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合同管理理念

合同管理理念

时间:2023-06-07 09:28: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合同管理理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合同管理理念

第1篇

关键词:地勘单位 财务管理 现状 措施

一、地勘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不足

1.缺乏先进的资金管理理念。由于地勘单位的资金不是固定在一个部分的,它的分布比较散,涉及到各个区域,有的设备出现问题了需要修理,有的设备更换也需要资金。现在部分地勘单位对资金的管理不是很到位,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是资金管理理念不够先进,缺乏科学现代的管理理念;其次对资产的管理缺乏规律性,不能做到定期清理核对资金;再次对于已经倒闭的实体店没有及时核销挂账。

2.债权债务得不到及时清理。大部分地勘单位债权中存在一些长期挂账无法核销的费用性债权,虚增了单位的资产。没有体现资产的真实价值。同时,一些挂账多年的经营性债权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造成资金回收困难,有些最终可能形成呆坏账,造成无谓的经济损失。

3.对于预算的管理没有形成制度,比较随意。由于地勘单位存在编制限制,财务人员不够用,很多财务人员做了多份员工的工作,导致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出现,所以经常会出现预算人员不够,预算也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再加上财务工作本省的保密性,其它部门很少介入财务的工作,他们之间联系和沟通都不够充分,在进行预算的时候就会出现项目不清晰的问题,对预算工作缺乏监督,没有监督的工作就容易出现问题。

4.工作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地勘单位每年的工作量都很大,但是长期以来都是受制于传统的体制,经营方式也比较封闭,虽然承包了大量项目,但是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工作的重点放在产值上而不是效益上,所以往往都是高投资,低回报,无效益。如此缺乏风险意识,不懂得参与市场竞争,长此以往,势必要被市场所淘汰。

5.合同管理欠缺。地勘单位除了地勘生产外,还参与其他多元化经营,经营模式虽多,但是管理粗放,签订合同基本属于各自为政的局面,导致合同管理混乱,合同资料不全面,随着经营人员的变更,有些合同情况无人了解,合同资料无处可查。合同签订不规范,合同未全面履行或监控不当,导致单位诉讼失败、经济利益受损。合同纠纷处理不当,损害单位的信誉和形象。

二、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针对地勘单位存在的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下面的解决对策。

1.提高资产管理的理念,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不管是哪种资产,对其管理首先都要提升管理理念,放弃先前粗放式的管理理念,采用现代式的管理理念。首先将资产管理落实到人,权责分明,一旦出现了问题就可以快速找到管理人,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这样就提高了管理效率;其次要定期对账,这样可以提早发现问题,提早解决。

2.加强债权债务的管理。及时清理债权债务,是解决地勘单位经营流动资金紧缺的重要措施。应建立债权债务评价和分析系统,适时了解控制债权债务的变化情况,并定期与对方进行核对,制定完善的收款办法或措施,严格控制账龄、账额,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及时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

3.形成预算管理的制度,定期实施预算,提高财务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的联系,不要把预算部门鼓励起来,这会严重降低他们的工作效率。在执行预算的时候,要及时调整方案,跟进项目,出现问题及时更正,通过和其它部门联系,随时关注资金动向,做好更改预算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4.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会存在风险,地勘单位更是如此,矿产开发、地质勘探都会存在风险,所以要更加注意。在实际的经营中,管理者要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争取把存在的问题考虑清楚,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此外一旦出现了风险也要能够迅速及时的提出应对的策略,快速高效的解决风险,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出现了问题不要推卸责任,将关注点放到解决问题上。

5.加强合同管理。应有专门部门对单位所有合同进行管理和监控,对于影响重大、涉及较高专业技术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应当组织法律、技术、财务等专业人员参与谈判。单位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严格履行合同,对合同履行实施有效监控,强化对合同履行情况及效果的检查、分析和验收,确保合同全面有效履行。财务部门应当根据合同条款审核后办理结算业务。合同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合同登记管理,定期对合同进行统计、分类和归档,详细登记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等情况,实行合同的全封闭管理。

6.做好会计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整体水平。定期组织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培训的内容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培训人员的选择也要慎重,选取专业性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主持培训,争取每一次培训,财务人员都能从中学习到一定的知识,对未来的工作有所帮助。会计的工作不仅是报账,还要做好管理,对财务人员培训的目的之一就是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向管理会计方向发张,这样他们才能全面掌握单位的财务现状,预测未来的发展形势,能够为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的决策。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地勘单位经济运行体制的转变,财务管理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已无法适应地勘单位的发展需要,本文从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以适应现阶段地勘单位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庆.浅议加强地勘单位财务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10)

第2篇

【关键词】 电力工程 精细化管理 有效措施

自改革以来,电力建设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力企业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运用现代的管理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有效实施,能够保证电力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能够提高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进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实现社会分工和服务质量的现代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发现电力企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实施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措施,才能更好的完善企业现代的管理理念体系。

1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质量管理缺失

电力工程是关系到人们生活、社会生产等各个方面的重大工程,也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基础工程,因此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保证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以防止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对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力工程建设由于受到物力、财力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出现了许多质量的问题。比如,设计方案出现了问题,导致建设质量出现问题;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致质量出现问题;监督环节不规范、不严格导致出现质量问题。同时电力工程建设所需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还得到满足,这也导致了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出现问题。

1.2 项目进度拖延

电力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稳定性因素,导致施工过程中时常出现项目进度拖延的状况,进而增加许多建设工程费用,甚至可能使得整个项目停滞不前。然而导致项目进度拖延的原因涉及到各个方面,比如,由于实际的工作量比计划工作量差异很多,使得项目进度拖延;项目所需的材料、设备不足,导致工程进度未达到理想的状况;企业员工之间缺乏沟通、工期意识不一致,导致项目进度拖延;现实中出现了未计划的风险因素,导致建设进度延迟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进度拖延,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分析进度原因,提出与之对应得解决方案。

1.3 合同管理不完善

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能够保障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文件。合同里面的条款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引起人们重视,合同条款不仅包括签订双方的付款方式、风险承担、控制措施,还包括建设项目的工程期限、质量标准、建设范围等。然而,承包商在电力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实际的施工现状与合同不符的现象,并且合同条款有些不是特别完善、明确,进而导致建设成本增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2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不仅涉及到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还是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性行业,对一个国家的运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进而保证电力企业施工的顺利完成。以下是针对上面问题,提出的相关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最重要的部分,体现在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建设项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电力企业可以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法规,明确划分管理责任界限,设定合理的项目质量的目标,以防止项目进度延迟和增加不必要的费用,保证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电力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不仅仅要保证建设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而且还要满足建设所需的设备的质量,同时企业要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员工,通过员工高质量的工作,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管理。电力监管单位一定要按着国家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来对电力施工单位进行监管。监管单位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不能给施工单位推荐施工的设备、原材料等,不得与相关的供应商有任何利害关系。

2.2 加强项目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就是加强企业建设计划的管理,提高项目进度管理的水平,进而促进建设工程能在计划期内完成,最终实现进度精细化管理。进度管理包括计划管理、工期管理等,并且可以具体到每一个细节中,防止出现项目进度拖延的现象。企业单位在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有差距时,要及时找出原因,并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以确保建设项目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保持一致。同时,企业单位应该完善各个相关的管理规范和制度,并加强制度的执行力,比如完善员工奖罚制度,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命感等。企业的每个员工应该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方法来使用施工设备,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2.3 完善合同管理

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能保证双方利益的凭证,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合同管理,完善合同中的各个条款,以保证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管理的重点工作应该是表单化管理,这种管理方法不仅可以清晰的了解合同的情况,而且能提高合同管理的工作效率,以便工作能够在计划期限内顺利完成。表单化管理是通过文字或图表的形式将合同条款有规则的呈现,使得管理合同工作更加简单、清晰,比如,我们可以采用编码的结构形式,对每个合同进行编码,以便更好的实现合同管理。同时企业单位还要加强企业员工合同知识的培训,通过宣讲、讨论、讲座等方式,来加强员工合同管理的意识。

3 结语

总之,我国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需要精细化管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而且能够保证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有质量、有秩序的完成。但是,在我国电力企业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本文从质量管理缺乏、项目进度迟缓、合同管理不完善三个方面论述了电力企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便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杉.阐述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J].大科技,2014,(12):76-76,77.

[2]李强.电力工程成本控制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J].科学时代,2013,(17).

[3]罗志明.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精细化管理[J].通讯世界,2014,(8):43-44.

第3篇

关键词:成本控制;路桥项目;合同管理;对策

精细化成本控制是近年来工程成本管理中的重要管理理念,也是被许多企事业单位广为推崇的管理理念之一。合同是基于相互信任且具有法律效应的双方协议,通过合同管理来精细化项目的成本控制,不仅能够更有效的提升项目工程的利益,还能够一定程度规范化粗放的工程管理流程,在现代路桥项目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许多路桥项目管理实践中,基于成本控制的合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找出解决对策。合同管理在路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在工程项目实践展开之前,业主会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签订若干合同,以明确相关的责任、权利、利益,规定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完成时间,对合同双方行为进行约束。合同管理则是在法律的基础上,通过合同标明的款项来指引项目管理者和合作方顺利实践项目的一种管理模式。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加科学的控制工程造价,增强项目收益,项目成本控制是贯穿工程实践全过程的。而合同管理则是对项目实践全过程是具有约束效用的,因此利用合同管理来进一步约束成本控制是具有理论意义的。在实践过程中,合同管理对成本控制的作用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控制材料费用

材料费,一般是指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有助于建筑体构成的构件成本"摊销费用等,材料费一般会占据整个工程造价的一半以上。在路桥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活动中,控制材料费用可谓是最为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对于材料费用的控制,通过合同管理能够更好的实现。管理人员可以按照材料采购合同来对材料的购买、损耗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

2.控制人工费用

人工费,一般是指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对于人力劳动的支出。人工费用通常会占据工程造价三分之一左右,但与材料费用而言,人工费用的成本控制会存在一定的浮动性。对于人工费用的成本控制更需要的是避免掉不必要的支出,而不是一味的降低人工费用预算。在对人工费用的成本控制阶段,合同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按照劳务承包合同就能够规范工资发放程序,特别是在正式职工和农民工的薪资控制上,按照劳动合同可以避免很多的冲突,也能够提升经济性。

3控制间接费用

路桥施工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费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这种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如果控制好各子项目之间的关系,可取的良好的成本控制效果,也能将工程费用控制在预定的范围之内。而合同对于各项施工的约束是贯穿全过程,并且也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因素纳入约束条件之中。因此,项目实施的各个部分均可通过合同管理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由此可见合同管理是科学成本控制的基础。

3.1合同管理意识淡薄

合同是基于法律意义约束合约双方行为的,但许多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实践过程中,对于合同的重视度不足。特别是一些小型的路桥施工单位,由于经验不足,没有很好的利用合同管理来进一步的控制成本,导致成本的增高,而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甚至会出现违背合同规定的现象,造成一个恶性循环。不重视合同管理,不仅会造成经济纠纷,还会一定程度的阻碍工程的顺利进行。

3.2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方面是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路桥项目施工的盈利是许多承包商的实际追求。而现代我国合同法对于路桥项目合同管理的行为约束尚存在许多漏洞,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许多承包商就恰好的利用这些漏洞,合同表面并没有违背法律法规,但实质却扰乱了路桥项目的市场运作了,久而久之就会反向制约我国合同管理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许多路桥单位缺乏相关的管理机构。由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理念提出较晚,相关的管理机构建设也不完善,导致我国合同管理规定和程序不明确,合同管理相关制度执行困难。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审查和评估机构,使项目的监督和控制工作受限,以上这些管理上的不完善,造成相关人员利用管理漏洞违背合同规定,阻碍了合同管理的顺利实施,影响成本的有效控制。

3.3忽视合同变更管理

路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会因为一些不可抗因素而出现施工变更,继而会产生一些合理的合同变更,合同的变更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改变合同内容或者合同主体,以确保合同更好的履行,保证项目的有序、有效进行,这是十分常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如果施工单位缺乏对合同变更管理意识,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产生,而致使成本的增加。

4.相关对策

4.1完善合同管理机制

相关单位应建立有效的考察机制,制定相关的管理细则,有效掌握项目成本情况,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全面审定与核算。而管理人员应根据合同的特点,制定一套合同管理精细化的措施,尽可能对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各项问题进行细致、明确的规定,采取有效的奖惩措施,切实落实项目的合同规定。管理者应在合同制定之初,明确认识到合同的法律效益,树立合同管理的意识。首先要确保合同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合同双方都不能够因为自己利益而去违背法律,其次要规范路桥工程项目合同范本,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的工程合同范本来进行合同拟定,明确合同签订双方的权利、责任、奉贤。特别是对于违约赔偿和处罚条款,要让发包方和承包方享受平等待遇,不能够只约束承包方,造成对发包方有漏洞可钻。最后,承包方和发包方都要针对项目本身做出合同管理预案,形成对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继而能够增强执行过程中合同管理的效率,继而推动项目的成本控制力度。

4.2加强合同实施管理

在合同制定过程中要考虑到合同合理性分析(包括审批手续和资金来源等),双方的资格审查(包括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等)。要处理好施工进度与投资的关系合理,保证路桥项目的成本控制,项目管理者应在合同签署之前严格对人工、材料、设备、管理费等费用进行严格的审查,做好相关成本的预测,以保证合同的合理性和制约性。更重要的是做好合同管理监理工作,对于路桥项目而言,监理直接影响到成本控制,监理方应该深入到施工现场,对施工进行不定时的多次的观察,对于工程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如果涉及到合同变更项目,应该同时通知承包方和发包方双方,对施工工艺、人员设备进行严格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与合同的一致性,及时的纠正错误、降低损失,继而起到良好的控制施工进度和控制成本的作用。

4.3加强合同管理队伍建设

一方面,施工企业应该要进一步的提升对专业合同管理人才引进的意识,有目标的去建设合同管理队伍。建立良好的人才吸引机制以及内部选拔机制,还应该定期的设置内部专业培训,进一步的提升企业的人才实力。另一方面,国家社会也应该重视对合同管理领域的重视,应大力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强项目合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5.结束语

在路桥项目中合理利用合同管理有利于项目成本的精细化控制,在执行与实施的过程中,相关管理单位应该对合同管理予以充分的重视,进一步的精细化合同管理的流程和内容,从而对成本控制起到有效的协助重要,从而达到现代路桥项目集约化管理的需求。

作者:曾雯莉 单位: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路隧道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马楠,高萍;签订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几个问题的探讨[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第4篇

关键词:组织控制理论;工程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模式

工程合同是业主定义承包商工作内容的重要法律文件,也是对承包商实施组织管理的重要依据。由于现代工程项目的发展变化,工程合同管理也出现新的变化和挑战。管理理念的快速发展都需要业主转变工程合同管理理念、采用更为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以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组织控制理论在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业主的合同管理难题。

一、组织控制理论在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应用

(一)工程合同管理的输入控制

根据组织控制理论可知,通过控制系统输人的质量能够实现系统的控制目标。对于业主的工程合同管理而言,通过确保招标文件的质量、以及选择有竞争力的承包商能够达到输人控制的目的。

1.确保招标文件的质量。对于业主的工程合同管理而言,确保招标文件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工程合同管理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招标文件的质量对以下合同管理目标都有很大的影响:(1)投标文件的质量。如果招标文件能够准确、清楚、详细地定义工程范围和工作内容,投标单位就能够制订更符合实际、更高质量的工程投标文件;(2)合同谈判的效果。如果投标文件不能够准确、清楚、详细地定义工程范围和工作内容,业主和投标单位在进行合同谈判时,必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澄清合同所存在的问题,影响合同谈判的效果和进度。所以,招标文件的质量对合同谈判也是非常重要的;(3)合同争端的数量。高质量的招标文件是形成高质量的工程合同文件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果双方对合同文件产生的误解少、合同缺陷所产生的问题少,则合同争端的数量也会相应减少。

2.选择有竞争力的承包商。通过选择合适的、有竞争力的承包商能够减少业主合同管理过程的压力。特别是对于现代工程项目而言,设定繁冗的合同管理程序、严格监督和控制承包商,已经被证明不是一种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相反,如果能够选择有竞争力的承包商,并充分授权,通过承包商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发挥承包商的技术和管理专长,更有利于节省投资、快速交付工程项目、应对动态变化的复杂外部环境,实现业主和承包商的双赢。

(二)工程合同管理的行为控制

在工程合同管理中应用行为控制的方法即是通过规定承包商应遵守的、或合同双方应遵守的各种合同管理程序,以确保合同管理目标的实现。以1999年新版的HDIC施工合同条件为例,这些管理程序包括:(1)承包商提供工程设计的程序(第4.1款“承包商的一般义务”);(2)工程的竣工试验程序(第9条“竣工试验”)和雇主接收工程的程序(第10条“雇主的接收”);(3)工程的缺陷处理程序(第11条“缺陷责任”);(4)工程的测量程序(第12.1款“需测量的工程”和第12.2款“测量方法”);(5)工程的变更程序(第13条“变更和调整”,特别是第13.3款“变更程序”);(6)工程的索赔和争端解决程序(第20条“索赔、争端和仲裁,’)。

(三)工程合同管理的输出控制

根据输出控制的基本理论,工程合同管理的输出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基本途径:

1.定义工程项目的基本目标。在工程合同中,明确定义工程项目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能够有效实现合同管理目标。对于项目的进度标准、HSE(安全、健康和环境)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予以明确定义。

2.设定工程合同的激励机制。工程合同的激励机制包括,项目的误期损害赔偿费罚款和提前竣工奖金;此外,在很多工程合同中还规定如果承包商采用价值工程理念,实现成本节约,承包商可以获得额外的工程奖励等。此外,通过严格的竣工试验确保工程项目质量、更长的工程缺陷责任期条件,都是有效的合同输出控制方式。

二、组织控制理论在工程合同管理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组织控制的三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业主应根据工程合同管理的基本环境,选用特定的控制模式。这三种控制模式的应用环境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即目标结果量化的难易程度或目标结果是否可以明确定义,以及实现目标所需完成任务的程序化的难易程度。根据Ouchi的研究,可以绘制如下图所示的三种组织控制模式的应用条件。

图1组织控制模式的应用条件

结合上述分析,在工程合同管理中应用组织控制的三种模式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业主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影响组织控制模式的选择

如果业主有稳定的合同管理机构、具有很强的合同管理能力,则应偏向于采用行为控制(程序控制)。反之,如果业主没有稳定的合同管理机构,没有丰富的合同管理经验,则应强化输人控制,通过选择有竞争力的承包商,在减轻业主合同管理压力的同时,实现合同管理的目标。

(二)不同的合同管理模式应采用不同的组织控制模式

按照合同关系或组织结构,工程合同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传统合同管理模式、设计一建造合同管理模式、EPC合同管理模式、以及BOT合同管理模式等。对于不同的合同管理模式,工作内容在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分配是不一样的。

1.传统合同管理模式下,业主分别选择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工程设计和工程建造服务,业主准备好施工图以后选择承包商并承担主要的项目管理工作。

2.设计-建造合同管理模式下,业主选择一个提供设计和建造两项服务的总承包商,由总承包商承担主要的项目管理

工作。

3.EPC合同管理模式下,业主选择一个提供设计、采购和建造服务的总承包商,由总承包商承担主要的项目管理工作。

4.BOT合同管理模式下,BOT承包商提供项目的融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综合服务,在特许经营期满后把工程移交给业主,BOT承包商所完成的工作内容是几种合同管理模式中最多的、也是最复杂的。

(三)不同的合同计价方式应采用不同的组织控制模式

按照合同计价方式分类工程合同主要可以分为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补偿合同三大类。

1.总价合同(Lumpsumcontract)是合同双方在签订工程合同以前,确定合同总价,承包商在这个总价的基础上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项目内容。对于总价合同而言,合同双方需要对工程范围非常明确。另一方面,总价合同所确定的工程总价在工程范围不变的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即既定目标是明确的,所以应采用输出控制。而对于承包商实施过程的控制,相对而言不是很重要。

2.单价合同(Unitprieeeontraet)中合同双方以工程量清单。确定工作内容的单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工程单价作为工程款支付的主要依据。单价合同是单价不变、工程量可以变化的一种计价类型,主要适用于工程量或工程范围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比较大的工程项目。与总价合同相反,这类合同应明确规定工程量的计量方法。所以,这种合同需要加强合同文件完整性的输人控制和实施过程的行为控制(程序控制),而输出控制就不是有效的控制模式。

3.成本补偿合同(CostreimbuI’sablecontract)是业主向承包商支付实际工程成本中的直接费,并且按照双方商定的方式支付酬金作为管理费和利润的一种合同形式。这种合同形式需要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建立比较充分的信任关系才可以使用。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的主战场,不仅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造就和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摇篮,更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所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为了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向顾客提品,同时为了实现效益目标,施工企业一般都会及时组建集团指挥部、子公司项目经理及其所属施工队的分级管理机构。实践证明,这样的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安全保证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也存在管理人员冗余、机械设备和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等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总结经验、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创新,不断深化施工管理体制改革。

1 管理理念创新

管理理念创新是项目管理创新的动力。项目管理研究的对象是工程项目管理总目标的控制。这个总目标包括费用(成本)目标、时间(工期)目标、质量(包括安全)目标和其它相关目标。

要实现管理理念创新,首先是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加快思想观念的更新步伐,只要企业管理者的观念真正实现创新,就必然极大推动项目管理者的观念创新,整个企业就会形成一种不换观念就换人的氛围从而为项目管理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还要求项目管理者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在矛盾中妥善处理好项目多重目标的关系。施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确保与业主的合同条款中的承诺得以实现,就必须加强项目管理,确定合理的成本目标、工期目标和质量目标。明确和处理好“三大目标”的对立统一关系是项目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成败。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有效灵活的组织体系是实现工程项目的四控制(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四管理(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信息管理、生产要素管理),保证工程项目三大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应当注意的是,工程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功能目标以及施工质量合格是必须优先予以保证的,并力争在此基础上使整个目标系统最优,满足确定目标值的相对满意原则。对于设定的最终目标要使工程达到优质水平,让用户、社会满意、为企业在竞争中奠定坚实基础。

2 管理机制创新

管理机制创新是项目管理创新的前题。

2.1 组织机构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走过了几十年的历史,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签订后,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然后对此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项目经理拥有人、财、物的处置权,拥有指挥、决策权,企业对项目经理有责任书,但缺乏有效的制约;建筑施工企业一般进行着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创新来加以解决的问题。本人认为有必要把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进行空间、主体延伸,应从市场跟踪、投标竞争、合同签订、履约、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来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即将项目部作为企业分公司进行定位和设立。

2.2 制度建设创新

项目部是经济管理组织,企业必须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其管理行为,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施工管理进行机构创新后,必须给这一机构的体制进行创新。一是企业管理者和职能部门对项目的管理和控制要规范化、制度化,要尽可能统一项目管理模式,要有机处理好企业经理与项目经理、企业职能部门与项目经理部的关系。二是不断优化企业的基本职能结构,强化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技术开发、市场营销以及服务职能,弱化直接指挥控制和行政命令,变行政命令为主的管理模式为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的调控模式。三是对项目管理成效的考核要科学化、理性化,必须明确企业本部是投资责任中心、利润中心,而项目是成本中心,要通过项目责任成本的管理与考核,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2.3 机制创新

项目管理机制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了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机制,项目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效益,并开拓源源不断的市场。企业竞争力具体体现在企业的实力和企业对市场机遇的判断捕捉能力,而企业的实力是来源于项目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是来源于项目部及时准确的信息和良好的业绩。因此要增强企业实力,实际上就是加强项目部的建设,提高其赢利水平,提高其社会形象,提高其市场敏感性,必须对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各类、各层次的人才脱颖而出,为人才创造环境,要给人才适应的土地、阳光和雨露;必须对其建立约束机制,约束项目部必须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按市场规律合法经营、守法经营,约束项目部的经营者和广大职工遵守党纪、国法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必须对其建立风险机制和决策机制,来规范项目部决策层的行为,实行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回避市场风险。

3 管理方法创新

管理方法创新是项目管理创新的有力保障。管理方法创新是项目管理有机处理和协调好工期、质量、成本多项目标的关键,是项目管理成败的重要保证。

3.1 质量管理方法创新

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要对职工进行质量重要性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开展质量宣誓活动,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建立质量管理的重奖重罚制度,用铁的手腕,铁面精神和铁的纪律来确保施工质量。在对质量事故责任者进行严厉处罚的同时,设立高额奖金,用以奖励工程质量好的单位和个人。为更好的发挥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的监察作用,提高质检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建立施工质量档案管理系统,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

3.2 成本控制措施创新

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绝大多数管理活动都是围绕成本而展开的,成本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从投标承揽任务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是事先预测,认真核算和监控。一个工程的成本包括很多方面,有现场成本,通过现场管理降低成本;有机械设备成本,通过缩短机械使用周期来提高效益;有材料成本,通过控制材料的质差、价差、量差来减低消耗;有劳动力成本,有效地使用劳动力,不搞人海战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质量成本,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减少无效劳动;有文化成本,通过提高凝聚力来调动积极性。还有运输成本、财务管理成本、安全成本等。完善的项目合同管理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关键因素。项目部做工程,不是简单的按行政指令完成任务,而是依法履行合同。项目管理第一要重视研究合同条款,在执行合同中,要对所有的变更以函件形式备案,不能有随意性。第二要善于运用合同,尤其是要善于运用合同索赔,保护自已正当的经济权益。

3.3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项目管理创新的基础。

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活动是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的复合性课题,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责任制度的推行,使项目经理在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状态下工作,效益意识、开源意识增强,项目人员积极性得到发挥,效果明显。总之项目管理的创新,是构成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创新的核心和不竭动力,也是建筑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管理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和自身素质低下

质量是一切工程的生命线,尤其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预期效益目标顺利地实现,就要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但是,由于水利工程部分施工管理人员质量意识淡薄,自身素质较低,从而导致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出现思想散漫,责任心不强,存在隐性的质量隐患等状况的出现。而有些施工管理人员缺乏对施工现场的管控能力,不能从全局角度对水利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等进行综合考虑并处理问题。 

2、质量标准不达标

质量管理一直是水利工程的管理重点之一,水利工程作为利国利民的公共工程建设,其质量是保证水利工程能够更好的造福百姓,提高水利事业整体能力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重要保证[1]。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很多工程施工都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范和标准来进行,国家和水利工程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规范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施工过程中,这种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行为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影响到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另外,水利主管部门对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控制不够全面有力,水利部门对质量的管理监督能力的匮乏也是水利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的重要原因之一,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的缺乏导致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的要求和技术标准得不到保证,这些都是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对安全管理的问题不够重视

虽然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规定来制约工程建设安全问题,但仍然会存在一些安全问题,究其原因是管理人员不能对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贯彻执行,同时没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能对相关的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相关资质证书的审核,无证上岗及设备的维修率低,不对员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这些问题都给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埋下了隐患。

4、忽视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的问题也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招标问题又是合同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招标不规范是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常见现象之一,投标人运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招标过程中根本无法保证承包商的实力和真正建设水平,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合同管理第二大问题就是合同条款不严谨,合同中常常出现两义性或者模糊不清的条款,这些问题都是在合同签订时合同双方不认真核实所留下的问题。综上所述,在合同管理问题中典型的两个问题都应该根据法律条文在招标时作出相应的明确规定[1]。 

二、解决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现存问题的对策 

1、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培养高素质施工管理人员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好坏。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成本都必须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技术水平,加快工程管理预警系统建设,通过不断引进先进高端的管理技术手段,逐步实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在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管理过程中,积极培养既懂管理又懂水利工程技术的新型管理人才,通过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和组织培训,保证施工管理人员基本的质量管理水平,使其具有质量检查和识别的能力,从而达到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目的。 

2、创新施工管理理念 

为切实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成效,必须创新管理理念,全面消除盲目自满、安于现状的思想。在新工程施工前,应深刻总结已经完成的水利项目施工管理经验,为新工程的有序施工做好准备。在施工过程中,从领导到职工都应具备审慎、严谨的工作态度,将“不精则败、不优则退”、“精细管理”、“争创先进”的施工理念深入到每个参与施工人员的心中,努力实现施工管理理念的超标准贯彻。为扎实落实施工管理制度,施工管理部门应详细考虑水利工程施工需求,制定完善的文明施工、成本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相关制度,将严格依照制度办事的观念逐步融进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而使施工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激励施工人员更加积极地贯彻管理制度的执行,有必要与考核制度相结合,激发领导及员工积极执行、维护管理制度的热情。因此,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必须保障制度的公正性、公平性、科学性、合理性,尤其要凸显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对严格依照管理制度办事的部门或者个人,应给予物质及精神奖励,进而营造一个和谐、有序、安全的施工管理氛围。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管理,归根结底是施工人员一步一步落实管理制度的过程。因此,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对管理制度的高效落实非常有必要。同时,施工单位应为员工提供有力的学习条件与环境,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学习,不断获得与施工相关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能真正将习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组建一支高效的施工队伍是提高质量施工的需要,也是创新施工管理的必然要求,更是打造一流施工团队的最佳途径。

3、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能因工程监理制的推行而削弱,特别是其中的政府职能还必须加强。一是加大对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表现的监督力度;二是加大对设计、勘察单位的监督力度[2];三是加大对施工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施工企业必须改变其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施工人员在工现场施工时,要学习有关施工技术标准和有关规范,要把员工们的思想统一起来,提高他们的认识,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相关人员的职责及权力,建立奖惩措施以及例会制度等等。制定好的制度要坚决执行,形成程序化,规范化作业,为工程的顺利施工保驾护航。 

4、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水利工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是建立在安全生产责任制基础上的,首先必须要有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以及规范的生产流程,同时建立起有效的安全生产培训制度,这样才能更好的规范起安全生产的体系。施工安全生产中行为都要进行适当的监督,监督的内容记录并且存档[2]。由于在施工中存在一些违规的不良行为,因此,档案管理记录也能够更好的方便相关部门的审查。对于一些有害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不良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并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罚。 

5、加强项目合同管理 

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合同管理,并以严谨、公平,诚信、可靠为原则;要规范合同的签订程序;要以“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核心”的主要原则严格按照合同办事;同时要完善合同清算工作。企业施工管理中,不仅要保障项目在法律法规下正常运行,还要运用合同手段,规范施工程序,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确保工程施工项目圆满的完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施工企业一定要做好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在进行施工管理时多方面来考虑,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加强工程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工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电力工程;合同管理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命脉,而对电力工程建设是电力行业稳定发展的因素,在国民经济水平提升中占据决定性优势。电力市场体制变革促使电力工程呈现法制化和市场化趋势,并在经济时展的前提下,将知识管理引入至电力工程合同管理范畴,从而体现电力工程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优势,而如何做好电力工程知识和合同管理体系构建工作,成为当前电力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1电力企业知识管理

培根(英国哲学家)曾说:“知识就是力量”。对此,人类历史的演变为知识追求、知识创造的阶段,而当代管理者对知识的定义有着深入化分析,即将其认定为改变人类、事物信息的行为方式,依据主体差异,分为组织知识(组织文化和团队精神)、个人知识(工作技能、工作经验、价值观和世界观),其个人知识是组织知识的核心,而组织知识是个人知识的升华;依据属性不同,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可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如书面报告和说明书)、隐性知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知识,如思维模式、认知与经验、想法);结合运用状态的差异,将知识分为过程知识、实体知识两种;而依据企业贡献与作用的角度,将其分为核心知识、非核心知识。电力企业是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支柱,经多年发展,电力企业在市场领域中占据决定性地位。基于市场格局的演变,电力企业若要实现长远发展的目的,则应对“新体制”予以探索,通过知识管理的运用,实现电力工程合同管理创新的目的,因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本质上来讲,电力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的运用,应遵循积累原则、共享原则、创新原则三点内容。其中积累原则为知识管理的基本环节,在企业发展中,不断完成知识信息积累工作,从而在构成企业财富的同时,成为竞争“砝码”;共享原则以价值的优势,在企业内部切实知识信息公开的目的,避免员工重复劳作;创新原则作为电力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通过对企业员工行为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促进电力企业高知识、高质量产品的构建。

2电力工程合同管理

2.1合同管理定义

电力工程合同管理(ContractManagement)定义为:电力企业依据国家合同法律规定,以自身全方位参与的方式,结合变更与解除、终止与转让、监管以及控制等行为,对电力工程合同予以严格化管理。在此过程中,合同管理涉及管理制度制定和合同签订、合同履行、档案记录与资料保管等工作,通过系统性、动态性分析的方式,以市场经济、契约经济、法制经济等形式体现电力工程合同管理的优势,例如:优质化、高效化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可降低电力企业合同义务,还可优先抢占市场先机。对此,电力企业应重点强化电力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结合长期性、经济性、复杂性与变动性的优势,促进自身经济发展。

2.2知识管理在电力工程合同管理中的价值

电力工程合同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始终,若因时间长、繁琐性和信息量大等因素的影响,为快速实现电力企业知识管理的目的,则应在计算机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信息获取、信息交流渠道逐渐得以拓宽,从而实现电力工程合同管理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知识管理在电力工程合同管理中的价值,可从以下几点实施分析:首先,合同风险控制。电力工程合同管理因自身风险的存在,若在全方位运用知识管理的前提下,便于企业员工对知识的获取,如失败教训、成功经验的总结,可有效规避合同管理风险。其次,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电力企业内部知识管理系统的架构,用以员工协调交流、经验共享、部门沟通等多种形式,促进管理水平、知识水平全面提升的同时,促进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的目的。

3以知识管理为基准的电力工程合同管理机制架构

电力工程建设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在企业结构不断创新和优化的前提下,合同管理应作为电力工程建设基础,并通过知识管理体系的融合,实现电力工程合同管理机制架构工作,而其具体内容可从必要性、可行性两点予以分析。

3.1必要性

基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电力工程建设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复杂性、庞大性特点是制约电力工程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此,电力企业应在工程建设前,以专业人员分析的角度,结合知识管理手段的运用,对电力工程建设可行性予以分析,并结合实地勘察的方式,强化现场监督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因电力工程以大中型工程为例,在合同拟定中涉及众多精细条款,而其合同内容完整性的体现,应以合同知识内容积累、管理、共享为前提。尤其针对合同变更问题需由专业人员全程跟踪监管,而专业人员的选拔,应充分结合知识掌握灵活性、能力强为基准,体现知识管理在电力工程合同管理架构中必要性优势。

3.2可行性

电力企业在将知识管理纳入合同管理范畴内,需对其实际运用可行性价值进行分析,具体可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首先,结构组织。从整体上来看,电力企业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与人才密切关联,而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前提下,电力企业若要以知识管理为核心,可将机构组织、人员培养作为合同管理主题,从而实现电力企业合同管理中对知识管理理念的融合。其次,企业文化。众所周知,电力企业应在行业发展的同时,对企业文化予以弘扬,并通过对员工思想行为的渲染,使其产生热爱工作和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以时代力量汲取的方式,塑造企业文化,不仅为员工创造交流、学习、创新空间,还可通过个人知识、企业文化有机融合的形式,构建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的电力工程合同管理体系架构。最后,监督检查。

4结语

综上所述,以市场经济为基准的企业行为,可通过生产管理、法制管理的形式,加强知识管理重视度。另外,知识管理是新兴学科,在不断发展中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促使知识管理理念在电力工程合同管理中得以有效利用。笔者建议电力企业应逐渐认识到知识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优势,通过合同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的把控,提升电力企业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勇.知识管理在电力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4(10):161~162.

[2]赵振宇,许克.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案例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4):99~102.

第8篇

摘要:合同是企业对外交易的门户,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贸易企业合同管理,确保签约合同的实施,才能够真正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贸易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做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贸易企业;合同管理;对策

一、引言

贸易合同是一种契约或合约,是买卖双方当事人依照法律通过协商就各自的在贸易上的权利和义务所达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合同作为双方业务意向的表现形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起到维系市场主体,规范、约束市场交易行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贸易企业之间的业务开展,主要是以文本合同形式进行的。合同管理是煤炭贸易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煤炭贸易企业合同管理,确保签约合同的实施,才能够真正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为煤炭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贸易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合同是企业对外交易的门户,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败,对于煤炭贸易公司来说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信誉等问题。因此,在推进国有煤炭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的合同管理。然而贸易企业当前合同管理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第一,公司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煤炭贸易企业往往在其合同管理方面缺乏一整套符合自己的合同管理办法,或者虽然有自己的合同管理办法,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相关制度都不能落实到实处。第二,业务部门合同管理理念落后。煤炭贸易企业中很多业务人员只注重合同的签订,而忽略了合作方执行合同的能力。业务部门合同管理理念的错误往往会导致企业在合作中出现无法履行合同的结果,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第三,合同管理部门审核的不严格。合同管理部门人员对合同内容的审核环节是开展合同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关系到合同签订成败的关键。合同审核方面的三点不足要极力避免:一是资质审核不严格,主要体现在不能准确认定对方是否具备签订合同的资格,如果由于资格审核不严而与不具备资格的单位签订合同,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二是合同条款审核不严格,主要体现在对合同条款中的详细内容的审核不严格。三是缺少对合同的后续管理,合同的后续管理工作往往容易被企业所忽视,如对合同履约情况的跟踪管理都是一些需在后续管理工作中具体开展的工作。

三、提高贸易企业合同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第一,健全机构,加强培训建立贸易企业合同专管部门——法律事务部,制定适合煤炭贸易企业的合同示范文本,优化合同管理流程。合同管理人员要认真、严格履行职责,把握好合同签订的每一个环节,对企业重大合同的调查、谈判、起草、签约等环节,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及时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及合同把关。对有损于企业利益的情况要及时果断制止,避免合同纠纷和欺诈行为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纠纷的合同,应在有效诉讼期间内督促相关当事人按照法律程序解决,通过法律手段积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减少企业在合同产生纠纷时造成的经济损失。另外,要加强相关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合同管理人员与业务部门人员业务素质和法律知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合同管理的质量,贸易企业应当重视合同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企业可以通过定期为合同管理人员提供外出培训和进修的机会,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同时定期给企业内部的业务人员进行合同签约的培训,使其明确合同管理的流程,掌握相应的合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提高业务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最终提高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质量。第二,合同签订以及合同内容的规范物资贸易企业,频繁的经济行为,风险无处不在,合同管理成为物资贸易企业防控风险的重要环节之一。有效的合同管理除了能够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维护合法权益,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还有助于控制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同标的应具有唯一性、准确性,买卖合同应详细约定规格、型号、产地、等级等内容;服务合同应约定详细的服务内容及要求;对合同标的无法以文字描述的应将图纸作为合同的附件。合同应采用国家标准的计量单位约定标的物数量。对于长期合作合同无法约定确切数量的,应约定数量的确定方式(如订货单、送货单、分合同等)。质量条款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门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并约定所采用的标准代码。若履行企业标准,必须与供需双方同时签订技术协议。运输方式、交(提)货时间、地点、收货人应具体明确,约定运输的责任方,运费、运输风险承担方。验收方法应明确约定验收期限、检验方法、标准。价款或者报酬应在合同中明确。采用折扣形式的应约定合同的实际价款;价款的支付方式如支票、汇款、信用证、现金等应予以明确;价款或报酬的支付期限约定应当明确可行。要想有效地避免国际贸易货款拖欠,有两方面是关键,一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二是准确调查资信状况。尤其是付款方式,尽量不要选择远期付款交单、承兑交单等风险较高的形式,一旦选择了这种方式,务必要经过严格的评审,并由相关部门出示的资信调查。从实际经验看,坚持对新客户先进行资信调查后成交,对老客户定期进行调查或发现疑点及时调查,可使拖欠案件大幅度下降,从而有效避免拖欠案件的发生。第三,注意合同履行中的问题合同的履行是一个合同管理、防范风险、创造经济效益的过程,合同履行过程中管理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物质贸易企业而言,其合同涉及面广,品种繁多、领域广、风险控制的难度也较大。管理实践中要建立必要的合同电子台账,台账的内容要信息完整,准确记录时间、金额、运输、货运等信息,便于快速查找业务信息,也便于动态跟踪合同进展情况,及时的发现并预防风险。二是要留存好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重要纸质材料,信函、文书、收条、收据,注意留存记录合同履行情况的证据材料,对于履行周期长,分期分批履行的合同,更要注意证据的留存;三是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报告,比如对方经营情况恶化,存在丧失信誉、转移财产,躲避债务,抽逃资金、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等情形,必须及时汇报。四要关注合同的变更以及纠纷问题,个人不得擅自在对方出具的违约、索赔报告等文书上签字盖章,确需确认的,必须由单位同意授权。如确有纠纷存在必须及时求助于公司法务部门,获取法律方面的咨询和保护。五是要加强档案管理,做好风险防控。保存合同相关的证据材料。合同履行完毕后,要对电子台账进行归纳分类,形成报告归档保存;合同文本方面的材料无疑也是保证企业经济利益的重要资料,必须保证营运安全,控制风险,切实保护企业利益不受侵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第四,提高业务人员素质,强化法律意识对有关部门来说,应加大对国际贸易风险研究的力度,从而能够获得更多更详细的信息,以便实施有效地对整体有所掌握;对企业而言,尤其是煤炭贸易企业,应展开相关培训,提升业务人员灵活面对货款拖欠的能力,使之在工作实际中遇到棘手问题时,能够灵活应对。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在处理问题时既可以用来保护自己,同时又不能凭主观去盲目地解决。所以,必须大力普及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宣传知识,强化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在遇到不法竞争或行为时,使其学会合理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处理。贸易活动本身就比较复杂,尤其是煤炭大宗贸易涉及的法律范围也十分广泛,交易的每一种方式、每一个环节以及合同的每一个条款,涉及各种权利与义务,都从不同程度体现着法律的细节。在煤炭贸易活动中,必须依法办事,严格遵守合同,注重发挥法律及惯例的作用,这是被长期贸易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朱锦余.合同管理流程及其主要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5)

[2]韦翰华.加强合同管理保驾业务发展[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01-04(A03).

第9篇

企业财务核算基础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企业对于合同管理的意识不强,企业财务成本的控制力度不够,企业资金的分散性较强等。首先,企业对于合同管理的意识薄弱,主要变现为:合同管理的意识不强,合同管理的制度不健全等。合同,是企业进行各种活动的一种凭证,受到法律的保护。合同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健康运营的一种现代化的纽带。合同中对于交易的相关事宜有着明确的交代,可以作为一种关系的缔约,受到法律等的保护,可以保障企业的合法权利。如果合同管理意识薄弱,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就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核算。其次,企业财务成本的控制力度不够,主要变现为,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落后的财务管理模式下,成本控制一般采取的是静态控制。企业是始终运行着的,这种控制形式在企业运行中并没有实际意义。另外,企业内部并没有健全的企业财务核算机构,企业资金的使用比较分散,这不利于企业资金的管理以及应用。总之,企业财务核算基础比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措施

1、加强企业财务核算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控制的意识

意识对于行动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首先,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财务风险控制意识。只有管理人员强化了风险控制意识,他们才能够制定有效地风险控制措施,从而加强整个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另外,根据我国目前推行的《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可知,企业管理人员在财务风险控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即时性等方面负有主要责任,因此为了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应该不断地增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控制意识。

2、建立健全财务核算规章制度,从源头上控制财务风险

财务核算规章制度是企业财务核算部门得以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凭仗,因此要想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首先便是制定相应的财务核算规章制度,并且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加以不断的完善。另外,管理人员应该带头遵守这种规章制度,不断地形成一种文化,促进财务核算规章制度在企业财务管理内部的切实落实,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复杂化也在不断地影响着转型中的企业,因此企业财务的核算规章制度应该在调查的基础上,强调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程序性,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财务管理的风险。

3、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以来,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地传入我国,我们在借鉴优秀的管理理念的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及我国的国情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根本目的就是预警以及控制。财务风险的预警主要是风险预警系统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财务状况,以及对于市场前景的把握等进行综合的分析,对于企业发展的财务状况的风险进行预知,从而促进企业决策者进行决策的准确性,降低财务管理的风险。另外,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还能够根据财务提供的具体数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然后对于出现的财务风险制定损失最小的最佳措施,这有助于我们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控制。

4、强化企业的资金管理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对于企业的资金管理力度。首先,对外,我们应该确立融资的目标,这样围绕着企业融资的目标展开工作。对于企业内部的资产进行合理的估算,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进行全面的预算,然后利用政府等的企业金融扶持政策,通过自己手中的砝码不断地加强融资的力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资金不足导致的企业财务风险。[4]另外,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还应该不断的完善对企业财务核算制度,促进企业内部财务状况的明晰化、透明化,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的财务部门要对于企业的资金进行统筹、有效地分配,对于贷款、借款等进行科学的管理,做到财务状况的清晰,从而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良好的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

5、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督

财务监督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内部监督,是会计人员对于工作进行的反省,这是保证财务核算数据有效性的根本,又有助于促进财务核算质量的提高;另一个是外部监督,主要是财务部门进行的监督,这有助于财务部门站在整个企业的角度,审视会计工作,有助于发现会计工作中不合理的部分,从而促进会计部门不断地完善自身,更加的契合企业的发展需要。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数据,同时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会计部门三方面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核算,促进企业风险管理的控制。[5]

三、结束

第10篇

关键词:二次经营;铁路工程;合同管理意识;赔偿;基础

Abstract: the second business as both parties after signing the contract have happened in the process of all the management behavior i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With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more and more normative, two times the importance of business more prominence to come ou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level, this paper improve contract management awareness and scientific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departments coordination and so on many Angle initial analysis secondary management work in the importance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o a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Keywords: second business; Railway engineering; Contract management consciousness; Compensation; foundation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铁路工程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基于我国复杂的地质工程条件,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追加成本,其合同内容中不涵盖的建设费用。由于我国建设市场上大多实行一次包死的承包原则,施工阶段不会更改合同规定的成本投入,导致追加的建设费用大多由承包商承担,大大压缩了承包商的经济效益空间。由此可见,二次经营工作对承包商而言,是其扩大经济效益、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和有力工具。

一、二次经营相关概述

(一)二次经营

从微观角度分析,二次经营就是指合同执行过程中,符合法律法规与合同规定的、有助于增加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价格调整、变更设计及非自身责任造成工程项目在经济和工期方面的损失,向责任方要求索赔的一项行为。从宏观角度分析,二次经营就是指签订合同后执行合同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经营行为,涉及范围更加广泛。

二次经营是一种管理理念,是针对于一次经营而言的。在一次经营中不可能完全考虑清楚中标后一些经济效益和工期等方面损失,因此引出了二次经营的相关工作。由此可见,一次经营是二次经营的前提,二次经营是一次经营的延续,是保证施工企业权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内容。

(二)二次经营定位

进过论述二次经营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二次经营是降低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在竞争激烈的工程建设市场上,如何在“低成本”与“高品质”之间构建一种有效机制,则依赖于二次经营工作的质量。这样一来,就把二次经营推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将一次经营定位为是基础,二次经营定位为是关键,可见其重要性。

(三)二次经营目的

二次经营是一种合法争取正当权利的行为,并不是无理争利。它是一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合同内容,向承担责任方合理索赔经济赔偿的要求,是维护正当权益的合理行为。因此,二次经营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还在于争取合法权利和效益,全面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将二次经营工作的主要目的概括为是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合同履约质量和获取经济效益,并为今后项目工程的实施创造有力条件。

(四)二次经营工作的主要内容

对于铁路工程而言,二次经营工作应当重点抓好三项工作:第一,对比同类工程成本类比数据和指标,预测与分析工程投标前期的实际成本底线;第二,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分析与评价风险,做好合同的管理工作,为二次经营打好基础;第三,找到二次经营的目标和管理思路,以期找到各部门协调配合有效控制成本目标的有效方法。只要抓好以上工作内容,二次经营工作效果就有提高的可能。

二、二次经营在铁路工程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合同管理意识

一次经营与二次经营的主要分割点是签订合同,签订合同之前所进行的工作可以归类于一次经营工作,签订合同后所进行的有关赔偿等工作则可算得上是二次经营的主要工作。由于二次经营中相关索赔要求和行为的提出与运行,除了需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外,还需要参照甲乙双方签订的建造合同。为了在二次经营过程中有效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施工企业就必须规范合同内容,提高合同管理意识,将有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条款明确、清楚地标注其中。

(二)经济索赔的重要依据

通常情况下,铁路工程由于施工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工程量等因素,在施工过程中难免出现追加成本的情况。尽管部分情况有施工单位的主观责任,可是却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客观因素。比如,主要施工材料的价格出现波动,呈现逐渐上涨的趋势,严重压缩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空间。面对市场经济的客观变化,谁也不能完全预测出材料价格变动的趋势,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由主要材料价格上涨而追加的建设资金由谁承担问题则是发包商和承包商争论的重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则必须做好二次经营的相关工作,尤其是上段论述的合同管理。因为,合同中规定的条款是二次经营工作的基础。

(三)科学组织施工、部门协调配合的基础

基于二次经营的广义,二次经营工作应当贯穿于工程项目签订合同后的整个过程,是施工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重点内容。由于受到时间限制,承包商在招标期间所掌握的信息是相对肤浅的,所以中标之后承包商应当在二次经营过程中,深入施工现场、了解与掌握实际施工情况。有助于帮助施工企业结合实际施工条件,按照设计图纸、工期要求和自身资源配置状况,做出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好各部门的工作。从这一点出发,可以将二次经营的相关工作看成是科学组织施工、部门协调配合的基础,具有巨大的作用。

(四)提高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保障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在铁路工程项目经营与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发包商还是承包商都把工作重点放在一次经营上。认为只要一次经营有了利润,二次经营相关工作不过在经营与管理过程中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可是,很多施工企业由于二次经营工作没有抓好,甚至导致了亏损等严重后果。因此,二次经营不仅为施工企业提供了一种经营管理理念,更在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有效控制合同、风险等途径,优化了施工组织的管理效果,实现了工程项目的增值,有效保证了自身的经济效益空间。

(五)争取与维护合法权益的有力工具

通常我们认为“二次经营”这一管理理念是针对于“一次经营”而言的,主要是一次经营工作的延续。为什么对其进行这样的定义,主要原因在于:一次经营主要是指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相关工作,在这一阶段由于时间紧迫,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的的了解往往是较为浅显的,不可能考虑清楚所有因素而影响到合同的质量,以致于在二次经营中实现不了良好的履约质量,影响到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因此,在二次经营过程中,必须紧抓相关工作并将其做好,有助于争取与维护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结束语

在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想合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扩大经济效益空间,必须紧抓二次经营的相关工作并将其做好。施工企业应当改变那种只要在一次经营中获得利益,忽视二次经营工作的观念和行为,必须重视二次经营工作的重要性。通过科学、合理的二次经营与管理,在保证工程项目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减低成本投入、提出经济索赔要求,以保证自己的经济效益空间。由此可见,抓好二次经营工作有助于帮助铁路工程施工企业争取合法权益、找到“低成本”与“高品质”的平衡点,实现最优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凤妮. 浅谈施工企业的项目二次经营之造价管理[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14) .

[2] 王红霞,余秋微.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实施二次经营初探[J]. 科技传播, 2010,(17) .

[3] 吕文科. 施工企业二次经营的理念和方法[J]. 企业技术开发, 2011,(01) .

第11篇

【关键词】工程财务管理 风险防范 策略

同一般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相比,工程财务管理工作因工程建设的特征而拥有专业性强、难度高、风险大、工作内容范围广及工作量大等特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财务管理也在发生转变,可见,研究其风险防范策略对整个工程建设行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工程财务管理概述

(一)工程财务管理目标

以往,工程财务管理是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而现代工程财务管理的目标已经转向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而管理目标的转变意味着管理要求的提高,进而以往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工程建筑企业的要求,企业必须改进财务管理技术,提升管理价值理念,如此才能完成工程财务管理目标。

(二)工程财务管理评价体系

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已经逐步同国外企业合作,进而工程财务管理评价体系也相应发生了转变,为能顺应行业发展,工程建设企业都在努力构建并完善新的评价体系。对此,工程建设企业必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并基于项目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指标,研究工程财务管理的可行性,同时企业还需协调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工作,让其他部门能够积极配合工程财务评价体系的工作,这样工程财务管理评价体系才能发挥其价值。

(三)工程财务管理的风险性

目前,由于工程目标的转变以及工程本身的复杂度的提高,工程财务管理的风险性再不断提高,其风险不但包括物资建材购买风险和资产安全风险,还包括预算、基础会计、筹资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风险,所以工程财务管理工作有着极高的难度和复杂度,稍有问题就可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

二、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

我国工程财务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工程财务管理中未明确出各个部门的职责,且财务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和考核内容也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第二,工程工作量评估不到位,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工程建设企业或者单位没有设立相应评估组织或者机构,无法及时对工程量的完成情况或隐藏问题进行评估。第三,工程财务管理控制过于被动,我国很多工程建筑企业的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是完全分开的,这使得财务部门无法准确掌握整个工程的造价,更无法预测相应的财务风险。第四,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不规范,例如有些合同就一些可能出现的事情没有进行约定,而这极易导致某些纠纷甚至是财务风险。第五,建筑工程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例如某些财务管理人员思想过于陈旧不懂得接受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其工程设计较为浅薄等。这些问题都是现阶段我国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问题,需及时解决。

三、工程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构建工程财务管理风险预警系统

风险预警系统能够让企业更好地监控财务风险并及时规避。因此,工程建筑企业可让各个部门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系统,如财务部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工程建设监管部门构建质量风险预警系统等。与此同时,工程建筑企业还需制定出预警指标体系,并将这些系统进行组合,让其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险预警网络,这样就能够有效、及时的进行财务风险预防。

(二)完善内控管理体制

工程建筑企业需完善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机构,明确财务管理部门,同时健全基础会计配置,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定期出具审计报告,披露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使得企业的管理会计和决策人员在制定财务策略时能够有所依据。

(三)明确职权划分

明确工程建设财务管理人员的职权有利于财务工作的开展。对此,企业应划分出授权和职位,并明确每一个人的职责;同时强化工程财务管理的预算能力,如将企业成本目标划分到不同的部门甚至是个人身上,并将改目标作为考核其工作成果的标准,如此就能降低工程的超支风险。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工程建设企业应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道德素质和工作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激发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性和工作激情。此外,工程建设企业还需适当引入具有现代财务管理理念的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上注重其处理突发财务风险的能力,如此才能更好地完成工程建筑财务管理工作。

(五)加大工程合同管理力度

在工程财务风险管理中,工程合同管理占据重要的位置。虽然,工程建设双方都签署了风险合同,但业主或者企业自身都可能导致工程财务风险,且合同签订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财务风险的大小,所以合同签订之前需进行预警防范。企业或建筑单位在签订合同中要注意几点:一是不签违法、未按规定投标、低于成本、没有经过审查的合同;二是重视合同的补充条款,确保材料支付、工程款拨付等与资金相关的条款由明确规定。只有充分管理好合同,工程建筑企业才能通过合同保障自身利益,规避财务风险。

(六)转移财务风险

在工程财务风险管理中,转移财务风险也是一种有效的风险规避策略,这主要运用在物价上涨、工款拖欠以及某些不可预见性因素导致的风险。通常,财务风险转移方法有两种。第一,风险转移给业主或者分包商,即通过合同的方式进行转移,如签订可调价合同等。第二,第三方担保法,为防止工程款项拖欠等财务风险,工程建筑企业可要求业主缴纳一定的保障金,如此就可让企业很好的规避工程财务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工程管理是一个周期性较长、内容较复杂的工作,所以,工程建设企业若想真正避免工程财务风险就必须先够认识到自身存在财务管理问题以及财务风险潜在因素,其次再针对这些风险制定相关防范策略,重视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间的联系,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财务管理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汪蓓.浅谈施工企业如何加强财务风险防范[J].中国外资,2011.

[2]肖杰师.浅议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对策[J].财务理论,2013.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the technical level of some achiev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and a number of key stat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pplication has reached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but the industry overall technical level is low. However,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need to be improved in some aspects of project management, the cost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ree aspects discus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or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production benefit.

Key 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problems; 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指:从建筑工程项目立项开始,经过招投标、整体规划、设计、工程造价、施工、竣工验收、房地产及其他建筑专业的管理,最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实现“质量良好、成本低而效益高”的根本建设目标。目前,我国全面实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时间还比较短,而且相对缺乏系统、专业、深入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导致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弊端、漏洞较多,急需得到有针对性的改进与完善。

二、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影响建筑工程的因素较多,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单位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思想认识不足

近年来建筑业的迅猛发展给建筑企业带来了良好机遇。各建筑工程企业都以承揽作为首要工作,进而往往忽略了对工程的管理工作,管理混乱以至于工程质量下降、成本增加,最终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建筑企业必须要对工程管理给与足够重视,从思想上敲响警钟。

(二)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尤为突出的重点问题之一。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要设置功能齐全的项目管理部门和机构,并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分别配备数量不等的人员,以满足工程管理中各项具体工作的要求。但是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为了节省人员开支,大量削减工程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数量,这就造成管理部门和人员的残缺,甚至引发了管理人员不得不身兼数职的现象。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工程管理制度落实困难

近年来,我国中央以及地方各级建筑行业主管部门颁布和出台了一系列建筑工程管理文件和相关规定,制定了许多相关管理制度,逐渐加强了对建筑行业的监督与管理力度。然而,在下发到各建筑工程单位以后,各单位并未对其认真贯彻落实,导致这些管理制度成为“一纸空文”,难以发挥实际管理作用,这是我国建筑行业管理工作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四)高级管理人才的缺乏

建筑业是一种分工细致及劳力密集的行业。建筑工程管理具有施工人数众多、工序繁复、分散性、移动性和一次性等特点。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缺乏专业技术带头人、项目负责人以及懂技术、懂法律、会经营、懂外语等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且能按照国际通行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的人才,缺乏项目管理软件的高级管理人才。为了和国际接轨,建筑业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科技、强化科学管理和加速信息化。

三、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健全管理体制

在进行承包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建立和完善的同时,要对建筑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进行强化改革。内在潜力的挖掘,减少不必要的消耗。通过向广大职工反复深入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促进广大职工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清除计划经济影响。以此为基础,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市场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施工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专设工程技术部,以适应工程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需要,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制度的落实。

(二)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管理水平提升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也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元素之一。我国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表面层次的内容较多,而相对忽略了对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意义的研究与分析,这是极其不利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发展和进步的。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主要是针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而言的,即对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进行适当的革新与完善,并要不断的填充现代化的管理元素和思想,以彻底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但是,在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发展的速度与方向,创新发展的速度要适中,既不要冒进,又不要停滞不前;发展方向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不要片面追求新理论、新观点、新思想,而是要结合中国国情,逐步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培养新型管理人才

目前国内具备高级工程管理资质的专业人员并不多,需要着力培养着力培养懂设计、懂管理、懂经济、懂合同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各企业要按照动态平衡、统筹优化的原则,根据工程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在各建筑之间,对现实的和潜在的劳动力进行周密计划,有效流动,合理调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效率,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四)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现管理的信息化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高的保证。应当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计算机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工具。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业围绕着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管理方法,如网络计划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普遍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融入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益的改善、工程质量的保证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四、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

4.1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尤为突出的重点问题之一。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要设置功能齐全的项目管理部门和机构,并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分别配备数量不等的人员,以满足工程管理中各项具体工作的要求。但是 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为了节省人员开支,大量削减工程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数量,这就造成管理部门和人员的残缺,甚至引发了管理人员不得不身兼数职的现象。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也就无从谈起了。

防范措施:建立新型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充分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建筑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论,积极吸取世界上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与方法,并对各方面资料加以综合和整理,从而探索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笔者认为只有以健全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作为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升的基本保障,才能确保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4.2施工单位只注意工程质量和进度,或由于施工单位工程管理水平不一致,忽视工程管理过程中的文字资料,部分工程资料存在缺陷。

主要表现在:工程技术资料的编制、填写、签字内容不齐全,用语不规范,个别工程资料滞后等方面。造成工程完工后竣工资料不齐全,补充竣工资料现象比较普遍,补充资料一方面影响资料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工程决算进度。

防范措施:在工程开工前,有关部门就应制订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各类资料必须严格按照科技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施工文件的编制和记录要求:①要有及时性,资料的内容要与实际的工程进度情况相符,要同步进行,内容填写不能提前或滞后; ②要有系统性,能反映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全过程; ③要有真实可靠性,其数据一定要来自工程实际情况,要有真实可靠的试验和检验依据;④要有可追溯性,以利反馈分析和事后查询; ⑤文字要通顺,版面要清晰,内容要完整,签章要齐全;⑥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和统一简化汉字; ⑦要符合国家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 ⑧资料一律统一编号并登记、存档,便于查询;⑨施工文件和记录在整理规范后需要妥善保存,主要经办人要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