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29: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小学教育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思考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
我们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意义,其实也就给我们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即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应注重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小的课题研究为主,做到一个课题能解决一个教学实际问题即可,切忌贪多求大。这是因为:
1。工作需要。
2。自己熟悉。
3。便于操作。
4。利于推广。
思考三: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种种不良现象
1.功利主义:今天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功利主义造成的,严重违背了教育科研的实质。我们知道,教育科研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虽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起点低,学术性不是很强,但其科学性不容置疑。它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质就是通过教育科研的研究来达到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水平,使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眼下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如此,而是借教育科研工作为学校招来一块“金字招牌”,那些参加科研工作(特别是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也大多是出于评职晋级的需要,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至于所研究的内容(课题)是否对教学有益,对学生是否有切实的意义则不太关心。只要上级能肯定,给一个什么奖,那就万事大吉了。
造成科研工作功利严重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主管部门只浮于表面,而疏于管理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只要留心一点就不难看出,由于现在许多评定的项目和内容中,都有一条“科研情况”或“课题研究”情况。你想评职,没有参加课题研究,不行!你要获得诸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称号,对不起,未参加课题研究,不行!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的确太多、太普遍了,“功利主义”能不大行其道吗?
教育科研是严肃的、科学的,它不能成为一个指标,也不需要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参与,因为它必定是理性的,学术性很强的东西。而我们今天的某些领导,不能正确认识其科学性和学术性,硬实要把它作为一项评定的指标,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把它推进了“功利主义”的死胡同。
2。两头热,中间冷:功利主义必然造成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两头热,中间冷”。这里所说的“两头热,中间冷”主要是指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课题研究方面,大家的热情和精力都放在课题的立项、开题和结题上。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是比较普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应为大家所关心的并不是课题本身,而是课题的影响力,课题在上级那儿能引起多大的注意。说穿了,也就是一个“功利主义”在作怪。
3.泡沫成果多:功利主义、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必然产生“泡沫学术”,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热的背后,各种“泡沫”现象层出不穷,水分沙子越掺越多。在不少的科研项目中,老师为课题的名称的确化了不少心思,以取悦于领导,课题一旦获得通过,便在开题、结题方面大做文章,包装过度,大话空话不少,但对课题的实施研究过程,却并不看重。更为甚者,对研究的过程凭空想象,造假数据,东摘西抄,胡乱拼凑,把课题越吹越大,但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一些用巨资累起来的课题成果,不要说推广运用,就连本校教师甚至高课题研究的老师也不敢真正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谁敢拿教学质量开玩笑呢?
“功利主义”倾向是产生“泡沫学术”成果的温床,而“泡沫学术”成果的飞扬跋扈又直接刺激和助长了“功利主义”倾向盛行的势头。要纠正这些现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要强调教育科研的正确定位,进一步明确并强调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理论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功能,淡化名利,弘扬科学精神。
思考四: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几点意见
1.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
影响中小学教育科研顺利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功利主义思想,因此,要使中小学教育科研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关系,多做实事,少空谈,不为名利。这样,中小学教育科研才能健康顺利的发展,也才能起到指导教学的目的。
2.切合实际,做小做实
中小学教育科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作为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是为搞科研而科研,不是为开展课题研究而研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所谓“小”,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着眼于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工作,研究一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决不能贪多误得。所谓“实”,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该做踏踏实实的工作,真真正正地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为名、不为利。
3.来源实践,指导实践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教育改革与创新 心理素质培养 德育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52-01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现阶段,由于各地教育规模大小、教育水平高低和经济水平的差距,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地区间的教育差距,优势教育资源多集中于东部人口密集与经济较发达地区,西部等地的教育情况有待改善。而教育信息化则有利于缩小这种教育差距,大大改善我国各类人才的培养。这不仅有利于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宏伟目标。
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首先,应该是孩子们的心理素质需要做一些正确的调整,端正态度,引领他们走上人生道路的正轨,先做人,后成才;其次,学校在教育方法上也应该有所突破与创新,教育方式与时俱进,满足新一代学生群体要求。最后,教师们也应做好表率,指导孩子在学习中体会生活的真理,在生活中领悟学习的真谛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只有这样,中小学教育才能在中国当前的教育情况下,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接班人,为国家输送出建设性稀缺人才,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打下源源不断的高科技人才基础。针对以上三个方面我的建议如下。
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各中小学根据本地本校的具体情形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学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中学习生活,学校是他们接受教育的最主要场所,搞好学校心理教育的整体环境,能够潜移默化而高效地影响校园中的每一个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多样化
关于学习方法,首先我们应该摒弃过去的错误认识,树立一种新的思想,认识到学习者与教师的双重互动作用,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我们必须明确地意识到,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播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我们反对填充式的灌输式教育,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以学生为思考认知中心,以教师为指导工具。
1.教育信息化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打破从前过强的共性制约。
2.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一方面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性格对所学内容和学习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自主选择;另一方面,学生也可对就其感兴趣的某一专题自主检索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实现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在收集资料和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丰富其知识面。
3.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丰富的网络资源,改良教学方式,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以鲜明的形象、实际的事例感化对比,帮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在具体事例分析形象的过程中将高尚的理想实实在在地内化为自己的言行,实现化抽象道理到具体言行,再由具体言行升华为抽象思想道德的转变。
三、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应该多与学生积极讨论课题研究,交流心得,并积极响应学生奇思妙想,提供支持以保证其进一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改善师生之间几代积淀下来的不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日本;中小学;健康教育;道德教育
一、日本中小学健康教育
1.安全理念的灌输
由于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所以中小特别注重安全教育,对学生安全理念的灌输是为了使学生们消除对自然灾难的畏惧,所以在安全教育的内容中就包括锻炼学生们在面对地震、火灾、龙卷风等灾难时从容不迫的良好心态与避难自救的措施。不仅如此,由于近年来,日本的交通事故一直在逐渐增多,为了避免中小学生在上下学途中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意外事件,安全教育就变成了学校一项十分看重的教育内容。安全教育的内容涉及到唤醒起学生们的安全注意事项,并且提醒学生们平日生活中注重安全的重要性,以防学生们发生一些意外与不测。中小学生安全理念意识的教育主要是在保健课与道德课中举办。在安全教育的课堂上,老师会教授中小学生们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并且以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的危险事件为例子,让学生们自己对危险情况做出相应的判断,就在举例中锻炼培养了中小学生们应对危险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生命,并且具备了在危险中自我保护与判断危险的能力。
2.供餐教育
二战后的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富裕后,就导致了人们的饮食健康问题,比如:挑食择食,肥胖症,不良饮食习惯的养成,营养补充不均衡等等。为了能使中小学生们能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且掌握有关健康饮食的相关知识,日本的中小学因此开展了供餐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日本中小学供餐内容越来越丰盛了。日本学校供餐的形式主要分为完全供餐与补充性供餐两种。其中,完全供餐是指提供学生们米饭,面条等主食与相应配菜的供餐方式,而补充性供餐是只为学生提供牛奶与配菜的供餐形式,少数学校还有第三种供餐形式:只供应牛奶的供餐。日本的大多数中小学以完全供餐为主要的供餐方式,而学生们也十分愿意接受学校的供餐。与其他国家供餐教育有非常大的不同,日本中小学供餐不仅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相应的食物,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自身的性格特征,与其餐饮的习惯来为学生进行供餐方面的教育与指导。在供餐时,班主任老师会为学生进行贴心的供餐教育,老师们为了能够更加充分地对中小学生们进行供餐教育,并且活跃就餐的气氛,对学生们就餐时的礼仪与习惯加以教育与指引。正因为如此,中小学教育的供餐教育在日本得到了十分的重视,学生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收到了手把手的教育与指导,对他们今后人生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由老师在供餐时间与中小学生们一起用餐,更加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学生们卓越的人际交往能力。
3.药物使用与防艾滋病教育
上世纪90年代,存在在年轻人使用兴奋剂等药物使用频繁人数增加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关注与担忧,因此日本文省部决定加强对中小学生们关于药物使用方面知识的教育,使学什们对药物的使用能有正确的看法与态度,推进学生们对健康的认识,从而让学什们注意到身体健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不但如此,日本年轻人患艾滋病的人数也在每年的增长,文省部因此下令对青年学生开展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普及活动,并且要求学校教育学什们对艾滋病正确看待方式,使学什么不要对艾滋病患者抱有轻视的与鄙视的眼光与态度。学校艾滋病防御知识的普及课程通常会安排在保健课或者道德课中进行。
二、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
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即是培养中小学生们能够在学校,家庭与社会保持着自己良好高尚的品行与时时刻刻保持对他人尊重的良好对待他人的态度,并且拥有自己的个性,愿意为国家未来的发展而不断地拼搏努力,奉献自己的一生。为了实现这一道德教育的目标,日本就通过学校的教育,来实现对中小学生崇高理想与高尚品德的培养与教育。由于不同年龄与年级学生对知识能力接受的能力有很大程度的不同,所以学校也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以更好地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教育。低年级的小学生被要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能够自己对事情做出判断,并且初步了解社会方面的处事原则与为人之道。到了中年级,学校则要培养学生能够有较强的自制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从而使他们能够在今后更加轻松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学校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们明白他们背负着振兴祖国的重任,要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能时刻保持这上进心,为了成为社会优秀的一员而奋斗一身。
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途径是十分多的,学校还会和家庭与社会联合起来共同为中小学生们的教育而奋斗,使道德教育在中小学中非常成功地开展。
1.专设的道德课
在日本的中小学教育中,道德课一直以来都是一门核心课程。开创专门道德课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更加系统地,全面地使学生们对道德知识进行掌握与理解,也方便老师们对学生们集中的思想道德教育。为了能使中小学生们对道德课感兴趣,并且愿意接受道德教育,学校十分关注对于道德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老师通过在课堂上安排学生们一起进行简短的话剧表演,分组讨论等教学方式,使学生们在道德课上不会感到枯燥,而是非常期待道德课的来临,从而达到了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的要求。
2.学校,家庭与社会联合开展道德教育
日本的中小学除了重视学生们在学校的道德教育,还将道德教育和家庭、社会结合起来,使学生们在社会中锻炼自己,通过在社会上的实践经历,来锻炼他们对道德的判断能力,从而使道德教育更加全面与实用。此外,学校与家庭联合对学生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也有许多种,中小学会在家庭中开展对学生们道德学习的调查,评选出优秀的学生进行当众表扬,以激励大家更努力地接受学校的道德教育。不仅如此,学校还会给家长道德教育方面的书籍与教育备忘录,以寄托家长们能够督促学生们保持着良好、有进取心的学习心态。
参考文献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公平是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信仰、性别、地域等的限制,在法律上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反之则是教育的不公平。在这里我们往往只看到大方向的不公平。但具体的表现和它由此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后果,往往容易被忽略。因此,也不便于对症下药地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大部分的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也容易变成一纸空文。
一、中小学领域的教育不公体现在学校之间的不公平
我国有着巨大的城乡差别,同样在学校方面也有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差,而在众多学校之间又分出了重点与非重点。这些学校在教学设备,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处于劣势的学校根本不能和一些所谓名校相竞争。而录取的标准又在同一个层次上,对于条件差的学生来说当然是不公平的。
二、分班制度也导致资源的分配不平衡,导致了各个学生接受的教育质量受到影响
我们通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重点班或者是实验班的学生整体素质明显比普通班的学生好。因为学校给重点班配备的教师、学习环境,甚至具体买的参考书、测试卷都是较好的。我们虽然强调应该因材施教,但是我们忽略学生之间是会相互影响的。好的班级越来越优秀,基础差的越来越差,甚至是有能力学习好的学生都会因环境而成绩上、思想上跟不上,形成了恶性循环。在这种竞争中,一部分学生又被挤在了高等教育的大门之外。
三、中小学教育不公还表现在地域方面
现在我国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一再扩大,而国家在分配公共资源上仍没有根本改变。不同地区在教育过程中所投放的资源、经费以及教育内容也存在差异。就师资力量而言,经济发达地域,各级学校教师配备充足,教师学历水平较高。而经济落后地区教师资源不足,教学水平偏低,学校设备也不齐全,导致了更多的不公平。当然教育不公平还体现在很多方面。
合理的教育制度是解决教育公平的根本办法,让教育进入一个规范的轨道,给教育公平设置一个公平的制度环境。但是当我们反思制度化教育时,也绝不能简单地将外在的确定的“规则”“原则”等作为不可违反的标准强加于人。教育制度的公平,应该是面向大部分人的公平,在教育制度下对更多的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方面,才会减轻教育的不公。
但是我认为现在在教育机制上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的情况下,应该从更具体的方面入手。比如:给农村学校更多的教育经费,改变教育的硬件。合理地安排优秀教师,带动教育质量的提高。在教育教学中贯彻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在班级设置方面,合理的利用环境的影响作用,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人文关怀 宽容 赞美 赏识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同时也给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教学生读书,“教会学生读无字之书”现已得到教育界普遍认同。人文教育对中小学教育来说,既有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又能提高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形成“服务育人”理念
1、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些人文关怀。在教育教学中,应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平等的个体,而不是看成学习、考试的机器;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尊,而不是粗涉其志趣和隐私。学校应加大一些“情感管理”,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校园环境,开展师德讲座,树立服务意识,创建心理咨询室,设立校长接待日,全力解决学生困难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总之,“情感管理”的教学理念重视了人文教育,体现了人文关怀。
2、少追求完美,多发现亮点。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是人文教育的保证,高明的教育家是“寻宝人”,而不是“选宝人”,有责任的教育工作者是“塑造师”,而不是“批评家”。为了给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一些学校成立的广播站、文学社、英语角、篮球队和各学科兴趣小组,开展演讲比赛、绘画比赛、体育运动会,这些不但改变了传统的评优方法而且扩大奖励范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学生在感觉到成功的喜悦之后,自信心不断增强,这有助于他们以健康、自信的心态度过中小学这个为人生打基础的阶段,而教育教学也会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
3、少些责备,多些宽容和鼓励。宽容和鼓励是人文教育的关键,在教育教学中,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其人格,理解其个性顺应其天性,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发挥其特长,激励其心声,锻炼其才干,一句话,要以发展的眼光期待其成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基于上述理念,提出评价学生的十字原则:理解、宽容、善待、赏识、激励。愉悦的教学氛围随之形成,教育教学工作也进入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二、拓宽育人渠道,形成“环境育人”理念
1、文化点缀。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教育资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者只要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经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教育局面必然随之豁然开朗。有的学校邀请当有名的书画家,结合当地的历史、地理、文化、政治写诗作画,留下墨宝,也有的学校以本校学生的书画作品,悬挂在办公楼和教学楼的走廊或教室内,给师生们以美的熏陶和人生和启迪。
2、标语装饰。实践证明:在师生视线所及的地方,悬挂催人奋进的标语,必会给师生们良好的视觉享受和心灵启迪。如在楼顶展示校训“严谨、求实、勤学、奋进”;在墙壁展示学风“爱学、会学、优学”;在教室展示师生共勉的做人道德标准“严、爱、勤、朴”;而“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学校无小事,时时为教育”、“为学应须毕生力,攀登贵在少年时”、“向强者挑战,向自己挑战,向每一天挑战”等一幅幅标语,更是直指师生心灵,引发强烈的共鸣。这些催人奋起的标语,构成了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建筑诗化。假如一个学校连钢筋水泥都诗情画意,那么这个学校将蕴涵着多大的人文关怀呢?有的学校建筑物就以成才路、启航路、奋进路、致远楼、逸群楼……这些鼓舞人心,时时启迪学生勤学苦读、志存高远、敢为人先、立志成才的名字命名。如办公楼取名为“春晖楼”,蕴涵着老师们的教诲,像春日的光辉,滋润着每位学生的心田;综合实验楼命名为“开物楼”,激励着学生们去探究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
4、花草寄语。一朵花便是一幅画,一株草便是一首诗,一棵树便是一首歌,充分利用花草树木便会成为学生人文教育的良师。我校征集花草寄语,给校内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挂上寄语牌。寄语牌精致大方,寄语新颖深刻,富有哲理,两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如给月季的寄语是“忍受修剪的剧痛,是为了更好的生长”,给梧桐的寄语是“不惜一身尘土,为人们撑起一片蓝天”,给桃树的寄语是“生命的枝头,决不开虚伪的花朵”,这些花草寄语赋予了花草以新的品格、新的内涵,从而净化了学生心灵,升华了学生情操。
三、开展“六名工程”,形成“文化育人”理念
所谓六名工程,就是开展“读名著、背名诗、听名曲、赏名画、看名剧、学名人”主题活动。
1、读名著、背名诗。我校政教处编辑《读书》杂志,精选国内外著作,每月一期,每人一册,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又避免了学生在选择课外读物时良莠不分和费时费力的情况;教务处每学期编印一期《诗词精选》,每期50首诗,让学生背诵,这样下来,几年的时间每个毕业生都能背诵几百首名诗。
2、听名曲、赏名画、看名剧。我校大力提倡艺术教育,兴办了“春苗书画艺术展”,收藏了在校学生的艺术作品,学生在这里既受到了美的熏陶,又受到了人生启迪。此外,我样还积极引导学生接触高雅艺术,如课前播放名曲,定期播放名片、名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我理想中的中小学教育
这几年社会上言谈越来越自由开放了,基础教育也愈发地饱受争议了。既然各式各样的言论已多,我倒也无所畏惧了,于是铺纸研墨,蠢蠢欲动地想要发表一席荒谬稚言。
许多人指责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失败的应试教育,必须改革。诚然,几年来领导老师们东奔西走地到处“学习”,也不能说没学出点名堂来,然而我们的改革终究是不彻底的。我本是生在长在中小型城市的学生,就拿自己家乡来说吧:不论外界如何叫嚷着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可我即便是在上小学的时候,作业也是从不曾少的,多数孩子都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家庭作业。初中那就不必说,没有初三不上晚自习的学校。自习上到九点甚至超过九点半,回去还各科都有作业,学生普遍是晚上十一点半以后睡觉,早上六点十分以前起床。高中就更不必说,晚上十二点往后推,早上五点半往前提,苦熬几周好不容易盼来半天休假,还有雪花般铺天盖地飞来的试卷,当日晚五点多又要返校上自习,实则比不放假更累人。像这样,学生一天能睡几个小时?睡不好,昏昏沉沉,哪来的效率?没有效率,成效就低;成效一低,领导、老师、家长、自己,就愈发着急,于是原本可怜的一点睡眠时间又被急剧压缩,恶性循环日日重演。口里说着“身体是学习的本钱”,然而真正走上了比战场还残酷的考场,除了分数,谁还能顾及其他?睡眠算老几,去他的吧!——既然健康都不要了,什么人格的塑造、精神的培养,便更是被简化得直接等同于熬夜看课外书、假期到处学特长了。——至此,我已无话可说。
然而,十几年的苦苦煎熬并没有使我放弃一种单纯的渴盼和美好的梦想。面对堆积如山的试卷习题,唏嘘之余,我常陷入幻想的深渊。我想,对儿童的教育应当侧重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兴趣的培养——先是生活习惯,再是学习习惯;先是发展孩子自己的良好兴趣,再是培养其他各个方面的广泛兴趣。我们应当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自由的人来教,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使人幸福快乐。先为人,再为事,有余力,则学文,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否则教育的产物就会丧失人性的美好与完整。再往上走,就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丁肇中提出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非常赞同,实践能力匮乏一直是中国学生出了名的缺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哪一方面的能力都不能出一点纰漏,否则我们以后的建设就必定会出问题。另外,学习虽是一件严肃艰辛的事情,但更是快乐的事情。不乐而为之,如何超群?张潮说得好,“才必兼乎趣而始化”,学习的过程要常伴一个“趣”字,才是富有积极意义的,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最后,基础教育一定要使学生明确方向,明白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是为了什么。方向一旦出了问题,当下成绩再优异都是无用甚至有害的,到头来没有好结果。
择校在美国一直存在,只要学生家庭愿意,到处都有私立学校供家长选择。从20世纪开始,私立小学和中学的学生数量大约为美国中小学在校生人数的7%以上,过去的10年内一般为10%~11%的比例。
美国的公立学校提供择校机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择校改革(Alternative School Reform),90年代后逐步发展到学区内择校(在本学区内公开或者有名额限制的招生)、学区间择校(根据跨学区学校间的协议交流学生,一般有名额限制,但是不用额外承担费用)、公立学校学生凭学费券(Publicly Funded Voucher)申请私立学校、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磁石学校(Magnet School)和虚拟学校(Visual School)等择校方式。
但是,并不是美国各州都提供所有这些选择。2003-2004学年,美国4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大约有3200所特许学校,学生数占全部公立学校学生的1.7%。另外,只有佛罗里达州、缅因州、佛蒙特州、威斯康星州、俄亥俄州和哥伦比亚特区6个州提供学费券方式择校。学区内和学区间的择校方式在71%的西部学区、63%的中西部学区、44%的南部学区和19%的东北部学区存在。
美国的磁石学校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兴起,一开始主要为降低各个学区种族隔离和仇视。之后,转向了创建特色课程、重视备考大学、强调激励学生,有小规模高中、高科技高中等形式,在校人数不断增长。
虚拟学校是利用电脑和互联网技术传播知识的学校,美国目前有22个州设立了虚拟学校,有16个州至少各有1所虚拟特许学校,学生数4万~5万人,但是起点在高中阶段。
除公立和私立择校体系外,学生家长们还有家庭教育(Homeschooling)可供选择,家庭教育在美国50个州都属合法。美国当代“家庭教育”运动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80和90年代迅速增长,在1999-2003年间,学生人数从85万增加到110万,大约占在校生比例的2.2%。
二、美国择校的趋势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在2006年11月28日发表了《择校的趋势》(The Trend of the Use of the School Choice),通过对美国1~12年级学生在1993-2003年间的数年抽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2003年,美国大约1250万中小学生选择了指定公立学校以外的学校,其中740万学生选择的是其他公立学校,510万学生选择的是私立学校。
第二,公立学校的学生数基本不变。学生上指定公立学校的比例在1993-2003年间呈现下降趋势,直接到指定的公立学校上学的学生从1993年的80%下降为2003年的74%。但是同期自主选择公立学校的学生比例从11%上升到15%。越来越多的学生上的是自己选择的公立学校,其中初中和小学生比高中生更倾向于自主选择公立学校;家长获得过良好教育的以及家庭收入超过贫困线的学生更倾向于自主选择公立学校;完整家庭的学生比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倾向于自主选择公立学校;居住在城市的学生更倾向于自主选择公立学校。
第三,学生选择私立学校的比例相对稳定。由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负责公立学校的经费,而私立学校的学费来自于学费、杂费、私人捐赠,所以私立学校的费用也限制了生源,学生只能来自能够负担得起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一般为父母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其收入远远高于中等家庭。私立学校也区分为教会学校和非教会学校。在1993-2003年的10年内,私立教会学校的学生数稳定在8%,但是非教会私立学校的学生数从1993年的1.6%增加到2.4%。
第四,搬家是美国家庭保障孩子就读名校的一个重要手段。数字显示,为就读公立学校而搬家比起为就读私立学校而搬家的家庭较多:28%的上指定公立学校的学生家长和19%的上自主选择公立学校的学生家长说是因为孩子教育原因搬的家。相比之下,只有8%~9%的私立学校学生家长因为教育原因搬家,但这可能也跟大批私立学校的住校制度有关。
第五,对比上指定公立学校的家长,择校学生的父母对学校有更高的满意度,其中上教会私立学校的父母满意度最高。在2003年,54%的上指定公立学校的家长对学校非常满意;64%的上自主选择的公立学校的家长对学校非常满意;77%的上教会私立学校的家长和72%的上其他私立学校的家长对学校非常满意。可喜的是,1999年至2003年动态的数据显示,家长对指定公立学校的满意度在提高,1999年的非常满意率仅为49%,2003年已经达到54%。
三、美国政府对待学生择校的态度
1.政府从法律上规定如果学校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则学生有权择校
“择校”一直是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2002-2007年美国教育战略规划》提出了六个具体战略目标,其中包括增加教育灵活性及地方机构的权力,为学生家长提供更多的信息及更多选择机会,这一规划的目标是达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根据2004年美国政府对于《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① 中关于选择公立学校的解释:如果美国公立中小学不能满足各州的教育标准,不能确实提高学生成绩,则需要提供给学生父母更好的选择方案,包括送孩子到其他学校的选择。这样,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制订了当一所学校处于提高阶段(School Improvement)②、整改阶段(Corrective Action)③、重组阶段(Restructuring)④ 三种状态的时候,学生家长有权为孩子择校,或者学校为学生免费提供额外的教育服务,如课外辅导、延长上学时间、假期补习等。
2.美国部分州提供开放式录取政策,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的学校
在开放式录取(Open Enrollment)政策下,某些州的学生能够自由选择本州内的任何学校,特别是当学生遇到问题:不适应大班上课、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方式异常、难以融入集体生活或者某些学生欺强凌弱的时候。学区内择校和学区间择校是开放式录取政策的两种形式。但是只有州政府将本政策确定为硬性类(相对于某些州的自愿类)时,学区才必须提供此选项,美国有16个州要求学区必须允许学生在学区间择校,28个州允许学区自主选择。
3.美国部分州政府提供学习经费,减轻学生择校经济负担
美国部分州的方式是通过学费券(Voucher)来提供学费支持,州和地方政府拿出经费,根据该学区的学生平均学习成本确定学费券的价值,学生家长通过交付学费券来支付所选择的公立学校或者私立学校的学费,不足部分自己承担。
美国也有部分州允许学生通过给私营组织捐赠来获取奖学金,或者给予就读私立学校的学生家庭减免税收额度的形式来降低低收入家庭就读私立学校的费用压力。
四、美国建立择校体系的优劣争论
美国择校体系的目标是建立学校之间的竞争,促使公立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反对者认为自由市场竞争的理论不适用于教育领域,允许择校会适得其反,反而伤害更多的学生。主要的意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支持意见
第一,择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毕业率。大量研究显示这是择校的明显效果,或多或少都能刺激学校向好的方向改变。
第二,择校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特别是在那些评估为“提高阶段”的学校的学生。
第三,择校有利于鼓励教学创新。择校带来的竞争压力促使学校不断尝试新的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水平,创新教学方法。成功的实践经验也很快就能在学区间传播和学习。
第四,择校能够提高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随着学校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学生和家长能够找到更加匹配(match)的学校,保证学生未来成就的最大化。
第五,择校能够创造一个鼓励所有的教育机构不断提高的环境。通过提高择校的规模和质量,能够创造学校间的竞争压力。研究显示,存在真正竞争的学区能够带来积极影响,但是如果学区内存在某些较差的学校,其他学校的创新压力就小得多。
第六,择校能够节约有限的教育经费。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有关数据:平均私立学校的学费大概为4689美元,而同期公立学校平均学生费用为8830美元。如果每个公立学校的学生得到的学费券价值是平均费用的60%,即5298美元,州政府就可以节约3532美元。
第七,择校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为“高中后”(Postsecondary)教育做好准备。目前美国高中毕业生的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并不能满足毕业后面临的社区学院、大学等的基本要求,择校将进一步解放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
第八,择校能够降低种族和收入差别造成的歧视。美国很多市内学校面临来自种族歧视、贫富不均等问题带来的法律压力,法庭不断要求学校消除这些问题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择校扩大了学生的选择空间,方便学生能够在学区内外的更大范围,甚至全州内找到合适的学校。
第九,根据美国教育部2006年的一份分析报告,有超过2000所公立学校5年以上不能通过年度评估,其中包括纽约市、洛杉矶和芝加哥等一些大的学区。但这只是冰山一角,有些通过年度评估的学校也仅仅达到最低的评估标准。根据2005年美国国家教育情况评估报告(2005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来自低收入家庭的8年级学生中,32%在数学上低于基本线,29%在阅读上低于基本线。为了更有效地使用每年4400亿美元的公立中小学教育经费,美国政府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择校自由。
2.反对意见
第一,由于私立学校提供择校机会给公立学校学生的同时,私立学校需要遵守如安全、财务、非歧视等条件,随着大批公立学校学生涌入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将失去独立性和活力,逐步成为“非常规”公立学校。
第二,在贫困地区的学生家长会因为文化程度、精力、能力等原因不能掌握学区内外学校的全面情况,仍无力择校。而不得不留在原来学校的学生,会因为学校经费的减少(由于提供免费交通设施给转校生等)而受到伤害。而某些富有的家庭则逃离本学区学校,反而加重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平等。边远地区的学生也没有多少学校可供选择。
第三,择校中的学费券和奖学金方式基本上就是在给私立学校送钱。因为中产阶级和富裕家庭已经将他们的后代送到私立学校,而那些低收入家庭要么不能确保被录取,要么不能支付学费券以外的费用。已经有研究数据表明使用学费券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第四,虽然在2002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对学费券择校项目的支持判决,但是在2006年1月,佛罗里达州最高法院以“违背教育的公平原则”――“应该保证全州学生拥有一个公平、安全和高质量的自由公立学校体系”为由取消了该州的奖学金择校(私立学校)项目。由于美国各州宪法的不同法律背景和历史,择校项目仍然面临着法律挑战。
注释
①《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于2002年成为法律,它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所有的孩子有一个公平、公正地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保证学生达到各州的学业标准。基于此目标,该法建立了年度适度进步评估制度,通过抽样或者选取全部学校学生在数学、阅读等方面的成绩评价公立学校的表现,也有其他如毕业率、上课率等参考指标。适用于所有的公立学校,但是各州的标准各有差异。
②如果某个公立学校连续2年没有通过评估,则被确认为进入需要“提高阶段”,连续2年通过评估才能取消。
③如果某个公立学校在进入“提高阶段”后2年还没有改善,则被确认为进入需要“整改阶段”。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国外;教育发展
一、国外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从教育内容上来说,美国中小学的教育内容由各州制定基本纲要。在多数州由地方学区教育委员会决定学校的详细的教育内容;从教育目的来说美国的中小学课程是以读、写、算的基本技能作为重点,同时帮助儿童发展一股的社会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习惯。从课程设置上来说小学所设的科目有英语、数学、社会、自然、外国语、美术和应用艺术、卫生和体育等。现在大多数州都作出规定要对学生进行测验出教师负责评定分数并决定升级或留级;从教学方法上来说小学的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相对来说在低年级强调小学生的活动运用“发现法”比较多。在小学教学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闭路电视、录音机、电影、幻灯、语言作业室和微型计算机等已被广泛地使用。
二、国外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历程
1、美国。美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可以从课程理论的变革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儿童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和学科中心课程作为美国课程理论的三大流派,在不同程度的历史时期主宰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方向,199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历经 4年完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 《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教育标准》全面体现了美国把科学教育植根于中小学教育中,从根本解决国民科学素养的指导思想[1]。
2、日本。近百年来,日本进行了三次重大教育改革。一是明治 维新之后颁布实施的近代学制;二是二战之后全面学习美 国的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三是 20世纪 80年代的面向 21 世纪的全面改革。日本1987年学校课程的全面改革是面向21世纪的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要主让学生掌握人的形成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内容,培养自我教育能力”。根据这一方针。1987年11月,日本学校课程议会提出了改善课程标准的4项具体目标:培养情操高尚、体魄健全的人 ;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学态度和能够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注 意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所必需的基础的基本知识技能,充实 发挥个性的教育;加深国际理解,重视培养尊重日本文化与传统的态度。
从外国中小学教学模式的变革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学模式的变革呈现出的一种从单一到多样的趋势。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 “传统教学模式 ”主导的教学实践到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问题教学模式 ”的教学实践 ,教学模式 。直在“传统 ”与“现代”之间来回做“钟摆运动”[2]。
三、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经过对国外中小学教育历史的了解,我们了解到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他们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因此,实事求是地了解他们在这方面的做法 ,对于我们实现“科研若校 ”,推进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对待还孩子方面,我们应当尊重孩子的意愿,或者说家长和孩子比较平等。有一次我们去一个白人家庭做客,主人家里的一位孩子很有艺术才能,主人很想让他的孩子给我们展示一下,但孩子不愿意,主人只好跟我们说对不起,丝毫没有责怪孩子的任何表情。家长总是给孩子许多鼓励,表扬。即使批评也是以理服人,孩子若有一点进步就给予很大的鼓励。可以说那里的孩子是在表扬声中长大的。在学习上,澳洲的家长对自己孩子学习成绩不会太在意。他们允许自己的孩子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不会逼着孩子去接受自己不喜欢或者是不愿意做的事情。
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方法方面,中国教学方法主要是满堂灌填鸭式的传授知识注重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培养学生吸收知识的学习行为和接受能力西方主要是寓教于乐注重引导循循善诱每个孩子都可以施展自己的天性注重创造性的培养。
东、西方中小学教师角色定位不同,中国的孩子被要求要尊敬师长上课不得顶撞老师见了老师要主动问好甚至行低头礼。说老师讲错了是最大的忌讳如果让老师下不来台的话会被严肃批评。而西方学校师生是朋友关系老师和学生见面像朋友西方学校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在我的观点看来,老师不是总之对的,应该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
西方的课程设置比较灵活,注重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中国的中小学课程设置方面实行统编教材、追求标准答案注重语文、数学、英语知识的学习尤其重视英语和数学,这点上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这点也与迎合了我国目前推行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旭红,许红峰.国外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学校体育的影响福建体育科技第23卷第2期
[2]教育部重点课题“外国中小学教育问题史研究”研究成果述评
论文摘 要: 教育科研在解决学校教育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理论建设等诸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现状及解决对策等问题展开探讨。
中小学开展的教育科研活动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体系。很多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逐渐认识到,教育科研在解决学校教育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理论建设等诸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现状及解决对策等问题展开探讨。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上看,中小学教育科研整体水平仍不够高,远远不能适应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观念上来看,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对科研工作的认识误区。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部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意识较之以前有所提高了。他们已经认识到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活动改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认识到科研可以使教育教学理论更加完善成熟。但是,从整体而言,部分教师对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存在许多观念上的误区。
误区一,搞教育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是专门机构与专业人员的事。很多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只是教书匠,充其量“传道、授业、解惑”,搞教育科研只会分散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误区二,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学校管理人员只是把教育科研与评先进、评优秀挂钩,把科研工作的进行作为考核教师的手段之一。这会导致一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教育科研只是证明个人能力的一种方式,是提高工资的一种手段,是换取名誉的一种途径。
误区三,不少中小学教师把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简单地理解为的数量多少。他们盲目地通过在各种期刊上来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甚至为了增加的数量,不惜把钱花在不知名的期刊上。
(二)学校教育科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科研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育科研的管理方面来看,学校管理者忽视对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很多学校出现这种情况,只重视立项和结果鉴定时的管理,忽视整个教育科研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一些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申报成功,获得立项以后,科研工作就立刻进入停滞状态,申报人员将其放置一边,学校管理者也没有进行指导和管理。直至结题阶段,申报人员才开始找资料,补记录,编写研究报告,东拼西凑,整理出一套材料,拿到一个国家、省级或市级的奖状或证书就告一段落。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对课题的监督、检查、成果的鉴定上。
2.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存在理论指导不足。中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也正是因为此,中小学教师缺少足够的时间及时学习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一方面,他们掌握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较少或者比较肤浅,难以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即使掌握了一些教育方面的理论或方法,大部分中小学教师也无法用他们所掌握的这些教育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遇到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经验丰富但理论基础薄弱。
(三)科研经费不足造成教师参与科研主动性不高。
一般来说,对于各级规划的课题,相应的管理部门应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但是,科研经费现状是,科研所需要的经费远远高于管理部门所给予的数量,中小学教师申请的科研项目要想出成果,除了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研究成果价值偏低。
中国教育学者郑金洲曾经指出,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有行动无研究、有研究无成果、有成果无转化、有方法论无具体方法、有定性无定量、有叙事无提炼、有课题无问题、有师本无校本、有分析无元分析”等基本问题①。
教育研究成果价值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许多重要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有的还近乎空白;二是教育科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功能没有充分表现出来。科研的宗旨是要改进实践。教育科研应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服务,真正以改进教学为目的的科研活动并不多。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总体水平不高,已无法适应新形势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工作要求。
二、针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论及的各种问题,结合国内外学者在教育
科研方面的研究成果,我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要想走出误区,不断提高科研素养和科研水平,应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研究型教师已成为新形势下对当代中小学教师的时代要求。所谓研究型教师就是把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实践与理论分析创新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中小学教师向“研究型”转变离不开教育科研。
一方面,中小学教师要认识到,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既不同教育专家的教育科学研究,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经验总结。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应该是在研究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理论的充实和创新。这样,既不会把教育科研工作专家化、专门化,又不会把教育科研工作看作教学工作之外的附加工作。
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要在发展自身、发展学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育科研工作,摒弃科研是为了“晋级评优”的思想,克服形式主义和应付了事的工作态度。广大中小学教师要认识到只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提升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教育科研的管理制度。
如何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我们认为,从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现状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要从课题选择、评审、立项开始,到课题的检查、鉴定及奖励,整个教育科研过程需要不断完善。不能在一些教师刚开始申请课题时,学校表现很积极,整个科研过程却不闻不问,加上教师自身也很懈怠,使得整个研究过程极为松散,科研成为空谈。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对整个科研的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及时督促,对不能按时完成研究任务的教师取消其研究资格,结题时不予上报。
严格申报教育科研课题的教师资格。有的教师平时教学工作质量不高,考核成绩较差,但数量不少,申报课题很积极。对于这种教学工作考核成绩不好的教师,在制度中应明确规定,在课题申报或者验收时不应给予过高评价,必要时取消其上报资格。
可以设立专门教育科研管理机构,同时打通科研、教学、教师培训之间的关系,使得教师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在申报教育科研课题时得到必要的指导,从而营造广大教师积极参加的科研环境。
(三)加强教育科学理论培训,以先进的理论指导科研工作。
中小学教育科研加强理论培训是指,中小学教师要接受教育理论的指导,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而不是对教育实践遇到的问题或教育创新进行盲目的、无计划的、随意的经验总结。具体说,中小学可以聘请教育理论工作者进校指导或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教育培训,熟练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基本步骤,以理论武装自己。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从事系统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以此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科学素养、教育素养。
(四)建立教育科研激励机制,加大教育科研经费投入。
要改变中小学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功利思想,调动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建立教育科研激励机制。通过教育科研激励机制,引导中小学教师端正进行教育科研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
一方面,学校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来评价成果的价值,不能根据发表文章数量来评职晋级,否则会挫伤一部分真正想从事研究的教师的积极性,影响研究结果的价值和实用性。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设立“教育科研专项基金”,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充分的科研经费支持,使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时无后顾之忧,从而提高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五)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科研成果价值偏低是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教育科研成果对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未涉及或未作深入研究,大部分提出的研究成果仍然是口号式的,虽然有些道理,但是可操作性很低,实用价值不大。事实上,评价一项科研成果是否具有价值应该看其对本校甚至中国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是否有帮助,其现实意义尤为重要。
只有科研成果面向实践,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因此,教育科研成果是否运用到学校实践中去,是判断教育科研活动是否具有价值的关键。当然,只有通过教育科研活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有过一段经典的言论:“如果你想使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艺术,那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在目前如火如荼进行的新课改过程中,“研究型”教师的理念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教师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一方面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一方面提高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已经引起了相当多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注释:
①郑金洲.学校教育科研中存在的问题亡[j].人民教育,2007,(6):49-52.
参考文献:
[1]杨占苍.一个教育函数方程式的解读[j].中国教育报,2002,(9).
关键词:教育科研 中小学 行动研究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定位
当前,有不少中小学,为了“科研兴校”,出现了“校兴科研”的形势。只要是办学条件稍好的学校,大多几乎是“校校有课题,人人有项目”。虽然这样的“校兴科研”的行为,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但是并未产生“科研兴校”的效果。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定位失误,方法不当。
为了清除中小学大量的 “教育科研垃圾”,为了中小学中小学师生发展,应该推行教育科研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从教育工作需要中寻求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一线教师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行为的目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不一定需要理论假设,不需要严格控制变量,不需要对测量工具进行严格的检验,便于掌握与应用。是行之有效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
二、中小学行动研究法的意义
今天,在教育领域,行动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运动趋势。这种研究方法受到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特别是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欢迎。它所倡导的“教师即研究者”运动,改变了教育研究为专业研究者所把持的局面,促使中小学教育研究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为解决中小学教育研究中固有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问题,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中小学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价值:
(一)行动研究克服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
当前的教育科研远离具体的学校情景、实际的课堂教学和复杂的教育教学过程。研究者高高在上,研究工作从研究者的理论建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人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由于受特殊的教育教学情景的限制而难以推广,难以发挥应有的指导实践的作用。行动研究实际上是对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教育研究模式的变革,它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专业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的合作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沟通。
(二)行动研究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可行性强
科学实验在教育研究中受到了较多的限制,实验要求有理论假设的指导,对实验研究者的理论素养、统计分析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往往难以胜任。行动研究,则为之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它不仅能帮助广大教师改进工作的现状,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而且能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改进研究技巧,强化专业精神,因而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欢迎。
三、中小学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问题
发现问题是研究的起始环节。强调教师解决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实际的问题。教师从问题诊断入手: 第一,现状如何?为什么会如此? 第二,存在哪些问题?从什么意义上讲有问题? 第三,关键问题是什么?它的解决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制约? 第四,众多制约因素中哪些虽然重要,但一时改变不了?哪些虽然可以改变,但不重要?哪些是重要的,而且可以创造条件改变之? 第五,创造怎样的条件,采用哪些方法才能有所改进?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自己发现的、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计划
计划就是制定解决问题的研究计划。教师持续地关注这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较细心地计划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计划包括总体设想和每一个具体研究行动步骤的设想。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计划是暂时的,是允许修改的。如果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就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的备课中寻找和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因而“螺旋模式”行动研究中的计划与教师日常的备课是同一件事情。
(三)行动
行动是实施解决问题的研究计划,也是按计划、有控制地进行变革,在变革中促进工作的改进。注意三点:第一,行动是在获得了关于背景和行动本身的反馈信息,经过思考并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的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采取的实际步骤,这样的行动具有贯彻计划和逼近解决问题的性质;第二,教师和专家在合作中一同行动,家长、学生和社会人士也可作为合作的对象,要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实现改进工作这一目标;第三,重视实际情况的变化,随着对行动及背景认识的逐步加深,及各方面参与者的监督、观察、评价和建议,不断调整行动,是灵活的、能动的,是创造性的执行事先的计划。行动研究法不仅努力改变教师的理念,而且希望通过行动引起教育实践的改进,在改进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观察原先的计划是否有效和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已经被解决或没有被解决。
(四)反思
反思是就行动过程及效果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计划下一步的行动。它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管理;价值取向;人本管理;科学管理
作者:于博
怎么看待教育管理的价值,就有怎样的教育管理价值观,不同的教育管理价值观会形成不同的教育管理价值取向,产生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组织形式、评价机制、激励手段等。可以说,教育管理价值取向对教育管理的成败有直接的影响。而目前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有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两种。笔者先是对两种教育管理价值取向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种教育管理价值取向结合的作用,希望对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有所帮助。
1.中小学教育管理价值取向
中小学教育管理价值取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本管理,另一种是科学管理,以下分别对这两种教育管理价值取向进行阐述:
1.1人本管理价值取向
人际关系学派认为,很多管理理论过分强调管理的科学与严密,没有认识到人的作用,久而久之,人逐渐成为了机器的附属品。其中比较典型的学者就是梅奥,他主张重视人的因素,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他进行了大量的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研究。总的来说,人本管理价值取向有如下特点:其一,注重人际关系研究,霍桑实验就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人际关系研究,这个实验让管理者转变了以往单纯注重效率的观念,认识到人际关系对个人和组织效率的影响。其二,注重满足人的需要,人家关系理论研究者认为,需要是激励人们的动力,人的行为都有动机,而动机来源于人本身的需要,是其社会和心理层面的反映。大量的行为科学理论家对人的需要开展了研究,其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我们比较熟悉的。
上世纪70年代之后,行为科学理论的影响日深,对教职员工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教育管理学家十分关注,并针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开展了研究。教育管理学家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自我调控与完善,善于进行自我激励;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分析和研究学生的需要层次和结构,进而对校内外的人际关系予以改善。
1.2科学管理价值取向
科学主义在教育管理中比较常用,其来源于企业,带有浓重的市场气息。对教育管理而言,教育管理可以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科学主义思潮在教育管理的应用起源于20世纪初期,当时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水平,生产对工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具备了较高素质的工人开始为子女的受教育权利斗争,很多国家都普及了义务教育。而普及义务教育的结果就是学校数量剧增,教育投入大量增加。但是,当时的教学效率却不高,这让政府和企业界都是十分不满,于是要求教育管理人员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量化、考核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管理人员放弃了传统教育价值取向,接受了与市场经济属性相适应的科学管理价值取向。
总的来说,这两种教育管理价值取向都有其局限性,人本管理过分强调人的因素,认为通过人际关系的改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实际上这存在很大的难度,是不切实际的,很难在现实中操作;科学管理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认为人只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对于人的其他需求视而不见,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片面性。
2.结合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的作用
人本管理价值取向看重人的情感及心理因素,重视满足人的社会和心理需要;科学管理价值取向关心的是怎么才能更有效率。当代学科高度分化、高度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学者认识到依靠单一的价值取向不可能全面解决教育管理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管理思想就不得不通过融合来提升教育管理的实际效果,促进教育管理的专业化、民主化。布莱克·穆顿在其《管理方格》一书一种就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该理论研究的是企业领导方式及有效性的理论,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极端的领导工作方式的出现。无论是极端的科学管理、极端的人本主义,还是极端的人际关系、极端的生产为中心,都难以圆润地解决中小学教育管理问题。“管理方格理论”既高度关注工作,又关心人际关系,满足人的需要,以实现两者的有机协作为目的。
同样认为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应该结合的还有系统教育管理学说,其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的基础上,其认为学校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社会、学校、社区之间是密切相联的,学校的教育质量、效率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该学说一方面从整体、系统的角度来看待学校的内外环境、要素,另一方面认为教育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由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型的系统。长期受到儒家文化与小农经济的影响,我国的教育管理一直有浓重“人治”的痕迹,缺乏科学管理的洗礼;而我们的“人治”并不尊重人的需要,也没有深入研究人际关系对教育管理效率的作用,只是简单粗暴的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管理来说,融合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两种价值取向不但可以完善我国教育管理的制度基础,还能够更好地激发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在实际的中小学教育管理中,我们应该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以人本主义为主导,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进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
3.总结
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关系到中小学教育事业能否顺利发展,对其价值取向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两种教育管理价值取向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种教育管理价值取向结合的作用,以期更好地促进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利民.中学教育管理中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2]陈君.略论中小学教育管理价值取向[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07).
【关键词】数字鸿沟 教育质量 差距成因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8-0084-01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城乡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差距不断加大,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采取了很多管理措施,例如,加大对落后地区教育资金的投入、在政策上重点倾斜、为落后地区吸引高质量的师资等,随着相关措施的施行,城乡教育差距的状况有所改善。但是让我们担忧的是这样的差距依然在扩大,并且呈上升趋势。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所要做的便是针对问题寻求新的应对措施,进而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 城乡中小学教育质量出现差距的时代背景
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教育资金的投入提供了保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质量问题的关注,教育资金投入的数量越来越大。因此,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例如,师资队伍的质量越来越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改善。可是由于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不同,城乡之间教育资金的投入也就不一样,正是因为这样,城乡之间教育质量就出现了巨大差距,并且这样的局面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面对这样的状况,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期更好地扭转局面,可是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教育质量的综合水平,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我们需要做的便是不断的对教育落后地区加大资金上的支持、政策上的保障等,只有这样才会不断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更好地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进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 城乡中小学教育质量出现差距的原因
1.经济水平的差距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城乡之间教育质量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距,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经济水平是教育资金投入的保障,如果地区之间经济水平有差距,难免会造成教育资金投入上的不一样。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可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地区经济差异却在逐渐扩大,面对这样的情况,为了扭转教育质量差距方面的问题,我们首先应做的便是加快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平衡。
2.师资队伍分配不平衡
因为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教育资金的投入问题,使一批批自身素质高的教师团队积极地投入到了城镇学校。这样一来,便会造成城乡之间教师团队质量有差异,由于师资队伍上的差别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成绩,于是便进一步加大了教育质量上的差距。
3.教育观念的差距
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教育观念也是相对滞后的,正是因为人们认为上学接受教育不重要,所以才导致很多未成年过早退学。这样的情况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依然存在,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我们要不断强化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变,从而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三 扭转城乡中小学教育质量差距的对策研究
1.不断强化教育的重要性
造成城乡之间教育质量差距的原因有很多,为此我们需要寻求多种措施,只有这样才会全面改善教育状况不平衡的问题。在教育问题改善措施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不断强化人们的教育意识。深深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才会更好地引起人们的关注,进而促进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2.加大财政支持
提高城乡之间教育质量的措施有很多,经济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教育资金的财政支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快教育建设的质量,这包括落后地区教育基础设施的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的改善,学生教学环境的优化等。相信随着教育资金的逐步加大,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会不断地提高。
3.加大教育政策上的倾斜
扭转城乡之间教育质量问题的措施必须是全面的,师资、资金、政策一样都不能少,其中教育政策上的倾斜对于城乡之间教育差距的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国家针对教育落后地区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如西部助学计划,大学生助教工程等,相关政策上的倾斜深深地影响了教育质量的发展。
四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城乡中小学教育质量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师资队伍不断改善,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可是两者之间的差距却有所扩大,差距的存在影响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如果这样的发展状况得不到有效的改善,会严重制约我国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为了扭转局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做好相关方面的举措,如教育资金的投入、师资队伍的建设、政策上的倾斜等,相信随着措施的落实,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局面会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