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26: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思想感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又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目标。对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的要求与深度应是不同的,应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与认知水平。这就要求教学一线的教师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引领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并最终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经历知识探索过程中,有的数学思想外显而显得比较清晰,而有的数学思想内隐,则显得相对模糊。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捕捉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因为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其实就是数学思想渗透与感悟的过程,而不能“一走而过”。
一、“经历过程”需要“边走边说”,感悟归纳思想
学生在课堂上的说话、回答、发言等“课堂之说”,既反映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理解深度,也反映出学生对知识建构过程中所表露出来的思维水平,更是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现象以及数学规律的一种数学归纳。因而,不能忽略学生在课堂上的“说”,更不能抑制学生课堂上的“说”。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课堂控制能力差,课堂上每一句“即时话语”的迸发,均是学生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如此的真实想法,在暗示教师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说,并要有意营造轻松和谐的环境与空间引领学生说,促使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感悟归纳思想。
例如,教学二年级“认识乘法”。教师出示:
一共有多少条毛毛虫?学生观察思考并完成填空:++++=;( )个( )相加得( )。在学生填出方框和括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出2×5。教师则认为教学目标已达成。这样“一走而过”地教学既不利于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与建立,更忽略了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因此,教学时需要把数学思想渗透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进行设计并引导学生:(1)一共有多少条毛毛虫?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一条一条加的吗?(2)你为什么要2个2个加呢?怎么想的?(3)这儿的连加算式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它的含义吗?(4)说一说5个2相加是什么意思?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5)5个2相加与5和2相加相同吗?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此的追问引导学生说,学生就会从加法到乘法的意义建构过程中,初步归纳得出:“几个几相加可以写成乘法,乘法就表示几个几相加”的数学结论。继而在建构“乘法意义”的数学概念的同时,感悟了归纳的数学思想。
二、“经历过程”需要“边走边动”,感悟分类思想
分类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安排在“统计”单元中,从一年级的“分一分、数一数”教学活动中,就开始初步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其实,在“统计与概率”之外的其他数学领域依然可以向学生渗透初步的分类思想。教学时教师要能抓住事物本质特征,关注数学知识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引领学生在建构与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
例如,三年级学生在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时,由于学生还未涉及混合运算中综合算式的计算方法,教师无法向学生提供“(长+宽)×2”公式法的计算思路与方法,只能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长方形的周长定义出发,展开思考:长方形的周长是指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围成长方形四条边长的总和”。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列式求长方形的周长。课堂上教师出了一道又一道的周长练习题,学生都是用“长加长,宽加宽,然后把两次和相加”的三步计算方法,很少看到学生用“长加宽,然后再乘2”的两步计算方法。如果教学到此,教师不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两步计算的方法,会影响学生对长方形周长意义的深度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对后续长方形及其他平面图形周长公式化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因此,此时不能再凭学生的直观观察让学生说说长方形的周长是指什么?因为学生头脑中的直观思维只会把同类的边长相加,即长加长,宽加宽,很难想到把长与宽相加。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展开数学思考,从而弥补学生“凭空思考”的不足。首先让学生用四根小棒摆出长方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你所摆出长方形的周长是指哪些小棒的总长?学生立即应答这四根小棒的总长。教师在此基础上追问:如何计算这四根小棒的总长呢?是直接一根一根依次加起来吗?你会先分一分再计算吗?课堂上学生立刻动手进行分类,并很快分出“长长、宽宽”和“长宽、长宽”两类。此时教师提出在你分类的基础上列式解答长方形的周长。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掌握“长加长,宽加宽,然后把两次和相加”和“长加宽,然后再乘2”的两种不同的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如此引领学生“边走边动”,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了分类的数学思想,也使学生体会到在分类数学思想的指引下探索数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相互融合,相互支撑。
三、“经历过程”需要“边走边看”,感悟推理思想
小学数学课堂里向学生渗透推理数学思想,虽然没有或很少出现那种“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逻辑紧密的证明推理过程,但当教师向学生揭示某一数学原理、数学规律抑或数学现象等数学结论时,必须要给学生明确数学结论下定义时的合理条件或使学生信服的理由。而引导学生经历在合理条件或信服理由背景下得出的数学结论时所表现出来的数学方法这一思维过程,就是一种数学推理的渗透过程,学生就会初步感悟推理的数学思想。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善于从数学知识本质内涵出发,使学生在常态的数学课堂中,时常用“推理型”的思维展开数学思考,从而不断感悟推理的数学思想。
例如,教学“认识年月日”。一线教师均会出示当年的年历,并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大月、小月以及二月(俗称平月)的天数,然后及时总结得出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接着又出示近几年的年历,引导学生观察二月的天数,使学生发现二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最后,引导学生加强记忆一年中大月、小月以及二月的月份数及天数。细细品味这“大众化”的教学过程及思路,是完全基于教师成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教者根本没有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因为就凭当年的一份年历就迫使学生得出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不具备普遍性和说服力。同时无论是大月、小月还是平月,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未知的三个新的知识点,均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察思考,最后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而教师只引领学生观察近几年二月份的天数是远远不够的,那是基于教师心中已经知道“每年大月、小月的天数不会变化,只有二月份的天数不确定而且是每四年变化一次”这一已有知识经验展开教学的,并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现实和思维现实,扼杀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意识。
因此,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依次出示近几年来或任意某年的年历,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并展开数学思考。引领学生在“边走边看”中发现任意一年的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等7个月的天数均为31天,四、六、九、十一等4个月的天数均为30天,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推理得出:天数有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天数有30天的月份称为小月,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等数学概念与结论。如此引出和揭示数学概念与结论,学得信服,理解才会扎实,内化才会深刻。学生也一定会在经历探索大月、小月以及平月的数学知识中感悟推理的数学思想。
四、“经历过程”需要“边走边想”,感悟抽象思想
儿童思维虽然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抽象过程”,引领学生经历直观形象的图形、文字、符号等感性材料的认知逐步向理性思考过渡,使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充满理性思维,由直观形象思维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这样既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使学生在建立数学概念过程中,感悟了抽象的数学思想,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素养。
例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教师教学时一般会以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摆三角形所需小棒的根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逐步出示如表1:
当教师借助表格引导之后,一般都会直接问:像这样用小棒摆三角形如果摆n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引导学生说出(n×3)根。如此直接揭示了抽象的结果而忽视了引领学生经历“抽象化”的数学过程,学生不但未能感悟抽象数学思想,而且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构成及含义感到困惑和茫然,从而抑制了学生对新知的建构与内化。
因而,教师需从“用字母表示数”的本质内涵出发,引领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边走边想”:三角形的根数都是怎么算出来的?生:三角形的个数×3。师:这个数量关系式太长了,你能缩短一些表达吗?生:三角形×3。师:能再缩一缩吗?生:个数×3。师:你能用数学的方法更简洁一些吗?生:a×3。其它学生自发插话:b×3,c×3,m×3……从学生的一步步应答中可以进一步明晰: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之下,头脑中始终在思考如何能够更简洁却又能表达出小棒根数计算的方法,这就促使学生主动抓住数量关系式中的变量与不变量,展开数学思考,而这一思维过程正是引领学生从直观的文字表达向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逐步抽象的过程,使学生在脑海深处印记了只有三角形的个数是一个变量,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而所乘的“3”是由三角形特征所决定的不变量,无需用字母表示。因此,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就是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的过程。在感悟数学思想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抽象的数学知识,经过“抽象化”过程后,其结果才会得到直观化、形象化,助推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建构与理解。
五、“经历过程”需要“边走边议”,感悟模型思想
基于“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培养小学生的模型思想,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思考:一是从生活原型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模型,继而建构新的数学知识;二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要让学生用数学模型中的思想方法去解释生活现象。因此,新知的学习需从生活原型中建立数学模型,而知识的应用则需要用数学模型思想方法去解释生活现象,继而达到巧妙解决生活问题的目的。
例如,“图形覆盖问题”的教学。出示:有6个人排成一排拍照,AB两个人坐在一起拍照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1.从生活原型出发,建构数学模型。引领学生“边走边议”经历如下过程:(1)请画图表示题中的含义。(2)AB两人要坐在一起,可能会坐在哪儿?你能有序地描述AB两人坐的位子吗?(3)你们所描述的现象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吗?课堂上利用教具平移AB的位置,学生通过自主讨论后很容易观察发现得到规律:总人数-AB两个人+1=不同坐法的种数。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出模型问题:如果每次框出两个数,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和?学生自主得出:总个数-框里的个数+1=不同和的个数。这一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从生活原型到数学模型的建立,再到数学方法的形成,最终发现了图形覆盖问题的数学规律,建构了图形覆盖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在感悟数学模型思想方法的同时,进一步内化了新的数学知识。
2.从数学模型出发,解释生活现象。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依然要引领学生经历感悟数学思想过程,而不是一味地单一地列式求出结果,理应用数学中的模型思想解释题中的生活现象,继而使学生领悟出解决此题所要选择的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可作如下“边走边议”:(1)你能找出这道题里所隐含的数学现象吗?(2)在学生回答出图形覆盖的规律时追问:把什么可以看作框里的数?平移的次数怎么看出来?“一共有多少种坐法”相当于求什么?学生经过如此追问与思考,图形覆盖中规律的数学模型就会立刻浮现在学生的脑海,学生就会把图形覆盖中规律的数学模型与解决此题的数学方法对应起来,继而感悟了解决此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中的“边走边议”,让学生从生活走向数学,再由数学走向生活,如此“双向”地行走在数学模型思想方法的道路上,学生不仅自然地感悟了数学思想,也形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丰富了学生数学头脑,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考力。
一、初中科学教学应关注感悟学习教育
感悟过程中涉及许多科学方法的使用。如学习者会通过观察、实验等来获得信息,会通过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学习者不受原有知识的限制,通过联想、想像、直觉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对头脑中某些观念、表象进行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因此,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感悟都具有创新的特征。教育
感悟过程及感悟能力的提高,还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关。原有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则越容易形成感悟。同时,感悟的形成,需要学习者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思考,需要学习者对学习对象感兴趣,需要坚强的学习毅力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作为支撑,因此,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影响着学生的感悟和感悟能力的提高。正因为此,感悟的东西往往很难遗忘,感悟的程度高,学习的效率就高。
科学学科的独特性在于它需要学生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认识自己生存的物质环境;需要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等角度来认识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需要应用大量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手段等来收集需要的信息;需要用特殊的科学语言对众多的科学事实进行科学概括和理论思维。而一门学科的认识和研究方法,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通过感悟才能获得。因此,初中科学教学应促使学生感悟。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促使学生感悟的策略
1.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感悟
“感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科学的学习必须是先“感”,对基础知识有一个透彻的了解,才能由“感”及“悟”。而“感”指学生的感性认识。感悟过程及感悟能力的提高,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关。原有知识和经验丰富,则越容易形成感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会感悟的先决条件。
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利用科学实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在讲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平时我们是如何灭火的?学生就会联想到油锅里的油着火的时候要迅速盖上锅盖、灭火器灭火、消防队员用水管灭火等。再如在讲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时候,让学生做镁、锌、铜与盐酸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反应剧烈程度的不同,金属有的能和盐酸反应,有的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感性认识。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感悟
“感”是“悟”的基础和前提。“悟”是“感”的升华,是学生把知识化为内需的手段。学生形成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有了“感”,但必须有“悟”,才能形成感悟。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对新新信息进行适当的讲解之后,给学习者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对新知识进行深刻的思索,在头脑中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知识,由此产生新的知识。同时教师又要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启发式引导,这是学生学会感悟的关键所在。
3.及时评价,激励感悟
(一)做好文本解读的基础工作
文本是指课本和辅助读本,课堂教学的依托,也是学生学习语言、陶冶情操、进行人文感染的载体。教师要想上好语文常态课,首先要做好文本解读工作。那么,应该如何解读文本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三读”。
1.初读。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开始前,学生初步阅读文本。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教师的指导和讲解,学生只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去感知、领悟、体验文本内容、作者的所思所想。初读时,学生在第一时间对文本的解读奠定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学生据此规划课堂听讲的落点,并在教师讲解时不断生成理解与自我理解。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前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尊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不轻易否定他们的对文本的原始理解,使学生带着这种原初理解,去感悟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呈现的新的意义。
2.细读。即细细地解读文本,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物形象、特点个性,甚至每个细节描写都要详细解读,最重要的是在解读中感悟。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学习语文知识,还要熏陶情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细读的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会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进而感悟文本,对初读时形成的原始理解进行修正,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感悟是很微妙的东西,有深有浅,尤其对初中学生来说,生活经验不足,形象思维处于主导地位,在文本阅读中,得到的往往是肤浅的感悟。所以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领会、感悟,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分钟,也可能需要几个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但要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功夫用得深,学生的感悟一定会得到进一步升华,进而获得新的生命体验。
3.创读。即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也就是多元解读文本。“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文本有不同的解读。倪文锦教授主编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提出:“文本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一面,教学过程中往往注意了确定的一面,而忽略了不确定的一面。”教师受成人思维和惯性思维的影响,看问题有时反而不会那么全面。初中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虽然他们的思想通常不是很成熟,但不能否定的一点是,学生往往会看到教师忽视的方面。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抓住他们思想的闪光点,进行深层次引导,使他们多角度解读文本,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在文本阅读中创新、发展。
(二)做好语文课堂教学工作
一堂好课不在于形式多复杂,也不在于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多庞杂,而是应力求做到扎实、简单、高效。
1.课堂教学要力求简单。简单不是空无一物,也不是一带而过,而是教学内容要简约,该略讲的略讲,该精讲的精讲,重点突出,条理分明;教学语言要简洁,做到精练、准确、生动。每篇文章都有它的中心点,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只要抓住了这些关键点,就能很好地感悟和把握文本,对文本进行解读,上好一堂课。这些关键点是:文章的题目,起统领全文的作用;首尾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中心思想;过渡段,承上启下,对上文进行总结,对下文进行概括;中心句、关键词语,揭示内涵,表明作者意图,流露作者情感。
2.课堂教学要力求扎实、高效。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是,教授学生基本知识。语文的基本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等,初中语文侧重教授学生词语和句子。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不同的语词、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语序往往表达出不同的意味。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词语、句子的教学要力求扎实、高效,对于文中的佳词妙句要进行详细解读、细致品评,使学生领会语言的精妙,以及潜藏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对语言和语境有所感悟。
3.课堂教学不要为多媒体所累。新课改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时候进行文本解读。然而,多媒体教学不是灵丹妙药,不是所有语文课程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初中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很多,如散文、诗歌等,对文学作品的教学只有回归到传统的课堂中,才能使学生品读出其中的韵味。学生学习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阅读,在阅读中品味语言,通过文字描述展开想象和联想,体味文字间的意境和情味,体验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多元地解读问题,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畅丽雪 单位:河北省隆尧县尧山中学
第一阶段:感知阶段
一个知识、一类方法、一种思想,如何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兴趣”是极为关键的!有趣、生动、形象、刺激等一系列不同的外在表象都可以引发学生不一样的思维状态。所谓的“第一印象”,对学生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在呈现新知识、新思想方法时,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有一种“一看就喜欢”的感觉。
如在教学“一一间隔排列”时,如何引入“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呢?笔者是这么设计的:课前准备一串珠子(红色蓝色一一间隔排列,第一颗红色,最后一颗蓝色,数量要多一些,40颗以上),放在纸盒子里。
课上,从纸盒子里缓缓拉出珠串,让学生观察。
拉出五六颗后,问:下一颗会是什么颜色呢?再下一颗呢?再下一颗呢?(引出一一间隔排列)
猜测:最后一颗是什么颜色呢?(学生猜测,最后看一看发现是蓝色的)
提出老师的一个困惑:不知道哪种颜色的珠子颗数多一些,怎么办?(学生回答:数一数)
找个学生数一数。(学生花了好大力气数完了,发现两种颜色的珠子同样多。)
提问:这么多珠子,数起来好麻烦啊,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引导学生把一红一蓝两颗珠子看做一组,给所有珠子分分组。)
学生很快发现,所有珠子正好分成若干组,没有多余的。教师相机介绍“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每颗红珠子对应后面一颗蓝珠子,最后没有多余的,这就说明两种颜色的珠子同样多。
教师提问:“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好不好?(生:好)
再问:为什么好?(生:判断起来更快,不用去一个个数了)
这样的设计虽然由于珠子比较多,学生数一数多花费了一点时间,但正因为如此,学生经历了由繁到简的过程,对“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有了一种“喜欢”的情感,更有利于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
第二阶段:感悟阶段
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感悟,尤其是数学思想的渗透更需要感悟。教给学生的不一定是属于学生的,学生自己感悟到的才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去感悟数学思想,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在完成了教材上的例题和一些实践操作之后,学生总结了“一一间隔排列”的两个规律:1.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首尾不同,两种物体同样多。2.如果首尾相同,两端物体(处于两端的那一类物体)比中间物体(每一个都处于中间的那一类物体)多1。
教师相机提问:我们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出了一一间隔排列中的两个规律。但老师的记性不好,老是容易遗忘,万一把两个规律遗忘了,那该怎么办呢?(生:重新去探究)
师:怎么探究呢?(生:画图或找东西摆一摆)
师:画图或摆一摆就行了吗?(生:还要“一一对应”地看一下才行)
师:这样真的行吗?(让学生上来操作一下,发现确实可以很容易地重新探究出这两个规律。)
再追问:规律忘记了有没有关系?(生:没关系)
师:只要怎么样就行?(生:只要去画画图或摆一摆,再“一一对应”地看一下就行。)
学生的感悟需要我们教师去引导,我们要让学生自己感悟到对他们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对于数学学习来说,知识或者规律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知识或者规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逐渐遗忘,但只要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被遗忘的东西我们都有能力把它重新探究出来。我们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思想的实用价值,感悟到数学思想方法相对于知识或规律来说更为重要的地位。
第三阶段:感觉阶段
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感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也需要感觉。我们要让学生如同口渴了就喝水、天冷了就添衣一样去亲近数学思想。我们要让数学思想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迫切需要”,要让数学思想成为学生的左膀右臂。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数学思想”形成一种“迫切需要”的感觉,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练习部分第一环节:
学生完成基本题:四(2)班学生排队参观科技馆,每2个男生之间排了1个女生。一共排了22个女生,男生有( )人。
教师提问:你能确定自己做的一定正确吗?(学生非常自信:一定正确)
教师:我不信,你怎么确定自己一定是正确的?(生: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教师质疑:用规律做我觉得可能是错的,怎么办?(生:画图看看不就知道了)
请学生到前面画图,师再质疑:你画了图我还是不知道你做得对不对,怎么办?(学生急了:你一个一个对应着看)
通过教师的一再追问和质疑,“一一对应”思想成为学生进行自我确认的一种“迫切需要”。
练习部分第二环节:
在完成了相应的基本习题之后,出示一个相对较难的题目:在一条公路的两边从头到尾一共栽了46棵松树,每2颗松树之间栽1棵柏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柏树?
学生读完题之后,思考了一会儿,一部分学生觉得有困难,一部分学生得出了一个结果,但不知道是否正确。
师:今天老师准备偷偷懒不教你们了,但你们有个好朋友主动来帮你们了(课件出示示意图,动画演示把“一棵松树和一棵柏树”作为一组圈起来。先圈一边的,再圈另一边的。)
学生看了动画演示都明白了:公路每一边松树都比柏树多1棵,两边一共多2棵。
关键词:小学
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
新课改
基于以上的认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改革。改革的切入点是:以现代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生命世界为基点加强德育过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的生命世界中,首先表现为对道德认知的直接“感悟”,它是一种体现过程,从感觉、感受、感动中产生顿悟、觉悟、体悟的内心体验历程,它有助于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我们的改革必须从关注触发学生感动的活动和寻找德育互动规律与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出发,根据有关现代教学的原理,逐步构建小学思想品德“感悟――导行”的教学模式。
一、构建思想品德“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现代教学论、儿童心理学的启示
现代活动教学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而活动的过程,必须体现个体知情合一的“感悟”、体验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认知本位、教师中心和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成长,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儿童心理学理论也十分强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和共同发展,特别强调知情结合过程的感性认知作用,如通过营造富有激情的学习情景或氛围,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迫切性,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行为;通过展现情境、再现情境、感染情境、表演情境、描绘情境等,学生在强烈的感受中会产生“触景生情”、“融情入景”的感悟。
人本主义理论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通过“感悟”的基本模式,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同发展,更符合人本主义的精神。“感悟――导行”的过程十分强调从具体形象人手,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这是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中关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的认识规律的,这样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人格精神培养的目标导向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律、团结、合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思想品德课更有它特殊的使命。我们期望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小学生的人格培养上达到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自我评价和目标选择活动,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培养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交往能力;使学生在认识并且参与接触社会和自然的合作性活动中,形成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思想品德课“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
通过对思想品德课“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其构建的主要基础。在模式的实施中必须要从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角色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验探索。
(一)改革教学目标
“知、情、意、行谙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固有的特殊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学优化的标志:晓理、动情、炼意、导行。我们所构建的“感悟――导行”教学模式,首先突出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即:自我定标、自作、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定标”,即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以人为本,要及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要求的学习目标。“自作”,即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学生的演练、应用与体验。“自我激励”,即课堂上教师创设多种互动式的学习情景,引发学生“触景生情”,“情景相生”,导致情感升华,并在动情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中激励别人,也激励自己不断走向自我完善。“自我评价”,启发学生从评价别人的过程中找到差距,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找到动力,并得到及时的情绪调控,从中学会自我发展,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人格培养的目标及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教学的特征,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课堂与社会相沟通,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人格的一门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必须具有特定的实践指导性,必须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紧密相关。固定的教学内容、不变的教学计划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与特征互不相容的。必须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拓展。教学内容既重视继承性与针对性,又注意时代性与发展性。尤其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贴近与拓展。
(三)“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操作
为了实践“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功效,我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新构建,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动情导行为主线,其教学环节既紧凑又层层递进,适宜低、中、高年级各类课文的教学。
1.“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结构图
2.“感悟――导行”教学程序的操作环节
富士康员工“十三连跳”的悲剧,在中国引起铺天盖地的反思,也使我对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当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应对快速变动的时代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我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注入生活内容和时代“活水”,做到用生活来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思想道德觉悟。
首先,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景。思想品德课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学生的个人生活有着广泛联系,思想品德课的重心不应放在单纯传授知识上,而应放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上,放在让学生学会生活上。因此,课堂上要注重联系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各种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将教材内容生活化,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强化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体验与感悟,启迪学生的思维。
其次,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社会情景,引领学生用心感悟、用心体验,如:利用多媒体将社会事例搬到课堂。比如:在“我国的基本经济政策”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贴近生活,通过观察,扮演角色,换位思考,使学生付出真心、真情,获得最有效的体验。如:在学习“司法保护”内容时,我就轮流带学生到附近的法庭和法律事务所开展采访调查活动,让学生亲历具体事件,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积极的行为感悟和情感体验,使课堂教学更富实效性。
最后,让学生在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社会实践是坚定信念的“催化剂”。信念是人们对某种政治主张、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由衷信仰和强烈责任感。课堂中的知识能否内化为学生觉悟、外化为学生行为,关键是要让学生深入实际,在实践中比较、检验,并强烈感受到“内化’与“外化”的必要性。可以说,社会实践是促使学生形成坚定信念的“催化剂”、“知行合一”的中介和关键。社会实践还是学生能力的“培育场”。 思想品德课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社会情境,以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为题材,通过社会服务、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真正体会“实践出真知,活动长才干”的道理。
思想品德课教师也要积极转变观念和作风,不惟分,不惟名、不惟利、不惟上地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同时,要利用写论文、博客、实践、谈话等一切机会宣传思想品德课的作用,为思想品德课呐喊助威。现行的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吸引力强、包罗万象:有日常的为人处事、心理健康、学习方法、人生理想和规划、法制知识、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唯物辩证法……,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中学生感悟人生、规划人生、学会自信、学会自尊、学会宽容、学会交往、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学会智慧地面对生活。思想品德课教学也一改以前那种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课程宗旨。对学生而言,思想品德课不光有用,而且有大用,并且是终身有用,这是别的一些学科所不能及的。
生活赋予思想品德课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生活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机盎然。同时,思想品德课也使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地健康成长,获得一定的人生高度。
【化开民,江苏省邳州市官湖初级中学政教处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徐州市先进教师、邳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教学先进个人】
关键词: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339-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文子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和环境的直觉,获得一定的印象和意义的心理过程。它具有情境性、体验性、直观性等特点。
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上来,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有所感悟。
一、用“心”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数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并不是否定教师的点拨与引导。相反,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品味,去琢磨,让学生的脑子活跃起来。教师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有时有必要对问题做解答和分析,以此来修正学生在回答中的曲解或偏解。
二、在“诵读”中感悟
“诵读”对文章的感悟是语文教学形式之一。在诵读中,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在诵读中,感悟文中思想变化;在诵读中,感悟语言文字所含的情味和节奏。
例:《穷人》中,有一段话: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在通常的情况下,严肃、忧虑是词的并列,可以用顿号。这里用逗号,语气比顿号略长,感悟渔夫焦虑心情。连续两个“嗯”,读出渔夫与妻子商量的口气,感悟渔夫的善良和对家庭的爱。从三个感叹号中,感悟渔夫办事果断。从“搔搔后脑勺”和“我们,我们”中,感悟渔夫是经过认真考虑而做出决定的。“熬”体现渔夫宁愿自己受苦,也愿承担后果。通过对渔夫的神情、动作、语言反复诵读,感悟出渔夫的焦虑、决定收养两个孩子、遇事能与妻子商量、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好品质。
三、在“语境”中感悟
在优秀作品中,无论是描写还是描述,都有作者的目的,都应引导学生感悟。感悟作者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内含。
例:《穷人》中的第一自然段。
如何感悟这段的内含呢?
1、感悟穷人的勤劳;(1)“穷人”穷在哪里?丈夫在大浪中打渔,妻子半夜补帆。(2)天气恶劣,还要打渔,感悟渔夫的勤劳和生活的无奈。(3)桑娜将屋里收拾得温暖而舒适;屋内收拾得整洁;孩子安睡。
2、感悟桑娜的善良。(1)因为丈夫还没有回来,感到心惊肉跳,十分挂念。(2)妥帖安顿孩子。
四、在“品评”中感悟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品评,才能感悟课文运用的妙,才能感悟语言的意蕴和情味。
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对绿的内含的感悟:1、“绿”字还可以用什么字来代替?吹、到、刮、回
2、再读诗,体会绿的妙用。绿是怎样的?绿是无声无息的、无影无踪的、不知不觉的、整片整片的——在对绿的品评中,了解作者用词的形象感、蕴涵的情味感。
五、在“想象”中感悟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是没有直接的可感性,只有借助于人的联想,化符号为鲜活的画面,才能感悟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景和意境。
例:《我的战友》中,“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没发出一声。”引导学生想象:烈火烧身是怎样的感觉?(疼痛)为了忍受这样的痛苦,怎样做?(趴)。怎样趴?看插图。(咬紧牙,十指插在地上。)现在可以说他为什么伟大了吧?为了战斗的胜利,他忍住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
六、在“价值取向”中感悟
在课改中,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谈他们的看法。这是课改的一大成功。但在交谈中,学生曲解作者的价值取向。老师没有及时纠正,怕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还给予肯定。我认为是不科学的。
例:《会摇尾巴的狼》教学,狼的形象是凶恶、狡猾的。老山羊是善良、能明辨是非的形象。这是作者的价值取向。在具体的教学中,有的学生曲解了作者价值取向,认为狼是可怜的,聪明的。因为它掉进陷阱,可怜;因为它为了活命想尽一切的办法叫山羊救它,是聪明的。山羊是可恶的,见死不救。我们就要从课文中,从狼的神态、动作及露出凶恶的本性,分析狼是否可怜。推想如果救出狼,狼会怎样。来修正学生对作者价值取向的曲解。
七、在“触类”中感悟
触类旁通,使学生有所感悟,是阅读教学常用的方法。例:生字词的教学,修辞手法的运用,一些写作方法——只要教师一点,学生就能产生共鸣,达到理想的效果。
八、在“体察”中感悟
在小学的数学教材中,包含了很多的数学方法和思想,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要遵循一定原则的,主要有:明确性原则,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规律明确化;过程性原则,数学教师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自己领会和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数学方法和思想;系统性原则,要求教师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方法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并对教学中的多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使学生能够掌握系统的数学思想方法;反复性原则,遵循学生的一般认知过程,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多次反复相结合,确保学生真正地领会并掌握了所学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学生知识的引导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知道数学思想方法隐含于数学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具备数学思想方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还要具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自觉性,充分地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依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渗透。例如函数的思想,可以通过填数图的形式,将函数的思想方法渗透在小学数学的习题和例题之中。
(二)不断地对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
教师要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带领学生定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还能够使学生发现隐含在不同数学内容中的各种数学思想方法之间的内在逻辑。比如,在对平面图形面积计算这一章节进行复习与整理时,先让学生回忆面积的定义和已经学会的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本质有一个深刻的感悟。
(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知识形成过程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由于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是紧密联系的,所以,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也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凸显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知识形成过程的讲解,使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感悟能力得到提高,关键在于,要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着经历、体验。从具体上来讲,就是教师要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积极地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亲身经历各种概念、公式、规律、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能力。例如,在进行“认识10以内的数”的教学中,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感受到数字的意义,然后再抽象地概括10以内的数,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的感悟。
(四)掌握好教学时机,适时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下面我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1.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足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地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
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人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让他们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再次,我们在教学中要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2.在阅读上教师应做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只学会教材中的知识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就要求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怎样才能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的钥匙呢?(1)培养阅读兴趣,要给学生阅读自由,比如阅读内容,除不健康之外不管历史、科技、社会等都可以读。(2)做好阅读指导,如怎样选书、怎样看书等都要做认真指导。(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记读书笔记习惯、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等。
3.在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教师要做艺术感染的天使
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感染。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语文理论知识就行,还要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就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修养。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有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行为的表率。再次,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4.在创新精神上做学生的开路先锋
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自己去怀疑甚至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
其一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为培养学生批判精神,我曾经给学生抄过这样一首童谣:现代教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这首童谣表现了学生对一些老师的讽刺和批判。一般老师是不会抄给学生看的。我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从我做起,做好自我批评,为学生做好示范。另外,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主体性才会得到体现,学生才敢想敢做。
5.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语文阅读 感悟体验 语感
一、感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1.通过感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们所说的语感,即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程度。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语言对象的意义所产生的最直接的敏锐的感受与领悟。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曾说过“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融入到课文情境之中,必然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及其语言的感受。
2.更有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
无论何种文体的文章,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创作目的,作者在创作时必然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情感追求融入到了其中。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适当的引导增加其感悟体验,在实践中分析作者的创作情感和创作意图。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现代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这样更有益于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从而实现经验的再创造。
二、引导学生进行感悟体验的方法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感受其中所要表达的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注意对学生的文字认读能力的培养,这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基础,因此必须重点培养,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培养:
(1)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里主要是指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工具书等在阅读的同时自动的进行生字的认知,从而将读书、识字联合起来。
(2)要注重朗读、默读的训练,尤其要注意学生的咬字发音以及阅读的连贯性。因此,教师必须做好范读工作,要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描述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此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有意识的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汲取能力以及联系上下文的能力,理解文章中词句的能力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通过对其中较为明显的主题词、主题句甚至主题段的把握,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进入文中语境,体验作者创作的思想感情
(1)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朱作仁谈朗读》中曾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在教学中,除了要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发音及语调、节奏进行朗读,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视线的培养,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同时展开想象,通过对文章的感悟体验在头脑中形成图像。通过阅读与思考的结合将文章中的词句进行扩展,将文章中所表述的内容融合成完整连续的图像。让学生置身其中,从而更为全面的感受并体验文章主旨。如《荷花》一课中,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熟练阅读,从其中对荷花开放时的动态描写进行联想,从而让这一充满生机的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荷花的形象美。并就文章对荷花不同部位的描写分别朗读,在朗读的同时运用想象力,启发学生融入到当时的情境之中,从而充分的感受、体验到荷花的美丽。而通过对文章的反复朗读,在由读到背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品味同时也积累了大量优美的词汇。
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课文中的很多词语平实无华,也无甚特别之处,但是经名家信手拈来,却用的精妙传神,别具一格。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自主的比较这其中的含义,挖掘文章内涵。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与对文字的运用,从而有所感悟。比如对文中的“冒”字的理解,作者通过一个“冒”字,生动传神的描写出了白荷花向外透,向外钻的旺盛的生命力,不但写出了荷花的数量,同时也传神的刻画出了荷花的动态美以及其中奋发向上的精神美。
(2)联系新旧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创建的情境当中,就必须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内容相联系,从而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其头道中所储存的相关资料,同时利用一些教学手法与道具,在教学中进行模拟实验以及情境表演等方法。但是,教师一定不能舍本逐末,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段落,要通过精心设计引导学生练习实际生活,锻炼其敏锐的语感。
(3)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思路,引导学生领悟读写方法
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不止是对其中语言现象的体会,还要对作者的创作过程有一定的审美体验,同时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以及生活实践中的经验和感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指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的同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能偶揣摩到作者的协作思想以及协作意图,从而学习、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表达方式。如在《桂林山水》中,作者通过对山、水的分别描述,运用了排比,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读、对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对文中语句的理解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所在,同时理解并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表达情感的方式。
其次,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自己的阅读过程,并对整篇课文中教师指导阅读的步骤进行回顾。从而领悟到正确的读书方法,让学生能够完成自主阅读。
三、结论
“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赞科夫)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教学情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并掌握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意,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然而,如果过分强调学生的感悟体验,则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浮躁空虚、华而不实的毛病。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人为本,在强调学生感悟体验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柴正考.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感悟”[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1).
[2]罗艳.感悟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1).
[3]周诗芬.怎样指导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3).
关键词:阅读 能力 培养
一、激发兴趣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
现有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充满情感,蕴含着对祖国、生活、自然和艺术的爱,充满着对人生的思考。教师要凭借教材中这些内容丰富的课文,根据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并引导学生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式想象文章中描绘的人物、图景,感悟作者的意图及运用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能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摆到相关相近的生活位置上去体验,以此引起对作者及文中人物的共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中品味读书的乐趣。
二、个性化阅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
学习是一种过程,一种获取能力的过程。正如费西斯・格瑞特在《培养阅读技巧》一书中说:“阅读是读者积极活动的过程,读者带入这一过程的东西,往往比他从读物中所找到的东西更重要。”学习只有主动的获得,才能变“学会”为“会学”,真正提高阅读能力,而不会一味依赖教师的传授和灌输。教师把课文肢解了,作又深又透的分析,学生就无法得到那种自我发现的愉悦,同时也破坏了文章在学生头脑中的整体美感,使学生无法更好地与作者及作品产生共鸣。因为许多作家都是“造成一种魅力来支配读者的情绪,左右读者的心灵”。许多教师责任心非常强,怕学生理解不透彻,就用大量的“讲”、“问”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实际是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严重地破坏了课文的整体性,好的文章被搞得支离破碎,因此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应让位于学生的自主阅读,同时对学生阅读后理解的内容还不能作标准答案,因为“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非要有一个标准,那只能是折断天才的翅膀,碾灭创造的火花,与当前素质教育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三、感悟理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点
夸美钮斯说:“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感悟理解就是智慧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体验和主动的探究,因此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思维敏锐、兴趣高涨,能提高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求异创新能力、发展个性和潜能等。由于阅读材料思想内涵的丰富深刻和表现形式含蓄多样,加上学生在感悟和理解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不同的体会和发现,阅读活动会出现难以预料的生成倾向。因此,教师要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感悟的胜境。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深切体验语言文字的内涵,悟出言中之意,文中之情,并通过想象把每一词语所指代的事物的表象呈现在脑海里,并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形象记忆和情感记忆去领会、体验,对之做一定的加工改造、丰富补充,从而产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生动感受。
四、独特的见解是巩固阅读语文能力的保证
对课文中心思想的把握是教学的难点,在课堂上,常有这种现象:到了课末学生对中心思想还是说不完整或说不到点子上,这时候教师为完成任务便越俎代庖,把现成的答案给予学生。实际上,教师可以在课文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实践中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读,给学生自由交流的空间,用自己的话表达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展现阅读教学的个性风采和生命活力。
古诗,名篇佳作浩如烟海,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瑰宝。它那凝练委婉的语言、悠悠含蓄的诗意,美轮美奂的韵律,优美别致的意境,深沉悠远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古诗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淡化分析,注重感悟,但由于历史的年轮、文化的变革,体会古诗感情、感悟古诗意境成了学生学习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呢?
一、尊重文本、尊重作者、尊重背景
古诗有婉约和豪放、田园和边塞、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等风格。但无论是那一种风格的古诗均会打上时代的烙印。要感悟古诗的意境,首先就要了解诗人个性风格和写作时代背景。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前广泛阅读诗人的作品,了解诗人的个性风格和写作时代背景。这样,学生才能跨越时代界限。走进文本,与诗人产生共鸣,从而感悟到古诗的意境。在教学宋代林升的作品《题临安邸》时,我让学生在课前上网收集诗人林升的生平以及作品,收集有关宋代统治者的历史事件,从而了解林升的个性风格和这首诗的写作时代背景。这些课前准备,不但帮助学生水到渠成的理解了诗句中“暖风”“熏”“醉”等词的深层含义,而且还让学生的思维与宋代林升产生了共鸣,从而体会并感悟到诗人当时的愤怒与忧愁。
二、放飞思绪、创设情境、反复朗读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性格、思维价值观的不同,对同一首诗产生的感悟也各不相同。教师不能禁锢学生的思维,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言、音乐、课件等手段渲染气氛,引导学生放飞思绪,大胆想象,并让学生采用编故事、对话、绘画、表演等形式重现或创造出诗人写作的情境。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反复朗读。这种情融于景,景融于情的朗读,能让学生深入地领悟古诗的意境。
三、恰当点拨、感悟真谛
《语文课程标准》别指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感知、去思考、去领悟。在教学中,反复朗读也许不能让学生充分感悟,或者感悟不是十分明确,正处于“愤”和“悱”的状态下。此时,教师要善于把握契机适时点拨,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让学生顿悟。英国教育学家威廉,亚瑟说过:“教师有五种境界:平庸的叙述,较好的讲解,优秀的示范,伟大的启发。”因此,我们引导学生感悟古诗意境时,不要将教师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而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愤诽点”,适时启发学生自己去感悟。
古诗教学,我们应大胆放手,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感悟古诗的意境。我们要让学生在自己的反复朗读和教师的引导点拨下,放飞思绪,跨越时代年轮,走进文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触摸意境真谛,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更加深入地体味古诗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