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30: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券商投资收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经》通过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电子信息系统获得了全国131家证券公司中的38家的2002年年报或年报摘要(其中3家报表未经审计)。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着重考察了以下三组指标。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考察均依据于这38家证券公司所公布的财务报表,因此,其可靠程度亦不高于这些财务报表所披露数据的可靠程度。
使用客户债券用于回购
券商的自有可回购债券包括自营国债、企业债和长期债券投资,其中企业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可以回购,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不能用于回购。券商通常使用自有债券进行回购交易,以融入短期资金。如果自有可回购债券与卖出回购证券款项的差为负数,说明券商使用了客户债券用于回购。
因为这一统计需要证券公司自营证券中国债和企业债以及长期债券投资的数据,需要详细的会计报表及附注,故我们统计的范畴为35家证券公司。
我们发现,申银万国证券使用了客户高达11.2亿元的债券,宏源证券使用了客户1.38亿元的债券,国元证券使用了客户888.6万元的债券。
《证券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禁止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今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券商峰会上,证监会主席助理、机构部主任李小雪也强调,券商不得挪用客户保证金、委托资产和托管债券。
受托资产投资收益
如果这一指标为负数,说明券商在进行受托资产管理时与客户签订的是保底协议。这一统计需要证券公司利润表,统计范畴为38家证券公司。
中国证监会在2001年11月曾经发出《规范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通知》,明确要求受托投资管理合同中不得向委托人承诺收益或者分担损失。
如果证券公司按照证监会的这一规定运作,在其利润表中的受托资产投资收益中不可能出现负数,即使市场行情不好,受托资产出现的亏损也不应该由证券公司承担,证券公司在受托资产投资收益项下的最低值应为零,也就是说证券公司没有得到管理受托资产的佣金或者投资收益。当这一科目出现负数时,唯一的可能就是证券公司与客户签订了保底协议。当然,签订保底协议的券商的实际数目肯定远远超过这一指标为负的证券公司数。
专业人士分析,证券公司与客户签保底协议在2000年及2001年时非常常见,到2002年,市场上仍然存在证券公司与客户私下签订保底合同的情况,一般是签订两份合同,一份在桌面上,符合证监会的规定,不保底,也不承担收益,另一份则属于私下的合同,或者叫附件,条件就完全不同了。在这种情况下,证券公司的受托资产投资收益则很可能出现负数。
我们发现,长城证券受托资产投资收益为-1.07亿元,华泰证券受托资产投资收益为-5647万元,平安证券受托资产投资收益为-3241万元,招商证券受托资产投资收益为-4907万元。
难以确定的是这几家证券公司在受托资产投资收益中出现的负数到底是因为历史遗留的问题,还是于2002年度新签的违规合同?不过,一位证监会官员告诉记者,证券公司与客户签订委托资产合同一般是一年一签,绝少有一签就三、五年的。
应收账款净额/净资产
作为金融机构,券商业务的权责发生和现金收付在时间上往往相差无几,应收账款净额不应过多,但部分券商在实业上的广泛投资并非秘密,相当多的应收账款是实业投资项目下的:这一未变现(或不能变现)的资产会如何影响券商的流动性?这一统计需要证券公司资产负债表,统计范畴为38家证券公司。
虽然没有任何规定对这一数据有所限制,但是据专业人士介绍,一旦应收账款过大,占到了净资产的15%以上,证券公司就需要小心提防。为谨慎起见,我们采用了提取准备后的应收账款净额与净资产的比率作为统计基础。
统计显示,在38家证券公司中,这一比率超过15%的证券公司共有16家。其中南方证券达到326.67%,大鹏证券达到215.61%、河北证券达到95.92%,中关村证券达到94.09%。
南方证券的应收账款主要是其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相关报道详见本刊2003年11月5日号文章《南方证券的实业包袱》)。
河北证券和中关村证券的大部分应收账款都在合同期内,但具体情况年报中没有显示。
大鹏证券公司2002年年报显示,大鹏证券将自营证券26.19亿元和受托资产11.47亿元全部按照账面值转让给了大鹏证券的关联公司―大鹏资产管理公司,为此,大鹏证券冲回自营证券已计的跌价准备8573万元,而当年大鹏证券的净利润只有1325万元,为此,大鹏证券形成了36.5亿元的应收账款,其应收账款净额占净资产的比率达到了215%。
【资料】
券商净资本新旧计算方法对比
自营证券
旧法:自营证券按90%比例折扣计入净资本。
新法:自营证券中属于上海180指数和深圳100指数成分股的,折扣比例为90%;
对于集中度过高的自营股票,超过一个股份公司已发行股份5%的,折扣为60%;
单只股票按当日收盘价计算的总市值超过上市公司已流通股15%的,折扣为60%;
ST股票、*ST股票、已退市且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股票、已退市且未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股票风险较大,折扣比例分别为60%、50%、30%、20%。
对于集中度过高的自营股票,即超过一个股份公司已发行股份5%的,按当日收盘价计算的总市值超过该上市公司已流通股总市值15%的,折扣比例调整为50%。
应收款项
旧法:分为一年以内,一年至两年,两年至三年及三年以上,折扣比例分别为90%、70%、50%和0。
新法:增加了应收关联公司款项(不含三年以上的)的折扣比例为50%。
长期投资
旧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折扣比例为70%,长期国债投资的折扣比例为90%,中央企业债券地方企业债券和其他长期债券的折扣比例分别为80%、50%、50%。
新法:长期股权投资中,股票投资的折扣比例为50%;基金投资的折扣比例为95%;上市公司法人股投资,对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股权投资的折扣比例为70%;其他股权投资(包括风险投资)的折扣比例为20%。
长期债权投资中,国债投资的折扣比例从原方法的90%调整为95%,其他债权投资的折扣比例统一为90%。
无形资产
旧法:无形资产的折扣比例为40%。
在10月末至11月初的4个交易日内,山西证券第四大股东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鑫实业”)减持4669万股,套现3.38亿元,全年套现3.79亿元。山西证券由此成为11月以来被股东减持数量最多的券商股。
事实上,自2011年其首批限售股解禁以来,山西证券就遭到多名股东减持。受此影响,山西证券股价不断下跌。截至11月30日,其股价较上市之初已经下跌近6成。但公司市盈率并未因此而降低,目前公司市盈率在券商行业中排名第三。股价下跌而市盈率仍居高不下,这主要源自公司近年来糟糕的业绩。
海鑫实业四天套现3.38亿元
11月29日,券商板块下跌7.3%。山西证券当日则大跌7.86%。自2012年10月22日复牌起,截至11月29日,山西证券股价跌幅达35%以上,比同期深成指的跌幅多了近25个百分点。在此期间股价的持续下跌,与公司第四大股东海鑫实业的减持存在莫大关系。
根据深交所数据统计,山西证券董事、海鑫实业董事长李兆会在10月30日、31日,11月1日、2日四个交易日内累计减持公司股票4669万股,减持金额达到3.38亿元。其减持数量占上市公司流通股本的3.2%。在前三个交易日内,李兆会每天的套现金额均在亿元以上。在李兆会的疯狂减持下,山西证券股价持续下行。
对于大股东的大手笔减持,市场反应向来激烈,类似的情形在上市公司首批流通股解禁当日就早已出现。2011年11月15日,山西证券首批限售股解禁。海鑫实业作为减持最为频繁股东,当天即卖出2500万股, 套现2.15亿元。次日,公司股价便大幅下跌,收盘价跌破60日、120日均线,全天跌幅达到6.28%。
除海鑫实业外,山西证券前十大股东中的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科技基金发展总公司、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转持三户等四家机构也陆续对山西证券进行了减持。
股价创新低市盈率却翻倍
山西证券于2010年11月15日上市,首发市盈率达31.89倍。其上市后的股价仅维持了一个多月的横盘状态便步入了漫漫熊途。2012年11月30日,其股价跌破前期5.78元低点,盘中跌至5.49元,再次创出上市以来的新低。
从上市首日12.88元的收盘价到11月30日5.7元的收盘价,山西证券上市以来跌幅已达57%。尽管股价大幅下跌,但公司市盈率却不断攀升,与其发行市盈率相比已经翻倍了。
截至2012年11月30,山西证券动态市盈率已达68.15倍,在19家上市券商中位列第三,仅排在太平洋证券737倍市盈率、东北证券71.5倍市盈率之后。
如此高的估值源自公司近年来业绩持续不佳。其2012年三季度0.06元的每股收益是其近年业绩困境的真实体现。
2012年公司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山西证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7.7亿元和1.4亿元,同比增长1.2%和4.5%,但实际上这一微小上涨还是由于2011年公司净利润下滑54%形成的利润低点而造成的,今年第三季度每股收益还不足2010年第三季度0.15元的一半。
业绩增长堪忧
2012年第三季度,山西证券单季净利润实现快速增长,同比增幅达135%,创下上市以来单季度最高增幅,这推动了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的小幅增长。但短时暴增带来的业绩恐怕难以持续。
山西证券财报显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利息净收入和投资收益为公司的主要营业收入。其中今年7月~9月单季度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投资收益双双上涨,而利息净收入则同比下降26%。
其中投资收益与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的对单季度业绩贡献最大,分别为2678万元和8449万元,同比增长115%和486%。仅证券承销业务收入一项就占到单季度营收总额的30%。
对此平安证券分析师吴杰在其报告中指出,前三季度公司证券承销业务收入1.14 亿元,同比增长136.4%,主要原因是公司三季度单季承销1 单IPO、4单债券业务,投行业务发力成为公司收入上涨的主要动力。
但是他认为2011年四季度,山西证券投行业务收入环比大幅增长,在去年的较高基数下,其今年四季度投行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可能性较小。
近期上证指数连续走强,一度冲击2800点高点,蓝筹股则是主要推动力量,其中券商银行保险出现轮番上攻的局面。整体来看,我们认为资金面宽松以及投资者情绪高涨构成本轮上涨的基础,而沪港通的开通、央行不对称降息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是短期的催化剂,估值修复需求则是权重股、金融股大幅上涨的根本逻辑所在。2015年我们依旧看好以银行、券商为主的大金融板块的行情。
大金融板块长期行情值得期待
在本轮行情中,券商板块表现抢眼。从财务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券商业绩增速达到60%,在全部行业对比中处于前列。而未来,伴随着行情持续向好,按照我们的判断,券商的业绩会出现翻番的行情。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券商仍以传统经纪业务为主,这块业务占比可能下降到30%的水平,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这属于比较稳定的水平,下降空间有限。从两融业务来看,信用交易十分活跃,佣金水平非常高,整体来看,交易佣金占比会向上走;二是从券商转型的另一块业务来考量,从原来以通道业务为主转向资本的中介业务,实际上类似银行贷款的息差。监管层也非常支持券商增加杠杆水平,比如华泰证券近期就出台了近千亿融资计划,融资主要用在两融资金这块,随着降息通道开始,融资成本下降,息差会相当稳定,未来对券商的业绩贡献非常可观;另外,新三板、注册制会给券商带来更多投行业务,收益也被看好;最后,今年整体市场转暖,券商投资收益值得期待。综合来看,券商基本面非常扎实,未来随着券商由原来的经纪业务转型为综合业务,前景可观。
从银行的基本面来看,此前市场更为关注不良贷款。事实上,在中国,银行利润增速很高,但是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的风险则被放大,未来随着行政干预的减少以及利率进入下降周期,市场对于房地产风险的担忧会大大缓解。而从拨备来看,银行也持非常谨慎的态度,未来甚至可能会有一些不良贷款转回,因此银行业的未来预期也较好。
在这轮行情中保险相对券商而言涨幅不足。从基本面来看,保险投资收益主要来自股债,投资端的收益会超过预期。之前压制保险股估值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非标资产的风险,但从几大保险公司我们了解到,非标资产的投资其实有着非常严格的风控。此外,今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明显,未来机会较大。本轮行情中保险涨幅与银行差不多,但保险投资价值可能会高于银行股。
整体来看短期虽然金融股经历大幅上涨,但拉长周期来看,券商板块整体涨幅仍明显弱于业绩增速。因此从估值来看,券商板块仍具有上升空间。综合来看,无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金融行业都具备较大投资机会。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宽松货币政策加码的要求继续存在,降息周期将开启,去杠杆过程也会加速,金融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回顾05、06年的牛市,首先是金融股然后是强周期的品种轮番上涨,因此至少明年我们仍非常看好银行、券商等大金融板块的走势。
上证180金融ETF更易于操作
在大盘蓝筹上涨的过程中,普通投资者往往举棋不定无从下手,或因流动性不足买不到合适的标的,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借助跟踪系列指数的E T F来参与蓝筹盛宴。
上证180金融指数由上证180指数中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行业构成,而作为完全跟踪标的指数的被动型基金,国泰上证180金融ETF基金(510230)是纯粹投资于金融行业的工具产品,完全被动操作能够直接反映金融股走势,更能充分享受金融股普涨行情带来的收益,其流动性显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股息率高,是全市场ETF基金股息率最高的基金。国泰上证180金融ETF基金成立以来标的指数分红收益达到10%以上,我们认为这种高股息率的基金会更有吸引力,随着沪港通开通越来越多增量资金进入A股,此类基金会更具有优势。<\\Hp1020\图片\13年固定彩图\结束符.jpg>
资管新规出台刺激券商资管规模井喷
去年10月份,证监会新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取消了资管集合计划的行政审批,改为事后由证券业协会备案管理,此举意味着券商资管产品的发行迎来彻底放松。由此直接促发了券商资管井喷式爆发,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10月22日至2013年2月22日成立的集合理财产品多达245只,而上年同期只成立了42只产品,同比增长超过5倍。
当然券商资管规模的爆发主要受益于与银行合作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但券商在这类业务中仅仅赚取通道费用,随着各家券商业务争夺加剧,通道业务的费率不断下滑,去年整体已下降至万分之五左右,而此前信托公司开展该项业务费率最高可到千分之三,部分券商甚至采取“赔本赚吆喝”的方式来实现规模的扩张。
资管业务做强未来必须依赖投资管理能力
与通道业务大爆发形对比的是,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发展速度并不高,而从资管业务未来的发展来看,核心竞争力必然体现在比拼投资能力的集合理财业务上。
江海证券资产管理部相关人士表示:“未来券商资管纯粹依赖通道业务难以获取超额利润、激烈竞争之下管理费也面临下行的趋势、主要的收入将依靠业绩报酬的提取。”
而要想提取业绩报酬,就要考验资管团队的投资能力,因为只有产品获得绝对正收益,券商才有可能提取业绩报酬。以江海证券本次发行的避险增值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为例,在设计上,如果产品年化业绩报酬低于5%,管理人将不提取任何业绩报酬。
该人士同时表示:“江海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并没将冲规模的通道业务作为发展重点,而是专注专业投资,提升产品的管理能力,在保证产品稳健的前提下追求增值,力争给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
至于如何保证在产品稳健的情况下追求业绩增值,据记者了解,江海证券本次发行的避险增值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以风险控制为前提,优先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在实现投资收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但最高不超过50%。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管理人,江海证券将以自有资金认购5%的产品份额,也即意味着江海证券最高将拿出5000万元自有资金认购该产品。
这种产品的设计方式,似乎得到了推广机构的高度认可,除浦发银行全面参与推广之外,证监会批准的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众禄基金,也与江海证券签署了代销产品的战略合作协议。
中长期固定收益理财产品成长空间巨大
不论是券商的直接借壳上市股,还是持有大量券商股权的参股券商股,其走势近来均呈现出一骑绝尘的态势,成都建投、都市股份、S延边路、申能股份、南京高科、吉林敖东、辽宁成大、大众交通、大众公用……以及其“亲友团”组成的庞大队伍,以连续涨停笑傲众股。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曾经为大家避之不及的券商概念股,如今却身价百倍,成了万人争抢的“香饽饽”。
然而,在一片高亢的涨声中,券商概念股也并非一好百好,而是良莠不齐,需要投资者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去明辨好坏。
股市火引爆券商身价
作为牛市的第一受益者,券商的业绩近两年来节节攀升,火爆的牛市更引发了各路资金对券商板块2007年业绩的乐观预期。而4月新近出炉的2007年一季度券商报告也的确佐证了这一点。
中信证券今年一季度报告显示,该公司首季净利润为12.54亿元,同比增长902.52%;每股收益为0.42元,同比增长734.4%。其中,市场的火爆让中信证券各项收入大幅提升。一季度该公司手续费净收入24.55亿元,比去年底增长906.34‰利息净收入7981.4万元,比去年底增长126.37%;投资净收益7.1亿元,比去年底增长642%。此外,资料显示,中信证券2006年实现净利润23.71亿元,比上年增长492.70%;每股收益0.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0%。
宏源证券一季报显示,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7亿元,与上年度同期4961万元相比增长417.15%,实现利润总额4.597亿元,净利润3.1亿元,比上年同期的740万元约增加3.02亿元,增长了4081.82%。宏源证券表示,由于证券市场持续向好,该公司营运资本增加,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较上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度增加,增长幅度约为900%~1000%左右。
而一些目前仍未上市的证券公司的业绩也出现了相同的业绩井喷:广发证券一季度净利润的增长倍数不亚于中信证券;光大证券一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5倍,已经超过去年收入的一半,实现经营利润8.7亿元,同比增长10倍;长江证券也比去年同期有6倍左右的净利润增长;东方证券今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3倍,利润超过5亿元。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放大的成交量给券商经纪业务带来了空前繁荣。一季度,经纪业务交易额达到8.6万亿元,占到去年全年的近80%,获得了近150亿元的股票佣金收入。相关研究人士认为,券商今年佣金有望达到650亿元,较去年增长1倍以上。
上海证券交易所会员部的一位高级经理表示,今年前3个月券商的业绩增长非常快,应该是历史上最好的一段时间,其中经纪业务是利润的主要来源;其次是自营业务,个别券商的自营业务利润在全部利润中所占的比例比经纪业务多不少;而投行业务的利润在这几个月里不太突出,只是体现在优势券商中。目前创新类券商的盈利能力增加得非常明显,基本上形成以创新券商占据明显优势的格局。
可以肯定的是,持续的牛市还将不断给券商带来高额利润。2007年券商的业绩增长将继续超出预期,而龙头券商的业绩增长会更为迅速。
形形的券商概念股
就目前来看,券商概念股包括五类,一类是纯正的券商上市公司,只有宏源证券、中信证券两家;第二类,券商借壳股,有即将成为海通证券的都市股份、即将成为国金证券的成都建投和即将成为广发证券的S延边路等;第三类是控股或者相对控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如亚泰集团、辽宁成大、吉林敖东等;第四类是持有券商股权的上市公司,如桂东电力、华西村等等;第五类是集团公司拥有券商股权,由于火爆的券商板块行情,业内人士预期会注入上市公司,从而将此类个股也划归到券商板块,如申能股份等。
第一类纯券商股。两家券商在业内的实力不可同日而语,中信证券是绝对的龙头老大,宏源证券稍差,但也属于创新类券商。只要牛市不结束,这两只纯正券商股上涨的步伐也就不会结束。
第二类券商借壳股。此类股票多半为绩平股和绩差股,有些甚至处于退市的边缘状态。但不管原本的业绩如何,一旦有证券公司青睐,哪怕只是意向,甚而只是流言传闻,都会使“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但是,对于目前市场上热衷的“寻壳游戏”,投资者完全没必要将主要精力投入于此,―来由于券商借壳过程往往一波三折,最后以失败告终的不胜枚举,弄不好就会“蚀把米”;二来目前信息披露仍未做到透明化,“借壳”的重大利好不是普通投资者所能及时掌握的,往往“大白于天下”之时,股价早飞上天了。而对于已经明朗化的券商借壳股,如成都建投、都市股份在近1个月中上涨幅度过于巨大,均已实现翻番,短期上涨过猛,积聚了一定的风险,但在牛市中,中长期仍可看高一线。
第三类控股或相对控股券商类。这类公司投资券商的股权比例在20%以上或接近20%,基本为大股东,能充分享受牛市带来的成果。
在2001年7月至2005年6月的大熊市中,投资券商成为一些上市公司的“滑铁卢”,其控股类上市公司均实施了减值计提,一些有远见的上市公司还趁低增加了投资额。如现资公司于2001年对泰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8000万元,占其总股本的14.94%。由于2004年泰阳证券出现巨额亏损,计提减值8215万元,而去年计提冲回利润,再加上主营业务改善,因此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再如,广发证券2003年亏损7335万元,也影响到辽宁成大当年利润。尽管如此,辽宁成大还是于2004年先后出资1.73亿元,收购增持了广发证券1.46亿股,辽宁成大成为了此轮牛市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其股价从2元多一路上升到70多元,并且没有停止的迹象。
第四类是参股券商股。这类公司情况较为复杂。据统计,目前已有270多家上市公司参股证券公司,被参股的券商多达数十家。而这些券商的实力颇为悬殊,并非只要与券商沾亲带故股价就要飞上天,而是要看被参股券商实力以及参股的份额。如申能股份拥有大量海通证券、申银万国证券及浦发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资产。据资料显示,公司投资了1 214亿元参股了海通证券,持股数为13367.11万股,占总股本的1.53%;投资2000万元参股了申银万国证券,占0.241%的股权。
南京高科参股金融题材突出,其中持有中信证券限售股2798万股,中信证
券现股价已达30多元,其当初以每股1.6元购入,目前中信证券已接近60元,股权增值巨大。
第五类券商概念股就要谨慎对待了。大股东与上市公司是独立核算的,大股东是否会将所持相关资产和股权注入完全是一个未知数,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
应分门别类对待
事实上,不仅券商概念股形形,所涉及的券商也是良莠不齐的。根据证监会“扶优限劣”的监管思路,监管层将重点发展及扶持一、二类券商。能够成为创新类(一类)或规范类(二类)的券商,被认为“考试”通过,可以获得相应的发展权利。
据证监会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注册的券商共有104家,已公布的拥有“创新试点资格”的券商分别是中信、中金、光大、东方、广发、国信、招商、长江、国泰君安、东海、华泰和海通、国元等13家,规范类(B类)券商也仅仅有8家。这两类券商的实力较为强大,营业网点较多,能充分享有牛市成果。除此之外,C类和D类券商的评审标准尚未公布,但业内一般认为,C类券商属于具有较强的地方政府背景;而D类券商可以说是“三无”券商――无股东背景、无资金实力、没有竞争实力的小型券商,其网点少,业务受限制,当然业绩也相对较平。2005年已被关闭的17家券商基本属于D类券商,一旦牛市过去、熊市来临,D类券商也将是被关闭、被淘汰、被托管的券商“集中营”。
因此,券商概念股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涉及券商实力是否强大决定了上市公司这一部分投资收益的多少。同时,参股股权数量的多少也很关键。目前券商概念股极多,有的上市公司虽然持有券商股权,但相对比例有限,而券商业绩好转对上市公司所带来的益处也如同毛毛雨,利好有限。此外,所投资的券商是否会上市也非常重要。在牛市行情中,券商一旦上市,既可以得到一些溢价,还可以获得宝贵的资金去拓展业务,而投资于该券商的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也会“水涨船高”,股价将进一步得以推升。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增公告
作为投资者,我们不能被这些靓丽的公告所迷惑,是否确实存在着投资机会,或者仅仅是一个美丽的陷阱,值得我们细细深究。
业绩的预增主要存在着如下的几种可能:
1.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利润的快速提高。行业景气的大幅提升使得一批上市公司纷纷预增或扭亏。据统计,金属特别是有色金属是上市公司预增最多的行业,共有18家上市公司预增。如锡业股份因一季度以来,国际、国内锡价大幅上扬,公司预测2007年中期累计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600%~650%。
氨纶行业大幅复苏也造就了一批上市公司业绩暴涨。如华峰氨纶,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利润率锐增,同时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达产,产品生产能力增加。公司因此预计今年中期业绩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200%~1400%。
2.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收益大幅增加。如参股券商、银行的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计入投资收益后业绩猛增。典型的如辽宁成大、雅戈尔、南京高科等。
3.一次性的政府补贴或是其他。比较典型的如豫园商城的2亿元的政府房屋补贴等。
4.注资重组,业绩“脱胎换骨”。股改后大小股东利润趋于一致,一些大股东或集团公司的注资重组使得上市公司业绩“脱胎换骨”。如*ST兴发,干2007年4月16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重大资产置换,主业变更为煤炭生产、洗选加工、销售,盈利水平明显提高。
预增有没有可持续性
在看待这些预增公告时,投资者应重点看重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在250多家半年度业绩预“喜”的上市公司中,中金岭南、中孚实业等有色金属类上市公司主营稳定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今年来国际期货市场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但这种价格波动,也将考验这类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同样,如大亚科技、太钢不锈、s天宇等上市公司,则由于在去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或资产置换,上半年业绩有望得到大幅提振,但这些注入或置换进入上市公司的资产,未来持续的盈利能力,也有待时间去检验。
非经常性收益以及投资收益的增长难持续,则是另一大隐忧。如华闻传媒、广州控股等分别实行不同程度的股权转让或股权减持后,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上涨50%以上。但非经营性收益往往是一次性的,并不会持续支撑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同样,参股券商题材,也使得不少上市公司盈利大幅增长,如雅戈尔今年2月出售了3000多万股中信证券股权,一季度投资收益高达110.33亿元。但这种投资收益推动业绩增长,仅仅是在行情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出现,一旦行情出现波动,这部分收益也将缩水。更何况,一些半年度业绩预喜的上市公司的股价,在今年上半年都有了大幅提升,其涨幅往往超出了业绩增长。
如果业绩预增没有可持续性,那么公司的收益仅仅体现为一次性收益,不能完全按市盈率的方式来计算,因为市盈率计算的内在前提是公司的利润为可持续稳定增长。
信诚张锋加盟东方红资管
新年以后,在一些准生证挤压背景下,基金产品发行浪头再起。目前同期在售基金多达30只,而且还有48只产品获批待发。虽然今年前两个月,在用人紧张的环境下,基金经理的变更中有很多属于内部职位变更,但是仍有一些优秀人才被“挖角”。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券商理财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基金人才正回流券商。近日,商报记者获悉,原信诚基金基金经理、股票投资副总监张锋加盟国内首家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东方红资产管理,任投资部副总监。
在东方红资产管理的网站上看到,该公司已于日前刊发公告,增加张锋为旗下东方红8号双向策略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经理。
张锋过往业绩优异,最为人称道的是,他所管理的信诚盛世蓝筹基金在2009-2010年创下两年增长率106.60%的优异成绩。资料显示,张锋自2008年6月4日起担任信诚盛世蓝筹的基金经理,到2011年10月29日刊发离任公告,在三年持续震荡的市场环境下,该基金累计净值高达1.7650元,累计收益率为76.50%,年化收益率达18.20%,在同期运作的133只基金中排名第一。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随着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蓬勃发展,券商资管兼具公募基金运作规范和私募基金机制灵活的优势,对各类优秀人才的需求和吸引力正不断增加。由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具有一定封闭期,同时一般规定只有达到一定比例的年化收益率才能提取业绩报酬,这一模式决定券商资管的价值导向是以绝对收益为主,这对于长期投资收益优异的投资经理同样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保险资管加入挖角“大战”
除了券商资管挖角外,一些新兴PE机构、保险资产管理也频挖公募人才“补血”。
去年年底就又有两位公募基金高管接连转投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任要职。例如,曾任南方基金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后任长盛基金总经理的陈礼华,转投合众人寿新成立的合众资产管理公司担任总经理;同期,原国泰基金主管投研的副总经理余荣权,也加盟太保资产管理公司担任副总经理。
实际上,近两年来,已有4名公募基金前高管目前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担任要职。这种跨行业挖角可能仍会蔓延下去。
一位保险资管同行人士表示,导致公募基金经理跳槽的原因,一方面是公募基金行业最近几年不好做,最典型的问题是资金募集困难,但保险公司的现金流是保费收入,所以非常充足。另一方面,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于2011年开始重新开闸获批,对资管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
此外,原华商基金公司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庄涛正式入职中信产业基金;鼎晖投资也与原长盛基金投资总监闵昱合作成立了专门投资二级市场的私募基金。
从一家猎头网站获取的数据显示,仅最近一周,接受委托正在寻猎中的基金公司职位就不下30个,其中近半为投资/研究方向的职位需求。
现金管理能力不俗
华泰证券现金管理类的产品做的非常出色,截至2015年3月17日,“华泰紫金天天发”规模350多亿元,长期位居第一。
便利性是“天天发”赢得客户的关键。作为一只基于券商保证金的产品,“天天发”在资金账户内即可操作,大大方便客户资金在集合计划与其他证券交易之间的流动。当日卖出股票或其他交易品种所得资金,当日即可买入“天天发”;当日卖出“天天发”所得资金,当日即可投入股票或其他交易品种。沪上非银分析师表示,T+0取现功能将这一产品的流动性再度升级,这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将具备很强的吸引力,有利于券商做大客户资源及资产管理规模,而券商通过保证金现金管理产品进行投资管理、提取业绩报酬将为公司贡献不菲的收益。
“天天发”的购买也十分方便。投资者可以通过华泰证券官方网站、各营业网点,以及移动理财服务终端“涨乐财富通”购买“天天发”。“涨乐财富通”是华泰证券为广大投资者量身定制的新一代移动理财服务终端,被称作投资者“口袋里的理财专家”,集合了网上开户、行情资讯、闪电下单、融资打新、金融产品销售、融资融券等功能为一体,投资者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参与“天天发”,还可开通自动申购功能。
“天天发”还在业内率先推出快速取现功能,支持单户50万元以内的实时取现。在不影响投资者买卖股票的同时,华泰证券的投资者既可以享受最大收益高于活期存款6倍的收益率,还可以像活期存款一样及时取现,得到了投资者的高度认可。
近期新股盛宴不断,为尽可能地帮助投资者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天天发”在产品设计上分为A、B、C三级,分别对应1天期、7天期和14天期,期限越长,预期收益越高。投资者在两次新股申购的间隙期可以购买不同期限的“天天发”。
天天发投资主办表示,近期将把握新股节奏,严格控制流动性风险;观测货币基金等资产的收益率变化,灵活调整配置;在银行间账户打开后,把握资金面波动环境下现券的交易性机会。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力求为投资者获取稳健的投资收益。
除了天天发,华泰紫金现金管家、货币增强、节假日理财也均跻身券商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前十强。约定收益类的华泰紫金系列产品以其收益稳定、风险较低、产品期限丰富、流动性好(14天、1个月、3个月、半年均有)的特点受到客户普遍欢迎,2014年,该类产品规模增加160%。
全业务链成效显现
作为首批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证券公司之一,在创新机制的推动下,华泰证券成为资管行业大踏步发展的领头羊。
业内人士表示,“从投研能力到IT建设,再到客户群体,资产管理业务越来越考验券商的综合实力,对客户来说,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远比已降到地板的佣金更有吸引力,资管业务将和经纪业务发生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华泰证券刚刚的2014年年报显示,公司股票基金交易量合计12.41万亿元,市场份额为7.89%,排名位居行业第一。资产管理业务受托资产规模大增至3455亿元,位居行业第四。
记者从华泰证券了解到,除了公司的创新机制,华泰证券资管行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公司全业务链体系的支撑。
华泰证券年报显示,“面对证券行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公司积极践行全业务链战略,坚持不懈地推进业务转型和创新。资产管理业务充分发挥投资管理平台、产品创新平台与撮合交易平台作用,业务规模稳步增长,业务收入位居行业前列。”
今年新增委托理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受到高度重视。据统计,在进行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中,有半数上市公司称,委托理财的投资方向将是国债,包括购买国债、国债回购等。有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认为,相对于股市二级市场来说,国债投资的风险明显较低。同时,今年的国债市场趋于火爆,有望带来较为可观的收益。如一家上海公司在3月底决定,将2亿元的资金进行国债投资,公司称“要获取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收益”。另外,对委托资金的风险管理更加细化,例如沪昌特钢明确要视首笔资金委托的具体情况,再来决定是否要延续或加大委托理财的资金投入。
另一个特点是,委托理财的受托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过去,大多数的委托理财是通过券商和各类投资公司进行的,现在进行这一委托理财的受托主体在不断拓宽,例如日前沪昌特钢选择信托公司进行委托理财,而据了解,基金公司也在积极研究如何帮助企业进行资产管理等委托理财事宜。
同时,保底收益的做法依然普遍存在。如外高桥决定委托上海富宝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5000万元投资国债,受托方承诺上述资金的年收益率为9.5%,如实际收益率不足将予以补足。即使没有保底收益,不少公司对委托理财的收益率仍然有较高期望,最低的也达到了8%。如首创股份拟将1.5亿元委托北京巨鹏投资公司进行资产管理,双方约定,委托资产的年收益率小于或等于8%时,不计提业绩报酬;年收益率大于8%时才开始计提报酬。这种完成预定收益率才收取报酬的做法目前已被多家上市公司所采用。
引人关注的是,除新增委托理财外,不少上市公司在以前的委托理财无法按期收回,从而不得不延期。西部的一家上市公司在1月初称,一笔4000万元的委托理财只收回400多万元,余额延期6个月。同时,该公司还有一笔3000万元的委托理财更是将延期1年。初步统计,上市公司目前延期的委托理财约占到了去年委托理财总额的三成左右。
既然委托理财在上市公司中如此广泛,如火如荼,形式多样,那么委托理财及其投资收益如何核算呢?这似乎并不成为问题,但仍有探究的必要。
一、委托理财行为是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资
企业将自有闲置资金进行适当的委托理财,一般而言,期限不会超过一年。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长期投资,是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长期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因此,委托理财属于短期投资。
当委托理财到期,对于不得不延期的委托理财,或是自愿延期的委托理财,即使前后期累计投资时间已超过一年,延期部分亦均可视为一次新的理财行为,即为短期投资。
二、委托理财投资的运作形式
在实际操作中,委托理财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委托方在受托方开设资金专户,委、受双方就资金流向及其余额定期(如按月)或随时沟通,受托方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资金余额清单。
2、委托方在受托方开设资金专户,委托方对受托方进行全权委托,受托资金封闭运行,受托方不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资金余额清单。
3、委托方并不在受托方开设资金专户,而是将资金交付受托方后进行专项委托,受托方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资金余额清单。
4、委托方并不在受托方开设资金专户,委托方对受托方进行全权委托,受托资金与受托方自有或其他资金混合使用,受托方不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资金余额清单。
三、委托理财投资的核算
(一)委托理财投资核算的一般原则:
委托理财投资,属短期投资,一般应当按照以下原则核算:
1、短期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投资成本计量。短期投资取得时的投资成本按以下方法确定:
委托理财均为现金方式。以现金购入的短期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核算,不构成短期投资成本。
已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短期投资的现金,先作为其他货币资金处理,待实际投资时,按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作为短期投资的成本。
企业向证券公司划出资金时,应按实际划出的金额,借记“其他货币资金”,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购入的各种股票、债券、基金等作为短期投资的,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贷记“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科目。如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核算,企业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后的金额,借记“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按应领取的现金股利、利息等,借记“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科目。
2、短期投资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应于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但已记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的现金股利或利息除外。
企业取得的作为短期投资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应于收到被投资单位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息等收益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
企业持有股票期间所获得的股票股利,不作账务处理,但应在备查账簿中登记所增加的股份。
3、企业应当在期末时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对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应在期末时按短期投资的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贷记“投资收益”。
4、处置短期投资时,应将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作为当期投资损益。
企业出售股票、债券、基金或到期收回债券本息,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借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按出售或收回短期投资的成本,贷记“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按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利息,贷记“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企业出售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时,其结转的短期投资成本,可以按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计算确定其出售部分的成本。企业计算某项短期投资时,应按该项投资的总平均成本确定其出售部分的成本。企业计算出售短期投资成本的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5、“短期投资”应按短期投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6、“短期投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各种股票、债券、基金等短期投资的成本。
(二)委托理财投资特殊情况的核算:
1、企业在委托理财时,如上述“运作形式”所述,并不一定能够获取交易清单,亦不一定知晓在受托方购入股票等证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是否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向证券公司划出资金时,应按实际划出的金额,直接借记“短期投资”,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而不再通过“其他货币资金”、“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科目等核算。
在这种情况下,委托理财运行过程中,对于实际发生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因收于受托方券商或投资公司,并且无及时的交易纪录,亦不予核算和反映。
2、企业在资金委托运作期内出售股票、债券、基金或到期收回债券本息,如无法获取交易清单,企业不予核算和反映。运作期内某一清算期满后统一清算,如跨年度时年底结算一次。但如果能够获取交易清单,应该及时确认损益。有些企业在运作期内已经处置所购证券并能计算处置所得,但并未确认和核算投资收益,而是一律全额直接冲减“短期投资”。理由是尚在运作期内,运作期未满。这是对相关制度的误解。企业只有短期投资的现金股利或利息,于实际收到时,才可能予以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3、对于企业与券商签订保底收益协议的,企业一般的做法是将清算时所得款项超过短期投资成本的差额部分,全部计入投资收益。这种做法值得探讨。这里暂且不论保底的做法是否合乎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保底收益率超过实际收益率,超额收益其实来源于受托方的捐赠。如果能够从交易清单中分别确认实际收益和超额收益,该超额收益存在着计入投资收益还是资本公积两种选择。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计入资本公积。但是,这种收入又确实是委托理财行为本身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入,而不是凭空产生。计入资本公积,似乎是难以接受的。笔者认为,两种选择都是可行的。
同样,如果双方规定在超过某一预定的投资收益率时,企业将一定比例的超额收益支付给受托方。那么,超额收益分成的部分,其实来源于委托方企业的捐赠。如果能够从交易清单中计算确认该部分超额收益分成,该超额收益分成,也存在着计入投资收益(减项)或营业外支出两种选择,也都是可行的。
4、企业无法按月或随时获取交易明细清单的,“短期投资”应按受托单位而不是按投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四、委托理财投资举例说明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年报披露如下:
1、董事会对股东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包括: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依据200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风险投资批准权限的专项授权,于2001年7月31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公司使用不高于人民币三亿元的资金投资国债的决议。2001年8月12日,公司董事会就上述决议作出修改决议,公司只使用1亿元人民币资金购买国债,另外委托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管理2亿元人民币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2、会计报表附注,短期投资:
项目2001年度投资金额成本(人民币元)跌价准备(人民币元)
委托投资-委托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90,500,000[注1]
债券投资41,655,2042,679,155
存放于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管理债券投资款50,000,000[注2]
合计282,155,2042,679,155
报表日债券投资包括以下债券:
库存数量库存债券成本
债券名称手人民币元
96国债(8)34,76941,655,204
债券投资已按成本和市值孰低原则计提了跌价准备,报表日的市价是根据《中国证券报》公布的2001年12月31日股票交易收盘价确定。本公司债券投资的变现无重大限制。
注1、本公司于2001年8月12日与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委托资产管理协议书,委托其管理资金共计人民币200,000,000元。根据该协议,该证券公司在本公司指定的证券账户名下,在不违背本公司利益的原则下,有权自主运用和操作资金专用账户的资金买卖及持有在中国境内合法的金融证券交易市场公开挂牌或即将挂牌交易的股票、认股权证、基金、债券以及其他的上市投资品种。本次资产管理的委托期限为12个月,自2001年8月13日至2002年8月12日。本公司于本年度已收回部分委托管理资金计人民币9,500,000元(另注该公司在公司重大合同及其履行情况“委托资产管理事项”,披露:公司向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委托资产的1%作为管理费用。如投资收益率在10%以上时,本公司将超额盈利部分的20%支付给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其业绩报酬。2001年12月25日,公司收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提前支付950万元投资收益的函件,2001年12月26日公司收到此笔投资收益款项。公司未来尚无委托理财计划)。截至2001年12月31日,本公司存放于该证券公司资金账户中仍未使用的证券投资现金余额为人民币549,556元,于2001年12月31日,该委托投资证券的市值为人民币206,958,431元,因此本公司于该委托投资于2001年12月31日的投资成本(已扣除年末仍未使用的现金余额)与市值的差异为人民币17,007,987元。
注2、本公司委托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就本公司的国债投资款提供管理服务,本公司已就该国债投资投入人民币50,000,000元,于2001年12月31日,本公司并无通过该证券公司持有任何国债,而本公司存放在该证券公司资金账户中仍未使用的国债投资现金余额为人民币50,640,291元。
3、会计报表附注,投资收益(部分):
项目2001年度(人民币元)
投资国债收益(详见短期投资注(2))(2,959,933)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详见短期投资注(2))2,679,155
从该公司年报所披露的的情况来看,该公司对于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款项200,000,000元为全权委托理财方式,对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则仅为委托管理债券投资。
1、支付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款项200,000,000元借:短期投资200,000,000贷:银行存款200,000,000
2、从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收回950万元投资收益借:短期投资9,500,000贷:投资收益9,500,000该公司将收回的950万元直接冲减短期投资,值得商榷。因为按8月中旬投入4.5个月计算,投资收益率达12.67%,该收益不太可能是收取的股利或利息,而且上市公司在8月中旬以后支付股利的情况很少。那么应该是证券(包括认股权证)的处置收益。处置收益应该计入投资收益。
3、支付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款项50,000,000元,该公司并无通过该证券公司持有任何国债,而本公司存放在该证券公司资金账户中仍未使用的国债投资现金余额为人民币50,640,291元。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50,000,000贷:银行存款50,000,000该公司将5000万元直接核算为短期投资,而不是反映为其他货币资金,亦值得商榷。现金余额为人民币50,640,291元,多出的640,291元应该为存款利息。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640,291贷:财务费用640,291
4、国债投资成本41,655,204元,不清楚运作方式如何、在哪家券商购买,在此不予举例核算。但跌价准备2,679,155元,减少投资收益。
一、制约我国保险资金积极入市的主要因素
从国外的经验可以看出,股票是保险公司资产配置中的一个重要投资品种,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利合作关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由于分业经营长期处于割裂状态。随着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发展,这种政策障碍已经逐渐消除,管理层甚至给了保险公司相当多的优惠措施,希望能够给中国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由于我国保险业发展十分迅猛,理论上将有600亿左右的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投资股票,但我们认为保险公司短期内将以试探性投资为主,而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且他们对一级市场的兴趣远高于二级市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中国股市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合理的收益。作为风险程度较高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主要以较高的收益率吸引投资者,国外成熟金融市场的经验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根据经合组织的统计,美国在1970年——2000年间股市的平均回报率为10.3%,债券市场为5%,货币市场为3.7%,而德国这些数据分别为14.4%、7.9%和3.5%。由于股市风险相对较大,投资者的入市积极性往往和股市的收益密切相关。我们将1981年——2003年美国股市的涨跌幅与美国寿险公司股票投资增长率作了对比,发现两者的走势惊人的相似,通过统计软件分析得知,他们的相关系数在90%以上。由此可见,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参与股市的程度与股市的收益率成正比。
中国保险公司从1999年开始通过投资基金间接参与中国资本市场,著名的5.19行情让保险公司尝到了甜头,1999年和2000年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的收益率普遍在10%以上。但好景不长,随着股市投机泡沫的破灭和违规资金的退出,中国股市陷入了长时间熊市,保险公司在基金投资上陷入亏损的被动境地。受此影响,从2001年到2003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3%、3.14%和2.68%,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事实上,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多数都在亏损,包括部分券商在内的许多机构投资者已经淘汰出局,面对这样的市况,向来经营稳健的保险公司自然不会轻易大规模直接入市。
2、中国股市的制度建设还亟待完善。中国资本市场是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诞生与成长起来的,由于定位在为国有企业提供融资而不是资源配置上,其制度设计存在先天的缺陷。这种市场功能的错位,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加上监管力量的薄弱和法制建设的滞后,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诸如上市公司的诚信危机、投资者利益缺乏保护、证券中介机构失职、暗箱操作和市场投机盛行等突出问题。
国九条的颁布,标志着管理层的思路已经从以前的救市转变到治市上。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管理层陆续推出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券商治理整顿、分类表决制度等一系列旨在解决资本市场制度缺陷的创新措施,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解决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积累的问题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保险资金作为稳健理性的长期投资资金就不会大规模入市。
3、保险公司自身的因素。目前几个大型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主要通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由于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各保险公司要么用基金投资团队兼做股票投资,要么通过招聘等手段重新组建股票投资部门,总体上相关业务人员还需要较长的时间磨合及适应新的投资业务。同时,各公司股票投资的相关规章制度、风险控制、托管清算等其他准备工作完成时间也都不长,还须在今后的投资工作不断检验和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9月,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的数额达到744亿元的高点,在有关部门公布了保险公司直接入市的相关文件之后,保险公司对基金采取了减持的策略,到2004年底基金投资额降至673亿元,锐减71亿元。2004年四季度股市一直处于调整之中,在这个时候选择减持基金,保险公司的态度值得玩味。一个可能的理由是,保险公司一方面希望通过直接入市丰富资产配置品种,努力提高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在基金投资(特别是封闭式基金投资)的伤痕还没有愈合的时候,保险公司不会轻易忘记资本市场的风险之痛,他们在准备直接入市的同时减少基金投资的比例,以避免权益类投资在资产配置中占有过高的比重,以减少股市波动对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的影响。特别是三家境外上市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不断下降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在大规模直接入市的条件没有成熟之前,他们不会轻易冒进。而这三家保险公司的资产占全国保险总资产的70%以上,因此保险公司直接入市的规模就不容过分乐观了。
二、推动保险资金积极入市主要措施
经历了近四年的持续调整,中国股市只有通过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创新,重构一个规范、透明、公平、有效的市场,才能吸引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各类合规资金源源不断地为股市输送新鲜血液,使中国的资本市场逐步恢复活力,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快速发展。而同时,保险公司等广大投资者才能通过资本市场真正享受到投资中国的丰硕果实。为扫除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无形障碍,促进保险资金积极入市,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改革措施:
1、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各项深层次改革。2004年以来的各项政策表明,管理层已经下决心要根治困扰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各类问题,并逐步将国九条的各项精神落到实处。目前,社会各方都盼望管理层能够在全流通问题上有实质性突破,因为这已成为中国股市脱胎换骨的最大障碍。全流通问题由来已久,且越拖越难解决。管理层各方应尽快达成共识,在不损害投资者合法利益的前提下拿出原则性或框架性解决方案,使投资者对全流通问题的解决和中国股市未来发展动向有清晰的预期,促进场外观望的合规资金积极入市,为顺利完成资本市场的改革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除此之外,管理层还应加大对市场上各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努力构建一个健康透明的市场氛围。如:加强上市公司诚信建设,加大对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罚;完善上市公司融资体制和淘汰机制,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与相关部门配合,规范包括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媒体在内的各中介的行为;加大对注重投资者回报的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积极培育真正符合价值投资理念的上市公司群体等等。
2、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涉及到两个金融市场和两个监管部门,这种跨市场的经营活动必然牵涉到两个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早在2004年7月,为应对愈演愈烈的混业经营趋势,避免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达成金融监管分工合作的备忘录,将建立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对监管活动中出现的不同意见,通过及时协调来解决。同时,三方还将与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密切合作,共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市场的信心。
从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相关配套文件的出台看,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是积极有效的,去年建立的联席会议机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今后,保险资金在入市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突发事件或新的问题,这都需要通过监管部门之间的配合加以解决。同时,监管部门还应鼓励保险公司等机构积极开发跨市场的创新金融产品,进一步紧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
3、保护机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股市具有明显的资金推动的特点,几乎每次行情都活跃着各路不同性质的资金。随着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违规资金已陆续撤出股市,这也是造成近几年股市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鼓励合规资金积极入市是管理层稳定市场和投资者信心,推动股市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管理层在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维护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代表了市场主流的机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例如,在处理闽发、汉唐等问题券商的时候,就需要管理层保护机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失,从而保护广大机构投资者对股市进行长期投资的积极性。
此外,作为机构投资者集中的投资品种,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迭创新高也给机构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1月21日,在54只封闭式基金中,28只小盘基金(5亿——15亿份)平均折价率为21.89%,26只大盘基金(20——30亿份)平均折价率更是高达37.65%,其中有4只基金折价率已经超过了40%。作为最大封闭式基金投资者,保险公司在2004年中期的封闭式基金投资已经超过300亿份,高折价率是其基金投资蒙受巨额亏损的重要原因。为保护机构投资者,管理层应着手解决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困境,特别是在ETFs、LOFs等新产品成功上市之后,通过制度创新寻找封转开的新思路,彻底解决高折价率给机构投资者带来的各种问题。
4、保险公司应为积极入市做好充分准备。2004年底是我国入世三周年的日子,也是我国保险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分水岭。面对国外保险巨头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中国保险业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而努力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就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国外保险市场的发展经验已经告诉我们,资本市场是保险公司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尽管目前我国股市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我们的保险公司应该用战略眼光审视自己的入市策略,为保险资金长期积极入市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当前股市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的时候,保险公司应积极介入一级市场、可转债等相对安全的投资领域,通过实战快速磨合投资队伍,提高股票投资部门的研究能力、市场敏锐力及风险控制能力,为今后保险资金更大规模的长期投资奠定组织基础。同时,保险公司还应加紧组织体系、管理制度、财务清算、技术支持、风险控制、激励机制等相关配套环节的建设与完善,为保险公司顺利实施资金多元化运作、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投资收益率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国外保险公司股票投资概况
1、股票投资是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主要渠道
国外保险公司投资渠道较多,主要有国债、企业债、股票、房地产、抵押贷款等,经过较长时间的不断调整,股票投资已成为各国保险公司最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以美国寿险公司为例,最初股票投资在其投资组合中仅占有微不足道的比例,随着监管的放松和华尔街股市的蓬勃发展,股票投资的比例也节节攀升,到1970年代就稳定在10%左右,到1990年代更是快速增长到30%以上,进入21世纪,股票投资的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也保持在25%左右的较高水平。相对于股票投资,抵押贷款、房地产等投资品种出现明显萎缩,如抵押贷款比例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30%——40%的水平一路下滑到2003年的6.86%。而企业债、国债等债券投资则基本保持稳定,如企业债的投资比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就一直在40%的水平上下窄幅波动。
统计资料显示,欧洲国家股票投资比例相对较高,例如:英国在1960年代以前股票投资比例为20%左右,而到了90年代,就上升到50%左右,并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近年来的股票投资比例基本在20%——30%之间波动。统计还显示,不同险种的股票投资比例也略有差别:在九十年代末期,美国寿险与财险资金投资股票的比例分别为27.42%和17.83%,英国为60.4%和31.98%,日本为26.6%和20.37%。
2、股票投资收益是保险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
随着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饱和度不断增加,保险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保费收入增长速度放缓和费率的下跌,多数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实际上已经处于亏损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收益成为保险公司净利润的主要来源,股票投资不仅是保险资金运用的一个重要投资渠道,也成为保险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
美国寿险公司协会2001年到2003年的统计资料显示,美国寿险公司投资收益中债券贡献的比例最大,平均为63.61%,股票高居第二位,为15.03%,随后是抵押贷款、保单贷款、房地产等其他投资品种。由此可见,股票投资是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重要来源,考虑到2000年以后美国股市在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后表现不尽如人意,股票投资对保险公司的利润贡献还有很大的潜力。
3、保险公司已成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美国资本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其投资者结构已经出现明显的机构化特征。1950年美国机构投资持有股票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仅为7.2%,而根据最新的美联储资金流动报告,截止到2004年三季度,美国资本市场上约有58.57%的股票市值为机构投资者持有。从报告披露的数据看,美国个人持有的股票比例在这几年依然保持了明显的下降势头,从1999年的46.96%减少到2004年三季度的39.24%,平均每年下降1.29个百分点。
在机构投资者中,共同基金以22%持股比例排名第一,年金及退休基金以17%的比例位列第二,保险公司则以7%的比例夺得探花的位置。由此可见,保险机构投资者在美国资本市场中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欲投资先了解投资风险
《孙子・作战篇》有云:不尽知 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 意思是用兵前,要对用兵的有害方 面,即风险做到足够的了解,否则就 无法完全明白投资的益处。
投资理财的载体是理财工具,现 在市场上常见的有股票、黄金、银 行理财产品、券商集合理财产品、 QDII、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 产品等。这些产品的风险,具体表现 为3种:一是本金损失(实亏),二 是资金暂时被套住,比如基金净值低 于买入净值(浮亏),三是错失机会 (少赚)。
再来看看如何在自己风险承受范 围内,实现投资收益。
配置固定收益类产品,令风险 可控
《孙子・形篇》有云:善战者,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善于用 兵的人,先要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捕 捉时机战胜敌人。同样的,在购买理 财产品时,先令风险可控,再追求最 大收益。
如何使风险可控?来看下面的 案例。
市场上常见的理财工具可以划 分为2类,并假定其最高最低收益如 表1。
假如投资500万元,构建两个组 合,其浮动收益和固定收益产品的配 比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和400万 元、100万元。其年收益情况如表2。
可见,配置了100万元固定收益 的组合B风险明显小于纯风险类投 资,而配置较多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的 组合A,风险又小于配置较多的风险 类产品的组合B。
结论:尽管低风险组合博取高收 益的能力逊色于高风险组合,但在规 避亏损方面,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充分体系其低风险陛。如何令风险可 控?上述案例证实,通过加大固定收 益类产品的配比,可以将风险降低到 可承受范围,即实现风险的可控。
与时间长跑,稳定的收益会创 造奇迹
《荀子・劝学》有云:不积跬 步,无以至千里。理财中,保持稳步 进取,理财者将在长跑中获胜。
假设老王和老李两家人,一家 喜欢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另一 家喜欢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不同 的是,老王家选择的浮动收益类理 财产品盈利性并不稳定,但总体而 言,两家的平均年收益均为10%。那 么12年后,两家投资收益如何?见 表3及附图。
可以看到两家收益逐渐拉大,家 庭投资收益差距最后高达116.46%。 可见,保持收益的稳定性,对于长期 投资而言至关重要。
想稳健地赚钱,同时收益不要 太低?
很多投资者有这样的预期:既能 稳健地赚钱,同时收益又不要太低。 在市场提供的理财产品中,固定收益 信托产品可能就是其中一种。
信托的原理是委托人(一般是机 构)委托信托公司发行信托产品,投 资者购买了信托产品,同时也成为了 信托产品的受益人,根据信托合同, 拥有日后享受约定收益的权利。
作为信托产品的一类,固定收 益信托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收益固 定――只要持有到约定期限,即可获 得约定的固定收益,一般为年收益 7%~10%。与债券,银行存款相比, 它算是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中的“老 大哥”了。
除了收益固定,它还拥有期限确 定,保障充分,安全性高,不能通过 大众媒体宣传,募集迅速,受银监会 监管,由银行托管,有风险,需甄别 等特点。
由此可见,在A股表现不佳的时 候,固定收益产品的优势就凸显了出 来,从而成为投资者控制风险、博取 高收益的利器。
筛选固定收益类产品
首先,“8号文”明确了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应该一一对应,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核算,银行资产池模糊不清的时代将被划上一个句号。银行理财资金池作为信托、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等行业资金来源的模式将难以为继。
其次,“8号文”明确了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总额限制,即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
其三:提出“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概念,主要为债券。“8号文”提出“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因此,债券类产品被定性为标准化债权产品,而受益权、票据等理财高收益的来源均为定性为非标准化债权资产。
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调整期
据有关统计显示,在发行理财产品的90家银行中,只有24家银行发行的,以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为投资标的的理财产品,占所发行的理财产品总值的比重小于35%,且大多为小型的城市商业银行。而那些非标准债券规模不达标的银行需要做的,就是处理超过部分的非标准债券,处理的方式包括出售、转回表内、或者是发行更多的“非标债权”投资的理财产品,从而摊薄占比。按照比例,需要发行约1万亿元不含非标债券的新产品,才可以达到银监会对非债券发行的数量标准。
据仟邦资都有关专家分析,银行理财产品在资金池类模式上受限后,转回到一对一的产品会导致产品收益和风险分化,因为以债券为投资对象的产品风险和收益都很低,以融资类的项目为投资对象的产品风险和收益都很高。因此资金池类运作模式可能会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过渡性产物,未来基金化理财产品可能会成为主流。
目前,在“8号文”之后,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工具能做的,首先是加大对二级市场的投资,如票据、私募债和部分券商的资管产品;其次是于券商的资产证券化、信托支持票据和信用衍生品。
由于各家银行突然加大理财产品中债券的配置比例,会导致债券产品的上涨,从而引起债券市场收益率下行,尤其是短期债券收益下行会更加明显,因为理财资金短期产品占比较高。
由此可见,在“8号文”下发后,将引起理财市场的不小波动。那么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呢?
民间投资或可满足需求
仟邦资都有关专家建议说,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可以关注城商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或结构性理财产品,从投资期限来看,可关注中期产品,以锁定当前的较高收益率。而实际上,一些民间的投资模式也能满足大众安全性、收益性兼顾的需求。
在期限方面,企业主出于流动性的考虑,通常偏爱短期理财产品,而“8号文”无疑会延长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在民间的理财模式中,却能够提供3个月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