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7 09:22: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第1篇

在金秋十月,我有幸参加了东营市实验小学“于永正教育思想研讨会暨第四届‘黄河口之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自己收获很大。走近于老师,不仅领略到了他课堂的精彩,也领略到了他人格的魅力,细细地品味于老师的每节课,没有精彩的教学设计,也没有多媒体的渲染,简简单单,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但他的课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赢得阵阵掌声。《秋天怀念》没听过瘾,第二天又偕同儿子一起听了于老师的作文课,总感觉意犹未尽。聆听于老师的课堂,从一个个细节中,我看懂了于老师,读懂了于老师,从这些细节中,我真正领悟到:于老师在扎扎实实搞教学,认认真真做学问。

慢慢蹲下来

自己听过无数名师的课,像于老师慢慢蹲下来写板书的寥寥无几,执教《秋天的怀念》时,他还是一如既往:“同学们,看于老师写板书。”说完,慢慢蹲下,胳膊高高抬起,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上了课题,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可我们教师做到的有几人呢?六十多岁的老人,一蹲、一抬、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中国的方块字映入了孩子们的眼帘,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于老师从简单的写字教起,教孩子学知识,教孩子学做人。每每看到于老师这个蹲下来的细节,我就会萌生感动。

用眼睛交流

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老师调动学生的方式无非是:请同学们坐端正,请同学们认真听课等,学生们习以为常,不多时学生们的注意力又开始分散了。而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始终有饱满的热情,跟着于老师走入文本,与文本交流,和于老师对话。“你的眼睛向于老师报到”当于老师说这句话的时候,总是慈爱的看着学生们,对学生充满鼓励,‘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于老师的眼睛会说话,于老师的眼睛能与学生进行交流。这亲切的目光永远留在每个人的心里。

用心去读

《秋天的怀念》很感人,于老师在朗读时,声情并茂,带着学生、连同我们听课的老师走进了史铁生,走进了他的母亲,史铁生的绝望,母亲的百般呵护以及临死前的无限牵挂都通过于老师的读体现了出来,读到动情处,他潸然泪下,我们在座的老师也泪流满面,于老师的读引起了大家的共鸣,雷鸣般的掌声响彻在礼堂里。这就是朗读的魅力,这就是于老师的魅力,在场的老师无不为于老师精湛的朗读技巧动容。“同学们,这篇文章我读了好多遍,还有错误,读了好多遍,才体会出了作者的心情。同学们读书时声音不要高、不要快、要思考、要想象,当你的面前出现作者和母亲时,你的文章就读好了。”这是对孩子们说的,也是对在座老师说的。这两节语文课,孩子们也许不会读得那么声情并茂,但于老师交给孩子读书的方法会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心底。

《秋天的怀念》中,一堆堆细节体现了母亲的伟大;课堂上,一个个细节组成了完美的一节课,成就了于老师美丽的人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垦利县第一实验小学)

责编 / 郑永田

第2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的内涵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评价

自国家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以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培训计划,对我市中小学教师全面展开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年来,在和一线语文教师广泛深入地接触中,我发现语文教师在教育技术认识和操作上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我将之归结为三点加以剖析,但愿能为广大语文教师带来一点帮助和启发。

1、问题一:对教育技术的内涵认识有偏差。很多教师把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混为一谈,认为教育技术培训就应该多讲现代化教学手段操作方面的,如课件制作等,甚至有的教师把教育技术培训直接叫做电脑培训,学习技术操作时劲头十足,一听教学理论就浮躁消极。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方面和教师们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教师没有真正把握教育技术的内涵所致。

我们以国际广泛认同、目前仍在使用的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94定义”来看一下什么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个定义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把握:第一,教育技术是以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为研究对象(我们国家一般强调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第二,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或五个范畴)。这条定义之所以广为人们认可,主要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多媒体、网络技术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这条定义关于教育技术的深刻内涵:①促进学生的学习是发展和利用教育技术的目的,坚持“学生本位”;②实施、影响课程教学,开发、利用相关课程资源是发展教育技术的意义和功能所在,强调“资源意识”。所以,教育技术的内涵促使语文教师应重点思考:①利用建构主义思考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本质;②多媒体、网络趋势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和相关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开发。

另外,教育技术中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无形技术主要指在解决教学问题过程中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以及其中蕴涵的教学思想、理论等):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由此可见,教育技术的应用最终是要服务、促进学生的“学”,而不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赶时髦、装门面。只有认识到了这些,语文教师在参加培训及今后工作中才能潜心于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改革和学生发展。

之所以出现上述认识误区,我认为主要是广大语文教师一心扑在教学实践的同时缺乏必要的理论提升与引领而造成的。一说到理论,很多教师有排斥心理,觉得理论的东西和自己的实践有距离,不如实实在在拿来就能用的东西来得立竿见影,这也是目前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要在专业成长上有所突破,首先就要扭转这种思想,以包容、接纳的态度不断汲取新的理论营养,提升自身认识,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实践才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问题二:教学目标的分析和阈述问题多多。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立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它决定着教学的总方向,能否确定清楚具体的目标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传统的教学目标设计存在重知识轻过程、轻育人等问题,而语文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则有效地矫正了这种偏差,应该说目前语文教师基本上都能按照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在培训中我发现,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目标分析和阐述方面尚存在其他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却往往被教师们所忽略并习以为常了。

2.1 症状一,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由于缺乏针对性而存在严重的盲目性。当代教育技术学认为,教学设计首先应从学习需要的分析开始,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接着去调查学生的初始能力、一般特征和学习风格,进行学生特征分析,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最后再以学生为行为的主体,阐述教学目标,并付之教与学的实践。由于语文教学的范围广泛,知识系统较散,再加上缺乏严格的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致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缺乏针对性而存在严重的盲目性。如一位教师设计《秋天的怀念》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熟读生词。

(2)能力目标:①通过各种读书方法,最终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②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读课文,读懂课文,受到伟大母亲的熏陶感染,感受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该教学目标中除了第三项情感目标能够体现出该课的内容特点之外。前两项目标阅读教学课几乎可以通用,放在哪一课都合适。这样的教学目标由于缺乏对课文内容及学生特征的深入分析,而显得模糊、针对性不强,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落实。

2.2 症状二,目标对象定位不正确。教学目标的传统表述,常常是以教师为本位,将教师作为行为主语,如“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等等。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中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了强调“教是为了学、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宗旨,教学目标体现的应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阐述的是学习者学习的结果,是指他们在教师与同伴的帮助下,利用资源和工具学会了什么,而不是指教师应该做什么,或者通过该课教给学生什么。因此,教学目标分析与设计的对象是学习者,而不是教师。

2.3 症状三,教学目标表达抽象、笼统,缺乏操作性,难以测量评价。很多语文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用比较抽象、笼统的话语来表达,如:“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中的“理解”可能是指:①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词语的含义;②能根据课文的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③能正确地使用这些词语来造句。学生究竟达到哪种程度才算符合要求呢?表述不清导致评价的标准模糊。再如,上述《秋天的怀念》能力目标中的第二个目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通过什么条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这节课学生口语表达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怎样判别?所有这些问题都没有在目标中显示出来,由于缺乏操作性,这个目标即使想落实也有难度,也就最容易落空。

布鲁姆关于行为目标的研究表明,教学的完成是学生行为的改变,无论是认知、情意的学习,还是动作技能的学习,最后均能表现在学生的行为上面,这些行为是可观察的,也是可测量的,以行为目标的方式来表述教学目标,可以有效

提高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据此,一个好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就是要将一般性的目标具体化为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目标,要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时对目标的把握与评定。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两个途径来着手:①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并不断提升践行新课程的能力,避免经验主义,固步自封;②加强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的钻研和提升,用理论武器指导自己的实践,避免课堂教学的形式主义,切实在教学实践中践行新课程理念并不断创新,将之落在实处。

3、问题三:设计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不足。在教育技术培训中,有一项任务是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中设计教学评价内容和评价工具,要求教师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还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其实就是让学生拿这个评价设计去检测自己或同伴完成学习目标的情况,这里侧重的是教学评价中的学生评价。结果,很多教师都理解为评价自己的教学设计,说哪些环节设计好、为什么这样设计等,或者只简单确定了从哪些方面评价学生,至于怎样评价一概没有。直到主讲教师几次讲解、强调后,参培教师才大致明白怎么做,参考着案例完成了任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对教学评价的认识不足。语文教师日常写教案时很少在教案中设计教学评价,即使有也大多是关于知识检测方面的,甚至有些教师就片面地认为课堂教学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的随机评价,如“你真棒”、“你很会想问题”等等,这些认识的片面导致语文日常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显得笼统而单一。

第3篇

这篇文章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城南旧事》的序言。如《城南旧事》一样,文章字里行间也氤氲着一种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思念。文章用一组关于骆驼队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童年生活的美好与纯真,勾起我们对童年的回忆与眷恋,而结尾处的内心表白,让我们内心不由涌起丝丝忧伤,时光一去不返,童年只能永存于记忆中。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用意不仅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的情趣,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学会用手中的文笔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本课的教学以板块方式和问题设计引领学生了解童年的趣事并重点感悟一个片段,在重点片段的教学中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并进行仿写,让学生学会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悟,用文笔表达。同时,将课外阅读融入教学,旨在渗透大语文教学的观念,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优秀书籍。

【教学目标】

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毡帽、卸煤”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童年的美好纯真以及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引导学生阅读《城南旧事》。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作者记叙了关于骆驼队的哪几件趣事,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体味作者流淌在文字中的淡淡感伤、深深思念以及感受作者对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述一段趣事

(一)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二)板书课题,告诉学生课文里记录的也是一个小女孩的童年趣事。

(评析:此环节旨在创设一种氛围,让学生的心中洋溢着童真童趣,从而调动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感知一段岁月

(一)请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二)让学生认读词语。

(三)请学生概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评析:此环节旨在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初步理清文章的脉络,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铺垫。)

三、拍摄一组镜头

(一)出示学习要求。

如果你现在就是一位导演,阅读了《冬阳・童年・骆驼队》这个剧本后,你会用手中的摄像机拍摄下哪些关于骆驼队的镜头,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每个画面或场景吗?

(二)请学生带着学习要求中的问题再次阅读文章。

(三)四人小组交流,说说课文围绕骆驼队写了哪几件事情并讨论如何拟定小标题。

(四)全班交流,集体修正小标题。

四个小标题为:学骆驼咀嚼、关于驼铃的猜想、幻想剪羊毛、询问骆驼去处。

(评析:此环节意在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拍摄镜头”的学习方式满足了学生的新奇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极大地激发,用小标题概括几件事既简洁明了,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述说一个画面

(一)用电脑放大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让学生谈谈课题的特点:由并列的一组词语构成。

(三)让学生看着课题,说说自己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四)再次齐读课题。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一是让学生感受课题的特色,二是再次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印象,三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重温一遍课文

请学生说说课文围绕骆驼队写了哪几件事情。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温故而知新”,为研读课准备。)

二、 聚焦一个镜头

(一)学习“学骆驼咀嚼”的趣事。

出示句子:

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1.让学生自由朗读上面的句子。

2.听老师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也可以做动作。

3.再读句子,说说感受到了什么。

童真 童心 童趣

4.仿写一个片段:我站在金鱼缸前,看见金鱼___________。我看呆了,_________________。

5.出示片段,告诉学生出自《城南旧事》。

我把鼻子顶着金鱼缸向里看,金鱼一边游一边嘴巴一张一张地在喝水,我的嘴也不由得一张一张地在学鱼喝水。有时候金鱼游到我的面前来,隔着一层玻璃,我和鱼鼻子顶牛儿啦!

6.感受表达特色:讨论作者是用怎样的方式表现出童年的美好与纯真的。

用生动的画面再现童年趣事,用纯朴的语言抒写童年情感 。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对重点段的研读,利用想象画面、片段仿写、补充资料等手段,既让学生感受到了童年的纯真与美好,也让学生感悟到了文章的表达方式,更让学生提高了写作能力,掌握了学习方法。)

(二)简单交流其他几件趣事,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感受一种情怀

(一)出示句子,让学生反复朗读。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二)说说自己读了这句话后的心情。

(三)出示句子,让学生联系实际把句子补充完整。

我已经长大了,不会 ,不会 ,也不会 ,童年 。

(四)再读句子“夏天过去,秋天过去,……”说说现在自己读了这个句子又有什么体会。

淡淡的感伤 深深的思念

(评析:此环节旨在突破教学的难点,“说话练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孩子们边想边说,边说边思,边思边悟,在感同身受中,孩子们的内心慢慢涌起“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思念”。)

四、阅读一本好书

(一)出示描写疯女人秀贞外貌的片段和小英子与小妞儿踢制钱的片段,引出《城南旧事》。

片段一:

刚一进胡同,我就看见惠安馆的疯子了,她穿一件绛紫色的棉袄,黑绒的毛窝,头上留着一排刘海儿,辫子上扎的是大红绒绳,她正把大辫子甩到前面来,两手玩弄着辫梢,愣愣地看着对面人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洋槐。

片段二:

拿两个制钱穿在一根细绳子上,手提着,我们玩踢制钱,每一踢,两个制钱打在鞋帮上嗒嗒地响。

(二)出示《城南旧事》封面。

(三)朗读关于《城南旧事》的评价,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

《城南旧事》勾起了我对童年的隐秘的想望,让我真正地感受了“悦读”。――蒋青原

我认为《城南旧事》这部小说可以概括为“平凡的童年,不平凡的回忆”。其中的故事个个跌宕起伏却又不失人生的真谛和道理在其中。虽说最终的故事有一种“曲终人散”悲剧的意味,但这也是它带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梁乔昊

透过英子清澈的眼睛,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很天真,很美好。――郭文韬

《城南旧事》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隐含着无数深意。――周昌昊

(评析:此环节旨在为学生打开一扇阅读的天窗,生动的片段描写、高度的书籍评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让学生亲近名著,与经典为伍,是每个语文老师的神圣职责!)

板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

学骆驼咀嚼

关于驼铃的猜想

淡淡的感伤 幻想剪羊毛 深深的怀念

询问骆驼去处

作业布置

1.完成生字的书写。

2.摘抄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3.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阅读《城南旧事》。

第4篇

关键词:成长课堂;名师;学生发展;课堂理念;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8-0044-02

最早是在周一贯老师的文章里读到“成长课堂” 这个词语,颇感新鲜和精准。周老师说:“成长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是以学为重的课堂。”这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课堂理念,是真正基于儿童的思考。近期,聆听了多位名师的语文课,走近名师,感受他们富有魅力的课堂教学风格,领悟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也就更深入地了解了“成长课堂”的内涵。

一、预设,关注成长的要素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预设,在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预设,才能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每位名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心中必然将学生放到首位,深入研读教材,真正是为发展学生的智能而教,因此我们看到他们在课堂上取得了成功,成功的标志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成长。王崧舟老师在谈到《孔子游春》的教学预设时说,基于对学生的思考曾经多次易稿,他认为课堂教学首先是一个定位的问题,定位决定着方向。此篇课文应该思考的是如何给孔子定位。第一个版本的设计思路是在儒家文化的语境之下引导学生感受和解读孔子这个人物的形象。开篇由伦语中的名言引入,课中还原课文创作的语言背景,还原大量的文言文,最后找出了从孔子后历代帝王对孔子的评价,从宏大的叙事背景中引导阅读。预设很好,但感觉效果不理想,孔子的形象还是太高了。第二个版本预设时调整了思路,是从做教师的传承的角度,设计了一个历史的纵向结构的教学主线,树立起孔子是至圣先师的形象,文脉清晰,底蕴丰厚,语文的文化味儿很浓,走了一条儒家的文脉。但是效果还是不好,孔子形象还是太高了。第三、四个版本预设时,感觉关键是要考虑孩子们对孔子这个人物亲不亲的问题。不能亲其师,如何信其道。于是教师对孔子的定位是将孔子从神坛请下来,让他回到杏坛,还孔子的本来面目,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作类比,把孔子三教合一的精髓提炼出来。于是我们看到了老师、课堂、课文、课题的教学形式的呈现。王老师在预设时思考的始终是学生,一切教学设计都是立足于学生,于是我们看到了学生成长的课堂,看到了生命的课堂。

二、对话,激活成长的潜能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在课堂上展开卓有成效的对话,才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从而收获成长的潜能。

薛法根老师在讲授《揠苗助长》一课时采用了讲故事的形式,在与学生不断的对话中形成合作,使学生不断深入理解文本,内化、实践语言,课堂虽简简单单,但充满了智慧。学生每讲一遍故事,就会被老师冠以一个称号,从“新手”到“能手”再到“高手”,最后到“故事大王”,老师的要求和期待不断提高,而学生在老师的夸奖中感受到讲故事的乐趣,学习热情被一次次激发,讲述得越来越好,最终达到――全班孩子都能做“故事大王”。再看一条隐性的线索,老师从“看课文讲述”到“看词语提示讲述”到“没词语讲述”,最后到“上讲台带着表情动作绘声绘色地讲述”,孩子们组织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

这节课上没有支离破碎的分析,薛老师注重的是学生兴趣的培养,语言的内化和实践,老师立足于学生,以生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点点进步,老师都能看到,毫不吝啬地进行夸奖。在学生、教师、文本的多边对话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不仅在知识、兴趣、思想、情感上得到成长,也看到了他们语文能力的提高,我们听到生命的拔节之声。这样的成长课堂将是孩子们终生受用的。相信在这样的课堂里,孩子们也会真正地爱上语文。

三、评价,营造成长的氛围

关注生命价值、促进生命生长是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支点和出发点,而激励性的评价更能够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开启走向成功彼岸的大门。台湾李玉贵老师的文章里有一段话写得好:“老师说话时需要有一种意识:我的话儿童是否能听懂、我是否以多数儿童愉悦的方式说话。老师说话需要边说边听的专注:专注聆听儿童的喜怒哀乐、感受、内心期待,专注每个儿童在课堂中尚未说出的话,对每个儿童的话语敏感。”李老师是这样想的,她在自己的课堂上也是努力这样体现的。

在李老师《北极熊学游泳》的课堂上,处处洋溢着温情,教师不急不躁,语言幽默,如钥匙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窗。李老师开篇出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四十分钟要爬楼梯,每个目标就是一级台阶”。她还提醒学生“学习是你自己的责任,听别人的想法很重要。”看到学生不举手了,老师会鼓励学生“看到你们很努力地想,知道你们走在思考的路上。”因为学生读书不到位,老师请学生看视频片段,体会文本描写的氛围和情感,但是老师告诉学生,片中残暴的镜头已被剪掉了,同时提醒学生:你们看的是大自然的影片不是看动画片,看完后再读书要读出感情。

李玉贵老师的课堂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可能是当前课堂上强势的老师太多了,所以李老师对待孩子们的态度和评价方式让人耳目一新。走在成长的路上,孩子做船长,老师做助手,李老师做到了,因为老师心中始终记得“为谁教”,所以才能放平心态,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成长。

四、积淀,丰厚成长的底蕴

课堂折射出教师的课程行为,也折射出教师的高度。名师在课堂上显现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钦佩,深入的文本解读、巧妙的教材处理能力使人叹服,声情并茂、充满智慧的课堂语言让人欣赏,尤其是名师课堂上真正落实了“为学而教,以学定教,顺学而教”的理念,令人难忘。

第5篇

摘要:文章基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节奏、板书设计四个角度,逐层构建起虚实相生的高中语文课堂。文章对于激发教师智慧的途径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

关键词 :留白;课堂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5-0086-02

任何美的创造都讲究一个适度处理虚与实的问题,比如画画,恰当地留白更可以凸显天地山水之广阔意境;比如戏剧,言有尽而却意无穷的节奏安排更能发人深省。同理,以“智慧教学”为终极目标的高中语文课堂,也需要虚实相生。因此,恰当地“布白”,可以帮助学生营造一个思考、酝酿、吸纳、整合的氛围,可以让教师的智慧充分展现出来。

教学也需要智慧,过于写实的教学方法有时会让学生感到乏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不完全的形呈现于眼前,会引起人们一种追求完整、追求和谐的强烈冲动。面对空白,人们会主动、积极地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到审美对象上去,从情境上去领略它,用情感去感受它,在本意或上下文的连贯关系上去推究它,因此,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巧设空白,构成教学的虚实相生,唤起学生的注意,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使其感知“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乐趣。

一、教学内容恰到好处

笔者听一位教师讲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发现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撑满”情况。这篇高中语文的经典课文,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不满现实、幻想超脱却又无法超脱的心境。教师准备得很充分,内容面面俱到,讲授很精彩也比较深入,但是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对这篇散文之美没有真正体悟,即便把所有内容都记住,也无法领悟于心。如果能稍微少讲一些,在适度点拨之后采用“涵泳法”,让学生充分诵读、美读,就可以帮助他们开放感官,以眼观文美,以口诵美,以心领美,从而多方位、多维地建立起自己的审美体验。

因此,教学内容的处理完全不必全部落得很实,绝不能够“满堂灌”,这样就能够给学生留出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当学生发现从教师那里、从教材上得不到他所缺少的知识时,那块“空白”就会成为他们迫不及待探究文本内涵的动力。通过恰到好处地内容安排,教师再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沉静下来,从而真正理解课文,语文阅读的兴趣才能够被激发,解读文本的能力才能够得到提高。这样,可以使学生遨游于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徜徉在缤纷的学习天地里,这便是“留白”的价值,是教师智慧的彰显。

二、教学环节上疏密有致

根据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课堂教学设计应有疏有密,于适当的时间进行合理布白。比如,新课讲授时,学生思维处于逐渐集中的阶段,此时,教学密度要小,要有趣,如同画中的远景、音乐中的序曲,应重在引导,让学生用自由的思维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去。当学生的思维逐渐进入亢奋状态,接受信息的能力增强时,课堂教学内容则应全面展开,教学密度逐渐增强。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通过提问,最大程度地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的阶段,即“心求通而不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的状态,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运用“留白”艺术,提升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这其实就是在学生积极思维之前,给予短暂的心理状态缓冲,这种空白会使学生感情激奋、思维活跃、善于体验、勇于探究。

例如,某教师讲授史铁生的抒情散文《秋天的怀念》时,围绕“情”字展开教学环节,让学生品味其中的细节描写,体验作者的深厚,感受母爱的伟大。当指导学生用心揣摩“母亲就这样悄悄地去了,她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这句话的含义时,教师留了足足一分钟的时间,全场一片寂静,甚至有学生流出了眼泪。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酣畅淋漓地宣泄,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从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征出发,教师创设情境,要留足时间让学生沉静思考;学生情感体验时,教师也不要急于评判或点拨,而应充分尊重学生;更可发挥集体合作探究的智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彰显。

三、教学节奏张弛有度

教学中的“张”,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启发和引导,使学生思维处于极度活跃和兴奋的状态,以形成学习的,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此时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及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其迅速、准确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学中的“弛”,则是指教学活动中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是教学中的停顿、空白。此刻没有教师的“打扰”,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把教师表达出来的各种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处理和转换,或者在理解的基础上储存,或是随之转化为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

比如,教李白的诗作《蜀道难》时,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意思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诗中呈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这种想象将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具体可感的图像。此时,切莫急于打断学生的思索,而应留足充分的时间,让整个课堂处于“外静内动”的良好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强烈的好奇心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动中,恰似“于无声处听惊雷”。学生身临其境,“走”入诗中,诗的主旨的得出和之后的品味、鉴赏环节就更加容易达成了。

有时还会遇到这样的课堂情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反响热烈,双方或多方争执不下,唇枪舌剑,毫不客气。此时,教师要耐心等待,不要马上给出结论,以免轻易掐断这种精彩的瞬间。要允许学生进行言语的交锋,引发思想的碰撞,使其找到最佳答案。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循序渐进的,久而久之,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思维的严密性、条理性都会进一步增强。

四、板书设计巧妙新颖

在教学中,板书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系统,中心突出、布局合理、立意新颖的板书是知识信息的高度凝聚和集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精髓所在,设计独特而醒目的板书。

比如,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在授课时,教师紧抓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小说的要素,无可厚非。但如果板书也模式化地从这三方面来设计,就有些煞风景了。就这篇小说而言,最值得关注的是画家琼西的身心状态变化,所以教者不妨借鉴曲线图像,随着情节发展,绘制出一条高低起伏波动的曲线,最后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的重大作用以及贝尔曼的崇高精神由此显现。这样,整个板书,小说的三要素尽显其中,且更直观、形象。

实践证明,艺术性的板书可以促使学生自己去联想,去填补空白,从而给予其独立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引导他们专注听讲,深入推敲,自主学习,“填补”空白,完成“点睛”之笔;或在结构式、综合式的板书中留有一定的空白,让学生依据所学知识独立填写,加深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所以,恰当的板书“留白”更加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加强记忆。对于教师而言,也能够充分利用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力,展示教学智慧,体现学科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