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22: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药品成本核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及地方政府为解决药品生产、流通、核算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及措施。2012年1月1日起实行的医院新会计制度,取消药品进销差价,药品改按进价核算;国家近年来出台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低价药品目录;部分省份实行的集中招标采购和带量采购。这些政策及措施的出台和推行为规范药品市场、加强药品核算管理起了积极的作用。以此为契机,文章结合目前我国医院药品管理和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帮助医院加强药品规范化管理和药品核算。
[关键词]
医院药品管理;成本核算;药品收入
1引言
作为医院重要的流动资产———药品,是医生为病人有效治疗的手段之一,同时,药品收入是医院医疗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成本也是医院经营成本的重大组成部分,加强对其管理与核算,对医院的医疗安全、资产安全、成本控制及降低病人负担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严格药品管理,加强药品成本控制对于促进医院技术水平、提高医院管理能力、提升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着重大意义。
2医院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在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各医院经过多年不断发展,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药品管理也逐步规范,但当前我国部分医院对药品的管理和核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1医院药品管理组织不健全、结构不合理
一些医院药品管理组织架构体系不健全、不合理,造成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导致职能交叉缺失或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改进措施:建立医院药品四级管理组织结构,第一,在医院领导下成立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成员由院长、分管院长、药剂科成员、临床各科主任、纪检、审计、财务人员组成,院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定期召开会议,审核批准医院药品各种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医院药品使用目录,审议医院药品新品的引入,以及药品管理的其他重大事务;第二,分管院长主要负责药品采购计划的审批,临床急需药品引入的批准,药品部门财务报表的审批,以及临床用药的管理;第三,药剂科成员由药剂科主任、采购员、药品会计(由财务科派驻)、临床药师、药库管理员构成,主要负责日常药品的计划、采购、入库、核算、指导临床用药等工作;第四,门诊、住院药房,成员由各药房主任和发药员组成,负责日常药品的调拨和住院病人处方、医嘱的审核、发药。
2.2医院药品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执行不力,形同虚设
第一,建立医院常规药品使用目录,完善药品新品种引入机制和流程,明确各机构职责。目前部分医院药品在用品规范混乱,引进药品新品随意性较大,一方面造成满足不了病人治疗需要,另一方面造成药品部分品种多余、滞销、积压浪费,不必要地增加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差错的概率,提高了医院药品的经营成本,甚至为不良产商临床促销的违法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改进措施: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根据国家和地方基本药物目录,由医院临床各科室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治疗需要,提交本科室药品使用品规,交由药剂科汇总,药剂科对各科室提交的药品品规,对照相关政策和制度,进行审核整理汇总,形成医院药品使用目录初稿,交由分管院长审核同意,同意后再交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审议,管理委员会各成员对药品目录初稿中的各品规要严格审查,重点审核药品各品规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审核通过交由委员会主任批准执行,形成本院的药品使用目录。另医院每年可定期根据此流程,调整完善药品使用目录,以满足医院业务发展及病人治疗的需要。药品目录出台后,医院药品的采购、使用必须严格在目录品种范围内。对于不在目录范围内的品种,病人确实治疗急需,由医生填写药品临时采购报告,详细说明病人信息、使用品种、剂量,科主任签字同意后交由药剂科审核,审核通过后再上报分管院长批准同意采购。第二,调整完善医院药品流通流程,制定药品采购计划工作制度。部分医院药品采购流程不合理,责任不明确,经常造成部分药品断货,直接影响临床治疗用药,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另外部分品种滞销积压,造成报费损失,提高药品经营成本。改进措施:制定药品采购计划工作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各医院可根据业务需要,仓库储存条件,每月形成2~3次批量采购计划,由仓库管理员根据前期药品消耗量,结合医院药品现有库存量,另考虑到医院病人季节性、周期性等特点,出具药品采购计划稿,交由采购员整理,采购员对计划采购稿进行初步审核,根据医院采购目录制作采购计划表,按各采购公司详细列明药品名称、规格、产地、数量,形成的计划表交由药剂科主任审核,药剂科主任重点对医院的急救品种采购数量结合库存量进行考量,并对其他品种采购量根据有关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最后上报分管院长批准同意后采购。另可建立对医药公司供货情况的考核机制度,避免医药公司供货不及时、故意不供货等行为。第三,调整完善药品入库入账流程,引入先进的药品管理核算信息系统。现今部分医院管理核算信息系统设计不合理、不完善,造成内部控制不到位,出现监管漏洞,时有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情况出现。改进措施:根据医院药品工作制度、流通流程,引入先进的药品管理核算信息系统,形成药品三级账管理核算方法,财务科负责药品总账的核算管理,药剂科(药品会计)负责药品明细账的核算管理,仓库管理员负责实物账的核算管理。药品采购到货后,由仓库管理员根据到货清单对药品进行挂账入库后通知采购员进行审核确认,采购员根据验收记录,详细核对每个品种品名、规格、产地、价格、数量,无误后在信息系统上确认,完成药品的挂账入库,增加药品的实物库存,药品会计根据采购员、审计审核合格的发票,在挂账入库的记录中对药品进行冲正入账,同时重点核对药品的价格。第四,制定药品价格调整工作制度。部分医院存在药品价格管理混乱,调整随意,责任不明确。改进措施:制定药品价格调整工作制度,完善调整流程。采购员根据国家价格政策、地方招标采购目录或询价记录(询价流程由纪检、审计人员参与)制作药品价格调整目录,由纪检、审计人员、药剂科主任审核签字后上报分管院长批准同意,同意后交由药品会计人员在药品管理核算信息系统中执行调整。第五,调整规范药品核算方法。部分医院存在药品核算方法混乱,有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不能正确地反映药品经营成本。根据2012年1月1日起实行的医院新会计制度,取消药品进销差价,药品改按进价核算,建议医院实行实进实出会计核算方法,这样能够正确核算反映药品的经营成本。第六,明确药品实物负责人,建立药品定期盘点制度。部分医院药品仓库、药房或多或少存在账实不符,药品质量保管不当等情况。改进措施:由医院指定药品库房的实物负责人,仓库为仓库管理员,各药房为各药房主任,负责本科室药品的日常核算管理,同时,医院财务、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各库房药品进行清查盘点,对出现的账实不符、报损情况查明原因,上报院领导,如系人为因素,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同时由药品会计根据盘点结果调整药品明细账,财务科根据药剂科月终上报的药品盘存报表调整总账。
3结论
医院药品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医院医疗安全、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同时,医院药品管理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仅是本人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提出的一点建议。因此,医院要建立起考核机制,提高各部门、各成员对药品管理和药品成本意识,一起努力,共同做好严格管理药品,共同促进医院的良性有续发展,要全方位、全过程地控制、管理药品,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张敏 单位:安徽省望江县医院
参考文献:
(一)加强对基层卫生院药品预算管理
树立全面预算的管理理念,加强对医院药品在预算管理,如结合年度药品采购计划,编制药品预算方案,并对年末的各项药品发生额与预算进行比较,从而改进药品的预算管理目标。同时,对预算内容上,要结合医院资金的管理,包括对药品收支预算和参与药品招投标进行管理,还包括对非基本医疗药物采购的会计管理。对涉及到往来账款要进行有效的预算,如对当前药品成本占医院总经营成本的比例,如果比例过大,给医院的资金管理带来隐患,从而影响了医院的各项业务开展。
(二)加强对基层卫生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改革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对于各类经济活动都实现了有效的监督。新形势下,基层卫生院虽然实现了基本医疗药品零差价,仍有必要通过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实现对药品的成本核算。具体来讲,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能够实现对各类药品进行准确的核算,并通过对内部会计人员的监督机制,运用财务管理的方法和程序,从价值上来实现有效的成本效率控制。主要从以下几点来着手,一是从责任的落实上,做好财务核算人员的职责分工,并结合定期的成本核算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从汇集的财务信息中选择科学的方法来确保药品成本效率核算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二是从行政监督上来确保药品成本核算制度有效实施,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必须要从自我评估中来加强对药品成本的的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药品成本核算中的问题和漏洞,结合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修正和改进。
(三)加强对药品采购流程过程的成本核算控制
从概念上讲,药品的采购成本主要是从药品的采购到入库整个过程中的一切费用,而实施基本药品零差价销售以来,药品主要是在上级主管部门的主导下统一指标采购,更是从药品的采购渠道上进行了全面的分类汇总核算,以实现对各类药品的明确分类,并结合其药品价格进行明确,以便于实现对药品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同时,在对于药品销售商的管理中,对于部分集中采购药品而进行的打折等情况,要通过对其进行准确的计算,从财务科目上增加折扣科目,以便于对医院药品采购中发生现金折扣的药品进行单独核算。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药品折扣,作为药品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基层医疗会计人员能够切实将核算工作做到实处。
(四)从药品的存储和领取过程中加强成本核算控制
在药品的存储和领取过程中,由于药品在库房之间的流动,从而产生一定的费用成本,而在药品成本核算工作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一因素,并能够从加强对药品库房的对账管理来确保药品成本的一致性。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药品在售价上的调整,需要结合药品管理实际进行核算,并且不能违背基本医疗药物的零差价原则,并与药品物价监管部门进行及时的协调,切实从药品的成本核算控制中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院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五)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审计监督控制
建立会计审计制度,从各基层医疗卫生院的会计工作实际来强化监督,如在实施内部管理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对各项资产物资的管理监督、交接记录的分析,以及相关药品物价执行情况的检查等,以实现对各基层医疗卫生院会计工作的绩效考核,从而提升基层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和提升
在做好基层医疗卫生院药品成本核算工作的前提,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为此,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上,来不断加强对成本核算人员的培训,通过继续教育,业务技能培训,来提高会计人员的纠错和防错能力,避免会计信息失真,使其既要满足“核算型”的要求,又要适应“科技型”的需要。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院的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以满足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全面提升的综合人才队伍的形成。
二、总结
【关键词】成本核算;医院管理
随着医改制度逐渐深入,迫使医院必须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医疗服务市场的新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医药分开、药品价格的调整、盈利性医院和非盈利性医院分类管理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由此引入了市场经济环境中医院成本,如何生存和实行可持续发展成了医院管理者日渐重视的新问题,医院只有通过成本核算,减低成本,实行科学有效的成本核算等经济管理手段,才能提高医院的生存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契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医疗成本核算的概念及推行
1、医疗成本核算的概念
医疗成本核算是对医疗服务过程中费用的发生和医疗服务、药品销售、制剂生产形成的成本所进行的核算,医疗成本核算的目的是真实反映医疗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医疗成本核算方法
医疗成本核算主要是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通常医院在核算工作中,把各科室划分为项目科室和非项目科室。具体核算方法分为直接成本归集和间接成本的分摊。其中成本归集是成本核算的重点和难点。在医疗成本核算中常用以下归集方法:(1)劳务费、公务费、业务费和原材料费按实际发生数计算,或按全院业务收入的百分比计算。(2)固定资产折旧费直接影响医疗成本,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折旧标准,各医院做法各异。间接成本具体实施分摊时,按受益原则将非项目科室成本向项目科室和其他非项目科室进行分摊,常用的分摊方法有直接法、阶梯分配法、双重分配法和联立方程法。其中,联立方程法最精确,但操作复杂,阶梯分配法可清楚地表明间接成本的构成,双重分配法更适用于中小型医院。
目前,医疗成本核算方法已由完全成本法向制造成本法转变。我个人认为日常的成本计算工作应建立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分别统计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医院是福利性的公益事业单位,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但可以用制造成本法制定目标成本、编制预算。如果将来医疗保险制度实行按病种支付,那么医院就应当测算病种平均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预测保本工作量,加强成本控制。
3、医疗成本核算的重点
目前我们多数医院在卫生经济学上的应用还只限于如何控制药品使用费用问题。过多的关注考虑药品的直接成本,而对间接成本、隐性成本往往考察不够。其次,消费观念落后,浪费惊人。在众多的医生及病人中“贵药即好药”的概念已根深蒂固,不分病种,不问病因,只要价格贵就吃香。伤风咳嗽,不是用“头孢”就是“沙星”,重复的检查项目和重复的治疗项目,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使医院整体医疗成本加大。对医疗成本核算的重点,我认为主要倾向于以下几方面: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核算、病种医疗成本核算和药品成本核算。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费用是医院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其特点是耗资多,变现能力差。如果事先不经过严格测算而盲目引进大型医疗设备,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目前多数医院的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以药养医是药品费用上涨的根源,加之虚定价、高回扣的推波助澜,使得药品费用增长居高不下。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加强药品监督管理、规范药品流通领域竞争秩序是即将推行的医保制度改革的重点工作。已有部分医院率先实行药品价格低进低出,这是适应医保制度改革的必经之路,医院药房的“暴利时代”终将结束。
二、目前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成本核算的目的不明确由于目前大部分医院推行成本核算主要是为了内部分配奖励,医疗成本间接费用的分摊,内部服务价格的确定没有一个具体的依据和标准,从而导致医院的成本核算目的不明确,由于对哪些费用应列入成本,哪些费用不应列入成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和依据,导致医院成本核算的差异很大,无法作为价格补偿和收费标准制定的依据,同时也不利于医院之间的横向比较。
三、医院成本核算的实现方法
医院成本核算涉及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和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医院提高效益的重点只能是降低各项耗费和提高工作效率,医院应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管理组织体系,进行定期考核,与科室的利益分配挂钩,同时还应将重要的医疗指标(如诊疗人次、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等指标)完成情况直接与科室奖金分配挂钩,保证医院经济增长与社会效益同步提高。
综上所述,医院只有从成本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做起,以点带面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减员增效、降低成本、健全财务审计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才能在未来竞争中领先。
参考文献:
[1]崔玉萍.浅谈医院如何实施成本核算[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2).
[2]陈璨.医院成本核算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经贸,2008(22).
关键词 医院 成本核算 财务管理
1 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1 成本核算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部门之间不协调
按照规定,成本核算部门应设在医院财务部门,但由于体制原因,现行的做法是每个医院都单独成立经济核算办公室,由其独立承担全院成本核算的任务,财务部门仅仅充当配角,没有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主角作用,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不能人为分开,否则两个经济部门相对独立,财务资源无法共享,互相扯皮,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也造成机构重复设置和人员浪费。实际上,现在核算办公室仅仅做了一般的计算、核算奖金或工资分配等简单工作,没有真正发挥其成本核算职能。
1.2 现行财务报表中的结余无法反映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关系
现行会计制度编制的收入支出总表是采用单步式,就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加在一起,然后将所有费用加在一起,通过收入减去费用计算求出当期效益。在这种核算方式下,收支总表分为“收入、支出、收支结余”三部分。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等;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其他支出等,收支结余是两者计算的结果。单步式收支总表对于支出一视同仁,没有区分费用,支出与收入配比的先后层次,不能直观反映当期医疗收支结余,药品收支结余及其他收支结余。尤其是在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不利于药品费用的核算。
1.3 管理费用的分配问题不合理
管理费用是医院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医院业务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现行制度规定,管理费用作为间接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这种分配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目前医院的管理费用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间接费用,即无法直接确定属于哪个部门的服务,但必须摊入成本的那部分。二是期间费用,即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医院业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目前这些间接费用与期间费用均作为间接费用进行分配,不利于正确计算医疗服务和药品经营期间间接费用的分配。应当选择与该费用关系最密切的指标作为分配标准,尽量使分配结果符合接近实际成本。
1.4 核算方案不科学,职工积极性不高
医院业务科室之间情况各不相同,差异较大。医院往往单纯以经营效益来考核衡量经营业绩,没有科学的考核方法,只靠经验或拍脑袋办事,成本核算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工资奖金分配也很难做到公平合理,造成只重视经营效益,不全面核算成本,最终形成高投入高收入的科室奖金高,低投入低收入的科室奖金低或没有奖金,影响部分科室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1.5 部分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影响医院正常发展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后,有些科室为减少或降低成本,不敢引进先进设备或新技术,影响了正常业务的开展和科技创新;有些甚至偷工减料,损害患者利益。这些都违背了成本核算的宗旨。
2 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合体系,正确处理成本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应实行院长负责制,在院长委托的主管领导或总会计师直接领导下以财会部门为中心,由成本会计人员负责,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财务部门是医院成本核算的实施机构,对各科室的成本核算进行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具体负责成本核算工作,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消耗定额及成本分摊办法,建立健全成本核算账薄体系,编制成本报表,准确计算、编报、分析、预测和控制成本。更注意理顺成本与财务核算的关系,财务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成本核算是财务核算的延伸,要以财务管理为依据搞好成本核算。
2.2 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财务体系
引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理念,在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会计体系基础上设立医院成本核算的账户体系和医院成本核算帐薄体系。医院成本核算需要设立医疗成本、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帐户,同时设立相应的明细账薄、建立完整、系统的成本核算操作平台。
2.3 提高成本核算的电算水平
开发功能先进科学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软件系统,软件要与医院会计核算系统很好地衔接,符合成本会计的程序和方法,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定参数,使软件适合成本核算需要,同时具有较好的开放性,能方便接收和输出相关财务数据,根据系统和用户设定的成本核算方法步骤,自动进行成本计算,生成各种成本信息。同时,要有与科室成本核算相配套的奖金核算功能,有较完善的成本计划、预测、控制、考核、分析评价等管理功能,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水平。
2.4 注意控制病人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要积极引导科室通过挖掘潜力,提高工作效率,来增加收入,要从降低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入手,提高业务收入的“含金量”。
2.5 收入分配上应用医疗服务一线部门倾斜
每一项医疗服务都经过一系列的环节,各项医疗服务的成本又相互交织。在核定成本与收入时,医院应通过高效低耗的成本核算,实行质量控制,在分配上,对一线人员,特别是风险强度大、收费标准低和承担任务较重的科室与人员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保证分配的合理,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
2.6 搞好成本核算人员和硬件配置,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为开展成本核算创造条件,也就是说要有合理的组织,要配备适当的会计人员,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核算手段,根据经济指标,准确反映成本核算内容,以提高经济效益,完善经营管理制度。
2.7 处理好成本核算中的几对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成本的关系,要在保证和不断提高质量的前提下,节约和降低成本,不能形而上学片面强调某一方面。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医院内部利益分配和患者的利益关系。成本核算的目的之一是减少浪费,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不能单纯为追求医院利益而增加患者负担。三是要正确处理好降低成本和医学科技进步的关系。要鼓励和支持医院科学研究和医学技术创新工作,增加科技投入,不断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提高医学科技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决防止因片面追求降低成本而忽视科技投入的短期行为,更不能影响医务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一、当前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核算层次的空缺
在我国当前很多医院当中,财务部门普遍缺乏成本控制的良好意识。它们对于财务工作的重点仍然放在了收支的核算方面,而对于成本控制,并没有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一些医院虽然设立了专门的成本控制岗位,但在成本核算工作中,仍然对原有的财务工作有所以来。很多医院的成本核算都处于筹备阶段,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在我国全民医保事业的开展中,医院成本核算的主流是按项目报销。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医院应当对项目报销管理工作,尤其是医疗项目成本控制工作进行强化。
(二)间接费用的分配
对于医院的费用支出,虽然很多医院都制定了相关的制度标准,同时也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成本收支运营。不过,在费用手指的具体分配上,还是不够精细,没有与实际情况实现良好的结合,也难以对成本支出动因进行准确的反应。同时,由于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没有被制定,这就模糊了医院成本的实际发生额,不但难以体现出真正的成本,也无法确保精确和正确的成本消费信息。另外,很多医院对于成本费用的分配制度、归集费用,没有进行详细的制定,使得成本核算无法获取第一手数据。
(三)成本预算流于形式
虽然很多医院关于成本控制也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不过,却按照经验制定预算,缺乏实际的调研和分析。没有按照成本费用实际发生额来对预算费用进行制定,对于成本费用,也没有实现与经济责任的有效联合。对于成本控制工作,医院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成本预算也流于形式化。此外,后勤人员、行政人员在成本控制中缺乏积极性,无法高效的开展成本控制工作。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影响
(一)规范医院成本核算
在医院的成本核算中,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应用,使得成本管理相关内容得以融入,对医院成本核算对象进行了细化的规定。同时,也使得医院成本核算的成本分摊方式得到了健全,成本核算的内容也得到了相应的丰富,对于医院的成本核算信息,也确保了良好的完整性。另外,在新财务会计中,对成本控制的责任与权利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同时也使医院成本核算技术得到了改善,成本核算的科目得到了有效的细化,从而是医院成本核算大大提高了准确性,对于医院成本核算的进步十分有利。
(二)药品收支核算的优化
对于医院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中,针对药品的核算、收支、成本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完善和规定。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中,合并了成本、药品的收支核算项目,同时也将传统财务会计核算的药品总账目制度取消。这样,医院药品收支核算得到了完善,同时也实现了规范化的核算管理。
(三)资产核算方式的改良
对于医院资产核算的方式,新财务会计制度也进行了改良。对于医院财务成本,也进行了科学的规定。这样,对于医院的总体财务情况、资产核算情况等,也能够进行准确的体现,从而使医院成本预算、资产核算等工作能够更加良好的开展。
三、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措施
(一)提高人员成本意识与能力素质
在当前社会中,新财务会计制度仍处于初始阶段,其中的成本核算问题也属于一个较为新兴的领域。很多医院对于成本控制,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所以,在医院成本核算当中,应当对相关人员的成本意识进行强化,从而使其能够在新财务会计制度的指导下,更好的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另外,需要对医院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强化其专业技能与素质,了解与掌握新会计制度中的要求与内涵。从而在医院成本核算当中,发挥出更加良好的作用。
(二)建立内部监管制度
在新财务会计制度当中,对成本核算、成本预算等方面的监督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医院的财务部门在对医院成本的负债、收支、预算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监督以外,还应当对内部监控体系进行有效的建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控制医院成本控制中的各项基本环节。同时有助于医院明确对外投资的范围,报纸和增值固有资产,从而使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三)加强财务分析与评价
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应当强化财务分析与评价工作,使其能够在医院成本核算中发挥出应有的评价作用。对此,在成本核算的对象及内容、成本分配的基本方式等方面,医院应当对相应的分析与评价标准进行确立。另外,结合医院不同部门的具体情况,科学化、个性化的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从而为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提供更为充足的动力。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逐渐推行,为适应医院推行院内经济责任制的需要,必须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将成本核算与成本目标管理相结合。传统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重在事后的综合反映,成本核算时间与成本形成时间脱节,不能及时揭示成本差异。随着成本目标管理的推行,成本核算的着重点必须从事后核算转移到事前、事中控制上,以充分发挥成本核算在降低成本费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根据成本目标管理的要求,在那些具备条件的医院,实行目标成本会计。这种成本会计,要求健全各种消耗定额,制定计划价格,编制费用预算和各种服务项目的目标成本(标准成本、定额成本),作为控制成本的依据:在医院经营过程中发生费用时,要及时组织成本差异的核算,并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成本,实行成本预防性管理:在这种成本会计制度下,医院及其各部门的实际成本是由目标成本和成本差异组成的。
实行目标成本会计,对医疗成本、药品成本、管理费用和服务项目成本等账户,均按实际采购、加工及相应的人工成本的标准成本记账。设置“药品价格差异”和“服务项目成本差异”等账户,“药品价格差异”是用来反映本期药品实际总成本与实际药品收入的标准总成本的差异,该账户下设“药品费差异”、“采购费差异”、“储存和损耗费差异”、“降价损失费差异”和“自制(配)药品费(包括原材料、包装、药检等)差异”等5个二级账。“服务项目成本差异”则用来反映保障服务科室在医疗服务支出过程中发生投入的成本与实际提供的服务所产生总成本的差异的发生额和结转额。这两个差异账户的借方归集差异的发生额,贷方登记差异的结转额,不利差异记蓝字,有利差异记记红字,月末,将账户借方发生额全部结转到相关“收入”账户的借方,这样,可简化核算并正确考核药品、服务提供部门当期工作质量对成本的影响。
二、把成本核算与医院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
医院必须加强成本核算,改革过去那种在成本责任上“大锅饭”式的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实行责任成本核算,把成本核算的着重点从单纯计算医院总成本转移到计算各责任单位的成本费用上,以确定责任单位的工作成绩和经济效果,否则院内经济责任制就会失去科学的管理基础。这就要求医院及院内各部门要按经营组织形式、成本费用开支的权力和责任,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建立成本责任单位,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责任成本体系;在实行目标成本会计的基础上,将医院的费用和服务项目成本的预算,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形成责任成本预算,使各责任单位明确各自的目标成本和应该完成的任务:各责任单位领用材料,互相提供医疗服务或劳务,应根据责任分清的原则,按标准成本计算并入账,以便正确核算和考核各责任单位经营成果;在成本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应按成本责任归属来记录、计算、归集、报告各种成本差异,使成本资料不仅能说明成本超降的原因,而且能直接回答成本的超降是与哪些责任单位的服务与劳务质量有关。这就为正确评价和考核各责任单位的工作成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做到奖惩有据,赏罚合理,从而开创人人关心降低成本费用、千方百计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新局面。
根据责任成本核算的要求,医院级财务部门应设置“医疗费用差异”账户,并在该账户下设置棋盘式二级账,按责任单位分专栏反映各类医疗费用差异数,以便了解责任成本核算的执行情况。各责任单位为了了解本身责任成本差异额及其原因,掌握医院的费用和服务项目成本的预算的执行情况,反映在医院资金占用水平,应设置“医疗成本、医疗费用差异和服务项目成本联合明细账”。月末或旬末,各责任单位应编制责任成本预算执行报表,反映本单位的标准成本和偏离标准的差异,并根据例外管理原则,重点剖析例外差异,使上一级和责任者本身明确责任成本预算执行情况,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决定采取何种措施调节当前的实际经营行为与业务流程。三、医疗部门成本与服务项目成本应分开核算
在医院成本核算改革中,应将医疗部门成本与服务项目成本严格地区分,使成本核算适应成本预测、决策和分析的需要。医疗部门成本是医院各医疗业务部门的直接成本,而服务项目成本是无业务收入的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后勤部门的管理费用和服务保障部门的辅助费用。这些支出对医院而言是一种间接成本。医疗部门成本与服务项目成本一般是属于医院不同的成本性态。前者与医院收入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即取决于就诊病人的数量并直接表现为正比关系;后者在一定范围内同医院收入数量增减无关,与使用部门和业务部门成比例关系。由于两者成本性态不同,成本控制方式也不一样,在成本会计上理应将医疗部门成本与服务项目成本区分开来,并对它们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尽量减少无效的工作量,为医院改善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用的信息。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管理职能的作用,适应成本预测、决策和分析的需要,以满足医院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按照医疗部门成本与服务项目成本分开核算的要求,应设置“医疗支出——辅助费用分摊”和“辅助费用”两个账户,将医疗部门应分摊的服务项目成本费用记入“医疗支出——辅助费用分摊”的借方,如直接和间接的管理费用及其他支出等,月末从贷方全部转出。保障服务且无实际收入部门的投入成本,包括医疗与非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均记入“辅助费用”借方,月末全部转出。
上面所提出的成本核算改革的尝试方案,是在目标成本会计的基础上,以计算责任成本为主,各部门应分摊的成本费用为辅,直接成本计算与完全成本计算相结合的一种新模式。笔者认为,这一计算方法比较简便,有利于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摘要】为了使成本核算既能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又能适应微观经营管理的要求,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对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必须进行改革。这里,笔者从成本核算与医院管理、成本管理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尝试提出一些成本核算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改革
参考文献:
[1]彭振耀.成本核算工作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及实践[J].大众科技,2005,(12).
[2]戚丽洁.成本核算是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重中之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
摘 要 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社会效益的需要,也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经济水平的重要内容。就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以期达到增强医院自身实力,提高医院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 医院 成本核算 财务管理
成本核算是医院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核算工作的深度和层次直接影响成本管理的成效。运用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如何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呢?显然,有效掌握营运成本是关键。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成本构成要素、成本资料收集方法、单位成本计算方法。其中成本构成要素的确定取决于研究目的、分析重点、分析时间和医院的情况等,单位成本的计算要考虑到项目的不同类型。
一、当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医院缺乏市场机制下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体系。成本核算方法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成本的构成要素、成本资料的收集方法、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其中成本构成要素的确定取决于研究目的、分析重点、分析时间和医院的情况。成本资料的收集方法按时间分有前瞻性、回顾性两种,按登记方法分有自上向下 和自下向上两种。单位成本的计算要考虑到项目的不同类型。而在我国医院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中,医院成本核算级次划分的问题、管理费用的分摊问题、成本核算数 据与财务数据间的匹配问题、内部定价规则的制定问题、间接费用分配的问题等均与经典理论相悖,从而导致核算方法与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相去甚远,成本核算结果不能令人信服。
2.很多医院以不完全成本核算为主。医院目前开展的核算基本上都是不完全成本核算,主要是对直接成本计算,没有做到间接成本和费用的合理分摊。少部分医院尝试进行全成本核算,主要是通过医院内部的历史数据和人工经验进行成本费用分摊,而且不少医院推行全成本核算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奖金分配,因此这项工作也具有暂时性,容易受不同时期管理目的和各方压力而对相关系数作出调整。
3.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医院各科室、各收费项目种类繁多,有效的成本管理必须通过完善高效的信息系统才能快速、准确的完成,但不少医院 各科室、各费用或项目之间的代码不统一,造成信息数据的孤岛现象,形成数据流程、上报的断裂,无法形成完整统一,可以比较和合并处理的成本信息,对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形成很大障碍。
4.很多医院在现行财务报表中的结余无法反映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关系。现行会计制度编制的收入支出总表是采用单步式,就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加在一起,然后将所有费用加在一起,通过收入减去费用计算求出当期效益。在这种核算方式下,收支 总表分为“收入、支出、收支结余”三部分。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等;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其他支出等,收支结余是两者计算的结果。单步式收支总表对于支出一视同仁,没有区分费用,支出与收入配比的先后层次,不能直观反映当期医疗收支结余,药品收支结余及其他收支结余。尤其是在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不利于药品费用的核算。
5.很多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新成立的机构或部门(成本核算部门)与原来医院的经济管理部门(即财务部门)基本不发生大的关系,二者之间只是相关数字之间的提供与合作关系。在医院的正常经营中,财务部门无形中充当了一个出纳的角色,医院两个经济管理部门的存在,矛盾自然产生。传统的财务部门虽然意识到自己应担当起医院经济管理的重任,但此时经济管理的基础数据、管理思路等已被后起的经济管理部门所掌握,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运行机制。于是,在医院的整体经济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部门之间合作困难的尴尬局面。多数医院设置的经济管理办公室与财务部门的角色有分工又有合作,但部门的分离造成工作上的沟通不便。总之,目前公立医院基本都己遵循责任会计思想,制定了相关的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建立了科室两级核算体系。但由于成本核算基础薄弱,以及观念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目前的医院成本核算主要是为了奖金核算,或者科室直接费用的简单控制,加之管理上的种种原因,医院成本管理离成本预测、成本目标、成本决策等阶段还相距甚远。
二、加强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将成本核算与成本目标管理结合起来。传统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重在事后的综合反映,成本核算时间与成本形成时间脱节,不能及时揭示成本差异。随着成本目标管理的推行,成本核算的着重点必须从事后核算转移到事前、事中控制上,以充分发挥成本核算在降低成本费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就具体操作而言,对医疗成本、药品成本、管理费用和服务项目成本等账户,均按实际采购、加工及相应的人工成本的标准成本记账。同时设置“药品价格差异”和“服务项目成本差异”等账户,用来反映本期药品实际总成本与实际药品收入的标准总成本的差异。对于差异账户,借方归集差异的发生额,贷方登记差异的结转额,不利差异记蓝字,有利差异记记红字;月末,将账户借方发生额全部结转到相关“收入”账户的借方,这样可简化核算并正确考核药品、服务提供部门当期工作质量对成本的影响。
2.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和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为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从上到下要建立一个有序的成本核算组织。以经济核算 部门为成本核算中心,科室、班组配备兼职核算员,形成一个从上到下,从领导到职工,从行政后勤到临床医技部门全院全员互相配合的成本核算系统。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完善各种原始记录,健全各科室、班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医院在医疗活动中,要使原始记录正确,就必须有完善的计量验收、领发等制度。医院内部各种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都要认真计量,并认真填写材料物质流转凭证,严格办理好各种收发领退手续。对消耗量大的水电气,应由专职人员经常检修计量 器具,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无误。建立成本分析报告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成本分析报告体系是根据有关成本资料对成本指标所进行的分析。它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值得强调的是,其中事前成本分析是成本分析的第一步,是成本形成之前所进行的成本预测,也是成本分析的重中之重,可以利用成本核算的结果,提出可行的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措施和方案,为医院节约开支。通过以上策略来看,医院开展医疗成本核算,不仅能够明确经营所投入的成本、收回的资金和补偿,更重要的是能够明确扣除成本后真正的收益。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公立医院,由于受国家财政拨款补助和价格政策的控制,正确效益评估和合理比较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在实行成本核算工作的同时,经过对效益评估和分配方案的几次修改,使效益更加真实、评估更加合理。这样,不仅有效地强化了科室人员的经济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科室人员自觉减少铺张浪费、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积极性,确实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方法。
4.制定合理的内部结算价格。医疗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劳动,为了完成某项医疗服务有时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与协助,为了明确医院内部各科室、班组之间的流动,以及相互提供的劳务采取内部结算的形式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
5.转变医院经济管理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模式。医院成本核算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组织机构应当与医院经济运行模式相适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医院经济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模式也相应地发生着转变。分析我国医院经济管理组织 机构的现状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实施的有效途径。以我国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一个相对合理的医院经济管理机构,应当是根据医院管理的需要采取权力相对集中和分工负责的扁宽型组织机构。
参考文献:
[1]赵存现,李景波.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重庆医学.2007(1).
[2]胡兴军.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促进措施.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5(11).
关键词:社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费用支出种类;意见建议
我国目前处在市场化经济阶段,社区医院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一定要提升自身的经营意识,改良医疗服务结构,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增强服务质量并尽可能降低服务成本。而在上述工作当中,针对成本所开展的核算工作便成为了社区医院强化经济管理的重点,同时也是社区医院可开展科学化管理,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得到显著提升的一项重要措施。社区医院针对成本所开展的核算工作能够强化自身的内部管理力度,增强社区医院的社会竞争力。同时让社区医院当中的全体工作人员树立起效益意识和成本意识,让社区医院当中有效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但就目前全国范围内社区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来看,仍存在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将严重妨碍社区医院这一便民机构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社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
社区医院的收入支持都是将大中型医院会计科目核算作为基础的。其成本支出范围涵盖有药品支出、医疗支出等,社区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原则是:确立成本核算对象,强化会计核算的重大意义,有效控制成本支出范围,提供清楚明白的会计信息。坚持可理解性、谨慎性、及时性原则。使得社区医院能够通过成本核算管理更好的展现出自身的财务收支状况。基于以上内容和青岛市市南区金门路街道仙游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状况,本文提出了社区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管理时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
(一)如何对财政经费进行合理使用
社区医院有国家的资金补助,和企事业单位倡导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存在不同,社区医院的工作重点应是保障当地居民能够接受到安全、有效、实惠、便捷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基础医疗服务,因此,社区医院应建立在这一原则上来对财政经费进行使用,在最低的医疗投入前提下,让患者得到最为有效的治疗并早日康复,是社区医院的职责所在。
(二)如何控制和调节科室的成本
增强社区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需要完善成本支出的申请、审批以及拨款制度。建议使用“分级一支笔审核”制度,对社区医院的成本支出进行科学严格的控制,杜绝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切实降低社区医院的运营成本,提升社区医院的经济效益。把成本核算、分析和管理工作在各大科室当中进行普及,并对每一个科室当中的医疗工作者制定出完善的一套定额标准,指派专人对科室医疗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监督,以此来针对各科室的医疗成本投入进行严格科学的控制。
(三)如何针对各科室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开展倾斜政策
例如,在社区医院的保健科室当中,医护人员主要服务对象是身体比较健康的人群,针对这一类人群开展医疗保健工作,疾病治疗通常只是辅助手段。基于此,社区医院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保健科室的成本投入进行一定程度的降低,并将降低的一部分成本投入到其他科室当中,这样的成本分配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社区医院还需要制定出一套健全的内部成本调节系数来对各大科室之间的绩效差异进行科学的衡量。社区医院需要根据自身管理的具体内容,参考大型医院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经验,科学核算社区医院当中各种收支的范围,建立完成的成本会计体系和成本考核指标。并且针对社区医院出的成本效益开展全方位的评价分析工作,让社区医院所开展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
二、社区医院当中各项医疗成本的核算
社区医院所开展的成本核算工作,主要是医疗成本核算以及药品成本核算。成本费又可以分成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建立了药品支出、医疗支出、费用管理等类别,在开展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需要对这些类别开展逐一的核算。
(一)针对医疗成本的核算
在“医疗支出”类别当中,需要建立基础支出与项目支持一级明细科目。设计工资福利、服务支出和商品支出。针对个人家庭补助等二级明细科目,设计基础工资、补助经费、其他经费、员工节假日福利、社会保障、业务费、公务费、卫生材料费、医院修缮费、药品费、设备购置费等列为三级明细科目。
(二)管理成本费用的核算
在社区医院当中,管理费用指的是所开展的行政管理与后勤部门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这些费用涵盖有员工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保险金、福利金、社保基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用、法律诉讼费用、科研费用、坏账准备费用、场地道具租赁费用、利息费用、银行手续费、报刊杂志费、汇兑损益费用以及无形资产费用。针对以上费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使用一定的办法。例如:使用人员比例法,即根据药品部门人数、医疗部门人数开展管理费用的合理分配。在期末分摊之后没有余额费用。涵盖有药品科室与医疗科室所支出的基础工资、其他工资、补助工资、节假日福利、社会保障费用、业务费、公务费、医疗卫生材料费、药品费、社区医院修缮费、医疗材料购置费以及其他费用等。
(三)辅助科室当中可以确定的药品、医疗服务费用核算
诸如社区医院当中的洗衣房、营养食堂的支出,几乎都是为医疗业务所服务的,能够直接并入医疗支出的范畴当中。所下拨的医疗资金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具体使用状况以此计入药品支出和医疗支出当中。
(四)间接费用的核算
所谓间接费用,指的是在社区医院当中,不能够直接并入医疗支出或者药品支出,但是确实使用了的费用。通常情况下,这些费用为社区医院当中的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所使用,涵盖有社区医院员工的教育费用、社区医院的坏账准备费用、社区医院的银行手续费用、科研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汇兑损益费用等。通常情况下,社区医院针对间接费用的摊销都是根据医院医疗科室和药品科室的人员数量比例进行分配,同时依照支出的详细内容进行分摊,实现社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精细化。
三、社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当前社区医院和大型医院在科室的类型上存在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在社区医院当中设立有全科诊室、临床科室、康复治疗室、中医诊室、儿童保健室、预防接种室等。从会计工作的角度着手,应维持和当前的《医院会计制度》的一致情况,并根据社区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成本核算。但值得注意的是,社区医院在医疗支出、药品支出等方面都含有管理成本等费用,无法全面真实有效的彰显出社区医院的医疗支持和药品支出情况,不能提供精准的财务数据。社区医院应针对各科室所产生的各项费用,独立进行各大科室的成本核算。在社区医院当中的供应室、洗衣房、药剂室、食堂、消毒室等科室,它们不能为患者提供直接的医疗服务和疾病诊断服务,但是同样需要进行对应的成本投入(如以上科室员工的工资、福利、保险、教育经费等)这些费用,可以依照一定的比例,摊派到各大临科室当中,或者也可以进行独立成本的核算。以上的做法都能够更加全面的展现出社区医院当中,各大科室的详细经营状况,帮助社区医院更好的开展成本的核算工作。
四、结束语
本文认为,社区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只有使用准确的数据,合理的成本考核标准,再加上科学化的成本核算方法,才能让社区医院拥有一个健全的绩效考核标准,并能对成本进行更加精确化的核算,帮助社区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并让自身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作者:段海红 单位:青岛市市南区金门路街道仙游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刘嵘.社区医院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12,06:170-171.
[2]丁天玉.在医改新形势下医院如何加强成本核算和控制[J].卫生职业教育,2012,18:142-143.
[3]彭颖,王贤吉,王力男,李芬,王瑾,金春林,周海平,陈珏燕.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成本核算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5,03:11-13.
一、医院展开全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笔者所在医院日常运营基本实现了信息化,涉及医院的收入和支出信息基本来源于医院的HIS系统,医院各科室发生的流水成本如差旅费、培训费、办公费、招待费、会议费、物业管理费等,可以利用用友财务软件的辅助科室核算功能将成本计入各科室。医院可以选择在现有HIS系统上增加财务全成本核算系统,也可单独使用全成本核算,或在财务软件系统增加全成本核算模块。在对科室成本核算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存在需要解决的关键点:
(1)人员流动频繁与人事信息相对滞后,使人员费用不能准确计入各成本核算单元。所以建立“人员实际岗位动态数据库”。这是针对人事管理的滞后性、横向性及纵深性而建立的数据库,由人员使用科室根据实际使用全部在岗人员出勤情况每天录入,甚至可到每天几小时工作或加班。有了这些基础的人力资源数据,能准确计算出不同成本核算层级的人力成本、自动生成出勤表等。这样既不与医院的人事管理系统相冲突,又能适时了解各科室用工情况。
(2)物资成本占比过大且物资供应商过多过杂,以领计耗导致核算数据不准确。如在对科室核算数据进行梳理过程中发现,有收入科室领用卫生材料、后勤物品、供应室提供医疗用品、消毒制剂、显影造影剂等专用材料支出占科室支出的49%左右,全院专用卫生材料费占整个医院不含药品支出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的54%左右,对无收入的科室如后勤、机关、供应室等则没有进行成本核算及考核。物资供应商过多过杂,为医院的核算工作带来麻烦。除药品外的全部物资供应商达到上百家,有些供应商不及时提供货物的发票,库房要等发票与货物都到达的情况下才出具验收及出库工作,借条的存在造成已使用物资未能及时计入科室成本,各科室普遍存在。
二、医院各成本要素管理
医院的成本按其核算要素分为:人力成本、设备成本、房屋成本、物耗成本、流水成本、药品成本等。在笔者所在医院总成本中,成本构成:人员支出约31—33%,药品支出约36—38%,专用材料约占18—20%,修购基金约占9—10%。要管好成本、管住成本,必须联合各作业单位。在全面实施全成本管理前,需要在医院各选择一个临床、医技、医辅、行政后勤科室作为试点,摸清医院成本核算数据的传输流程,查找有无成本数据的疏漏,还应具体测量各科室、各核算单元的使用房屋面积及医院公摊面积(新增核算单元或科室要及时报送使用面积)。而后从医院的钱流、物流着手,改造不合理流程,真正做到钱变物可管、物变钱可控。
(1)人力成本管理。人力成本一般占某院总成本的32%左右,有收入科室人员成本占其科室成本的46%左右(不含药品支出),在养人与做事方面已经形成一定成本意识,科室不轻易要人;核算重点是对无收入科室的人员,由于科室是由医院拨款,科室对人的要求是多多益善。院部出于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建设等方面要求科室有一定的人才储备,形成需要配备人员的科室不要人,机关后勤等科室争人员。医院需要改革办事流程,精简机关,整合各职能部门。
(2)固定资产管理。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固定资产已达8亿元,有收入科室固定资产折旧占科室成本的18%(不含药品)。医院单台固定资产金额从500元到上千万元,分散在全院近70个部门和科室。启动全成本管理前,对在用的各科室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弄清弄准使用的部门,使用部门落实在最小核算单元,有使用保管人签字,有设备的完好情况及日均(或月均)使用频次调查。根据清查的结果,调整好固定资产核算系统,便于后续的费用归集。对单科使用频次较低而又多个科室都可使用的固定资产,可集中由设备科统一调配使用,该种设备折旧费等按使用时间计入各使用科室成本。这样可以把控制固定资产投入、提高设备利用率作为降低成本的突破口,控制住固定资产投入,提高设备利用率。
(3)低值易耗品管理。医院的低值易耗品耗费虽然仅占专用材料支出的2%左右,分为不锈钢器械类、玻璃器皿类、计量类、塑料制品、医疗用灯泡、其他耗品。许多科室由于在用低耗品量大、一般金额较小,在日常管理中容易忽略。一般分大类进行管理,重点管住不锈钢器械等耐用品。设备科和使用科室分别建帐建卡、交旧领新;科室物资管理人员签字;在用、领、借、报损须有痕迹管理;更换科室负责人、护士长或保管人,均需盘点签字认可。
(4)药品成本管理。由医嘱管理系统、药库管理子系统、各药房管理子系统产生药品的消耗成本,已基本满足全成本分层分级分项目核算的要求。药品是一种有有效期的特殊商品,药品效期的管理需要纳入药剂科各库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要避免出现因药品效期临近突击使用,加强对药品进出有效期的管理,避免由此导致的不必要纠纷,给医院声誉造成负面影响或加大医院处理此类事件的不必要支出。
(5)卫生材料等物资成本的管理。笔者所在医院现在的物资管理是一个单纯的出入库管理,各库房以报表的形式报各科室领用物资数,分类为卫生材料、口腔材料、介入材料、检验材料、骨科材料及其他材料,科室领用材料即计入科室耗费,由于小仓库的存在,导致科室材料支出大起大落。为此,拟建议建立 “三级分类”和 “二级库房”管理模式,思路如下:库房分为物资部门库房和科室库房两级,将库存物资分为特别重要、一般重要和一般类别三类,在分类的同时进行品种重点管理(收费材料和科室大宗耗用)、控制管理和总额灵活调控管理。医院的各种物资由采购部门统一购进(除特殊情况外,不允许各科室自行采购),各种物资采用条形码进行管理,条码由医院自定(物资验收入库时库管员根据物资分类、由系统自动给物资条码),科室领用物资后进入科室库存,科室使用物资时扫描条形码减少库存并计入科室耗费,可收费材料直接列入患者的收费清单,不能收费材料可通过每日的耗用记录查找是否合理使用。通过使用条码,可对每个耗材进行追踪,做到一对一、点对点的管理,从源头上满足物价管理不可收费的材料直接就不能收、该收费的不多收不漏收,防止物资的丢失。实现了科室物资的耗用与收入的匹配,避免了“以领代耗”的现象。同时对不合格物资能及时进行追溯,查找责任人及供货商,避免损失扩大,使医院的运营成本显著降低。
(6)内部服务提供科室的管理。在成本核算中最争执的是间接费用的摊销,如医院维修费用和消毒供应成本,这些成本费用对接受服务的成本核算单元是不可控的,如果把这些费用简单的摊入接受服务的科室,会降低摊入科室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因此,加强内部服务提供科室的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管理,逐年逐步推进,找出最优成本和内部合理转移价格,才能很好解决间接费用进入科室成本。
关键词: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F04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
一、引言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公立医院需要通过加强成本核算和实施绩效考核的途径来改善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从而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达到提高医院竞争力的目的。
二、医院绩效考核的目标、内容和意义
1.医院绩效考核的目标
政府、群众、医院,三者组成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主体,他们对医院绩效目标都有不同的追求。政府作为办医主体,要求公立医院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让群众看病方便、满意;同时政府的另一重身份——国有资产投资者,要求公立医院运营正常,提高医院管理的透明度,绩效考核能够帮助政府掌握有用的信息,解决政府与医院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群众要求公立医院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保证、安全可靠、快捷方便的医疗服务。而公立医院重视的是在遵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自身内部管理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2.医院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意义
公立医院改革的内容有:(一)要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二)确定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财政补助、公立医院工作人员平均收入水平等挂钩。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意义重大:既是完善医院治理机制,建立激励性约束机制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客观地反映医院的成本及其形成过程,显示各核算单位具体成本,为相应的医院资源配置和使用定量数据提供支持,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等起到指导作用。实行成本核算解决了公立医院过去在经营管理中忽视投入与产出关系,医疗资源浪费严重,科室的争设备、争地方、争人员的问题。现在通过将成本核算系统引进到公立医院日常经营管理中,使职工更新了观念、增强了节约意识,使以前的“三争”现象得到有效减少,提高了绩效考核的水平。医院成本核算与医院部门绩效考核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的财务指标的有效性需要成本核算工作支持,医院成本核算的基础是合理实施绩效考核的有力保障。成本核算的终极目标是“高产出、低投入、可持续发展”,开展绩效考核,可以充分调动医院工作人员积极性,不断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有效提高整间医院的性能,降低运行成本。
四、公立医院建立完整的绩效考核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1.对人力资源管理者进行绩效考核知识的培训
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主要工作是制定相关绩效考核政策和制度,做好指导和监督绩效考核过程的操作和结果的性能评估总结等。目前,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者缺乏绩效评估专业知识,许多人员还停留在人事管理层面,在处理绩效考核的具体细节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与之对接。还有些医院是从医学和护理团队选调人员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不可以扮演绩效考核管理的角色。绩效考核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包含了大量的管理技能,所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者绩效考核知识培训是急需的。
2.要引导职工转变思想观念
通过绩效考核发放绩效工资和奖金,是一个全面反映医疗服务、患者满意度、医疗质量、工作量、科研、成本核算、医护人员工作态度等情况的有效途径。现在政府推动医院改革,为保证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建立以院长为首、财会经管部门为核算中心、科室设置兼职核算员的绩效考核成本核算组织,形成一个从上到下,从领导到员工,从行政后勤到临床科室,全院全员互相配合的完整体系。医院领导要统一思想、耐心细致地给医护人员解释进行说服引导工作,帮助他们改变观念,正确对待和积极支持绩效考核。
3.要建立一套科学、容易操作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包括效益指标、效率指标和综合指标。效益指标指医疗收入指标、医疗支出指标以及结余指标,效率指标指门急诊量指标、手术量指标、床位周转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指标,综合指标指患者服务满意率、医护质量、医德医风等,上述指标体现了经济和医疗工作并重的原则,反映了临床工作的经济效益、劳动强度、风险系数和工作效率等情况,绩效考核就是根据临床科室实际情况,通过历史数据测算设定不同权重的参数、最低完成率和评价指标,对临床科室评价,考核科室的绩效,从而以达到奖勤罚懒的目的,对超过既定目标的科室还应根据不同档次给予额外的奖励;同时要嘉奖注重挖掘医疗收入增长点的科室,因为医疗技术创新是收入增长的内在动力。总之,从医院实际情况出发,注重个性,把握好度,准确设置关键性考核指标,使考核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4.规范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成本核算是对各项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和计算的过程,因此,数据的准确性很重要,为了确保所收集的数据的准确性,医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基础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的出入库制度
固定资产出入库要单独建账,科室之间转移资产要办调拨手续,固定资产的报废要由相关部门批准和领导签名,固定资产的购入和报废都要及时处理账务。材料物资的购买要有科室申请计划,领出按用途由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并按使用部门归类,便于进行正确的核算。
(2)建立健全各种原始记录及收集整理制度
成本核算的主要任务是为绩效考核提供数据基础,这要求相关数据的准确性,比如水费、电费、维护费、材料消耗、房屋设备折旧等,需要专人负责收集成本核算数据,必要时建立电子文档,作为一个可靠的核算基础。
(3)加强与医院其他有关系统的数据整合
成本核算涉及面广、核算数据庞大、分工精细,若用手工方式分摊计算会很困难,所以医院在原有的HIS系统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全院的网络建设,对物资材料库、临床科室、医技辅助科室、信息室、门诊和住院收费处以及财会经管部门进行计算机联网,保证实现全院成本数据的及时收集、存贮、传输、汇总、分析和共享,推进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科学化和网络化的管理,提高绩效成本核算管理质量和效率。
5.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1)医用耗材的领用是控制重点
首先,对医用耗材领用实行动态定额控制,各临床和辅助科室根据业务量和医用材料消耗量的历史数据制定一个比值,科室领用量的增长根据业务收入增长量定,由药品会计记录在档,使医用耗材领用控制在定额内。其次,对药库和卫生材料库实行限量库存,要求各仓库库存量不得超过一个月的消耗量,在保证药品和卫材正常供应的前提下降低库存成本,减少资金占用。
(2)实行药品公开招标、限量储备
首先,在保证药品正常供应的前提下,减少库存,提高资金周转率。其次,每月初做药品采购计划,药剂科采购人员汇总全院当月需要购买的药品品种和数量,经药事委员会讨论通过,院务会议同意支出后统一采购,减少采购次数,优化资源利用,节约采购成本。再次,对新药品种、临床淘汰品种的增减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保证物美价廉药品在临床的占有率。最后,临床科室规定药品比例,如果当月药品费用高于药品比例,绩效考评给予扣分;如果当月药品费用低于药品比例,绩效考评给予加分,利用药品比例控制临床不合理用药。
(3)严格控制行政部门管理费用增长,降低病种成本的分摊费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4)职工福利待遇的增长要与医疗业务量增长挂钩,严防个别科室人员费用超支,加大工资成本。
6.要充分发挥科室主任在绩效考核中的作用
医院各部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科主任不仅要负责下属职工的绩效考核,合理设计绩效考核指标,同时要与院领导进行沟通、反馈考核结果和奖惩等。科主任要激发下属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与职工一起共同完成绩效考核。因此,医院绩效考核中科室主任发挥着重要作用。
7.要准确客观公正地为考核打分
要得出准确客观的打分结果,就必须严格遵照考核指标,认真参照考核过程的记录,及时记好各个指标的分值,准确地累计考核总分,每一个步骤都马虎不得,客观公正地为考核打分是必不可缺少的工作。
8.要扩大考核结果的使用范围
绩效考核的直接目的就是为绩效工资和奖金的发放提供参考数据,除此以外,绩效考核还可以客观公正评价医院职工在本职岗位上的工作能力和效率,通过绩效考核的激励机制,可以调动职工积极性和潜在能力,增强医院的竞争力,更好地实现医院的管理目标,因此,医院管理者还应把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对职工岗位调动、职称评聘、续聘和晋级、培训发展教育、人力储备等范围的参考标准来使用,从而增大绩效考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五、总结
总之,运用绩效考核实施医院成本核算,采取措施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通过绩效考核,能够调动科室的主观能动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促使科室重视支出成本,变“糊涂账”为“明白账”,有利于核算准确。成本核算的管理工作与绩效考核工作,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在市场经济中,公立医院从基本成本核算工作开始,以点带面,提升成本管理水平,规范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使医疗服务过程中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坚持统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实现医院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峰.医院成本核算与分配[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36-56.
[2]王丽梅,王金珠,王晶.浅谈医院成本管理与核算[J].中国医院管理,2003(08):44.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全成本
中图分类号:F23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2-0093-02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含义及特点
医院成本核算是借鉴工业企业的核算方法,按照医院财务制度规定,核算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支出的物质消耗、劳务报酬以及有关支出费用等,其作用主要是考核医疗成本消耗水平。成本核算是财政预算补偿卫生事业经费、确定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依据,也是综合反映医院质量管理和经济管理决策水平的指标之一。由于医疗卫生行业有其独特的经营管理内容,医院实行成本核算也有着自身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院成本核算项目众多,核算难度比较大
医院服务项目多、病种多、技术更新快、成本变化快,医院成本核算不确定因素多,成本核算比较复杂和繁琐。加之我国大型医院多数为公立医院,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医院投入不计成本,产出不计效益,医院的经济缺乏统一和科学的管理,造成医院成本在数据信息应用方面、核算手段方面的基础都比较薄弱,更增加了成本核算的难度。
(二)医院成本核算方法多种多样
医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数十个不同的学科和各种相关的保障单位构成,每一个学科或保障单位都因专业不同而使成本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不同,多种成本形态和成本分类造成了成本核算方法的多样。医院最初实行成本核算的动因: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医院自发地进行成本核算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节约消耗、分配奖金。这是典型的“算成本,为奖金”的思维模式,没有从成本核算工作的总体功能出发,只是起到了节约消耗的作用。
(三)医院成本项目有多变性和不可比性的特征
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不同于企业和商品生产,具有独特的不确定性。每一所医院医疗服务的提供,都会因医院其体情况、医生水平、病人具体需求方式不同而使医疗服务的成本有所不同,即便是同一种疾病对不同病人来说,因其诊治方法、病情程度不同,也可使医疗成本发生变化。此外,新技术的应用或诊疗方式方法的改交也可改变成本结构。总之,医疗服务成本的不确定性造成医院成本的多变性,医院之间的可比性较低。
二、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如今,由于医院认识到成本核算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必然结果,所以,开展成本核算成为医院热门的话题。但由于缺乏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的正确指导,所以不少医院都是在摸索中前进。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市场机制下科学、完整、规范的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成本核算方法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成本的构成要素、成本资料的收集方法、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其中成本构成要素的确定取决于研究目的、分析重点、分析时间和医院的情况。成本资料的收集方法按时间分有前瞻性、回顾性两种,按登记方法分有自上向下和自下向上两种。单位成本的计算要考虑到项目的不同类型。而在我国医院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中,医院成本核算级次划分的问题、管理费用的分摊问题、成本核算数据与财务数据间的匹配问题、内部定价规则的制定问题、间接费用分配的问题等均与经典理论相悖,从而导致核算方法与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相去甚远,成本核算结果不能令人信服。
(二)缺乏医院成本会计制度及相应的成本核算软件
由医院成本核算的特点(成本核算项目众多,核算难度比较大)可知,医院成本核算过程繁多,是手工操作不可能进行的。此外,成本核算所需数据只能从财务账目及报表上间接获取,甚至需要建立新帐、从头统计才能获得,这是不利于成本核算在医院应用的重要因素。
(三)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新成立的机构或部门(成本核算部门)与原来医院的经济管理部门(即财务部门)基本不发生大的关系,二者之间只是相关数字之间的提供与合作关系。在医院的正常经营中,财务部门无形中充当了一个出纳的角色,医院两个经济管理部门的存在,矛盾自然产生。传统的财务部门虽然意识到自己应担当起医院经济管理的重任,但此时经济管理的基础数据、管理思路等已被后起的经济管理部门所掌握,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运行机制。于是,在医院的整体经济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部门之间合作困难的尴尬局面。
三、改善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的对策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逐渐推行和深入,医院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在此过程中,成本核算改革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有些医院已开始对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作了某些改革。在医院的内部核算中,有的应用标准成本计算,有的应用责任成本计算或者应用直接成本计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何针对我国卫生经济的实际情况,实现既能适应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需要,又满足医院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需要。如何把以上这些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要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作进一步探索。
(一)积极引入全成本核算方法,实现全方位管理
全成本核算这个概念来源于企业管理中的全成本管理理念。全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对各种成本发生进行全方位考察,实现全过程控制。医院全成本核算是指包含所有成本要素的成本核算,即医院纳入成本的支出合计。全成本管理的核心思想是“谁受益,谁承担成本”。全成本管理是从成本的发生过程分析控制成本,通过分析成本构成,实行全成本管理,使各项成本以谁受益谁承担的方式,按责任成本分摊到其所对应的成本对象上。这样不仅改革了过去那种在成本责任上“大锅饭”式的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实现了责任成本核算,还将成本核算的着重点从单纯计算医院总成本转移到计算各责任单位的成本费用上,以确定责任单位的工作成绩和经济效果,体现了医院内部经济责任制。在这基础上,医院及院内各部门必须要按经营组织形式、成本费用开支的权力和责任,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建立成本责任单位,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责任成本体系。
医院实施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轻患者负担,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实现优质、高效、低耗运行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医院应该将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全部成本费用如:工资、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房屋设备折旧费、水电费、办公费,维修费、银行利息等都纳入医院成本核算范围,实行全成本核算。要把全成本核算看作是结合医院自身特点和需要开展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广泛宣传,做好思想工作,让职工从思想上接受、认可。建立健全各项全成本核算的管理规章制度,细化成本分摊,形成“至上而下”自主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完整体系。
(二)将成本核算与成本目标管理结合起来
传统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重在事后的综合反映,成本核算时间与成本形成时间脱节,不能及时揭示成本差异。随着成本目标管理的推行,成本核算的着重点必须从事后核算转移到事前、事中控制上,以充分发挥成本核算在降低成本费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就具体操作而言,对医疗成本、药品成本、管理费用和服务项目成本等账户,均按实际采购、加工及相应的人工成本的标准成本记账。同时设置“药品价格差异”和“服务项目成本差异”等账户,用来反映本期药品实际总成本与实际药品收入的标准总成本的差异。对于差异账户,借方归集差异的发生额,贷方登记差异的结转额,不利差异记蓝字,有利差异记记红字;月末,将账户借方发生额全部结转到相关“收入”账户的借方,这样可简化核算并正确考核药品、服务提供部门当期工作质量对成本的影响。
(三)完善医院信息系统中成本核算功能模块
医院信息系统是面向大中型医院的通用系统,涉及面广,覆盖了医院主要管理职能和病人在医院就诊的各个环节。一般的医院信息系统,从系统应用的角度可分为:门诊管理、住院管理、病房管理、卫生经济管理、血库管理、药品管理、手术室管理及器材管理等功能模块。可见,医院信息系统更加注重于医院的业务以医院对病人的服务,对于医院的内部管理,如医疗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医院及科室的库存管理、所有物资与资产的采购等都没有涉及,而这些信息在成本核算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必须完善医院信息系统中有关成本核算的功能模块,使成本核算更加科学、规范。对此,笔者认为,应当引入工商业企业普遍采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现企业的事务处理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信息处理由事后控制走向适时控制,管理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四)转变医院经济管理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模式
医院成本核算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组织机构应当与医院经济运行模式相适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医院经济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模式也相应地发生着转变。分析我国医院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现状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实施的有效途径。以我国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一个相对合理的医院经济管理机构,应当是根据医院管理的需要采取权力相对集中和分工负责的扁宽型组织机构。
总之,医院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其经营运作不仅需要人、财、物等物质和技术的保障,同时,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经营制度和管理手段。医院的成本核算是医院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医院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基于此,积极分析我国医疗体系成本核算环节存在的问题,探索改善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不失为改革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赵存现,李景波.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07,(1).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 体系构建
医院成本核算是研究和解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制定政府投入政策、有效配置医疗资源、科学制定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改革医疗付费方式及医疗保险制度等难点问题的重要依据,是医院改善经营管理,完善医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经营分析等制度的基础。
一、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内容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是由医院领导组织,全院职能科室、临床科室密切配合,关系到全体职工的系统工程。加强成本核算知识培训,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充分调动职工参与成本管理控制的意识和积极性,明确成本管理真正的意义所在。在这样的医院文化氛围下,能较好协商解决,财务、业务部门间产生的问题,提高成本核算管理的工作质量。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归集、分摊
(1)人员经费。现在大多数医院在人员信息管理方面实现了数字信息化管理,并进行了科室直接成本核算,对工资、福利及有关的人员经费能根据会计分期和权责发生制原则按核算单位进行归集。临床医生大部分同时服务于门诊和住院科室,其人员经费可按照收入比例,在所在的门诊、住院临床科室间进行分摊。
(2)卫生材料及药品费。卫生材料及药品费属于直接成本,是医疗业务成本的重要组成,是否有效地管理和使用药品、医用耗材与医院的经济收益有直接的联系。由于医用耗材的成本不是根据科室当月的实际使用量统计和归集,而是根据材料库和药库的领用情况进行统计,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当期的成本。虽然大部分医院现在要求科室按照使用情况有计划地领取相应材料,但在实际执行操作中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领用与使用不相符。
(3)提取医疗风险基金。按医疗收入3‰提取,当发生医疗纠纷进行赔款时由医疗风险基金支付。按医疗收入总额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可能会存在各个科室的提取数与实际支出数不相匹配,笔者认为可在医疗风险基金科目下按科室设明细辅助账,提取数与支出数细化至各个核算单元。若支出数大于提取数,在计算科室成本时将超出部分计入其中;若科室在较长时期内未发生支出,可给予适当的奖励,提高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其次,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所产生的相关费用是否也可在医疗风险基金中体现,这样有利于整体事件所形成的费用归集、分析。
(4)其他费用。包括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培训费、公用车运行维护费、洗涤费、科研教学费等。例如,水电成本的归集,尽可能为不同科室分别安装水电表,按实际使用量确认费用计入医疗成本,无法实现或计量的可按医疗收入等方法分摊到相应的科室。洗涤费的归集,可针对不同种类物品的洗涤费进行定价,按实际工作量分别进行计算分配。科研教学费中包括医院使用自有资金成立的科研项目以及科教项目补助以外由医院配套投入的资金部分,可视同科教项目补助支出,在计算医疗业务成本时从其他费用项目中剔除,进而鼓励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医疗水平。
(二)医院成本核算对象分类
医院成本按核算对象可分为科室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病种成本、床日和诊次成本。医院成本核算范围包括: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科教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1)科室成本核算。科室成本实行三级分摊法。一级分摊:行政后勤类科室的费用按人员比例向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医辅科室分摊,并分项结转。二级分摊:医辅科室成本向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分摊,按照不同性质的科室分别采用收入比重(如门诊办公室、门诊收费、药库等)、工作量比重(如材料库房、水电班、洗衣房等)、占用面积比重(如中央空调、安保监控、中心供氧等)等方法。三级分摊:将医技科室成本采用收入比重法向临床科室分摊,形成门诊、住院临床科室的成本。医院各科室的收入归集,首先需在原始凭证录入时区分“开单科室”和“执行科室”,在科室成本核算时,将每项收入按工作量的大小确定比例,分别计入各科室。将全院划分为各独立的科室核算账户,各种成本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科室,其中主要包括:人力成本、医用设备成本、医用器材成本、物资成本、后勤保障服务成本以及药品成本等各方面。完成了院科收支项目归集工作,只是完成了医院成本管理体系的设计,还必须做好大量的成本核算基础工作,才能将院科两级成本核算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科室级成本核算,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科室成本原始记录,确保相应的收、发、结存等账目清楚、准确,保证成本分析的精确性与有效性。其次必须加强医疗单位的计量检测工作,确保医院内部的所有财产与物资设备的收发都经过合理的计量与验收,严格做好物资与财产的计量、验收、领发、管理以及清查工作,为成本核算奠定基础。再次,建立健全的成本费用审批制度,严格按照审批制度执行。最后,完善相应的激励制度,将科室的绩效考核情况与成本核算相联系,最大化程度地提高员工参与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2)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医疗项目成本核算也可分为三类,以医疗项目为成本核算对象;以门诊、住院部为成本核算对象和以病种为成本核算对象。通过计算某服务项目点数占科室所有服务项目点数合计的比值,将直接成本科室总成本分摊到该服务项目上。成本当量指各服务项目的成本点数,即同科室各医疗服目之间的比价关系。即某服务项目单位成本=[该项目所在科室成本×某服务项目成本当量(点数)]/∑(该科室各服务项目成本当量(点数)×服务例数)。医疗项目成本核算是以医疗项目为对象归集与分配费用,与医疗收费有直接联系,多用于服务定价、投资论证、付费偿还、效益评估等。目前医院的医疗收费是按医疗项目收费,计算医疗项目成本可以为制定、调整医疗收费标准和国家调整对医院的补贴提供可靠的依据。但由于不能反映每一疾病的成本,不能为医院经济效益提供分析资料且医疗项目构成庞杂、种类繁多、计算繁琐,间接费用分摊困难,需要计算机网络支持,这种核算办法更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反复论证测试,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3)病种医疗成本核算。我国所实行的医疗项目收费制度并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新形势下的医疗体制改革,目前使用的病种医疗成本核算方法有历史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有些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成本估算方法――成本相对值法,即利用部分已经核算的参照项目的实际成本与其未核算项目的成本相对值来推算所有未核算项目的实际成本,对该方法的进一步验证和评价工作还未见展开病种成本核算。目前,单病种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历史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用于制订按病种收费的价格及评价病种收费的合理程度。病种成本包括病房床日成本、检查治疗成本、药品成本、手术成本、输血、吸氧成本。检查治疗成本包括化验、特殊检查、理疗等各项检查治疗成本。
平均病种成本=[(病种病房床日总成本+病种各项检查治疗成本+病种药品成本+病种手术成本+病种输血、输氧成本)]/病种总例数。它是以病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与分配费用,建立单病种诊疗的标准成本,医疗服务标准成本是指医院在充分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的基础上,根据现已达到的技术水平所确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提供某种服务应当发生的成本。不同时期医院的病种成本对比分析,能反映各医院技术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将其与实际病种成本对比分析,找出差异原因,能有利于进行医院成本控制监督,为单病种费用付费方式提供成本数据。目前,病种的平均费用指标主要被用于尝试病种付费办法、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法虽是成本核算的发展趋势,但由于病种多、病情各异,核算工作量大,需要专业医护人员参与,实施起来仍需不断探索,积累经验。
综上所述,科室成本、诊次和床日成本、医疗项目成本、病种成本、成本分析指标以及成本报表编制,都是在上述基础上,通过归集和分摊计算形成。因此要求成本基础数据准确、精细,要求产生数据来源的相关管理和流程同样精细,进一步优化基础管理和业务流程,不能为了数据而制造数据。
二、医院成本核算发展趋势
按照医疗改革的新规定,公立医院开展成本控制成为必然趋势。医疗成本控制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医疗服务费用,使更多人能够享受到医疗服务。从医院本身角度考虑,在基本医疗服务价格固定的情况下,开展成本核算,降低相关项目成本,有利于增强医院的竞争力,提升卫生资源使用效率。
(一)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由粗略控制向精细化成本控制方向发展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按照核算单位不同分为三级核算:一级成本核算是属于全院范围内成本核算,主要包括收入、成本总体核算,核算医院整体经济效益状况;二级成本核算主要是科室成本核算;三级成本核算主要是项目成本核算,包括单项诊疗项目成本核算、诊次(或床日)费用核算、单病种成本核算等。医改实施后,成本控制重点向科室成本控制以及项目成本控制方向转移,更加细化,注重从具体医疗项目分析成本支出,更加全面细致地反映医院成本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成本控制提供参考。
(二)公立医院成本控制方法和趋势发生根本性变化
公立医院在引入ERP管理系统前,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相对较简单。主要由财务部门通过前端收费系统进行医院财务数据汇总,将医院整体收入和支出进行成本以及效益分析;同时,也按照业务科室收入和直接支出对不同的业务科室进行绩效评价。
(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补助增加对公立医院项目成本核算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医改政策还提出对公立医疗机构承担的公共服务项目提供相应的专项补助。项目补助的标准将依据公立医院公共服务项目成本确定,这就对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由于医改导向性将逐步注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在今后公立医院发展中,承担政府的公共项目将逐步增多。在成本核算中,切实核算相关公共项目成本,降低公共项目成本,降低群众就医费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下一步要完善医院信息系统,为医院成本数据归集和数据处理提供技术支撑,借鉴ERP将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资金运动情况在系统中完整记录和体现,减少成本核算数据收集工作量和计算误差。同时要组织搭建区域性医疗成本信息平台,实时跟踪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的运营情况,增强医疗机构竞争意识,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深化医疗改革,逐步实现区域医疗信息一体化。
参考文献:
[1]范慧明,杨春旭.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研究[J].财会研究,2014(20).
[2]夏晓娟.医疗卫生改革对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5(4).
[3]李心.医院新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实践探讨[J].新财会,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