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

时间:2023-06-07 09:21: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设计理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设计理念

第1篇

作者:杨襄璧 罗铭 单位:中南大学液压机械工程研究所 安徽惊天液压智控有限公司

前者表明液压冲击器的工作能力,而后者则表明其工作效率的高低,两者的乘积就是其功率输出,即N=W×f。因此,在液压冲击器设计时,必须协调冲击能W与频率f之间的合理配置关系,求得在装机容量最小的前提下,机器的工作效率最高。例如对液压破碎锤而言,要求大的冲击能W,并适当降低冲击频率f,以满足增大冲击力和提高破碎效果的要求;对液压凿岩机而言,虽然同为液压冲击器,它则要求小冲击能W,并尽量提高冲击频率f,以满足高速钻孔的要求。液压冲击器的工作参数主要包括活塞的最大冲击末速度速υm,工作流量Q,工作压力P以及最优轴推力FT等。活塞的最大冲击速度υm—这是活塞打击钎尾瞬间的接触速度,它的大小反映活塞的动能传递给被击物上的冲击能W大小,而冲击能W又与υ2m成正比。显然提高υm对提高冲击能W是有利的。但υm的提高却受到两方面的限制:其一,受活塞和钎杆材料性能的限制,因为冲击速度υm与接触应力σ有关,其值越高则σ越大,影响活塞和钎杆的使用寿命。目前在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σ限制下,一般选υm=9~12m/s是可行的。但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υm值的进一步提高是可能的;其二,还受冲击机构的频率限制,其原因在于活塞的结构行程有限,在有限的行程上把活塞加速到要求的υm的时间将很短,υm越高则这时间将越短,无法满足低频的要求。因为低频意味着活塞的循环时间和冲程时间都较长,而高υm必然导致冲程时间和循环时间的缩短,即冲击机构的频率高,无法满足低频的设计要求。当然也可以采用加大活塞运动力和降低υm的技术路线,提高冲击能和降低频率。但会加大机构的结构尺寸,也不理想。

总之,设计时必须根据使用条件综合考虑,工作流量Q—这是液压冲击器工作时泵输给它的入口流量,属独立变量。液压冲击器工作时,表现出的一切行为和性能,都随它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相反!)工作压力P—这是液压冲击器工作时系统要求的工作压力,即保证实现其性能参数必须的系统压力。工作压力P是因变量,随输入流量Q和结构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系统工作时,当其他参数不变,你是无法改变压力值P的大小的。这也验证了液压技术的一条最基本的原理:系统的压力决定于外负荷。所谓液压冲击器设计,就是用所设计的结构参数和输入的工作流量来保证系统额定工作压力PH的实现。轴推力FT—液压冲击器工作时,由于活塞的冲程加速,会使机体产生后坐现象,致使钎杆脱离与被冲击体的接触,影响冲击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为了克服液压冲击器的后坐现象,液压冲击器工作时在机体的轴线上必须施加一个推力以保证钎杆与被冲体紧密接触。这推力,行业上称之为轴推力。轴推力的大小应当适当,太大太小都不好,这就提出了一个最优轴推力的概念。施加给液压冲击器的最优轴推力,与选择承载机的吨位紧密相连,吨位小了下压的轴推力不够,吨位太大虽然满足了轴推力的要求,却使承载机的投资成本增高,也不理想。因此在液压冲击器设计中,寻求大冲击能与小轴推力,一直是优化设计的一个追求目标。这样就可以使大冲击能的液压冲击器与较小吨位的承载机相匹配,形成高效的作业组合,降低作业成本。

液压冲击器的结构参数主要包括活塞的三个直径d1、d2和d3,活塞的工作质量m,以及活塞的工作行程S。液压冲击器的结构参数决定其性能参数。因此也可以说,所谓液压冲击器的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求得)保证可以实现其性能参数的结构参数,即求得d1,d2,d3,m和S。必须指出,在液压冲击器结构参数一定的情况下,其性能参数和工作参数都将随输入流量Q的变化而变化。那种在上述前提下,企图通过其他措施调节系统压力的想法都是不可行的。由上述可知,系统油压P是一个变量,是一个因变量,工作中它自身无法主动改变自己,只能随流入油腔的流量变化而变化。由于液压冲击器工作时,输入油腔的油液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所以油压P也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没有一个常值。产品样本上给出的油压,笔者认为叫额定油压较为合适,用PH表示,以示区别。它是用压力表在液压冲击器输油管入口处可量得的压力。在此压力下,液压冲击器的性能参数达到额定值。实际上PH是一个虚拟参数,并不存在,但它在液压冲击器的设计和使用中却非常有用。设计时以它(PH)为依据,进行性能参数、工作参数和结构参数的计算,并对液压系统和元件进行选择。在使用现场,则成为操作者了解系统工作正常与否的重要依据。至于为什么PH能担当起如此重任,后面的章节有详细的论述。液压冲击器工作原理简析市场上液压冲击器产品林立、品种繁多,它们的结构原理也各不相同,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笔者将其工作原理(非结构原理),最本质、最关键的东西进行抽象、总结,梳理出三种工作原理:纯液压式、氮爆式和气液式工作原理,基本概括了液压冲击器工作原理的全部。现分别予以简析,利于以后的理论研究和分析。纯液压式工作原理纯液压式工作原理有三种实现形式:前腔常压后腔变压工作原理(简称前腔常压原理)、后腔常压前腔变压工作原理(简称后腔常压原理)和前、后腔变压工作原理(简称前、后腔变压原理)。前腔常压工作原理这是液压冲击器发展过程中最原始,最古老的一种工作原理,以后的技术进步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温故而知新,下面我们对它进行分析与说明。图1为前腔常压纯液压冲击器的工作原理简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该系统由缸体、活塞、换向阀和油液通道组成。其中缸体和活塞组成冲击体,而活塞在缸体内则由于油液的推动而往复运动,向外输出冲击能,对被击物体施加强大的冲击力,形成锤击作用。换向阀的作用是通过阀芯的换向运动,形成对推动活塞运动的油液的换向,实现活塞周期性的往复循环运动。

第2篇

1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1.1室内设计的一般理念绿色设计并没有抛弃原有的基础设计,与传统的室内设计相比,绿色设计只是在一些方面做了修改,并且适当地补充了一些新的设计内容,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这显著的差异,比如说在设计依据上,绿色设计更加注重环境效益,而且对产品的性能也要求更高,这些变化还体现在具体的设计环节中,设计师要保证不用有毒的材料,并且要循环利用一些废弃物。室内设计还要树立整体观念,在室内设计中要注意结合周围的环境,而且要改变原有的习惯,使设计的风格和构思更能体现环境的要求。在以前的室内设计中,很多设计师为了追求设计的完美和创新,会牺牲设计品的很多功能,而且还会对室内建筑的使用周期造成影响,这种设计理念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善,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要尽量保证舒适度,从整体上考虑设计的各方面。按照绿色设计理念,有很多建筑物是按照绿色设计理念完成的,比如说一些酒店,他们的功能和建筑结构与室外的自然环境有很大的一致性。

1.2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原则在室内设计中运用绿色的理念是需要遵守相关的原则的,对于完成的设计要多角度地进行评价是有现实需要的,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大幅度地利用自然资源来完成所需要的发展,这种无限度的索取在长时间的积累后开始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在室内设计方面也有很多体现,比如说人们过度地追求室内的功能的完美而忽视了严重的资源消耗,虽然绿色设计理念在不断盛行,但是在具体的设计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设计师会偏重艺术性而忽视生态性,这种情况的改善需要加强设计师对室内空间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的设计理念能够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很多设计师在设计时更倾向于拆除旧的建筑物,这样的设计是不符合绿色理念的再利用原则的,因此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废弃物和噪音,设计师可以在原来室内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这样的设计行为才能节约更多的资源。

1.3绿色设计地位与作用在室内设计中引进绿色设计理念主要是受该理念的的各种优势的影响,人们大部门的时间都花在室内中,因此对室内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是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的,绿色不仅是设计的要求,而且也是顺应时展提出的一个新的口号,这种色彩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现能够改善环境的质量。在新的时代,绿色设计理念是在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要求下产生的,环境问题促进了生态学的发展,而且人们在对美的追求方面更加注重与自然贴近,这种审美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绿色设计理念在设计中要求各个环节都要符合质量标准,同时还不能违背自然中各种生命的发展规律。

2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2.1绿色空间布局设计师在室内设计时要合理地组织室内空间,通过自己的设计来使每一个区域的功能最大化,设计师在空间布局上要尊重客户的需求,而且还要按照设计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比如说在在设计一个居住房时,首先要从整体进行规划,使整个设计能够和房屋的朝向相符合,同时还要结合房屋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来选择设计模式。对于不同朝向的房屋要注意设置不同高度阳台,而且这种高度还要满足通风的需求,从而提高居民居住的舒适度。而且在厨房的设计上也要尽可能保持其独立性,这样才能使室内的各种功能区之间的影响降低。同时绿色的空间布局还体现在功能区的使用性方面,比如说储藏室的设计要注意高差和面积,这样发挥其更大的空间价值;卫生间的的门窗设计也需要有利于空间通风,这就需要考虑房屋的具体地理位置,并且要通过有效的设计降低卫生间对其他功能区的干扰。绿色设计理念的实施需要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协调性,并且还要改变以往过于注重形式的设计方式,在空间上也要遵循自然的规则,使选择的装饰材料能够使有限的空间发挥更大的作用。

2.2绿色家具的选择绿色家具的使用也是这种新型设计理念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家具一般都是低污染的,而且能够实现价格、款式和绿色和统一,这种自然材质制作的家具现在在建筑市场上有很大的比例,而且在性能上也有很大的改进,这些家具的出现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绿色设计。木材是一种常用的家具制作材料,但是现在很多商家通过进一步的加工使原本健康的木材变得有害,这中违反规定的制作会使这些家具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人体造成伤害。现在的很多家具都是由人造板加工而成,然而我国的家具材质在标准上和国外的一些国家的家具质量相差很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在加工一些材质的时候会添加一些不合格的化学材料,因此在选择绿色家具的时候要按照绿色的标准进行。

2.3运用自然要素在室内设计中引入自然要素不仅受人本身的特性的影响,而且也是时展的要求,现代社会,特别在城市的环境中,居民身边的绿色植物相对较少,因此很多家庭都会选择绿色植物来进行装饰,这些绿色的植物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的审美需求,而且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比如说可以缓解人们的工作压力,这主要是受到绿色这种色彩本身的特性的影响。

3结语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绿色设计理念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种理念已经在不断地扩散,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因此加大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研究是符合设计行业的发展规律的。

作者:易文森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环境艺术专业设计院

第3篇

早晨,你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之后开车上班,到公司乘坐电梯,直到坐在办公桌前打开电脑……一切都是那么顺畅又理所当然。而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小插曲,你美好的早晨可能就会瞬间被击碎,比如你新车的座位不舒服,交通视野不清楚,在早高峰的车流大军中,轻轻蹭了一下前面车的尾巴。这个时候,你可能才会意识到设计的存在。它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默默无闻,却让你处处感知。

法国设计:优美和装饰性

法国设计常常与“自由、平等、博爱”联系在一起,这些理念改变了法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也为法国设计的创造和传播打上了烙印。

在工业革命之前、期间和之后,法国出现了各类设计师、建筑师、时装设计师,以及标志性的城市形象,如埃菲尔铁塔。当时,以法国为首的各国设计师肯定机械生产,对各种工业产品的形式美和装饰美进行探索,涉及的范围包括建筑、家具、陶瓷、玻璃、纺织、服装、首饰等方面。

巴黎是装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1925年,装饰艺术展在巴黎举行,装饰艺术运动因此得名,并在欧美各国掀起热潮。它受到新兴的现代派美术、俄国芭蕾舞的舞台美术、汽车工业及大众文化等多方面影响,设计形式呈现多样化。

不过,设计仍具有统一风格,比如多采用几何形状或用折线进行装饰,强调运用鲜艳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造成强烈、华美的视觉印象。装饰艺术运动使法国的服饰与首饰设计获得大发展,平面设计中的海报和广告设计也达到很高水平。

意大利设计:传统和工艺化

意大利人视设计为一种文化、哲学,而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从罗马帝国及其建筑,到文艺复兴时期极具世界影响力的艺术,再到工业时代的高性能汽车、璀璨的时装及手工艺品,意大利设计是一则关于历史和未来的故事。

正如意大利建筑设计师詹皮耶罗所描述的那样,“要揭开意大利设计的秘密,不要通过近年来著名的学科知识,而应从古地中海半岛及欧洲大陆中心恢弘的文化艺术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工艺技术一直以来都是由顶尖的设计师和顶级的品牌培育出来的,比如玛莎拉蒂、法拉利、菲亚特、兰博基尼、蓝旗亚和布加迪等。不过,这些汽车公司品牌并不是一开始就魅力无限,正是意大利式的商业头脑及对美学和品牌的理解,让这些公司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与此同时,意大利产品加工业也在努力,家用电器、灯具、沙发、椅子、橱柜等设计都在进行升级。同时,也诞生了很多产品设计师,比如弗朗科·阿尔比尼、伊格纳齐奥·加德拉、维科·马吉斯特蒂、埃塔·索特萨斯。

西班牙设计:感性和艺术气质

西班牙民族激情似火、风情万种,西班牙又是一个艺术上百花争艳、万象并存的国度。由此赋予了这个国家多样化、对比强烈的鲜明设计风格。与欧洲现代主义思想影响下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设计相比,西班牙设计充满感性和艺术气质,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更具有观赏性。

在西班牙设计师的作品中,已经摆脱了西方功能主义设计带来的冷漠、呆板、缺乏人情味。赋予设计以情怀,是西班牙设计的最大特质。来自西班牙的设计总是很大胆且充满想象力,设计和艺术的结合完美而自然。

从外观来看,西班牙设计极具地中海及拉丁风情,非常具有表现力,且不拘一格。取材上乘考究,尤其在木料加工方面,其出色的质量深受人们的青睐。

韩国设计:活力和潮流

韩国现在的发展和国际地位,与其提出“设计兴国”是分不开的。如今的韩国,已成为亚洲以设计取胜的代表性国家之一。从服装、化妆品到电子产品和汽车,“韩流”已成为一个设计符号。

韩国设计工业正式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0年,韩国设计振兴院(KIDP)成立,负责推动全国设计产业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工业设计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许多企业从改良甚至模仿设计精良的外国产品,转向开发自己的原创性产品,韩国企业开始具有世界级的设计水平。一些大公司,如LG、三星、大宇、现代等的工业设计,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

第4篇

1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

有些设计追求原生态事物的真实状态,例如做出枯叶卷曲的状态,以体现其脆弱和柔美。这是一种对大自然的美的重现和保存,虽说是单纯的模仿,但是由于注入了设计师的理解和感受,便显得不再僵硬。而有些作品灵感多是来源于大自然,并突出某一特点,来表现作品的特征,以引起人们的共鸣。而有些设计则追求其身后的象征意义,可以说是追求其内在美了。设计师把自然界事物中的某些元素提取出来,将其变成带有叙述意味的玉石首饰或把件。这些成分是极具意象化的产物,带着弯曲不平的表面、曲折的线条走向,显得更随意和顺其自然,需要一番解读才能悟透其中的故事,而且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感投射。自然形态造型有许多,都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叙述着出生、生命、成长和复活。例如花瓣的形状,给人柔美质感,暗示着诱人的脆弱。百合花的形状则是代表一种欲望向外延伸,兼具柔与刚。葡萄缠绕生长,暗示着无限的生命力。树干是一种生命形态的再现。蜂窝是一种空间之上的秩序,以及某种隐私的秘密花园。分叉的枝干,是欲望的缠绕和生命的无力绵延。天然纹理也是一种原生态,设计天然纹理可以说是对大自然事物质地的捕捉,也是一种追寻自然的形状和崇敬事物本体的超自然感受。

2抽象性的设计理念

抽象是对事物的一种高度的概括。抽象设计只是去掉了许多不必要的细节,使得主题更明确,以寻找一种和谐,展现的是设计师对珠宝玉石最感到有趣的部分。更重要的是,抽象手法可以避免太真实,因为有时候若是你把头脑中的灵感事无巨细地描绘,便会使得设计太刻板和呆滞。有时候是对纹理的抽象,例如贝壳的螺纹,可以抽象其螺旋质感;用絮状的纹理,可以抽象表现白云的轻盈棉柔,也可以抽象表现大海波涛汹涌;用红色的晕染,抽象表现旭日或是成熟果实。又如抽象地表现风雨,可用摇曳的树枝表现风吹雨落的情景。抽象手法可以把美感加到原本使人感到不协调的部位之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用俏色、巧雕设计的神来之笔使作品具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更具生命力。

3创新的设计理念

珠宝玉石的创作是通过对原材料艺术的加工,将传统工艺和现代创意相结合,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有机融合。时代在发展,消费者的欣赏能力和艺术需要在不断提高,打破常规和个性化的产品在各种珠宝玉石拍卖会上不断得到追捧。这要求我们去学习、阅读、引进大量各类型的美学、美术思潮,用最新的观点去说服、去激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以便他们能设计出符合时代气息、超越时代精神的创意作品,使作品具有浓郁的趣味性和观赏性,让作品更具个性特色和收藏价值。采用当代的雕塑设计、俏色、巧雕等设计理念,也是珠宝玉石创新设计的另一个方向。设计者不断地问料、审料,用料的特性展开发散性思维,在作品中融入更多的艺术元素,把西方艺术融入到传统美学中,运用现代主义,甚至是超现代主义的手法在产品题材上不断创新,或婉约宁静,或大气磅礴,或含蓄抽象,或寓意美好,或简约,或隆重。运用当代的雕塑手法或俏色、巧雕,选题便会更加广泛多变,内容含义更具衍生性,从意境题材到产品的整体表现上突破创新。从而产生体现多元化、个性化、民族化、地域性和时代性气息的产品,让产品反映时代节奏和情感体验,让作品立意更加大胆更有时代的生命力。天然玉石,经过雕琢加工后形成不同的纹理,形状各异,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品味。设计者所做的一切,就是把宝石之美挖掘出来,使其符合现代人对个性美的追求。

作者:严建明 单位:明玉坊工作室

第5篇

第一、商住楼的防火分区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第二、防火墙不应设置在内转角处,设在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最小水平距离应大于4m,紧邻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的最近边缘水平间距应大于2m,水平间距小于2m时应设置固定的乙级防火墙;第三、在做防火隔离时,管道井应设置与楼板耐火等级相当的非燃烧体,可设在每2-3层楼板处;第四、建筑消防的电梯存在很大的设计漏洞,因为消防电梯高度大,在第一层和最高层都缺少直达室外的出口,没有及时的防火逃离空间;第五、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问题,一些建筑的钢筋保护层度的厚度较薄,导致了钢筋在遇到火灾时变性较快,变性较大,造成了结构性的破坏,导致了消防安全的问题;第六、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面积、尺寸耐火性的能力较差,对建筑造成了较大的问题,导致底层的负载能力与承压能力降低,需要增加建筑材料的尺寸面积才能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设计存在问题

第一、对于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设计与施工,应当经过消防监督部门的审核与验收。承建单位应当严格把关消防产品,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保证消防工程能够在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下严格实施。第二、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权责不分,造成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在施工中未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存在伪造等问题,存在个人和无资质条件的单位承建消防工程,施工水平达不到设计要求。第三、建筑消防领域的建筑消防市场的材料与产品销售很混乱,用户难以选择消费,而且对于建筑消防的产品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这些产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在火灾中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与价值,导致火灾蔓延速度的加快,对建筑业带来了危害,为建筑安全埋下了隐患。

室内外消防栓给水系统存在问题

施工单位由于自身技术水平及与有关单位协调沟通不足等问题,未能按照消防技术规范对室内外消防栓进行规范设置,将室外消防栓安装在距离城市道路较远处或距建筑物外墙太近而影响火灾时消防车辆取水和扑灭救援工作的部位,不符合消防设计的要求,达不到消防设计的效果。

建筑消防设计理念的创新

1提高建筑消防的设计水平

不断提高建筑消防的能力与设计水平,改进建筑消防的设计能力,提升设计理念,向国际发达国家靠拢,保证建筑消防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要通过以下方式展开工作:第一、必须要提高设计人员的消防设计理念与国际化进行对比,并提高建筑消防意识,采取多种渠道展开宣传,并结合世界各国的经验进行宣传与分析,提供消防设计的全局性。对于不符合规范的设计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将消防设计的全新意识分配到每一个细节之中去;第二、要不断加强设计单位与设计人员之间的联系,保证设计人员可以理解建筑单位的战略规划,并培养自我的安全意识;第三、设计人员必须要积极主动的去提升自我的学习动力,掌握建筑防火安全知识与技能,加强设计人员的沟通能力,拓宽设计理念,提升安全消防水平,把握设计环节之中的消防规范设计。

2加强建筑消防的施工设计与监督能力

加强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设计的审核与监督。首先,应当加强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设计审核工作,特别是设计图纸中消防部分的审核;其次,结合实际情况,审查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产品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最后,加大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施工管理,保证施工单位能按图施工,做好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验收工作,对于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予以责令改正。

3加强建筑单位与消防部门的联系

第6篇

关键词:现代公路;公路设计;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也进入到高速发展的阶段。公路的建设是提高我国交通运行能力,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公路建设中,施工的质量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公路的前期设计也不可忽视。当前国内的公路设计还存在一系列的误区,这严重阻碍了公路的发展。因此,在当代,如何创新公路设计新理念,避免误区并且采用现代技术进行公路的实际已经成为公路设计人员迫切需要关注的课题。指出公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要素,提出设计新理念,并且叙述了新技术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

一、加强公路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可见路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只有路四通八达,人流物流才能快速流转; 也只有路设计合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才能相得益彰。一般而言,属于交通基础设施的陆路有公路和铁路之分,而公路相较铁路建设成本相对廉价,故公路在市政建设当中起着重要作用。既然公路建设对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有着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公路设计又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首要环节,对公路工程的影响起着决定作用,那么公路工程设计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公路工程设计不仅仅是设计问题,也是关乎各项建设命运的重大问题,必须对公路工程设计进行科学、合理设计。

二、公路设计需要考虑的几点基本因素

(一)节约土地资源

人口的增多、城市化的加剧、土地沙漠化的蔓延等这些因素都使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不断减少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这些因素的不断侵蚀下,土地资源越显珍贵。

(二)以原有的公路为设计基础

新公路施工必然会利用更多的土地,新公路的投入使用也必然会使原有的老公路被遗弃,从而造成土地的浪费。

(三)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由于公路设计以及公路施工都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项目,其公路也具有线路长这一特点,在施工中势必就会穿越各种自然生态系统。

三、公路工程设计注意问题

在公路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加以高度重视的问题有许多,譬如公路设计中设计参数问题,车道宽度设计问题,公路平、纵坡控制指标设计问题,公路视距和避险车道问题,曲线半径设计问题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本文限于篇幅,只对路线布设和路基设计问题进行探讨。

(一)填挖交界处的设计

就我国目前而言,公路路面主要是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而绵延千里的公路不可能保持同一质量,不可避免发生裂缝、断板现象。而在裂缝多发地带,往往位于填挖交界处。一旦裂缝存在,就不可阻挡裂缝的拓展,一般就会从基层扩延至面层,进而路面伤痕累累。这样一来,人们出行速度就会减慢,以防发生交通事故。而究其原因在于填方和挖方部分的垂直变形设计复杂多变所致,因此,在公路工程设计中,可以设置过渡段措施,使其起到缓冲作用,进而解决裂缝。

(二)路堤边坡设计

近年来,我国一些区域不同程度地出现暴雨和地震现象,特别是在山地颇多地带,导致公路边坡塌陷和路堤损毁不断发生,严重者出现公路连片坍塌致使公路中断停止使用。这是由于暴雨降水带来不可想象的冲击力,使边坡承受不了冲击而出现缺口进而一发不可收拾。因此,对于路堤边坡设计不能掉以轻心,要设置护坡道来抵抗水流冲击性,并且分散水源使之不易聚集从而加速雨水流动,从而大大减缓路堤边坡压力。

(三)平面线性设计

1.要求尽量绕避居住人口密集区域。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购买量的提升,使得公路占据面积越来越大,这样一旦在人口密集区域修建公路,就不可避免涉及居民的搬迁和安置,这样就会使工程造价提高,而且居民搬迁需要时间过渡和等待,影响公路工程工期。因此,公路工程设计在能绕行或避开人口密集区域是理想选择。2.要求尽量选用没有设超高地坪曲线半径。现代公路工程设计理念日益追求行车的安全和舒适,以及公路两旁景观的绿化。如果公路工程存在超高地现象,不仅会给实际施工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路基处理不好出现跳车现象,而且处理单向排水会额外增加工程费用。因此,公路工程设计要尽力在没有设置超高地坪曲线半径的地方修建。3.要求尽量在横坡陡峭区域进行半填半挖。在这种地质地貌环境下进行施工,一定注意处理好路基不均匀沉降和深陷及滑坡,这不仅仅影响公路质量和使用寿命,而且会发生触目惊心的事故。

四、创新设计理念

(一)美观性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对生活品质的寻求。所以,在公路建设中,景观的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满足公路使用者的视觉感受,特别是城市公路的景观设计,甚至成为了城市的门窗,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综合水平。因此,在现阶段,对公路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美观性。实际上,美观性设计不仅包括景观设计还具有环境保护内涵。对于美观性的设计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再依据公路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具体包括在现实环境下,进行特殊设计; 依据现实情况,进行景观设计等。需要遵循的原则有:景观设计以动态景观为主; 充分利用公路沿线景观,进行合理的设计; 贯穿以人为本思想,突出公路所在地的人文环境与文化气息等。

(二)灵活性设计

公路的设计必须要有针对性,因为每条公路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对于公路的设计在秉承基本原则的同时,必须要依据公路所建地的各种特殊要素,进行灵活性的设计。这些要素包括该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气象、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设计的灵活性并不是指要创立一种完全新颖的设计标准,而是指在现有规范的基础上,结合不通公路的特点与特性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公路设计方案。灵活性设计的关键是设计者能够灵活的运用专业知识和能力。从而能够依据公路实况,灵活的选择技术标准,制定设计指标,使得最终的设计能够适应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需求。灵活性设计主要包括技术指标的合理选择; 线路的选择以及路段长度的设计等内容。

(三)安全性设计

对于路线的线形设计要依据车辆的行驶性能、驾驶员的生理特点等作出平、纵、横线形设计。平面线形布设应顺应地形的变化,不宜追求高标准,平曲线半径不宜超过规定值。平面线形设计时需要兼顾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变坡点应与高程控制点重合; 对影响工程规模的特殊路段,适当降低纵断面指标。当前,路面设计仅限于路面结构设计,完整的路面设计应包括: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结构层材料组成设计、结构层厚度确定、路面使用性能与寿命的预估、路面寿命周期内费用分析等。路面设计应从抗车辙、抗水稳定性、抗反射裂缝角度优化结构设计; 加强对路面结构及材料的研究,路面结构设计多元化,从单一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向柔性基层、混合式基层、半刚性基层并用的方向发展。加强材料参数的测试,使材料测试、混合料设计、路面结构设计一体化。路侧设计则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预防、容错、纠错等。此外,应该保证路侧净区的宽度,路侧设计时要放缓边坡,不设突出的拦水路缘石等。

结束语

由于我国山地居多,绿化率较低,不可避免给公路工程设计带来许多问题,这就要求设计师们要深入实地勘察选线,在一些避让不过的区域要采取对应策略进行处理,确保我国每条公路都成为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李宁. 公路设计理念和方法的研究探讨[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1:177+179.

第7篇

关键词:微课;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势不可挡,以风暴的形式席卷大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全球名校资源、名师课堂在线共享,全面地颠覆传统课堂,教育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为教育形态变革提出了新的使命,使得教育界高度重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微课的出现顺应了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从之前的被动式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学习模式的改变符合教育创新的本质,为新时代的教育变革开启了新的篇章,正以开放、多元化的姿态呈现,为促进学生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新的思路。为老师用于课堂教学,设计高效的教与学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众多比赛的驱动下,大量的微课只注重形式的华丽而忽视了微课本身课堂教学存在的价值,致使在微课的内容设计上支离破碎,没有从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化学习的角度考虑,偏离了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理念,也就失去了微课的实践价值。为此,本文详细分析微课的实践内涵,以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角度探讨微课的设计理念,符合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推动微课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微课的概念

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化学教授LeRoy A.McGrew在1993年提出“60秒有机化学课程”,这是微课的雏形,主要目的是让非科学专业人士在非正式的场合中也能了解化学知识,并希望将之运用到其它学科领域。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Terence Kee教授提出“让学生对特定主题进行一分钟演讲(One Minute Lecture,OML)”。主要观点是:学生在特定的领域中应具有掌握核心概念的能力,以应对快速发展的学科知识及交叉学科的融合。1998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开展了微型课程(Micro LESSON)项目,项目主持人Philip Wong教授对微型课程的认识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达到特定目标的小教学材料。2006年,可汗成立了非盈利性的网站-可汗学院网站,他通过使用写字板、麦克风等硬件设施在10分钟之内讲解不同科目内容,然后将每集视频课程放到网上并解答学习者问题。现有超过4000个微课视频于YouTube平台,为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教授首次提出微课的概念,他认为微课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60秒课程。他后来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2011年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大会在其官方网站上专门针对教育者开辟了TED-Ed微课频道…。其微课视频于YouTube平台,并希望为人们提供“值得分享的课程”(Lessons Worth Sharing)。

国内2011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首次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该定义首次对微课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教与学变得轻松、和谐,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打开了一扇新型课堂教学门窗,也有利于微课的规范化建设。2012年胡铁生老师再次给出了微课的定义: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此次定义是以知识点为基础,强调多元化、情景化及其应用的具体环境,进一步升华了微课的内涵,为微课的实践应用设计了理论框架。2013年胡铁生老师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再次对微课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对微课的内涵建设逐步升华,重点阐述了知识点的含义和网络背景下的各种终端学习,突出了教与学的灵活性和自由性。2014年胡小勇和胡铁生2位老师共同梳理了微课的概念,提出新的定义:微课,是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此次的定义根据微课发展的需要及大多数研究者存在理解的偏差,以知识点的设计显然满足不了学习的需要,这样的背景下对微课再次升华,科学而合理,对微课的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焦建利教授定义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黎加厚教授定义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且认为微课与微课程等同。张一春教授微课的定义是: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效果。文章对微课的定义是:微课是一个知识点,10分钟以内的讲解,以电视画面的形式呈现,在互联网终端传播,学习者移动式的、选择性的、自助式、自主式、泛在的、重复的学习。强调了内容和形式的有效统一,并且结合互联网技术,实现自由、互动、灵活的实践内涵。

2微课的实践内涵

微课的实践内涵,一方面就是成功的应用于实践教学并改变实践教学。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具有粒度小、内容聚焦、终端多样化等特征,能减轻学习的认知负荷,有利于投入性学习、移动学习、自助学习、个性学习、重复学习和泛在学习,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传统教学的改革无疑是实现高效课堂的转变,微课进入传统课堂,绝不仅仅是有益补充和辅助手段,而是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创造不同于以往教师讲授灌输,学生被动学习的全新课堂模式和教学新景观。在现实教学中成功的微课,其实践内涵体现在以学习者为服务对象的教学设计,充分展现微课优势的精心创作。以学习者为服务对象的微课,可重用性强,由于短小精悍,也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特点,自选起点,自定学习步调和进度,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个性化。另―方面就是成功的设计有助于实践教学并改变实践教学。微课是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设计环节尤为重要,具体有3点注意事项:(1)知识点的设讹教学内容选择尤为重要,应选择有价值的知识点;(2)制作手段,应以电视画面的形式呈现;(3)情景化设计,应巧妙设计情景性的教学活动,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3微课的设计理念

由于我国学术界、教育界对微课的研究相比国外较晚,大多停留在微课的概念及形式上,再加上各种比赛,使得大家忽略了微课学习的实质,对微课的理解和设计的理念越来越陷入误区,造成“重视觉画,面轻内容”的局面。为此,本文详细探讨微课的设计理念及表现形式。

3.1微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选择不当。微课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应按照不同课程的情况制作微课,内容要针对具体的知识点,完整详细的表达,设计成学生易于学习且生动的视频画面,方便移动终端随时学习。(2)做微课的教师。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适合做微课,有的老师对课程的研究和理解很深,习惯于教室的讲台讲解,面向镜头录制微课的时候,内容出现断片,语言组织能力差,状态不佳,显然做出来的微课效果不好,不利于在线学习。(3)画面感与内容的结合不当。微课的重点是突出要传递的知识点,只是通过电视的画面表达出呈现的知识内容,当要讲解的内容和画面特效严重不符的话,那就不利于深刻理解所要表达的知识点。(4)过多的特效画面。微课是一种新媒体、新技术和新事物,每个人对微课的理解不尽相同,在比赛的驱动下,设计过多的特效画面固然好看,但失去了微课的本质特征,要做到多元素呈现和内容突出相统一。(5)缺乏情感化设计。微课的视频画面要符合学习者的情感特征,设计有效的情感特征会使学习者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次情感的历程,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容易激发学习热情,便于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6)缺乏知识点应用层面的设计。微课中应有知识点的应用部分,通过简短的微课学习,能体会到知识点的深层次应用,对于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有很大帮助,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微课设计的价值取向

(1)技术与内容相统一的价值取向。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新技术融入教育领域,教与学的形态结构面临着重组,给“互联网+”教育时代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微课的出现实现了移动终端的泛在学习、移动学习和选择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变得有效,但设计有效的微课是教师面临的一个挑战课题,各种形式的微课比赛,对微课的认识有点扭曲,忽略了微课的本质内涵,出现“重技术轻内容”的局面。正确认识微课技术和内容的有效统一,是体现微课价值的具体所在,微课应用于课堂并改变课堂是设计微课的意义所在。(2)以学习内容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微课改变了教与学的传统形式,是传统课堂的有效补充,将知识点设计成微视频方便学生在课前课后重复的学习,便于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微课应避免“重视频画面轻内容学习”带来的偏差。(3)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通过互联网的平台,随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实时调整微课学习策略,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机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学习建议。(4)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传统教学的被动式学习已不符合当下时展的需求,新时代的教育变革是指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课堂形态的重新组合,这些都是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改变,形成有效的教与学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历史使命。

3.3微课教学设计特征

教育信息化浪潮下的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融合,符合“互联网+”新型教学形态变革,其本质是形成有效的教与学课堂活动。设计有效的微课课堂应具有以下特征。(1)开放融合的教学形态,教与学开放化、自由化、多元化已是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的趋势。(2)移动终端的泛在学习和移动学习,微课己跨越时空,成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型信息化资源。(3)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教师要转变思想认识,制作适合学生学习的微课。(4)形成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混合学习的结构,合理安排课堂和课下相结合的架构机制。(5)融合新媒体、新技术,使课堂教学更趋向智能化。(6)教师角色定位,教师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形成学习分析的递进教与学活动。

第8篇

关键词:现代家具;造型;设计理念

1 设计原理

人们对家具的一般要求是:外形美观,价格适中,在制作过程中便于加工,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要达到上述要求,设计人员必须遵循如下原则:①具有实用性。即舒适、耐用、节省空间。②具有艺术性。家具除了满足上述物质功能外,还应使人们在观赏和使用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③具有工艺性。这就要求所设计的家具避免形体繁琐、结构复杂,尽力实现工艺化加工、装配、涂饰、包装和运输的机械化。④具有经济性。经济性就是要使产品价格适宜,减少劳动消耗,简化加工过程,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2 设计规律

家具的造型设计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同样的材料,根据同样的功能要求,由不同的人设计,其结果常会不同:好的家具设计应该体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掌握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总结规律,力求充分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家具造型设计包括家具的形态、色彩、装饰及构图法则等要素。

2.1 形态

形态的具体体现是点、线、面、体。

2.1.1 点

点的最大特点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一个平面上如果有一个点,这个点将是十分醒目的。设计中大面积的面,会给人一种平淡无奇感。而点则可以增加面上的变化,很多点茌一起就有活泼感,使立面构图活泼起来。

2.1.2 线

点的活动轨迹形成线,线具有方向性:竖线给人以挺拔感,因此在低矮的房间中应以竖线为主处理家具构图:横线给人以平静和轻,在以横线为主的前提下,其他线最好与主线相呼应,形成统一感。曲线有优美活泼感,在以直线为主的家具上出现一组曲线,造型会大为改观。曲线富有动态,当人们的视线沿着曲线的轨迹“韵描”时,情绪似乎也随之起伏张弛。曲线由于曲率和方向的变化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如明式圈椅上曲线运动方向的渐变和由低到高的舒缓变化,既有流畅的美感,又有高雅的品位。直线与曲线相比,虽然显得呆板和僵硬,但富有理性,自然界中是见不到真正的直线的。直线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富有力学上的优越性、工艺制作上的简易性和视觉上的单纯性,所以人们也爱直线,并在家具中采用它。家具中大量采的是水平线和垂直线,这主要是因为结构和功能的需要,也因为它们有对立统一的美感。

2.1.3 面

面可以分为平面和曲面。平面给人的感觉是安全、端正,曲面给人的感觉是活泼、轻快。在室内设计中,为了营造庄重的气氛,家具设计要以面的处理为主。大面积的木装修面给人以庄重感。另外,家具的整体颜色,也能影响室内艺术效果。

2.1.4 体

体是由长、宽、高纽成的三度空间。色彩、光影、质感的变化能改变人对体的感觉,人的视点角度的变化也可以使体的深度、繁简在视觉中发生变化。体可以表现出实体和虚拟体。又可分为几何形体、自然形体等。在家具设计中,体是表现造型设计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通常是由一些基本的几何体组成的。开放体的桌,所占有的空间是虚拟空间,封闭体的橱和柜,所占有的空间是实体空间。如何运用“体”,对于家具的形态设计有重要意义。在家具中,点和面、线和面、面和体之间的关系都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

2.2 色彩

色彩是家具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在设计中较好地运用色彩,可以赏心悦目,反之却能破坏室内设计的效果:家具色彩设计应该同室内色彩设计统一考虑,局部要服从整体。

2.3 装饰

家具的装饰是家具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家具细部必须经过精心处理,才能获得完美的艺术效果。如根据家具的线型装饰,可以改变面的形象,借助阴凹阳凸的光影效果,可以起到丰富造型的作用。装饰的种类一般有脚型装饰、线型装饰、图案装饰三种。

2.3 .1 脚型装饰

常用的脚型有亮脚、塞脚、包脚三大类。亮脚又分为直脚与弯脚两种。在成套的家具中使不同的家具有相同的脚型,可以增强统一感。在以直线为主的家具中,弯脚有消除单调感的作用:直脚常装入四角之内使家具显得体态轻快,脚稍朝外倾斜并带有锥度,可使形体异于上部而显得活泼。椅凳、几案类家具的脚型运用比柜类家具所占的比例大,形式也很多:

2.3 .2 线型装饰

我们通常把家具中的顶板、面板、旁板等部件相交的可见边缘设计成一定形状,以丰富家具外表形象:顶板、面板相交的顶面线及面板旁板相交的旁脚线,处于外观的显要部位,线型必须讲究。顶面线有时可加贴木条,使线型加宽。底板的底脚线可以简单一些,以便于加工。

2.3 .3 图案装饰

图饰常用在屏风及儿童家具上。

2.3 .4 错觉的运用

利用错觉可以达到某些特殊效果。如色彩的冷暖与明暗的对比会使同样大小的物体产生不同大小的错觉:两个柜子表面因涂上了深浅不同的条状颜色,横涂的就夸张了横向的长度,使柜子显得更宽,竖涂的就夸张了纵向的跃度,使柜子显得更高。

以上诸原则和方法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是不可分割的。

第9篇

关键词:包豪斯;人本主义;可持续设计;穆特修斯

一、包豪斯时期人本主义设计理念

在马克思·韦伯提出宗教“祛魅”之后,神逐渐被“人”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设计师们的设计主体对象逐渐由为神的设计转变成为人的设计,使设计艺术展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包豪斯提倡的艺术与技艺、技巧相融合,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产品而是为人,必须遵守自然规则来进行设计的思想,是为了优化社会而进行的设计,是对人本主义设计的进一步阐释与发展。人本主义,离不开对人类价值的追求、对人类幸福与尊严的寻求。包豪斯顺应工业化发展,提出人本主义思想贴合当下时展,让哲学、科学与设计结合,从而起到进步发展的目的,使人民大众享受到时代进步的果实。包豪斯开创了一种新型的设计教育模式。

1.穆特修斯理论背景

十九世纪早期德国坚持手工艺生产是其产品质量不佳的原因之一。手工艺生产与当时世界上领先的工业化机器大生产相比,手工艺产品造价昂贵、难以批量生产,不能为大众服务。当时德国人本主义并没有完全崛起,为了人民的设计没有得到较好的实施。在这一背景下,手工艺生产更不能为国家社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抑制了国家的进步与发展,阻碍了社会的逐步提升。所以在德国工业同盟时期,为了提高德国产品在全球化市场上的竞争力,派遣穆特修斯前往国外学习。在国外研究的穆特修斯具有外交官和建筑师的双重身份。作为建筑师,他时刻关注着建筑领域的设计与改革;作为外交官,他探寻着国外优秀现代主义改革的案例。十九世纪末,尼采的“超人”与“上帝已死”理念对德国青春风格的艺术家产生了巨大影响。穆特修斯对于尼采的哲学思想抱有谨慎的态度,因为其哲学理念包含鲜明的“个人主义”,这与穆特修斯所提倡的为人民大众的工业化机械大生产设计有所冲突。但是穆特修斯提出的设计理念又一定程度上受到尼采哲学理论的影响,因为尼采提出人们应当抛弃历史,去创造新的文化生活,与穆特修斯的反历史主义观点高度相似。在他们两人看来,一个民族的文明精气、精神反映在这个民族所创作的全部产物之中,艺术风格是其重要产物之一,它反映了现实生活和时代特色。(1)穆特修斯与日本、英国的去本土化经验穆特修斯在日本驻扎时,一方面,他认可日本设计的极简与舒适,也承认日本设计师拥有良好的艺术修养与审美品味;但是另一方面,他对日本出口的批量化生产的产品却持批评态度。穆特修斯发现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了快速追求工业化生产,追求现代化设计,导致其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传统的消失,日本教育界要求学生抛弃用毛笔书写,而更改为用铅笔书写;甚至有官员提出将使用日语改为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穆特修斯认为这种以牺牲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传统而实现的现代主义设计改革并不可取。他的批判不仅仅针对于当时的日本政府,其更是针对那些不了解艺术的本质、仅仅会对欧洲产品进行表面模仿的日本设计师们。穆特修斯发现了发展现代化和保持本民族精神与文明的不可协调性。在当时受尼采哲学思想影响的德国人厌倦官方艺术,厌倦传统艺术,追求新创作方式的时代背景下,穆特修斯认为艺术教育是避免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艺术严重分离的重要手段,是避免扼杀德意志民族自身创造力与民族性的重要前提。在十九世纪后半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兴起后,拉斯金与威廉莫里斯的思想盛行开来,英国开始试图将艺术运用于工业设计上去。穆特修斯在这一时期被派遣至德国驻伦敦大使馆,开始研究英国与德国的社会比较、教育模式、政策法规等相关问题,并留下了一些相关文献与书籍,为后来的德国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避免德国设计教育出现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决裂,避免出现设计无法为大众所服务等相关问题。此外,如果说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更注重艺术与美的价值,那么德国则更强调社会、文化、经济等价值。因此,尽管德国艺术运动所带来的设计艺术产品部分似乎缺少了一些艺术的元素,但因为它与机械化工业大生产方式间形成了结合与联系,从艺术与机械结合的发展来看,已经超过了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2.穆特修斯思想在包豪斯的延续

包豪斯是普鲁士工艺美术学校教学改革的延续,而普鲁士工艺美术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穆特修斯与贝伦斯所影响的。可以说,一战后由格罗佩斯在德国创办的包豪斯,延续了穆特修斯的思想。格罗佩斯所确立的教学体系与大纲很大程度上是对穆特修斯和贝伦斯的借鉴。包豪斯致力于为人民的设计,通过艺术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动去干预生活,遵循自然规律,防止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带来的弊端。包豪斯设计提倡几何化,一方面在当时德国生产力相对低下时期,几何化有利于生产;另一方面,贸易全球化的到来,这样的几何化具有普世性,能够促进产品的售卖,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虽然包豪斯在当时创办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教学体系,给设计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包豪斯的主要矛盾在于,它虽然面对了机器时代,但在当时并没有工厂制造它的产品,包豪斯一直在谨慎地用手工制造产品,就像被机器生产出来的一样。包豪斯被纳粹认为不是德国的设计而关闭以后,教师与学生流向世界各地,其关于设计服务社会的想法并没有延续到美国。美国虽然欣然接受了其风格,但将其转变为一种企业风格,而不是一种社会包容的风格。包豪斯所带来的理念与风格面临着新时代与新思想的挑战。

二、可持续设计理念与包豪斯人本主义理念的融合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与机械时代的冲突被放到了人类面前,成为一个急需面对的问题———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的生活环境与设计发展之间产生了不可抵消的矛盾,于是可持续设计应运而生。在二十世纪,包豪斯被称作是现代主义的发源地,所提出的三种设计概念为当代的设计与设计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包豪斯所提倡的为人所服务、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与法则这一设计原则,与可持续设计概念、绿色设计等概念在“人本主义”概念上是一致的。

(一)包豪斯以三大理念为基础的“人本主义”思想

包豪斯设计学校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发源地,现代主义位于包豪斯学校的“母腹”之中,其本质上对现代主义设计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包豪斯在提出了关于设计理念方面的三大基本原则:艺术与设计与技术的新统一原则;设计的目的不是产品,是人的原则;遵循自然发展的原则。这三大原则体现出包豪斯设计学院所提倡是为人民大众所服务的设计,而不是为少数资产阶级所占有的设计艺术。包豪斯这种理念在后期逐渐发展为“国际风格”———反对纯纯的民族风格,认为民族风格是单调的,主张国际风格,提倡几何化、色块化,表达了其普同性的设计理念。蒙德里安、康定斯基是这一方面的领先人物。综合以上三大理念,以此来概括包豪斯时期的人本主义设计风格:一方面,是设计的任务应以人的价值与需求为主。包豪斯时期设计是一种现代工业技术、理性与民主结合的现代主义美,以及一种极简无装饰、以实用为主的美。另一方面,设计的外形追求一种普世化。包豪斯时期的设计往往使用具有简单形式外貌的三角、圆形、方形等几何图案;采用明快的色调运用在配色中。这些造型和配色往往挑战人们传统的审美习惯,使人们感受到陌生感,给观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些色块造型所构造的组合型产品,方便了产品的生产制作,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的价格,便于服务大众、服务人民。最后,包豪斯在材质的运用与加工技巧上以科学技术为标准。强调始终关注科技与艺术结合,寻求最适宜运用到制造的材料与工艺。在包豪斯的设计家们看来,只有当一件艺术作品能够被量产后,被人民所接受后,它才具有实际的使用意义,才是符合为人民设计内涵的真正设计。

(二)可持续设计理念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可持续设计理念由自然保护国际联盟所提出,其理念的发展是循环上升发展的,遵循否定之否定的原理,其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是在旧可持续设计的基础上所不断完善创新的。可持续设计要求设计遵循自然规律与客观法则,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保持自然与社会平衡发展的前提下,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又推动工业的进展。其本质意义上是对包豪斯所提倡的“人本主义”的借鉴与延续。可持续设计的理念,针对于设计师而言,社会责任感是设计师所需要具有的重要品质。设计产品既要有商业性,也要有环保———公益性,这是设计师的责任所在。设计师在设计中应当保持商业性与公益性平衡。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避免环境问题与人类问题高度紧张。

(三)“人本主义”设计理念的延续

当代可持续设计不同于过去的理念。当代可持续设计在要求保证当代人所居住的环境保护问题上,还要求综合考虑子孙后代的可持续资源问题,要求环境问题、使用者要求、社会效益和企业发展相适应,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的进步发展。由此可知当代可持续设计是围绕着人及人生命的延续所进行完善的。包豪斯设计学院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设计理念与现代可持续设计理念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实用的设计风格摆脱了繁琐的设计装饰,节约了建筑装饰所带来的附加成本,适用于在人民大众中广泛推广。在包豪斯被纳粹认为是“颓废性艺术”并被关闭后,包豪斯的老师和学员们流走于世界各地,为后续的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等设计理念的产生,提供了包豪斯所特有的设计思维与建议,其中影响最显著的是包豪斯人本主义设计理念,这种理念一直保持着对后世设计理念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影响。三、人本主义思想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启发为使艺术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积极的作用,必须对艺术的本身进行规范,包含道德内容是艺术需要具有的重要品质。设计属于艺术的门类之一,因此设计需要符合每一历史时期的人文需要、社会需要,按照道德的规范去为人进行设计。包豪斯“人本主义”的理念为现代生活做了准备,为现代设计教育提供了优良的案例与成果。后来的设计师在此基础上联系社会环境而进行改进,按照“以人为本”的宗旨,“以人的发展”为重要任务,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改善社会。设计的本质是人与物关系的形象化。目前为止,设计逐渐由以往对物的设计转向对人的设计。观察中国高校设计教育,虽然设计学院中的教育模式大都与包豪斯有所相关,但是并不能说是对包豪斯教育思想的完整延续与深化。包豪斯对教育的影响实质上是艺术与社会间的联系,但随着消费时代的兴起,现在的设计多是为了设计而设计,为了产品而设计,其目的是销售,人的生存需求外的其他需求,是生产者强行给予的,设计师们的设计活动的唯一动力是经济活力,而不是去考虑社会的道德因素,与包豪斯时期所说的设计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的愿景彻底相反。当代中国设计教育要取得可持续健康发展,要正确理解分析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优缺点,正确处理民族化与世界化的关系,既要保证设计的一定“媚俗化”,又要结合当下实际状况,增强设计的普世化。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必须除去人文主义艺术中的消极成分,以发展的眼光对待民族艺术、民族文化、民族内涵,以科学、理性、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及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促进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四、结语

包豪斯所具有的人本主义的设计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想,在理论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顺应了时代的变革,在解决工业设计与自然环境这一对抗性社会矛盾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包豪斯更是开创了现代教育的新局面,它的思想不仅对同期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及教学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对中国当今设计与教育发展仍然具有可供借鉴的价值。如果说包豪斯是融合了设计、教育、建筑、实用艺术最重要的设计思想改革,那么后续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就是接过革新的火炬,一直传递、革新下去。包豪斯虽然仅仅存在了十四年时间,包豪斯的“人本主义”精神和理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证明了其艺术史上无可争议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汪建军.穆特休斯的美学纲领与德国现代建筑和工业设计思想之源[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7.15-37.

[2]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20.92-96.

[3]田瑶.浅谈包豪斯时期设计中的人本主义理念[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5.

[4]杜昕阳,许传宏.穆特修斯早期设计教育改革思想研究[J].设计,2020,33(15):125-127.

第10篇

关键词:展示设计;绿色设计理念;设计方法

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展示设计的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展示设计中的绿色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开展优化绿色设计理念工作,参照绿色设计理念探索新型绿色设计方法,强化展示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应用的实效性。绿色设计不仅对展示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我国绿色经济建设与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怎样有效应用绿色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成为展示设计领域的重要问题。

一、展示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概述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生态建设不断进步的基础上,设计师将绿色设计元素应用于展示设计,为展示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展示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在遵循设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生态的展示设计。

1.空间绿色设计理念

绿色设计理念要求展示设计在不断提高设计质量的基础上朝着绿色的方向发展。展示设计空间绿色设计理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根据设计的具体要求对展示设计的设计空间进行调整,有效地调整展示设计的整体空间格局,根据设计的具体需要与科学比例优化展示空间设计;其次是根据展示设计的结构和基础对墙面或地面等进行优化设计处理;最后是对空间设计中的物品摆放结构等方面进行设计,利用展示设计中的物理设计对整体的空间安排以及空气流通、设备通风等进行更好的绿色设计,通过空间绿色设计的方式确保各种物品在展示设计中的摆放合理,作用发挥得当。

2.绿色设计概述

绿色设计从字面上理解主要是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在展示设计中实施绿色设计,主要是为了提升人们对于绿色设计的重视程度,促进展示设计的发展。从发展渊源进行分析,绿色设计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崭露头角,并逐渐演变成时展的潮流。绿色设计理念对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解析,重视人与自然发展的协调性,保护生态平衡。在绿色设计理念中,每个设计环节都体现了生态保护特色,很多展示设计作品更是将资源与生态保护的目的彰显出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绿色设计理念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现代设计中,部分设计手段与设计目标不关注生态、环保等绿色设计理念,需要设计者根据设计的具体内容逐渐强化绿色设计理念,为展示设计的未来发展发挥导向作用。

3.展示设计中的绿色空间

在进行展示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根据绿色设计理念对设计空间与结构等进行设计。绿色设计理念非常重视展示设计中的空间结构安排,根据空间结构在展示设计中融入绿色设计理念、综合性设计因素,并由此展开设计思考,通过设计思考促进展示设计朝着健康与环保的方向发展,为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健康的环境,发挥展示设计的应用价值。

4.展示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的必然要求

在进行展示设计时,设计者应根据展示设计的基本设计理念与设计内容逐渐融入绿色设计理念。为了顺应时展的方向与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绿色设计理念逐渐成为展示设计中的必需元素。与此同时,在展示设计中融入绿色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是推动展示设计更好发展的重要渠道,也能够推动展示设计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绿色设计理念与绿色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展示设计中融入绿色设计理念,能够促进社会的绿色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比较特殊的时代,一些展示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忽视了绿色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对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在进行展示设计时,设计者遵循绿色设计理念的要求,能够很好地保证展示设计作品的影响力,同时能够提升人们对于生态环境和绿色生活的重视程度。在企业展示设计中,利用绿色设计理念,可以有效地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帮助企业在不断生产的过程中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在提高企业产品知名度的基础上达到节约资源的目标。一些企业在产品设计中经常出现资源浪费、污染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企业产品的销售,对于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健康等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在展示设计中融入绿色设计理念,不仅是一种对企业长久发展负责的行为,还能很好地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二、展示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

在展示设计中,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存在紧密的联系,所以需要在不断优化设计理念的基础上,针对绿色设计理念逐渐探索绿色设计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展示设计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展示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分析佘林子摘要:该文主要针对展示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基于当下展示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应用缺乏合理性这一问题,该文作者对展示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概况以及影响绿色设计理念的因素、改善措施等进行探索,旨在促进展示设计的发展。

1.提高对展示设计周期的重视

在展示设计中,根据绿色设计理念,设计者需要对设计进行周期性的更新。展示设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设计者应对展示设计的生命周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调整。在展示设计过程中,生命周期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生命周期设计是保证展示设计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设计者要提高对展示设计生命周期的重视度,在设计展示设计的生命周期时,需要根据展示设计的具体需要,以设计概念的把握与设计材料的选择为基点,根据施工建设、装修选材等需要从根本上考虑环境保护等问题,尽量保证所有方面都能够发挥自身职能和体现最大价值。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为了更好地实现展示设计的目标,设计者应根据展示设计的生命周期研究展示设计对环境的影响情况,尽量消除展示设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调整好展示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止出现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现象。

2.展示设计材料的选择

很多展示设计是为产品销售环节服务的,因此设计者在进行展示设计时需要根据产品销售的需要对设计材料等进行科学的选择。过去在一些展示设计中,因为材料选择不当与材料使用浪费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治,使资源利用率下降与环境污染等不良现象发生。在展示设计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体现出科学性与合理性,确保施工材料的绿色、健康。绿色材料主要指的是一些健康的、不造成环境污染的材料,这类材料能够使展示设计中能源的消耗量处于较低层次,并能够很好地实现展示设计与展品的循环使用。在展品设计中,这类绿色材料的循环使用价值非常高,是展品设计中理想的使用材料。

3.展示设计中的可拆卸性与可回收性

在现在的很多展示设计中,设计材料都具有可回收性与可拆卸性,这两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设计材料循环利用的目标,还能保证展示设计健康发展。在使用可回收材料的过程中,设计者应根据材料性质的差异性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划分,尽量实现材料的可循环使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绿色设计。结语绿色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对展示设计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一方面,绿色设计理念可增强展示设计工作的规范性与实效性;另一方面,绿色设计理念为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不容忽视的贡献,其可以被视为新时期促进设计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伍小亭.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思考与案例分析——以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屋展示中心为例.建设科技,2014(22).

[2]杨柳.室内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实践应用分析.现代装饰(理论),2015(2).

第11篇

关键词:拼接艺术 服装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c)-0174-02

拼接设计理念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人对服装的审美需求。而随着目前服装市场上新的拼接服装设计的不断涌现,拼接设计已经逐步成为现代服装设计的一种重要艺术理念。

1 拼接设计理念的概述

拼接,顾名思义就是将不同的物质拼凑、连接在一起。在服装设计中,拼接是一种独特的艺术理念,这种理念最初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只不过那时的拼接还不能称之为一种艺术形式,只能作为一种节约社会资源或者提高服饰舒适度的技术而存在。而到了18世纪,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在帽子、大衣等服饰中运用拼接技术,但那时的拼接也只是服装制作的一种辅助技术而已,并没有真正走进人们的视野。拼接真正作为一种艺术理念运用到服装设计中来,是在20世纪以后,这时随着工业经济的极大繁荣,服装设计理念也不断更新,设计者从最初的颜色拼接开始,逐渐进行了面料、结构拼接的尝试,而这种设计理念不仅节约了制作成本,也使得服装呈现出一种极具个性的艺术美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极大欢迎。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更加多元化,而拼接艺术也逐渐突破了技术上的限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因此,从现代服饰中我们可以发现,拼接艺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服装的整体艺术观感,还可以提高服装的艺术价值。

2 拼接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2.1 结构拼接

2.1.1 不可分离的结构拼接

服装结构是设计者在设计服装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不可分离的结构拼接是指整个拼接的部分属于服饰整体,不可拆卸。这种拼接可以是不同面料的拼接,也可以是不同颜色的拼接,而通过这样的结构重组,可以使整个服装呈现出一种新颖独特的美感。假两件套的服饰设计就是典型的不可分离的结构拼接,例如我们经常会看见针织衫搭配衬衫的拼接服饰,这些服饰的主体部分采用针织面料,而在领子和衣袖的部分则采用了衬衫面料,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视觉效果,还会传递出一种休闲、时尚的艺术气息。

2.1.2 可分离结构的拼接

可分离结构的拼接是指设计者利用拉链、魔术贴、拉绳、挂钩等移动的小部件将部分服饰结构进行连接,而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对这些结构进行拆卸、分离。例如,可拆卸的帽子就是一种常见的可分离结构的拼接,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将帽子进行拆卸,这样不仅可以使整个服饰体现不同风格的艺术美感,还便于衣物的清洗。

2.2 面料拼接

2.2.1 同料的拼接

同面料的拼接就是在服装设计中,打破了用整K面料进行整体裁剪的形式,将面料设计成不同的片段,以展示不同的设计风格。同料的拼接可以是相同颜色、相同面料的拼接,也可以是相同面料不同颜色的拼接,前者的拼接方式将原本直白、顺畅的视觉观感,进行艺术切割,同时利用缝纫的线条使之呈现出不同的几何图形,以突出设计的个性;后者则利用面料质地的统一性将不同颜色进行融合、碰撞,这样不仅可以在服饰结构上表现出不同的观感,还能够丰富服饰的色彩。

2.2.2 异料的拼接

异料的拼接是现代服装设计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拼接形式,它将具有不同触感和艺术观感的面料,融入在同一件服饰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发挥不同面料的优势,也可以使服装的艺术价值更加丰富。常见的异料拼接有以下几种:(1)毛皮与针织、梭织面料的拼接。如果服饰中只采用针织或者梭织面料,往往会给人一种平淡无奇的观感,而毛皮则具有高贵、沉稳的特点,因此,目前许多设计者在设计服饰尤其是高档成人服饰时,会在针织或者梭织面料的袖口、衣领部位加入毛皮作为点缀,这样不仅可以从整体观感上呈现出一种时尚品质,还能够达到保暖的目的。(2)针织面料和梭织面料的拼接。针织面料具有立体感强、弹性好、延伸率大、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同时由于线圈的特定结构,其又存在易变形等缺点,而梭织面料耐洗、耐磨、紧密性好的优势则可以有效地弥补针织面料的不足,因此,在针织面料服饰的门襟、袖口、领口等易拉伸部位拼接梭织面料,不仅可以提高服饰的质量,还可以优化视觉效果。

2.3 色彩拼接

色彩是服饰设计中最为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而在拼接设计理念的应用中,合理地安排色彩元素,可以极大地满足人们对于色彩的审美需求。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常见的色彩拼接主要有以下几种。

2.3.1 同类色彩的拼接

同类色是指在色相上性质相同,但是在色度上存在深浅变化的颜色,例如咖啡色和米色、大红和朱红等都属于同类色,同类色在视觉上会给人一种协调、柔和的感觉,因此在同类色彩拼接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利用同类色彩的艺术特点和服饰结构的需要对色彩进行选择,即将同一色彩利用不同的面料结构进行呈现,如在黄色的针织衫的领口搭配黄色的蕾丝设计;除此之外,设计者还可以利用面料相同但深浅不一的颜色来呈现,如在浅蓝色服饰的衣襟、袖口、领口等部分运用拼接深蓝色彩,从而使服饰呈现出一种艺术变化。

2.3.2 邻近色彩的拼接

邻近色是指在色相环上相距90°的颜色,如红色的邻近色为橙色和紫色,黄色的邻近色为绿色和橙色,蓝色的邻近色为紫色和绿色,这样的颜色虽然从观感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其在冷暖、色调以及感情上都是一致的,而利用邻近色进行拼接,可以给人一种有柔和、温馨的色彩感觉。例如在嫩绿色的梭织面料衣物的领口处拼接鹅黄色的真丝装饰物,这样的设计不仅打破了服饰主体色彩的单调性,同时也利用一定范围内的视觉反差,以及富于变化的色彩搭配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

2.3.3 对比色彩的拼接

对比色是指在24色相环上相距120°~180°之间的两种颜色,例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就是典型的对比色,这些色彩在色相、明度、饱和度、冷暖以及情感特性上都呈现出一定的反差。因此,也会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刺激。在过去拼接设计中,为保证服饰整体艺术美感的协调统一,设计者通常会避免使用这种具有强烈视觉排斥感的搭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追求服饰个性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了这种艺术设计理念,现代服饰中广为流行的“撞色”设计就是典型的例子,例如设计者在紫色的丝绸服饰中搭配红色的皮草,从而使得整个服装在神秘中又展现出一种热情奔放的艺术效果。

3 结语

总之,服装设计中这种拼接理念是设计者设计思维的一次新尝试,同时也是消费者在追求个性、强调时尚、注重品味的客观需求。当代设计者在应用拼接设计理念的过程中,不断对结构、面料以及色彩的拼接进行探索,并设计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而这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服饰的个性化需求,也推进了服饰设计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蕾.浅议拼接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5.

第12篇

关键词:绿色设计理念;室内设计;应用研究

前言

传统的室内装修设计理念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进行自然、经济与社会相符的人工系统的构筑。最重要的是满足人的需求,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但是这种设计理念是依靠对自然的掠夺来完成的,因为是为了追求最大程度的室内装修环境的优化,所以营建方式和设计理念,不是循环式的绿色设计。进行传统的装修设计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来完成对生态环境的优化,同时会排放出大量污染物。相比较而言,采用绿色设计理念大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设计理念。对于改善从工业发展时代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在本文将对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的应用进行详尽的分析。

1.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健康。由于工业革命以来的大量工业设施的运行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甚至已经开始制约着我国的社会的健康发展,应运而生的绿色理念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社会共识。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是人民的物质财富已经得到了极大满足,所以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对生活品质有所追求,也因此室内装修设计受到了人们的大量关注。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用绿色设计理念非常符合人们的生活品味,也符合社会健康发展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室内装修投入的资金在建筑工程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但是由于传统的装修设计是依靠大量资金以及人力物力,并且还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健康带来了极大隐患,所以实行绿色设计理念的必要性非常强烈。

2.绿色设计的概念以及设计原则

2.1绿色设计的概念

绿色设计的概念最初是在20世纪中期被人们所提出来的一种新型概念,其宗旨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怎样节约资源、合理有效利用能源以及如何保护环境,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其针对环境污染的预防进行全新的设计。通过对装修的选材以及搭配、通风以及温度控制、采光以及照明等因素进行综合的规划设计,在人与自然之间构建一种协调的发展机制,将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促进生态系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2室内绿色设计原则

在进行绿色设计时所提倡的原则有三个,分别是节约型设计原则、以人为本设计原则以及生态美学原则。这三种原则是绿色设计理念的执行核心,任何室内绿色设计都需要以这三种原则为基础进行展开。首先是节约型设计原则。顾名思义,这个原则就是倡导人们在进行绿色设计时尽可能的进行节约型适度消费。在进行设计时充分的将自然条件考虑在内,并且尽可能利用对环境无污染的资源和能源,选用无毒可再生以及可拆卸的装修材料。充分的将节约理念渗透到每一个设计环节之中。其次是以人为本设计原则。进行室内装修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给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所以在进行设计时要将传统设计理念中的过度设计和装修所带来的对人们生活的压抑情况消除,实现以人为中心,努力打造出绿色和谐的宜居环境。一个优秀的绿色设计是将人们的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进行交融的最好媒介。最后就是生态美学原则。生态美学就是在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中融入了自然因素,将室内的设计在保证适宜的采光、通风以及保温等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证适宜的光照,体现一种简约质朴的生态美,将自然环境中的生态移植到室内环境中来,将室内环境与自然环境自然融合,打造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

3.绿色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3.1室内设计室外化

人类最初就是直接在大自然中生活,所以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对于生活环境的追求也在向着最原始的自然环境转变。源于自然,最终回归自然,是人们对于自然的崇尚心理。在现在的城市建筑中,虽然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却将人们封闭在极小的空间中将人们的自由空间极大地缩小,这也越发的激发人们回到大自然的信念。在大自然中能够享受最美好的空气,作为人类的生存之根本,对于空气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尽可能的将室内的光照与通风与室外环境进行交流,打造出室内外一体的流动空间,方便人们获得清新的空气以及光照等,极大地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向往。

3.2室内绿化设计

绿色设计理念的重点就在于绿色,绿色代表着环保健康,所以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对于室内环境的绿化极为重要。现如今的绿化措施包括绿化植物的栽培以及室内绘画设计,通过这两种方法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以及充满艺术氛围的生活环境。

3.3人工照明与自然光设计

进行绿色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充分利用自然光,将自然界中的光照引入到室内,通过调整室内的窗户位置以及数量来实现。然后在选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以及其它节能灯具,打造节能自然的光照环境。

3.4绿色家具以及装饰材料选用设计

在进行室内装修设计的时候应尽可能选用无污染或者能够再回收利用的家具以及装饰材料,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选择有毒有害的建筑装饰材料,防止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家具的选择也是如此,保证对人身健康没有影响。现在的装修离不开人造板,在进行人造板的选择时要挑选那些经过国家认可的甲醛等有害物质释放达标的产品。

3.5室内模拟设计

将室内设计中的自然材质的肌理充分的展示出来,让人们在感受自然肌理的同时充分的感受到自然环境的气息,充分的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向往。除此之外,将自然景观以及怀旧简洁风格等引入到室内设计中也能够充分的还原最初的自然环境,使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的认可度以及舒适度大大提高。

4.结束语

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是建筑装修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也是一种必然变革。绿色设计理念对于现在的生活环境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新时展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其发展必然会更加迅速,极大地改善人们的额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胡霜霜.浅谈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9(21):139-140.

[2]曹瑞祺.浅谈室内设计中的绿色设计[J].美术大观,2009(10):104.

[3]徐俊,徐永成.浅析室内设计中绿色设计概念[J].科教文汇,2008(32):269.

[4]颜军.室内环境设计与现代生活[J].艺术百家,2010,(1).

[5]吴晓燕.室内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J].艺海,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