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品牌创建方案

教育品牌创建方案

时间:2023-06-07 09:22: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品牌创建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品牌创建方案

第1篇

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教育的使命担当,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xx中心校开展了“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主要活动总结如下:

一是加强学校领导,落实品牌创建。为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党建品牌创建工程,学校成立党建品牌创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党总支书记和委员组成,书记任组长,切实加强对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开展创建党建品牌大讨论、大调研,确定党建品牌提升的定位和目标,形成党建工作品牌提升工作方案,保证和促进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整合红色资源,丰富品牌内涵。学校遵循品牌引领、内涵发展、质量为本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挖掘、整合学校现有的红色教育资源,以内涵发展支撑品牌建设。学校运用“互联网+”等新手段,不断创新党建内容与形式,不断提升党建品牌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充实党建品牌的内涵。

三是打造工作亮点,形成特色项目。学校运用党建思维,加快问题攻坚,凝聚特色做法,打造党建工作亮点。学校利用石桥子镇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优势,继续推进“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党史国情教育”特色项目,力争形成一批品牌教师、品牌课程,真正让红色教育深入课堂、进入头脑。

四是强化党建宣传,扩张品牌影响。学校利用党员活动日、座谈会、公众号、美篇等宣传方式,对所创建的特色党建工作品牌进行宣传、推介,塑造学校品牌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强广大师生对品牌文化的认同感,从而积极参与到党建品牌建设中去,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2篇

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永恒主题。专业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单位,专业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根本举措。职业教育的特质表明,其包括招生、培养、就业在内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全部基于具体的专业活动。专业外部对接市场的需求,直接感受行业企业发展变化;专业内部凝聚学生、课程、师资、设备、合作企业等一系列办学要素,形成相对独立的办学单元。

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历史选择。当前,职业教育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江苏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同时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接受多元化、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把专业建设作为战略举措,着力提高每个专业的建设水平,全面增强人才培养能力,一方面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另一方面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顺利就业、体面劳动和幸福生活,这样才能不辜负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重任。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引导职业院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规范化建设,实施示范专业建设计划”。为落实《纲要》精神,2011年9月,省教育厅正式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就“十二五”期间全省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一、江苏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历史沿革

江苏历来重视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一直将专业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抓手,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探索出一条以专业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道路,始终保持江苏职业教育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对接国民经济五年规划的宏观部署,江苏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已经连续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专业建设15年历程,建设宗旨始终如一、建设思路愈加清晰、建设目标与时俱进、建设水平逐步提升。

“九五”期间开展“专业现代化建设”,强调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质。1996年初,原江苏省教委召开全省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提出“以专业建设现代化带动职业学校建设的现代化”,选择机电一体化和现代农业两大类专业,部署在40所职业学校先行专业建设现代化试点。随后又扩张到6个专业大类、100所重点职业学校,形成专业现代化建设试点燎原之势。在教学体系现代化、教学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4个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着力突破传统的教学体系、装备条件、师资队伍和管理模式,建设与江苏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为我省职业教育21世纪的发展探索经验、奠定基础。

“十五”期间开展“省级示范专业认定”,旨在建设一批起示范作用的重点专业。2002年9月,省政府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建设300个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30个五年制高职教育示范专业。示范专业建设不再局限于试点学校,而是鼓励和调动所有学校积极创建,省里组织制定专业建设标准,在专业设置、课程、师资、设备、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各地和学校对照标准、自主建设,达到水平的专业提出验收申请,评估认定成为示范专业。2002年省教育厅印发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标准,2003年启动示范专业评估认定,到2006年,全省共建成337个中等职业学校示范专业、30个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

“十一五”期间开展“新一轮省级示范专业认定”,进一步提升示范专业的质量内涵。2006年,省政府召开新世纪第二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加快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实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行动计划,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500个中职、80个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十一五”期间示范专业建设名称虽与“十五”期间相同,但内涵有了较大的提升,特别是根据当时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形势与特点,对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进行重新部署和再次推动。在建设思路上突出“软”“硬”并举,强调专业文化与产业文化的对接、专业群(链)与产业群(链)的对接,重点推进师资队伍和实训装备建设。到2010年,全省建成452个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100个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

历经3个五年建设周期,江苏职业学校一大批骨干、示范专业建立起来,支撑了一批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成为江苏职业教育的品牌与骄傲。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职业学校与广大教师对专业建设理解更加深刻,体验到专业建设带来的丰硕成果,逐步形成推动专业建设的内在动力。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江苏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部分学校热衷于举办学校熟悉、家长趋同、社会需求过剩的计算机、财会类专业,一些学校对区域内主导产业服务缺位,多数职业学校对区域内新兴产业发展反应滞后,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错位。二是骨干专业与非骨干专业的失衡。推动骨干专业建设的目的是要树立一批品牌与样板,更重要的是为非骨干专业建设提供借鉴与经验。实际执行中,骨干专业建成了,非骨干专业却有所削弱了,特别是少数学校还存在一些办学条件薄弱、教学质量堪忧、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三是专业建设整体水平不高。面对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企业生产服务技术不断进步,职业学校课程不能对接企业岗位要求,设备设施落后于企业生产一线实际,学生的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二、“十二五”期间江苏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与重点任务

(一)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

“十二五”期间,我省推进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实施专业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建设,实现专业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

“专业规范化”是指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专业教学、专业质量达到基本规范要求。专业规范化是对职业学校所有专业的要求,目的是促进每个专业都达到基本的办学标准,促进每位学生都能接受标准规范的专业教育,这是落实教育公平、促进职业教育内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专业品牌化”是针对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强,打造一批对接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品牌专业。品牌专业代表着江苏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最高水平,专业品牌化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高端发展、带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的必由之路。

“专业特色化”是针对职业学校现实存在的专业趋同、服务产业发展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的问题,打造一批对接区域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和特种行业的特色专业,丰富职业学校专业门类,增强职业学校专业特色。专业特色化直接对接产业特色化,具有很强的区域性、行业性,是职业学校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的必然选择。

专业规范化是专业品牌化、特色化的基础,是“十二五”期间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要通过建设、评估、调整等方式,推动所有专业达到合格标准,确保每个专业的基本水准。2010年,全省首次实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集中备案,全省共设置中等职业教育专业3466个;首次实行五年制高职新增专业统一评审,全省目前共设置五年制高职专业866个。“十二五”专业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使所有设置的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都达到合格水平。

品牌化、特色化是规范化的提升与发展,要通过规划、建设、认定等流程,创建一批代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彰显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在推进专业建设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工作中,要注重统筹兼顾,要借助特色化、品牌化专业的认定,推动专业规范化建设,未通过合格认定的专业不得参加特色、品牌专业创建;对于专业合格率较低的学校,要从严控制其参加特色、品牌专业创建。在合格专业认定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全省创建300个中等职业教育、100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150个中等职业教育、50个五年制高职特色专业。

(二)专业建设的重点任务

1.以专业设置与规划为起点,推进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专业设置源于产业需求、服务产业需求,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是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职业学校要建立相对灵活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每个专业要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掌握行业、产业发展动态,编制专业建设规划,不断改造传统专业、设置新兴专业,逐步调整建设,实现专业结构的优化以及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强化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与本地区产业结构吻合度的考核,考核职业学校毕业生本地就业比例。规范专业设置与调整程序,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在程序上减少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盲目性。

2.以教学过程监控为手段,推动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实施。一是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教学计划)。紧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瞄准区域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特色产业、特种行业等,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及时关注与专业相关的新职业、新岗位,实时跟踪相关产业领域的技术变化,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全程监控,确保教学任务的实施。专业技能教学与传授的多样性客观上增加了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难度,部分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缺失,实际上造成了教学工作的不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教学计划)设定的目标任务随意修改,课程教材选用混乱,实习管理流于形式,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等等,严重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必须强化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在课程方案、教材选用、实习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全过程监控管理。以严格规范的专业教学,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以提升“双师”素质为重点,推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尤其是职业教育进入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阶段,师资队伍建设尤显重要和迫切。新的一轮专业建设的重要特征就是大幅度提高了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专业建设中,要突出师资队伍的“双师型”要求和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要求。全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到2015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研究生比例要达到15%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要达到68%。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要求更高。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必须融入每个专业的建设之中。每所职业学校、每个专业都要编制教师培养培训计划,每位教师都要有个人成长计划,在这五年里实现全省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跨越式提升。同时,要注重专业负责人的专业开发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校企合作能力的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专业负责人。新一轮专业建设将“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打造由学校专业负责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教学骨干、技能标兵、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

4.以保障教学为宗旨,促进教学设备层次跃升。教学设施的主要职责是保障教学开展,职业教育教学需要与专业相配套的实训实习基地作为强大支撑,也需要与学生人文素养、专业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图书资料、实验设施等教学资源作为重要支撑。据统计,我省职业学校2010年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3632元,与浙江省相仿,为上海市的40%,在全国居中下水平。同时,这些有限设备设施主要集中在骨干学校、二产专业、优势专业,相当部分学校、相当部分专业缺乏最起码的实验实训条件。在校外实习基地方面,普遍存在着布局分散零落、学校与校外基地的合作松散随意等问题,不利于顶岗实习的管理。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职业学校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普遍重视不够。此轮专业标准明确提出了每个专业的生均教学仪器设备要求,提出生均图书等方面的要求。专业建设不能停留于建好实训实习基地、图书馆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而是要在用好这些设施和资源上下功夫,将资源的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转化为学生、用人单位的满意程度。

5.以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目标,推进专业建设效益整体提升。就业质量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标准,专业建设水平集中体现在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未来发展上。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是提高质量的重要因素,新的《标准》对五年制高职毕业生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提出了60%的基本要求,是对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导向。同时,对毕业生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当年劳动合同签订率这些直接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指标,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劳动合同签订率,是当前最能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就业保障的重要指标,希望在专业建设中加以重视,并逐步建立起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服务制度,根据毕业生调查反馈的意见,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与专业教学,形成完整、闭合的质量监控管理体系。

随着中、高职融通衔接渠道的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中职毕业生将直接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就中职毕业生质量指标而言,对口升学的学生应等同于对口就业,在新《标准》中将更加注重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三、实施新一轮专业建设的推进策略

2011―2015年是江苏职业教育实施新一轮专业建设的新周期,深入实施专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大幅度提升江苏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有职业学校和所有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

1.上下联动,协同推进。此轮专业建设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关系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与效果,需要省、市、县、校共同努力,协同推进。省教育厅主要研究制订专业建设标准,组织品牌、特色专业的评估认定,指导合格专业建设。

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点任务是负责本地区专业建设规划、结构调整,因此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工作战略上及时将布局调整的重心由学校层面推进到专业层面;负责合格专业的认定工作,合格专业认定范围包括辖区各类教育机构举办的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职教育;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应省级评估,开展市级品牌、特色专业认定。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职业学校主要负责相应区域和学校的专业建设规划、结构调整,要将学校各个专业的基本情况分析得更加清晰一些,提出整体专业建设的方案以及每个专业的具体方案,并按照规划与方案具体推动各个专业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

2.循序渐进,滚动发展。总体上看,本轮专业建设的要求比较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逐年推动。2011年将集中组织一次合格专业评定,以后逐年组织对新增专业的合格评定,期间省里将对各市合格专业认定情况进行抽查。计划在2013年或2014年,对所有合格专业进行“回头看”,防止贴上标签的合格专业实际不合格。对不合格专业,各地、各校要组织专门的整改或调整,去伪存真,坚持标准,宁缺毋滥。品牌、特色专业评定将每年组织申报一次、评审认定一次,初步计划每年评审认定约120个中职、五年制高职品牌、特色专业,并安排一定的奖补资金,推动滚动发展,最终完成建设目标。

第3篇

在区文明委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为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文明办主任会议精神,推动辖区文明创建工作进入新常态,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坂田街道作如下发言:

一、工作打算

(一)坚持在创建宣传引导上求突破。一是利用各种载体,创新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文明创建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二是发掘、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色品牌项目,努力打造“一街道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核心价值观宣传格局。三是组织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推荐“感动龙岗年度人物”候选人,树立市民身边的文明创建先进典型,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等公益宣传品牌,开展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乡规民约等规范守则教育实践活动,运用升国旗仪式、新入户市民宣誓承诺仪式、成人礼等礼仪制度传播社会文明。

(二)坚持在狠抓创建亮点上求突破。以文明创建工作为导向,一是围绕“以智慧党建凝聚人心、以智慧服务吸引人才、以智慧管理推动发展”的主线,在天安云谷打造企业园区思政教育新模式;二是以抓党建带动社区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全面发展,共建“居民和善,环境和美,邻里和睦,生活和乐,社区和谐”的新五和社区;三是打造“一广场、一公园”:即继续完善和提升万科城哥伦布主题广场和打造黄金山主题公园。打造“一机关、一学校”:利用街道机关搬迁新办公楼的良机,打造机关文化;以“万科城学校”为试点推进核心价值观工作。打造“两横两纵”:即围绕布龙路、吉华路和坂雪岗大道、五和大道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路道。精准培育“两园区三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亮点:即中浩工业园(完善提升)和天安智慧园区(全新打造);三社区即:四季花城社区(老品牌)、南坑社区(完善提升)、五和社区(全新打造)。

(三)坚持在环境综合提升上求突破。一是按照《坂田街道2017年环境综合提升十大行动工作方案》,着力抓好我街道打造“全市最干净街道”各项工作;二是继续开展好辖区环境整治,努力实现“净化城区面貌、美化城区空间、亮化城区形象、提升绿化档次、提升城区品位”的目标。

(四)坚持在创建督查落实上求突破。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围绕文明创建工作部署、目标要求,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做到任务、责任、人员、进度、时限“五落实”。二是狠抓薄弱环节。瞄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短板和软肋,狠抓薄弱环节,全面落实《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集中力量解决“治脏、治乱、治违”等重点问题。三是加强督查力度。对照《深圳市文明城市创建督查各类型巡查标准》、《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样本框》标准、要求及文明巡查反馈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整改落实。对工作不力,致使工作任务不达标、不落实的人员和单位将严肃追究责任。

二、工作表态

坂田街道将严格按照《2017年龙岗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龙岗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行动方案》、坂田街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示范街道,以及这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大会目标要求,与市容环境整治提升相结合,再动员、再部署,形成创建工作合力,提高创建工作实效,完成创建目标任务,全面提升我街道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第4篇

1.幼儿园品牌现状的调研

首先,问自己几个问题:做什么品牌?目前打造幼儿园品牌属于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是国际品牌、国内品牌、省市品牌、区县品牌还是学区品牌?是点上品牌、面上品牌还是整体品牌?其次,摸清几个关键。打造幼儿园品牌,首先应该认清幼儿园生存环境,定位幼儿园发展战略,才能选准突破口,创建特色,使幼儿园品牌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这是打造幼儿园品牌的必由之路。

2.幼儿园品牌的定位

幼儿园品牌定位确立了幼儿园品牌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独特地位,究竟是文化定位、特色定位、质量定位还是其他?幼儿园品牌都要有自己的个性,品牌个性是幼儿园的历史和今日文化特质的展示,强烈、鲜明的幼儿园品牌是个性化风格和独特的个性魅力,并且符合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和心理需求。品牌发展的方向目标也应该包括近期、远期目标,要努力形成一个系列。

3.幼儿园品牌形象的设计。

(1)对园所品牌进行整体思考

幼儿园品牌设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幼儿园实施战略发展的产物。以幼儿园发展现状为基础,是幼儿园走向品牌化办学和品牌化管理的过程和标志。目前国内的幼儿园大多拥有不成系统和体系的标志和吉祥物,有一定的特色,但其特色和个性的整体影响力不大,所以还需要着重对幼儿园品牌的理念、行为和形象三大方面具体思考和设计,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社会公认度高的校园品牌标志。

(2)对园所品牌进行整体规划

调研:分析幼儿园品牌形象发展的现状,寻找品牌形象建设的支点。重构:围绕品牌核心价值,重构品牌理念、行为和形象,制定品牌理念、行为和形象的再造策略与标准,以及给出形象塑造方向和具体执行方案。延展和利用:通过品牌再造方案的具体实施,同时展开品牌传播,形成幼儿园初生品牌。整理和传播:形成幼儿园品牌理念手册,整体提高幼儿园品牌的影响力。

二、思考教育品牌构建中我们该如何做?

分析1:围绕强项建“精品”教学品牌。在传承中创新,在发展中提炼,把精品项目做系统、做领先、做卓越,从园本规划、园本管理、园本课程、园本培训、园本研究等方面切入,并以此作为幼儿园科技教育品牌突破的标志性产物。

分析2:围绕主题建“环境”品牌。通过厅廊、墙面、户外等环境的整体规划,让特色建设成果有目的、有规划、有主题地分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充分体现生态性、故事性、童趣性等特征,让“教育生命的绿意”在“百花园”中绽放,利用环境资源积极打造“百”之教育理念,让孩子走进幼儿园就犹如走进了快乐园、走进了文化园、走进了智慧园、走进了创造园。

分析3:围绕重点建“园长”品牌。(1)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领略文化内涵,找寻文化渗透的突破口,提升品牌的规划、建设和传播能力。(2)借助专业力量来规划、塑造幼儿园品牌,借助有力的专家团队来设计与提炼幼儿园品牌塑造过程、理念、策略与措施,尽量做到用简单化的方式实现先进性的操作。

第5篇

**中中学创办于1949年,座落在仙桃市东边与武汉比邻,建校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之路,以“抓常规、求质量、创特色、促发展”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做人求真,治学务实”为校训,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绿色教育的载体,与德、智、体、美、劳教育共同融为育人要素,一并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特别是学校以“终身发展、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五个发展为抓手,形成了“学校各方面工作整体推进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与学生教育的一体化、全面发展的一体化、课内与课外的教育一体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一体化”的教育特色,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学校”理念深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而创建各级绿色学校,则是我校争创名牌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

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创建“环境优美”的校园,做到校园建筑布局合理,校园绿化怡人,校园环境整洁,校园文化浓郁,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人格,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的学校文化氛围。具体而言,包括六大指标,即:绿美净健的生态环境、修德美性的人文环境、以生为本的课程环境、亲善宽和的人际环境、横宽纵深的信息环境、自律自善的法治环境。

二.创建绿色学校的策略

1.把创建绿色学校与争创品牌学校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争创品牌学校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办学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使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融入学校的总体工作中。

2.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德育工作、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坚持以德育和校本课程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支柱,以创建绿色学校夯实德育工作,促进校本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在思想、道德、身心、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3.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学校特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坚持把学校的特色教育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有机补充,给特色教育予绿色的生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充分培养实践能力。

三.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我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分四步实施:

2008-2009年创建镇绿色学校;

2010年创建市绿色学校;

2012-2013年创建省绿色学校;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实施方案

1.构建组织网络

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王金国(校长)

副组长:罗砚平(副校长,分管德育)

徐先发(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会)

刘教平(副校长,分管后勤)

成员:王发军(办公室主任)张林峰(教导处主任)

何正强(总务处主任)杨会平(政教处副主任)

具体分工:

办公室:负责制定环境教育规划和计划、总结

政教处:负责管理和宣传教育,学生环保行为规范

教导处:负责环保教学,落实学科渗透,汇编校本环境教育教材

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规划和建设,实现校园垃圾分类、校园绿化,学校节能、节水、节电及节约其他资源的具体工作。

团委:负责开展系列活动

年级组、教研组:负责教师的培训、组织师生学习、进行课题研究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兼任。设立环境保护教研室,由各学科教师、环保小组全体成员等组成。同时聘请镇城建同志为校外环境教育辅导员。

2.提供保障措施

(1)课程保障

学校将“绿色教育”纳入课程建设中,并确保在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中得到体现。另外,将重点建设“绿色教育”的校本课程。

(2)经费保障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保障,学校拟将创建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以确保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3)控制、处理污染源

重点控制化学实验室的废气、废液,对校园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4)其他保障

学校将在每学期开设两节以上的环境教育课,进行校领导、全体教师的环境教育培训,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积极创造条件选送相关人员参加县、市举办的各类培训进修。

3.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

(1)校园:内外环境优美,给人以赏心悦目、生机勃勃、清净舒适的感觉。

(2)家园:培养师生“爱校如家”的意识。注重教室、办公室、各功能室的基本建设。整个学校整洁美观、环境幽雅,使师生倍感家庭的亲切和温馨。

(3)学园:学校是学习的场所,不仅要营造优美的环境,更要有人文气息,使学校成为学园,成为文化氛围浓厚的学校。

(4)乐园:学习是艰苦的劳动,需要适时调节,要建设好健身娱乐等活动场地,供师生活,使学生在学习之余感到身心愉悦。

4.创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1)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育人环境,引导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体现主人风范。

(2)以培养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营造良好学风、校风为宗旨,开展以“文明、健康、温馨”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和“追求卓越,创造未来”为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

(3)通过系列化的主题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教育意识和理性思考水平。

(4)创设舞台,利用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合唱队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5)充分利用网络、黑板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5.开发“绿色教育”课程

根据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校的办学宗旨,运用系统观点,分解教育目标,使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植根于“课程开发”和“学科建设”上。

基础型课程:为了帮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学习心理,我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实践技能,我校开设“社会综合实践”课。

拓展型课程:充分挖掘学校教育资源,开设包括“绿色教育”在内的拓展型课程。

研究性课程:通过教师选题、双向选择(教师、学生分别选题)和自主选题三个阶段,结合课程资源进行二度创新。

五.创建绿色学校效果预测

通过“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在以下六个方面达到良好的效果:

1.环保意识方面:师生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使环保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2.环保行动方面:通过“绿色教育”,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使师生的环境意识和校园的环境质量达到新的层次。

3.人文精神方面:“绿色”不仅指环境绿化、学生环保意识、环保行为的培养,还包括团结协作、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氛围的建立。

4.环境教育课程化方面:课程化的教育才能持久有效,这是“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校通过创建活动,将有关“绿色教育”的内容加以整合,使这项工作达到课程化的要求。

5.环境信息资料库方面:通过网上搜寻、报刊参阅、实践积累等方式,建立环境教育信息资料库。

第6篇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先行者肩负历史使命,这是一项关系长远、关系根本的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在这条探求之路上,需要各地先行者集众思、纳广议、群策群力,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塑建模式、打造品牌。为全面推进试点工作,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积极搭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信息宣传平台,已在农民日报开辟了定期的新型职业农民专版,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增设试点工作专栏,同时创建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网站,挖掘试点工作中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和好模式。作为农民教育的专业性刊物,本刊将全方位记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为试点县及各地关心支持“三农”工作的各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努力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业性论坛。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栏目将包含从政策措施到试点动态,从制度创建到典型模式等方方面面:

工作方案:各地试点工作方案,包括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实施办法等;

政策措施:各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的认定管理办法和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土地流转、农业保险、金融贷款、社会福利等农民较为关注的支持扶持政策;

制度创建:在教育培训制度、认定管理制度、政策扶持制度三项制度的建设路径、建设模式和建设经验等;

试点动态: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工作进展,包括认定情况和支持政策落实情况等;

试点经验:试点工作中的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包括教育模式、认定标准、管理制度等;

职教风采:试点工作中涌现出的校长、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等突出人物和事迹;

职业农民:各地的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创业、致富带富等典型事迹;

第7篇

关于品牌的定义,根据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表述,例如认为是标识;认为是法律工具;认为是定位;认为是个性等等。为了便于探讨,本文选取1960年由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Assodation,AMA)提出的定义并参照了美国西北大学菲利普・科特勒教授(Philip・Kotler,2000)的观点,认为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标记、象征或设计,或它们的联合体,而且由一系列整合营销活动(包括公关活动)创造的一种象征与联想,一种承诺与保证,目的在于确定一个卖方或一群卖方的产品或服务,并将其与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区分开来。品牌作为强大的实体,其基本特征是将以业绩为基础的理性估价的功能性价值和感情估价的情感性价值混合在一起。

二、继续教育品牌现状浅析

当前我国继续教育市场是比较缺乏品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较直观的原因是继续教育的扩张与企业产品的扩张不同,传统培训模式受到地域的限制,影响品牌在更大范围的构建。但是更深层的原因还是我们对品牌创建与品牌战略管理的陌生,甚至对品牌战略中具体做哪些工作都不大了解。广州的IELITS考试指定了某农学院为报考点与唯一考点,这应该是个创建品牌的好机遇,但是,IELITS考试热了几年,至今还是很少有人会将该农学院与IELITS考试权威培训单位这一形象联系起来,而新东方落户广州,很短的时间便成为了广大IELITS考生的首选培训机构。

进一步了解,即使在某一地区,区域性继续教育品牌数量也是为数不多,有的地区继续教育市场甚至还处于相对无序的竞争中,远没有形成强势品牌或领先品牌。尤其象电脑、财会、外语、成考这一类的公共项目,更是各施其法,往往很难评估哪家培训机构拥有品牌优势。

如果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创建继续教育品牌,电大由于系统办学的特点和网络,原本应该是有优势的。但电大继续教育比较能体现统一标识与形象的通常只围绕单一的个别项目,而且由于地域的划分,品牌的营造具体到各地还是要依靠地方电大。但是,各地电大继续教育项目的开发与推广历来比较多地依靠政府主管部门,并通过政府办学的优势争取政策倾斜,这种办学模式比较容易导致对创建品牌的忽视。并且当前继续教育培训部门的运营机制也限制了品牌的创建。由于继续教育的市场化属性,继续教育部门往往需要引入激励机制,采用某种形式的目标管理,工作才易于开展,但这种目标管理都只有2到3年的期限,而品牌战略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不一定能在短期看到成效,这就影响了继续教育部门创建品牌的积极性。至于没有引入激励机制的部门,则更缺乏构建品牌的主动性。

三、电大继续教育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性

首先,客观环境发生的变化对电大继续教育创建品牌提出了要求。各地电大继续教育发展历程从办学规模与特征来看,大多经历了这么三个阶段:一是最初的大规模培训,这个阶段的培训项目类别虽然不多,但承担的培训任务常常数以万计,二是90年代中期,这个阶段培训项目众多,政府主管部门依靠电大开办各类培训,面向社会的招生开展得比较顺利,三是近几年来,由于政府机构改革,政策的倾斜减弱,有的地方主管部门的各类培训收归相应的人才培训中心举办,这一阶段培训的市场导向性不断加大,生员开始分流,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竞争的压力增加。简单来说,第一、二个阶段大体上是由政府主管部门与培训部门主导市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培训产品供给不足,需求非常旺盛。而第三阶段是消费者逐渐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消费者逐渐开始进入理性消费层次,开始对培训单位进行评价和分析,作出谨慎选择。这就要求电大继续教育及早创建品牌,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其次,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要求电大继续教育加紧实施品牌战略。据掌握的情况来看,近几年电大继续教育的开展逐步呈现这么几个特点:政府行为的力度在削弱,新项目开发的成功率降低,广告投入幅度加大,市场导向的作用开始明显。种种迹象表明,政策性的扶持正在减弱,而随着社会上大批机构、院校对继续教育日益重视与加大投入,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继续教育品牌将会陆续进入中国市场,电大继续教育面临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尽管今后很长的时间内,继续争取政策的倾斜仍然是电大继续教育开展的一项重要而行之有效的工作,但是,面对市场化的竞争,依然忽视品牌的创建和管理,不久将会陷入更加困难的竞争中。

此外,现阶段着手实施电大继续教育品牌战略是抢占先机、降低品牌创建成本的需要。针对当前继续教育市场品牌缺乏的实际状况,现阶段着手实施品牌战略,有利于抢占先机,一旦竞争对手都重视品牌创建,甚至已经建立品牌的情况下,电大继续教育创建品牌的难度和投入的成本都会成倍增加。同时,现阶段着手实施品牌战略,电大还有以下三点优势:一是在市场经济确立初期,政府办学的背景有利于电大在更短时间内塑造良好的品牌;二是长期承担各政府主管部门和机构大规模培训的经验有利于品牌创建,三是电大继续教育经过长期发展有了一定基础,面临的是从有到强的问题,而不是部分培训机构从无到有的问题,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进行实施与投入。但是这些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进一步削弱,这就要求电大继续教育尽快实施品牌战略。

四、实施电大继续教育品牌战略必须抓住的几个重要环节

品牌战略的实施是一个涉及广泛、体例庞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了规划品牌识别系统、品牌管理、品牌战略、品牌资产与价值、品牌评估等一系列的理论与方法,本文并不是要为电大继续教育品牌战略提供统一完整的实施计划,事实上,电大继续教育品牌战略的实施,也应该与企业产品的实施方案进行认真区分,要实事求是,要切实可行,限于篇幅,本文仅就电大品牌战略实施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探讨。

(一)把握品牌创建的三个构成要素

由于学术界对于品牌的探讨绝大多数基于商业领域,与继续教育领域的实际还是存在差异,同时,根据中国的国情与继续教育市场的实际情况,本文着重选取了易于理解和操作的要素,同时力争保留关于品牌的核心而有共性的内容。我们认为,就创建一个品牌而言,至少应包含品牌展望、品牌目标、品牌价值观三个组成部分。

品牌展望通常被认为是每一个成功品牌必须具有的共同特点,“一个品牌想要成功,对未来10年的环境进行展望是很有用的,‘未来10年’这一说法并不要求对未来的增长性预测,而是要求更具挑战性的关于未来的观点”。就象微软的未来是一个个人电脑将出现在任何桌面的世界,而佳能展望将来所有高级秘书都将在办公室里拥有一台影印机。一旦这个展望被确立,经理们就去考虑品牌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使这一展望实现。新的品牌战略不应该是通过成本压

缩或提高效率来得到更高的投资收益,而应该是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和重新设计市场来得到更高的回报。

品牌目标与经营目标并不是同一概念,它更多地是关注世界如何能变得更美好,并且能否激励和引导职员。

品牌的核心价值观是品牌始终具有的那些与环境变化无关的价值观,也是始终反映品牌核心特征的价值观。作为一种信念,它常常会被视为品牌的灵魂。例如全球著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超越顾客的希望;全球销量领先的诺基亚公司的核心价值是――科技以人为本。

基于对品牌构成要素的表述,我们可以尝试为电大继续教育品牌进行初步的构思。当然,品牌创建的过程首先应广泛地向社会、向广大学员(不同学生群体代表)了解、征集,这样才可能真正了解社会和求学者的渴望与诉求,而培训单位每一位成员也应参与到深入的探讨中,这样做目的在于确保内部成员在一致共识地前提下共同创建和维护品牌。在此,参照广州电大的一些具体构想,例如我们可以将电大继续教育品牌展望设定为:“所处区域中占绝对领导地位的继续教育领头羊”。可以将品牌目标定位为:“为每一个人提供优质的继续教育服务”。也可以把品牌核心价值观设定为:“帮助更多的学员迈向成功”等等。这样,一个品牌的初步印象就已经呈现出来。而电大继续教育品牌的创建可以视实际的情况,在此基础上一步步地进行充实与完善,最终走向成熟。

(二)坚持低成本创建品牌的策略与做法

讲品牌战略,并不一定就是高消费、高投入,劳民伤财的事。许多人认为所谓战略是很长远的,一谈到战略就联想到大企业动辄先亏三五年后再盈利,因此觉得战略是奢侈的游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战略既然是要为企业与品牌形成长远持续的竞争力服务,至少眼前要活下去,要不断进行积累去实现战略目标。而且,继续教育与公司企业的区别本来就比较大,受地域限制的各地电大不可能照搬企业创建品牌的那套做法,事实上,高投入创建品牌与电大继续教育的大规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形象也并不吻合。所以,根据电大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应当坚持低成本创建品牌的策略与做法。

而较好地把握品牌战略的基本规律,会有助于有效地降低市场宣传和品牌建设的成本。

首先,要认识到具有差异化、个性化的品牌标识能以较少的广告宣传费用达到预期效果并强化消费者的认同感。根据迪・彻纳东尼和多尔奥尔莫・赖利博士(de chernatony and Dall’Olmo,1998)的研究结果,品牌的解释中包含了速记、风险减弱和定位等多种表征,在铺天盖地的传播信息中,这些表征无疑都有助于强化宣传的效果。例如看到“金色拱门”标识,人们就可以马上想起麦当劳,同时联想到安全标准的快餐食品,并很容易产生欢乐儿童、欢乐家庭的品牌印象。品牌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规划差异化、个性化的品牌核心价值与品牌标识,而差异化与个性化的信息能更有效地传递内容,其蕴涵的情感价值更容易得到认同,从而达到强化传播效果和提升品牌资产。电大在创建品牌时要确定独特的、个性化的标识。

其次,在实施品牌战略时应确保传播费用都作用于品牌增值,节省了品牌建设成本。品牌战略要求所有宣传传播活动都应当围绕核心价值展开,从包装设计、报纸广告、海报、到媒体采访、与学员沟通的机会,都要去演绎出电大继续教育品牌的核心价值,从而使消费者任何一次接触品牌时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核心价值的信息,使每一分的投入都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品牌的增值,使原来就要花的钱花得更有效果。

(三)树立全新的继续教育服务理念

影响一个良好继续教育品牌的基础因素当然很多,继续教育的产品是教育,因此项目、质量、师资、管理、服务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品牌的建设,当前,通过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有助于电大继续教育品牌的创建。

当前,包括教育乱收费、师资问题、管理问题等,对于教育的消费投诉相当普遍,继续教育领域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品牌之所以缺乏,原因之一也在于确实没有哪一家更能令学员觉得满意。但是假如电大继续教育能以良好的服务作为后盾,这些问题产生后,也许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修正。韩国的大宇汽车刚进入英国市场时,同样意识到与欧洲品牌的汽车相比,质量方面并不一定拥有优势,于是提出“没有麻烦”的承诺,为购车者尽量免除了后顾之忧,并因此取得成功。

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继续教育,电大人一直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但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一直以抓质量为核心,但电大继续教育的品牌依然不是广大学员的首选呢?其实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同的角度其实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既可以体现为课堂教学质量,也可以体现为考试通过率,还可以体现为实际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对质量的理解有时候并不十分确定。

第8篇

 按照《市直机关“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实施方案》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局机关各股办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树立教育系统良好形象,我局全力推进“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了领导。组织局机关全体人员学习了《市直机关“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实施方案》,充分认识了“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局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主管领导具体负责,分管股办人员联络协调,认真安排部署,积极参与创建,打造“四零”承诺服务品牌。

二是明确了标准。根据局机关各股办具体工作情况,研究制定了肇东市教体局“四零”承诺服务创建标准。公示“中小学校学生转、休学”、“学生资助”等审批事项以及工作流程、申报材料和咨询电话等。进一步规范了招生考试、教育收费、教师招聘录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等工作。

三是公开了承诺。利用肇东市教体局微信公众平台和肇东市政府网站面向社会做出了“四零”服务公开承诺,加大了政务公开力度,主动接受了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二、存在问题

通过积极创建“四零”承诺服务工作,做到了简化办事流程,主动服务群众,不断提高了工作质量,树立了良好形象,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一是个别同志存在迟到早退现象;二是个别同志存在随意解答咨询问题,没有严格按规范解答。三是有些时段网上解答不及时。针对存在的问题,下步工作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全力推进“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三、下步打算

一要服务受理“零”推诿。各股办要进一步认真研究岗位工作职责任务,按照职能和岗位职责,积极受理服务对象申办的相关服务事项,不以任何借口进行推诿。做到符合条件的一次性受理,不让服务对象空跑、多跑;对不属于本部门、本岗位受理的事项,给予必要的指引,不以简单、粗暴的方式一拒了之,实现服务受理零推诿。

二要服务方式“零”距离。在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网上咨询电话等便捷服务方式基础上,要第一时间实时消息,宣传国家政策法规等;通过网上咨询服务电话,为群众提供相关事项的咨询、解答、引导;各股办工作服务人员要着装整齐、服务热情、文明有礼,解答问题准确规范、通俗易懂;指导业务依法依规、坚持原则,出现分歧冷静克制、语调温和,优先为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服务,实现服务方式零距离。

第9篇

一、创建特色学校的反思和再认识

董局长在报告中指出:“反思和自我评价是一个人成长的内驱力,也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内驱力,在特色学校创建可资借鉴的案例很少的背景下,总结、反思、提炼、创造更成了我们创建特色学校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我在对报告的学习中认真地贯彻落实了这种思想,认真分析了当前特色学校建设方面存在的认识上的“八个不到位”,结合“八个不到位”努力查找、认真反思,使自己对特色学校建设有了新的、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特色学校的“特色”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所谓特色办学,就是在认真贯彻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形成自己学校的办学风格和特征。它包括办学模式的特色、课程教学的特色、教育途径的特色、学校管理的特色等。

特色学校既有一般学校的共性,又有其鲜明的个性,它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育管理、校园环境、学校设施等方面均有区别于一般学校的独特个性。创办特色学校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面向全体学生,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较好的教风、学风、校风,有较高的教育质量,同时还必须在“特”字上下工夫,形成不同于一般学校的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

独特性是指学校在具有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又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它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形成在教育上的个性风貌,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这是特色学校的主要特征。实践证明,没有独特的教育,也就谈不上特色学校。

先进性是指学校有很高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学校的某项工作或学生某一方面的素质优于其他学校.某一方面的教育科学研究也处于领先的地位。

科学性是指学校办学符合教育方针、教育规律和教育实际,顺应社会的教育发展趋势,形成了较为完善系统的办学思想和经验,并为人们所接受,有推广价值。

稳定性是指办学的个性和成果长期地显示、保持和发展,并经得住时间的检验,成为学校的传统,具有较深的社会影响。它标志着教育个性的定型和成就。

所以说,特色学校就是以其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等区别于其他学校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社会和其他学校所认可的学校。比如人们一提到分层次教学,就会想到南京师大附中;提到成功教育,就会想到上海闸北八中;提到选择教育,就会想到上海建平中学;提到课程改革,就会想到北京四中和锡山市高级中学……特色学校的特色最终体现在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当普遍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质和某一方面的突出能力。在特色学校的诸多特征中,独特性是核心,这种独特性集中体现在全体学生或多数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突出发展上。

二、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和经验

近年来,我校一直非常注重学校特色创建工作,采取了种种措施,做到了两个结合:一是创学校特色与学校实际相结合。要根据本校的师资水平、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传统优势,来确定本校的特色项目,强调体艺活动项目要与学校的特色教学结合起来,在课程的设置上偏重于学校特色的安排,根据本校教师的水平不足,向社会招聘高水平的教师。种种措施使学校创特色活动进一步深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二是创学校特色与创建校园文化相结合。创特色学校更多的是着重于学校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发展,各校在发展特色项目过程中,全员参与,不断提升学校影响力,提升文化品位,在持续强化中形成了特有的校园文化。根据自身的特色,出台了相应的考级方案。在考级过程中,学生以一级为最低目标,根据考级方案,参加考级活动,在达到一级目标后,参照自己的水平,申请考二级,逐级上升,通过一次次的考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水平,学校特色也得到了凸显。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出台了以学校特色为主的校本课程,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总结近年来的特色学校创建经验,有以下三点:

第一,办学特色是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实际能做大、做长远,发展成优势的项目。

第二,办学特色有规划、方案做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具体作法为挖掘实践亮点,吸纳梳理内容,概括生成特色概念,从教育、教学、活动三方面提炼出办学特色的主线即: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特色,分类推进、分层次指导教学特色,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特色。

第三,办学特色正逐步形成全员共识。体现干部、教师办教育的责任意识,进取心,理性认识和实践精神。

三、特色学校创建的一些思考

董局长指出:“学校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创新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动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文化积淀形成学校优良教育传统的过程。校长应在认真分析学校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梳理学校特色发展的脉络,确立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理清学校特色发展的思路,坚定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的信念。”这句话阐明了一种思想,特色学校创建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校长在这个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要有一个特色目标

校长要根据学校自身优势,多学多思,带领学校的团队,加强研究,制定规划,确立学校建设的特色目标,形成特色发展战略。科学的特色发展规划,是促进特色建设健康、持续和稳定开展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特色学校发展规划,是以特色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特色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提炼和形成学校特色文化为目标,由学校全体成员制订并实施的学校特色建设方案。

确定的目标要反映出学校领导独特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体现出办学追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如边门镇大东小学环境优雅陶冶情操,开展系列爱家乡、爱校园、爱祖国“教育活动”鼓励学生从小立志,勤勉好学,长大为家乡,为祖国做贡献。学生情操得到升华,学习积极性不断高涨,教育成绩名列全镇前列,在凤城市花园学校评比中获奖。

学校在选择特色目标时要考虑三个因素:即师资和生源,包括教师的学历、能力和学生的爱好、智能水平、经济水平等,这是特色建设的人力基础,办学条件。包括场地设施、教学设备、经费投入等,这是特色建设的物质基础。教育环境,主要指家庭、社会对学校特色建设态度,这是特色教育的群众基础。

(二)是要做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校长

董局长在报告中指出:“特色建设,给了校长自主办学的发展空间,提供了一个大展身手、激情创业的人生舞台。”对校长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讲学习,二是要有理想,三是要有思想。四是要有思路。五是要有胸襟。六是要有团队。由此可见校长在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校长是学校组织者和决策者,肩负着建设特色学校的神圣职责,自己必须具有勇于开拓、科学管理,有创新意识和特色意识,多学习、多思考、强调研,及时发现问题,事实制定措施解决问题。带头举办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小培养学生成功者的心态,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实现“合格+特长”的办学目标。

校长的自身的创新意识,特色意识和独特的办学思想对创建特色学校至关重要,尤其是校长的特色意识和教育思想。因为特色不可能从外部移植,在形成学校富有创造性的整体办学风貌中,从特色项目的确立,到学校特色的创立,直至特色学校的最终形成,校长的特色意识和教育思想起着主导作用。

(三)要培训一支特色的教师队伍

董局长在报告中指出:“教师是学校特色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实施特色教育的能力与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特色建设的速度与水平,目前许多学校的特色建设工作陷入瓶颈,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学校缺乏一个特色教师群体,要培养特色教师群体决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这几年各学校的校本培训都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今后的培训,要将提升教师的特色教育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作出强调,要求明确培训重点、注重培训实效提高培训的普及程度。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创建特色学校没有一批高素质的富有教学特点的教师是难以实现的。校长的办学思想必须得到全体教师的普遍认同,才能得到切实贯彻,全面产生实际效果。特色教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根本所在,学校领导应该把培养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师作为建设特色学校的重点来抓。所以培训一支特色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必须结合特色学校建设规划制定的目标,制定培训内容,强化教师培训,一是通过自学,二是通过有组织的聘请专家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对建设特色学校的认可度,共同努力,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四)要发挥自身优势,找准突破口

董局长在报告中指出:“围绕学校主体特色开展丰富的特色主题研究,用科研引领解决特色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研究的过程成为打造特色、提高学校品质和水平的过程,应该成为推进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举措。”

创建特色学校,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潜在优势在哪里,即挖掘特色,寻找突破口,这是特色学校建设的起始活动。

一是以传统优势为突破口。特色建设不是对过去、传统的彻底抛弃,而应在继承中创新。学校的传统特色,包括学校已有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工作等方面。以学校传统优势为突破口是大多数特色学校形成的途径。例如,天津市第十三中学从1958年起就开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了大批有特长的学生和合格人才,多次获得国家和天津市的表彰和奖励。

二是以学校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对于学校工作中长期存在的疑难问题和薄弱之处,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它,不断努力地解决它,最终化薄弱为特色,以此为突破口,为薄弱学校走出困境指明道路。

三是将偶然突出的优势转为特色。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偶然出现突出成就,比如教师在某次大型教学比武中获奖,学生在某次大型比赛中获胜等,外界也会给予学校一些良好的发展机遇,学校要把握这些机会,创造出特色。

四是要突破“五育”创特色。学校教育的内容比较广泛,一般来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是基本内容。学校可以抓住其中的某一“育”作为“突破口”,对学校实行整体优化,形成鲜明的品牌特色。如德育方面,可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立体的德育网络体系,创新德育平台,整合德育资源,坚持大德育观,从而形成鲜明的德育特色。也可以以行为养成教育为突破口,狠抓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从而打造特色鲜明的德育教育品牌。如智育方面,可以在教学管理,质量管理方面打造亮点,创建特色。比如江苏洋思中学,就大胆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口号,在教学管理上狠下功夫,终于创造了每年高中升学率百分之百的教育奇迹。再如体育、美育方面,可以选择学校自身的优势特长,打造“拳头”项目,实现整体优化。例如徐州市少华小学的“乒乓传统体育特色”,上海市卢湾第一小学的“艺术教育特色”等,都是从打造“拳头”项目开始最后发展成为“培养国手的摇篮”、“培育栋梁的沃土”,成为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成功的实现了创建特色品牌学校的战略目标。

各个学校的条件尽管千差万别,但每所学校都应该辨证地分析自身优势,并把此优势作为创建特色的“生长点”或突破口。

(五)全体动员,共同努力

第10篇

省公路局科研所__监理项目部自6月进场以来,以创建“青年文明号”为载体,深入开展“学创建”和“提速创优”活动,恪守监理职业道德,勇当国家重点工程质量的守护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项目部每年都被__建设指挥部评为监理先进集体;被团省委、厅团委授予“青年文明号”光荣称号;被省公路局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被厅质监站评为“三学二争一创”活动先进集体。

树立理想提升素质

监理项目部贯彻__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干部优秀,工程优质”的建设目标,用政治思想教育来占领团员青年思想阵地,保障广大团员青年的健康成长。

一是结合工地实际,制定了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青年文明号创建标准,细化了责任,形成了创建氛围;二是监理项目部党支部做好党建带团建工作,积极支持团的工作,为团的工作的正常有序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采取发放理想教育书籍、办学习研讨会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强化团员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使团员青年经受住市场经济的各种诱惑和考验,成为工程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立足岗位倡导勤学

监理项目部十分注重对团员青年进行劝学,使他们养成人人爱学习,人人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来源:文秘站 )惯。自进场以来,监理项目部紧密结合工程监理特点,共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10次,技术方案评审会14次,团员青年撰写学术论文10余篇。

在劝学的同时,为了检验学习效果,项目部还准备了学习考勤记录本,认真记载他们的参学情况,从而保证了人员的参学率。通过劝学,团员青年自学风气浓厚,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恪守职责严格监理

项目部在监理过程中,始终把工程质量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抓落实,团员青年勇当质量守护神,建立起了一整套科学化、标准化的监理程序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形成“人人讲质量,层层管质量,全员保质量”的风气。

一是严把原材料入口关,做到所有原材料进场,一律由中心试验室现场取样抽检,签认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二是严格把好工序关。凡未经批准、擅自施工者一概不予认可。上道工序不合格者决不准进入下道工序,对不执行施工程序和监理程序者,一律视为无效施工;三是“严”字当头,特别关注“第一次”;四是抓典型,让典型带动后进,明确工程质量标准。4月13日,监理项目部召开圬工砌体现场观摩会,将各作业班组全部召集起来,同时观摩好、坏两方面的典型,并召开质量标准交底会,收效明显;五是为保质量,宁当恶人,不当罪人。对质量隐患,坚持坚决返工,杜绝施工人员的侥幸心理。到目前为止,累计发出返工指令68起。5月20日,龙潭河特大桥右7#桥墩因未采取温控措施,造成混凝土差动型裂纹,监理项目部和施工单位坚持高标准,认为是世界级的高墩桥梁,首批砼留下隐患是历史的罪人,便与承包商一道,毫不犹豫地将其炸掉,重新施工。

创建特色精细管理

第11篇

一、创建学校品牌需具备的要件

学校品牌的形成需经过四个阶段,即教育教学管理行为规范化、建设学校项目特色、形成学校整体特色、建设学校品牌。学校品牌是学校个性化发展的最高阶段,创建学校品牌应成为校长办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所学校要成为品牌学校,起码需要有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是教育教学质量好,在同类学校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二是有足够的自主创新含量,而不是光靠模仿他人的模式来办学;三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不是昙花一现。

基于以上三个要素,在学校品牌创建工作中需创造如下条件:1.要有一位具有创新意识的校长。学校能不能形成品牌,关键取决于校长能否成为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的创新设计者。2.要确立一个富有特色的办学思路。以特色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以其他方面促进特色更加优化,进而带动学校整体工作取得进展,形成品牌。3.要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知识扎实、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并实现人才所长与岗位所需的最佳结合。4.要有与创建的学校品牌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设施。

二、学校品牌建设的突破口

突破口之一:创建品牌学科。

创建品牌学科,能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形成学科建设优势和特色,提高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创建品牌学科,能推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设,培育优秀学科,成为学校发展的内驱力。品牌学科是学校内涵的实质,是提高办学品位的窗口,因而它是彰显学校品牌的重要环节。

1. 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品牌学科建设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其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要重视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以奉献精神、师德规范、人文素养、业务精湛为内容,多形式、多渠道地对教师进行教育和熏陶,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其专业水平。

2. 课堂教学是重点。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共同提升生命质量的地方,因而必须聚焦课堂,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是不仅要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要重视校本课程。课堂的载体是课程,一所学校的教学特色无疑需要落实在课程上。校本课程体现办学的个性化,是突出特色的重要抓手,应大力开发,以拓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彰显教学特色。二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课堂氛围应该是民主的,唯有建立这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和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是创新教学方法、方式和策略。教师必须努力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能力恰当地运用情境教学、合作教学、发现教学、分层教学等各种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教学充满智慧的挑战。四是优化评价制度。建立激励性评价体系,多方法、多途径、多角度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在评价中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3. 教学研究是保障。一方面,要重视校本教研。要善于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挖掘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东西,采用独特的研究视角,开发校本课程,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并在学校和当地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教师来说,则需要熟悉课程标准,掌握教材体系,钻研学法教法,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善于总结经验,注意发展个人教学的特色。另一方面,要以科研引领教学。教育要发展,科研要先行。只有通过教育研究才能使学校的办学符合教育规律,才能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鲜血液。学科组教师要积极参与省、市、区和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科研工作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使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途径,尤其是要让每名教师都能在学校的统筹规划下,根据所任教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

突破口之二:塑造品牌人物。

首先要形成一个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等方面起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群体,进而带动全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学校要成立实施骨干教师培育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落实骨干教师培养和评比方案,让骨干教师迅速成长。通过评选和奖励,鼓励教师冒尖,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然后,从优秀教师中筛选有潜力的品牌人物,帮助其策划、设计,促使其形成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模式,督促协助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丰富,待基本成熟后在校内推广。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市、区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工程的评选,争取拥有更多市、区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一旦形成品牌人物,就能够使学校步入特色教师造就特色学校的良性循环轨道,最终实现校以师名。

突破口之三:塑造品牌活动。

要围绕创建学校品牌这一中心,策划、开展具有学校特色、切合本校实际的各种素质教育活动。要将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与特色学校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具有本校特点的活动,突出特色项目的打造,如国学特色学校开展读书节活动、体育特色学校开展体育健康节活动、科技特色学校开展科技节活动等。通过筛选潜在的、有特色的资源、经验,通过策划设计尽快形成理念并上升为理论,形成创新特色行为模式和特色活动优势形象,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待基本成熟后在校内推广,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最后塑造成学校的品牌活动。

三、校长在学校品牌建设中的担当

一所学校的品牌,是其校长的管理思想、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是学校的个性和学校的特色所在,是学校的重要资源。那么,校长在学校品牌建设中应该如何担当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对品牌建设进行科学规划

学校品牌的确立将引领并影响着学校发展,使学校成为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精神家园,师生有着共同的价值观,有着共同的理想愿景,学校也因此具有强大的原动力。 因此,校长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校品牌建设进行全局性的战略规划,并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带动全校师生全力推进学校品牌建设。

学校品牌建设规划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 学校现状分析:对学校自身所具有的基础、办学优势、存在问题等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全面摸清学校在同一地区、同类学校中所处的位置及特色是什么。

2. 发展目标展望:陈述学校品牌发展愿景以及每一时段的品牌发展目标和程度,包括什么时候形成项目特色,什么时候形成学校整体特色,什么时候形成学校品牌。

3. 发展要素确定:选择学校重点发展的特色项目、学校特色、学校品牌。这是规划的主体部分。

4. 设置保障系统:为服务于学校品牌发展目标和发展要素而需要提供的人、财、物等资源及相关的学校制度设置。

(二)建设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

要在坚持引进特色人才的同时,通过各种进修渠道,尽快帮助每一名教师形成一技之长或多技之长,使学校教师队伍逐步具备为发展品牌而教育的能力,包括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导和研究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能力,科研和创新能力,并富有教育机智和独特教学风格;另一方面,要善于在工作中珍惜每一个教师的所长、所爱,精心把他们安排到最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上去,实现人才所长与岗位所需的最佳结合。此外,要积极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加强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参与学校品牌建设的意识和能力;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学校品牌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校品牌建设成为师生的共同行动。

(三)进行长期的品牌建设努力。

高品味的学校品牌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精心培育,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学校品牌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不是一蹴而成的事情,必须摒弃一切急功近利的做法。因此,建设品牌学校,一方面要有长远发展规划,一方面要有短期的具体安排,使其既成为一种优良传统,又能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因而,校长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使自己成为学校的精神引领者和行动的组织者;要带动学校的领导班子加强学习,敢于担当,用先进的理念管理学校;要把学校品牌建设融入到学校日常的一点一滴的工作中,渗透到学校的管理制度中;要把品牌建设作为考核学校领导、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强管理和考核力度,促使全校师生做好本职工作;要注重师生情感的熏陶、意志的磨炼,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健康的人格、乐观的态度,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

第12篇

■特色:

和着清脆悦耳的竹笛声,山歌声、读书声、在校园里吟转……

江津区下湾小学,始建于清咸丰10年,历史悠久,办学成果突出,是李市基础教育的“北大门”。学校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拥有“江津市文明学校”、“江津市农村课改实验学校”、“重庆市十佳特色文化校园”等多项殊荣。学校在安文华校长的带领下,紧紧围绕“让每一位学生得到理想的发展,让每一个家庭收获成功的喜悦”这一办学宗旨,切实推行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责任教育体系,倾力打造器乐伴奏和山歌教学的特色品牌。

责任教育、三位一体

江津下湾小学把责任教育作为德育特色品牌来打造,把责任教育细分为教师的责任、学生的责任和家长的责任三位一体,通过共同的责任行为意识协调教育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 “教师的责任”是决定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通过建立落实教师责任九规范与教师考核评估挂勾,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责任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业务知识理论等,督促引导教师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切实更新观念,增强自身素质,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主导作用。“学生的责任”是责任教育的主体;学生的责任教育第一抓手就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每周固定班会活动,向学生灌输引导“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等责任意识;“家长的责任”是责任教育的重要环节;班主任把责任教育作为家访或家长会的主要内容之一,宣传到家。要求家访中,老师与家长探讨有关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教育观念上达成共识。只要老师、学生、家长“心往一块儿想,话往一块儿说,劲往一块儿使”,学生就一定会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成长,就一定会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器乐伴奏与山歌教学

打造特色文化

山歌是李市当地的非物质遗产,下湾小学以此作为学校特色品牌。成立了山歌与器乐教学领导小组和完整的山歌教学课题三级管理网络。各级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明确提出创建山歌进校园特色目标,每学期制定山歌教育工作计划,每月定期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就学校的山歌课题工作要点、阶段性活动进行部署与研究。 每学期学校开展的山歌活动均制定详细的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逐项落实,做到方案详尽,负责到人,并注重完善书面、音像资料等的积累,做到文字音像资料齐全。深入当地李市民间,选定了较为成型的《秧子转青你晒黄》、《抬石号子》等山歌编入学校的各年级的音乐教材之中。加强了对课题组成员的学习和培训,掌握李市山歌的调式、风格及唱法,笛子、二胡等乐器演奏方法,为山歌与器乐教学提供师资保障。

学校通过课内音乐课教唱山歌,让孩子们都会哼上一两曲李市山歌,和着清脆悦耳的竹笛声,让整个校园都沉浸在浓浓的山歌氛围中,学校另外组建了100余人参加的笛子伴奏队,为器乐伴奏山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还将山歌融入到学校的各类活动中,每年将山歌融入到校园十佳歌手赛、庆元旦、端午节等民间演出之中。激发了学生唱山歌的激情,打响了学校的特色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