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智慧课堂

生态智慧课堂

时间:2023-06-07 09:25: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智慧课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智慧课堂

第1篇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师脑海中根深蒂固,尤其是应试压力的影响,物理课堂教学常常被教师预设的知识目标所垄断,学生往往被淹没在无趣的课堂和繁重的题海中,使得生活中所蕴含的物理,被僵化成一个个机械的知识点和一道道生硬的试题,既束缚了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的美好情感,也影响了学生在对生活问题主动探究过程中的能力提升,更阻碍了他们对学好物理改变未来生活的美好追求。鉴于此,我们更追求一种生态的课堂。

教育专家对生活的偏爱是不言而喻的,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即“生活教育”。结合物理教学,目前最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冲破“鸟笼式”的束缚,更好地将物理与生活相结合,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源泉和动力,使课堂变得更真实、更开放、更给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 课前预习走近生活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是学生走进物理课堂的金钥匙,但许多老师只是在课堂上采用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生活经验或体验进行回忆,相对于传统的填鸭式的处理而言,这是一种进步。但笔者结合实践思考后发现,如果学生先前没有对生活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和体验,即使脑海中有一些生活经验,这些碎片式的记忆,在课堂中还是容易陷入听老师“忽悠”的被动状态。其实课堂之外的时间是学生亲近生活的好时段,教师如能将课前预习课本知识创造性地改为以走进生活为主题的有目的观察和体验,学生不仅乐意去做,而且在课堂上会更自信地主动参与,使新课标所倡导的“问题的探究和能力的提升”,不再是镜中花、水中月了。在物质的三态教学中,我做过一次对比分析:甲班,在课堂中直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结果学生只列举到水、铁等一些物质,而举不胜举的在我们身边常见的不同状态的物质没有进入他们的脑海中;乙班,我在课前要求同学“预习”:留心观察生活,把你今天所见到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体,分状态归类列表,下一节物理课准备交流,结果在课堂上学生都争先恐后的举手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描述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他们的共性后,不同状态物质的特征很快被归纳出来。在梳理初中物理知识时发现,有许多内容在课前预习中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如:观察水的沸腾预习问题,在父母的指导下,用家里的锅子烧水,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听声音,观察气泡的变化),注意安全;光的直线传播预习问题,对着太阳做做手影游戏,想想影子怎么会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特点预习问题,对着镜子做广播操,看看镜中的你成的像有什么特点等等。

2 情境创设依靠生活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由新课引入、讲授新知、课堂小结、训练巩固等环节组成,虽然教学过程依然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但教师不知不觉的就会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的好奇心不强,没有能从内心激发出一种想学习的欲望。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能力,应该是物理课堂的真实主线。依据这一主线,我将课堂教学流程设置为情境创设、新课导入、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巩固拓展这五个环节。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外部刺激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真正源于生活,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学生一定会萌发探究学习的欲望。

一般而言,情境创设是每堂物理课都必备的环节,而依靠生活创设的情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引入。一方面可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体验,另一方面可利用真实的生活环境创设实验情境,有时还可以在问题情境设置中渗透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

例如,压强教学时就可创设这样的情境: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尖头物体,如缝衣针、铁钉、图钉、注射的针头等等,它们为什么都要制成尖头状?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一端削好的铅笔,双手同时压住铅笔的两端,体验双手的感觉,想想感觉为什么不同呢?通过列举生活中这些常见的物体,引发学生的关注,再通过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体验中生成疑问,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必然会对现象背后的原因很感兴趣,非常想知道其中的道理,探究的欲望就此形成。又如:在研究大气压强时,可这样创设情境: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气球吹气后会鼓起来,为了使气球不漏气,还要用绳子扎好入口,那同学们见过不扎入口还照样能鼓鼓的气球吗?演示实验,先向玻璃瓶中倒入一些热水,再将热水倒出,用气球套住玻璃瓶口,说,接下来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学生们这时瞪大眼睛,注视着气球,当大家看到气球不用扎却真的鼓起来的时候,都地惊呼起来,不由自主的问“为什么呢?”。可见设置与生活经验相悖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当在学生脑海中产生悬念时,往往是学生求知欲最强的时候,教师应当因时激发。

3 合作探究解密生活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科学探究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的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与技能,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第2篇

一、 生态课堂与教学的非线性

教学需要面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复杂性。除此以外,教师专业素养的复杂性以及个体生活世界的复杂性也包涵其中。所以,课堂教学不是一种单向的、线性的活动,尤其不应该只是教师向学生传输信息的活动,这基本上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共识。但是,现实课堂中“教师学生”这种单一信息传输模式依然主导教学,这成为“知善未必行善”的佐证。那种把学生学业成绩不良归因为学生头脑笨拙或学生不努力的简单做法,既推卸了教师理应担当的责任,又落入线性简单思维的窠臼。如今的课堂在应对学生生命成长复杂性时仍感力不从心,因为学生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常常游离于教育视线之外,学生的不少困苦或志趣没有得到教育的抚慰或呵护。教学是一个复杂系统,教师、学生、媒介物、信息流中任何一项都是复杂而变化的,这些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后更是形成动态、多元、开放和交互的课堂生态。

从教学理念层面分析,生态课堂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的复杂生态系统,是生态理念指导下的尊重生命、回归自然的绿色课堂,是以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支撑教学策略的课堂教学形式。从教学策略层面分析,生态课堂更加强调整体性教学设计,以及限制因子定律、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生态位原理的借鉴和应用。

整体性教学设计主张,教学应致力于学生生命的可持续性发展、全面协调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自然演进;教学应致力于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直接互助互补、相得益彰的整体联系,从而真正实现互动对话、共生共荣的系统性发展。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一位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膜是不规则的形状,但在实验报告中却画成优美的椭圆。教师面对这幅优美的图画并不满意,于是问道:“你为什么要画成这样呢?”学生回答:“我特别喜欢椭圆,这样的形状太漂亮了。”教师满脸愠色:“科学是要尊重事实的。”从科学理性角度分析,教师的批评不无道理。但是教师的批评彻底割裂了知识与情意,在指导学生追求科学事实的同时,将学生的美学追求和心理感受抛在一边,漠视学生所秉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可能会伤害学生潜在的艺术萌芽。整体性教学设计的另一项重要使命在于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优化配置,从而形成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的信息交流网络。如果将信息的接收称之为学习,那么信息的吸纳则可称之为习得。在复杂性理论视域下,教师角色已经发生嬗变,教师不再是唯一的、权威的信息源。学生应该多渠道地接收多种信息,教师的、其他学生的,文本的、超文本的,等等。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人,学生常常是以“非受教育者”的实质性角色行走于课堂生活,他还实际充当着“信息加工者”、“信息创造者”而影响着同学和老师。犹如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传递网络越复杂,其整体性效能越高,课堂生态系统也是如此。教师需要调动各种环境因子传递适宜的、多样的学习信息,并激发学生主动接受、加工与交流信息的积极性,信息交流网络的高效性就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坚实基础。为此,教师至少需要在下列几个方面下足工夫:一要多样化呈现教学信息而不只是教师的话语信息;二要竭力激发学生接纳和加工信息的主体意识而不能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三要编织高效的信息交流网络而不要形成以教师为圆心的信息辐射格局。

生态学原理可以为教师应对教学复杂性提供非常有益的启示。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是指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度的因子,1840年,李比希(Justus Liebig)研究发现,当矿质营养供应量小于谷类作物最小需求量时,该矿质营养就会限制作物生长,即使其他矿质营养供应量再充足,也不会提高作物产量。教学是一个包含智力、非智力因素及社会心理影响的复杂系统,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对课堂教学系统的变量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其中的限制因子,并加以改善和消除。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常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安排教学的度量衡,教学系统中各因子变量的最小量、最大量和最适量究竟是多少?教师常常用主观臆断和往日经验来进行教学决策,这就是因为教师心中没有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现在特别强调的是,上述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这是由学生个体不同生态位所决定的。研究教育生态位原理的核心意义就在于妥善处理竞争排斥和合作共进的关系。每位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特长和自我效能感不同,同时个人的成长环境和认知经历不同,造成了学生在教学系统中的生态位不同。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消除这种差异,恰恰相反,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张扬和提升。

二、 智慧课堂与教学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亦可称为偶然性。复杂性理论认为,世界是必然中的偶然和偶然中的必然相互交融形成的。明天的世界是怎样的,常并不合乎逻辑,教育与此同理。“个体生命发展中的不可简单命名的内涵以及个体与周遭世界的不可简单命名的复杂联系,就构成了对于个人的教育引导的幽暗背景”[2]。而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一项内隐的、难以触及的复杂心理活动,所以课堂教学是在“幽暗背景”下做着一件同样幽暗的事,我们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如此看来,教学可以设计,但课堂绝非全然理性化;教学的复杂性超乎想象,教学的不确定性总在理性设计之上。“必然性并不比偶然性优越”、“偶然性事件具有合法性”(Martin Jane),所以,教学研究不能只是含情脉脉地凝视着教学规律和逻辑推理,还应亲昵偶然事件的意外场景。主张教学具有不确定性,绝非意味着课堂让人无法捉摸、不能捉摸,而是提醒教师以宽容的心态悦纳课堂中的“意外”,以广阔的视角审视课堂中的“意外”,正是课堂中这些“意外”事件构成了课堂的惊奇,呼唤着教学智慧。

在“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突然有学生问道:“老师,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有气孔吗?”当教师激情洋溢地讲解“基因工程”内容时,有学生举手发问:“老师,当初科学家是如何想到这个办法的?”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肺’字右半部分为什么不能写成‘市’”、“古代五禽戏为什么不称为‘五兽戏’”、“南极为什么没有北极熊,北极为什么没有企鹅”,“转基因食品到底能不能吃”,等等。由此可见,课堂中处处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而且这些问题都可能超出了教师的预设,由于学生的“纠缠”也破坏了原有的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如何应对教学的不确定性,使教师从教学的混沌、迷茫和惊讶中看到一缕曙光?佐藤学曾这样打比方,将课堂视为“黑匣子”的教师以定量方法探讨教学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将课堂视为“玻璃盒”的教师以质性分析探求教学之道,他们怀着教学逻辑走进课堂时才发现自己就是那位好奇的“潘多拉”。既然课堂本来就是“潘多拉盒”,那么教师唯有打开它才能找寻可能的解决路径,从而实现技术型课堂向智慧型课堂的转变。

智慧型课堂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机智地教学”,机智地教学关注情境时机和因势利导。关于机智和智慧,范梅南如是说,智慧和机智可以看作是教育学的本质和优秀性,我们不妨说智慧构成了教育学内在方面,而机智则构成了教育学的外在方面[3]。如何创建智慧课堂?一是登高远眺,提升专业高度和实践丰度。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览群书”和“身经百战”有机结合,就会拥有宽大的胸襟和辽阔的视野,才能拥有处“惊”不变、灵活应变的能力。二是研究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经验和个性潜质。教师需要把研究学生作为自己一生的功课。奥苏贝尔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据此开展教学。”所以,学生的认知经历和经验决定着学习的深度和独特性。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观察了解学生,并尽可能多地鼓励学生表达自我。三是转向合作,利用集体智慧研究打开“潘多拉盒”之后产生的复杂问题。教学中许多问题是超越学科范围的。如前文所说的诸多问题,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还有一些问题甚至是跨行业的,如“胚状体是什么颜色”、“蛋糕中有哪些添加剂”、“一头奶牛每天产奶量大致是多少”,所以,校外课程资源建设也必不可少。在目前的教学研究中,研究团队的异质性非常缺失,其实,认知经历“冲突和多样化是我们的朋友”(《变革的力量》)。四是因势利导,把“惊讶”变为“惊奇”,把“惊奇”变为“惊喜”。教学的不确定性不是“洪水”和“猛兽”,也不是“捣乱”和“尴尬”;恰恰其反,正是教学的不确定性孕育了教学的智慧和课堂的魅力。试想一想,如果课堂中的一切都是按照教案中的预设推演,那将是多么机械、单调、乏味?教学的不确定性是教学生成性的宝贵资源,教师应该在环境友好型课堂中激发“意外问题”的产生,并及时捕捉和利用教学的最佳时机,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所谓智慧课堂,就是在智慧的教学中流淌着智慧,从形式到内容,从过程到目的,无一不闪烁着智慧之光。

三、 民主课堂与教学的自组织性

关于课堂的构成要素,有“二因素”、“三因素”、“四因素”甚或“多因素”之说。其实,这是为了自身言说所作的人为的、粗糙的甚至是一厢情愿的条分缕析,真正的课堂是众多因素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系统。在课堂生态系统处于开放状态时,这些构成因素会相互作用形成一种非人为控制的自然演进,这就是教学的自组织性。

我们提倡构建民主课堂,原来的理解是不够全面的,甚至是肤浅的,只是出于对人性、人权的尊重。构建民主课堂的必然理由和深层意蕴在于由个体生命成长复杂性衍生出来的教学复杂性,以及教学本来就存在的自组织性。生命的复杂性远远超出教学设计,教师殚精竭虑的理性思考不仅照耀不了生命的全部疆域,反而可能干扰其内在的、自动的调节节律。教育不可过度设计,过度设计会扰乱生命的成长规律和教学的自组织性。“如今的教学太浮华,几乎见不到去雕饰的朴素了。”教育“不必太精致,不必过分包装,不必把简单的东西弄得很夸张。”教学创新要“摒弃人为做作,循教学之自然”[4]。对课堂过度研发相当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分开发,其结果却是文化绿地沙漠化、科学江河断流。在教学的复杂性面前,过度设计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将事情弄得更糟。教育可能无所不在,但教育肯定不是无所不能。我们何不借力于教学的自组织性,让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呢?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教师应小心地恪守自己的本分,恪守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给生命的自我成长和教学自组织性提供足够的时空。民主课堂构建的基本原则在于: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身后,主要致力于环境友好、情境创设、问题引导、促进对话。教师要学会牵手,更要学会放手。

简单地说,构建民主课堂的必然性在于,面对教学的复杂性,我们根本管不了那么多,而生命有其自身需求和自我发展之道。“我们选择学科的程序和教学的方法时”,应“顺从自然的命令,而使我们的进程符合生命的规律”(斯宾塞)。在生命的复杂性面前,我们显得过于自负,因为我们一直想超越。人的自由不是教育恩赐的,民主的课堂更不是教师给予的,而是对生命复杂性的敬畏和教学自组织性的遵从。

参考文献

[1] 王俊.试论教学的复杂性及实践策略.课程·教材·教法,2011(11).

[2] 刘铁芳.返回生活世界教育学:教育何以面对个体生命成长的复杂性.教育研究,2012(1).

第3篇

一、生态课堂教学理念

生态课堂是自然、自主、互动、开放、和谐、审美和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它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即“师生共享和谐相处、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现代教育新生活”。

1.生态课堂是回归自然崇尚自主的课堂。学生为本是自主课堂的核心。因此课堂教学应从封闭的“填鸭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者:教师角色从全权的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这样的课堂不再是学生训练的场所,而是教师智慧、学生主体精神充分展现的场所。

2.生态课堂是交往与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上课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损耗,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互利共生,这是维系一个生态组织的基本要求,这样的课堂才具有生命力。

3.生态课堂是开放与生成的课堂。可以说,开放实质上是解放学生的心理,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心理氛围。学生能自由地想象而不担心其怪诞离奇,能大胆地思考而不在乎其是非正误,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能全面展示自己的个性。开放的目的是为了生成,每一节课都应该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认知中取得收获,同时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课堂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在成长中绽放的智慧火花。

4.生态课堂是和谐的课堂。和谐就是课堂中各因素之间相辅相成、互助合作、互促互补、共同进步。如师与生和谐,教与学和谐,教与育和谐,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手段和谐,学科与学科之间和谐,课内与课外和谐,等等。和谐的课堂,会使师生间相互认可,心理相容,谐振共鸣;会使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从而产生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和谐共鸣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

5.生态课堂是可持续发展的课堂。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透视课堂教学,要求师生均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使自身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减少对外界的依赖,提高对外界及未来的适应能力。所以,生态课堂应该是师生相长、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是师生学习、成长及提升生命质量的场所。

二、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生态课堂模式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但笔者认为,“一体三元四环多态(简称134S)”导学模式才是生态课堂应呈现的教学模式。

“一体”,指学生在课堂上唯一的主体地位;

“三元”,指学生、教师和环境三个元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四环”,指协调运用“启智探究-合作交流-反馈研讨-提升拓展”四个导学环节。

环节一:“启智探究”。教师从备课到导学案编写要注重启迪学生智慧。启智开始于40分钟课前,结束于无限。尊重生命、启迪智慧,正是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教师的启智必然引发学生的探究,当学生探究得出结论或出现问题时,这就自然进入下一个环节――合作交流。

环节二:“合作交流”。合作交流强调以生为本,包括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小组、生与环境资源的合作与交流。在合作交流中个体的局限性被突破,大量来自个体的信息自然上升至同桌、小组,上升到班集体和教师信息库。这些大量信息的交流互通和反馈必然要进入第三个环节――反馈研讨。

环节三:“反馈研讨”。反馈包括学生个体间、小组间、学生与教师间、以及教师自我的信息反馈。大量信息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互通,也必然伴随着相互间的质疑、反对、辩论、更正、补充和完善等,这就形成了讨论。这种讨论充满着心灵的交锋、智慧的碰撞,达到了生态课堂生成性和生动性的高峰。反馈的信息越多,越有助于教师对课堂的把握,教师需要对信息进行疏理,给出权威的解释和理论上的提升,这就需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提升拓展。

环节四:“提升拓展”。信息疏理中伴随着总结,好的总结可以提升高度、拓展宽度。这种提升和拓展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也可以由小组长或学习骨干来完成;这种提升和拓展发生在课堂内,更需要延伸到课后和课外。随着知识的提升和拓展,必将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这就为下节课留下了启示,也促使学生课外去学习探究,从而为下节课更好的合作与交流打下良好基础。

四个环节为一个循环圈,循环可大可小,大到一个月、一学期、一年甚至人的一生,小到一周、一天、一课时、甚至三五分钟,大循环中有小环循,无数的小循环则构成一个大循环。学习、解惑、设疑――再学习、再解惑、再设疑,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无穷无尽。在这种循环往复中,伴随着师生的快乐学习和幸福成长。

生态课堂追求的是无疆无缝的课堂,“无疆”指师生的学习、交流活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四十分钟内,还应延伸到课前、课后及课外;师生的学习、交流活动也不仅限于书本知识,更应延伸到书本外、校园外。“无疆”的课堂也是开放的课堂。“无缝”指师生学习、交流活动要打破40分钟传统课堂的时间界限观念,学习和交流不仅是从上课铃声开始到下课铃声结束,还应该包括课前和课后的延伸与拓展,做到课课衔接、日日衔接、周周衔接、月月衔接……让师生认识到时时、处处是课堂,时时、处处有课堂。“无缝”的课堂也是和谐的课堂。生态课堂倡导的四个环节,正体现了这一理念。

“多态”,指鼓励和倡导在一体三元四环导引下,适合不同学情的多种形态。

多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课型多态,即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学生不同、内容不同、时间不同、教师不同就会形成课堂结构的不同。没有完全一样的两节课,只有相似和相近的课,我们鼓励和提倡教师创新,鼓励课堂特色的彰显。二是环节多态,即在尊重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各环节可采用不同的导学方法,也可以针对课型不同而对环节组合做出必要和有效调整。总之,我们对这套模式要灵活运用,坚决不能不切实际死搬硬套。

三、生态课堂评价标准

生态课堂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六看六体现”。一看师生关系,即是否关爱学生生命成长,体现“生命性”;二看课堂角色,即是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生本性”;三看导学过程,即是否关注师生教学相长,体现“生长性”;四看导学效果,即是否有效启迪学生智慧,体现“生成性”;五看学习情态,即是否激发学生彰显个性,体现“生动性”:六看知识拓展,即是否鼓励学生走进生活,体现“生活性”。能实现这“六看六体现”评价标准的课堂才是有机的、绿色的、生态的。

第4篇

关键词:智慧教育;区域教育云平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G5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3-0059-05

从信息生态观来看,区域智慧教育体系由信息人(教师、学生、管理者、服务人员)、教育信息、信息环境等部分组成,在智慧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形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统一整体,即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全面推进智慧教育教学改革,是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新的热点问题,也是大数据时代智能信息技术在区域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必然要求。智慧教育生态的构建,涉及区域内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信息化企业等主体,涉及教学、科研、管理、保障等的改革,涉及各类人员、技术、物资、经费的投入产出,涉及信息资源、环境的建设与优化等方面。因此,搞好区域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必须遵循教育信息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学生、教师的共同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根本目的,与区域智慧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进行系统性、整体化的规划设计,努力打造区域智慧教育良性生态圈。

一、区域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客观依据

1.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加快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慧教育是信息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趋势,是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的创新举措。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各种智能信息技术逐步成熟和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投入持续增大,加速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进程成为广泛共识,这些为我国发展智慧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需求来看,智慧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提升现有信息化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教育环境的智慧化、教育资源的智慧化、教育管理的智慧化和教育服务的智慧化,最终形成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教育生态系统。

2.国家教育信息化方针政策的宏观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各省市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纷纷肯定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优先发展领域。《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发展任务、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此外,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制定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与行动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这些纲要与规划的制定为我国发展区域智慧教育生态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落实我国智慧教育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我国正在有序推进数字教育向智慧教育的跃迁升级和创新发展。通过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教育服务领域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充分整合教育系统内外现有资源,打造涵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融合贯通不同教育阶段、支持各类教育教学业务开展的智慧教育系统,为教师、学生、管理者、家长和社会公众等各类用户提供最需要、最适合、最准确、最便捷的教育教学服务,推进智慧教育生态的有序发展。

4.重构教育信息生态环境的必然x择

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一直成效不大,信息化的“冲击波”尚未引起教育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教育的核心业务依旧采用传统模式运作,在新兴智能信息技术的催促下,技术变革教育的时代已经真正来临。智慧教育的发展不是对原有教育系统的“小修小补”,而是要进行颠覆性的创新改革,通过创新应用新兴智能信息技术重构教育生态系统。依据国家信息化及教育改革总体战略,智慧教育要突破现有教育系统的“条条框框”,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结构,再造教育教学业务流程,以“大变革”的气魄和思维重构整个教育生态系统。

二、区域智慧教育生态发展的目标定位

1.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遵循区域教育信息生态发展规律,围绕解决资源稀缺、重复建设、数据异常、数据与平台标准不一等问题,提高教育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数字化教育资源效能管理,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均衡发展。改变独立购置和建设的旧观念,扩展资源建设渠道,由区域内教育管理部门主导,教育软件开发商、学校和相关社会机构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建设满足教学需要的信息化教育资源。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以区域为整体推进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实践,强化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对课程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改革。开发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推进新课程改革,组织开展适当超前的科研、教研和创新试验研究,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区域网络教研与教师互助发展

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研支持系统,构建区域性网络研修和学习共同体,使教师能够及时快捷地获得同伴、教研员以及教学专家的帮助,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形成教师专业成长、同伴互助、区域合作的信息生态环境,提升教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区域性智慧教学创新探索

研究开发智慧教室、在线课程、研究性学习支持平台,利用电子书包、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等新型技术工具,创建理想的课堂学习环境,发挥在促进认知、情境化、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区域性智慧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新型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规律和特点,构建系列化的智慧教学应用模式与方法,通过智慧的教与学,促进全体学生实现符合个性化需求的智慧发展。

5.区域教育管理决策优化

基于区域教育网络环境,构建区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收集、处理和传递教育管理信息,为区域内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育管理信息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统计决策手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咨询与解决方案,实现基于数据的管理和决策,提升教育管理智能化水平。

6.区域智慧教育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和信息技术教师的力量,建立由各级教育局牵头、各校信息技术教师组成的教育技术服务小组。与教育信息化企业携手合作,探索第三方承包服务的模式,形成多方投入、保障发展的机制。探讨区域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模式与方法,促进区域智慧教育的建设与应用。

三、区域智慧教育云平台的总体框架

区域智慧教育云平台,简称区域教育云平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环境,是实施区域智慧教育、推进智慧教学改革的基本条件。由于区域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对所属学校的管理与服务,同时兼顾对上提供数据,以及组织协调区域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任务,因此,区域教育云平台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国家教育云”的重要节点。区域教育云服务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教育信息化服务模式和管理方法,通过云计算技术,把海量的、分布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和各类学校教育应用管理起来,组成一个集资源池、教育应用为一体的统一服务。

区域教育云平台是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的一个分布式体系架构,由基础设施层、基础服务层、应用服务层、终端层、用户层等组成。该架构通过将云服务与现有的基础架构平台相整合,能够实现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统一部署、统一监控和统一备份,实现了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的云服务理念。区域教育云平台的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图1中区域教育云平台由五个部分组成,其主要内涵如下:

1.基础设施层

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采用云计算体系,对IT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整合和应用交付。主要包括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及配套的安全设施等软硬件基础资源,组成基础设施资源池,可根据应用的变化进行动态资源调配,实现灵活的动态扩充或消减,并以租用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服务。

2.基础服务层

提供基础服务平台,包括统一认证与权限管理、统一计费与结算、数据交换与共享、智能推送、数据分析等基础服务。基础服务层采取可扩展架构,各类教育机构可以在这个基础架构上建设新的应用,或者扩展已有的应用。

3.应用服务层

提供高度灵活的、可靠的业务支持服务,为各类教育机构和用户提供强大的软件应用服务。云平台的SaaS层通过构建新型的云算应用程序,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应用,包括“学习云”、“教学云”、“管理云”、“资源云”等,实现了软件即服务的教育应用。

(1)学习云:“学习云”服务能够实现互联网环境下几万、几十万人同时在线学习,并在“云”中互动,提供交互式的智慧学习环境,包括在线学习、教学评价和学生班级空间等。

(2)教学云:“教学云”服务为教师提供教学、远程辅导、教研平台和家校联系平台,实现虚拟化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并可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与实体课堂、课后辅导对接。

(3)管理云:“管理云”服务提供学校教学教务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办公以及教育部门对区域内学校教育信息的汇聚管理平台,实现区域教育教学管理综合化、一体化服务平台。

(4)资源云:“资源云”服务支持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上传、应用和再生,提供海量教育资源的分布存储、动态管理和共享服务等功能,实现区域内信息化教育资源的集聚、交流和共享。

4.终端层

终端层是云平台为用户直接提供服务的前端设备,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终端设备呈现更加多样化的特征。除了传统的台式PC、数字电视外,像笔记本、IPAD、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为移动学习和办公提供了更加方便灵活的终端设备。

5.用户层

即区域云平台及智慧校园的各类用户,既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机构用户,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各类管理者个体用户。各类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终端设备访问区域云平台及其应用资源,获得多样化、个性化的工作和学习服务。

四、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的运行体系

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运行,在总体思路上是以互联网平台思维等先进理念为指导,按照互联网化的产品开发与服务模式,聚集有关政府、学校、云服务商、资源提供商、第三方认证机构等区域内外力量,打造一流的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建立区域智慧教育生态运行机制,形成区域智慧教育良性生态服务体系。

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体系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

从上述整体结构来看,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运行体系的核心要素及其内涵如下:

(1)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运行体系的核心是“政府、运营商和学校”三方主体,同时由各类专业机构、出版社等教育资源提供商、第三方认证与审核机构等相关力量参加,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平台运营服务体系。

(2)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是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需求规划者、应用监管者,主要负责制定区域智慧教育云平台及智慧校园建设的需求规划设计,投入相关建设资金,认证智慧教育云服务运营商和资源提供商相关资质,监督平台的整体运行,对所属区域学校的应用进行数据汇集、分析和监控。

(3)平台运营商负责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总体规划设计,提供基础云平台和开发各类应用软件,并负责智慧教育云平台的整体运营,建立付费机制,提供免费、收费等服务运营模式。

(4)学校是区域智慧教育生态圈的核心主体,区域智慧教育平台建立与存在的核心价值,在于众多学校主体的参与和为学校师生提供的学习与教学服务。学校及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等提出应用服务的需求,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服务,并在适当的范围内付费。区域智慧教育生态正是通过连接学校、区域和用户等“多边”群体,着眼于求异,拥有不同类型、具有个性的客户,如教育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班主任、学校管理者等,保持个性化、异质性的服务需求。

(5)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种类多样,其主要是通过提供两种服务实现运营:在线资源学习服务和平台租赁服务,并采用B2B、B2C等不同的商业模式把服务推送给用户。

五、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服务模式

1.B2B服务模式

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运行的B2B模式是面向机构用户的一种服务模式。区域教育云平台服务的对象包含机构用户和个体用户两大类,机构用户包括区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以及非学历教育机构等用户。为这类机构用户提供的服务方式即B2B模式。

机构用户对智慧教育云平台的需求,主要包括平台租赁、资源存储与传输、机构认证、课程认证、学分认证、机构内部培训以及增值服务等内容。区域教育云平台以服务为中心,采用SaaS模式,为区域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平台应用服务,协助这些机构建设和管理教育信息资源,部署网络学习平台、教学平台与管理办公平台。

(1)平台租赁:学校根据自己的需要,租用区域教育云平台整体或部分资源,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智慧校园或教育教学平台,基于云服务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创建自己的品牌。

(2)资源存储与传输:利用区域教育云平台的存储体系,将校本教学资源存储和管理在智慧教育云中,并通过多种传输通道,将教育教学资源传送到学习者的计算机、手机、IPad等各类能够进行通信和应用的工具上。

(3)课程与学分认证:区域教育云平台提供对学校的课程体系和学生学分进行认证,确认学校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目录、课程单元、课程模块和学习计划等,并以课程为单位进行学分认证,对学习者所学课程是否获得学分进行认定。

(4)机构内部培训:平台提供学校或教育部门内部培训所需要的教育资源传输,提供培训活动的记录、管理和评价等内部学习支持服务。

(5)增值服务等内容:利用平台提供的网络授课、教学辅导等教育培训服务,通过试题、课件、教学资料下载等教学资源的传播,按照不同的方式提供有偿服务、有偿送达学习资料,实现增值服铡

2.B2C模式

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运行的B2C模式是面向个体用户的一种服务模式。区域教育云平台服务的个体用户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区域教育部门、区县教育部门的人员,以及区域内有学习需求的非学历教育机构的人员、居民等用户。

个体用户对区域教育云平台的需求与机构用户的需求不同,主要包括资源检索、资源下载、资源定制和推送、教学教研、网络学习、学习测评、教育教学管理等内容。区域教育云平台以服务为中心,采用SaaS模式,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区域各级教育部门的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1)资源检索:云平台提供快速、便捷的资源检索功能,检索的资源涉及从中小学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个层次,学校的各个专业,区域共享资源和校本教学资源,资源具备多种媒体表现形式。

(2)资源下载: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利用区域教育云平台的下载工具,对有关教育教学资源下载使用。

(3)资源定制与推送:用户对需要的资源进行定制,云平台将教育教学资源主动推送到学习者的计算机、手机、电视、电话、传真、邮件以及其他能够进行通信的工具上。

(4)教学教研:教师用户利用区域教育云平台开展课程教学,进行备课和教学研究,与学生、家长进行教学互动交流。

(5)网络学习与学习测评:学生用户利用区域教育云平台开展课程学习,完成作业练习,进行学习测评和考试等。

(6)教育教学管理:学校管理者利用区域教育云平台实现对学校教学、人事、后勤等进行综合管理,与教师、学生、家长等进行互动交流。

参考文献:

[1]何锡涛,沈坚,吴伟,柳展,陆俊杰.智慧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15.

[2]吴玮.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的顶层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6).

[3]李宏伟,袁新瑞,宁玉文.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设计――以陕西省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

[4]杨现民.区域智慧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及关键问题探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

第5篇

关键词: 数学生态课堂 教材处理 环境构造 生命发展

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价值追求,以民主高效为管理前提的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让师生富有个性地、自主地实现课程、师生、知识多元多向的互动,不断地开发潜能,开启智慧,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数学学习,获得数学素养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是建设数学生态课堂的重要目标。如何构建本真、自然、和谐的课堂,以达到学生学习的开放、生成与提升呢?

一、教材的处理——深入钻研,整合创新

1.深入钻研,把握本质,理解数学教材的编写意图。

钻研教材首先要研究知识系统的生态链,对教材有整体的认识,掌握教材总体思路和价值取向,挖掘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文化。其次,钻研教材要研究具体知识点的生态链,明确该知识点发生、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利用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教材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教材使用的开放性和教材编写意图的多元性,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关注生本,整合创新,发挥教材的服务功能。

数学生态课堂是本真的课堂,倡导树立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的观点,合理开发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深入钻研教材不仅要研究知识的逻辑起点,更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分析学生经验、思维和情感的起点,让教材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环境的构造——自然和谐,充满关爱

1.构建优良的课堂物质环境。

数学生态课堂物质环境的设计要立足学生学习的最小压力和最大效率。如教室的颜色、采光及座位的编排方式要符合卫生学的要求;温度、课堂教学设施则要符合心理学的要求,使师生双方在课堂上都能获得身心的放松,从而以饱满的热情共同投入学习活动。

2.营造良好课堂精神环境。

在数学生态课堂中,教师要真正赋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权利,精心打造平等、民主、宽容的心灵家园。教师要将对学生的关怀、人格的尊重和学习的严格要求,融入到对学生的爱的行为之中,孕育师生间良好的情感状态。

营造民主、自然、智慧的生态课堂,使教师与学生形成“评价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对话、自由地交流,课堂上精准而恰如其分的教学评价能够自然地承上启下,引导学生拾级而上促成发展。

如在“平均数”教学中,对于“到底是男生套得多还是女生套得多”这个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是比总数,教师暂不作任何评价,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发现比总数不合理、不公平,第二次提出比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教师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实践探索,当学生完全明白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教师再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这个评价虽然来得迟,但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充分体现了延迟评价的价值。

三、生命的发展——构筑成长的场域,让师生获得整体提升

1.探索接受,适度引领。

生态课堂中力求做到引而有序、悟而有助、扶放有度。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不够丰富,学习时间有限,需要在教师适度而有序地引领,利于体验和感悟获得提升。学习中,因学生对研究目标没有深刻的认识,研究的步骤不够科学,需要老师及时地给予点拨帮助,但要注意扶要适时与适度,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例如在“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中,学生在发现用不同的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要么都是3的倍数,要么都不是3的倍数,激起了心中的疑问。教师适时、适度地给出了一道思考题:“在组数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通过讨论,很容易就想到了数字之和没变,为特征的揭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互动感悟,情智共生。

在生态课堂中我们要从生活的原生态出发,选取学生有经验的和感兴趣的典型事例,作为数学教学的资源,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人与人的互动是生态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及生生间的互动,通过各种层次、形式的互动交流,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教师用情智启发学生的情智,达到师生的情智共生。

3.练习反馈,学以致用。

数学生态课堂中的练习反馈是“教”与“学”双方共同进行的、动态的双向反馈,既使学生通过反馈可以明确自己学习的结果,树立学习的信心,确立今后努力的方向;又使教师通过反馈适时了解学生对所习得知识的内化情况,及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有机调控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反馈重在“时机”意在“培养”,通过反馈促成生命个体“内外兼修”,从而获得生命的可持续、全面发展。

数学生态课堂是生命个体通过对知识的触类旁通,自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生态课堂的练习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经验和能力水平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见解,获得了不同的成功体验或创新喜悦。

4.自主开放,反思提升。

(1)开放——让学生在自由的天地中舒展遨游

内容的开放,给学生舒展的空间;时空的开放,给学生拓展的天地;策略的开放,给学生彰显智慧的平台。要开放学习内容,做到学习内容有取有舍,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里,开放自在心态,获得最佳效益。教学中给学生探索的空间,让学生经历过程,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给他们充分展示智慧的平台,以获得生命的提升。

(2)反思——让学生在探索的轨迹上总结提升

课堂教学进入尾声时,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这种理解内涵不够深刻,缺乏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深刻认识,因此教师要能根据教学进程及时回顾、总结。如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总结:今天学的是什么内容?是3的倍数的数具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探索出这个规律的?在探索过程中有哪些好的地方?学生叙说后,师生共同回顾以发现规律,提高能力。

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不仅使知识技能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个体,而且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数学思想方法得到渗透,同时也可使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辩证唯物意识更能得到进一步增强,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生命质量得到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6篇

关键词:智能时代;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

智能时代正在构筑一个崭新的数字化立体化环境,重塑和勾勒传媒行业的未来生态图景,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传媒教育急需重新审视专业定位及行业人才需求,为专业变革注入新的活力和能量。智慧教育是智能时代背景下催生和倡导的新型教学形态,其教学理念的前沿性、教学工具的智能化、教学场景的交互式正在引发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传媒专业建设需与时俱进,与当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行业实践的进步相适应和匹配,运用智慧教育在多个层面和维度打破传媒专业发展桎梏并助力传媒专业学科再造、教学创新、师资专业和人才优化。

一、智慧教育的产生与运用

“智慧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08年,其核心旨要是借助信息化技术让万事万物实现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推动智能技术运用于教育实践,支持以智能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信息化设备及平台,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智能技术支持下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1]进入2020年,5G技术开始全面运用,其迅捷的速度、强大的容量、极致的体验为智能化运用提供技术支撑和运作基础,智能时代赋能智慧教育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智慧教育本质是一种智能化知识传播模式,以智能技术的融合为优势,以教师智慧实践为支撑,以学生智慧发展为旨归,主要解决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资源不均等问题,其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目前智慧教育的应用有以下几个维度:一是智慧教育工具的应用。先进的教学工具是提高智能教育效率的有效手段;二是智慧教育环境的建设。实现智慧教育过程的交互与渗透;三是智慧教育资源的开发。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实现课程资源的均衡分配;四是智慧教育策略的实施。包括宏观的教育制度策略和微观的教学环节策略两个方面。

二、智慧教育运用于传媒专业的价值与意义

新文科时代,传媒教育应真正践行新闻观中与时俱进的精神,重视科技前沿动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智慧教育本质是一种智能化知识传播模式,以智能技术的融合为优势,以教师智慧实践为支撑,以学生智慧发展为旨归,主要解决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资源不均等问题,其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是实现传媒专业新文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对于传媒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一)服务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

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的实践和改革是落实教育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集中体现,是对新闻观教育新局面的开创,是对国家传媒教育“顶层设计”的贯彻落实。同时,伴随着传媒行业的裂变和升级,智慧教育的精准教学模式实现与新兴行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构建传媒专业智能教育范式

智慧教育有助于传媒专业主动适应智能化社会变革,及时融入技术变革的新趋势,更新课程设置、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立体化,打造国家级一流课程,形成智能教育新范式。

(三)优化传媒专业师资力量

智慧教育有利于激活教师的流动机制,促进教学主体的多元化。基于传媒专业的交叉融合特性,智慧教育模式下的传媒教师将获得极大丰富,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吸纳其他学科背景的教师,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第二,传媒行业一线教师,丰富实践教学;第三,经过培训和调整的传媒专业教师。

(四)培养卓越型创新型传媒人才

智慧教育能够深度实践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传媒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传媒专业在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和学术研究等环节的改革创新,培养既懂传媒业发展规律又适应新传播环境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卓越创新型传媒人才。

三、智能时代背景下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机制

传媒专业与国家政治、经济、技术等因素联系紧密,具有边缘性、交叉性和实践性等特征。智慧教育是实现传媒专业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方向,是传媒专业从传统教学到智慧型教学转型的必然选择,传媒类专业智慧教育系统机制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结构模式、专业资源构成、专业运作效率三个层面。

(一)智慧教育层次机制:革新传媒专业结构模式

智慧教育的层次机制围绕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考察教育结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模式。教育的宏观层次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是教育体系总体结构的集中体现;教育的中观层次是从学校职能组织入手,制定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学环节,是对教学过程的强化和管控;教育的微观层次是将宏观的共性要求和中观的个性要求有机融合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传媒专业结构革新以智慧教育的层次机制为准则,从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微观层次三个维度深入认识和理解传媒专业改革背景,借助智慧教育的优势,注重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思路,挂钩传媒专业行业发展现实,依托智慧设施建设、智能化管理模式及教育系统,囿于外部环境—学校组织—教学主客体之间的多维交互,生成和建立传媒专业智慧管理和多重机制。

(二)智慧教育形式机制:调整传媒专业资源构成

智慧教育的形式机制是从教育形式的角度探索教学活动各要素间的资源构成。首先,是教学环境的资源构成,智慧教育环境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在线学习环境两个方面。在“智慧+”背景下,智慧教育能够实现教育环境的智能感知、管理和控制,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平面、静态、单一场景转换为立体、生动、多维的交互呈示;[2]其次,是教学方式的资源构成,例如应用较为深广的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从本质而言,这类课程是在原有传统课堂面授教学的基础上,利用智能化工具实现教学资源的重组和调整;最后,是师资力量的构成,让行业资深从业者走进校园,加强学术型师资与业界师资相融合,实现师资资源的丰富和多元。图1传媒专业智慧教育形式机制智能时代使传统传媒专业教育工业时代特征、信息孤岛等壁垒日益凸显,专业资源构成混乱与异化。传媒专业建设需从智慧教育的形式机制着手,从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师资力量三个层面进行资源的重新匹配和融合。线下物理教学环境与线上智能化工具的使用实现教学环境的重构;学术型师资和传媒业界师资的融合,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多元化呈现。最终,提升传媒教育服务品质,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堰塞湖,实现传媒教育机制的协同发展。如图1所示。

(三)智慧教育功能机制:提升传媒专业运作效率

传统的教育功能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存在机制效率低下且缺乏适应能力等问题,条分缕析的标准化流程和按部就班的机械化运作远离了智慧教育的场域。智慧教育改变了这种局面,从行政化、程式化走向弹性化、自发化,激发教育活动和热情。激励机制调动教育主客体积极性,是推进教育进程的基本保证;制约机制是教育体系各部门间的分权和制衡,为教育运行提供自由环境;保障机制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教育经费、技术设备等物质保障。二是学校观念、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传媒专业应发挥智慧教育功能机制的效用,提升传媒专业运作效率。首先,运用形成性评价,形成激励机制。形成性评价是智慧教育的新型教学评价方式,具备连续反馈、及时改进和形成激励的功能,有助于增强教与学的活力和弹性;其次,传媒专业具有高度开放性、实战性等特征,组织机构应遵循传媒专业发展规律,破除束缚其改革发展的机制障碍,激发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加强传媒专业与业界联系,投入资金支持,加强传媒专业与业界对话和合作,保障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深耕智慧教育文化赋能。如图2所示。

四、智能时代背景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路径

面对智能时代的冲击和挑战,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一方面要坚守学科立命之本,遵循专业发展逻辑和旨趣;另一方面需以行业动向为依托,培养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人才为宗旨。其构建路径如下。

(一)运用智慧平台,架构跨界与融合的传媒专业生态体系

智慧平台是集成智慧教学终端和学习工具的综合学习设备,具有支持数据分析的泛在网络连接系统和汇聚多方资源的全面向交互能力。[3]例如: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科大讯飞智学网等。智慧平台形式多样,包含在线课程课、拓展资源、教辅材料、测试题库动画教学工具等。智慧平台横向可以打通学科专业各领域资源,建设完整资源库;纵向服务于专业教学的各个成员,将教学过程完美串联。传媒专业需要借助智慧资源平台实现生态体系的重新架构。通过智慧资源平台渗透数学、哲学、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促进传媒专业与这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传媒专业由工业化走入智能化。同时,实现教师对传媒专业优质学科融合教学资源的呈现和分享,优化学习过程完善学生深度学习体系。

(二)建设智慧教室,打造智慧化立体化传媒专业学习空间

智慧教室,是顺应智能时代新时代要求用于开放远程教育领域,利用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建立的信息化学习空间,包括标准智慧教室、研讨型智慧教室、阶梯智慧教室等形式和跨校区协作智慧教室等形式,每种形式的智慧教室各有优势(如图3)。智慧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的空间和场域,其设计应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征,体现服务教学的基本思路;其价值需通过对具体学习过程的支持来体现。总而言之,智慧教室应满足教与学的个性化需求,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实施学习活动。[4]图3智慧教室的类型按照智慧学习空间的构成形式,传媒专业学习空间以智慧教室的建设为核心和基础:一是建立传媒教学智慧教室,多屏互动的教学场景实现学生与教师的深度交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感官体验能够提升学习能力和激发学习热情。智慧教室的参与感和实践导向有利于传媒创新创业课程的展开,例如互联网创业、传媒运营创新、媒体策划与创意等课程;二是开展虚拟仿真教学项目,例如浙江传媒学院的多讯道导播虚拟仿真实验,山东大学“基于多角色扮演的新闻交互式演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虚拟仿真项目是传媒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与技术更新的着力点,对传媒实验教学全媒体化、平台化、信息化有积极意义。

(三)完善智慧教育服务,搭建综合性个性化传媒专业服务体系

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学习者和教学者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服务。智慧教育服务一方面要能通过联接教学社群、知识库和学情分析等方式接受学习者对教学的反馈,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演进;另一方面要依托智慧教育云,为学习者提供符合智慧教育特征的个性化教学服务。如图4所示。传统传媒专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与学的断层,缺乏一以贯之的专业教学核心匹配序列去引导和促进教与学的投入产出效果。针对此,传媒专业应通过完善智慧教育服务体系,形成教与学的交互模式。第一,智能教育通过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实现学情的精准分析,便于学生即时进行学习诊断并调整学习进度和方案;第二,通过教学社群划分课程主线,确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比赛课程及毕业设计等社群模块,与学习者学习社群对接,以作品或成果为产出标准,与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精准匹配;第三,借助智慧服务建立传媒专业知识图谱,通过信息抽取、实体融合、跨媒体计算等技术,构建高质量媒体知识图谱,精准构筑每位学生的学习场景,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5]。

五、结语

智慧教育是智能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传媒教育要以智慧教育的运行规律为基准,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技术,融合多学科、投入新设备建设学习和实践平台。传媒专业的改革创新需要运用智慧教育模式从机制的理论建设和路径的实际运作两个层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机制的理论建设是新时代传媒专业教育改革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路径的实际运作是新时代探求传媒专业教育创新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其最终归旨是打造国家一流传媒专业,培养复合型、全媒型、专家型、技能型传媒人才[6]。

参考文献:

[1]飞鹏,汤京淑.高校智慧教室的建设与评价——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9(19).

[2]罗生全,王素月.智慧课程:理论内核、本体解读与价值表征[J].电化教育研究,2020(01).

[3]胡钦太,郑凯,胡小勇,林南晖.智慧教育的体系技术解构与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1).

[4]景玉慧,沈书生.智慧学习空间的教学应用及建议[J].现代教育技术,2017(11).

[5]徐晶晶,田阳,高步云,庄榕霞,杨澜.智慧教室中基于学习体验的学习者满意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8(09).

第7篇

文化是一所学校最值得品味的东西。没有优秀的学校文化,便不会有卓越的学校。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最高层面的建设,它引领着学校的各项建设,赋予学校各项建设的文化内涵,提升其品位。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今天,学校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学校文化建设上。

一、文化引领营造智趣校园

文化引领,以特色强校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就要让充满智趣、健康优美的学校文化既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又能在无形中统摄师生的灵魂,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我校一直践行校园是墨香校园,是书香校园,是文化校园,更是创造乐园,在为学生打造一方净土,营造一片天空,提供一块乐园的基础上,努力让校园成为师生生命栖息的家园和放飞生命智慧的乐园。当你踏进中山市实验小学,浓烈的“智趣”气息便扑面而来:学校精心打造校园文化,通过一方石、一处景、一条廊、一块碑的精雕细琢,特色鲜明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校园已初具规模。当师生徜徉其间,不仅可以净化心灵、醇厚涵养、陶冶情操,还可以拓展视野、启迪智慧、萌动灵感、激发创意。“师生修身长廊”、“生态长廊”、“理想励志长廊”、“科技长廊”等显性文化的创建,昭示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完美结合的无穷魅力;现代化的电脑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和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室都以实用化、个性化、特色化为原则,为学生量身打造,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今,浓郁的民族文化、蓬勃的现代气息,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时刻激励着师生静于寻根朔源,勇于挑战未来。

二、文化引领创造智趣课堂

文化引领,以特色强校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就得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智趣教育,追求的是丰富的课堂情趣生活、灵动的课堂智慧生活。它着力于唤起学生沉睡的情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它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关注学生智慧与情趣的同生共长,最终达到“轻负高效”的目的。

“智趣课堂”追求的是充满生命活力、人文关怀、问题探究、知识魅力、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智趣课堂”紧紧扣住智慧、智能、智略、生趣、情趣、理趣这六个核心目标与理念,采取凸显前置学习,准确把握学习起点;加强合作探究,切实转变学习方式;倡导实践体验,真切感受学习情趣;注重深度思维,有效发展学习智能;弥漫文化气息,努力提升学习素养这五大操作策略,着眼于开发学生智力、生成学生智慧,情趣与理趣相互交融的课堂;是以智启智,以趣激趣的课堂;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课堂。智趣课堂是生成智慧的课堂。在智趣课堂的教学情境中,要求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增强教与学的互动生成,引领学生认识、辨别、顿悟,不断规整、发现、创新,逐步成长为智慧型的少年。智趣课堂是充盈情趣的课堂。教师要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目标,激发学生阅读、认知、理解、探索的兴趣,进而碰撞情感和思维的火花,努力创造和谐、民主、主动的教学效果。智趣课堂是充满理趣的课堂。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情境创设、思辨研讨等活动,让学生强烈感受到充溢于教材中的审美之趣,促进学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同发展。

三、文化引领铸造智趣教师

为了让处在不同阶段的教师都有长足的进步,我校采取“分层培训”。新教师以“为美好的职业生涯奠基”为目的,立足本校、本岗,从工作的第一年起就努力进入一种研究的状态,构建“岗位研修,名师帮带,协同研训,制度管理”的研训模式;青年骨干教师以“向远大的教育理想启航”为目的,构建“定向培养,任务驱动,名师导学,目标管理”的研训模式;名教师培养对象以“向教育家的巅峰迈进”为目的,着力于探索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个性化培养方式,构建“学研结合,课题驱动,优势发展,整体提升”的研训模式,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工作绩效,促进学校管理进一步走向科学化、民主化。为教师提供相对规范的工作标准,引导教师进一步规范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还制定了《教师绩效综合评价方案》,通过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依据,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推动学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进程。

第8篇

所谓“绿色课堂”,提倡的是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相融的教育;追求的是全面和谐的教育;注重的是基于民主的尊重的教育;强调的是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崇尚的是健康的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落实的是新课程背景下让课堂充满智慧与挑战的主阵地教育。在这样的“绿色课堂”中,教师将关注学生,给予学生权利——参与权、平等权、质疑权、选择权,从而改善师生课堂生存现状,全面地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呵护学生的学习情感,同时也注重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注重自己的教育影响。简言之,绿色课堂就是叶澜教授所说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那么,该如何构建绿色课堂呢?笔者就此浅谈自己的见解。

一、充分的备课,实现教学双赢的必备条件

1.提高教师素质。

绿色课堂注重教师自身修养的提高,注重自身的教育影响。究其原因在于传统课堂主要打的是时间战,新课改则强调学习效益的提高。这样的大环境下如果还停留在依靠学生课下拼、挤、靠来提高成绩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学生再怎么挤时间,一天只有24小时,不会变成25个小时。因此,我认为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构建绿色生态课堂,关键也在于教师,教师能为学生精心准备一节课,胜过学生课下努力几小时。因此,扎实的基本功,较高的教学水平,从容自如地操纵教学的每个环节,这是对教师构建绿色课堂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构建绿色课堂的保证。

2.做好课堂预设,把握课堂动态生成。

绿色课堂强调务实和高效。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没有预设的课堂必然是杂乱无章以致低效。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做好课堂预设,就是我们说的要充分备教材、备学生。

具体说来要求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可能的需求,兼顾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尊重学生的差异和动态课堂的生成过程,对教案进行优化,给课堂上的不确定因素留有一定的空间,同时也为学生灵活发挥留有空间。

3.活化教材。

在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课本已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应是可变的、可发展的和开放的。教师要在熟悉新课标、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入生活的活水,这样的课堂才是绿色生态课堂。

二、认真地讲课,让课堂“绿意盎然”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课堂也同样需要绿色生态的保护和回归。这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绿色课堂要充满“爱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句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可见,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教师只有诚挚的爱,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因此,在绿色课堂中,“赏识”、“赞扬”成为课堂主旋律。构建绿色课堂就是要让课堂成为充满激励的课堂。多维度、多元化、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让学生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浓浓的爱和关心,从评价中建立起自信,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学会认识自我,学会欣赏他人,回归了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样的课堂才是绿色生态课堂。

2.绿色课堂要充满“情意”。

绿色课堂提倡的是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相融的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是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在课堂上,一个好的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让整个课堂“情意”浓浓,充满着和谐、合作的氛围。因此教师要善于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见解,“蹲下来和学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与学生一旦建立了“情感”,课堂会由此变得轻松,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能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情感”,教师才不会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更多地是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关心学生未来的发展。因为,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

3.绿色课堂要体现“创意”。

绿色生态课堂是有思想、有灵气、有个性的课堂,是充满智慧与挑战的主阵地,这就离不开“创意”。充满创意的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参与,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学生面前永远是权威,教师在课堂上很容易获得“话语霸权”。居高临下的姿态、标准的答案、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成了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有疑不敢言。绿色课堂上要求教师以朋友、师长、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有心理安全感、舒适感,抛开了压抑心理,变被动为主动,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课堂自然活跃。注重民主,强调尊重,保护了学生的参与权,平等权、质疑权,绿色生态课堂自然形成。

三、提高课堂效益,让绿色课堂孕育着丰收的果实

绿色生态课堂应该是“低能耗,高效率,高产出”的课堂。传统课堂因为“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不仅教师教得累,学生也学不好,造成投入多、产出少,学习效益不高。这就要求我们:

1.注重知识的落实。

与传统课堂一样,绿色课堂也需要知识的落实。我们必须考虑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具体讲就是: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再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2.注重能力的培养。

“知识不能像杯子倒水一样灌进学生头脑中去,相反,知识是学生在求知和探索动机驱动下通过主动选择和发现获得的。”构建绿色课堂,教师可以改变充当课堂霸主的模式,以问题为纽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样的课堂,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同时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积累了学习的方式。这样的课堂才是绿色生态课堂。

3.注重习惯的养成。

第9篇

“生”是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长大;“生”是活着的,有生命的个体;它又指“学生”;“态”是指形状、样子。这样,“原生态”也可理解为: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发展成长的自然的样子。建构小学语文原生态课堂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课堂教学环境,即让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和谐、自由地生长发展。正如诗人特奥多尔·冯塔内所描述的那样:“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则接受了非常不错的教育。”请看我们的课堂:

镜头一

平常课上,教师微笑着询问学生,以便激起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兴趣被激起后就会争着发言,吵作一团。于是,教师又板起面孔维持秩序,活跃起来的气氛又“凉”了下去。每一节课总这样“潮起潮落”,教师声嘶力竭,筋疲力尽。

镜头二

公开课上,有的教师挖掘出许多知育因素、智育因素、德育因素,并精心设计了大量的拓展和延伸内容。有的学生上一个问题还没有弄清楚,就像被赶上架的鸭子似的,被迫进入下一个问题的思考……

镜头三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课堂秩序良好,完成了教学任务,达成了目标。教师就认为这样的课是高质高效的。其实不然,这样的课违背了新课改精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

相信在我们的课堂上,不难看到这样的镜头。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的课堂表面看起来热闹,实际上孩子觉得非常累;有的课堂看起来循规蹈矩,可孩子却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忘了教学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具体的人,忽略了他们的课堂幸福感。因此,我们要建构语文教学的“原生态”课堂。

何谓“原生态”?如何才是生命的“原生态”?“原生态”是自然赋予人的最本原的生活状态,是开放、包容和多元的,远离功利性,远离雕琢性。因而,它是简约的、淳朴的。它的美学意义,李白的诗是最好的诠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原生态”课堂追求学习过程的本来面目,它是学生生命创造力的自由释放。

当代教学观认为: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更是生命发展的活动,而由认知活动层面提升到生命活动层面,是质的飞跃;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在教学中,师生应共同挖掘生成的教学资源,并进行充分的利用。教学就好比采矿,只有合理、文明地开采,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保护教的“原生态”,同时也要保护学生学习的“原生态”,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发问,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选择性地合作与交流,这样才能构建出有生命活力的原生态课堂。下面是我对 “原生态”课堂的一些看法。

一、“原生态”课堂凸显“原始”和“现代”

“原始”是指“五一组合”,即一本书、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位老师、一群学生,或者再加上现代课堂常规教具,整个课堂是朴实的。在朴实的课堂上,没有热热闹闹的教学环节与令人拍案叫绝的教学设计,然而却流淌着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并吸引着学生。朴实是在自然、随意的教学细节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的。在朴实的课堂教学中,没有精美的课件,没有声、光、电的污染,是纯自然的、纯常态的,是原始的现代。因为,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原生态的语文课堂。我们的教育教学应把学生课堂学习的“原生态”作为一个永久的目标。在杜郎口中学参观,我们发现:教室前面有两块大黑板,四周墙壁均可充当黑板用,甚至连水泥地面也可以是黑板。黑板占据教学主的阵地,是自主的在场,创新在线,传统退场。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围坐在一起共同探究,相互启发,共同交流。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既是合作者,也是指导者。教师与学生们一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心灵相约、生命相遇。在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自主参与、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下,“缺席”了“霸权话语”,呈现出的是课堂的“原生态”。课堂教学的“原生态”屏弃了教师机械的教,学生被动的学习的传统状态。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只顾自己在唱“独角戏”,而是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走上讲台,自己把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而教师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相应的资源和帮助。在教学中,既要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起学好知识的信心,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开发学习的潜能。这种课堂模式体现了师生平等、共同发展、个性张扬的和谐气氛,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精髓。

二、“原生态”课堂要凸显“唤醒”和“生成”

课堂是师生共建的“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在场”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师的预设和唤醒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课堂的“场”。知识教育的过程就是由“在场者”过渡到“不在场者”的过程。在教育中,在场的知识是一种物化的符号。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是要通过知识这个载体,挖掘出隐藏在它背后的意义和智慧。黄克剑先生是这样阐述教育的三个层次的:即授受知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教育就要由浅入深、由表面到本质,一层一层地揭开其中最隐蔽的“生命意义”。我们可以传递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深层次的智慧和生命则需要我们教师通过互动来对学生进行唤醒和生成。这不正是建构生态语文课堂的要义所在吗?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丹顶鹤》一课中的生字“虑”,“××同学说错了,‘虑’第三笔不是横,而是横钩。” “老师,我觉得您应该把字写得再大一点,我有点看不清。”这个简单的对话真实地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自信、主动地学习,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学生的自信和主动是实实在在地被唤醒而 “入场”,凸显了教学的“原生态”。

三、“原生态”课堂凸显“自由”和“和谐”

自主学习就要排除更多的外来“干涉”。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自由。带有自由色彩的自主学习是彰显个性、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在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往往揣摩着教师的心思发言,在课后学习又仅限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我们许多教师要求学生用同一种腔调读书,用同一种句式写话。这样,教学方法程式化了,造成了教与学的不和谐。而“原生态”课堂教学则要保护、弘扬儿童的自由精神。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了一定转变,安排了自由质疑、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等环节。但是,这还不是原生态的民主和自由的课堂。原生态的课堂是发自内心的关爱,是对自由的尊重,让自由在每一个教学细节无意识、自然地流露,课堂弥漫着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一位教师在执教《水乡歌》这篇课文时,最后的拓展环节他指着课文插图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水乡通上了电,会给水乡人带来哪些变化呢?”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进行回答。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通电不好,这样水乡人可能会有触电的危险。”教师迟疑片刻,回答道:“你想得太多了,水乡人会保护自己的,坐下。”这是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最好时机,却被教师错过了。其实,孩子说的是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时,这又是孩子的价值取向问题。教师不应草率了事,而应联系生活,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水乡人的科学用电,深刻理解“唱咱水乡新生活”这句话的含义。上述教师的这一环节暴露出对学生学习自由权的漠视,是对生命原生态的忽视,缺少对学生行为逻辑的深入了解。因此,在建构语文“原生态”课堂上,教师对学习自由的关注不是形式上的作秀,而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四、“原生态”课堂要凸显“实现自我”

“原生态”课堂致力于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是对生命的关怀。周一贯先生在《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索》一文中提出:“学生在课堂上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严重失去了生命的原生态……必须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地去研究,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还个性以解放,充分展示学生生命的‘原生态’。”“原生态”课堂教学的目的是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它具有内在生命的知识,最能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提升他们的主动探究的欲望及能力,使学生真正实现发展。师生的交流和对话,既是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样也是教师自我实现的过程,真正的“教学相长”。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还是压抑沉重的;是不断创新的,还是简单重复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所以,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我们不妨从孩子的视角去看看,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据此,我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有许多“很自我”的新要求,归纳如下:①让我按我的需求来学;②让我用我的方式来解决;③让我有空间自由发挥;④让我带着问题上路;⑤让我享受学习的快乐。显然,学生十分希望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方式,改变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的现状。他们也在呼唤真实、自然、和谐的“原生态”教育。

第10篇

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门教育边缘学科。它的出现使我们能够换一种思维方式重新审视教育,并帮助我们找回教育中长久缺失的东西——关注人的生命。而这种影响最终要体现在教育的“终端”课堂教学上。“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这是新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与西方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因此,评价,在于营造宽松和谐的诗意氛围,用近乎自然生态的语言,采用人文化的方式,创造师生心灵的共振,从而拨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扬起快乐学习的风帆,到达成功的彼岸;使他们找到自我发展的生长点,促进他们身心、情智甚至生命得以生态、健康、均衡地发展。我们应站在培养全面发展人的高度,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准确把握评价的激励机制,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态与诗意的学习氛围。

一、生命化评价——评价之魂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而言,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是其人生中充满生命活力意义的重要构成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的生活中,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满怀乐趣和兴趣去参与对智慧的挑战活动,亲自体验这种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生活”。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及理解,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知识,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这种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居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体现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价值。在这样的理念的观照下,历来被认为传授知识的课堂面临着重构,即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发展生命的课堂。作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也应充分体现这一理念。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是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的灵魂。

二、生本化评价——评价之根

课堂教学过程若要成为促进人发展的过程,成为完善和完美人生的过程,就必须认识到“人是知识产生与发展的源泉”。用这种理念去研究课堂教学,我们就会认识到,课堂教学不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传递与接受过程,而是知识的生成与生长活动过程。教学活动中,知识是在教师与学生的生命活动的氛围中传播的,学科教材中的非生命体知识也只有到了教学中的生命体的主体身上,才有可能被激活,才能产生出知识生成的新的生长点。同理,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也只有落实到学生的主体上,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效益,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与生长。

1.关注全体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评价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获得进步的动力,获得帮助,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对基础差的学生,评价应重在鼓励其敢读,爱说。差生在课堂上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的状态,其原因主要是缺少参与学习的基础学力,存在着自卑和依赖心理。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我班有一名学生不敢当场发言,甚至不敢读课文,于是我就采用同桌互读的形式,该生读完后,我轻声地在他耳边说:“想不到你的声音这么动听,只是低了一点,怎样,再来一遍?自己读,声音放高一点,争取让全班同学都听到”。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该生读书的水平不断提高,渐渐地,这位同学也爱读课文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对基础好的学生,评价要旨在激励他们挑战,创新。心理学家认为,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心、探索欲,而优秀学生最容易处于这种状态。因此,教师的评价要激励其创新。

2.关注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外显行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特征是其主体作用发挥的外在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等学习行为特征,就能判断学生是否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及时通过评价作出有效调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自身的智慧,调动自己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通过发现、选择、重组等多种综合活动,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最后在自己的头脑中生成具有学生自身个性品质特征的知识,提升学习水平。

三、多元化评价——评价之境

多元智力理论是20世纪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智力是多元的,包含了九种基本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视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我们可以借鉴多元智力理论构建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的新意境:

1.评价内容——广角多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以多种方式参与活动,例如读书、思考、讨论、观察、质疑、回答问题、发表见解、想像探究等,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多元智力潜能),包括认知基础、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等给予积极的评价。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目标上所强调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三个方面的整合,因此在评价实践中,教师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又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的评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学生的评价中要独立地对这些标准进行评价。以“态度与情感”的评价为例,这一标准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自信心、对学习的兴趣等重要方面,但其评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评价过程中要避免将其简单量化、打分的做法,教师要用自己的经验与智慧,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观察课堂上提出问题与对问题的解答、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求知欲)了解和评价学生。也就是说,情感与态度渗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方法的运用、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之中,对其的评价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在过程与方法上有进一步的提高,从而又增进对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

第11篇

关键词:智慧教育、智慧教师

要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学生,必须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应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让你的课堂教学上出特色,使你的教学充满智慧、充满激情、充满爱心、充满生命力。达到对数学潜能生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素养培养的目的。让我们数学教师在这段话中有所知、有所悟、有所感吧:假如学生是蜜蜂,老师应引导他们在空中飞翔;假如学生是春蚕,教师应当以桑叶供飨,那么前者将酿出甘醇的蜜,后者能贡献出光泽的丝。反之,你给前者以叶,即使叶丰如山,给后者以花,即使花繁似海,结果不仅不会有丝毫的收获,还会令蜂蚕夭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取、强迫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这足以让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来说积极探索和实践,让课堂充满永恒的活力。生态一词是现今社会很流行的词语,做到生态教育就要遵从人的发展和认知的规律,要在学习中逐渐提升。

一、用教师的精神品质引领学生的精神世界

培养人奋发向上、坚忍不拔、克服一切困难的拼搏精神,还要培养人求真、求实的理性,以及在社会上立足所需要的诚实守信、适应竞争又善于合作的优良品质和科学风尚。作为一线的老师,应该持久的探索,沉积,延伸和拓展,让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所在。

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拥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的学生,每个个体都是不同于其他人的资源库。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热情和人格魅力感染课堂,激发师生互动和交往的热情,为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促进师生合作文化的生成。

教师的思想引领者学生的思想,教师的积极乐观自然会培养积极乐观的学生。在生态教育的大范围下,教师要注意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自身的求索学习、自身的内在素养影响学生,进而改变学生。

二、在兴趣中用教师的思考带动学生的思维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精神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的生命在于“悟”,悟性之高在于“思”,思的受益者是学生。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我做了一辈子老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老师。”,我们在追求“平凡中的伟大”的时候,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学生,也许这就是“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所在。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风趣幽默的语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有意注意,学生耳闻老师幽默风趣的“弦外之音”会领悟到老师的意图和用心,借机转轨。课堂上有时也会有偶发事件,我们也可机智的将其纳入正常的教学轨道。教师要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学习知识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这样便是最生态、最真实的一种教育追求。

三、用教师的爱引领学生爱的世界

教师要想做得精彩,让学生接受和喜欢是最起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项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要研究怎样教学,怎样与学生共处都是一门学问和艺术。如何使我们的每节课面貌清晰,立体起来,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很深,所以人们才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赋予了我们所从事的这个职业。可是,在工作中又有多少人,有形或无形的在用一把无形的宝剑“刺杀”着爱迪生、“刺伤”着瓦特呢?老师的一句话,也许是无意的,但却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地烙印;老师的一个眼神,或许你并未在意,但可能已经在孩子心中有了特殊而特别的一种感觉;老师的一个举动,可能也已经影响到孩子的内心。不同的老师塑造出来的学生完全不同。师爱、师德、师魂,也完全不能概括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学生影响之大的程度,教师的思想坐标指引着孩子成长发方向,教师的思想坐标指引着孩子成才的步伐。

四、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他独特的强势智慧,教育的重要责任在于帮助学生把他们挖掘出来,不断提升生命的意义。面对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几十个学生,老师的指引已经不单单是一张试卷多少分来衡量自己的工作,而是在学生心灵上的指引,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波折时老师的恰当处理,是学生成绩不优秀甚至很不理想时老师深情的关怀……,因为这些都是老师能够给孩子的最受用的一种指引。

用心让我们在教育的路上同行,用爱让我们在育人的天地里驰骋,今天您把孩子交给我,我会用满心的爱,满手的温暖,为你的孩子撑起希望的成长天空。我会与您一起耐心等待,等待孩子的成长,等待孩子的成功,等待孩子的成才。

五、教育是动态的,也是生成的

赫伯特・斯宾塞说过:“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中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呵斥和指责不会带来好的结果。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你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汗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

所谓生成,是指事物的发生、形成、达成。而动态,就是“运动变化的状态”,课堂动态生成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生生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围绕多元目标进行合作、对话、探究、交流,自主建构信息意义,促进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课堂动态生成是相对于教学预设而言的。

基于此教师要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动态生成,要在动态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教学应该聚焦四十五分钟的课堂,立足于学生生活的实际,着眼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探究中启迪学生的智慧,在探究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探究中教会学生思考。探究就是一个永远新鲜,并永远充满活力的一个话题,让我们追求既和谐又精致高效的课堂教学,是的我们理想中的教育得以实现。

六、在反思中提升教育的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一个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而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努力形成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我们要在各种方法的共同实施中,因材施教,及时调整学生的心态,克服厌学情绪,缓解潜能生的心理负担。在生态中走向高效,在生态中走向智慧。

第12篇

一、互联网与教育链接的模式――O2O

O2O,即Online to Offline,顾名思义就是线上对线下。这是传统意义上互联网链接教育的模式,而我们正在努力尝试将线上与线下共存的模式转变为两者深度融合的模式,也就是所谓的3O模式即Online Offline one三者的融合,是指天网、地网和人网的融合。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从而达成教育的最佳效果。这也是今后互联网发展的趋势。

二、搭建O2O平台,打造安华智慧教育

我们安华幼儿园也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打造智慧教育。

1.运用互联网,提升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智慧

(1)打通微信、QQ沟通渠道,助力教师共成长

教师网络教研打破了“空间”“环境”的限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师师互动”。同时可以使教学资源的使用更为灵活,也为资源再生提供了一个空间和保障。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回应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比如:

?S微客教研学习沙龙:以微沟通为例,研训负责人利用网络平台定时邀请相关客人进行在线研讨、碰撞、学习的一种自由组织形式。

?S网络(协同备课・每时美课)

一邀:主备人并发起协同备课邀请。

二说:主备人说课,备课组成员倾听、思考、在线批注。

三论:就有疑问处、有异议处开展峰会式的讨论。

四批:线下研讨后,备课组成员带着思考,继续借助在线批注的方式完成对教学设计的修改、建议。

五合:完成“线上线下”的研讨后,主备人“一键整合”大家的批注。

六改:备课组成员对教案进行个人加减。

在操作过程别强调三个“+”:

线上批注+线下峰会;智慧共享+个性修改;研讨热度+留痕对比。

(2)移动学习,有效提升教师研训实效

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以名师智慧空间站、名师工作室、云端在线、下城区学前教育研训空间微信公众服务号、远程网络教学等媒介为载体,实时掌握最新的教研工作动态,通过网络学习和专家的引领提升教科研专业水平。(如俞春晓、汪劲秋名师工作室)

2.运用互联网,唤醒每一位家长的育儿智慧

现在读幼儿园孩子的家长很大一部分都是“80后”“90后”这

样的一个群体,他们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因为缺乏相关方面的知识,都表示出了非常强烈的学习愿望。因此,我们开设幼儿园网站、公众微信号,开通校讯通。在与家长的互动中,网站和公众号比较单一,信息量与互动性不够,由原来单一的新闻模式转为多功能模式,内容设定了“微课堂”,进行育儿知识视频教育、好书推荐、园报信息、亲子旅行、奖励红包、服务窗口和点赞加分等。

3.通过互联网,激发每个孩子自主快乐的智慧学习

幼儿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教幼儿挣到面包,而是使每一口面包都香甜。

(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让老师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也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发展留出了时间和空间。比如,我们正在开展的安全教育平台,从学校授课―幼儿观看视频―回家反馈作业―教师评价,这种模式体现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有机融合,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使幼儿的教育变得更加灵活、机动、有效。

(2)微型课堂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