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22: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护理人员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生命体征,可了解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活 动情况,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及 护理提供依据[1]。生命体征的测量是对患者病情观察的基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护理技术 ,是《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要求护生重点掌握的护理操作技术,因此护理专业学生掌握正确的生命体征测量方法极为重要。
1 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我们在传统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实验室W习生命体征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体温测量前未将体温表甩到35°C以下,放置腋温表后,未协助患者屈臂过胸夹紧。测量脉搏时,未在桡动脉上方,测量时间不准确;测量呼吸时,没有将手放至患者诊脉部位做诊脉状,测量时没有真正测出呼吸,随便编造数字;测量血压时,忘记驱净袖带内的空气,缠袖带时太松,位置偏低;听诊器的胸件没有放在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向袖带充气时,将水银柱打的太高等,以致于到临床实习后临床带教老师反馈回来的问题是学生对生命体征的掌握不到位,甚者不会测量[2]。
通过调查对此问题的原因分析:①学生未能体会生命体征对患者的重要性;②学生认为测量生命体征比较简单,没有充分重视,练习时只是看而不动手操作;③学生练习时,过度依赖周围同学的指导,练习效果较差;④没有严格遵循操作步骤,敷衍了事;⑤忽略操作前的核对、评估和操作后的用物处置等,只做中间的操作步骤,没有完整练习操作的意识;⑥学生认为生命体征的测量不如打针输液有技术含量,所以不愿意进行操作[3]。
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原真性实践教学是把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技能的训练紧密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4]。
2 原真性实践教学的应用
"原真性"一词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具有深远影响的著名文献《威尼斯》,主要用于欧洲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是英文"authenticity"的译文,其意为:真实性、可靠性、确实性。目前,"原真性"作为术语,所涉及的领域已不仅是有关文物建筑等历史遗产,更扩展到自然与人工环境、艺术与创作、宗教与传说等,然而随着21世纪对中职教育的兴起与重视,它也逐步进入中职教育实践教学中。
"原真性"实践教学依据护理专业发展和护理职业岗位需求,以课程培养目标所设计的知识体系为基准,通过护理实践教学方案设计、校院评价体系构建、效果评估等手段,探索性研究在校院合作下有计划地选择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中职《护理学基础》护理实践项目移至临床一线教学的一种教学环节。
原真性实践教学具有三个层次核心:教学环境真实、设置情景相符、临床问题引入贴切。我们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将理论与实训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边做边教、学生边学边做,使真实的护理过程变为教学过程变,使实训练习与临床工作"零距离",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体验护理工作,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同时形成职业能力,有利于培养实用型、高技能护理人才。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是《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要求护生重点掌握的一门操作技术。在原真性实践教学中,带教老师提前让学生熟悉病例,带教老师床头示范正确的生命体征测量方法,不同的患者测量生命体征的方式和时间各异,如手臂受伤或过于消瘦的患者不适宜测量腋温;呼吸异常的患者要测组1 min;呼吸过于微弱的患者可以用棉絮放在患者鼻孔处;绌脉患者由2名护士进行测量;脉搏过于微弱及脉搏异常的要测足1 min等,同学们通过实例现场学习,错误的测量方法以及错误的数据会耽误患者的治疗,甚至错过最佳的 治疗期,通过临床实例让同学们重视生命体征的测量。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的让学生操作,让学生学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进行正确的生命体征测量。
其次带教老师现场讲解、提问,鼓励护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养成遇到问题多思考的习惯,培养护生观察患者变化及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原真性实践教学,在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实习护生从中学到的不止是正确的评估方法和操作方法,还有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及临床思维能力。
生命体征的测量采取原真性临床实践教学让护生在教学过程中置身于真实的案例、环境及情境中。它不仅是理论教学的验证、解释、补充和延伸,更进一步提高护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在学习和运用护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进行护理操作。可以达到提高护生病情观察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应急应变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自我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原真性实践教学还可以有效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护理技能操作都适用,因为原真性实践教学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桂平.两组学生对"生命体征"测量结果的差别[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0):20.
[2]Phyllis Brown Whitehead.Studying the Effects of the End-of-Life Nursing Education Consortium at the Institutional Level[J].Journal of hospice and palliative nursing,2010,12(3):184-193.
50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99-02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常见病症,其死亡率非常高。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机体生理功能下降,受到各种基础疾病的困扰,其预后情况较差。采取全面的急救护理措施,才能改善患者心功能,缩短进出急诊室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情况等。现将我院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效果方面的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1月到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5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在60-79岁之间,平均年龄(70.15±2.35)岁。发病时间1.5-3h之间,平均发病时间(2.79±0.72)h。对照组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60-76岁之间,平均年龄(70.54±4.53)岁。发病时间2-3.5h之间,平均发病时间(2.12±0.13)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作对比。
1.2方法
1.2.1病情观察与心理护理在急救中,首先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合理评估,给予患者实施心电监护、生命体征监护等,特别是老年患者大多存在悲观、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应该针对患者出现的各种身心反应,采取心理疏导方式,增强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信心。
1.2.2氧疗、建立静脉通路、止痛治疗护理在急救中给予患者采取给氧持续吸氧,根据患者病情控制适当的氧流量,以改善心肌缺氧,缩小梗塞面积等。同时,建立静脉通路,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确保抢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最短时间内将抢救药品迅速输注患者体内,并且留意静脉通畅情况,增强治疗效果等。在止痛护理中,在患者胸部剧烈疼痛的情况下,给予其哌替啶80mg肌肉注射,或者采取硝酸异山梨酯扩张冠状动脉,以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增加心肌血流量等。
1.2.3急救溶栓治疗与并发症护理在患者起病12h内,可采取纤溶酶原激活剂来进行冠状动脉内血栓溶解,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剂、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等。在急救溶栓治疗中,观察与记录胸痛消失时间、心电图sT段恢复情况等。在护理中,如患者出现心力衰竭、低血压、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及时反馈于医生,采取综合抢救措施,配合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等。
1.3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为(37.50±5.21)min,住院时间为(12.35±4.56)d;对照组进出急诊室时间为(48.23±6.35)min,住院时间为(15.36±5.57)d;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院内心肌梗塞复发率、病死率对比观察组院内心肌梗塞复发2例(7.14%)、病死1例(3.57%);对照组院内心肌梗塞复发5例(17.86%)、病死4例(14.29%);观察组患者院内心肌梗塞复发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护理前,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1 骨科急症概述
1.1 致伤原因 引起骨科急症的原因均为外伤性暴力,常见:交通事故伤,挤压伤,撕脱伤,绞榨伤,坠落伤,压砸伤,刀刺伤等。
1.2 分类 颅脑损伤;创伤性血胸;肢体离断;多发骨折,外伤合并血管损伤;开放性骨折;挤压综合征;颈椎损伤合并高位截瘫等。
1.3 特点 急性出血;合并休克;或伴有昏迷的颅脑损伤;有内脏损伤;呼吸功能障碍;或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丧失肢体功能;伴有严重脱水或代谢性酸中毒。
1.4 临床表现 骨与关节损伤:局部胀痛,疼痛,畸形,有骨擦音,患处功能障碍;神志与精神:轻型病人精神高度紧张,面色苍白,喊叫;病情危重者或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甚至昏迷;创口或伤口:形状大小深浅不一的伤口,有出血或血块,皮肤肌肉也可以受损;BP,P,R,SPO2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他:口渴尿少,或四肢冰凉灰暗,末梢血循环差。
2 护士的准备素质要求
2.1 仪表端庄,沉着冷静,工作有条不紊,与医生默契配合。
2.2 尊重、关心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能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得以及时解决。
2.3 急救器材及药品准备完善。
2.4 具有娴熟的护理技能,为抢救病人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2.5 具有安全防护意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2.6 严格医嘱执行制度。
2.7 护理记录单记录准确、及时、字迹清晰、记录内容客观,不涂改。
2.8 注重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及心理护理,得到更好的理解和配合。
3 急救流程
3.1 急诊病人进入科室,立即通知值班医生。沉着冷静的进行急救,保护病人隐私,做好自我防护。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心肺复苏
3.2 首先测量BP,P,R,SPO2观察神志,大概了解受伤的情况,既往病史,及时反馈给医生。
3.3 立即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并保持通畅,保证给药途径。并给心电监护及吸氧。
3.4 开放性伤口给予简单包扎,骨折给予简单固定,颈椎及脊柱骨折的禁止随意搬动,口内异物及时清除。
3.5 急诊采血:血常规,凝血像,输血前四项,急诊检验,抽血备血等。配合急诊心电图检查及各科的会诊。
3.6 视病情给予留置导尿,并观察尿色、尿量。
3.7 评估病人的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配合医生快速施救:抢救中稳定病人情绪,配合抢救
①创伤性休克:平卧、吸氧、保暖、适当阵痛;迅速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尽快控制活动性出血;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激素的应用;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观察神志,颅脑损伤的瞳孔,观察皮肤、口唇、甲床色泽、肢端温度,观察尿量30ml/h,说明休克有好转的趋势,需急诊手术者,抽血备血,急诊检验。
②颈椎骨折颈髓损伤的患者,注意保护颈部,颈托固定,观察呼吸四肢感觉及运动。
③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观察下肢感觉及运动情况,评估小便是否能解出,排尿障碍者给予留置尿管,并注意搬动。
④骨盆骨折患者出血量可达1000ml以上,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尿道损伤者观察排尿情况及尿色,腹膜后血肿有腹膜刺激征。
⑤高处坠落伤复合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情况,观察胸部头部腹部情况。
⑥挤压伤,观察腹部情况,肾脏及尿道损伤,观察尿色尿量即生命体征情况。
⑦开放性损伤撕脱伤,包扎出血,快速输液。
⑧合并颅脑损伤,观察神志瞳孔对光反射四肢活动。烦躁者,必要时给以适当的约束。
⑨四肢工作:高度肿胀,谨防骨筋膜室综合征,观察血液循环,皮温,颜色,动脉搏动情况,抬高患肢,对症治疗,必要时行切开减压术。
3.8 通过急救,患者病情平稳。进行下一步治疗或急诊手术及护理。继续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情况,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关键词:肾损伤,观察要点,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13-01
在泌尿系损伤中,肾损伤发病率仅次于尿道损伤,居第二位,在每年约5/100000。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为闭合性损伤,1/3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16例患者的年龄为10-50岁,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4例出现大量肉眼血尿,1例出现休克症状,8例腰部有瘀斑,1例出现肿块,1例孤立肾损伤。本组16例中4例行急诊手术,其余均采取保守治疗。
2 观察要点与护理措施
2.1 观察要点: ①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②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神志情况。③观察并记录患者腰腹部体征、局部肿块进展情况。④注意观察患者尿液的色、质、量及排出血尿的浓度变化。⑤注意观察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的变化及肾功能变化。⑥注意观察皮肤情况,预防压疮及感染等并发症。⑦观察抗生素、止痛、镇静、止血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
2.2 护理措施
(1)术前及采取保守治疗的护理措施:①肾损伤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待尿液转清后继续卧床2周以上。②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③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变化。④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⑤有肿块者,准确测量并记录大小,以便比较。⑥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富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适当饮水,保持排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导致继发性出血。⑦尿管保持通畅,妥善固定,预防逆行感染,观察并记录尿液的色、质、量,行尿道口护理一日2次。⑧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树立其恢复健康的信心。⑨做好术前常规检查,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10加强生活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行局部按摩预防压疮和下肢血栓形成。
(2)需行手术治疗的术后护理措施 ①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一次。②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保持切口敷料包扎完整,无脱落,无渗出。③保持各引流管引流通畅,妥善固定于床旁,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24小时引流量<10ml可拔除引流管。④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⑤加强基础护理,做好患者清洁,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发生,做好口腔护理,满足患者生活需要。⑥尿管定时挤捏,保持通畅,妥善固定,预防逆行感染,观察并记录尿液的色、质、量,行尿道口护理一日2次。⑦术后禁食;排气后进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食。饮食要营养丰富,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⑧肾切除患者术后卧床休息1-2天后,可逐步下床活动;肾部分切除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周。
3 小结
肾损伤的治疗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保存肾组织及其功能,尽量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所以其主要就在于对生命体征和血尿的观察,而对肾损伤患者加强生活护理、管路护理和相关的常规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马英莉.肾脏损伤的动态观察与护理 [期刊论文] 河南外科学杂志2003(04)
1.1方法
1.1.1心理干预由于妊高征对孕产妇及妊娠结局均有一定影响,患者在得知其患病后常会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导致血压波动较大,给患者自身带来不利影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心理状况与其进行沟通并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消除患者思想顾虑,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
1.1.2子痫护理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及生命体征变化,发生子痫后禁食并取头低侧卧位,帮助患者将口鼻内分泌物及痰液吸出,同时做好口腔、皮肤及外护理,遵医嘱给予降压、解痉、镇静、利尿等药物,待子痫控制后考虑是否终止妊娠。
1.1.3分娩期护理妊高征患者多伴有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血压波动较大。护理人员在患者临产前应密切观察其血压及病情变化情况,对采取顺产的妊高征患者要做好产前评估,建立常规静脉通道,采取剖宫产的妊高征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教育,告知患者分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减轻分娩期间应激反应程度。第一产程密切监测胎心及宫缩情况;第二产程给予持续吸氧,同时给予胎心监护及血压监测;第三产程要预防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给予产妇缩宫素10~20U肌肉注射。
1.1.4产后护理分娩后帮助患者更换被服,加强会及皮肤护理,定时帮助患者翻身,防止压疮的产生,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定时监测患者血压,做好口腔护理,注意尿量及尿色,若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立即报告主治医师。
1.2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14d后血压和妊娠结局。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妊娠结局
观察组患者早产、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关键词:颅脑外伤;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9-0156-02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其特点是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护理难度大等,因此要求护士在护理上要细心、周到、全面,配合医生使每一位患者得到最佳的康复。本文通过回顾性总结2005年9月~2006年12月期间我院救治的颅脑外伤患者94例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提出挽救病人生命的急救及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9月~2006年12月本院共收治颅脑外伤患者94例,其中男65例(69.1%),女29例(30.9%);年龄5~70岁,平均年龄36.3岁;其中颅底骨折5例,颅骨骨折71例,脑挫裂伤17例,硬膜外血肿25例,脑内或硬膜下血肿9例,头皮血肿79例;受伤原因中车祸49例,摔伤16例,击伤15例,砸伤 6例。
1.2 受伤及到院时间
8h以内者67例,占71.3%;8h以上者27例,占28.7%。
1.3 GCS评分
GCS积分3~6分39例;7~10分22例,11~15分33例。
1.4 急救措施
迅速准确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言语表达能力、肢体活动状况、瞳孔反射及患者对伤情或症状的耐受程度等,对受伤程度做出及时判断,迅速果断处理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伤情和症状,及时转入神经外科ICU,给以严密监护。
2 结果
所有患者入院后即进行头颅CT检查,诊断为脑挫裂伤,颅骨骨折并硬膜下、硬膜外血肿。急诊行击大颅骨瓣开路探查血肿清除术82例,保守治疗12例,死亡2例,好转12例,痊愈72例。
3 护理
3.1 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和评估
3.1.1 严密观察患者意识
意识是颅脑外伤最重要的观察指标之一,意识障碍程度越深,表示颅脑损伤越重。意识的观察常通过询问、交谈及检查痛觉、吞咽反射等进行,本组病例GCS评分≤6分者39例,除了严密观察神经功能外,还应对生命体征、瞳孔进行监测。
3.1.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不但反映颅脑损伤的轻重进展情况,同时也能反映有无其它合并伤的存在。如收缩压升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慢而深大,可能是颅内压增高的代偿反应,中枢性高热可能是丘脑损伤。
3.1.3 严密观察瞳孔
瞳孔变化是评估颅脑外伤程度及病情变化的关键之一,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往往提示脑疝;两侧瞳孔极度缩小,对光反射消失,多为脑桥损伤。本组15例通过护士认真、仔细地观察,及时提醒医生,争取手术时机,挽救了患者生命。
3.1.4 严密监测颅内压
颅内压增高的最典型体征是头痛、喷射状呕吐、视水肿,应当对重症患者实施颅内压时时监测,当颅内压高于5.30 kPa时,应报告医生及时采取措施。
3.2 加强对呼吸道的护理
呼吸道护理的重点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预防肺部感染,必要时早期实施气管切开,可防止分泌物及食物误入气管,可作雾化吸入,bid,同时在吸入液中加入庆大霉素,吸入气体的温度一般在32℃~34℃,湿度45%~65%。同时,要彻底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血液,从口腔、鼻腔或气管插管处,深入气管内吸痰。吸痰动作要轻柔,吸痰要彻底,头偏向一侧,定时翻身拍背,一般2h1次。深昏迷者必须抬起下颌或放入通气道,以免舌根后坠,阻碍呼吸。
3.3 加强引流管护理
对开路探查术后硬脑膜下或硬膜外引流管赢密切观察每日引流量及颜色,保持引流管畅通,若切口处有较多渗出物,而引流量较少,应检查是否发生引流不畅。保持引流管周围部位的清洁干燥和引流管密闭,及时处理引流液,引流装置应始终处于切口部位以下,以防引流液逆流引起感染。留置导尿管患者应每日冲洗膀胱,并清洗尿道外口,对尿道有分泌物者要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4 严防并发症发生
由于脑手术采用电凝止血,一切因护理不周而引起颅内压骤然增高,都可使止血处再次出血。术后护士必须严密观察,一旦发现有出血症状,立即告知医生,做好再次手术止血的准备。丘脑下部、脑干及上颈髓病变或损害均可引起中枢体温调节失常,临床以高热多见,偶有体温过低,甚至低于32℃。术后48h内严密观察有无中枢性高热的出现,一旦出现采用物理降温,及时采用冬眠、低温治疗。
3.5 加强患者营养补充
一般颅脑手术后,病人很快清醒且病情平稳者,术后1日可进流质软食物,2、3d给半流饮食,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原则是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从静脉补充氨基酸、脂肪乳剂、白蛋白等。脑外伤术后都要经过脑水肿期,大量输液有加重脑水肿的危险,所以术后输液量成人以每日1500~2000mL为宜,其中生理盐水500mL。
参考文献:
[1] 顾沛.外科护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96.
[2] 洪素风.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亚低温治疗的护理[J].护理学,2001,16(12):723.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 心内科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 066599
【摘 要】目的:探讨将人文护理用于急性左心衰揭的患者, 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 年2 月至2014年2 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揭患者108 例, 详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0 例、观察组58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文护理, 比较2 组护理效果。结果:发现2 组患者生命体征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观察组生命体征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及希望预期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实行人文护理能显著改善急性左心衰揭患者的症状,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帮助。
关键词 心衰;人文护理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占因病死亡总数的50% 左右,急性左心衰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1] 现代综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措施包括:教育、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运动锻炼、情绪控制及自我监控[2-4] 等。疾病的治疗更离不开积极有效的护理,现将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揭患者108 例采用人文护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 年2 月至2014 年2 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揭患者108 例,其中男62 例, 女46 例;年龄最小 50 岁 ,最大 83 岁 , 平均年龄 61 岁。各样本之间一般情况差异经处理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0 例、观察组58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数据分析均无明显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
心率(HR)、平均血压(MBP)、呼吸、PaeoZ、paOZ、血氧饱和度(SaOZ) 等。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8 例患者均在相应的治疗后好转出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情况见表1。
3 讨论
人文关怀护理是将“以人为本”作为护理核心,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是对人的尊重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人文护理就是把传统的护理增加了人文色彩,是对护理功能的增加,内涵的丰富,内容的充实,是医院提高医疗质量的基本条件。
通过表1 我们可以看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 其各项生命体征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人文护理能显著改善急性左心衰揭患者的症状,能有效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了解,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帮助,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袁静. 急性左心衰的诱因分析及护理措施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4):63-64.
[2] 张军平, 许颖智, 李明, 等. 四妙勇安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 中医杂志,2010,51(1):72-74.
【摘要】脾破裂病人的病情危重,若不及时抢救就会带来不勘设想的后果。对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密切配合医生、分秒必争、是抢救脾破裂的关键。休克病人应立即建立二组静脉通道,等休克改善后,诊断明确,立即手术,这样即挽救病人的生命,也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对手术后病人,尽管病情复杂多变,只要我们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科学的临床护理知识及娴熟护理操作,就能使患者病情变化的每个细节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准确处理,再加上病人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就能使无数患者生命得挽救,、重新走向工作岗位。
【关键词】脾破裂 抢救 护理
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交通事故也相应争多,从而发生外伤性脾破裂的机会也增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遇到脾破裂患者时,我们护理人员应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稳的配合医生做好病人的抢救工作,特别是术前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1 术前观察与护理
1.1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抗休克,做到分秒必争,全力抢救 (1)密切观察T、P、R 、BP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每隔半小时监测生命体征一次。(2)对休克代偿期的观察:由于病人微血管痉挛,表现为面色仓白,脉搏细弱,口唇及四肢末稍轻度发绀,皮肤湿冷,表情淡漠有时烦躁不安,但血压正常或轻度上升,此期临床上易被误诊,造成处理不当,使病人进入休克而增加抢救难度,故应加强观察。(3)尿量:放置尿管,记录尿量及观察血液灌注情况等。(4)注意肝破裂与脾破裂的鉴别观察。当病人头晕、乏力、脉搏加速和左上腹突发性剧痛,应及时报告医生,否则会延误抢救,(5)实验室检查和观察,有其是对RBC和Hb的变化进行连续性动态观察,如果RBC男性低于3.2x1012/L,女性低于2.8x1012/L,Hb低于90g/L而且有继续下降的趋势,说明腹腔内出血,有脾破裂的可能。
1.2补充血容量的护理 脾破裂容易造成失血性休克,血容量明显不足,快速输液输血是抢救休克的主要措施之一。应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一条快速扩容,另一条依据病情静脉给药。休克病人的静脉常瘪陷,穿刺针头固定要牢固,并要掌握输液原则。补液少而慢不能纠正休克,补液快而多则可引起心衰和肺水肿 ,应依临床指征来判断,随时调整滴数。在抢救休克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其治疗效果,血容量是否补足,组织灌注情况如何。
1.3 心理护理 导致脾破裂的原因均是意外的,病人毫无思想准备,容易产生震惊,呆傻愤怒、焦虑等思想,常表现为烦燥不安、紧张、恐惧。护理人员应解除病人的思想负担和悲观心理,并介绍同类病人的治疗及恢复情况,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使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1.4 做好基础护理 (1):因腹部外伤致腹部疼痛 ,以及腹腔积液使膈肌抬高,从而影响膈肌的活动及腹腔容积,导致呼吸运动及肺活量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最有利的是头腿抬高与平卧交替使用,这样可以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也可以改善呼吸。(2)保暖:休克病人因其周围循环衰竭,体温常低于正常,四肢厥冷,应盖棉被或提高室温,不易用热水袋加温,因其可致烫伤,也可使周围血管扩张,加重休克,而且过度加温还可增加组织耗氧量,加快分解代谢,影响抗休克的治疗效果。(3)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于氧气吸入是抢救休克的重要环节,提高血氧饱和度、保证重要脏器的供氧。
1.5 积极配合手术进行护理 创伤性脾破裂伴休克病人除扩容与适当补液外,止血是关键,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迅速做好术前工作,如交叉培血、凝血分析检查、备皮、留置导尿,青霉素与普鲁卡因皮试等,并执行术前医瞩,及时通知手麻室做好接待工作。休克病人 迅速扩容止血外,应纠正酸中毒,在抗休克和做好术前准备等综合护理下,都能在20-30分钟内进行紧急手术,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2 术后观察与护理
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病人回病房后,继续观察病情,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护,术后每30分钟至1小时测量BP、T、P、R一次,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酌情减少测量次数;合理安排输液,调节水电解平衡;隔下感染是脾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故术后需加强对隔下感染的观察及护理以降低死亡率。
2.2 疼痛的观察与护理 疼痛是机体对侵袭的防御反应,术后早期病人表现为切口疼痛、术后第一天切口最痛;当肠蠕动开始恢复时,病人有腹胀及腹膜牵拉痛 ,此时可适当使用痛药,并鼓励病人深呼吸,同时可抬高床头30度以减轻疼痛,病人咳嗽时,如果有痰时,双手压住病人刀口,让病人把痰咳出来,防止肺炎形成。
关键词 宫外孕 急救 护理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发育时称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在异位妊娠中,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1]。2006年8月~2010年2月收治宫外孕患者89例,在急救与护理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积累了一些可行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89例患者,年龄18~42岁;多发年龄20~30岁(82%);均有不同时间的停经史,停经20~30天56例,31~50天30例,51~71天3例;腹痛数小时80例,24小时以上9例;均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后穹隆穿刺出不凝血75例,化验血β-HCG>50mIU/ml者75例,尿HCG均为阳性,失血性休克30例。本组89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
急救与护理
迅速分诊:根据患者主诉和临床表现,询问病史,如血压下降或阴道出血增多、腹痛加剧、坠胀感等,及时报告医师并作处理,同时做好记录,迅速准确做出分诊,组织专科人员及时救治,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
抗休克:患者出现面色苍黄、出冷汗、四肢冰冷,甚至意识不清、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症状,应立即给予平卧位,头胸部抬高约20°,下肢抬高约30°,以增加回心血量,保证各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保持安静,给予保暖,吸氧,尽快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快捷输入平衡液、代血浆、全血等保证有效循环血量,纠正酸中毒,预防感染,尽可能缩短低血压时间,以免肾功能受损。监测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休克早期患者易出现烦躁不安,护士应采取保护措施,及时巡视,以防坠床。
心理护理:宫外孕患者起病急,病情凶险,无思想准备,易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尤其是初次怀孕的年轻患者,对以后的生育问题特别关心,护士要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耐心讲解,尽可能解除其心理负担,简洁明了地向患者家属讲明关于手术的必要性,保持周围安静有序,减少和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协助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方案,使之主动配合手术。
做好术前准备:患者经HCG测定与B型超声检查及阴道后穹隆穿刺结果分析诊断、确诊,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必须抓紧时间做好术前准备,实行急诊手术治疗,自发病至手术时间越短,其治疗效果越好。遵医嘱给予血交叉备血,腹部备皮,术前留置导尿管,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生化免疫化验,肌肉注射术前药,术前准备完毕,再次核对患者的各种检查及知情同意书,由专人护送入手术室,详细交代患者病情,同时根据麻醉要求铺好病床,准备接患者返回病房。
术后护理:①床边交接班:患者术毕返回病房时,应向麻醉师了解患者的麻醉、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情况。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与深度,检查输液、腹部切口、阴道流血、输尿管固定情况。背部麻醉管是否拔除或保留。镇痛泵用否等,认真做好记录。②:一般常用连续硬外麻醉方式,术后需去枕平卧6~8小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遵医嘱可给予吸氧。若全身麻醉尚未清醒前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旁,稍垫高一侧肩胸,以免呕吐物、分泌物呛入气管。蛛网膜下腔麻醉者,去枕平卧12小时。如果患者情况稳定,术后次晨可采取半卧位,有助于腹部肌肉松弛,降低腹部切口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呼吸,增加肺活量,减少肺不张的发生。③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者意识及肢体感觉的恢复情况,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协助患者维持正确的,鼓励患者活动肢体。每2小时翻身、咳嗽、做深呼吸一次,有助于改善循环和促进良好的呼吸功能。观察腹部切口渗血及阴道流血情况,正常术后有少量阴道流血,但不能超过月经量。④观察生命体征:通常术后每0.5~1小时观察生命体征一次并记录,直至平稳后改为每4小时1次,术后至少每日测生命体征4次直至正常后3天。术后1~2天体温稍有升高,一般≤38℃,此为手术后正常反应。术后持续高热或体温正常后再升高则提示可能有感染存在。⑤观察记录尿量:一般术后24小时拔除尿管,身体虚弱者可延长至48小时,术后患者每小时尿量至少>50ml,每小时
讨 论
宫外孕因发生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故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急诊观念,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准确地测量生命体征,使患者及时得到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减轻休克的发生。当休克发生时,应配合医生争分夺秒,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液体及药物尽快输入,使休克及时得以纠正。力求快捷完成术前准备,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还应重视心理护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实施最佳的处理方案,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与后遗症的发生。
[关键词] 无痛人工流产术;护理;芬太尼;丙泊酚
[中图分类号] R473.7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c)-099-02
110 cases of painless abortion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CHEN Zhennü, YE Chenmei, LI Yanmei
(Department of Nursing, Dalingshan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52381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of close monitoring and good care and painless abortio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110 cases of voluntary required to use Fentanyl, Propofol painless abortion in early pregnancy women, while for active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care. Results: All mothers smoothly through the surgery, less bleeding, shorter operative time, analgesic efficiency was 100%. None of them occured infection because of improper care or surgery, anesthesia complications; after surgery were observed 30-60 minites later, accompanied by their families safe discharge. Conclusion: The elimination of the maternal painless abortion artificial abortion fear. In the absence of pain stimulation, greatly reducing the damage to the body, while a good observation and care contribute to maternal body recovery.
[Key words] Painless abortion; Care; Fentanyl; Propofol
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简称无痛人流术) 指采用一定剂量的镇静镇痛剂,使产妇在无痛苦的状况下进行人工流产术[1]。在流产术中,人性化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人性化护理注重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尊重产妇的权利和人格,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产妇对护理服务的需求[2]。我院于2009年6~12月共施行110例无痛人工流产术,都进行了合理的观察与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6~12月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产妇110例。无心肺等器质性疾患,年龄18~40岁,平均26.3岁,体重42~71 kg。术前行血常规、B超检查,确定是否宫内妊娠。血常规、白带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无异常,无手术及麻醉禁忌证,无急慢性器质性病变,无高血压、心脏病。
1.2 流产方法
产妇入室后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SpO2。选择左前臂腕部、手背静脉穿刺,先静脉注入芬太尼1 μg/kg,1 min后再注入丙泊酚以1.5~2.5 mg/kg。待产妇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根据手术情况,术中分次追加丙泊酚0.1~0.3 mg/kg,以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麻醉达到一定深度至手术结束,术中吸纯氧(O2)5~10 min直至清醒。术中监测生命体征。
1.3 护理措施
1.3.1术前护理嘱手术者术前3 d禁性生活,术前禁食水4~6 h,详细询问病史,耐心讲解手术的安全性,打消患者的恐惧心理。手术产妇的焦虑、恐惧程度,主要取决于其对手术的认识和术后并发症的担心程度,术前给产妇耐心、详细解释手术方法、术后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产妇做好心理准备。多给产妇关心、理解、支持及鼓励,让其减轻心理压力,待其如亲人,使其产生良好的心理,有助于消除顾虑,增强自信心。检查有无无痛人工流产禁忌证,如生殖器急性炎症,宫颈炎,霉菌、滴虫性阴道炎等,如没有此类禁忌证方可手术。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舒缓产妇紧张心理。不良环境会增加产妇的思想顾虑而影响手术;反之,良好的环境会使人心情舒畅,消除恐惧、顾虑。保持手术室安静、静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被服整洁,医护人员着装整洁,用语文明,不在室内随意闲聊、嬉笑、大声喧哗。让产妇更好地适应环境,减轻恐惧、焦虑情绪。术前禁食6 h,询问有关药物过敏史,备齐各种抢救药物及设备,测量T、P、R、Bp,使用无创心电监护常规监护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协助产妇摆好截石,选择粗直静脉穿刺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给予低流量吸氧,指导孕妇深呼吸,身心放松,待孕妇心态平稳后麻醉师开始用药。
1.3.2 术中护理麻醉成功后,应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严重舌后坠产妇,可放置鼻咽气道。患者发生呕吐,将其头偏向一侧吸除呕吐物。保持输液、给氧通畅,注意防寒,保暖,配合医生尽快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术。麻醉师静脉注射芬太尼后,受术者大都有头昏的感觉,这时可一手轻握受术者的手,一手按摩其头部,使其有亲切感、安全感。待麻醉师按每公斤体重1.5 mg的剂量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后20~30 s,受术者进入睡眠状态,手术开始。麻醉成功后,应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严重舌后坠产妇,可放置鼻咽气道。患者发生呕吐,将其头偏向一侧吸除呕吐物。保持输液、给氧通畅,注意防寒,保暖,配合医生尽快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术。因大部分产妇清醒后有头昏、全身无力,偶有四肢颤动,此时守护产妇床边,防止坠床,并给予保暖防受凉,待休息20~30 min症状可自行消失。观察生命体征、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2 h后,无任何不适方可离院。
1.3.3 术后护理手术完毕后可唤醒产妇,协助患者穿好衣裤。将患者护送到观察室,给予舒适卧位,注意保暖,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嘱其继续休息30~60 min后,产妇意识清醒,头昏、嗜睡、乏力完全消失,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症状,能独立行走,方可离医院回家。指导产妇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盆浴,注意保暖;按医嘱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衣裤及卫生巾;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
2 结果
所有产妇平稳度过手术,阴道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镇痛效率100%。110例无一例因为护理不当而出现感染或手术、麻醉并发症;经术后经观察30~60 min后,由家人陪同平安离院。
3 讨论
无痛人工流产是可以避免疼痛刺激而引起的人工流产综合征[3]。由于受术者在手术时刻能在安静入睡的状态下进行手术,因此可得到受术者配合,可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如子宫穿孔、人工流产综合征。这种手术解除了人工流产术患者的痛苦,减少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术后恢复快,受广大育龄受术者的欢迎[4]。同时施行无痛人工流产者往往因缺乏相关知识而感到恐惧,医护人员要耐心地解释,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告知无论是麻醉还是手术操作都是很稳定安全的。
[参考文献]
[1]王萍,张丽清,王艳华.无痛技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4):239.
[2]高新明,陈瑞生,伍彩霞,等.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所致并发症及处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1):37.
[3]王介莹,李文静.芬太尼、丙泊酚用于无痛流产的临床观察[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9):25.
[4]王灵霞.人工流产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2(2):53.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肺栓塞抢救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06-01
菏泽市中医院骨科于2012年9月治疗右侧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肺栓塞的危重患者1例。现将抢救治疗及护理心得作如下报告:
1病例资料
老年患者,男性,70岁,因右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年。于2012年9月2日住我院骨科治疗,神志清,精神可,生命体征平稳。入院常规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无异常。确定无明显手术禁忌,于2012年9月4日在我院行右侧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成功,术后给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生素防感染,2天后硬膜麻醉植管拔除8小时之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单位皮下注射,一天两次。2012年9月9日,病人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呼吸困难,胸闷,憋气,胸部疼痛。查体:P96次/min,R32次/min,BP90/60mmHg,心电图正常。经呼吸内科,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主任医师全院会诊,诊断为术后并肺栓塞。给予高流量吸氧、止痛、镇静,选用血管扩张剂、溶栓、抗感染等治疗,患者转危为安,住院46天,康复出院。
2抢救与护理
2.1休息病人取半坐卧位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谢绝探视,第2周可在床上活动。
2.2根据血氧饱和度指数控制吸氧浓度,至疼痛减轻或消失,将吸氧浓度减到3~4L/min而血氧饱和度指数保持到95%以上,直至撤掉氧气供应,血氧饱和度指数达到正常标准。
2.3检测生命体征的变化。①给予生命体征检测,呼吸机随时待命。专职护士护理。按照特级护理标准执行,观察病人呼吸胸闷,胸部疼痛缓解的程度。患者咳嗽,咳痰,肺部听诊的改变情况都详细记录。生命体征平稳后每一小时检测生命体征一次。病程中,出现呼吸困难一次,伴有胸闷胸痛症状,心电图无异常,血氧饱和度为80%~86%,加大吸氧量7L/min。同时给多索茶碱茶碱0.1g、654-210mg静脉注射、地西泮10mg、强痛定100mg肌注。10分钟后症状明显减轻,病情稳定。②及时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并及时向医生汇报,配合治疗。③密切观察溶栓治疗,有无出血情况,观察伤口有无继续渗血,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每日定时做尿常规和大便隐血试验。每日常规检测凝血分析及D-二聚体结果,防止并发症。
2.4病程中,禁止患者剧烈活动,遵照医生医嘱,治疗原发病。
2.5呼吸道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每2h协助病人叩背排痰1次,每日雾化吸入2次使痰液稀释易咳出。有痰不能咳出给予及时吸出,呼吸平稳指导病人深呼吸运动,使肺早日膨胀。同时帮助患者进行易受压部位按摩每次十分钟,一天三次,防止褥疮的发生。
2.6饮食护理给低脂、低钠、清淡易消化流质饮食,少食多餐,少食速溶性易发酸食物。老年患者卧床,活动量减少,易导致肠蠕动减低,便秘及腹胀情况,督促患者多食水果及粗纤维食物,起降灌肠两次,两周后,大小便正常。
作者:袁世琴屈莉 单位:三峡大学人民医院
在临床观察与护理中,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加强对患者神态和瞳孔的观察主要观察患者瞳孔直径的变化,以及对光的反应灵敏程度,有些患者在术后会出现瞳孔进行性散大现象,对光的反应不够灵敏,甚至消失,出现精神障碍等情况[1]。此种现象会提示患者有可能出现了继发性出血,远隔部位有血肿发生的可能。患者瞳孔若经过观察后继续扩大,应立即告知医生,并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降低颅内压。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一般出现较晚,无原发性昏迷的患者,其体征是随颅内继发性病变的发展而变化。脉搏、呼吸、血压的改变,提示颅内压增高。早期脉搏、呼吸加快,血压上升;颅内压继续升高则呼吸慢而深,脉搏慢有力,血压正常或偏高,若再升高至脑疝形成则呼吸、循环衰竭。所以,在脑疝前期观察到生命体征变化,有助于医生对颅内血肿做出早期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后,体温可在数小时内升高,一般在38°c左右,则有助于诊断;脑挫伤也可出现37~38°c的吸收热;如果伤后3~4d出现体温升高,应考虑感染。
加强对患者头痛和呕吐的观察头部软组织的损伤,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挫伤等都可以引起头痛、呕吐。如果头痛剧烈,呈进行性加重伴呕吐频繁,同时意识障碍或生命体征的变化,应疑为颅内血肿的先兆,要立即报告医生。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肺部感染是无原发性昏迷的严重颅脑损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由于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昏迷,不能自行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易坠积于肺底而发生坠积性肺炎,口腔会沉积较多的痰液,从而发生窒息死亡[2]。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床旁放置一些抢救器材和药品,如吸痰器、粗细吸痰管、开口器、氧气等,并将患者的头向一侧偏斜,患者如出现呼吸不规时,要立即告知医师并采取措施进行抢救。3.5口腔护理每天用生理盐水为患者的口腔进行认真地擦洗,从而将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进行有效清除,防止患者出现真菌感染而形成口腔炎。
皮肤护理由于患者需要进行长期卧床的休息,其身体的受压部位容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从而使局部肌肉或皮肤缺氧以及缺血,并引发压疮,因此,护理人员应为患者经常翻身,最好能够每2h进行1次翻身,对患者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按摩持续时间为5min左右,并患者涂擦爽身粉,要经常更换患者的被褥以及衣服,每天为患者进行2次擦澡,从而促进患者局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强皮肤抗病、抗压疮能力。饮食护理若患者昏迷时间较长,需要为患者进行鼻饲以维持营养供应,每次鼻饲间隔时间为2h左右,每次300mL左右,每天总量控制在为2000mL以内,为患者所准备的流质食物的温度应控制在为38至40℃,每次鼻饲后,要用温开水对患者的导管进行冲洗,鼻饲用物应严格消毒以及保持清洁,每天更换1次用物,患者若有高热出现,应静脉补充水和电解质,患者所食用的食物应为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流质食物,为患者进行鼻饲前,要从患者体内抽取少许胃液,以观察胃液颜色判断患者消化道有无出现发生,如抽出胃液为咖啡色,则提示可能出现了上消化道出血[3],此时应立即为患者停止供食,并按照医嘱进行止血治疗。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护理人员要时刻保持患者头部引流管的通畅,并不要让引流管受到扭曲、牵拉,引流装置的位置要低于切口部位,若切口处渗血,而引流量不多,此时,护理人员应检查引流管,查看有无堵塞,引流物的颜色、量及性质应严格做好记录。总之,对于无原发性昏迷的严重颅脑损伤患者,我们在观察和护理患者的过程中,需熟悉患者的临床个性和临床共性,对患者的并且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为医生的诊治提供准确的依据[4],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将各种护理技能和技巧进行熟练地应用,尽量提高效率,从而使患者的治疗得到及时、妥善的安排,促进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