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28: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方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论文名称、课题来源、选题依据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y=l∕[1+a?exp(-b·t)])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t为时间自变量,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这样,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其中,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避免了其缺点,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所以,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往往带有主观性,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以克服自身的不足,更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2)经济效果;(3)社会效果;(4)风险性,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同时,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均处于研究之中,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1)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2)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据文献查阅,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1)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2)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1)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3)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论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研究内容: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创新点:
1、建立一套基于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在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体系,另一种是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指标体系,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当前经济形势,参考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此为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这是一项创新。
2、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并行分布处理、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能较好地处理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的现实问题,本项目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也是一项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
1、重视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2、重视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技术创新预测与决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探索技术创新预测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研究,先从某一行业出发,定义模型的基本输入因素,然后,逐步扩展,逐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六、开展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编写出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等有关著作,发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组织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从事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策划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许多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对神经网络技术也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所以,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及实验场所已基本具备,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七、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
xx.07-xx.09:完成论文开题。
xx.09-xx.1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规范化。
xx.11-xx.0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构建。
xx.01-xx.0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xx.03-xx.0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体系的实证研究。
xx.04-xx.06:完成论文写作、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01]傅家骥、仝允桓等.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02]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
[03]柳卸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04]赵志、陈邦设等.产品创新过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问题研究.管理科学学报.xx/2.
[05]王亚民、朱荣林.风险投资项目ecv评估指标与决策模型研究.风险投资.xx/6
[06]赵中奇、王浣尘、潘德惠.随机控制的极大值原理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控制与决策.xx/6
[07]夏清泉、凌婕.风险投资理论和政策研究.国际商务研究.xx/5
[08]陈劲、龚焱等.技术创新信息源新探.中国软科学.xx/1.pp86-88
[09]严太华、张龙.风险投资评估决策方法初探.经济问题.xx/1
[10]苏永江、李湛.风险投资决策问题的系统分析.学术研究.xx/4
<11>孙冰.企业产品开发的评价模型及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xx/4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 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 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 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 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 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 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 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 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 y=l∕[1+a?exp(-b·t)] )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 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 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 t为时间自变量, 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 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 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 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 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 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 这样, 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 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 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 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 其中, 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 避免了其缺点, 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 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 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 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 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 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 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 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 所以, 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 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 往往带有主观性,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 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 以克服自身的不足, 更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要,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 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 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 (2) 经济效果; (3) 社会效果; (4) 风险性, 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 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 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 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 同时, 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 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 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 均处于研究之中, 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 (1) 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2) 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 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 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 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 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 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 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 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 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 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 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 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 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 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 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 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 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 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 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 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1) 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 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 (2) 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 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 (1) 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 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 (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 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3)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论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 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 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 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研究内容: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 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 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 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 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 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 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 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 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 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 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 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 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 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创新点:
1、建立一套基于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在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 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体系, 另一种是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指标体系, 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当前经济形势, 参考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 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 此为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 这是一项创新。
2、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并行分布处理、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 能较好地处理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的现实问题, 本项目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这也是一项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
1、重视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 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 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 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2、重视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技术创新预测与决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 探索技术创新预测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研究, 先从某一行业出发, 定义模型的基本输入因素, 然后, 逐步扩展, 逐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 进行实证研究, 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 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六、开展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 编写出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等有关著作, 发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组织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 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也从事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策划和研究工作, 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与许多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同时, 对神经网络技术也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 所以,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及实验场所已基本具备, 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七、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
xx.07-xx.09:完成论文开题。
xx.09-xx.1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规范化。
xx.11-xx.0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构建。
xx.01-xx.0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xx.03-xx.0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体系的实证研究。
xx.04-xx.06:完成论文写作、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01] 傅家骥、仝允桓等. 技术创新学.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02] 吴贵生. 技术创新管理.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xx
[03] 柳卸林.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04] 赵志、陈邦设等. 产品创新过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问题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 xx/2.
[05] 王亚民、朱荣林. 风险投资项目ecv评估指标与决策模型研究. 风险投资. xx/6
[06] 赵中奇、王浣尘、潘德惠. 随机控制的极大值原理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控制与决策. xx/6
[07] 夏清泉、凌婕. 风险投资理论和政策研究. 国际商务研究. xx/5
[08] 陈劲、龚焱等. 技术创新信息源新探. 中国软科学. xx/1. pp86-88
关键词:社会计算;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43-03
一、研究背景
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国家未来整体创新能力提高的根基和源头。
尽管国家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但各个高等学校或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培养模式,与西方先进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如在教学方式上,美国教授采用多样化的开放式教学方式;而我国则以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遏制了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的能力。不难发现,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因此,要从多方面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切实抓好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以研究生的培养机制为切入口,研究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层次的体制因素,总结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体制困境,将有助于研究生培养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及研究生教育质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许多学者从多维度对其进行了探讨。
1.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张应春等认为应通过消除:文化中的保守、谦虚、礼让等心理负面作用;高度集中与僵化的教育体制;人事制度所产生的束缚作用;高校藏书、仪器设备等办学条件的限制等消极影响来促进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钱存阳认为我国研究生生源质量不高,研究生教育近亲繁殖现象严重,管理松散,导师队伍建设不太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张优智等认为传统教育观念、滞后的教学体系、师资问题、僵化的人才管理模式和研究生待遇低等因素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
2.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关系。丁毓峰提出建立基于UGSPLM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4]。吴巨慧等认为应通过对课程教学、研究实践、学位论文撰写等形成过程要素的优化和整合,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5]。杨春梅等认为应通过课程设置的基础化和综合化,实行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重点讲授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6]。王友仁等以研究生“DSP技术应用”课程介绍为例,提出了进行现场示范式教学、师生探讨交流的授课方式,并结合学位论文课题或科研项目完成的课程教学模式,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7]。段辉等认为应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开展多种形式教学,创造活跃的学术环境等方法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8]。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王伟提出应打破导师聘任终身制,实行研究生导师课题组制度,建立研究生导师上岗培训制,吸纳国内外优秀学术资源等建议,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积极引导作用[9];姜友芬等从导师遴选和评估制度、导师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导师的客观制约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10]。黄学认为导师应利用自身的科研思维和科研成果来提高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1]。
3.开展学术活动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杨立敏等认为应构建层次性、互动性、系统性相结合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来培养创新型人才[12]。陈亮等认为应通过组织各种学术活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13]。辛英认为开展学术活动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14]。宋晓平等认为应通过创新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构建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追踪学术前沿,发展探索问题的能力等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15]。
4.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程智勇认为应树立广泛的适应观念,重视学生的独立和创造性培养,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培养[16]。王静等从提出了课程设置以专业为主、多学科渗透,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其标新立异,创造条件参加国际学术活动,紧跟学科研究前沿四结合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17]。程萍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郑浩等认为提出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有宏观、中观、微观之别,并尝试构建我国研究生创新模式系统[18]。
5.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对策。李刚等认为应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改革招生制度和培养方式,严格论文管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19]。葛亚宇认为应从教育主管部门、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等三个层面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改革、推进创新的具体建议[20]。王少文等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氛围;优化导师队伍,提高导师素质;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倡导自主学习,灵活选用资料;重视研究方法论教育,提高研究生文献检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来培养军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1]。宋瑞平指出应通过德育教育来加强和完善创新能力培养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22]。王伟认为应通过改进教学、建立并实施评优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提高导师素质等措施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3]。王兰珍认为应通过设立研究生培训基金,实验课教学方式的改革,鼓励研究生参加研究兴趣小组,加强导师对研究工作的指导,采用灵活的注册学习方式等途径来达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的[24]。谭迎新等认为应从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方面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5]。
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研究理论多数集中于教育学的理论,而用社会学理论研究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很少;二是研究的层面上大多只对创新教育方法进行讨论,没有能够从社会层面探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的深层次原因;三是在研究对象上,现有研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自身主体因素分析较多,而很少去关注研究生所置身的体制环境和机会环境;四是研究方法问题,它们大多只局限于定性研究方法上的讨论,而将定量研究方法运用于其中的十分罕见。因此,基于社会计算方法来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优化问题,从“研究生培养机制”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尚是一个亟待开拓的学术领域。
三、基于社会计算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构想
1.基本目标。本文基于社会计算方法来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优化问题。具体来讲,基本目标主要体现在:①建立基于多主体技术的能有效模拟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人工(仿真)系统。②提出一套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③构建人工系统与真实系统互动演化的平行执行系统,在对人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得到能有效改善真实系统的策略和措施。④设计并实现基于社会计算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优化的原型系统。
2.主要内容。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建模研究。对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进行调研,总结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主体,基于多主体技术构建能有效模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人工系统。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估方法。在对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构建能有效反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一套指标体系,提出一种能合理评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估方法。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评估、调整和优化。构建人工系统与真实系统互动演化的平行执行系统,在人工系统中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进行“冲击”实验,完成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评估、调整和优化;在对人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得到能有效改善真实系统的策略和措施。④应用实例和原型系统。以国防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培养为研究对象,采用本项目构建的基本模型和主要方法,重点研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评估、调整和优化,制作一个比较完善的应用实例和原型系统。
3.研究方法。针对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和工程系统的社会化复杂性特征,王飞跃提出了基于人工社会(Artificial Societies)―计算实验(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平行执行(Parallel Execution)的ACP社会计算方法。本项目将依据ACP方法建立一套基于多主体技术的能有效模拟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人工(仿真)系统,构建人工系统与真实系统互动演化的平行执行系统。在对人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得到能有效改善真实系统的策略和措施,为解决动态性、宏观性、复杂性的社会问题提供实时有效的方案。
4.特色与创新之处。①基于多主体技术构建能有效模拟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人工(仿真)系统。该人工系统能实时展现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快速地反映出当前机制下的研究生培养效果。②提出一套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采用该评估方法在人工系统中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进行“冲击”实验,完成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评估、调整和优化。③基于社会计算方法,构建人工系统与真实系统互动演化的平行执行系统。在对人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得到能有效改善真实系统的策略和措施,为解决动态性、宏观性、复杂性的社会问题提供实时有效的方案。
四、结语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国家未来整体创新能力提高的根基和源头。本文基于社会计算方法提出了一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构想。本构想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及研究生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应春,丁毅强,曾文曲.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因素及其对策[J].高教探索,2000,(2):56-58.
[2]钱存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04,(1):52-53.
[3]张优智,李治.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探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6):87-90.
[4]丁毓峰.基于UGSPLM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J].装备制造技术,2007,(7).
[5]吴巨惹,李金林.整合与优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156-158.
[6]杨春梅,席巧娟.课程与教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基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
[7]王友仁,姚奋,储剑波,崔江,等.探索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2).
[8]段辉,孙信丽,钟艳.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J].中国林业教育,2002,(3):46-47.
[9]王伟.导师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4):131-133.
[10]姜友芬,吴宏翔,熊庆年,等.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6):51-54.
[11]黄学.试论研究生导师的素质、职责及指导研究生的途径[J].广西大学学报,2004,(1):105-108.
[12]杨立敏,安青菊,王亮.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6,(1):110-113.
[13]陈亮,王玉国.浅谈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80-281.
[14]辛英.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3):121-122.
[15]宋晓平,等.从研究生育才环境谈起[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1):43-46.
[16]程智勇.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2006,(2):29-32.
[17]王静,金征宇.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和启示[J].平原大学学报,2005,(8):72-74.
[18]郑浩,常思亮.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2003,(12):44-47.
[19]李刚,洪艳,赵春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
[20]葛亚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与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3):89-91.
[21]王少文,武成刚,果青.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6,(3):83-84.
[22]宋瑞平.努力通过大学德育教育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85.
[23]王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探[J].江苏教育,2004,(6).
[24]王兰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3,(2):61-62.
[25]谭迎新,胡双启,曹雄,张建忠.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0):87-89.
1. 大学生心理教育与疏导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由此带来的心理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思维活跃,易冲动急躁,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所引发的社会事件呈上升趋势,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失和难以抚平的创伤。
目前社会面临经济转型、体制转轨、市场竞争、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等等,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人际交往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化。据调查显示[1,6],大学生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正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针对心理教育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也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同样也面临一些问题。目前,对于心理教育的理解、界定存在着种种误区。那么,何谓“心理教育”?目前国内学术界并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定义,但概括起来都从功能、要素、状态、过程、结果等不同侧面给出了定义[1,5,6],英国学者尼尔森(R.Nelson)认为,心理教育不是“一元现象”,而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由此可见,心理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程。正基于此,如何开展心理教育研究,如何找到一个心理教育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已成为心理学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为背景,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心理教育研究的状态和趋势,分析了目前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心理教育可计算化方向,概括了基于社会计算方法的心理教育研究思路,以期探索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措施,为科学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可依赖的量化参考和依据。
2. 心理教育研究现状
2.1 定性研究
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定性研究主要体现在基础理论和实施措施与方法上。起步较早的是在基本理论研究方面,分别在心理教育思想、心理教育方向、心理教育目标以及心理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前瞻性的研究[1,2,4,5,6],如崔景贵提出的心理教育面临的“四化六少”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苏华从预防性、发展性、治疗性的角度概括了心理教育的目标层次;程才根等从智力、情绪、意志、行为、反应、人际关系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在心理教育的实施措施与方法上,国内外学者大多着眼于心理教育实践和心理健康状况两个方向。郑雪等针对心理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心理教育课程的设置、方法与设计等问题;林昭雄提出了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开展的若干途径;还有学者提出了具体的心理教育方法,如合理情绪疗法、角色扮演技术等。而在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方面,相关机构和学者不约而同地采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如河南医科大学对1286名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3],结果显示约四分之一的被调查对象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抑郁、焦虑、偏执和神经性症状,而且不同性别的新生心理问题存在差异。
上述研究系统阐释了心理教育的原理和作用,为心理教育的开展打下一定程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尤其是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获得了心理教育的一些数据,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然而,这些研究的关注点各不相同,既有从宏观角度研究心理教育,也有从微观角度关注心理教育的技术方法和细节,难以形成系统性、多层次的心理教育体系和规范,这也促使相关学者关注心理教育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
2.2 心理范式研究
心理教育范式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其用结构化、标准化的方式为心理教育提供理论支撑[7]。上世纪60年代,美国 库恩系统提出了范式理论,他认为某种科学理论之所以成为范式没事因为它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或承认。库恩的范式理论可从两个层次进行理解:从心理层面,范式是指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群体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的共有认知,这也是开展学科研究的基础;从理论方法上,范式是指特定时期内从事某学科所构建的理论模型或研究框架。库恩范式理论认为,以“反思、批判、吸收和建构”为主线,运用“现象学追问”和“解释学逻辑”,解读心理教育范式的内涵与外延,探寻心理教育范式的认知方式,反思心理教育范式的发展之路,提出构建心理教育范式的理论与实践策略。
针对心理教育范式问题,我国学者也进行了广泛思考,如沈贵鹏提出了心理教育的五种模式[4],还有学者相继提出了七种模式及其整合模式。浙江大学[7]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心理教育范式的概念、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实现框架和途径等,从根本上阐述了心理教育范式对于心理教育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前景,为心理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这些研究仍旧停留在定性层次上,大多根据研究者的主观感受、认识或实践对心理教育问题进行分析,缺乏强有力的实证数据和量化指标来加以论证,这也是心理学者一直困惑的问题。
2.3 定量研究的可行性和优势
有学者认为,心理教育是一个关注心灵世界的复杂系统。实际上,心理教育领域属于社会学范畴,可以说心理教育是一种社会复杂系统。长期以来,社会学家一直在发出这样的疑问:社会能计算吗?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兰德公司提出了人工社会(Artificial Society)的概念[8],其核心是基于Agent的建模方法,其认为社会是由大量个体构成的复杂系统,可以在计算机中建立每个个体的模型,让这些个体遵循一定的规则相互作用,最后通过观察这些个体的行为来涌现社会现象。毫无疑问,人工社会方法的提出为社会系统的计算问题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2004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王飞跃[9]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提出了“人工社会(Artificial Society)—计算实验(Social Computing)—平行执行(Parallel Execution)”的ACP社会计算方法,阐述了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原则方法、应用方向与解决方案,以解决社会系统中不可准确预测、难以拆分还原、无法重复实验等复杂性问题。基于以上方法,从构建人的心理行为模型出发,社会计算方法与技术能够为定量研究心理教育问题提供一定的支撑。
3. 面向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社会计算思路
社会计算是一门现代计算技术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基于社会科学知识、理论方法,借助计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力量来帮助人们认知、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计算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要建立一个与实际系统相对应的虚拟人工系统,人工系统与实际系统平行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动态地从实际系统接收数据并作出相应,虚拟系统和实际系统之间构成一个相互协作共生的系统[10]。可以看出,社会计算方法首要的就是要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建模,这涉及到心理学、行为学方面的知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心理教育计算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结合、多领域协同攻关的科学问题。因此,面向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社会计算问题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研究:
(1)大学生心理行为的抽样调查数据获取
大学生心理行为调查是构建心理行为模型的依据和基础。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的水平,量化大学生心理行为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人生目标、就业压力等要素的关系,明确学生人口学特征与心理行为状态之间的关系,这些统计性的数据分析能够为构建大学生心理行为模型提供依据。
(2)大学生心理行为模型的构建
基于大学生心理行为的抽样调查数据和统计结果,可以构建大学生心理行为模型。模型的构建可根据数据的结构、稀疏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当数据为结构化的数据时,可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建模;当数据较多且结构性不强时,统计模型是比较有效的选择,统计模型首先假设心理行为变量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统计量并估计模型参数值,从数据中得到模型;当数据稀疏时,通常采用知识推理的方法,其是基于领域专家知识构建模型,根据输入信息推理可能心理行为,常用方法包括逻辑推理、规划识别和专家系统等。
(3)针对校园的人工社会计算实验和演化
在构建大学生心理行为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在计算机上构建针对某一校园(或班级)的虚拟人工社会,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课题目标,设定多样化的实验脚本,观察人工社会系统的运行演化,并实时记录人工社会运行数据。最后,研究者可以从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变化趋势,以检验心理教育的某种手段、方法对于大学生心理行为具有何种影响、产生何种效果,进而量化评估心理教育问题。
4. 展望
大学生心理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心理教育具有服务个人发展、社会发展的两种职能,是心心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试图用一种量化的角度去研究心理教育问题,分析了目前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心理教育可计算化方向,以期探索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措施,进而为科学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可依赖的量化参考和依据。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心理教育问题势必引起广大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注,而对其开展量化研究存在许多值得探讨、值得思索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崔景贵. 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前瞻.[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5):56-60
[2] 李莉. 大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中的阻抗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0
[3] 李幼辉. 大学新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J].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8,(4):26-29
[4] 沈贵鹏. 五种心理教育模式探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04,5:43-46
[5] 佟月华. 创建中国学校心理教育体系的设想[J]. 济南大学学报,2001,2:45-49
[6] 严由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6
[7] 崔景贵. 心理教育范式论纲[D]. 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浙江大学,2005
[8] Epstein J., Axtell R. Growing Artificial Societies: Social Socience from the Bottom up[M]. Cambridge, USA: MIT Press,1996
[9] 王飞跃. 人工社会、计算实验、平行系统—关于复杂社会经济系统计算研究的讨论[J].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1(4):25-32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课程
0 引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综合化改革的最大思想障碍来定制论文自各门课程的本位主义,要完成、推进课程综合化改革,首先要求教师强化整体意识、淡化本位思想,由各门课程的"单兵作战"转向各门课程之间互相协作、"综合作战"。教师是关键,教师应精通所授课程的内容,具备相关学科的综合能力。教材应能反映出学科的核心概念,典型方法,以整体、连贯的思维综合全部内容。显然,教师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教材的内容亟待更新、出版周期也亟待加快。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专业教学现状
1.1 基础知识水平不一
很多一般本科院校中,其中有一部分学生来自贫困的家庭,而部分来自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学生对计算机接触较早。就计算机操作能力上面而言,有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甚至超过部分教师。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计划,这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1.2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之间的矛盾
由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快速发展,社会中相关先进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而高校的理论课的设置一般会相对滞后一点。高校要想自己培养出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则在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
1.3 培养目标难以满足就业需求
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脱离不了原课程体系的框架,既要兼顾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较好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对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更存在既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完整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能力的问题,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充分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2.1 要转变教学观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快速发展是令人震惊的,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类的优秀人才需求量也是巨大的。我们高校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相应的动手能力。要注重课程设计,多增加实验课程,因为现在好多学生对讲授理论课程不是很感兴趣,要是能够用做实验的方式来讲解,则效果会好的很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验课上都应该采取小班上课的方式,这样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会有一个保障,同时要教会学生相应的学习方式,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调实验是对理论知识学习效果的一个验证。
2.2 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是对所讲授的课程重要知识点进行理论课考试或者实验考查。现在的考核方式应由知识点考核向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考核转变,这样就可避免学生"学了后面忘记了前面"的现象。
2.3 实施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作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我国众多高校开设的主要专业,肩负着培养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并具备软件开发等计算机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的重任。
2.4 培养有特色的计算机类教师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所以一个好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这就对我们高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背景,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因此要培养一批具有特色的专业教师队伍是个关键;教师队伍是否有特色,直接决定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也具有特色,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先进的教师队伍一般都会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工程经验、深厚的学术功底和良好的教学水平。
3 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3.1 以科学的方法论作为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引擎
课程综合化改革涉及学科内容的多方面因素,其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的多种复杂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按照一级学科教学内容之间的纵横联系、学术深度、方法论及其内在体系,遵循加强基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综合考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比例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性环节的安排,最终达到知识系统的相容性、完备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既着眼总体统摄,又注意局部优化。
3.2 加强基础与专业技术课程的综合
在进行课程综合化改革时,对基础数学、离散数学、计算方法、数据结构等基础课程以"计算模型与计算机"为主线进行综合,以训练学生的数学化思维方式;对电路、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计算机体系机构、计算机接口技术、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基础课以软件开发方法学与计算机应用为主线进行综合,以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3.3 是注意理论方法与实践性环节的综合
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加强基本实验技术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是课程综合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实践环节的实施质量对专业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选取各门课程的典型方法和基本技术作为实验内容,培养基本实验技能。
4 结论
综上,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上,可以从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考核方式、实行双语教学、培养特色教师等方面进行改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上,可以从树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向、通过校企联合强化学生专业基础训练、企业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等方面来进行改革,努力打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于金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10:17-21.
[2]朱勤,顾翔,邵浩然.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9):86-88.
[3]熊晓波.浅谈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J].教学研究,2012.8:93-96.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材料,闭门造车,难于撰写出有价值的文章。搜集与占有资料、整理资料,是研究工作的起点,同时也贯穿于撰写财务会计论文的始终。
(一)资料搜集的范围。搜集资料时,首先要明确哪些资料是有用的,不可或缺的;哪些资料是必需首先了解的、急需的等。只有这样,才能有目的地进行资料搜集。写作论文一般应收集以下几类材料:
1.论题的核心资料。它是指所研究对象本身的资料。例如:《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冲击与挑战》这一选题,其核心资料是围绕知识经济和财务会计学的相关知识,如《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会计理论》、《会计计量理论研究》、《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研究》、《国际会计准则》、《论财务会计概念》等书籍。核心资料,往往是“参考文献”所列的书目、篇目。
2.背景资料。它是对核心材料起参照、比较、深化作用的资料,包括已有研究成果资料和与论题相关的参照材料。学术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积累的过程,后人通常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因此,要重视已有成果资料的收集。可以编制已有成果目录,从标题上掌握论题研究的线索,收集具有代表性的各派观点的资料,以便寻找新的角度,提出新的见解;有些资料还能用于行文中的理论探讨,以增强文章的理论性。
3.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理论资料。专业论文不能停留在就事议事的层面,而要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科理论来分析和阐述问题。因此,必须注意这方面的理论资料收集。
此外,还要熟悉国家有关方面的政策。
(二)搜集资料的途径。面对如山似海的资料,怎样才能迅捷地获得我们所需的资料呢?这需要了解搜集资料的途径。
1.社会调查。这是获取第一手资料(包括亲身体验)的主要方式。大量实用的富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存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有的尚未被人们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去获得。业务部门和企业的规章制度、经验总结、分析报告、凭证账簿及报表内容格式等等,都是重要的实际业务资料。虽然这些资料比较零散,但它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手资料,能给人们深刻的感性认识。写作论文时可重点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社会调查具体方式有:
(1)普遍调查。它是对论题所涉及的一定范围内的有关情况,作出全面性的调查。例如,探讨我国国有企业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等问题,就要对各地区、各单位作全面的了解,对其人员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队伍建设的状况,作系统的调查分析,了解其全面情况,掌握各种有关数据和事例,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的管理方案。这样普遍的调查,难度会大一点,需要花费较多的物力和人力。
(2)专题调查。它是针对某个问题作专门的调查。例如,对证券市场上纺织类股票进行比较研究,就要对沪深两市的所有纺织类的股票的股本结构、财务指标、市场价格、政策倾向等资料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对各股票市场价格高或低的原因作重点的剖析,预测各股票的未来走势,并进行技术分析。
(3)典型调查。这是根据调查目的,在对被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探索其内在规律性,然后以调查结果推论全面情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典型可以看到共性,即一般面上的情况。因此,典型一定要注意有代表性,可以选取上下两头,也可以选取上中下三类。例如,要研究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可以选取非常成功的邯郸钢铁制造厂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的典型调查,分析其降低成本的方法、原因、经验,然后总结出降低成本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设想。典型调查单位数目少则一两个,多则三五个,属小型调查,能节约时间、人力、物力。
(4)抽样调查。它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从所要研究的现象的全部个体单位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个体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取得资料,然后推算出全体数量特征的一种方法。它一般是在总体数量庞大时运用。例如,对证券市场上纺织类股票进行比较研究,由于纺织类股票家数较多,要想对所有股票的情况一一进行调查,实际上工作量很大,有时也并不需要这样做,这时就可以运用抽样调查法,将其进行分类,每一类选择一两家有代表性的股票进行分析比较。5)重点调查。它是在被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求对总体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谓重点,单位是指在所研究的内容方面数量比较大,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不一定要求有典型性的单位。
(6)个案调查。它是对某一具体社会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它与典型调查有许多共同特征,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而不是定量研究方法。其缺点是主观随意性较大,优点是耗费的人力、财力相对较少,可全面深入细致,方法多样,得到的资料十分丰富、生动、细致,是其他方法不能比拟的。
进行上述调查,可以通过观察、开会、问卷等调查方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其中,观察是获取信息的最基本的方法,它是根据研究课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其他科学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考察、搜集资料。开会,是指调查主体(调查者)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有关调查对象(被调查者)举行会议,或直接参加有关部门举行的一些相关会议、报告会,利用开会这种形式来搜集资料、分析和研究某一社会现象(调查内容)的一种调查方法。此种调查方法比较方便,与会者彼此可以相互交谈,相互启发,相互修正,从而获得比较完整的资料信息;问卷,是指采用邮寄,直接询问等方式,依据调查设计的问题(亦称调查问卷),经调查对象作答而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调查研究、获取资料的方法。问卷的设计要鲜明、准确、易于填答人理解,才能提高回收率。
2.文献资料搜集。文献,通常是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但我们写财会论文,所指的文献,是广义的文献,即与论题研究对象信息有关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财务会计方面的文献资料有许多,如,《财务与会计》杂志,侧重于介绍会计法规、会计实务工作经验;《会计研究》杂志,则侧重于对财务会计中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中国会计学会每年编制的《会计学论文集》,则选择了当年有代表性的财会论文。各省、市、自治区有关学会的刊物、文集亦可选读。
有关财务会计书刊资料名称,可以参考本书第三部分的“参考文献索引”。
总之,搜集资料既要丰富又要适度,要有重点地阅读与选题有关的内容,而不要漫无边际地阅读。文章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的可精选,有的可精读,有的只需大致浏览一下即可。
(三)搜集资料的方法。检索资料的方法主要有:充分利用论文撰写者自己的藏书,善于利用图书馆、档案馆、书店、书展等。每一个研究者都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建立自己的藏书系统。可以直接在资料上做阅读记号,或者插上若干纸条,随时备用,这可节省大量抄录时间。此外,图书馆、档案馆收藏有大量专著、报刊、统计报表、历史资料和技术档案,而且经过整理开发,以其资料齐全、检索方便的优势,吸引着研究工作者。到图书馆查阅是获取文献资料的基本途径。当然,经常逛书店、看书展,往往也可以获得最新的图书资料信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利用图书馆、档案馆、单位的资料室、侧重于平时积累,经常做卡片、记笔记、剪贴(复印)报刊。是书,注明作者或编者(译者)、书名、出版单位、发行年月;是报纸,注明作者、篇名、报名、第几版、年月日;是杂志,注明作者、篇名、杂志名、年月(期号),以便附录在论文的后面“参考资料”项,也便于文中注释引文的出处(是书最好还要加上页码)。
怎样才能快速地查检到所需的资料呢?
①要熟悉图书分类法。一般来说,图书馆都是把所藏图书资料按内容的科学性或其他特征,以一定的标准划分类型,有规律地排列出来。开架图书,我们可以自己查找;对于闭架图书,我们可以查看图书馆编制的目录。目前使用得较为普遍的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此法把资料分为五大部类二十二大类,一级大类目下,根据图书属性又划分为若干二级类目,其下再分为三四级类目,并采用“八分法”和“双位制”编码。比如,要查找财政、金融方面的资料,就要先找经济大类,它属于社会科学大部类的F项目,然后找到政治经济学项,再下找至“8财政、金融”,在此项目下就可查找到你要找的相关论著,用专门纸条写上编码、书名交给管理员就可以了。此外,有些图书馆还同时使用书名目录、著者目录、主题目录,读者可以按其中的一项进行查找。总之,如果不熟悉图书分类法,可以选一本简明的“图书分类”浏览一下,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在翻检图书分类目录时,可编制参考书目。每本书名用一个单独的卡片,既便于借阅,又便于保存,还可以从书的标题中估计与本论题的关系,然后“按单索骥”,借阅图书。
【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 技术模式; 经济后果
一、引言
2012年2月财政部《关于征求〈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该文件指出企业要适当引入作业成本法,这是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政策条件。十报告强调指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我国企业产品生产制造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直接生产成本比重与传统制造环境相比将有所下降,同时制造费用剧增并呈多样化,这为企业推行作业成本法创造了社会经济条件。那么我国截至目前对作业成本法研究的积累如何呢?本文将以研究内容为经,以研究方法为纬,对我国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予以展望。
二、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技术模式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积极开展了介绍作业成本法应用理论为主的研究,而且不少业界人士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技术模式开展了较为全面的探索。公认的管理会计研究方法有基于社会理论方法、基于组织理论方法、基于实地调查和案例研究方法、基于行为理论方法(Bob Ryan,2002)。这里以这些方法为标准,对国内关于作业成本法的技术模式研究进行大致分类。
(一)基于社会理论的研究
社会理论的引入已经成为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并且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管理会计更宽的组织和社会背景的理解(Bob Ryan,2002)。粗略地看,我国在这方面研究数量相对比较多。从研究视角方面,大致把这些研究分为两类。第一类可能促进我们对社会背景理解的研究。余绪缨(1992,1995)指出新的企业观下作业成本法是企业管理的革命性变革;胡玉明(1994,2004)提出高新技术条件下的作业成本计算,并指出作业成本计算法的魅力在于其战略思维,着眼点与着重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和后果上,作业成本计算法并不天然与精确性或高新技术相联系;王平心(1998)开始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中试点运用作业成本管理;胡奕明(2001)对我国企业运用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和作业管理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探讨了作业成本管理运用与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之间的关系;潘飞等(2004)阐述了作业基础预算与企业战略、价值链优化之间的关系,并着重探讨了作业基础预算的编制及其差异分析;应益华(2012)研究了作业成本法在政府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第二类可能有利于我们对组织背景的理解。郑筠等(2000)从作业成本法出发,运用动态随机生产函数,建立了作业成本制下的动态随机成本函数;潘飞等(2004)应用作业成本法将研发支出成本化,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以期达到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提供相关信息的目的;郭春明等(2006)研究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参数成本估算模型与方法;朱璇(2011)研究了作业成本法在空间上扩大成本边界的方法,即标杆驱动作业成本法、客户驱动作业成本法、环境驱动作业成本法以及组织间成本管理和开放式会计等。
(二)基于组织理论的研究
从组织理论视角研究作业成本法,许多研究是“纸上谈兵地建立理论”,即基于一些概念建立理论,这些概念来自组织理论文献的阅读,而不是更直接建立在经验数据的基础上(Otley,1984)。我国在这方面研究数量不少,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研究。其一是具体部门应用研究,吴中春(1995)认为应该采用部门作业成本法(DABC),即先按照部门分配归集间接费用;再按照成本动因分配给成本和劳务的一种成本分配方法。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课题组(1995)对作业成本计算法进行应用性研究探讨;马建立(1999)研究了作业成本法在保险业的应用;潘飞等(2003)研究了作业成本法在非生产部门的应用;郑毅(2003)对作业成本方法如何在虚拟企业中运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张蕊等(2006)提出了作业成本法运用于卷烟制造业的程序、成本计算模型;杨世忠等(2012)应用作业成本法对某高校的教育成本进行了核算与论证等等。总体来看,研究涉及到每一个部门,尽管有些研究不够深入。其二是综合性系统开发研究,栾庆伟、何劭炜(1998)进行了作业成本会计系统的开发;张人千、魏法杰(2001)提出了实用化的作业成本数学模型,并简要提出了使用本模型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张双才(2002)研究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预算管理体系;李从东等(2005)研究了基于广义工作中心的作业成本法应用;李补喜、王平心(2007)研究了作业成本计算中多成本动因合并问题等等。总体来看,研究尚有很大空间,例如这些开发系统的实证检验问题。
(三)基于实地调查和案例研究
1980年12月在英国举行的一个管理会计研究会议上明确提出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之间存在差距(Cooper,D.,Scapens,R.& Amold,J.1983)。源于实务的研究大多采用实地调查和案例研究,它们的重要性尤其是被卡普兰(1984;1986)所认可。总体来看,案例和实地研究大致可以分为探索性案例法、例证性案例法、实验性案例法、描述性案例法及解释性案例法等(Bob Ryan,2002),不过有时这些分界线并不十分清晰。王耕等(2000)采用探索性案例法研究改制中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林斌等(2001)通过例证性案例法对我国铁路运输业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作业成本法适用于运输等非制造业;不仅适用于非国有企业,也适用于国有企业。王平心等(2000)通过实验性案例法,对农业机械厂、变压器厂、高压开关厂等制造企业开展作业成本法实地研究。屈成鹰、沈艺峰(2001)采用描述性案例对作业成本法进行了实地研究。潘飞等(2004)采用解释性案例分析了作业成本法与经济增加值的整合系统。崔南方、钟秀丽(2006)采用例证性案例法研究基于SCOR的物流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四)基于行为理论的研究
行为会计开始于对管理会计行为假设的质疑和对会计系统对个体影响的检验,它有规范的目标,既设计出改良控制系统,也采纳了大量的经验方法论(Bob Ryan,2002)。我国在这方面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张迎建(2008)尝试把合作博弈理论引入作业成本法,利用合作博弈理论为解决无成本动因的间接费用的分配提供一种方法,从而改进作业成本法。鲍新中(2009)基于合作博弈理论对原有的成本分配方法进行了改进,企图克服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缺陷,并提出了成本分配的模型。
三、采用作业成本法的条件研究
张熙华(1996)初步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在中国应用的条件和前景;张鸣、刘华(1997)分析了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条件;施卫策、魏法杰(1998)从作业成本制下的成本函数表达式,谈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条件;王刊良、苏秦(2001)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在评价和选择供应商方面的适用条件。
林斌等(2001)通过案例分析认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尤其是技术工艺人员的配合;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依赖于会计、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应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完善的公司治理和健全的市场体制将为作业成本法的有效运用创造条件和动力。潘飞等(2004)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作业成本法在理论上的先进性并没有被实务界自觉主动地响应;特别是在企业员工自身业绩受到作业成本法不利影响时,会降低对它的认同感;作业成本法核算软件的优劣会影响它在企业的推行。熊焰韧、苏文兵(2008)调查发现,作业成本管理的理念已被较多企业所接受、采纳,但是我国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的企业并不多,最近三年正在不断推广。成本结构影响国内企业采纳作业成本法显著;制造费用比例的高低影响作业成本法的推行不显著。不同行业采用作业成本法的状况差别显著,高科技行业近三年明显提高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分配比重而且推进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传统行业多数停留在三年前的水平。
苏文兵等(2007,2010,201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近三分之一的中国企业不同程度地采纳了作业成本法,其采纳动因既有需求的拉动,也有供给的推动,但被动选择的预期没有得到支持,作业成本法的采纳程度与成本信息的使用程度显著正相关。企业是否采用作业成本法及其应用程度,受到企业规模、管理体制、竞争程度和成本结构四个因素的显著影响,而与所属行业和公司战略关系不大,竞争战略中的创新战略实施程度与作业成本法的使用程度显著正相关。宁亚平(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采用作业成本法的充分必要条件由三个因素构成:产品差异性、间接成本重要性和市场竞争性。
四、实施作业成本法的经济后果研究
林斌、刘运国(2001)等通过实地研究铁路系统实施一年作业成本法就扭亏为盈,提出作业成本法也适用于运输企业,并认为运用作业成本法能够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潘飞(2004)通过调查问卷得出作业成本法核算软件的优劣会影响其经济后果。童卫华(2005)通过实地研究指出作业成本核算系统的实施促使许继电气公司成本费用降低、管理水平提高。丘■(2004)从理论上探索作业成本法在剩余生产能力管理中的应用,并指出资源的有效利用已成为衡量企业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剩余生产能力的控制与管理则是确保资源得以有效利用的手段。
苏文兵(201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创新战略推动了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提升了成本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地位。宁亚平(2012)利用实证研究得出,具备产品差异性、间接成本重要性和市场竞争性三个条件的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最具有成本效益。冯丽霞、杨军波(2012)采用配对比较法对作业成本法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与企业盈利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
五、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展望
从研究方法上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管理会计研究越来越对实证理论感兴趣。规范研究与规则描述(Prescription)有关,而实证研究则与解释和预测有关。现有作业成本法文献总体表明:我们的研究在研究选题、理论基础、数据来源以及研究方法等几大方面与国外有很大差异。实证理论可能对预测一般趋势起作用,实证分析能客观地描述并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探索事物之间的联系,让我们的研究趋于科学。当然,实证方法一般不会对解释个体行为起作用,也不可能对指导个别管理者或企业的经济起作用,但是,这不影响实证研究在未来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方法中的主角作用。
从研究内容上看,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特征容易造成控制性大股东,控制性大股东与公司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关系如何;大股东和决策者心理特征与作业成本法运用关系如何;建立完善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和上市公司正确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关系如何。第二,公司运用作业成本法的机制如何设计。如何科学设计适用于不同类企业的作业成本法运用模式。第三,从宏观政策层面、市场层面和公司微观层面开展研究。作业成本法如何改善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机制,提供更加有效的战略控制机制;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会计信息是否具有更强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否能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公司运用作业成本法的经济后果如何进行数据检验;如何为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和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的政策制定者提供实证参考和决策支持,提高市场的资源利用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 Bob Ryan,Rober W.Scapens,Michael Theobald. Research Method and Methodology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2th Edition.Thomson Learning,2002.
[2] 胡玉明.作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管理上的重大开拓性[J].当代财经,1994(8).
[3] 余绪缨.简论当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J].会计研究,1995(7).
[4] 王平心,靳庆鲁,柯大纲.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探讨[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0(8).
[5] 林斌,等.作业成本法在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应用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01(2).
[6] 胡奕明. ABC、ABM在我国企业的自发形成与发展[J].会计研究,2001(3).
[7] 南京大学会计学系课题组.中国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及其效果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01(7).
[8] 潘飞,等.我国企业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基于一项问卷的调查[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1).
关键词: 线性系统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实际操作
1.引言
“线性系统理论”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机电类专业以及其他研究生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在控制系统理论的研究领域中,线性系统是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线性系统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中最基本、最重要也最成熟的一个分支,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生产过程控制、信息处理、通信系统、网络系统等多个方面。线性系统理论所涉及的概念、方法、原理和结论对于系统和控制理论的许多学科分支,如最优控制、随机控制、非线性控制、系统辨识、信号处理、故障检测和滤波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2]。作为控制工程与控制科学方向研究生从事科研的一门基础课程,开设“线性系统理论”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其运用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控制理论,机电课程,电子技术等,以解决实际问题[3],[4]。该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开展科研工作,还对他们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在国内许多控制学科的研究生专业都有开设,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实践等方面都各有所长,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也为我们进行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现设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转置以及模式识别和智能系统等硕士研究生专业。自开展“线性系统理论”课程以来,一直得到学生们的支持。实际上,很多院校“线性系统理论”教学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主要有:1.1忽视了实验教学环节,理论课程远远多于实践课程,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1.2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实验课时非常少,导致学生做科研时,不能学以致用。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重任。研究生的教育主要包含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研究两个重要阶段,其实就是学和做两个层面。所以,我们在对研究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也必须对他们的课程学习阶段予以同等重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线性系统理论课程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针对性地把系统控制理论中的研究方法贯穿于教学中。
本文拟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对线性系统理论的教学工作进行课程教改探讨,以增强教学的效果。以期对研究生进行学习、研究问题方法的培养和熏陶。并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更好地为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服务。
2.理论教学的改革分析
2.1形成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
实际上,“线性系统理论”可以看成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仿真”等课程的延伸。那么,怎么样将这些本科课程进行整合,并结合各个具体研究生专业,有机地处理好各课程之间的关系,是亟待解决问题。因此,在进行本课程教学时,需要结合不同专业,加入能反映或联系学科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成果,构建并完善由经典控制理论与线性系统理论基础为主组成的控制理论课程体系,为相应的研究生研究专业和方向服务。同时,要避免与本科课程的重复,增设相关研究方向的内容、完善课程体系,以适应了学科发展需要,更有利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以下分别从课程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2.1.1课程研究方法分析。
线性系统理论着重于研究线性系统状态的运动规律和改变这种运动规律的可能性和方法,以建立和揭示系统结构、参数、行为和性能间的确定和定量的关系,即研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由于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时间域模型和频率域模型,所以综合线性系统的发展过程(主要包括经典线性理论和现代线性理论两个过程),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状态空间法、几何理论法、代数理论法和多变量频域法四个方面。
状态空间法是线性系统理论形成最早和影响最广泛的一个分支,分析的对象是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属于时间域方法,主要的数学基础是线性代数和矩阵理论。几何理论法就是将对线性系统的研究转化为状态空间中的几何问题,并采用几何语言对系统进行描述,分析和综合,其数学工具是以几何形式表述的线性代数。代数理论法即采用抽象代数工具表征和研究线性系统,该方法起源于卡尔曼,并在模论方法的影响下,形成了相应的线性系统代数理论。而多变量频域法,其实质是以状态空间为基础,采用频率域的系统描述和计算方法,分析和综合线性时不变系统,主要包括简单的频率域方法和多项式矩阵方法。相比较状态空间法而言,多变量频域法物理直观性强,便于综合和调整。
2.1.2教学方法。
从线性系统理论和研究方法可知,其研究基础以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为主要数学工具,并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来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内容比较抽象,涉及的研究方法很多。因为,为突出问题的背景和增强说服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工程实际系统范例,并通过对实际系统的讲解给出抽象的定义,使得抽象的理论概念与实际系统相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专业发展需要。我们的课程教学团队在授课过程中,将倒立摆、双容水箱、机械手和电力系统等复杂的控制系统作为例子始终贯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在各个章节的教学中加以深化。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建立这些复杂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线性化分析方法建立系统的状态控制表达式,并根据各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判别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判别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出状态反馈控制器和观测器,进行极点配置分析;设计镇定控制器和二次型优化控制器,进行优化控制等等。通过各个章节循序渐进的学习,以达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不仅有助于将实际系统贯彻到理论学习中,也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3.实践教学的改革分析
3.1多媒体教学和仿真实验工具结合。
我们的课程教学团队在授课过程中,主要结合多媒体技术、板书推导和教师讲解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很多画图和表格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这样既减少板书量,又增加了教师课堂讲解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对一些重要的公式推导和理论证明,通过板书书写,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加强学习。而且,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借助Matlab/Simulink[5]、VRML、CACSD和CAI等仿真平台,适当地插入有仿真工具编程实现一个实际系统的数学模型的表示、能控性能观性和稳定性分析,以及状态反馈实现极点控制等。其实通过这些仿真工具的课堂教学引入,不仅可以很方便地求解高阶系统的状态转移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还可以借助仿真教学辅助方式,使学生从实际的程序分析和图形描述中更形象地理解和掌握现代控制理论分析系统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表示,通过多媒体技术、板书推导和教师讲解三个方面的教学,并结合实验仿真的动态演示,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2网络资源学习和数据库资源利用。
为了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课堂内容,我们的课程教学团队拟建立相应的教学网站,学生通过教学网站获取学习资料,包括课程课件,教学教案,习题答案和实验指导等,还可能通过网络工具和教师进行在线交流和讨论。通过这种网上学习和交流,可以进一步巩固学习,加大学习空间。同时,作为研究生,必须会使用数据库资源进行科研学习。对此,我们通过课程论文写作环节的训练,使得学生掌握了利用网络电子资源,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Springer、Elsevier、IEEE/IEE和ISI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文献的方法。虽然加大了本课程学习的难度,但是为攻读学位期间顺利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奠定了基础,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3.3教学实验和教学实践。
根据课程的安排,我们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学实验主要包括基础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其中,基础性实验主要是通过Matlab/Simulink等仿真平台的应用,研究线性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系统的能控制和能观测性分析、稳定性分析、极点配置和观测器设计等。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包括直线倒立摆的控制实验。对于设计性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自己动手设计实验程序,并进行实验结果测试验证,主要包括直线倒立摆的控制,双容水箱的控制和机械手臂的运动轨迹优化设计等。
在加强学生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专业实验室、校企共建实验实习基地和校外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参观学习,了解所从事专业的特点,明确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与所学课程的关系,开阔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并增强学习意识。
4.结语
本文针对线性控制理论课程的特点,并结合我们的教学团队,提出了本课程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一些改革举措,并通过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说明。从目前的情况而言,不少学生反映效果很好。课程教改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永无止境。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加快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的研究生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云,徐红兵.线性系统理论课程创造性教学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1999,15(4):73-75.
[2]祝晓才,张明,辛华.“线性系统理论”实践教学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130-134.
[3]齐晓慧,王敬.线性系统理论教学与研究生科学方法论培养[J].科教文汇,2009,2:44.
[4]毛晓波,梁静,黄俊杰.“研究生智能仪器与仪表”课程教改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3):50-51.
[关键词]研讨课 高等数学 合作学习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研讨课(Seminar)的理念和课堂形式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随着杜威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发展,进入20世纪后,众多美国高校将其作为改善大学一年级教育的重要途径予以推广,其大体可以分为适应性研讨课与学术性研讨课两大类(前者旨在让新生适应学院生活、适应同学,后者旨在让学生尽快进入高校学习、学术状态)。至今,超过85%的美国高校都开设有新生研讨课,且总体发展趋势表现出以下特点:(1)新增新生研讨课项目愈来愈强调引领新生涉足学术研究;(2)以新生研讨课项目为核心设立大一综合教育计划,通过课程群、研究活动、学习团队等多种形式,共同完成大一新生的教育目标;(3)新生研讨课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许多大学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已经将新生研讨课列入对本科生的分类课程要求或核心课程要求中[1]。
自2003年以来,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研究型高校纷纷引进了这种新型的课程形式,目前,在地方高校已经普遍开展,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因为研讨课自身的特点:教师造诣高、课程面向广、课堂容量小、课程内容精,所以它主要在人文社科类或可操作性强的工程类选修课程开设,而像大学数学等一些自然科学类必修课,进行研讨式教学的尝试还比较少。本文就结合高等数学的特点,探讨研讨课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开展高等数学研讨课的必要性
1.当前在高校,大多数数学教师单纯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掌握,把教学仅视为“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过程,而较少考虑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压抑,导致学生只会做讲过的题,课后习题依赖习题解答,碰到以前没接触过的问题就不会解决了。同时,作者发现,现在通过高考上来的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存在着问题,一是不主动; 二是自学能力不强; 三是不会发现问题,不会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探索和尝试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把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全面的数学素养作为重点。
2.《高等数学》是工科学生进入大学首先学习的理科课程,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学习习惯、创新意识的养成至关重要。因为其理论和方法是人们从大量的侧面研究现实世界所得到的客观规律,是研究各种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语言和工具,也是创造性思维方法,这正是数学能激发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活力所在。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数学教学自身的功效,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是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研讨课是围绕教材重点、难点或某一问题,组织学生研究讨论,以加深理解,提高认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旨在探索和研究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与当前教学改革的理念是一致的。实践表明,研讨课对于激发学生投身学习的热情,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2]。所以,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研讨课,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很有必要的。
二、高等数学研讨课的组织与实施
高等数学课程特色鲜明,而且作为几个世纪人类智慧的凝结,它有着一波三折的故事,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作为描述宇宙的语言,它有着无与伦比的美,比如抽象美、简洁美、应用美等。所以要组织好高等数学研讨课,首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存在的障碍;其次,要充分挖掘课程本身的特点和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还要结合适当的形式,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具体的组织实施中,我们重点抓住了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师进行培训和督促帮带。据统计,在美国,大多数高校为研讨课指导教师提供了课程培训,且一半左右的学校视培训为研讨课教学的先决条件[1]。研讨课的教学过程由传统的讲与听转向师生互动的信息交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所以培训的主要任务是:(1)转变教师教育观念,让教师牢固树立“学生为本”的观念,能够真正放下教师的架子,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2)传授主持技巧;(3)传授团队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除了培训以外,还要对初上研讨课的教师进行督促帮带,包括教师对研讨主题的认识是否深入,对研讨的问题设计是否合理,课堂组织引导是否得当,对交流的总结和点评是否到位等,可以让教师汇报或上交自己的教学设计,或跟班听课,及时指出存在的不足和改进之处,从而敦促教师对教学内容作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了解相关数学史、数学文化,拓宽视野,注重应用,逐步提升其数学素养和研讨课的组织能力。
2.精心选择研讨内容。选题是否得当是研讨课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具有挖掘性的关键点精心选择。比如,在第一章介绍完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后,我们安排了“对无穷(无限)的认识”研讨课。微积分被称为“无穷交响乐”,可以说对无穷的认识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微积分的理解能力,是学生向变量数学过渡的一个关键。通过查阅资料和思考尝试,让学员自主探索无穷世界,去发现无穷的巨大魅力,既能激发学员对高等数学学习的兴趣,又能加深学员对无穷小性质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除此之外,我们还精心选择了以下几个内容(以上册为例):极限的计算方法;对导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不等式的证明;中值定理的应用;微分的思想和应用等。这些选题,有的适合在刚讲完概念后进行讨论,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员既从正面学习和理解,又从各个侧面甚至反面去思考学习,以使概念理解得更深、更透彻,比如导数的概念;有的适合在学完相关章节后作为习题讨论课,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总结,比如极限的计算方法,不等式的证明;还有的适合在学期末总复习时讨论,可以从整个框架上去理解微积分,比如微分的概念。
3.采用团队合作学习方式。其实关于团队合作学习方式的讨论已有不少[3]-[4],因为研讨适合于小班进行,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我们借鉴其他院校的有益做法,引进了学习团队[5]。我们的做法是:(1) 结合学生的情况把学生优化分组并指定小组长,使各组实力大致相当,在下达任务时,既是给每个学生下达又是给团队下达;(2) 在课外,小组长组织团队成员进行充分交流,并写出团队讨论结果或报告;(3)由团队成员推荐发言人,由其代表所在的团队成员在课堂上进行公开交流;(4)在各团队的发言人交流本团队讨论的观点时,团队之间进行自评与互评,相互打分,每个团队发言人的平均得分就作为相应团队成员的讨论课成绩,教师可以不给学生的发言另行打分。通过这种方式,既增加了同学之间的机会,锻炼了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和集体主义精神。
4.充分备课,注意各个环节对学生兴趣的调动。学生有兴趣和真正参与是提高研讨课教学效果的关键,所以在设置问题、布置任务、课前准备、课内讨论和课后实践等各个环节的设计上,必须要考虑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得到问题解答的渴望,同时,也要抓住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认可和鼓励的心理,充分准备,灵活处理。
在研讨过程中,为了避免某个学生表达自己观点时,其他学生袖手旁观,或只顾为自己上台发言作准备这种现象,我们要求团队之间进行互评,学生的角色由被评价者变成评价者,由旁观者变成局中人,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性自然会得到提高。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和发言不够积极的团队,教师要多鼓励,给予适当的优先权,不管回答正确与否,都要给予肯定,不断增强其信心。
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还要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甚至撰写小论文并给予指导,充分培养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钻研精神。另外,教师要及时向学生公布各团队的互评成绩,这对于激发学生的热情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 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近两年,我们先后对三个教学班实施研讨课试点教学,从实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有了自己思考问题的习惯,并能够在平时主动与同学和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使我们对研讨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肯定。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要加强引导,关注后进学生的动向。应该承认学生之间的基础是有差别的,组与组之间也存在差别。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讨论的问题往往总被一些组所解答,有些组总是轮不上;对于同一组,解答的人总是那几个学生,同组的其他同学不是太积极。久而久之,一些同学会失去兴趣和热情,对所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没有主动解答,这对他们的学习是不利的。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有相应的对策和激励措施,比如解答的优先权,教师点名要某个组进行准备等,让这些学生有同等的机会参与讨论。教师也可找适当的时间对这些学生个别指导。尽可能考虑不同群体学生的差异。
2.教师要真正与学生融为一体。受传统习惯使然,很多教师依然“占领”课堂中的制高点,不能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共同进行深入讨论,而学生也往往出于对教师的敬畏而不愿与教师进行讨论和辩论,这显然不利于讨论的展开。作为教师,要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有时间也要融入到团队里,或提出建议,或切磋感受,或交流经验,自觉平等地与学生对话交流,聆听学生心声,为下一步的教学方式提供依据。
3.研讨课指导要重视科研方法论的培养。研讨课的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学生认知能力,让学生逐渐学会自我学习。受课程教学目标的影响,教师往往会把讨论课的重点集中在学生对议题见解的正确性,而忽略了得到结论的过程,忽略了获取资料和分析归纳资料的方法,这样一来,讨论课的科学精神和学术水平也就降低了。。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应该急于求成,特别是不应该以“过高的水平”衡量应用型的本科学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研究能力,不断地提高讨论课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波,美国高校新生研讨课的现状、特点及启示―基于三次全美高校新生研讨课调查结果的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2012(2):69-74
[2]孙志凤,张红霞,郑昱,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效果初探―南京大学案例调查研究2010(31)6:119-124
[3]何春元,余维虹,高等数学大班课实施“分组讨论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数学,2010(26)5:15-17
[4]苏德矿,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效果[J],大学数学,2011(27)6:8-10
[关键词]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
统计学是P于收集数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进而为相关决策提供数据信息的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统计学已经被广泛运用在各个行业中,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且,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社会经济对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统计学专业加强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基地、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统计学专业尽快解决。研究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不仅能够提高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对各行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优化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一)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新课改要求高校积极为社会提供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加强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高校统计学专业积极响应新课改的人才培养要求,开展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深化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统计学知识的应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为社会提供应用型、复合型统计人才。因此,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是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统计学专业性质的要求
统计学属于方法论学科,随着统计学学科的发展,统计方法和统计理论的发展程度得到了很大提升,各样各业都积极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目前,抽样调查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统计方法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研究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这些统计方法的运用需要具备完善的统计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统计经验。因此,高校统计学专业需要开展实践教学,夯实学生的统计学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的统计经验。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统计软件极大地提高了统计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统计软件使用能力已经成为统计学专业的重要教育目标,只有加强统计实践才能够掌握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使用能力。因此,优化实践教学是统计学专业性质的要求。
(三)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要求
统计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完善的统计知识,掌握统计方法,具备统计软件使用能力才能够胜任统计岗位。而且。统计学知识需要学生通过统计实践进行验证,统计方法需要学生在统计实践中逐步掌握,统计软件使用能力也需要学生多次操作练习才学会使用。这些都要求统计学专业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的统计实践锻炼。只有开展高质量实践教学,学生才能够掌握完善的统计知识、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操作能力,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首先,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环节缺乏连续性和衔接性,实践教学内容不成系统。另外,高校统计学专业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一味按照统计学专业教师的主观经验安排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随意性较强;其次,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不科学,大多数高校的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时间较少,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知识相脱节,严重影响学生统计能力的提升。
(二)实践教学内容陈旧
很多高校统计学专业都采用演示型实验和论证型实验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教学内容陈旧,没有涉及最新的统计学知识和统计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并且,演示型和论证型实践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的观察地位,缺乏对统计知识的思考和统计实践操作,实践教学形式化特征明显,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手段落后
部分高校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手段较为落后,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实践教学仍采用组织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最后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缺乏自主操作,没有对实践内容进行思考,也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实践操作,无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大多数高校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由理论课教师负责,但是,统计学专业理论课教师长期从事教育行业,缺乏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统计学的了解,没有掌握最新的统计学知识和统计方法,缺乏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另外,还有部分统计学专业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观念,教育理念滞后,认为学生只要学会统计学理论知识即可,实践能力需要工作之后进行锻炼,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没有按照要求开展实践教学,严重影响统计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的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统计学专业应加强重视社会的人才需求,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在强调学生统计学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积极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为此,高校统计学专业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加强重视统计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数,对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实践教学,优化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使统计理论知识与统计实践能够有效衔接。
(二)增强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
高校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需要贯穿统计学专业教学的始终,采用案例教学法、模拟实验、课程实验、校外实习、社会调查及毕业论文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高校统计学专业应以统计基本技能、统计方法应用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开展实践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统计实践能力。另外,高校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应积极采用多元化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加强培养统计专业学生信息搜集能力和信息整理分析能力、统计方法使用能力、经济现象分析和预能力等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师资培训
高校统计学专业应积极重视教师素质的提升,加强师资培训。为此,高校统计学专业应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加强对教师教育能力和统计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培训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提高统计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并且,高校应组织统计学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引导统计学专业教师了解经济生活中的统计知识和统计技能,提高统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使统计专业教师能够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另外,高校统计学专业应积极培养骨干教师,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个人研修实践,不断提高统计学专业教师的师资力量。
(四)加快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实践教学环境对实践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高校统计学专业应加快实践教学环境建设。首先,高校应积极完善统计学专业实验室,为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购买配套的基础设施和计算机装备,满足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其次,高校统计学专业应积极建立数据统计分析实验室,为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提供科研和创新实验平台;再次,高校应加快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统计实践。另外,高校统计学专业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加强学生对经济生活中统计知识和统计方法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另外,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的统计项目研究,了解统计工作最新动态,学习最新的统计知识和技巧,不断提升学生的统计实践能力。
【关键词】成本企画;ABC;接受;创造
一、前言
随着企业活动向全球一体化方向的不断迈进,管理会计的研究也呈现出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早在数年前就开始了对管理会计的研究。这些年来,管理会计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更加多样化。为使管理会计得到进一步发展,从事管理会计研究和实践的学者、专业机构和顾问之间应当加强交流,在学习传统知识的同时,还要共同学习、相互切磋,共同构筑能够创造出革新性思想和方法的“场所”,构建新的管理会计框架。
日本对于ABC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对库珀(R.Cooper)和卡普兰(R.Kaplan)(KaplanCooper,1998;Brimson,1991)等理论的论述和考证以及CAM-I等产学共同机构的研究项目(Player&Keys,1995)的影响下不断发展的(樱井,1991;吉川,1996)②。
在实务界,由于咨询公司的支持,ABC主要应用于金融机构、公共团体③等一直不具备以管理为目的的成本计算体系的部门(日本会计研究学会1999,118页,安达信1997)。应当注意的是,有些制造业即使引进了ABC,也只是局限于物流等特定的职能④。
是什么原因促成了上述状况的形成呢?与日本的状况形成对照的是,在中国相继出现了很多引进ABC的案例。造成中日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种差异是否由于中日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务方面的差异所造成呢?
本文通过介绍日本管理会计的典型之一——成本企画的特征,探讨ABC的日本式的接受模式,阐明笔者对于成本企画和ABC统合的发展方向,并从文化的多层性这一观点出发,进一步论述管理会计的接受和创造问题(冈野,2006)。
二、日本式管理会计和成本企画
在计算结构和管理的运用模式两个方面,成本企画(targetcosting,targetcostmanagement)同传统的会计截然不同,而且从世界水平来看,成本企画也具有很多独特之处。
成本企画被试点应用于欧美及亚洲的家电和与汽车有关的跨国企业,并在适应这些企业或产业的特征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因此,对于成本企画应从本文稍后即将论述的文化的多层性这一视角来理解(Okano&Suzuki,2006;冈野,2006)。这里把成本企画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六点并对其分别进行阐述,这些反映了冈野(2003)提出的包含分职能管理、现场/现物主义、自主性的强调、源流管理和筑入等四点在内的日本式经营体系的特征;反之,这种计算体系又构建了日本式经营体系。
(一)向一个单位的产品/服务收敛
成本企画的特征之一是将一个单位的产品/服务的成本作为一切计算的出发点。其主要目的是从计算体系中极力消除间接费用,以避免成本受到生产数量的影响而发生大的变动,而且其中隐含着“对于顾客来说,他们本身所购买的一件产品就是其全部”的这一意图。
汇集到一个单位的产品/服务的思想同原来的以分配间接费用为前提的会计思想是互不相容的。为使一个单位的产品/服务的成本收敛,必须把前提置于在开发阶段尚未确定的事项上,同时有必要事先确定计算(calculation)原则。以下论述的几点与此相关。(邯钢模型以目标总成本为基点,而日本的成本企画是产品/服务的一个单位的计算)。
(二)原单位和计算率
成本=原单位×计算率
成本计算的逻辑是把原单位(物量单位)乘以计算率的结果作为成本企画的对象。掌握成本的模式多种多样,而且因职能或经验、文化而不同。这些差异要求在产品开发人员之间分摊任务的同时,还需要把不同的事实(现场)统一为一体。也就是说,需要一个使其可视化,或者超越会计的不可视性(invisibility)(冈野,1995)的体系或理论⑤。
所有这些都以技术性的成本的理解方法作为基础,即以设计人员为中心,通过改善设计图纸来减少原单位的活动即为成本企画。例如,把点焊接数从三个减少到两个。
与此相对,设备投资计划是以生产技术人员为主导所实施的通过有效地利用设备来降低计算率,进而降低原单位的成本的活动。比如,通过设备的共同使用和对现有设备的有效利用来实现降低每个打点的成本的目的。
20世纪80年代以后,快速地引进FA和CIM而导致设备投资额的急剧增加进一步加速了成本企画和设备投资计划的分离。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和竞争的加剧,这种分离逐渐被重新认识,作为与全公司型的产品开发有关的综合性管理活动的成本企画的重要性在逐渐提高。
成本企画:设计工程师+供应/采购(=>原单位)
成本企画
设备投资计划:生产技术工程师+会计(=>计算率)
图1成本企画的二分化
(三)成本的两个维度:“发生”和“决定”
成本企画不同于把成本的“发生”作为对象的传统的成本核算,而着眼于成本的“决定”,是在开始生产阶段以前实施决定层面的成本管理。它是一种使用名为“设计成本”的“特殊成本”的“假想计算”,而且这种方法使计算的基础从(与责任密切相关的)“场所”的计算转移到了(暂且放弃责任的)“物”的计算。
也就是说,一方面,通过将设计阶段的前提在新旧产品上进行对照,并消除与生产或供应有关的要素的计算,在设计阶段计算即得到“确定”;另一方面,生产活动正式开始以后,通过生产阶段的计算和设计阶段的计算的磨合来避免二者之间产生大幅度的背离。
它的建立并非着眼于成本的“发生”过程,而是着眼于成本的“决定”过程,并试图控制成本的“决定”过程这一认识基础之上的。换言之,它的基本思想是在零部件的设计图被确定之前的图纸描画阶段就开始预测目标成本,在收益性的框架中试图保持全部产品同零部件成本之间的平衡(筑入是由这种平衡和市场的倒算的结合而导致的)。
在日本,要求供应商也要实施上述同样的管理流程。在现有的由供应商负责主要设计的企业中,可以说这种方法对于总装厂和供应商双方都是很有意义的。对总装厂来说,即使在没有成本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供应商提出的建议来降低成本。而供应商则可以通过与总装厂的相互学习顺利地向其他组装厂销售自己的产品。承认图和贷与图中的成本结构并非相同,这种差异是由日本式组织间关系所引起的。
在以上所论述的成本企画的事例中,批量生产(设计成本)和批量生产后(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创造出了不同的成本概念。但是,即使在量产以前的生产准备和产品设计、产品设计和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等各种阶段也有可能产生成本概念的差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差异的产生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实际上已经产生的。越是追溯源流管理,这种差异的产生越是不可避免,唯一的选择就是针对其不同的目的,构建计算体系。这样,包括开发在内的量产阶段前的计算和量产后的计算就成了各自自行实施并完成的流程,而且计算上在不具备全体相关性的情况下实施PDCA(plan-do-check-action)。(四)埋置于组织内部的全公司活动:会计的分散化和责任会计的扬弃
成本企画的特征在于它不仅要管理成本,而且要同时管理质量、成本、交货期和效益性(比如说环保)。在成本企画的各个流程中,通过日本式“分职能管理体制”,构建相关组织都能参与的不同的质量或成本管理的职能体制。这样,将并非是管理会计史中一直所主张的“工程师”和“会计”的对立或相互关系,而是管理会计职能被分散到了“设计”和“生产技术”、“采购”、“营销”等部门之中。另外,不仅要使设计、开发部门,还要使采购、生产技术、营销等部门在早期就参与的思想也是成本企画最具特征的地方。就开发方法来说,重要的是应着眼于橄榄球形式而不是接力形式。成本企画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而且是针对设计开发或生产准备等流程管理的具体问题所构建起来的。
一方面,成本企画具有作为分产品、长期预算管理的特征,另一方面,它的思想又不同于预算,它已超越了部门计算或各种各样的制约。所谓的从“场所”的计算到“物”的计算所描述的正是这一点。
这一特征直接牵涉到对责任会计的扬弃,而且对日本式管理会计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冈野,1995、2002、2004;冈野等,2004)。也就是说,与Miller(1994)所提出的为会计所利用的估算观点相背离。虽然Clark(1923)所提出的“不同的目的要有不同的成本”这一主张在管理会计的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可以说丰田成本企画的根本思想已远远超出了这一理论。通常认为,不能把成本理解为作为活动的结果而被客观计算出来的概念,而应把它理解为创造符合特定目的的成本本身的一种概念。
丰田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花冠的开发上引进了CE制度(当时是“主查”),采取CE持有机动成本等赋予CE随意处理权的方式来保持开发项目的活力。可是从近年的CCC221到VI活动的发展来看,丰田已经脱离了这种分项目的计算体系,而将目标放在更趋向于源流管理的重要产品的开发层面。
(五)目标成本的测定(是差额还是绝对值)
这一点涉及成本中包含哪些费用、是本期产品和下期产品之间的差额还是新产品的绝对值等成本的归集问题。
前者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开发阶段到生产准备阶段,把成本计算的范围一贯只限于几项费用的情况(例如丰田公司限定于设计成本和加工费用);另一种是(如松下电器公司所实施的)根据开发的不同阶段追加费用的情况。就这一点可以从两种情况来考虑:一是把成本工程师式的思想放在首位;另一种是把零部件采购的观点放在首位。特别是后者,把特定的供应商的交易关系作为前提时,由于只考虑本期产品和下期产品的差额比较方便,因而企业间的关系能够反映计算体系的模式,可是也很容易导致渐进主义这一弊病的产生。
笔者在这里应用丰田的事例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进入2000年后,丰田受到竞争条件的变化和全球一体化的影响,把差额改为绝对值,开始重视CCC221和VI等处于上游阶段的产品开发项目乃至技术开发阶段的战略性产品为对象的成本企画活动(冈野,2003)。
(六)倒算(以市场为导向的计算)和目标成本设定的前提条件
成本企画也称逆算,顾名思义,它是以在市场上由顾客评定的价格作为其思想的出发点。但是,应当注意的是确定目标成本的前提条件并非仅此一点,除了把销售价格作为目标以外,还要以生产数量(营销策划部门)、设备投资和工时(生产技术部门)、在哪个工厂生产(生产管理部)等作为制定价格的前提条件,所有这些都是由成本企画相关的会议团体来协商决定的。另外,这种方法与不同产品项目的目标都是由各自的责任部门为主导进行设定的结构密切相关,并且以同目标各方管理的有机结合作为其前提。
通过以上探讨可以看出:发展至今的成本企画兼有日本式经营体系的特征。换言之,作为成本企画的前提之一的横向型管理体制是对分职能管理体制的扩展。为避免会计的不可视性,着眼于成本的决定层面,主要使用技术层面的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在现场/现物主义的构思中诞生出来的。另外,在各种不同形式的组织(间)学习的结构的前提之中一直存在着对于自主性的强调,而且,之所以着眼于成本的发生和决定的相关性是由于其内部隐含着
三、会计文化的多层性:新制度主义会计学
企业环境的变化导致了会计模式的变迁,同时,会计模式的变迁也影响了企业活动。若想描述会计和企业活动的这种双向性的关系的历史,不能把会计仅仅理解为记录和报告经济活动的“事实”的某种普通工具,而必须把会计理解为对寻求当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和社会现实的类型、向企业或个人所展示的选择项的方法、管理和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或过程的方法和统治他人或自身的方法等产生影响的一系列的“实践”(Hopwood&Miller,1994;Miller&O''''Leary,1994;Loft,1994;冈野等,2004)。
若想叙述这种“实践的历史”,就要吸收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各种各样的方法中得出的见解。需要强调的是,文化是创造个人或集团的东西,同时它又是一个群体共享的东西,因此,应当在考虑创造者、文化财产和享受它们的个人或集团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来追溯文化的发展,但是,如果脱离其之所以产生的社会形态是无法进行论述的(阿部等,2002)⑥。在这里,“创造”主体同“群体共享”主体的交流是至关紧要的。
另外,冈野(2003)认为,分别被“埋置”于⑦技术、采购、生产、会计、营销等组织的各种不同的会计职能使相互持不同认识的人们能够进行交流的“空间”和“场所”(arena)即为成本企画。
在成本企画的二分化中已论述过,虽然它属于技术领域,但是同产品(设计)技术和生产技术属不同的专业领域,在认识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而且在组织方面的利害关系上也是不一样的。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中,为了使其作为可以信赖的经营体系而得到广泛认同,不仅要求目标成本和目标利益等“计算体系”成为“共通语言”,还要明确其与包含人事评价在内的“经营体系”及“社会体系”的关系。在这一分析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就是“文化”。
在这种背景(context)下,会计被理解为计算实践的被制度化的“构建物”,而且被认为它不是反映经济现实的“镜子=技法”,而是构建现实的一种“技术”。另外,通过各自所持有的知识和对于场所的认识以及在社会上“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认识,成本被认为是由社会所构成,但是究竟如何构成还要视状况而定⑧。
对于冈野(2002,2003)提出的分职能管理、现场/现物主义、自主性的强调和源流管理等日本式经营体系的四个特征,需要记述通过把这些特征联系起来所构成的核心“技术”的过程,而对于这一过程的记述本身就成了“新的历史”⑨。
这样就可以看清这四种特征的状态即日本文化的原型或隐型(archetype)⑩(加藤等,2004)。换言之,正如砂土的堆积形成了地层一样,可以假设各种不同文化的堆积形成了多层性文化的地层。其中,不但包括个人或个别层面的多层性,而且还包括组织间或企业间甚至社会层面的多层性。总之,笔者想把多层性理解为包含多样性和(仅存在于一个要素内的)多义性在内的一种概念。
成本企画是新产品开发的可计算的“间”(calculablespace),包括时间和空间这两个“间”。时间是指成本的“决定”和“发生”这两个时间;而空间是指各自的“现场”(与责任制挂钩的类似于场所的空间)和(与责任脱钩的)产品项目这两个空间四、ABC的接受形态与成本企画和ABC的统合
在欧美,可以说ABC被列为相关性丧失时代(Johnson&Kaplan,1987)的管理会计的“救世主”。自约翰逊(H.T.Johnson)和卡普兰(R.S.Kaplan)两位教授批判管理会计信息“过于扭曲(toodistorted)、过于笼统(tooaggregated)、过于迟缓(toolate),所以不能成为经营的指南针”(Johnson&Kaplan,1987)以来,西方会计界对管理会计的领域进行了各种各样新的尝试,对于平衡记分卡(BSC,balancedscorecard)等管理会计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
诚然,库珀(R.Cooper)和卡普兰两位教授理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不容忽视,但是,约翰逊对于ABC在日本的普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一般认为,约翰逊对于ABC的见解所发生的变化{11}对于以ABC为中心的管理会计的本质的理解来说隐含着重要的含义。约翰逊同库珀和卡普兰进行共同研究的时期和发表“It''''stimetostopoversellingABC”这一论文的时期之间的差异受到关注。是什么使他改变了对于ABC的看法呢?他在1991发表的“RelevanceLost:AfterFiveYears”论文中,对于自身思想的变化作了如下描述:
“比起自己在五年前所描述并公开的理论,现在我更能鲜明地提出解决的办法。二战以后管理会计所引发的问题,原因并不在于管理会计信息的贫乏,而在于‘把管理会计应用于业务控制’。战后对美国企业的疾病起到了催化作用的正是‘为了控制业务而使用会计信息’这一做法本身,管理会计的内容并不是由于不能适应诸多新条件而变得陈腐的。”
约翰逊又进一步在1992年所出版的“RelevanceRegained:FromTop-DownControltoBottom-UpEmpowerment”一书中,以“相关性的丧失”的再现,对ABC进行了批判{12},并指出,“由于以作业为基准的成本管理方法不能创造流程路径,且不以顾客为导向,因此它是不可能得出为创造持续性流程改善的自下而上的思想的”。
可以把约翰逊主张的要点概括为使用以主计长为中心的管理会计的企业管理的局限性。更具体地说,被扭曲的间接费用的分配隐盖了成本的构成,用ABC计算出的成本只是改变了决策,并不能改变“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这一管理意图。
约翰逊在2000年出版的“Profitbeyondmeasures:ExtraordinaryresultsThroughAttentiontoWorkandPeople”一书中,把企业比作自然生命系统,提出应重视“过程指向管理”,而不是“结果指向管理”,主张应根据顾客的订货进行设计、生产,并根据订货进行评价。他还指出,从作为“结果指向管理”的方法的管理会计中脱离出来,重视以流程为导向,“按照手段来经营”的方法即为“顺序线”的路径和比率。很显然,他的这一思想是建立在对丰田公司和Scania公司进行彻底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的。
综上所述,约翰逊不但明确指出了ABC的局限性,而且指出了整个管理会计的局限性。那么,在参考约翰逊所提出的理论的基础上,应当如何理解ABC并如何将其应用于实践呢?
ABC的实质包括五点:1.“作业”消耗经营资源,而导致成本的发生;2.把焦点放在作业而不是部门(不对部门进行分配核算);3.从长期来看,所有的成本都是变动费用;4.最基本的是直接分配而不是分摊;5.以成本标的(归集成本的单位)的多样化为目标。
通过对成本企画的基本模型和ABC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ABC是消费模型,而成本企画虽然也采用消费模型,但是它不但采用发生成本而且采用决定成本和逆计算。因此,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2.ABC和成本企画均不按部门进行分配这一点是相同的,但是,成本企画集中于产品单位;3.虽然成本企画以生命周期成本为导向,但是并不把包含废弃成本在内的生命周期成本纳入计算体系;4.二者均极力回避分摊,而采用直接分配的形式;5.成本企画将成本标的限定于产品之上。
另外,从活动和成本的关系来看,通过进一步发展ShankGovindarajan对成本动因所进行的两个分类,即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可以把成本企画的构思应用到ABC/ABM之中。换言之,虽然在执行性成本动因中划分为“决定层面”(input)和“发生层面”(input),但是鉴于两者均属资源投入(input)层面,所以从中找出与这些层面不同的价值层面(input和output的接合式的层面)的价值动因是非常重要的。
五、结论:今后中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本文明确了日本企业的成本企画的特征,分析了ABC的接受过程,同时探讨了NTTBA公司的ABC/ABM的案例。在下文中,通过对中、日、美的比较分析,引用质量和成本以及活动和成本之间的相关性的模式,进一步阐述笔者对应用ABC/ABM的可能性的几点见解。
首先,日美中在质量和成本的组合方法上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征。费根堡姆(A.V.Feigenbaum)把因质量管理而发生的费用称为“质量成本”,并把这一概念纳入统计性质量管理的框架之中,因此质量成本计算得到了很大发展。费根堡姆所提出的质量管理的特征是彻底实施由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制定的标准,同时允许总控制长(controller)参与,这种方法正迎合了美国企业的组织结构{13}。
与之相对,日本的质量管理是包含现场人员在内的全员参加型的“综合性质量管理”,并强调“将质量筑入工程”。另外,正如“将质量筑入设计”,通过把质量管理的流程从生产到生产准备进而到设计阶段,向上游方向转移,日本式质量管理进一步发展为质量功能展开/成本功能展开。在这一思想中,质量和成本的关系并不通过质量成本计算来掌握,而是重视成本工程,并且着眼于同产品成本有直接关系的成本项目的“成本企画”。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作出一个假设:在欧美如果不彻底地计算成本就不能管理,这是由于他们的根本管理思想是如果能够计算就能够进行管理。成本目标和个人的业绩评价一旦挂钩,管理的基础即告确立。
显而易见,日本与美国的管理思想截然不同。例如,成本企画中,业绩评价和管理会计的结果并不挂钩。换言之,同业绩评价之间有“间”,而且它是由于对可视性和不可视性的理解而形成的“间”。它的前提不是用数字去“看”现实,而是“要使之能够看到”,不追究个人责任,不实施严格的业绩管理。
那么,中国管理思想的现状究竟如何呢?在中国也存在类似于上海GM等欧美的合资企业引进质量成本计算的企业。在中国,由于混合型企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并存,并引进了公司治理等新的方法,使管理会计同组织、社会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复杂。在中国已经发表了很多有关邯钢成本否决的文章(Jun&Yu,2002;Linetal,2005)。所以诸如与成本企画的比较等有关中国管理会计{14}的课题堆积如山。这些课题迫切需要我们确立从会计文化的多层性形式出发进行进一步探讨的方法论和国际共同研究的框架。
【主要参考文献】
[1]阿部猛,西垣晴次.日本文化史指南.东京堂,2002.[2]安达信.ABC管理:理论和引进方法.Diamond社,1997.
[3]上野直树.工作中的学习:状况论式的方法论.东京大学东京出版会,1999.
[4]大岛正克.试探讨中国管理会计的实践:以形成中国式的特征的基本要素为中心.亚细亚大学经营论集(第37卷第1/2号),2002.
[5]冈野浩.日本式管理会计的展开:从历史性观点看“成本企画”.(初版)(第二版)中央经济社,1995,2002.
[6]冈野浩.全球化战略会计:产品开发的成本管理的国际比较.有斐阁,2003.
[7]冈野浩.日本式管理会计的变容:用社会性、制度性的方法探讨成本企画.会计(第166卷第5号),2004.
[8]冈野浩.日本式管理会计史研究序说:社会史、文化史的方法.经营研究(大阪市立大学,第57卷第5/6号),2006.
[9]冈野浩,国部克彦,柴健次.构建社会、组织的会计·组织.会计(第166卷第1号),2004.
[10]加藤周一.日本文化的隐型形态(现代文库).岩波书店,2004.
[11]樱井通晴.企业环境的变化和管理会计.同文馆,1991.
[12]日本会计研究学会.有关ABC和ABM的理论及实践的研究.日本会计研究报告第58届全国大会,1999.
[13]吉川武男.固定费的管理.中央经济社,1996.
[14]冯巧根.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5]朴贞子.质量管理和管理会计——对战略性质量成本的再认识.大阪市立大学大学院经营学研究科博士论文,2006.
[16]Ansari,S.J.Bell,&H.Okano(2006)"TargetCosting:UnchartedResearchTerritory,"inChapman,C.M.Sheilds&A.G.Hopwood,Handbookof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2006Elsevior.
[17]Berger,P.L.&T.Luckmann(1966)TheSocialConstructionofReality:ATreatiseintheSociologyofKnowledge,London;PenguinBooks.
[18]Brimson,J.A.(1991)ActivityAccounting:AnActivity-BasedCostingApproach,NY:JohnWiley&Sons,Inc.
[19]Chapman,C.M.Shields,&A.G.Hopwood(2006)Handbookof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Vol.1,2),London:Elsevier.
[20]Clark,J.M.(1923)StudiesintheEconomicsofOverheadCosts,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21]Cokins,G.(2002)Activity-BaseCostManagementinGovernment,VA:ManagementConcepts.
[22]Gosselin,M.(2006)"AreviewofActivity-BasedCosting(ABC):Technique,Implementation,andConsequences,"inChapman,Shields&Hopwood(2006).
[23]Hopwood,A.G.&P.Miller(1994)AccountingasaSocial&Institutional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24]Johnson,H.T.(1991)"RelevanceLost:AfterFiveYears,"presentationtotheCorporateAssociatesoftheSchoolofBusinessAdministrationatPortlandStateUniversity,deliveredApril24,1991.
[25]Johnson,H.T.(1992a)"It''''stimetostopoversellingABC,"ManagementAccounting(US),Sept.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地图图书情报学研究结构
1引言
知识管理是目前学术界长兴不衰的研究领域,辐射了管理学、计算机信息科学、图书情报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学科。综观近年来国内外对知识管理的研究,涉及的内容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系统、管理实践、智力资本、组织行为和创新绩效9个领域,囊括了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方法论和应用三大宏观方面以及组织、人员、系统三大微观方面。
不同的学科对同一主题的研究,在视角、方法和目的上都会有所不同,例如管理学侧重知识管理中的战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信息科学关注智能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的内容;而图书情报学更倾向于对知识管理中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本文即是站在图书情报学的角度,通过数据分析,研究近5年来在该领域中对知识管理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及发展的趋势。
对知识管理的发展动向,国内外学者都做了大量探索,综述文献如邓湘琳的国内外知识管理的研究进展,卢金荣、郭东强的知识管理热点问题研究综述等;研究类文献如张勤、徐绪松采用共词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对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结构的探索,赵艳枝利用关键词的关联规则,对情报学界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的分析;张勤、马费成以共词分析为方法,对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结构进行了探讨,Murray从企业的未来创新变革的角度对知识管理的发展重点进行了阐述,Meams针对南非地区信息和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进行了趋势探索,Mohamed更多地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了知识管理的发展现状,而Andriessen则提出了一个可视化的方法,来对组织的知识管理进行绘图,揭示隐性知识,等等。
上述研究各具特色,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知识管理的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但是由于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源大多是国内文献,或者只是针对若干种国外期刊,不能全面反映国外知识管理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分析方法也不够完整,偏重于单纯的定性分析。本文从图书情报学的专业数据库(EBSCOLISTA)中提取2006年至今的有关知识管理的文献,采用词频统计和共词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数据分析,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基础上,绘制出知识管理的知识地图,并以此解读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知识管理研究的侧重点,总结出发展热点和研究趋势。
2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源于EBSCO数据库中的Ljbrarv,InformationScience&TechnologyAbstracts(LISTA)。该数据库收录了600多种期刊及书籍、研究报告和学报的索引,主题包括图书馆学、分类学、编写目录、书籍装订、在线信息检索及信息管理等内容,数据库中的文章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该数据库中收录的期刊内容全面、广阔,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本文选取LISTA中从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这段时间收录的知识管理相关文献,并下载了这些文献的摘要及关键词等信息。
在LISTA数据库中,以“KW=knowledgemanagementORsu=knowledgemanagement”为检索式,并限定时间为“2006年01月至2010年03月”,对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出检索结果1918篇,对这些以知识管理为关键词或主题词的文献进行关键词收集整理,得出以下结果,如表1所示:
1918篇文献中,共包含不同的关键词5333个,其中除去本位词knowledgemanagement,以及文献类型关键词Book,Nonfiction及Record,有效关键词为5329个,有效关键词出现的总次数为16413次,其中前100位关键词出现总次数为6699,占总数的40.82%,前30位出现的频率为25.97%。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前30位关键词的词频均大于60,且占据总词频数的25.97%。而前100位关键词也只占了40.82%,因此,本文的分析就以这30个关键词(见表2)为基础。
从表2中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在图书情报学领域,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也包括很多方面,如技术、服务、资源、企业管理、高校图书馆应用、信息素养等内容。那么,这些研究方向对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研究各有怎样的贡献率?它们是否有更进一步的内在联系呢?我们能否从这些文献中解读出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研究热点和研究结构?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借助社会统计软件SPSS,对以上获取的关键词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分析,以期构建出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发展知识地图。
3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知识管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及知识地图构建
知识地图起源于地理领域的地图,最早由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BCBrookes)提出,通过分析文献的逻辑内容,找到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能够引起人们创造和思考的知识点并将其联系在一起,构成知识地图,通过知识地图揭示知识的有机结构。知识地图是基于科学计量学引文分析理论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发展起来的、国际上新兴的可视化研究方法,目的是应用图示的方法揭示出学科领域的发展及演进趋势、研究课题的扩散与传播、作者或机构间的关系等。本文即采用知识地图法,首先对表2列出的前30位高频关键词进行两两的共词检验,即对高频关键词两两出现的频数进行统计,得出30*30的关键词共词矩阵,再将共词矩阵转化为相关矩阵,导入到SPSS中,通过关键词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来绘制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知识管理的知识地图。
3.1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通过尽可能少的因子来描述尽可能多的指标及指标之间的关系,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研究对象的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
对以上提取的30个关键词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如图l所示,有8个因子被提取,这8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解释贡献率为74.943%,即是说,将这30个关键词分为8类,就解释了国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管理研究的约75%的信息。而其中前5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9%,根据“所提取的因子应能概括总体信息的60%以上”,本文将这30个关键词分为5类。另一方面,与因子抽取相配套的因子个数碎石图(见图2),则直观显示因子分析的前5个因子类别是比较明晰的,前5个因子对整体走势起了决定性作用,是变化最明显的部分,这说明将知识管理研究划分为5~8类都是合理的。
3.2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依照“物以类聚”的原理,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研究个体的分类。其原理是同一类中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的个体差异却很大。本文采用聚类分析中最常用的系统聚类法对共词的相关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将这30个关键词按组间连接法,即将平均距离最小的两项合并为一类,最后绘制出30个关键词的共词龙骨图(见图3),初步反映关键词之间的聚类情况,然后参考前面因子分析的因子个数,将30个关键词聚合成5类。
该龙骨图直观显示了30个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度,其中越早被聚为一类的关键词之间的关联越紧密,而类的大小直接反映这个主题的集中程度和学者对它们的关注程度。一般来说,理论性强、研究方向指导性强以及较受重视的研究领域会形成较大的类。
3.3多维尺度分析
在确定了聚类的个数和基本范围后,接下来通过SPSS中的多维尺度分析,绘制出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多维尺度分析图,并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的结果,按照5因子要素,将30个关键词按照图3的聚类,最终绘制出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知识地图(见图4)。
图4中,横轴衡量了研究的应用性。越往右的主题与实践应用的联系越紧密;纵轴衡量了研究的理论性,越往下的主题理论性越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B类研究的实践应用性是最强的,D类研究的实践应用性相对较弱,A类研究的理论性最强,而C、E类研究的理论性比较低。
按照以上各种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根据30个高频关键词将图书情报学的知识管理研究结构分为知识管理的基本技术和理论、企业组织应用、共享与创新、知识服务组织与检索以及信息素养五大类,如表3(表内百分比为各类在五大类中所占的比重数)所示:
同时,根据同一类中关键词同时出现的次数,采用内部连接的平均值算法,得出这个主题的密度,根据该类与其他类的外部连接的总和平均值算法,得出该主题的中心度,并以中心度为横坐标,密度为纵坐标,取各个类中心度和密度的平均值为原点,绘制战略坐标图。其中密度反映的是字词聚合成主题的联系强度,也就是该主题的内部强度,它表示该类维持自己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一般来说,密度越高,说明分类中的各关键词联系越紧密,研究趋势趋向成熟;中心度反映的是一个主题和其他主题的相互影响程度,一个主题与其他主题联系的数目和强度越大,即类与类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这个主题在整个研究工作中就越趋于中心地位。根据密度和中心度的计算方法,本文绘制出国外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发展的战略坐标图(见图5)。
从战略坐标图可以看出,五大类呈两级化的分布状态。其中A、D在第一象限,即表示知识管理的基本技术和理论以及知识服务、组织与检索是知识管理研究的中心,发展较为成熟,是当前的研究重点;而其余三类B、C、E则不同程度地分布在第三象限,表示企业组织应用、共享与创新以及信息素养的研究相对处于非核心的状态,其发展还不够成熟,未具规模。
4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知识管理发展现状的解读
根据以上国外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研究的知识地图和相应的战略坐标图,结合近年来知识管理发展的现状。以下对该领域中知识管理的研究结构和特点进行简要解读。
4.1知识管理的基本技术和理论
分类A“知识管理的基本技术和理论”是五大类中最大的一类,所占比重高达45%,包含了9个知识点。这是知识管理传统的研究方向,涉及的研究内容范围较广。涵盖了资源、技术、服务、管理、专家等各方面,是对总体构架和理论基础的研究。A类研究在图书馆情报学研究中最受重视,位于战略坐标图的第一象限。该类的密度和中心度最高。说明A类研究的核心度和成熟度在所有类别中都是最高的。从知识地图中可以看出。A类研究的理论性最强,而实践应用性中等。
4.2企业组织应用
分类B“企业组织应用”在五大类中所占比例为14%,包含了6个知识点。这是管理学非常重视的研究方向,在图书情报领域也是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该类位于战略坐标图的第三象限,核心度和成熟度要低于A和D类,但高于C和E类。从知识地图中可以看出,B类研究的理论性中等,而实践应用性是最强的。
4.3共享与创新
分类C“共享与创新”在总类中占8%,包含了4个知识点。这也是一个研究的重点,位于战略发展图的第三象限。因为该类的主题相对较窄,虽然目前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受主题范围的影响,其核心度相对较小,成熟度也不高。知识地图显示c类研究的理论性比较低,应用性较强。
4.4知识服务、组织与检索
分类D“知识服务、组织与检索”是5大类中的第2大类,所占比重高达28%,包含了6个知识点。随着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日益膨胀、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信息服务逐渐难以满足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知识创新的需求。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知识服务及涉及到的知识整合、组织、处理、检索、存储等已成为图书馆服务研究的热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类中的关键阋“UnitedState”直观地说明了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美国是研究知识服务、组织和检索的翘楚。该类位于战略坐标图的第一象限,其核心度和成熟度仅次于A类。从知识地图中可以看出,D类研究的理论性中等,而实践应用性则相对较弱。
4.5信息素养
E类“信息素养”是最后一个被聚入的类,其研究比重占五大类的5%,包含了3个知识点,位于战略发展图的第三象限。虽然这一类的核心度和成熟度相对其他4类而言比较低,但是近年来图书情报学对信息素养的关注已经越来越多,而信息素养也逐渐地被视为一个单独的研究主题出现在各种国际会议中,并且在各大高校中,也被认为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信息素养指的是人们为了满足各种信息需求,发现知识和利用知识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这都涉及到了知识的管理和应用。所以将知识管理相关的服务、方法融入到信息素养的规划和实施中,是近年来发展的一个趋势。知识地图显示E类研究的理论性比较低,应用性中等。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以上五大类别,图书情报学领域对知识管理的研究还包括许多其他内容,如数字图书馆、数据库管理、互联网、组织行为、组织结构、知识转移、竞争情报、社会网络、搜索引擎、本体等内容。这些研究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因此,五大类只是涵盖了图书情报领域对知识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而不是全部。有些新兴的研究因为发表的成果还不够多,尚不能体现在知识地图中。有的类别下包含了很多小类,对于具体的研究方向而言,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细分研究。此外,有些类目名称虽然不同,但内容可能是一致的,这在分类和研究中也应注意。如智力资本和知识工人,本质上都是对知识人员的描述,但是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类别。这是因为人员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角色背景是不一样的,在企业管理中,知识人员承担着智囊团的角色,而在知识管理的系统分析中,知识人员大多是指服务的提供者。
以上5类研究结构,与Ponzi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及Subramani等人通过作者共被引分析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结合两者的研究,他们将知识管理的研究结构大体分为:①从公司战略的高度认识知识管理;②“学习”的相关研究;③组织信息处理和IT支持;④知识管理的实践。本文的各类结构基本可以在他们的结构中找到对应点,如针对企业公司的知识管理应用、信息处理及各种信息技术、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情景学习和信息素养等。不同的是,Subramani在文中提出的“知识哲学”在本文中没有反映出来,这应归结为研究方法的不同造成的差异。在国内研究中,张勤等人对知识管理研究结构采用更细致的标准,划分出基本信息管理系统、人力管理、组织行为理论与创新绩效几大类,这些也都与本文的研究结果相互印证。
5结论
综合以上对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
·总体上看,国外知识管理的研究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发展,但实质上,无论是组织应用,还是知识的检索与服务,各个类别下仍可概括为信息技术与组织管理应用两大维度。
·国外知识管理的三大系统——信息科学系统、管理科学系统、社会学系统,相互交织与作用,形成了知识管理领域内容纷繁多样的研究主题,从而构成了以“技术一管理一人”为主脉络的庞大研究体系:国外知识管理从信息技术与组织管理二元范式并存发展至今,逐步融入“人”作为参与信息和知识流程的各种角色,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正逐步成熟,促进知识管理学科的更全面深入的发展。
·除了传统的研究方向如基本理论技术和企业应用的研究外,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信息素养和共享与创新中的应用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尤其是技术创新和创新绩效管理,这些都是近年来知识管理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虽然在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国外仍有一些差距,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研究力量的增强,国内的研究也对世界知识管理的科研成果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勤,徐绪松,共词分析法与可视化技术的结合:揭示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结构,管理工程学报,2008(4):30-35
[2]邓湘琳,国内外知识管理的研究进展,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29(1):59-61
[3]卢金荣,郭东强,知识管理热点问题研究综述,科技管理研究,2008(1):190-192
[4]赵艳枝,情报学界对“知识管理”研究现状分析——利用关键词的关联规则挖掘,图书情报工作,2008,52(7):102-105
[5]张勤,马费成,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结构探讨——以共词分析为方法,情报学报,2008,27(1):93-101
[6]MurrayAJ.Workplaceinnovation:Theenterprisenfthefuture:Tippingpointsonthehorizon.TheJournalnfInformation&Knowl-edgeManagementSystems,2008,38(2):155-162
[7]MearnsMA.Trendsinthetheoreticalandresearchmethodologicalapproachesappliedindoctoralstudiesininformationandknowledgemanvgemenl:AnexplorationoftenyearsofresearchinSouthAfri-ca.SAJIM:SoulhAfricanJournalofInformationManagement,2008,10(4):7-23
[8]MohamedM.Knowledgemanagementteehnalogles:The"continuumi-zafion"nfknowledgemanagementtechnology,.TheJournaloflnforma-Lion&KnowledgeManagementSystems,2008,38(2):167-173
[9]AodriessenD,KliphuisE,MckenzieJ,etat.Picturesofknowl-edgemanagement,developingamethodforanalysingknowledgemetaphorsinvisuals.
ElectronicJournalofKnowledgeManage-ment,2009,7(4):405-414
[10]陈强,廖开际,奚建清,知识地图研究现状与展望,情报杂志,2006(5):43-46
[11]姜春林,李江波,杜维滨,基于CSSCl的我国管理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2):55-58
[12]钱峰,基于SPSS知识地图的国内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分析,情报科学,2008,26(6):924-928
[13]魏晓俊,基于科技文献中词语的科技发展监测方法研究,情报杂志。2007(3):34-39
[14]岳洪江,思峰,国外管理学博士论文研究主题的町视化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3):91-94
[15]陈维维,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电化教育研究,2002(11):7-9
[16]PonziLJ.Theintellectualstructureandinterdisciplinarybreadnfknowledgemanagement:Abibliometrestudyofitsearlystageofdevelopment.Scientometrics,2002,55(2):259-272
[17]SubramamniNerur.Examiningtheinlellectualstructurenfknowledgemanagement,1990-2002——Anauthorcocitationanalysis//MI-SRCWorkingPapers.Minneapolis,MN:ManagementlnfommtioaSystemsResearchCenter,CarlsonSchoolofManagement,Ilniversi-tyofMinnesota,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