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业发展理念

产业发展理念

时间:2023-06-07 09:31: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业发展理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产业发展理念

第1篇

关键词:发展趋势;预测;海洋产业;海洋资源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呈现出未来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等多层次推进的大好格局,说明我国海洋经济已经逐渐迈入稳健的发展轨道。我国幅员辽阔,南边跨越温带、亚热带、热带,我国大力实施依法管海、科技兴海的战略,持续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离不开创新海洋产业发展经营理念的。

一、我国海洋资源资源概况

1.沿海港口资源

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400千里,漫长而曲折,有着良好的发展海运事业的重要经济地域、并赋予良好自然条件。我国沿海港口分布较为集中,地理分布特征明显,港口绝大部分分布于浙江四省、福建、山东、广东等沿海地带。

2.海滨旅游资源

绿色、空气、海水、沙滩、阳光这五个旅游资源基本要素都包含于我国沿海地带中。滨海沙滩多达一百多处,旅游资源种类繁多。

3.海水资源

海洋海水所含元素有八十多种,且还可以将海水分为化学元素资源以及海水中的水资源,除此之外,地下卤水资源也是特殊情况的一种。地下卤水资源主要分布于我国渤海沿岸。

4.海洋矿产资源

我国大中型新生代沉积盆地共有十六个。我国的海域和海岸线上还蕴藏着如石英砂、金刚石、砂金、褐钇铌矿、铌钽铁矿、磁铁矿、磷钇矿、钛铁矿、金红石、独居石、锡石、等具有工业价值的砂矿。

5.海洋生物资源

据统计,我国海洋生物有20278种,物种繁多。我国沿海共有三千多种鱼类,其中150种有着较高的渔业利用价值。

二、我国海洋资源地理分布

传统的对海洋资源的利用主要有海洋捕捞业、盐业、海洋航运业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海洋空间利用、海水养殖、天然气石油的开发等都逐渐成为了现展海洋产业的经营理念。现阶段我国主要的海洋产业具体有:滨海砂矿业、海洋盐业、沿海造船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水产业等等。我国海洋资源具有地域性强等特点,这也决定了我国海洋分布的地域性。我国海洋资源地域组合特征如下:南海海岸具有海洋热能、海滨砂矿、旅游、港口、油气、水产等资源;东海海岸拥有潮汐、海滨砂矿、港口、油气、水产等资源;黄海海岸具有旅游、港口、水产等资源;渤海海岸具有旅游、港口、油气、盐田、水产等资源丰富。

三、创新海洋产业发展经营理念

1.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海洋灾害会对海洋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海洋科技在经济方面的贡献率较低、未形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还有待平衡等等。粗放型正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传统的海洋捕捞业属于海洋第一产业,占据着主导地位,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海洋产业的产值约占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若按照未来海洋产业、新型海洋产业、传统海洋产业来进行划分,造船业、海盐业、海洋捕捞、海运等传统海洋产业所占据的比重较大,而像滨海旅游业、海上油气开采、海水增养殖业等新兴海洋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小。而如海洋能源、深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海水淡化、海洋药物等未来海洋产业正处于试验、研究阶段,还喝醋鱼产业化形成的阶段。

2.展望以及调整结构

根据海洋产业的结构以及法制趋势来调整和升级海洋产业结构,通过科学、自觉地控制和选择,人们可以按照意愿来重新组合海洋产业,并调整和改变其原有的形状。例如:其他海洋产业、海洋信息服务、海洋工程建筑、海水利用、海洋电力、海洋生物保健品和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化工等等新兴的海洋产业并未在原来的统计中得到规划。虽然海洋新兴产业规模还有待扩大,但是,从近两年的形势中可以看出新兴海洋产业的产值在不断提高,且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海洋生物药业的发展飞速,我国将来的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必定是海洋新兴产业。目前我国海洋龙头产业是海洋水产业,长期以来,在我国海洋产值中,海洋水产业具有很高的保值比重。从很大程度上而言,海洋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在不断推进着我国的海洋经济发展。海域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以及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都是我国海洋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该问题会对我国海洋水产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海洋环境的保护与海洋渔业资源的恢复有赖于全国人民和政府共同、长期的努力。

海洋产业结构状况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相互对应。一方面,不同的海洋产业结构具有着完全不同的经济效益,而经济的发展过程也可以采用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来衡量。另一方面,伴随海洋经济的逐步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与之相应的海洋产业结构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现阶段来看,我国海洋产业尽管主导产业不十分明确,但却拥有齐全的海洋产业门类。在我国海洋经济面中,海洋水产业虽然是我国海洋支柱产业,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我国海洋主导产业却不应该是海洋水产业。那么,什么才是海洋主导产业呢?首先,它既有不是支柱产业的可能,也有是支柱产业的可能。其次,它可以带动整体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代表整体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再次,它对海洋经济现有的支柱产业、传统产业的创建于完善、发展、提升分别起到关联、扶持、带动等作用。

四、结束语

我国海洋产业应创新发展经营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方案,以根积极的姿态从容面对未来海洋产业机构多种多样的变化。以传统产业为主,我国海洋产业正迅速转型与新兴产业相结合的方向。只有逐步合理和完善产业结构,那么才能发挥出有力的措施和政策,将海洋产业发展创新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能源产业 能源战略 对策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内涵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在严峻形势下,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认识到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作为一种概念,在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联合发表的《世界自然环境保护大纲》中被首次提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这份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首脑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提出。《世界自然环境保护大纲》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自然保护与持续发展互相依存,两者应当综合起来予以思考。保护意味着对人类利用的生物圈加以管理,以使生物圈能给当代人带来最大的和持续的效益,同时维护生物圈满足后代人需求和期望的潜力。发展是指利用生物圈的变化及人力、财力、生命和非生命资源去满足人类需求并改进人类生活质量”。这是国际组织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体现,经济的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要追求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第二,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基础,强调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因此要求在保护资源与环境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杜会的发展。第三,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这表明,可持续发展包括相互关联的经济持续、生态持续和社会持续。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生态、经济、社会统一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意味着社会的全方位变革,而且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是全球利益的共同体现。

二、中国能源产业的现状

1、能源状况

中国有丰富而多样的能源资源,能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一次能源资源总储量估计为4万亿吨标准煤。埋藏在地下1000 米以内的煤炭资源总量为2.6万亿吨。原油储藏量930亿吨,天然气资源储量38亿立方米,已经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约占预测总储量的20%和3%。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储量丰富,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为379千兆瓦,风能可开发量2.53亿千瓦,太阳能年总辐射量大约在930―2330千瓦小时/平方米之间,已探明的可靠铀储量占世界第9位。此外,生物质资源、地热能资源、海洋能资源等等,都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按人口平均的能源资源占有量而言却是地大物瘠。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其中煤炭资源仅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5.5%,石油、天然气分别约为11%、4.3%(见表1)。

2、能源消费结构状况

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能源消费呈持续上升趋势。十一五期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一。2010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2.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9%。其中,煤炭消费量增长5.3%,原油消费量增长12.9%,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8.2%,电力消费量增长13.1%。

相对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国能源消费的特点是以煤炭为主要的一次能源(见表2)。由于中国长期坚持能源自给的发展方针和我国丰富的煤炭储量,形成了以原煤为主的能源消费。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煤炭一直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75%左右,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采取政策积极调整能源结构,使原煤消费所占比重到2005年下降至69.1%。

三、中国能源面临的严重问题

1、能源资源短缺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能源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对资源可持续供应造成较大压力。未来15年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和能源消费总量将会持续增长,如果采取正确的能源战略,我国的能源需求将有可能保持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需求在25―33亿吨标准煤之间,这意味着我国有可能利用较少的能源投入支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从国内能源资源的情况来看,虽然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贫乏。煤炭探明程度仍然较低,目前可供建设新矿、尚未利用的仅为200多亿吨,远远满足不了近期煤矿建设的需要。另外尚未利用的储藏量中,有86%的煤炭分布在干旱缺水、远离消费中心的中西部地区,开发、运输和利用的难度很大。

从长期看,国内能源供应将面临潜在的总量短缺,尤其是石油、天然气供应将面临结构性短缺,能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

2、能源利用效率低

我国工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在所有工业技术设备中,技术性能比较先进的只有1/3左右,大部分性能落后,导致我国能源开发利用上的严重浪费。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1.2%,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考虑开采、输送后,我国能源系统总效率不到10%,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这意味着90%左右的能源资源在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掉了。

同时,在我国的能源构成中,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利用程度同发达国家比有明显的差距。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生活用能比重小,且优质能源比重小。在生活用能中80.2%是煤炭,电力只占11.9%。占总人口80%以上的农村,生活用能仍以薪柴、秸秆和粪便为主,不仅热能利用率低,而且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破坏。

3、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更重要的是未来潜在的能源需求增长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压力。由于煤炭被广泛地开发利用,煤中又含矿物杂质和有害、有毒元素,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煤炭在开采过程中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煤炭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气体和灰尘更是污染大气的元凶。

除了煤炭污染以外,石油也是环境污染源之一。石油及其制品在燃烧时造成的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污染、硫污染、碳氧化物污染以及酸雨等导致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从长远来看,未来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将受到环境容量方面的制约,今后如果不采取包括节能减排、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等在内的各种有效措施来控制各种伴随能源消费和使用而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将愈演愈烈。尤其令人忧虑的是,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影响将是长期性的,一旦污染和破坏后果发生,其巨大的环境治理成本将成为国家的经济重负,这将反过来严重制约未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对策

1、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在可持续发展的我国能源战略中应突出能源结构的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与世界能源结构相比,最明显的差异是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比重严重偏低,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改进煤炭的利用方式,发展洁净煤技术,提高石油、天然气和水电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的关键。

(1)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当今,世界已处于油气能源时代,我国却仍处于煤炭能源时代。从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看,煤炭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消除使用煤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洁净煤技术是指煤炭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利用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换及污染控制的技术。中国洁净煤技术的基本框架包括煤炭加工、煤炭燃烧、煤炭转化、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将显著地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确保能源的可靠供应,提高煤炭在能源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2)不断提高石油、天然气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与煤炭相比,石油、天然气是优质矿物能源。在当前和今后几十年内,石油和天然气仍将是世界范围的主要能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国应尽快制定增加油气比重的多元化能源消费和生产战略。天然气的利用不仅有很好的环境效果,建立在天然气基础上的能源技术,也是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内能源效率最高的技术。我国的天然气基础比较薄弱,在形成天然气基础设施网络的时期,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十五期间正在实施西气东送工程意义重大,天然气基础管网一旦建成,将带动天然气开发的进程,可望使天然气的实际成本明显降低。在天然气的发展问题上,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协调。

2、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实际上,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就等于开发无污染能源,而且国内外的实践都表明,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的费用显著低于能源开发。对于能源占有量不高、生态环境又比较脆弱的中国来说,实施全方位节能战略就更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大力推进技术节能。节能的根本出路在于技术进步。要鼓励、支持节能科学研究,大力开发和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制定、节能技术政策和导向目录。培育和规范节能技术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商业化,逐步形成节能产业。适时开展节能产品质量认证和用能产品能耗标识制度,继续公布节能机电产品和淘汰机电产品的目录,引导企业采用节能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加速老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促使其改造落后的工艺、强制淘汰高耗低效产品。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增列“节能篇(章)”并进行评估,其设计和建设应当遵守节能的标准和设计规范。

(2)加强节能的立法和执法监督。政府层面要抓紧制定、修订和完善节能法律、法规及标准,做到节约能源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特别是在激励节能企业和个人、处罚浪费能量的企业和个人上要有力度,造就良好的节能法制环境。

(3)加强节能教育和宣传。节能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新兴科学,要增加节能教育,培育节能专门人才,有计划地开展分层次、分专题的节能培训,将节能知识纳入企业培训和中小学教材中。继续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和经常性的宣传,树立能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全民节能意识和“节约能源,人人有责”的责任感,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节约能源的良好风气。宣传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发挥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各类节能信息,搞好咨询服务,促进节能的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转换成生产力。

3、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在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发展可再生能源是21世纪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替代不可再生的矿物能源的必然要求。从目前看,我国要解决四方面问题。

(1)加强宏观管理和统一规划的力度。当前,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正处于向产业化转变的关键时期。为此,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运用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把握好时机和力度,保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稳步发展。现阶段特别需要国家确定新能源在未来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地位,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纳入到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规划之中。在解决农村能源供给的基础上,拓展新能源应用领域和范围,充分发挥新能源在环境保护和改善能源结构中的作用。

(2)引进国外技术,加强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进程。促进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仍要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和交流,有目的、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工艺和主要设备,以提高我国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技术开发的起点和水平。同时,组织风能、太阳能等重点科技攻关和技术开发,以解决一些应用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尤其是解决产业化和国产化中的一些技术问题、降低成本问题,加快主要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建设。

(3)加大投资力度。国家要将新能源建设纳入规划,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建设资金;部门、地方和企业也要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新能源发展;要争取和引进国际资金,争取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合作项目,并为外商来华在新能源领域投资创造条件;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私人和集体投资兴办新能源产业,逐步建立国家、地方(企业)、个人投资新能源产业的新机制。

(4)制定扶持政策。研究制定必要的鼓励政策,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加大信贷规模,提供低息贷款;对新能源高新技术产品给予低税率优惠政策;支持新能源国产新产品研制与开发;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加强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工作。各种媒体都要大力宣传新能源,促进其应用推广。

4、加强国际合作,开拓能源资源国际市场

能源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决定了能源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为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开拓能源资源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是保证我国能源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1)按照多元化的原则,继续发展国际石油贸易。通过世界石油贸易,从国外直接购买石油及石油产品,同时参与国外石油资源开发,建立海外石油生产供应基地。在进口来源上应采取多源化,从全球资源和双边关系等方面选择进口来源国,分散进口的风险。在进口品种上要多元化,原油、凝析油、成品油等都可以考虑进口,以满足国内不同领域和不同使用目的的需求,达到节约国内石油资源的目的。

(2)抓住机遇,加快进入世界石油资源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控制了世界石油资源,谁就能够控制国际石油市场,进而取得石油稳定供应的主动权。我国以往单纯依靠进口获取国外石油资源,这对保障长期的石油稳定供应不利。因此,要不断加大国外石油资源开发的力度,逐步建立起国外石油生产供应基地,提高抵御国际油价风险的能力。

(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举办研讨会、展览会、考察团等形式,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沟通国内外节能信息,学习发达国家的节能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争取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赠款和低息贷款,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国外节能高新技术和产品,提高引资技术含量。

中国能源产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保证社会具有长时期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发展能源产业,使经济和社会得以发展,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能源相互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中国能源战略研究课题:中国能源战略研究[M].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2] 曲格平: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 陈和平:我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政策的探讨[J].能源工程,1999(2).

[4] 张雷: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开发战略[J].中国软科学,1998(3).

[5] 吴钟瑚:21世纪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政策框架[J].能源政策研究,2003(1).

第3篇

重庆自2002年大规模启动工业园区建设以来,全市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已达460平方公里,工业销售产值占全市工业的74%。工业园区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是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对区域发展起到了巨大带动作用。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工业园区不仅是城市工业化的承载体,也是城镇化的功能分区,更是“两化”互动发展的重要抓手。所以,必须统筹推进工业园区及其周边开发,将工业园区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以产兴城、以城聚产,最终建成产城融合、园城互动的产业新城。

一是树立正确的产城融合发展观念。工业园区的发展,应该始终在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相互协调的框架内考虑产业发展的次序、布局和方向,并相应地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调整城镇功能与定位,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二者的良性互动。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产城融合发展观念,贯彻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并进、同步的现代化发展理念。只有在理念上切实改变,才有可能从全局角度更科学地看待并处理好产业园区建设中生产与生活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城市发展与统筹城乡的关系,才能有效地谋划和制订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协调并进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与工作机制,才能切实地对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协调并进的本土路径、支撑要素和政策引导作出科学的规划与思考。

二是做好产城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协调融合,关键在于产业布局与各功能区布局的科学性以及规划的完善性。当前,我市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规划往往忽视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协同,普遍存在“重产业、轻城市”的问题,以产业需求确定空间资源配置,导致产业布局与城市发展需求不匹配,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分割、离散甚至相冲突。因此,产城融合发展需要有科学的顶层设计作为先导和框架依据,必须统筹地区发展的长远框架与短期政策重点,必须兼顾设计的统一性、一致性、延续性和实施中的可操作性、可拓展性和兼容性。同时需要建立科学的顶层设计执行体制,维护好顶层设计的指导性和权威性,确保其他专项领域发展规划与总体设计相衔接。

三是建立产业发展的内在更新机制。工业园区的发展必须建立起产业增长发展的内在成长更新机制。首先,要认清国际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密切联系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和资源禀赋约束,从产业链发展的高度进行招商选商,确立初始产业基础,同时借鉴“亲商”理念,构建好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生产、生活软硬件环境设施;其次,注重产业发展的动态更新,针对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就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关键要素瓶颈和约束,加快建设一些产业公共创新服务载体,积极探索建设关键要素供给保障机制,鼓励并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带头走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再次,要不断寻求产业结构持续更新的动力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基金和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和孵化项目载体建设方面的支持,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动态结构体系和内在更新机制。

四是优化提升城市功能。产城融合发展的质量和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城镇在生活配套改善、社会治理创新和品质文化塑造等软实力方面的综合表现。要从工业园区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全局发展的高度,前瞻布局城市功能配套设施,提高生活配套设施的便利化、品质化和人性化。要积极引进一些有利于提升城市匹配产业发展能力的要素保障项目和创新载体项目,营造好产业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城市氛围, 从“建园”到“建城”华丽转身,最终实现工业园区的产城融合、园城互动发展。

(作者单位系重庆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

第4篇

关键词:河北;文化产业;创新机制

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4030215);课题组成员:刘景辉、杨帆、刘占彦、张立立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构建河北文化产业发展创新机制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6月24日

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势头迅猛。河北省地理环境优越,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得天独厚,关键是要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从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河北省文化产业的相对竞争优势。

其一,更新发展理念,做好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创意,是发展理念。发展理念要科学、全面、要有前瞻性,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体现特色,能指导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要有大境界、大手笔、大思路。要把文化产业的振兴作为经济结构重大战略调整的重要契机来看待,把文化产业作为提升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支柱产业来抓,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政治紧迫感和大刀阔斧、开拓创新的锐意进取气魄,要站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来审视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二,发展战略的制定要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重点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当前文化发展与长远前景规划相结合,其他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与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体现重点与突出特色相结合,文化遗产保护与有效传承相结合,保护策略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等;第三,注重宣传,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要有地区发展一盘棋的思想,人人都要有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人人头脑中都要有发展战略,要按制度办事,坚决杜绝我行我素、各自为战的思想,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而应该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把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看作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整体系统来看待,用发展战略来指导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其二,革新发展技术,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要靠科学技术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灵感,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第一,要树立尊重技术、尊重科技的思想。传统文化底蕴再深厚,要想融入当今社会,就必须借助现代科技的因素,借助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的完美交融,就会催生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第二,用科技的力量提升文化的创造力、表现力和传播力。要重视文化产业的价值内涵和人文品格的挖掘,提升文化产品的价值追求,从而充分重视文化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审美体验的提升和人生价值的超越。要增加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和文化表现形式,利用网络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实现河北特色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市场化、国际化;第三,重视科技整合,发挥集聚效应。河北文化产业要取得更大发展,必须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竞争优势。要制定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围绕规划布局和产业定位,充分利用产业园区和高校的科技竞争优势,推动更多产业关联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发展,构建起既相互竞争又彼此合作的发展态势。要通过建立产业集群,在文化企业间形成稳定的技术创新网络,建立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剧创新要素的集聚过程。

其三,创新人才培养,夯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根基。文化产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要依靠一支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的人才队伍,只有人才,才是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最可靠的依赖力量,也只有人才,才是保证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储备力量。第一,制定、落实人才方面的相关政策。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关键支撑。要完善创新型人才政策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人才特别是高端领军人才向文化产业园区集聚。鼓励和支持建立各类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基地、人才培训基地、人才储备中心等人才集聚平台,引进一批高层次研发团队,集聚更多的专业技能强、管理经验丰富、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要着力激发创新人才活力,完善竞争择优、开放流动的用人制度,打破人才流动限制,实现科技人才的优化配置,使河北文化产业园区成为各类创业人才集聚的沃土,突破知识产权现有制度制约,最终促进知识技术的有效溢出;第二,打造基层文化队伍。要推进岗位交流,实行岗位互换,把基层每个岗位、专业作为提高文化人才素质的课堂,不断丰富文化人才的工作阅历,培养适应不同岗位的能力。大胆引进地方院校培养的各类高素质文化人才,充实到基层中,进一步改善文化人才队伍结构。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重用基层文化人才,真正使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岗位、干成事的有地位,形成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第三,激发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管理中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重视对人的能力、创造力和智慧潜力的开发和发挥。要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针对人才的不同层次需要,采取人性化的激励措施,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考虑人才个人的特点、兴趣、特长、性格、技能和发展要求等,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努力做到适才适人,人尽其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贡献者得到回报,让人才价值得到应有体现。

其四,翻新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崭新品牌。河北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深厚历史,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今天,资源储备可谓得天独厚。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凝练和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一,加强文化旅游精品建设。旅游产业要进一步加强与文化、体育、科技相关产业的广泛融合,要重点支持和推出若干全国性的文化旅游品牌和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是4条精品旅游线路:承―秦―唐精品旅游环线、保定“两白一山一城”精品旅游线路、石家庄“环省会”精品旅游线路、冰火两重天――张家口冰雪体验及廊坊温泉养生旅游;通过政策引导扶持一批以资本为纽带的文化旅游企业向集团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和具有地方民族特色与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节目;要引导、规范旅游文化名街、名镇发展;推进文化旅游实验区、示范区建设;鼓励创意制作符合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创造条件加强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市场推广;第二,打造强势文化品牌。从“十二五”时期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来看,打造强势文化品牌是未来一个时期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打造“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的基础上,提炼河北文化品牌的强势项目,在内涵建设方面狠下功夫,挖掘人们尚未认识到的深层次的内容,通过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揭示河北文化的历史和内涵。

其五,鼎新开放战略,创设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河北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大环境,河北要想在文化产业领域发展得更好,就必须敞开胸怀,兼容并蓄,在开放中吸收外来的文化和先进的经验,并结合河北的实际融会贯通。第一,要积极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把文化产业的发展融入到全球和全国的发展格局中。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在“引进来”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紧紧抓住全球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的重大机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根据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市场状况,在“谁走出”、“往哪走”、“怎么走”等政策取向上把握好方向,扭转河北文化企业在海外被动发展的局面;第二,抓住京津冀发展一体化的大好趋势,积极宣传河北文化,不断增强河北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河北历史底蕴深厚,民间文化发达,文化遗产丰厚,要重点打造燕赵文化为主的产业园区、以皇家文化为主的皇家产业园区和以进行革命教育为主的红色文化产业园区,通过充分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把传统文化优势转化为现代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其六,铸新治理能力,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活力。河北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具体到每一所企业、每一所研究机构、每一所高校等,要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完善治理方略,激发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一,要理顺两个关系。一是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微观管理为主向宏观管理为主转变,从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管理为主转变,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二是理顺党委、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关系,切实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的原则履行好各自职责,筹划建立“文化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文化产业创新相关协调工作。第二,要提升治理能力,激发内在动力。有效的政府治理,应当强调权力运行中平等、协商、沟通及合作等理念。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各项公共事务决策,应倡导由不同利益相关者自主表达、协商对话,并达成共识,从而形成符合整体利益的公共政策。政府主要采用市场的、法律的、文化的、习俗的等多种治理方法和治理技术,更好地对公共事务进行引导与治理。

主要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煤炭产业政策;政策演进;动力因素;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4)02-0119-05

产业政策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对其定义存在很大的差异。综合众多纷争,周叔莲等学者(2007)认为,产业政策是国家干预或参与经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从整个国家产业发展的全局着眼而系统设计的较完整的政策体系。以国家煤炭产业政策为基础,结合山西省经济社会和煤炭产业发展状况,制定的相关规划和实施细则构成了山西煤炭产业政策。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产业发展,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经历了在不同政策目标约束下的政策演进。但是,如同其他产业政策一样,山西煤炭产业政策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也存在政策与现实环境不能完全匹配或政策失效等问题,这些问题又成为山西煤炭产业政策实现进一步完善和演进的新的驱动力。通过对山西煤炭产业政策演进动力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政策演进过程中的动力因素及其作用,既可以实现对以往政策演进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分析,也可以为未来山西煤炭产业政策地不断完善提供理论指导。

一、产业政策演进的动力机制

美国经济学家布罗姆利(Daniel W.Bromley)基于“目的因”概念对制度变迁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是未来希望得到的结果构成了行动的理由,而日益出现的问题是现行制度的结果,因此,新的制度会成为解决这些日益出现的问题的原因,也就产生了制度的调整(布罗姆利,2008)。制度变迁体现的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信念的追求,这种追求产生了制度变迁的愿望,并产生了新的可行的创造性想象,带来了调整日常规则的过程,也就是制度变迁的过程。因此,制度变迁不仅仅是效率的提高,更主要的是对经济机会的重新分配或对经济优势的重新配置(布罗姆利,2006)。

产业政策作为调节经济的主要形式,属于制度范畴。张宇燕(1992)从政策与制度的关系方面认为,政策可以归人制度范畴之内,但它是“由政府制定并实施的规则”,是制度的正式而又基本的形式。产业政策的政策目标和政策内容既受到产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宏观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产业政策演进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在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的作用下,通过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利益主体的选择集的改变,实现对产业发展方式和目标的调整,体现的是政策部门为实现对宏观环境的回应而进行的强制性变迁;二是对原有政策造成的产业发展问题进行解决,体现的是不断解决产业发展与宏观环境要求不一致的过程。因此,依据布罗姆利的制度变迁理论,产业政策演进动力机制(见图-1)可以视为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形成的对产业未来发展的新的预期带来的拉动力与原有政策造成的产业问题形成的产业发展势差带来的推动力的结合。这里的产业发展势差是制度性势差,制度性势差是由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所导致的部门间的差异(魏春奇,1992)。

二、山西煤炭产业政策演进阶段划分及其特点

受我国宏观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主要包括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对产业的全面控制、市场经济体制前期的放任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后期的政策调控与市场机制的结合。每个阶段的政策目标和内容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而不同。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的演进过程可以划分为:初步成形(1949-1978年)、转轨发展(1979-1992年)、市场化培育与发展(1993-2002年)、快速发展与转型发展(2003-)四个阶段(仇兵奎,2012)。四个阶段的产业政策分别具有不同的政策目标和政策内容,并实现了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回应,其政策目标和演进特点见表-1。

从对演进阶段的划分可以看出,山西自身煤炭产业政策体系的形成主要出现在快速发展与转型发展阶段,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山西煤炭产业政策在政策目标和政策内容上变化最大的阶段。因此,本文将这一阶段作为山西煤炭产业政策演进动力因素研究的对象阶段。

三、山西煤炭产业政策演进的动力因素及其作用

山西煤炭产业政策作为山西省调控煤炭产业发展的主要手段,其演进的动力机制符合产业政策演进动力机制。因此,利用政策演进动力机制,对山西煤炭产业政策演进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就需要对在原有政策作用下形成的产业发展势差带来的推动力和在经济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新的预期带来的拉动力分别进行探讨。

(一)山西煤炭产业政策演进的推动力

依据布罗姆利制度变迁理论,可以将政策演进看作是为了解决原有政策造成的产业发展势差问题。因此,产业发展势差的消除成为产业政策演进的推动力。

1.原有政策造成的产业发展势差。在山西煤炭产业政策演进过程中,在政策的不同阶段,受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政策势差,在政策势差的作用下,造成产业发展势差的出现,为新的政策过程的开始创造了条件,形成了政策的演进。受到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的影响,山西煤炭产业发展势差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产业规模化发展程度不足,产业竞争力弱。在市场化培育与发展阶段之前的政策势差的作用下,山西煤炭产业形成了“大、中、小”共存的产业格局,煤炭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受到山西长期的煤炭产业私挖乱采和无序开发的影响,山西省生态和环境遭到大幅度破坏,造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势差的存在。(3)安全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纵观我国煤炭产业和煤炭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煤炭安全生产问题。但是,在“快速提高煤炭产量,保障经济建设需要”的发展思路的影响下,煤炭产业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更加强调的是多出煤、快出煤,“安全第一”仅仅成为一种口号式宣传,煤炭产业呈现出安全事故激增、安全隐患严重的局面。因此,现有煤炭产业安全生产问题严重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原有产业政策的政策势差的影响而造成的。

2.推动力因素及其作用。在原有政策作用下的产业发展势差的出现,对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的演进产生了推动力,构成了山西煤炭产业政策演进的动力因素(见图一2),对山西煤炭产业政策演进的发生起到推动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产业规模化程度不足的势差,对山西煤炭产业组织政策从以大力发展乡镇煤矿、“大、中、小”一起上为政策目标向以促进山西煤炭产业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发展为政策目标的演进起到推动作用。二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势差,为山西煤炭产业环保政策向以实现产业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政策目标的演进起到强制性推动作用。同时,在这一作用的影响下,对山西煤炭产业技术政策和监督管理政策的演进起到引导作用。三是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差,为山西煤炭产业安全政策向以安全发展为政策目标,通过系统化的安全政策的制定,实现煤炭产业安全全面管理的演进起到推动作用,并带动了山西煤炭产业技术政策和安全监督管理政策的完善和变迁。

(二)山西煤炭产业政策演进的拉动力

依据布罗姆利制度变迁理论,在社会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实现社会对未来的期望是制度变迁的原因之一。在我国和山西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价值体系不断调整的影响下,社会对山西煤炭产业的未来发展形成新的期望,造成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的外部宏观环境发生变化。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为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的演进提供了空间,新的期望的出现为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的演进形成拉动力,并成为山西煤炭产业政策演进的动力因素。

1.宏观环境变化对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理念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发展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转变发生根本性变化。通过对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在实现当展的基础上,为后代的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对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人的生命为本,实现安全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价值体系的新因素,更是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具体表现。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理念的作用下,社会对山西煤炭产业的未来发展期望得到调整并对山西煤炭产业政策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

第一,在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条件下,通过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提高煤炭产业开采率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是山西煤炭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促使从国家和山西省两个层面上都更加重视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

第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强化,对山西煤炭产业提Ⅲ在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并举的新的目标和要求。

第三,煤炭产业作为传统粗放型产业,技术进步是山西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必然选择。因此,可持续发展为山西煤炭产业加快技术创新,通过技术进步提升产业发展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形成了政策演进的拉动力。

第四,随着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明确,我国开始将以经济增长为主的官员考核方式改变为多目标并重的考核方式。在这一作用下,地方政府和官员为保证考核任务的完成和自身政治利益的实现,更加重视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

第五,作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安全发展、以人的生命为本以及构建安全社会。因此,实现安全发展正是“科学发展观”这一理念对山西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原先对生命价值的漠视为社会所遗弃,社会价值体系发生了变化,为山西煤炭产业政策实现以促进产业安全发展为目标的演进带来了拉动力。

第六,为保障煤炭产业安全发展的落实,需要从政府层面加强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监管。我国“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监管模式的确立,为构建煤炭产业安全生产监察管理的长效机制创造了条件,从主观上为煤炭安全生产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山西煤炭产业政策演进的拉动力。

第七,随着我国新闻媒体事业的发展和我国新闻自由度的不断提高,在公民人权意识的强化作用下,政府相关部门开始有关煤矿安全事故和煤矿死亡率的系统信息,煤矿安全事故开始了从不能报道和小范围报道向公开报道的转变,为社会监督创造了条件。同时,网络技术促使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得到改善,使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进入公众的视野,从侧面对政府加强对日益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的关注起到压力作用,对山西煤炭产业落实安全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第八,在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的影响下,我国对官员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发生较大的变化,国家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开始更加关注对安全发展的考核。安全一票否决制度的实施和强化,进一步提高了地方政府官员对安全的重视度,从根本上扭转了各级政府官员重经济增长轻安全管理的发展意识,使得各级地方官员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加重视煤炭产业的安全形势的好转和安全发展的实现。

2.拉动力因素及其作用。通过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发展观对山西煤炭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两个理念的提出和落实,对山西煤炭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要求和目标,在强化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产业自身技术进步、改变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构建安全社会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形成、安全监察组织体系的完善、新闻报道的开放、安全考核和安全事故惩罚力度的加大八个方面对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的演进形成了拉动力,构成了山西煤炭产业政策演进的动力因素(见图一3),对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的演进产生拉动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

第一,强化对资源的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为山西煤炭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为山西煤炭产业组织政策向以促进规模化为目标、产业布局政策向以合理化为目标、产业技术政策向以提升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的政策演进提供了拉动力。

第二,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强化山西煤炭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保障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起到促进作用,为山西煤炭产业环保政策向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面治理为目标的演进形成了拉动力。在生态环境保护拉动力的作用下,为产业技术政策以通过技术提升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为方向的演进提供了动力。

第三,强化产业自身技术进步,既是为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而进行的主动行为,也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产业技术政策的促进。因此,强化产业自身技术进步,一方面,促使山西煤炭产业技术政策加快了演进的速度;另一方面,为山西煤炭产业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创造了条件,为山西煤炭产业组织政策、安全政策和环保政策的演进提供了条件,并起到促进作用。

第四,改变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实现了对地方政府发展观的约束。对地方政府考核方式的改变,使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在经济增长方式上的转变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山西煤炭产业组织政策、结构政策以及环保政策的演进起到促进作用,形成演进动力。同时,在考核方式改变的作用下,对山西省整个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影响,进而对山西煤炭产业政策实现以引导煤炭产业向非煤产业发展为政策目标的演进产生拉动力。

第五,构建安全社会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形成,不仅是对人的生命的重视,更是安全发展的核心,也是社会价值观的体现。这一理念是对山西煤炭产业旧的发展方式的抛弃,也是对煤炭产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为保证产业发展方式为社会所接受,构建全方位安全管理体系以实现山西煤炭产业安全发展能力的提高,是山西煤炭产业对新的价值体系的最好回应和必然回应。因此,这一理念的形成,为山西煤炭产业安全政策以构建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政策体系为目标的演进提供了动力。

第六,安全监察组织体系的完善从监管的角度对山西煤炭产业发展产生了约束。以安全监察组织体系完善为基础,保证了对煤炭企业安全监管的有效实施,对山西煤炭产业安全政策向以强化政府对煤炭企业的监督管理为目标的演进产生了促进作用。

第七,新闻报道的开放对山西煤炭产业安全形势透明度的提升产生了促进作用,从侧面对山西煤炭产业实现安全生产产生了压力,为山西煤炭产业安全政策的演进提供了动力。

第八,安全考核和安全事故惩罚力度的加大,保证了地方政府对煤炭产业安全发展重视程度的提高。煤炭产业政策主体对政策重视程度的提高,直接影响到政策的演进速度和力度。因此,安全考核和安全事故惩罚力度的加大为山西煤炭产业安全政策的演进提供的是政府官员的强有力的支撑和驱动,并从侧面对政策目标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第6篇

【关键字】科技 创新 生态 科技新城 设计

一、科技新城概况

某科技新城于1991年建立,属于国家级高新区。该新城占地231平方公里,辖区人口约50万,其中20万农民,20万大学师生,10万产业工人。目前已开发产业区面积为60平方公里,区内各类企业近2000家,其中外资企业260余家,世界五百强企业8家,销售超过百亿元的企业有3家,高薪技术企业80家。

该新城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实现了道路、通讯、供水、排水、供电、煤气等七通,区域内有医院、学校、商贸网点、标准化厂房等,社会服务体系健全,金融机构入住,为企业投资提供便利。为实现该新城进一步发展,提出基于“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通过科技新城设计,以全面提升高新区发展水平及品质,为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二、生态科技新城设计基本理念

基于“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其新城设计要求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产业发展带动科学创新,要求发展生态产业并实现生态建设,生态建筑推动生态产业,将科技、创新与生态融为一体,综合提高科技新城设计品质。生态科技新城设计基本理念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

科技创新是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方可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能源短缺问题,环境退化问题等,依托科技创新构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进行生态科技新城设计工作时,必须要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理念。科技属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与产业相结合,可以有效优化资源配置,并实现科技价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投入到生产之中的科技方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周期不断缩短,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产业高科技要求生态科技新城建设协调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资源利用率,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科技创新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进行传统产业调整。

(二)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

当前,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高,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条件成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只有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合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可实现生态产业的发展,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理念要求重视产业结构调整,逐渐降低第一、第二产业结构比重,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三、 “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总体思路

基于“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以实现生态和谐为目标,其总体思路主要包括设计基本思想、设计基本原则、产业布局、构建科学创新体系等内容。

(一)设计基本思想

科技新城设计应遵循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基本思想,以新城社会、经济与自然所构成的复合系统为设计对象,综合应用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知识及技术手段,合理设计科技新城生态管理,优化配置新城空间资源与文化资源,协调社会、经济及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设计基本原则

在科技新城设计中,应坚持以下原则: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特殊性,综合分析其社会经济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及生态环境等,因地制宜地开展科技新城设计工作;整体性。科技新城设计应加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性,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工作,重视人与生态关系的和谐;重点性。在设计中突出重点,如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生态保护等作为设计重点。

(三)产业布局

科技新城产业布局,应保证其产业结构合理,根据环境特征及地理位置,合理布局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及生态服务业,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生态保护。

(四)构建科学创新体系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配置科学资源,以企业、科研单位、科技中介机构为中心,构建科学创新体系。

四、科技新城建设主要模式及实践探索

当前,我国科技新城建设发展速度较快,虽然其新城开发与建设模式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整体而言,科技新城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产业新城模式、田园新城模式、资源新城模式与智慧新城模式。其中智慧新城模式为科技新城建设的重要成就,依托高端智能技术,实现城市全智能化。

本文中所提高的某高新区,其发展基础较好,为实现科技新城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该高新区缺乏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支撑体系不健全、群众基础较为薄弱,政府发挥主体作用。为此,在进行该区域生态科技新城设计建设时,合理进行新城设计定位,将其区域功能定位为新兴产业集聚区,将城市功能定位为综合产业新城、生态科技新城,将产业功能定位为航空制造、光伏、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并明确科技新城节能减排目标、科技创新目标与建设目标。该高新区新城设计预期于2015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财政收入力争突破100亿,城镇人口达36万人,并设计将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1:75:24,于2015年,战略性支柱产业占全工业园区总收入比重75%以上,实现100%的工业污水处理。合理优化科技新城布局,建立科技新城生态体系,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人文环境,并依托金融及政策支持,不断提高科技新城建设质量,实现良好的综合效益。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及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基于“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研究,主张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科技创新,协调生态保护,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结合实际案例,重点对生态科技新城设计的理念、总体规划思路、建设模式及实践进行探索。实践证明,科技新城设计与建设,在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付溢.锦绣科技新城、缤纷景观环路――南京高新区环路景观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

[2]凌涛.科技、人文的建筑格局――解读天安南海数码新城[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1):8-11.

[3]金延鑫.哈尔滨科技创新城核心区道路绿地景观分析研究[J].活力,2012,(23):101.

第7篇

乔跃山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更先行一步。与此同时,新发展理念的深入实施,更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智能终端、智能硬件以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是电子信息产业中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对于践行新发展理念,发展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国内移动终端产业发展迅猛,智能终端硬件产品的出货量已经跃居全球首位,形成了生产制造等完善的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链生态,也成为支撑全球终端产业发展的基础力量,同时涌现了一批中国知名的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基于智能终端和智能硬件的移动开发技术正在澎湃喷涌,“互联网+”下APP开发广泛深入用户的工作和生活,智能硬件和移动应用开发牵引出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2016年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运行情况,中国手机同比增长23.3%,其中智能手机6.88亿部,增长14.7%,手机出口实现463亿美元,上半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总规模达到13亿,人口普及率达到94.6%,移动宽带用户总数达到8.38亿用户,占比达64.4%,三大运营商4G网络覆盖全面普及,WiFi覆盖不断深入,移动电话和宽带用户与良好的移动宽带普及也为中国智能硬件应用开发创新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与此同时,产业界和开发者在终端、硬件创新以及移动应用开发中全面开战。乔跃山表示,关键器件基础薄弱,核心操作系统受制于人,技术专利积累不够,基于国际平台开发风险涌现、跨系统、跨平台开发协作缺乏,模仿借鉴突出,原创开发设计乏力,创新协作与技术共享存在鸿沟等方面的情况,正在成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机会所在。

为此,乔跃山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高度重视核心技术开发,携手突破产业发展“命门”。集成电路、数据库、高端设备、关键材料等核心技术是网络安全的根基,也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目前国内企业在关键器件、高端设备、先进工艺、软硬件协同方面技术积累存在短板,在核心技术、供应链方面受制于人将会造成产业上被动。产业链必须明确重心予以突破、携手产业链组织开展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梳理。纵向围绕打造重点产业链,横向围绕营造产业生态;从产业影响、安全保障、价值掌控等方面梳理出核心关键环节,针对产业发展短板,加强部署集成电路,关键器件的基础通用技术;围绕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应用需求,系统分析研究非对称技术,研究探索前瞻技术,明确发展重点,提出产业核心技术发展路线图。

智能终端是移动互联网的载体和入口,智能硬件关系到更广泛的工作生活和产业,移动应用APP使用人机的连接和信息应用,智能硬件和APP都是信息社会和网络空间的基础元素,对于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夯实信息安全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产业链企业要高度重视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注重知识产权的积累,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不拒绝任何新技术,坚持开放创新。

产业界各方将协同加快部署重点领域,布局存储采集,推动国产CPU发展,加强对超摩尔研究和把握,加快工艺创新,加强绿色计算、5G、物联网、虚拟现实等前沿关键技术的突破,在产业链整合、生态链重构,以及多技术融合背景下加快体系化创新能力。

第二,加强产业协同,构建良性生态。手机产业生态模式完全改变,智能终端与硬件和移动互联网开发、移动宽带网络基础、互联网、物联网等紧密相关。智能硬件更与“智能+”下各行业应用紧密联系,与智慧家庭、智慧城市、信息社会等密切相关;而智能终端技术融合通信技术、IoT技术和智能技术,涵盖产品设计、芯片发展、芯片方案、关键器件、电源、显示感知、应用开发以及生产制造,智能终端和智能硬件产业置身于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创新、不断裂变的产业生态中,良好的产业生态汇集产业链各个环节,恶化的产业环境将导致每个企业的创新空间被压缩。在国际上,不同产业间、不同企业间竞争折射的是产业生态的竞争。

第8篇

《2015-2016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自2012年推出以来,一直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已成为行业内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会现场,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表示:“该系列丛书是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一直深耕细作并逐年不断丰富而成的恢弘巨制。”

据悉,今年该系列蓝皮书再创新高,一举推出了包括中国工业发展、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国工业发展质量、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发展、中国工业节能减排发展、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国消费品工业发展、中国原材料工业发展、中国装备工业发展、世界工业发展、中国安全产业发展、中国信息化发展、世界信息化发展、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国软件产业发展、中国网络安全发展、中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在内的24个领域蓝皮书。

该系列丛书对工业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出发,系统分析了2015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发展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转型经验,并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入探讨了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和2016年的发展趋势。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任务

我国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由大变强的关键期。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日益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推动全球制造业发展进入―个深度调整、转型升级的新时期。从国内看,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我国制造业发展也站到了爬坡过坎、由大变强的新历史起点上。

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制造I战略机遇,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制造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新型制造业体系,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十三五”开局之年应把握五大要素

该系列蓝皮书研究表明: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年。应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全局,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强管理、减负担相结合,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工业平稳增长和提质增效,确保“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

为此,要注意和把握好以下五方面的问题:

第一,保持工业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增强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二,分业施策调整存量,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第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培育高端制造业。

第9篇

一、做好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他们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来源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由本地高校和企业来培养,二是从外地的企业和高校引进。内蒙古要解决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高素质人才短缺问题,就必须同时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具体到本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上,一方面,内蒙古本地的高校一定要肩负起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来调整相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应当通过与文化创意企业的合作来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使所培养的文化创意类人才既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又具备比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内蒙古本地的文化创意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素质的提升问题,主动加强同本地高校相关院系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定期的培训来不断提高企业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引进外地专业人才方面,内蒙古的文化创意企业一方面要侧重引进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大幅度提高企业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加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含金量。另一方面要侧重引进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以真正提升本地文化创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营规模和效益方面的持续、快速增长。此外,确保引进人才的福利待遇,为他们提供充分施展自身才华的发展空间,才能够真正留住引进的人才,并有助于之后人才引进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处理好产业内部新兴部分与传统部分的关系

所谓新兴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软件、动漫、网络游戏、现代传媒等文化创意产业。所谓传统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指与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发掘和传承等密切联系的文艺演出、影视、文博会展等文化创意产业。相对于传统文化创意产业而言,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含量更高,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更为显著,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更大。而在对当地文化传统的弘扬上,传统文化创意产业能够比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着力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过程中,对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应当并重,在大力发掘、保护和传承草原文化和蒙元文化的同时,也应当努力推进新兴都市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内蒙古地区有比较明显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并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理念来争取实现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在新兴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内蒙古地区刚刚起步,无论是在产业规模,还是在技术水平方面,同国内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就显得过大了。在这一点上,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应当虚心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在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各级政府应当继续加大对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使之在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方面实现质的飞跃。此外,民间资本也应当积极投身于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逐步改变政府在此领域一家独大的局面。

三、彰显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地方特色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须彰显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当积极利用好当地的各种文化资源条件。一方面,要体现出北方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即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理念。要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植根于草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既要做好草原文化的传承工作,也要积极探索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既要进一步加深对草原文化的全面理解和把握,也应当以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来指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体讲,一是既要充分利用好当地丰富的自然和历史资源,又必须注意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问题,努力实现本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时的心态应当是开放的,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和优秀的文化创意人才来内蒙古地区投资和发展。三是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起步和发展的,讲究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必须营造出讲究诚信、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氛围。

另一方面,要体现出蒙元文化的鲜明特色。蒙元文化是蒙古族文化的精华,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既要发扬蒙元文化中所展现出的团结进取、克服万难、永不知足、创造辉煌的可贵精神品质,也要生产和提供出能够代表蒙元文化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使蒙元文化的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此外,做好与蒙元文化相关的古建筑、遗迹的修复与保护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

四、做好培育本地大型文化创意企业的工作

现阶段,内蒙古尚未产生一批能够引领本产业发展的大型文化创意企业。综合实力居于前列的东联控股集团、内蒙古大盛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影集团、内蒙古出版集团等文化创意企业仍旧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尚不具备走向全国的实力和能力。因此,各级政府应当从政策、资金、土地使用、税费等方面积极扶持大型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积极协调文化创意企业的合并重组,提倡强强联合,尽可能在短期内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文化创意企业。同时,“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等大型企业向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或自身涉足文化创意产业,也有助于大型文化创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在大型文化创意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经营管理人才的选拔工作,通过企业内部选拔或者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获得一批能够带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不断开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境界。

第10篇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现代物流业被赋予了更新、更深的内涵和全新的概念,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全新阶段。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特别是煤炭物流发展更加迅猛,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煤炭物流企业,如开滦、冀中能源等。如何在抓好企业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同时,构建和培育具备本企业特色的物流文化,并通过文化建设,转变思维方式,统一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使之与生产、经营、管理相融共进,引领煤炭物流实现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各大煤炭物流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把握内涵,准确定位,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凝聚职工思想、提高职工素质、展现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和根本保证,对于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并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实施方案,并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年度方针目标管理考核中。经过几年的研究和积淀,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经营理念、发展理念、服务理念、经营宗旨等文化因素,从而引领物流产业的高起步、快发展。

二、追本溯源,深入研究,积极构建物流文化体系

煤炭企业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动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把现代物流列为支撑企业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充分发挥企业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速度,创新发展模式,在本区域乃至全国煤炭物流行业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为了构建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符合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趋势的物流文化体系,使企业文化更好的适应企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推动物流产业做大做强,支撑企业加快转型步伐,树立物流文化在全国的独特地位,扩大影响,提升形象,煤炭物流企业应该就物流文化进行课题研究。一是系统归纳物流文化建设的思想方法,对物流文化的一般运行规律进行总结,把握总体特征,理清运行机理,明确未来发展方向、重点和措施。二是系统梳理现有的物流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提升,构建完整的物流文化理念体系,打造特色、鲜明、统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进而形成具有思想性、指导性、创新性、先进性的理论成果。三是以理念为指导,制定物流文化建设规划,探索文化落地途径,找到操作方法和工具,构建简单实用、特色有效的物流文化管理模式,不仅为解决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支持帮助,而且努力使本企业成为全国物流文化建设的标杆。

三、立足实际,不断求索,培育具备企业特色的物流文化

为凸显煤炭物流文化个性,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客户需求,缔造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打造统一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物流产业科学发展。企业要大胆应用于实践,不断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丰富和完善。其中,注重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不断增强物流文化的针对性。注重以发展愿景构筑员工价值体系,坚定企业发展的信心;注重服务也是生产力的理念,不断提高资源整合能力,与客户共创价值,体现物流文化品格;注重物流国际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与生产经营相融共进,力求体现“学习创新的典范”、“团结奋进的楷模”、“人本管理的团队”、 “转型发展的支撑”等管理追求。用文化理念激发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建设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物流文化建设模式,打造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物流文化品牌,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自我发展走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践行理念,彰显个性,发挥物流文化引领作用

围绕物流文化体系内涵,提出宣灌及内化关键,拟定实施方案,提出考核评价体系。运用文化成果指导物流产业发展,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的科学决策和执行力。一是在视觉识别体系构建中,规范企业标识,设计企业旗帜;设计并制作有企业特色的职工胸卡等。二是在行为识别体系构建中,提出符合行业标准,具有企业特色的员工行为规范;同时,理顺、健全企业管理制度。三是在理念体系构建中,在积极践行主导理念的同时,在目标愿景上使全体员工对企业的宗旨、战略目标、发展定位、战略举措等方面进一步达成共识。围绕转变物流产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动“六大转变”。即在专业化水平方面,实现由企业物流向社会物流、专业物流的转变;在物流业态方面,实现由单一煤炭物流向全球资源整合、建立综合服务型物流产业转变;在产业组织体系方面,实现单一的煤炭产品提供商向供应链管理服务商转变;在发展的空间方面,实现由封闭型企业物流向融入区域经济、在更大范围整合调配资源转变;在发展方式方面,实现由贸易物流向建设国家级煤炭物流储配体系、集约经营转变;在运作手段上,实现由粗放管理向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绿色低碳发展转变。使物流成为煤炭企业实施转型发展战略的先行者,煤炭流通加工、物资仓储加工配送、运输服务、国际贸易、汽车物流等业务齐头并进,竞相发展;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持续提升,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岗位人员“三支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突出人文关怀,坚持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明显增强,公司上下和谐稳定,从而达到用先进文化助推企业科学发展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开滦集团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第11篇

关键词:秸秆板产业;发展动因;发展战略

一直以来,我国人造板产业的发展存在粗放式投入、资源浪费的问题,当前发展起来的农作物秸秆板对人造板产业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加之近年来国家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制作农作物秸秆板的原材料又为各种农作物秸秆,所以,发展农作物秸秆板不仅顺应政策的要求,还能利用我国农作物秸秆高达6亿~7亿吨的余量,发展前景明朗且环保意义重大。

尽管如此,有关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并不多,尤其是缺少从产业到企业战略的系统化的研究。本文拟从环境-企业-产业这个系统化研究的模式出发,希望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产业发展和企业战略提出建议。

一、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重要动力――发展动因

(一)三大发展动因

要分析农作物秸秆板产业的发展动因,先判断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从产量上,农作物秸秆板产业是人造板业中的一个产量比重较低的子产业,从规模上,国内农作物秸秆板生产企业大多是零星分布且普遍规模较小,尚无法形成产业集群。所以本文认为,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处于产业形成期的初步阶段。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向成熟期推动的过程中,市场需求、政策制度和技术改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三个决定因素相互作用,政策与制度作为我国政府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确立和维护了产业的经济秩序;而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则从基础层面拉动和牵引着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二)发展动因与企业战略

首先,产业制度约束了企业战略的政策方向。以《江苏省秸秆利用综合规划》为例,该规划明确了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制度对企业发展秸秆板产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在企业中推行严格执行绿色、低碳的发展战略的政策理念。

其次,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因素共同作用农作物秸秆板的企业战略。首先,企业想要提升竞争力,需要从技术上不断改进,且从产品上不断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例如,当某一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希望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而不是简单的追随者,当务之急就是拥有较强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又例如市场对绿色环保的人造板需求旺盛,那么农作物秸秆板的企业就有了生产的动力,相应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应用也广泛流行起来,反过来农作物秸秆板企业的良好效益和市场需求,也会刺激着产业技术的不断革新。

(三)发展动因与发展模式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动因影响者发展模式的选择和保证体系的构建。首先,政策与制度是发展模式的方向,目前,国际提倡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所以当前的产业发展模式也围绕着节能和循环利用展开;其次,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因素是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是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的重要保障。

二、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重要基础――企业战略

(一)战略地图

本文运用战略地图(如图1所示),对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框架梳理。从四个层次,说明了如何推动和运用“绿色联盟战略”这项企业战略。农作物秸秆板企业战略共有四个具体方面: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成长和一个共同的远景目标―― “绿色联盟战略”。

市场是企业生存之本,是企业生产发展的根本源泉。尤其是对还在初步阶段的农作物秸秆板企业来说,市场并不稳定,虽然政策前景较好但是市场接受度不高。因此,本文重点选取了市场营销这一个维度,说明了战略地图在农作物秸秆板企业营销子战略中的运用。

(二)绿色联盟品牌营销战略

本文遵循“4P”营销组合理念,引入“绿色联盟品牌营销”理念,围绕品牌战略进行分析,为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如何把握好市场需求作出建议。

目前,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多为零星的、不具规模效应,如果想要企业迅速成长,一个有效的支点非常重要。例如,树立品牌理念就是很好的方法。利用品牌抢占市场,给消费者一个良好印象是农作物秸秆板企业现阶段的一大捷径。

战略联盟是企业营销战略的一大利器,农作物秸秆企业可以借鉴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的wintel联盟策略,当年实力弱小、名气低微的微软就是借助授权IBM使用自己的软件(DOS),迅速地将微软品牌销售出去的。另外,考虑到农作物秸秆企业的原材料多数来自农村及乡镇等,该类企业的品牌联盟,可以参考城镇品牌联盟、商业品牌联盟和销售渠道联盟这三种可行的方式。

第一,农作物秸秆板城镇品牌联盟。农作物秸秆板企业与城镇品牌联盟主要是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并开发一定距离的客户。例如,实现农业收获、运输、收购到销售的一体化,这样一是得到政府支持,二是给农民得益,三是满足企业需要。另外,可以适时地抓住 “三农”问题的契机,密切配合扶贫工作等,改造新的农产品产业化模式。

第二,农作物秸秆板商业品牌联盟。借鉴微软和英特尔的合作,农作物秸秆企业可以和一些知名的商业品牌合作,包括健身器具、保健食品,或者是一些电商合作,在品牌营销中加入“诸橙柳桃“这样“有眼球”的营销字眼,实现品牌联动和联盟。

第三,农作物秸秆板销售渠道联盟。这样的联盟主要是通过,为经销商或销售商、及各电商等提供农作物秸秆板产品的直销服务,进行专售专卖的方式,实现产品的销售,并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

三、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发展模式――“1+1”模式

产业的“1+1”发展模式是本文提出的适合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的新尝试。“1+1”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模式的一个“1”指的是“相关利益者联盟发展”,另一个“1”指的是“产业前后连接与整合”。

第12篇

(一)有利条件

一是有明确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城口县十一届二次全委会确定了按照“依托资源做文章、围绕特色求突破、合理布局壮规模、树立品牌促发展”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用市场手段发展农业,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以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关键,以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实现基地建设、品牌培育、产业效益上的突破,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二是有较好的自然环境。全县林草资源丰富,覆盖面广,境内四面群山环抱,空气清新,水系发达,而且水质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海拔高低差2204.5米,气候垂直差异大。这些气候特点决定城口县适合多种植物生长和多种动物栖息,因此被国务院命名为重庆市大巴山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境内成土母质年代古老,富含硒、锌等稀有矿物质元素,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酸碱度比较适中。特定的自然、气候、土质、水质等环境决定了城口县不但适宜种植业、养殖业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而且决定了生产的农产品品质好,无污染。三是农业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近几年,城口县紧紧围绕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中心,打破传统的以粮为主的生产模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创建了一批以“城口山地鸡”、“城口老腊肉”、“鸡鸣茶”为重点的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政策推动、基地带动、企业促动,为进一步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发展提供了基础。四是市场前景看好。城口是重庆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保障区”,城口县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其生产加工的农产品鲜香可口、风味独特,具有特殊的保健功效等特点,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年来,城口县创建了以“重庆市城口县赵孝春野生食品开发公司”、“城口阜升酒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农业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生产加工的“城口老腊肉”等十多个产品远销市内外,大有供不应求之势,呈现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不利因素

从大的环境看,城口农业同全国农业一样,总体上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轨阶段,农民弱势性和农业弱质性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是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比之一大批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更显突出;二是农产品生产周期长,难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供给缺乏弹性;三是承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压力;四是上述因素导致生产资金周转慢,固定资产利用率低,投资回收周期较长和资本利润率不高,对生产要素的集结缺乏吸引力。从小环境看,城口属典型的边穷小县,经济底子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着更多的不利因素。一是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特色产业规模不大,优势农产品布局分散。二是龙头企业量少规模小,与农户联结不够紧密,市场主体弱小,带动辐射力不强,产业化步伐不够快,缺乏优势规模农业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三是市场化程度较低,信息滞后,龙头企业品牌创建意识较差。四是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含量不高。生产上,由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不高,使其对农业科技的认识、接受和应用能力都受到一定影响;产品加工上,多数农产品仅是初级加工,缺乏精加工技术,总体质量不高,产业链条短,参与市场竞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五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资金投入,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六是交通的瓶颈制约使城口农业产业发展远离了大市场,被趋利性极强的产业生产要素所抛弃,发展缺乏原动力。

城口发展农业产业的对策措施

(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动力

城口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一方面,体现在经济硬实力上,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思想意识的差距上。贫困山区发展农业产业,必须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为根本动力。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工作的“五大转变”。一是思想意识的转变:要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来抓农业产业。改变传统方式,用工业的理念,以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理念来抓农业。要创新工作方式,用抓工业方法抓农业产业。以市场引导、业主主导、政府促动、财政推动,以农业龙头化企业和种养大户为主力,提高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实现农业产业的集约化。二是部门角色的转变:要由过去的“家长、主体”角色,转变为现代农业倡导者、引领者和推动者。三是工作方式的转变:要由过去的集体经济、个体经营实现规模化、科学化、集约化,通过“两社两化”的组织,帮助农民提高集约化程度,对接大生产、大市场。四是体制机制的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体制有了改变,必须顺应市场经济实现服务方式的转变。五是投入机制和渠道的转变:农业投入渠道已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由仅仅依靠国家投入转变为“国家、社会、业主”的多元化的投入。现在的情况是,国家投入总量在增大,而国家投入在整个农业投入中的比例在缩小。有鉴于此,要学会借力发展农业产业,即农业产业的发展不能单纯依赖政府的投入,要学会借力发展。借市场之力,瞄准市场抓产业;借业主之力,用业主的项目、资金、管理技术、市场理念和企业理念来推动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借社会之力,用活民营经济、民间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借金融市场之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六是在市场经济和利益的趋动下,整个农业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都在转变:从事农业工作的干部、专业人员在转变,左邻右舍部门也在转变,这些都需要从抓队伍建设入手,调整工作方式,以改革的态度来发展农业产业,以改革统揽工作大局才能适应新形式,同时也只有以改革的方式才能促使朝前看,不为当前的困难所困惑。

(二)科学筛选,精心规划,是谋求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

发展农业产业是繁荣农村经济的前提,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内容,是农村实现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城口立体气候明显,生物多样性是其典型特征之一,宜种宜养的生物种类繁多,但产业发展不能违背市场规律,产业的确定必需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因此,一要找准优势,要在自己传统的优势产业中优中选优,将那些叫得响、有市场、能做大的城口老腊肉,城口山地鸡,城口干果,中荮材,城口蜂蜜类森林食品等地方特色性强,基础规模较好的产业推出来,从中确定一至二个作为重点,精心培育。二是要科学规划,对优选出来的优势产业,要组织编制专门的发展规划,明确当前及未来5年、10年乃至20年的发展思路、产业布局、产业规模、政策支撑、项目支持及具体措施。一旦选准自己的优势突破产业后,就锲而不舍地抓下去,农业产业发展才有希望。

(三)强化领导,真抓实干,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而农产品又是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刚性必需品,因此,发展农业产业需要强化对农业产业的领导。我国发展到到今天,已经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帮助农村的实力,但这一过程必需由政府来具体操作,没有领导的重视就难以落实。强化对发展农业产业的领导,其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支持农业产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对农业产业的领导,要在充分调研认真量化分析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找准优势产业及其优势区域分布,制定出适合农民需要和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可行的措施和政策,一届接着一届干,农业产业化才能大有作为。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

一是强化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要以能人带动、以技术推动生产,充分利用农业科普知识入乡进村活动、干部培训、多媒体、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及田间地头等多条渠道,普及农业实用技术,推动产业发展,大胆引进国内外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等优势资源,新建、改造、嫁接农村农业产业。二是依靠各部门政策支援,整合所有力量支持农业生产。农业等涉农部门的相关工作都要真正植根于农业产业发展之中,全面改革,认真落实支农政策,全面清理带有部门利益和计划色彩的不适应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相关政策,以推进农业产业的大发展。三是要按县委政府2008年度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整合所有涉农单位的资源,集中有限财力、物力、人力推动农业发展。四是在工作模式上,坚持“一个产业、一套思路、一支队伍、一套考核办法.一抓到底”的指导思想,各部门都要以市场经济的观念,一条龙一抓到底不动摇。五是在农业政策上适度支持,涉农政策上不做“减法”,努力做好“加法”。六是要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深入农村,领办创办农业科技企业或从事规模农业生产,给农民做好试点示范工作,引领农业产业发展。七是要改进乡镇工作方法,因势利导地鼓励农村能人、大户独资或联户合资兴办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项目,发展本土农业产业,拉长农业产业链,增加产业效益。八是要大力改善信用环境,拓宽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的融资渠道,解决龙头企业和规模农户的融资难题。

(五)政策扶持,项目支撑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保障

发展农业产业,政策和项目的支持是关键。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在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离不开国家政策和项目的配套支持。特别是贫困山区,没有项目和政策支持,产业就不可能做大做强。由于项目资金始终是有限的,政策、项目支持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重点,可采用“一抓二帮三放”的办法推进产业化进程。城口优势农业产业已确定,年度扶持政策已出台。一个产业的培育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有关部门要策划相应项目,筹集资金,将年度政策变成一个时期的政策,下定一抓到底、不成功不转向的决心,全力推进优势农业产业升级。对于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要制定落实科学合理的帮扶措施,对不同规模标准和不同的产业制定相应的帮扶政策,大力促进规模农业经济的发展。全面放活传统农业,让传统农民在公司农业和规模农业的发展中学知识、变观念、长技能,实现传统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在财政资金支持上,重点要倾斜在品牌培育,市场拓展,新技术的推广。在品牌培育上,打好“绿色、生态”牌,做好“三品”申报和认证,打造效益好、知名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知名品牌。在市场拓展上,要注重培育农村经纪人和真正具有辐射和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要围绕农业产业,抓好土地流转,引导土地向龙头企业、经营大户和优势产业集中,促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