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25: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种植扶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农业产业化扶贫是贫困落后地区农民脱贫的关键
我市是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但是农业资源不是最贫乏的,德保、那坡、田林、隆林都有不错的资源,可以种植大面积的耐旱粮食、饲草和耐旱的中草药,既保护土地植被又可以产生很大的经济收入。现在一些被认为贫困的地区其实并不完全是资源贫困,而是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是生产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低造成了这些地区的经济落后。所以产业扶贫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国家的扶贫投资主要通过国家各级政府的扶贫机构,把扶贫资金投入到到贫困地区的家庭或企业中。从我们目前的情况看,分散使用国家扶贫资金的结果是贫困地区依然贫困,经济落后地区依然落后。许多具有市场潜力、具有市场效益的农业项目,没有得到规模化发展、推动农民增收所需要的资本金,没有得到国家产业化扶贫投资的有力扶持。
农业产业化扶贫投资是脱贫的关键。农业产业化扶贫投资就是要解决贫困地区农业产业链中缺口所需要的资本金问题,对现行农业扶贫投资模式进行调整,可以改变当前只有单一部门投入的劣势,可以整合农业、畜牧等部门的资源优势,让扶贫资金可以发挥更大优势,符合市场竞争规律,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财政政策,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二、农业部门在农业产业化扶贫工作中做了有益的尝试
1、以"农家课堂"为主的人力资源开发,扶优扶贫。"农家课堂"是开展农村主体的精英培训,通过"以一传十、以十传百"的培训,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宣传、培训交流和效益吸引等手段,促进集群技术模式的普及和推广,发挥规模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通过各土专家演示与农艺师现场解说结合,并充分利用现场不同生长期作物资源及学员的现场培训操作,作为一个新型农民培训的亮点,体现在"多、快、好、省、土、灵、特"几个优势(一是"多",师资来源多样,有效解决定点"农家课堂"的教学资源不足、教学面狭窄等问题;二是"快",巡回教学快速便捷高效,同样的授课内容相对以往形式可大量减少授课时间;三是"好",直接到农户家中、田间现场授课,减少环节,效果更好;四是"省",有效降低了农民学习成本;五是"土",授课老师主要是土专家、土洋结合教,授课语言主要是本地土话方言,群众感觉亲切易学,授课教材多是经过专家充实过的"土经验"、"土教材",更适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六是"灵",可以根据不同地方、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时期和当地农民朋友的不同需求灵活安排授课,真正实现"地头有问题地头解决";七是"特",充分体现农业种植业培训在农村培训中的重要特殊地位,进一步转变农业干部作风,增强为"三农"服务责任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培养大批技术型农村人才,引导大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农村与农民群众相结合,实现传统农业基础与现代农业接轨,促进科技型、开发型高效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建基地、兴龙头、拓市场,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
2、在推广实用农业技术中,强化科技扶贫。在当前形势下,以科技为动力、为切入点,是实现先进生产力作用、先进文化带动作用,落实广大人民利益的有效方式。通过科技发挥作用,使农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渐转变,是农村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年来,我农业部门综合"优粮优经""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等先进适用技术进行配套试验示范,推广生态富民"百千万"工程、小蚕共育、应急粮食试验示范、烟稻轮作、油菜+中稻、猪+沼+果+灯+鱼,茶叶综合化工开发、特色立体农业种养、农作物"三避"技术应用示范推广、水稻、玉米、马铃薯免耕技术、中草药gap技术应用与推广、高山玉米高产示范栽培等农业实用综合技术,优先解决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延伸产业链等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实施"十个百万亩工程",并围绕关键技术进行配套集成,形成简便易行的标准化的成套实用技术,以优势区域为基地开展技术组装、示范和推广,推动科技资源向优势区域集中,为右江河谷和两翼山区农业产业调整及农民增产增收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3、在发展中不断改进**农业产业化开发建设思路。从2008年起,**将全力抓好"123456",即重点"构建一轴两翼特色农业产业带,研究好三条发展路子,优化四业并举,深入建设五个基地,提升六大龙头",不断强化农业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此工作思路不仅着眼于面上的产业化发展,还将继续紧跟产业扶贫的思路,捉紧壮大和发展,以面上的发展带动整村推进式扶贫的发展。
三、农业部门在扶贫工作中不可替代作用
1、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能改变,拓展扶贫空间必须加强农业。
**农村人口众多,占总人口94%左右,农户收入仍然是"四为主"的格局,即农户收入仍然以家庭经营为主,占全年总收入的67%;家庭经营收入仍然以农业收入为主,占家庭经营收入的65%;农业收入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占农业收入的78%;种植业收入仍然以粮食为主,占种植业的70%。滞留在农村的农村人口仍以农业的主,因此,农业种植业的基础地位不可能改变,农村扶贫工作中,农业产业发展仍是基础。
从**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目前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市场型、科技型农业转化的阶段,处于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阶段。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型农业转变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解决办法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需要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创新,把当前分散的扶贫项目、个别行为转化为依托农村科技大户和农村行业协会,通过农业部门的技术引导盘活现有农村资源,并兴办农村龙头基地、协会、企业等,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潜能,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2、种植业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通过深入实施"十个百万亩工程"推动全市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全市2008年将新增水果15万亩、甘蔗10万亩、茶叶2万亩、桑蚕5万亩、剑麻达到20万亩、木薯达到10万亩,优势产业调整优化面积35万亩,新增产值3.9亿元。另外,大力推广良种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节本增收0.42亿元。两项预计促农人均增收140元,超过2008年预计农民人均增收的42%。而且,农业部门集中了大量的技术基础,一大批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农艺师是农村最信任的技术致富带头人,他们与农村群众关系密切,其中不少人是扶贫开发工作的先头部队,是扶贫战线上的中坚力量。因此,农业种植业还将是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仍需要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
(一)工作目标任务。在2010年的工作中,我办将继续扎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认真学习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把中央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加强作风纪律建设,强化责任心、事业感;三是继续抓好2009年度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工作任务的完成及龙门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试点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年内组织完成县级验收;四是继续抓好150万元的贫困地区农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五是继续抓好小额信贷工作;六是做好2009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加大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力度,强化引导性培训,用活用好资金,积极向上争取2010年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七是积极向上争取产业扶贫项目;八是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实施好*地区扶贫综合片区开发项目和*乡岩北村“中间村”建设示范点项目的实施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充分发挥好扶贫办的职能作用;九是扎实抓好我县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等社会扶贫工作;十是扎实抓好2010年实施的九个千推村的项目规划,按时上报2010年我县千村项目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十一是超前谋划,科学合理的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项目规划编制工作。十二是完成好县委、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围绕工作重点,抓好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工作。按照中央、省、州的要求,坚持以贫困户为基础,以贫困村为单元,切实搞好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工作。一集中财力,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扶贫资金的整合,保证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贫困群众长期受益,贫困村稳定脱贫。二是围绕“866”建设目标,项目到村,扶持到户。坚持建设项目直接安排到自然村或村民小组,扶持资金进村入户,扶持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建设什么的原则,扶持资金优先保证安居房、人畜饮水、入户通电、沼气池、节能灶、卫生厕、卫生厩、基本农田地及水利设施、产业发展等关系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条件的建设项目。三是依靠群众,民主决策,形成合力。农民群众是受益主体,同时也是参与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群众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作用,在确定扶持对象、扶持内容、项目实施及后续管理等方面,发动农户主动参与,重大事项由村民自主决策;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向社会公告、公示,项目确定后,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通过投工投劳等方式搞好建设。四是及早部署,及早掀起“866”建设。计划早下达,资金早安排、项目早实施,抓住农闲时节,掀起“866”建设,2010年5月30日前完成农户8个有建设项目,2010年11月30日前全面完成“866”项目建设任务。
2、推进产业化扶贫,拓宽贫困农民增收渠道。从特色经济林果着手,大力发展核桃、冬桃、花椒、优质石榴、茶叶等经济林果,努力形成“引龙头、建基地、带农户、城乡联动”的产业化扶贫之路,有效拓宽贫困地区农民增收渠道,促进新农村建设。抓实财政扶贫资金产业发展项目:一是积极向上级争取财政资金扶持,按照各乡镇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整体协调,推进产业发展。二是扶持种植大户规模化种植,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周围农户发展特色经济林果,逐步建立起具有规模的特色经济林果种植生产基地。三是抓好实用技术培训。一方面依托科技部门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搞好培训,做好服务;另一方面培养一批熟练掌握种植和管理技术的大户,以点带面,带动特色经济林果规模化发展。四是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为种植户提供配套服务。一方面通过龙头企业规模大、实力强,研究市场,分析市场信息,将准确的市场信息传递给农户,并按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加工、销售产品,并提供技术、物资、设备等配套服务,推动种植业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是信贷资金贴息扶持,力争每年都有两三个企业享受到财政贴息贷款扶持。
3、培训新型农民,加大贫困乡村劳务输出力度。积极稳妥地扩大贫困地区劳务输出,不仅是目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也是促进贫困地区群众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提高劳动技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2010年新型农民培训主要抓两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对劳动者素质的培训,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和公民道德规范培训。二积极探索劳务输出的新途径。坚持就近转移与跨区域转移相结合,常年转移与季节性转移相结合,走政府引导,市场调节,自愿输出的路子,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广开就业渠道,组织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合理有序流动。
4、推进小额信贷扶贫,拓宽资金使用覆盖面。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办法,确保小额信贷资金安全运行,取得效益。对小额信贷还款率低的地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找准问题加以解决。积极探索小额信贷扶贫支持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新模式,积极探索小额信贷扶贫促进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的新方法,努力拓展资金使用的覆盖面,使小额信贷扶贫在新时期的扶贫开发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5、不断探索“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扶贫模式,着力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创新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一是在互助小组中构建常规的技术交流推广协会,广泛吸收种植、养殖大户的现有技术和已被运用成熟的引进技术,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贷款户的一些短、平、快、实的项目,并努力把协会建在产业链上,产业链联在入互的农户上,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使互助资金成为中介服务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二是把互助资金试点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民主管理互助资金,逐渐增强村民民主自治意识和诚信意识,增进农户之间的沟通理解,形成互助合作、协同共进的和谐氛围,推进村民自治。三是把互助资金试点与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相结合。通过互助资金贷款用途调控,重点向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倾斜,进一步扶持泡核桃、蚕桑、冬桃、黄金梨、生态茶种植户和肉牛、黑山羊、生猪养殖户,使互助资金成为推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四是不断完善“互助资金”的运作机制,加强管理、健全机构、明确责任、规范操作程序、强化资金管理、做好监测评估、完善奖惩措施。五是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扶持,努力扩大试点面,进一步加快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6、广泛深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继续推进定点挂钩扶贫、对口帮扶工作。按照县委、政府关于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和挂钩包村工作的相关要求,实施好全县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和县级各单位挂钩包村工作。通过社会扶贫的广泛开展,把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勤俭持家、奋发努力、热爱劳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脱贫致富路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千方百计促进贫困人口增加收入。通过努力,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局面。
延边州委、州政府聚焦目标,高位推动,精心谋划,压实责任,强化督导,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五年来,延边州共落实各类扶贫项目1660个,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8.8亿元,全州有近19.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37%下降到2015年的13.3%。
一排排整齐的房屋,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照亮了夜幕中和龙市南坪镇龙渊村村民们回家的路,也照亮了村民的新生活。
“生活改变太多了!自从政府征用了2公顷地,大部分的征地补贴给了我们。然后村里用剩余的补贴进行信用放贷,每年给我们分红、交医保等,现在的日子过得舒坦。”提到脱贫致富,敦化市江南镇下石村村民杨臣满脸幸福。
龙井市扶贫办选定龙井海兰江牧业有限公司作为入股企业,购置优质延边黄牛630头,分配给农户贫困户,贫困农户以黄牛为资本入股企业,并由企业统一饲养,每年为项目涉及贫困农户发放效益分红。
……
这样一桩桩新鲜事,最近五年在延边大地精彩上演,从未间断过。
这样一幅幅幸福画卷背后,是延边州各级党委政府用扶贫画笔书写出的满意答卷。
强化组织协调积极开展定点扶贫
“十二五”以来,延边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其作为全州重点民生实事,出台了《延边州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方案》,先后编制了《延边高寒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延边州以工代赈建设“十二五”规划》,建立了全州以工代赈和扶贫产业项目库,确保全州扶贫开发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以两办文件印发了《2012-2015年延边州定点扶贫工作方案》,提出了帮扶目标,明确了帮扶任务,定点扶贫工作覆盖了列入“十二五”整村推进计划的所有贫困村。
全州有4个中直单位、88个省直单位、124个州直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各县(市)也制定了本级定点扶贫方案。2014年,又组织71个州直单位开展“联县帮乡驻村”主题实践活动,开展驻村帮扶,县(市)直单位也组织了驻村帮扶,全州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据统计,五年间,中、省、州直属单位共投入帮扶资金1亿多元,捐助物资折合人民币3000多万元。
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汪清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2016年黑木耳产量5.5亿袋、2.75万吨,从业户数11261户,实现产值16.5亿元,菌农收益逐步提高。
延边州将扶贫开发与农村主导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突出特色,提高品质,创建品牌,增加效益。在全州实施了具有延边特色的10亿袋木耳、10万亩中药材、万吨烟叶、50万头黄牛、20万亩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工程,取得可喜成果。据统计,目前,全州地栽木耳达到12亿袋,带动种植户2.5万户;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561公顷,带动种植户2.2万户;黄牛达到56.7万头,规模以上养殖户8113户;种植烟草5068公顷,带动种植户1.5万户。
延边州在4个重点县的扶贫产业发展上各有侧重。汪清县除实施木耳大县(5.5亿袋),还实施了10万头黄牛建设工程;安图县实施了建设药材大县工程;和龙、龙井实施了建设10万亩绿色有机水稻工程。通过这些产业工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深化改革创新实现三方多赢局面
延边地区贫困人口中老龄人口和病残人口所占比重比较高,达到65%以上,这部分人大多丧失了劳动能力。同时,一些扶贫产业项目也不适合单人单户分散经营。针对这一情况,延边州尝试了委托经营、合作经营、股份制经营等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吉林省雪山N貂养殖有限公司与和龙市福洞镇合作,与福洞镇475户贫困户、1055人签订了300万元的扶贫委托经营资金,新成立种貂养殖示范基地,无偿提供种貂1000只和饲料供应,并派专业人员进行防疫等。采用“公司+协会+合作社”的产业模式,着重帮助镇内贫困户脱贫,逐步推广以貂厂为主,各类合作社养殖厂为辅,辐射广大农户的产业模式,无偿提供优良种貂、饲料、技术服务,实行保值收购,自担市场风险,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公司每年拿出30万元作为分红金,每户年可增收630元。
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扶贫产业经营模式和资金使用方式,贫困户实现了稳定增收,经营实体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并扩展了业务,并促进了全州农村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呈现出贫困户、经营实体和产业建设多赢的局面。
以工代赈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乡间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路旁的鲜花争奇斗艳,村中的农舍排列整齐,太阳能路灯亭亭玉立,健身广场器材闪亮。图们市月晴镇水口村一年四季风景如画。
从前,图们市月晴镇水口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很差,2010年,在有关部门协助及村主任带领下,筹措640万元资金在村内实施了小河流域整治、饮水管网改造、排水渠修缮、村内道路硬化、住房改造等工程;现在村内道路硬化率和住房砖瓦化率达到100%;新建230平方米村部暨党群活动室、农家书屋,架设太阳能路灯41盏、修建艺术栅栏、朝鲜族风格观光凉亭等。同时加大村容整治建设,新建垃圾堆放点8处,购置了垃圾清运车2台,种植云杉、花卉等植物1.2万株。此举措因地制宜为水口村设计了一个起点高效果好的村庄建设规划。水口村成功申报全国美丽乡村试点,获得了“全国美丽乡村”称誉。
“十二五”以来,延边州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加强了村屯绿化、亮化和环境提升工作。自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以来,全州农村特别是重点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有了巨大改观,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
延边州还实施以工代赈项目469个,落实以工代赈资金38629万元。修建河堤73380米,拦河坝13座,灌溉渠道51285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4.5平方公里;修建乡村道路588.8公里、桥梁57座;修建围栏5450米;打井引泉101处,解决了45762人和20246头大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泥草房和危旧房改造59886户,占农业总户数的23.1%。
完善建档立卡打好精准扶贫基础
一、做到精准扶贫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挖掘产业特色,做到"一村一法""一户一策"。
1、按照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意愿,我乡红卡户90户已全部自愿申请加入市金融产业合作组织,以入股合作社的方式参与地方金融机构资本经营,实现稳定、高效增收的目的。
2、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依托我乡招商帮扶企业XX菌草公司,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带动我乡XX村、XX村和XX村三个村的贫困户发展食用菌种植,实行贫困户统一种植和分户种植相结合,把36户红卡户全部吸收到合作社,并要求专业合作社与所有入股的贫困户签订《贫困户入股协议书》,专业合作社确保每户入股的贫困户每年的收益达到股本金的10%以上,让贫困户增收致富;
3、XX村、XX村和上寨村利用自身资源条件,发展“水里养鱼、水面养鸭、山里养鸡”的立体养殖基地,将部分贫困户吸收到合作社,实现贫困户增收致富
4、XX村利用山场计划种植30亩猕猴桃,于2015年8月成立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吸收村里14户红卡户和11户蓝卡户加入合作社,让贫困户增收致富。
二、做到精准扶贫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结合,突出做好农村安居工程,实现“不让一户农户居住在危旧土坯房里奔小康”。
1、经过前期摸底调查,初步核定全乡现有危旧土坯房399栋,其中新建户267户,维修户132户(XX村新建户25户,维修户18户)。现在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具体数据以调查核实为准。
2、将农村安居工程与移民搬迁有机结合,着力打造洲背、XX、XX等移民点建设。
三、做到精准扶贫与文化扶贫相结合,创新文化扶贫“主阵地、主内涵、主力军、主旋律、主渠道”五种模式,展开了湘赣边陲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1、深度挖掘客家文化,改编为具有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和山歌对唱等艺术作品。传承与保护畲族文化,对XX村畲族民居进行了统一改造,新建了畲族文化活动中心和象征畲族的巨型凤凰雕塑,彰显畲族特色文化魅力,为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奠定了基础。
2、邀请本市知名艺术团体来表演交流,鼓励民间艺术团主动走出去演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根据群众意愿,组织农民进行沼气池建设、奈李、猕猴桃种植与管理等方面的专题学习培训。
1月15日,安顺农村金融信用市授牌仪式暨全省农村信用工程精准扶贫推进大会在安顺召开,安顺获得了“贵州省农村金融信用市”称号,成为贵州省第一个也是全国第一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这标志着贵州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推进精准扶贫取得新进展。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省已创建信用组85039个,信用村10277个,信用乡镇757个,信用县19个、信用市1个。
省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宋锐认为,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水平,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支持了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密切了干群关系,在推进诚信贵州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精准滴灌
畅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1月13日,一场以“春归金融・服务情暖”为主题的金融服务活动在剑河县农村信用联社门口举行。活动向广大群众传授相关金融知识及农信社的金融服务内容,其中一项“特惠贷”服务内容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咨询。
“上个月政府送了我18只羊,我准备再贷款几万元来扩大规模。”前来申请“特惠贷”的革东镇宝贡屯村支书刘永伦说,现在国家有这个优惠政策,作为村支书,想通过贷款把产业发展壮大,吸引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家创业。
刘永伦所申请的“特惠贷”,是贵州去年10月以来在全省推出的一款专门为农村贫困农户量身定做的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农村信用社向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中有贷款意愿、有创收增收项目、有创业就业潜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农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除担保抵押、扶贫贴息支持、县级风险补偿”的特惠金融信用贷款。
当前,农村处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基础设施欠账多、需要补齐的短板多、以农户为主体的项目发展资金需求多。但农民“贷款难”和金融机构“难贷款”一度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瓶颈。如何畅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引导资金流向农村,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成为考验各级政府决策智慧的一大课题。其中,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精准扶贫成为破解这一瓶颈的“金钥匙”。
一方面,贵州让信用评级“联姻”精准扶贫,与全省贫困农户建档立卡结合起来,实施对症下药、精准滴灌。在全省扶贫建档立卡的205万户贫困农户中,目前已对150.26万户农户建立了信贷档案,评定信用农户144.66万户,授信金额529.61亿元,对52.29万贫困农户提供了贷款支持,贷款余额177.71亿元。
另一方面,省农信社充分发挥机构网点遍及城乡、贴近农村农民的优势,推动金融服务向村延伸,广泛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在全省铺设“村村通”金融服务点18058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为农户提供“不出村、低成本、低风险”基础金融服务。
在农村信用工程脱贫攻坚过程中,省农信社发挥了金融主渠道和主力军作用。
数据显示,10年来,全省90%以上的农业贷款、96%以上的农户贷款、40%以上的个体及小微贷款和70%以上的妇女创业贷款均由省农信社发放。
创新方式
全力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走进普定县城关镇陇财村沙湾农业大观园,清澈见底的小河缓缓地流过村寨,滋润着两边连片成垄的蔬菜地和葡萄园,一栋栋新建的民居错落有致,平整的进村大道直通休闲广场。
近年来,陇财村通过“信合联村发展”行动和金融扶贫的支持,全村建档农户846户,评级户数721户,授信总额达2340万元,为全村发展特色种植业提供了金融支撑。
目前,沙湾农业大观园先后引进贵州兴茂祥生态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合作社入驻,已发展紫王葡萄、红不软桃等精品水果种植5000余亩。全村人均纯收入由3013年的3500元跃升至现在的6200元。
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产业扶贫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但同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对此,贵州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围绕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为农业“接二连三”提供金融服务。目前,全省累计支持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企业683家,贷款余额23亿元,65个农业园区贷款余额94亿元,发放龙头企业贷款21亿元、种植大户贷款115亿元,家庭农场贷款5.5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5亿元。
除了支持产业发展,贵州还针对贫困农户的特点,及时调整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有针对性地为农户开发读书、医疗、买房(建房)等系列信贷产品。大学直通车贷款业务累计支持1.8万名贫困家庭子女园大学梦;妇女创业贷为农村妇女干事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为重点,累计投放农村建房贷款225亿元,惠及农户79万户;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39亿元,惠及农户16万户,等等。
针对农户金融知识匮乏现状,省农信社在贵州创新举办“金融夜校”,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各地结合实际,探索了系列卓有成效的金融扶贫模式。
安顺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银政干部互派挂职工作,通过银政携手,实现了人民群众得实惠、信用联社得市场、党委政府得民心的“三赢”局面。
德江县作为全省唯一的农村金融改革试验试点县,以园区企业“三品三表”(人品、产品、抵押品和电表、水表、财务报表)信用考核为核心,以人行建立的“三品三表”征信系统为平台,将企业信用按照“三品三表”六项具体的指标进行量化,金融机构运用企业“三品三表”信用考核结果,向企业发放贷款支持企业修建厂房、采购设备、扩大经营,为全省精准扶贫、金融扶贫探出了路子,做出了示范。
与时俱进
打造农村信用工程“升级版”
全省农村信用工程精准扶贫推进大会强调,“十三五”时期,农村信用工程要在补短板中抢抓机遇,调动更多资金精准投放到扶贫开发中,切实带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下一步,贵州将深入推进信用村组、信用乡镇、信用县(区)、信用市(州)创建活动,到2020年,力争全省信用乡镇覆盖面达到70%以上,农村金融信用县达到60%以上,贫困农户信用评级实现全覆盖。
副省长刘远坤表示,各地要聚焦脱贫内生动力,充分发挥金融扶贫潜力,把信用贷款更多投向畜、茶、药、菜、果等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村信用工程成为扶贫对象的“钱袋子”。
与此同时,各金融机构也展现出极大的热情。
未来五年,贵州农信将累计投入涉农资金3000亿元以上,其中,将投入“特惠贷”专项资金600亿元以上,新创建信用县市20个以上,总数达到40个以上,实现农村信用险达到60%以上。
省农发行承诺投放扶贫贷款规模力争不低于1500亿元,重点支持异地扶贫搬迁、光伏扶贫、旅游扶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他急需的开放性扶贫项目。
国开行将向贵州扶贫攻坚重点领域提供融资规模1000亿元,从以前仅针对产业扶贫进行合作,拓宽到异地扶贫搬迁、农村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培训,涉及到扶贫开发欠账多、资金缺口大、急需融资的几大重点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致力于大规模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减少到现在的5 575万,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进入21世纪后,产业扶贫逐渐成为政府反贫工作重点,扶贫方式由传统的救济型向开发式转变。产业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贫困地区特有的资源优势,通过发展地方产业,促进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方式。产业扶贫可以为贫困地区注入造血机能,唤起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自觉性和能力,对于改变欠发达地区的“久扶不脱贫”现象有显著效果。
贫困人口的参与是产业扶贫效果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或是农民参与热情不高、参与程度低、参与渠道受阻的原因,导致产业扶贫无法真正解决农民贫困和农村发展的问题。山西省是我国扶贫开发重点省,21个县被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连片特困地区,本文以地处吕梁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的S村为案例,分析农民参与扶贫的内外条件、农民参与的现状及原因,提出推动农民积极参与扶贫产业的思路。
一、农民的参与条件
产业扶贫中的农民参与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指的是农村的气候、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口数量的情况。外部条件主要指扶贫政策支持、个人和社会团体的帮助情况。内外条件共同作用,潜在影响着S村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实践。
(一)农民参与的内部条件
S村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内,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0亩,林地面积400亩。该村属于高寒沙石山区,平均海拔1 600米,无霜期一百天左右,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多,气候湿润,牧坡广阔,水草肥沃、适宜牛和羊的牧养和马铃薯、藜麦等作物的生长,其主导产业是种植业、养殖业。全村总人口280人,有低保户25户。由于土地沙漠化严重,传统种植的农作物产量低,年人均收入偏低,村民的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本村距离县城五十多公里,长年外出打工或者在城镇定居人数为二百人左右,村内剩余人口约为八十人,其中具备劳动能力的人不足六十人。一直以来当地村民靠传统的救济式扶贫只能起到暂时性缓贫作用,返贫率较高。致富渠道的阻塞使得当地村民生活较为单一,思想观念保守,参与理念和实践处于一种待激发的状态。
(二)农民参与的外部环境
从2013年开始,加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推动全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在贫困地区启动实施了“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百企”主要指以山西省属国有企业为龙头,包括中央驻晋企业、市属国有企业、省内民营骨干企业以及省外企业在内的各级各类规模以上企业。“千村”主要指以吕梁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县为重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 300元的贫困村[1],S村在此范围内。2014―2016年间,当地县政府发挥企业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优势,充分利用该村土地、气候等资源,开展并实施了3个产业扶贫项目,分别是藜麦种植项目、优质绒山羊养殖项目、高科技温室大棚项目,资金累计投入六百余万元。组织当地村民专业技能培训3次,吸收农村闲散劳动力约五十人,扩大了村民收入来源。除此之外,由市、?h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组成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对该村定点帮扶,有明确到户的帮扶责任人。工作队为当地村民争取扶贫产业项目,争取和提供资金支持,制定脱贫计划,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活动。由于该村扶贫工作比较突出,经常有上级领导来考察工作,以及媒体、记者的采访报道。扶贫产业和社会团体、个人的介入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农民传统的参与观念,为农民参与创造了条件,改变了过去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习惯,影响着农民的参与实践。
二、农民参与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产业扶贫虽然在S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地村民参与情况并不乐观。首先,S村“空心化”严重,扶贫产业缺乏足够劳动力。其次,S村“熟人社会”的瓦解导致农民合作困难,缺乏参与热情。在此背景下,农民能够参与扶贫产业中来本身已经“尤为可贵”,但现行的产业扶贫模式中,农民参与程度较低,难以获得一定力度的支持。当地村干部“人情扶贫”,进一步阻塞了农民的参与渠道。
(一)农村空心化导致产业扶贫缺乏足够劳动力,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农民是农村发展产业的主体,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直接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水平与效益。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需要大量劳动力,农村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都进城务工,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十二五”期间,山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年工资性收入由2010年的1 081.6元增加到2015年的2 662.62元,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①S村剩余劳动力不足六十人,而且呈现出老龄化、女性化的特点,部分耕地抛荒。与传统农业相比,发展特色扶贫产业投入较多、见效时间较长、市场风险较大,形成一定的规模才有效益。劳动力的缺乏使得当地村民只能选择发展一些小规模的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以带动整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熟人社会”的瓦解导致农民合作困难,缺乏参与热情
认为,传统的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处于这种社会类型中的主体有着较强的集体认同感和自我认同感,容易达成集体内部的共识和做出符合群体利益要求的一致性决定[2]。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生产、生活范围日益扩大,农民之间的观念差异也随之增大,村庄出现了与之前熟人社会大不相同的逻辑。农民对村庄的主体感逐步丧失,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维持生计”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行为准则[3],“熟人社会”的瓦解使得农民之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难。与农民以往接受的救济式扶贫不同,产业扶贫以市场为导向,所以它的市场风险也需要企业和农民共同承担,所以在面对有风险又陌生的扶贫项目时,个体农民在理性指导下谋取个人利益,缺乏参与热情。2014年,当地村干部和种植能人争取到一个藜麦种植项目,但由于近些年村民们共同合作的机会减少,集体意识减退,该项目推进较慢。加上过去的救济式扶贫使他们养成了一种“等靠要”的懒惰习惯,头一年项目开展的并不顺利。第二年,由于第一批种植藜麦的村民尝到了甜头,其他村民才逐渐有了参与热情。
(三)扶贫项目运作模式脱嵌于村庄导致农民参与程度低
在山西省农村地区,产业扶贫项目主要以“农民+企业”或“农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运作。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民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将农民与龙头企业组成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可以帮助农民抵御个人、单个家庭进入市场的风险,帮助解决农民合作困难的问题,政府也能从面对一个个百姓的细碎工作中解脱出来,减轻工作压力。
S村由于集体经济力量薄弱,没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项目以“农民+企业”的模式运作。调查中发现,为了尽快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县、乡级政府将扶贫资金、土地等公共资源投入与村庄社会相脱嵌的“龙头企业”后,只负责项目“落地”,忽视了农民在项目中的参与程度。2015年,县政府和一所中央驻晋企业共同出资五百多万元在S村建设一座占地四千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村民们接受了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温室大棚中负责种苗培育工作,每人每天劳务费80元。虽然该项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是农民在此项目中只是一个“打工者”的角色,参与程度低,他们并没有掌握市场资源、技术资源、产品资源,在产业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对企业依赖性强。这种低参与度的产业扶贫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农民很难获得一定力度的扶贫支持,造成了“扶富不扶贫”的现象,违背了产业扶贫精准化的初衷。
(四)村干部“人情扶贫”导致农民参与渠道受阻
在S村,村干部推荐参观的产业扶贫项目“看起来很美好”,但通过走访当地村民后发现,有村干部的家庭,参与扶贫项目的比例较大,而参与该项目中的贫困户并不多。村民们说:“上面的好政策,下来就变了样”,他们对这种“人情扶贫”现象也很无奈,当扶贫项目由省、市、县、乡各级政府一步步推进到村一级时,村干部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对项目进行变通,通过自身参与分配的优势和权力,使扶贫项目向自身家庭倾斜,造成项目实施不公平,阻塞了贫困农民的参与渠道,阻碍了他们摆脱贫困,进而导致农民对村干部缺乏信任,不利于后续产业项目的开展。
三、推动农民积极参与产业扶贫的思路
农民参与产业扶贫是一种社会行为,农民的参与态度和行为与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相关联。政府作为扶贫产业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应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协调农民之间、农民与企业之间、农民与村干部、政府之间的关系,推动产业扶贫深入发展。
(一)突破村庄边界,实行连片扶贫开发建设
像S村这种剩余劳动力较少、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光靠一个村的力量无法将产业做大做强,县、乡级政府必须突破村庄边界,打破区域壁垒,实施跨乡镇、跨村组连片扶贫开发建设,实现协同发展。通过对原有的小型种植项目进行整合,改造中低产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增加扶贫产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这样不仅能解决S村的发展问题,也同时带动了周边其他农村、乡镇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但农民有清晰的边界意识,这是当前连片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农村的社会关系结构是差序格局,农民以自己的亲疏远近来划分人际格局,农民在寻求帮助时,首先想到的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其次是有地缘关系的本村村民。连片开发突破了村民之间血缘、地缘的联系,需要政府对各村村民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
(二)培养农民合作意识,激发农民参与热情
农民参与扶贫产业的过程,也是合作的过程。曹锦清认为,中国农民的最大特点是“善分不善合”[4]。农民的合作能力差并不代表农民不需要合作,处于一盘散沙状态的农民,靠单打独斗无法摆脱贫困。因此,政府要帮助农民培养合作意识。首先,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相关部门应多组织一些电影放映活动、流动舞台车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建设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文化场所,让农民通过参加文化活动来增进感情、促进彼此之间信任,信任是农民合作的心理基础。其次,加强文化教育和宣传,培养农民的诚信意识、法律意识。诚信意识有利于克服农民的个人算计行为,减少合作的成本;法律意识的形成可以帮助农民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利益,增加农民参与合作的可能性。最后,“身贫好扶,心贫难治”,农民自身应逐渐改正“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自己在扶贫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合作,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完善农民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转变扶贫项目考核重点
农民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由于话语权和地位不同,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充当一种“打工者”的角色,参与程度低。这样的扶贫产业无法真正帮助他们脱贫。扶贫产业的发展应该是企业、农民双方受益,应建立一种科学可行的利益联结机制来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一方面,农民应增强法律意识,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约定农产品最低收购保护价,避免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做出与广大农民利益不一致的行为;另一方面,完善“公司+农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企业起到一个平衡和制约作用。探索以劳动力、技术、土地入股等方式,通过股份制保证入社农民的基本权益,实现经济效益和扶贫效益的平衡,使农民真正成为产业化扶?的受益者[5]。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应转变扶贫项目考核重点,重视农民的参与程度。地方政府施政动力来源于政绩,考核指标也集中于“地方GDP”和“人均收入”等经济发展指标上,忽视了农民在扶贫产业中的参与程度。所以,考核重点应由经济指标向扶贫综合成效转变,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实现社会公平”纳入考核范围。
根据《20__年__县有机产品示范县创建工作目标考核评分办法》(__工质〔20__〕32号)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切实增添措施,推动我县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创建工作,现将20__年工作总结如下。
成立由科知局局长__为组长,副局长__副组长的有机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职工会传达学习相关文件会议精神,切实推进有机示范县创建工作。
制定《__县科技扶贫帮扶方案》着力扶持壮大一批优质农牧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推广“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户”的黑山羊产业发展模式,大力支持黑山羊产业链建设,引导农户
健康有序地参与市场竞争。结合__河村产业发展基础,整合县农业局、县扶贫移民局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充分发挥科技部门优势,将该村建成科技扶贫示范村,并确立5户科技扶贫示范户,挂牌并建立科技扶贫示范户档案。
一是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成果对接会。积极参加“__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工作汇报暨成果对接会”、“__片区农业科技园区产学研对接会”,进一步深化县校、校企合作,通过项目实施,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二是加大县校合作基地建设力度,目前猕猴桃病虫害防治基地、天麻有性繁殖技
术基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是精心组织,严格项目资金管理高山农业省科技富民强县计划项目“__天麻有性繁殖及规范化种植技术示范与推广”顺利验收。
一是稳步推进县校合作和科学技术培训指导工作。结合“天麻专家大院”、“长毛兔专家大院”等技术合作载体,邀请__农业大学相关专家教授到我县开展现场指导、培训活动10次,集中培训活动5次,指导及培训种养殖户1000人次以上,推动优势农业产业发展。二是落实经费保障,帮助乡镇开展技术培训。向9个天麻种植重点乡镇划拨技术培训补助经费4万余元,由各乡镇组织天麻种植户培训天麻种植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三是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制定《__县科技扶贫帮扶方案》,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成功举办第二十届以“科技创新驱动农村发展”为主题的“科技之春”活动和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5月,在新添乡开展以“创新创业,科技惠民”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宣传。累计发放各类科普书籍5000余册,宣传资料10000余份,义务就诊400余人,免费发放药品500余盒。
一、发挥职能优势,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行动。2016年以来,通化市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目前,全市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48万人。一是建立帮扶台账,夯实转移就业基础。完善市、县、乡(镇)、行政村四级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摸清就业贫困劳动力对象的数量、年龄、培训、就业需求等各类基本信息,建立健全8552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基础台账,实行按月跟踪服务、适时更新信息的动态管理。通过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2628人;二是开展专场招聘,拓宽转移就业空间。针对贫困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通过收集企业用工信息,结合贫困人口的就业需求、就业能力等因素,沟通企业尽全力为贫困劳动力提供相关待遇和适合岗位,召开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共计12场,活动现场发放宣传材料22000份、提供各类政策咨询1230人次,为634名贫困劳动力通过岗位对接实现就业。
二、开展精准培训,实施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扶贫行动。针对农村劳动力季节特点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通化市调整培训内容,推出以“短、平、快”为主的灵活培训项目。一是选配创业致富带头人。为全市73个贫困村各选配一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建立了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档案,涉及食用菌种植、甜玉米种植等25个致富项目,有效带动贫困户284户。其中,人社与妇联系统联合开展的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效果尤为突出,选拔出项目发展前景好、带富效果明显的优秀女农产品经纪人、致富女状元16人带动作用明显;二是开展精准培训。全面实施“三年劳动者技能提升计划”,开展常态化的分类订单式培训。免费为591名贫困劳动者有针对性的开设了家政服务、面点、厨师、按摩技师等课程和免费技工教育,对具备创业条件的128名贫困劳动力开展了创业促就业培训。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三、部门协作联动,实施选点突破扶贫行动。一是借力造血,延伸脱贫工作触角。着力加强精准扶贫责任单位之间的联系,充分整合资源,将就业政策发出去、信息需求收回来,定向制定帮扶措施让贫困户能从中享受政策、转移就业、参与创业,实现政策能落实、就业有收入、创业能带动的就业扶贫工作效果。发挥678名行政村就业辅导员和妇联37个农村巾帼电商信息服务站功能,为农村贫困人员掌握技能、增收致富提供了智力支持;二是打造“劳务品牌”,发挥家庭服务业安置就业作用。通化市坚持把发展家庭服务业作为安置贫困人员就业的重要渠道,通过典型引路、选树品牌、组织技能大赛等措施,推进家政服务业向规范化、职业化发展。重点打造了“通化日盛省级家庭服务职业培训基地”、“通化巾帼家政用工规范诚信企业”,陆续培树了“北京保安”、“北京朝鲜族大嫂”、“东安赴韩劳务”、“通化绿环物业”和“通化日盛保洁工”等劳务品牌。其中,“通化日盛保洁工”劳务品牌获吉林省优秀劳务品牌称号。这些品牌的培树,极大地带动了农村诙力的就业,同时为缺乏技能的贫困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创造了就业岗位和平台。
四、搭建服务平台,实施助力返乡创业扶贫行动。通过完善服务体系、营造创业氛围、打造创业基地等举措,在政策上鼓励、资金上扶持、环境上优化,将农村就业创业脱贫工作引向深入。一是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充分发挥精准扶贫的倍增效应。全市共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18个,其中,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5个。扶持农民工企业2386户,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10213人,其中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110人;二是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创业贷款。全市共计为245名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了1700万元创业贷款,其中为29名贫困人员提供190万元创业贷款。通化县果松镇南岔村居民韩文明,因为家境贫困,多年在外打工,收益并不多,至今生活依然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当地人社部门帮助其承包了南岔村的十亩地用于种植黄烟,又由站所出面帮助办理了营业执照和《就业创业证》,就贷款发放问题与银行进行了沟通,通过实地考查,确定了项目的可行性。在与烟草收购商进行协商后,签订了有保底价格的买卖协议,在人社内部职工进行担保的前提下,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顺利发放到韩文明名下,及时解决了他创业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在发展黄烟种植事业中,不仅让韩文明的就业稳定了,还脱离了贫困,同时间接带动周边6个人就业,成为贫困劳动力返乡创业的示范典型。
关键词:农科院;科技扶贫;实践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137-02
一、江苏省农科院科技扶贫工作实践
1.科技扶贫工作不断下沉,由面上科技下乡到整村推进、做细做实。从2006年起,我院科技扶贫工作作了重大调整,确立以通过技术集成,生产一个优势产品,形成一个产业,从而达到农民致富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从以往的一市一县全面服务,下沉到一村一品单项服务,变“造势”到“做事”。
围绕整村推进,全院多管齐下,努力将工作落到实处。在组织体系上,成立了“整村推进”工作班子,以专业所或农区所为承担主体,集聚相关领域专家,明确技术负责人,派驻专业技术人员进村驻点。在项目经费安排上,院整合院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农产品安全专项和农民增收科技行动计划专项,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在督促考核上,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强化目标任务到人,工作措施到位,把产业发展状况和农民增收幅度作为考核指标。
两年来,我院确定的经济薄弱村帮扶对象已由最初的7个发展到15个,各个帮扶村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步骤已经到位,阶段性成果正在显现。我院在灌云县陡沟乡许相村实施芦蒿产业整村推进项目,芦蒿种植规模已由原来的2 000多亩扩大到目前的万亩以上,亩效益8 000元以上;该村人均纯收入也由帮扶前的2 800元增加到6 000多元。在灌云县南岗乡岗北村实施生态养鸡项目,生态养鸡规模迅速扩大到16.5万只,农户增收23万余元。我院淮阴农科所创新科技服务机制,科技人员在涟水县蒋庵办事处朱楼村入股建设设施大棚,租给村民种植蔬菜,并提供品种和技术服务,带动了全村设施栽培蔬菜产业发展,亩效益达万元以上;科技帮扶活动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本加盟,出现了投入逐年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喜人景象。
2.把科技扶贫与项目扶贫、企业扶贫相结合。技术服务,示范带领农民发展生产,关键是帮助解决市场销售难题,为此,我院积极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同时帮助试点村组建经济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由企业、合作社推动市场,帮助产品销售。
灌云县南岗乡岗北村进行生态鸡养殖,已成为我院与常州立华畜禽有限公司组建的江苏农科院立华家禽研究所的雪山草鸡养殖基地,通过引入常州立华畜禽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统一供种,统一饲料和统一销售,科技人员负责技术指导,确保农民每养一只鸡获利1.5元,彻底消除了农民销售的后顾之忧,养殖户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真正形成了有品种、有技术、有品牌、有市场的产业链格局。
在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发展优质稻米生产,采用优良品种,实行统一连片种植。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栽培技术和指导、统一收割、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等,组建“泗洪县垫湖农产品生产合作社”,比市场价高30%的价格收购农民种植的优质稻,农民每亩水稻多收入300多元,经加工包装成垫湖牌仙米进行销售,优质大米外观晶莹剔透、粒粒如玉,市场价5.5元/斤。
灌云芦蒿项目组的科技人员,不但和当地的有关企业合作,还和常熟市的“海明超市蔬菜”、新港农产品销售公司等蔬菜出口企业洽谈合作,帮助灌云芦蒿进入苏南地区的正规超市销售,不断拓展灌云芦蒿的销售市场。
涟水朱楼村的蔬菜,一方面将包菜、刀豆、黄瓜、菠菜等一些出口蔬菜做好与伏龙酱菜厂、天康食品等出口加工企业相联结,确保产品销路;另一方面积极寻找上海、浙江、青岛、大连及本地农贸市场商,带着经纪人跑市场,探信息,培养朱楼村自己的营销队伍,今年该村共计集中向企业、市场提品200吨产品,无积压。
3.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对贫困农民的素质教育和技术普及。我院科技扶贫工作下沉,在15个经济薄弱村开展整村推进工作,但是并没有丢弃面上的科技服务,借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对贫困农民的素质教育和技术普及,点面结合,科技帮扶。
建立农村科技远程教育平台。我院争取科技部、省科技厅支持,建成我省现代农村科技远程教育平台,在当前大规模实施农民培训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该平台利用我省拥有的卫星主站优势,通过亚洲3S卫星传送江苏农村远程教育中心制作的课件,向各培训站点实行“7×5×8”的信息服务,即每周7天,每天5小时,每天传送8个课件。仅今年上半年以来,已连续传送1 400个课件频次,960个小时的节目。信息传输系统信号稳定,速度快。全省远程教育分中心总数达到10个,乡、镇、村级辐射培训基地达120余个。去年以来,利用远程平台培训农民100万人次。
建设农技001工作室作为农技推广的新平台。从2004年起,我院以农业科技信息中心为平台,创建农技001工作室。农技001工作室以“科技进村入户”为目标,以“一流专家答疑,第一时间处理”为宗旨,借助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随时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二、科技扶贫工作的主要体会
1.帮扶贫困户就是帮扶纯农户,科技帮扶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随着形势的变化,农村农户日益分化成三种类型:一种是外出打工,完全依赖于工资性收的非农业农户,这类农户一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已经不是实际意义的农民;二是农忙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外出打工,或家庭劳力中既有打工、又有务农或从事其他工作的兼业农户;以上两种农户一般都已经脱离了贫困线。三是以农业为主业,完全从事农业生产的纯农业农户(简称纯农户)。纯农户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种植大户、或专业户,这类农户一般也有较高的收入,不在需要帮扶脱贫的人群之列。只有那些完全靠经营自家责任田,种植粮棉油的低收入农户,一旦出现天灾人祸、生老病死,很容易陷入贫困的深渊。这类农户一般家庭劳动素质低下,既没有外出打工的能力,也没有创业的本领,是需要重点扶贫的对象。纯农户是目前农村贫困的主要人群。送钱送物不如送把金钥匙,对这类农户的帮扶,农业科技扶贫无疑可以大显身手。
农业科技扶贫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充分利用了农户现有的土地资源,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投入少,见效快,特别是一些短平快项目,当年就可见效。二是农户掌握了创业的技能,找到了创业的途径,脱贫后返贫率低。三是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缓解了城镇就业的压力。
2.高效农业是纯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祖祖辈辈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稻麦油,为国家粮食安全默默地作贡献,自己收益甚微,长期以来摆脱不了贫穷厄运。其实从事农业生产并不等于低效益。象前面提到的种植大户或专业户,同是从事农业生产,也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由于设施农业能实现反季节栽培、周年生产和供应时鲜蔬菜、高档蔬菜,因此比露地栽培有高得多的经济效益,成为各地推进高效农业的突破口。在我省,凡是搞设施农业的地方,都成了高效农业的亮点。目前,设施蔬菜平均亩效益在5 000元左右,是常规露地蔬菜的2.5倍;设施瓜果平均亩效益达到6 000元~8 000元,设施花卉、苗木、食用菌平均效益在万元以上。一栋占地1亩的普通简易日光温室,建设成本为1.2万元,若实施设施蔬菜栽培,亩均效益在8 000元以上,一至一年半年即可收回成本;竹架大中棚、中小拱棚亩均效益分别为4 000元和2 000元以上,当年即可收回成本。但问题是贫困的纯农户只熟悉稻麦油,对高效农业特别是设施农业仍很陌生,他们迫切需要掌握经营高效农业的技能,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
三、对科技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把扶贫资金向科技扶贫倾斜。要充分认识新时期科技扶贫的重要性,加大对科技扶贫的投入,提高科技扶贫资金在扶贫总资金中的比重。同时,应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民营企业、科技人员参与扶贫工作。科技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公益性的扶贫工作,可适当扶持各类技术服务协会、服务中心等,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科技扶贫资金的管理,使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
2.要充分发挥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在科技扶贫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江苏农业科教力量雄厚。江苏省农科院是全省最大的农业科研机构,设有13个专业研究所和10个农区所,在职职工2 000多人。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各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农业学校不断为农业输送各类技术人才。要充分发挥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在科技扶贫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可设立农业科技扶贫专项资金,农业科技扶贫项目指南,通过招投标的形式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到扶贫第一线去创新创业,开展科技扶贫工作。
3.要进一步探索科技扶贫的新模式。建立由政府出资一半(扶贫资金),龙头企业出资一半,搭建设施大棚温室或畜禽圈舍,农户出土地和劳力,科研单位出技术,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模式。政府负责协调引导,企业负责经营销售,农业科技单位负责技术,农户负责生产,经营利润由企业和农户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这种形式农户不承担任何风险,可获得稳定的收入。
4.加强试点示范,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发展需要,选择经济技术较好,具有带动作用的中心地带,建立科技示范园区。或以产业开发、重点推广的技术为主,建立示范点、示范村。依托科技项目的实施,以示范点、示范村、示范园区为载体,整合技术、整合资金、整合力量,对产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集成推广。通过试点示范,创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产业发展模式。要把示范点、示范村、示范园区建成对农民现场培训、传授技术的基地,使广大农民群众看得见、听得懂、学得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1]李昌满,彭中平.农业科技扶贫项目的选择与组织实施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03,(6).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
县委、政府扶贫工作会议结束后,立即召开我局扶贫工作会议,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度扶贫工作计划,精细组织、周密部署、明确责任。扶贫开发工作由迟新人副局长分管,工作开展由分管领导协调组织实施,农综办、农业科、农改办、预算科等部门具体负责落实扶贫措施,办公室负责计划上报、工作总结、表格填报等工作。切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二、深入调研,理清思路。
为做好帮带扶贫工作,局长李建忠同志多次带领相关人员到挂钩点的六哨乡龙街村委会了解情况、开展调研、听取挂钩村委会工作汇报;迟新人副局长带队,多次深入到村委会下属河底村、柒核子村、大河边村、大凹子村四个自然村实地了解情况,走访贫困户,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详细询问,摸清贫困根源;核实贫困户户数,确定帮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县财政局年挂钩扶贫工作计划》,妥善安排各项工作。
三、狠抓落实,措施到位。
(一)加大资金扶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根据大河边村入村及村内道路为传统泥土路,长期人踩马踏得不到妥善维护,路面松软坍塌、坑洼不平,雨季泥泞,旱季尘土飞扬,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影响生产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筹措资金8万元,其中:机关经费解决2万元,一事一议项目资金6万元,组织群众投工投劳3720个,对入村道路和交通桥进行简单修缮。河底村现有农户127户639人,牛、马、骡等大牲畜计200多头,猪、鸡、鸭、羊等小家畜若干。该村地处山区,饮水管道年久失修,多处生锈破裂漏水、杂物堵塞,导致经常性停水,给村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造成极大困难。积极筹措资金,通过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落实资金6.4万元,组织村民投工投劳4260个,顺利启动2,543米人蓄饮用水管道架设及户均一立方米储水池工程项目建设。目前,河边村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建设项目已立项,硬化入村路面2,112米,均宽3米,建设挡墙3道127米计581m³,安装涵管18根;硬化村内路面789米,均宽4米;建设5米跨桥一座;村庄道路种植绿化树685株,绿化面积1340㎡。项目总投资49.844万元,其中:组织村民投工投劳2130个,以劳折资12.78万元;村自筹资金12.264万元,一事一议项目财政补贴24.8万元。项目预计于年2月份竣工。
二是更新观念,提升脱贫能力。多次组织党员深入扶贫挂钩点,实地了解当地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捐资捐物,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局领导多次深入扶贫村,引导群众更新观念。结合当地实际,以贫困户为主要对象,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贫困原因,找准存在问题,选择发展路子,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找准优势,开发特色农产品。
三是立足实际,解决实际难题。结对帮扶责任到人,努力促进贫困户适龄子女普及义务教育入学率提高。对政策范围内的贫困户,按照政策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同时,加大农村民居地震安居工程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扶贫挂钩点的实施。
四、循序渐进,注重实效。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局的扶贫挂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民脱贫致富任重道远。对照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下步工作中,将强力推进以下工作的落实。
“包谷种满坡,到头收一箩;水稻一亩三挑米,好女不嫁螺丝壳。”十多年前,一首流传于螺丝壳山区的歌谣道尽了都匀市毛尖镇坪阳村群众的辛酸。
如今,走进坪阳村,茶山环绕,风光旖旎。依托茶叶种植和茶乡旅游,“中国最美田园”、贵州省“最具经济活力乡村”等响亮名片接踵而至,村民绿了荒山,鼓了腰包,昔日荒凉的螺丝壳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坪阳村是都匀市脱贫攻坚战场的缩影。近年来,都匀市积极创新扶贫体制机制,着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脱壳”、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群众创业就业、财政金融扶贫“六大攻坚”,找准精准脱贫的“突破口”,精准施策,助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转型升级。
“造血”帮扶 增强内生动力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等多方面原因,都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未能实现统筹a均衡发展。
最新调查统计显示,都匀市现有贫困村46个,其中,一类贫困村31个,二类贫困村8个,三类贫困村7个。贫困人口12292户41068人。要实现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小康,都匀脱贫攻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为打赢这场输不起的精准脱贫攻坚战,都匀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问题,科学规划,突出产业化扶贫,在产业培育壮大上集中攻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最大限度激发扶贫开发的内生动力,实现群众有效脱贫。
作为都匀市特色主导品牌产业,茶叶种植已经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以都匀市“百里毛尖长廊”示范园区为例,该示范区总面积500平方公里,可采茶园面积6万余亩,涵盖毛尖镇、绿茵湖办事处等3个乡镇(办事处)11个村。园区内63.4%的人口从事茶叶生产,共有涉茶农户7567户30254人,茶农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
除了茶叶产业,都匀市还大力引导群众发展蔬菜、花卉、精品水果种植等产业,打造地方性特色支柱产业及主打产品。与此同时,延伸产业链,抓好乡村旅游业建设,以特色产业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旅游业带动多景点同步发展。
“300元就能在农村租到一块‘QQ农场’了。”2015年7月,小围寨办事处包阳村推出的农耕体验项目备受都匀市民青睐。受网上游戏启迪,包阳村村支“两委”通过向村民流转闲置土地,开发体验型、趣味型、互动型、观光型4类“QQ农场”,让城里人下乡种地,农民摇身变老板当股东。
“既美化了环境,又带富了村民,这样的项目稳赚不赔。”包阳村名天下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蔡思文说。2015年,依托“QQ农场”项目,该村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
围绕产业这一硬支撑、硬抓手,都匀市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推行整合资源、连片开发的原则,较好地实现了贫困地区资源、劳动力与市场的对接,贫困户在扶贫产业中收入日益增加,造血功能进一步加强。
夯基固本 做大集体经济
“山上看到都匀城,走到都匀脚杆疼。过去村寨污水横流,环境很差,群众经常把朱紫寨喊成‘猪屎寨’。”小围寨办事处沙井街村村支书罗来成说。让村民们没有想到的是,2013年,都匀市从村庄整治入手,整合各项资金1000万元,将朱紫寨作为都匀“布依第一寨”来打造。
短短两年间,朱紫寨脱胎换骨。如今,走进朱紫寨,通往市区的大道干净整洁,文化广场、图书阅览室、布依雕花长廊一应俱全,村里处处干净整洁、风景如画。
朱紫寨之变是都匀市建设大美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集中攻坚的成功实践。为进一步夯实基层,着眼公共服务普惠,围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都匀市重资源整合,将党建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相结合,实施“第一书记”到位及“空壳村(社区)”清零行动。
“沙寨村辣椒和板栗的种植规模较大,但一直缺乏企业带动,村集体没有钱,什么也做不成。”2015年7月,都匀市政府办督办科科长邹宗海刚到沙寨村担任第一书记时,就面临着村级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的难题。
多方调查后,邹宗海结合村情决定从多途径出发:第一,盘活集体土地存量资源,将闲置土地流转承包,变资源为资产;第二,建立沙寨辣椒合作社,以“村委会+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三方共赢;第三,后期延长产业链,建立辣椒加工厂和冷库。前两项方案实施后,短短5个月时间,沙寨村村级集体经济突破5万元。今年2月,沙寨村通过公开竞争陈述入围都匀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目前,沙寨村种植辣椒农户达到85%以上,年产辣椒100万斤以上,板栗种植达3000亩,发展势头活跃。
“只有建立充满活力的集体经济自我发展机制,才能形成较强的经济发展后劲,从而不断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管理的需要,带动农户脱贫。”邹宗海表示。
除了夯实基层基础,对群众进行技能培训,推动创业就业也成为都匀市党建扶贫的亮点。今年3月,毛尖镇富溪村第一书记温健通过走访得知,都匀至香格里拉高速将在富溪村设出站口,多名群众虽有意开办农家乐,但苦于没有手艺。温健于是向“老东家”都匀市人社局反映,为40名村民争取到了一场为期50天的免费饮食厨艺培训。
“此次培训邀请的老师都是饮食行业内的专家,学员毕业后除了会炒50个拿手菜,还将得到厨师资格证。”温健告诉记者,这次培训将极大地推动富溪村经济增长。
多管齐下 推进立体扶贫
2015年12月,330户来自偏远山区的贫困移民户入驻都匀城区新居。“想不到我都这把年纪了,还能够到城里住上新房!”来自都匀市沙包堡办事处斗篷山胡广寨的金大爷感慨地说。
为彻底拔掉“穷根”,针对居住环境差、贫困程度高、发展能力弱的“插花型贫困”地区,都匀市积极探索“产移结合”新途径,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与此同时,注重产业配套的同步推进,在新居环境的规划设计中,确保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通过生态移民搬迁,不仅使生态移民户生存地理环境有了变化,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接受和融入了城市生活,发展观念都有了深刻变化。”都匀市移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易地扶贫外,都匀市还协调多方机制,多维度统筹推进扶贫攻坚,坚决做到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教育方面,压减6%的行政经费用于支持教育,实施职教扶贫“1户1人计划”和“雨露计划”,让贫困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医疗方面,加强村卫生室硬件和村医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全面推进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做好扶贫攻坚医疗救助工作;
金融方面,积极建立财政专项扶贫发展基金,提供精准扶贫“特惠贷”的贷款风险补偿。发挥政策性银行优势,创新扶贫金融产品,为助推都匀市脱贫攻坚注入资金活力。
1精准扶贫的内涵和实施的重点
我国要想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必须抓好扶贫工作,所以,应当持续努力的攻克扶贫工作中的难关。依照我国扶贫办公室所调研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仍旧存在约70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数量,这些贫困人口大多数是农村贫困人口,尤其是在一些革命老区以及我国的边疆区域,贫困人口数量更多。依照不同的地区来看,我国的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最多,大约占当地总人口数量的50%左右。而中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相对少,大约占当地总人口数量的35.7%左右。东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最少,大约占当地总人口数量的16.8%左右。而依照我国的不同地势情况来看,位于山区的贫困人口数量约占当地人口数量的51.4%,而位于平原地区的贫困人口,约占当地总人口数量的30.1%左右。而进行精准扶贫工作,则是对我国的贫困人口以及贫困村进行精确的识别,对造成贫困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实施扶贫责任制度,每一个村、每一户均制定适宜的扶贫方案,并采用集中的力量对贫困人口加以扶持进行精准扶贫工作时,应当掌握好其中的三个重点内容。首先,要深化改革,不断的革新扶贫机制。其次,要看重扶贫的实效性,全面、扎实的对一些突出的问题加以解决。最后,应当强化领导作用,以使扶贫工作中的具体措施可以得以切实执行。
2科技兴农和精准扶贫的联动
现阶段,在大力推行科技扶贫的过程中,也收到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不过,依然有个别的突出问题。由于大多数贫困地区所拥有的自然条件不好,不具备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各种信息传播非常的有局限性,对于科技的投入也极少,不具备较强的科技发展条件,使进行科技的推广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对于一些新的技术引进工作不到位,科技的转化效果差。所以,要切实的推行科技兴农和精准扶贫的联动性。首先,应当对所制定的科技特派员体制加以进一步的健全与革新,争取可以更精准的选好项目以及技术的研发。其次,要对科技型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大力的支持,争取做到根据每一贫困户实际情况,而制定不同的科技扶贫方案。第三,进一步的强化对于乡村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工作,努力达到设立科技项目以及实现经营的目标,第四,应当制定项目之间的竞争分配体系。最后,要明确扶贫工作中的责任制度。要达到精准扶贫的目标,开展科技兴农的相关活动时,应当和社会的发展相一致,要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对于一些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的产业形态又加以充分的利用,以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进行精准扶贫工作的目的和农业产业发展目标是有非常强的统一性,两者的目标均是要不断的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让我国农业可以更强、更优,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我们开展精准扶贫的目标。2016年到山西考察过程中曾经强调,我国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坚决不可以丢弃农村的发展。山西静乐县的农业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同时也有自身的特色,应当从构建特色的现代农业为中心,不断的挖掘农业科技的潜力,以增加粮食的单位产量。通过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以强化农业结构,力求突破目前农业发展模式的限制,以更好的促进当地居民的增收工作,进一步推动当地新农村的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在目前来看,进行农业结构的优化与调节,让农业逐步的走向产业化的道路,应当明确新的发展思路,具备全新的视野,采用创新的方法。首先,应当转变导向,由之前的生产作为导向而转变为消费者为导向。其次,应当要面向国土资源的整体来寻找发展,而不只是利用耕地来寻找发展。第三,应当建立当地的优势产业,并形成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最后,应当不断的深化农业与牧业的融合。另外,也要尤为的重视对于一些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优化设施的结构,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进行农业的改革过程中,也要加快对新农村的建设,应当让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新农村的建设,形成带动机制,为农业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基础条件。再通过农业的发展与进步,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以保持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稳定、持续推进。
3静乐县开展科技扶贫的对策
进行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加快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所以,应当更加全面与深入的加深科技兴农和精准扶贫的结合,让两者的叠加作用更加的明显。我们处于全新的发展时期,我国也提出了要实现“五化”的目标及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绿色化以及农业的现代化。同时,也明确了“五化”存在的内在关联性,“五化”所具有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确定。3.1通过特色产业,带动脱贫攻坚。静乐县处于丘陵地区,具有非常显著的地理优势。同时,所具有的气候条件也非常的独特,所生产的杂粮具有优良的品质,而且杂粮的品种非常的全面。不过,目前单位的粮食产量相对偏低,而且市场中杂粮的价格不高,导致农民的实际收入较少,很难将其发展为具有较大规模的一种农业产业结构。就上述静乐县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黑枸杞、中药材、玛咖以及玫瑰等一些具有特色的经济作物全面的引进,并建立了相应的植物园区,也重点的发展玉米以及蔬菜作物的种植,并且在土石区域和诚丰公司达成了相关协议,签署500万斤的玛咖以及黑枸杞等作物的收购协议,让全县中的3000多贫困人口得以脱贫致富。3.2通过科技帮扶计划,帮助农民得以脱贫。基于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大力推广以及开展农业知识讲座和技术培训等活动,重点对农民进行技术教育与培训工作,让农村的实用人才数量明显增加,以带动当地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的推进产学研和农科教的融合。在一些相对贫困的村镇,大力的推广种植一些具有显著增收效果的农作物新品种以及先进种植技术,政府要对科技农业项目加大资金以及政策上的扶持,并设立专门的资金以奖励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并加大对外的招商力度,大力的引进一些新的技术与新的产业,通过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全新农业发展模式,让贫困户可以积极的参与进来,争取所有的贫困村均拥有一定的科技增收项目。3.3设置藜麦生产课题组,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化结构优化。为了进一步的提升科技兴农的效果,静乐县设置了藜麦生产课题组,同时也聘用一些农业专家,专门解决农户在种植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并根据藜麦在选种、栽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等问题,编写专门的技术手册,让农户掌握相关的种植技术。并且,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建立相应的种植基地,使农业的产业化结构进一步优化,推动扶贫工作的高效开展。
4结语
目前,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对农业的产业发展模式加以转变,同时在开展扶贫工作时,也要不断的转换方式,只有依靠科技的力量以及技术的创新,才可以更好的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帮助贫困户真正的脱贫致富。
作者:陈更生 吕 凯 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翁鸣.构建科技兴农创新体系的有益探索——湖州经验的启示和借鉴[J].农村经济.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