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27: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培训教学活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31-03
200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支持师资培训工作,建立教师社会实践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部、财政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推动下,在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支持下,我国已在近百所高校设立了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或省级培训基地。以江西省为例,目前,江西有2个国家级职教师资培养基地、8个省级基地,相关的培训已开展6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系统完整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至今尚未形成。笔者依据教学评价的概念以及功能,对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教学评价的概念
不同研究者对教学评价有着不同的理解。唐文中认为,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吴文侃在《比较教学论》中指出,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学活动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服务的一种活动。李秉德则认为,教学评价就是通过各种测量,系统地收集证据,从而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
依据上述各学者的观点可以归纳出,教学评价的过程具体涵盖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为检验目的;二是教学评价需要通过有效的评价技术手段进行各种测量;三是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教学活动服务。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相关教学活动,使培训学员具备某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能力;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教学评价则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评价技术手段对培训后的学员是否具备某课程任课能力进行检测,进而推动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
教学评价的对象
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宜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合作互动式教学模式,既能吸引培训学员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又能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克服自律性不高、理论基础薄弱等问题。那么,整个教学活动就应包含三个不同的评价对象:培训学员、授课教师以及课堂教学。
(一)培训学员
培训学员不仅是培训过程的主体,其行为变化更是教学效果的集中体现。故对培训学员进行全面评价是整个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的核心。通过对培训学员的全面评价,可以使学员正确了解自身知识结构的变化,也可以使学员总结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方向,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也是教学评价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授课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员的知识,而且能够通过自身魅力改善培训学员的精神面貌、提升人格魅力。通过对授课教师的科学评价,一方面可以督促其了解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评价结果也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主要标志,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学工作优劣的主要方面。通过对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助于针对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的反馈,其结果集中体现了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对教和学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诊断功能
诊断功能是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同医生看病一样,通过全面的总结性考查,不仅能够了解培训学员对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对哪些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学习,而且还能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二)激励功能
全面、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对教师和学生起到正面的激励强化作用。研究表明,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并加以评价,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推动课堂学习。
事实证明,没有定期的评价,要让学生一贯保持应有的学习动力,是不切实际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学员,自律性不高,而且培训时间又短,对其进行科学适用的教学评价不仅会成为培训学员努力学习的推动力,而且会对课堂效果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同样,对于授课教师而言,没有科学的教学评价,就缺乏动力、缺乏激情。
(三)调控功能
评价的结果信息可以使教师及时知道自己的教学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习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从而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评价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根据测验、考试等结果来调整学习方法、改变学习策略、增强学习自觉性。
当前,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教学评价不仅为以后修改教学计划、改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同时也使教学活动越来越接近预期的目标。
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其他培训有极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即在培训结束后必须通过国家级或省级的某项考试,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没有明确要求各培训基地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在目前的各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学员上课不积极、培训结业容易等宽进宽出现象。
教学评价具有诊断、激励以及调控的功能,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对象又有着自律性不高、理论基础薄弱以及培训时间短等特征,那么构建科学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就是必然的趋势。应以不同的评价对象为切入点,构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一)以培训学员为对象开展教学评价
学生是教学活动评价的核心。他们不仅是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其行为的变化更是教学效果的集中体现。依据评价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 evaluation)、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和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诊断性评价,也称前置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体力等状况进行摸底测试,以便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准备状况,判断其是否具有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使教学活动适合学生的需要和背景。
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学员不同于在校学生。他们有不同的工作经历,在这个前提下,对其进行诊断性评价,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更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通常情况下,各培训基地可以在培训初期通过填写调查问卷来了解培训学员的基本情况及培训需求,以便更好地制定授课方案,确定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对培训学员进行难度较低的前期摸底测试,通过统计图表等技术手段,分析确定培训学员的知识水平层次,为今后培训的重点指明方向。
在培训期间,宜采用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指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测定。非正式的单元测验和作业是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手段,在督促培训学员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律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过程,提升学习效果。
有过工作经历的培训学员理解力强,更容易通过对案例材料的联想、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抽象和概括,形成自己的判断。通过案例讨论、小组讨论的形式布置作业,或以某个论题论述自身观点作为小测试部分,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调查显示,综合运用案例分析加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实践中受到培训学员的普遍认可。
最后,培训结束后宜采用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又称后置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活动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通常以考试为具体形式。以江西省为例,2011年之前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本是以岗位培训或转岗培训为主。2011年之后,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由转岗培训转为“双师型”培训,提高了培训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需要具有工程技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那么,“双师型”师资培训的目的就是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具备教师和工程技师双重职业素质和能力。而对于检验培训是否能够达到要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培训学员通过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和相关技能证书。在双重考核下,不仅可以提高现有“双师型”师资比例,还可以帮助改善当前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存在的结业考试容易、考核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二)以授课教师为对象开展教学评价
授课教师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在培训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授课教师进行总结性教学评价,有利于授课教师在培训中发现自身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为更好地开展后期培训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以课堂教学为对象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结束后,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性教学评价。由于课堂教学体现了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因此是教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对于课堂教学和授课教师的调查可使用同一份问卷。
结语
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对增强培训效果、培训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依据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概念、教学评价的对象以及教学评价的功能,对不同的评价对象,采用的评价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对培训学员,适合综合运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对授课教师和课堂教学适合采用总结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唐文中.教学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
[2]吴文侃.比较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李如密.现代教学理论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5]张祖忻,等.教学设计—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游戏”与“教学”在不同程度上的结合。但通过对西安市幼儿园教师的调查发现,教师重教学轻游戏的观念普遍存在,在游戏指导中存在着功利化、成人化、刻板化、绝对化倾向等问题。应充分认识游戏与教学分离式、交叉式和融合式三种关系模式,实现关系的转化,同时加强教师培训,深度支持教师的转变与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游戏;教学;关系模式;调查反思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游戏”与“教学”在不同程度上的结合[1]。在幼儿园教育中,有两类活动分别强调顺应儿童发展和促进儿童发展,并将儿童的发展纳入到合乎社会要求的轨道这两个不同方面,他们就是游戏和教学。在幼儿园的课程实践中,处理好游戏和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幼儿园教育中这一两难问题的关键。在教育实践中,很多问题和困惑的产生都是与不会区分或者不去区分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相关。如何对待游戏,如何坚持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又能自然有效地达成幼儿园教育的目标,这是摆在教育实践者面前的棘手而又紧迫的问题。本研究基于西安市幼儿园教师的实践调查,认为当前进行高质量、深入化的教师培训是从根本上还原幼儿园教育、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游戏与教学的关系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围绕游戏与教学的关系问题,课题组进行了问卷与访谈(包括一对一访谈与集体座谈两种形式)相结合形式的调研。
1、教师心目中的观念
关于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几乎所有教师都持肯定意见,但对于“玩”和“教”哪个对幼儿更有用,大部分教师认为“教”更有用。理由是“教”能让幼儿学到东西,能很快看到能看到效果,而“玩”能否让幼儿学到东西很难确定,尤其是不能让家长看到预期的结果。当问到“你对游戏和教学哪一个更投入更用心”时,大部分教师回答对教学更用心,理由是教学环节比起其他环节更重要,实际上也容易把握,而对游戏则很难做到既不过度干预又不放任自流。关于“游戏是否有必要和教学相结合”的问题,教师们普遍认为应该结合,因为游戏能够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对教师教学的顺利进行、达成预定目标很有帮助。
2、教师的行为与实践
游戏在何时会与自己的教学行为相结合,大部分教师认为在集体教学活动的导入部分很大量使用游戏的形式,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如有幼儿跑神、不关注的情况发生时也会使用游戏的形式,一般在教学活动结束时也会考虑将重要的教学内容延伸到区域活动中。教师们反映教学中“借用”游戏方法有一定效果,但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比较费时费力,
3、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行为的评价
教师们认为目前幼儿园更关注幼儿的区域游戏和户外游戏了,而且认为户外游戏教师组织与指导比较有把握,而对区域游戏不太能胜任,尤其是角色游戏与建构游戏教师认为自己布置如何指导才好,更多地情况会让幼儿自由发挥。
二、教育实践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这些年来,游戏作为教学的手段,已受到了教师的重视。但有的教师为了使活动呈现所谓理想的游戏状态,会把教学、谈话甚至是生活活动都安上“游戏”的名目,这实际上是把游戏当成一种装饰,这样的活动往往会偏离教学目标,显得生拉硬套甚至不合逻辑。根据课题的调研结果,经过归类分析,我们认为目前西安市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中的问题主要有:
1、教师“重教学轻游戏”的观念依然存在
教师通常能够认识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多方面的价值,如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社会交往策略、积极情绪情感、亲社会行为、想象力与创造力等。但是却对通过游戏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却没有鉴定的信念,他们不相信可以通过游戏来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大部分教师的观念中,教学活动因其能够精心预设教育目标、可以有效控制幼儿的学习行为和自身的教学行为,从未相信教学活动才是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的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尽管教师承认游戏的价值,但是他们往往自然而然地倾向于认为成人为有而选择的活动具有更高的价值。而且,教师们认为自己的专业性主要体现为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而非游戏活动的创生与组织。
2、教师对游戏的理解停留在功利性价值的开发层面,无视游戏的本体性价值
不可否认,游戏本身具有其形式活泼、操作性强等特点,尤其是规则游戏因其竞赛规则所能引发幼儿的参与和竞争的特点,在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方面,游戏确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游戏之所以存在至今,并非单纯因其工具性价值,游戏的本体性价值更是游戏的核心魅力。
3、游戏化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通过角色扮演表现出成人化、刻板化、绝对化的指导倾向
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对游戏控制过多,异化了游戏。教师往往是游戏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严格控制着幼儿游戏的内容、时间、规则以及游戏的发展。在角色游戏中,教师经常采取“包办”的做法,给幼儿准备好各种游戏材料,以一定的模式导演幼儿的游戏,如规定几种主题和角色,帮助幼儿分配角色或指定角色,角色必须按固定方式来表现,情节也要按一定套路发展。显然,幼儿没有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我们经常在幼儿园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游戏开始前,教师会说,你要想好玩什么,怎么玩;在游戏中,教师会说,你不可以这样玩,你必须那样玩;在结束时,教师会说,你学到了什么,你以后应该这么做。正如华爱华教授所分析的那样,“在教学计划中,教师会详细地安排游戏的过程,使得幼儿按教师设定的流程进行‘游戏’;在游戏的设计中,教师规定了幼儿的游戏行为,成为游戏的直接导演者,幼儿成为游戏的‘奴仆’”。
三、游戏与教学的交叉转化,是幼儿园教育实践的现实选择
1、教育实践中游戏与教学的三种关系模式
目前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探索实践中,逐渐发展出多样化的游戏与教学融合的模式,根据二者融合的程度的不同,基本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路径:
一是分离式。游戏与教学在时间段上彼此分离、独立存在。从课程计划表以至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组织环节,都可以看出他们的各自分离的现状。教师一般更注重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游戏以自由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教师不太干预幼儿选择游戏和游戏进程。这也是我们传统上组织游戏与教学活动的方式。
二是交叉式。教学内容在游戏中得以运用,或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又回到教学中解决。而这仍然是两个独立体。游戏可以是教学活动的先导,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可以通过教学加以理性化;游戏也可以是教学的后继活动,教学中儿童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游戏中得以运用。在儿童游戏时,教师在观察和理解儿童的基础上,可以以个别或小组形式插入有益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教学和指导。运用插入式结合方式的原则是既要有益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又要避免干扰儿童自发、自主的游戏活动,在一种活动中插入另一种活动时,应自然而不要生硬。
三是融合型。教学追随和支持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教学与游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以游戏为中心的学习”,教学活动在向幼儿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师和幼儿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着双向的建构,通过对话、交流、交往等活动,彼此在情感态度、经验等方面得到了体验,教师在支持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幼儿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获得了发展。在这里,游戏成了幼儿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同时它又是幼儿积极主动、自然而真实的学习活动。最理想的模式就是这种幼儿与教师在一起共同生活、游戏、做事,共同获得发展。
目前,很多重视高质量教学活动的幼儿园正在尝试着把游戏与教学因素通过交叉形式相结合,使幼儿园的非游戏活动游戏化,探讨了游戏与教学结合的不同形式。当然,教师选择以上哪一种做法,与他们的现有专业水平和幼儿园的客观条件有关。
2、教师培训:深度支持教师的转变与发展
跳出传统认识的局限,完整地解读儿童游戏的存在及其对于教育教学的价值,厘定游戏价值在幼儿园课程中全面实现的可能路径,便成为一种必须。在这将近一年的指南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的问题有:(1)培训设计中对游戏主题、游戏与教学关系主题给予比重过小,有些培训主办者甚至随意取消这些主题,反映出培训设计者对于游戏也仅将其作为活动形式的陈旧观念。(2)部分培训中设计的游戏专题内容比较空泛,案例分析不深入,多是零散的教育案例,严重缺少反映教育活动连续性的大型案例。反映出来自西安市幼儿园园本性、原创性案例的缺失。(3)培训形式多是讲座式、讲授式,缺乏让学员深度体验、深度参与、师生互动式的参与式培训。基于上述问题,今后的培训可从培训设计、游戏主题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培训设计主要涉及到培训管理者的理念,培训管理者应该深刻认识游戏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大游戏主题在整体培训框架中的权重,甚至可以尝试进行教师游戏组织能力提升的专项培训,并且要吸引园长和其他幼教管理者参加。这也是一个重要信号的释放,即让广大一线教师从培训课程设计中就能体会游戏对于自己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开发科学有效、系列化的游戏专题,本课题组目前开发并已经使用的专题有:“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精神解读、关注游戏、关注儿童的游戏精神、实践幼儿园的游戏生活、游戏与玩具等。
最后就是游戏培训形式的改革,实践参与式培训。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局限于普通教室里的讲座式培训,直接将培训举办在幼儿园的教育(学习)现场,并为培训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便于学员们随时发起和组织游戏观摩。这样既激发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又能真切地把所学加以分析应用。除此之外,更要改变学习参与者的角色,改变以往单纯的师生关系,培训者既是老师,更是主持人、学习同伴、发问者和画龙点睛的人;被培训者需要动脑、动手还用动情,做到全身心的参与。
【注 释】
[1] 朱家雄.“通过游戏的教学”与“包含教学的游戏”—二谈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J].幼儿教育2008(8).
【参考文献】
[1] 黄进.体验为本的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6(8).
[2] 彭海蕾.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实践策略.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3] 华爱华.“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反思.幼儿教育,2009(4).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究
高职高专英语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作用。
一、更新教学观念,找准高职英语教育目标
转变高职英语教学观念,必须改变单纯讲授英语知识的现状,还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英语教师应该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提升知识的教授效果。教师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工作中应用英语知识,使知识具体化、生活化。教师必须坚持学生中心论,把学生的成长作为工作的中心。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熟练使用英语,这才是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强化行动研究,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行动研究要紧扣教学活动遇到的难题,教师要客观评估教学效果,以教学问题为导向,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融合。教师要主动提升教学思维能力和英语科研能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进行反思教学,在反思中成长
高职英语教学不能缺少反思,教师必须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高职英语教师要针对英语教学实践,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英语老师增强教学反思性,就是要自我反思,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回顾,不断分析自己的问题,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全面反思,从而发现问题所在,找到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从而保证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专业化教师成长模式。
四、提高科研能力,在研究中完善自我
教师在实践英语教学中有更丰富的途径进行学术研究,因为他们是高职英语教学相关知识和理论的首创者。因为他们掌握现实生活中和英语教学中的第一手资料,他们有更多的途径观察高职英语教学的各种细节,获取资料,进行深度的加工和系统的分析,这些都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我反思和合作能力,从而为未来的教学活动和改革提供准备。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素质培养,培养复合型教师
我国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远远低于实际需求,无法体现职业教育教师的特点,这在客观上影响了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除了具备基本的教育素质,教师还需要具备相关行业人员必备的素质,在这种素质结构中,必须对某个相关行业的基本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并掌握相关的基本能力。“双师型”是对所有职业教育教师的要求。高职英语教师如果对某个相关的行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就无法进行富有成效的实践教学活动,英语教学活动的实践程度就会降低,教学效果也不会显著,英语教学活动的落地性和实操性就不会太高,最后的结果就是高职英语教学活动的实践效果减弱,最终的教学目的无法实现。
六、参与校本培训,与院校共同发展
按照欧洲教师教育协会的有关界定,校本培训是指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它与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教师所参加的、以提升个人学历为目的的学历教育培训完全不同。
根据高职英语教师的发展需求,并结合其个性特征和发展条件,校本培训更有助于英语老师的个性化发展和英Z教学水平的提高,更有助于英语反思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环境的改善。校本培训使英语的教学观念、教学思维、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都完成了深度的调整。高职英语教师必须对校本发展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度跟踪,把实际工作与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并增强教学反思,从而强化学和用的融合,增强教师的专业性,推动学生的学业进步。
参考文献:
[1]高查清,季舒鸿.EGP&ESP对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206-208.
[2]张德昕,吴昕慧.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9(10).
关键词:汉语言教师 教学能力 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20世纪末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受众范围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但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却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在此背景之下,教育部明确指出当前的高校教育应当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换而言之,高等教育重心应当尽快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这在辐射面极广的高校汉语教学方面体现得更为突出。在高校语文教育中,汉语教学担当者不可或缺的责任,它不仅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文明的媒介载体,而且是陶冶道德情操和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增强人们社会沟通能力和培养人们自主创新、独立分析能力的主要手段。汉语教学融合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重大价值与功能无疑对高校汉语言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遗憾的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汉语言教师教学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不管是在人文性教育方面,还是在工具性教育方面,都遇到了很大困扰,从而制约了高校汉语言教学的健康发展,根本无法满足迅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一、高校汉语言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素质的总和。对于高校汉语言教师来说,他们除了从事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外,还承担着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其他任务,因此其教学能力应当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创新、教学研究等。[1]长久以来,我国高校汉语言教师的教学能力已经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得到了巩固和提高,不仅推动了汉语文化的传承发展,而且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新形势的发展,高校汉语言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不容乐观,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设计能力不足
教学设计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不仅包括了解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而且包括确立教学思想、选择教学方法、明确教学流程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教师才能在备课环节做到游刃有余,但是相当一部分高校汉语言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有意或无意间简化了程序,只会根据参考用书撰写教案和制作一些PPT课件。撰写教案和制作PPT固然重要,但只是高校汉语言教师教学设计的一小部分,这也说明了高校汉语言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不足。在教学实践中,很多高校汉语言教师在未见到学生之前就早早确定了教学材料和教学目标,这显然是违背教学规律的不负责任行为。实际上,教师应当充分研究教学对象,在明白其语言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期望等情况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进而选取对应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然后才是撰写教案和制作PPT的环节。如果没有对教学对象认真研究,其他的教学设计都是教师一厢情愿式的“空中楼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高校汉语言教师按照某一教材的参考内容进行“想象式”教学设计,很少或甚至没有对课外资源和隐性课程进行整合开发。
(二)教学活动能力不强
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对整个课堂活动的组织和调控,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也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我国为数众多的高校汉语言教师在教学活动方面普遍较差,特别是在师生比严重失衡的现阶段体现得格外明显。首先,高校汉语言教师不善于课堂导学。一般来说,开展课堂教学之前进行导学是一个必要环节,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迅速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题”,但是多数教师往往忽视导学的重要性,课堂一开始就直接进入知识讲解,根本没有给学生缓冲过渡的空间,致使学生经常以被动情绪在“云里雾里”结束学习,效果自然不佳。其次,高校汉语言教师的讲授能力不足。课程讲授是高校汉语言教学的核心之一,但在这关键环节,很多教师总是力不从心,不仅难以融入丰富的情感,让课堂就像“完成任务”一样毫无生机,而且讲授内容经常缺乏严密的逻辑性,不能深入浅出地进行文本分析和循循善诱。另外,高校汉语言教师的板书能力有待提高,抒写出体现民族文化的汉字是一种责任,但是现在很多高校汉语言教师在汉字板书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一方面,很多教师,尤其是广大青年汉语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依赖电脑等设备,整堂课连一个汉字都不写,这样就无法通过汉字抒写展现汉语文化的多彩魅力;另一方面,其他教师虽然有板书,但是规范性方面亟需改善,不仅达不到字迹工整、布局合理的要求,而且也达不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要求。
(三)教学创新能力欠缺
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汉语言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既包括思想理念的创新,也包括方法和内容的创新,但在实际教学中高校汉语言教师的创新意识不是很突出,在很多方面都停留在“安于现状”的阶段。首先,他们不能及时汲取当下流行的教学理念,依然在沿袭中学使用多年的教学思想,一味给学生灌输知识,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其次,他们不善于创新教学内容。虽然大学语文教材会定期更新,但是其内容毕竟是面向大众的,针对性和时代性肯定不够,但是诸多汉语言教师只是按照教学内容按部就班地开展活动,而不会及时把社会当下的鲜活素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另外,他们不善于创新优化教学过程,不仅不能有效优化教学要素、教学结构、教学环节,而且不能根据具体情境的变化及时改变教学策略和方法,比如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PPT上课,一旦遇到机器故障或停电等意外情况,他们则顿时不知所措。
(四)教学研究能力薄弱
除了搞好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之外,高校汉语言教师应当在教学研究方面有所建树,但是限于教学任务过重等客观因素以及自身观念等主观因素,不少高校汉语言教师只是满足于课堂教学的任务,很少对教学背后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就经常造成学时分配不合理、教学内容不成体系、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另外,很少教师主持或参与课程改革方面的科研项目,也很少有人发表过新课程改革方面的学术论文与教改论文,对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评价、教材调整、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等更是缺乏应有的了解与研究。[2]
二、高校汉语言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策
虽然高校汉语言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创新、教学研究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看到问题的根源,转变意识,从上至下、从内至外采取相关对策,就可以有效提升其教学能力。
首先,通过鼓励政策引导高校汉语言教师树立能力持续提升的信念。当前高校汉语言教师教学能力不高而且呈现下滑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强劲的动力支持,因此学校和二级单位要采取一系列鼓励政策来引导教师积极提升教学能力,比如在关乎教师切身利益的评先表优、职称评审等方面突出对教学能力的考查,也可以采取一些富有激励性的教学能力大赛来督促广大教师参与到教学提升活动中。在切实可行激励措施的引导下,教师肯定会踊跃参与,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进而激发教师养成提升教学能力的意识。
其次,通过构建培训机制为高校汉语言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平台。长久以来,我国高校汉语言教师都奔波于逐年有增无减的课堂教学中,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培训提高,而且也没有对应的培训机会,当然也没有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外出培训。考虑到培训工作的常态化发展,我们应当主要采取校本培训,即由学校统一组织培训,采取岗前培训和在职提高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而且可以在保障课堂教学正常开展的情况下惠及更多教师。[3]从内容上看,既要让广大教师了解最新的教学理论,而且要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其明白其可操作性,进而把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为了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应当成立专门的培训组织机构,为教师培训提供科学规范的计划和指导。
第三,构建立体化的评价机制督促高校汉语言教师进行教学能力提高。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单单依靠奖励和培训还是不够的,必须采用一些压力性措施。首先,学校要成立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机制,不仅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进行督导管理,还要对其参加培训的效果进行定期核查。其次,二级单位也要组建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团队,通过观摩课和集中研讨的形式对相关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指导,特别是要组织一些富有教学经验和高超教学能力的教师为其他教师进行示范性教学,从而引领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另外,积极推行学生参与的“优胜劣汰”机制,即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中,同时让学生自由选择主讲教师。对教学能力得不到学生认可的教师,部门可以与其进行沟通,使其改进教学策略,或者使其转岗,这样就会大大提升教师钻研教学业务的积极性。
最后,高校汉语言教师自身要转变观念,树立提升教学能力的主动意识。不管是激励政策,还是培训机制,抑或是评价制度,这些都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外在因素,而要实现高校汉语言教师教学能力的恒久提高,教师自身必须树立提高教学能力的意识,把提升教学能力当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参加学校和部门组织的培训之外,还要竭尽所能地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观摩课、参加学术研讨等活动来提升业务素质,特别是要重视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全能型的高校汉语言教师。语
参考文献
[1]佘远富.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考察与对策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5).
一、对农村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1.师德培训
在农村教学,在待遇和工作条件上肯定没有办法跟城市里的教师相比。这就更需要教师有平衡的心态和为农村教育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加强师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各学校应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新课标培训
根据(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组织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使教师熟悉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并逐步应用于教学中。另外,还应组织教师结合新课标认真研读教材、探索教法。运用示范课、集中研讨、教学反思等形式,使教师在教学中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教学、教科研能力培训
各学校应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基本技能。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教学基本功大赛,并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现代教学技能培训,使每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应采取不同方式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把校本培训和教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新课程的实施,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教学中的问题,积极进行反思与研讨,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二、落实农村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课堂教学都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各学校要始终把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落实,保证教学秩序和各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可根据课堂教学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质量检测等环节,向教师提出具体的要求,不定期对各个环节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保证课堂教学达到规范化的要求,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要求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特殊的教学环境,农村教师在工作中难免会有懒散或应付的心态,认为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不愿再花精力去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用通俗一点儿的话就是“知道是什么病,却不愿想吃什么药来治好病”。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既可以反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也可以反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以反思教师本人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等。
(1)课前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就某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有:该活动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是否反映课改的精神?活动的准备做得如何?是否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活动内容的重难点处理是否得当?等等,通过多角度反思,可以使一些问题消除于教学活动之前,同时养成教师正确对待教学活动的良好态度与习惯。
(2)课中反思。主要要求教师组织教学时不仅把注意力放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而且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思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如何体现?”“学生的需要是否给予满足?”等等,通过边活动边反思,教师就可以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有效调控,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标。
(3)课后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对整个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这也是一系列反思中的重中之重。反思的内容有:教学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优缺点在哪里?为什么?如何改进?等等。教学后的反思即是本活动的结束工作又是下一活动的开始环节,它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自我反思。即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独立反思。由于反思者(教师个人)对自己组织的活动较为清楚,因此,反思的针对性较强、感受较深。
(5)集体反思。即组织教师群体就某一个教学问题,教学活动进行的共同反思。
四、探索农村课堂教学新模式,强化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农村教学信息相对闭塞,教学模式较落后。虽然偶尔会有机会参加省、市级的培训或观摩课,但由于环境的限制,起到的作用也微乎其微。而当前课改的重点就是课堂教学,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法,要努力探索“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趣味化”的课堂教学新思路。这就要求农村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和尝试,改变过去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来指导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另外,与城市中的师资水平相较,农村教师中的佼佼者不多见。因此,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骨干教师的成功经验,在普通教师的群体中形成共识,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借鉴应用,加以推广;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通过说课、评课等环节,让普通教师对怎样是一堂好课多一份感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师群体的课堂教学水平。
教师是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的专业伦理、工作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实践水平等,确立了质量规格,作出了明确规定,有关部门可以依此来衡量与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水准。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在基本理念上,注重“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一)强调以学生为本
中学生具有发展性、自主性等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和中心的位置。以学生为本,就是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坚持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尊重、关注和爱护学生,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将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由化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以学生为本,主要抓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训练,除了教材中安排的演示实验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外,还结合知识系统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部分演示实验,并尽量保证学生实验的做出率100%,对于某些用品,发动学生自己想办法,使用代用品,或者缩小实验用品的比例,或者采用微型实验,实验中,随时引导学生养成节约、勤俭的良好习惯。既学习了知识,又增长了才干。鼓励学生“收集不同种类的材料,并制成材料实物标本”,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感受、动手、对比、判断,增强对材料的理解,体验化学对生活的促进作用,培养学习化学的情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倡导以师德为先
师德是作为教师的第一要素,中学教师面对的是成长中的青少年,特别要注重为人师表,重视榜样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通过自己的表率、模范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本着“教师爱是中学教师的灵魂”这一理念,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言传身教,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重视教师能力提升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中学教师所面对的是生动活泼、日益成长的中学生,他的能力首先体现在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方面,同时还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方法等实践环节上。当代教师不仅要把握学科的基本理论,还要有能力驾驭课堂,通过有效的方法、智慧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践行终身学习理念
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师在形成全民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应该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中学教师的终身学习主要体现在主动发展的意识和不断反思、制定发展规划的能力。因此,我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博采众长,跟上教育理论和知识学习的发展步伐,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学习成为自身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中学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具有科学有效的指导作用,对教师的观念、知识、行为等提出明确要求,教师按照这些要求,不仅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也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教师专业标准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专业化的工作。严格来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教师职业的。教师职业有自身的严格要求。那么这些要求是什么?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才能从事教师职业?这就必须通过教师的专业标准来规范和要求。只有达到教师专业标准的人才能进入教师队伍的行列,才能从事教师职业。
(二)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科学有效的重要指导。教育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既有方法又无定法。尽管教育教学理论早已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则、策略,但是从教师的角度或者对于每位教师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具备怎样的观念、行为和态度,还需要具体的规范。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的观念、知识、行为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按照这些要求,不仅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也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也有了具体的标准。这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教育教学的规范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三)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缓慢的过程,需要教师个人、所在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等多方共同努力、共同支持。教师专业标准对于教师的品德、知识、能力等都做出具体的规定,提出明确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师个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都清楚地知道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哪些内容,具体要求是什么,可以对照标准了解哪些方面达到了要求,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努力目标。
一、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
1.幼儿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认识不清、了解不多幼儿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已经被大多数的幼儿园所重视,因而多数幼儿园针对多媒体教学展开一些培训和课程来使教师熟练多媒体技术,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教学者自身对于多媒体技术认识不清、了解不多而将培训和课程半途而废。将多媒体教学活动与教案、课件的制作结合在一起,是幼儿园开展多媒体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式。但从多媒体教学的现状来看,较少的教师能够使多媒体设备与教学相融合。
2.幼儿园一线教师对于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华而不实幼儿园教师大多数都能够对多媒体设备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从目前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情况来看,幼儿园内购置的新型设备,由于有时没有及时对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多数教师对于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情况是华而不实的。其多媒体技术的掌握程度不高,更多的时候都是在网络上直接下载一个现成的教学课件。
3.幼儿园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发课件的能力有限多数教师不能够使用较高层次的软件对教学课件进行生动处理,多媒体技术水平的高低虽然没有直接影响到多媒体教学水平的高低,但是一线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水平不能达到更高水平则会限制教师自由地使用和挖掘多媒体的潜能和优势。例如,在进行儿歌教学时,如果音乐教师能够熟练掌握Flash技术对图片内容进行拼贴和制作,最后集合成为一个flash播放文件,教师还能够主动设计一些台词和游戏,并且将儿歌循环,在教学过程中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环节,而在实际运用中老师也能够更好把握住课堂气氛和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针对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活动采取的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高一线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水平拥有一支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幼儿园教学能力的关键。开展多媒体教学需要幼儿园内的技术人员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多媒体使用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需要幼儿园一线教师从幼儿园教学工作出发,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活动,逐步提高自身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实际能力。幼儿教师可以借助在幼儿园内配备的多媒体使用方面的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多媒体使用方面的问题时直接与技术人员交流和沟通,并且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技术交流及教学活动做全程记录,这样不仅能够使得教研活动得到更多的技术保障,而且也使教师清晰自己的教学实况,更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支持一线教师尝试开发新的多媒体软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网络上可供使用的教学课件和软件实际上数量不多,在教师备课的选择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他们很难找到一个真正能够让自己满意的课件或软件来进行多媒体教学。每位教师对于自己的课堂都有其主观能动性,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有不同的设计,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从而开发出新的多媒体课件或软件。改进幼儿园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技术还能够对幼儿园教师评价的单一方式进行改革,从而优化教师教学评价的功能,使得教学能动性得到个性化发挥。
3.针对儿童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有意识地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园内一般配置了一套多媒体设备,教师如果没有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物质资源浪费。因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对外公开课的形式,而且也可以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上课内容的趣味性。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一些已有的课件或软件,然后利用园内的多媒体设备对其进行改造,重新组合与加工出适合自己班级的课件;另一方面,教师应该针对儿童的非智力因素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如幼儿自信心的养成、积极情绪的保持、社会性的发展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养成等等,激发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内在动机,让幼儿在多媒体课堂进一步稳定和培养道德认知和判断。
三、结语
幼儿园教学活动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同时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教学上的问题。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实践活动时,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活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幼儿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认识不清、了解不多,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华而不实,对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发课件的能力有限等。而幼儿园教学的实际工作中还应针对这些问题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水平,支持教师尝试开发新的多媒体软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提高幼儿园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资源。
作者:周璐 单位:江苏扬州邗江区直属机关幼儿园
【关键词】互联网;区域协同;幼儿教师;城乡均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6)07-0094-03
“互联网+教育”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为促进教育公平、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在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发挥引领、支持和服务作用,是地方幼儿师专应有的历史担当和大学职责所在。在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发展上,地方幼儿师专能够发挥地方院校接地气的优势,有效利用地方高校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充分整合县域资源,建立区域乡村幼儿教师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区域与校本研修活动良性运行。
川北幼专近年来在推进区域内教师培训项目综合改革、促进区域内城乡教师协调发展等方面开展了系列探索活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基于网络的高校・幼儿园协同研修实践共同体及其研修实践活动,由川北幼专组织学校特色专业学前教育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学团队牵头,以合作幼儿园一线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转岗教师为主体,幼儿园园长参与管理,组建一些以解决各种教学实践问题为目的的协作教学研究团队。这些协作团队围绕解决某一个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者高职层次幼教、小教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而建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资源开发、资源共享和在线协作教研等活动,以实现校、园协作,促进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
网络环境下的区域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平台运行机制
1. 区域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平台运行规程
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牵头对地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进行统一规划,分析区域内幼儿教师师资队伍现状,统一规划本地化的幼教师资培训方案,对本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层次、管理职责、区域幼儿教师发展质量标准做出具体可行的规定。建立完善的区域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管理评价机制,做到区域内幼儿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的内容、形式和认证标准上的全覆盖,对教师网络培训、网络研修的内容、形式和学时学分认证制定管理办法。
2. 区域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平台师资团队建设
区域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平台师资团队是一支整合了县区内教学科研、教育技术、一线骨干教师等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团队。其主要目的是,有效带动城乡教师的区域协作,指导城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其活动形式主要有开展区域内校际协作教研、培训活动等,同时不定期对各农村幼儿园的校本培训、教研活动进行实地指导。
3. 区域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平台研修模式
(1)基于网络课程资源的混合式学习
该模式主要针对区域内边远薄弱地区的幼儿教师,在具体应用中主要与院校集中面授、乡村幼儿教师访名校等培训活动相结合。基于网络课程资源的混合式学习以提供在线的网络课程支持,组织教师进行网络课程内容的学习为主。
(2)基于网络教师工作坊的团队研训
网络教师工作坊是一种依托网络平台,以区域内教学名师、高等院校学科专家学者牵头组织、区域内不同层次学校教师参与进行的网络研训活动模式。教师工作坊主要有组织课程学习、专题在线研讨、案例分享、协作教学、学术交流、观摩交流等多种形式的综合研训活动,以实现区域内同一学科教师的协同成长。教师工作坊研修活动主要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诊断测评、行动研究、总结提升和成果推广等阶段,跨年度、递进式、常态化研训,以培育一个团队、提升一个片区内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为目标。
(3)基于网络研修平台的送教下乡
基于网络环境的送教下乡是以送技能、送本领为主,以通过院校协作的形式,以协作创新的形式提高乡村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主要过程有:首先,由院校专家团队入园,以乡村幼儿教师的常规教育活动为观摩对象,进行访谈和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访谈对乡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准备水平进行了解;其次,由院校专家团队、授课教师本人、幼儿园同行及院长,通过在线视频系统进行网络协作观摩和研讨,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常态教学活动提出改进意见;再次,由院校专家协助乡村幼儿教师,根据修改意见进行教学活动的再次设计;最后,由乡村幼儿教师根据重新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进行第二次教学活动实施,院校团队则进行活动实施过程的观摩,并进行二次活动录像,对第二次教学活动的改进进行团队分析和交流,使乡村幼儿教师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所采取方案的优点和仍存在的问题等,进而达到促进乡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主要目的。
“地方高校・幼儿园协同创新平台”网络研修活动设计
1. 研修活动的组织与研究对象选择
选择以“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为研修主题,依托川北幼专与广元市利州区建立的“地方高校・幼儿园协同创新平台”发起并组织本次研修活动。网络研修共同体成员来自地方高校4人,幼儿园10人(其中城镇幼儿园3人,乡村幼儿园7人),高校教师中学前教育学科教师3人,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师1人。以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科学、艺术、健康领域的应用为切入点,分别在1所城镇幼儿园和2所乡村幼儿园选择1位主班老师和相应的班级进行教学实践研修。
2. 研修活动过程设计
(1)由研修主持人在进行调研分析后,会同指导团队商定研究主题,设计研修活动方案并通过网络研修工作坊研修计划,组织研修指导团队设计研修活动指导方案。
(2)由研修主持人协调召集共同体全体成员进行参与式研讨活动(线下集中培训),解读研修主题、观摩先进案例,进行理念、方法、技术以及评价反思等方面的参与式培训。
(3)主班教师返岗实践,带着集中研讨所获得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开展专业实践。同时,研修指导团队协助主班教师将初次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活动视频上传至研修工作坊,共同体所有成员进行方案与案例的观摩与思考,这一阶段的学习为自定步调学习。
(4)主持人协调召集在线研讨活动,由主班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实施过程视频、教学实施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通过网络进行,研修共同体成员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组织在线研讨。
(5)主班教师参与教学设计的修订,并在指导团队的协助下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然后进行第二次现场教学实施。课后进行说课与反思,其他教师现场观课或在线观摩教学录像,进行评课议课。
(6)主班教师上传课程资源包和教学反思,教师网上继续议课或参与话题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并形成研修成果。
3. 研修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主题培训与技术应用辅导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网络研修主题为“信息技术在农村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完成研修活动方案设计并在教师研修网络平台。在完成网络研修活动支持资源、支持方案的设计与开发的基础上,师资团队召集所有网络研修共同体成员进行了专题培训活动,就本次网络研修活动的主题、理念、方式方法、支持策略、组织与评价等进行了参与式培训活动。
(2)同课异构与协作重构
研修共同体3位主班教师进行岗位实践,由主班教师独立备课或小范围协作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验证性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指导团队协助3位主班教师将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活动视频上传到网络研修工作坊,主持人协调共同体所有成员进行方案与案例的观摩与思考,这一阶段的学习为自定步调学习。此后,教师研修工作坊主持人召集共同体成员召开在线视频研讨会议,对3位主班教师前期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视频以及实践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集中研讨,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和教学实施建议,完成了教学活动方案的协作重构活动。
(3)反思总结与协作提高
在协作重构过程中,3位位于不同区域的幼儿园主班教师相互借鉴,与院校指导团队紧密互动,协作完成各具特色、适合本园儿童发展特性的教学设计,这一过程通过虚拟社区的协作实现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程。教学设计重构完成后,3位教师在共同体成员的协助下分别进行了教育活动的再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完成对在社区协作中所获得的显性知识的固化。
“地方高校・幼儿园协同创新平台”研修活动促进城乡教师均衡发展效果分析
1. 精确定位、深度互动,有效促进了城乡教师教育理念的一体化转变
“互动”是教师在网络研修过程中所有活动的核心,网络研修共同体中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和专业实践正是在与研修平台上的同伴、专家和辅导团队的交流互动中,悄悄发生转变、实现知识和价值的重构的。这种高效、深入的互动,使得主班教师、普通教师的参与程度都比较高,在研讨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了城乡教师教育理念的一体化转变。
2. 多轮迭代,以城带乡,有效规范了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
农村幼儿园对教育活动的规范性、教学性不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性不强等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在网络研修活动中,除了系统的培训教育活动设计的理念、知识、方法和价值外,研修活动反复强调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通过多轮次的协作设计和研讨,使教师们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在信息化资源的共享与支持、幼教专家在线指导下,通过多轮次的网络协作教学设计,通过案例研讨、同课同构、同课异构等协作设计活动,以城带乡,使农村幼儿教师掌握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方法,并且开始能够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出适合农村幼儿身心发展的园本主题活动,有效规范了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
一、书画教学活动实施过程
(一)整合资源--提供课程菜单
秀水小学地处绍兴城区,拥有丰富的书画名家和书画展览场所资源。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学校、社会实际,我校制定了《秀水小学书画教学活动课程实施内容》。
1.内容形成序列。重视美育的课堂教学,将日常的美术课程和“特色教学活动课”作为主阵地,整理各种课堂材料,着重研究。
(1)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营造轻松愉悦的美术教学氛围,以多种渠道和方式欣赏各类美术优秀作品,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2)调整课本内容。根据本土、本校和学生的各方面实际,认真学习必学内容,取舍选学内容,增补特色的工艺制作内容,如“风筝、香篮、彩灯、棕编的制作”“书法和篆刻的常识”“剪纸和泥塑”等。
(3)注重作业形式的革新。让学生走出图画本的狭小空间,放开手脚,在规范化使用工具的前提下,自主制作完成作业,使学生对美术的各个门类以及制作工具和步骤了然于胸,作业的批改追求实效,既评等级,又加评语,有利于学生的领悟和修改。
(4)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认知规律,从中年级到高年级初步形成书画教学活动课程内容的序列(表1),避免活动内容的无序和重复。在美术教学的大框架下,合理开发一些师生喜闻乐见的工艺美术课程,按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编排,形成系统,提高效率。
2.体现个性差异。书画教学活动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个学生的艺术发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只要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或乐于实践的,都可以作为书画教学活动的内容。
3.体现班级特色。根据班级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挖掘具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活动实施中,通过整合形成一个可供参考的课程内容“菜单”。课程内容的设置具有灵活性,供各班开展书画教学活动时参考,并在活动中不断生成,不断修改和完善。
(二)结合实际--灵活安排课时
按课程设置的要求,书画教学活动每周为两课时。考虑到课时计划和活动实施的实际,必须灵活安排课时。
1.长课时与短课时相结合。各年级学科课时不尽相同,因此部分年级安排两课时,部分年级安排一课时,以长课为主、短课为辅。
2.长线活动与短线活动相结合。短线活动时间短,一课时或几课时,以短线活动为主;长线活动时间长、跨度大,以长线活动为辅;长短线活动相结合。
3.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作为教师辅导示范时段可在课堂上进行;学生查阅资料、临摹、写生、创作等实践活动可作为一个时段,在课后进行;总结展示可在课堂或课后进行。
(三)逐步推进--科学规划实施
不贪大、不求快,稳妥、有计划地从点到线到面,在全校各班级逐步推进。
1.抓点。制定书画教学活动方案,制定出分年级的课程内容菜单。确定五、六年级六个班为点的实验班,按计划进行初步实验,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边探索、边总结。
2.连线。在全校1-6年级所有班级实施,并对各年级的课程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3.成面。在全校1-6年级所有班级实施,同时加强对书画教学活动各项工作的全面梳理、总结,初步制定出详细的、可操作的《秀水小学书画教学活动课程方案》。
4.求深。根据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的成功经验,进行进一步细化、内化,使书画教学活动校本化。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整理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书画教学活动校本课程。各班级也在学校的指导和管理下,进行书画教学活动课程内容的二度开发。
(四)组织培训--提高指导能力
有一支业务能力强、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顺利开展书画教学活动的关键。我校根据教师的业务特长,精心挑选指导教师;组织教师加强理论学习,邀请专家指导,理清工作思路;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看现场、观摩活动;搞好课题研究。
同时,组织好校本培训。组织汇报课和研讨课,使教师了解书画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和基本模式,对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备课,教师互相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以赛代训,组织作品展评、书画教学活动方案评比、书画教学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展示等活动;组织课改沙龙,由实践层面升华到理论层面,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五)搭建平台--注重实践体验
1.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在书写、绘画、制作、剪贴等多样化的活动中去体验和感受。重视学生小组合作与各种形式的沟通,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让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小论文、书画作品、小制作、剪刻、版画等不同形式展示出来,并通过校报、校刊、画廊、教室墙报等阵地展示成果。通过交流分享研究成果,进行评价,进行思维碰撞,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并从中获得体验。
2.用好写生本。“听了就忘记了,看了就记住了,而画了就理解了”,写生本,在学生的不断实践中诞生了。学生人人都备有写生本,作写生实践活动所用。尊重学生的主体需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个性差异,从生活用品、花鸟虫鱼、山水风景、建筑人物等,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年级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写生本,作为学生表达、交流的载体,不管是稚嫩还是粗糙,反映了学生成长的轨迹,闪现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火花。学生利用写生本,审美与能力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情感也得到体验和升华,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成果收获启示
活动背景:
我们是被宠爱的一代,对于手机、电脑、相机等可谓熟门熟路。可是我们的上一辈,或许由于他们成长的年代使得他们无法早早接触并学习使用到这些数码产品,或许由于他们的年纪大了学东西慢,便认为自己对所谓的“高科技”产品无能为力,或许他们仅仅只是不想麻烦我们,于是他们成了数码产品的“门外汉”。据我们小组在各地区的调查,40岁以上的人中,大约有35%不会用手机发短信,有25%不会用手机拍照,有40%不会使用QQ聊天、视频。
当我们轻车熟路地使用着这些现代化产品享受生活的时候,我们不曾想到,也许不善表达的父亲想通过短信对我们表达他向来沉默的父爱;也许数月未见的母亲想通过网络视频看一看远方的我们;又或许爷爷奶奶想给可爱的孙儿拍一张记录成长的照片。只因为他们不会,甚至因为自己上了年纪而觉得羞于去学这些,便只能放弃这些美好的想法。
活动意义:
享受现代化的数码产品为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乐,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所有上了年纪的一辈,他们也应当拥有享受生活的权利。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的上一辈学会收发短信、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照、使用QQ聊天视频等简单的操作。
在他们想孩子的时候,不用为了担心打扰孩子学习而默默等待一个可能遥遥无期的电话,而可以发条简单的短信提醒孩子天冷添衣,表达自己电话中可能难以倾诉的思念;在他们想念身在外地的子女时,可以通过视频见一见也许半年才能回家一次的孩子,而再也不用盯着一张两张旧照片想念远方的子女;在他们外出旅游,想留下沿途美丽的风景时,可以轻松地用手机或数码相机拍下照片,并回家后能上传到电脑,而不用总是等着会拍照的年轻人给他们拍下一张两张照片后去照相馆冲印出来。
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使得我们的上一辈能够方便享受生活,更能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大学生关爱社会回报社会之心,并能提升社会的文化普及程度,方便社会大众间的交流与生活。
活动公益目标:
1学校校工
教会校工们收发短信、存储号码等基本的手机功能,方便校工的工作及与他人的交流。
2家长与子女
帮助家长们学会基本手机功能与qq聊天、视频等,方便与不在身边的子女进行联系,促进家长与子女之间感情的交流。
3社区居民
教会有需要的社区居民一些基本的数码产品使用方法,增加他们与人联系、分享信息的方式,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熟悉程度与邻里间的感情。
4参与活动的团队成员及志愿者
激发大学生的孝心与公益心,号召大学生们更多地关爱自己的父母,将自身享受到的时代成果回馈父母,回馈社会。
5对中老年人的情感关怀
提高社会对中老年人情感与社交生活的关注程度,让我们的上一辈人享受时代的成果。
6社会
提高整个社会数码产品的使用率,提升社会的文化普及程度,方便社会大众间的交流与生活。
活动实施地点描述及评估
本项目的实施地点是南京市的仙林大学城和仙林居民小区。
(1)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是高校聚集区,汇聚了众多高校,这能够充分扩大本项目的受益群体——学校校工及大学生的父母,让更多的人能享受数码时代的便利性。
(2)丰富的大学生资源以及大学生良好的受教育水平也有利于项目志愿者的招募及培训计划。
(3)实施地点具有代表性,增加了活动的针对性。仙林属于郊区,附近的居民社区中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数码产品的使用率也较低,很多居民还不太会使用基本的数码产品,居民对于团队活动的需求较强烈、参与度高,这能够大大提高本项目的实施成功率与社会效用。
(4)实施地点为团队成员就读地,交通方便,离团队所在学校较近,便于项目的实施,节省活动费用。
(5)团队成员均已在南京生活了3年以上,还有部分成员为南京本地人,因此团队对于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居民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充分的认识,方便团队走进居民小区服务居民活动的开展。
团队构成和优势
①指导老师3人,帮助解决活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专业的建议。
②队长1人,负责协调全队成员的责任及活动,统筹全局。
③外联组2人,负责联系媒体,校内社团及校外合作机构。
④宣传组2人,负责活动宣传,主要包括海报、传单制作、DV摄像、项目博客建设等。
⑤财务组2人,负责活动资金预算,分配资金及记录,保证资金用到实处,效用化。
⑥协调组3人,负责活动中细节工作,保证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团队所有成员,都参与活动的策划、实施、总结等整个完整的过程。
团队的优势在于,所有成员都参与过社会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其中2人还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3名指导老师,经常指导并参与实践,他们可以在实践中给予我们更多更专业的指导。团队成员优点各异,富有协作精神,团队默契度高。除此之外,各位队员对于此次活动充满热情,认真地做好每一项准备工作,热忱投入,发挥每人所长,团结协作是我们团队的优势。
志愿者招募计划
团队将分两个阶段招募志愿者。
第一阶段:
招募时间:3月1日至3月20日 招募地点:南京大学
招募人数:10至20人 培训时间:3月22日至3月24日
通过南京大学公告栏、小百合BBS以及校内社团,宣传团队将在校内开展教校工使用数码产品的活动,招募第一批志愿者。并在招募之后对志愿者进行相关培训,使其更了解本项目,在活动实施中更好地辅导校工,保证活动的质量。
第二阶段:
招募时间:7月1日至7月3日,7月14日至7月16日,7月27日至7月29日 招募地点:团队开展活动的居民小区
招募人数:每小区10人左右 培训时间:7月4日至7月5日,7月17日至7月18日,7月30日至7月31日
走进社区之后,从小区中招募熟练使用数码产品的年轻人,由于他们更熟悉社区环境,对他们进行培训之后,能为我们走进社区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也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第一阶段招募的志愿者,如有意向,可吸纳为本阶段的志愿者,由于已经过培训,可以经过简单培训直接参与活动。
目前已完成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
1.目标人群调研
团队通过面对面交流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将活动的目标人群确定为40岁以上的文化程度较低的中老年人,他们对数码产品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最最基本的功能上。同时,团队也对目标人群对于我们活动的态度做了初步调查,发现大部分人认为本项目有意义并且表示有参与本项目的兴趣。
2.开展方式确定:
通过调研,团队准备采用一对多的小班式授课方式为主、辅之以一对一教授的活动开展方式,进行收发短信、照相、qq及视频聊天等的教学活动。小班式授课有助于学员之间交流沟通,对于中老年人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式;而一对一教授也能够满足部分中老年人多样化的要求。
3.联系合作机构
(1)校内部门:已经与南京大学学生会、康平学社、爱德基金会、商学院学生会进行交涉,为活动的志愿者招募以及“温情拇指联盟”的建立洽谈了相关合作事宜。
(2)兰达物业公司:该公司的工作人员与本活动目标人群契合度较高,因此就初步的小班试点设定为该机构校工,并就此于兰达物业相关负责人接触,初步确定了时间及报名相关事宜等。
(3)南京大学校方:校方已经同意在场地设备方面给予了支持。
4.志愿者招募方案确定
(1)经过洽谈,社团、学生会成员基本表示愿意参与活动。
(2)最终的联盟建立不仅需要各学校社团学生会的建立,更重要的是使南京各大高校的每一个大学生加入到温情拇指活动中,关爱长辈。这需要强大的影响力,为此,我们已经初步拟定了几套宣传方案。
5.寒假活动试练:
团队各成员利用寒假尝试教授身边亲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总结出了如下一些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 很多长辈不会发送手机短信、使用电脑的原因是不能灵活掌握汉语拼音。
(2) 很多数码产品的英文指示也是教授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3) 时间上的安排很难调和,很多长辈的时间不能自由支配,影响小班上课的统一进度。
(4) 每个人的数码产品各异,如手机存在不同品牌、型号等,增加了统一上课教授的难度。
暑期前准备进行的调研和准备工作
3月:在校内为实施校工数码产品学习活动进行宣传,招募第一批志愿者并进行相关培训。
3月:联系好相关媒体,如南京大学校报、西祠胡同、金陵晚报。
4月:在校内展开教会校工使用数码产品基本功能的教学活动。
4月:进行校内教学活动的成果展示,并寻求媒体报导,扩大影响力。
5月:联系并确定进行暑期教学活动居民小区,在社区内张贴海报进行宣传,进行预报名工作,初步统计参加教学的人数。
6月:在仙林大学城的各高校张贴海报进行宣传,并举行宣讲会,鼓励在校大学生放假回家后教父母使用数码产品,增进家长与孩子间的感情。
暑期活动时间表
7月1日至7月3日 第一轮活动实施小区 小区活动的宣传与报名工作及小区志愿者招募
7月4日至7月5日 第一轮活动实施小区 志愿者培训工作及联系媒体
7月6日至7月12日 第一轮活动实施小区 实施正式地教学工作
7月13日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整理第一轮教学成果,团队成员休息
7月14日至7月25日 第二轮活动实施小区 模仿并优化第一轮教学活动,在第二轮活动实施小区实行整套活动方案
7月26日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休息,整理第二轮教学活动成果
7月27日至8月7日 第三轮活动实施小区 实施第三轮小区教学活动,制定出系统化的可推广的教学课程
8月15日至8月17日 所有实施教学活动的小区 前往各小区进行教学活动的反馈调研活动,评估教学成果
8月18日至8月24日 南京大学、志愿者协会 建立“温情拇指”联盟,扩大联盟规模及影响力
暑期活动具体计划
一、宣传与报名工作(7月1日至7月3日):
1、展台报名
在与小区居委会协商同意的情况下,选择小区人流量较大的区域搭展台宣传本项目,激发小区居民学习使用数码产品的热情,接受小区居民现场报名。
2、填写报名表
报名表内容包括个人资料及联系方式、感兴趣的数码产品及培训项目、能用于参与培训的时间段。
3、预报名确认工作
除展台现场报名外,根据5月份的预报名情况由团队成员前往居民家中确认是否能参加培训,并鼓励更多的居民参与培训,增加培训人数。
4、报名表统计汇总
统计汇总报名表,确认各小区参与培训的人数,并根据报名表填写情况安排好教学时间与教学项目等工作。
二、志愿者招募及培训(7月1日至7月5日)
1、小区志愿者招募(7月1日至7月3日)
小区志愿者招募与居民报名工作同时进行,在小区展台宣传的同时张贴志愿者招募的海报,选取熟悉小区环境并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数码产品的青年志愿者,在小区内共招募十余名合格志愿者。
2、志愿者培训(7月4日至7月5日)
志愿者培训工作为期两天,我们将志愿者分为两队分开培训,一队为从小区招募的志愿者,另一队为3月招募并愿意参加此次走进社区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
(1)小区志愿者培训(7月4日至7月5日)
对于从小区招募的志愿者,主要是一些暑假在家且对公益事业有浓厚兴趣的高中生,我们将在两天内对其进行培训,由3名团队成员负责。第一天上午主要是志愿者及团队成员的自我介绍、互相认识,下午为培训人员介绍本次活动的主旨,计划,活动内容,及注意事项,并且对志愿者的疑虑进行解答。第二天培训人员对志愿者的教授能力进行培训,确保每一个人能合格地完成任务。
(2)大学生志愿者培训(7月5日)
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由于已参加过3月份团队组织的教授能力的培训工作,因此只需安排一天时间进行培训,由3名成员负责。上午主要传达走进社区活动的计划,内容,以及我们要达到的目标。下午进行教授方式的培训工作,主要教会他们如何更好地与小区居民之间进行交流,、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三、联系媒体(7月4日至7月5日)
联系媒体工作由剩下的4名团队成员负责,主要联系南京当地的报纸及电视台,并且在网上进行发帖报道。
1、报纸。我们选择在南京具有影响力并且贴近南京市民生活的报纸,如金陵晚报、南京晨报。
2、电视台。我们准备联系江苏城市,江苏公共台以及生活频道,南京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争取能得到孟非主持的《南京零距离》,韩轶蓝主持的《直播南京》的报道。
3、网络。我们将在西祠胡同社区上发帖并且争取得到“南京志愿者之家”版块的支持。另外,我们将在南京大学小百合BBS上发帖,并争取能够得到南京大学校报的支持。
联系活动分为两天,第一天及第二天上午主要负责联系报纸,电视,第二天下午主要在网上进行发帖报道。
四、教学活动(7月6日至7月12日)
团队对每一小区进行为期一周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安排情况拟定如下(根据小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教学场地:
初步确定为小区的会议室、娱乐室以及阅览室等公共活动场所(有桌椅等设备),具体地点就各小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学员人数进行安排。教学场地由指定小组成员与小区居委会交涉借取。
2、 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采取一对一教授与一对多小班式教授相结合的方式。将同一小区的学员集中在同一教学场地,方便学员之间的交流以及教授人员授课。在授的基础上,就不同的学员手中不同的产品以及掌握程度的不同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教授。
3、 教学安排:
(1)教学安排以参与教学人员自身的特点与数码产品的不同相结合安排分配,做到专才专用。
相机产品单反等照相拍摄的数码产品教授工作由摄影协会以及新闻传播学院的志愿者负责。
电脑、上网本的教授工作由软件学院以及计算机系的志愿者负责。
手机因为其普遍性可以由任一志愿者完成。
(2)就教学人数的安排,拟定由6人一组负责一个小区,确定一小区负责人,负责该小区的具体的教学活动安排,以及小区与小区之间,小区与活动总部之间的交流沟通。
(3)按照参与小区的数量将教学活动分为几个轮次,同一轮次的小区活动同时进行,实时进行经验交流。同一轮小区的活动结束后,下一轮小区活动开展。初步决定进行三轮教学,可根据学员反响情况进行调整。
4、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根据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每天安排两个教学时段,教授相同的内容,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自由选择上课时段。每个教学时段上两节课,每节课5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第一节课教授基本知识与操作,第二节课对第一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提高熟练度。上课时间暂定于每天下午14:00至15:50与晚上19:00至20:50。
5、教学内容:
(1)按照产品不同分为手机、相机、电脑三部分。每轮次三种班并行存在、授课同时进行,可根据学员学习状况实时调班。
(2)手机的主要教授内容为收发短信、存名片、手机上网,手机拍照,音乐播放器、闹钟设定。
(3)相机主要教授内容为照相、摄像、定焦、翻找拍摄历史等。
(4)电脑的主要授课内容为打字、上网、视频聊天、音频视频下载。
(5)根据每一个学员的具体要求进行特殊辅导,满足多样化需求。
五、第二轮小区教学活动(7月14日至7月25日)
前往新的小区,仿照第一轮教学活动的过程进行宣传与报名、志愿者招募与培训、正式教学等活动,并对第一轮教学活动进行优化,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
六、第三轮小区教学活动(7月27日至8月7日)
进一步优化第二轮教学活动,争取制定出一套系统化的帮助中老年人学习数码产品基本功能的教学课程,为本项目的推广做好准备。
七、反馈调研工作(8月15日至8月17日)
在所有教学活动结束后一个星期,团队成员每天前往每一轮次教学的社区,进行反馈调研工作,评估教学质量与成果,并据此完善教学课程。包括如下调研内容:
1、 是否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教学课程中涉及的内容;
2、 经过教学之后,在生活中是否经常使用新学会的数码产品功能;
3、 团队的教学内容是否有意义,对他们来说有没有帮助;
4、 是否希望团队的项目能够持续下去或者开展类似的活动。
八、建立“温情拇指”联盟(8月18日至8月24日)
根据三轮社区数码产品教学活动情况及反馈调研的结果,撰写教学成果总结报告,并汇总教学过程中的照片、视频等资料。为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呼吁更多的人关爱长辈,团队决定建立以南京为中心的“温情拇指”联盟,以使活动能够持续下去。具体通过如下渠道建立:
1、 志愿者协会
联系南京市的志愿者协会,向其阐述本次活动的意义,展示活动成果。建议他们把这作为一项主题活动来开展,深入各社区进行宣传辅导,从而帮助更多中老年人学会使用数码产品的简单操作。同时,依靠南京市的志愿者协会联系其他省市的志愿者协会,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一问题。
2、 兄弟院校
联系兄弟院校的社团及学生会,展示我们的成果,号召他们也成立“温情拇指”小组,推广“温情拇指”的活动。通过各高校间的相互联系,鼓励更多院校的同学们加入到“温情拇指”联盟中来。
3、媒体
联系南京市的电视台及报社,争取让他们做一期关于温情拇指活动的专题报道,在报道中呼吁青少年关心自己的父母长辈,用拇指尖流淌的温情来温暖他们,加入到“温情拇指”联盟中来。
4、网络
将团队活动成果向西祠胡同反应,争取能够建立一个“温情拇指联盟”版块,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暑期后:项目收尾、评估及成果展示计划
8月25日至8月25日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温情拇指”小组活动感想及经验交流
8月26日至8月28日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撰写团队项目总结汇报书,汇总整理照片、音频、视频及会议资料
8月29日至8月30日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将团队所有成果到团队博客中,回复热心网友信息
9月1日至9月7日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在学校组织“温情拇指”主题活动周,展示团队项目成果
团队管理及相关制度
团队管理:团队实施分工制度,下设宣传,后勤,财务,外联等部门,各小组成员向组长负责,各组长向队长负责。组内组间可不定期讨论,每周总团队进行一次例会,讨论项目开展情况。
财务管理:各项支出都必须经由特定的财务人员,每项都必须留下单据或备案。财务人员定期把各组开销贴在讨论区,增加透明度,鼓励节约行事。一切原则上按照预算表进行,末期编制决算表。
纪律制度:各成员严格按照决议进行活动,按时完成任务,不得无故缺席。若有擅自行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除名。
安全制度:小组成员均在队长领导下,以组为单位进行各项活动。出外调研至少需两人一组,如非必要不采取单独行动。晚上10点后必须停止在外的调研活动。队长对所有成员负责。
团队精神:团结合作,创新手段,高效运作。
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案
1、问题:如果小区居民不会讲普通话,可能导致沟通不顺畅
预案:另行安排由小区中招募的志愿者负责和小区居民进行沟通交流
2、问题:教学场所因故不能按计划使用
预案:提前确定场地能否使用,并选取备用教学场所
3、问题:部分学员或团队成员可能在夏天出现中暑状况
预案:团队随队备好防中暑药品,并尽量选取阴凉的场所进行活动与教学
4、问题:活动过程中出现安全意外,如团队成员摔倒等
预案:随队配备基本药品,并预先确定最近医院的具置
项目可行性分析
1、 必要性
据团队成员对父母长辈和周围社区居民的调查,存在很大比例的中老年人对于数码产品的使用不熟练,这为活动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
2、可操作性强
项目本身操作难度不高,且有小区志愿者的帮助,并得到小区居委会的支持,使得走进社区活动的实施简单易行。
3、教学安排便民
团队走进社区时,直接在社区中进行教学工作,并选择居民的空余时间,在教学时间和地点上为居民的学习提供便利。
4、当地环境熟悉
活动在学校首先开展,进而推广到学校附近的小区,小组成员对于活动实施地区环境的熟悉有利于活动的开展与活动进程的成熟化,使得活动开展起来更为得心应手。
5、 活动费用低廉
由于食宿均在学校,且活动实施地点距离学校近,交通便捷,这能大大降低活动费用。
6、 团队优势
团队成员均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且指导老师认真负责,团队凝聚力与执行力强。团队成员在周边学校丰富的人脉资源有利于项目在其他学校的实施与推广。
项目后勤保障
为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团队拥有良好的后勤保障。
1、 校内机构配合
本次活动已经得到了众多校内社团及校工岗位负责人的支持与配合,这既有利于团队招募志愿者,也保证了校工具有充分的时间参与我们的培训中来。
2、 无食宿问题
由于本次活动的实施地点为团队成员所在学校及周边的居民小区,团队成员可以在学校用餐和住宿,这保证了团队不存在食宿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减少本次活动的费用。
3、 交通便捷
学校门口就有地铁及公交车站,能够保证我们直接到达实施项目的居民小区,减少在路途中花费的时间。4、 安全保障
项目实施地点的治安状况良好,且附近就有正规的医院,再加上距离学校较近,这能很好的保障团队实施活动时的安全。即使发生意外,也能很快很好地解决问题。
项目可推广性自评
从4个角度评价本项目的可推广性。
1、目标群体
我们的项目旨在关怀年龄在40岁以上的对于当下先进的数码产品比较陌生的社会群体,该群体广泛,特别是在中小城市中人数众多,我们周边的长辈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不会使用数码产品基本功能的情况。本项目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可推广性强。
2、推广形式
我们准备建立各个城市的温情拇指联盟,并通过各城市的志愿者协会,走进社区对有需要的居民进行小班辅导。另外,通过学校,鼓励学生回家对父母长辈进行辅导。两种形式双管齐下,可行性强。
3、资金角度
前期的宣传需要一定的费用,成立辅导班需要一定得场地设施,但由于能够利用小区中现有的场地,费用并不是很高。
4、公益价值
父母在电子产品方面处于弱势,本项目能帮助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增加娱乐方式,增加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提升孩子对父母的关注,唤醒整个社会的关注,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
其它补充信息
“温情拇指”联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很多志愿者长时间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建立。本项目中所说的建立“温情拇指”联盟只是我们团队在暑期中进行建立联盟的初步工作。
在暑期结束后,团队并不打算终止这一项目,而是准备依靠兄弟院校、志愿者机构、媒体网络等资源,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温情拇指”活动中来,使该项目能持续下去,直至真正建立起“温情拇指”联盟。
幼儿园,顾名思义是主要面向幼小儿童的组织机构,具体来说,幼儿园通常接收三到六周岁的儿童,并对幼儿进行集中保护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不仅解除了家庭环境下对培养儿童时间、空间和环境等方面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 1KEJI AN. COM,欢迎您的光临的制约,同时给幼儿创造了与同龄孩子共同游戏氛围,培养和锻炼了孩子们语言交际、肢体协调能力,对幼儿身体、智力发展都有益无害。
二、优化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意义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活动方式,通常而言,教学活动是指教育工作者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为了达到某教学目的而对教学对象进行的一套系统、完整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贯穿于教学中的各个阶段,包括课程导入,课程讲解,师生互动以及布置作业等系列过程。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到七岁的儿童正好是出于幼儿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多数时间在幼儿园度过,因此,幼儿园教学活动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着直接联系。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在幼儿园里对孩子们进行的一系列以教学为基础的活动。幼儿期是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游戏是这一阶段的儿童最重要的活动,对幼儿的认知和情绪发展起关键行作用。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占据了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可见游戏的重要性。然而,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其教学任务不仅是要让孩子们快乐的游戏,同时还要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正确的认知,这也是幼儿园管理者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幼儿阶段的孩子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同时对新鲜和未知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优化幼儿园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下生活,并正确引导孩子们的认知对今后孩子的成长有决定性作用。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1. 幼儿园教学设施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2. 幼儿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专业保教水平有待提高
3. 幼儿园教学形式缺乏创新,对孩子的困惑易形成误解
(二)优化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策略
1.加强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舆论监督
2.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幼儿园教师素质水平高低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同时也决定了孩子对教学活动的接受程度。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和大脑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孩子们的模仿和学习能力极强,而这种能力最大的获得方式就是游戏。教师要深入抓住此阶段孩子的发展特征,让孩子在游戏 中得到情感体验,在孩子面前少说粗话,坚决杜绝出现体罚学生的行为。与此同时,校方对幼儿园教师的资质应严格筛选,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专业能力考核、培训,提高专业技能,经常组织教师走出自己的幼儿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提高教学活动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也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引入时下流行的时尚元素,丰富孩子们的娱乐活动。教学方法一定要符合教学目标和任务,针对不同能力和接受程度的幼儿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案,设置与孩子身心和兴趣相符合的课程,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幼儿园教师要加强幼儿与同龄孩子相互之间的交流的机会,在课堂中引入音乐、美术、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快乐教学。与此同时,针对孩子们的困惑,幼儿园教师不应选择规避或训斥,因为孩子有知道答案的权利,规避和训斥并不能解决孩子的疑惑,反而会造成误解。教师要做的就是如实回答孩子们的问题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 1KEJI AN. COM,欢迎您的光临,如针对“我是怎么来的”问题,教师可以解释说是“爸爸和妈妈相爱了,而爱的结晶就是你,你的快乐是爸爸、妈妈最大的幸福。”这样,孩子不仅不会误解,反而会对快乐和幸福有了认知,更对爸爸妈妈的爱有了答案。
一、尝试“四个力求”
1.力求用心组织教学
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特点是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组织实施、技能工艺等的多样性和可操作性大。教师应针对其具体性、应用性、多样性、教学的开放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自主应用及创造性等特点,用心去分析每一教学课题,将教学内容关联性强的、课题属性连续的分模块拟案组织实施教学,从基本功、基础技能、单项基本技能、到综合应用技能,按课题属性、类型,集中编排实施培训。还要根据地方企业就业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拟出必须教学培训的、将要教学培训的和尽量教学培训的专业技能的实施计划,以保证学生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时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保证学校毕业生的质量。
2.力求精心实施教学
教师要准确评估学生基础、能力和能承受的劳动强度,精心拟定每一单元教学实训内容及相关工艺知识,恰当设定训练量和难度强度,并且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分析课题的工艺方案,“工艺无定式,适合为最佳”,再将该工艺方案中的重点、难点、要点环节分析出,启迪与明示给学生应对的工艺措施、技法、技巧。教师要把以往此类课题实训过程中出现过的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警示给学生,以提高实训效果,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注意自己的演示要规范,讲授时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技能教学,教学用语要具有科学性、专业性、艺术性、教育启发性,力求把平常的自然科学知识变得“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把开放性强的实训教学活动实施得生动、规范、科学严谨,使学生既重视又喜欢。
3.力求做好检测和点评辅助教学
教师要不辞辛苦地对每一课题、每个学生做实测的情况记入实习记录,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实训和技能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并设定课题内容、实训难度指数及确定教学进度。建立评定激励机制,特别是对在实训过程中有创新的学生进行大力表扬。青少年上进心强,教师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一个良好的实训学习氛围,定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力求把对学生的管理融入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组织实施好教学,必须要有良好的教学秩序,尤其是实习教学开放性强,需要我们把学生管理工作当作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只有抓好班级管理才能治好学,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是素质教学的组成部分。教师管理引导好学生,既促进教学任务的实施,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收到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二、兼有“三个责任”
1.管理教育的责任
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来说自律性差、不太爱学习,同时学生在校的年龄段正是他们人生观和职业素质开始形成的时期。作为与学生相处最多的一线教师,我们的学识、技能、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所以要求我们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担负起随时管理和引导学生的责任,不仅仅是教学活动中的管理,而且只要是和学生在一起相处,都有责任管理和引导他们,做到既教育书又育人。
2.抓好班级管理的责任
实习教师在教学班与学生相处在一起的时间,比班主任多,要把自己当成他们的班主任一样来抓班纪、班风、学风,引导和鼓励同学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协作完成好训练课题。
3.关爱学生的责任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较有个性、易动感情。在与学生相处时,我们作为师长应该像家长那样慈爱细心地关怀他们。关心他们的学习训练,关注他们的情绪、健康及生活,做他们的贴心人,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既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实训效果,又能使学生在学校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做好“两个提升”
1.教师职能的提升
教师要提升对学生管理教育的职能。教师要站在管理者的高度来实施教学,才能治好学、教好学。只要在学校和教师范畴内的职能都是我们要担负的职能。学生不分班级、地点,不分课上课下,只要进入校园我们就负有关心、引导、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职责。我们要做到教书与育人并举,力求教学相长、师职多能、相得益彰,为社会培养思想过硬技术过关的合格人才。
2.教师定位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