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经典文学

传统经典文学

时间:2023-06-07 09:29: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经典文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经典文学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新高考

中华民族的根基是我国传统文化,但伴随着持续发展的全球化经济,一些外来文化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在高考中,语文是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学生高考的总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受语文成绩的影响。2018年我国将全面进行高考改革,改革后不仅是语文科目的分值有所提升,分析最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在阅读和写作题型上都重点考查学生对于传统经典的掌握情况。《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使得中华传统经典在高考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对于高考改革要及时适应,将中华传统经典阅读纳入高中语文日常教学当中,使得中华传统经典阅读有效的与新高考进行衔接。

一、新高考对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的考察方式

近年来,对于高中学生文化经典阅读的考查都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得以体现。在篇幅和题型的选择上,越来越朝着《新课程标准》中高考语文命题方向发展。在试卷当中,中华传统经典阅读题型题目设计非常新颖,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也是短小灵活,对高中语文教材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都进行了充分的考察。而这些考察方式,第一,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第二,多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来进行考察。举例来说,福建省2007年至2010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均节选自《孟子》和《论语》两部文学经典,选择的材料多具有鲜明的文化性质,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第三,重视高中学生日常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这样的题目设置使得语文这一学科的工具性得以体现,在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文化积累水平有着相应的要求。

二、将中华传统经典阅读与新高考衔接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科学的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教学工作开展要根据教材来进行,教材中的语文和文学知识都非常充实。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帮助,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教材进行深度的讲解。指导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高中语文教师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身对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阅读和学习过程,归纳、总结科学的学习和阅读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分享给自己的学生,积极地对学生阅读传统文学经典的兴趣进行激发,鼓励学生进行主动阅读。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文化程度和对传统经典的接受程度,帮助学生筛选经典篇目并进行推荐,不可以漫无目的的进行阅读。带领学生在晨读过程当中朗读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对于传统经典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好习惯。

(二)打好文言知识基础

在我国古代,书面语言是文言文。由于时代的变革和发展,学生在对文言文作品阅读时,有着较多难以理解的部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中学生对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兴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将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作品过程当中遇到的文字障碍尽最大程度的解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考语文成绩中的五分之一都是文言文知识的考查,所以,文言文学习的效果对于高考语文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会对高中生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有着一定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文言文知识的过程当中,要将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并鼓励学生打好文言文知识基础,在提高语文课程成绩的同时,高效率的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

(三)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传统文化自身具有较为浓厚的特点。从古至今,语文都是人们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并且对于人们文化程度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可以通过其自身的语文素质得以直接体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中华传统文学经典的内在较为晦涩深奥,给学生的理解能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根据这种教学现状,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将更多的传统文化气息带到高中语文课堂之上,使得高中学生了解到中华传统经典的魅力所在。在教学过程当中,要积极地建设文化课堂。举例来说,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满足学生对于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阅读和学习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将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与新高考进行衔接,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打好文言文的知识基础,在课堂教学和学校生活中,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面对高考中语文经典阅读试题的挑战。但是高中语文教师也不能限制学生仅仅阅读文学方面的经典作品,还要有目的性地指导学生去进行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的经典作品阅读。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可以获得全面的提升。从发展的目光来看,鼓励学生阅读中华传统经典作品,可以有效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

参考文献:

[1]冯帆.阅读文学经典,把握高考先机――浅谈文学经典阅读对高考的积极作用[J].中华少年,2016,(10):13-14.

[2]李月宁.经典润泽人生,素养构建和谐[J].中学教学参考,2011,(08):22-23.

[3]王文莉.高考改革背景下加强文学经典阅读之我见[J].智富时代,2015,(05):08-09.

作者简介:

第2篇

一电子媒介时代与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播形式转换

在传播学视域下,文学经典的传播、阐释和流变深受媒介形式变化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起初以报刊为主传播媒介,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影视、网络等新型传播媒介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传播媒介,媒介符号与话语模式的变革也构建了不同文学经典的呈现形态,自此现代文学经典逐渐以影视这种全新的电子媒介形态进入公众的视野。下面,我们将从现代文学经典的人物、叙事以及主题意义等角度阐释现代文学经典在电子媒介中的转换。

(一)镜像语言的转换与现代文学经典人物的形象解读

影视是一种直观性的媒介表现形式,它对现代文学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表达中渗入了不同元素,重塑了现代文学经典中的人物形象。

1经典人物性格丰富立体的跨世纪传播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顶峰,他的多部作品堪称是我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他的作品寓意深刻,通常采用复调的叙事模式,作品中对人物性格、形象、心理等方面的刻画复杂多变,因此,对鲁迅文学经典作品的影视改编难度较大,对导演和演员都极具挑战性。1956年鲁迅逝世二十周年之际,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桑弧拍摄了电影《祝福》,该片成功地将小说中的文字语言转化成了镜像语言,并对原著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更加多维立体的再塑造,淋漓尽致地还原了鲁迅原著冷峻、凝重的风格特征,是现代文学经典改编的成功之作。影片把握住了原著人物的神韵,用形象的画面和强烈的动作,塑造了善良、忠厚、生动的祥林嫂形象,并创造性地增加了砍门槛的情节,用镜像语言更加丰富、柔和地表述了祥林嫂这个人物的精神反抗性,准确解读了原著中所蕴含的渴望民众抵抗封建专制,树立起现代意识的期待。

2经典人物形象主体意识的尴尬转换

现代文学经典一般具备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的特征,在主题上呈现出时代性与史诗般的创作风格,充分体现了时代当下性与历史穿越性的统一。现代文学经典作品还十分注重在客观的历史语境和社会关系中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把握人物的情感和行为,通过错综复杂的情节变化来凸显人物的多元和复杂性,创造出多维、立体的人物形象。19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文学作品是现代文学中呈现出时代痕迹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茅盾的《林家铺子》《子夜》《春蚕》以及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等。茅盾的经典作品《子夜》于1981年被改编成电影,导演桑弧在创作时承袭了原著作者的思想,影片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冲突等方面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著,以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吴苏甫作为中心人物,讲述了他从雄心勃勃到破产失败最终买办化的悲剧命运,准确契合了原著的主题思想。虽然电影用镜像语言对原著中最精彩的人物细微的心理刻画进行了准确清晰的视觉化转换,但是影片还是在新的社会语境中遭受了冷遇,并没有得到观众的赞同和欢迎。其原因在于电影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吴荪甫英雄形象与悲剧命运之间缺乏影像表述张力,在对人物的演绎过程中,未能将原著人物的艺术魅力和英雄魄力与社会矛盾的悲剧性诠释到位。经典原著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将吴荪甫这一个生不逢时的民族资本企业家的英雄形象放在当时复杂混乱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关系中去刻画,展示了他作为中国特殊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英雄代表所经历的悲剧人生是由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造成的,他的失败代表了中国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历史的悲剧。这一人物形象在改革开放时期上映是不合时宜的,吴荪甫所代表的警示意义在此时传播难以让经济快速发展中急于奋斗致富的观众产生共鸣,以至于遭到了时代质疑。

(二)网络技术与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演绎

当代传播技术对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演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现代文学经典,它主要借助文学的媒介性特点,通过媒介在文学作品、作者、读者、受众之间实现某种交流与交换,以达到互通的目的,这是文学在媒介日益发达的今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属性。在现代社会中,报刊、电子媒介、网络媒介、通讯媒介不仅是现代文学的一种传播性的工具,也是一个使现代文学弱化、迷失、失序、悬置与重构的后现代媒介阶段。它使现代文学经典在碎片式的微博解构、图像霸权的影视演变中丧失了原始的权威性,使文学叙事发生了形态上的蜕变。以网络技术为视角,在应用层面上运用超文本和超媒体可以对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文本结构进行无限的衍生、拼贴,使文本叙事话语得到最真实的演绎。在印刷媒介中是不能够实现任意文本的相互链接的,文本中的“目录”“、注释”“、索引”也只是一种固定式的矢量链接方式。而应用网络技术中的超连接模式的电子文本的超链接则是一种多对多的映射模式,它远远超出整个单独的文学文本范畴,可以实现任意方向上的全放射性链接。当现代文学经典文本在被移植到网络之后,拓展了叙事的包容性,打破了顺序、完整、线性的原始叙事结构,在超链接技术下衍生出多种不同的新的叙事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超文本技术使现代文学经典实现了“滑动”的超文本叙事。现代文学的网络超文本叙事突破了传统印刷媒介中的封闭性叙事系统,将现代文学叙事中的碎片信息完全由意指活动生成。二是网络超文本技术使现代文学经典形成了“复数”的超文本叙事。传统的印刷媒介中的现代文学作品在叙事中具有唯一性、中心性和统一性,是“单数”的文本叙事,而网络中的超链接技术则使得原本“单数”的现代文学文本成为了“复数”的超文本叙事。三是网络超文本技术对于现代文学经典而言是一种“可无限书写”的超文本叙事。传统印刷媒介中现代文学经典叙事是一种静止的、严肃的具有一定目的性的叙事,这种封闭的媒介使读者被禁锢在作品之外的阅读接受中,而网络中的现代文学则变成了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可无限书写的超文本叙事。由此可见,网络时代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现代文学的叙事方式,超媒体的运用突破了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接受的时代性局限,使文学文本叙事更加丰富、生动且更具时代感。

二现代文学经典与电子媒介的技术解析

1现代文学经典艺术形式的影像化处理

在当代的社会和文化转型中,以“影像”作为表征的视觉文化视觉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势态,消解着文学经典的灵韵与深刻。在图像所建构的后现代话语中,以影像特有的直白与留白、运动的当下与潜在的记忆以及可视与不可视的时空结构等视觉理论中实现现代文学的视觉化创作,可以为现代文学经典的媒介形态转向提供新的视野和影像审美机制,从而建构起现代文学意义体认和影像感知体验的多语义交叉的审美范式。一些现代经典改编成的影视作品都在固定的影像框架中展示出一种与人文语境相契合的深刻文本空间形态。文学经典影视改编往往突破了传统视觉功能的感官审美属性,以直白、轻率的视听感官影像占据主导,以文本深刻的审美机制作为影像的主体,这种影视的直白与留白是对文学语义的再生。它突破了现代文学经典的单一性和文本叙事的压制,构建出影像表意的多元性和开放性的阐释空间,使现代文学经典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实现其审美价值。在现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中,空间的建构也是影像形式建构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将时间经度与空间纬度动态结合,是影像时空表意机制内在逻辑的一种度量,也是对运动与记忆的审美体验的重设,它为现代文学影视改编提供了文本空间叙事的重要表述方式。影像这种时空的动态叠合的叙事策略打破了单一的、线性的因果联系叙事,它用共时性的交错形态取代了以时间推进为主的历时性叙事,在多元并置的空间中多维度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感知形态。赋予影像以时空参与感,使影像运动的当下时空具备了潜在记忆无限开放的表征。

2现代文学经典在网络传播中叙事表意的拓展与变异

网络传播技术成功拓展了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功能,在电子媒介传播中,对现代文学经典叙事表意功能的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超链接技术与叙事表意“互文性”拓延。互文性即文本间性,是指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它是文学作品中从文本的形成到阅读再到文学意义的生成和文化话语的参与的吸收与改造过程。在电子媒介时期,随着文本传播的效率和范围的变化,互文关系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数字时代的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是“树型网状叙事传播”,网络的超文本链接技术使现代文学经典实现了多维、立体的叙事模式,也使文本互文性进一步扩张,从而建构了一个超文本技术特有的叙事表意系统。二是电子媒介环境与叙事语言的“陌生化”。网络传播中的现代文学经典的文本语言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它以全新的表述形式来迎合数字时代人们的语言接受需求,增加了现代文学经典的体验感受和认知阻力,使现代文学经典叙事语言在传播中保持了生命的活力。电子媒介所建构的话语空间也使现代文学经典语言叙事更为“陌生化”。三是数字化语境推动了现代文学经典叙事模式“个性化”的演绎。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模式在数字化传播中,不仅传承了原经典部分,也对文学文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再创造和极具时代性的演绎。以互联网为主的数字媒介削弱了精英话语权,增强了信息交流频率,有效拓展了人际传播范畴,它使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播更为个性化,也丰富了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模式和表意空间。

第3篇

1.经典艺术的解构

亚审美文化表现出来的特征,除了具有视觉形象冲击之外,对艺术经典的颠覆与解构是他另外一个特征。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大众文化娱乐化倾向的冲击下,传统经典、文学艺术逐渐失去了原有崇高的地位。文学艺术界也曾经出现了躲避崇高、消解崇高的现象。对于传统的经典文学来说,大量戏说经典的影视作品出现了,对于经典作品的阅读与鉴赏,它的影响是负面的。作品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后现代文化的特征。大量无厘头的情节、娱乐化的倾向成为其戏说改变的主要内容。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是后现代文化的代表性作品。这部作品对《西游记》无论是主题,还是思想内容都做了一个颠覆性的改变。他新近的影片《西游记降魔篇》对西游记的情节也有巨大的变动,继续秉承着他的无厘头的风格。与此相类似的,大量的戏说作品纷纷出现在国内的电视剧荧屏之上,大量的清宫戏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经典的风格。无论是诗歌、神话还是戏剧小说都被改造得体无完肤、面目全非。这些充斥于荧屏之上的作品,被那些少不更事、缺少阅读经验的年轻人当作文学经典来理解与接受。这些读图时代长大的年轻人,阅读的大量作品是对经典的解构性作品。这并不是说所有由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都是无厘头的创作,都是后现代的风格。一些经典改编的影视剧创作当中,还是能够认真履行艺术家的职责,坚持艺术家的良心。在艺术创作中,他们尽量忠实于原著的风格,不作额外的发挥,不对经典进行颠覆。作为亚审美文化冲击重灾区,古典文学的教学需要对于传统文学经典进行认真而富有成效的解读,以达到传承文化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古典文学教学工作者所必须承担的任务,我们需要有一种责任意识,我们对经典作品的阅读与阐释,要符合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而不是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否定周氏无厘头的喜剧风格,周星驰影片自有它存在现实土壤、文化土壤。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消费文化、大众文化代表性的作品。但是作为古代文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有着不同于周星驰的的责任与使命。

2.价值判断的缺失

亚审美文化除了过于注重视觉形象的包装和对传统文学经典的瓦解,其另一个特征就是价值判断上缺失。在这种文化冲击之下,文学作品不再注重价值的追求意义的探寻。传统文学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它有一种价值判断上的追求,而在亚审美文化冲击波影响下,文学创作无论是影视作品的创作还是经典文学的改编都呈现出一种价值判断的缺失。一些影视剧的创作抓住情感纠纷,描写宫廷之中的皇权争斗,暗藏杀机而步步惊心,成为我们一些影视作品常见的创作套路。而经典文学的改编则是加入各种吸引眼球的各种要素,却忽略了经典的教化功能。

二、亚审美背景下古代文学的教学

在亚审美文化的影响下,古代文学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如何应对这种局面,是社会各界应该思考的问题。从媒介传播角度来看,古代文学作品的电子化是一条可行的道路。现代的学生不是不愿意看经典作品,而是传统阅读方式已经发生变化。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学生捧着移动通讯设备、电子书阅读的场景,可以证明传统的纸质书籍的阅读方式正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与之适应的古代经典的电子化、数字化就是出版界、教育界人士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古代文学的教学也面临着挑战,挑战来自于学生更多关注富于形象的冲击力的现代影视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如何抓住学生的眼球,是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教师应该考虑的现实问题。从古代文学教学角度来看,每位从事传统文学教学的教师,都应经把经典作品的传授与鉴赏作为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在古代文学教学实践的思考,我们认为在亚审美观念的冲击下,我们要在作品的艺术上,使学生对经典作品有一个深入的把握。在精神品格的陶冶上,深入挖掘古代优秀的资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从经典作品的涵泳到精神品格的陶冶两方面,做足功夫,做好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授工作。

1.经典作品的涵泳

掌握一部经典文学作品,仅靠文学史的课堂讲授是不够的,需要潜心静气地对经典的涵泳诵读,把握其内蕴。对于传统的经典作品,我们要领略艺术上的精微之处。首先,要了解经典作品真正面目。如何了解作品真面目,按照闻一多先生解读《诗经》的说法,应该做到以下三点:一要读懂文字;二要带读者到《诗经》时代;三要用文学的眼光。传统文论中的“知人论事”、“以意逆志”也是我们解读经典、了解作家、作品的重要参考。其次,应该沉浸于作品之中,体会作品的“味外之旨”。朱熹对此有十分精到的阐释:“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朱子语类》卷十一)。除了在理论上的阐释外,朱熹还以自己研读《诗经》的切身体会对作品的涵泳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某旧时看诗,数十家之说,一一都从头记得。初间那里敢便判断那说是,那说不是?看熟久之,方见得这说似是,那说似不是。或头边是,尾说不相应。或中间数句是,两头不是。或尾头是,头边不是。然也未敢便判断,疑恐是如此。又看久之,方审得这说是,那说不是。又熟看久之,方敢决定断说这说是,那说不是。这一部诗,并诸家解都包在肚里”(《朱子语类》卷八)。通过朱熹的理论阐释以及阅读实践,可以看到作品涵泳功夫的阶段与层次是在逐步提高的。大致经历了不敢判断的疑惑,“方审得这说是,那说不是”的初步把握,以及最后阶段“方敢决定断说这说是,那说不是”的豁然开朗。在这个过程之中,涵泳诵读是贯穿始终的。

2.精神品格的陶冶

第4篇

关键词:经典文学作品 教学 作用 教师素养

经典文学作品教学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文本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学素养,尤其是对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进行相应指导,但就目前大学语文学习的情况来看,经典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一味追求考证考级,缺乏对大学语文现实价值和功能的体悟。这必将直接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产生更多高分低能、技能好但思想素质低的“瘸腿”马和“侏儒”式人才。而博大精深、灿若星河的中国传统经典文学正是治疗“瘸腿”和“侏儒”的不二良药。下文中笔者从经典作品学习对大学生现实能力用途及经典文学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两方面予以论述。

一、经典阅读对于提高大学生语言素养的作用

阅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智活动,在阅读过程中,人的大脑时刻在进行思考,并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不断地进行文字阅读可以使我们的视野开阔,认识能力提高,而且还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品德,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品位的思想意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提倡经典作品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储备丰富的语言素材、强化大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且能抵制网络垃圾文化对大学生的侵害。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把优秀的文化传授给学生,用正面的文化影响学生。

经典作品对于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作用:

(一)诵读经典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我国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诗词歌赋饱含语言的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集中展现出中华民族语言的艺术魅力。如果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配合音乐来诵读经典,让学生在抑扬顿挫中感受语言之美,必然能够提高学生自身语言的美感,从而提高他们对语言艺术的感悟能力。

(二)阅读经典能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

不善言词是当前大学生的一个通病,根源在于他们没有语言素材方面的积累,导致语言驾驭能力低下。经典作品是装满精美词句的“语言仓库”,大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发掘“语言仓库”的最佳途径,熟读经典作品之后,大学生们在表达时才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笔下有神,出口成章。

(三)阅读经典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交际能力

现代教育观认为:高等教育不仅是“专才教育”,同时也是“通识教育”,即“素质教育”。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在交往中需要快速、准确、规范地来传达信息,这要求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必须具备较高的驾驭语言能力。“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即是对表达文采的要求,假如我们提供给别人的都是干瘪生涩的词汇,必然会降低别人对你的关注度,影响自身有效地对外传递信息。如果我们能够从经典作品中汲取语言的精华,并在交往中自然、得体地加以运用,含英咀华、衔华佩实,在社交场合中就会多一分儒雅风趣的谈吐,少一丝无言以对的尴尬,从而让高超的语言技巧为自己的交往服务,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显然,这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是非常必要的。

二、开展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途径

(一)引导学生诵读诗词,感受语言

古人的诗词有很强的韵律,这种韵律只有加上声音才能被完美地体现,诵读虽然在表面上看只是一种简单地重复,但是这种重复的作用是非常有价值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学习经典诗词的真谛。倡导学生对经典诗词反复诵读,有利于他们体会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帮助他们从语音、节奏上对诗词进行全面的认识,避免学生囿于无声的文字而无法去体验诗词中的情感因素和精神境界。

(二) 鼓励学生交流佳句,积累语言

通过学习经典作品来积累语言,不仅仅是让学生读和听,更要让学生记,摘录下作品中激荡人心的经典语句,然后专门对这些语句进行集中学习,必然能积少成多、积土成山。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摘录的句子拿出来交流并讨论,让集体的力量在学习经典作品中得到充分发挥。在这种学习氛围的带动下,必然有更多学生乐于多采撷,勤积累;有更多学生通过交流和积累,使自己的表达文采飞扬、韵味十足。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让大学生直接感受到学习经典作品的益处,从而吸引更多人来参与到经典作品的学习中。

(三)带动学生开展活动,运用语言

通过学习经典作品,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们的表达会变得更翔实、更丰满、更有新意、更发人深省。为了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语言的舞台,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开展有关经典作品的演讲比赛、公开辩论、诗词朗诵、佳作赏析、短剧表演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带动学生把积累的词汇运用到演讲、表演和写作中。每节课都可以找一个话题来让学生引经据典,即兴演讲。谈读书乐趣,学生会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介绍自己的家乡,学生会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述自己的母校,学生会说“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丰富的语言让学生的演讲滔滔不绝,志趣盎然。朗读比赛中学生深情地诵读《乡愁》、《雨巷》、《春江花月夜》、《水调歌头》、《致橡树》等经典美文,从中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根据古典作品来编写短剧、公开表演,作品中充满诗情画意,经典故事得到了全新的演绎,编写剧本又会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得到集中的展示和提高。

三、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一)情感素养,饱满丰富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语文教师,对其情感世界也有一定要求,他们的情感必须饱满而又丰富。对于人生、生命和艺术始终要有激情,要抱着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只有教师本人做到了这一点,才能把这种情感贯穿于生活,带入到课堂,感染到学生,从而也就不知不觉地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以无形的力量促进学生成长。

另一个方面,一个感情丰富的人,能够敏锐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更好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品味感动,然后尽可能地把这份感动传递给他的学生。如果一个老师体味不到这种情感,自己都觉得无动于衷,那么他又如何能将这份文学艺术感动传授给他的学生呢?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须是激情的、能够感受到经典文学中所包含的强烈情感,可以领悟同时感染学生,如此才能打造高雅艺术的教学氛围,学生们才能够充满激情地去学习、诵读经典,把自己想象成文学作品的“主角”,这样,教学的成效才会大大地提升。著名诗人徐志摩曾经作为大学教师,他的课堂深受学生的欢迎,“带着感情上课,融入作品教学”这是当时听课老师对其课堂的评价,但学生对其课堂的评价是“其言语皆诗,其声韵蕴情,聆听其讲座如身临其境”。教育学者高喜建曾经说“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每一个汉字都是典故,解析汉字就是阅读传奇”,教师的作用就是栩栩如生地讲述,把故事说给学生。

(二)语言修养,丰富多彩

比起其他科目,语文教学具有先天优势,作为母语教学,更易于付诸情感,但作为博大精深的语言艺术,我们的教师必须谙熟语言的表达,要熟悉辞藻的运用,对教学予以美化,教师高超的语言技巧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典文学作为汉语文学中的典范,体现了高度的语言艺术,必将与教师的魅力展现相映生辉,带领学生欣赏到语言艺术的动人风姿。因此,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是语文教师“一招绝活走遍天下”的不二法门。

教师要尽量运用清新而有活力的语言,这种语言指的是教师不仅仅要注意语言的创新,同时,对于辞藻的运用要有一定的技巧,要用大家都比较熟知的语言,尽可能地避免用些生涩难懂的词语,尽可能地做到通俗易懂,使学生们清楚明白。同时要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作用,语言要尽可能地精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获得丰富的语言素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的情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传统文化中。

(三)品德涵养,广博深邃

“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大学语文教育,人文教育首先是思想的认知,然后是艺术的素养,作为教师首先要感悟经典,洞悉人生。只有这样,才能解析传统与经典的广博和深邃,才能酣畅淋漓于其艺术魅力,进而感化、教育学生。所以,博览群书应是对大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厚德悟道应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具备了以上能力,语文教师才能把经典文学的要旨阐释给学生。大学教师成为文学巨匠的不乏其人,如沈从文、朱自清和闻一多等等,他们都曾是大学语文教师,都因为具有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而受到学生的喜爱。不苛求教师都成为文学巨匠,富有文学教育的专业性才是现代教育对语文教师合理的要求。

四、结束语

重视对经典作品的学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从而确保大学生在健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确保他们步入社会后具备完整的人格,确保他们在交际和工作中具有健全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自我展示能力以及在就业危机、竞争压力下的自我调节能力,无论从实用主义还是传承民族文化来说,经典文学教学是大学语文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经典文学及传统文化教育与知识同在,与实用同在,与幸福同在,与品位高质的人生同在,与价值人生一脉相通。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刻领悟这一思想,如此,方能使大学语文教育及经典文学学习惠泽学子,有益于国家和民族。

参考文献:

[1]郭成志.论大学语言的教学艺术[J].科教论坛,2007(05).

第5篇

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融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篇浩如烟海,不胜枚举,足够我们学习、借鉴与欣赏。作为语文教师,教学中要坚持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能让语文课沾上形式主义的色彩而忽视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不能只追求“时髦”、“时尚”、“新鲜”,而应让语文教学更具有“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

那么,在现代语文教育教学中,在现有的文化范畴中,渗透“经典文化”教学非常必要。

一、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教师要注“长流水”

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内涵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经典名篇,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最直接、最简捷的桥梁,为此,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要担负起这既庄严又神圣的重任。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必须有“长流水”来洗涤、渗入、引导学生。

代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学史的经典文化著作有许多许多,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大学》、《中庸》等等。语文教师要潜心学习、流水长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做到“有所教”、“能所教”。

现在学生所学的语文教材中就选用了许多精辟的经典文章,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能够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深入其中、真情流露,学生才能真正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人文素养、个人内涵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注重课堂文化熏陶,课堂要有“大语文”

一节语文课成功与否,学生最有发言权。我们要在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传授语文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得到共鸣与提高。课文教材所选择的优秀作品都是在大浪淘沙中精选出来的千锤百炼的珍品。课堂上,语文教师要注重汲取经典精美的语言,用严整而灵活的形式将深刻丰富的哲理传授给学生,这样定能使学生丰富词汇,增长文化知识,加深文学修养,提高欣赏能力,得到文化熏陶。

另一方面,现代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知识需求急剧增长,课堂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汲取知识的需要,因此语文学习应打破课时、教材的束缚,在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延伸,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与生活联系起来,形成“大语文”的概念。这样,学生会有广阔的天地发展语言,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后,便能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小学语文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三、拓展思维,德文共进,学生要与“经典同行”

经典文化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学习经典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传统文化的内涵、外延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让孩子从小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全方位修身养性,正是希望每一个孩子能享有一个快乐的经典人生。

我认识到经典文化的重要性就是从一位同事孩子的表现受到启发开始的。这个孩子从三岁起妈妈就让他背诵古代的《三字经》、《论语》、《孙子兵法》、《大学》、《中庸》等古代经典名著,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由浅入深地涉及。

在一年级时,孩子就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一面:识字量比同龄孩子多出许多倍,自己已经可以查着字典读《三国演义》了;课堂回答问题想象力极为丰富,有许多奇思妙想令老师惊喜;因大量背诵文言文,自然而然明白了许多古代文字的含义,学习了不少做人的道理,掌握了一些文言文的句式结构,甚至尝试用文言文形式写自己的文章并加上译文了……所有这些都让我惊叹并引起了深深的思考。

学生们是不是也应该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精髓呢?语文课堂教学中是不是也应该不断渗透经典文学的精华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不但要做,还要做好。我们要通过传统文化及经典文学的熏陶渐染,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教给学生丰富的文化学识、良好的道德品行,拓展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博于学,明于思,笃于实,志于人”。

四、升华经典,全面开花,语文要持“本色发展”

经典文化的教学仅仅持一班之力、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老师、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学校的重视尤为重要。我们学校充分挖掘了“中和”文化的内涵,倡导“中和”精神,“儒雅”的校园文化在一花、一石、一路中随处可见。

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经典诵读》,从学前到五年级,经典名篇涉及全面;学习经典的活动层出不穷,“书香味”、“书卷气”萦绕在老师的身边,经典文化实实在在地融入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了学校做坚实的后盾,教师传授经典文化的劲头更足了。

我在教学过程中,除重视经典文化的渗透,还加入了许多经典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学经典的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学以致用。如我多次组织美文诵读、古诗古文诵读比赛,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与肯定,也达到了我组织活动的目的――让语文教学更具有“文”的气息,提高学生对经典美文的理解、兴趣,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获得自我肯定、增强自信心,让“经典”的意义得到升华。

第6篇

当青歌赛的综合文化考试成为人们的“审丑”闹剧;当孩子们追捧的文化偶像已不再是孔孟老庄等思想先哲,也不再是鲁迅、巴金、老舍等文学大师,我们不得不慨叹当今阅读文化品位的沦落。娱乐文化的大肆炒作,网络文化的大行其道,让孩子们在灿烂而虚幻的泡沫文化中迷失了自己,一步步远离了灿若群星的大师,远离了他们缔造的足以滋养人类灵魂的精神养料。面对日益严峻的阅读危机,作为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要唤醒孩子们沉睡已久的阅读意识,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走进大师,品位经典,浸润人文精神。

一、诵读古代文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百家讲坛的热播,掀起了人们对古典传统文化的追捧热潮。有学者评论说,人们对于丹、易中天的追捧是中国人精神世界匮乏的表现。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甚至远远滞后于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究其原因,可追溯到对传统文化形式的摒弃和叛逆,而则是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一起丢进了垃圾桶,彻底切断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而一个民族没有文化根基,就如同雨中的浮萍,所幸的是传统文化的血脉还存在,先哲们给我们创造的精神财富还在。也许,当下是时候把目光转向我们谓之为“经典”的作品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浩如烟海”的经典之作。我们固然不能一一深入探究,至少可以采撷其中的一点一滴,就足以滋润我们饥渴的精神家园了。中国文学史,发展的脉络还是极为清晰的,每一时代都涌现一批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秦汉诸子百家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在文学史上散发着它们独特而永恒的光芒。基于此,可让学生有选择的诵读、感悟先哲的思想。经典的诵读,不仅仅是语言的积累,更是一种含英咀华的精神享受。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谆谆教诲;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飘逸豪放;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凡脱俗;关汉卿《窦娥冤》写尽人生的无奈与悲凉;曹雪芹《红楼梦》呈现世间的繁华与衰败。徜徉在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风景无限。学生收获到的是字字珠玑的华美篇章,收获到的是堪与日月同辉的哲思睿理。针对不同的文体特征,教师可采取不同的导学策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苏轼的词为例,就可以论坛的形式开展活动,学生可先对苏轼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代表作加以搜集整理,辅以自己的品味赏析,集结成册,并展示交流,教师可适时进行总结性评述。当然诗文诵读会,以同一作家、同一题材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交流都会是促进学生阅读经典的催化剂。

二、阅读现、当代文学经典,品味真、善、美人性光辉

经典并不仅仅存在于遥远的历史,中国现当代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创作环境造就了许许多多文坛大师和优秀作家迥异的视角和个性化的语境。传统的文学形式此时已走入死胡同,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白话诗文创作以其随意、率性的特征给濒临僵化的文学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一时期涌现的许多作家都在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人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从投笔从戎的那一刻起,就将毕生的精力倾注在唤醒愚弱的国民上。他的文字,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穿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病弱。老舍先生则以其细腻温婉的笔触,勾勒北平市井小人物的生活,使作品具有了人民性和人道主义情怀。也正因为如此,老舍先生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而他也是唯一一个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人。以朱自清、俞平伯、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美文创作,或缜密漂亮,或冲淡自然,或闲适幽默呈现出别样的风格韵致。诗歌在西方诗歌流派的影响下,同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现代诗派代表人物戴望舒一首《雨巷》融进无限忧伤的情思意绪。冰心则创立了形式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冰心体”,其诗歌中对自然、母爱饱含深情的吟咏,曾温暖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心灵。对这些文学大家、思想大家,我们的孩子还知之甚少,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定期开办读书交流会和教师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当然对经典篇目的诵读始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对作品熟悉到“出口成诵”的程度,才能逐步理解感悟到作品的精髓。

三、放眼世界,开拓视野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应忘记我们的祖先和前辈为我们创造的精神财富,但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世界中的人,我们的眼光也应该面向世界,汲取全人类的思想精华,为我所用。莎士比亚、歌德、普希金、泰戈尔等一串串永远镌刻在人类文学史上的名字,承载了多少人类思想的光辉。他们的经典作品同样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教师可为学生推荐经典篇目,学生要做好详尽的读书笔记,并就感触颇深的语言做圈点批注。师生还可以共同搜集有关的鉴赏资料,并写出自己的感悟体会,在读书交流会上共同分享。

四、让课内课外相辅相成,将经典阅读进行到底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直到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才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经典阅读对一个现代人同样重要。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其中蕴含了自然、社会、人生的真谛,可以使我们的生命不因世俗繁杂而沉重、不因欲望贪婪而轻浮。那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其中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对经典的品味诵读,绝不应该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的,而恰恰是应与课堂教学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或者说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我们的教材中,不乏名家名作,有些教师在教学这些经典作品时,经常会犯“本本主义”的错误。即将文本拆分成四分五裂的零件,让文章变得支离破碎;对文本进行功利化分析,扼杀学生的个性化见解。对经典作品的解读,更要注意学生的读后感和个性化解读。淡化作家的介绍,偏重文本本身的解读是现在阅读教学当中经常出现的另一问题。由于经典作品大都经历了几十年、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考验,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后人的品评,但岁月的阻隔往往使孩子们在阅读经典时产生距离感,而丧失继续研读的兴趣。因此,在阅读经典作品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在作者身上做足功课。可以要求学生借助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关于作者生平代表作品,轶闻趣事及名家对他的评价。在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显著地位和高尚人格魅力的基础上,展开对文本的解读,更能激发学生亲近大师、品味经典的欲望。当然教材的内容毕竟还是有限的,但却是我们引导学生品味经典的突破口,抓住这个契机向课外延伸。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撷取精华,供学生品味诵读,不正是“大语文观”要求下可以做的有益尝试吗?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具有永恒的魅力。而之所以要品味经典,也正是要学生借此丰富语言,提升文化品位、个人修养,成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和精神家园的人。这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正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第7篇

关键词:结构主义 文化研究 文学经典

一 文学经典与文化研究

20世纪60年代由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巨大影响,一些法国学者将结构语言学的理论方法运用到对社会和文化的现象研究上,尽管没有形成一个学派,但都贴上了结构主义的标签,并由此产生了现代文化研究。

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布鲁姆在其《西方正典――伟大作家与不朽作品》一书中明确表达了他对当代流行的批评理论持反对态度,并且将女性主义批评、新批评、拉康心理分析、新历史主义批评、符号学等视为“憎恨学派”,在布鲁姆看来这些流派特别重视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文化问题,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加入了文化研究的成分,这些颠覆了以往的文学经典,同时他还反对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的侵蚀,强调关注文学作品本身,重申文学的审美功能,尤其是对作品本身语言风格的阐释。他将文化研究与文学经典对立起来,不免有些过激。

《文学理论入门》一书中将文化研究界定为“理论的范式作为理论指导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并指出文化研究内在受着两种力量的驱使,即复苏通俗文化的欲望和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他认为文学与文化研究不一定要存在矛盾,反过来将文学作为某种文化实践加以研究,把文学作品与其他论述联系起来,文学研究会更有所收获。在他看来文化研究不是摧毁了文学经典,而在某种意义上说造就了文学经典,新的阅读方法和研究角度给文学经典增加了活力。在书中的第三章作者针对文学和文化研究分两点进行了阐述。

第一要明确的是什么是文学经典。诚然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被历来学者“冷落”的作品被挑选出来,作为某个分析流派认为的经典,和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剧作家本・琼森,作品以讽刺见长,戏剧《福尔蓬奈》就被作为研究詹姆士一世统治的经典文本。那么传统的文学标准是不是不再适用?重新映入人们视野的作品是不是具有同《哈姆雷特》、《浮士德》这样的“杰出文学价值”?还是因为具有某种文化研究领域的表征呢?我们知道作家创作出来一部作品,对于他来说仅仅是一个文本,并不是文学艺术品,只有经过印刷传播、传递给读者、经过鉴赏分析才能具有艺术价值,整个过程才算作是文学活动,这样才使得一部作品具有成为经典的可能性。这就是说文学作品是意向性客体,既包括了作者创作时的文本,又包括了读者对它的再创造、研究者对它深刻的挖掘,它本身具有丰富性和不定性,这也就难以框定出一个标准来评判什么是经典,什么不是经典。只能说哪些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错综性”使作品获得独立的生命价值,永远拥有读者。

第二个争论在于分析文化对象的适当方法。以布鲁姆为代表的一派学者执著审美理想及其批评实践,重申文学的审美功能,关注作品的文学性,以“对抗性批评”来贬低大众文化和文学研究。尽管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他忽视了文学的社会性和其本身蕴含的巨大阐释空间。在卡勒看来,文化研究对文学所做的解读实践,提供了新的解读方法,阐释了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道德和美学价值,尤其是对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被列为“经典”的作品的重新解读,使其获得了更多的意义阐释空间,更加经久不衰。

二、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精神文化现象,它的存在必然具有价值,所谓的价值就是对人类所具有的意义,文学对人类显然具有重要意义。文学的功能或者价值在中国古代就有“兴、观、群、怨”,在西方贺拉斯提出文学寓教于乐,都注意到了文学的社会文化功能。如果仅仅从审美功能上认定一个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它的文学性,把作品当作作家一个人的成就,而不去考察它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功能,不去深刻考察作品之所以“经典”、“伟大”产生的社会根源,便抹杀了文学作品多元性和厚重感。而考察这些必须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和福柯的"疯癫"哲学观,哈姆雷特的心理世界完全印证了三重人格结构理论;从社会学的角度探析,又能够让我们有所借鉴,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实际生活中的自我,才能超越自我,并在生活的困顿和迷惑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在《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一书中就指出“经典在宗教、伦理、审美、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是提供指导的思想宝库,一直是解决问题的一门工具,也提供了一个引发可能的问题和可能答案的发源地”。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种通俗文化形式对文学作品不同形式的解读,比如各种改编经典的电影或者电视剧,使得我们发现在文本确定意义之外,所展现出来的文本以外的东西,而这也正是吸引受众眼球之所在。传统的文学经典面对新一轮的解读,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受到挑战。一方面我们所谓的文学经典,是与在与各种通俗文化形式对比之下,显示其特殊性的一类文学艺术,比如在叙事技巧,主题价值,材料选取等方面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或者说更具有宏大叙事、人文关照,是放在整个文学史和人类历史的长河上来选取比较突出的作品,不可避免的同时期、同类作家会受到忽视。但另外一方面随着各种新潮理论的出现和解构思潮的影响下,涌现出大量新材料,这就使得各种被排除在经典之外的“边缘文学”和其他相关的文化产品获得高度的关切,可能从它们中挖掘到某一领域的典范,这就使得它们跻身于“经典”之列。按照布鲁姆一派人的说法,不能用文化理论来阐释和挖掘他所谓的“经典”,这是对经典的亵渎和破坏,也就等同于这些经典凌驾于社会文化和理论之上,孤立起来,那这些经典又有什么意义呢?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没有价值的作品,必将被人们所遗弃,取而代之的将是那些所谓的“边缘文化”。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布鲁姆.[著].江宁康[译].西方正典[c].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第8篇

【关键词】经典诵读 促进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008-02

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巨大的语言宝库,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以下简称“经典诵读”),意义重大。它不仅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思想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精神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语文学科教学的促进更是直接、有效。比如学生在经典诵读中广泛积累知识,灵活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方法迁移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那么,究竟怎样去做,才能以经典诵读活动来促进语文教学呢?本人认为,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 选择适当的学习材料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适合小学生诵读的优秀材料,比如《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唐诗、宋词、《论语》历史故事、《诗经》等。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段选择不同的内容,如《弟子规》《三字经》等,比较适合初入学的学生诵读,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实用性也强;而唐诗、宋词、《论语》、历史故事、《诗经》等,更适合中高学段学生使用。

二 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

第一,最好每周有固定的经典诵读课,便于集中进行经典诵读教学。

第二,每天课前诵读经典,日日诵,巩固诵读课上所学内容。

第三,围绕传统节日举行经典诗文背诵比赛或展示活动,激发兴趣,活学活用,促进经典诵读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 采用合适的诵读方法

根据儿童生理与心理特点,经典诵读以读为主,兼以背、写、画、讲、演、赏等多种方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并与学校语文教学、班队会活动、综合实践等相结合,来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和实践性。同时,经典诵读要注意家校沟通,实现“立体化”教学,力求做到“知行合一”,促进经典的学习与应用。教学中还要注意采取“扬弃法”,对于学习材料中一些不适合的内容可以不学或换内容学习。

第一,老师引领学生以各种方式读学习材料。或快或慢,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不同学段重点不同。比如低年级经典诵读以读为主,读的方式有许多:表演读、听读、老师范读、学生领读、大小声变换读、快慢变化读、小组赛读、师生带读、吟读、齐读、接龙读等;而中高年级在正音以后,教师可多采用轻声自由读、高声诵读等朗读方式。

第二,从经典中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老师以各种方式引导学生领悟:讲相关故事,讲有趣的常识,讲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事件等;将《弟子规》《三字经》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剧,让孩子表演、互相观摩学习,从中理解做人的道理……

第三,熟读成诵。教师引导孩子想出各种方法背:让学生将诗歌填进自己所喜爱和熟悉的儿童歌曲中,将诗歌唱出来;一些古诗、经书的语言富有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编成“拍手歌”,在玩耍时背出来。

第四,将日常语文教学与诵读教学紧密结合。(1)以经典拓宽语文学习的范围。现行语文课本中选入的中华传统文化材料都很精致,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以这些材料为基准点,向学生可以理解的其他相关材料辐射开,扩大语文学习的范围,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语文教学丰富起来。(2)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经典。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经常引用一些经典诗文,并对学生在习作、阅读表达、综合实践活动中使用经典诗文进行大力表彰,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于经典的印象,又能激发学生学经典、用经典的兴趣,增强学生活学活用的意识,一举多得。

第五,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将与诵读内容相关的经典材料介绍给学生,把诵读教学与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第六,中高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强,经典诵读自读自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在开展诵读时可以引进语文学科高效课堂的一些做法:(1)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采用实验中学到的方法以自学、互学、群学方式进行许多浅显诗文的自主学习。(2)利用资源法。依据学生现有的学习条件与学习能力,在中高年级利用网络等资源、工具,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然后课堂上相互交流。(3)综合活动法。以开展综合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搜索资料,处理信息,进行诵读综合展示。(4)展示交流法。组织中高年级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交流学习方法及经验。

第七,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常用的精讲诗文法也可以运用到经典诵读中。(1)精学诗文法:以赏景、入境、感情、悟理的方式精学诵读材料,提高审美能力。(2)字眼诵读法:在中高年级诵读教学中,通过抓字眼的方式促进理解带动诵读。

四 做好方法的迁移

诵读方法也可以向语文阅读教学迁移。

第一,无需全文背诵的较长篇幅的课文,其中重点段落的学习可以采用一些诵读方法。北师大版语文课本二年级上册《火红的枫叶》一课第三自然段语言精美,可以运用老师范读、师生带读、小组赛读等多种方式反复诵读,体会枫叶的颜色美、形状美,初步感知比喻的作用。

第9篇

关键词:研究型学习;模式;《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戏剧经典阅读讨论的缺失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更愿意接受新媒体的新艺术,导致许多国学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戏剧受到冷遇。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关于戏剧部分包括元杂剧、南戏、明清杂剧与传奇往往介绍得简而又简,而且将其类等于小说作品进行赏析,了解其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特点、艺术成就即可,忽略了结合戏剧本身的特点通过经典阅读讨论获得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完全不读作品

由于课时紧,教师课堂教学中对中国古代戏剧的介绍总是非常简略。除了元杂剧中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明清传奇《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是重点讲授的,白朴的《梧桐雨》《墙头马上》、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徐渭的《四声猿》等是稍作简介,其余的元代南北方戏剧圈作家作品、明代宫廷作家作品、清代花部雅部等作品顶多在课件中列一张表,只要求学生知道剧作家姓名、主人公名字、故事大概内容,除非学生非常感兴趣或是作为论文研究对象才会阅读作品全本。

(二)只读宾白,不读曲辞

对于重点讲授的作品,教师会要求学生阅读剧作原著,课堂上分析作品的思想、人物和艺术特点的时候结合具体文本进行例证,实现师生交流的效果。但由于戏曲的曲辞多用典雅或质朴的文言,这些对现在的学生来说都不易理解,参考注释则很麻烦,甚至仍一知半解,他们只选宾白跳着看,大致了解故事情节而已。但人物丰富复杂细腻的心理感受和变化在剧作中都通过曲辞进行抒发,剧作的辞采及精湛的语言韵律和运用技巧也都通过曲辞进行表现。因此,只读宾白不读曲辞无法全面认识戏剧文学的伟大成就。

(三)流于文本表层,缺乏整体文化的感知

对作品的大致浏览,只是了解了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稍进一步能理解戏剧中所弘扬的时代精神和道德价值观念,但缺乏对戏剧整体文化的感知。戏剧的主要特征包括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阅读和讨论经典戏剧作品对培育学生高雅的艺术审美趣味,提升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戏剧经典阅读讨论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中的实施

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如果要充分利用戏剧文学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时代精神和文化思潮的理解,以丰富的想象能力拓展创新思维和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应该重视经典戏剧作品的阅读讨论,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结合注释,通读作品,完全理解文本内容

经典阅读讨论的首要任务是通读作品。元明清时期的戏剧剧本,年代越前,语言越是艰深,学生应该选择有注释的版本进行阅读,包括宾白和曲辞。理解和积累不同戏剧剧本中涉及的不同朝代的语汇、典故、民俗、时令、物品工艺等知识,能更全面了解人物活动的环境、戏剧冲突的缘由,进而准确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二)通过现场或视频观看戏剧演出,加强艺术的形象感受

在准确而全面阅读剧作文本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优秀的戏剧演出作品来加深对文本的印象。例如,在讲授元杂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时,可以让学生观看越剧《西厢记》的表演视频,如果课堂时间有限,可以选取其中的重点部分《赖简》一出,让学生在越剧柔婉回旋的声腔中体会王西厢“花娇月媚”的语言特色,形象地观看到崔莺莺的“假意儿”、张生的“志诚种”、红娘的“机智”的形象特点。在讲授明代传奇汤显祖的《牡丹亭》时,介绍学生观看青春版昆剧《牡丹亭》的视频很有裨益。青春版《牡丹亭》思想主旨鲜明、叙事主线清晰集中,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在明代心学左派思潮影响下的情理之争的思想价值;伴着昆曲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行腔,能让学生充分欣赏作品中的曲辞,尤其《惊梦》一出中【绕池游】【皂罗袍】等的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舞台上音乐直接诉诸听觉的呈现,使戏曲语言所传达的诗意更加真切直观。以戏剧文学名著为底本的戏剧表演,以其鲜明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凝聚了国学精华,通过现场或视频观看演出能够激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和加强艺术的形象感受,对接受和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三)以重点内容的话题讨论完成对作品整体文化内涵的认知

学生对经典原著文本进行认真阅读以及观看戏剧演出后有了身临其境般直观感受之后,对作品整体文化的认知还应以重点内容的话题讨论来进一步深化。教师可以围绕作品思想主旨、人物形象、艺术表现方法、语言风格特点、发展影响等方面设置典型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回到经典原著认真梳爬剔抉、前后观照、突出重点地理解作品,通过讨论辨析找到问题的合理答案,完成对作品正确而全面的掌握。

三、戏剧经典阅读讨论对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在已经认识到课程教学存在不足的现实面前,经过思考和探讨,也能大致明确改革的方向和实施方法,但想要达到预期效果,还得看到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办法,才能达成所愿。

(一)课程总课时少,需合理规划戏剧经典阅读讨论的课时安排

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课程一般学年,总共204/272课时,但从先秦到清代,文学史的内容那么庞博,在教学中这些课时仍然显得紧;而在历代作品中,戏剧相对于诗词文而言毕竟没有那么重要,但在元明清文学部分,因戏剧已达成熟繁荣阶段,成为该时期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或重要文学现象,则应适当增加课时,并通过经典阅读和讨论重点掌握。

(二)学生不够重视,教师对戏剧经典阅读讨论的各个环节要加强督促

由于语言的艰涩、形式的陌生、考查比重较低,学生往往不能按要求完成戏剧作品的阅读。教师应该提前给学生列出元明清时期重要的戏剧文学作品篇目,课前完成阅读,有条件的可以观看相应作品的现场或视频演出;课堂上教师围绕教学重难点设置一二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给予引导和明确;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堂讨论的情况作总结,还可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加以补充,汇总后以作业形式交给教师进行评阅;期末考核出题时,应在论述题或分析题中占适当分值考查学生对戏剧作品的理解和掌握。

第10篇

一、精心挑选合适的内容是优化小学经典诵读教学效果的首要前提

如前文所述,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创作形成了众多的经典文学作品,但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都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去阅读、去背诵、去了解。如,《弟子规》《三字经》等文学经典内容丰富、简单易于理解,与小学阶段学生缺乏充足长久注意力、记忆力维持时间较短、直观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等的主观学习特征较为契合,有利于在丰富小学生文学积累的同时,真正起到提升其人文修养的良好目的。但有的文学作品虽文笔优美、内涵深刻但却并不适合年龄较小的学生。如,南唐后主李煜可说是中华文明史上影响深远的一名词人,他的作品中明不乏悼念亡国、追思过往的佳作,但同时,也包含有大量辞藻华丽、歌颂风花雪月之作,而后者显然将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不良印象,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及时将其摒除在外。

由此引申开来,笔者认为,要想切实优化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效果,教育工作者首当其冲的是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精心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挑选合适的经典诵读内容,这是优化小学经典诵读教学效果的首要前提。

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受到年龄因素的制约,他们的学习过程通常体现为明显的无意识记忆状态,除此之外,更是对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有着严格的要求,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会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这些内容表达浅显的经典作品作为开展诵读教学的重要依据,还会将这些节奏感强烈的经典文学作品尝试编入低年级小学生所熟悉、所感兴趣的儿歌、民谣或者音乐曲目之中,如此一来,就使得学生学习经典文学作品的热情与积极性大为高涨,并进一步确保了他们的高效率经典诵读学习效果。

二、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活动是优化小学经典诵读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来讲较小,因此他们往往追求新鲜别致、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并在该情景中能充分诱发起最浓厚的学习兴趣、爆发出最积极、最强烈的学习主观动机,进而获取最终的高效率课堂学习效果。

考虑到小学生的上述学习需求,笔者认为若是仅仅将小学经典诵读教学活动局限为“老师读,学生听;老师讲,学生听”这一一成不变的落后教育模式上,不仅不会收获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相反,还很可能使得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及排斥心理,从而严重打击其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在对其形成深刻认知的基础上,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有意识、有针对性的组织了形式多样、变化多彩的诵读学习活动,教学反响异常良好。

如,笔者会以月、雨、花等为学习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特定专题下的经典文学作品回忆活动。像,在以“月”为主题的活动中,笔者就鼓励学生认真回忆、踊跃发言自身知识结构储存中关于“月”的文学作品积累。有的学生回忆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的学生背诵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还有的学生则回顾起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学生们跃跃欲试、参与的热情氛围高涨,课堂学习气氛得到了充分的活跃与融洽。再如,在“荷花”的专题活动中,学生则将自身关于“荷花”的文学作品进行了一番细致的复习与巩固,并将之前学过的关于“荷花”的诗句都一一背诵了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除此之外,笔者还会经常组织“亲子诵读”“诗文情景表演”等其他多种形式的经典诗文学习活动。这些多姿多彩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都在很大程度上充分诱发起了小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持续、长久热情,有利于他们在诵读、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学作品带来的无限魅力。

三、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激励是优化小学经典诵读教学效果的必要补充

每个社会个体都需要外界他人的及时肯定与大力支持,并以此作为自身进一步发展与进步的情感源泉。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他们也同样严格遵循这一规律。学科教师作为小学生在校期间接触较多、较频繁的人,其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肯定与正面支持必将促使学生不断优化自身的学习行为、并逐渐朝着教师预期中的方向进步与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经典作品;阅读;价值

阅读经典影响了无数人,莫言曾说:影响我最大的作品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作品经过岁月的洗礼,撷取思想情感的精华,承载着人类的理想和抱负,蕴含了知识分子的思考和表达,传承着民族的传统,是国家的文化代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经过众多读者的检验,代表最普世的价值――无论是本国的名著还是国外的经典,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经典著作阅读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但现实生活中群众更乐意阅读当代流行的通俗易懂的大众文化作品,也就是r尚流行作品。其内容通俗易懂,读来轻松愉悦,范围从言情侦探到武打玄幻,从人物掌故到历史戏说等,可以消遣,可以解压。时尚流行作品也深受中学生的欢迎,其中一些作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但一些内容低俗、思想消极的作品也充斥其中,这一类作品会对中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危害,学生阅读多了,文学素养的提高就无从谈起。

新课程标准提倡多元化阅读,沟通传统经典阅读与时尚流行阅读,做到有机对接,是一项富有挑战的创新。教师要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精神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心理和生理逐渐成熟,喜欢紧随流行趋势,选择阅读材料很自主。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特点,选择一些优秀诗词、散文、中短篇名著,鼓励在假期看长篇名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语文教材中的经典阅读教师更可以做大胆尝试。

《诗经》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中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绕不过的内容。但古老的篇章却难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心灵共鸣。语文教师如果再参考大量详尽的注释,对作品进行考证式的分析解构,学生更觉索然无味。如何引导学生跨越千年时空去触摸、体验老祖宗的心灵情感?教师可以给学生搭一座桥梁,让其抵达沉寂千年的古人的心灵彼岸。《氓》这首诗,仿佛是一个女子的小传,诗中的女子被薄情的男子无情抛弃,在不幸的遭遇后却保持着自己的尊严。教师可引导学生看看时下流行的言情小说中出现的类似情节,这位几千年前女子抽身而走的背影实在漂亮,不知启迪了时下多少网络。让学生以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去诠释原本精彩多姿的经典华章,让学生领略古老却依旧跳动的灵魂、充满灵性洋溢情趣的生活。古人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经典不再生涩,学生以心中潜藏的灵光,体悟古老的丝丝温馨。经典阅读带给我们跨越时空的愉悦及震撼。当前许多流行作品的主题、情节均来源于经典作品。越是流行的作品越能看出它与经典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的经典话剧《雷雨》时,联系张艺谋导演的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家庭伦理悲剧演绎为宫廷权力斗争,影片激烈惊险的武斗、奢华壮观的场面难掩情节松散。冯小刚的《夜宴》这出宫廷悲剧电影改编自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经典至今滋润着中国文学艺术的土壤。

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时尚流行作品的阅读热情,导入对经典作品的阅读。这有利于消除学生与经典的距离,亲近经典作品,在与流行作品的比较中感悟经典的魅力,剔除流行作品中消极、媚俗的部分,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经典文学积累、审美与反思能力并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尝试对经典作品进行再创造,实现经典阅读与时尚阅读的深层对接。《荆轲刺秦王》后的小品表演,《孔雀东南飞》后话剧彩排,用流行旋律演唱古老诗词。学生学习传统经典作品,不再困扰于深奥艰涩的古汉语,凝滞于繁琐的分析佐证,而是发自内心地寻找与经典的精神关联,寻找现实世界的不竭之源,寻找延伸未来的驱动力。

中学生总爱跟着时尚热点走,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追逐的热点,把经典作品阅读以时尚的方式开展起来。韩寒在中学生中拥有众多粉丝,而韩寒崇拜著名作家钱钟书,组织学生研讨韩寒与钱钟书作品在风格、语言、构思的差异与传承。组织莫言作品读书会、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与《西游记》的价值比较等。

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时尚地阅读经典作品,让学生畅游经典的海洋,顺应时代的要求,开阔眼界,涵养文学底蕴,让阅读为学生插上翅膀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经典阅读;人文素养培养

经典文学作品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长河中璀璨夺目的遗产,有着经久不衰的文学魅力,也是世界文化的珍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学习和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学生读书的节奏也在变快,现在的学生更加倾向于碎片化阅读和网络阅读,快餐文化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类型,如在网络上阅读小说、浏览杂志等,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尤其明显,调查显示,高职院校一个班级中仅有约5%的学生阅读过经典文学作品,这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过程中存在的巨大阻碍。

一、经典阅读对高职学生的重要作用

1、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够提高知识储备

只有经过了时间检验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经典的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文感情。我国的文学经典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有的是探讨经济社会和人类历史发展,有的是探究宗教哲学和社会人生,还有的是探讨人的生存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经典文学作品包罗万象。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就要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适量的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够帮助他们获取知识,扩展视野,为适应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够提高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对于能否在社会上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职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取人文知识,不断形成健全的知识结构,并通过实践来践行人文知识素养和内涵,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仁慈啊,大部分学生都将时间用于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少有学生关注经典阅读,关注我国的文学经典和优秀的传统文化。高职教育也属于高等教育,如果不对学生开展人文素养教育,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称之为有一技之长的“工人”,而不是具备专业技能和优良人文素养的高水平人才。经典文学作品从亲情有爱、人生感悟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富有思想性和形象性的作品能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熏陶。

3、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够减弱快餐文化的影响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现在不论是网络上还是市面上所谓的“畅销书”,能够成为经典的几乎没有,大部分网络作品都属于快餐文化,如网络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高职院校的学生非常热衷在课下使用电脑、手机阅读这种作品,而女生则喜欢阅读情感类、休闲类的杂志,高职学生的文化出现浅表化和娱乐化的问题,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很容易偏离正常的轨道,因此鼓励学生适量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才能减弱快餐文化、碎片化阅读的影响,帮助学生构建健全的人格。

二、高职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和问题

1、针对高职学生经典阅读的调查

以山东某商务职业院校为例,对院校某系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年级、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频率、阅读时间以及阅读类型等共20个问题,为了提高调查效率,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了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并且与其他若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面对面沟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6%的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而其中阅读娱乐杂志、时尚杂志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大部分学生都选择逛街、上网和做兼职,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的阅读趋向功利化,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不利影响。高职教育只有三年时间,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知识和实践技能,大部分学生都不愿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日常阅读也仅仅局限于浏览微博、网页,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或者仅仅起到娱乐作用,还有很多学生选择参加社团活动来提升自己,为了在进入社会后能找到更好的归宿。实际上,这种思想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并不利,学生热衷于兼职,但是往往是作为廉价劳动力去兼职的,很难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很多学生甚至将全部时间都用于兼职,不在阅读和学习上花费时间,甚至放弃了教学规定的实践教学,这种行为是非常不足取的。

2、高职学生经典阅读存在的问题

针对山东某商务职业院校的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在经典阅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学生认识不到经典阅读的重要性,调查中有2%的学生认为经典阅读会妨碍学习,有8%的学生认为经典阅读是浪费时间,显现出高职学生在思想方面的欠缺,导致在阅读方面出现了偏差;(2)由于对经典阅读认识不足,很多学生认为阅读古代文学名著甚至四大名著就是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对于我国当代和国外经典文学作品,学生不甚了解,大部分学生每年只能阅读2本到4本经典文学作品,数量差强人意;(3)没有经典阅读的习惯和方法,调查显示,55%的高职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时间不固定,随意性很强,一些学生阅读完全没有计划,阅读时只是随便翻一下,这种阅读方式很难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4)缺乏教师指导,很多学生认为经典文学作品内容深奥、晦涩难懂,而教师不重视经典阅读,不知道主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学生的经典阅读存在很大困难。

三、基于经典阅读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

1、紧扣教材,由点到面

高职语文教学安排的课时非常少,但是教材中经典文学作品占了很大比例,尤其是古典诗文小说等在一半以上,在仅有的几十个小时的教学时间中,教师必须采取恰当的方式,才能充分发挥经典阅读的重要作用,以点带面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原著。以点带面中的“点”,指的就是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这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础,教师应该按照大纲要求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原著。例如学习完的《雷雨》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他的另一剧本《日出》,经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形成经典阅读的良好习惯,由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诗歌是经典文学作品中最通俗易懂也是最能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品,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和阅读诗歌,阅读杜甫的诗歌,要感受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阅读李白的诗歌,要感受其中的潇洒适意,阅读辛弃疾的诗歌,要感受其中的滚烫情怀,通过诗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进一步延伸到优秀的散文和小说等。

3、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结合

课堂教学固然重要,课外阅读同样不可或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大量作品显然不可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教材内容,经其他部分留作伏笔,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自主探索。例如在学习《宝玉挨打》这一课时,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故事梗概和大致框架,并一同欣赏几个课文片段,如宝玉挨打的原因、宝玉挨打的过程等,并让学生感受众女子在宝玉挨打后表现出的不同情感和性格展现,特别是林黛玉意味深长的“你可都改了吧”,这句话包含着哀怨、沉痛和无可奈何,讲解完课文,学生们都还意犹未尽,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阅读《红楼梦》原著,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能够主动阅读,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4、因人而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他们的生活环境、所受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存在较大差别,在阅读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喜欢小说和诗歌,有的学生喜欢戏剧和散文等,而小说、诗歌也有不同的体裁,学生对此的爱好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方面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重点和基础,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现在,很多高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阅读,自主制定阅读计划,业余时间还组织了朗读竞赛、阅读竞赛等,有的教师还在班上举行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诵的方式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如老舍的《骆驼祥子》、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等,这些作品有的侧重讲故事,有的侧重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学生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更高了,欣赏水平也有了一定提升,学生们感受到了经典阅读的作用和乐趣。综上,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教师应恰当地引导学生开展经典阅读,调动学生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龚沙.以经典阅读为途径校园文化活动多元融合推进高职人文教育[J].剑南文学,2013,(10).

[2]马海波.经典阅读:营造高职和谐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点[J].职业教育研究,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