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22: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学的人文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价值归属;人文关怀;回归;重建
中图分类号:I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76-01
千年沧桑历史漫如云烟,文学却犹如一颗闪耀在历史天空的澄明恒星,宁静平和的占据在一个非光芒耀眼而又不能被忽视忘却的角落,独特地展示着人类历程的每一个足迹。然当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至今时今日,工业文明和大众传媒开始肆无忌惮的横行于整个世界的时刻,文学退缩于清冷的角落,人们越来越迷茫――“文学是否有其依然存在的必要”。这正是文艺学者们亟需现实面对的一个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文学之所以能够存在的价值基础和归属是什么。深刻挖掘文学史的发展之后,可以明确的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文学的价值基础和归属正是文学的深沉人文关怀。
一、“人”,人文关怀的最终指向
作为文学最终价值归属的人文关怀,它不是出现在当前社会的语境之中,早在千年之前的中国先秦,在文学中就有丰富的人文关怀之情,尽管没有作为一个专门的理论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但在大量的文学和理论中都以别样的形态留给了后人。人文关怀究竟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没有确切定论。当下概念体系中对人文关怀最通俗的解释是“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单单这几句话显然是无法完全解释清楚人文关怀博大精深的内涵,但至少能让我们把握一个中心,就是人文关怀的最终关注点是每一个个体“人”的合理生存和发展。
历史早已证明,社会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和发展动因,理应是首先被关注的对象。暂且不去追究文学起源这个颇具争议性话题的答案,但文学之所以诞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必然是人的出现,没有人也就无所谓文学。长久以来中外学者们给与了文学起源无数种阐释,纵观这些学说,无论是劳动说、模仿说、情感说……无一不与人是紧密贴合在一起的,反映人的生存与情感。人文关怀表现在文学上就是作为对人类生存细致的整体关照,它的精神主旨折射出人类发展史所积淀下来的对人本身的零距离贴近。绵延的文学史可以勾勒为一部“人学史”,在人的发展完善中得以发展完善。从中国时期的上古歌谣体可以看出古人征服自然以求平安生活的愿望,《诗经》用最生活化的语言反映着上自统治阶级下到弃妇流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每一次文学的大变革莫不是与历史的进程和人类渐次进步紧密相连的。
二、现代文学中迷失的人文关怀
先秦以来的文学史证实了一点,即能够在文学史上流传并富于生命力的作品必然是蕴含了关注普遍“社会人”的人文关怀,《诗经》的艺术魅力,唐诗宋词的灿烂光辉正是有了人文光华的闪射方才咏叹千年。遗憾的是,这种人文光华的闪射并没有随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而走向辉煌,却迷失于当代的“全球化”和“现代化”语境中。这种迷失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市场利益追逐下的恶俗写作
现代市场经济活跃人类物质文化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对人类的精神文化造成强烈的冲击。追逐最大的剩余价值不仅在生活消费品生产中膨胀,更扭曲式地在精神文化消费品中拓展。其直接后果就是文学成为谋取市场利益的手段,以拙劣甚至低俗的文字工业来追逐市场占有率。裸的、、恐怖小说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所谓的文化消费市场上,文学的概念歪解成为――只要是文字作品皆为文学。市场占有率甚至开始成为作品好坏的某种隐形标准,更有所谓的“名作者”直接叫嚣到“从市场的销售率就可以看出谁的作品更好”。人文关怀在这种利益追逐下,直接成为市场竞争下的“奢侈品”,掩埋于香艳刺激之下,无人问津。
(二)狭隘个体抒发中的自我低吟
有些作品中隐约可以看到作者的一点真情实感,却又浅唱低吟着自我的无端憔悴、虚无,靡靡之音充斥其中。或许这些情感的确是作者本身的感觉,然无病式的低吟对于文学毫无深层价值。这种作品当中没有丝人类共同情感、宇宙精神和生存关照,它把文学最基本的精神底蕴丢失在没有精神内涵的虚无之词中,让人感受的不是震撼和深思,而是愈发虚无的精神流离。一己之思并无不可,但其间必然包含着人类的情感共鸣。《诗经》中,弃妇诗同样是古人们的一己之思,然而它带有的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是整体社会中女子普遍命运的完整展示以及一个时代的反思,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这和现代社会那些所谓的“身体写作”中的自我表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精神实质。
(三)盲目追逐先锋的“失风”
后现代语境下的作家们,为了追赶时代和社会的潮流,争先恐后的抢捧着“先锋”的概念,纷纷标新立异地创制与他人和历史不同的“牌子”。没有明确目标和精神追求的先锋就这样漫无边界的分撒开来,无数的先锋作品走上精神消费的时刻时,人们却迷茫了,“先锋是否就是意味着对传统的背离?为何先锋作品让人找不到主题,生涩的文字、扭曲的语法、脱离常规的结构、叛逆的观点是不是就意味着先锋呢”。先锋之风下带来的不仅是人文关怀“失风”,直接导致的更是文学的无根和消解,文学是什么在先锋中变得格外模糊。极少作者在创作时还记得有一个称作“人文关怀”创作标准,狭隘地在形式和结构中追求新意,文学必然失去其活力长存的条件。
(四)文学创作者的价值缺失
很多学者都说现今是一个没有大家、没有权威的文学时代,之所以没有权威是因为没有人创作出可以称为“权威”的作品。作家群体的扩大化,作家身份的模糊化带来的后果是文学作品的泛滥和质量的不断下降。究其原因,与作家群体扩大化后作者人文精神缺失脱离不了关系的。
三、人文关怀迷失后的文学困境
人文关怀是文学发展的导向标,现代社会人文迷失之时,文学必然地走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中。当前的文学面临着因人文关怀缺失而带来的三大困境:首先是文学的边缘化;边缘化是现代文学中使用频率颇高的词。边缘化本身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说法,就是非中心,非主流,或者说被主流所排斥,所不包容的意思。而当前文学的困境之一就是显现于文本之中,没有了这种普遍的人类情感,就难以再次引起全人类的共鸣,失去了文学凝聚力,文学必然的开始被边缘化。其次是文学精神家园迷失后的自身堕落;人文关怀作为文学的基础价值归属,它是文学精神的一个导向,时刻提醒着文学必须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个体人的情感以及生活世界。当人文关怀迷失之时,文学失去精神家园,精神底蕴被恶俗和利益取代,必然一步步走想自身的堕落,仅仅成为某些人追求名利的手段而已。再次就是文学失去发展的动力和目标;当航行的航线和灯塔消失掉,前进的动力流逝之后,文学发展就只能毫无方向甚至停止不前,在旧的体系中消磨最后走向坟墓。人文关怀这一文学价值归属作为文学的动力和目标在现代消逝殆尽,造成的就是文学发展的迷途和停滞。
四、人文关怀的回归与重建
文学走入“瓶颈”,唯一的解决办法只能是使这足以决定文学生死存亡的人文关怀回归重建,拯救文学将其导入正轨。回归与重建意味着当前的文学工作者们首先必须对现代文学进行反思,查找现代文学走向迷失的关键因素,从外因和内全方位多方面的深入讨论研究;第二,每一个文学工作者们都应该积极主动的深入了解和体验整个社会的情感民生,才能让文学更贴近于灭一个个体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使大众对文学重拾信心;其三,文学理论工作者们应该完善文学的价值评价体系,用正确的价值体系规范和评判文学创作;其四,文学市场必须完善其管理和监督制度,保证文学的高尚和纯净。相信,当人文关怀复归于文学之时,一片新的精神天空必将来临。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语文;人文教育;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3.3
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语文作为一种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综合学科,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核心性的决定作用。语文教学正是人文教育的最好载体。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育除了要完成一般学科必须共同承担的智育任务之外,还要密切关注审美教育、人生观教育与人格教育,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语文学科的这种人文关怀的功能是标示其学科独特性的根本要素,也是教育目标的最高追求。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人文教育这一责任。
一、把人文精神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增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当前,素质教育深切地呼唤着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语文教育要提高质量,与时代同行,与社会同步,必须弘扬人文精神。因为语文具备弘扬人文的特有条件,如语文本身的情感性、人文性、生命感,它所富有的灵魂与思想、精神与气度等等。语文教育是最富有人性的领域,是人性生成的天地,塑造人性、弘扬人文是语文教育的天职。因此,语文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弘扬人文精神,树立文化语文观念。通过树立文化语文观念,全面渗透文化教育,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弘扬人文精神,树立文化语文观念,必须不断转变传统的语文观念,要从语文教育的本质及目的、语文教材建设、教学评价与考核等方面重新构建基本价值体系,同时,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培养教师实施文化教育、陶冶人文精神的能力。
二、把文学作品作为语文教学人文化的重要手段,以文学教育促进人文教育的深化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个体获得人生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个体的情感获得,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形成,思维模式、人格的形成,精神的成长,都与文学教育密切相关。这里所讲的文学教育,不是只以文学为手段的教育(语文训练),而是有情感、有意味、有生命的,能丰富学生情趣、增强学生文化内涵、提升学生人生境界的真正的文学教育,是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而“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以人文教育为主体、人文教育与科学训练有机统一的文学审美活动,是受教育者感悟体验与科学认知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切实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积极发挥文学作品的人文教育作用,使文学作品成为人文精神熏陶的主阵地。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接受汉语言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二要充分把握文学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养成对语言艺术的强烈的兴趣和爱好,进而扩展到对所有艺术形式的终生不渝的爱好,塑造爱美的灵魂。三要挖掘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在文学阅读中,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辛弃疾、“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的秋瑾、“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等民族英雄、爱国志士不期而遇,沟通交流,思考人生和生命意义,了解人道主义和人性,思索道德、社会、历史、文化问题,关心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人的关系,使文学真正成为生命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三、培育教师宽广的人文情怀,以教师的人文情怀引导垂范化育学生
语文教师要拥有宽广的人文情怀,必须先拥有丰厚的文化素养和完善的个性品格。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文化素养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评价语文教师文化素养高低的一个标准就是体验能力。体验能力包括文化价值体验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社会文化的客观价值只有经过个体的内化积淀后才能外化为带有主体人格的文化意识,要想尊重人的发展并且促成人的发展,语文教师不但要有这种文化价值体验能力,而且还应着力培养学生个体的这种文化价值体验能力。教师要高度敬业,悟尽职守,热爱生活,接受专业的文学训练,坚持“厚基础、强能力、扬个性和重素质”的教学指导思想,积累丰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同时教师要关注人性,树立人本的观念,注意自己的个性品格修养及其完善。培养高尚的情意志趣,完善对人生、人性的态度,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用崇高的信念、深厚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染和影响学生,使教师个体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质,成为一个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传道者。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 人文精神 教育实施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资源日渐增多,其中有多数不良信息在影响着一批大学生,造成各大高校中普遍存有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质下滑的现象,信仰危机和价值观缺失的问题逐步彰显[1]。大学生群体表现出了显著的世俗化和功利化态势,出现言行举止粗鲁、行为过激、人际观念淡薄、生活世俗化等精神面貌,当前我国高校人文精神情况不容乐观。大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格完善、人文精神树立的关键期。针对高校学生实施人文精神教育意义重大,更是所有教师的义务。内涵是外国人文教学中最核心的一部分,也是人文精神教育的最大优势。自古希腊罗马时期以人文本的观念,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理念,再到莎士比亚的人文探索与人文关怀观点。从歌德以人文本的求证,至卢梭人格的浪漫主义回归[2]。从巴尔扎克对人格的重新定义,再到托尔斯泰对自然人文主义的阐述,乃至20世纪现代主义对人文精神的盼望和复苏,提升学生整体人文素养、提倡人文精神已成为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根本理念。怎样在21世纪做好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工作,是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工作者的必须课之一。
一.当前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中存有的问题
当前,在高校中文专业的外国文学课中,在开阔学生眼见、培育审美能力层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在落实人文精神教育层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3]:第一,人文知识涵盖面较窄,这个问题对于自身对西方了解不足、人文底蕴淡薄的高校学生来说,属于一种较大的缺陷。第二,教材时代感不足,无法形成立体、完整的教育系统。如今高校学生始终位于一种立体的阅读环境内,阅读类型已经从单独的课本阅读转移至超文本阅读,而许多外国文学材料并没有成套的作品,也没有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造成学生对人文精神学习兴趣不足,也给教师教学实施造成困难。第三,在人文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作品背景、历史事件、作者介绍,目的在于分享知识,考试也是过分重视记忆,造成教学评价手段单调。第四,重视解析作品内在价值同当今社会思想的关联,并未深层次发掘经典名著的现代价值和如今读者的启示和警觉意义,令学生不得人文精神教育的要领。当前,外国文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人文精神教育的贯彻落实。
二.改良传统教学类型、贯彻落实人文精神教育
1.丰富教材文化内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根据大学生西方文化知识欠缺,联合当前各大高校外国文学教材层面的不足和欠缺,丰富教材中的文化内涵,简单而言就是弥补介绍和时代相匹配的经济、文化、艺术、哲学、信仰等方面的人文知识。在外国文学教材中应提高文化价值,着重讲解人文知识,经过外国文学所自带的神话、历史、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学习,令学生感悟文学的真是存在,哲学的明智和宗教的关怀,在人文知识教育铺垫的前提下,指引学生研究学习西方文化精髓,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下培育和启示学士,开阔学生的精神思维层面,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的人文情怀,进而为其树立内在、优秀的人格。
2.精选教学内容,咀嚼经典作品,突出案例教学
外国文学教学中所涵括的名家、作品、流派极多,历经年代久远,涵盖国家多、跨度极大,教学内容具有复杂、繁多的特点,同时受到课时的影响,使得教学效果单一情况出现[4]。对于如此广阔的内容,教师自身因对教材触类旁通,随后在此基础上依据当念、标准,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精挑细选,进而将外国文学课堂转变精神的培育站。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都可以拿来作为典型案例,其教学效果要远强于一般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重点内容,突出案例教学,指导学生咀嚼经典作品。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培育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真正将学生的关注热点、心理需求相互联合,从外国经典文献中受到启发,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现实生活,提高内容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精神。
3.注重人文素质培育与传统知识相结合
教师应重视审美教育、渗入理想教育、提升精神价值观念。即借助对文学现象的思维、判别分析,实施思想道德、人文信仰、精神层面、行为举止等层面的教育,指引大学生在追求学业、信仰、成功、美满的幸福生活同时,培育其为国家现代化发展、为人类发展进步做贡献的价值观[5]。所以,在外国文学教学期间,教师要尤其注重对知名作家作品的讲解,注重温煦文本中所涵括的潜在内涵,注重着重分析人物特点的理想主义素质的崇高品格。比如:可联合作家成功的经历,令学生学习该作家身上所表现的思想信仰、思维形式、优良品质,能够独立分析社会现象,提升自身心智,培育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根据对人物形象精神品格的分析,发掘对大学生的实际指导价值,比如:《老人与海》中老人的性格、对待生活所展现的自信和优雅,或者是介绍浮士德精神中关于人生奋斗和贪图享受的启发等。人文精神教育注重由外而内的文化熏陶,也重视对自身感悟和体会。所以,在教师教学期间,应主动将传统教学模式与人文素质培育相结合,注重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阅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认识,选取启示效果较强、激发作用明显的名著,充分探寻和体现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进而使得学生在阅读和欣赏过程中,能够独自领悟作品的魅力,感受因不同国度的人文情怀,在身临其境中得到社会认可、对西方世界的了解,以及对人生全新的思考,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全球意识,提升学生跨国文化交流能力。当今社会,对人才而言需要了解中外古今文化,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拥有全球观念的综合性人才。外国文学注重对各个国家、语种的相互交流和发展,对开阔眼见、增强文化培育,以及跨文化认识能力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知道学生学习各个国家文化发展历史,借助文学将学生和世界联合起来,令学生感悟各个国家文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令其能够以主动的姿态加入到与外界文化沟通中,进而养成不盲目崇拜外国文化,又不狭窄的全球观念,提升其跨文化交流综合能力。
4.应用当代教育方式,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教师在教育期间,应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课件,经过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把看听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外国文学课的生活、直观性培养。同时,充分借助海量的媒体资源分享外国经典作品,进而令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有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在领悟鉴赏过程中引发学习乐趣,增添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教师依照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的多媒体课件中,内容因涵括作者图片、作品配图、动听的朗诵,以及优美的画面等。另外,教师要主动探寻多种教学方式,倡导指导式、参与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讨论,首先对课堂讨论内容设立论题,论题大小不限,不过要深浅适度,符合实际、并富有针对性,能够让学生发表自身观点。在讨论开始前,教师应对论题实施综合介绍,阐述各家观点,拓展学生视野。学生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形成自声观点,并加入到全班讨论中。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同学生的护理,保持讨论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对讨论内容进行总结,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索。讨论过程,不但能够带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育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而且能领学生领悟交流的快乐,更能够培育学生的心智、情感,令其对外国文学内容有着更深层次的感悟。
5.变革考试内容,重点考察学生整体素质
考试时评估的重要环节,当评估并不等于考试。所以,将考试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成效的方式较为片面。当前,外国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成绩评定仍然来源于考试。考试虽然能够考察学生对文学知识的了解情况,却无法直接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外国文学想要达成其教学变革目标[6],收到显著的学习效果,更好的落实贯彻人文精神教育,除了内容的精选、教学样式的尝试,在考试中也应做出变革,改变传统的考试形式,使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估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将考试当作学生了解自己,探寻自身的优势,指引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
三.结语
外国文学教学是大学生了解世界、开阔视野的重要方式,其文学精神能够在教学中、探讨中,指导学生独自学习和思考,同时根据现实环境,将人文精神耳濡目染到学生自身。培育学生以人文本、自由平等、奉献的得到情怀,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得到理想,从而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坤华,李晓霞.中小学素质教育深化的障碍及其超越[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01):19-20.
[2]余东升,尹晓龙.以理论引导实践 以实践丰富理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文化素质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01(09):15-16.
[3]唐霞,水仲文.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03):23-24.
[4]李兆新.中学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1(06):29-30.
[5]“外国文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全球化与外国文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01(04):35-36.
关键词:中职学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中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思想已经不适应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缺乏现实指导意义和时代感,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呈现出兴趣不高、缺乏主观能动性,甚至是厌学的现状。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因素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值得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借鉴。在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呢? 下面来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重要性
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是大时代下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建设,出发点是为了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体系。但随着中职学校就业环境的日渐复杂和就业压力的增大,用人单位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这就使得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必须进行一场教学革命,在建立好学生的道德体系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彻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着眼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价值不在于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辨证的说,我们也不能强化用实用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思路去规范人文学科,而应该看到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特定期待。
二、传统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前,老师传授的汉语言文学信息使我认为:汉语言文学是以教会学生汉语的理论知识、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了解思想内容为目的的,有时对课文的思想观点拔高地总结一下,让学生了解就行了;做学生的根本就不用费劲思考文章的内容,理解不了就背下来。总之,在汉语言文学课上,这就是应试教育。它所培养出的人缺乏人文关怀,已远远不符合时代的需求了。其实,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人文素质尤为重要,因为它关涉个人品质的建立和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同时并存,对许多人,特别是青年学生冲击很大。许多青年人是非观念不清,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金钱化,极端个人主义,道德水准低,性格冷漠,缺乏公德意识等等。这些人文精神缺乏所造成的现象很多人把它归罪于学校教育。的确,学校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但决不是它造成了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从孩子出生,我们就已经忽视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家长忽视了,学校忽视了,社会忽视了,最主要是成年人所主宰的社会已经缺乏人文精神了。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只有积极寻找解决方法。我认为只有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共同努力改善人文环境,使我们的社会健康发展,才能真正提高青年人的人文素质。
三、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下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以德育人
中职学校加强人文教育,倡导人文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康人才,就要有一批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而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师资人才。教师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人才的关键。教师人文素质和人文意识缺乏,就不能培养出人文素质较高的学生,学生就不会在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师的人格魅力、气质修养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的影响深远。中职汉语言文学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汉语言文学教师必须抓住契机,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职课本中,具有丰富人文内涵、体现人生真谛的篇目比比皆是:孔子执著的人生追求,孩子般的热情,诲人不倦的长者风范化为《论语》中字字珠玑的睿语箴言,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孟子身上洋溢的原始人道气息和民主精神;教学时,教师如果能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这些人物的精神力量,将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接的教育。更重要是帮助学生成长,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因此,我们中职院校教师应努力提高完善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小环境。以我们的人格魅力、气质修养来影响学生的成长。
2、以情育人
汉语言文学教学应把广阔的人文性放在第一位,用情感先教学生怎样做人。“成才需得先成人,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倘使一个人才完全不知道做‘人’的含义,这个人才对于社会而言,最多只是个工具,不可能自觉地担当社会责任。只有对成人有自觉意识,对人的含义有深刻理解的人,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接受专业训练成为人才的人,才能成为社会精英,从各个方面服务于社会,引导社会的发展。”这是哈佛几百年来对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教育的深厚传统。我们不一定要求培养出的是精英,但至少应是一个人——健康的人。“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中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应把广阔的人文性放在第一位,利用教材内容,先教学生认识“人”,有“人”的自觉意识,学会做人。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很容易实现的,上学前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已基本上定型。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察漏补缺,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内容去感染、引导他们。让广大学生在中华民族璀璨辉煌的优秀诗词中、散文中阔大优美的意境,丰富学生人文精神的内涵。
3、以景育人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创设情境,增强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审美能力。创设佳境,营造人文氛围。许多文质兼美的作品,如果老师能在教学中声情并茂地给学生示范朗读,让学生如同亲眼目睹,亲耳聆听……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品味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情美、自然美、语言美……如果老师能在教学中教之动情,以情动人,则学生会学之生情,感情得到升华,理性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开掘,心灵得到陶冶……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教学手段,利用其它空间,引导学生打破教室的限制,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图书馆、因特网等等领域学习语文,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质.总之,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师生共同创设育人环境,在知识习得、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塑造健康的人,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渗透问题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人文精神。在我国各级语文教学中也加大了对人文精神的重视程度。就目前而言,因为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所以在渗透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例如渗透效果不理想、学生人文素质有待提高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不明确等。因此,需要高中语文教学加强对人文精神的重视程度,通过人文精神渗透的方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简述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的定义
人文精神指的是人类的自我关怀,具有表现有人的价值、尊严以及对命运的解析。人文精神不仅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能帮助一个人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促进社会的友好发展。
(二)高中语文中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学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高中语文知识向学生渗透人文精神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就是说,将高中语文教学同人文精神渗透相结合,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以及人文精神的塑造问题,确保所开展的语文课程在传播博大精深文化的同时,也能够向学生传递一种特殊情感,进而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问题
(一)忽视了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通常情况下,高中语文教学为了更好的应对高考,将语文知识点作为教学中的重点,从而确保学生在高考时取得优异成绩。所以,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将知识技巧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状况,忽视了学生情感方面的需求,使得人文精神无法渗透给学生,影响了学生品格的进一步提升。
(二)缺乏合理性的课程安排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传授语文知识作为课程安排中的重点,其中包括文章、文言文的阅读理解等内容,从而凸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高中语文将高考作为重点,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语文知识,阻碍了人文精神的传播,导致学生综合素质难以提升,甚至失去语文学科原有价值。
(三)过于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中,通常将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由于这种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和单一性,导致语文教学开始将重点放于知识讲解中,进而产生人文精神被忽视的现象。
四、高中语文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有效措施
(一)改变传统观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性质逐渐实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中,不仅融入了许多古代优秀作品,同时也丰富了文化内涵,为学生更好的吸收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需要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文语文理念,以高中语文本质目的为依据,建立健全人文精神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个人文化素养,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更好地向学生渗透人文精神。
(二)建立人文文化教学环境
人文文化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和人文精神渗透状况。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人文精神,激发学生潜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时,通过询问学生梦想的方式,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人文精神。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应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评价学生的方法有许多,但是一定要注意学生自身特点,采用合理的评价方式。
(三)合理开展人文评价
在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认可,学生在得到肯定之后,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不能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要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全方面发展。按照人文精神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此理念的渗透,体现人文教学理念的价值意义,让学生的自身人文精神有效发展。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人文精神,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深入提升语文学习的空间。
(四)开拓语文教育空间
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过于局限,只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了现实生活,所以,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优秀文摘的形式,丰富学生情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形情怀。比如:教师在讲解《沁园春•长沙》一课时,可以向学生引荐同志的其他作品,通过阅读方式,使学生感受到诗词情怀。此外,在讲解《荷塘月色》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引荐朱自清的其他散文集,使学生了解不同人物的写作特点和情怀,进而充实语文人文涵养。
(五)提高教师人文素质
为了确保人文精神的合理渗透,需要高中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人文教育素质,以便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教育内容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培养人文精神。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我爱这土地》之前,需要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人生经历以及情感,为人文精神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渗入人文精神,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文精神是高中语文的属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加大对人文精神的重视程度,不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新课改明确要求,语文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主,进而加快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芳.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7(5):33-34.
[2]陈永平.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刍议[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
[3]郝颖慧.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考试周刊,2017(33).
[4]瓦海玲.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考试与评价,2017(1).
[5]张淑珍.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新课程:下,2017(1):228-228.
论文关键词: 古代文学 人文精神 教学
论文摘 要: 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对其进行有意识的发掘与弘扬,有益于陶冶学生性情与塑造其价值信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以文本为中心,使学生打好学识基础,引入性情领会,进而贯通历史蕴含与当下情怀,由此解读出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
就面向过去的古代文学而言,其教与学的过程就是对历史维度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家、文学现象,以及内在规律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认知。而在这一历程中所面临的文本对象及其承载的文化精神内涵可以说是一种历史传承下来的深湛智慧精华。对于后来者来说,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可以在其中寻找一个精神的栖居之地,进行个人心灵、道德、价值观、人生观的洗礼与重塑。而这也就是悠久传统孕育的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现之一。
但是,即使一个蕴含丰富的矿藏也需要开采者得其矿脉而入才能真正发掘到其中的精髓,所以在古代文学人文精神教学传递的路途上,如何进行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慎重思虑和实施的。面对古代文学文本,教学的环境与一般的读者阅读有所不同,它不仅仅是个人化的阅读与随想式的感悟,更要在一种公共的语言环境中对文本进行品读、分析,其所面临的不单是一个个体对于文本的阐释问题,还需要在课堂的对话条件下对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进行适度和妥帖的传达,才能使其对学生主体自身的思想与情感产生一定的辐射影响,从而发挥出古代文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价值。
一、以文为本
人文教育,因为其对于学生主体的道德完善与人格成长的重要意义而备受青睐。而对“人”的完善与培养,一直是其所追崇的目标。但是所谓“人”的塑造实现不是理论的空谈,它是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凭依着“文本”所开拓生发的环境而衍生的。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构成的教学环境中,无论是作为导引者的教师,还是作为接受者的学生,他们二者对于人文精神的传达与领悟都离不开以“文”为本的立场。
在古代文学教学的进程中要解读历代作家的信念理想、人文情怀与艺术精神,就需要直接地接触作品,浸入文本思路,与文本共同思想进而体会领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活动便是围绕着一定的文本,以一种师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与阐释贯穿始终。所谓“论从史出”,一切的阐释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应以文本语义为基础,以忠实于文本原意为基本原则。而古代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经典文本,它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其与当下语言与文化存在一定时空落差,尤其所呈现的语言文字的古老性,有时候会成为学生理解文本语义的一重障碍。
就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古老的一部诗集——《诗经》而言,如果不首先跨越文字的意义障碍,真正地解读似乎是很难继续深入的。就《诗经·豳风·七月》而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首先被古老的文字语义与陌生的文化背景阻隔了深入的学习思维,文字的障碍就凸显出来。文字的困难性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挫折感,这在许多时候显然成为了学生学习进程中的一个问题。而更关键的是,在作品阅读中,如果文字意义的辩定与解析不明就会使得接下来文意疏通、诗意理解和精神升华等一系列的教学导向发生偏差与误读。譬如《诗经·豳风·七月》第二章有“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一句,从前句可辩,文意说的是春季女子采桑之事,但是暖暖的春日中,女子之伤悲与担心忧惧又作何解呢?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注释曰:“采桑女心里伤悲,害怕被公子们掳去。”显然这里是把“公子”理解为一种富贵人家的子弟的普遍意义。而学生往往会从自己习惯语言意识中判定:“公子”专指男性,再与“掳”字联系往往在脑海中解读成了一种强抢民女的意味。这时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的文字辨析:“公子,乃女公子也。此采桑之女,在豳公之宫,将随为公子嫁为媵,故治蚕以备衣裳之用,而于采桑时忽然悲伤,以其将及公子同归也。”[1]而“归”字之意也不是“回归”而是“女子出嫁”。由此,进一步引申出“古代贵族嫁女必以侄娣从之”的媵婚制习俗。而在此语义与文化的背景上,再发掘“女心伤悲”的情感蕴含就会从直接的“社会冲突意义”进而向女子“恐远父母兄弟”,以及“伤春悲己”的情感角度继续发掘。
上述所言的教学过程与思路作为一个例证突出的是对文本的解释与依赖,也许从某种程度上有些趋于传统的知识性的辨析,但是它并不完全等同于主张僵硬的知识灌输,而是着意表明一种“打好基础”的教学立场。毕竟中国古代文学文本相对于其他文本来说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性,而无论从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讲,文本识别与语义辨析不是教学的终点站,而是我们搭建的必要的脚下的桥梁,有了它的沟通,教与学才能自然实现理解的目的。
二、引入性情
文学始终都是人的文学,历代的经典作品中往往蕴含着深厚的人生情感与深刻的生命感悟。而通过文学作品接触与领悟凝结于其中的个人与民族的信仰情操精髓,对于陶冶接受者的精神品位与人文素养,是有着显而易见的效应的。而要达成这个目标效果,显然仅仅依靠古代文学教学中对作品文本的语义和文献的考证讲析和概念传达是不够的,真挚地深入文学作品解读其人文情感,还需在文学课堂上引入性情来体验与主导。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方法解读文本,将学生带入古典语境,而且应在教学中“发扬真美,以娱人情”,[2]引导学生通过可感的形象,自然地感受文学的生命力。
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意象、深远的意境与不羁的想象,对于它的解读,理性的拆解与分析有时候往往会有损其情境的浑融和圆满,直接的结论宣导也无益于对作品真正的理解。而性情化的解读方式有时会对作品情志的传达起到一种直接的作用。 转贴于 所谓性情化的作品解读实质上是一种倾向于领悟式的体验阅读与理解,它重在实践一种获得结论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富有情感的环境感召下,激发自身对作品情感体验的认同。引入性情主导的文本教学,有时可以通过对经典原著文本的熟读,先获得文本语感,然后在反复吟咏体味中,感知古文意象,领会情境,积累情感,从而深入到对文本的深层体会中。当然这首先要建立在语义畅通、文化熟悉的基础之上。以《诗经·周南·芣苡》为例,这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文学史中多称其是“一首描写妇女们采摘芣苡的劳动之歌,全诗洋溢着欢愉之情”。但是这一主题概要显然需要具体的阅读体会才能真正被消化。而对这首十分简短的作品,许多理性分析与探究似乎并不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其审美之妙境。譬如从《诗序》说“妇人乐有子矣”出发考量“芣苡”的“治愈不孕”药用之途,由此来发掘先民对生殖的崇拜和狂热的诗歌主题。这显然是一条深入发掘诗歌内涵的有益思路,但是却似乎忽略了诗中蕴含的情感与情绪的直接传达。《芣苡》全诗十二句,只换了六个动词,形成了一种轻快的节奏,此时富有情感的诵读可以说是体会诗歌欢乐情绪的一种直接方式。而要体会整体的诗境,也不妨在理性解读与知识消化之后,以一种真实的心灵和想象来领悟《芣苡》的完整情境:“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3]这种心旷神怡的陶冶,也是涵养性情与品格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性情引入的主张,可以说是一种基于以“情”体“情”的思维,它虽然倾向于体悟性情感阅读,但却是应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的。它追求的应是一种有知有情的既朴实又富有性灵的教学过程。
三、当下重塑
古代作品蕴含深厚的人文精神,但其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效力,则需要跨越历史与当下的距离来形成最终的共鸣,从而能够走进当下,进入学生人格成长与培养的发展历程,彰显古代文学人文蕴含之于现实与人生的价值。
一般普遍认为,作品的意义和精神可以从很多层次上来理解,即作品创作时的原意、文本被作者完成之后流传中的阐释与当下对文本意义生成的理解。那么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显然需要面对这重重意义解读。首先必须考虑的是作品酝酿与诞生时的本意,它虽不一定是解读作品的唯一准则,但确是不能忽视的生成起点。而在其完成之后于历史变迁中不同文化视野下的解读,作为曾经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与作品共生传播了。那么处于当下环境的教学,明显在时间与文化空间上与其所面对的文本存在距离,于是作为诠释者的教师则需要沟通“彼”与“此”,将历史语境中的文本移于当下文化语境中,让学生形成与文本的沟通。
于是,古代文学教学的课堂中便似乎面临着两个方向的发掘与引导。既要引领学生走入过去,重新体验文学之作本身所指人文境界,又要走出来立足当下,让学生自身的人文精神感受融入文本所传达的人文意义境界。毕竟“解释传统的根本要义就在于指向现在,射向当前”。[4]而古代文学教学对于人文精神的发掘的意义也恰在于这种传统生命精神对现代生存的启迪。在教学过程中以当下意识阐释经典文本新的价值内涵与精神意义时,可以说既是对于它的重塑又是一种有生命力的传承。但是含蓄蕴藉的古代文学本身,以及历代文论的繁复和时代的远离,使得当下教学环境中对古代文学文本的意义与精神的理解趋于复杂。那些文学之作中既有一种于历史流变中凝固的价值核心,又具有随文化环境不停变化的丰富的意义和当下的多重阐释可能。于是在教学这个公共语言环境中,面对着当下多元的阐释与趋向过度的解释,古代文学作品中新的精神价值的重塑在注重其走进当下进程、体现当下关怀的同时,还需在慎重选择中以一种适度性的立场来贯通古今。
参考文献:
[1]姚际恒.诗经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鲁迅.鲁迅全集(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摘 要】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关系到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关系到国家发展、民族兴盛。文学教育是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美育实践活动,其本质是通过文学作品,化育人性品格,提升人生境界。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有多种路径,但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特别是在当下,中国处于转型时期,青少年人文素养普遍不高的情况下,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需要系统有效的策略。
【关 键 词】文学教育;青少年;人文素养;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59-04
人文素养,是在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氛围化育下形成的个人人格、气质、修养,是由一个人的学识、才能、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人格追求等多种因素综合生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体现。人文素养是与科学素养相对而言的人的基本素质。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青少年的人文素养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盛。
但是,以实际情况而言,当下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文学素养普遍不高。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自1992年我国宣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进入急剧变革和加速发展的转型时期。以经济体制转轨为基础的中国社会转型,不仅是工业和经济领域的转型,即从农业国向工业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且是一场广泛的社会领域的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及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正在发生全面、深刻的变革。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负面效应,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环境恶化、贫富分化、心理疾患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素养的下降。以青少年而言,受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良思想、风气影响,一些青少年迷恋金钱,贪图物质享受,沉醉于感官刺激;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经济主义与工具理性主义的泛滥,还由于单纯强调专业化的实用主义教育所造成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人文精神及其与之有关的文学艺术和文学艺术教育造成了巨大冲击;再加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在不断侵蚀文学的领地,挤缩着文学读者群,特别是由于近年来大众传媒所存在的娱乐化、媚俗乃至低俗风气影响,文学艺术教育受到空前严重的削弱,导致青少年的人文素养较低,滋生了诸如价值混乱、道德失范、缺乏责任、理想消解、精神萎靡、漠视生命、违法犯罪等比较严重的现象。
人文素质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危及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滋养。特别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速期,如果不重视培育理性和谐的理念和精神,不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稳定”。[1]因此,如何加强青少年文学素质教育,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在我国出生率下降,人口红利面临枯竭,并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农村留守未成年子女激增的大背景下,怎样有效培养我国青少年的文学素质,以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后备建设者,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有多种路径,但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文学作为人学,作为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包含着人的全部生命要素,具有娱情悦性、育美启智、锻造品德、增长知识、促进交流、讽谏教化、建构人心的多重复合效能,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滋润着读者的心灵,对人的影响是深入、长久和全面的。因此,文学承担着丰富青少年精神世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塑造健全高尚的人格、提升青少年精神境界的崇高使命。
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的主导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更新观念,提升文学素质教育的层次。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的精神家园,尽管它具有增长知识、讽谏教化、锻造品德、开发思维的功能,但它最终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使人获得精神的支持,得到心灵的自由和解放,给人提供的是终极关怀。因此,搞好文学素质教育必须更新观念,全面、深入认识文学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文学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完整地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使每个人都有一个理想、完美的生命,都能自由全面地发展。那种把文学艺术教育视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等同于文学艺术知识传授和技艺训练的狭隘的功利化的认识和做法,弱化了文学艺术的价值和功用,是十分短视和有害的。
2. 建构文学教育主体。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入手点是文学教育,目标指向是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因此,要基于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必须重视文学教育主体的建构。文学教育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建构主体性文学教育模式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1)发挥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文学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为教育者在文学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前瞻性。主导性指文学教育者在文学教育中起着组织、指导、引导作用。能动性是指文学教育者能积极主动进行文学教育,并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前瞻性是指文学教育既要立足现实,从受教育者的现实情况出发,又要放眼未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培养人。创造性是指在文学教育中,教育者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要不断优化文学教育内容,创新文学教育的机制、方式、方法、手段,取得良好的成效。文学教育者主体性发挥程度如何,决定着文学教育的功能与效率,决定着青少年人文素养培育的效果。
关键词:《文心雕龙》 儒学 人文精神 表达
《文心雕龙》作为古典文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论专著,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主张“原道”精神,强调“文而明道”,以圣人为榜样,以经典为旨归,提出“原道”是所有文章的根本立足点。毋庸置疑,《文心雕龙》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价值,是中华文学理论史上的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之所以能够成为千百年来不变的经典,不仅是因为它气势恢宏的结构,而且还由于它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自西汉以来,儒学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始终占有文化统治地位,它所形成的丰富人文内涵,成为了华夏民族的灵魂。“仁”是儒学的一大核心思想,也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因素,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个体价值和人格精神,无疑,《文心雕龙》继承了这种传统,并以儒学“原道”精神贯穿全篇,对儒学人文精神进行了充分表达。
一、儒学人文精神的思想内涵
我们知道,“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内核,可以说,儒家文化实际上就是“人”的文化。儒家思想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人的精神、人的体验以及道德人格的实现等内容。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在最早的儒家典籍中便已经出现了“人文”的概念,并已经具备丰富的道德内涵。群经之首的《易经》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代表社会人伦,“化”表示教化,是道德教化思想的开端,由此可见,一开始的“人文”便是一门“化成天下”的大学问。儒学人文精神在肯定个体价值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提高人的地位,将人视为“三才”之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指出在和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要做到“不违天时”,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人际关系方面,儒学强调人的本质,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对人的尊重,这也是儒学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在个体修养方面,儒家主张要达到“仁”“智”的双重境界,同时还不能丢失理性。仁义礼智圣是德,属于天道,仁义礼智是善,属于人道,上顺天,下合地,中适人,最终达“天地人和一”的至高境界。此外,儒家天下为先的精神具有强烈的入世色彩,激发了人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个体价值和尊严一直是儒家强调的重点,儒学认为人与天地等齐,充分肯定了人的地位,具有鲜明的人本精神。因此儒家在个体人格修养方面主张知行合一,与道家消极遁世思想不同,儒家具有刚健向上的精神,充分激发了人们忧患意识。由上可知,以人为本的传承和弘扬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渗透在儒学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儒学人文精神在《文心雕龙》中的历史沿袭
对儒学人文精神的沿袭首先表现在宗儒的传统上。《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以宗儒为创作思想进行构思成书,而全篇又始终以儒家经典为论证依据。刘勰认为儒家圣人所撰的经书是不变的“至道”,不仅“旨远辞文”,而且是“不刊鸿教”,将儒家经典奉为圭臬。他认为儒家经典揭示了世间最为普遍的道理,是不变的真理,是人文精神的媒介,主张要以儒家经典为后世典范。《文心雕龙・序志》有云:“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之群言雕龙也。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夫人肖貌天地,禀性五才,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这里的古来文章,实际上就是指儒家之经典,刘勰对儒家思想的推崇由此可见一斑。
其次表现在创作出发点上。自东汉末年以降,儒学逐渐势衰,直至魏晋,玄学成为主流思想,在文学创作上开始以辞藻华丽为美,尤其是齐梁时期,文章庸俗华丽,形式盖过内容。文学创作过分强调形式之美,完全忽视了内容之丽,刘勰对此表示极大的不满,并认为这些华而不实的文章,完全不符合儒家文学创作理念,已经背离了文学发展最初轨迹,是齐梁文学的一大诟病。为了扭转这种文风,刘勰主张文学创作要“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借此来矫正这种浮华萎靡的文风,而他所说的“根”、“源”实际上就是儒家典籍。从创作出发点上,我们不难发现儒家忧患意识是刘勰创作的根本思想和指导理念。
三、儒学人文精神在《文心雕龙》中的表达
(一)“原道”精神
以人为本是儒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而《文心雕龙》中的“原道”精神正是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是对人的生命本体的一种内在观照。《文心雕龙・原道》作为首篇,全面阐述了作者的文学创作观念:文原于道。这里的原就是本,而道便是自然之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自然之道也……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不难看出,作者所阐述的思想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完全温和,并突出了儒家“自然为文之本”的人文精神特征,这种创作理念同儒家的“原道”精神和文以载道的文学创作理念有着本质的相通之处。在谈到人文的发展史时,刘勰充分肯定了孔子在文化集成方面的重大贡献,并指出《六经》的根源便是道,圣人遵循自然之道来进行文学创作,而文学创作又揭示和阐明了自然之道,进而赋予了圣人之文以“鼓天下之动”的功能。而要想“鼓天下之动”,就必须具有真和善的内容,换句话说,文章要充分体现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能够对社会起到道德风化和伦理教化的作用。
四、树德建言的人文精神
刘勰将传统文人所追求的“立德”、“立功”和“立言”的“三不朽”和树德建言的儒学人文精神融为一体。在《文心雕龙・序志》中,刘勰明确指出创作该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流芳百世。“夫人肖貌天地,禀性五才,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又说“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离本弥甚,将遂讹滥。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异,宜体于要。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只有儒家经典才有助于道德教化,这充分体现了儒学人文精神。此外,在《文心雕龙・诸子》中有云:大夫处世,怀宝挺秀;辨雕万物,智周宇宙。立德何隐,含道必授。条流殊述,若有区圃。传统文人所追求的三不朽,一是要建立品德,二是要建功立业,三是要著书立说。刘勰感叹人生如草木,匆匆而过,所以树德建言,实乃“不得已也”。这也充分体现了儒家的忧患意识的人文精神,所以,在有生之年要著书立说,建立功德,以便能够流芳百世,这无疑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五、刚健中正的人文精神
风骨是一种文学风格和诗学境界,这种精神主要来源于儒家刚健中正的人格精神。儒家强调以人为本,以儒学观点来讲,刚健中正才是真正的人格,是最为宝贵的一种人格品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人应该具有像松柏一样不畏严寒的坚毅品格和高尚品质。《文心雕龙・风骨》篇对“风骨”进行了全面探讨和阐述,而这无疑深受儒学刚健中正的人文精神影响。从《文心雕龙》开始,风骨一词正式成为一个诗学概念,刘勰在开篇伊始便肯定了风骨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文章的生命之源。而风骨精神强调的“刚健有力”恰好符合儒学刚健中正的人文精神,可以说,“风骨”精神离不开传统文人对高尚情操、正直不阿的人格追求。
六、结语
《文心雕龙》所表达的人文精神是对儒学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承,作者刘勰的创作理念和价值诉求都充分体现了对儒学人文精神的历史沿袭。“仁”是儒学的一大核心思想,也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因素,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个体价值和人格精神,无疑,《文心雕龙》继承了这种传统,并以儒学“原道”精神贯穿全篇,对儒学人文精神进行了充分表达。作者以《文心雕龙》为儒学人文精神的传承媒介,以自身的人格品质为依托,以原道精神为支撑,主张立足于儒家经典来激活文学生命力,彰显刚健中正的人文精神,进而探究文学之道,唤醒人们的忧患意识和精神人格。
《文心雕龙》是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史上的一座丰碑,是第一部体系完善的文学理论著述,是一座难以跨越的理论巅峰,千百年来,对它的研究从未中断过。毋庸置疑,儒学人文精神是其思想核心和整体纲领,“宗儒”、“原道”是其创作的根本立足点,儒学人文精神具有深层润泽的重要作用,并形成了《文心雕龙》深厚的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罗孟冬.试论刘勰《文心雕龙》的文体论[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
[2]郑岁黎.试析《文心雕龙》的儒家文学思想[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3]王文生.《文心雕龙》思想体系考辨[J].文艺理论研究,2011(04).
[4]童庆炳.《文心雕龙》“物以情观”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5]龚贤.论《文心雕龙》的雅俗观[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校教育体制不断完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这使得当今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越来越丰富,但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非常欠缺,其人文素质水平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其提出的要求。人文素质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极为关键,特别是对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现如今,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对外交流纷繁复杂,这些都对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及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英美文学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大学生了解更多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张中载教授曾经指出“缺乏人文素养的外语类人才不仅在工作中会遭遇困境,而且势必面临发展后劲不足的尴尬。”他认为,大学课程中设置英美文学课程有利于素质教育更好实现,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对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使这门课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英美文学教学自身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切实深化英美文学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是使英美文学焕发生机的必由之路。
二、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应有理有据,改革前应充分调查课程教学现状及学生的特点,应以合理提高教学效率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改革的根本目标。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包括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通过开展以英美文学作品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为导向,以人性研究为根本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人文素养,改革既要打破“满堂灌”的传统方式,又不能完全将课堂自交给学生,教师应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度,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深化英美文学教学改革。
(一)重视将人文素质教育内化于英美文学教学中
人文素质教育是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特定的教学过程提高人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理论修养,简单说就是使大学生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从英美文学教学的目的来看,英美文学教育应和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将两者分离开来有悖于设置英美文学课程的初衷。现阶段有些师生认为阅读和学习文学作品只是简单的猎奇寻古、消遣娱乐、消磨时光,这一观点极为片面,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是英语国家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包含众多对现实问题的态度,对当今时代中的问题仍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因此,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掘作品中蕴含的人生启示,要引导学生对相关文章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学习,发现作品中包含的人生真谛,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由此看来,成功的英美文学教学课程既应该是对英语知识的学习课程,也应该是关于素质道德、价值取向等的教育课程,这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合理开展英美文学教学。
(二)传统教学法与互动教学法优势互补
经过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许国高校仍采用文学史结合选读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许多教师仍按照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课上教师忙着讲述英美国家文学史实,学生则忙着记笔记,45分钟左右的课程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了,由于教学缺乏生动性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有的学生便会失去对英美文学学习的兴趣,甚至哈欠连天、心不在焉。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做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二是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缺乏对问题的讨论会大大降低英美文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中的作用,英美教学过程中应对作品中反应的实际问题进行积极讨论,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使学生的人格及修养向有益方向发展。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进入21世纪,网络及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英美文学教学的效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有关英美文学的文字、图片,从而实现英美文学教学的形象化、生动化和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热情。也可以在课上播放根据英美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从而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感性认识。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视、听、说的环境里完成英美文学课程学习,有利于丰富英美文学内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文学世界的向往。但应注意的是对先进教学手段应该采取“借助”而非“依赖”的态度。
三、小结
关键词:人文精神;现状;途径;探索
语文既是基础学科,也是人文学科,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及人们认识上的偏差,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往往比较注重智力因素,而忽视人文底蕴,人文价值流失,人文关怀缺失较为普遍,既丧失了教学的人文色彩,更背离了教学的基本规律。《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性阐释中和了长期以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论争,是对语文课程价值的一种重新定位。与以往教学大纲显著不同的是,新颁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下面谈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
一、人文精神的培养现状
总所周知,人文精神是现代社会公正、文明、健康、和谐等社会目标创建的一个根本支撑点,同时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现代人类文明必备的基本素质。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高素质公民。人文精神就像一片广袤的沃土,让植根于这片土地上的语文教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繁衍生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注重学生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
二、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
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就是要在原先过于注重语文工具性的情况下,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合,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让人文精神的阳光洒进、洒满语文教学的过程,照进每个学生的心灵世界。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所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我们尝试从三个方面入手,主要采取以下一些策略。
(一)课内培养,语文课堂是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主阵地。要扭转以往语文课堂过于注重分析、理解、练习的不良现象,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课前备课时,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掌握并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资源,组织学生搜集相关的课外人文资源。要考虑到学生的各种情况,设计相应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制定分层次教学目标,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困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充满灵性的学生。语文教师要根据实际,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增删调整,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与教材、教师、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主角。课堂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选择灵活的教学方式,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课外延伸。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重在课堂,拓展、延伸、充实在课外。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懂得了什么是爱,怎样善待生命,如何关心他人他物以后,再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谈感想,然后形成书面文字,使人文精神深留学生的脑海中。如学习了《散步》后,我启发学生思考文中是如何表达爱的?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的感受。结果同学们所叙述的都是家人长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几乎没有人说到自己如何去关心家人,帮助他人,这时,我就结合课文中心教育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去得到别人的爱,也要学会怎样去爱别人,爱人间美好的一切。这样加以引导学生就会很快地明白自己平时行为上的欠缺。再如讲完《背影》后,我要求学生回忆自己父母供养自己的艰辛,并取一两个表现父母爱子女的最令自己感动的镜头写一个片断,写完后在班上交流。有的同学写父母如何冒着风雨接送自己上学的情景;有的写父母为供养子女读书被迫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挣钱的离别情景;有的写父母打了自己后深深自责,向自己认错的情景――篇篇都饱含深情,从中明显地体现出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理解。
三、培养人文精神课堂
关键词:外国文学;人文精神;经典;在场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外国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面对就业的重重压力,无论是课程设置、授课内容,还是大学生们的学习重点,几乎都是以是否“实用”为标准。这种几乎固化的“教育理念”严重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外国文学向学生打开了通向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但由于它的异源异质文化性质,学生在理解上往往会产生距离感、陌生感,造成理解、接受上的困难。好在外国文学一般是从大三开始安排教学,这时,学生已学完了文学理论和美学等课程,有了一定的文艺美学理论素养,他们会结合自身对西方哲学、历史、宗教、和习俗的良好认知去感受外国文学的人文关怀,通过对外国文学中的经典篇章的学习,努力培养自身勇于竞争、大胆怀疑、敢于批判、容忍失败、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良好品质和完美人格,最终从生命、头脑、灵魂的高层次上认识自我和“人”。
一、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外国文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把人文精神与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突出人与事物的主体作用和人对物的态度,使外国文学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不仅得到相关的文史知识,而且受到高尚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比如,我们讲授但丁的《神曲》,我们往往醉心于作品的结构。《神曲》的结构,很显然就是艺术家的心灵结构,在从“地狱”到“炼狱”,再到“天堂”的心灵探险中,艺术家一次又一次地向读者表演着绝境里的操练有多么惊心动魄;灵魂的张力有多么大;灵魂的机制是多么的复杂又是多么的单纯;生命的卑贱与精神的高贵又是如何共同促成了那种特殊的律动。阅读和讲授这篇精神史诗,我们会深深感受到,现代艺术的所有要素都已经包含于其中。因此我们在讲授这部作品时,要求学生多注意作品的“精神的结构”:从以感官为主的地狱到以精神为主的炼狱,这实际上是艺术体验的两个阶段,在艺术活动中二者缺一不可。感官的敏锐和精神的强韧是创造的前提,这二者的发挥,在诗歌中达到了天才的极致。而“天堂篇”则完全是一种“神启的体验”:“我”探讨了光与暗、灵与肉、美德与原罪、信心与证实、绝对意志与选择、誓约与违反等等精神结构中的矛盾。这种有关在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原著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取向,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人文意义上的判断,即作品是作者艺术理想的描绘。
事实上,外国文学最突出的核心内涵之一就是它的人文精神。从古希腊古罗马的人本主义思想,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莎士比亚的人文关怀与探索;从歌德的人本求证,到浪漫主义的人本复归;从巴尔扎克对人性的重新界定,到托尔斯泰的自然人本情怀;乃至于20 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人文精神失落的悲情与期盼复归等等,文学在精神上贯穿着一条弘扬人文精神的主线。而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正是他们健全其人格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作为外国文学教学的基本价值理念。外国文学教学作为体现大学精神的重要一环,必须引进新观念,必须帮助学生自我提高和完善,以形成其“与时俱进”的文化人格。具体落实到外国文学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对文学现象的思辨分析,进行人生信念、道德范式、精神境界、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引导教育。比如在分析重点作家作品时,往往结合作家的审美理想、主观态度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精神境界、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生信念和道德范式等方面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评析,使学生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或得以警示、进行反思。
依据目前的现状,落实“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将外国文学课讲精、做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外国文学课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递,通过课的设置与讲授,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关照,教育引导大学生关注人、人的生活、人的生命及其价值,强调人性、人道、仁爱,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最终,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 重新认识文学经典的教育功能
文学经典给学生提供的生活和信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科学家为他们提供的那些不具人情味的信息、事实,文学经典的作用是,它不仅仅能传播信息、事实,而且还能提供作家对这些信息和人性的了解。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就能捕捉并领悟到这些信息,从而增强对人性的理解,产生对经典作品以及人性的认同。另外,由于学生生活的范围相对比较狭小,生活也比较简单,文学经典的阅读能使他们接触到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态度、精神信仰和特殊的思维方法,使他们认识到社会的多样性,各种生活方式共存的必要性,这样他们就不易陷入一种偏狭的心态,眼界与心胸自然也就开阔了。还有更重要一点是,在经典文学的阅读中,当属于学生的个体生存境遇与文学文本实现融合,人生意义就能在阅读的瞬间生成,阅读文本就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外国文学的很多经典作品其文本都承担了这一使命。虽然现在我们处在电子媒介时代,了解作品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可能有些方法也比较简单和快捷,但文学的根本毕竟是作品,文学的魅力、影响和意义也主要来自于作品。只有深入细致地阅读、分析和发掘文学经典作品的意义和魅力,才能真正体会出文学的真义,文学的文本阅读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当然,在学生阅读文学文本的过程中,老师要进行适当引导和点拔。老师可以通过对外国文学发展线索、文学流派、文化背景以及社会政治因素等各方面系统性的梳理与介绍,使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发展有大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把文本阅读和具体国家和作家的创作结合起来,全面地了解把握作品,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这样,就能够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细读文本的兴趣以及对文学经典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既是我们现在教学改革的旨归,也是现在素质教育的要义所在。
比如,我们在讲美国黑人文学时,一定要讲托尼·莫里森,要讲她一系列的经典作品。作为第一个获的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一直致力于黑人创作,她的经典作品扎根于非洲黑人民族的文化传统,探寻生活在充满种族偏见的美国社会里的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这里既有文化价值失落问题,即白人文明对黑人文化的侵袭,使黑人文化失去价值的自我体认,也有黑人文化的显现的问题,即探索非洲美国人对自我和对自我文化之根的追觅。还比如讲美国的犹太文学,美国文学一流作家中犹太人占比例较大,1976和1978年,贝娄和辛格分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他如梅勒、马拉默得、海勒、塞林格、欧文·肖、罗思等也都是屈指可数的重要作家,他们的经典作品形成了一连串的犹太主题:犹太地位、自我本质危机、孤独、异化、归化和沉沦等,而这些问题恰恰在西方当代生活和社会思潮中具有普遍的文化意义。这样的教学构思与实践,教师讲起来非常具体、生动,学生学起来对此也非常感兴趣。讲授这些经典作品,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非常有好处。
所以,阅读和讲授文学经典,既可以让学生走出“自我”理解他人、理解古人,也可让他们走入“自我”真正在文学比较中认识自己。由于伟大作品常常使我们感到自己正置身于比自己现有或已知生活更广的场景之中,感到自己正在遭遇比已有的阅历更广阔的思绪狂潮之中,因而我们在阅读中(包括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不断拓展自己、拉长自己,渴望全力地延伸自己的思绪和感受,才能面对这样的遭遇与挑战。外国文学只有进入这样的教学态势中,学生们才能较愉悦的接地有关人文精神等意义上的教育引导,到这时,他们才愿意依靠自己的心灵去探索,去解脱自己面对强手的窘迫,去体验自己发现和创造意义的惊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广大学生获得了帮助自己成长的关键要素,获得对人生和自我的新的认识。他不仅慢慢体验到巨大的快乐,而且还在自己的心底发现和开掘了欢乐的源泉。
三、 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探讨性的问题
围绕问题展开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外国文学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教师的角色是帮助学生具体分析一部作品从民族文学的体系进入到世界文学体系的运作过程。如果还是以静态的外国文学经典作为叙述和评价的主轴,即便增加了更多的文学篇章,在文化研究的视角下,这样的外国文学学科体系还是存在问题的。外国文学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的分析,更应追问作品的经典化的过程,重视具体的案例分析,召唤一种更加精细的方法来解释阶级、性别、地域、族群、教育、年龄、职业和传媒等变量在多样化和不断变动的世界文学结构的话语中是如何运作的,进一步将世界文学看做是特定历史政治条件下的文化现象。通过个案研究,解释跨文化读者理解文本、赋予其意义的方式和视角,以及形成该方式的原因。
比如将手中世纪文学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框架问题:当一种宗教成为时代的精神支柱时,文学会显现怎样的状态?然后有以下的问题:何为基督教?中世纪基督教的本质是什么?基督教文化与古典文化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最后通过具体问题诸如中世纪四大文学现象、但丁《神曲》等的学习去诠释“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普遍主义”之关系。
与此同时,我们应多倡导研究性教学。外国文学研究性教学,其核心是教师和学生角色转换,由教师为主转为以学生为主,这同样也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良好应用。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的是通过引发和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促使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比如,学生可以多接触一些诸如象征研究法、精神分析研究法、新批评研究法、解释学研究法、现象研究法、原型研究法、结构研究法、解构研究法、符号研究法、形式研究法、接受美学研究法,从而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方法论意识,激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这种模式强调教学重点与学术研究步骤相结合,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对有争议的问题的探讨、科研小组成果的展示、课外辅导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需求,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会有很多帮助。
除此之外,加强文本细读也必不可少。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教学安排,对指定阅读的作品的文本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细读,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事实上,传统的教学并不十分注重文本阅读,而教师只是根据作品梗概进行分析,很多内容的阅读视角只是老师个人的角度,学生不可能形成对作品的整体判断。因此,精选文本,进行译著和原著的对读,再结合教师的讲解及文艺学与美学方法的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鉴赏和批评能力。从我们自身的教学情况来看,适时、适量地向学生介绍经典作家作品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可以弥补教材单一研究模式的不足,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对众多经典作家及作品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方法的阐释,构成了多元化的阐释格局。这就使得整个外国文学的教学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和学术新意,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植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今天,我们已身处在一个各种文化多元并存的世界,许多大学的文学课开始关注人文精神的渗透,逐渐改变人文精神缺席的不利局面。在外国文学课中广泛开展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育一方面是当下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对外国文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内容的改革,学生也逐渐地喜欢学习外国文学,并深入到作品当中,真正了解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研究外国文学作品得到美的享受和人生的感悟,学生的确在学习和思考中培养了自身的人文主义精神,这是在文化语境下开拓外国文学教学广阔空间之根本所在,其前景是美好的,其推广应用价值是可以预见的。
在全球化无远弗届的大势之下,传统人文价值早已失落,我们必须提倡一种合乎时宜的人文精神,方能迎接21世纪的种种挑战。
学者李欧梵曾在香港大学进行了六场公开演讲,取名为“人文今朝”。新出版的这本《人文今朝》所收录的正是这六场演讲的内容。李欧梵提出“人文今朝”这个口号,正好揭示了这位人文学者对现今社会怀着一份深刻的危机感:在全球化无远弗届的大势之下,传统人文价值早已失落,我们必须提倡一种合乎时宜的人文精神,方能迎接21世纪的种种挑战。
对李欧梵来说,现代社会的全球资本主义发展,正一步一步蚕食着人文精神。结果是,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模式已变得单一,人们失去了对过去和未来的想象,处处以当下的个人享乐为生命目标。我们的视野变得狭窄,纵然我们所能获得的讯息愈来愈多,但知识和智能却愈来愈少,人变成一种纯然受感官欲望支配的动物。而过去曾经是人类社会最高价值的人文精神,反而沦为不合时宜了。李欧梵深深体验到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无力感,通过这六场演讲,他正是希望为年轻一代提供拯救这场人文危机的一点意见。
李欧梵曾自称“狐狸型学者”,对大论述大理论的建构也没有兴趣。他所提供的都只是一些日常生活的小经验小观察。可是,却正是这份微小和日常,才能对任何一位普通读者都有参考价值。
六场演讲分别题为《全球化下的人文危机》、《重构人文学科和素养》、《小说的当代命运》、《文学与电影:经典的改编艺术》、《音乐与文化:聆听20世纪》和《田园大都会:人文建筑的愿景》。李欧梵认为,重构现代生活的人文精神并不困难,关键是要好好聆听自己的日常生活。对于当下的瞬起瞬灭,我们不必刻意跟随,生活意义应由个人来建构,以“缓慢”来对抗“快速”,借着阅读和书写,重新捕捉经典文本中残存下来的人文气息。
李欧梵深受文化研究的思潮影响,他相信生活处处都是文本。因此即使他接受的是文学训练,却一直致力于在文学和生活其他文本中,发掘互文性的关系。他指出现代人往往只阅读现代人的东西,即使是19、20世纪的东西也嫌太远太旧,过去曾被视为文化瑰宝的经典文学作品,对大多数现代人来说已不再有吸引力了。可是,正如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所言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每次重读,我们都能在其中发现新意。
从讨论经典文学出发,李欧梵进一步谈及经典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电影呈现。熟悉李欧梵的读者都知道,他是一个标准的戏痴,而对身为文学研究者的他来说,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并不仅仅是把小说改编成电影那么简单。电影本身具有文学作品所没有的机器复制特质,透过镜头、场面调度和剪接等技巧,电影可以仿真和创造比文学作品更为复杂的叙事方式。可是现在的电影观众大多只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平白浪费了电影艺术中的政治性。李欧梵觉得,一部文学改编的电影作品若是拍得出色的话,可让已然流逝的经典作品得以重生,从而为当世提供另一种人文意义。
过去曾有批评指,李欧梵的非文学类文化评论欠缺专业性,例如在谈论他所喜爱的电影、古典音乐和建筑时,他通常只能以外行人的口吻作出非常主观的说法。这种批评,正好从另一面揭示出人文精神失落的问题。当代的文化评论和人文学科发展,很多时候会有一种过度专业化的倾向,人们总是要求评论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但李欧梵却觉得,相对于所谓学科的专业性,文化文本中的人文关怀才是他最为关切的问题,他的电影评论不从电影技巧出发,而是发掘电影中的人文精神。同样,对于古典音乐和建筑,他也维持着如此一贯的关注。西方古典音乐本身就已经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传统,而作为21世纪全球化和都市化重要表征的建筑艺术,其人文精神更是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关键。人们总是惊叹于诸如“鸟巢”和“水立方”这类时代建筑之鬼斧神工,却忘记了建筑的过度商品化,已在空间上彻底蚕食了我们的生活。
在这一系列的演讲中,李欧梵偶然会流露出一份无力感。他曾说,对于这些社会的问题,他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尽一点批评者的责任。这份对文化批评的执著,似乎开启了一条重建21世纪人文精神的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