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28: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文化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字图书馆在上世纪九十年末在我国就开始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当前在网络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标准化体系、数字资源和数字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不仅建成了现代化的信息基础设施,而且互联网带宽也不断增加,虚拟专用网络形成,具有安全可靠的硬件支撑环境,数据存储能力不断增加,系统与软件不断升级,数字资源库也开始提供服务,服务渠道不断拓展,服务范围覆盖面积不断扩大,实现了三网环境的全面覆盖,而且各种服务终端也都涵盖进来,面各多类型的用户群体提供服务,初步建设成了覆盖全国区域性和行业性的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体系。
二、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新机遇
目前我国对文化建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信息技术也得以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图书馆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迎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 我国开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以来,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度就不断增升,这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报告又再次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仅需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完善,而且还要加快推动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在这种新形势下,数字图书馆建设得到了国家、政府和经费的支持,而且在文化和科学融合的新形势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引入了更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更好的加快了其推广的速度。
(二)随着网联网的普及,互联网所覆盖的人群和地址越来越广泛,当前我国网民的数量不断增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网民数量也不断增加,而且大龄网民数量和学历低网民数量呈增加的态势。人们更热衷于手机上网,这样就使网络覆盖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产生了新的服务人群和新的需求,这也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数字图书馆的科学规划与发展
我们处所信息环境的不断变化给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科学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进行规划,通过技术升级、资源结构和服务模式的完善和创新来加快推动技术、资源和服务的协调发展,确保数字图书馆在技术、资源和服务三个要素快速发展作用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数字图书馆发展规划,需要确保所规划的方案要能够更好的满足数字图书馆用户所需求的服务,同时还要确保方案实施和执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技术支撑条件。另外数字图书馆发展规划方案还需要在寻求技术、资源和服务三个要素之间的平衡。假设以三个圈来代表各要素,即技术圈、资源圈和服务圈。这样通过对这三个圈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就可以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准确把握。优势建设三个圈重叠的部分,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服务圈与资源重叠区域、服务圈与技术圈重叠区域是否建设进行取舍,技术圈与资源图单独重叠区域没有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应该放弃建设。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技术圈、服务圈和资源圈也会发生动态变化,所以需要推动三个圈向相互重合的方向发展,而且还要使唤得三个圈重叠的区域能够最大化,这是数字图书馆规划的最终目标。
(一)发展专有技术,推动技术圈升级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首先是通用技术的支持,如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安全、大规模存储等建设数字图书馆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所依赖的技术。其次是专业技术的支持,如知识组织、关联数据、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等贯穿数字资源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相关技术。最终要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图书馆用户需求,研究发展数字图书馆的专有技术,为用户在知识发现、信息获取与利用等过程中提供高效便捷的工具。
(二)分层规划,促进资源圈调整
参照技术、资源、服务三圈结构图,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规划可按照“基础”、“紧缺”、“投入”三个层次进行。基础层的资源,顾名思义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必不可少的资源,资源获取有保证,技术有支撑,服务有需求,需要重点保障。紧缺层的资源,是需想办法解决获取渠道的资源,是拓展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有效途径,技术成熟,需求旺盛,应制定计划下力气发展。投入层的资源,是为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提前储备的前瞻性资源,需要敏锐的发展眼光,可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建设与研究。
(三)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加快服务圈扩展
用户需求是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基本依据,用户需求分析是进行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模式刨新所需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建设一方面要满足最广泛用户的基本信息需求,另一方面更要深度开发,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品化的服务。服务圈的扩展可通过深层发掘用户需求和主动引导用户需求两个途径实现。
然而,这些“宠儿”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的苦恼:优惠条件趋同、政策优势减弱、发展空间受限、国家土地调控政策趋严、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等诸多制约发展的因素。
从“开荒”到“插秧”
纵观我国各级开发区的发展,成功者大多属于“拓荒型”,先圈出一片土地,打出一个概念,给出一定优惠政策,迅速集结同类产业,出现产业集群效应,产生经济效益。原来圈的土地用完了,又开始新一轮的扩展,如此循环……
然而这种外延扩张的发展方式,越来越受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的制约。从国务院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对开发区重新划定四至范围和规定工业用地必须招标、拍卖等政策可以看出,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如何在国家紧缩土地的政策环境下,发展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日前,海淀园管委会企业发展处、规划建设办公室、海淀区投资促进办公室共同对海淀建成区内的有关产业聚集区完成了调研报告,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思路。
作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从1988年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开始,海淀园已历经了近20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园区的创新创业环境越来越好,园区活力十足。2006年12月底,海淀园边界范围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核认定,新划定的海淀园规划范围由原来的100平方公里增加到133.06平方公里,由城市建成区112.24平方公里、山后保留的专业园区16.72平方公里和山后小城镇工业用地4.1平方公里三部分组成。
由于园区的主体在建成区内,随着建成区内承担的城市功能日益繁杂,多方面空间需求极大地压缩了产业发展空间;海淀新区内的专业园区建设刚刚启程,配套设施建设需要一段时期,更何况多数中小企业愿意在建成区内创业。
一方面是更多中小企业愿意到海淀园来发展,一方面是发展空间受限制。海淀园的领导敏锐地觉察到这一问题。
是否可以把建成区内存量的土地资源重新规划,通过政策引导,用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像“插秧”一样,在错综复杂的建成区内,寻找适合产业发展的空间,通过政策引导,慢慢将周围其它产业同化或挤走,最终实现集群效应。
“大手笔”过后,海淀科技园区开始了“修身养性”。
剥离隐于市的“西区”
日前,海淀园管委会企业发展处、规划建设办公室、海淀区投资促进办公室,共同对海淀建成区内的有关产业聚集区进行了调研,寻找未来海淀园的发力点。
建成区内一般没有增量土地可以开发利用,只有依靠人的思维劳动自主创新,用面积有限的硬件空间创造出大量高附加值的思维产品。
创意产业无疑是海淀的首选,因为在海淀建成区内除影视制作、新闻出版、建筑设计等传统创意产业外,园区还有包括企业总部的管理中心、研发中心、设计中心、营销中心;各种软件的开发中心、外包中心;各种科研机构,中介服务中心等与人的思维头脑有关的产业,很容易产生产业聚集。
在《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中我们看到,海淀将以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字动漫游戏、新闻媒体出版、数字影音、软件与信息服务四大先导产业为龙头,加快形成基于数字技术的文化创意产业群,通过数字技术的渗透,促进传统领域的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转型和提升。
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海淀园管委会发现,在园区建成区内目前已形成: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中关村航空科技园、创意北京产业基地、曙光产业区、罗豪创意产业基地五大产业聚集区,规划占地面积达171公顷,规划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主要涉及数字电视、航空工业、文化艺术会展、多媒体等多种产业。
园区实际的产业聚集情况与产业规划十分吻合。
创意产业形成五个聚集区
规划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的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依托牡丹品牌与牡丹集团30多年的彩色电视机生产、研发经验,聚集了一大批数字电视及相关产业领域产品研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和质量监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北京地区数字高清彩电地面广播实验工程成员单位。其产业定位明确,将推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卫星广播、移动多媒体广播、有线电视及IPTV等数字电视技术及标准的研发及产业化;建立标准创制、共性技术研发及测试验证平台;提供企业孵化、人才培训、成果展示与等综合服务。
刚刚纳入海淀园政策区的曙光产业区,已经有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等40家企业入驻,逐步形成了以电子多媒体、网络通讯、金融服务、生物医药等产业为主导,发展数字音视频、下一代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讯等产业的聚集区。
一流的科技需要一流的文化来匹配,但目前,中关村地区缺乏高层次的艺术、文化、休闲集聚地,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杏石口路的创意北京产业基地看准了这一点,力争将基地建设成为一流的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全球化的文化展示、交流、传播平台。基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44.32公顷,建成后,将与马奈草地、金源mall共同创造整合优势,在京西形成一个互补性的大型园区。
798工厂是对老工业厂房创意生机的范例,这种可能同样在海淀存在。
位于海淀区八里庄五孔桥的罗豪斯创意产业基地,拥有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不同风格、不同面积、不同高度的老旧工业厂房。宽大、厚重、带有工业文明气息的建筑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充满历史记忆和文化想象的空间。该基地将LOHAS的生活理念、生态文化理念运用于区域规划,将以创意总部、创意广场、创意景观长廊三大核心区为总体布局,分三期规划实施,目标是成为具有海淀特色的动漫游戏产业聚集地,成为北京市最著名的国际化文化生态创意孵化基地。
1.国家政策优势2013年底《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颁布,规划指出: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遵从“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按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这表明,我国已将“新型城镇化”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积极推动城市公共服务,逐步形成大中小型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也迫切需要谋求新的转型发展。与此同时,《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以城乡基层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强对公共图书馆布局的统筹规划,按照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建设原则,在“十一五”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基层图书馆全覆盖,形成比较完备的国家、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六级公共图书馆设施网络的要求也体现了国家对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2.城镇化发展为公共图书馆带来资金支持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的实施,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十二五”时期,国家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充足的资金支持,办馆条件明显改善。2012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达1058.4万平方米,是1979年的12.2倍,而且此面积还在继续增加,同时,一些地区积极探索通过建立乡镇社区分馆、流动图书馆和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形式,逐步形成了固定设施与流动设施相互结合的图书馆设施网络。
3.群众的文化需要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预计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可能达到60%,这就意味着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起根本性作用的因素就是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城镇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文化建设在城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作为城市记忆与文明的承载工具,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彰显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培养城市精神,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推动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越高,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就越强烈,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就越高。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乡村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会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城镇化的发展必将有力地促进人们对文献的新需求,极大地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和社会效益,使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成为必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区服务设施的发展,属于中小型图书馆的社区图书馆成为了城镇化的必然产物,也满足了越来越多的市民的文化需要,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也对消除城镇图书馆资源使用不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4.中小型图书馆建设的平台优势中小型图书馆的建设除了有政策支持以外,文献资源日益丰富、公共服务日趋完善、信息化引入图书馆管理等等都为其发展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首先,文献资源丰富,截止2012年,公共图书馆文献总藏7.89亿册件,数字资源总量超过880TB,初步形成了包括纸质文献、数字资源、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缩微文献等各类型资源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其次,公共服务日趋完善,公共图书馆不断创新服务形式,通过举办各种形式、各类主题的讲座、展览,推广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的,实施流动服务、自助服务、拓展服务的服务模式,帮助扩展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最后,信息化的引入推动了社会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国约80%的中小型图书馆都实现了自动化管理,计算机设备的引入,方便了人们从海量信息中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而且信息化的引入为图书馆资源共享带来便利,数字化图书馆的推广已经覆盖全国,提升了各级图书馆的数字服务能力,也促进了图书馆和全社会文献典籍的收藏、保护和利用。总之,城镇化为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了需求和内在动力。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推进城镇化战略中的作用,有助于在城镇化建设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中小型图书馆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建设对策
一方面,城镇化为中小型图书馆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另一方面,中小型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也体现了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发展[3]。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必然要消除城乡区域图书馆资源使用不均衡的现象,因而,中小型图书馆的建设对男足人民群众的文化追求,均衡城镇区域间图书馆资源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小型图书馆的建设也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由速度扩张到质量提升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
1.重视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在过去的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造成一些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配置与城镇化发展的水平不匹配的现象。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发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各地应将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城镇政府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努力建设好街道、社区、乡镇图书馆等中小型图书馆,实现公共图书馆网络的全面覆盖与普及,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城镇科学发展的理念。
2.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进程日益加快,公共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等的建设推广,形成了公共数字文化设施网络。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借助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全媒体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中小型图书馆的发展有很大空间。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日益向基层扩展,各地公共图书馆建立起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和乡镇基层服务点,全国“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发展迅速。“数字文化社区”是以数字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应用。它利用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整合利用公共图书馆、艺术院团、文化共享工程等多渠道的文化信息资源,建立起融资讯查询、艺术欣赏、文化传播、交流互动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数字新平台。以“数字文化社区”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符合时展的特点,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加快基层中小型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全面布局公共文化事业,加强各级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统筹规划。根据城镇人口分布情况和图书馆服务半径,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网点的合理布局,以城乡基层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强对公共图书馆布局的统筹规划。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在基层,要下大力气抓好基层图书馆的建设。积极整合乡镇社区分馆、流动图书馆、自助图书馆等各类中小型图书馆的资源,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对城镇居民的全面覆盖,让百姓可以随时随地走进图书馆、使用图书馆,让图书馆真正成为百姓身边不可或缺的公共文化场所。
4.创新服务手段,优化服务模式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动服务创新,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服务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延伸服务,向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资源和服务,全面提升中小型图书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率,增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首先,不断提升中小型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内容与质量,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惠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其次,在实现均等普惠的公共服务基础上,加强面向农村基层、特殊人群的文化服务。再次,建立各级图书馆的分层服务机制,在全国形成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大力开展讲座、展览、培训、读书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后,将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作为提高服务质量的核心,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开展盲人图书馆、少儿图书馆、主题图书馆等专业图书馆建设。
[关键词] 新兴文化业态 概念 分类
美国“次货危机”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动荡,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为挽回欲静不止的经济颓势,各国政府纷纷把刺激国内消费、恢复经济的注意力投向文化产业。我国政府继应对金融危机十大振兴规划出台之后,出台了第十一个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其中第七条规定:“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其实,早在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就提出了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兴文化业态”,以此“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但时至今日,有关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的理论研究仍呈零星状态,许多人对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的核心概念及其分类状况也知之甚少。
一、“新兴文化业态”的出台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以其独特魅力和经营成长性,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尤其是美国的文化产业,其总体实力和竞争优势至今无人能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和韩国先后提出“文化立国”战略,对文化产业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全面提升其国际文化竞争力。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电影业和传媒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韩国的网络游戏业、法德的出版业、英国的音乐产业等等,以其绝对优势风迷世界,成为当前国际文化产业的标志性品牌。近几年,这些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财力,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通过相关产业优势集聚,衍生出许多新兴文化业态,这些新兴文化业态和原本业已发达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工具,并且使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和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
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较晚,但凭借互联网、高新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全球流通背景,已经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进入新世纪,以高速宽带和移动网络等信息技术为依托,网络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一个较快的增长点。伴随高新技术、生产手段、经营模式、盈利水平,以及文化产品种类上的不断拓展和不断创新,涌现出许多新兴文化产业行业,并不断衍生出新兴文化产品,这种文化产业实践发展过程中的新动向,自2005年起就引起了政策层和部分专家学者的关注。
2005年1月26日,利向昱在《中华新闻报》撰文“科技助力新兴文化产业”,介绍了新技术条件下催生的几种新兴文化产业类型,这是新闻界关注新兴文化业态的开始。同年,常伟在《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发表“新兴文化产业亮点常击”,从经营方式转变的角度介绍了几种新兴文化行业。2006年5月,祁述裕和韩骏伟在《与现实》发表“新兴文化产业的地位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这篇文章立足于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支持而出现的新兴文化行业,如电脑特技、电脑动画、电脑游戏、移动媒体、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并对新兴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初步预测。提出中心城市应把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作为重点,着重做好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文化创造、完善产业链、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等方面的工作。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开发文化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服务、移动文化信息服务、网上文化交易、数字互动体验服务、数字远程教育及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毫无疑问,这是政策层要求运用高科技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思想的初步表达。
2007年4月,赵志立在《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文化产业发展要重视新兴文化业态”,作者把四川近几年发展势头较好的数字内容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产业和数字版权产业等新兴文化产业称之为新兴文化业态,这是对新兴文化产业进行分析和分类的初步尝试,也是学术界在标题中使用“新兴文化业态”的开始。这篇文章意义重大,标志着“新兴文化业态”研究的正式启程。但是,直到2007年10月,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时,这个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出现的新课题,才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二、什么是“新兴文化业态”
范玉刚首先在《望新闻周刊》撰文“业态创新兴文化竞争力”。他认为:“新兴文化业态的培育和创新,主要依托科技创新,特别是先进适用性技术的普及。当前数字化技术创造了很多切合时代特征的新兴文化业态,主要显现为一系列颇具竞争力的网络文化产品。”他把新兴文化业态的范畴定格为网络文化产品。
2008年5月,“2008文化财富沙龙” 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和学者对新兴文化业态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在概念的界定上,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认为新兴文化业态是文化内容、科技和资本结合的产物,关键是内容。内容的价值在于其原创性、差异性以及不可替代性。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胡惠林也认为新兴文化业态是文化财富的重要内容,文化财富本质是文化内容的创新和内容的衍生力。信息高速公路提供的是跑道,而没有内容就没有新兴文化产业可言。
关于如何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中南大学教授柏定国提出,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应首先从新载体和新商业模式入手。新业态是先进技术糅合了传统的文化艺术因子,当今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建立在高新技术的载体平台上。新商业模式应注意企业和消费者的互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魏鹏举则认为,对文化新业态应当有新兴管理模式和体制。他认为新业态如何与传统文化业态形成一种优势互补而并非替代是一个更应关注的问题。
关于新兴文化产业的具体内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向民强调:“文化产业新业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新媒体和新行业的出现;二是新兴数字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行业进行改造;三是文化产业化过程中,传统产业加入文化内容后产生的新盈利模式,这三个层面的集中,形成了文化产业新业态的核心内容。”应该说,这次论坛是中国学术界集中讨论新兴文化业态的问题的开始,为我们准确理解和界定这一概念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借鉴。
笔者认为,对新兴文化业态的理解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新兴文化业态显然脱胎于传统的文化产业,明确区分新兴文化业态和传统文化产业的具体范畴是我们界定概念的第一步。总体上来看,新兴文化业态主要是指凭借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支持而衍生出来的、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有关的文化业态。其核心技术应该是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也就是说,新兴文化业态首先是一种新技术条件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第二,正如专家所说,新兴文化业态是文化内容、科技和资本结合的产物,显然,新兴文化业态所表现的内容应与狭义的文化密切关联。主要是指文化产品生产商利用各种数字化的软件和硬件以及数字化终端,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进行整合,并在互联网上直接创作、编辑、生产制作及传递,向消费者提供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各种内容产品。第三,从载体形态而言,新兴文化业态主要指向宽带互联网络新媒体和移动新媒体两大类。主要载体形式表现为电脑、手机和其他移动存储等终端平台。这种新技术驱动下的新媒体,采用新技术实现内容和传播价值模式的调整或创新,满足受众的各种新需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兴文化业态主要是指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推动下不断衍生的新兴文化行业。推动新兴文化业态出现的最主要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反映在生产制作方式、媒介平台的不断更新上,这使得文化产品获得便利性与覆盖程度大大提高;二是人类的不断创意,创意是文化产业的原动力,它能够创造出无尽的文化原材料,从而不断创造文化新业态。
三、新兴文化业态的初步分类
由于新兴文化业态是近几年产生并且依然层出不穷的新兴文化产业,所以对它们进行分类只能是一种努力和尝试。因为任何新兴文化产品从设计到制作,从媒介平台到终端受众,都糅合了不同的技术因素和传统产业的因子,并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无论用哪一种分类方法都无法涵盖所有,而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又将会导致同一个文化类别的多种身份,甚至同一个文化产品,在设计制作时属于一种文化产品,而通过媒介平台传播到终端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文化产品,新兴文化业态的递生性、创造性、交互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分类的难度。
下面,我们以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为线索,建立新兴文化业态评断模型,并以其中引起产业形态变化的要素的不同,或者新产生行业、行业转型所依赖的基础要素不同进行细化分类。
这个评断模型要说明的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现实状况下,文化产品的生产在各个生产环节被分割,形成许多既相互支撑又各自独立的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构成了影响某一行业特征和状态的基本性要素。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其中一个或者几个要素被改变,而形成了与原有行业状态既有客观形态上的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新兴行业形态,比如楼宇电视,它们在传播方式与服务方式上仍然保持了广播+广告的赢利模式,但在本质上却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形态;还有一些则是新旧技术融合后产生的前所未有的新行业形态,比如网络电视、手机游戏等。如前所述,新兴文化业态与传统文化业态区分开来的核心要素是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那么,新兴文化业态从范畴上应该界定为网络数字化文化产业。由于生产环节或技术手段不同,其文化产品呈现出不同的业态,且形成多个不同的产业族群。大体而言,网络数字化文化产业可以细分为新媒体产业和多媒体数字内容产业。新媒体产业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户外数字媒体、IPTV、数字电视等多个领域;多媒体数字内容产业则包括数字娱乐产业、数字出版产业、数字教育产业、数字艺术产业、数字广告产业等各种文化行业,其中每个产业又可细分出多个产业市场,如数字艺术产业,可再次细分为数字艺术制作、数字艺术拍卖、数字艺术交易等各种行业;如下表所示:
显然,“新兴文化业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即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新型业态。从文化产业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原来一些“新”的文化行业逐渐成熟并被归之于同“旧”产业阵营,而随着传播技术、传播介质和传播内容形态的不断更新,更“新”的文化业态依然层出不穷。例如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多年前作为一个新兴文化行业曾被归类于文化产业,但现在,它们作为基础性工具和功能性技术不断衍生出的文化行业和文化产业,才被人们称之为“新”的文化业态。
总之,新兴文化业态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都需要随着产业实践的不断丰富而逐步展开并不断建立和完善起来,对它深入研究并做出科学而准确的结论尚需时日,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期正果。
参考文献:
[1]利向昱:科技助力新兴文化产业[J] .中华新闻报,2005-01-26
[2]李舫:我国将积极扶持新兴文化产业[J] .人民日报,2005-11-02
[3]常伟:新兴文化产业亮点点击[J]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5(12)
[4]祁述裕、韩骏伟:新兴文化产业的地位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J] .与现实,2006(5)
[5]陈芋润、祁述裕:浅议新兴文化产业的未来趋势[J] .陇南报,2007-04-09
[6]赵志立:文化产业发展要重视新兴文化业态[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7]范玉刚:业态创新兴文化竞争力[J] .望新闻周刊,2008(4)
关键词:数字出版;数字转型;成本优势;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193-02
一、数字出版在中国的发展
数字出版是指“用数字化(二进制)的技术手段从事的出版活动”。目前数字出版的主要表现形态为网站、电子书(E-BOOK)、图书搜索、数据库出版、移动出版等。数字出版的发展借助于计算机、互联网、数字化三大技术,其产品信息海量,文化多元,互联互通,传输快捷,作用越来越强大,已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新传媒的战略重点,代表着出版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数字出版出现的时间虽然还不长,但其发展速度很快,增长明显。2006年,中国才开始对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进行统计,当年是200亿元;2007年数字出版业的产值增长为360亿元,同期增长了80%;2008年数字出版业的产值是530亿元,同期增长了47.2%;2009年数字出版业的产值增长到795亿元,同期增长了50%,并首次超过了传统出版业的产值。
数字出版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并非是偶然的,而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数字出版业的消费环境日益改善。在网络阅读市场培育方面,大众的阅读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纸质媒体及光存储媒体,新兴的数字媒体,比如新闻网站、电子图书、数字杂志、在线音乐、网络游戏,还有以手机为载体的手机报纸、手机小说、手机音乐等新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载体,发展迅猛,这为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环境。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网民总数超过3.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20%。全国手机用户达到6.7亿,其中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达到1.76亿。消费者阅读习惯的转变和数字阅读人口的快速增长给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商机,从市场容量方面,为数字出版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数字出版业的政府规划力度强大。中国先后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及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均将发展数字网络出版产业作为国家文化建设、出版传媒产业发展、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战略。新闻出版总署近年来实施的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平台、中华字库、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等重点工程,也成为数字出版业的重要推动力量。以部市合作方式建立的上海张江、重庆北部新区、杭州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对于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优势,推动数字出版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可以看到,政府对数字出版业作出明确规划,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从发展思路、发展政策、空间设施、资金融通、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有力促进了数字出版业的发展。
3.数字出版业本身具有很强的成本优势。(1)制作成本低。数字出版产品具有较强的技术依赖性,信息易压缩、加密以及多种媒体形式的嵌入、整合。数字出版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在,省却了印刷、装订等工序,因此与此工序相关的纸张、油墨装订等可变成本及印刷设备、装订设备等固定成本便不存在了省却了很大一部分成本。采用数字出版到底可使 一本书的制作成本降低多少,中国尚无很明确的数据,但据美国一早期网络出版商 Futurebook 声称,数字出版可使制作成本在保持给作者的版税不变的情况下降低 75%,这说明成本的降低幅度是非常大的。(2)发行成本低。通过互联网以数字信息形式进行传输,面对最终用户,以直接阅读或下载等形式完成流通过程。对于传统出版而言,制作只是整个出版链条的起点,制成品到达读者必须借助便利的发行渠道。发行成本自然成为传统出版业成本结构中的一部分,并且在发行过程中,出版社一般还需付给零售商一定的折扣。而对数字出版而言,出版商与发行商间的界线变得模糊了,出版商可以选择直接销售,发行成本大大降低。借助互联网络,发行成本非常低,只要建立自己的站点,就可进行发行。(3)库存成本及损耗低。传统出版物生产与消费的脱节导致库存,而数字出版物的计量单位则为下载次数,一份数字出版物在“量”上的增加是随着读者消费行为的实施而同步实施的,其结果是零库存,消除了传统出版常存在的库存成本。产品存在于数据库中,便于管理,成本非常低。
二、数字出版业快速发展下出版社的对策分析
目前,中国数字出版产业主体层次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信息技术公司。它们以技术服务为切入点,逐步发展为数字出版综合服务运营商,是中国目前数字出版的主要力量之一。第二,书报刊和音像电子出版机构。它们以出版数字化为先导,从改造传统出版业务入手逐步推进数字网络出版,主要开拓电子书、多媒体出版、电子报、电子杂志等领域。第三,内部报刊资料出版物。内部报刊资料出版物的数字化、网络化,已逐渐成长为一支重要的数字出版力量。第四,通信、动漫、网游和多媒体开发运营企业。第五,各级各类学术、文化和科技部门已建和在建的内容数据库。第六,各类专业、门户和综合网站。传统出版社相较于数字出版领域的其他主体,总体上来说,无论是总产值,还是市场占有率,或者是创新能力,都暂处于后列。 面对数字出版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增强对数字出版的认识,抓住机遇,对传统出版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1.更新出版理念,提高对数字转型的重视程度。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出版业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实际上,出版产业的数字化已经开始从根本上动摇着曾经的传播理念。这一转变无疑也动摇了传统出版业理论及其基础之上的传播实践。数字出版基于技术手段的媒介本身形态的变化,对于整个出版业的革命性力量是不容忽视的。伴随这一过程,出版概念被发展、改造甚至颠覆,出版产业新理论、新事物、新模式、新策略不断涌现,企业无法回避,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顺应和利用。然而,许多出版单位,仍然没有意识到数字出版转型的重要性。面对数字大潮,仍抱着观望态度,缺乏真正下水摸索的勇气,这样会贻误最好的发展时机。实际上,数字转型和转企改制,可以视为当前出版业面临的两大变革,出版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有意识有规划地对新型数字出版产品形态积极尝试,以寻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2.积极进行产业融合,开发适宜的内容立体化产品。产业融合是指在技术进步和管制松动的条件下,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在通过不同产业或行业之间的业务、组织、管理和市场的资源整合后,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和市场需求的特征,导致不同产业或行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数字出版将会打破传统出版按介质区分的分割,极大地延长出版物的产品线,使得经济边界模糊,实现内容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出版单位可针对不同的载体需要,对原始内容要素进行标准化、数字化的加工和存储,考虑将内容同时在广电、报纸、书籍中使用,扩大盈利。对传统出版单位而言,加工电子书的技术难度和门槛并不高,出版社应该积极尝试这一内容运作方式,通过与技术提供商合作,或通过自主的内容管理系统生成适应读者需要的电子书,来丰富内容资源的载体形式。
3.积极进行网站建设,发掘出版与网络相结合所产生的更大的市场潜力。网站可以看做是出版单位涉足数字出版的“桥头堡”,许多数字出版产品形态,都需要通过网站这一窗口,因此,网站建设对于出版单位而言,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可以预见,在日益健全的网络环境下,网站图书销售、数字化形态产品的销售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仍然有些出版单位尚未建站,利用网站进行宣传和销售,开拓数字出版市场,更是无从谈起。出版单位应重视网站建设,开拓更大的市场。
4.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数字转型打好基础。信息化是出版单位数字转型的基础性工作。但是,目前许多出版单位的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比如,现在许多出版单位的出版流程依然主要依靠纸和笔,在纸上看稿、改稿,一方面效率较低,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及时地开发和增值性利用信息;有些出版企业虽然在出版的某个流程实现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但各个环节都是独立的数字化系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数字化流程。这些都制约了出版单位的数字化发展。出版单位应尽快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积极尝试运用ERP、OA等信息系统工具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适应数字转型的要求。
5.积极寻找社会资金,增加对数字出版的投入。发展数字出版需要较高的前期投入,而短期内资金回报率又相对较低,对于大多数出版社来说,难以保证专门从事数字出版所需的资金。但是,从全社会来看,目前国内其他许多行业正处于投资过热期,为了抑制投资过热,央行还在不断加息,出版单位应主动开拓融资渠道,积极寻找合作,多利用社会闲置资金,发展数字出版。
参考文献:
[1]王耀辉.浅谈数字出版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0).
Abstrac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lanning should be related to real conditions of each university. A development planning framework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regional industry perspective. Based on regional industry analysis, the recommendation of target and task, development thoughts and guarantee system, resource converge plan and measures, evaluation of innovation effectiveness and social contribution are the five steps included in this framework. The digital-media technology major in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how this framework be applied.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synergetic innovation of relat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jor.
关键词: 区域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决策
Key words: regional industry;cooperation among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collaborative innovation;decision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1-0013-03
0 引言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1]。相关研究人员从协同创新的角度探讨了理论内涵、人才培养、管理机制、激励机制、风险控制以及学校层面的协同创新战略等问题[2]-[7]。
从广东省来看,自从2005年启动省部产学研合作工作后,每年科技厅派出企业科技特派员,创建产学研结合创新平台、院士工作站,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并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促使国内外创新资源加快向广东省内聚集。产学研创新联盟是协同创新的一种形式,截止2013年12月,参与产学研创新联盟除了众多的省外重点大学,省内高校仅涉及几所具有较强理工科研实力的大学。所以广东省省内120所高职以上的各类型院校如何开展协同创新,如何结合具体专业进行协同创新规划发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 协同创新发展规划框架
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对这四种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其中前两者都是国家层面的,分别以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或为了提升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面向行业产业的强调以工程技术为主体,支撑全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这也需要高校在某学科具有国内领先的科研实力。所以适合大部分省属以及地方高校的是构建面向区域(一个省或一个市)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加强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区域创新。
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必须结合高校自身内部的校级重点优势特色学科,而且最终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学科专业的协同创新规划中。结合协同创新中心申报以及前期的产学研实践经验[8][9],我们提出一个基于区域产业视角的协同创新发展规划框架如图1所示,包括区域产业分析、协同创新目标与任务拟定、发展思路和制度保障拟定、资源汇聚计划与措施拟定、创新成效与社会贡献评估五个步骤。以下结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协同创新发展规划来说明该框架的应用流程。
2 广东数字媒体产业分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在信息技术学科群、机械工程学科群以及职业教育、师范教育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教学实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2012年成功申报的本科专业,并依托学院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教学团队组建了数字媒体技术科研创新团队。在专业创办之初,就确定了协同创新进行专业发展的思路。结合图1所示的协同创新发展规划框架,首先必须进行区域产业的分析,即广东数字媒体产业的分析。
随着微博、微电影、移动互联网、数字娱乐、动漫游戏等数字媒体产业蓬勃发展,数字媒体产业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兴经济的重要基础,广东面临着重大的机遇。数字媒体产业,无论动漫、游戏、影视制作等,都是低能耗、无污染的现代服务业。我国将推动数字媒体的产业化进程,市场价值超过万亿,广东数字媒体产业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指出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优先发展包括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同时规划纲要也指出电子信息领域重点发展的领域包括了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家庭等产业,并促进数字视听产品转型升级。
广东地区聚集着互联网、移动网和广电网的大型规模企业,具有较好的数字媒体产业基础。2000年以来,网易、腾讯两大全国互联网门户网站就落户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和深圳,并不断蓬勃发展。2009年中国移动南方基地投资66亿落户广州市天河软件园高塘基地。中国移动南方基地将作为中国移动研究院的有效补充,打造开放的业务平台和灵活的研发合作机制,引导信息设备供应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等协力构建生态型战略合作模式,推进移动信息服务业的发展。2010年6月,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是广东省属大型国有文化企业,是以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为主业的大型现代化有线广电网络运营商,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200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820万户,总资产139.25亿元,用户规模、资产总额均位居全国同行业前茅,目标是成为全国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骨干文化企业。三网融合以及未来宽带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是体现在数字内容以及应用的创新上,而这些刚好需要数字媒体相关技术的支撑。
3 协同创新发展规划
在区域产业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具体专业的协同创新规划,结合图1所示包含四个步骤。
3.1 协同创新目标与任务拟定 现有的科研条件方面,所在院系拥有省级实验示范中心-数字传媒实验中心1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数字媒体技术创新应用”1个,校级特色专业教育技术团队1个。拥有数字媒体行业领先企业Adobe公司和Apple公司考试认证授权点各1个。拥有影视传媒研究所1个和教育技术研究所1个。
科研团队方面,拥有教育技术(含数字媒体)硕士生导师5名和博士5名,省科技厅“企业科技特派员”3名。科研团队近三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并承接企业委托课题经费达60万元,具有较好的产学研潜力。
依据以上科研条件和团队情况的分析,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协同创新的目标和任务确定为:立足广东地区,瞄准数字媒体产业,联合相关高校和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媒体关键技术攻关、内容创作和技能培训,建设成为广东省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社会与人力资源保障部认定的数字媒体技能培训中心以及面向全国的职业教育数字媒体类师资培训的基地。未来三年力争成功申报一级学科硕士建设点1个,成功申报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科研经费达到120万元。
3.2 整体发展思路与制度保障拟定 整体发展思路是提出“一个中心两个研究所三个应用方向”的建设思路,即以协同创新中心为龙头,充分利用原有影视传媒研究所和教育技术研究所为基础,确定影视特效技术及应用、互联网宽带应用、互联网移动应用三大应用方向,重点加强与广播电视、宽带增值业务、移动增值业务三大行业企业的产学研联系。
以产学研方式参与行业活动,以技能培训需求推动协同创新中心的技术研究发展。长期目标是以面向社会的技能培训需求作为协同创新中心的驱动,短期目标是以面向广东以及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媒体类师资培训和面向职教学生的技能培训为突破口,吸引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人才作为培训师资,以企业真实案例作为教学案例。最终达到整合数字媒体行业上下游企业,共同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共同进行行业技术培训推广。
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方面分为以下四点:
①机制体制改革方面,确定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架构。协同创新中心下设立行业政策与发展研究部、数字视频开发、宽带应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四大部门,并依托我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创新团队和影视传媒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进行行业关键技术预研。行业政策与发展研究部重点吸收若干名熟悉产业经济、外语的研究人员针对数字媒体产业进行行业趋势与发展研究。数字视频部主要联系广电行业企业,重点进行电影视频广告的设计与创作。宽带应用开发部联系中国电信等宽带运营商,重点进行宽带高速网络环境下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移动应用开发部联系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移动运营商,重点基于移动设备进行移动应用的开发。
②新增资源与支持方面,在与Adobe公司和Apple公司长期稳定合作的基础上,争取两个公司支持在所在院系建立Adobe华南技术支持和培训中心、Apple华南技术支持和培训中心,以及与企业共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个,接着利用行业培训成熟经验,引进企业中高级专门兼职人才,采用企业成功项目案例,对广东省甚至全国数字媒体技术类职教师资进行培训。
③人才引进与聘任方面,聘任数字媒体相关企业中高级技术人员兼任中心高级工程师,以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联合组成的校企合作团队进行项目申报以及行业关键技术攻关。骨干教师主要负责科研情报以及基础理论框架研究,企业技术人员负责核心技术的研发。绩效考核可以考虑采用论文以及专利或产品原型的定量考核,无论是论文或者专利校企双方同时联名发表和申请,知识产权归属于协同创新中心。
④研究计划方面,数字媒体技术创新团队主要研究计划可以考虑包括:1)基于虚拟仿真的数字媒体资源库建设与开发;2)HTML5规范及其在高速宽带互联网中的应用研究;3)移动数字媒体应用规范研究;4)基于产学研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以数字媒体技术类师资为例)研究等。
3.3 资源汇聚计划与措施拟定 协同创新必须加强与政府各级主管部门、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的联系,保障措施如下:
①加强与政府各级主管部门的联系,以影视广告部为主对口联系广东省广播电视电影局、广州市文广新局,并建立于各大电视台的联系,并从中选择1-2个作为紧密合作伙伴。以宽带应用开发部为主对口联系省电信和各地市电信公司。以移动因公开发部对口联系广东移动、广东联通以及地级市分公司。争取省科技厅、文化厅、教育厅、经信委、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科信局的支持,积极参与各级政府牵头的各项数字媒体相关产业规划工作。
②加强省内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例如广东工业大学数字媒体工程系、广东数字媒体技术研究院(佛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数字媒体计算研究中心、人机交互研究中心、多媒体集成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研究人员、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研究中心等。
③加大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突出产学研的特点,重点加强与移动公司(移动网)、门户网站(互联网)、电视台(广电网)三类型行业企业的联系。典型的例如网易、腾讯、21cn、广东移动、广东电信、广东广电网络、广东高谷数字媒体有限公司等企业。
④重点瞄准教育行业、移动通信行业和广电行业开展项目合作。教育行业主要以职教师资技能培训为主,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平台,组建著名高校、行业企业苹果公司和Adobe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本校教师组成的培训师资,争取获得教育部国培计划支持。移动通信行业以前期积累的行业联系确定某个具体的移动应用开发方向,例如移动学习、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等。广电行业以视频拍摄合作为主,加强与影视公司的合作,重点以广告应用为主。
⑤协同创新中心未来将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基地,汇集了国内一流的大学、主流电视台、广播科研机构和数字新媒体领域的骨干企业,为数字媒体的新一轮集中创新与科技攻关搭建平台,将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开展深入合作,建设数字媒体网络系统协同创新实验室、数字媒体宽带应用协同创新实验室、数字媒体体验互动协同创新实验室、未来媒体网络国际标准推广中心、未来媒体网络新技术产业化孵化中心。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作、多技术集成的数字媒体研发平台和技术推广平台,共同开展面向未来媒体的“内容与网络协同”、“网络与网络协同”、“新型移动及宽带网络应用模式设计”等行业关键技术难题研究,基于面向数字媒体业务需求的新型高效低成本网络系统方案,结合国家和地方媒体开展应用示范,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我国数字媒体网络行业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带动我国数字媒体产业链的发展,形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3.4 创新成效与社会贡献评估 创新成效与社会贡献要从科研项目申报成果以及建设各类型实践示范基地成果来进行评估规划:科研项目申报规划方面,争取成功申报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或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或广东省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以及各地市科技计划项目3项;其他专项经费(含企业横向课题经费)支持4-6项。建设成为广东省数字媒体技术协同创新的重要示范基地,具有明显的产学研合作特点。建设成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重要的研究生培训实践平台,例如面向教育学(重点是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方向)、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等专业方向。
实践示范基地规划方面,建设成为广东省职业教育培训师范基地的重要依托机构,具有产学研合作-师资培训-职业教育学生培训三环结合特色的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为广东甚至全国地区的职业教育数字媒体类(平面、动漫、虚拟现实、网站、出版、电视、广告、软件、影视、动画、游戏)师资培训做出贡献。推动广东地区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成为广东省以及各级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托部门,行业关键技术研发和培训的基地。
4 小结
协同创新可以打破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部门分散封闭的状态,建立多模式、深层次的合作,形成区域创新系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省属以及地方院校应该重点针对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规划各学科专业的协同创新发展。本研究提出一个应用于具体学科专业的包含五个步骤的协同创新发展规划的框架,并给出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协同创新的规划案例,对相关学科专业协同创新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本研究没有考虑学科群[10],例如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等相关学科专业群如何结合区域产业分析,共同进行协同创新规划。这将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EB/OL]. [2013-12-16]http:///dostplan/.
[2]韩立民,陈自强.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基本涵义及特征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3-25.
[3]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 2012(2):161-163.
[4]薛二勇.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26-29.
[5]甄晓非.协同创新模式与管理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13(01):21-23.
[6]黄伟,黄波,张卫国.引导基金模式下的协同创新激励机制设计[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4):103-105.
[7]林涛.基于协同学理论的高校协同创新机理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2):9-12.
[8]赵剑冬,吴天生.信息技术类专业产学研模式探索与政策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3(3):92-94.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于2016年8月正式。《规划》全面总结了“十二五”时期档案工作情况,阐明了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明确了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十三五”时期全市档案工作的行动指南。
《规划》以依法治档、深化服务为主题,以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为主线,明确提出了六项重点目标任务:
在强化依法治档方面,《规划》提出:形成完备的档案法规标准、实施严格的档案行政执法、实现高效的档案监督指导,发挥档案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及时修订档案行政职权运行制度,进一步规范档案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强化对档案行政职权的监督和制约;制定全市档案业务标准,规范专业档案馆设置和区档案馆未开放档案利用工作,制定北京数字档案馆建设等一批标准规范;抓紧研究制定修订涉及民生的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专业档案管理制度。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市、区档案局要依法清理调整档案行政职权,健全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明确职能、权限、程序、责任,强化档案依法行政;进一步改进、创新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的形式和方法,提升执法检查的力度与效果;与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对贯彻执行《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进行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依法对市属和区属所有一级单位开展执法检查,确保实地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在强化档案服务方面,《规划》提出:尽快建立起与首都快速发展的、特大型的国际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档案服务体系。要深入做好京津冀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同步做好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档案工作,合理筹划、集约建设副中心档案管理用房,并确保搬迁过程中各类档案的绝对安全;切实做好经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中所形成档案的收集与提供利用工作;全面收集、规范管理全市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积极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做好北部长城文化带、东部运河文化带、西部西山文化带档案的完整记录,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服务。市、区档案馆要加强对馆藏档案信息研究开发的力度,开展重大专题档案的基础性编研和深层次研究。要对涉及民生的各类档案信息及时整理、鉴定,优先提供利用,更好地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提供支持。市、区档案馆要充分应用北京数字档案馆(北京电子文件中心),开展婚姻、招工等民生档案的跨馆利用服务;要建立健全档案开放工作制度,完善每年定期向社会开放档案的工作机制。各部门各单位要依法对档案进行解密审核,与档案馆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档案开放鉴定工作,不断满足社会对档案的利用需求。
在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规划》提出:全面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加强电子档案管理,推广北京数字档案馆(北京电子文件中心)应用,不断提升档案数字资源整合共享利用和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到2020年底,各区档案馆馆藏纸质档案(截至“十二五”末)数字化率达到100%,有条件的档案室要做到室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100%。“十三五”期间,要全面建设完成北京数字档案馆,实现各区档案馆、市属移交单位与北京数字档案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形成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工作机制和规范,逐步实现电子档案接收常态化。促进市、区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资源的整合,构建北京档案数字资源库。
在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方面,《规划》提出:依法做好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加强对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的接收,加大征集力度,不断丰富档案资源。“十三五”期间,市、区档案馆要依法开展对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尤其是电子档案和档案数字化副本的接收检验工作;强化进馆档案检查验收工作,提高进馆档案质量。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档案征集、主动拍摄、口述历史采集等工作,丰富国家档案馆档案资源体系。全市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归档制度,推行文件形成部门归档责任制,启动文件归档工作年度检查;加强电子档案、涉及民生的专业档案等收集。
在强化档案安全建设方面,《规划》提出:健全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档案馆室设备设施,完善应急管理及灾备机制,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的安全。“十三五”期间,各级档案部门要将档案安全制度建设纳入本单位安全管理范畴,形成完整的档案安全工作制度体系,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各级档案室要同步科学规划、建设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的专用档案库房。适时启动“标准档案室”建设。推动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作。推进档案信息系统保护工作,加强对信息系统、计算机和载体的安全保密管理,建立档案数字资源存储备份常态机制。建立健全应对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
在推进档案馆舍建设方面,《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多数区档案馆达到档案馆建设标准,切实满足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为确保“十三五”期间的各项任务得到有效实施,《规划》从加强宣传贯彻、深化科学研究、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档案管理创新、加强合作交流、强化监督检查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十三五”期间,北京市要适应档案工作创新发展的需要,加快创新档案科研工作机制。要科学编制全市档案人才培养规划,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方式、新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档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要研究和创新重点工程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管方式,探索和实践重大活动档案接收进馆模式,进一步规范重点工程项目和重大活动档案工作。规范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事务,充分发挥档案学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启动对档案社会化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测评认定工作,推动档案社会化服务规范化发展。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中央着眼我国“改革开放”全局和档案工作新变化,作出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全国档案部门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意见》对加强和改进档案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新要求,既体现历史的连续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档案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河南省各级档案部门要以学习贯彻《意见》为契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河南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
突出一个重点,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步伐
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是信息化背景下整合档案信息资源、保护档案原件、实现资源共享、创新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平台。近年来,河南在数字档案馆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省档案馆建立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对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以及“建国”后重点全宗纸质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完成了馆藏声像、照片档案的数字化,建立了全省革命历史档案、民国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与陕西省档案馆互为异地备份;郑州市、洛阳市、济源市初步建成了数字档案馆;各省辖市档案馆互结对子,开展了异地备份;省档案局把各级综合档案馆数字化数量和电子档案接收数量纳入了全省档案工作目标考核体系,落实到2020年数字化数量比2012年翻两番的目标任务。河南省数字档案馆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先进省份相比,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在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数量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加快河南档案事业发展就要以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为重点、为龙头,依据《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要求整体规划,循序渐进,把各级综合档案馆(室)建成以数字资源为基础、安全管理为保障、远程利用为目标的数字档案馆(室)体系。下一步,要把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作为深化河南档案改革的重要内容,成立河南省数字档案馆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订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方案,把各级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纳入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同时要陆续制定相关标准,为数字档案馆(室)规范建设提供保障。
夯实两个基础,推进档案馆舍和档案资源建设
档案馆库是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永久安全保存的重要条件和基础。河南档案馆库建设基础薄弱,还存在面积不足、标准不高、设施落后等问题。要抓住国家实施《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战略发展机遇,认真落实纳入中央财政“十二五”扶持规划的县级档案馆建设任务,尽快消除“无库馆”、“危房馆”现象;未列入中央扶持规划、已难以适应发展需要的县级档案馆,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加快新馆建设步伐,扭转馆舍建筑老化、库房面积不足和功能设施落后的局面,加快河南省档案馆新馆建设步伐。省档案馆现在馆库面积约1万平方米,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档案数量的需求。省档案馆新馆已列入河南省政府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目前已完成了选址、征地与规划设计,即将开工建设,预计“十二五”期间主体工程完工。届时,一批符合《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体现文化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特点的档案馆舍的落成,必将有力地推动河南档案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事业的立身之本,要大力整合民生档案资源,建立与河南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文化资源大省地位相适应的,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结构合理、主题多元、富有特色、覆盖民生的档案资源体系。全省各级档案部门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服务民生为重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档案收集范围,加大对不同门类、不同载体档案的接收、征集和整合力度,不断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在依法接收文书档案的同时,面向社会和民间征集珍贵档案资料,积极参与本地区各类重大活动的档案收集,实现档案资源在数量上有明显突破,内容上形成特色。
找准三个着力,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全省各级档案部门要把服务中心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做到“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一是着力服务经济建设。指导各类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企业档案工作规范》,不断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依法开展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登记,加强项目档案监管与指导,参与项目竣工验收;积极为民营企业建档提供指导和帮助,使更多民营企业通过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制机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着力服务社会民生。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整合开发馆藏民生档案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的民生服务。进一步简化利用手续,不折不扣地执行利用档案零收费,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民生档案资源的需要。三是着力服务文化建设。近年来,充分挖掘利用馆藏档案资源,编辑出版了《走进河南档案》丛书和《省委、省政府重要文件汇编》;结合时代主题,先后举办了“建党90周年成就展”、“中原经济区诞生过程展”、“焦裕禄精神展”等一系列档案专题展览。今年,继续围绕“建党”93周年、“建国”65周年等重大节庆日,适时举办一些专题展览,进一步传播档案文化,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各种形式和手段,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常态化的档案文化服务。
强化四个保障,助推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强化安全保障。始终坚持把档案安全视作档案工作的生命线,强化档案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和定期督查、自查,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按照《河南省各级档案馆档案安全评估办法》和《河南省各级档案馆安全评估标准》,继续对各级综合档案馆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切实把档案安全评估引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从源头保障档案的安全。二是强化法制保障。认真贯彻落实档案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力度,规范档案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档案行政执法水平,坚持依法处理违法案件。三是强化人才保障。认真实施河南省档案专业“十百千”人才工程,做好档案专业优秀人才评选推荐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省档案专业人才信息库。同时,组织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选拔机制,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档案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四是强化科研保障。加强科技研究,重点引导和支持与当前档案工作关系紧密、实用性强、具有创新性的科技项目,加大科研成果推广转化力度。
【关键词】区民小区 数字化 社区构建
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化技术在不同的行业领域呈现出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在近年来“数字化社区”构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对于“数字化社区”建设已经处在计划阶段,而有的城市已经开展了“数字化社区”的实验工程,可见,“数字化社区”构建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一、构建数字化社区的主要目的
要想真正了解“数字化社区”的构建目的就要首先了解“数字化社区”的概念,“数字化社区”的含义是由“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引申而来的。“数字城市”一般是以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通过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全球定位技术对城市的设施建设进行实时的动态采集、动态监测的信息技术。是一种具有分辨率高、检测范围广、跨时空的综合技术系统。其建设的意义在于能够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对城市的规划建设资源进行整合利用。
“数字化社区”是指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对社区的资源进行整合,在社区范围内在政府、物业机构、以及物业服务、居民和各种中介组织间构建互相交流服务的网络平台。在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资源开发是信息基础设施基本要素中的重要要素。而数字化以及城市化的构建目的也必须是统一的,就要对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使社区规划逐渐趋于数字化,对社区的规划建设以及管理提供高效的服务,要把数字化社区做为一种服务手段,为促进社区高效发展以及制度化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二、数字化社区的功能和需求状况分析
数字化的社区建设综合服务网络具有行政管理、信息采集、便民利民信息的服务功能,能够为居民提供相关的法律、气象状况、医疗设施、教育培训、旅游、家政、娱乐等的一系列服务。能够不断的对各级的政府电子政务、网上的办事服务以及社区的公共服务进行推进。对重点的政务信息、就业咨询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以及社区保障、失业救助服务等服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结合当下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不断的推进社区法律服务、家政服务以及文化教育等的信息资源开发。
在数字化社区建设过程中,信息源的建设是主要任务,通过对数字化社区的相关功能的分析,要对数字化社区需要的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并可作为数字化社区的基本需求。
(1)提供便民利民的公共信息服务。在对居民提供相应的服务过程中,一定要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可以通过线电话、因特网网站、社区呼叫系统等多种方式,对社区信息服务网络进行构建,以使居民公共服务和多样性生活服务需求得以满足。
(2)对于特困居民以及失业居民的信息数据。开展社区就业活动,为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服务。提高社区救助服务,加强对社区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
(3)退休人员的信息数据处理。在社区的数字化构建过程中,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社区管理人员要配合社会保险部门做好养老金的发放和领取工作,能够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各项查询服务。
(4)社区的文化建设。在社区建设文化体育场所是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应用数字化的技术能够对社区的文化建设进行实时的监控并提供相应的信息化服务,还可以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让社区的居民能够在活动中提高知识水平。
(5)对于疾病的预防信息。做好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对一般的常见病的诊疗预防方法提供有效的服务。通过对居民疾病信息的收集可以使社区的居民健康得以保证。
(6)外来人口信息。对于小区的人口流动过大,加强人员的管理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外来人员的信息一定要进行准确的核对,并做好登记工作,是促进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
社区治安信息。社区的治安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是切实保障居民安全的必要手段,在社区数字化构建过程中,要对全社区治安防控网络进行有效的建立,积极推广运用各种先进的安保技术,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措施能够有效的对社区居民的安全进行保护。
三、数字化社区的构建框架
(1)对于社区综合平台的构建。社区的综合平台是一种信息平台,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和电话网络构建的,服务的对象是社区的居民。对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些便民服务、慈善捐赠服务、助残救困服务、司法援助等公益服务进行有机组合和有效管理。这种平台可以通过社区便民服务网站,以及社区居民的求助热线和智能呼叫系统进行构建。
(2)社区的综合化管理系统构建。社区综合管理系统可以按照社区地理信息以及人口信息,对涉及社区基层社会治安、社区劳动保障、文化建设、环境保护、社区组织、社区党建等日常事务的应用数据进行有效采集,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利用。这种综合的管理系统适用于设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管理人员。还要根据需要调用公安、民政,计生、环保、房产等相关部门的管理信息,使数据信息能够更加的实时、在线、使社区管理和决策更加准确规范。
(3)智能管理系统。智能管理系统是以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将居住区的公共场所、视频信息、住宅安保信息、住宅内部事故报警信息、以及火灾报警信息等统一到社区智能管理系统上,以使社区居民的安全得以保障。
四、结语
本文主要对居民小区数字化社区构建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表现了信息技术对于小区各项建设都带来了便利的服务,极大了丰富了社区居民生活,使社区管理更加的科学、高效,有效的体现了构建社区数字化的重要意义。
陈柳钦,湖南邵东县人,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知名青年学者,青年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城市经济和城市金融问题专家。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哈尔滨商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天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工业大学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广西民族大学兼职教授。
摘要: “数字城市”作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的是一种世界潮流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数字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动力,它不再是一个技术性概念,而是现代科技、社会、政治、经济影响下的新城市形态。本文阐述了“数字城市”的内涵,并对“数字城市”建设的内容与框架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关键词: 城市 信息化 城市信息化 “数字城市”
中图分类号: F49
一、“数字城市”兴起的背景
1998年1月31日,时任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The Digital Earth: 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的讲演中首次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戈尔指出:我相信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即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能三维可视化表示的虚拟地球。详细地说,“数字地球”是指以地球为对象,以地理坐标为依据,具有多源、多尺度海量数据的融合,能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多维的表达,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特征的虚拟地球。简单地说,“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信息化的地球。形象地说,“数字地球”是指整个地球经数字化后由计算机、数据库及通讯网络来管理的巨型信息系统。同时,“数字地球”也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宽带网络及虚拟现实等现代高科技的高度综合和升华,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1999年12月,来自20个国家的500余名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学家、管理者及企业家汇聚北京,于“首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召开之际发表了著名的《数字地球北京宣言》。宣言指出: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和空间技术为支撑的全球知识经济的时代,强调综合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全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全球导航与定位系统、地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及动态过程监控的重要性;认识到数字地球有助于回应人类面临的诸方面的挑战;倡议政府、科技界、企业等共同推动数字地球的发展;建议实施数字地球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环境、灾害、资源、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数字地球北京宣言的发表,标志着1998年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后该领域在全球范围的正式推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和推广,全球掀起了一股强大的信息化浪潮。这股浪潮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均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使得一些传统的东西正在消逝,许多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它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促进人们进行新的社会变革。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产生以及在各个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技术的集成又不断地拓宽新的应用领域。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已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些先进的、改变城市功能的技术主要表现为:(1)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提高了地理信息获取和更新的能力;(2)宽带光纤和卫星通信为基础的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极大地扩大了信息的通信交换能力;(3)分布式数据库和共享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存储和管理能力;(4)仿真和虚拟技术的成熟,酝酿着信息应用技术领域的划时代变革。信息技术变革的大趋势必然深刻地影响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不得不向“数字城市”靠近,并努力追寻“数字城市”的发展模式。
城市是社会经济要素高度集中的区域,是人类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是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聚集和扩散的基地。进入21世纪,信息化进一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高度渗透,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同时,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增长要素特别是技术、资本、人力资源、知识等诸要素,在资本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利益驱动下所出现的全球性流动和组合,以至于国别经济和区域经济越来越多地被纳入了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依赖性、互补性、关联性更为增强,各种商品在全球流通,为世界人类所共享。2000年6月5日~7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UNDESA)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及亚太地区的城市市长参加的主题为“推动城市信息化,共创未来家园”的“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最后发表了《上海宣言》。该宣言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信息化的程度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主要指标。信息化正成为全球贸易、投资、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加强对城市信息化的理解,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与合作,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和新动力。城市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字城市”的建设。从技术角度看,“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实现的技术基础,而且是城市信息化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字城市”是社会信息化发展必然,是当今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全球信息化的出现使得互联网成为新世纪国人关注的热点,而“数字城市”则是热点中的焦点。
在戈尔于1998年9月首先提出了“数字化舒适社区建设”的倡议后,许多国家已经对“数字城市”开展了相应的工作。比如欧洲“数字城市”(EDC)中的虚拟赫尔辛基很有特色,3D界面是其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的“数字京都”(DCK)项目始于1998年10月,目的是使其成为京都的社会信息主干,其设计思想是真实和活动。“真实”是指该“数字城市”是为实际的用户服务的,而不是虚拟城市;“活动”是“数字城市”中的数据采集于现实的动态数据。“数字京都”中的新技术开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新加坡提出了“智能城市”的设想,为国民提供一个综合业务数字网和异步数字用户专线,将新加坡90%的家庭连接在一起,实现“网上生存”的梦想。随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制定城市信息化发展政策,这些信息化城市或地区统一命名为“数字城市”。在国内,近十多年来,深圳、北京、海口、济南、广州等城市和国内著名科研院校相继建立了一批专业数据库和应用开发系统,为“数字城市”的研究积累了经验和数据。“数字城市”已成为我国各主要地、市进入21世纪后,在新的时代背景、经济背景、技术背景下,运用并发展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最终将其集成并渗透到现代城市生活方面的一项重要的标志性建设。
目前,“数字城市”作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的是一种世界潮流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深入开展“数字城市”的研究,积极推进“数字城市”的建设,无论是对当前,还是对未来城市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数字城市”的内涵
由于“数字城市”是一个正在发展演变的概念,人们对它至今没有统一和权威的解释,存在很多的争论和思考。
台湾学者林峰田(1999)认为,“数字城市”是一项从人员组织、经费、法令、土地使用等各种配合条件,到包括硬件、软件和科技在内的基础设施,再到数据资料及其应用服务,直至社会文化五个层面的多层结构的城市大系统,他提出理想的“数字城市”应能达到三个目标:第一,有效支援城市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第二,满足市民日常的交通、购物、娱乐、休闲、安全、教育、医疗等需求,保障市民知与言的权利;第三,创造地方特色自主意识的网络文化。
承继成(2000)认为,信息化是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全部过程。因此,信息化城市,也可以叫“数字城市”(或数码港)、网络城市和智能城市。俞正声(2000)认为,所谓“数字城市”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一样,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要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将是世纪之交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将深刻改变人们习惯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甚至风俗习惯和思维方法。宋建元等(2001)认为,“数字城市”即城市数字化,是指充分利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与生产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进行多主体、多层面、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诸方面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服务和决策功能的信息体系。郝力(2001)认为,从信息化广义角度看,“数字城市”即是空间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数字城市”是物质城市在信息世界的反映和升华。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狭义角度看,“数字城市”可概括为“43VR”,即地理数据4D化;地图数据三维化;规划设计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化。地理数据4D化指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地图(DOM);地图数据三维化指地图数据由现在的二维结构转换为三维结构;规划设计VR化指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在4D数据、三维地图数据支撑下,将现有的二维作业对象和手段升级为三维和VR结合的作业对象和手段。
杨开忠、沈体雁(2001)认为,一般所指的“数字城市”是以3S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城市空间信息运行系统,是一个包括城市空间信息运行机理、空间信息运行技术系统、空间信息服务与产业体系和社会文化在内的多层框架。也就是说,“数字城市”工程建设要在城市空间信息认知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的作用下,采用数字化的空间信息技术手段对作为物质实体的城市系统,特别是对与地理空间相关的经济社会现象进行数字化重现和虚拟,从而促进人们对城市的认识,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而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市民生活质量。赵燕霞、姚敏(2001)认为,“数字城市”就是以数字化的方式表示城市及其各种信息,不仅应该包括城市各类与空间位置有关的直接信息(如地形、地貌、建筑、水文、资源等),还应该包括相关的人口、经济、教育、军事等社会数据,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具有智能性质的城市巨系统。周晓颖、章申鲁(2001)认为,“数字城市”是综合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它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城市有关数据能够自动采集、处理分析、传输分化、自动或半自动智能决策,直接为社会公众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王浒等(2001)认为,“数字城市”就是基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之上的城市居民社会信息生存空间。通过运用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如数据挖掘、知识提取和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城市”中广泛的、多源的空间信息将被有效的集成和管理。最终,“数字城市”将提供给公众和企业的不仅是虚拟的用户界面以实现所谓的“数字生存”,更重要的是将辅助政府制定城市管理的综合决策。
“数字城市”也称信息城市、智能城市,以数字化的方式表示城市及其各种信息,不仅包括城市各类与空间位置有关的直接信息(如地形、地貌、建筑、水文、资源等),还包括相关的人口、经济、教育、军事等社会数据,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具有智能性质的城市信息系统。顾朝林等(2002)认为,“数字城市”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大众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其本质是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牛文元(2002)认为,“数字城市”是从工业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换的基本标志之一。它一般是指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范畴中,能够有效获取、分类存储、自动处理和智能识别海量数据的、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度智能化的、既能虚拟现实又可直接参与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一项综合工程。
张静(2002)认为,“数字城市”应是四维(三维坐标加时间维)的、可视化的城市,不但包括城市三维空间的所有信息,而且还包括城市各种现象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应包括人的信息如位置,甚至思维信息,是一个四维的空间信息系统。通俗一点讲,“数字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生产生活中,利用数字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利用。城市规划者、管理者和生活者,可以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城市环境中,进行规划、决策、管理和生活,其感觉就像漫步于现实的街道上或是承坐直升飞机俯瞰城市一样。李京文、甘德安(2002)认为,信息化的实质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因此,“数字城市”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本质是对物质城市及其相关现象(经济社会特征)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高速。这些学者把“数字城市”等同于单一的城市信息化建设,认为“数字城市”建设就是当前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对信息化的一种回应。
李琦等(2003)认为,“数字城市”是从信息化角度,对信息时代及准信息时代城市状态的形象化刻化,表征在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工业城市文明基础之上,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信息数据资源丰富、信息化应用与信息产业高度发达、工业化与信息化持续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舒适的良性城市状态。“数字城市”工程就是要在集成化高速宽带城市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城市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整合城市信息数据资源,连接城市信息化孤岛,开展面向政府、企业、公众的个性化、多样性综合信息应用服务,同时,促进城市领域(行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生态结构与城市空间规划,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持续协调发展。刘忻(2003)认为,“数字城市”从功能上讲是城市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即将城市的各种信息,如城市管理、城市设施、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环境、经济、历史等各方面信息,以数据形式整理、加工、存储、分类、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全社会的信息共享、共建、交流、再现,通过对城市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模型化处理,提高决策水平和应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潜力,为城市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服务。从技术上讲,“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大规模存储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桥梁,结合3S技术、遥测、虚拟现实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描述,并通过城市管理与决策模型及其他应用模型,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科学决策的现代化工具。从理论上讲,“数字城市”在地理信息科学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及网络理论、现代城市理论、决策理论、控制论、系统论,复杂理论等,在计算机及网络中虚拟城市,并结合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信息交流、融合和挖掘,实现城市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姜爱林(2004)认为,从城市建设的角度看,“数字城市”就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的一种系统工程或管理模式。从信息化角度看,“数字城市”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以信息服务为中心的一系列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戴汝为(2005)认为,“数字城市”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数字城市”在功能、结构和庞大、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及与周边、全国以至世界的联系等方面,无不具备着开放的杂巨系统的特性。
谢明(2005)认为,“数字城市”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对组成城市的各种要素和现象的一种数字化重现和认知,用信息化的手段收集、分析并管理城市的生产生活,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更加顺畅和协调。“数字城市”的建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网络、多媒体、虚拟仿真等技术,综合城市空间和人文信息,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
江绵康(2006)认为,“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主要空间节点,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地球”在城市的具体体现。所谓“数字城市”,通俗地讲是指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方式加以展现。“数字城市”的本质是把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加以充分利用。
杜灵通、韩秀丽(2007)认为,可以将“数字城市”定义为利用各种信息获取、存储、传输、表达、处理等支撑技术,将表征真实城市的信息数字化,形成一个虚拟的城市实体,并利用这个数字化城市实体来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它的目的跟数字地球一样,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的自然和社会活动中诸方面的问题。
彭学君、李志祥(2007)认为,“数字城市”是指一个由数字技术支撑的信息化的城市,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应该能够自动和非自动地获取与城市有关的海量数据,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具有数字实验室特性的技术系统,是一种虚拟城市模型。
李宗华(2008)认为,“数字城市”概念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它既是城市信息化总的概述,又是城市信息化的目标,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数字城市”是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是对城市发展方向本质特征的一种描述。狭义上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网络等关键技术,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
陈建军(2010)认为,“数字城市”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指以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城市实体在计算机中的虚拟表达;另一方面,是指以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整合、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各个运作层面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
尽管对于“数字城市”的定义还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化定义,但从专家们的意见和城市信息化实施的过程看,其狭义上的理解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数字城市”就是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从信息化广义角度看,城市系统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需要不断的和环境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总之,“数字城市”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城市及其理论发展的一种必然,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它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服务为中心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它以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表达方式对物质城市进行数字化的再现与升华,形成统一的、可共享的信息管理与服务数据库系统(如综合市情系统、城市规划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远程教育或医疗系统等),为市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为民众提供服务。它具有使现代城市管理更快捷高效、使城市居民更轻松方便的众多优点,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数字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动力。在这种认识下,“数字城市”不再是一个技术性概念,“数字城市”是现代科技、社会、政治、经济影响下的新城市形态,建立在已有的物质城市基础上,结合多种学科技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数字城市”的内容与框架
杨开忠、沈体雁(2001)认为,作为城市空间信息运行系统,“数字城市”是一个包括运行机制与保障系统、空间信息技术系统、空间信息增值服务活动与产业系统、社会文化系统等层面在内的多层次框架体系。段学军、顾朝林等(2001)认为,“数字城市”由下列体系构成: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储存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网络体系、应用模型体系、专用软件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专业人员体系、用户体系、教育体系、标准与互操作体系、法规和财经体系等(见图1)。“数字城市”的功能结构为:(1)数字商务,包括网上贸易、虚拟商场、网上市场管理等;(2)数字金融,包括数字银行、数字股市、数字期货、数字保险等;(3)数字社会,包括数字影院、戏院、数字旅游、网上办各种手续等;(4)数字教育,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实验、虚拟图书馆等;(5)数字医院,包括网上健康咨询、网上会诊、网上护理等;(6)数字政务,包括数字会议、数字议会等。寇有观(2001)认为,“数字城市”不仅包括城市的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活、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社区和数字家庭等,而且包括城市的数字地籍、数字规划、数字水系、数字交通、数字电力、数字通信、数字旅游、数字生态、数字抗灾、数字商务和数字金融等。同时,寇有观还建立了一个“数字城市”系统框架。这个“数字城市”系统是城市公用信息平台上的空间信息获取更新处理和应用系统,包括城市公用信息平台(网络体系)、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城市地理空间数据交换中心、行业空间数据工程数据获得和更新体系、数据库体系、应用体系、动态监测体系等(见图2)。
姜爱林(2002)认为,“数字城市”构建的基本框架应包括5个方面:(1)通过推动信息化建设,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与培养竞争机制达到有机的统一,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2)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体现管理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3)建好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促进基础信息资源有效共享。(4)建立应急联动指挥和智能交通管理两个综合性应用系统,带动一批行业信息系统建设。(5)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培养信息化人才,为构筑学习型城市服务。
张静(2002)认为,“数字城市”的主要内容有3项:(1)信息基础设施,要有高速宽带网络和支撑的计算机服务系统和网络交换系统,也就是说“数字城市”的第一项任务是解决“修路”的问题,即为“数字城市”建立一条信息高速公路。(2)数据和信息,特别是“空间数据”。据统计,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信息有80%与空间位置有关。“数字城市”的基础平台是城市空间数据框架,这个框架提供一个可以精确地、始终如一地获取、配准和集成城市空间信息的基础。它包括空间控制数据,航测与遥感影像数据,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以及相关的专题数据库等等。(3)人,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与管理我们的“现实城市”相对应,管理“数字城市”要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机构和规范,要不断地对网络系统和数据进行建设、更新、维护和升级,并协调用户的访问。除管理“数字城市”的人之外,培养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是建设了“数字城市”而没有人用,也是一种浪费,也产生不了社会经济效益。只有成千上万的企业,成百万、上千万的市民应用“数字城市”才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段学军(2003)认为,“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由6个方面构成:(1)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包括各类遥感设施,即高分辨率高光谱卫星、星―机―地数据接收设施、地面台站及人文、经济等数据获取设施等。(2)数据处理储存体系。包括高密度高速率的海量数据储存设施,多分辨率海量数据实时存贮、压缩、处理技术,元数据管理技术、空间数据仓库等。(3)数据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包括数据互操作、多源数据集成、海量空间数据的智能提取与分析、决策支持等设施与技术。(4)网络体系。包括高速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分布式计算的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分布处理和互操作协议等。(5)应用模型体系。为用户提供实际应用的解决方案,利用其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分析所观测到的海量数据,从中找出规律和知识。(6)专用软件体系。完成城市信息处理、实现“数字城市”功能的基本工具,包括数字图象处理软件、GIS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等。承继成等(2003)提出,“数字城市”内容框架包括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和应用服务三部分。基础设施包括通讯层、数据层、保障层三部分。管理层主要是指对“数字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管理及信息数据资源的集成与融合、应用的集成与融合的管理。应用服务层包括基础公共服务层、管理应用层、业务应用层、服务应用层(见表1)。
岳为民(2003)从“数字昆明”的角度指出,“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是由“一个关键、三个基础、三条主线、七大支柱”构成:(1)一个关键。就是城市数据的全面规范和高度共享。(2)三个基础。即信息基础设施、空间基础数据及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3)三条主线。第一,政府管理与决策行为的数字化(数字政府);第二,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数字化(数字企业);第三,市民生活的数字化(数字生活);(4)七大支柱:即政府上网、电子商务、信息产业、信息港、智能建筑、智能交通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信息化。
姜爱林(2004)认为,“数字城市”的内容包括技术组成、组织结构及应用等方面。“数字城市”的技术组成包括:(1)宽带多媒体网络;(2)电子地图及网站服务系统;(3)高分辨率卫星、航空遥感技术;(4)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4)OPEN GIS标准、远程互操作、互运算等信息共享技术;(5)虚拟仿真技术;(6)“数字城市”信息模型与体系结构,包括城市建筑、交通、能源、通信、服务、文化设施和行政管理的信息模型及体系结构;(7)“数字城市”的运行管理技术,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及其管理,数据组织及数据转换,决策模型管理,城市信息安全保障机制;(8)“数字城市”的功能系统,包括公用信息平台,专业信息平台等。“数字城市”组织结构,即“数字城市”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保障等空间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王凤霞、张超(2004)在“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上海”总体框架模型(如图3所示)。
谢明(2005)综合当时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情况提出,“数字城市”框架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1)数据获取和更新体系。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的“数字城市”相关信息,包括城市空间数据框架(基础电子地图、卫星影像、航空影像)、城市规划建设信息、城市社会经济信息、城市管理信息等,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对各种信息进行更新的机制。(2)数据存储、加工和管理体系。该部分内容包括建立起海量数据存储体系,实现数据的高速存取,并在空间定位的基础上实现对信息的加工和管理,包括元数据管理、空间数据仓库、多源数据集成与互操作、海量空间数据的职能提取与分析、辅助决策支持等。(3)网络支持体系。包括高速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分布式计算的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等,共同构成支撑“数字城市”的基础网络体系。(4)专用软件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用于完成城市信息处理、实现“数字城市”各基础功能的工具软件,包括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等等,并由此衍生出基于各种决策模型的辅助决策系统和应用解决方案。
寇有观(2006)认为,“数字城市”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五大平台、五个中心、五类应用、五大工程,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组织、资金、人才保障体系等。五大平台是信息网络平台、公用信息平台、专题信息平台(多个)、空间信息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五个中心包括信息网络互联中心、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身份认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决策支持中心。五类应用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服务、经济运行服务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运营。五大工程包括市民卡工程、金融信息工程、社会劳动保障信息工程、社区服务信息工程和金旅工程。“数字城市”大力推进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城市的应用。
孙旭阳、冯一民(2006)认为,“数字城市”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7个方面:(1)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城市基础数据库建设。(3)电子政务建设。(4)电子社区建设。(5)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7)数字行业应用建设。吴庆双(2007)认为,“数字城市”的构成体系包括: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储存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应用模型体系、专用软件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专业人员体系、用户体系、教育体系、标准与互操作系统、法规与财经体系等。
马娟、秦凯(2007)认为,“数字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体系的建设、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建设、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地理空间信息交换网络体系建设、组织机构的建设等,以及实现覆盖整个城市的多尺度、多分辨率、现势性好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彭学君、李志祥(2007)认为,数字化城市涵盖了整个城市各方面的信息及应用,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十个组成部分。三个层次为信息基础层、应用层、综合决策层。十个组成部分包括:城市公用信息网络平台和骨干网、空间数据等基础设施、政府类应用、企业类应用、公众类应用、区域类应用、数字门户网站、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城市综合决策指挥系统、政策法规规章及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及各种应用规范。
李宗华(2008)认为,“数字城市”涉及城市信息化的方方面面,总体上可以分为3个层次、9个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4所示)。3个层次为:基础层、管理层和应用层。9个组成部分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空间信息资源管理与交换中心、法律法规与政策、技术与标准、政府类应用、行业类应用、企业类应用和公众应用。
曹蕾(2009)认为,“数字城市”的内容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城市信息和交换网络化,城市生活和管理智能化和城市空间数据可视化。“数字城市”框架体系大体由3部分组成:(1)基本平台部分,主要为城市综合信息平台、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城市电信基础设施平台;(2)“数字城市”服务对象(用户),该部分主要为政府、企业、社区、公众构成的各类应用系统,作为核心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发挥作用的根本;(3)关键技术,它是“数字城市”的技术支撑,主要为计算机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宽带网络技术、3S技术、对地观测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操作技术等。
张立平(2009)认为,“数字城市”的内容包括技术组成、组织结构及应用等方面。“数字城市”组织结构,即“数字城市”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保障等空间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也是当前信息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就这个意义而,“数字城市”应用十分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12个方面: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共信息服务、远程教育、社会医疗保障、社区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城市环境检测、智能化小区、水网调配。“数字城市”的体系结构包括:(1)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包括城市地表、上空及地下等自然地理数据的自动获取系统,城市基础设施数据的实时获取和更新体系,城市人文、经济、政论等社会数据的变更与监控系统等。(2)数据处理储存体系。包括高密度高速率的海量数据储存设施、多分辨率海量数据实时地存储、压缩、处理技术、元数据管理技术、空间数据仓库等。(3)信息提取与分机体系。包括数据互操作、多元数据集成、信息智能提取分机、海量空间数据的智能提取与分析、决策支持等设施与技术。(4)网络体系。包括高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的分析式计算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分布处理和互操作协议等。(5)应用体系。包括城市规划、地籍管理、城市防灾、城市交通等。同时还包括城市网络生活方式等。(6)管理体系。包括专业人员小组、教育培训、安全管理、系统维护、标准与互操作规范、相关法规等。
马佩勋、谢海波(2009)认为,“数字城市”的框架体系涵盖了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是由战略政策层、信息基础层、应用服务层和分析决策层组成的有机整体。战略政策层包括“数字城市”的发展战略及总体框架、信息技术标准、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等;信息基础层由城市公用信息网络平台、中心骨干网、区域骨干网、通信管线、空间数据、业务标准体系和协调维护机制等组成;应用服务层根据“数字城市”功能特征分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规划建设及运行、经济运行服务和社会综合服务等五类应用;决策分析层是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性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城市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城市发展预测决策系统和城市防灾、救灾及应急处理系统等。基本框架如图5所示,战略决策决定和指导信息基础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应用服务,通过决策分析又反过来指导战略决策的制定。
四、小结
“数字城市”是空间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历史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整体功能提升的必然依托,是新的经济建设增长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将是跨越式的。“数字城市”为认识物质城市打开了新的视野,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展示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理念,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经营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数字城市”的战略研究、数据和技术集成框架等基础研究和原型系统建设,必然与其应用研究相辅相成,齐头并进。“数字城市”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环境等各个方面,是多学科的融合体,因此,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为基础,更需要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作保障,还需要市民和整个社会信息素质的提高。(编辑:何乐)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仲蓓:《我国发展数字城市的政策和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后学位论文,2003年。
[2]李佩武:《论数字城市建设及其重要意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9期。
[3]顾朝林等:《论“数字城市”及其三维再现关键技术》[J],《地理研究》2002年第1期。
[4]承继成:《信息化城市与智能化城镇-数字城市》[J],《地球信息科学》2000年第3期。
[5]宋建元等:《数字城市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12期。
[6]郝力:《中外数字城市的发展》[J],《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7]李京文、甘德安:《建设“数字城市”的经济学思考》[J],《城市规划》2002年第1期。
[8]赵燕霞、姚敏:《数字城市的基本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9]杨开忠、沈体雁:《浅析数字城市》[J],《北京规划建设》2001第1期。
[10]林峰田:《资讯都市的兴起》[J],《台北书刊》1999年第1期。
[11]俞正声:《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开幕式讲话》
[EB/OL],,2000年5月13日。
[12]王浒等:《数字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2期。
[13]王志龙、白庆华:《数字城市:现状与未来》[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3期。
[14]周晓颖、章申鲁:《“863”为数字城市夯实基础》[J],《经济参考报》2001年1月10日。
[15]段学军、顾朝林等:《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与应用》[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3期。
[16]寇有观:《数字城市系统与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1年第4期。
[17]姜爱林:《数字城市:一种可供选择的城市信息化模式》[J],《广东财贸管理千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8]牛文元:《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载体――中国数字化城市建设的五大战略要点》[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1期。
[19]张静:《构筑数字城市的空间数据框架》[J],《三晋测绘》2002年第1期。
[20]李果仁:《关于数字城市讨论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83期。
[21]王凤霞、张超:《“数字城市”研究初探》[J],《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第2期。
[22]李琦等:《数字城市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第1期。
[23]段学军:《数字城市建设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第5期。
[24]承继成等:《数字城市的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25]刘忻:《数字城市体系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6]岳为民:《昆明建设“数字城市”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10期。
[27]姜爱林:《数字城市发展研究论纲》[J],《科技与经济》2004年第3期。
[28]王凤霞、张超:《“数字上海”的研究与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1期。
[29]戴汝为:《数字城市――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第8期。
[30]谢明:《数字城市建设与发展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4期。
[21]寇有观:《“数字城市”的规划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年第18期。
[32]杜灵通、韩秀丽:《基于数字地球思想的数字城市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7年第1期。
[33]彭学君、李志祥:《数字城市及其系统架构探讨》[J],《商业时代》2007年第8期。
[34]吴庆双:《建设数字城市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6期。
[35]马娟、秦凯:《数字城市建设的初步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1期。
[36]李丽琴:《中国数字城市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4月。
[37]李宗华:《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38]曹蕾:《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及关键技术》[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年第2期。
[39]马佩勋、谢海波:《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与关键技术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关键词:数码虚拟艺术;城乡建设规划设计;数码艺术表现
引言
无论在哪个时代,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都依托当时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数码虚拟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以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而诞生。数码艺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兴起,给传统的艺术形式带来巨大冲击,产生新的艺术审美形式,对艺术界、建筑界和设计界等行业的影响尤为深远,为这些行业带来新的艺术革命。在当今社会,我们必须了解数码虚拟艺术应用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对建筑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
1 关于数码虚拟艺术
1.1 数码艺术的概述
数码虚拟艺术从广义上来讲是利用计算机和数字技术来参与或者部分参与创作过程的一门艺术。电脑辅助设计的广泛应用,为艺术设计界开创了全新的创作模式。数码艺术设计通常是指数码化的设计作品,一般服务于以下几种行业:建筑、广告、影视、动画、漫画和游戏业等,内容包括纯艺术创作、广告设计、实用型仿真设计,可以是二维、三维、四维空间的静止或动画表现形式。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统称为CG,由CG和虚拟真实技术制作的媒体文化,都可以归于CG范畴,CG行业已经形成一个以技术为基础的规模可观的视觉艺术创意型经济产业。
1.2 数码艺术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码艺术在全球兴起,表明数码艺术的价值已获得认可。中国艺术在经历了电子影像、行为、装置、录影等新媒体艺术的洗礼之后,随着国内艺术家的努力及国际交流的深入,中国数码艺术日益成为内涵丰富、种类繁多的大众化艺术种类,而现代数字科技的进步使中国数码艺术获得更旺盛的生命力。随着现代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兴技术层出不穷,数字媒体艺术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数字媒体艺术所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多,传播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艺术载体也越来越丰富,展示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场景的渲染,而是注重人与媒体的互动。数字媒体艺术结合了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传感技术、现代科技等功能,人工合成一个三维虚拟的环境,让置身其中的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可与环境实时互动,最终目标是让观众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来体验新的艺术表现,这代表着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2 数码虚拟艺术的应用原则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城乡建设存在、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的数字媒体表现,首先要树立自己的服务理念:一切以人为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观众立场为观众考虑问题。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数字媒体设计师来说,意味着充分运用空间环境,包括室内空间环境、户外空间环境、网络虚拟环境,在观众和场景之间营造出一种互动关系,有助于打造更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
2.2 确立效果原则
分析技术的应用是用数字媒体展示的设计过程的重点。高科技的展示方式往往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直接的感觉,也是最直观的数字虚拟艺术的表现形式。项目空间的表现内容要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能够充分体现设计师的艺术文化修养。数字虚拟艺术不仅可以提高展示的效果,激发观众的参与兴趣,从而逐步建立项目的自主品牌形象,推动衍生产品的发展。
2.3 技术上的创新原则
数码虚拟艺术的创新是基于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最前沿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在展示设计中,作为全新的体验模式,不仅可让众群体更贴近设计理念和事物本身,而且能使参展者融入到项目当中,也能使项目展示更具多变性和惊喜感。展示项目设计的多元化转变,增加项目本身的亲民性和趣味性,从而大大提升了艺术体现。
3 城乡建设规划设计中应用数码虚拟艺术的表现方式
在城乡建设设计中,数码虚拟艺术能够形象地表达设计理念,在方案构思阶段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例如,应用数码相机拍摄项目现场,然后将照片导入电脑,用Photoshop直接进行设计,在此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手写板绘制草图,导入所需要的图文或以及相关资料等。Photoshop绘制的草图可以直观地表现空间、形态、颜色、材质等设计要素,并且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随时进行方案调整和改变,直到绘制出自己满意的构想方案,为制作概念设计草案提供较好的图纸依据。3DSMAX或者Sketchup建筑草图大师能够快速绘制概念草图,这些制图软件提供多种建模方式,各有优点和适用范围,在概念设计草图的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软件的辅助作用,运用最快捷的建模方式和各自优点组合,来绘制自己理想的方案草图。在景观设计中空间感受很重要,而3DSMAX和Sketchup可以迅速解决虚拟空间的问题,通过对图片进行修改或简单对模型进行调整,都可以快速地建立相对适合的场景,在此基础上就可用摄像机直观地感受场景空间。适当地运用通道和导入不同角度的图片,并在Photoshop中修改色彩、贴入材质、贴入植被等,并将其分好图层、分好通道、汇合成组,选择出一个简便快捷的方法为后续编辑做好准备。
在城乡建设设计中,数码虚拟艺术能够真实地表达设计思想。3DSMAX和Sketchup可通过设置和编辑参数来建立任意形体。当需建的模型完成后,就可以编辑材质,通过材质球可赋予不同的物体不同的材质,还可编辑材质球的尺寸、调节材质球的色彩、设置材质球的肌理效果等,从而真实完美地呈现物体。通过3DSMAX的动画制作虚拟漫游,让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的场景完全真实地展现在数码艺术场景当中。
数码虚拟艺术在城乡建设设计中的应用现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计算机和软件还存在较多弊端,仍需大力发展与完善。虽然数码艺术设计在城乡建设设计中的应用还没有普及,但数码艺术在建筑设计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则有目共睹。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数码艺术给设计界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传统手工设计得到延伸和升华。数码艺术的运用为设计师提供更生动、更形象的创意思路,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设计手段,它可贯穿设计的整体脉络,使艺术作品发挥最大的价值和魅力。有鉴于此,城乡建设设计也要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加大数码艺术的运用广度和深度。
4 城乡建设规划设计中数码虚拟艺术应用的个案研究
深圳前海金融贸易区城乡规划设计的数码技术虚拟表现:
分析深圳前海地区的现状条件和发展制约等因素,借鉴国外金融贸易区建设的成功案例经验,结合深圳特区的文化与风貌保护,提出在维护和利用深圳前海特区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升地区竞争力的规划设计对策。
数码虚拟艺术与三维视景仿真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是利用虚拟现实与三维视景仿真技术模拟城市景观,作为进行城市区域重要地段或重点地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辅助手段。深圳前海金融贸易区的城乡规划设计的数码技术虚拟表现运用了虚拟现实和三维仿真技术,取得了非常好的视觉效果。
5 结束语
数码虚拟技术与我们息息相关,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数码虚拟艺术未来也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数码艺术作为媒体,为我们带来丰富而便快捷的艺术体验,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艺术审美和艺术创作力。在复杂多变的城乡建设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数码虚拟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目前,国内的数码媒体艺术起步较晚,技术方面比西方国家落后,数码技术还需不断更新与完善,更强大的数码技术等待我们去研发和完善。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城乡建设蓬勃壮大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不断提升数字媒体领域的整体水平,一方面强调技术的进步,一方面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以数码技术为媒介与观众互动,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视觉享受。
参考文献
[1]蒋丹.数字设计与工程应用――UGNX5软件教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英)斯蒂尔.当代建筑与计算机――数字设计革命中的互动[M].水利水电出版社.
8年前,美国前副总统戈尔首次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数字地球技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数字城市的研究与建设作为其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制高点的战略之一。这也成就了“数字城市”这一名词。很快,中国就有几十个城市提出其数字城市的目标,并拿出了具体的三年或五年计划。
其实直到今天,业界对数字城市定义仍然有不同的说法,无论是相关部委,还是各实践城市,大家都在各自理解的基础上做着自己的事情。
数字城市的概念非常大,内涵很广。在数字城市的范畴内,不同城市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不同的切入点。可以看到,我们根据城市类型和着重点将数字城市的切入点分成了生活服务型、规划管理型、智能交通导航型以及虚拟城市导游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类型并不是严格区分的,一个城市的数字化建设是立体、全面的,不会仅仅做某一方面的工作。以北京为例,智能交通当然是城市建设的重点,但以社区和生活服务为本的“东城模式”也是数字北京建设的重要内容。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面对纷繁复杂的数字城市建设,我们列出的切入点只是各个城市进入数字城市殿堂的门径,并不代表着终点。最终,以生活服务型为切入点的数字城市也会进行智能交通建设,城市导游型也会做规划管理。所以,这些类型仅仅是目前各城市进行数字化建设可以考虑的切入点,而模式的概念和话题也会有大量的交叉和重复现象。
目前数字城市建设有很多热点话题,这些热点话题成为各个城市竞相议论的对象,比如两年前如火如荼只顾上放信息,现在已经开始更注重功能实效门户网站建设,刚刚兴起的移动政务建设等。我们列举了重要的热点话题,通过对案例的剖析以及专家的指引,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借鉴。
需要注意的是,数字城市的最终目的是为民服务,所以最需要的是普通百姓的积极参与。如果能够建立一套合理的规划和讨论机制,让大多数百姓或者百姓代表可以参与到数字城市的建设中去,那不管数字城市的概念有多宽泛,重点有何不同,特色有什么不一样,最终都能达到“为民服务”的目的。
5月11日,主题为“2006中国数字城市建设与创新公共服务高峰论坛”将在文化古城扬州举行,来自业内的领导、专家以及很多重点城市的信息化规划者将济济一堂,就数字城市建设中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作为承办方之一,《中国计算机报》有责任也有实力全面报道我国数字城市发展的现状,总结出数字城市建设的模式,洞察并详细介绍数字城市中的热点话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数字城市建设的规划和实践中,探讨更多的热点,形成更多的数字城市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