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

时间:2023-06-07 09:31: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统计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统计分析

第1篇

【关键词】股指数据;Wilcoxon秩和检验;Mood中位数检验

一、研究背景

股票指数的波动程度可以用来衡量金融投资的风险。金融风险是指金融资产在未来时间内预期遭到损失的可能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金融风险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容易受到全球市场经济变化的影响和冲击,在此背景之下,探究金融风险已成为近期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非参数统计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可以只利用样本观察值中一些非常直观地信息进行统计推断,从而从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通过非参统计分析中的Wilcoxon秩和检验法和位置参数差的检验方法等,我们可以得到两个时间段的股指数据的差异性和波动程度情况,从而衡量该时间段的金融投资风险。

二、数据来源

数据分别选取2016年6月和2016年5月每天的的上证指数的开盘股指数据。数据选取最近两个月的股指数据进行分析,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指标选取的是5月和6月的股指数据,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便于分析。同时数据从上到下是按时间排列的。

三、使用的统计方法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在对产生的总体的分布不做任何假设的情况下,整理数据、显示数据和分析数据,将数据中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的统计方法,常用的描述下统计方法有图形法和数值方法。在本文中,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总体的所有变量的有关数据进行集中程度分析、离散程度分析和数据的分布等。

(二)Wilcoxon秩和检验法

1、基本思想

当两组配对资料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它们差值的检验可以使用配对t检验法。如果配对资料的正态分布的假设不能成立,就可以使用Frank Wilcoxon(1945)符号秩检验,它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对配对资料的差值采用符号秩方法来检验。它的基本要求是差值数据设置为最小的序列等级和两组配对资料是相关的(配成对)。用数据的秩代替原数据进行的假设检验的方法为秩和检验。如果相比较组之间秩次之和十分接近,则认为各组之间没有差别;如果相比较组之间的秩和相差十分悬殊,则认为各组间存在差别。

2、Wilcoxon秩和检验的基本步骤

先将原始资料在不分组别的情况下从小到大排序、编秩,然后将所编秩次相加、求和、假设检验。

a.建立检验假设:两总体分布相同;

b.两样本混合统一编秩次,相同观测值(即相同秩)在不同组时取平均秩次,计算两组秩和。

记两个独立的连续型随机变量总体X和Y的样本分别为x1,x2,…,xm和y1,y2,…,yn,不妨假设合样本的各个之间互不相等。记合样本容量为N=m+n。

原假设为:H0:mex=mey在理论上,假设两个总体X和Y的分布函数具有相同的形式,但不一定Τ品植肌<醇偕瑁

X~F(x-mex),Y~(y-mey)

从而原假设H0:mex=mey等价于H0:X和Y同分布。

将两组样本混合,求出每个样本在合样本中的秩。记样本yj,j=1,2,…,n在合样本中的秩为Rj,则Rj=1,2,…,N。令Wy表示总体Y的样本y1,y2,…,yn的秩之和,即

WY=■Rj

同样定义WX为X样本的x1,x2,…,xm秩之和,我们称WY或WX为Wilconxon秩和检验统计量。

(三)位置参数差检验

有位置参数的差是一个常数的检验问题。假设X和Y的分布函数F(x)和G(y)有这样的关系:存在位置参数a,使得对任意的c都有F(c-a)=G(c)。正如前面所说的,由于在X的分布函数为F(x)时,X+a的分布函数为F(x-a)所以X+a和Y有相同的分布函数,a可以看成Y的位置参数与X的位置参数的差:a=Y的位置参数-X的位置参数。位置参数的差a是否是一个常数η的检验问题有三种情况:aη和a不等于η。所以他们的位置参数的差是否是一个常数η的检验问题可以等价的转换为检验Z和Y的位置参数是否没有差异的检验问题。

四、研究内容及分析

对5月和6月的股指数据分别做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对这两个月的的股指数据做一个综合比较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五月和六月份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差异还是有的,而且与两者共同构造的平均值和平均值都有差异性,当然这种差异性是相对较为稳定的股指数据来说的,从数值上看差异性当然不是很大。

同时从表中可以知道,五月的标准差为63.0975,六月的标准差为36.32061,说明这两个月的股指数据的离散程度是比较大的。因为数据具有时间上的近似连续性我们还可以对数据做出如下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看出,5月和6月的股指波动程度不太相同。

Wilcoxon秩和检验法的求解过程如下:

1、将这两个月共40天的股指合在一起,把它们的工资由小到大排列,并记下它们的秩,

2、将五月份的股指数据的秩相加,它们的和为W=299;

3、显然,在W比较小时认为五月的股指数值比六月的小。通过查Wilcoxon秩和检验临界表,在m=20,n=20时,我们有P(W

五、研究结论:

经过以上两种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6月份的股指和5月份有明显性差异。6月份的股指数值比5月份的高。5月份的离散程度比6月的离散程度大,即这两个月的波动程度不一样。经查找资料得出,两个月波动程度不相同的原因有:(1)国际因素,尤其是5月5日时受到市场的干扰,股指大幅下降。还有美联储的议息也使股市不断发生变化;(2)我国货币政策;(3)股票市场制度,今年春夏时我国证监会一直出台各种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政策。

参考文献:

[1]王静龙,梁小筠.非参数统计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6 P55-74.

第2篇

【关键词】统计分析方法;应用;检验体系;共性问题;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C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它推动了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难题得到了攻破,各个领域广泛采用,推动了各行各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主要应用

统计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其应用颇为广泛。在工业,农业,经济,生物和医学等领域的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处理多个变量的观测数据,因此对多个变量进行综合处理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过去被认为具有数学难度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实际。

聚类分析

它是研究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将每个样本当作一类,然后根据样本之间的相似程度并类计算新类与其它类之间距离,再选择近似者并类每合并一次减少一类,继续这一过程直到所有样本都合并成为一类为止。所以聚类分析依赖于对观测间的接近程度或相似程度的理解,定义不同的距离量度和相似性量度就可以产生不同的聚类结果。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时要弄清在同一市场中哪些企业是直接竞争者,哪些是间接竞争者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首先可以通过市场调查,获取自己和所有主要竟争者,从而寻找企业在市场中的机会。

判别分析

判别分析是已知研究对象分成若干类型,并取得各种类型的一批已知样品的观测数据、在此基础上根据某些准则建立判别式,然后对未知类型的样品进行判别分析,企业在市场预测中往往根据以往所调查的种种指标,用判别分析方法判断下季度产品是畅销平销或滞销。一般情况下判别分析经常与聚类分析联合起来使用。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就是设法将原来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指标,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可取几个较少的综台指标,尽可能多反映原来指标的信息,在市场研究中常常利用主成分析方法分析顾客的偏好和当前市场的产品与顾客之间的差别,从而提供给生产企业新产品开发方向的信息。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应用。它是将错综复杂的随机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随机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再现原始指标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可以认为因子分析是将指标按原始数据的内在结构分类。例如:对Y个调查区的商业网点数、人口数、金融机构服务数、收入情况等N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如果按照一般的分析方法,我们就需要处理N个指标,并给它们以不同的权重。这样不仅工作量变大而且由干指标之间存在比较高的相关性,会给分析结果带来偏差另外给具有较高相关性的众多指标,从而计算出各个调查区平均综合实力得分以便决定在某个调查区拟建何种类型的销售点。

三、构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体系的必要性

(一)构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体系,提高多元统计分析应用质量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已经越来越为人们广泛应用,但应用中盲目套用分析方法的情况很多,只关心模型方法的应用。许多教科书也只侧重介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思想、原理和分析步骤,对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应用结果的统计检验叙述不多。这就直接影响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效果和可信性。因此,本文拟对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统计检验问题进行探讨。构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体系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内容体系;实践上,使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更加合理、规范。推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应用质量的提高,推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二)多元统计分析统计检验体系的基础理论

多元正态分布总体的样本分布,即维希特分布,霍特林分布,威尔克斯分布,多元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假设检验,包括一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假设检验,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假设检验,多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假设检验;多元正态总体协方差阵假设检验,包括一个正态总体协方差阵假设检验,多个协差阵相等假设检验。

(三)关于统计检验体系

将上述统计检验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体系的基本框架。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体系的构建,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充分发挥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应用质量,我们建议,在应用时,应该按照上述框架进行相应的统计检验。当然。上述统计检验体系还是一个初步的框架,随着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理论的逐步完善,上述检验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也需要更多的同行关注此类问题并不断加以研究。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即便是某种方法根据上述内容都进行了统计检验,由于各种方法自身存在的缺陷或局限性,也还会存在许多应用中考虑不周之处。应该引起注意。但是,因子分析结果还是具有较大主观性。特别是对公共主因子在专业方面实际意义的解释上,仍然保留着一种艺术气息,并没有统一做法,因此很多情况下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总之,我们在应用时,对因子分析的适用性、公因子的估计方法、公因子选取的数目。公因子的实际意义的解释等一系列问题都要引起足够注意。检验体系有如下几个分类:

a.主成分分析统计检验体系

b.因子分析统计检验体裂引

c.系统聚类分析统计检验体系

d.判别分析统计检验体裂

e.对应分析统计检验体系

f.典型相关分析统计检验体系

四、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共性问题

1.关于原始数据变量的总体分布问题。

对原始变量的总体分布各种方法各有不同的要求。有的方法对原始数据变量总体分布没有特殊的要求,如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应分析。有的方法在不同情况下,对原始变量分布有不同的要求,如因子分析中,公共因子的估计方法不同,对原始变量分布要求不同,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主因子时,是假定原始变量是服从多元正态分布的,因此,应用时要引起重视,如典型相关分析要求原始变量服从正态分布,但在严格意义上,如果变量的分布形式比如高度偏态不会降低其他变量的相关关系,典型相关分析是可以包含这种非正态变量的。

样本容量问题。

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时,样本容量n达到多少为宜,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结论。有的认为样本容量应是变量个数的10~20倍,有的认为样本容量要在100以上比较合适,有的认为进行巴特莱特检验时的样本容量应该大于150方可,也有的认为不必苛求太多的样本容量,如在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时当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很小时,即使再扩大样本容量,也难以得到满意效果。

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非线性关系问题。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有的是的要求原始变量中要具有相关性。有的则不要求原始变量具有相关性。如聚类分析中,进行Q型系统聚类分析时对原始数据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也是有要求的,如选择欧式距离、明氏距离、兰氏距离时,则要求原始变量之间是不相关的。只有对原始数据的相关性进行了处理后,才可以选择使用上述距离。若原始变量存在相关性,则选择马氏距离比较合适。另外原始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以及典型相关分析当基于相关矩阵来进行计算时,这里的相关矩阵实际上是Pearson的积差相关。但是,如果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而是非性相关关系,于是,所进行的分析以及结论也就失去应有的意义了。

数据处理问题。

多元统计分析中涉及多个变量,不同变量往往具有不同的量纲及不同的数量级别。在分析时,具有不同量纲的变量进行线性组合是没有意义的,不同的数量级别的变量之间进行分析时。会导致“以大吃小”,即数量级的变量的影响会被忽略,从而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因此。为了消除量纲和数量级别的影响,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时,必须对原始数据进行处里,最常用的是先作标准化变换处理,然后再作相应的分析。

五、结束语

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中,会涉及到多个变量,因此,必须根据原来有的数量进行处理,然后才能得出相应的分析结论。本文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对相关检验体系和分析体系进行了分析,具有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于秀林.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23—224.

[2]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343—366.

第3篇

[关键词] 拔牙;分析;原因

[中图分类号] R782.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8-139-02

有关拔牙原因的统计分析资料国内文献有许多记载,但是尚缺乏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地区拔牙原因统计分析资料。为了解该地区拔牙患者的拔牙原因,我们对1992年9月~2009年2月口腔科门诊拔牙的2756例拔牙患者进行了拔牙的原因、性别、年龄及牙位的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在2756例拔牙患者中男性1354例(49.12%),女性1402例(50.87%)。在2756例拔牙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6岁,

最大的为81岁。在2756例拔牙患者中,乳牙652例(23.66%),恒牙2104例(76.34%)。

2结果

2.12756例拔牙原因、性别及构成比

见表1。

2.22756例拔牙的年龄情况

见表2。

2.32756例拔牙的牙位分类情况

见表3。

3分析与讨论

3.1拔牙原因

在2756例拔牙原因中,龋病居首位882例,占32%;牙周病为第二位,762例,占27.65%,与一般资料报道相符[1-4];但与冯殿恩[5]和王德惠等[6]报道的牙周病为首位、龋病居第2位相反。乳牙滞留居第3位。在本组资料中,因龋病和牙周病拔牙共计1644例,占拔牙总数的59.56%。由此可见,龋病和牙周病是导致本地区拔牙的两大主要原因,应切实加强做好口腔预防、保健。

在2756例拔牙原因中,其拔牙原因顺序依次为龋病32%(882例)、牙周病27.65%(762例)、乳牙滞留25.77%(710例)、阻生牙8.78%(242例)、牙纵折3.77%(104例)、牙外伤1.45%(40例)、治疗需要和多生牙0.58%(16例)。

因牙周病拔牙男性多于女性,男性432例(15.68%),女性330例(11.98%);而因龋病拔牙则女性多于男性,女性504例(18.29%),男性378例(13.72%),与北京口腔医院统计资料一致[1],经统计学处理,龋病与牙周病拔牙患者性别有显著差别(P

拔牙比例:本组拔牙患者,女性略多于男性,女性1402例(50.87%)、男性1354例(49.13%)。

3.2拔牙年龄

3.2.12756例拔牙的年龄顺序依次为6~10岁20.10%(554例),30~39岁14.95%(412例),60~81岁14.51%(400例),50~59岁14.37%(396例),40~49岁13.06%(360例),20~29岁10.31%(284例),11~14岁8.99%(248例),15~19岁3.17%(102例)。拔牙年龄最多的是6~10岁年龄组,最少的是15~19岁年龄组。

3.2.2拔牙的高峰期 中年组40~59岁27.43%(756例),与北京医学院1953年统计资料21~30岁为高峰相比,拔牙年龄向后推移,与北京口腔医学院1985~1986年统计资料基本一致[6]。

3.3拔牙牙位

本组拔牙患者中,恒牙多于乳牙,恒牙2104颗(76.34%),乳牙652颗(23.66%)。在652例乳牙滞留拔除中,恒牙均已萌出且大部分位置不正,所以到牙替换后期还没有替换的乳牙,且对侧同名牙已替换萌出者,应及时做X线摄片,其下有恒牙胚时,应及时拔除乳牙,以免恒牙错位于颊或腭、舌侧萌出,影响美观。

在恒牙中,拔牙最多的牙位是下颌第一磨牙10.23%(282例),最少的牙位为下颌尖牙1.16%(32例)。拔牙的顺序依次为:下颌第一磨牙10.23%(282例),上颌第一磨牙9.51%(262例),第三磨牙9.36%(258例),第二磨牙7.91%(218例),下颌第二磨牙7.74%(206例),下颌第三磨牙5.6%(156例),下颌第二前磨牙4.21%(116例),上颌第一前磨牙4.06%(112例),上颌尖牙3.48%(96例),上颌第二前磨牙3.34%(92例),下颌第一前磨牙3.27%(90例),上颌侧切牙2.47%(68例),下颌侧切牙1.45%(40例),上颌中切牙1.31%(36例),下颌尖牙1.16%(32例)。

从恒牙的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组来看,拔牙牙位最多的为磨牙组65.69%(1382例),而最少的则是尖牙组6.08%(128例)。拔牙牙位顺序依次为:磨牙组65.69%(1382例),前磨牙组19.49%(410例),切牙组8.74%(184例)。由此可见,应加强对磨牙组的预防和治疗,尤其是应加强对第一磨牙的防护措施和治疗。

从恒牙拔除的颌位看出,上颌略多于下颌,上颌为1142例,下颌为962例。

4结论

通过对本组2756例拔牙患者的统计分析,其结论为:①拔牙性别:女性略多于男性。②拔牙年龄:40~59岁(中年组)为拔牙高峰期。③拔牙恒、乳牙位:恒牙多于乳牙。④拔牙牙位:拔牙最多的牙位是第一磨牙。⑤拔牙牙位组:拔牙最多的牙位组是磨牙组。⑥拔牙颌位:拔牙较多的颌位,上颌多于下颌牙位。因此,加强对中老年磨牙组,尤其是第一磨牙牙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尽量减少拔牙,维护其口腔健康。

[参考文献]

[1] 金桂兰,沈芳杞,张丽娜. 拔牙原因的调查分析[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84,2(3):179.

[2] 刘馥庭,沈芳杞. 拔牙原因的统计[J]. 中华口腔科杂志,1956,4(2):108.

[3] 田洪君,罗开元,林敬涌. 23040例拔牙原因的统计分析[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5,13(2):139.

[4] 乔玉珠,毛天球. 12268例拔牙原因分析[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1, 5(2):116.

[5] 冯殿恩. 5576例拔牙原因的统计分析[J]. 中华口腔科杂志,1981,116(4):255.

[6] 王德惠,杜华田. 三十年来拔牙原因的分析[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2,6(3):174.

第4篇

1救援抢险类消防科技期刊

英美救援抢险类消防科技期刊,主要有《FireEngi-neering》、《Fire&Rescue》和《Fire》3种,其基本情况如表6所示。(1)《FireEngineering》。此刊是美国出版的救援抢险类消防期刊,主要为世界范围内的消防救援人员提供关于救援抢险培训、教育与管理的相关信息。其内容涵盖了房屋倒塌救援、密闭空间救援、高空救援等方面,同时关注消防救援教育与管理问题。(2)《Fire&Rescue》。此刊是英国出版的救援抢险类消防期刊,其内容主要涉及危险场所救援、消防救援车辆、救援技术等方面,以及介绍个人防护用品与工具的最新进展与研究成果。(3)《Fire》。此刊是英国出版的救援抢险类消防期刊,主要介绍消防时讯、最新的消防技术与产品以及前沿消防救援服务信息。

2英美主要消防科技期刊统计

对于英美主要消防科技期刊进行统计分析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为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的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ofCitationReport,JCR)。JCR分为自然科学版(JCRScienceEdition)和社会科学版(JCRSocialScienceEdition)两个版本,采用引文统计法,以JCR自然科学版网络数据库为基础对英美主要消防科技期刊进行统计分析。

2.1选择数据库

通过ISIWebofKnowledge平台,选择2012JCRSci-enceEdition对英美主要科技期刊进行统计。ISIWebofKnowledge为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开发的多数据库跨库检索平台,包括SCI、SSCI、JCR、INSPECT、DII等数据库,期刊引用报告自然科学版(JCRScienceEdition)是多学科、综合性的期刊引用报告系统,涵盖5000余种国际性科学技术期刊,可以对SCI网络文献数据库(即WebofScience)所收录的期刊进行统计分析。

2.2检索方法与引文统计

(1)检索方法。检索方法采用引文检索,按照引文刊名(JournalTitle)对所选英美消防科技期刊(见表7)进行检索,进行检索的期刊均为收录入《科学引文索引》(SCI)的消防科技期刊,未被收录入SCI的消防科技期刊不计入统计范围内。(2)引文统计。基于期刊引用报告自然科学版(JCRScienceEdition)对所选英美消防科技期刊进行引文检索,获得9种期刊2012年的4项引文数据,分别是总被引次数(TotalCites)、影响因子(ImpactFactor)、即年指数(ImmediacyIndex)、被引半衰期(CitedHalf-Life)

2.3引文数据介绍与统计结果分析

第5篇

目的分析了解南京及周边地区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和构成特点,为口腔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南京市口腔医院2010—2013年4年间住院治疗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1267例,作一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267例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60.94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3∶1.0,具有吸烟与饮酒史者亦为男性高于女性,60~69岁及7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组,男性于60~69岁患病比例最高,女性于70岁以上患病比例最高,男女各年龄组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口腔恶性肿瘤以口腔癌多见,口腔癌中又以鳞状上皮癌多见,共818例,占总数64.56%;发病部位分布在前6位的依次为舌、颊、牙龈、软硬腭、颌骨、涎腺,其中以舌部为多,占27.55%,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病和牙齿病变者932例,占73.56%。结论在南京市口腔医院住院治疗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高发年龄在60岁以上,以口腔上皮鳞癌为多见,提示应加强老年人的口腔保健工作。

[关键词]

口腔恶性肿瘤;口腔癌;统计分析;南京

口腔恶性肿瘤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报道称2/3的患者来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居肿瘤发病的第8位,在男性中更为常见,且总体呈上升趋势[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预防知识的提高,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预后及远期生存率,但由于空气和环境的污染,对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仍是从业者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回顾分析了南京市口腔医院2010至2013年4年间全部住院治疗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1267例,对其作一统计分析,旨在了解南京及江苏地区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构成特点,为口腔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参考数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研究资料均来源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4年间收治的住院病例,并经病理确诊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1267例(排除重复入院者)。

1.2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研究分析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相关信息,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居住地、疾病诊断与分类等,并对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学处理。

1.3肿瘤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对癌症发生部位进行分类和编码,恶性肿瘤分期按国际抗癌联盟2002年的临床TNM分类。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性别、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吸烟史等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一般情况1267例患者平均年龄60.94岁,最大95岁,最小7岁,其中男性726人,占57.30%;女性541人,占42.70%。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3∶1.0,江苏本省内1052例,占83.03%(其中南京488例,占总数的38.52%),省外215例,占16.97%。

2.2男女各年龄组发病情况男女各年龄组口腔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比较见表1,表中显示20岁以下仅占0.71%;20至39岁年龄组占5.92%;40至59岁的发病人数占35.04%,60至69岁及7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组,占58.32%,60岁以上的男性发病率亦高于女性,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男女各年龄组统计学分析(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分布不同,男性于60~69岁患病比例较高,女性于70岁以上患病比例最高。

2.31267例口腔恶性肿瘤患者中吸烟与饮酒患者的患病情况具体结果见表2与表3:男性患者具有吸烟史者237人,占男性患病人数的32.64%,女性具有吸烟史患者仅为13人,占女性患病人数的2.40%,男性患者吸烟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卡方检验P=0.000);男性喝酒比例亦高于女性(卡方检验P=0.000),男性具有饮酒史者166人,占男性患病人数的22.87%,女性亦为13人,占女性患病人数的2.40%。

2.4口腔癌高发部位与病理分类的构成比口腔癌高发部位(表4)与病理分类的构成比(图2),图2显示本组病例中以口腔癌为多,肉瘤较少,口腔癌中又以鳞状上皮癌最常见,共818例,占总数64.56%;肉瘤包括恶性淋巴瘤、纤维肉瘤、骨肉瘤、恶性黑色素瘤、浆细胞肉瘤共计81例,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总数的6.39%;表4显示口腔恶性肿瘤高发部位分布在前六位的分别是舌、颊、牙龈、软硬腭、颌骨、涎腺共计1001例,占总数的79.63%(卡方检验P=0.000,不同性别的患者口腔恶性肿瘤发病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舌癌比例高于男性患者舌癌比例,男性患者中颌骨癌比例高于女性患者)。

2.5伴有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病和牙齿病变的情况1267例口腔恶性肿瘤病例中伴口腔溃疡及口腔黏膜病者601例,占总数47.43%,其中口腔溃疡494例,占总数的38.99%,白斑89例,占总数7.02%,扁平苔藓18例,占总数1.42%。伴有牙齿慢性炎性病变者331例,占总数26.13%。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病和牙齿病变者共计932例,占73.56%(同一病例可能同时伴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变),它们都是诱发癌症的危险因素。

3讨论

口腔恶性肿瘤常发生于舌、口底、腭、牙龈、颊、牙槽黏膜、上下颌骨及涎腺等处,是世界上10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生多因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以及环境因素与生物因素所致。如吸烟、饮酒、咀嚼槟榔对口腔癌的发病均有一定的影响[2]。

3.1性别和年龄本研究126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男性726人,占57.30%;女性541人,占42.70%。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3∶1.0,略高于高静等[3]男女比例为1.1∶1.0的研究结果。根据各年龄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高发年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分布不同,男性于60~69岁患病比例较高,女性于70岁以上患病比例最高。这与陈晓涛等[4]报道高发年龄段相一致。

3.2口腔恶性肿瘤男性高于女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3.2.1吸烟与饮酒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表2、表3显示近1/3的男性患者有吸烟史和超过1/5的男性患者有饮酒史,男性患者吸烟与饮酒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0.001)。吸烟被认为是与口腔癌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类危险因素[5],有研究表明饮酒和吸烟与口腔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虽然吸烟和饮酒者因乙醇致癌的具体机制难以明确,然而戒除烟酒却是获得口腔癌有效预防的关键因素[6]。本研究男性患者吸烟与饮酒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这可能是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的影响因素之一。

3.2.2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已成为一个威胁着人们健康的不可忽视的因素[7]。超出个体承受能力的心理压力,以及机体自身不能正确应对的压力,往往是多种疾病的根源[8]。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压力和抑郁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9]。本研究的患者中一半来自农村见图1,在乡村男性的生活与社会压力相对较大,且倾诉排解能力较女性为弱,这可能也是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此未作统计,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3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高发部位的构成比本组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部位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舌、颊、牙龈、软硬腭、颌骨、涎腺共计1001例,占本组病例总数的79.63%;舌部比例最高,占27.55%,本研究不同性别的患者口腔恶性肿瘤发病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患者舌癌比例高于男性患者舌癌比例,男性患者颌骨癌比例高于女性患者。本研究口腔颌面部转移性恶性肿瘤27例,占总数2.13%;而周艳明等报告的恶性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癌占颈部包块的22.97%[10]。这可能是因为本组病例统计均是以住院手术治疗为主的病例,且多为外地病人,本地患者仅占38.52%,非本地的转移性病例可能是回患者当地治疗,二是转移病例多去肿瘤专科医院做放疗、化疗等,故本组的转移病例占总数比例偏少。近年来癌的相关成纤维细胞与口腔癌关系的研究获得进展,李强等[11]体外研究证明:口腔癌间质中的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黏附、迁移能力均高于正常间质成纤维细胞,它可能是促进癌细胞侵袭、转移的重要因子,因此要特别注意颈部包块的诊断与防治。

3.4本组病例的病理分类本研究结果图2,显示本组病例以口腔癌为多,肉瘤较少。肉瘤包括恶性淋巴瘤、纤维肉瘤、骨肉瘤、恶性黑色素瘤、浆细胞肉瘤共计81例,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总数的6.39%。口腔癌中又以鳞状上皮癌最常见,共818例,占总病例的64.56%(其中男性487例,占鳞状上皮癌总数的59.53%,女性331例,占40.46%),这与张路等[12]所报道口腔鳞癌占64.55%,肉瘤仅占6.36%的结果相似。高于陈晓涛等鳞状细胞癌占口腔恶性肿瘤43.51%的报道[4]。Müller等[13]研究证实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是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张玲等[14]研究表明,成纤维激活蛋白在口腔癌成纤维细胞征性表达,与口腔癌的病理学分级及颈淋巴结转移有关。随着对口腔癌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征的深入研究,将为进一步设计口腔癌防治措施提供新思路。专业医师对高发人群应保持警惕,并开展目标预防,以期降低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15]。目前的研究认为:在发展中国家20%的癌症可归因于膳食因素[16],其中非淀粉类蔬菜、水果和含类胡萝卜素的食物对口腔恶性肿瘤可能具有预防作用[17]。

3.5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病和牙齿慢性炎症病变亦是口腔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本组病例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病和具有牙齿慢性病变者932例,占73.56%,它们都是诱发癌症的危险因素,并均存在慢性炎症。WHO已将白斑、扁平苔藓定为一种癌前状态[18],有研究认为肿瘤可能来自慢性炎症[19]。流行病学研究亦证实约25%的肿瘤由炎症发展而来[20],另一方面也说明口腔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口腔免疫机能下降,也可导致口腔溃疡及牙齿病变的发生与加重,因此,口腔内一些癌前病变如白斑、扁平苔藓及残根残冠等若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对口腔癌的预防也将起到一定的作用[21]。除此之外还应特别加强老年人的口腔保健工作。应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

[参考文献]

[1]PetersenPE.Oralcancerpreventionandcontrol-Theapproachof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J].OralOncol,2009,5(4/5):454-440.

[2]邓明辉,吴汉江.875例口腔黏膜鳞癌患者吸烟、饮酒、咀嚼槟榔情况的回顾性分析[J].口腔医学,2010,30(10):621-623.

[3]高静,郑家伟,杨驰,等.上海市区1973-2005年口腔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0,8(1):20-25.

[4]陈晓涛,刘照永,杨敏.2123例口腔颌面部肿瘤统计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7(6):740-743.

[5]MarronM,BoffettaP,ZhangZF,etal.Cessationofalcoholdrinking,tobaccosmokingandthereversalofheadandneckcanc-errisk[J].IntJEpidemiol,2010,39(1):182-196.

[6]孙玉娟,孙正.乙醇与口腔癌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36(2):218-220.

[7]李博,李黎,黄一冰,等.口腔肿瘤患者心理压力与体内相关因素变化的初探[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3,23(5):369-373.

[8]BernabéDG,TamaeAC,BiasoliER,etal.Stresshormonesin-creasecellproliferationandregulatesinterleukin-6secretioninhu-man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cells[J].BrainBehavImmun,2011,25(3):574-583.

[9]WebsterMarketonJI,GlaserR.Stresshormonesandimmunefunction[J].CellularImmunol,2008,252(1/2):16-26.

[10]周艳明,阿达来提.颈部包块115例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2008,28(6):334-335.

[11]李强,江宏兵,邢树忠,等.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体外生物学行为研究[J].口腔医学,2009,29(3):122-125.

[12]张路,张洪杰.220例老年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统计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4,18(1):49.

[13]MüllerS,PanY,LiR,etal.Changingtrendsin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withparticularreferencetoyoungpatients:1971-2006.TheEmoryUniversityexperience[J].HeadNeckPathol,2008,2(2):60-66.

[14]张玲,江宏兵,杨蓉,等.成纤维激活蛋白在El腔癌间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J].口腔医学,2008,28(9):449-451.

[15]DeCamargoCancelaM,VotoL,Guerra-YiM,etal.OralCavitycancerindevelopedandindevelopingcountries:population-basedincidence[J].HeadNeck,2010,32(3):357-367.

[16]KeyTJ,SchatzkinA,WillettWC,etal.Diet,nutritionandthepreventionofcancer[J].PublicHealthNutr,2004,7(1A):187-200.

[17]WorldCancerResearchFund/AmericanInstituteforCancerRe-search.Food,nutrition,physicalactivityandthepreventionofcancer:aglobalprespective[M].WashingtonDC:AICR,2007:1-157.

[18]ThiessenN,AlterM,KappA,etal.Squamouscellcarcinomade-velopinginorallichenplanus[J].Hautarzt,2013,64(11):843-845.

[19]彭晖,叶茂昌.扁平苔藓中炎症与肿瘤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J].口腔医学,2014,34(11):867-869.

[20]MorrisonWB.Inflammationandcancer:acomparativeview[J].JVetInternMed,2012,26(1):18-31.

第6篇

【关键词】平均住院日 延长 分析

The day in hospital exte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ason

YangYunHua SheHongXian sichua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information department sichuan flood shot 629200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the extended the day in hospita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asures to shorten the day in hospital. Methods using comparative method to one dimethyl hospital in January 2012 - June 2011 in the same period the day in hospital and comparison. Results the day in hospital 2012 1 - June year-on-year extended 1.23 days, main factors have medical insurance and the new agriculture joint policy, diseases and disease hospital, hospital patients structure, medical care and hospital management factors. Conclusion the hospital should tak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 in the premise, as far as possible to shorten the day in hospital, reduce the patients' medical costs, enlarge the capacity of the hospital, so as to further enhance the hospital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key words】 the day in hospital extend analysis

平均住院日是一个评价医院效益和效率、管理水平、医疗护理质量和技术水平的综合指标。它既反映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医疗护理与医技力量,也反映医疗经营管理水平[1]。在确保医院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缩短平均住院日,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扩大医院收容量,可以努力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某二甲医院2012年1-6月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与去年同期比(“与去年同期比”,以下简称“同比”)延长了1.23天,出现了不正常的延长,为了分析目前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延长的原因,探讨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有效措施,现对该院2012年1-6月出院者平均住院日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的统计报表和HIS系统的数据,数据真实可靠。运用对比分析法对2012年1-6月的相关指标与2011年同期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住院病人总体情况:

2.1.1 2012年1-6月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同比延长1.23天,延长14.75%;而该院前三年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在8.07~8.34之间变化不大。全院所有科室中,只有康复科同比缩短8.9天,控制得比较好;整个内科系统平均住院日比外科延长多,全院同比延长前5位的科室都在大内科系统,大外科系统比大内科系统的平均住院日控制得好些。

2.1.2 从2012年1-6月各个月份的情况看:平均住院日2012年1月份同比延长0.1天;2月份同比延长1.7天;4月份同比延长1.8天;6月份同比延长1.6天;其他月份同比至少延长了1.0天。

2.2 平均住院日分组情况来看:

2012年1-6月出院病人住院天数的结构有所变化,2012年1-6月平均住院日小于10天的病人占67.69%,同比降低6.84个百分点;而住院日10天以上1个月内的出院病人占29.02%,上升了5.64个百分点。通过平均指标变动指数分析法计算,其结果显示:各组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变动对总的平均住院日的影响为:引起总平均住院日延长0.28天,延长3.36%;而平均住院日结构发生变动对总平均住院日的影响为:引起总平均住院日延长0.95天,延长11.39%。 见表1

表1 平均住院日分组变动分析表

住院日分组 2012年1-6月 2011年1-6月

住院

人次 构成%

( ) 平均住院日(X1) 住院

人次 构成%

( ) 平均住院日(X0)

>90 27 0.18 138.89 32 0.24 165.75

61-90 46 0.3 71.46 24 0.18 74.08

31-60 428 2.81 39.55 222 1.66 40.12

10-30 4424 29.02 15.2 3122 23.38 14.89

合计 15244 100 9.57 13351 100 8.34

2.3 病人的病情

2012年1-6月份,全院收治的疑难、危重病人同比增加219人次,同比平均住院日延长3.2天,人均住院费用同比增加3258元/人次。

2.4 疾病的构成来看:

从系统疾病的构成来看,出院病人多的前三位疾病平均住院日同比变化为:呼吸系统同比延长1.20天,消化系统同比延长1.42天、循环系统同比延长2.08。平均住院日同比延长前五位的系统疾病均延长了2天以上,系统疾病均同比延长超过1.3天。见表2

表2 2012年1-6月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比较分析表

系统疾病名称 2012年

1-6月 2011年

1-6月 同比

增加数

精神和行为障碍小计 6.63 3.58 3.05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小计 13.89 11.37 2.52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异常所见,不可归类于他处者小计 7.72 5.24 2.48

循环系统疾病小计 12.36 10.28 2.08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小计 12.29 10.28 2.01

神经系统疾病小计 11.8 9.98 1.82

肿瘤小计 13.28 11.73 1.55

消化系统疾病小计 8.93 7.5 1.43

2.5 病人的住院付费方式来看:

2012年1-6月份新农合病人的平均住院日为9.19天,同比延长1.10天,居民医保病人同比延长1.57天,职工医保病人同比延长2. 92天,自费病人同比却下降0.21天。通过平均住院日指标的指数分析法计算,其结果显示:医保、新农合、自费车祸等病人结构的变动仅使总平均住院日延长0.01天,延长0.2%;而各种付费方式的平均住院日延长使总平均住院日延长1.22天,延长了14.55%,从医疗的各种付费方式看:主要是医保、新农合病人住院时间延长而使总平均住院日延长。详见表3

表3 出院病人付费方式分析表

费别 2012年1-6月

构成%( )

2011年1-6月

构成%( )

同比增减

出院人次f1 平均住院日x1 出院人次f0 平均住院日x0

新农合 7809 9.19 51.23 6004 8.09 44.97 1.1

职工医保 2304 14.93 15.11 2379 12.01 17.82 2.92

居民医保 2391 10.09 15.68 1895 8.52 14.19 1.57

自费及其他 2740 5.67 17.98 3073 5.88 23.02 -0.21

合计 15244 9.57 100 13351 8.34 100 1.23

2.6 院感情况来看

2012年1-6月院感病例97例,平均住院日为27.90天,院感发生率为5.18‰;去年同期院感52例,平均住院日为25.33天,院感发生率为3.89‰。院感同比有所增加,平均住院日同比延长2.57天。

2.7 手术前住院日来看:2012年1-6月住院手术病人手术前住院日为2.9天, 同比延长0.2天,手术前住院天数最长的为78天,手术前住院天数超过20天的病人有37人,平均住院日为29.78天,这类病人一般病人都有多个基础疾病,同时,患者指定主刀医师、主治医师导致了术前住院时间的延长。

2.8其他情况

2012年1-6月转科病人为389人次,同比增加56人次,转科前平均住院日2012年1-6月为3.59天,转科前平均住院天数同比增加1.41天。

3 讨论

3.1 平均住院日延长的原因

3.1.1 医保和新农合政策导向 该县由于以前年度的医保、农合基金每年都有结余,2012年的报销政策较以前年度有了大的变化,该县当地县级医院病人的自付线为200元,报销80%;报销范围扩大,以前不在报销范围内的高档检查、高档耗材基本上都能报销70%;并且封项线又高。直接导致了医保、农合住院病人增多,这类病人小病也主动要求住院治疗检查,并且基本上要求医生进行全面体检;从前面的分析看,医保、农合病人平均住院日远高于其他病人,并且同比延长天数都在1天以上,医保、农合病人占该院总病人的80%左右。

3.1.2 慢性病与危重患者增多 2012年1-6月慢性病患者住院同比增加了1425人次,平均住院日比其他病人延长3.0天以上。对1个月以上住院病人的管控还不到位,住院病人的住院日期结构变动对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很大,住院日超过10天的病人增多。危重患者同比增加219人次,增长36.8%,平均住院日和人均住院费用同比都在增加。

3.1.3 转诊与入院指征把握不够 2012年1-6月向基层转诊病人只有8人,不少恢复期和终末期的病人医生应主动向家属讲解清楚,动员其转回当地治疗。门诊医生对患者入院指征掌握不严格,手术等候时间控制得不好,专科收治不到位,应在门诊明确诊断后收入相应的科室及时治疗。

3.2 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意义

3.2.1 能够增效节能 从统计分析看出,如果每个病人住院天数以去年同期8.34天计算,则可以多收治2243例病人住院;同时也相当于间接增加了104张病床。缩短平均住院日可以提高医院的效益与效率,降低患者的直接和间接费用,充分合理地利用好现有的卫生资源。

3.2.2 降低院内感染 缩短平均住院日可以减少院内感染风险, 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增加1天住院日,院内感染率将上升一个百分点[2]。

3.3 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措施

3.3.1 政策行为控制 为了医保、农合基金的科学、合理使用,医院可以主动与医保、农合部门提出建议,争取从政策层面上进行适当控制。

3.3.2 建立与完善管理制度 医院应结合本院实际,对各科室历史平均住院日和专业特性进行分析并广泛征求意见,通过科学方法,制订医院、各科室、代表性单病种的达标标准.形成以科室为中心,以病种为重点的逐级控制目标责任制[3],并与责任科室的绩效挂钩,奖惩结合,引导科室重视平均住院日管理,并努力将平均住院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3.3.3 提升医疗质量 本文认为应从这些方面做起:医务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正确、及时诊断疾病,合理使用药品;鼓励临床科室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合理安排患者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准备工作效率;可以开设术前虚拟床位和开展日间手术[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减少并预防并发症;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科学、规范救治住院患者。

3.3.4 建立患者住院天数预警机制 对住院天数30天以上的住院病人由电脑每天以红色的文字在科主任和质控小组长的电脑账户上进行提示,让科主任对该科室住院日超过30天的病人作为重点查房分析原因,进行评价并要求有分析记录[5],严格控制超过30天的住院病人。

3.3.5 做好“双向转诊”工作 将下级医院转入的疑难重症患者经救治后进入康复期或慢性病的患者转回当地医院继续完成后期治疗,让双向转诊真正成为现代医疗机构之间病人流动的一种新合作模式[6]。

3.3.6 加快数字化医院建设步伐 建立与完善LIS、 PACS等信息系统,充分挖掘、利用和共享医疗信息,实现网上传递各类检查检验信息,可有效减少医生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 崔洋海,李小莹,王力红等.综合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措施的探讨[J].中国病案,2011,12(11):28-29

[2] 林丽华,缩短平均住院日 提高医院资源利用效率[J].中外医疗,2011,27(09):154-155

[3] 孙娜,封宗超,倪静等.合理缩短平均住院日 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管理[J].西南军医,2009,11(2):321-322

[4] 刘建迪.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抓手 全面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J].当代医学,2012,18(15):28-29

第7篇

关键词:医院统计分析;问题;统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C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医院统计分析是有效进行统计工作的重要环节,直观反映医院各项指标的一项研究活动,统计分析是为医疗单位提供准确决策的依据,促使医疗单位准确决策从而实现医院更好发展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医院统计分析的重要性,并针对医院统计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要运用正确的统计方法来进行医院统计分析工作。

一、医院统计分析的重要性

医院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和与分析对象相关的知识,定量、定性的对医院各方面进行的研究活动,医院统计分析是在统计设计、调查、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医院各项指标得出结论,从而用数字直观反应医院各方面情况的一种研究活动,通过医院统计分析对医院各项发展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也是医疗机构有效进行各项管理,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不断更新,医疗水平迅速提高。统计分析成为现代医院中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行业管理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统计分析是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关键。统计分析在统计设计、调查、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医院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经营状况,从而定量、定性的来反映医院的真实情况。通过医院统计分析,医疗机构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医院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制定新的管理方案,不断完善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2.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环节。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得出统计结论完成信息传递的有效方式。统计工作中首先要进行统计方案的设计、调查、整理,统计分析时完成统计工作的最后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之前的统计准备工作都变得毫无意义,只有经过统计分析,对研究对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才能达到整个统计工作的目的。

3.统计分析是提高统计效益的手段。统计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统计效益的高低和统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疗机构的决策好坏。由于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最后环节,之前的统计准备工作都是为统计分析服务的,在统计准备工作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统计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统计分析的质量的高低。

二、医院统计分析中遇到的问题

1.统计工作基础薄弱。统计工作制度在大部分医院特别是大中型医院得到普遍应用,但是由于我国医疗改革制度相对落后,很多医院仍然存在不健全不规范的统计工作制度。各部门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和相匹配的工作岗位,统计工作流程混乱,统计调查方法不科学,统计台账记录不清楚,对有效数据信息不能很好的利用,另外医院部门对统计工作中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不够,从而不能充分发挥医院信息系统的作用,降低了统计分析的工作质量。

2.统计程序落后。计算机是大部分医院有效进行统计工作的主要工具,但是我国计算机技术仍然不能完全顺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统计程序比较落后,仍然存在单机运行和手工操作情况,一些数据信息不能直接提取,还需要统计工作人员进行手抄、录入,这种建立在原始纸质基础上的传统统计方法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效率,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院快速发展的需要。

3.缺少检验统计数据的方法。不能准确、有效的检验统计数据,容易造成不准确的统计数据,虚假的统计数据对统计分析造成很大影响,不能客观、准确的反映医院的真实情况,不利于医疗机构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由于医院各部门之间有着不同模式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对数据的报送也分不同时间段,有的日送,有的周送,还有的月送,因而统计工作人员在收集、统计数据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而又没有能够检验统计数据的方法,所以不准确的数据直接造成了统计分析结果的不准确,不利于医院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统计方法在医院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针对医院统计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医疗机构应该加强管理,运用规范、系统的统计方法来有效的进行统计分析,使之能够准确的反映医院的各项指标。

1.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是目前医院统计研究中最基本的统计方法,是研究两个对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以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统计方法。相关分析主要研究两个变量间的正负关系,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化方向一致,则为正相关,反之亦然。相关分析通过研究两个变量间的密切关系,有利于医疗机构做出正确的管理和决策。

2.主分量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纷繁复杂的,很多事物之间存在多种变量的影响,而总有一个是最重要的因素,主分量分析就是将多个变量通过方式变换找出主要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主分量分析在医院主要应用在医院的工作质量、工作进展以及各科室的整体效益方面。

3.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确定两种或以上变量间的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的自变量的多少分为一元和二元回归分析,根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类型分为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可用于医院管理中多因素对某一因素的影响程度,还可用于医院床位利用率、业务收入、病床周转次数影响因素分析中,是一种比较科学、实用的方法。

四、结语

总之,新形势下,医院的统计分析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顺应医疗改革发展趋势的需要,只有不断将新的统计方法运用到统计工作中去,才能得出准确的统计分析结论,准确反映医院的真实情况,为医院管理机构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从而更好的为医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字]县级统计分析 方法 步骤

一、县级统计分析的含义与特征

(一)县级统计分析含义

县级统计分析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利用统计调查整理所掌握的大量数据及相关资料,运用统计所特有的方法,对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及关联现象进行分析研究,透过客观现象的数量表现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性,从而揭示矛盾,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措施的一种对现象的研究过程及对现象深入的认识过程。统计分析是统计实践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统计设计、统计数据收集和统计数据整理的延续和深化,是完成课题研究的必经阶段。

(二)县级统计分析的特征

根据上述县级统计分析含义可以看出,县级统计分析具有如下特征:

1.数量性。县级统计分析首要特点就在于它是对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研究。它的分析对象就是在信息搜集过程中获得的大量数据资料。统计分析的过程和结果都是通过数字、符号、公式和图表等数学语言表达的。统计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反映这些数量的现状和发展变化趋势。

2.工具性。县级统计分析只是一种调查研究的方法和工具,它本身既不是调查的目的,也不能代替调查研究本身。它受到调查研究的对象、目的和任务的严格制约。调查研究的具体课题决定了统计分析的具体目的和任务,决定了它所要采取的具体方法、程序和指向。

3.客观性。县级统计分析只能如实地反映繁杂的数量资料所体现的内在特征和规律。县级统计分析的基础是客观存在的原始信息,研究者不能根据自身的好恶进行取合。统计分析的客观性使得分析结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4.综合性。县级统计分析的对象是事物的总体数量特征,其构成是多层面、多角度的,而且影响总体数量特征变化和发展是多因素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统计分析可以综合、全面、系统地分析所获得数据的所有变量,所有因素,全面描述、推断事物现象的总体数量特征。

5.科学性。县级统计分析是建立在数学科学基础之上的,它所采用的方法、程序都有科学依据作保障。统计分析的运算结果、推论是可靠的,在预测时,既能计算出指标值的范围,又能指出其可靠程度。

二 县级统计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一)县级统计分析的方法

1.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法是指对现象总体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与分析,以认识事物的总体特征与规律性的方法。县级统计分析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分析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复杂性与分析研究的目的所决定的。大量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在诸多因素的错综作用下形成的,各单位特征及其数量表现有很大的差别,县级统计分析的目的是认识所研究现象总体特征与规律性。因此,不能利用对个别单位、少数单位的数量特征的观察分析来判断总体特征与规律性。

2.统计分组法。统计分组法是指根据现象的内在性质和县级统计分析研究的任务要求,将总体各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方法。统计分组法是分析总体内部差异的重要方法,通过分组可以分析总体中不同类型的性质以及它们的分布情况以及内部的构成和比例关系。通过分组还可以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与量变界限。统计分组法在县级统计分析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正确使用统计分组法进行县级统计分析的关键是科学选择分组标志。

3.综合计算分析法。综合计算分析法是指运用各种综合计算的统计指标数据,反映、分析现象总体的一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对大量的原始数据经过整理汇总,计算各种综合指标,可以显示出现象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量规模、相对水平、集中趋势、离中程度,具体包括对比分析法、集中趋势分析法和离中程度分析法;描述现象的动态发展过程以及现象间的数量依存关系,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动态趋势分析法,指数分析法和相关与回归分析法;还可以根据部分单位的计算分析数据科学推断总体数量特征,包括抽样推断法,等等。

(二)县级统计分析的步骤

1.确定县级统计分析的目的和任务。确定县级统计分析的目的和任务是进行县级统计分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县级统计分析是为调查研究服务的一种统计工具,必须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确定县级统计分析对象,进行县级统计分析设计,合理选择统计分组标志、数量界限以及综合计算分析的方法。必须使县级统计分析围绕调查研究的课题展开。

2.统计资料整理。在进行统计分析之前,必须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整理和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统计资料整理的核心工作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关键是正确选择分组标志。统计资料整理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工作。

3.根据变量值特点选择计算分析方法。统计调查中所得到的数据有不同的分布特点和类型,要针对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计算分析方法,将现象的数据特点、类型与计算分析方法的适用条件相匹配。否则统计分析出的结果可能会歪曲事实,不能客观、公正地描述现象的存在状态和准确预测、推断未来。

4.计算统计分析数据。计算统计分析数据是统计分析的中心任务。根据统计资料整理的结果与选择的计算分析方法,围绕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计算分析反映现象对比关系、集中趋势、离中程度、相关程度、动态变化等的指标值,以此使原始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特征显示出来,概括描述出总体的静态数量特征和动态趋势性等。

5.提出统计分析报告。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研究分析过程的概括总结,是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的重要表达方式,是统计研究分析的工作成果。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以统计研究的任务、目的为出发点,从分析现象基本的数量关系人手,对统计调查整理的资料、数据进行科学的归纳、综合、推断和论证,科学描述所研究课题的现状或预测未来,推断总体,阐述观点,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财务指标;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财务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单个指标只能揭示出公司财务状况的某一方面,无法反映出财务状况全貌。为了全面、完整地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全貌,本文按照《企业财务通则》和《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选取一套财务比率作为财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4大类8个财务指标变量。获利能力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经营能力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发展能力指标:营业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财务综合评价

(一)样本的确定和数据来源。从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中选取了60家上市公司在2007年的有关数据,这些是实证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为了保证研究数据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在确定研究范围时考虑到以下几点:(1)本文仅以工业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这样能体现较大的可比性;(2)我们数据用的是2007年的,没有用2008年的数据。我们知道,2008年美国次级债危机导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大幅变动,这样处理使数据更加有参考性。

(二)因子分析的主要步骤。样本的数据矩阵为:

X=

其中,p表示财务指标的变量数;n表示上市公司的样本数。主要步骤如下:(1)由样本矩阵X计算样本均值、样本离差阵及相关矩阵;(2)求R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3)确定公共因子的个数m。通常要选取的主因子数所反应的信息量占原始数据总信息量的85%以上,即选取m个因子使累积方差贡献达到85%; (4)因子载荷矩阵方差最大旋转,因子分析的目的不仅是求出公共因子,更主要的是应该知道每个公共因子的实际意义,但是初始载荷矩阵并不满足“简单结构准则”,因而容易使公共因子的实际意义含糊不清,不利于对因子进行解释。为此,必须对因子载荷矩阵施行旋转变换,使得各因子载荷矩阵的每一列各元素的平方按列向0或1两级转化,达到其结构简化的目的。得到最终旋转因子的载荷矩阵为A;(5)对m个公共因子做解释。求出载荷矩阵A后,即得到p个可测变量由m个不可测的公共因子及各自特殊因子的表达式,并解释这m个公共因子表示的经济意义;(6)样本的因子得分。在因子载荷矩阵A和特征因子方差已知的情况下,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得到每个样本的各个因子得分:F=ARX;(7)样本的综合得分SWF(i=1,2,…,n)。其中,W为各主因子权重,由旋转后主因子所解释的方差求得,F为每个样本的各主因子得分;(8)综合排名。根据求得的上市公司综合财务指数得分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名。

(三)财务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1、根据上述步骤及有关数据,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因子分析

(1)得到因子特征值。从中选取4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021%,可以解释9个财务指标的大部分差异。特征值碎石图的“陡坡检验”证明4个因子是决定9个财务指标的主要因子。(图1)

(2)对因子载荷矩阵施行旋转变换,得到各主因子旋转成分矩阵。旋转成分矩阵,在各主因子上选取载荷大于0.5的财务指标对各主因子做比较明确的解释。第一个因子F1∽0.986(净资产收益率)+0.99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该因子可以解释为盈利能力因子,它主要解释了财务指标中载荷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第二个因子F2∽0.950(流动比率)+0.913(速动比率),该因子可以解释为偿债能力因子,它主要解释了财务指标中载荷高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第三个因子F3∽0.908(营业利润增长率)+0.927(净利润增长率),该因子可以解释为发展能力因子,它主要揭示了财务指标中载荷高的营业利润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第四个因子F4∽0.845(应收账款周转率)+0.606(总资产周转率),该因子可以解释为营运能力因子,它主要解释了财务指标中载荷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综上,可以验证与财务分子中衡量各项能力的指标一致。

(3)旋转平方和载入。可以计算出四个因子的权重,第一个因子权重:

w==0.296

同理可得第二个因子权重:

w=0.286;w=0.234;w=0.165

(4)得到各个样本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可以计算每个观测值的各因子的得分数:

F=0.490X+0.494X+0.080X-0.110X-0.018X+0.000X+0.001X-0.015X

F=-0.006X-0.029X-0.143X+0.202X+0.489X+0.480X+0.015X+0.055X

F=-0.004X-0.004X-0.102X+0.065X-0.004X+0.048X+0.524X+0.558X

F=0.014X+0.000X+0.779X+0.518X+0.052X-0.119X+0.049X-0.123X

再根据所求因子权重可得到各公司综合财务指数S:

S=WF=0.296F+0.286F+0.234F+0.165F(j=1,2,…,n)

(5)得到部分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排名(限于篇幅,结果略)。

2、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通过分析,了解到各个公司的优势,认为因子得分较相似的样品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聚类分析验证。通过系统聚类法,选择离差平方和法,用欧式距离定义样品之间的距离。限于篇幅我们只将30家上市公司进行系统聚类,所得聚类谱系图(结果从略),从聚类谱系图可以看出,金柴动力和新华医疗首先聚在一起,它们在偿债能力方面和综合排名很相似。通过对图标的进一步分析会发现,结果和因子得分的排名之间的关系很相符。另外,在有了聚类分析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进一步依靠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建立判别函数,将我们所希望了解的公司的各个方面的指标带入进行判别归类,从而可以使投资决策更加方便快捷。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都可以运用到财务分析中,为分析指标的选择,综合因子得分函数的确定,将具有相似性的企业聚成一类,建立判别函数,为以后评价企业的类型提供依据。但是,由于企业经营环境及资本结构、竞争对手等不断改变,建立的判别函数需根据情况的变化而进行不断地调整。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学谦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原理与方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葛文雷.现代公司财务学.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7.

[3]陈文浩.公司财务.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第10篇

关键词:动载试验;冲击效应;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U448.22+1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引言

行驶的车辆会对其通过的桥梁产生动力冲击作用,结构产生振动,一定程度影响了桥梁结构的工作状态和使用年限,所以科学评价结构的动力效应是必要的,但是检测规范中并没有相关指标来评价实测冲击系数取值范围及其合理性。挠度冲击系数是评价动力效应的一个关键指标,但由于测试条件和方法的限制,现场试验往往没有采集桥梁在动载荷作用下的挠度时程曲线,而是以应变增大系数代替。利用收集到的大量上承式拱桥动力试验报告,整理出各桥实测频率及应变增大系数,建立最优的上承式混凝土拱桥实测基频-应变增大系数关系函数,为科学评价上承式混凝土拱桥动力效应提供依据。

2试验数据

为了客观分析拱桥在汽车作用下的冲击效应,整理出19座拱桥实测应变增大系数及结构自振频率。实测冲击系数与结构体系、桥面平整度、行车速度、车辆特性等诸多因素有关,同时试验检测结果也具有一定程度的随机性。各样本跑车速度为20km/h、30km/h、40km/h、50km/h不同车速通过桥梁,下表中实测应变增大系数为不同车速下最大实测值。

表1钢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桥实测冲击系数统计表

3回归分析

由表1中各样本实测基频及应变增大系数,可以建立几种常见的数学模型。模型分别采用了二次曲线、复合曲线、增长曲线、S曲线、对数曲线、幂函数曲线、三次曲线、指数曲线模型并得到各个模型的特征参数,由曲线趋势及特征参数选取最优数学模型。图1~图4各描述了8种模型曲线。曲线模型的Sig值均小于上限值0.05,说明模型差异显著并且方程有效。

(1)指数函数及幂函数模型

指数函数数学模型为,函数在样本拟合中趋向线性,在2.6Hz~3.5Hz取值范围为0.297~0.418,增长过快,故排除幂函数数学模型。

(2)复合曲线及二次曲线模型

复合曲线数学模型为,二次曲线线形接近于线性,在2.6Hz~3.5Hz取值范围为0.339~0.514,取值过大,故排除二次曲线数学模型。

(3)增长曲线及对数曲线模型

增长函数数学模型为,sig值为0,R2为0.677。曲线在2.6Hz时取值过大,接近0.4,故排除增长函数数学模型。对数函数数学模型为,sig值为0.001,R2为0.576。对数曲线在模型在χ=0.5Hz时y≈0,故排除对数曲线数学模型。

(4)三次曲线及S曲线模型

为三次曲线数学模型,sig值为0.006,R2为0.637。三次曲线模型在0.5Hz~2.6Hz取值范围为0.063~0.299,但是当χ接近3.5Hz取值反而降低,故排除三次曲线数学模型。S曲线模型为,sig值为0.001,R2为0.588,,曲线趋势符合实际规律且特征参数符合要求,最终选定S曲线数学模型为实测基频-应变增大系数关系函数。

在分析样本的基础上,得到了以上不同数学模型,最终选定S曲线数学模型为实测基频-应变增大系数关系函数。S曲线取值及走向趋势符合应变增大系数变化规律。基于实测系数样本的S曲线函数曲线模型为。但S曲线χ≤1Hz时y值较小,故参照设计规范JTG D60-2004[5]做如下修正:当时,;当时,, 图1为修正后拟合曲线与现行设计规范(JTG D60-2004)对比图。可以将桥梁实测应变放大系数同拟合后函数取值进行比较,来科学评价钢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桥实测动力效应。

图1 修正后拟合曲线与规范中冲击系数取值对比图

参考文献:

交通部科研所等.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4/1982)[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2. 21-22.

夏禾,张楠.车辆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Clough R W,Penzien J.Dynamics of Structures (2nd edition)[M].New York:McGraw-Hill,Inc,1993. 180-191.

卜建清,娄国充,罗韶湘.汽车对桥梁冲击作用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7,26(1):52-55.

交通部颁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董继承(1984-),男,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桥梁试验技术

第11篇

一、选好命题,主导思想要明确

统计分析的“实招”必须是企业经营者或管理人员感兴趣的领域,能够直击企业发展的瓶颈,引起他们的注意及采纳,因此,选择合适的题材成为“实招”发挥作用的关键一环。统计分析能否成功,选题是第一位的,选题的主导思想要新,思想不能陈旧,观念不能落后。不能用历史的、陈旧的经验来对待已经发展变化了的形势。选题时首先要明确服务对象,即明确给谁看,然后“换位思考”,选企业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才是确定内容,针对企业当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分析,才能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善于提炼内容,精准选题。分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增强分析的针对性,善于捕捉领导的“关注点”。分析报告的目的在于应用,对统计部门来说,就是要将研究成果转换为领导决策。为了实现这种“转换”,应增强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选择领导最为关心的问题,避免简单罗列,避免数字文字化,瞄准影响当前企业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选题要大小适中,题目不要太大,要切实可行,考虑客观条件,尽量“小题大做”。研究角度要有新意,要从新的角度去研究、研究以前没有人研究过的问题,或者是研究过探讨过但说法不一的问题去分析论证,才会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才会见出新意。。

二、打牢基础,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准确是统计分析报告乃至整个统计工作的生命。失去准确性,再精心准备的“实招”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统计分析报告要坚持客观公允态度,发扬唯实精神,讲实话,报实情,在保证数据准确的基础上,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对当前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状况提出恰当的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和理论依据。统计分析的准确性除了数字准确,不能有丝毫差错,情况真实,不能有虚假之外,还要求论述有理,观点正确,不能出现谬误,建议可行,不能脱离实际。

三、增强逻辑,应用合适的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是由数字形成概念,从概念形成判断,由判断进行推理,并由此得出结论。统计分析的基本原则是依数成理,论据就是统计数据,而统计学的不断发展为统计研究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方法,将各种经济学、统计学知识应用在统计分析中,更加透彻地研究经济现象。判断是以准确的统计数字为依据,严密的逻辑性是统计分析成本一个整体的纽带,是产生“实招”的顺延。统计方法要为统计分析结论服务,不能因形式而伤害要义,一切为了“实招”的产生及合理性为目的,切忌为哗众取宠而罗列深奥的数理公式,“先进”的数据模型,从而使统计分析“产品”不明所以,导致统计分析面目可憎,让人敬而远之。合适的统计方法可以为“实招”得到认可、推广及应用增加可信度。但是在统计分析过程中,必须保证推理是以充分的依据为前提,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就是要有合乎事实的逻辑性,判断推理的结果前后不能矛盾,不能脱节,要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因此,统计分析报告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四、注重时效,发挥统计分析的实用性

“想实招”要把统计分析定位于为管理者服务。统计分析报告有着明显的目的性、针对性,只有统计人员在拟定统计分析时,时刻牢记“想实招”,把统计分析定位于为管理者服务,才能发挥统计分析的作用。企业统计分析,首要目的就是为企业管理者服务,帮助管理者正确认识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自身的生产经营秩序,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运行,提高全单位的经济效益。这就决定了企业的统计分析必须紧密结合企业经营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瞬时万变经济形势,决定了统计分析及时性的重要。统计分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越强,就越要快速反映,适时为领导送上“及时雨”。统计分析要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统计人员要有“一叶知秋”、“见微知著”的敏感,要有争分夺秒的时间观念,兵贵神速,充分利用丰富的统计信息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优势,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分析报告的撰写,迅速及时地向领导发送各种新鲜动态信息和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预警分析报告,以便领导及时掌握情况,指挥全局,争取“雪中送炭”,避免“雨后送伞”。

五、立足实用,增加建议的可操作性

统计分析在在“新”字上下功夫,分析要有“新鲜感”。切忌没有自己主见的“对策建议”,不能过多重复一般概念和别人说过的话,对问题的研究要与时俱进,有新角度,要有独到见解,不仅立题要“新”,而且见解更要“新”。对策建议要增强针对性,提高可操作性。对策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就是把“想实招”落到实处,统计分析报告不只是简单的提出问题和局限在数字文字化的表述上,要在深刻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有一定量化依据和可操作的具体实施意见,针对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结合外部经济环境,吃透国家政策方向,追踪产业政策导向,研究企业发展策略,落足于统计分析的实招,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使统计分析成果迅速得到应用。

第12篇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建立在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上,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提出了更多挑战。面对新的情况,如何从统计学知识体系来渗透经济分析方法,并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问题来探讨其发展趋向,对于提升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科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关键问题

从概念上来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建立在经济学、统计学知识体系基础上,以统计知识为核心,围绕经济学知识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也经历了几个不同发展阶段。在以计划经济为主时期,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利用数理统计和模型分析,来完成对国民经济运行系统的优化和平衡。同时,借助于政府统计系统,从国民经济运行相关数据分析中,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研究,改进下一阶段计划经济重大问题。这一时期的计划经济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但是,对于统筹兼顾、优化管理为主体的计划经济管理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从我国统计学发展历程来看,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概况的讲,主要是围绕国民经济主要经济指标来展开,如利用国民经济账户、投入产出、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等,从各个核心部门、核心指标、核心统计体系中来分析国家、产业的发展状况,减少经济危机的发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借鉴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计划经济管理理论,同时借鉴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理论思想,完善了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方法,逐步实现了财政、信贷、外汇、物资的四大平衡。在以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为特征的第三阶段,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特别是经济学与现实问题的关联,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的可比性,统计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等。

一、宏观经济统计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概念研究

我国国民经济统计主要依托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经济循环理论下的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以及各类标准、统计分类等内容。宏观经济统计,从概念上理解为从宏观上来探讨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统计测度理论和方法。从统计范围来看,主要从经济活动中来获取统计数据,包括各类经济活动的信息整理、也包括各类统计部门设计的用于统计实际数量的调查资料。统计学是依据统计学理论,运用统计学方法来对各类经济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如利用抽样调查来进行统计分析,以实现对样本总量的推断;在获取相关统计数据内容时,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分类法、关联统计法、变化率统计法、总量统计法、结构统计法等。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使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独立性和地位更趋重要。概括来讲,经济统计分析从统计方式、统计数据上来全面认识经济获得,并从有效分析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统计数据的测度方式及搜集方法,与传统的调查方法,如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相类似,在现代经济统计中,增加了软统计内容,如抽样问卷、心理量表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建立在宏观经济统计基础上,利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以实证经济分析来处理统计结果。从概念上来看,广义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包括的经济活动较多,不仅有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内容,还有其他与国民经济管理相关的统计分析。微观来讲,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从经济问题的统计分析研究中,来构建统计分析模型,并从统计分析变量或指标中探析统计数据所反映的结果。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研究

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内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包括宏观经济学目标、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宏观经济统计目标三项内容,对于宏观经济学目标,主要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对象,如社会总供给、总需求等建立均衡统计分析,从国民收入分配统计分析中来构建各项统计指标,如产业结构统计分析、经济周期统计分析、知识经济发展与创新统计分析、消费-投资需求分析、通货膨胀统计分析等等。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主要从宏观经济运行体制及组织结构上,围绕国家经济社会重大战略开展统计分析。如创新型国家经济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城镇化区域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宏观经济统计目标主要从国家统计、部门统计、行业统计、区域统计等层次化统计数据基础上来开发,围绕社会创新、政府管理、科学研究等内容展开统计方法创新。

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问题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政府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归结为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另一方面表现为专题型或问题型统计分析工作。在制度化统计分析工作中,围绕政府统计调查指标体系,从宏观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中来搜集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并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综合表现上来剖析主要问题和成功之处;对于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对执行效果进行对照分析,并从存在问题中来提出应对建议。如国家统计局和各下属统计单位,每年要对上一年度的统计工作进行汇报,以经济分析白皮书形式进行综合。制度化宏观经济分析工作,能够从社会生产、市场供需、收入分配、金融市场化、国际收支等多方面进行呈现,既有动态指标,也有近期、中长期发展趋向分析。宏观经济专题统计分析具有灵活性和变化性,主要是围绕不同时期的经济工作,从经济问题中来展开针对性调查统计分析。其特点表现在:一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或专题具有较深的研究;二是多采用多重调查方法来实现对专题问题的全面分析,如抽样调查、软实力调查、问卷调查等的综合使用;三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统计分析能力,特别是用网络化平台技术来弥补传统调查方法的不足,改善数据质量等。

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具有多样性,针对不同问题,有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方法,也有针对经济问题的分析方法,还有基于统计描述和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总的来看,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作,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助于提升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不同领域所涉及的统计方法具有交叉性。但对于宏观经济分析中动态经济分析、静态经济分析、比较动态经济分析、比较静态经济分析方法所反映的经济学问题,能够从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中体现目标、过程、方法、绩效、因素等统计描述信息,改善统计分析的应用实效性。主要常用的方法有因素分析法、指数分析法、弹性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应用回归分析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法等。对于不同经济变量体系的描述,根据经济运行过程及数量特征,从所选定的指标变量上来进行估计,包括推算、核算和估算等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是基于统计分析应用,从构建基本逻辑架构中来分析客观存在的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由于经济活动中各经济关系之间存在动态性,需要从经济分析的聚类、因子分析等方法中,运用分层回归、分位回归以及协整分析方法来转换,以促进对各项分析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和反映。同样道理,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中,面对大量微观性数据,如何发挥统计变量测度及过程变量特征分析优势?实践中常用统计系统描述方法,将系统分类及归纳至分位、分层、立体、动态的复杂系统中,从探索各关系变量及因素之间关系上来进行描述性分析。如在人口普查以及经济普查中,对于各类模拟系统方法的运用,主要从各因素的顺序识别和组内方差缩小、组间方差扩大上来实现动态过程的科学推断,提升核心主体的统计分析精度。

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趋向研究

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应用来看,当前社会环境下面对更多挑战,其主要研究方向有以下几点:一是做好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的重要决策导向研究,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从海量数据分析中来挖掘科学的信息资源,来优化和辅助市场化竞争、产业竞争及区域、国际间的竞争需要。哈佛大学加里·金(GaryKing)提出“信息革命背景下,对于海量数据资源的统计分析,将席卷商业界、学术界和政界”。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精细化测量行为研究,从经济领域、商业领域来拓宽延伸,以促进社会发展;二是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机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关键期,从协同政府、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以政府公共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来完善社会发展科学管理水平,从中长期发展政策分析中来进行科学谋划和实施。对于统计信息平台中的活动、业务、行政记录、财务信息等资料,要按照统计数据的统一化要求进行科学转换,增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决策科学化能力;三是强化创新型国家建设统计分析工作,围绕国家创新能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要求,从国家科技政策制订,到各项经济统计工作的实施,都应扎实推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经济建设中的核心和驱动地位;四是构建高端化的产业结构统计分析模型,围绕我国全面转型过渡期的产业结构现状资料,从构建“三高一低”产业结构高端化统计目标入手,加大对信息化金融产业的创新,延长产业价值链,增强产业辐射及带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进程转移;五是注重金融统计分析,完善我国金融管理体系,提升金融管理效率。在建设金融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上,发挥统计手段来全面跟踪和优化我国货币政策服务环境,挖掘金融数据,加大金融风险监测和防范;六是注重宏观经济空间统计分析,依托大数据时代数据集中化平台,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创造有利环境,实现大数据的共享、合作和协同发展,真正实现大数据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彦云,周芳.试论大数据时代中国政府统计改革发展新模式[J].教学与研究,2014(01).

[2]侯福忠.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