以安排娱乐类节目。5点到9点时间段内,根据需要播送一天内发生的新闻事件,同时可以安排新闻访谈类节目,对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度点评。9点以后,可以安排午夜情感类的话题节目,与听众进行适当互动。除了调整节目播出时间外,广播新闻节目还要改变过去新闻内容播送滞后的缺陷:一般情况下,由于广播新闻节目固定的节目时间使得其播送的新闻内容往往是前一天发生的事,这就使得在新闻时效性方面,广播新闻远远落后于网络新闻以及电视直播。提高时效性的重要方法是采用贯通式的节目设置:首先在一天中划定某个时段为新闻播送时段,在这一时段内,新闻节目可以做到随进随出,一旦发生新闻事件,记者可以第一时间将现场报道发回,并与主持人进行现场连线,不受节目时间的限制,不会出现某个节目正在播送而无法第一时间将新闻播放出去的现象,从而提高新闻播送的时效性。

(五)广播形式的创新

以往广播新闻节目的播放形式主要是播音T讲、听众收听。尽管稿件在播送之间进行了充分编辑,增加了不少形象的内容,但是依然很难拉近播音员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使得听众往往处在被动接受状态,因此,在对广播形式进行创新时,首先要从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入手。拉近距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节目中设置互动环节,节目组可以在节目播送之前公布直播间的联系方式(联系方式可以是电话,也可以是微博、微信等网络工具),观众通过留言或直接与播音员进行对话的方式发表自己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同时节目中可以增加有奖互动环节,在节目结束之后从参与节目讨论的听众中抽取幸运观众并提供奖品,这种做法能够提高听众的收听积极性,提高节目收听率。除此之外,地方台节目播音员可以使用家乡话进行新闻播送,适当穿插幽默的语言,提高听众的收听乐趣。

第8篇

一、树立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先树立创新意识,有了意识才会有行动。教师树立创新意识应当更新观念,要相信学生有创新的能力,因为人的思维具有独特性,所以人人都有创新潜能,只是每个人的潜能存在差异而已,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导,创造机会,使学生有发挥和创新的空间。当然作为学生应当明确创新是什么,不要只把那些了不起的发明创新与之等同起来,事实上“求异”也是创新。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开阔自己的开放性思维,最终使创新成为学生主动而且非常乐于去做的事情。

二、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开放性思维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宽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尤其是解决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要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一味的批评、训斥,这样更能建立好的师生关系。有了这样的师生关系更能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想象空间。愉快的心情能促进思维,有助于想象力的发挥,而且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在教学中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同时还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想才能产生创造,多问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天梯。

三、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教给学生创新方法的主阵地,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上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要准确把握教材,注重基础,突出重点,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深入浅出,灵活处理教学问题。

2、优化教学方法。提倡使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这两种教学方法可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形成开放性思维模式,不局限他们的思维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它们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更能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

3、优化教学过程。首先优化新课的导入,新奇的引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新知识的讲解要多采取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引申发展或联系生活实际讲解新知识,这样学生的思维会很活跃;再者优化课堂练习过程,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沟通了知识与创新的桥梁。

4、优化巩固复习。课后选一些典型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在做题过程中刻意锻炼学生的一题多变的应对能力,应对能力提高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为创新打下牢牢的思维基础。同时也鼓励学生一题多解,这就为学生创新再次提供了的平台。

四、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第9篇

创新型教师的理论内涵

教师的创新意识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靠自身素质,在变革教育的过程或实践中,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教育规律、教育特点、结构、理论和原理等的高度有组织的、高度完善的知觉和自觉的思维,[1]是教师教育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

美国学者史密斯(R.Smith)认为[2],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吸取由教育科学所提供的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加以运用,并且发现新的切实可行的方法的人”。

豪托拉斯则列举了以下九个方面作为创新型教师的条件:(1)对学生发挥出来的创造力感到由衷的喜悦并加以高度赞扬;(2)建立有助于维护个人自尊心的人际联系;(3)率直的共同感受;(4)了解学生的能力界限和优点;(5)不是为了支配学生;(6)创造性地宽容学生;(7)不压制集体的意志和个人的意见;(8)探求各种事物的真情;(9)宽容和密切的环境。

对于创新意识的理论研究不单是为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提供理论基础和培养目标,更是对教师创新意识培养内部动因的探讨。因为只有就教师创新意识的影响因子研究才能发现制约创新意识发展的内部因素,以促进教师创新意识培养的积极发展。

创新意识内部影响因子的分析

1.动机水平

动机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其自身角色的认知,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以及对创新教育本身的认同程度。动机水平主要影响创新意识的自然水平,即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动机水平是创新意识的基础影响因子,动机的强度直接影响创新意识水平的高低。

2.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被激发的第一产物,创新思维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反作用于创新意识,增加教师对于创新行动的满足感,提高教师创新意识的心理动机水平,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发展。[3]

3.人格结构

创新型教师的人格结构是指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不仅包括与他人不同的心理特征,而且也包括与他人相同的心理特征,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的个性特征的总和。良好的人格特征是保证教师愿意独立、果断、坚定、持续、有效的进行创新教育研究的思想基础。

4.智能结构

教师的智能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两个部分。智能结构是创新意识培养的物质性基础。智能结构是使教师在有创新动机时可以有效采取创新行为的基础保障。智能结构和人格结构一样全面影响创新意识的各种水平,保障创新意识的有效性。

5.反思

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4]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更为有效的改进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教师更正思想中对创新意识产生阻碍的不良心理因素,是保证创新活动持续、有效进行的意识过程。“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5] 反思对创新意识起到整体促进作用,及时反馈各个水平存在的问题,水平下降的原因,及时调整创新意识水平,促进创新意识发展。

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1.教育体制应当更加开放

首先,要为“创新教育”谋得广阔的社会心理和价值空间。我们应该抓住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时机,通过用人机制,人才市场的充分发育等,为全面的教育,为“创新教育”和“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谋得广阔的社会心理和价值空间。这是新的教育体制的形成、创新意识培养的基本保障。其次,要让各级学校取得更多的办学自。改革和调整是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的。反之,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干涉过多,势必会束缚学校的能动发展。换言之,教育主管部门“掌舵”,各学校“划桨”,这应该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其三,要改变衡量学校办学业绩的固有模式。不再根据“学校的物质财力,接受资助及经费,课程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学生的考分”等来判断学校的教育状况,而应该以“学习者从入学到毕业在知识、能力以及态度等方面产生可以证明的进步”衡量学校办学的业绩。[6]从绩效评价转向综合评价有效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主动创新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

2.教育政策应当更加积极

政府的教育决策应该遵循创造性的原则,在不违背决策原则精神和方向的前提下,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使决策得以真正实现。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决策者,在进行教育决策时,应视不同的条件、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需要进行变通。

3.教师培养目标和模式创新

未来人才培养目标应由重专业转向重素质,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智能开发,由专才教育转向通才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要求教师的培养目标也应当是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创新教师转变。至于教师培养模式,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的KAQ模式是有代表性的,KAQ是知识、能力、素质三词英文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合并而成。潘教授认为,新经济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已从过去的“只注重教书”向更深层次的注重能力和素质方面转变。KAQ模式从研究未来知识结构特点出发,探讨了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复合型创新教师的培养。

4.教育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育的内容要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要与人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当代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知识结构,这要求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都要及时地随时改变, 要求教育内容的创新。

5.学习方式的创新

人类的知识在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下急剧增长,不断迅速地更新,加上教育网络化的发展,教学方式都要相应地改变。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终身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非常重要,敢于和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活学活用。只有这样,在信息化的社会里,我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强势地位,永远超前,不断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

6.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工作是关系教学活动是否有效进行的关键。过去的教学评价只限于对分数的评价,所以,存在着十分片面的错误的导向。要实现新世纪的创新教育,就要形成全面的科学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教师教学评价要坚持方向性、科学性、客观性、目的性、启发性、激励性、互补性、针对性、多样性、及时性、综合性、真实性、全面性等。其次,教学评价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上。课堂教学评价,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二是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以综合评价为主;三是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应当有五个方面组成:一是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评价;二是对教学过程优质化的评价;三是对教学原则科学化的评价;四是对教学方法高效化的评价;五是对教学管理规范化的评价。再次,要重视对教学全过程的评价。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许多环节构成的,哪一个环节搞不好,都会影响到最后的教学质量。对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进行评价,必须面向整体,有所侧重。第四,要合理组织教学评价,就要坚持内行评价,如果不懂得学科知识,就很难进行评价;坚持全面评价,克服单纯的领导评价;坚持全员评价,老、中、青教师都参加。同时,还要注意评价的结果要及时反溃。

7.适度的激励机制

创新是大胆的开拓与尝试更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甚至对于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冲击。因此创新是一个需要眼光、勇气和毅力的教育性社会活动。为了促使教师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教育管理机关和学校应当建立适度的激励机制,以促进教师创新意识的构建与提高。

教师的创新是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甚至是金钱的,所以适度的建立激励机制可以消除教师的种种顾虑并促使其积极创新,而且适当的激励还可以影响创新意识的动机水平,是一种激发创新意识的诱因,可以大大提高创新的有效性和主动性。通过适度的激励机制还可以使教师的创新成果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了解,有利于创新成果的推广,也可以使教师了解创新的社会价值,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工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育的主导者,因此民族的创新就必须考虑教育的创新。然而,创新是以创新意识为第一推动力的,所以开展创新教育首先就应当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通过外部控制实现内部影响因子的变化,最终促进教师创新意识的主动形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才能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储备。

参考文献:

[1] 仲执.教师的创新意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8:318.

[3]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4] L. Valli. Reflective Teacher Education: Cases and critique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100.

第10篇

【关键词】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小学美术;教学

小学美术课堂中是培养学生具备更好的创造能力的温床,结合适当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与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具备更灵活的思维,并且让他们有更好的审美能力。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应当让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更直观的得以体现。

一、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美术课堂应当是一个自由而充满活力的课堂,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前,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让他们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及前提。教师只有让学生对于各个教学内容及教学实践展开充分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够不断得到培养与提升。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很多教学素材都能够让学生的想象能力找到充分的发挥空间,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玩”起来,乐起来,同时也天马行空的想象起来。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够逐渐形成,才能够让学生具备更为活跃的思维。

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展开模式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大盒子小舞台》是很富趣味的一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会以纸盒为基本制作材料,通过绘画、剪贴、捏塑等综合方法,让学生来制作一个微型舞台。教学目标在于从学生平日随手可得的材料入手,通过合理的想象、艺术的再现,赋予作品新的生命意义,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这个过程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动手中也很直接的体会到了美术课程的乐趣。有的学生会用小纸盒给小鸟做一个家,有的学生会用小纸片折成舞台上各式各样的装饰,还有学生负责给搭建的舞台上色……就这样,大家热火朝天的忙碌起来,在玩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锻炼。之后我会和学生们一起进行课堂考评,看看哪个小组搭建的舞台最富有想象力。这个过程是很有意义的,能够让学生观察与留意到其他同学想到而自己没有想到的有趣的小主意,这对于学生自身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构建是很有帮助的。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门的装饰》就是一个很善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内容。教学中首先会让学生观察与了解中外传统门的类别以及装饰的特点,通过对门饰的观察与欣赏,让学生初步学习运用剪纸或绘画的形式来创作自己喜欢的具有不同风格的门饰,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能够得到极大的发挥。在首先展开的观赏课程中我会给学生们展示各种各样不同的门以及各类极富创意的门饰,学生们在观赏时都非常认真,常常会对很多独特的门饰感到惊喜万分。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展开创作,先给学生们提供了相关的素材及工具,然后让学生不受任何限制的制作他们喜欢的门饰。同学们对于这个过程都非常喜爱,有的学生剪出很漂亮的窗花贴在门上,也有学生会通过折纸来折出各种小装饰物,还有学生会将刚才观察到的各种门饰进行糅合,然后自创出一种新的独具特色的门饰。在制作过程中都非常积极,他们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与锻炼。

3.允许学生犯错

《收获的季节》是富有一定人文色彩的教学内容,教学中首先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秋天,欣赏各种表现秋天的美术作品,从而了解美术形式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会让学生综合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形式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理解,以期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在学生展开创作时为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我让他们不受任何限制的来表达自己对于秋天的理解与想象。收到的作品中很多都极富创意,有的甚至是对常识的一种颠覆。有的学生的画作中会看到满眼的绿色,学生表示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所以应当充满生机,他认为秋天应当是绿色的而不是满眼的黄色。有的学生在一棵树下画出了形状各异的落叶,在他的想象中每一片落叶都应当不一样,即使它们是从同一棵树上落下。学生们的画作中都充满了各种有趣的想法及创意,学生们也充分将这些创意得以表达。对于那些用常识来衡量的“错误”在这里都不是错误,我不仅没有否定学生,对于他们这些杰出的创意我反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赏。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是很有意义的,通过结合适当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很好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与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这能够让学生具备更灵活的思维,并且让他们有更好的审美能力。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很多教学素材都能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挥,教师应当善用这些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更好的发挥与锻炼。创新能力在课堂中的锻炼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观赏国内外各类优秀的美术作品,尤其是那些富有创新意识的作品,让学生从作品中更好的感受到创新的理念;另一方面教师要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将创新能力得到实践。这两个途径都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观察多体会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积累更多富有趣味性的素材及小创意,而动手的过程则能够很好的让学生将这些创意得到发挥与实践。

总之,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无疑是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阵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然后,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教学中要允许学生犯错,错误中往往蕴含着各种创新思维,这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数学 创新 培养 刍议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而创新教育主要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教育。数学教育在于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数形概念、问题意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求真意识,培养有健全人格的创造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的职责。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学生潜能,实施素质教育,是广大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根据本人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粗谈几点看法,仅与同仁商榷。

一、创设适宜环境,激发创新意识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去发现、创造。小学生好胜心强,爱好广泛,身性好动,所见所闻都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小学数学教师应据其特点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观察、质疑、探求、新知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氛围中产生积极向上的求知心态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感受数学的快乐,探究数学的真谛。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平等相处引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提问,相互争辩,共同探索。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知识,不断提高质疑水平,不断加强思考深度,逐步发现新问题,产生新质疑,从而激发思维变化,形成创新意识。此外,教师还应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和学生交朋友,使师生关系成为一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在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思维碰撞的同时,迸发出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因此,我的课堂教学提倡:有错必纠,有话必说,问题同探讨、同解决,师生观点不同可以争论,有新的发现一起探究,正确观点求得认同,教师是教学主导者,创设适宜环境,还学生主人翁地位,让他们在宽松和谐、合作探究环境中迸发出创新的意识。

二、激发数学兴趣,支撑创新理念。

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是学生创新理念培养的重要前提。创新意识要在教学中得到很好培养,必须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积极兴趣,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热情,就无法进行对知识的深入研究,更谈不上创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传统教育观念束缚中解脱出来,着力培养学生强烈探索动机和创新意识,鼓励心存质疑、凡事刨根问底,对接触过的同类事物,主动变换思维,选择新观察角度,深入观察,仔细思考,可能会有新发现。小学数学教学要以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进生活,观察生活、践行生活、了解生活、分析生活,以数学故事一路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造生动活泼,乐观愉快的气氛。如:我在教学《学习2的乘法口诀》一堂课中,我把教学内容编成动画,编讲故事,边创设情境,“绿草如茵的大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正在举行数数比赛,大象当裁判,小猴、小鸡、小猪、依次数起,分别数2、4、6、8再回头来继续从小猴数起,数10、、12、14、16、18这样可以连续不断地数下去,比赛正式开始,只听裁判刚报出“18”,小猴马上接口“是我”,“24”,小猪及时接上“是我”,“36”小鸡喊“是我”,每一个回答都那么干脆、敏捷,都得到裁判充分肯定,小动物们很快做出反应的秘密在哪里啊?“它们可真聪明啊?”小朋友们迫切想知道答案,我告诉学生:“学习了今天这节课内容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不到2分钟的动画,就将小朋友们兴趣调动起来,学习热情高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新知识学习中,那么再往下进行的共同探究活动,就更易让学生接受,创新意识的培养也自然水到渠成。

三、加强动手实践,调动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创新思维因素,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机会,让学生动手算一算,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以及分割、拼摆、组合等操作过程,多种感官协调统一,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探索、发现未知,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实践,比较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知识达到领悟、理解和掌握,并不断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发现创新。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将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观察长方形(或正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了探索新知识的奥妙,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学生们通过操作、对比、辨析,既得出了长方形的边与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关系,还得出了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并清楚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最容易出现错误的现象: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无论形状怎样变化,但面积始终没有发生变化。通过操作加深了学生对平面的认识,正确区分了图形的本质和非本质特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合理采用操作手段,有的放矢地加强诱导、点拨、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四、激活求异思维,发展创新意识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

一、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创新意识

现代数学不仅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应培养学生善于用数学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首先应更新教学观念,数学课不是“科学数学”的重演,而是“学科数学”的再构。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主动地研究、探索方法,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在教学模式上,应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创新思考。其次是用新观念看待学生,改变评价学生的标准。对那些不受传统观念束缚、敢想敢干、不盲从、爱钻牛角尖的学生要进行正确引导;对那些解题时爱标新立异、另辟蹊径的学生,即使他们结论荒谬,也不要斥为“异端”而打入“冷宫”,教师应爱护他们潜在的创新意识的火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获得创新的愉悦。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有一只蜗牛,掉进10米深的井里。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滑下2米。这样,小蜗牛几天才能爬出这口井?学生听到主人公是“小蜗牛”,顿时来了劲,都出神地思考起来。过了一会儿,许多学生说:“需要10天。小蜗牛白天爬3米,晚上掉2米,其实每天只爬1米。井有10米深,就需要10天。”“有没有道理?”我问。“有!”学生异口同声地答。我故意说:“我也同意你们的想法,谁还有不同意见吗?”这时,有个学生说:“老师,小蜗牛不需要爬10天!”这下,其他学生都怔住了。接着,他说:“小蜗牛先爬7天,爬了7米,第8天又爬了3米,刚好10米,天黑时,它就爬出了井口,不会再掉下来了,所以最多只要爬8天。”“啊!太聪明了!”我兴奋地表扬他。这个学生能这样去思考,至少说明他不肯拘泥于别人,敢于怀疑同学,怀疑老师,这是非常值得高兴的。只要学生有@种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勇敢探究的精神,创新意识也就自然发展了。

二、改变问题条件,促进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依靠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创造力。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当个体活动感到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此时的思维才真正启动。只有具备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促进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新的发现。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和敢于改造没有实际知识价值的问题,注重问题的探索性,致力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时,可以通过电脑等手段,使学生在屏幕上看到吊车上的沙土徐徐流下,慢慢形成一个圆锥的形状,学生会由趣生疑,教师趁热打铁,问:看到这堆沙土,你们想知道哪些知识?这时学生会争先恐后地说:沙土堆的形状叫什么?这堆沙土的体积是多少?怎样测量它的高?接着教师做用圆锥形容器向与它等底等高圆柱容器内倒三次沙土正好装满的实验后,问:看了这个实验,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这时学生纷纷提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条件下有这样的关系?能否把求圆锥的体积转化为求圆柱体积来计算?这样,经常地启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性的问题,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既渗透了许多数学思想,又对学生的意识培养大有裨益。

三、优化教学过程,增强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过程应充分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背景、“生长”过程,实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课堂的教学结构的和谐统一。教材的知识结构是学习和形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必要前提。课堂教学结构是促进教材知识结构向学生认知结构转化的中介和动力。因此,在三种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教学结构决定了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转化效率,设计和优化教学结构是协调三种结构的关键和重要机制,也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1.顺应认知的同化规律。(1)口算、板演,回顾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2)变化处理复习题。“每盒彩笔24支,______?”补充问题。(3)增加准备题:A.6+6+6+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_______;B.56可以看作是______个十加_______个一;C.60个23加4个23是_______个23。这样有目的地提取原有认知结构,就为同化铺平了道路。

2.顺应儿童的好胜心理。揭示例题之后,提出激励性的问题:谁有办法求24×13的积?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当他们提议还原成24+24+……+24+24时,教师适时点拨:这是一个办法。当学生想到24×10+24×3时,教师及时鼓励: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当学生答出10个24与3个24合起来就是13个24时,教师立即肯定。这样学生就在好胜心理得以满足的过程中,感悟了算理,锻炼了思维。

3.顺应思维的概括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思维时应做到:思什么要有选择,为什么思要有目的,怎样思要有依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核心问题是:A.求24×13的积要分哪几步计算?B.每一步分别算什么?C.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尾为什么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教师引导学生“思”的过程中,要以应用题的变问和分步解答的算式为材料,以乘法分配律为指导,结合插图,配合板书,展示思维的概括过程。

4.顺应教材的逻辑顺序。针对学生学习实际,设计有层次的练习题目。A.强化口算训练。B.做从半独立过渡到独立的题目。C.做题前,先说计算步骤。D.给出竖式,说明每步计算所表示的意思。E.交换乘数和被乘数的位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