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25: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庭育儿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石家庄市 父亲参与 幼儿教养
对于父亲参与教养,Lamb等根据已有研究,归纳出父亲参与教养的三个维度:互动性、可及性和责任性。互动性(Interaction)指的是父亲在照顾孩子时,与孩子的互动行为,例如拥抱、和孩子交流、游戏等互动行为;可及性(Accessibility),即父亲并未与孩子直接互动,而是在孩子有需要时随时召唤,;责任性(Reponsibility),该参与层面较难界定,主要指父亲对孩子的成长负责,觉察孩子的认知、情感、身体的需要并尽可能满足,如知道孩子生病时该去哪个医院,为孩子上学寻找学校等。北京师范大学的伍新春教授在此基础上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父亲参与教养问卷,本文则采用伍新春教授编制的父亲参与幼儿教养问卷进行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都是儿童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父亲和母亲扮演不同的角色,对儿童的成长起着不同的作用,任何一方的缺席都会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1]。现实生活中的单亲家庭问题孩子较多现象说明了这一点。在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下,父亲只要负担起养家糊口的工具性角色即可,无需与母亲共同分担照顾孩子的角色。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父亲在社会对其工作成就期望的压力下,为了工作会自动或不知不觉地在孩子成长中缺席。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重要作用及现实生活中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相对缺席的矛盾亟待解决。
(一)父亲参与教养的作用
父亲参与幼儿教养对育儿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表明,温暖的父子关系能预测积极的孩子表现。亲职温暖包括父亲对孩子在社会支持、解决问题等方面的鼓励,相反,亲职支持不足的孩子会感觉疏远,表现出敌视和进攻性、低自尊、和危险行为[2]。其次,父亲参与幼儿教养可以促进父亲自身的成长与发展。父亲在参与幼儿教养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地了解自己,体会到为人父的喜悦,体验丰富、完整的人生。再次,父亲参与教养可以促进家庭和谐。一般家庭中,随着孩子的出生,夫妻要面对育儿带来的体力与耐力的双重挑战。夫妻在有了孩子之后对婚姻的幸福满意度明显下降,妻子的下降幅度高于丈夫,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养孩子的责任落在妻子身上,如果丈夫能参与育儿,减轻妻子的负担,婚姻关系会更好,家庭也会更和谐。
(二)现实生活中父亲参与的实际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很有代表性的情况是,父亲挣钱较多,抽不出时间照顾子女;而且,相对于母亲从事的辅职业(如教师、护士、文员等),父亲的工作(如医生、律师、商人等)才是“真正的”工作。虽然现代化进程加快,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率都得到提升,但是“男主外,女主内”性别角色分工意识在我国并未呈现弱化趋势。包芳、吴炳义曾在2000年对河北省2111名18~64岁的男女进行调查,其中58.5%的男性和52.3%的女性对“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持肯定态度,而在1990年分别为50.3%和42.6%[3]。不仅在家庭生活中,在孩子早期成长环境中,尤其各类幼教机构中,清一色的也都是女性教师、女保育员,更减少幼儿接触男性的机会,导致男性或者父亲对于幼儿的影响显著低于女性,这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或者社会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是现在社会男孩子缺少男子气质、男孩女性化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提高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石家庄市新华区、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裕华区五个区各抽取一个幼儿园,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5,问卷回收率为92.5%,剔除无效问卷13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72份,问卷有效率为92.9%。幼儿的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情况见表1。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为了在较少时间内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数据资料,本研究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使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弥补单一量化带来的局限性。本文采用北师大伍新春教授编制的父亲参与教养问卷,从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三方面分析石家庄市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现状。本问卷采用正向计分法,分数越高表示父亲参与教养越多、教养行为的频率也越高(0表示从不、1表示偶尔、2表示有时、3表示经常、4表示总是)。经检验问卷所有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83和0.93之间,维度下的子维度的a系数介于0.68和0.88之间,达到可接受水平,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三)施测。
把问卷交给幼儿园的主班老师,在家长接孩子时详细介绍问卷的填写目的及要求。在征得家长的同意后,由家长带回家让孩子父亲填写,第二天带回幼儿园交给主班老师,并由研究者统一收回。
三、结果分析
(一)父亲参与教养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
父亲参与教养表现在三个方面: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以父亲参与教养的三个维度为被试内变量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父亲参与教养的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2,342)=27.336,P
(二)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是否独生之间的差异
以幼儿是否为独生为自变量,幼儿在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上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是否为独生子女在互动性维度上存在差异(P0.05)。这可能是因为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没有人与其分享父亲的互动。父亲在责任性与互动性上不存在差异说明:即使在子女较多的情况下,父亲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空间上,都能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且意识到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这可能是因为,我国正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每个家庭中最多就两个子女,相比之前家庭规模正在缩小,父亲完全有能力及精力对自己的孩子们负责。
(三)父亲参与教养在幼儿性别上的差异
以幼儿的性别为自变量,幼儿在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上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三个维度上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的性别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现在好多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父亲的关爱自然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另一方面,在本次调查样本中,独生子女人数较多,所占比例大约为77.9%。因此得出的结论是:父亲参与在幼儿性别上没有差异,这一结果与许岩(2010)研究结果相一致。
四、建议与对策
(一)父亲要树立新型育儿观,并把思想转化为行动
访谈发现,绝大多数父亲意识到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重要性,但是仍然觉得母亲更适合家务和育儿工作。在访谈中一位父亲说:“其实好多事情感觉就是习惯,就是觉得某些事就应该是谁去做,如给孩子喂饭、买什么样式的衣服,如何根据天气情况换衣服等,这些事情大多数是我妻子管,因为女同志对服装的样式比较讲究,心也比较细,总之感觉这些事情就是母亲做的。”
鉴于父亲参与幼儿教养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要提高父亲的参与水平,就要树立新型的育儿观,即自觉、主动地育儿参与态度和民主、开放的教养方式。父亲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教育孩子不是个人的事,而是一种社会责任、一项法律义务,对孩子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4]。要把教养孩子当做自己的事业,并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同时,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要不拘泥于传统,不为因袭、刻板的两性角色规范所束缚,在顺应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性别角色,增强独立自主性和角色弹性,促进婚姻和家庭和谐美满。
(二)家庭成员要创设良好的环境,鼓励、支持父亲参与教养
家庭成员对父亲参与教养的态度会影响父亲的参与水平。一般来说,妻子对丈夫的鼓励和支持是最关键的。如果妻子具有平等主义性别观、对丈夫扮演的父亲角色的能力有信心,并且认为父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影响的话,就会促进父亲参与。相反,如果妻子怀疑丈夫的育儿能力,把注意力放在丈夫抚养、教育中的不熟练,或者与自己方法存在不一致等方面,就会认为父亲“笨手笨脚”或“碍手碍脚”,则会把父亲挤到教养的边缘。当然也只有夫妻相互支持和配合,共同切磋符合自己孩子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抚育方法和教养艺术,才能有效促进和推动家庭和谐和幼儿全面发展。
(三)积极为父亲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在访谈中有的父亲提到:“其实现在好多人在自己还不太成熟时就当上了父亲,没有什么育儿经验,在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不知道怎么样解决,只能干着急,希望能够多了解一些具体操作方法,今后遇到同样问题时可以用得上。”“我参加学校开展的专家讲座,感觉多开一些育儿课挺好的,但是有的时候还是感觉理论性太强了,实践的时候根本用不上,完全是两回事。”
近年来很多学者呼吁将有关家庭角色、育儿技能及亲子关系等方面的课程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在中学和高中普及家庭职责、角色扮演、协调知识和技能,但这并非易事,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研究者呼吁相关部门关注父亲参与,积极寻求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争取民间基金会的赞助。灵活举办一些社会教育和服务项目,如讲座、研讨会、互动剧场、亲子活动等,让更多需要学习的父母参与进来,共同分享,教学相长。同时改变以往“我说你听”的填鸭式教学,多设计一些具体的情境案例,引起家长的共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们不仅要帮助父亲学习一些育儿方式和技能,还要使父亲更有经济能力,即向父亲提供工作培训和教育提升的机会,使他们在没有经济压力的前提下,更好地投入和参与教养。
参考文献:
[1]魏栋.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以上海市A区三所幼儿园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2]张亮,徐安琪著.父亲参与研究:态度、贡献与效用[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3]包芳,吴炳义.透视性别意识对妇女地位的影响[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6):29.
[4]孙彦.城市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现状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当孕期遇上学业
男权社会对女性要求真的很高,几乎每个女人都在反复权衡着学业、事业、家庭三者的关系。本来我的研究生三年可以顺其自然地度过,结果,老公的逼婚让我走上了“不归路”――研二结婚,研三生子,我成了名符其实的研究“生”。
记得怀孕那个月我刚刚拿到驾照,不知道情况的我还陪着老公去北京考博,疯玩了N天,回去总是感觉不对,测孕后果然中奖了。
于是乎,爸爸妈妈公公婆婆开始紧张起来,让补这个补哪个,我呢,心里早有谱了,本着一切天注定的态度接受了这个小生命。从知道怀孕的那天起我就开始食疗征程,在阅读了一大堆育儿杂志后煞有其事地做了很多笔记。当然,准妈妈为孩子准备衣服和日常用品总是最幸福的,每当我为孩子购置完衣物时,总会让我忘记孕期的累和烦,这就是当妈的节奏啊。
孕中期时,天气是热的,论文任务是繁重的,我自然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长时间对着电脑,于是规定自己每天只写两个小时论文,争取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高的效率、最大的成果。
酷暑难耐,我翻看着枯燥的学术专著及论文,对着电脑屏幕一个字一个字地反复修改,宝宝似乎知道妈妈的辛苦,每到这个时候都会很安静,家人朋友都说这孩子以后是搞学术的料。回想起写毕业论文的艰辛与疲惫,我真的要感谢爸爸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及鼓励,尤其是感谢宝宝与我的相伴,真的很温暖。
当产检遇上临产
孕30周时,老公把我接到天津待产了。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再加上日益行动不便的烦恼和修改论文的烦闷,我的心情差到极点,几次孕检结果都显示血压偏高。更重要的是宝宝脐带绕颈一周!苍天!我感觉自己都要支撑不下去了,每天都打电话哭着向妈妈抱怨这抱怨那。那段时间也没有好好吃饭,没有好好睡觉,这是我孕期最最遗憾的地方。
到了孕后期,胎动明显愈加有规律和剧烈,当老公跟他说话时,当我洗澡时,当我听音乐时……宝宝都会跟我互动,看来是个活泼的小家伙呢!
为了顺产,我一直坚持运动。家住5楼的我每天坚持上下爬楼梯、散步,事实证明,持之以恒的锻炼对于顺产很有帮助。
生宝宝的前一天晚上我怀揣着隐隐爆发的愤青小宇宙重温电影《南京,南京》,情绪波动蛮大的,后来我总是觉得宝宝提前降生的间接原因是因为这部电影。
凌晨2点开始,我的肚子开始痛起来,貌似胎动也不像以前那样明显,书上说这是胎儿入盆了。我火速叫醒老公,匆忙准备了两个备产包。早上不到7点我们就赶到医院做产检,但是医生检测结论是“并未出现规律性的阵痛”,叫我24小时内安心回家休息。
中午我吃完饭后这种疼痛并没有缓解反而更频繁了,我赶快去浴室洗了个澡,又收拾了些吃的用的放在待产包里。
下午我们又来到了妇产科,大夫还是上午的结论,但是让我去做了胎心监护,在这过程中我忐忑不安,突然,我裤子湿了一大片:“破水了!”我大喊护士来帮忙。医生看到我这种情况,吩咐老公办住院手续和推个轮椅给我。有位大夫说,“你还挺赶巧,正好产检时把孩子顺便生了”。医生到待产室检查时我已经开了两指,旁边打催产针的妈妈们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但是阵痛已经折磨得我只剩下,真真应了那句话:“孩子的生日就是妈妈的受难日”。过了半个小时,医生就招呼我进产房了,说实话,我真的很坚强,没有喊没有叫,就是配合医生不断地用力,不到一个半小时,宝宝出生了,我身体一下子松弛下来,终于“卸货”了!
宝宝是个男孩,很白也很小,我是惊奇胜过惊喜,5斤8两,健健康康。孩子被护士抱出去找爸爸了。我一个人留在产房观察,我赶紧打电话给妈妈报喜,接通电话后,妈妈上来一句:“宝贝,你太棒了!”
十个月的劳累和委屈顿时释放,我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但可以肯定的是,从此以后,生命中又多了个亲人,又有了份牵挂。
当育儿遇上工作
在宝宝六个月左右时,我顺利地完成学业,取得了不少的学术成果和荣誉,到现在想来还引以为豪,不过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毕竟人都是要往前看的。
毕业季来临时,别人都是找工作找房子找老公,而我正处于新手妈妈的育儿生活中。爸爸说,这些都是校园里感受不到的别样风景,让我好好体会,用一辈子去享受养育孩子的乐趣。可我不是那种安于享乐的姑娘啊,一身的奋斗细胞呢,于是乎,我白天照顾宝宝,晚上等他安睡后就开始海投简历及准备面试。我的职业规划目标很清晰,除高校以外不考虑,所以在找工作时碰壁不少。天道酬勤,北京的一所高校向我伸出了橄榄枝,最终如愿。
我清晰地记得,开学报到第一天,我和老公忙着打包行李,宝宝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紧紧地抱着我,小脸紧紧地贴着我,不让我走,说实话,哪个妈妈不动容啊!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家门口迈出脚的,我不敢回头看,只是听见孩子的哭声,我含泪出门,到现在我都记得他那天的哭声。
入职的一切都很顺利,白天茫茫碌碌,充实又能学到很多东西,只是每每空闲下来就会想起宝宝的笑脸,特别是孤寂的长夜。每周五傍晚坐上去天津的城际列车时我都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是啊,宝宝在哪儿,哪里就有我的牵挂,宝宝在哪儿,哪里就是我的家。
我基本上八点左右到家,那时候宝贝已经睡着了,我呆呆地看着孩子恬静的睡颜,这时才感到两地的奔波真的值了。现在我每周回去宝贝都有新变化,会很稳地弯腰站立,会歪歪扭扭地走几步,会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会叫妈妈爸爸……虽然我和他短暂分离,但是看到有爸爸、爷爷奶奶的爱去呵护他,我很感恩,也很知足。
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以幼儿园教育为主阵地,遵循教育规律,加强教育研究,规范教育管理,把实施素质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全过程;以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为两翼,积极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重视与家长同步同向的合作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家教质量和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实效性,努力使幼儿园与家庭教育一体化。
二、工作要点:
1、加强家长委员会工作,召开家委会座谈会,发挥家委会的作用。
2、充分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培养家长的先进典型。
3、做好网络论坛工作。
4、定期召开家长会,每次都制定一个主题,请家长共同讨论。
三、工作措施
1、家长委员会管理扎实有效。本学期,我班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成立家长委员会,召开班级家委会,进一步加强与委员们的联系,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班级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班级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实效。
2、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家长学校的活动。
①、本学期初,根据班级工作安排及工作的连续性,周密制定好教学计划,做到有序实施。
②、按计划认真实施。能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座谈,问卷等方式来加强调查研究,进行客观分析,并将改进措施落实到以后的工作中去。
③、对家长提出的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较好的解决或号召大家共同研讨,提高研究水平。
④、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在家长中广泛征集家庭育儿经验论文。
3、抓好理论学习,切实提高教师及家长的家教理论水平。
①、每一位家长学校的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理论,了解新信息,掌握新知识,形成新观念,使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具有时代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检索方法
笔者查阅 “中国期刊网”,通过搜索主题、关键词、篇名等,在诸如 “婴幼儿早期教养”“早期教养现状”等语境引擎下,经过搜索整理,对3000多篇相关论文(1990年以后)进行编目,在泛读、统计研究主题的基础上,再从20余种核心期刊中精选出与“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现状”密切关联的论文60多篇详细阅读,对直接研究“0岁~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现状”方面的论文(12篇)精读并分析。同时,笔者还注意收集和分析一些著名专家学者的专著,阅读一些研究人员在其他期刊或网络上发表的相关论文。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0岁~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现状研究的论述
所查阅文献中直接阐释“家庭0岁~3岁婴幼儿教养现状”的论述并不多,经过分析发现,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现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华东师范大学辛宏伟在《西北地区农村0岁~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调查》中从家庭结构、环境资源、教育观念、营养与健康、家庭抚养者等方面展开了调查与结果分析。
李洪增在《上海市城区孕至3岁乳婴儿家长科学育儿现状与需求调查报告(上)》中着重从带养方式、家庭成员参与带养、家庭内照看具体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家长的早期教养现状[2]。
廖贻、周亚君在《农村婴幼儿家庭教养研究报告》中,首先从家长对孩子各方面发展的关注重点与导向方式论述家长的教养方式,如健康(疾病、安全、卫生),关于玩、探索、认知、技能学习,关于良好的个性和社会行为、关于语言发展等方面;其次,从家长对孩子的控制程度和控制方式方面论述家长的教养现状[3]。
大多数研究以某一地区或某一些固定群体为对象,采用调查、访谈、个案、观察等方法,对0岁~3岁婴幼儿教养现状进行了统计描述,有的还从教育层面进行了理性分析。
关于教养人:研究者们发现家庭成员中承担0岁~3岁婴幼儿早期带养职责的分为祖辈、父辈,两代人不同的教养观念、生活方式、健康状况、文化水平、经济与地位产生了不同的早期教养行为。包括这些教养人的年龄、受教养情况、性格、身体状况、儿童期依恋史、对孩子的依恋、敏感性、期望和对孩子的控制程度等与婴幼儿的成长均有密切的联系。例如,父母亲的依恋历史与当前教养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母亲的性格特征与情境变量对母婴依恋关系的影响、母婴对话与婴儿理解生物、非生物之间的关系研究、母亲的情感反应与3个月婴儿社会期盼的关系、父母亲的敏感性与婴儿情绪情感的调节,等等。研究表明:主要抚养人对父/母亲角色行为的表征作为一种作用机制,通过对儿时依恋的记忆影响他/她与自己孩子的依恋状况;同时,主要抚养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诸如经济地位低下、单亲抚养孩子、存在家庭暴力等)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她/他对教养行为的表征,危险因素越严重,对教养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关于家庭结构:不同的家庭结构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婴幼儿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辛宏伟在《西北地区农村0岁~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调查》中分析得出:核心家庭(两代人所构成的家庭)和复合家庭(三代及其以上的家庭)对0岁~3岁婴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有着不同的意义[4]。
关于环境资源:少部分研究者涉及到该方面的论述,他们充分肯定了家长创设和有机利用环境资源的做法,并鼓励家长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nner)认为,人的行为的发展是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婴儿自出生之日起,即开始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对0岁~3岁婴幼儿来说,他们的生态环境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条件。按照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观念对婴幼儿生存的环境做一个系统的分析(见图1.1),发现婴幼儿生存环境网络系统由微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和宏系统等若干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家庭与父母是微系统,是婴幼儿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托儿机构和伙伴关系组成中间系统;社会网络和社会阶层则是更广的外部系统;历史文化背景是宏系统。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思路,家庭“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行为不是孤立的,它由家庭内外相互依赖的方面所构成。”[5]因此,必须要从特定的文化、经济和社会背景中去理解和阐释0岁~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有关的现象。
图1.1 布朗芬布伦纳的婴儿生存环境体系模式图[6]
关键词:同伴关系 儿童发展 教育建议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心理发展是在社会中,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的。儿童的个性发展及社会化过程的视线都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儿童时期是人的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儿童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个性特点都会产生显著影响。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伴交往既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背景,也是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同伴关系中被拒绝与被忽视儿童可以视为同伴关系不良儿童。儿童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弱视群体”、行为退缩等问题,不也提示我们应关注儿童的社会化问题。那么,如何关心、帮助这些儿童顺利克服遇到的社会适应问题呢?本文拟在初步探讨、分析当代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引起广大关心儿童发展的人士以注意。
一、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童年期的同伴关系交往技能会影响个体的长期适应。因而,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能力、认知、情感、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良好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从认知发展的背景因素看,儿童的同伴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同伴是儿童获取信息的特殊渠道和进行对比的参照框架,是儿童获得社会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使儿童从同伴那里获得一些从成人那里不便或无法得到的知识和信息,儿童还可以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伴那里了解到与自己家庭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态度,从而进行比较和筛选,丰富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反之,儿童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的获得也使同伴群体受益,同伴既可以向儿童提供自我的信息,也是同伴儿童进行比较的对象。同伴关系使儿童更容易交流信息,相互合作,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共同任务的完成,从而促进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良好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情感的发展
从情感发展的背景上看,儿童在同伴集体中被同伴接纳并建立友谊的同时,在集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受到同伴的尊重和赞许,这使他获得了一定的依恋感、亲密感和归宿感。同时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成为一种保护因素,减缓不利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使儿童获得同盟感和安全感。
(三)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熟练的社交技能
从个人的社会背景因素上看,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熟练的社交技巧。儿童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的机会,也使自身能有更多的机会使用有效的交往技能,锻炼自己和别人交流的能力,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怎样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怎样给予和接受帮助,怎样看待敌意和专横,怎样对待竞争和合作,怎样面对领导与被领导,怎样处理个人和团体的关系。这种社会能力的培养为儿童适应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与同龄伙伴之间的活动和交往中,儿童所处的地位是共存的、互惠的、平等的。一方面,在同伴交往的背景下,儿童自身的行为、认知和情感得以发展;另一方面,儿童会带着自身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特征进入同伴群体,影响着儿童与同伴的交往经验。而同伴交往经验的成败或优劣,又会进一步影响儿童的发展状况,这是一个双向循环的过程。
二、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分析
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儿童与他人之间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哈特普将这两种人际关系分别称为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儿童的同伴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实际上是在这两种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即以单向服从为特征的权威约束关系和以合作为特征的同伴平等关系。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持久。因而,正确地把握儿童同伴关系状况、分析其特点是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的前提条件。那么,儿童同伴关系具有什么特点呢?
研究者通过对社会转型时期儿童同伴关系状况的调查发现,儿童同伴关系状况具有如下特点:
(一)儿童迫切渴望同伴交流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儿童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儿童之间的交往明显减少,加之父母忙于工作,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无兄弟姐妹交流,儿童产生了孤独感倾向,迫切渴望与同伴交流。部分家长,出于种种考虑限制甚至不准儿童交友,使得儿童交友的愿望更加迫切。
(二)儿童同伴交往平等意识增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有了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独立精神和自主意识明显提高。儿童已经意识到,要和同伴在一起,就必须平等待人、容纳他人以及其不足、互相妥协与服从,这样才能与同伴打成一片。那种盛气凌人、蛮不讲理的同伴不再受到欢迎。这充分体现了儿童同伴交往的平等意识。
(三)儿童希望在师生交往中发展同伴交往能力
现在的学生不满足于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和道德关系,更希望教师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希望教师在工作中民主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不歧视,尊重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儿童同伴关系促进了亲子关系的民主化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由于生长的时代背景不同,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差异异常明显,父母不再是儿童学习的楷模,为适应社会,父母与子女之间都应共同学习,一起成长,共同探索未来。随着父母和儿童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儿童对成人的影响,亲子关系中更多的增加了更多的同伴关系,亲子沟通进一步平等、民主。
三、引导儿童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一般注重集体的建设,缺乏对儿童同伴关系进行观察与指导的意识。尤其在学业成绩的压力下,许多教师和家长不重视儿童的同伴关系,只是一味地强调友好、团结,即使同伴间发生了冲突,也只以简单的方式加以解决,忽视了教师和家长在儿童同伴关系中所应起的作用,会使在同伴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儿童长期得不到心理调整,问题日益严重,势必影响其社会能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应重视儿童同伴关系在其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并对儿童同伴关系适时地加以引导,以促进他们个性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一)学校教育应加强对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指导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对儿童的身心施加影响,促其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成员的活动。学校教育是促进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它教育儿童获得了必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社会多期望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个性。在学校情景下,儿童通过与教师、同学同伴交往,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合作,获得了某些社会交往技能,为适应学校生活提供了支持,也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儿童同伴关系对儿童革新心理发展以及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因而,对于一些同伴关系不良儿童在处理时,采取了“简单、粗暴、消极”的方法,必然是会偏离我们的教育宗旨。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根据对儿童同伴关系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和训练,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为适应学校生活、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1.对儿童正确进行社会能力指导
首先,教师要及时规范调控儿童的同伴关系,以正确引导和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接受性。教育儿童懂得在同伴活动中遵守规范,相互支持,彼此诚信,有益于儿童间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帮助儿童克服“江湖义气”,敢于拒绝不良行为,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
其次,教育者应对儿童良好的交往态度和技能的指导。教育者要适时、有效地引导与指导儿童关注别人的感情,培养儿童的交往态度和技能,发展其观点采择能力,促使儿童社会能力的迁移。引导儿童在学会发言的同时,也学会倾听,知道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学会吸收别人的观点。
第三,教育儿童正确处理同伴冲突。同伴冲突会给同伴关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它对个体发展也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儿童能够逐渐获得观点采择能力,学会协调、互助与合作,增长社会经验和规则意识,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最终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和个性品质的发展。教育儿童学会用正确、积极、善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以发泄的、报复的、对抗的甚至暴力的语言或行为来解决冲突。
2.引导儿童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
合作与竞争对于同伴群体的作用是不相同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能忽视儿童同伴对彼此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儿童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帮助和指导。如果给儿童一定的机会和责任,他们也能为同伴提供帮助和指导。同伴合作要求儿童必须与和他们观点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并检验自己的观点,最终产生一种比儿童个人想的办法更好的新办法。教育者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需要合作才能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儿童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体会同伴的支持和合作的重要性。相对于合作,竞争也是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一个方面。在竞争的情境中,不同的个体可能处于对立和冲突的紧张关系中。在竞争中失败者的挫折感往往导致儿童的攻击,破坏同伴关系。那些偏好竞争的儿童可能很少有密切的伙伴。过分地强调竞争不利于同伴关系的建立。因此,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需要引入竞争的时候,要注意竞争的合理性,使每个儿童都能有成功的机会。竞争的目的不在于自己超越别人,而在于使每个儿童做得更好。及早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竞争意识,无疑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注意对同伴交往困难及不良同伴关系的矫治
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对那些不能建立适当的人际关系的儿童和有不良同伴关系的儿童进行干预,以帮助他们提高社交能力,改善社交地位,从而使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不论对儿童现在的成长还是对于他们将来的人格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从情感的角度,给儿童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气氛,容忍儿童的一些小错误,给予儿童积极的评价等;从行为的角度,经常引导他们参加互动性、需要交往技能的集体活动,鼓励他们表演节目,为他们提供成功的同伴交往经验,让他们在交往活动中受益;从认知的角度,通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创设同伴交往的情境,让儿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使他们认识到哪些行为是恰当的,哪些行为是不能容忍的,正确认识同伴之间的优缺点,懂得心理换位的重要性。
(二)家长应注意教育儿童发展同伴关系
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和较强的社会技能,这是亲子关系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充分认识同伴关系的作用,注意教育儿童发展同伴关系。
1.正确认识同班关系的作用
家长应认识到同伴关系不是亲子关系的复制和延伸,儿童在家中形成的自我中心状态,只有在与儿童的交往中,才能学会如何抑制自己内心的侵犯活动,控制不适当行为。家长不应自以为是,认为为儿童的同伴交往设置障碍。
2.家长应充分了解孩子的同伴关系状况
家长应及时与教师沟通,了解儿童的同伴关系状况,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同伴关系。
3.为儿童发展同伴关系创造有利条件
家长要允许儿童“走出去,请进来”。鼓励儿童多与同伴交往,教育儿童新生同伴,与同伴分享游戏中的乐趣,有错误敢于承认,尽可能原谅别人等。对同伴之间产生的矛盾,家长应启发儿童和同伴一起协商、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适宜方式。鼓励儿童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从而使孩子结识更多的同伴和朋友,增长才干、活跃思想。
4.尊重儿童的同伴关系
家长应关心儿童同伴交往活动,精心保护其同伴关系。家长对于孩子们的正当交往应当予以尊重,对其交往中遇到的形形的困难,要及时予以指导。家长在指导儿童的交友的方法上,应多采用讲道理、摆事实、树榜样的方法来进行,而切忌简单命令或粗暴拦截。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好:“对个人的要求和对个人的尊重不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而是一致的,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5.家长应注重自身素质和教养方式
研究认为,热情、敏感和权威的家长,培养的儿童容易形成稳定的依恋心理,与成人和同伴都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冷淡的随意的家长,会培养出敌意的、攻击性的儿童,同伴拒绝与其交往,人际关系紧张;好支配他人的严厉的家长,培养的儿童往往喜怒无常和过度焦虑,其同伴会忽视他或不愿与他交往。因此,家长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热情待人,乐于助人,同情他人,尊重他人,民主地、宽容地处理好人际关系,为儿童做出典范。切忌对儿童的教育是一套,而对待他人是另一套。
参考文献:
[1]方富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98.
[2]钱海娟.“幼儿弱视群体”的人际交往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万晶晶,周宗奎.国外儿童同伴关系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91-95
[4]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关键词】实践 家庭教育指导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41-02
一、课程改革背景
首先,随着教育理念更新和人才市场需要变化,高校对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及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掌握深广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以实践为先导合理统整设计教学;其次,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家庭教育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家庭教育指导》的教学过程须关注家庭教育热点,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家庭教育情景中去;最后,传统家庭教育课堂气氛沉闷、师生关系处于单向传输状态,学生走出课堂,与家长接触的机会很少,对家长教育困惑不清晰。理论与实际脱离,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及依据理论分析家庭教育问题。
二、《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改革思路及具体措施
(一)教学内容――注重创新,突显家庭教育热点问题
以实践为先导的课程内容应与现实社会密切联系,紧贴生活中突出的家庭教育问题。一方面,注重理论创新性,涉及家庭教育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家庭教育原则方法,探析人生不同时期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途径;不仅研究正常家庭教育问题,还对特殊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和流动儿童家庭等)进行论述,从全球化视觉审视家庭教育未来走向。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指导性,将教师和学生成长的自身经验、社区家庭案例作为教学素材。
(二)教学方法――注重应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
应避免纯理论的讲授方式,注重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引导鼓励学生融入课堂。针对学生知识水平实际,采取讲授、案例教学、小组合作、讨论、情景剧创编演绎和社会实践等方法。其中,基本原理以教师讲述为主,发展性问题以讨论为主,现实问题以案例分析为主,实际操作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创编情景剧和社区考查为主。
(三)教学组织形式――注重灵活,综合运用多种组织形式
本课将综合运用三种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和个人学习),集体教学主要用于教师集中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到学校做家庭教育讲座时的集中聆听;小组合作用于情景剧创编演绎、主题讨论活动和社区家庭教育考查中;个人学习用于学生依据教师的要求独立思考和多渠道收集整理信息。
(四)现代教学技术应用――注重直观,妙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将生动的图片、视频等充分展现,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现实性。比如,在讲解离异家庭问题时呈现《超级育儿师》中讲述一位绵阳单亲妈妈独立抚养孩子,面临与祖辈和孩子之间的亲子情感疏远以及祖辈与母辈教育理念不同等问题时的处理方法,学生能更全面直观地了解一个家庭,学习育儿师的指导策略。
(五)课程和教学资源拓展――注重综合,充分合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综合采用多本教材的优势编排教材,拟定教师用书和学生课外参考用书;推荐中国家庭教育网;加入微信平台“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新东方家庭教育”和“开心妈妈家庭教育”等;图书馆和系资料室购置家庭教育相关专业书籍和期刊杂志硕博论文;刻录和复制家庭教育相关视频和电影,方便学生课前和课后的自主性学习。
(六)考核和评价方式――注重过程,结合动态课堂表现和静态结果考查
尝试建构式评价法,结合动态表现和静态结果考查,是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理论成绩的综合。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平时成绩包括社区家庭考查和案例汇集分析占20%、家庭情景剧创编制作演绎自评互评师评占30%。期末考试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应用,采用一小时闭卷考试形式,考试内容涵盖教材各章基本知识点,涉及家庭教育问题的综合性案例分析,以便学生深层次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三、课程改革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方面,课程内容多,教学时间短,应合理分配课程理论教学、学生讨论分析、学生家庭情景剧创编演绎及社区考查的时间;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尽可能融入当下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合理调控课堂氛围,将学生积极性激发出来,对案例及情景剧演绎效果进行充分评析。学生方面,如何结合当前家庭教育的热点问题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案例进行有效评析,发挥团队合作、积极思索和勇于实践沟通。
参考文献:
[1]臧振力.高等职业院校《家庭教育学》课程改革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 02).
[2]林小英,陈向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声音――教师和学生对大学本科课程的看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2(04).
[3]蔡岳建.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4]杨宝中.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关键词 幼儿园网站;栏目分析;家园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9.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044-03
Investigation on Xuzhou District Kindergarten Website Present Situation//Lu Xia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kindergarten website present situation in Xuzhou area, analyzes the baby world column for children,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 column for teachers and the kindergarten-family cooperation column for parents, points out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comings, tries to construct kindergarten websitereg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resource library model, form a more reasonable cyber source configuration.
Key words kindergarten website; column analysis; kindergarten-family cooperation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在学前教育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拥有了自己的网站。本文尝试通过对徐州地区幼儿园网站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和不足之处,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研究对象的样本选取
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到徐州地区幼儿园网站分为“独立域名”和“托管”两大类。其中具有独立域名的幼儿园网站27个,托管的幼儿园网站115个(分别是:育儿网61个,九叶网17个,安康家园37个)。为保证调查的客观性,幼儿园网站样本的选取涵盖市区/县区、公办/民办、示范/一般,同时考虑所选幼儿园网站信息的完整性,最终确定如下研究样本:独立域名幼儿园网站23个,托管幼儿园网站11个,共计34个。为了能够清晰地对比独立域名幼儿园网站和托管幼儿园网站的相关信息,本文所有统计表格均将两种网站信息分别列出。
2 幼儿园网站栏目分析
通过对选取样本进行统计,可将徐州地区的幼儿园网站栏目大体分为园所介绍、通知公告、教育科研、宝宝天地、班级导航、卫生保健、家园互动七大部分。各栏目个数和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绝大多数幼儿园都意识到了网站的宣传作用,在“园所介绍”栏目中,各幼儿园通过校园环境、办学宗旨、教师队伍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展示了自身的信息。由于本栏目实现容易,作用明显,97%的幼儿园网站都出现了该栏目。
“通知公告”主要是幼儿园的重要通知和新闻,以网站公告的形式出现,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动态。“宝宝天地”通过图片的形式生动地反映幼儿在园活动的情况,同时对幼儿园也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这两个栏目的开设比例都超过了90%。
“卫生保健”栏目主要包含幼儿园食谱、幼儿保健和疾病预防方面的内容。调查发现,该栏目中食谱出现比例较大,幼儿保健和疾病预防知识出现的比例偏低。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幼儿园会将每周食谱张贴在显著位置,家长接送幼儿时就可以看到。这部分内容可以不出现在网站上,建议将幼儿保健和疾病预防知识作为“卫生保健”的主要内容。
“家园互动”是沟通幼儿园和家庭,促进家园共育的有效方式,可是该栏目的开设比例并不高,只有65%。即便是开设了“家园互动”栏目的幼儿园,栏目现状也不是很好。该栏目情况将在下文中具体分析。
“教育科研”栏目的开设比例只有59%,这反映出目前幼儿园对幼师教研活动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幼儿教师不重视自身专业化的发展。幼儿园科研氛围不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班级导航”为幼儿园每个班级在网站上安了家,不同班级的家长、幼儿、教师在这里能够畅所欲言,不失为一种班级内部有效互动的好途径。从表1中可以看出,该栏目在托管幼儿园网站开设比例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托管网站模板里设置了该栏目。
幼儿园网站作为一个信息和交流的平台,其主要服务对象包括幼儿、教师和家长。本调查在表1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针对幼儿的“宝宝天地”栏目、针对教师的“教育科研”栏目和针对家长的“家园互动”栏目。
1)“宝宝天地”栏目分析。在“宝宝天地”栏目中,91%的幼儿园网站选择使用照片和视频的方式,将幼儿的课堂情况、幼儿园大型活动等内容生动、全面地展示在网站浏览者面前。而幼儿作品展则通过孩子们的美术、手工作品,进一步展示了幼儿园的教学成果。这两类内容都是幼儿园对外宣传的亮点。游戏是幼儿进行认知活动的重要途径,多媒体互动游戏兼具知识性和娱乐性,可以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引发他们主动学习和求知的欲望。但是从表2中发现,只有6%的幼儿园网站在“宝宝天地”栏目中出现了多媒体互动游戏。
2)“教育科研”栏目分析。“教育科研”栏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幼儿园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氛围。从表1中可以看到,该栏目整体所占比例偏低。从表3可知,在开设该栏目的幼儿园网站中,教育论文/随笔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47%,是当前幼儿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主要形式;科研课题对幼儿园教师团队整体要求较高,面对目前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的现状,开设比例仅有18%;而教案、课件/素材属于共享型资源,使用得当能够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但目前的调查显示这类资源没有在幼儿园受到应有的关注,很多优秀的教案、课件和素材使用范围小,未能借助网络推广开来。
3)“家园互动”栏目分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当前,网络逐渐成为幼儿园和家庭之间沟通的新载体。本研究主要从栏目内容、栏目形式、更新速度等方面对“家园互动”进行分析(表4、表5、表6)。
从“家园互动”栏目内容看,育儿知识所占比重最大。内容涉及卫生保健、心理问题、性格习惯培养等诸多方面。幼儿园以自己的专业优势,借助网络平台把经过甄选的育儿知识呈现在家长面前,对家庭育儿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也避免了很多家长“误入歧途”。
育儿心得反映了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个个身边的例子和共同的感受,更能够引起家长们的共鸣。但是从调查中也看出,只有15%的家长参与进来,科学育儿还没有引起大多数家长的重视。
亲子活动主要是以照片的形式展示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场景,这种形式宣传的意味大于指导。笔者认为,在亲子活动这一内容中,应该更多地加入活动方案指导,让幼儿家长能够在方案的指导下在家庭中进行亲子互动,增进亲子关系,但这方面的内容在“家园互动”栏目中却没有涉及。
育儿问答是一种互动性、针对性很强的家园互动形式。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家长的问题得不到解答或解答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栏目效果。幼儿园教师参与热情不高、时间和精力有限等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家园互动”的形式主要分为文章、留言板和博客三种。调查中发现,独立域名幼儿园网站更多采用文章的形式,而托管幼儿园网站更偏重于使用留言板和博客的形式。分析原因,独立域名幼儿园网站建站后的管理和维护需要自己完成,在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必然选择管理相对简单的文章形式。而托管幼儿园网站依托专业网站雄厚的技术力量,借助现成的网络平台,对“家园互动”栏目的形式选择可以有更大的自由度,如九叶网和安康家园都设置了专门的“留言板”模块。从家园互动角度来看,留言板和教师博客对于家园双方的信息交流更为有利,强调互动性应该是今后“家园互动”的发展方向。
更新速度是一个栏目是否具有生命力的体现。调查发现,针对“家园互动”栏目,半年是一个临界时间。该栏目半年内有更新的幼儿园网站大都比较活跃,发帖数较多;超过半年不更新,该栏目就进入不活跃期;而一年以上不更新,可以说该栏目已经被家、园双方遗忘,失去了生命力,“家园互动”也已经名存实亡了。
3 小结
调查表明,徐州地区幼儿园网站建设已初具规模,在形象展示、幼教信息传递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在栏目设置、内容更新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教师、家长和幼儿构成了参与学前教育的三大主要群体,片面强调或者忽视任何一方都不利于学前教育的发展。本研究通过细分目标人群,尝试构建一个如图1所示的“幼儿园网站区域性幼教资源库”模型,其中幼儿园网站以“家园互动”为中心,“区域性幼教资源库”以网站形式整合优质幼教资源,与各个幼儿园网站链接起来。如何选取资源,提高资源库的易访问性将是本研究下一步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罗丽娟.幼儿园网站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导刊,2009(4):23-25.
[2]赵振国.我国幼儿园网站现状调查分析[J].软件导刊,2008(9).
[3]陈建,翟俊霞.教育主题网站的策划与设计[J].软件导刊,2007(17).
[4]贾静嫣.充分利用网站资源构筑家园互动平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0):100-101.
[5]崔琦.学前教育主题网站的研究与设计[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6]樊翠芳,胡锦.国内外儿童网站界面设计比较研究[J].艺术探索,2009(1):126,128.
[关键词] 《告白》;《入殓师》;主妇;翻拍;不可复制
一、难以被模仿的主妇形象
在翻拍盛行的国内外电影市场上,模仿与被模仿都不足为奇。在日本电影被翻拍的历史上,灾难片鼻祖《哥斯拉》、最成功的恐怖片系列《午夜凶铃》以及生活《导盲犬小Q》《谈谈情跳跳舞》的美版翻拍,都获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然而,日本电影当中的主妇形象,却独树一帜,无论出现在何种类型的影片当中,都打上了鲜明独特的烙印。即使是在翻拍大行其道的世界电影市场上,仍然很难被模仿。
《告白》与《入殓师》,这两部电影近期在国内国际享誉盛名,获奖无数。虽然其叙事角度与拍摄风格都极其不同,然而对日本主妇形象的描写,却有着或远或近、或明或暗的关联。
二、《告白》与《入殓师》
《告白》于2010年上映,创下了超过37亿日元的票房成绩,并获得了第8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剧中几位主妇形象都颇具典型性。
影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木村佳乃饰演的犯人B直树的母亲:下村伏子。她没有固定的工作,而直树的父亲,在电影中从未露过面。从伏子的日记看出,他非常忙,甚至儿子出现这样的状况都无法出面。这样的剧情设计虽然夸张,却不无代表性。在日本,主要的家庭结构仍是由丈夫工作养家,而丈夫一个人远赴外地甚至国外“单身赴任”的现象也非常普遍。此外,核家族(夫妻或者是夫妻与未婚的子女所构成的家庭)化,使女性在家务和育儿上很难再借助老人的力量,从而形成了日本主妇一力承担家庭和孩子所有问题的局面。《告白》中直树父亲存在的意义,仅在于提供这个家庭所需的经济来源,也强化了伏子的专业家庭主妇形象。
影片主人公森口悠子,虽然在电影的前十几分钟是作为一个职业女性——中学女教师的形象出现的,然而当属于森口的“告白”结束之后,她便辞去了学校的工作,之后对她的工作也再无交代。在以森口为叙述者的“告白”段落中,无论是对女儿无微不至的照顾,还是对丈夫崇拜、无条件支持,都可以看出森口的生活重心仍然以家庭为主,她的形象特征,仍与日本主妇有着吻合的地方。
影片的另一位女性,是犯人A修哉的母亲,她是一位很有才能的科研人员,因为修哉的出生阻碍了她成为一个学者的追求,从而抛弃了家庭,也直接导致了修哉人格缺陷的形成。修哉母亲的形象与日本传统主妇背道而驰,但也恰好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在日本,家务和育儿负担之重,导致大多数妇女事业家庭不能两全。这在发达国家中也属罕见。
意味深长的是,《告白》的作者凑佳苗,就是一位典型的日本主妇,而其作为兴趣的写作,也是在家务、育儿之余的一种パート(日语,专指主妇业余时间的工作,下同)。在日本,有很多这样以管理家庭为主,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写作,并大有作为的主妇作家。
《入殓师》于2008年上映,在囊括了日本电影金像奖、蓝丝带奖等国内外无数大奖之后,更一举获得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
《入殓师》讲的是一个被迫踏入送葬行业的年轻人大悟,在这项备受世人诟病的职业中,体会到“生”与“死”背后所蕴涵的哲理的故事。影片中为死者送行的片段穿插在人对生之美好本能向往的描写之中,更体现了人物对生命的认知和彻悟。
大悟的妻子美香,是影片中一个亮点。虽然她的职业是网页设计师,但影片从头到尾对她的工作没有任何描写。她仍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主妇,贤淑温柔、对生活充满希望、对家庭全心支持。不但广受日本民众喜爱,更获得了许多中国观众的青睐。
三、隐忍的主妇
无论是《告白》还是《入殓师》,电影中的日本主妇都有一个极其相似的共通点:极富忍耐力。面对家庭巨变、世人的羞辱,甚至痛失至亲,她们没有大吵大闹、悲痛欲绝或呼天抢地,而是往往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平静。
电影《告白》的开头,孩子们坐在教室中,有的已渐入梦乡,有的拿出镜子顾影自怜,有的无聊地嬉笑打闹。若不是讲台上站着女老师森口,谁也不会想到这会是在课堂上。而面对躁动不安、对课堂毫无尊重可言的学生们,森口却始终保持着优雅的声调、娓娓道来。森口与丈夫樱宫老师生下了爱美,而樱宫因为感染艾滋病病毒无法接近女儿,在对女儿的无限思念和对家人的无限愧疚中离世。森口将爱全部倾注到女儿身上,但女儿却因为两名学生简单而愚蠢的恶作剧惨死于学校泳池中。“爱美已经不在了,我已经再也不能握住她的小手。那柔软的小手和发丝,我永远也摸不到了。”即使说出如此痛彻心扉的话语,即使面对安然稳坐于人群的杀人凶手,森口依然保持着平静的语调,只有轻轻一秒的停顿。
下村伏子的形象可以说是更为极端地体现了这一特点。直树杀害了爱美,以为自己受到报复、喝下了添加有病毒的牛奶,感染上艾滋病。整个人陷入疯狂的状态,将自己关在家中,甚至对母亲大打出手。面对儿子的激变,伏子暗地里虽不免失声痛哭,然而面对家访的老师和同学,却始终保持温婉的形象。影片特写了伏子在接待家访老师时倒茶的一个镜头,她轻柔地将茶倒入精致的茶杯之中,为客人双手奉上茶饮之时,还不忘尽量将两只茶杯摆放在同一条水平线之上。在这样一部剪辑风格凌厉的作品当中,任何一个特写镜头绝对都不是毫无意义的,这看似无心的画面,恰恰反映出伏子这一主妇形象的特点:无论面对如何残酷的现实,无论内心如何挣扎,都不能轻而易举露于言表。
《入殓师》中的美香,更是一位性格温顺、有涵养的主妇形象。在大悟乐团突然被解散,又为了购买大提琴欠下一笔巨债时,美香没有因为丈夫的不成熟而大吵大闹,只是说:“没关系,再找下一个乐团!”在大悟因为事业和经济上的挫折不得不决定回到冷清的乡下时,美香虽然内心有所不甘,然而只是淡淡微笑,默默跟随。虽然也有评论认为这个角色过于符号化,过于完美。但无可否认的是,面对挫折和丈夫武断甚至错误的决定,日本主妇大多是选择默默跟从而不是出言反对。类似的形象还出现于2010年大热日剧《打工仔买房记》,片中的母亲因为邻居的霸凌患上严重的抑郁症,而造成这一后果与丈夫的自以为是不无关系。然而面对丈夫和家庭,母亲没有一句怨言,反反复复说的一句却是“对不起”和“给您添麻烦了”。
纵观日本电影作品,无论文化程度高低、无论遭遇多么大的人生坎坷,大吵大闹或是泼妇骂街的主妇形象几乎不存在,这在世界电影作品当中都极为少见。有作家说过,真正凶猛的动物都具有平静的外表。同样,真正激荡的感情总是压抑在波澜不惊的表情之下。日本电影中主妇所表现出的是一种逆向的美,她们这种面对变故超乎寻常的自持、隐忍,具有不可言说的魅力。
四、爱子如命的主妇
爱,在电影表现手法当中往往具有双重作用。爱子如命,既能让一位母亲为了孩子无私奉献,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也能导致过度的保护,扭曲事实,将自己和孩子推向毁灭的深渊。
在《入殓师》中,当美香得知大悟的真实工作后,产生了极大的排斥并选择离开了大悟,但最终又回到了大悟身边。理由看似简单,“我怀孕了”。然而正是这平淡若水的理由,给了美香一个试图接受“入殓师”这项职业的机会。对于主妇来说,有了孩子就等于有了生命的意义,可以促使她去改变几乎不可能改变的自己。
而在《告白》中,伏子与森口,却将爱子如命演绎出了另一层令人胆战心寒的深意。直树的母亲伏子,便是这一典型,她对孩子的溺爱,到达了盲目偏袒和畸形的程度。直树杀害了一个无辜的4岁女童。而在伏子的口中,孩子“只是被坏朋友骗去帮忙而已,真可怜”。她甚至把原因归咎到被害人的母亲森口身上,“单亲妈妈,把孩子带到上班的地方。她只顾着关心自己的孩子,没有看好班上的学生。”在她的心目当中,直树永远是很乖的,都是别人的错。袒护杀人犯的儿子到这种程度,可见伏子的爱有多么扭曲,多么盲目。
同样,森口悠子对女儿的爱,表现在为了替女儿报仇不惜践踏法律,对杀人犯做出令人发指的行为:让修哉间接炸死自己的母亲,让伏子死于儿子的乱刀之下,利用毫不知情的寺田老师去害人,以及操纵无辜的北原美月作为自己的牺牲品。
由此看来,对孩子的挚爱在这两部电影中获得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既为《入殓师》提供了新的契机,又导致了《告白》中儿子与家庭的毁灭。日本主妇对孩子的爱,犹如一把双刃剑,能促成质的转变,也能带来毁灭性的能量。
五、结 语
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可以放眼真实社会,去探究日本电影中的主妇形象为何如此典型,如此与众不同。主妇本指已婚女性,而在日本,主妇的含义远远不止于此。比如上文提到的パート一词,就是为专职主妇外出打工而发明。日本主妇阶层规模之大,形象之典型,在世界各国仍然比较罕见。
据日本人口问题研究所2008年调查结果显示,赞成“丈夫工作,妻子做专业主妇”的已婚妇女比例达到了45%。日本家庭主妇每天的家务时间比男性多出250分钟,比中国和美国分别高出3.6倍和0.87倍。这种男女差异在国际上也极其少见。特别是,对主妇的向往并没有因为女性学历提高而改变。甚至,上名牌大学也只是为了提高修养,为了将来更好地相夫教子。而学历所带来的涵养,也解释了她们面对变故所表现出的巨大忍耐力。
日本是终身契约制,与欧美自由契约制下形成的家庭结构可谓正好相反。所以日本企业比欧美企业更注重对职工家庭的人文关怀。而且,日本的主妇获得的社会保险以及家属补贴、儿童津贴更多,所以主妇阶层更稳固,也造就了电影当中的这些“典型”。由此可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日本电影中的主妇的这些特点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是难以被复制的。
[参考文献]
[1] 赵立.浅论中岛哲也电影追求及其电影《告白》[J].青年文学家,2011(24).
[2] 汪献平,王平.对亚洲电影的翻拍与好莱坞的全球战略[J].电影艺术,2007(04).
[3] 利,林华.电影《入殓师》主角人物分析[J].电影文学,2011(04).
[4] 王立波.日本家庭主妇阶层的形成[J].社会,2004(10).
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协调发展;融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依靠全体教师的努力及全体家长的支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学校整体形象提高来促进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提升。
2.开展主动与家长沟通的家访活动。
3.把脉家长的需要。为家长解决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找出原因,引导家长找到最好的教育策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4.开辟多种渠道,夯实家长学校的管理。
5.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家长学校的活动。
三、具体要求与措施
(一)抓好组织领导,切实提高全体教师及家长的家教理论水平。
1.组织落实。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年级、学校家长学校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到二次家长委员会的会议,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商讨办好家长学校的措施和方案,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实效。
2.学校定期组织领导班子及教师队伍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及方法途径,研究相应的教育内容,针对各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开展授课活动,及时听取家长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3.借助《家教园地》和学校网络平台,开辟名人家教和专家谈家教等专栏,帮助家长了解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当今的孩子有哪些迫切的需要,从而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从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二)抓常规管理,切实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
1.充分发挥各年级组的作用,把工作做实、做细。每个年级组定期授课,并针对各个时期的集中问题进行分解总结,指导好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各年级组组长为本年级家长委员会主任,另配备由家长推举产生的12名家长委员会委员,其中主任、副主任各一人,其余为委员;班主任担任家长学校的辅导员,下班班主任积极配合做好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各司其职,认真授课,做好课后小结,注意搜集学员意见并及时向领导小组反映。
每学期每班授课不少于二次,并通过各种方式,如讲座、观看视频、座谈会、交流发言等。普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指导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学习型、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以利于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2.开展好家长和家庭教育专题征文的评选活动,最大限度地引导家长学习教育理论及心理学的教育观点,配合学校共同实现科学育人。为了进一步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引导、指导、教育孩子的作用,开展好家长和家庭教育专题、经验征文的评选活动,评选比例为班级学生人数的5%左右,通过评选优秀家长活动推动我校的教育格局建设。
3. 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丰富家长学校内容
(1)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教育手段,组织家长点击学校的教育教学网站,帮助家长深入仔细地了解学校。
(2)聘请家庭教育获得成功,具有丰富经验的家长到校为家长学员们传经送宝,进行经验介绍。
(3)举行年级的家长开放半日活动,组织家长共同参与学校或班级的有关教学活动,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4)开展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活动,努力营造书香家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 强化家校联系工作
教师应主动走向学生,走向家庭,走向家长,以教师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赢得家长的信任,进一步提高家访的质量和效果。将下列类型的家庭作为家访工作的重点来抓:(1)外来民工子女。这些家长无暇顾及教育子女的义务,老师家访找不到,家长学校活动没时间,对这样的家长要采用电话或书信的形式联系,强化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责任。(2)单亲家庭子女。这类家长多数在心理上有一定障碍,与之交往时把尊重对方、理解对方作为前提,教师要明确提出科学、阳光培育孩子的家教方法。(3)经济困难家庭、学习有障碍的同学。对这样的家庭,班主任要向学校反映情况,以便给予援助,帮助学生树立自强自立,拼搏向上的精神。
5.进一步做好家长学校的资料积累工作。做到六有,即:有家长学校,有家长学校组织网络,有教材,有教学计划,有讲师队伍,有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记录、总结。各种表格齐全。档案资料规范。
(三)切实加强指导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1.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的监督参与职能,家长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和家长委员会要经常开会,分析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交流相关对策。
2.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序列地进行,使教学内容序列化,系统化。并且要求认真备课,力求课上得精彩、实用。
3.家长学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座、经验交流、问卷调查、致家长的公开信等多种方式。
4.办好校刊《家校园地》,每月一期,人手一份,架起家桥之间的桥梁。在家长中广泛征集家庭教育经验论文,并评奖择优刊登在《家校园地》上,并积极向各专刊推荐。
四、具体安排
一、二月份:1.做好2015年度家长学校的工作总结;2.认真做好2016年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3.各年级组(班)做好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家长学校授课、家长会各项资料的整理、上报、存档;4.发放《家校园地》校刊,精心布置寒假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三月份:1.留守学生的关爱活动。2.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半日开放活动。
四月份:组织开展一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印发《家校园地》。
五月份:1.结合51国际劳动节、母亲节和516国际家庭日,组织开展我爱我家征文比赛活动;2. 召开六年级学生家长会,针对六年级学生学习、青春期教育、升学等问题进行集中授课。其他年级组组织召开一次家长会,着重结合期中检测情况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六月份:1.做好家长学校学员培训检测工作,并进行学期工作总结。2.各年级组织开展优秀家长、好家长评选。 3.六年级学生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七、八月份:1.做好各班级家长学校的学年度考核工作和暑假安排,发放《家校园地》;2.整理家长学校学年度档案资料的存档工作;3.积极筹备新学年的各项准备工作;4.学校做好校级评选表彰,同时择优推荐参加县级评选。
九月份:1.组织好新学年开学各项工作;2.筹建一年级家长学校委员会,召开一年级家长学校委员会会议,讨论家长学校有关问题;3. 家长学校开学典礼,组织开展新学年家长学校第一次授课活动,重点是养成教育、家长如何配合、教师的任务,使学生迈好入学的第一步。4.在家长的配合下,组织一年级新生教育教学常规训练(开学前)。
十月份:1. 组织开展我爱家乡手抄报评选活动;2.组织学生参加语言文字社会调查实践活动。3.举办家长学校第一次集中授课活动。
十一月份:1.召开各年级班家长会; 2.发放《家校园地》;3.组织开展一次家访活动。
十二月份:1.举办第二届校园阳光体育艺术节,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与;2.认真做好2016年度家长学校工作总结;3.在分析总结本年度家长学校工作的基础上,思考2017年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2016年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教育好幼儿既是幼儿园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责任。而幼儿园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取决于家庭能否与幼儿园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因此,我园努力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以幼儿园园务工作计划为导向,通过多途径的沟通交流方式及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了解幼儿教育目的、内容与方法,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形成1+1〉2的教育合力。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健全家委会管理机构,参与园所管理。
2、探索创新家园互动的有效策略,增强教师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和与家长沟通的艺术性,构建民主、和谐的家园关系 。
3、充分挖掘与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为幼儿教育服务。
三、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家委会管理机构,参与园所管理
1、幼儿园要建立家长委员会管理机构,成立新一届家长委员会,园长为会长,教研组长、保健老师和各班级家长委员会代表均为园部家委会成员。
2、建立家委会QQ群。要求班级家委会成员与成员之间,成员与班主任教师之间建立QQ群,园级家委会成员与园长之间建立QQ群,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作用,参与管理和督查幼儿园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办园质量。
3、园级家委会每学期两次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随机对幼儿园卫生、安全、食堂工作、教育教学、家长工作等方面工作进行检查,协调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幼儿园各重大活动的筹办和策划工作,真正为幼儿园的发展献计献策。
(二)探索创新家园互动的有效策略,增强教师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和与家长沟通的艺术性,构建民主、和谐的家园关系 。
家园只有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因此,本学期,我们将继续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家园互动活动,来不断创新探索家园共育策略。
1、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各类讲座。
根据家长的不同特点,以集中教学和分班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一学期家长来园活动不少于4次,授课内容紧紧围绕提高家长教养素质为中心,组织家长有系统地学习,更新教育观和人才观。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针对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专题讲座,以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的剖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帮助家长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为家长解惑,满足家长教养的需求。每次活动遵守签到制度,确保每次活动家长到会率不低于90%,家长受教育面达95%。
2、满足家长需要,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全面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情况
为了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在园发展情况,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每学期定期开放一次半日活动,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方法、教育目标,了解自己孩子在群体中的表现。如:做操、吃点心、上课等环节家长们看到了在另一个环境中自己的孩子的表现,也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懂得了怎样和教师主动配合,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同时也拉近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形成教育合力,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3、家访活动,建立幼儿、家长、老师三者之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
(1)做好幼儿实地家访工作。开学初,要求教师对新生做好实地家访工作,注意沟通方式,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的急躁情绪及冲动要冷静思考,学会体谅。只要我们态度诚恳,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拥护、支持。认真填写好上门家访记录。
(2)做好随机家访工作。教师充分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园在家的情况表现,认真填写家访记录。
4、利用网络平台,增进家园联系
继续发挥网络的作用,将网络作为教师与家长有效融合、密切联系的快捷通道。在以往实践摸索的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好幼儿园网页,并结合锡山区朝阳网上家长学校网络平台做好以下工作:
(1)网络平台宣传。为了确保通过网络进行深入全面的家长工作,实现家园沟通、优化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达成双赢的目的,一方面网管员认真做好平台的维护和正常使用工作,确保运行正常。另一方面,我们发动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向家长,尤其是新生家长宣传这一交流、互动的载体,让家长借助平台,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并能积极参与育儿知识咨询和经验交流活动。
(2)丰富网络内容。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在于: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提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使家长及时、全面的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从而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为此,我们要利用网络平台做到 五公布:1、每月公布主题活动计划和目标,让家长对孩子本月的保教目标早知道。2、每周向家长公布周计划。家长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了解本周教学重点,看了请您配合一栏,就明白了请家长协助完成的目标。3、公布幼儿的活动照片,帮助家长清晰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4、每周公布一周菜谱,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园的饮食搭配,同时为家庭饮食结构的补充提供依据。5、及时公布幼儿园重大的活动信息,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园所动态、重大活动、幼儿发展等情况。
(3)创建班级qq群。为了让家长和老师、家长与家长之间能更快捷更直接的交流,我们要求各班创建一个qq群,这样,老师可以第一时间把孩子活动的照片发给家长,家长也可以提出一些困惑供大家探讨,也可以相互之间分享育儿经验与心得。
5、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家长是幼儿园老师的合作伙伴,有许多家长也是幼教专家,而且他们拥有的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特长,是幼儿园可利用的、宝贵的教育资源。而家园合作共育更有利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家长的宝贵教育资源,尝试开展家长助教日活动,将家长请到幼儿园的课堂,让他们临时担任孩子们的老师,给孩子们上课,和孩子们游戏、讨论。讲他们最熟悉的专业知识,讲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和人们生活的关系,还有他们工作的乐趣、工作的辛苦及他们工作中有趣的人和事。
6、开展甘露童韵游戏节活动,增进亲子之情,提高幼儿民间艺术文化素养。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我们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开展民间游戏的能力。
7、做好问题儿童的家长工作。针对问题儿童采用个案跟踪记录研究的方法,促进问题儿童的健康成长。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让家长有目的地观察和记录幼儿在家里的情况表现(以文字的形式),并在第一时间内反馈给教师,针对家长记录情况认真分析原因填写好个案追踪记录表。
8、用好幼儿成长档案。各班根据主题的开展情况,按时收发,让家园双方都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园、在家生活、学习、健康等方面的情况。
9、鼓励家长平时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各类工作。
许多幼儿园工作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仅靠幼儿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争取家长和社区的大力配合,如环境布置的材料收集,教学活动操作材料的准备,自然角的创设,社区活动的开展,幼儿成长档案的建立等都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老师要不断提高与各类家长的沟通技巧,班级家长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家长工作艺术,特别是对待个别特殊家长,更要想方设法做细工作,耐心解释,要顾全大局,让每一个家长都全方位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了解孩子、参与活动、参与评价,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自觉性,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好伙伴。同时引导家长积极撰写家教心得,开展家教论文评比,并利用网站、家教小报进行宣传。
三、充分挖掘与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为幼儿教育服务
1、挖掘家长资源,壮大教育队伍
9月份我们将通过推荐、审核、筛选成立新一届园、班级家长委员会,以此来壮大我们的队伍。我们将选择来自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特长的年轻家长将从保教、卫生保健到健康安全等各项工作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和监督,认真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建议,并逐项研究,落实解决。同时,我们将发动教师对本班家长的学历、兴趣、特长、工作性质等进行全面调查,并建立家长资源信息库,记录有利于幼儿园主题活动或课题研究活动开展的家长信息,然后根据家长的特点,邀请家长到幼儿园当老师,设计组织活动或给幼儿表演等。还可以讲他们最熟悉的专业知识,讲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和人们生活的关系,还有他们工作的乐趣、工作的辛苦及他们工作中有趣的人和事,从而使孩子们开阔眼界,获得社会知识和经验,促进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2、利用社区资源,拓展教育外延
《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我园地处甘露镇中心,附近有医院、商场、邮局、银行、超市、理发店等周边资源,这些资源既为我们实施相关主题活动提供了真实的场景,又是我们带领幼儿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积累生活经验的活教材。因此,我们利用家长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如:组织幼儿到户外春游,重阳节到敬老院联欢,还利用节日,带领幼儿走向社会,体验民间文化习俗;三八节请妈妈来园助教,请交警大队、消防大队、医保人员来园进行安全教育,举行紧急疏散安全演练等,还每学期每班发动多名家长志愿者来园为孩子组织教育活动以及协助值班老师、保安做好安全维护工作。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本学期家长工作计划。
2、各班家访,了解班内幼儿基本情况。
3、成立新一届园部、班级家长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
4、召开小班新生家长学校活动,讲座《引领幼儿融入幼儿园》。
5、开通班级网络平台,更新相关信息。
6、各班重新布置家长园地。
7、完善幼儿家长接送卡。
8、启动家长志愿者活动,填写好申报表。
十月份:
1、社区早教基地活动:走进敬老院。
2、印发健康宣传材料。
3、各班家长老师进课堂活动。
4、班级家园研讨活动:家长育儿经验分享会。
十一月份:
1、各年级家长学校活动。
2、发放期中幼儿发展情况评价。
3、教师学习《家长必读》。
十二月份:
1、各班幼儿成长档案抽查。
2、第五届甘露童韵民间游戏节。
一、二月份:
1、召开家委会,总结学期家长学校工作。
3、下发家长满意度测评卷并进行情况汇总。
4、幼儿寒假生活指导告家长书。
5、撰写学期家长工作小结。
三月份:
1、召开家委会,商讨、创新本学期家长工作。
2、印发家园七彩桥小报。
3、结合三八妇女节,各班开展亲子同乐活动。
4、启动家长志愿者活动:填写好报名登记表。
四月份:
1、各年级组举行家长学校活动(上午半日活动)。
2、家长志愿者进班组织活动。
3、发放家教宣传材料。
4、发放期中幼儿发展情况评价表。
五月份:
1、第六届甘露童韵幼儿才艺节。
2、各班家长工作资料抽查、汇总。
3、家教讲座。
六、七月份:
1、庆六一家园同乐活动。
2、召开家委会:总结本学年家长学校工作。
3、大班毕业典礼。
4、评选、表彰优秀家长。
5、召开家长学校领导小组会议。
什么是创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给创新如此定义:“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莎士比亚也说:“美是生活,美是创新。”可以说,创新是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是一个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动力,也是社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源泉。它就像一盏高挂在天空中的明灯,放射出光芒,引导人们走向成功。
如何写好创新类作文?不妨追问,什么是创新?创新有什么意义?又怎样创新?由此可以想到:创新创的就是新思想、新思路、新方法,创新就是要打破旧思路、旧框框;创新需要勇气,创新需要付出艰辛;创新是智慧的动力、财富的源泉、人才的宝库等。如果把创新提升到哲理的高度,那么,创新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具有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还可把创新与相关事物联系起来思考。创新与守旧、创新与模仿、创新与教育、创新与批判、创新与流行、创新与思维……彼此之间关系如何?有对立,有联系,或相斥,或相容。挑选其中一组,想深点、透点,即可写成有特色的文章。在文体上,写议论文可能更驾轻就熟,也可以写记叙文,还可以发挥想象,编故事、写小说,也是不错的想法。
一
童话大王用其独特的私塾教育法将儿子培养成才,而其教育儿子的方式也以父子对话的方式出版成《郑渊洁教子秘诀》一书,其中涉及社会、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
小学肄业生郑渊洁曾毅然将儿子郑亚旗从学校带回家,用自编的教材施教。这部教材大概有五六十部,总共有三四百万字,其中分为道德篇、创新和怀疑篇、哲学篇、法制篇等。这些教材都是用童话手法写的,每部教材同时又是单独的一部长篇童话。郑亚旗现为《皮皮鲁》杂志主编并任大灰狼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谈及原因,郑渊洁表示,这是因为传统教育方式正在把孩子们变成“石舫”――被灌满了知识,却缺少使之浮游的想象力之“水”。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有成才的潜力,关键在于让他们快乐地成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多让孩子感受到的是痛苦。每个孩子应该在受教育的时候有尊严,但是现在只有所谓的“好学生”才可以被尊重。
【内涵解读】
全盘否定当今的教育制度显然有失偏颇,但当今有些地方的教育确实让人望而生畏,呆板、枯燥的应试教育,考试制度、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农村教学质量下降……不少有志之士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有些家长变换方式,在家庭教育中糅合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有的则干脆把孩子接回家里亲自教育。变换一下教育方式与场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适用话题】
创新、教育方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等。
二
1920年,年近花甲的齐白石在艺术上已达炉火纯青的境界。但是他没有满足于现状,他希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显示新意。
一天,绘画大师陈师曾登门拜访,齐先生拿出自己的绘画作品请大师指正。陈师曾看后,对齐白石的高超技艺大加称赞;同时,他还指出了一些不足,希望齐白石能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的风格。从此,齐白石闭门谢客,苦苦钻研琢磨,刻意求新。经过十年的艰苦探索,他终于走出了一条突破自己、超越前人的艺术新路!
此时的齐白石,摆脱了民间艺术中粗糙繁琐的成分,融合了文人画简练隽永的笔墨,并创造性地以篆刻和金石之笔入画,终于形成了自己形神兼备的特色和刚劲清新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画坛自创了“红花墨叶”派,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全新的艺术境界。
【内涵解读】
创新就要勇于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正是白石老人切身体会,齐白石之所以能自成流派,且成为大家,就在于他不断创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对于好的东西,我们不光要学习,而且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如此,才能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论文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培养必须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而家庭教育在培养儿童品德方面发挥着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中国自古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并在长期的家庭教育过程中积淀了很多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经验,这些思想和经验都值得现代家庭教育借鉴。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而就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来看,因为家庭教育在血缘性、时间性和权威性等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对儿童在道德教育、因材施教方面发挥着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与支持。其实,中国自古就很重视家庭教育,尤其注重家庭教育对儿童品德的培养。
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品德培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固定逻辑,这表明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传统家庭教育主张实施早期家庭教育,即实施胎教。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记载了孟母进行胎教的事:“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同时,传统的家庭教育也特别强调后天的早期家庭教育,如《颜氏家训》中便提出,在孩子“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便加教诲”。
对于后天的家庭教育,中国古代主要以伦理道德规范的教育为主,并且从具体的礼节人手,主张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1)在孝敬长辈方面,要重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侍奉父母,使他们心情舒畅,而不是在外招惹是非,让父母担心。如,“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醒”(《通典·卷第六十八》);“夫为人之子,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礼记·曲礼上》)。(2)在待人接物方面,首先强调尊重长辈,谦恭礼让:“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礼记·曲礼上》)。其次,与人交往时要注意礼节,在进门前要先打招呼,坐立要端正,不可随意听别人的谈话,回答别人的问话时不能大喊大叫,不能放肆地盯着别人,也不能故意装作不在乎。(3)在修身做人方面,则重视培养儿童分辨善恶是非、端正志向、向善背恶的品质。王充曾指出对儿童必须自幼“教告率勉,使之为善”(王充《论衡·率性》)。万全《育婴家秘》则强调:“言语问答,教以诚实,勿使欺妄。”曾子杀牛、孔融让梨、傅亮4岁时解衣与人的故事都成为历代儿童教育的生动教材。(4)在饮食起居方面,重视培养勤劳节俭、整洁有序的生活习惯。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批评道:“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朱熹在《蒙童须知》中指出:“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清净整齐”,进而要求“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常令洁净”。
二、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方法
中国在长期的家庭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主张家风对儿童的陶冶。很多家族都重视家风的培养,把家庭和睦、孝敬父母、勤业守法作为家风培养的内容,并以家训、家规的形式保留下来,对后代进行教育。如《颜氏家训》、《庞氏家训》、《家训格言》等。
其次,主张以正确、正面、正当的内容与方法教育儿童,重视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对儿童的教育不仅要言传,更要注意身教,因为儿童分析、辨别的能力差,又喜欢模仿,如果周围的人以身作则,就能见贤思齐,反之,则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及其子女在孩提之日,尤谨其所示。察之于初者,纯全而无伪;养之于幼者,端正而无邪。所见必正事,所闻必正声,所视必正色,所言必正理。”(丘睿《大学衍义补》)陆世仪也在《思辩录》中提到:“教子须好似一身率先。每见人家子弟,父母未尝着意督率,而规模动定,性情好尚,辄酷肖其父,皆身教为之也。”
最后,古代有不少教育家已经认识到:教育的方法必须适应儿童身心特点,顺其性情,反对束缚、压制儿童个性。王阳明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应该“趋向鼓舞”,“鞭挞绳缚,待若拘囚”只会“偷薄庸劣,日趋下流”。而陆世仪也强调“因其势而利导之”。
三、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在面临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必须进行家庭教育的全面改革,从教育观念到教育方法都应实现转变。在改革过程中,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经验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首先,在观念上,家长应抛弃传统家长制思想,转变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给孩子过大压力的做法。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充分发展智能素质,更需要其它素质的和谐、全面发展。实现儿童全面发展,也就是促进儿童个性发展。面对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家长首先要转变传统的人才观,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关心儿童的学习,但不一味地要求儿童学业成绩的优异,也不单纯地以成绩的高低对其进行评价,更不应以自己的意愿决定儿童的发展,把儿童真正作为独立的个体来尊重。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在兴趣、爱好、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表现,并与班主任老师定期沟通,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做到全面了解孩子。对儿童具备的优势潜能做到心中有数,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前提下,制定出符合儿童实际的发展目标,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儿童个性发展的目标。
其次,在内容上要重视品德培养。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必然促进社会的迅速发展。尤其在进人信息时代后,社会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有大量能够创新科技的主体—人,即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够创新的人,不仅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品德是良好人格形成和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培养良好品德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特征,而健康的人格特征又会成为人际交往的有利保障。因此,家长必须将品德培养纳入到家庭教育的内容中去。在培养儿童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时,要特别重视对儿童修身做人的培养,帮助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要重视儿童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儿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沟通的技巧。
尽管先秦诸子百家典籍中的“文学”,实际上只是泛指文化学术的,但在追求至真、至善、至情、至理、至性的文学内容时,从来也未排斥其中“会集众彩以成锦绣,合集众字以成辞义”这种文彩错画之美所体现的形式美。孔子就曾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论语·颜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又说:“言以足志,文以足信”,“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信,辞欲巧”(《礼记·表记》)等等,都主张质文并茂,质文并美。故先秦文学无论是质还是文,普遍都蕴涵着美的无穷魅力。
就“文”而言,包括语言美、结构美、修辞美、风格美。从语言来看,《尚书》估屈聱牙,《春秋》凝练含蓄,《左传》委婉典美,《国语》平实自然,《战国策》辩丽横肆,不一而足;从结构来看,《诗经》回环往复、舒卷徐缓,《离骚》长短自由、新鲜生动,《庄子》恣肆、跌宕跳跃,《孟子》大气磅礴、严谨细密,《荀子》意脉贯通、条达舒畅,给人以无尽的艺术享受;从修辞来看,《诗经》《离骚》的比兴,《庄子》的夸张,《孟子》的譬喻,《荀子》的层递……收到化平凡为神奇的美学效果;从风格来看,《诗经》朴素自然而温柔敦厚,《离骚》瑰丽哀婉而悲壮蕴藉,《孟子》刚正不阿而气势浩然,《庄子》奇丽诡谲而飘逸逍遥等等。
就“质”而言,包括形象美、人物美、哲理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文化美等等。美的形象、美的人物,如神话中的英雄,《离骚》中的抒情主人公;美的情感、美的思想,如儒家散文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道家散文中无功、无名、无己的自由品格;美的哲理,如《孟子》中的“五十步笑百步”的譬喻,《庄子》中的庄周梦蝶的人生;美的意境,如《诗经·蒹葭》凄迷恍惚、耐人寻味之境,《离骚》飘逸深邃之境,《庄子》瑰玮諔诡之境;美的文化,如神话中的图腾文化,《诗经》中的民俗文化,《左传》中的礼节文化……总之,先秦文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因素,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从而也就承载了强烈的审美教育功能。
三、先秦文学教育功能实现的途径
先秦文学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来实现。
三代学校教育已具有丰富的内容,其中诗、书、礼、乐是重点。据《礼记·王制》记载:“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公卿大夫、元土之适子,国之峻选,皆造焉。”之后,学校教育有官学和私学之分。就官学而言,周代有中央王朝和诸侯办的国学以及地方办的乡学,都以传授儒学经典为业,以诗、书、礼、乐、射、数等为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受业最后走向仕途。春秋战国时,私学兴盛,孔子、孟子等都曾私人聚徒讲学。孔子收集、整理、删定“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其中《诗经》成为孔子最好的宣扬和实现修身养性、治国经邦之道的教材。家庭教育,也是文学教育功能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孔子教育儿子孔鲤学“礼”时,曾多次训诫儿子要学《诗》,他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将《诗经》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读本,通过对《诗经》的教授学习,达到其政治、道德等教育目的。可以说,先秦文学的政治、道德等功利性教育功能,主要就是通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来实现的。
另外,先秦文学的教育功能还可以通过大众的文学传播与接受如观乐、赋诗等方式,在乐舞、外交等活动中自觉不自觉地得以实现。这是先秦文学教育功能实现的最普遍的一条途径。先秦的各个阶层,常常通过这种社会教育的途径接受文学的教育。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季札观乐”的史实,因为诗、乐不分,因而季札观乐也就包含了观诗。当季札听了《郑》乐,评论说:“美哉,其细己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乎?”听了《陈》乐,评论说:“国无主,其能久乎?”听了《齐》乐,评论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在观的过程中,季札一方面获得的是蕴涵在作品中的可以鉴往知来、有助于政治修明和风俗净化的社会政治道德等教育,另一方面,获得的是蕴涵在作品中的情感与审美教育。又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郑国子展等七位大夫在郑国国君为晋国大夫赵文子举行的外交宴会上赋诗言志的例子,子展等七位大夫采用赋《诗》的方式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他们对来宾的情感和态度,在接受、领悟《诗》所蕴涵的思想意蕴的同时,还对诗歌原作进行了创造和发挥,这是春秋时期盛行的一种偏于实际应用的文学接受方式,先秦文学的教育功能通过这一方式得以发挥与实现。
四、先秦文学教育功能的特点
首先,先秦文学教育功能观的意识非常强烈,先秦文人、文学创作与文学接受或鉴赏都相当注重文学的教育功能价值,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学教育功能观的基础。
其次,先秦文学教育功能的内容丰富而复杂。先秦文学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先秦文学与政治、社会、文化的关系至为密切,先秦的文学教育实际就是社会政治文化的教育,很难独立存在。
再次,先秦文学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乐舞、外交等社会活动,在侧重鉴赏(观乐)与实践(赋诗)中得以实现。并在文学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接受,从而开创了包括培养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内的语文文学教育传统。
最后,从先秦文学教育功能内容的体现来看,先秦文学教育功能的价值取向包括政治道德等功利性价值和情感等审美性价值两个主要方面。功利性价值取向关注文学教育的有用和无用,这种价值取向是社会赋予的。审美性价值取向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文学教育内部所蕴涵的,是自主建立的。文学教育只有达到功利性价值与审美性价值相融合时,才能实现其真正的教育功能与价值。但是,先秦时期的人们对文学的情感、审美的价值把握,是完全建立在对文学的政治道德等功利价值的评判的基础上的,审美性的功能价值往往附庸于功利价值之中,所以先秦文学的教育功能具有明显而强烈的附庸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