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村振兴战略思考

乡村振兴战略思考

时间:2023-06-07 09:27: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村振兴战略思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村振兴战略思考

第1篇

关键词:纪录片;非物质文化遗产;松山水酒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的良好解决,关乎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农业农村,必将拥有极为良好的发展前景。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要求,需要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1]。中国是闻名世界的文明古国,拥有璀璨的历史文化。中国也是酒的故乡。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酒与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且以其文化特性,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更好地记录还原酒与酒文化,能够让人们加深对酒的物质与精神价值的重新认识。为了追溯湖南省娄底市新化水酒的文化历史渊源及特色,本设计选择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娄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松山水酒,作为研究主题。通过纪录片增强松山水酒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引发更多的人关注松山水酒,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松山水酒研究背景

松山水酒源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圳上镇黎明村,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僻,导致松山水酒这一传统手工艺未曾传播与发扬出去,借助纪录片这一表现形式,可以更好地对娄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松山水酒进行影像传播与保护。大多数情况下,纪录片不需要由演员直接出演,纪录片中的人、地与实际情况一致,在原生态的基础之上,能够塑造优秀的市场价值和品牌价值。因此,通过纪录片,能够以更加立体、形象、自然的方式实现对松山水酒的品牌传承发展。松山水酒采用古法酿制,它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学术研究意义以及探讨价值。党的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是党对我国乡村建设的深层次把握,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于整体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2]。为响应贯彻党的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本设计以松山水酒作为研究主题,利用数字影像对松山水酒进行品牌宣传,以期形成品牌效应并带动松山水酒产业的良好发展。数字影像技术是新时代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多种领域内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该项目的诞生,在宣传松山水酒品牌价值的同时,利用数字影像技术能更好地增强松山水酒的经济效应,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到数字影像的重要价值。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当代价值

近年来,文化领域创新成果频现,以“故宫文物”为代表的文创作品逐渐被大众熟知。乡村旅游也作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新兴尝试在各地风靡。非遗成为文创领域和乡村旅游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跳出原有单一文化内涵的桎梏,在经济领域崭露头角,带来的经济价值不可小觑。非遗与乡村振兴中的“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乡风文明”要求相契合,成为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于一身的“多功能”项目,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

2.1回溯乡村发展历史

非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诞生至今经过成百上千年的传承发展,保留着独特的历史印记。非遗集中体现了当时村民对文化信仰的朴实追求,更能透过表面的文化承载形式反映出诞生地当时的民风习惯,是考证当时历史极有效的信息载体。通过梳理当地非遗传承发展的过程,可以明晰在其产生、发展、传承、延续等不同历史阶段乡村的农业生产条件、物质生活水平、社会组织架构和村民互动方式,甚至当地的道德衡量标准、社会风俗习惯、人情交流往来等都可以从中得以体现,成为探索当地历史文化的有益路径。这对研究乡村历史、追溯乡村发展渊源具有重要意义。

2.2丰富乡村文化内涵

中华文化绵延至今,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乡村传统文化尤其如此,其背后蕴藏的人文思想、精神理念、思考方式、价值追求以及文化偏好无一不展现着当地村民内化于心的精神追求,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寄托所思所想的重要载体。非遗不仅携带着过去的文化价值,也传承着现代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文明交织共生,为乡村成长壮大提供了丰厚动力来源和养分滋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生活方式及其行为举动。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形式多是文学故事、民俗习惯、传统技艺、音乐戏剧等一些看起来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载体,但正是从这些传统习惯中折射出我国延续至今的农耕文明的全貌,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传统道德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乡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传递出的文化内涵具有广泛的村民基础,长期形成的文化习惯很容易被村民接受,是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2.3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各地开始尝试探索将文化资源融入到当地的产业发展中,建筑业、手工业、旅游业、文创设计业等多个行业都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非遗摆脱了原先单一的文化助力定位,转化成一种生产力资源,逐渐在经济领域展现价值。经济发展促使物质水平逐渐提高之后,人们的目光不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而是开始转向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的追求。这个时候商品对于人们来说,其实用价值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反而是其背后蕴藏的深层的文化理念成为人们首选的标准,非遗的衍生产品由此获得人们青睐。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的新机遇

当下全面脱贫顺利实现后,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成为现阶段乡村发展的首要目标。各地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开始大力发掘本地乡村的内生特色,乡村本土的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民俗文化、精神内涵、历史传承等都被作为新兴视角放在时展脉络下进行审视,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

3.1政策倾斜支持

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非遗作为一种新兴力量被重视起来,尤其是传统工艺可以作为产业发展的路径被利用。国家出台了许多文件以更好地发挥传统技艺的作用,还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吸引群众参与。除此之外,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我国充分借鉴日本发展农业经济的先进经验,提出发掘优势,建立“一村一品”理念。这个理念提出后,各地积极响应,开始在当地落实摸清家底的“八个一”要求,在对本村的历史文化进行梳理后,总结归纳本村的文化特色,将本村流传已久的历史文化重启。在此过程中着重进行对文化资源的把握,在顶层设计中体现“一村一品”的差异化。各地根据“一村一品”指示,设立不同的资金扶持项目和人员交流支持,大力发掘本地的特色非遗资源,并逐步将非遗资源打造成当地的特色名片。国家、省、市、县自上而下的政策倾斜为非遗保护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2优秀传统文化需求日益高涨

过去几十年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飞速跃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吃穿极度匮乏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在基本生活保障得到满足后,从单一的物质需求开始向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重转变。除了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以外,人们开始重视内心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如何充实精神、提升文化素质成为人们现阶段更上一层楼的追求目标。从改革开放至今,国家重视提升教育水平,科学知识传播使得大众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表现在人们的审美水平和人文追求逐渐向高层次发展。在外来文化大幅席卷各地的情况下,不少人开始呼吁重视我国传统文化,希望通过发掘传统文化背后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达到充实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效果。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完美契合了民众这一需要。

3.3经济发展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带来空间

我国最早的社会生产形式是农业,农业收入是我国早期社会发展的经济来源。我国的传统文化最早也是起源农业文明,在农业文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保留着乡土性的特点,与农业社会息息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成形发展离不开农业社会的经济支持。早期人们通过农业获得衣食温饱,在此基础之上才开始构建文化体系。农业社会下的生产力进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的基础。回溯各个朝代可以看到,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朝代,其文化遗产就越多,这是因为经济发展给文化诞生开拓了空间。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农村经济发展无疑也将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创造优渥的现实条件。

4松山水酒的影像传播与保护实践

4.1前期工作

4.1.1勘景为了能够找到合适的拍摄场地,以增强影片的可观性,团队一行多次前往新化,历时180余天,把纪录片所需场景暂定下来。例如,团队选取了陈历祥先生的酒厂以及放置水酒的马龙洞为酒窖拍摄场景,选取了油溪桥村的木屋、紫鹊界梯田等一系列符合拍摄场景要求的地方作为纪录片取景场地。4.1.2美术设计在拍摄过程中,团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拍摄淘米的过程中,画面背景太过杂乱,团队成员便用竹排整齐排列在背景墙上,从而得到干净整洁的镜头画面;在拍摄煮米的过程中,灶台周围的环境杂乱无章,为了画面的唯美效果,团队成员自主布景,首先将旁边的柴火棍排列整齐,然后在突出的白墙上排列好竹条,在拍摄摊凉镜头的过程中,原场景中的背景窗是不锈钢窗户,无法融合整体画面。因此,我们便与酒厂负责人沟通将不锈钢拆除,最终得到完美的画面。在拍摄压榨镜头的过程中,因为整个环境都是白墙壁、白柱子,这样单调的环境会导致整体画面不协调,所以团队成员联系酒厂负责人用竹条装饰了一下酒窖环境,把白墙、白柱子遮挡住。有了竹条的装饰,整体画面协调了很多。在拍摄插秧镜头画面的过程中,考虑到让演员穿上蓑衣戴上斗笠更符合拍摄画面效果,所以摒弃了他们原定的穿着打扮,穿上团队成员准备的蓑衣斗笠。

4.2幕后纪录片

4.2.1创作观点根据纪录片的拍摄脚本进程进行记录。利用所记录拍摄团队在工作时的记录视频和正片拍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视频,通过将正片与幕后花絮相结合这一方法,采用幽默搞笑的方式,进行再次的艺术加工和展现。在影视艺术中,电影纪录片占据重要地位,其完整地记录了国家的印迹。但是电影幕后纪录片毕竟是一种新兴的纪录片类型,其具有自身的类型特质和传播特征以及价值导向。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所面临的困境与出路都值得作深入的研究。4.2.2成片思考在拍摄花絮的过程中,会考虑到如何才能展现出更好的效果,比如重点记录哪些方面,以及在制作花絮的过程中,重点偏向哪一种类型才会引起观众兴趣驻足观看。是纯花絮还是纯预告?最终团队选择将两者结合,但更偏向花絮多一点的方案。通过幽默的展现形式,让观众更想深入地去了解我们的拍摄过程。一部好的纪录片不单单只是随便找个地方拿着相机就开拍,而是要经过不断探寻、不断摸索,去发现、去总结出来的成果。

5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在展现乡村历史文化脉络、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开发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国家和政府正在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对其各项价值运用有着新的期待。本文沿着这个思路发掘松山水酒的历史、文化及经济价值,无疑是一次非常具备研究价值的实践。

参考文献:

[1]樊鑫鑫.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内涵与实施路径[J].乡村科技,2021,12(4):6-7.

第2篇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地区各部门应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优势,做好面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布局,提升发展体系、行政管理机制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力,使各地区能运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更好融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环境。

1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意义

2016年2月,国务院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重点提出:“加快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1]。”至此,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及文化发展体系,提升农村地区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及市场资源整合能力,为未来阶段农村发展创造更优质的环境及发展条件,成为新时代农村地区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从发展需求角度来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变了传统城乡融合发展结构,提高了农村地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网络构建的主导能力。实现对农村地区发展资源的合理化分配,弥补早期阶段农村社区建设改革存在结构性缺失,解决使农村地区行政管理职权分化问题,为农村地区生活条件、卫生环境及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夯实基础。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并非单一在原有体系上进行改革优化,而是从发展结构上作出调整,将农村地区农户衣食住行与城镇地区进行对接,在不改变原有生产劳动方式及社会基础产业结构的前提下,提升农户总体生活质量,强化农户生活幸福感及获得感,为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环境经济及产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同样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负面影响,需要通过深入分析予以解决。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问题,多数集中在行政管理及资源分配两个方面,做好对行政管理体系的完善,并制定科学的资源分配方案,有助于深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稳步推进。

2.1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要求在社区服务、管理调度及社会福利等方面做好协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采用将多个行政村进行合并的基本模式。其中,各地区社区服务、管理调度及社会福利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何制定福利补贴标准、规范社区服务体系及优化管理调度模式,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需思考的问题。从经济结构上来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使农村产业建设形成发展合力,强化农村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其社会福利标准、社区服务质量及管理调度执行性势必有所提升。但从实现环境的发展视角分析,部分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解决农村发展融合行政管理权限重叠的问题,加速农村发展环境现代化治理,提升农村经济发展上限。但各地区乡村发展存在内部矛盾,仍然未能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视角下得以有效解决,内部矛盾的产生必然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影响[2]。新型农村社区专业服务人才匮乏、社会保障及福利制度单一,管理调度时效性不足等问题,仍然困扰了后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应在充分了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本特征的同时,做好对各项建设发展、管理工作的优化,进一步建立长效化发展机制,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时展接轨,并有效吸纳城乡融合发展经验,提升新时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水平。

2.2资源分配

资源分配问题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利益分配、人力资源配置及市场资源调度四个方面。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政府机构与企业提供支持。但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式分析,上行经济固然对农村建设创造便利条件,但政府机构及企业同样面临经济转型及市场产业升级的压力,如何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职权划分,并在合理范围内为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企业提供政策优惠,则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考虑的问题。利益分配主要指农户之间居住资源及经济资源的分配。部分地区大刀阔斧的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改革,基于大拆大建进行农村改造。该方式的确加速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但不利于对农户核心利益诉求的满足,容易促使农户与政府机构之间产生嫌隙,从而,导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及社会资源的调配,也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各个乡村产业优势及产业发展需求不尽相同,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要以推动经济发展、优化居住条件等作为底层建筑。因此,有效发挥不同地区产业优势,强化产业集约化发展,对于缓解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及市场资源调配矛盾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3乡村振兴视角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特征

乡村振兴战略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诸多便利。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充分影响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产业化、中心化及统筹化三个方面。其中,不同建设特征也代表了不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模式。未来阶段,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要充分做好对不同发展模式下建设经验的积累,开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视角,为未来阶段更好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总体实效性提供有利保障[3]。

3.1产业化

产业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产城联动为主导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该模式利用对产业资源的聚集优化,优化本地区产业资源配置,降低传统模式对产业发展的限制,使各乡村产业发展形成一体化联动。通过对人口资源的社区化集中,提升农村地区对部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改变农村土地资源闲置及居住资源紧缺的问题。基于产城联动模式的构建,充分加速土地资源的流转,优化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生态,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则给予农户更多的居住选择权,帮助农村环境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单一土地资源结构对农村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大限度满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需求,为后续阶段强化各地区产业建设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中心化

中心化是指由乡镇企业与政府机构协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采用产业资源、服务资源及配套设施的集中化管理,进一步打造以农村地区中心发展为载体的舒适生活圈,围绕对优美环境、良好服务体系及多元市场生态的建立,实现对农村地区发展面貌的改善[4]。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建立中心化发展模式,实现将资源共享理念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有效运用。中心资源的共享可以更好控制成本支出,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多位一体发展,使政府资源、民间资本及商业资本等均可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民间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加入,将为提升农村地区生活质量及改造生活环境提供有力保障,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需求与企业利益诉求充分契合。以此,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高水平发展创造积极条件。

3.3统筹化

统一协调、统筹管理,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特征。传统模式下农村行政管理,存在管理结构单一及管理覆盖范围不足问题,部分地区由于行政管理职责划分缺乏合理性,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形成三不管地带,农村地区产业升级及产业结构改造因此受限。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统筹管理,则将管理职权进行统一分配,提升各地区行政管理执行力,实现行政管理全面性覆盖,为农村地区市场发展统一规划、社会资源统一调度及产业资源协同配置等奠定良好根基。因而,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效化视角来看,统筹化管理是基于大局观视角,为农村社区建设及环境发展改造创造良好条件,实现农村生产水平、生活质量及生态治理等多方面提升,进一步满足新时代农村地区建设发展需求,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多元化对接。

4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影响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及科学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定程度改变了农村地区的发展面貌,提升部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充分突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优势,强化对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的优化,明确行政管理及社区服务定位,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总体社会服务质量,有效为农户及企业发展提供社会保障。以此,排除农户及企业的后顾之忧,丰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服务功能,为后续阶段政府机构进一步从多个视角提供发展政策的支持创造条件。

4.1优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

面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做好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的优化,有助于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为农村发展资源的整合提供良好机遇。因此,各地区应围绕协同共助、合力助推的中心思想,优化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发展资源配置,基于充分发挥农村产业发展优势及助力产业融合,改变新型农村社区的产业结构,确保新型农村社区能持续为优势产业及支柱产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进一步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另外,新型农村社区对于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的优化,不应采用一以贯之的发展改革理念,要在不影响当前产业独立发展的前提下,做好多方面产业发展规划,逐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发展试点改革,适时做好对产业发展方向的调整,基于产业发展中弹性化策略的运用,为新型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5]。从而,化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经济矛盾。

4.2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精准定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面向提升农户生活质量及为农户生产劳作创造便利条件两个方面做好行政管理规划,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社区服务工作的开展,能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内容制定科学方案。在此过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摒弃传统行政管理及社区服务理念,面向农村发展的城镇化对接构建行政管理新体系,并根据各个行政村行政管理工作现状,统一行政管理工作标准及内容,实现各个不同行政村之间行政管理工作的步调一致。避免在社会福利、社区服务及管理调度等方面产生严重的差异化问题,使农户能真正意义上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受益者,降低外部因素干扰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的影响,促使新时代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达到更高水平。

4.3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视角下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面向企业、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及农户等提供经济、人力资源及市场资源方面支持,降低新型农村社区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结构性阵痛问题,使企业、教育机构及农户等能尽快适应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新环境,排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中存在阻碍。为此,政府机构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第一,政府机构应面向企业、医疗机构及教育机构等做好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卫生发展、文化建设及环境治理等要求,做好与企业、医疗机构及教育机构的对接,缓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改革中存在压力。第二,政府机构应为农户及农村就业人员发放住房、失业及医疗等方面经济补贴,加速农户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基于政府兜底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保驾护航[6]。

4.4丰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服务功能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变传统农村发展结构,提升农村地区信息化及现代化发展水平。为更好提升新型农村社区中农户生活品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注重对社会服务功能及行政服务功能的完善,切实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有效性,确保相关水、电建设及治安管理水平能达到较高标准,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的实现做好铺垫。另外,丰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服务功能,不仅要面向外部发展做好合作,同时,也应针对内部经济发展循环及本地区农业资源开发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发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优势,从生活环境、经济水平、社会影响力等多个方面,提升农户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认同感,使农户在新型农村社区环境下能更好履行自身义务及社会责任,提高农户基础生活幸福感。

4.5强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倾斜与政府支持

政府做好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倾斜,可以更好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降低经济、环境等因素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制约,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多元化、系统化及科学化推进。对此,新型农村的社区建设应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合理做好行政村管理融合的决策,最大限度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保证农户核心权益。在充分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夯实基础的同时,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上限,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为未来农村发展转型做好充足准备。除此之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根据当前发展需求,持续做好合村并点工作的深化,既要发挥各个机构及各个部门社会服务功能,也要维持良好发展改革秩序,进而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视角下的良性发展。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极大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水平,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迈入时代新纪元。各地区应紧抓时代机遇,积极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背景下管理协调及发展优化,加速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改革,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俊.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新时代乡村建设路径与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7):6.

[2]王生章,崔佳慧.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初探[J].行政科学论坛,2018(10):47-50.

[3]张艺颉.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与转型路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4):8.

[4]魏文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空心化治理与社区建设融合探究[J].南方农业,2021(17):3.

[5]王思瑶,马秀峰.新型职业农民人文素养提升的应然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21(8):76-80.

第3篇

【摘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面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检察机关如何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管理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方法,走出一条创新社会管理,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加以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健词】检察机关;社会治理;和谐乡村

一、检察机关要密切干群联系,坚持用扎实的作风践行群众路线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化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为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我们要以振兴赣南苏区为契机,进一步改善民生,赢得民心,促进社会和谐。目前,农民普遍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关于医保、低保、惠农政策等问题。这些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是人民群众生死攸关问题。所以,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好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好国家的惠农政策,尤其检察机关更要加大对损害农民利益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让农民尽快富起来,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让农业基础设施好起来,为建设和谐秀美乡村,打牢村级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要以严厉打击损害农民切身利益的职务犯罪活动为着力点,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确保国家的各项惠农支农政策落到实处。

二、检察机关要深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坚持用群众的方式加强组织建设

我们要以"送温暖、送政策、送服务"的"三送"活动为契机,深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着力解决干部群众思想问题,树立"为民执法"的思想理念。目前,"重人治、轻法治"的观念还没有彻底改观。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有的地方更多地依赖文件、政策、指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少数干部法律知识缺乏,依法建设经济和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不高。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村民自治组织难以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缺乏凝聚群众的组织基础,有的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依靠村民出资出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参与自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健全村级管理制度,增强公开透明程度,不断提高村民对财务、项目、事务管理的民主意识和参与度。检察机关应当不断研究建立健全农村自治组织,配合、协调建立一批新型的村民自治组织,如村民事务理事会,有序组织婚丧嫁娶、文化娱乐等活动,提升农民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快乡村经济建设,要建立特色农业经合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培育发展赣州脐橙、茶叶等特色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切实提高农村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服务能力。

三、检察机关要以实现社会和谐为己任,坚持用多元的方式统筹城乡关系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成为国家战略,《若干意见》提及瑞金14处重大政策,极大提升了瑞金在区域发展版图中的战略地位。统筹好城乡之间资源、政策以及职能配置。按照公用资源城乡共享的原则,围绕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公共服务等方面,整体推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建立城乡互动、公平共享、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要以严厉打击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犯罪、影响社会和谐的暴力型犯罪、侵财性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

新形势下"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和谐乡村"任重而道远,检察机关将以新时期的改革为动力,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目标不动摇,坚持发展不松劲,促进和谐不懈怠,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进步,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4篇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地理教学过程的始终,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以及教学评价每一个环节,而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前提,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非常重要。本文以地理核心素养为指导理念,结合“陕西礼泉袁家村旅游资源的评价”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和参与热情,以期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一、乡土案例教学目标整合

近些年,陕西袁家村在发展乡村旅游、壮大乡村经济、推动乡村现代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走出了一条面向市场需求,依靠乡村内在力量,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的成功道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结合地理核心素养对教学目标调整如下:

二、乡土地理案例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我们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乡土地理案例——陕西礼泉袁家村,进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教学设计。2.设计理念本节课教学以任务驱动、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方法,设计典型的、身边的案例,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提前下发“陕西礼泉袁家村旅游资源的评价”学案让学生查阅,有效地运用讨论法、案例探究法和小组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掌握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对区域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提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条件的评价。(2)教学难点:旅游资源对区域的影响。4.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问题式教学法。5.教学过程环节一:视频图片导入,直扣主题导入语:袁家村,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没有名胜古迹和独特山水资源,十年前还是一个只有62户人家的小乡村,如今十年过去,却一跃成为中国乡村旅游的第一网红地,被称为“关中第一村”,获得“中国十大美丽乡村”荣誉称号。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利用陕西袁家村特色乡村旅游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环节二:案例分析,合作探究学生阅读案例中的材料,思考相关问题,然后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案例1:袁家村位于咸阳市礼泉县境内,地处关中平原腹地,距西安市60多公里,距咸阳市40多公里。号称“关中第一村”的袁家村主打关中民俗和美食文化,它虽只有62户,286人,却带动了三千多人就业,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集餐饮、零售、酒吧、住宿等多种产业,仅餐饮业的日营业额已超过200万元,一年加上其他收入,基本上超过10亿元。近年来,袁家村打造了以关中院子典型老宅为建筑风格的多样化住宿产品,但同时也存在游客在袁家村留宿较少的现象。简述游客在袁家村留宿较少的主要原因,并为当地吸引游客留宿袁家村提出合理建议。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材料,经过探究讨论后,展示讨论结果。主要原因:(1)袁家村距离西安市、咸阳市近,大部分游客在观光旅游结束后容易返回市区。(2)袁家村旅游主要以关中饮食和关中建筑为主,旅游项目相对单一,游客选择余地较少。合理建议:挖掘袁家村现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建立各类文创基地(如美术写生基地等),开展深度体验游。充分利用袁家村周边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打造“唐昭陵+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拓展旅游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体验游,改善袁家村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等。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概括作答并点评,最后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掌握现实中存在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评价。设计意图:以陕西乡村旅游袁家村为例,引导学生从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分析袁家村游客留宿较少的原因,同时学以致用为袁家村乡村旅游提出合理建议;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梳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案例2:袁家村自2007年始兴起旅游,借助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如今游客百万,资产已经过亿,2017年年接待游客量更是达到500万人次,被奉为乡村旅游黑马之典范。(1)说出2007年~2017年袁家村旅游人数变化的特点。(2)分析袁家村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学生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小组合作探究后展示讨论结果。(1)袁家村旅游人数逐年增加。(2)袁家村乡村旅游资源的有利条件:①与咸阳市、西安市距离近,客源市场丰富。②通过关中乡土方式的重启,打造了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唤回了一代人的乡愁记忆,主打关中民俗和美食文化,吸引力较大。③高速公路、铁路、国道交通便利。④离唐太宗昭陵近,旅游资源分布较集中,集群状况好。袁家村乡村旅游资源的不利条件:①袁家村旅游资源类型相对单一,地域组合状况不佳。②袁家村旅游资源的非凡性不突出,游览价值不高。③袁家村为游客提供的服务,比如餐饮、住宿、购物、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地区的接待能力不强。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对具体的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旅游规划与设计;通过对身边旅游业发展现状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材料一:袁家村通过打造以关中民俗和乡村生活为核心内容的关中印象体验地景区,形成村景合一、三产融合的乡村旅游商业模式。并逐步建成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的既有田园风光,又享时尚生活,既有现代气息,又有乡愁民俗,宜业宜居,开放多元的特色小镇。袁家村的发展就是陕西乡村旅游富民的一个窗口,乡村旅游发展给当地农民带来的不光是家庭收入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文明程度的提升和文化生活的改变,思想观念的升华,生活面貌的改观以及幸福指数的提高。由此可见,完善的制度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保障。请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袁家村旅游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意义?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得出以下结论。有利方面:①袁家村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②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③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④促进历史文物古迹和传统民居的保护,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⑤促进地区旅游区卫生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不利方面:①旅游业的不稳定会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②旅游业的发展会导致消费品价格的上涨。③给旅游区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④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设计意图:运用时事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分析地理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关心、了解国际和国内热点事件,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环节三:知识梳理,总结归纳教师活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结合区域特征分析旅游资源的形成和保护,能够掌握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三、教学实践与反思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是教师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以真实的情境导入、学生的自主学习等进行教学设计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可行性和操作性较高。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的同时,增加学生对乡土地理的认识,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延瑾英 单位: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民生路学校

第5篇

摘要:随着我国对农业经济及信息化发展的重视度提升,农村互联网建设脚步加快,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逐步被应用到了农村经济建设与农业发展中。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关键。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建设之间关系密切,最后一公里物流建设就是围绕农村经济展开的电子商务战略,但农民信息素养以及技术知识等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利于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本文探究如何将电子商务应用到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中,实现互联网与三农的深度融合,打造新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经济;建设思考

一青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青州市近些年来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无论是总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8年还实现了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1.5亿元的目标。2010年以后,青州市种植业结构就在不断调整,传统粮食种植面积逐步减少,经济作物的面积相对增加,在2018年实现全市34.15千公顷的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产量也达到了1.89公斤,得到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的荣誉。全市的农业从单一种植业转变为现如今的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正在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带动战略,树立青州市农业品牌,促进农产品销售以及农业绿色发展;全市2018年肥施用量(折纯)4.0万吨,比2015年下降4.6%;农药使用量959吨,比2015年下降12.9%。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6%,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农业经济体系中,青州市正在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档次建设,不仅打造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处,还建成7家国家级蔬菜(水果)标准园。农业科技创业也有了相应的突破,全市对种子的研究十分重视,以西葫芦、辣椒、番茄等十五大类蔬菜作物育种为核心,鼓励农业高校与乡村和农村合作社共建农业科技研发项目,且有9项得到了国家专利认可。除了种植农业以外,随着休闲农业的崛起,青州市农村经济产业更加丰富。休闲农业成为青州市农村经济的新增亮点。当前,全市都在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以及乡村旅游业,正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核心,开创新的农业农村工作局面,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电子商务对于青州市农村经济发展而言,是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青州市应抓住乡村振兴战略与“最后一公里”的发展机遇,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电子商务对加快青州农村经济建设的价值

电子商务的形式主要是企业自建平台,借助第三方平台,例如携程、去哪儿,这些是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而言,电子商务能为农村农产品销售以及旅游等服务提供第三方平台,直接将产品在第三方平台上与其他品牌一起发售。这种方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便捷性与共享性,但同时,对网络的依赖较大,需要在前期赢得顾客的信任感。且对于农旅而言,电商旅游宣传的效果显著优于以往的传媒宣传,能减少产品和服务的交易成本。举个例子来说,顾客在天猫付款之后,还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而改变心意,从而发生退款或改签业务,办理这些业务能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产品购买的欲望,毕竟以前产品销售中消费者与农民之间并不会直接接触,但是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这个渠道,能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的来源以及实际种植情况,有利于提高购买力,并树立青州农产品平台。此外,电商旅游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服务形式,消费者能按照自身的旅游需求选取合适的路线,确定所需的住宿及旅游服务。它能体现对消费者主体性的重视,且由于电商旅游的口碑几乎完全依赖于消费者的评价,所以能有效加强宣传力度,让消费者在付款后就能清楚地知晓自己的行程,并可以适当增加自己的娱乐项目,在觉得景点符合自己期望、比较满意的情况下,进行在线宣传与口碑宣传等。此外,青州农村经济建设中,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能有利于优化传统的经济产业结构,帮助农村地区摆脱困境,提升经济发展能力。

三新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的路径

第一,完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其需要较多的资金加以支持。为此,相关部门应当积极构建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近几年,国家为了支持农村地区建设和发展,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改革,明晰产权关系,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办法,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和优势,进而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其次,应当积极采用有效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和农业银行的作用,让其根据农民的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让农村地区能够及时地进行建设和发展,为电子商务建设奠定基础。第二,针对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农村物流体系,落实和加强“最后一公里”建设,这才是青州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重点。这样就需要转变农村物流的建设组分的地位,应该是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大力开发出物流运输路线,确保物流运输的安全及速度,抛弃以往的急速服务建设,一步一步将物流运输的基础设施建立起来。所以建立健全物流服务体系的标准是必需的,只有标准化的条例建立,才能够能更好地稳固青州农村物流的发展,从而为电子商务平台打下基础,避免行业恶性竞争,建立起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合作的良好形象。第三,要加强电子商务物流平台的建设,引入国内多个物流企业的特点进行结合,通过加盟或是联盟等商业措施,实现电子商务物流的整体规范性运行,既扩大青州市物流企业的发展范围,又提升农村物流的质量建设。目前青州市农村物流平台很少,能够满足物流平台建设的物流公司也不多,所以综合国内物流与商务发展趋势,青州市应该强化物流体系,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优良的后续保障,满足消费者与农民之间的产品流通需求。第四,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落实农民继续教育,提升农民的信息意识。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农民继续教育。要针对教育方向,围绕农业发展制定教学对策,激励制度构建需要立足于农民自身发展,才能有效促进农民发展。为了早日达成目标,提高农民对继续教育的信服力和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用奖惩结合的方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对人工作积极性产生影响的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使人安心工作的前提条件,而内部因素就是指激励因素。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落实,是基于互联网+发展理念,将农村经济建设转移到新平台中,用电子商务实现农村农业实体经济与网络的融合,促使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到规模性发展时期,赋予农村经济发展新的优势。因此,青州应在此背景下,大力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以电子商务发展建立新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为青州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第6篇

到云南省石屏县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5月12日-13日,我有幸参加了到云南省石屏县为期2天的现代农业产业学习考察活动,杨梅基地的精细化管理、先进的灌溉技术和产经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一路看到的平整大坝和先进的规模化农业产业化景象,给了我极为深刻的印象,使我对现代农业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

此次考察的杨梅种植基地正是通过流转荒废的山丘贫瘠土地,以先进的土壤改良技术、灌溉技术和管理技术,在贫瘠的山丘上“勾画”出漫山遍野的“梅绿图”。走进“梅海”,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高不过2米、修剪如盆景一样杨梅树,繁茂的枝丫上挂满了鲜活饱满的果实。据基地负责人介绍,每一株成年的杨梅树每年产值达1500元-2000元。基地常年高薪聘请专业的枝剪、浇灌、施肥等技术人员对杨梅树进行科学化管理,到杨梅成熟期,又聘请周边农民进行果实采摘,分级装箱,并对接省内外商家直接到基地进行收购。从过程上看,该基地初步实现了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从结果上看,还实现了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当前双河街道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决战期和决胜期,我们要真正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个人有以下几点思考:

--强化学习,转变生产观念。作为全国深度贫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下的街道,我们必须对发展现代农业有一个准确而清晰的认识,进一步转变观念,逐步从粗放型农业向“以科技为本”的集约型农业转变,从以简单的农业生产和服务为主线逐步转变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为主线的农技推广。要学习周边乡镇、县区、市州、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进经验,在农业产业化布局过程中,要做到种植现代化、管理精细化、产销一体化、形式多样化、内容全程化,既搞好产前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资供应,又要搞好产中技术指导和产后加工、营销服务,通过服务领域延伸,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提高素质,培育引进人才。近几年,街道通过大量的农业技术培训推广,辖区内农民的科技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力向城市和非农业产业流动,农村劳动力结构急剧变化,农业劳动者素质呈结构性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科学综合素质显得尤为紧迫。作为基层党政部门,我们要积极对接上级农业部门,争取专家型人才的技术支持;同时,大力挖掘农村农业产业实用型人才,加强农业科技培训,要结合街道实际,进一步围绕优势农业产业,大力培育职业农民,培养和引进一大批生产能手、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骨干,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落后状况。

--统筹规划,拓展农业内涵。现代农业不再是孤立的“农业生产”,而是整个农业生产前、中、后全方位、全过程的活动。我们要促农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切实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更要学习借鉴云南省石屏县及其他先进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发展一产要接二(产)连三(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产业化思路发展集约农业,延长产业链条,开展农产品加工、农业生态旅游等。如,建设中的卸旗软籽石榴基地,就要在注重种植管理技术的同时,利用即将建设的扶贫开发物流综合体项目的人流、物流资源,提前谋划完善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打造城郊休闲娱乐配套设施,让游客进入石榴基地既能赏花、采摘,也能就地餐饮。要继续扶持、发展和壮大硐上村草莓、蟠桃等已成型优势采摘园。要充分发挥黄泥塔山公园、上街西山坡、青山村等优质自然资源,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经果林种植业,努力打造农业优质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以农业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第7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 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28-02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而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农业产业支撑农业体系,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方向,依靠农业产业链的运行。农业产业链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因此,以关中农业产业链为纽带,以不损害涉农工商企业的利益为前提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1 构建关中农业产业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1.1 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迫切要求实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战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从开始,使得我国13.7亿的农业大国解决了温饱问题,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发展的差别化,使得城乡经济发展严重失调,致使形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我国重工轻农发展战略,阻碍了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城市规模化发展较快,农业发展缓慢,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务农人员急剧减少,严重阻碍农业发展。2011年,陕西关中地区农业总人数为1446.68万人,占全省总人数的37%,农业总产值为996.61亿元,而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为7201.5亿元,工农产值比近似 7: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呈明显趋势;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就业人口比重发生变化,表现为城镇人口比重增加和农业人口比重减少。工农差距、城乡差距日趋扩大,“三农”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我国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其中“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居首位。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提出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调整,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实践创新。

1.2 构建农业产业链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客观选择

(1)农业产业链优劣势分析

传统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发展模式,而农业产业链是将农民以生产为重心转化为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农业知识、信息及文化等资源,与其它产业进行整合,将以往一次产业转化为二、三次产业,发展农业优势,实现城乡互动,共同发展。因此,在我国发展农业产业链是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农业化资源整合,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形式,是传统农业所不具备的优势。

构建农业产业链旨在使整体产业链和各主体均获得效益,然而,由于涉及 “三农”,其面临着诸多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农产品流通中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物流约束性及路径复杂性;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复杂性,导致农产品供应主体的特殊性;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的个性化等。总之,农业产业链的构建由于缺乏占主导地位的工商业企业,并且一旦其中某个环节遭遇风险,其他主体就会讲风险转嫁给农民,使得产业链间的成员之间缺乏信任,很难持久发展。

(2)农业产业链核心理念——构建贸工农理念,是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链是将农民、农业公司、农贸流通企业各主体形成整合而构成的一个共同体,是将城市、城郊和乡村的农副产品贸易、农副产品加工和农业生产结合起来的产业链的形式。而贸工农产业链延展于城市和乡村两个地域空间,将服务业、加工制造业和农业进行三次产业,是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表现在:它将乡村农业产业化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向城市市场拓展经济活动;它也是将城市经济活动向拓展的载体,缓解城市超负荷的经济活动;另外城市郊区特有的地理环境是其城乡贸工农产业链的构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关中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发展政策出现了一面发展一面倾斜,政策倾向沿海、东部地区,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明显存在差距。进入新世纪,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建设现代化的要求,我国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等,陕西作为西部大省,而关中作为陕西腹地,关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实现陕西经济强省的核心区域。另外,随着城市规模化的急速发展,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化,城乡劳动力大幅度转移性,使得统筹城乡发展成为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因此,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推动关中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构建农业产业链视角下的“以工促农”机制研究

2.1 农业产业链视角下的“以工促农”分析

“以工促农”从产业角度看,农业产业链中“农”是指农业,“工”是指非农业部门。“以工促农”体现的是工业反哺农业,重在扶持农民。从供应链角度分析,农业产业链可分解为三个子链条,即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的农业产前子链条,从生产种植到获得初级产成品阶段的农业生产子链条,初级品销售及经过加工环节后销售阶段的农业产后子链条。其中,农业产前子链条和农业产后子链条与非农业部门关系密切,属于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工”的环节,农业生产子链条属于“农”的环节。“以工促农”即通过延伸、修补和整合农业产业链的断环、短链现象,使得整个产业链条通过农业企业的组织协调,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2.2 关中农业产业链视角下的“以工促农”机制构建

(1)培养龙头企业,增强其在产业链中主体的活力

目前关中农业产业链存在着断环、短链现象,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体现,故整合关中农业产业链成为必然选择。因此,构建关中农业产业链强调各主体在整个链条中利益的增加,通过产生附加价值实现整个链条的增值效益。而农业产业链在城乡间的联结主体是农业企业,其组织结构就会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协调机制,其作用是“以工促农”实现的承担者和组织者。由于农业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农相关,具有一定的软弱性,因此需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其活力。

(2)构建农业产业链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

由于农业信息的滞后性、不对称性,致使许多农产品在销售时出现滞销,倾倒掩埋初级品现象严重,农民收入很难保障。农业产业链的构建涉及农户、加工和流通领域。因此,有必要构建农业信息共享平台,在农业生产、种植、加工和销售时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以确保农业产业链流通的及时性。因此,需借助电子商务为产业链提供信息共享和维护的技术框架,为产业链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3)延伸、修补与整合农业产业链,保证产业链条的畅通运行

构建关中农业产业链旨在修补、整合已存在的断链和短链现象,逐步破除影响农业产业链城乡间整合的体制。因此,延伸、修补和整合农业产业链需要当地政府保护产业链人为割链现象,保护整个产业链各环节在物流、信息流的畅通和协调。

(4)优化农村投资环境,招商引资改善农村环境

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农业产业链不仅涉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涉及到城市、郊区和乡村之间,而且涉及到政策、农业、财政、供销等各个部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实施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业增收和提高农民收入,农村可以采取招商引资方式吸引工商业企业的投资。但是,当地政府部门需要在农村创造较好的投资环境,着力改善农村软硬件环境。政府加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消除体制障碍,创造宽松环境,才能让涉农工商业企业愿意投资。

3 构建关中农业产业链视角下的“以城带乡”机制研究

3.1 关中农业产业链视角下的“城”“乡”分析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理论上,城市是由城市市民、城市经济、城市资源、城市环境等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经济系统。我国由于城市政治或者城市治理的需要,经常出现城市经济区域和城市行政区域的“错位”现象,以致出现城市经济区域和城市行政上不一致。例如,关中地区某些城市如此。一般而言,一个城市经济区域的形成机制是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在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按照城市行政区域去理解城市有一定主观性,而按照城市经济区域发展理解城市则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从地理范围来看,由于郊区位于城市范围,但在经济区域上不及城市的发展,又超过乡村经济,因而郊区是城市和乡村的交集区域。故郊区是农业产业链构建的关键,也是促进城乡发展的核心。

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概念的模糊性、不确定性,使其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术界对于“农村”与“乡村”这两个概念一般不进行严格限定,现阶段乡村也称为农村,是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劳动者聚居的社区,它是一个包括村庄、集镇等规模较小的社区概念。相比城市而言,由于各种因素,乡村经济活动较散,科技意识淡薄,技术水平低,运行节奏慢、居民交往对象单一、范围狭窄,并且在乡村从事农业第一产业的人较多,因此,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3.2 关中农业产业链视角下的“以城带乡”机制构建

(1)构建关中农业产业链视角下的乡村、城市和郊区的合作协调机制

由于乡村、城市和郊区地理区域范围的特殊性,三者之间在农业生产种植的前后链条中获得信息的不一致性、不对称性,使得各自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主体性难发挥,相互之间不容易合作协调,利益分配不均衡,城乡差距拉大。目前关中各地的农业产业链条断环、短链现象严重,农业产后子链条明显,农业产前子链条和农业生产子链条无法保障,而随着城市化规模的发展,城市和乡村呈现的二元经济结构也需构建“以城带乡”机制,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修补和整合是以城带乡机制构建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城市、乡村和郊区在整个链条中的主体性,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组织,沟通协调好城市、乡村和郊区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增加农业产业链的附加价值,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企业利润,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关中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2)在关中各区和县市确立自己的优势涉农产业链环

关中地区包括西安、咸阳、铜川、宝鸡、渭南和杨凌五市一区,各地区由于土壤条件、光照条件、水利条件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各市区农业生产种植的种类不同,各地区各自的种植特色品种。因此,各市区应跟据不同县市及乡镇的特点,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完善和整合优势产业链环,并且以此为核心发展其他产业链环,逐步完善区域农业产业链的构建。

(3)发展各市区农业产业链群,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尽管农业产业链的整合会带来经济效益,但实践过程中并不是很顺利。由于农业的弱质性,使得农业在产业链群中获得的效益很少,而在整合链条过程中产生较大的交易费用。因此,整合农业产业链条需要区域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在城乡之间重新整合产业链环,最终形成更大区域范围的产业链群。

参考文献:

[1] 王亮.以城带乡,合力推进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4(2):117-119.

[2] 符永雄.制度创新视角下的以工促农问题探究[J].长白学刊,2011(3):154-155.

第8篇

[关键词] 农村物流体系发展现状构建对策

一、农村物流体系含义

农村物流体系是指农村物流资源在地域空间、技术信息、基础设施、供需市场及产业组织等所构成的产业体系。农村物流体系为农村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活动提供物流支持和服务的产业组织所构成的服务体系,内含有物流要素、要素功能和物流体系结构,且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服务体系中一个基础性和关键性板块。

面对当前经济环境,以政府所倡导的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万村千乡”工程以及《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精神为指导,并贯彻与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精髓,不论对加速我国物流业的集约化发展进程,还是对农村物流同样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因此,从全局出发,我国物流业要充分发挥和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在对现有农村物流发展情况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如何应对现有经济环境,研究农村物流在物流业调整和规划下应该如何构建。

二、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现状

1.取得的成就

(1)农产品物流逐步完善。各地在市场引导、政府推动、政策指引等综合措施作用下,为了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生产容易销售难等突出问题,大力培育和发展了各类农副产品市场,促进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在推进三农问题解决、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建立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等方面加大了政策措施和引导力度,农产品物流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农村物流主体多元化基本形成。目前除了传统的国有商业企业、 农村供销社等农产品物流主体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都在市场的导向下参与到农产品物流市场中。目前,以连锁超市、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产品物流主体发展较快。各地基本上形成了农产品物流主体。(3)以“万村千乡”工程为载体,推进了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自商务部推出“万村千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以来,地方政府通过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农村商业网点,基本形成了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消费不安全、不便捷、不实惠的“三不”问题。(4)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发展较快。为了解决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用各种网络,建立了农产品生产、流通、交易等各类信息平台,提高了农产品物流效率。据新华网统计,全国31个省份、80%以上的地市和60 %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并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农业信息网络群。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建设与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中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亟待解决。

2.存在的问题

(1)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经过长期的经济建设,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仍然显得相对落后,而农村物流基础建设就更加落后。农村道路交通状况差,冷藏设备不足,使得各种鲜活农产品难以及时外运和保存;现代化的集装箱、散装运输发展不快,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农产品运输还主要靠中型卡车,难以对农产品实行有效地保护。农村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已经在农村存在多年,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互联网的用户和农业网站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相对发达地区,真正的农村地区的用户很少。各种信息难以及时与传播,直接影响了农副产品的运输、储存和农用物资的及时供应。(2)农村需求水平低。农村市场狭小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农村居民收入低,这是制约农村物流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城镇居民,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前一年的3.33:1扩大为3.36:1,绝对差距首次突破10000元。农村市场狭小,这必然使得农产品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低,农村市场发展缓慢。一些落后地区,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甚至还是一片空白。(3)农产品物流中间环节浪费严重。与发达国家相对比,由于管理水平的差异,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中间环节浪费严重。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流通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30%,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内。(4)专业的物流人才短缺。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对农村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在提高,尤其对一线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但目前农村物流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物流操作人员现状更不容乐观。大部分操作人员不具备系统的物流知识,对操作原理、业务环节的衔接、作业流程、行业标准、服务规范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知识知之甚少。

三、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1.结合农村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物流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当前部门分割、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问题是制约我国物流效率提高的主要瓶颈之一。打破这些障碍,充分整合资源,形成一体化运作,是今后一段时期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解决这个问题,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按照物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促进物流区域发展。因此,健全物流法律法规在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中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要改革现行物流业相关行业管理体制,打破部门间和地区间的分割和封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资源利用的市场化;要依法制止和查处滥用行政权力阻碍或限制跨地区、跨行业物流服务的行为,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物流服务市场;要继续深化各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规范行业管理,促进物流服务的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2.实行财政税收政策改革,为农村物流的快速发展提供吸引力

建立规范的财税管理机制,调整农产品物流企业的所得税,统一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营业税税率。对物流企业制定统一的营业税征收管理办法,实行统一的营业税税率,这样更有利于物流企业一体化运作。同时,对于各地建立与规划的农产品物流园区实施相关的配套扶持政策,比如农业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配套的物流中心及园区,应给予税收政策支持,适当减免税收,减轻其税负。对参与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投资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对农产品出口的物流园区推行区港联动模式,并实行叠加政策。即除可继续享受免征关税和进出口环节税外,还可叠加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政策,这样来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服务于农村物流。

3.加强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物流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

在农村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中,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修通了公路,一些地方甚至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建设联结城镇乡村的公路网、农产品的集中储存保管及配送中心(物流节点)。随着我国通讯主干网及电话、电视有线网在农村的普及,农村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各地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建立开放的农产品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积极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同时,也要建立物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农产品的保鲜度和附件值,实施农产品物流的准时制,减少农产品物流环节的损耗。

4.积极培育和扶持农村物流运营组织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物流体系构建中,政府应该从宏观调控角度来引导、规范、激励从事现代农村物流的主体,鼓励和规范一些现有的从事农产品仓储和运输的农工商联合企业及合作社组织的联合或合并,以达到优势互补,节约资源,向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同时,政府应积极培育支持大型连锁、批发、第三方物流和大型农业企业集团进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加快建立综合化与一体化兼有的多层次物流配送体系。积极扶持具有集成化、全过程物流服务功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企业;培育一批规模大、功能强、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的大中型物流企业或集团,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

5.建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优化农村物流人才结构。

物流人才的缺乏早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现代农村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从农村建设基金中划拨部分资金,用于学校和企业联动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各地也可广泛开展岗位培训,特别要搞好农产品物流在职培训,通过办短期学习班、资格培训、业务学习等形式,尽快培养出一批农村物流急需的人才。

总之,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需要物流市场的参与者认真研究农村市场,提前规划,科学决策。相信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结合国家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些列政策措施与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村物流的建设与发展一定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学工:我国农产品物流政策框架的建议――基于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背景下[J].宏观经济管理,2009,(6)

第9篇

论文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与当代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体的远程教育服务“三农”在对象和宗旨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开展为“三农”服务的现代远程教育需要从这场教育运动中获得借鉴,应该坚持全面、终身教育的理念,强调农民与知识分子的人格平等,注重调查、试验以及教育模式的改革。

远程教育服务“三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而从历史上类似实践中获得借鉴也是非常有益的。目前,已有学者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与历史上著名的晏阳初的乡村平民教育实验、黄炎培的乡村职业教育实验、陶行知的乡村教育运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等几次声势浩大的农村教育运动一样,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将是新世纪的又一次教育实验,更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远的一次中国农村教育的世纪性工程。”’一但这项研究还没有充分展开,本文拟在这方面作一点尝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掀起的声势浩大的乡村教育运动,是一次农村综合改革的可贵探索,是把中国农村融人现代化轨道的伟大尝试:这场历时十余年的教育运动,最终因的爆发和国内政局的动荡不安以及自身的缺陷而走向沉寂。乡村教育运动与当前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体的为“三农”服务的远程教育之间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这种比较是进行历史借鉴的基本前提。

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对象和宗旨上的高度一致,那就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围绕农民、农业等问题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引导农民走上现代化之路。但毕竟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它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办学性质以及具体方式方法均有不同。乡村教育运动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时政局动荡、战争频仍、外族人侵;远程教育服务“三农”则是发生在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性质上,前者是“教育救国”思想的具体体现,那就是“改造乡村、再造民族”;而后者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方针的具体实施。在与政府的关系上,前者总体上倾向于一种“在野”的个人作为,而后者则是当今“科教兴国”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实施方法上,前者是一种面对面的教育,怀着救国救民宏愿的教育家们带着大批知识分子奔赴乡间、田头,建立学校,组织民众,开展活动;后者目前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远距离地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教育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黄炎培、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现代教育先行者的热忱和智慧在令我们钦佩的同时,也给我们良多启迪,其经验和教训足资借鉴。以下从总体的教育理念、从教者与受教者各自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实施教育的具体方法等方面作一展开。

乡村改造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家都从教育着手,但是他们并不是把目光仅仅局限在教育上,而是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整体考虑,在教育理念上,他们都坚持“大乡村教育观”。

黄炎培把孔子的“富、庶、教”思想演变为“富教兼施”,且进一步走向“富、政、教合一”的“大职业教育主义”。他认为乡村是一个整体,应该进行整体改进。“方今教育上最大问题,无过于学校与社会隔绝。教育自教育,生活自生活……从此更进行扩大教育的范围,沟通生活界线种种方法,而理想的教育,或者因之而实现。”纽’〕陶行知推行“以学校为中心,以乡村教师为灵魂”的整体乡村改造模式,坚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原则。他把整个教育的外延扩大化,认为乡村教育的生路“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疮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晏阳初关于“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相结合的乡村教育思想,更具现代社会“综合治理”的色彩。实施文艺、卫生、公民和生计等“四大教育”,使农民成为具有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团结力的“新民”,从而实现政治、经济、教育、卫生、自卫、礼俗建设的整体进步,达到复兴国家、振兴民族的目的。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是乡村被破坏而激起的乡村自救运动,是重建我们民族和社会的新组织构造的运动。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建立“乡村组织”(乡长、乡农学校、乡公所、乡民会议)实现“新乡政”,解决农村教育及政治、经济建设三大问题。具体途径是用乡农学校实现对农民的精神陶冶、自卫训练、生产劳动及知识教育等,以推进社会,组织农村,达到“政教合一”的目的。

虽然上述几位教育家关于乡村整体改造的阶级性质及具体设想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大乡村教育观”中,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了现代教育所应具有的先进理念和特色:一是教育地域的扩大,课堂、田间、车间、炕头等都可作教育的场所;二是受教、从教人员的增加,男女老少、农民、教师、官员等既是受教对象,亦都可作施教人员;三是教育内容的拓宽,读书、识字、乡政、自卫、农、工、商、贸等都是教育的内容;四是教育方式的灵活,课堂教学、课后活动、乡规、民约、劳动、陶冶、示范等多重方式灵活运用。可以说,中国20世纪初的乡村教育思想已初具现代终身教育的理念。

虽然目前已有人认识到:“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教育资本、文化资本,先使农民的脑袋富起来,再使农民的口袋鼓起来,腰杆子挺起来,人格的尊严立起来,成为一个真正大写的人,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三农’问题”,但是,就目前状况而言,“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宏观决策却相对滞后。一方面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政出多门、行政垄断以及行业壁垒等情况的严重存在,构成了远程教育向‘三农’延伸的体制性障碍。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之所以还没有完全达到这样的高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现在的社会体制和教育体制已经相当精细、复杂,电大教育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分担其中一部分职能,但无论就社会需要还是自身发展,电大都应当具有这种全面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电大除了把自己做大做强,提高自身在农村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外,还要协调与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及其他高校的关系,协助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高校合作,这样才能拓展自身的教育业务,发展自身,在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显身手。由此可见,在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工作中,政府应当成立相应的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而电大系统则应该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从教者与受教者关系的处理上,乡村教育运动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

晏阳初早年在为法国战场上当“苦力”的华工当翻译的过程中,发现中国有一个巨大的“脑矿”。“我发现了一个新人物,这个新人物就是‘苦力”’。“是‘苦力’教训了我。我不但发现了‘苦力’的苦,还发现了‘苦力’的力,‘苦力’的潜伏力。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救济,而是发扬—发扬他们的潜伏力。……生意人知道开金矿银矿的重要,忘记了脑矿。世界上最大的脑矿在中国。我们中国一般知识分子没有这个知觉……平民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发扬民力,发扬平民的潜伏力,发扬人格平等的精神。

在具体实践中,梁漱溟、晏阳初都强调“农民自觉”,注重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二梁漱溟提出:“农民自觉,乡村自救,乡村的事情才有办法;所以我们说乡村建设顶要紧的第一点便是农民自觉。”晏阳初认为:“社会改造事业,没有千百万觉悟了的劳苦大众积极参加,是一定不会奏效的,是注定要失败的。”又说:“知识分子回到民间去,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启发教育农民,激发调动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自发自动的精神。”要对农民进行教育,就需要知识分子“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他们都提倡知识分子下乡,与乡村居民结合,指导与帮助乡村居民进行乡村建设。1929年,晏阳初及其同仁举家迁往定县,形成一时传为美谈的“博士下乡”壮举。梁漱溟号召知识分子下乡与农民打成一片,并最终“使乡间人磨砺变化革命知识分子,使革命知识分子转移变化乡间人”。

梁漱溟抛弃优越的都市生活来到乡村,以满腔热血和激情“解救众生”,结果却遭到农民的冷遇,甚至反对,心中不免产生一种莫名的悲哀。他意识到自己未能代表时代的要求、乡村的要求,甚至与农民处于对立地位。晏阳初认为从事“人的改造”是解决中国整个社会的根本问题,希望从根本上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几十年乡村工作的实践使他感触颇深:一个强加于人民的计划,即使其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也会因为满足不了其真正的需要而宣告失败。“知识分子总是在考虑如何引导人类按自己预设的道路前进,总是在想自己与大众有什么不同,以及如何做才能显出不同,却没有人去思考启蒙者与被启蒙者有什么共同之处:伙’。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家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已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但他们并没有彻底摆脱“救世主”的心态,而这对当代从事远程教育的人尤其有着警戒意义。

对农民人格的尊重,保持一种平等的态度,这是开展工作的基本条件。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知识分子要真正付诸行动,走出书斋,走出机房,深入民间。有专家建议,将普通高校的力量结合起来,让大学生、研究生在暑期进行实践活动,进行系统维护、技术培训和对农民作宣传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高校教师、学生与电大配合起来,在课程开发、农村需求调查、新经验总结推广等方面共同设计一些项目,分步骤实施。只要政府支持,这些措施应该是切实可行的。

乡村教育运动不仅有着先进的理念,平等的态度,也在实践中形成许多科学有效的方法,这对现代远程教育的计划的制定、教育模式的改革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第一,深入民间,调查研究。晏阳初主张从实际出发,建立符合时代、符合国情、为全民而有的新教育体系。为此,他号召知识分子深入民间,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并协助平民解决问题。他始终把调查工作列在第一位,强调一切教育工作与社会建设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必须对农民生活、农村社会的事实与问题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规划方案。在他的号召下,一批高级知识分子深入定县农村,进行了中国现代史上首次以县为单位的系统的社会调查,时间之长、内容之广,前所未有,最后由李景汉汇编成70多万字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为了使调查能够顺利进行,并得到精确、有用的数据,他还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现代社会调查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并要照顾到农民心理和农村风俗等民间生活状况。”·晏阳初这一主张对远程教育服务“三农”工作尤为重要。目前,农民讲求实惠,自主性差,有的还相当保守,看不到效益就不会主动介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呈现空洞化态势,这些都是要充分考虑的。’因为纵然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先进的网络技术,有高水平的师资,若不通过调查获知农民的真实需要,那只能是摆设,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二,崇尚科学,注重实验。乡村教育运动创力、大量试验区,晏阳初的河北定县乡村改进试验(1929年)和梁漱溟的山东邹平试验区(1931年)等。据《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到1935年,全国各地建立的各种乡村教育、乡村建设的实验区已达193处之多。为了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教育救国方案,晏阳初特别重视从农村、农民的实际生活中找材料,进行研究实验。他说:“自然科学的研究需要实验室,社会科学的实验也需要实验室,但这实验室不是在屋子里,不是在图书馆,而要在社会实践中,在农村里。”7’“,定县就是这样一个改造农村社会生活的大的“社会实验室”。

在这个“实验室”里,晏阳初进行了农民教育、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卫生保健、县政改革等方面的一系列实验研究,最后形成了四大教育并行,三大方式连锁实施,研究实验、人才培训、表证推广分步进行的完整的制度化的平民教育体系:目前,以电大为主体的远程教育已经将系统功能向“三农”延伸,技术支持重心向“三农”下移,教学资源向“三农”扩展,服务功能向“三农”覆盖,但在全面推进、遍地开花时,切忌盲目,不能缺少试验这一中间环节。

第10篇

一、吃透各级会议精神,用足用活政策法规。根据近期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抓紧制定出台相关“保增长促发展”的政策措施意见(《意见》草稿已拟),运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物价等多种宏观调控措施及工具,全力以赴促进我区经济的平稳较好发展。期间密切关注我区近期及今后时期的经济总体运行态势,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则,通力合作做好有关政策措施意见的落实及服务、协调等工作。建议对《意见》尽早进行研究审议,并予以印发实施。

二、认真研究__区情,审慎定位发展战略。__区的发展战略,所倡导提出的“(__)工业卫星城” 、“中国x都” 、“__西部休闲之都”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多项称谓,历经多年,在与周边县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对比下,面临着区域发展特色不明显、优势渐次不再的困境,为此,当前时期,建议需要重新审视并筹划确立新的总体定位发展战略,现阶段,我区发展经济的总体思路宜为:以二产为主,三产为辅。

三、增进厂、区良性互动,共同促进优势互补。从__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中铝__企业的生产经营及职工稳定等层面来看,在当前时期,厂、区都将面临着如何携手共度难关的重大课题。为此,建议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厂、区的良性互动关系,并从管理体制及工作机制上入手,促进厂、区之间的双向良性互动。

四、抢抓重大历史机遇,顺势而为调整结构。中央关于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对于我区更为重要。为此,建议发改委、财政、建设、交通、国土资源、房管、金融等部门,着手筹划我区20__年~20__年的重大投资项目,重点在招商引资、产业结构升级转型、项目建设推进及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级等环节上,做好相关工作。

五、着力破解三产发展难题

以建设开放统一、竞争高效、业态新颖、结构合理的现代三产服务业体系为目标,加大对三产服务业的扶持引导力度。三产发展要充分与相关资源结合。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体育、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塑造宜居环境,增强城市的对外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吸引周边县市的民众到我区居住,增强人气,刺激消费。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既有利于提高消费档次和品味,又有利于提高税源的大项目、好项目,促进财政增收。要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合理引导房地产开发与消费,通过采取把房地产业发展与城中村和旧城改造、扶贫搬迁和廉租房建设结合的方式来推进市场待销和滞销住房的市场销售,减少存量商品房的空置数量,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六、加大投资力度

出口、投资和消费是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目前我区经济外向型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规模较小,靠出口、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有限,投资则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着力扩大内需。这为我区加快振兴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有关精神,统一认识,坚定信心,精心谋划项目,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发展建筑机械、建筑安装、阀门、铝加工、铁路橡胶等行业有效扩大内需,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

七、树立信心,抢抓机遇

中央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以及实施这些措施要求 “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十六字方针,对于克服当前的困难和保持长远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加强宣传,增强信心,抢抓机遇,保持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区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宣传,客观报道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宣传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及保持经济长期发展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广泛宣传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主动引导社会预期,增强公众信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八、金融创新

不断改善金融环境,完善投资政策法规和担保体系,吸引更多的民间金融投资和银行贷款支持企业发展。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融资担保领域

,发展民间借贷。建立政府、银行与企业的沟通协调机制,搭建政、银、企对接的互动平台,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建立担保业信用担保监管和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建立各类商业性或互担保机构。逐步建立和完善担保资金补充制度和风险补偿制度,形成担保资金稳步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议政府聘请金融专家来我区为促进金融业发展把脉问诊,并支招,通过举办金融知识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居民群众金融知识水平,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为我区经济发展服务。

第11篇

一、农村信息化存在问题

第一,农村信息化的物理网建设成就显著,但信息服务网特别是内容的服务严重不足,导致农村信息化仍停留在“架桥铺路难行车”的状态。

第二,农村信息网缺乏统一规划,各部委缺少联动,运营商之间恶性竞争,使已建成的网在信息传输上很难互联互通。

第三,基层电信运营公司的领导干部和员工,缺少对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认识,缺少对农业、农户的基本了解,因此,很难找到有效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手段,运营商在这方面的培训严重不足。

第四,中国农民对通信与信息服务的承受能力仍很脆弱,村通工程仍处在国家花钱,村民被动接受的状态。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关键问题

第一,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和理论支撑。

目前,关于农村信息化研究的部门很多,但大都基于物理网的建设上,缺乏对农民需求的了解,因此,诸多报告都在提议加大宽带投资、加大网络、基站、设备投资,使舆论界单纯地认为农村信息化建设落后是由于基础设施投资不足造成的。但是,基础设施之所以投资不足,关键是因为地方政府、乡镇、农民没有真实地感受到农村信息化可以带来的好处,于是,搞点形象工程,应付上级检查,买几台电脑做个样子成为普遍现象。由此可见,科学、客观的舆论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农村信息化要分清不同层次信息化内涵。

农村信息化的内涵应是以信息技术和设备,以信息服务改变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经济运行方式,提升社会文明和物质增长,提高农村社会经济的综合承载能力和产出能力的过程。

在研究实践中,一定要科学区分农村、农民、农户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特点和地位。

第三,农村信息化建设不能一刀切,应循循善诱,让农民看到实惠和好处才可能大力发展。

渐进式的、以点带面式的农村信息化推进途径,对于可持续性的提高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既是一个紧迫性的问题,又是当前必须尽快实施的重大举措。

第四,在目前的国情下,以中央政府投入为主,地方政府投入为辅,农民不付费、少付费,中间环节消化费用,是建立农村有效信息化发展模式的核心问题。

目前,农村信息化的推广模式大至有以下四种,即:政府主导模式,如宁夏政府在2332个乡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站;电信运营商主导模式,如中国电信在1000个县级和10000个村级示范试点,中国移动开展的农信通工程等;行业联合会/合作模式,如北京大兴区庞各庄西瓜产销联合会;特许权经营模式,如英特尔、四川电信和商务部:1000个乡村市场项目;私营部门模式,如联想:300个信息化体验中心,广东培训50000人。

在目前的国情下,以中央政府投入为主,地方政府投入为辅,是重要的投资手段,要使电信运营商拥有投资积极性,必要的普惠模式和商业模式须双管齐下,在内容提供上,支持公司化、市场化的内容提供商的发展刻不容缓,而服务收费的多元化,特别是农民不付费、少付费,中间环节消化费用,是建立农村有效信息化发展模式的核心问题。

第五,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要靠地方政府的支持,没有地方政府的配合及相关的区域规划,农村信息化将处于无地生根,无水之源的状态。

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及诸多体制性因素使工信部、电信运营商的规划在一定范围内受制于地方政府的行为,这在沿海基础网的建设中已日趋明显。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对策操作问题,要找到一条地方政府有积极性、工信部及国家政策能够到位,运营商能够有效安排建设投资及有效提供服务的对策。目前,能够看到的成功案例,均是电信运营商与地方发改委、农委、地市县政府的协同作战完成的。

第六,改善农村通信网建设的竞争环境,加强监管和规制建设。

可以做出的基本判断是,未来3-5年内,中国一定会出现新的中小型运营商,并在局部地区与主运营商展开竞争,同时,在3g发展进入成熟期后,还会出现一批虚拟运营商,加上不同运营商的竞争,近期农村通信市场的竞争会呈性竞争激化的趋势,对于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如何制定有效的发展经济规划和竞争策略,是拓展农村新市场的关键问题,也是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对于无线市话,诸如phs、cdma450、scdma等系统在农村的作用,应有一个客观的评估和管制政策。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大问题

政策方面:一是研究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及模式的政策原则和政策依据;二是研究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及模式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化条件;三是研究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及模式的国家扶持、补贴及普惠政策;四是研究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及模式的国家扶持与市场推进的协调机制;五是充分利用开放政策,消化、引进 、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扩大对外合作的手段,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六是研究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及模式的具体对策和具体建议。

对策方面:针对目前面临的各种难题和问题,我们把它归纳为以下十一点:

一、如何变多头管理为统一规划。

二、如何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对信息化重要问题的理解。

三、如何解决部分地方政府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形象工程的短期行为。

四、如何使国有电信运营商由被动变为主动地发展农村市场。

五、如何解决国家全额补贴、国家高额扶持与市场化手段相脱节的矛盾。

六、如何让农户真正感受到信息对提高其生产和生活的有效性。

七、如何解决网络建设与信息内容建设相互脱节的矛盾,以及如何建立一套信息源支撑体系的市场模式。

八、如何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条块切割问题,解决各个地区的信息封锁及地方保护主义,如何建立可分层、分级的具有统一标准的、适合农村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信息搜索体系,以及这种体系建立的多元化资本投资体制。

九、如何推进国家经济振兴规划的专项基金,能够按时、足额发放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一线部门。

第12篇

摘要:近几年政府和社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边疆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和决定性因素。而目前边疆地区教师的结构层次不合理、专业水平不高、所获得培训机会甚少、待遇较低等问题普遍存在。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其原因,在如何完善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配置、加大培训力度以及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25-02

随着社会转型的成功,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此时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已经从“有学上”提升到“上好学”,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随着国门的打开,人们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识要求越来越迫切,而能够让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的观念意识也越来越强。此时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便提到了日程上。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战略意义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能否均衡发展是边疆民族地区教育水平整体提高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做好民族教育工作的通知》等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专门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给予了明确规定。所以,近几年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发展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为了提高边疆民族地区人们的整体素质水平,进而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就离不开教育,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的公平,而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却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历层次结构不合理

边疆民族地区部分学校,特别是乡镇中心小学和边远的山区,交通不便,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都比较差,教师的学历层次大多数是大专及中专,本科学历寥寥无几。地处偏远山区,又是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地方,更加需要将教师队伍建设各方面进行均衡发展。

(二)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

教师队伍不稳定是长期困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办学及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教师队伍发展不均衡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数量少,特别是专任教师人数存在严重缺编,特别是边远的乡镇中学和农村小学,更甚的是比较重要的学科缺乏起带头作用的骨干教师,教师队伍结构极不合理,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尤为缺乏,而农村教师数量更是严重不足。造成城市与乡镇教师队伍分布陷入城市师资力量愈来愈强、农村师资力量愈来愈弱的怪圈。

(三)教师职称比例不合理

教师职称结构的合理性是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和根本。职称结构是反映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能否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城镇特别是县城中学的高、中、初级职称结构相对比较合理,而乡镇中学和小学教师职称结构完全不合理,尤其是小学、中级和初级占95%以上,高级职称教师成为乡镇学校的稀缺资源。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职称的构成。

(四)教师队伍流失现象严重

1.民族地区教师向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流动。为了解决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流动性比较大的问题,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因财政困难,执行起来也比较困难。

2.乡镇学校向区县地区流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本身经济发展就不平衡,而不同地区教师之间、城镇与乡镇之间的工资福利等各方面待遇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家对边疆地区教师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很难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人才。

3.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比较发达的内地流动。近三年从边疆少数民族县教育系统流向内地教育系统的比例逐年增加。究其原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工作环境艰苦,信息相对闭塞,缺乏教师个人发展空间和所需的良好环境及机遇。

三、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边疆地区乡镇学校教师资源共享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均衡发展

针对当前边疆地区乡镇学校教师资源短缺、发展不均衡等现象,相关政府部门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出台并构建富有成效的边疆民族地区教师资源共享机制。具体来说,组织城镇重点中小学教师对农村学校进行帮扶,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帮助,尤其是要加大边疆、山区等艰苦贫困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教师的补充和培养力度。政府应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特别是针对乡镇学校规模小、少数民族教师占多数的情况,可以实行城乡教师师徒结对帮扶制度,实现学校间、教师间深层次的交流互动,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利于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进而促进边疆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总体达到均衡发展。

在边疆少数民族这一特定的区域中,要逐步解决中小学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结构性失衡问题,不断促进县域内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合格教师短缺及“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等问题,适当增加农村学校的教师数量,以达到教师队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促进资源柔性和良性流动。在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前提下,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进而促进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

(二)完善边疆民族地区教师结构合理性

要彻底解决教师队伍在学历层次、职称结构上的不合理现象。边疆民族地区可以与当地师范生免费定向培养等政策相结合。对免费师范生的招生应给予更多倾斜,当地政府也应出台具体的优惠政策,尤其是更应倾向于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任教的免费师范生,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这样才能留得住人才。

合理优化师资结构,加强多科教师培养,推行地方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培养,完善“特岗”教师的招聘制度等。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校长、教师流动机制,使优秀师资能有效流动到薄弱学校,带动薄弱学校的教学改革与校本培训,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实现师资的均衡配置。另外,尤其应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为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教师,这样才可以减少农村教师流失过多的现象产生,使得教师在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上更加趋于合理,减少一人教多班、授多科、带多个年级的现象,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加大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提高教师待遇

虽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简称《计划》),其中提出要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进而提高乡村教师的生活待遇,多渠道多元化地拓宽乡村教师来源,采取多通道的方式,引进具有一定经验的骨干教师、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但是,对于边疆民族地区而言,农村教师待遇仍然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农村教师收入低会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师资质量,由此会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以确保各级财政对落实各项提高教师待遇政策的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财力状况,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大教育经费,要制定优惠政策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地乡镇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实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奖励津贴,并保障教师工资的正常发放,同时要落实和完成好对边疆民族地区教师生活补助的政策执行,鼓励和吸引众多人才到当地工作,确保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均衡发展。

人才培养和民族的振兴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教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提高了教师的工资待遇,改善了边疆地区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但是即便如此,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仍不乐观。因而,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资源配置,使其得到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丹,闫晓静.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的现实困境与均衡配置策略――基于河南西部山区两所小学的个案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3).

[2]唐开福.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J].基础教育,2014,(02).

[3]马效义,王春育.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教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