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28: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诗歌的文学常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05年《考试大纲》把考点前的“*”号都去掉了,其中包括能识记文学常识,这预示着文学常识在沉寂了三年之后,将“前度刘郎今又来”。下面对这一考点作一预测并对考生备考提出一些指导意见。
一、考什么
《考试大纲》对文学常识考点有三个具体要求: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从这三个具体要求来看,其考点是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著名作家,且中外有别:中国作家要记住其生活时代及代表作,外国作家要记住的是其国别及代表作。对文学体裁而言,重点应是高中毕业生应该了解的一般常识。
历年高考的文学常识题和这一要求是相吻合的:试题中涉及的都是不同时期(或国别)的著名作家和作品;以教材中出现的文学常识为主,并适当向课外延伸,其衡量标准就是“重要”与否。
二、怎么考
文学常识题的考查带有较强的综合性,常常把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多种文体常识放在一起综合考查。从题型来看,可能会有以下几种题型:
1.表述性单项选择题
即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中国古代、现代、当代作家,外国作家等相关的文学常识合理组合为四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表述正确的或表述错误的一项。
例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001年全国高考题)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驼驼祥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镑》和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答案]B 《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是明代散文家,而桐城派是清代的一个散文流派,其代表作家是方苞、姚鼐等。
2.连线型单项选择题
即把作家、作品、作品的时代、作品的体裁(或主人公)等用横线搭配连接,构成单项选择题,要求选出对应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例1.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
A.《秋浦歌》——杜牧——唐代——诗歌
B.《北京人》————现代——话剧
C.《哈姆莱特》——莎士比亚——英国——小说
D.《欧根·奥涅金》——歌德——德国——诗体小说
[答案]B A中《秋浦歌》的作者是李白,C中《哈姆莱特》是戏剧作品,D中《欧根·奥涅金》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
3.填空题
例1.按要求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它运用了 的创作手法
(2)雨果, 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它的著名作品有 、 等。
[答案](1)《诗经》 赋、比、兴 (2)法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这种填空题是单一的文学常识填空题,也有可能和名句名篇的考查相结合。
例2.按要求填空。
(1)我国 代文学家 在《六国论》中,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六国破灭, , , 。 ,破灭之道也。”
(2)“衣带渐宽终不悔, ”,近代学者王国维用这句词形容治学过程中的执着境界,这句词的原作者是 ,我们学过他的词《雨霖铃》。
[答案](1)宋(北宋) 苏洵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2)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4.判断题
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我国最早的国别体、纪传体、断代史史书,分别是《国语》《史记》《汉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
(2)盛唐时期,诗歌创作繁荣,流派纷呈,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陈子昂等,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等。( )
(3)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也妮·葛郎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主要人物老葛朗台是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之一。( )
(4)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它与《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为“临川四梦”。( )
(5)现代作家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通过祁老人一家的生活变迁,反映了我国前后广阔的社会生活。( )
[答案](1)(3)(4)正确;(2)错误,陈子昂不是山水田园诗人;(5)错误,《四世同堂》反映的是时期的社会生活。
三、怎么办
文学常识浩如烟海,而且因为以前没有把它列入考试范围,考生并没有多少有意识的积累,现在它“不期而遇”,考生不应茫然无措,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
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在备考时考生往往只凭一些简单的复习资料来识记,其结果,往往是基础薄弱,识记模糊,答题时会“关公战秦琼”,张冠李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
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作为恢复该考点的第一年,想必不会太难,肯定会以课本内容为主。因此,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对单元知识短文及课本后的附录,如《中国文学的鉴赏》《20世纪中国文学概述》《古代小说鉴赏》《现当代戏剧鉴赏》《中国古代文学概述》《鲁迅的生平和创作》《唐诗简介》等等绝不能等闲视之。在熟悉课本上的文学常识后以“重要”为标准,适当向课外拓展。
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网络。如我国古代小说可构建如下知识网络:
上古先秦两汉:神话传说,它是我国古代小说的起源。主要保存在《山海经》中,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都是其中耳熟能详的名篇。
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分别以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
唐:主要是传奇,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的成熟。代表作品有陈鸿的《长恨歌传》、白行简的《女娃传》、元稹的《莺莺传》等。
宋:话本小说,它的出现标着我国白话小说的成型。代表作有《错崭崔宁》《碾玉观音》等。
明清:有拟话本小说和章回小说。拟话本小说代表作是“三言”“二拍”,“三言”指冯梦龙编的《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指凌蒙初写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长篇章回小说又分演义小说和世情小说。演义小说有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等,这些演义小说基本上是由文人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世情小说有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等,《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长篇世情小说,也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辉煌顶点。此外,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李汝珍的《镜花缘》等均是清代小说精品。
一、读懂——诗歌鉴赏的基础
由于年龄知识等的限制,初中古代诗歌的鉴赏需要以读懂为前提。所谓读懂,就是指对所读古代诗歌的词句含义、内涵能够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可见,读懂是阅读古代诗歌的基本要求。如果连一首诗歌的意思都不能理解,那鉴赏就无从谈起。所以,要了解诗歌的内容,读懂诗歌,就必须掌握诗歌用语的含义,了解诗人的基本情况,相关的创作背景以及相关的典故。
1.掌握诗歌关键用语的含义
诗歌中有一些高度聚集作者情感或者用来描述氛围的关键词语,我们把这些词语叫做诗眼或词眼。
2.了解诗歌典故的含义
用典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可以增加语言的容量和弹性,使诗歌典雅含蓄。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诗的典故意义着手。
3.弄清诗歌创作的背景
了解诗歌的文学常识、生活常识、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比如读杜甫的作品,就必须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处境,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心酸。
了解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和生活经历等等,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如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更好地读懂诗歌。
二、感悟——诗歌鉴赏的关键
对于诗歌,光是读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所感悟。所谓感悟,是指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要有较深入的理解,了解其表现内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展开联想,弄懂诗歌的形象,品味诗歌语言的深层涵义,还要展开想象,融入诗人营造的意境中去,从而最终使读者和诗人产生共鸣。
1.了解诗歌的意象
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的意义是固定的,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特殊的文化内涵,它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了,而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古人常用这些意象的象征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深入诗歌的意境
诗离不了景物的描写,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因为古人通常把情感寄寓在景物之中,如小桥流水、高山大川、清风明月、沙漠沧海等,所以要体味一首诗的深邃的意境,可从诗中的情和景着手进行分析。
3.把握诗歌的题材
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了解诗歌的题材对于诗歌的鉴赏有很大的帮助,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谈禅说理诗等多种类型。
如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
关键词:教师专业理论素养 中学语文教学 影响
六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为中文系师范生开设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一系列专业课程。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在学习专业课程中逐步形成,成为进行教学活动的必备基础。中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文学专业知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注重语文教育的普适性,因而与高校中文师范生接受的文学专业知识有较大不同。对比高校中文系师范生所用教材与人教版中学课本,发现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文学常识、文体特征的部分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深浅不一。
一.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效性突出
不同于美国语文以历史线索收录文章入中学教材的模式,中国使用最广泛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打破历史发展线索,以不同的文学体裁为划分标准,形成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类型的单元。下面主要以戏剧为例,具体说明文学理论中文体特征部分与中学教学的联系。
(一)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渗透在课后习题的设置中
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必修第四册第一单元为戏剧单元。在中学必修课本中,戏剧收录戏剧篇目较少,只有三篇文章。但其涉及的知识点相对其他文体更为集中。对戏剧单元内部规律的研究,能够清晰地展现中学语文教学的戏剧部分是如何与大学中文专业知识产生联系。
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的观点,戏剧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戏剧冲突,与小说相比,戏剧受舞台时空限制,矛盾冲突相对集中,不同于小说有条件在漫长的篇幅里展现一个缓慢发展的矛盾冲突。戏剧区别于其他叙事文体的特征在剧本中主要体现为戏剧冲突。按戏剧冲突的特征,戏剧可分为三种形态:悲剧、喜剧和正剧。悲剧的震撼力相对更强,具有较强的戏剧效果。悲剧出现在中学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戏剧的感知。中学戏剧单元三篇文章《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均属于悲剧形式。其中,《窦娥冤》更侧重以窦娥的不幸来展现悲剧的构成要素。
《窦娥冤》课后习题一要求“探讨本剧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并给出三个提示。其一为“窦娥的不幸命运”,窦娥遭遇的不幸对应的正是悲剧理论中“悲剧主人公遭遇灾难性事件”[1]一条。其二为“窦娥的美好品质和她含冤被斩之间形成对比”,窦娥的经历对应的恰是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受恶势力压倒,在斗争中付出重大代价”一条。其三为“窦娥强烈的抗争精神”,这与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虽然遭遇不幸,但其执着的追求和斗争的激情展示了美的理想”一条对应。三条提示层层推进,由悲剧突出特征的灾难事件到悲剧中心的冲突,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抗以及正义一方的失败,最后到悲剧意义的升华,在悲剧中体现的正义一方具有的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给我们的触动,形成对悲剧构成要素的系统阐释框架,将文学理论中悲剧的理论阐释以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的形式显示出来,形成一系列贴合《窦娥冤》文本的具体问题。
通过窦娥作为正义的一方与恶势力张驴儿一方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对戏剧冲突大致了解,初步展示戏剧冲突的一种形态。在接下来的篇目《雷雨》中,进一步介绍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一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内在的特点”。其一戏剧冲突源于意志冲突,一种行动激起内心活动。矛盾冲突性质内在的特点反映在《雷雨》课后习题一“在鲁侍萍讲述往事的过程中,周朴园经历了怎么样的心理变化”。其二戏剧冲突源于人物内在矛盾导致了事件的发生的外在的动作。对应在课后习题一的第二问“周朴园是怎样看鲁侍萍突然出现在面前这件事的?他先后做出了怎样反应?”二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必然的特点”,“冲突原因在于人物性格、命运和利益之间的特点”。这与第三问“从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中,可以看出周朴园哪些性格特征”相联系。通过课后习题的前三个问题对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的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学生分析矛盾冲突中周朴园心理、行为和性格三个方面,可以初步感知戏剧冲突内在性和必然性的特点。
戏剧单元三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设置的表层结构是学生能通过问题进一步理解各文本内容。而其深层结构是让学生感知作为戏剧这种文学体裁的主要特征的戏剧冲突。分别以《窦娥冤》反映戏剧冲突的构成要素,以《雷雨》反映矛盾冲突内在的、必然的两个主要特点,又进一步用《哈姆莱特》再次强调矛盾冲突必然性的特点。同时介绍人物之间矛盾关系是构成戏剧冲突的重要条件。从《窦娥冤》到《雷雨》《哈姆莱特》,戏剧矛盾由简单的善恶双方的冲突发展到多种矛盾冲突,多个人物的矛盾冲突相互交织。矛盾冲突也由双方的意志对抗:窦娥和张驴儿善恶双方的对抗,到注重人的内心矛盾。这一深层结构对应文学理论的剧本理论的阐释。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在详细阐述戏剧冲突后,又设置一节戏剧语言的内容。其中重点阐述人物语言的特点。“人物语言是表演的基本手段,”是剧本这一文学体裁主要的叙事方式,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并富有潜台词。
中学课本戏剧单元,《窦娥冤》主要关注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语言的个性化是指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气质、职业、经历、性格和所处的特定情境。”[1]尤其是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观点[2],在《窦娥冤》的课后习题二中清楚点明:“关汉卿剧作中人物语言朴素而富于表现力,不管是唱词还是道白,都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中学生通过一系列对人物语言的分析,能够体会到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特点。在第二篇《雷雨》中,侧重关注人物语言具有丰富潜台词的特点。其课后习题二设为“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体会人物语言内涵的丰富性。”鲁侍萍对周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体现鲁侍萍对自己多年未见的儿子周萍的复杂感情,既本能地关爱他而不能认他,又无奈不满于他的恶行[3]。对该题四个句子的分析,学生能够感受到戏剧里人物语言丰富的潜台词。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调查法,探究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与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差异,证明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直接影响。其中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较大,因此,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应重点掌握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
关键词:教师专业理论素养 中学语文教学 影响
六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为中文系师范生开设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一系列专业课程。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在学习专业课程中逐步形成,成为进行教学活动的必备基础。中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文学专业知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注重语文教育的普适性,因而与高校中文师范生接受的文学专业知识有较大不同。对比高校中文系师范生所用教材与人教版中学课本,发现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文学常识、文体特征的部分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深浅不一。
一.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效性突出
不同于美国语文以历史线索收录文章入中学教材的模式,中国使用最广泛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打破历史发展线索,以不同的文学体裁为划分标准,形成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类型的单元。下面主要以戏剧为例,具体说明文学理论中文体特征部分与中学教学的联系。
(一)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渗透在课后习题的设置中
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必修第四册第一单元为戏剧单元。在中学必修课本中,戏剧收录戏剧篇目较少,只有三篇文章。但其涉及的知识点相对其他文体更为集中。对戏剧单元内部规律的研究,能够清晰地展现中学语文教学的戏剧部分是如何与大学中文专业知识产生联系。
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的观点,戏剧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戏剧冲突,与小说相比,戏剧受舞台时空限制,矛盾冲突相对集中,不同于小说有条件在漫长的篇幅里展现一个缓慢发展的矛盾冲突。戏剧区别于其他叙事文体的特征在剧本中主要体现为戏剧冲突。按戏剧冲突的特征,戏剧可分为三种形态:悲剧、喜剧和正剧。悲剧的震撼力相对更强,具有较强的戏剧效果。悲剧出现在中学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戏剧的感知。中学戏剧单元三篇文章《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均属于悲剧形式。其中,《窦娥冤》更侧重以窦娥的不幸来展现悲剧的构成要素。
《窦娥冤》课后习题一要求“探讨本剧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并给出三个提示。其一为“窦娥的不幸命运”,窦娥遭遇的不幸对应的正是悲剧理论中“悲剧主人公遭遇灾难性事件”[1]一条。其二为“窦娥的美好品质和她含冤被斩之间形成对比”,窦娥的经历对应的恰是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受恶势力压倒,在斗争中付出重大代价”一条。其三为“窦娥强烈的抗争精神”,这与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虽然遭遇不幸,但其执着的追求和斗争的激情展示了美的理想”一条对应。三条提示层层推进,由悲剧突出特征的灾难事件到悲剧中心的冲突,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抗以及正义一方的失败,最后到悲剧意义的升华,在悲剧中体现的正义一方具有的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给我们的触动,形成对悲剧构成要素的系统阐释框架,将文学理论中悲剧的理论阐释以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的形式显示出来,形成一系列贴合《窦娥冤》文本的具体问题。
通过窦娥作为正义的一方与恶势力张驴儿一方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对戏剧冲突大致了解,初步展示戏剧冲突的一种形态。在接下来的篇目《雷雨》中,进一步介绍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一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内在的特点”。其一戏剧冲突源于意志冲突,一种行动激起内心活动。矛盾冲突性质内在的特点反映在《雷雨》课后习题一“在鲁侍萍讲述往事的过程中,周朴园经历了怎么样的心理变化”。其二戏剧冲突源于人物内在矛盾导致了事件的发生的外在的动作。对应在课后习题一的第二问“周朴园是怎样看鲁侍萍突然出现在面前这件事的?他先后做出了怎样反应?”二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必然的特点”,“冲突原因在于人物性格、命运和利益之间的特点”。这与第三问“从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中,可以看出周朴园哪些性格特征”相联系。通过课后习题的前三个问题对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的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学生分析矛盾冲突中周朴园心理、行为和性格三个方面,可以初步感知戏剧冲突内在性和必然性的特点。
戏剧单元三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设置的表层结构是学生能通过问题进一步理解各文本内容。而其深层结构是让学生感知作为戏剧这种文学体裁的主要特征的戏剧冲突。分别以《窦娥冤》反映戏剧冲突的构成要素,以《雷雨》反映矛盾冲突内在的、必然的两个主要特点,又进一步用《哈姆莱特》再次强调矛盾冲突必然性的特点。同时介绍人物之间矛盾关系是构成戏剧冲突的重要条件。从《窦娥冤》到《雷雨》《哈姆莱特》,戏剧矛盾由简单的善恶双方的冲突发展到多种矛盾冲突,多个人物的矛盾冲突相互交织。矛盾冲突也由双方的意志对抗:窦娥和张驴儿善恶双方的对抗,到注重人的内心矛盾。这一深层结构对应文学理论的剧本理论的阐释。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在详细阐述戏剧冲突后,又设置一节戏剧语言的内容。其中重点阐述人物语言的特点。“人物语言是表演的基本手段,”是剧本这一文学体裁主要的叙事方式,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并富有潜台词。
中学课本戏剧单元,《窦娥冤》主要关注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语言的个性化是指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气质、职业、经历、性格和所处的特定情境。”[1]尤其是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观点[2],在《窦娥冤》的课后习题二中清楚点明:“关汉卿剧作中人物语言朴素而富于表现力,不管是唱词还是道白,都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中学生通过一系列对人物语言的分析,能够体会到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特点。在第二篇《雷雨》中,侧重关注人物语言具有丰富潜台词的特点。其课后习题二设为“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体会人物语言内涵的丰富性。”鲁侍萍对周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体现鲁侍萍对自己多年未见的儿子周萍的复杂感情,既本能地关爱他而不能认他,又无奈不满于他的恶行[3]。对该题四个句子的分析,学生能够感受到戏剧里人物语言丰富的潜台词。
存入我的阅览室
文学理论课程中剧本理论部分,中学课本选取其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两个方面,以对文本问题探究的形式呈现在中学教学中,并形成一个有规律的渐进学习过程,先通过《窦娥冤》感知戏剧冲突构成,并进一步在《雷雨》中学习戏剧冲突的特点。在戏剧语言方面,先在《窦娥冤》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个性化,在《雷雨》中进一步了解潜台词。一个戏剧单元三篇课文将戏剧的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系统地组织成中学戏剧教学内容,戏剧文体的文学理论与中学戏剧教学紧密结合。
(二)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艺术贯穿各文体教学
上述以单个戏剧为例详细阐述文学理论的文体知识对中学教学相应版块的影响,将分散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结合起来分析,四种文体的中学教学都围绕文学理论中文学文体这一核心展开。具体地说,即以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的艺术两个方面统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的教学,教学分别依据各文体自身的特点,阐述文学形象,鉴赏语言艺术。
在诗歌中,文学形象主要表现在意象的使用,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新诗主要学习诗歌的意象。《沁园春》课后习题二设置为“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引导学生感受“万山”、“漫江”、“百舸”、“鹰”、“鱼”等各种意象,并深入体会这些意象来表现的情感。意象的内涵为承载一定情感的艺术形象,在中国诗歌中最常见地表现为承载情感的具体物象。寻找湘江秋景中具体物象,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学生能通过这一步骤感知到意象的具体形态。课文《雨巷》课后习题对诗中反复出现的“像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姑娘形象的探讨又展示出不同于湘江秋景类型的艺术形象。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增加了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形象。在现代诗歌单元中,对诗歌意象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中学现代诗歌单元每篇课文都要求朗读或背诵。针对《沁园春·长沙》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在朗诵时要配合明快有力的节奏;《再别康桥》一诗侧重感知其语言的音乐美和建筑美;在《大堰河——我的保姆》则又进一步探究诗歌使用的句式,语言中的重复现象。整个诗歌单元始终强调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
在写景状物散文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于抒感的景物。人教版中学课本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为写景状物散文单元。《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一为“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对荷塘景物及其特点的分析,感受到具有散文特征的艺术形象。体会伴随景物产生的情绪变化,进一步理解散文艺术形象的特点。《故都的秋》和《囚绿记》课后习题设置中也反复围绕关于对文本中景物的选取,景的特点,景带来情绪变化等展开,将散文中景物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特色的教学也伴随三篇课文的学习。《荷塘月色》分析了通感的用法,以及选用动词和叠音词的特点,要求学生赏析其艺术效果。《故都的秋》课后习题二的设置围绕从听觉、视觉、触觉角度写景状物的艺术特点。《囚绿记》要求学生品味文本中精美的语句,并介绍写景状物拟人手法。学生学习三篇课文后,对散文的语言艺术有初步了解。
在小说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红楼梦》涉及到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出场分析。《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中分析,关注三次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反映祥林嫂的生存状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一步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装在套子里的人》关注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各篇将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不同方面,形成一个系统的人物形象介绍。
小说的语言艺术在《红楼梦》中体现为反映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人物语言;在《老人与海》中体现为直捷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洗练的独特风格;在《边城》中体现为散文化的写作风格。
二.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对文学形态的关注
文艺理论课程有专门的章节具体介绍各种文学形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中,以文学聚焦版块的形式在相关课文后面介绍其文学形态。如《自然》一课附有对先验主义文学形态的介绍[4]。相比,在中国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较少提及作品的文学形态。教材中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以及其他现代主义作品《等待戈多》等也逐渐退出中学语文必修篇目。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中相关部分在教学中运用不多。
三.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不同版块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度原因分析
中学教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即学生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基本具备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对文本的把握在义务教育阶段侧重表层文意的疏通,在中学教学中注重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要点。针对不同的文体,阅读方法都有一定差异,阅读诗歌,关注意象的特点、抒发的感情、音律的和谐;阅读新闻和报告文学,关注能揭示内容的标题、文章叙述的事件;阅读散文,注重感受的抒发、形式的自由等。中学教学中重点学习对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为学生阅读课文之外的文章打下基础。
其次,探讨文学形态及现代主义作品对中学教学影响微弱的原因。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形态理论与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紧密融合,更切合对西方文学的解读。中国中学课本收录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较多,收录外国文学作品较少。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文学形态分析,并不适合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学自身的特点,不宜于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学习。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变形记》《等待戈多》曾经出现于旧版中学教材中学习篇目,由于现代主义作品的内容上的“向内转”,表现上的“隐喻性”,中学生接受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现代主义作品在一般中学生今后可能接触的文本中出现几率较小,因此,逐渐退出中学教学内容。
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取规律的探究,证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中文学体裁、文学常识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大,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小。高校中文系师范生要重视对文学体裁、文学常识的学习。关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李雅诗,刘仲秋,女,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文学理论课程中剧本理论部分,中学课本选取其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两个方面,以对文本问题探究的形式呈现在中学教学中,并形成一个有规律的渐进学习过程,先通过《窦娥冤》感知戏剧冲突构成,并进一步在《雷雨》中学习戏剧冲突的特点。在戏剧语言方面,先在《窦娥冤》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个性化,在《雷雨》中进一步了解潜台词。一个戏剧单元三篇课文将戏剧的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系统地组织成中学戏剧教学内容,戏剧文体的文学理论与中学戏剧教学紧密结合。
(二)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艺术贯穿各文体教学
上述以单个戏剧为例详细阐述文学理论的文体知识对中学教学相应版块的影响,将分散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结合起来分析,四种文体的中学教学都围绕文学理论中文学文体这一核心展开。具体地说,即以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的艺术两个方面统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的教学,教学分别依据各文体自身的特点,阐述文学形象,鉴赏语言艺术。
在诗歌中,文学形象主要表现在意象的使用,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新诗主要学习诗歌的意象。《沁园春》课后习题二设置为“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引导学生感受“万山”、“漫江”、“百舸”、“鹰”、“鱼”等各种意象,并深入体会这些意象来表现的情感。意象的内涵为承载一定情感的艺术形象,在中国诗歌中最常见地表现为承载情感的具体物象。寻找湘江秋景中具体物象,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学生能通过这一步骤感知到意象的具体形态。课文《雨巷》课后习题对诗中反复出现的“像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姑娘形象的探讨又展示出不同于湘江秋景类型的艺术形象。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增加了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形象。在现代诗歌单元中,对诗歌意象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中学现代诗歌单元每篇课文都要求朗读或背诵。针对《沁园春·长沙》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在朗诵时要配合明快有力的节奏;《再别康桥》一诗侧重感知其语言的音乐美和建筑美;在《大堰河——我的保姆》则又进一步探究诗歌使用的句式,语言中的重复现象。整个诗歌单元始终强调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
在写景状物散文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于抒感的景物。人教版中学课本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为写景状物散文单元。《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一为“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对荷塘景物及其特点的分析,感受到具有散文特征的艺术形象。体会伴随景物产生的情绪变化,进一步理解散文艺术形象的特点。《故都的秋》和《囚绿记》课后习题设置中也反复围绕关于对文本中景物的选取,景的特点,景带来情绪变化等展开,将散文中景物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特色的教学也伴随三篇课文的学习。《荷塘月色》分析了通感的用法,以及选用动词和叠音词的特点,要求学生赏析其艺术效果。《故都的秋》课后习题二的设置围绕从听觉、视觉、触觉角度写景状物的艺术特点。《囚绿记》要求学生品味文本中精美的语句,并介绍写景状物拟人手法。学生学习三篇课文后,对散文的语言艺术有初步了解。
在小说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红楼梦》涉及到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出场分析。《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中分析,关注三次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反映祥林嫂的生存状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一步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装在套子里的人》关注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各篇将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不同方面,形成一个系统的人物形象介绍。
小说的语言艺术在《红楼梦》中体现为反映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人物语言;在《老人与海》中体现为直捷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洗练的独特风格;在《边城》中体现为散文化的写作风格。
二.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对文学形态的关注
文艺理论课程有专门的章节具体介绍各种文学形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中,以文学聚焦版块的形式在相关课文后面介绍其文学形态。如《自然》一课附有对先验主义文学形态的介绍[4]。相比,在中国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较少提及作品的文学形态。教材中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以及其他现代主义作品《等待戈多》等也逐渐退出中学语文必修篇目。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中相关部分在教学中运用不多。
三.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不同版块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度原因分析
中学教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即学生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基本具备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对文本的把握在义务教育阶段侧重表层文意的疏通,在中学教学中注重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要点。针对不同的文体,阅读方法都有一定差异,阅读诗歌,关注意象的特点、抒发的感情、音律的和谐;阅读新闻和报告文学,关注能揭示内容的标题、文章叙述的事件;阅读散文,注重感受的抒发、形式的自由等。中学教学中重点学习对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为学生阅读课文之外的文章打下基础。
其次,探讨文学形态及现代主义作品对中学教学影响微弱的原因。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形态理论与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紧密融合,更切合对西方文学的解读。中国中学课本收录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较多,收录外国文学作品较少。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文学形态分析,并不适合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学自身的特点,不宜于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学习。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变形记》《等待戈多》曾经出现于旧版中学教材中学习篇目,由于现代主义作品的内容上的“向内转”,表现上的“隐喻性”,中学生接受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现代主义作品在一般中学生今后可能接触的文本中出现几率较小,因此,逐渐退出中学教学内容。
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取规律的探究,证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中文学体裁、文学常识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大,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小。高校中文系师范生要重视对文学体裁、文学常识的学习。关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李雅诗,刘仲秋,女,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存入我的阅览室
文学理论课程中剧本理论部分,中学课本选取其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两个方面,以对文本问题探究的形式呈现在中学教学中,并形成一个有规律的渐进学习过程,先通过《窦娥冤》感知戏剧冲突构成,并进一步在《雷雨》中学习戏剧冲突的特点。在戏剧语言方面,先在《窦娥冤》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个性化,在《雷雨》中进一步了解潜台词。一个戏剧单元三篇课文将戏剧的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系统地组织成中学戏剧教学内容,戏剧文体的文学理论与中学戏剧教学紧密结合。
(二)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艺术贯穿各文体教学
上述以单个戏剧为例详细阐述文学理论的文体知识对中学教学相应版块的影响,将分散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结合起来分析,四种文体的中学教学都围绕文学理论中文学文体这一核心展开。具体地说,即以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的艺术两个方面统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的教学,教学分别依据各文体自身的特点,阐述文学形象,鉴赏语言艺术。
在诗歌中,文学形象主要表现在意象的使用,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新诗主要学习诗歌的意象。《沁园春》课后习题二设置为“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引导学生感受“万山”、“漫江”、“百舸”、“鹰”、“鱼”等各种意象,并深入体会这些意象来表现的情感。意象的内涵为承载一定情感的艺术形象,在中国诗歌中最常见地表现为承载情感的具体物象。寻找湘江秋景中具体物象,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学生能通过这一步骤感知到意象的具体形态。课文《雨巷》课后习题对诗中反复出现的“像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姑娘形象的探讨又展示出不同于湘江秋景类型的艺术形象。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增加了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形象。在现代诗歌单元中,对诗歌意象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中学现代诗歌单元每篇课文都要求朗读或背诵。针对《沁园春·长沙》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在朗诵时要配合明快有力的节奏;《再别康桥》一诗侧重感知其语言的音乐美和建筑美;在《大堰河——我的保姆》则又进一步探究诗歌使用的句式,语言中的重复现象。整个诗歌单元始终强调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
在写景状物散文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于抒感的景物。人教版中学课本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为写景状物散文单元。《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一为“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对荷塘景物及其特点的分析,感受到具有散文特征的艺术形象。体会伴随景物产生的情绪变化,进一步理解散文艺术形象的特点。《故都的秋》和《囚绿记》课后习题设置中也反复围绕关于对文本中景物的选取,景的特点,景带来情绪变化等展开,将散文中景物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特色的教学也伴随三篇课文的学习。《荷塘月色》分析了通感的用法,以及选用动词和叠音词的特点,要求学生赏析其艺术效果。《故都的秋》课后习题二的设置围绕从听觉、视觉、触觉角度写景状物的艺术特点。《囚绿记》要求学生品味文本中精美的语句,并介绍写景状物拟人手法。学生学习三篇课文后,对散文的语言艺术有初步了解。
在小说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红楼梦》涉及到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出场分析。《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中分析,关注三次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反映祥林嫂的生存状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一步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装在套子里的人》关注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各篇将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不同方面,形成一个系统的人物形象介绍。
小说的语言艺术在《红楼梦》中体现为反映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人物语言;在《老人与海》中体现为直捷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洗练的独特风格;在《边城》中体现为散文化的写作风格。
二.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对文学形态的关注
文艺理论课程有专门的章节具体介绍各种文学形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中,以文学聚焦版块的形式在相关课文后面介绍其文学形态。如《自然》一课附有对先验主义文学形态的介绍[4]。相比,在中国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较少提及作品的文学形态。教材中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以及其他现代主义作品《等待戈多》等也逐渐退出中学语文必修篇目。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中相关部分在教学中运用不多。
三.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不同版块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度原因分析
中学教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即学生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基本具备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对文本的把握在义务教育阶段侧重表层文意的疏通,在中学教学中注重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要点。针对不同的文体,阅读方法都有一定差异,阅读诗歌,关注意象的特点、抒发的感情、音律的和谐;阅读新闻和报告文学,关注能揭示内容的标题、文章叙述的事件;阅读散文,注重感受的抒发、形式的自由等。中学教学中重点学习对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为学生阅读课文之外的文章打下基础。
其次,探讨文学形态及现代主义作品对中学教学影响微弱的原因。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形态理论与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紧密融合,更切合对西方文学的解读。中国中学课本收录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较多,收录外国文学作品较少。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文学形态分析,并不适合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学自身的特点,不宜于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学习。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变形记》《等待戈多》曾经出现于旧版中学教材中学习篇目,由于现代主义作品的内容上的“向内转”,表现上的“隐喻性”,中学生接受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现代主义作品在一般中学生今后可能接触的文本中出现几率较小,因此,逐渐退出中学教学内容。
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取规律的探究,证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中文学体裁、文学常识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大,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小。高校中文系师范生要重视对文学体裁、文学常识的学习。关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李雅诗,刘仲秋,女,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前几日有毕业数年的学生回来看我。
他告诉我,自己在上海某高校学经济学,除了专业学习外,他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了人文阅读上。高中时老师推荐的一些书,当时没有时间读,现在陆续补上,获益良多。我问他是哪些书,他说除了文学名著,还涉猎了如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极权主义的起源》、萨义德《知识分子论》一类书,对独立知识分子、极权主义等关涉现实的重大主题,有了一定了解;读书的过程则如同树的生长:沿着一位作者、一本书、一个主题深入阅读,延伸阅读,就如同枝叶围着着主干不断生长,在阅读中,生命的根基深入土壤,枝叶则朝着自由的天空舒展。和周围的同学相比,他有一个相对自足的精神世界,对未来也有明确的规划,因此少了许多盲目和浮躁。
他还说起同在上海的几位同学经常联系,交流阅读心得;到对方宿舍去,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书架上又多了哪些新书。有一位高中时代热爱诗歌的同学,现在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生活的两大内容即编程和写诗。他在数学语言和诗歌语言间徘徊,乐而忘返,还为自己找到了理论依据: 据说诗歌和数学同为人类最古老的发明,牧羊人计算绵羊的只数产生了数学,祈求丰收的祷告衍变为诗歌。自己在这两大发明中获得的宁静和喜悦,虽千金而不易。
听了这些,我很为他们高兴。许多理科的学生在高中毕业后就停止了人文阅读,除了专业书、英语书之外,基本不读书。他们的精神成长就此停滞,甚至日渐倒退――高中时获得的有限的人文滋养很快干枯,精神园地一片荒芜。即使是文科的学生,或囿于本专业,视野狭窄,或受社会风气熏染,急功近利,能沉潜读书者,少之又少!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的国民图书阅读率最近10年呈持续走低态势,整个社会的读书风气日趋快餐化、娱乐化、恶俗化、商业化。一个不读书的民族,将有什么样的未来?
语文教育如仅仅着眼于考试,将造成何等严重的后果,这本是常识,也是教育界人士的共识。但知易行难,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都知道分数和升学率是如何让常识不“常”,共识不“共”的。
我敬重的前辈王栋生老师对于语文教育的目标曾有精要的概括:“让学生喜欢语文课,让学生喜欢语文学科,让学生有终生学习语文的意识。”如果多年的语文教育仅仅为升学服务,高考将成为语文学习的终点。如果让语文教育回归它的本质,高考将是一个新的起点――高考之后,学生将进入更自由、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与生命空间。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难道只能停留于感慨与批评,实际上却不作任何努力?难道只能在应试的大潮中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分一杯羹?
让我们从自己的每一节语文课做起,从今天的语文课做起。从共读一首好诗做起,从推荐一本好书做起,积跬步,计长远。
(南京师大附中;210003)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1.先秦作家作品
(1)诗歌——《诗经》与《楚辞》
《诗经》:“诗三百”,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六义”。与《书经》、《礼》(《周礼》、《仪礼》、《礼记》)、《易经》、《春秋》合称“五经”。
《楚辞》:收录屈原等人的作品,“楚辞体”又名“骚体”。代表作《离骚》,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2)散文——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论语》(后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专集,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
历史散文:《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左传》(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国语》(第一部国别体)、《战国策》(《国策》)等。
2.汉代作家作品
(1)赋文——贾谊的《过秦论》
(2)史书——《史记》(开纪传体之先河,“二十四史”“前四史”)和《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1)诗歌——“三曹”、陶渊明(东晋,第一位田园诗人)和乐府诗双璧
(2)史书——《三国志》(西晋陈寿)和《后汉书》(南朝范晔)
(3)文学理论——《文心雕龙》(刘勰,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
(4)小说——《世说新语》(刘义庆,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
4.唐代作家作品
(1)散文——古文运动(“韩柳”)、刘禹锡(字梦得,《陋室铭》)、杜牧(《阿房宫赋》)
(2)诗歌——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阶段
初唐:“初唐四杰”和陈子昂。
盛唐:两个流派(“王孟”为代表田园诗派和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苏轼赞王维“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两大诗人(李白、杜甫。杜甫组诗“三吏”、“三别”),另有自号“四明狂客”的贺知章。
中唐: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元稹和白居易“元白”,白居易“叙事诗双璧”(《长恨歌》和《琵琶行》)
晚唐:“小李杜”(杜牧《樊川文集》)。
5.宋代作家作品
(1)散文——唐宋家(欧阳修《六一诗话》,“三苏”中苏洵《六国论》)、范仲淹和沈括(《梦溪笔谈》,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
(2)词——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北宋有柳永(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乐章集》)、欧阳修、秦观,南宋有李清照(易安居士,《漱玉词》)和姜夔。
豪放派:北宋有苏轼(开豪放一派)、范仲淹,南宋有辛弃疾(号稼轩,《稼轩长短句》)、陆游和文天祥。
(3)史书——司马光(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与《史记》一起被誉为“史学双璧”)
6.元明清作家作品
(1)戏曲——元代有关汉卿(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王实甫(《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马致远(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明代有汤显祖(《牡丹亭》,又称《还魂记》),清代有孔尚任(《桃花扇》)。
一、初中阶段现代诗教学目标的学习结果类型
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这一阶段(7~9年级)学生的要求集中在阅读方面。在“阶段目标・阅读”部分,课程标准在对学生一般文学阅读要求的基础上,针对现代诗提出较为具体的目标,即第6条指出初中生要“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并在第7条补充了阅读文学作品的目标是“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①。
从任务分析理论的角度来看,第6条目标在知识维度上主要涉及了现代诗文体知识和常识性知识,属于对事实性和概念性知识的要求,而在认知维度上则涉及到了记忆、理解和分析三类认知过程,这不是一个单一的认知过程,而是复杂的彼此交错的知识学习过程,因此对于这一目标我们可以认为是要求学生能够在理解“现代诗”的概念的基础上区分现代诗和其它文学样式。课程标准的第7条目标在知识维度上涉及了理解现代诗必备的阅读基本技能,如“品味作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学生在阅读时的情感要求,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等;在认知维度上涉及的主要是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如品味语言的过程,学生可能回忆已学习的某些程序性知识,紧接着运用这些知识对新问题展开分析,然后对作出的结果加以判断,最终形成自己的认识,而对于情感态度这一反省认知知识则是伴随着相关认知过程产生的。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现代诗教学目标的学习结果类型主要包括:(1)现代诗文体知识和常识性知识。前者包括现代诗的外在的形式特点、内在的艺术韵律以及现代诗的历史知识,后者有作者相关知识和作品写作背景知识等,如学习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学生除了欣赏作品整齐和谐的结构、反复循环的句式之外,还应该对作者的写作背景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体会作者深情的爱国之情,才能够感受到这首诗形式与情感的完美统一。(2)现代诗阅读基本技能。这要求学生掌握相当数量的字、词,了解基本词法、句法规则,能够品味现代诗的语言,能够分析作品中出现的修辞手法等,能够了解作品中的常见手法,再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如果学生不能够理解诗中出现的诸如“水车”、“矿灯”、“稻穗”等意象的作用,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到本诗那“低沉而不压抑的语气、失望中不放弃希望的执拗是这首诗独有的美学特征”②。(3)现代诗学习中的情感态度。情感态度既有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情绪,也有作品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如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学生在学习中如果领悟了富含哲理的诗句,可以启发他们更好的理解生活、感悟生活。
二、高中阶段现代诗教学目标的学习结果类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现代诗的教学目标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是对初中现代诗学习的深化,强调了学生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必修部分“阅读与鉴赏”的第7条,课程标准提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③,从知识维度看,必修部分的目标仍然涉及到了现代诗的文体知识和常识性背景知识,但是比初中的目标在知识层面上更深一层,属于智慧技能中规则和高级规则的辨别和运用,同时在认知维度上也有所变化,常识性背景知识明确是结合相关知识去对作品本身理解、分析。
在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部分现代诗的教学目标不仅有阅读目标,还包括了写作训练的目标。一方面,继续强调了阅读现代诗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重视了这一态度在学生认知阶段的变化,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另一方面,在必修部分要求的基础上,还强调了阅读的多义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大大强化了分析、评价和创造的认知要求。另外,在写作上的目标则是“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这提出了对写作现代诗这一程序性知识进行创造和评价的要求,是在学生基本了解了现代诗的艺术形式和手法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写作策略进行创作,这一过程中也涉及到了反省认知知识的检查和评判的要求。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现代诗教学目标的学习结果类型主要包括:(1)现代诗的文体性知识和常识性知识。现代诗的文体性知识突出了对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要求,包括了现代诗的意象、象征、想象、叙事和语言等,而每一个手法又可以细分开来,如对“意象”的学习可以在理解“意象”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意象群落”、“写实性意象”和“象征性意象”的阅读训练,再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的叙事手法中“具象叙事”和“叙事视角”理解和分析;常识性知识还可以包括现代诗的术语和常识介绍,如《再别康桥》教学中可以谈谈新月诗派及其艺术主张。(2)现代诗的阅读基本技能。这一点与初中阶段的要求基本相同。在字词句的基础上,对现代诗的艺术手法不仅要能理解概念,还要能够分析运用,如《雨巷》一诗中,学生只有能够理解“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墙”和哀怨的“雨”等多重意象形成的一个意象群落,才能更好的体会到这首诗写作艺术的高超。(3)现代诗的阅读和写作的高级技能。现代诗的写作策略其实是在学生掌握其它文学体裁写作策略的前提下,结合现代诗的艺术特征创造性的形成的。(4)现代诗学习中的情感态度。诗歌本身就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是抒情的艺术,学生学习现代诗不能忽视对作品情感的重视,体验、感受作者的思想。
通过以上的分析,课程标准中所提出来的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达到的结果就比较清楚的展现出来了,教师可以再结合学生的起点能力和教材的特点来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从而让语文教学更加有序、明晰。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② 孙宝灵. 诗意朦胧 深情绵绵,《现代语文》,2009年第12期,108页.
【关键字】高中语文 诗歌教学 审美教育
诗歌是一种高度概括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载体。我国现代诗人何其芳曾经说过,诗歌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诗歌鉴赏能力方面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在高考中也经常会涉及到诗歌鉴赏的题目,很多学生平时因为积累不够,鉴赏能力不足,往往出现丢分的现象。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实现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突破。
一、提倡反复诵读,增强情景想象
反复的诵读诗歌是学习诗歌的基础,诵读诗歌是培养诗歌语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老师可以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中的韵味以及意境,诗歌写作的情景才能被学生所模拟出来。在进行诵读的时候,学生也会不经意间展开对诗歌的想象,还原出诗歌中所描绘的场面和情景,不断体会作者写作的心境。大量的诵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加学生对于诗歌本身意境美的理解。如在杜甫《登高》一文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泛读,语调中可以带着一些苍凉与沉闷,让学生感受到杜甫当时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苍凉。然后在乐曲的伴奏中让学生集体诵读诗歌全文,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写作心情。
二、注重日常积累,培养审美情趣
高中阶段诗歌鉴赏知识的学习要注重日常积累。首先,要注重要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派有相当清晰的认识,其次要注重对格律知识的学习,如词牌、曲牌等。同时,还要高度地概括和学习诗歌的特点,对诗歌高度的概括性、抒情性与形象性要有所认知。同时要掌握不同类型诗歌的基本特点。比如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切景语皆情语。咏物诗的特点是以物言志。边塞诗的特点主要是与当时时代的背景关系较大,展现着时代的风貌,所在边塞诗歌的理解上要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比如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戍边将士的思念之情。咏怀诗的特点就是记事抒怀。咏史诗的特点就是作者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感叹,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时,阅读诗歌也是精神上的一种愉悦。对于诗歌美的欣赏在于对美的感受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审美,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欣赏诗歌上得到提高。如在李清照的 《一剪梅》中,诗词通过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典型意象来传达了词人比较细腻的心理情感。老师可以先把一些相关的文化常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 “回文织锦”“雁足传书”,一直就是寄托思念、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词中的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与锦书无有,怎能不引发词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呢?“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情感难以排解的表现。
三、强化书面表达,灵活运用答题技巧
学生进行诗歌赏析答题的时候,老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诗歌的题目、作者的风格以及注释等,这些往往暗示了诗歌的主要基调和大致内容,要让学生学会利用这些潜在或者已知的知识进行答题。所以抓住以上三点,诗歌鉴赏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于一首诗歌也大致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是很多学生却很难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从以往阅卷的情况来看,老师也比较喜欢那些逻辑清楚、条理明显的答卷,所以书面表达的训练非常重要。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翻译等,让学生更加清楚文章的内涵和结构。在进行具体答题的时候,则需要训练学生抓住关键,注意其表达的语境,根据题干进行综合思考以防止片面化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总结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技巧。
高中语文应该将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纳入重点教学内容,诗歌鉴赏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高中阶段语文的必备素质,而且是学生日后走向更高阶段学习的重要能力。诗歌作为文学的经典形式,学习好诗歌,也有利于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操。作为老师,应该在学生诵读诗歌、诗歌审美方面以及书面表达和日常积累方面给予指导,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诗歌朗诵会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主办班级文学期刊,让学生进行诗歌投稿,对于优秀作品向一些专业诗歌期刊进行推荐,鼓励学生热爱诗歌,学习诗歌。只有这样,才能超越高中诗歌教学的层次,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诗歌素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惠民.创造自己的优质教学经验――研辩式教学:一项教学经验[J].新课程(综合版).2009(05).
[2]田云春.教师同“教学经验之树”共成长[J].四川教育.2010(12).
[3]刘明昭. 浅谈如何积累教学经验[J].成才之路.2010(28).
[4]刘仕忠.采撷客家诗篇,品鉴乡土华章――高中语文诗歌选修教材之活动设计[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05).
关键词:古诗文 方法策略 初中语文
千百年来,从上古的《诗经》到的《沁园春·雪》,由于语言生动凝练、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具有重要意义。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和励志佳作。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初中古诗教学方法。
一、查阅文学常识的策略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了解诗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介绍诗人的诗风。如先引导学生复习小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有了感性体验后接着板书“李白·豪迈奔放”,再教学《望天门山》。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认识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在不断深化。
2.介绍诗人的评价。如讲孟浩然,可以从其他诗人或诗论入手来介绍:孟浩然是唐朝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的诗人,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他的诗,受到李白、杜甫的高度赞扬。大诗人李白在《赠孟浩然》这首诗中,不同寻常地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还发出了“高山安可仰”的长叹。杜甫也称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想一想,能得到李杜高度赞扬的诗人,可见其诗歌是多么的不同凡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过故人庄》。
3.介绍诗人的创作背景。如教学杜牧的《泊秦淮》,先有感情地介绍时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时代,当时唐朝已呈衰落迹象,风雨飘摇,然而当朝的达官贵人却不顾国家安危,夜深了仍然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家不归,有案不办。
杜牧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远见的诗人,他在秦淮河畔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非常悲愤:那些向歌女点歌的达官贵人,怎么就不知道亡国之痛呢?奢华不除,大唐必亡!
4.学会划分节奏,让学生体验古诗词的音乐美。古诗分为古体诗、乐府诗、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划分以唐朝出现格律诗来划分。近体诗也称今体诗,它分为律诗和绝句,它们都是格律诗。而格律诗的声序排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另一种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因此,古诗词的节奏划分为:四言采用22,五言23,六言222,七言223,八言2222,其中3可析为12或21。而现代诗为自由诗,没有这样的限制。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我们可以这样划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七言诗的划分)。再如王维的《使至塞上》,我们可以这样划分节奏:“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五言诗的划分)。
二、解读诗题点明主旨的策略
诗题往往点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歌。举例如下:《泊秦淮》,诗人杜牧什么时候停船靠在秦淮河岸?(夜泊。)当时环境怎样?(夜色迷茫,“笼”。)诗人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还是忧愁?为什么?
三、创设情境品味古诗意境美的策略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或移情于景,得有我之境;或景中藏情,得无我之境。由于古诗产生的年代久远,所反映的思维、情感以及社会、民俗、人文、地理与学生有一定的隔膜,因此,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配合,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一、外国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高中教学的功利性导致忽视外国诗歌教学。在高考指挥棒下,实际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为解决考试中出现的问题,高考不涉及考点的外国诗歌单元往往被直接从教学篇章中删除,或者仅仅进行诵读或者文学常识的识记训练,别无其他。
其次,教师的专业素质也限制了对外国诗歌的深入研究。高中教师的日常工作大多围绕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考试测验等等,大多数教师没有时间接触更多前沿的文学理论,对于外国文学的了解和研究还停留在大学阶段的水平,对于诗歌作者、创作背景、诗歌情感的体悟也不够深入和全面,所以对于外国诗歌教学,往往有畏难情绪。
再次,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影响外国诗歌教学有效开展。高中生对于外国的文学创作理念、诗作者的创作背景没有系统的、较为全面的了解,他们接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浸染较多,而东西方文学之间是存在必然的差异,学生用感悟中国古典诗歌的情怀去品读外国诗歌,肯定会有阅读上的障碍,所以大多数的学生在外国诗歌的学习过程中也很难全情投入。
二、外国诗歌教学目标要求
综合以上,我们不难发现,要想有效地开展外国诗歌的教学,必须要师生共同努力,转变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实际上,外国诗歌教学是在感悟中国古典诗歌基础上拓展延伸,这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重复,有效地开展外国诗歌教学更是汲取外国文学作品营养的有利途径,这对高中阶段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感悟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着强烈的兴趣和热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的要求。
三、外国诗歌教学有效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指导建议中也明确提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的各自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现总结以下几方面有效的方法:
(一)创设情景,资源共享
(1)诵读法:诗言志,诗有情,在诗歌的诵读中,要充分体味作者情感,注意语速、停顿、语调。教师要加强诵读指导,要及时范读。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鼓励学生个人诵读展示,小组诵读交流,举办班级乃至年级的外国经典诗歌朗诵会,学生独立制作展示幻灯片、找寻合适的诵读配乐,进行前期的诵读指导。
(2)利用网络平台,广泛搜集有效信息。建立班级QQ群,设立班级公共邮箱,为学生的交流共享搭建必要的平台。学生对外国文学史知之甚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搜集诗作者的创作背景、生平经历、作品评价、诗歌创作流派特点等资料,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资料展示或者开展学生间的资料共享,做到知人论世,知人读诗。
(二)品味鉴赏,感悟提升
(1)赏析重点词句。对于诗作中的重点词句,运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方面,要进行师生之间的广泛交流,以问题驱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标的要求,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循序渐进,设置充分挖掘学生思维潜力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利用学案导学,展开学情调查,针对学生学案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追根溯源,从源头解决问题。
(2)比较阅读。外国诗歌和中国的古典诗歌在创作的背景上必然存在差异,但是在学生阅读体味的过程中,也有相同之处,同样要做到关注文本、知人论世、了解手法、感悟情感,例如歌德的《浪游者的夜歌》和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同样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我们把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通过学生查阅资料、交流、师生互动等等方式,最后我们得出结论,中国的古典诗歌往往是物我合一,天人合一,而外国诗歌更多的关注自我,“我”是驾驭在自然之上的。这让学生更加关注诗作者的心灵世界,了解中西方诗歌创作的不同之处。
(3)读写结合。诗歌的文字是最凝练的表达,很多的外国诗歌通过中国的译者翻译之后,往往也具有了中国现代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例如《浪游者的夜歌》其二,作者给我们描绘了静谧的山林景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精炼的诗歌语言改写成散文语言,在语言的转换过程中,学生自然体味到借景抒情的方式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进一步感悟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发出人生感慨“稍待你也安息”时的心绪万千。
(4)鼓励原创。诗歌是诗人心志的最直接的表达,要让学生明确,诗歌创作就是自己情感的最佳释放,每个同学都可以成为小诗人。诗歌创作就是以我手写我心,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把学生的优秀习作结集成册引发,当学生拿着刊印自己作品的诗集时,自豪感油然而生,对于诗歌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既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检验。
(三)多元解读,鼓励参与
(1)不同译本比较。我们品味的外国诗歌不同于中国现代诗歌,也区别于外国诗歌原著。这是因为每一位诗歌译者都在翻译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所以我们不妨找来几位译者的译作进行比较阅读,以期通过比较找寻到原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所在。《浪游者的夜歌》教学过程中,精选三首经典译作,让学生比较评价,进一步体味诗作中流露出来的情感,也对译者注入的主观情感加以剖析。
(2)鼓励学生翻译原作。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外语情况,鼓励学生进行原作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品味情感,也可以把学生习作和翻译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优劣,这种形式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大提升,教学难点自然迎刃而解,教学效果较好。
(3)对文本、注释进行多元解读。根据学生对文本的了解情况,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课文中的注释往往是编者认为最佳的解读,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注释并不能很好的、全面的解释诗作语言,所以教师要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不拘泥于课本,而是引导学生广泛的开展研究,搜集整理阅读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浪游者的夜歌》教学过程中,结合注释“作后即将此诗送给斯坦因夫人”设置问题“斯坦因夫人是谁?”“作者为什么要作后即将此诗送给斯坦因夫人?”“诗歌开头句的‘你’指的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小组交流,得出了区别于注释的答案,注释中“你”指的是下文的“甘美的和平”,而学生认为“你”也可以指代斯坦因夫人,对于学生的多元解读,只要在尊重作者情感态度的基础上,教师要多加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力,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第二首诗歌最后一句的“安息”,也可以结合作者三次登山创作的经历,探寻作者心路变化历程,不同层面的解读文本。
关键词:初中语文;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要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才能焕发出灼人光彩。如果让语文课堂孤立于生活之外,使得语文课堂缺乏植根的土壤,课堂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是现在的中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的重要原因。要使语文课堂变得精彩,变得活跃,变得有趣,必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一、在导入中联系生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导入,能很快地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并能顺理成章地从课内向课外拓展。课堂导入时要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采用“猜谜”的方式导入,既能使学生喜闻乐见,又能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好奇心。比如,教学《桃花源记》时,引入:大家都在形容一个非常理想的境地时常用哪个成语呢?――“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大家知道是怎么来的吗?我们学了《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之后,大家就能准确回答这个问题了。于是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悬念设置法、比较引入法,都是要联系学生的现实,让学生从切实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力求省时、讲究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和启发性。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教师多留心,找到与生活相关的实例,使语文课真正地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语文课堂生活化。
二、在疑难处还原生活
语文课堂中把理论性较强、难于理解的内容生活化、通俗化,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进行生活化学习,能让学生豁然开朗。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讲内容。在教懂学生的基础上,还能教给学生理解较难的内容的方法,同时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兴趣。比如,巴金的《灯》中有一句:“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问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我提问启发学生:不单靠吃米活着,意思是还需要吃菜或者吃肉吗?这样一问,学生一下子就明白,米代指的物质生活,言下之意人还需要有精神生活。再如,教学《母亲》一课,(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质?(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3)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5)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些层层深入的问题,学生在提前熟读课文、自主预习的基础上,才能找出答案,在课堂讨论交流时,才能有的放矢,气氛活跃。
三、在陌生处拉近生活
这主要是针对古诗文教学。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绝大多数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蕴含着丰富的精华。由于古诗文的语法习惯、生活常识都和现在有很大区别,学生较难理解。若借助现代生活中相类似的语法和常识,就可以拉近古人和现实的距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还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古诗词教学中,课本上提供给学生的注释量是很有限的: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或创作缘由,提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倾向;有些注释帮助解释词句,说明本诗词的史事用典或情境理趣;有的是简介作者,暗示本诗词的写作风格或艺术特点。人们常说“诗如其人”,了解了“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也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让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进一步理解诗歌作好铺垫。学白的诗时,对诗人写作有一些感性认识,可以板书“李白――豪迈奔放”。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认识过程由浅到深,对诗人、诗歌的感知也会不断深化。再如,八年级上册杜甫写的《春望》这首诗,学生读了注释,就能明白诗歌写的是战争期间,国破家亡的境况。
在讲到文言中的兼词“诸”“焉”等字,所谓兼词,就是一个词兼有两个字词的词性和意义,有的时候,一个词甚至还兼有两个词的读音,比如“诸”,既兼有“之”和“于”的意义和词性,又兼有“之”和“于”的读音,我要学生读把“之”和“于”连在一起快读,越快越好,最后发出了“诸”的音,学生就恍然大悟,如“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学生自然就心领神会了。
总之,语文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生活,学生才会感到语文学习是生活的需要;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乐于汲取广泛的知识,提高自我的文学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学得愉快,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关键词] 文学阅读;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理论建构;教学实践
一
文学是什么,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的理论阐述,抛开那些学术性的理论阐述,我们认为,文学其实就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且,要实现文学阅读与研究的创造性,就要有一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自觉意识。文学阅读与研究的创造性之所以可能的前提,即是文学本身具有丰富的复杂内涵。文学是“人学”,“文,心学也”(刘熙载语)。文学可以说是人生与人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通过语言方式的一种艺术建构与呈现,所谓文学是世界的反映,那也是以人的情感、精神、心灵等作为中介实现,是一种感性与想象的把握,尽管其中也有理性的参与。任何一个文学文本,尤其是经典的文学文本,丰富性和复杂性是其基本的特性,它不但有特定的时代内涵,还有丰富的超越时代的心理、情感、文化内涵,既有显在的意识,也包含了模糊的潜意识。
文学(文科)与理科的差异,站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析,如果从本文的立场出发,那么,他们的区别可以表述为:文学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理科刚好相反,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于理科来讲,他们的目标是要将纷繁复杂的自然界以及人类世界,总是有一种将其简单化的把握冲动,对他们来讲最好的结果是能简化到几个公式,并且能够通过这样几个公式再去把握纷繁复杂的自然界与人类世界。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理科作为科学的特征是追求知识。而文学及其阅读研究就不是知识可以完全规范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知识的获得并不是文学及其阅读的主要目标,对于文学及其阅读与研究来说,追求复杂性是其本质要求。因此,对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来说,“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其实是要求阅读者对所有关于文学作品的理解知识不能满足(不是不对)的自觉意识。
对文学的阅读研究,要求阅读主体有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自觉,在其本质上就是要求阅读研究的创造性,因此“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意识对于《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来说就显得相当重要。《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是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入门课程,一般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设。从现当代文学学科的课程逻辑关系看,该课程处于系列课程当中的起点,因此,一般认为,该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为现当代文学史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关于课程培养目标的典型说法是,“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鉴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同时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貌,认识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征和成就”。这里既有阅读能力目标,也有素质目标和文学史的目标,显然,这种追求全面而宏观的描述反而模糊了该课程的目标。《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最为重要的目标应该是承担完成从“语文”教学向“文学”教学的转换,以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学称作“课文”)为对象的“语文”观与“文学”观的差别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学中有无培养学生文本阅读与研究的创造性自觉,便是其中重要的方面。换句话说,《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教学中,师生应在“文学”的视野中通过“如何实现文本的创造性阅读与研究”的讨论,帮助学生完成非专业阅读向专业阅读的转换。
二
“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作为文学创造性阅读与研究的思维特征,在理论建构上主要把握三个对立统一。
首先要处理好文学阅读体验与与“文本知识”的对立统一。所谓“文本知识”,是指解读文学文本的已有观点,这些观点的历史就是文本研究的学术史,这些观点对于其后的阅读主体来说,都已构成了明晰性的知识;文学的阅读体验,是一种丰富复杂的情感心理现象,带有阅读者的个人经验,具有模糊性的感受性特征。
文本的学术史构成的“文本知识”与文本的创造性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辩证关系。“文本知识”是任何一个阅读主体进入文本阅读的知识场域,是不可摆脱的。它对于任何一个阅读主体的创造性阅读来说,是前提也是必要。因为所谓创新性阅读是相对已有的知识体系而言,不了解已有的知识体系,创新就可能是虚妄;另一方面,文学阅读不是(也不可能是)单纯的对已有知识体系的印证,否则,文学阅读就会成为纯粹获取知识的行为,文学的创造性阅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突破现有知识体系的限制,通过阅读主体的个人化体验,去感受、梳理那些无法被现有知识体系解释的东西。
其次,“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就是要能处理好文学和时代的对立统一。任何文学都必然带有时代性,这几乎是一种常识。然而,这种常识性的真理,经常会成为我们解释文学的不二法门,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很多同学在阅读解释文学的时候,往往将文学直接和时代联系起来:如果作品是产生于五四,那就是反封建、个性解放、民主或自由,如果作品是产生于时期,那对作品理解就离不开民族主义,将文学产生的时代、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特征直接安在文学上。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可以从文学的时代性角度分析解读文学,不如说我们强调的是不能将问题如此简单化,时代的总体性特征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往往要经过许多的中介,尤其是要经过创作主体这个复杂的中介,文学的创作性阅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挖掘文学与时代之间的复杂性关系,尤其是它们之间的纠缠迎合,将看似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再次,“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就是要处理好文本的“意识”与“潜意识”的对立统一。弗洛伊德认为,人除了意识之外,还有潜意识,而且,后者往往更为本质,更内在地制约、牵引人的生命。因此,文学创作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人文现象、精神现象,文学创作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又是作家精神和情感的产物,作家的创作过程是理性和非理性的交织过程。
三
“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仅是对文学独特性的描述,同时也包含了方法论上的实践意义,就《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的教学实践而言,实现文学阅读的创造性能力培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文本的选择。《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课程的教学学习目标,文本选择非常重要,它关乎到教学的效果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质量也千差万别,一般说来,首先,选择文本应注重选择那些具相当价文学价值(而不仅仅是具有文学史价值)的经典文学作品,越是文学价值高的经典,其复杂性越加丰富,可供解读的东西越多。其次,文体上兼顾多样化的前提下,应该更加重视小说与诗歌。相对而言,小说是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主体部分,也是当今最为重要的文体,具有最为广泛的基础;诗歌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一种没落的文体,而且人们普遍认为现代诗歌的成就远不如古典诗歌,但现代诗歌所拥有的丰富的复杂内涵是古典诗歌所不能比的,诗歌的个人性、隐晦性、深刻性为创造性阅读提供了更为方便的实践可能性。
其次,教学中应注重“细读”。“细读”一词在当前的学界流行的有些庸俗,但对于以创造性阅读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教学而言,它仍然是十分有效的方法。“细读”理论本是新批评的重要理论方法,在新批评那里,细读理论主要针对文学研究中过分倚重文学研究的外部因素的传统,强调文学批评研究回到文学自身,回到所谓文学的内部,强调文学阅读应该以“文本”作为基础,不同的对于文本的理解最终需要回归文本才有所作为。
再次,“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的自觉是实现“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重要途径。所谓“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尊重自己对作品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对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方面提出问题。“问题意识”作为一种自觉的创新性能力,它与文本欣赏能力、分析能力等密切相关却又有所不同: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没有“问题意识”,就谈不上文本的创造性阅读与欣赏。
因此,教学实践中,在技术的层面应该重视课前思考题的布置,让学生带着问题意识阅读作品,并要求学生提出属于自己思考的问题,多给学生阐述自己感受和思考的实践锻炼。
关键词: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方法
随着高考改革的进行,语文在考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2019年语文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将达到200分,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语文教学的重视,而语文作为一门积累性较强的学科,是需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就不断积累的,特别是对于大量的需要记忆、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来说。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正是接受新学习方法的学年段,因而语文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基础知识,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一、整体认识分析语文基础知识体系
小学阶段学生虽然学习了各种语文基础知识,但并没有系统地对语文基础知识体系有整体的认识,这给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带来困难。语文基础知识由汉语知识、文体知识以及文学知识三部分构成。汉语知识包括拼音、汉字、词、短语、句子以及修辞等内容;文体知识包括议论、说明、记叙、书信等各种文体的知识;文学常识包括教材涉及的作家作品信息。教师可以把语文基础知识的分类按照网络结构图的形式进行归类,让学生清晰地把握语文基础知识,这便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二、汉语知识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分析
1.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字词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路边商店、电视广告、手机新闻等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事物都是用文字表达的,对于遇到的不认识的生字、生词或者不常见的用法,要鼓励学生及时记下来,形成积累本,有闲暇时间便复习。这不但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探索能力,更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生活中那不经意的一瞥可能比反复死记硬背效果要好得多。
2.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字词
初中生基本都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根据个人喜好不同、品位不同,阅读内容千差万别,但是都属于语文阅读的一部分。例如《读者》《意林》这种杂志在中学生之家很受欢迎,我们鼓励学生在读课外读物的同时,要学会利用工具书,对于不懂的字词或者感到作者写的内容难以理解,要及时向他人请教,及时领悟生僻字词的意思,加深印象并记忆。
3.课堂上对字词做重点解读
在初中阶段,很多教师开始不再重视生字生词等基本教学内容,仅仅告诉学生怎么读后便不再理会,这都是错误的做法。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读,还要教会学生这个字的常用词组,最终以在作文中能流畅运用为最终目的。
三、文体知识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分析
对于初中生来说,首先要明确不同文体之间的区别,记叙文是讲述故事,需要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通过上下文联系与综合分析,掌握记叙文要点;散文的要点是形散神不散,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注意概括文章主题,通过品味散文的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得出文章脉络,进而明白作者要表达的核心是什么;议论文则有明确的论点论证过程。其次,通过模仿与练习,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对于初中生来说,模仿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是一种不错的写作方式,在总结出自己的作品优缺后,开始写出自己风格的文章。
四、文学常识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分析
文学常识只有广泛的阅读与记忆才能不断积累。对于初中生来说,考试要求的文学常识内容并不多,但是从语文知识积累的角度来说,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要尽可能多地阅读、广泛地涉猎文学常识,因为到了高中以后各科的学习压力骤然增大,学生很难会有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积累文学常识具体来说有很多技巧:
1.列表法
文学常识数量庞大,但如果将积累的知识内容进行列表分类,便可以使杂乱的文学常识变得一目了然,进而化难为易。例如,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第一”,我们可以把这些“第一”统计出来: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这样集中记忆,文学常识变得简单。
2.比较法
文学常识有很多知识点较为相似,学生很容易记混,对于这种知识点,我们不妨迎难而上,把相似的内容归纳到一起,比较分析它们的不同特征,进行分辨训练。例如,书法四体:楷、草、隶、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秀才四艺:琴、棋、书、画。这些文学常识之间有着明显区别,学生经过比较便知。
汉语博大精深,语文基础知识更是纷繁复杂,但却有其内在规律可循。只要把语文基础知识进行细分,形成网络结构图,对于结构图的每条支线进行详细研究,把大而复杂的知识点分割,我们就会发现,条理清晰的语文基础知识并不难,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在课堂听教师细致分析,在课外阅读中,养成积累的习惯,那么我们就会变成有学识的人,成为有涵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