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31: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情感化设计的思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J524.2 文献标识码:A
关爱是情感化设计的核心特点。产品本没有生命,产品的生命是人类的情感再现。产品的情感来源于使用者与产品交互中人的体验。情感化设计是相对于现代社会过分强调高科技导向和多功能的叠加,而忽视最根本的人与产品的情感联系而提出的,其意义就在于情感化设计是人与高科技的桥梁,它不仅创造了使用高科技成果的工具,还在人心理的感觉层面上,平衡了高新科技与传统文化间对人心理适应造成的影响。通过情感化设计可以把一个复杂的东西以一个使用者亲切的形象呈现出,让使用者与产品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目前,国外有很多文献从不同角度对情感化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形成了种类繁多的研究理论和设计方法。但是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得到大多数学者,设计师公认的仅有:日本的感性工学理论和美国诺曼教授的三层次理论。
日本的感性工学理论:《国际工业人类工效学杂志》分别在1995年第1期和1997年第2期,介绍了它的主要内容:(1)从人的因素及心理学的角度去探究顾客的感觉和需求;(2)在定性和定量的层面上,从消费者的感性意象中辨认出设计特性;(3)建构感性工学的模式和人机系统。该理论的问世,使得人们对各种消费品的心理需求逐步地表达出来,并将其与产品设计的相关特征联系起来,使所设计的产品体现出设计者和消费者的心理感受,进一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唐纳德・A・诺曼曾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指出人脑有三种不同的加工水平: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与这三种加工水平相对应,对产品的设计也有三种:本能设计,行为设计,反思设计,情感设计就是要从这三个层面出发。
本能水平的设计 产品的外形特点
行为水平的设计 产品使用的乐趣和效率
反思水平的设计 自我形象、个人满意、记忆
这三个水平在产品中相互影响着,有些产品主要在行为水平上具有吸引力,而有些产品主要在反思水平上具有吸引力。我们在情感设计中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一个水平的需求与其他水平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去把本能的快乐转化为产品。唐纳德・A・诺曼的《设计心理学》重点分析了互动体验中的易操作性和可理解性,而人机互动的趣味性和个性化也是不容忽视的情感化设计方向,带有趣味的互动过程的产品不仅能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而且同时可以满足使用者对个性化的需求。
在我国,大部分的学者首先接受的是日本设计师提出的概念,使用了“感性工学”这一词来定义,但近几年来,慢慢开始与美国的学者保持一致,诺曼的理论逐渐被普及,由感性工学转而定义为情感化设计。现今国内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们在设计产品时也开始把人类的情感因素放在首位。
未来情感化设计研究的趋势应该是多个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因为消费者情感需求的产生是人自身的主观原因与外部世界的客观因素的结合,然而目前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厦实用功能的研究仅仅涉及其外部的客观原因,并没有与消费者自身的心情,状态,情感等主观原因相结合。所以,为了更好地研究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及心理需求,我们需要将工程界、学术界、艺术设计界和心理科学,社会科学、认知科学,医学等其他学科密切配合起来,深入研究产品设计与人的情感因素之间的种种联系,这样才能真正设计出以人为本的创新产品。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为情感需求而消费,这就形成了一个主要的趋势――情感化设计将成为产品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从唐纳德.诺曼的三层论观点立足思考,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首先从本能层面考虑,从产品外观思考,赏心悦目的产品在感官上引起人的注意;其次从设计行为层思考,在逐渐了解产品的操作和设置时,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用户就能从使用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快乐感;而反思层则是用户与产品、品牌之间形成的更深的情感,是情感、意识、经历、文化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产生的。反思层对现代产品的设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建立起产品和用户之间的长期纽带。在情感化设计应用中,尽量做好前两层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促进第三层反思层形成。用情感抓住消费者胜于一切产品设计附加方式的运用,我们需要探究产品设计中所蕴含的情感要素,进一步转变设计观念,最终实现市场上的消费品既包括产品的实用功能,又能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同时也真正体现出设计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薛晓光.产品设计的情感化因素.艺术天地,2009.12.
[2] 山本建.感性工学.密歇根大学出版社,1986.
[3] 阐志刚.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因素.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11.
[4] 张飞,汤佳.工业设计与情感工程.设计学报,2004.3.
[5] 原田昭.感性工学研究策略.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2002.
一、视觉设计前的情感积累和酝酿
素材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来源和基础,设计者的设计热情和设计材料往往来源于现实世界,只有受到生活中蕴涵情感因素的启迪,他们才能够产生较好的设计灵感,要想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情感化,在设计前应在实际生活中积累和酝酿大量的情感素材。视觉传达设计要求设计师需具备想象性,不过这种想象性需要以生活积累为前提,大量搜集的感性材料,并在记忆中形成表现,只有掌握的感性材料越丰富,他们的创造能力也就越天马行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往往可以将生活中没有太大关联的事物整合在一起,设计出一个有着丰富创意和逻辑丰富的视觉传达作品,让受众者产生很强的刺激感与尝鲜感,进而强烈冲击其思想挂念,加强他们的印象与记忆。同时,不管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表现对象,都需全面安排和思考,从而充分发挥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诸如,在当今建筑设计表达中人们对情感需求日益提升,但是建筑形态多样,人们的习惯和情感也有所不同,建筑中的情感语言较强辅助,设计者应将色彩空间和情感空间有机整合,让作品以审美体验促使人们产生情感诉求,展现出不同类型的情感,为建筑提供确最佳视觉表现。视觉传达设计这一最贴近日常生活的创造形式将人们引向生活美学、技术关学和社会关学的思考。视觉传达设计人性化将是未来设计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设计师应该更加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与环境的融合,充分表达设计者之意、理、趣、韵等,使设计作品更适合人性,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
二、设计中的情感释放和视觉表现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有自身的情感体验与感知,总是希望借助一些外物像表情、文字、语言等表达情感。不同阶层、不同职业和年龄阶段人们的情感表达方式也不同,设计师们往往通过自己作品设计将情感表达出来,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关注生活中某个事物和有所积累,只有通过作品设计才能够将其自身情感进行表达。一般情况下,视觉传达设计师是借助视觉符号、作品版式、作品色彩、作品形式和作品形成等来表达个人情感,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情感化,并不意味着这种情感纯粹的来自作品本身,还是来自设计者的自身情感体验,以及受众者在欣赏作品时所产生的感受和反映,而是将这些因素集于一体的综合体现。另外,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不仅需具有情感想象,还应具有视觉语言。由生活过渡到设计这是一个创造性过程,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风格应以生活素材、作品功能和设计者的情感基调等多个方面来定位,采用个性视觉符号或典型形象对作品的情感风格进行阐述。设计者应将视觉表现与情感理论相互融合,当设计作品和情感基调相统一时,即可通过特殊的视觉符号去表现情感,使受众者和作品之间产生情感联系。人性化设计的内涵、起源的研究,剖析其历史发展脉络,归纳其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分析了影响视觉传达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主要因素,总结出设计必须满足人自身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的需要以及人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
三、通过视觉符号实现情感化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感情化设计很难离开视觉符号的依赖,这些视觉上的符号是设计师进行情感表达的有效手段。在客观世界中,视觉符号作为物象在情感中想象、提取和总结而出的产物,属于精神层面的信息。不同的视觉符号基于不同的个性或情感,或悠扬或低沉、或伤心或愉悦,这些都和人们的情感息息相关。以想象性与主观性为基本特点的视觉符号,往往可以刺激人们的想法情感且能够长期保持下去,并在他们的体验过程和审美活动中不断诠释着自身的意义与功能,以此引发受众者的情感共鸣。比如,在视觉符号中,点、线、面、圆等基本元素都代表了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与心理感受,他们作为涵盖抽象性与具体性的各种理念形态,能够互相转呗,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渗透情感化,就需要设计者灵活运用这些符号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态度。另外,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的色彩搭配、版式风格等,都能够对人们的内心情感产生一定的暗示作品,让作品更具情感魅力与审美意义。其中色彩是设计者表达作品情感的常用手段,没有色彩的生活是乏味单调的,设计中有色彩就有生命和活力,也就拥有情感,给受众者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视觉传达设计是为人服务的,设计者需要改变思路,从"以人为中心"的角度,积极思考、探索人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在追求美观与功能之余,反思水平(情感)的设计有必要得到重视。反思水平的设计能在受众心中产生深层次的影响,加深作品与受众之间的联系,理解到这一点,有助于设计者从新视角去审视设计,达到改善设计的目的。设计为情,已经是当今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现有的设计不再只满足与功能和人们表层的视觉感受,而是以通过视觉语言向消费者和观赏者传递某种情感体验。
四、总结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融入情感化,不仅可提升作品的人性化价值,还能够为受众者和作品之间构建良好的情感桥梁。所以,视觉传达设计者应明白人们对作品的精神需要与情感需要,实现作品设计的情感化。
作者:郭楚燕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本文从探讨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重要意义出发,详细阐述了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接着分析了品牌形象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核心价值所在——融入情感化设计是关键因素。最后,针对品牌形象设计理念问题,作了观点性和理论性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
情感化;品牌形象;设计
品牌形象设计,是指企业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简单称为形象设计,是一种宣传品牌价值和品牌信息的宣传手段。形象设计是给予消费者的第一印象,起初只停留在符号的形式上。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导致经济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也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人们对物质要求的提升,使品牌形象设计包含的层面也愈来愈多和饱满。今天的品牌形象设计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美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它要向人们传递的即为一种生活方式,包含物质的使用,更包含精神的体验。在产品逐渐同质化的今天,产品的物理特性大同小异,唯有通过情感和精神层面的满足,才能唤起消费者的共鸣。
1品牌形象的意义
在产品纷繁的现代社会,新旧产品的交替速度非常快。如何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市场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严峻考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好的品牌形象设计将有助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形成无形的纽带,扎根市场地位,稳固其在消费者心中的份额,同时也是企业迈向世界品牌的前提条件。品牌形象的设计,不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都要正视其重要程度。品牌形象的良好树立,除了具备品牌文化的根基外,还应具备受众的认可与支持。
2品牌形象设计的现状
品牌形象设计由于存在商业目的,很多设计者把品牌纯粹包装成为适合商业竞争的手段,一味只考虑视觉上的出众与稀奇,造成华而不实、空泛无实质的形象呈现。这样的形象设计,往往只能如昙花一现。目前很多企业的形象设计,往往是设计师的个人创作,没有围绕以品牌的内涵与价值为创作主体,只是单纯地以吸引消费者眼球为设计目的,缺乏品牌情感化介入以及文化渗透。
3品牌形象设计的情感化融入
3.1何为情感化设计
唐纳德•诺曼在《情感化设计》(EmotionalDesign)一书中讲到,情感化设计即为三个层面:本能(Visceral)水平、行为(Behavioral)水平和反思(Reflective)水平。本能水平是消费者对产品外形的第一印象,即观察和理解,形象如果贴切消费者的思维,则能引起关注、喜欢甚至是接受。行为水平讲究的是产品的易用性和可用性,应考虑一定的人体工学设计。反思水平与产品的意义相关,同时受到环境、文化、身份、认同等的影响,较复杂且变化也较快。这一层次,事实上与顾客长期感受有关,需要建立品牌或者产品长期的价值。书中阐述了情感在设计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从这三个层面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将可能引起消费的惊喜,产生购买冲动。[1]
3.2情感化设计的特点
1986年美国诺曼和德拉泊出版《以用户为中心的系统设计》,这本书在美国首次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的计算机人机界面的设计。主张设计应将重点放于用户,即“以人为本”。任何设计都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而人最大的特征即为情感化,设计者应从心理学的方向探索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研究消费者的日常行为、思维。在探索情感化设计中提升品牌的形象设计。
3.3情感化设计融入品牌形象
情感化设计可以给产品带来增值的效用,正确运用好这一设计方式可以为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产品形象,为占据市场份额,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带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运用设计师的智慧创造一种情感的桥梁,以适应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并以人为出发点,综合思考人——产品——环境的关系,是身处高速发展的时代应具备的探索性研究。情感设计不是简单置入,不是孤立的。[2]情感化设计离不开消费者与物之间的交互行为,在交互中形成体验感受,升华到一种情感交流。具备情感化的产品,除了发挥其功效外,最重要地是为消费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享受,此时它不单单是一件产品或某一个器物,它已上升到一种文化的交融。例如,中国博大精深的茶道、茶具的使用、品茶的过程,已不是简单的解渴行为,更多的是人们通过这些器物以及特有的使用方式,使人建立一种情愫,体会文化的同时交流情感。
3.4现代设计的情感化趋势
现代的情感化设计更加注重消费者的内心需求和感受。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从以产品功能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且也将是今后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情感、需求等方面,通过设计转化和体现出来。在设计中,融入故事、材质、色彩、光影等各种载体来体现情感化的元素和理念,让消费者直观地感受到产品的与众不同。但另一方面,当我们在追求情感化设计、用户感受地的同时,不能忽视产品本身的功能和质量等问题,要在设计中把握一个合理的度,适当地融入其中,融入少则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和情感化体验;融入过多易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如过度追求产品的精神层面而忽视设计本身。对情感化设计的研究,还应该注重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然而,由于从事设计的设计师们不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就不能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来,对消费者没有正确了解并深入研究进行设计。
4品牌形象设计的发展趋势
情感化设计是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品牌形象应融入情感化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的意义与作用,是牵制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唯有具备情感化设计的品牌形象设计,才能使产品或服务与消费者之间形成情感的纽带,才能形成对品牌的认知,培养对品牌的忠诚度。消费者的情感认同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与生存之道。
作者:洪育丹 单位: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参考文献:
[1]丁俊武,杨东涛,曹亚东,王林.情感化设计的主要理论——方法及研究趋势[J].南京:工程设计学报,2010.
[2]刘碧霞.论情感设计在商业性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5.
[3]宋明亮.情感化设计理论指导下的日用品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6.
[4]唐纳德•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内容摘要:好的产品关注功能,优秀的产品关注情感。情感化设计注重以人为本,可以提升产品价值,让产品与消费者直接交流。通过案例分析“情感化设计让产品有了灵魂”与日本产品设计比较“情感化设计的产品更好用”以及情感化设计未来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 趣味性
人是有情感的,听悲伤的歌会流泪,看笑话会令人愉悦,看新闻也会为受害者感到怜惜,对犯罪者感到生气,这些情绪反应都是因为有情感。而人通过对产品听觉、视觉、触觉的感受也会产生流泪、会愉悦、会生气的情绪反应,从而让产品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产品是有情感的,它们的情感是基于实现自己价值的渴望,而它的情感是通过情感化设计实现的。
一个通过情感化设计的产品就如同有吸引力的人。有吸引力可以是外在的容貌美也可以是外在的个性美,比如有幽默感、注重细节、善于言谈、有智慧、甚至是有故事的人。虽然这些形容的是人,但是它同样也可以用来修饰情感化的产品。因为这些方面可以体现在产品的情感化设计上,从而让消费者的情绪反应来诱发购买产品的欲望。
有吸引力的人可以是有幽默感,而情感化产品的幽默感可能是视觉上的趣味性,比如两种毫无联系的元素结合到一起加以创新,像牛奶盒皮包、曲别针毛巾架,看到不同元素的物品碰撞出的火花会觉得很有趣味性,就有想购买的冲动;比如抽象奇特的造型,像茶壶的壶嘴和壶把在同一个方向,即使无法使用你反而会因为无法使用的造型想要买回家当一个摆件,闲暇时或当客人来家里参观时看到它都会笑一下,缓解一下疲劳或是由它来引起话题来缓解尴尬;比如是恰当的用色,像女性大多在购买商品是感性的购买欲比较冲动,而暖色象征着感性同时还会刺激女性的购买欲,所以女性使用的产品大多应使用暖调,像男性大多购买商品比较理性,大多数男性会本能的抵触暖色的产品,所以大多数男性使用的产品更加偏冷调。也可以是使用方式上的趣味性,比如将产品的传统使用方式转变成新的使用方式,像是为消费者提供不同功能的可口可乐瓶盖设计,将瓶盖加上喷壶,画笔、水枪等工具的设计,只需要换到就瓶子上就可以再次利用了,因为功能性和趣味性的设计也让可口可乐品牌家喻户晓。
情感化设计的产品不仅可以带来功能性和趣味性,还可以给使用者带来反思和回忆。就像有故事或者是感情丰富的人,有故事的人将经历讲出来是可以激励或是打动人的,而感情丰富的人会因为一首歌,一封信而流泪或大笑,当将情感化设计注入产品中也会有同样的效果。例如,旧的或老式的唤起那个时代的回忆的产物,像设计师AndreiLacatusu设计了一系列复古USB,录音机、电动手柄、那些小时候经常出现在生活场景的物品现在已经成为一件怀旧物品也不禁让人感叹。还有儿时的记忆中的乐高积木,当你用乐高组装的各种物体,让想象力丰富了创意,像波兰的工作室agabag就深知乐高的多变性运用到手包的设计上,开启了作品的更多不同的可能性。反思水平的设计与产品的意旨相关联会受到环境、文化、等不同的影响,同使用者长期感受相关,只有在产品、服务和使用者之间建立起情感的纽带才能形成对品牌的认知,培养对品牌的忠诚度。在这一方面日本的情感化设计就做得很出色。
日本的情感化设计更突显趣味性和礼节性,尤其是用夸张奇特的造型来改善产品在使用中的不足。像为了解决黄油涂抹到面包片上的过量,把黄油做成胶棒的造型,使用方法和胶棒一样,只需转动底部来调节黄油的长短涂抹到面包片上就可以了,不需要借助其它工具就可以适量的涂抹黄油的黄油笔。通过将造型和使用方法的改变来改进传统的产品使用带来的不便,不仅很有趣,还很智慧,日本产品设计的智慧除了体现在造型上,还有言语文字上。在包装的细节与消费者的交流,是日本设计人性化的特点之一,如卷纸的使用后,会看到纸芯上有“谢谢您每次的光顾”,像在拉面店喝完最后一口的拉面汤才会看见碗底写着“谢谢”“明天也等着你呢”,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一定会击中你的内心深处,有意识地抓住消费者的注意,诱绪反应从而提高消费者做出预期行为的可能性。
而中国的产品设计行业发展缓慢,在情感化设计上更是欠缺,很少从情感出发思考如何走进消费者的内心,更加注重产品的商业价值,忽略了产品功能和产品使用者情感的承接,以及满足使用者情感的需求。因为中国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持续的农耕文明错过了工业革命的脚步,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儒家思想的厚重底蕴使之民族的情感丰沛但内敛。加之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人们只能关注基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慰藉。改革开放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冲击激活了这个国度的巨大潜能,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多元化的融合让人们的眼界大开,创新意识得到了释放,全社会的消费理念都有了质的飞越。对产品情感要求也越发的显现,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情感设计的理念和有影响的产品还有很大的差距,只有认识上达到了一个高度,行动上才可以迈出一大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购买的不再是商品的本身,他们购买的是令人愉快的方式,体验和自我认同。情感化设计将会在产品设计行业越来越有发展,甚至会成为必需品,情感化设计也将让产品有了灵魂。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
关键词:移动应用程序;交互设计;情感化设计;愉悦感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在用户中大量普及。以移动设备为载体的移动应用程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移动应用程序不断涌现并迅速深入到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一点一滴,我们正逐步迈入信息驱动的体验经济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用户对移动应用程序的交互设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情感要求。
1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移动应用程序交互设计
移动互联网是当今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移动设备则是市场潜力最大的交互平台,移动应用程序正是移动互联网与移动设备相结合的产物。移动应用程序集成了多元化的交互方式,相比传统的交互产品有着很大的区别。用户日以继夜与移动设备相伴,随时随地与移动应用程序进行交互,这种紧密的联系使用户与移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了独特而富有情感,能否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情感体验成为了移动应用程序交互设计的关键所在。移动应用程序代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交互方式,设计者需要对传统交互产品的设计方法进行反思与改进,从研究用户的情感入手,找到设计的切入点。
2 情感化设计与愉悦感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单纯满足功能使用的产品已经不能打动消费者,人的需求正向情感互动的层面发展,能否为用户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对于交互产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认知心理学家Donald Norman在2002年提出了情感化设计理念,他认为设计应该将目标聚焦于人本身,特别是人的情感需求。情感化设计的提出旨在扭转功能主义下技术性凌驾于人感情之上的局面,使得以物为中心的设计模式重新回归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主线上[2]。通过探索产品与用户情感之间的联系,将情感融入到设计当中,最终达到美感与可用性的统一。
愉悦感属于人类情感的一种,是一种先天形成的,直接由神经和大脑活动所引起的正性情绪反应[3]。愉悦感一种心理认知现象,是由外界刺激产生的肯定、积极的情感反应被人同化到自身认知情绪结构中的一种感觉。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品牌设计营销专家Patrick Jordan认为愉悦感是“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一种情感,是产品能为用户带来的快乐与实际上的实惠”[4],用户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是否体会到愉悦感将直接影响其对产品的印象。通过分析如何在交互过程当中激发用户的愉悦感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实现产品的情感化设计,从而创造出“富有情感”的交互产品。
3 基于愉悦感的移动应用程序情感化设计
Donald Norman将情感化设计分为三个层面:“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反思水平”,强调了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决策与情感的紧密联系,并指出从以上三个层面展开交互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接下来本文将对三个层面下的移动应用程序情感化设计进行分析,探讨在每个层面上激发用户愉悦感的有效方法,指出愉悦感对移动应用程序情感化设计的可用性价值。
“本能水平”主要涉及产品的外观,是指产品给人带来的感官刺激。对于移动应用程序来说,“本能水平”上的情感化设计主要指移动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设计。移动应用程序通过界面外观激发用户的愉悦感,可以直接引发用户产生肯定与兴奋的情感反应,使其不自觉地被吸引,进而留下积极与深刻的印象。移动应用程序如何在“本能水平”上激发用户的愉悦感需要注重用户界面的视觉设计,例如:精美的应用图标,与产品定位相符合的配色与视觉元素,合理安排空间尺寸与布局,在操作过程当中加入适当的感官反馈(包括声音,震动)等等。
“行为水平”主要涉及产品的操作流程,是指产品执行任务的方式与效率。移动应用程序的最终目标是帮助用户高效地完成指定任务,对于用户来说,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到操作所带来的愉悦感将有助其保持轻松、信任、自信等正性情绪反应进而直接影响工作效率。激发“行为水平”上的愉悦感之关键在于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关注每一个操作步骤与可能出现的情况。尽可能的减少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挫败感,合理展开移动应用程序的功能设计,例如:在移动应用程序首次启动时提供指示与引导,以帮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产生准确的理解;在工作流程设计上应符合行为逻辑,并为用户提供必要的导航与帮助;合理地利用手势、多点触控等技术,简化操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考虑用户在不同硬件设备、屏幕尺寸与使用环境下的使用习惯,保证用户界面的可读性与易用性等等。
“反思水平”主要涉及产品的价值定位,是指产品引发用户进行的深层次思考。对于用户来说,移动应用程序并不仅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应该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是一种愉悦的存在。移动应用程序只有通过激发用户对品牌与产品的长期愉悦感,才能使其与用户之间更好地建立情感的纽带,从而影响用户的自我评价与满意度,并在功能实现的过程当中能获得认知、总结与反省。激发“反思水平”上的愉悦感需要设计者精确捕捉到用户对产品功能与情感诉求的结合点,投其所好地做好品牌与价值定位,使用户在与产品交互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上体贴与关怀,并透过产品本身进行自我反思。
4 结论
移动应用程序从出现直至今天,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正是因其不断地激发用户内心的愉悦感,进而最大程度地满足着用户情感上的需求。从研究用户的愉悦感出发,可以合理地实现移动应用程序的情感化设计,进而创造出优秀的交互设计产品。
参考文献:
[1] Jennifer Preece,Yvonne Rogers,Helen Sharp.交互设计――超越人机交互[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 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关键词:书籍设计;情感化;生活态度;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047-01
一、读者对书籍的心理诉求
书籍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书籍是人类传递文明的主要工具。如今,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发展,在各种电子书籍和网络的冲击下,纸质书籍消费不再仅仅是对书籍内容的阅读消费,如何平衡读者的需要和科技的体现是我们所需要深思的。为此,笔者对读者的心理诉求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统计,以旺盛消费需求的大学生为例。数据显示,从书籍的整体设计来看,80%的读者首先在意书籍设计,其中26%的读者对书籍设计的要求已不单单满足于表层的视觉感受,他们更加注重整体综合体验。由此可见,读者在选择书籍时更加注重情感上的共鸣。面对读者心理的不断转变,我们可以尝试把“情感化设计”这一工业领域概念引入到书籍设计当中,从而激发人们对书籍潜在的情感需求。
二、生活态度为情感化的灵魂
Alberto Alessi在《The Dream Factory:Alessi since 1921》一书中曾指出:“真正的设计是要打动人的,它能传递感情、勾起回忆、给人惊喜,好的设计就是一首关于人生的诗,它会真正把人们带入深层次思考的境地①。”如何使作品满足读者的心理情感需求,其关键在于设计师的生活态度。
我国著名书籍设计师朱赢椿曾说:“合适的设计来自于合适的生活。”他耗时三年完成新作《蜗牛慢吞吞》。用小小的设计润物细无声的打动读者,深得喜爱,最终获得“中国最美的图书”荣誉。情感化的设计是表达和展现设计师的创意理念的工具。一本好的作品映射出设计师本身的生活态度和对作品的理解。
三、书籍情感化的表达方式
1.视觉表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捕捉外界信息最强的器官。人类通过视觉获得的认知信息超过80%以上,90%的行为活动是直接由视觉而产生的影响。色彩是视觉设计中的第一语言,当代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说过:色彩可以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着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
2.触觉表现。人的触觉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知觉感受方式,是人类除了视觉以外第二敏感的表现。日本一位著名设计师原研哉曾策划了一个“触觉展”,它预测人们怎样去感受物体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课题。可见触觉设计也已逐渐被重视延展。著名设计师吕敬人所设计的《马克思手稿影真》,他通过木板,金属以及印刷雕刻等工艺对整本书进行设计,诠释了一种全新的书籍形态。引起读者直观视觉与触觉的双重体验,从而触动读者的内心产生愉悦感。
3.听觉表现。听觉是最能直接感受情感的渠道,书籍的听觉美对书籍的情感化审美有着重要影响。可以从两个不同层次来体现,一种是书籍成型后根据材质的不同本身所具有的音色变化。杉浦康平在《从“装帧”到“图书设计”》一文中也曾说道:“翻动书页,纸张会发出声音。字典纸的响声是哗啦哗啦的尖声,而宣纸如同积雪发出一种微弱的沙沙声。可以发现各类书籍都有各自特有的声音,用书页甚至可以演奏出音乐②。”另一种是用心感受的声音,是书籍本身和作者所传达出的声音,它是一首无声的乐曲。加深读者对整体内容的感受从而提高书籍的整体魅力。
4.嗅觉表现。书籍的嗅觉体验在阅读过程中常常容易被忽视,因为不能被看见、触碰。书籍嗅感体验早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雏形,当时具有大量藏书的读书人家为了防止书籍发霉,虫蛀,把樟木片放在书中,时间久了便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清香,于是就有了“书香味”一说。如今,设计师为了使书籍更具有情感化主动营造嗅感体验。在印刷时把油墨或纸浆中加入香精,可以调配出不同的香气,深受女性和儿童读者的喜爱。经研究发现,人类的嗅觉记忆是十分深刻的,个别时刻甚至超过了视觉记忆。可见嗅感表现在今后的书籍设计中发展领域还是大有可为的。
5.味觉表现。在创新发展的今天,味觉表现在书籍设计中也占有突出地位。味觉的具象表现也逐渐被运用创新。吕敬人曾和他的学生做了一本能吃的书,整本书都是可以食用的,海带,鱼干,巧克力,等,它们全部记载了文字,十分形象。在去年,McGill大学的博士生Dankovich就发明了一种可以饮用的书,“The Drinkable Book”这本书的纸张是新型纸可以净化污水,让贫困地区的人们一年都可以喝上过滤之后的干净水源。可见,一本具有合理味觉体验的书籍更具精神内涵,诠释以人为本的理念,帮助人们建设美好生活。
四、结语
艺术具有传达情感的特征,“感人之心,莫先于情”这句话诠释了情感因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最重要的就在于情感化表现,它是着眼于读者的内心情感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理念,应用在书籍设计中打破了精神和物质间的隔阂。我们需要认识到,书籍的情感化设计还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它需要时间来进行理论完善,也需设计师转变设计理念努力向情感化设计靠拢。将情感融入书籍设计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设计师的挑战和机遇。
注释:
在现代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浪潮中,传统平面设计逐渐向新媒体交互设计转变,以智能手机APP交互设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设计正逐渐快速发展。目前,国内交互设计发展滞后于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应用交互设计仍停留在满足用户功能需求的层面,很少有智能手机应用深入挖掘人们对文化与情感的诉求。无论是现代的市场环境导致了设计方向的改变,还是出于传承中华文化的考虑,将中国传统元素与交互设计融合都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所以应从交互界面、动效设计、情感化设计、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着手,以塑造出充满创新意义的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应用设计界面。
关键词:
传统元素;互联网;交互设计;UI;APP
一、目前手机交互设计的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APP正深刻影响着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用户出行打车使用滴滴出行APP,订餐使用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APP。通过这些操作简便的App,用户减少了等车、等餐的时间。在现代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浪潮中,传统平面设计逐渐向新媒体交互设计转变,以智能手机APP交互设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设计正逐渐快速发展。手机应用的设计风格从拟物化的界面设计逐渐转向更直观、简洁的扁平化设计。目前,国内交互产品设计设计发展滞后于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应用交互设计仍停留在满足用户功能需求的层面,很少有智能手机应用深入挖掘人们对文化与情感的诉求。从国外传入中国的设计理论几乎都是以欧美国家的设计理念为主导,界面设计中很少能看到较为符合中国人审美潮流的设计。
二、中国传统元素加入交互设计的必要性
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经过无数风雨沧桑,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儿女创作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以万里长城为代表的中国古迹为世人敬仰。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生活也越来越便捷。然而,与此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却逐渐在人们的意识中消退,许多优良的传统被人们忘记、抛弃。目前随着国家的伟大复兴,中国文化应将传统的中国元素与新兴技术相结合,借助互联网平台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快速传播,从而扩大人们的认知领域,增加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将中国传统元素加入交互设计既是一种创新,同时也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加交互设计活力的必要趋势。创新逐渐开始成为互联网产品设计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几乎天天都能看到行业中各类推陈出新的“新”生代,在感叹这些创新的时候,将原有成熟的中国元素加入交互设计中,会给用户带来更多怀旧的体验。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用户手机APP中,使中华文明元素无处不在,当我们使用APP时,这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宣传,又可以吸引用户去探究其意义,使中国传统元素被有效地传承。人类通过眼睛来获取信息建立自己的视觉资料库。因此,将存在于书本之上的中国元素突破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以新媒体的视觉形式呈现在群众眼前,可以吸引群众的注意力,使用户产生点击欲。
三、中国传统元素与交互设计的融合策略
现在的手机界面很多都较为简洁和扁平化。苹果手机拥有自身品牌的iOS系统,并进行了扁平化风格设计;小米手机拥有自身品牌的miUI系统,并开发了小米的众多应用;微软拥有自己的一套WindowsPhone系统,并首先将扁平化设计融入其中。我们可以根据安卓系统的可适应性设计一款含中国风元素的UI界面,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并将其推广。现在市场上将中国元素加入交互设计中的案例屈指可数,从创新方面来说,这是设计师从未思考的地方,更是值得研究的地方。
(一)从界面元素交互分析从交互的角度考虑,交互设计是一个迭代过程,通过交互设计评估,可以及早发现设计中的缺陷,进而能进一步完善交互流程。通过交互评审,也可发现交互设计中可行、合理或优秀的地方,从而为后续产品的交互设计提供借鉴。因此,是否满足用户体验是手机产品交互设计的评估标准。由于用户体验是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感受,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所以,目前用户体验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当交互设计产品层级比较深的时候,设计师要清楚地了解这个产品有多少二级页面,多少三级页面,并要考虑页面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否可以用到不同页面中的内容,是否需要重新进行构造设计等,以及标签栏、按钮、对话框、框等空间使用的便利性和icon绘制的精细性。一个页面的好坏要注意这些细节的把控。例如有两个页面都需要二级标签栏,你如果出两套样式,说明你并没有思考icon控件的问题,这样很大程度会造成FE(前端开发)资源浪费,而用户也会对控件的实际意义产生疑惑。二级标签栏,在从属内容样式的设计表达不清的时候,用户可能把这个二级标签栏看成是一个可点击的icon。根据交互的形式,在表现上可以采用中国元素来替代原有的二级标签栏、列表、按钮等等,例如古琴、文房四宝、灯笼等元素来替代二级标签中的音乐、信息、照片等功能的图标。通常可以使用具有中国元素的UI手机交互主题设计实现推广,这样的案例也随处可见。
(二)从动效设计角度分析当今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谷歌推出了全新的设计语言MaterialDesign,这是谷歌拿出媲美苹果的设计,也是将来界面设计的新趋势。这说明了现在的设计并不仅局限于平面的展示,也更多地趋向于动效的展示。现在的用户群体,很大程度上已经厌倦了仅仅只是扁平化的简洁设计。一些添加了交互动效的设计越来越吸引用户群体。2014年58同城的APP设计,整体风格仍然是属于大潮流的扁平化界面设计,但是在一级标签栏的切换交互上,融入了MaterialDesign的理念,在切换的过程中,增加了弹性的动效,增强了用户使用的趣味性。还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社交软件twitter。twitter在早期的时候也是和设计整体潮流一样,采用了拟物化的设计形势。随着苹果iOS7扁平化的出现twitter也逐渐开始进行转变,但是twitter并不仅仅只是界面上的变化,在交互动效上也做出了一些改变。当用户群体看到某条推送想要点赞的时候,将鼠标hover爱心点击时,twitter有它独有的动效,增加了用户使用时的趣味。
(三)从情感化设计分析未来UI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是逐渐上升的,而怎样在众多UI样式中进行情感化的设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情感化设计,在未来互联网交互设计中越来越重要。我们要设计一个符合大众情感的事物而不是把这个事物设计成一个能让用户投入情感的容器。所以目前市场上一些需要特殊皮肤的产品,例如QQ、百度输入法、QQ音乐等都属于用户群庞大、年龄层次不统一,却奢望用一款皮肤将所有的用户都吸引。即使现在很多设计观念致力于提升视觉效果,希望可以让用户群体喜爱,但设计的表现层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越来越肤浅。如果将一些有文化底蕴的中国元素加入其中就能更好地提升设计的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一些有意义的中国元素,一方面可以宣传中国的文化,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用户的情感。情感化设计近期在互联网公司的UED用户体验团队中是经常被提起的,将中国传统元素与情感化设计结合是有巨大意义的。曾经流行的复古风便是在界面中增加用户的情感体验。一个有着中国风的精致按钮能够轻松地引起用户的注意,而随后的用户行为可以是任何动作,比如点击按钮、进入等等。
(四)从用户体验角度分析在互联网产品设计中一定会涉及到两个词:“用户价值”和“用户体验”。所以在很多拥有较为完整体系的互联网公司中,往往会设立UED用户体验中心这样的部门。用户体验对于一个产品而言,首先是能用,然后是好用,最后是能给用户带来身心愉悦的感觉。例如腾讯的CDC、百度的MUX都是在用户体验上研究较为深入的典范。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新媒体是交互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手机交互设计需要更多地考虑其功能及用户体验,并非满屏的中国元素就能吸引到用户,反而会造成界面的杂乱和用户体验的不佳,所以要将中国元素纳入交互设计的范围就要考虑到两方面:一是这个按钮所用元素的功能性和可识别性,二是考虑到交互性。在将中国传统元素与交互设计融合的时候,要思考其价值,并非多就是好,而是要用到该用的地方。例如在百度的MUX的一次演讲时,史玉洁曾经说过“我招了一个很厉害的设计师,需要他设计一个界面,这个设计师在很短时间就设计了一个很炫酷的界面,大家都很惊叹,但是在要使用的时候却找不到进入的按钮。当我询问那位设计师时,他很自豪地告诉我,你猜。”这是一种很可笑的行为,当你设计一款界面的时候,你是需要用户群体来使用的,如果这套界面在视觉上很惊艳,在体验上却让用户很困惑,那么这是一款失败的界面设计。
四、结语
无论是现代的市场环境导致了设计方向的改变,还是出于传承中华文化的考虑,将中国传统元素与交互设计融合都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所以应从交互界面、动效设计、情感化设计、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着手,以塑造出充满创新意义的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应用设计界面。
参考文献:
[1]腾讯CDC.在你身边,为你设计——腾讯的用户体验设计之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关键词:包装设计开启方式;情感化;情感化设计
1 开启方式用于产品包装设计的情感化设计概述
1.1 产品包装设计开启方式分类及分析
瓶类的包装在生活中是最普遍的,主要运用于液体类产品的保护、运输和储藏,主要突出了它封闭性极好的特点,开启方式在瓶类包装中,像橡胶、螺旋盖或软木等材质的嵌入式封口和皇冠金属盖是最有代表性的。
螺旋盖是市场上瓶类封口方式最常见的,在储藏葡萄酒的过程中,软木塞使用起来会经常有腐化现象,引起酒的变质,导致用户不满足嵌入式的软木塞封口,因此开始对封口方式进行研究和创新在产品包装设计中,螺旋盖实现了重复地完成关闭动作和开启动作,弥补了不能反复使用的软木塞嵌入式封口的缺点。
罐装包装的主要材料是金属和玻璃,封闭性能极高是罐装包装的特点,所以其产品不容易变质。用此种封口方式的产品一般保质期长,如鱼罐头、水果罐头等保质期都长达12个月甚至更长。当下出现了易拉罐在市面上,那种带有拉环的开启方式,就是特例。
盒式包装主要的材料有纸、金属、塑料等制成,相比于其它材质的盒式的包装,纸张的特点有低成本,加工印刷便捷等特点,占的比例最大在所有盒式包装中。
杯装产品在我们生活当中涉及的品种较少,像果冻、杯装奶茶等,其封口方式主要为加热封口和纸杯附带杯盖的形式。
软包装主要材料是塑料制成,主要内容物为液体或者膏体,因此对其装置的密闭性以及包装要求较高。它分为热封口式开启方式,按扣式和拉链式开启方式和挤压盖掀盖式开启。
1.2 情感化设计的定义
情感化设计是在设计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激发消费者的某种情感,设计师通过对消费者情感产生的一般规律的分析和研究, ,能够更好地实现其目的性的设计。准确把握人们的心理需求和合理设计产品的情感倾向是包装设计师必备的素质。为了实现包装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必须要有感性认知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制定设计思路,并优完善整个的设计行为。
1.3 情感体验的三个层次本能层,本能层的情感体验与人的第一反应密切相关
对商品包装的造型、色彩、图形、材质等要素发生感官体验的消费者,产生情感体验;行为层,凭借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进行研究,有目的性地让产品的包装设计满足消费者的期待并实现商品的经济效益和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设计师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原则,在行为层的设计中;反思层,消费者是如何理解商品包装设计的形式意义,关注消费者对于商品包装设计的形式意义的理解,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为目的。
总体来说,设计师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各种消费群体的需求差异,对各种的年龄层和生活方式的消费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在性别差异来讲, 男性商品应着重考虑理性和粗线条的设计;女性产品应注重细腻和感性的设计。从年龄差异来看,老年人商品包装的开启方式要着重考虑行为习惯和生理功能障碍,儿童商品包装的开启方式要在意考虑安全因素。文化差别方面,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风格,也应予以考虑。
2 产品包装设计开启方式的设计方向研究
当下有很多包装的开启方式,会让人费尽心思的去琢磨和研究它,一些很好的包装设计的开启方式不需要解释什么。找一个突破口也就是包装开启方式的设计,分别从人――机――环境三个维度分析和描述在产品包装开启方式中的人性化设计表现手法。
2.1 人的需求关怀
注重消费者的需求关怀是实现包装开启方式人性化的重中之重。商品包装的人性化设计要迎合所有群体需求关怀,包括正常人和有缺陷(生理、心理)弱势群体。
2.2 重视消费者的需求
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满足是消费者对于包装开启的双重需求,在满足其物质上的需求后,引导其对精神上的满足的就是人性化设计。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包装开启方式的时候,重视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最大限度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以人为本,至终,体现人性的关怀和最大限度的人性化开启设计。
2.3 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开启方式需要的力量要求过高,开启方式的导向信息不容易接收,或是因为没有办法开启包装而导致丧失信心、产生自卑等心理创伤,这些因素对于弱势群体而言仍有许多不便之处。因此,要充分重视弱势群体的需求,给予他们关爱和感受、让他们有认知社会的权利,也可以拉近他们与普通人的差距。通过包装本身的颜色和包装开启装置差别,帮助了那些视力弱的人群,识别一些细小文字和认识包装的开启方式。一些老年人因为视力下降,阅读近处的文字很困难,但是放大胶带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一问题,老人将胶带粘贴在文字上,就可以清晰阅读了。
3 产品本身的特征和文化内涵
3.1 注重产品的特征
包装开启方式的设计、内容物特征以及各方面的属性三者有着紧密的联系,设计产品的特性要考]包装的造型和结构。像香水的包装开启装置设计上,不得不考虑的就是香水易挥发特性,因此以喷射的形式来减少香水因接触面过大而造成的损耗。
3.2 重视产品的文化内涵
不同的产品传达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所以包装开启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产品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这样有助于消费者更为快速的接受和了解包装的开启方式,让这种结合了文化内涵的包装开启方式使消费者产生共鸣,同时也实现了这个商品传递给消费者的情感附加值。
3.3 对环境的思考
包装除了能够给我们带来便利,其实也带来了一些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像使用的材料、制作的工艺等给环境和资源都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损耗,引发了众多环境问题。所以,包装设计师要更加注意对包装开启方式所用到的材料,以及注意开启方式的环保性,才有助于人类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 原研哉(日).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词:设计;JWF1213型梳棉机;情感化;造型;机械设备
JWF1213型梳棉机是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拳头产品,2016年1月19日,“JWF1213型梳棉机单元组”的科技成果鉴定会的委员会认为,JWF1213型梳棉机的产品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然而,JWF1213型梳棉机的外观造型却与国外的梳棉机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是在不改变其功能和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将人的情感设计要素融入到机器的外观造型中,从而增加产品的附价值。
一、JWF1213型梳棉机的外观造型分析
对于JWF1213型梳棉机的造型设计,是在理解梳棉机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对机器的外观进行整体性设计,并优化和改良机器上需要注重的细节部分。而且在实际课题项目的实践性跟进中,了解到梳棉机只是经纬纺机棉纺织设备中的其中一类设备,为了使整套棉纺织设备拥有家族化产品的独特性,JWF1213型梳棉机的外观设计应与其他棉纺织设备的造型相关联。
1.梳棉机的简介
梳棉机是用于加工棉纤维和化学纤维的梳理设备,它是前纺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梳棉机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开清棉工序开松的棉束,经梳棉机梳理成单纤维状态,清除纤维中大部分杂质和棉结等疵点,制成一定规格的棉条,储存于棉桶内。从机器的运行状态来看,梳棉机的结构包括预梳、主梳和成条三大部分。
2.JWF1213型梳棉机外观造型的设计要素
机器整体外观形态的设计、整体比例的和谐、机器色彩的搭配以及材料的质感体现等都是JWF1213型梳棉机外观造型的设计要素。在机器的细节设计方面,影响外观造型的设计要素有操作界面、观察窗、抽风孔以及散热孔的设计形式;合页、门锁、门把手的式样选择;警示标志和警示灯的摆放形式与位置;门板的开启方式与形态;设计元素的提取与应用;机器型号的字体设计与色彩;名牌的表现形式以及商标的摆放位置等等。
JWF1213型梳棉机需要与JWF1173-130型喂棉箱的配合运行工作才能完成梳理程序,为了保证JWF1213新型梳棉机单元组在运行过程中的的外观整体性,应连同JWF1173-130型喂棉箱的造型一起分析设计。因此,JWF1213型梳棉机的造型设计与JWF1173-130型喂棉箱紧密相连,也与企业内其他棉纺织设备的外观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情感化造型语言的层次要素及其应用
情感化的造型语言在机器上的应用是站在用户的角度,通过分析用户的情感体验,从而转化为造型语言。美国认知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唐纳德・A・诺曼教授在《EmotionalDesign》(情感化设计)一书中将情感化设计分为外显有形层、中间行为层和内隐无形层/反思层次3个不同层次。
1.外显有形层的造型语言在JWF1213型梳棉机上的应用
外显有形层的设计原理来自于人们的本能,人们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感官去体验这款机器带来的情感效果,使人们即刻认知机器的外观风格样式。JWF1213型梳棉机外观形态的可见、可触部分从整体上来看有机器自身的外形、与JWF1173-130型喂棉箱的连接造型、两者在视觉上的比例效果,在细节方面有操作界面、观察窗、抽风孔、散热孔、警示标志、警示灯、机器型号、名牌、商标、装饰件,还有合页、门锁、门把手这些五金件等等。
在设计过程中应将造型形态、机身比例、点线面构成的情感语义赋予到这些造型元素中,例如,将机器上的门把手、警示标志、警示灯、机器型号、名牌、商标或者是操作界面上的按键均可视为一个点,有节奏、有规律的分布和排列这些点,可以产生各种表情,使这些物质要素具有韵律感,从而带给用户视觉上的舒适。图1为本文研究所得的方案之一,如图所示,对称的形态能体现出静态的功能特征,直线在水平位置有平静、平稳的的感觉,在倾斜的位置有大胆之感,这种外观的设计样式能带给操作者安全的情感体验,也能让机器在嘈杂的工作环境中有稳定之感。在机器色彩的选择上,醒目的春绿色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文化性的色彩形象,有面向未来的、进步的情感语义,体现出出企业对未来的展望。
2.中间行为层的造型语言在JWF1213型梳棉机上的应用
在用户与机器的交互过程中,行为感情的造型语言能够直接影响用户的工作状态、健康和安全,还会影响人机系统整体的工作效率。在JWF1213型梳棉机的工作运行状态下,操作者会在操作界面上控制机器的运行,要打开圈条器上方的顶盖进行检修和观察,所有安装门把手的面板随时会被开启,还有JWF1173-130型喂棉箱上的急停键和控制按键,都属于中间行为层要设计研究的内容。
在这个层面上,操作的效率、趣味性、安全性等人性化因素是设计的目标。行为情感方面的造型语言要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研究,使操作者和机器建立和谐的情感关系。例如从工作人员易操作和便于观察的角度出发,操作界面在JWF1213型梳棉机上的高度和界面的倾斜角度,则应全面的了解人体的机能特性,依据人体尺寸参数、疲劳限度、人的心理特性等方面进行设计研究。
3.内隐无形层的造型语言在JWF1213型梳棉机上的应用
内隐无形层的设计是产品内在情感的表达过程,与之同时会引起人们对产品的思考。并且当人们向他人讲解这款产品的象征意义时,会引起他人的共鸣、反思和无尽的遐想,所以说内隐无形层的造型语言是产品的魂,是产品的魅力所在。
对于JWF1213型梳棉机外观造型的设计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操作者和使用者的情感需求,更重要的是在商品的交易过程中,使JWF1213型梳棉机所蕴含的内在情感能够激发购买者的欲望。这就使得JWF1213型梳棉机不仅是一件供人使用和操作的简单的机器,而是有着内在情感的产品,这种情感可以是企业对于未来的憧憬,也可以是企业的文化精神。例如,在JWF1213型梳棉机的外观造型设计上,不论是机器的整体外观还是机器的细节设计上,都出现了缺角的造型设计,通过这个“大成若缺”的概念是为了向人们传达一种精神所在,即“最完美的事物也会存在残缺”,这不仅是对企业寄予的美好愿望,希望企业内全体工作人员都不要自满,心怀更高的追求,让企业更上一个台阶,也是对他人、对购买者的美好祝愿。
三、结论
机器通过其外观造型向人们传达情感,人们通过机器的外观造型获得情感上的体验,从而对机器的象征意义进行反思并充满无尽的遐想。在JWF1213型梳棉机外观造型的设计过程中,首先是确定梳棉机所面向的主体人群,即操作者、购买者的情感需要,然后将机器造型的情感化语言进行解剖分析,即明确本能情感、行为情感、反思情感反应在JWF1213型梳棉机上所对应的设计要素,最后从主体的情感需求出发,对不同层次的造型语言和设计要素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得出设计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机器的外在形式美,还可以使操作者与机器产生良好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激发购买者积极的的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裘建新.机器造型设计的美学法则[J].机械制造,2001,10:7-8.
[3]丁俊武,杨东涛,曹亚东,王林.情感化设计的主要理论、方法及研究趋势[J].工程设计学报,2010,01:12-18+29.
[4]刘霞.青岛宏大JWF1213型梳棉机单元组通过鉴定[J].中国纺织,2016,02:64.
[5]焦耀宇.机器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20:112-113.
关键词:情感化;儿童家具;设计
“我并不关心我的设计看上去是什么,我只关心它在人们心中引起的情感。”――飞利浦・斯塔克
什么样的环境是他们需要的,什么样的家具是他们喜欢的,为何一个不到三岁的幼儿正在和一个形同长颈鹿一样的座椅对话而对妈妈熟视无睹?孩子说的话最能代表儿童的真实内心世界,通过他们的视角,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的世界是好奇探究、天真快乐而又五彩缤纷的。
一、情感化设计定义
所谓情感化设计,就是通过各种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要素,将情感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在消费者欣赏、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激发人们的联想.产生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情感化设计是一种着眼于人的内心情感需求和精神需要,目的是创造出令人快乐和感动的产品,让生活充满乐趣和感动[1]。
二、儿童家具情感化设计特征
2.1仿生设计
德国著名设计大师路易吉・科拉尼曾说:“设计的基础应来自诞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现的真理之中”。儿童仿生家具设计是指模仿自然中的有机形态,逼真的再现事物的形态特征,制作成可供儿童使用和观赏的家具,是一种直接设计手法,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趣味性。而仿生造型给人的亲和力是情感产生的来源之一。对于儿童家具情感化设计而言,这种造型的亲和力来自于大自然。
图1,大象造型的凳子兼梯子,儿童大多喜欢动物、植物,儿童家具设计采用仿生动物造型有助于增进孩子对自然万物的了解,家具因此变得更有灵气和性格,符合孩子情感的需求。
图2,这款布艺家具是仿生家具设计的典型,模仿自然中的花卉造型,并采用亮色与黑色的对比搭配,如花般开放在居室中,让人感觉置身于百花齐放的大自然中。
2.2个性化设计
苹果电脑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认为:“产品必须具有普遍大众能理解和欣赏的特质,产品的技术、外观与个性是同等重要的”。这里的“个性”实际上指的就是产品所表达的情感因素。现代儿童大部分生活条件好,年轻一代的家长也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儿童接触社会的机会也逐渐增多,孩子从小就能树立自己的个性和见解,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儿童通常会选择与自己爱好和性格接近的家具,喜欢与众不同、能表现自我的个性化家具。
个性化设计最常用的手法就是针对儿童的不同喜好、个性及当前儿童关注的热点进行角色主题设计。以孩子喜爱的故事主题或游戏主题为题材进行家具设计。通过主题设计,可以使得儿童家具更好地融合在游乐场这个特定范围。
2.3益智游戏化设计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天性天真活泼,对事物充满浓烈的好奇心和发现新事物的探索精神,游戏可以强化儿童的发展意识,儿童通过虚拟情境游戏认识世界、模仿世界、从而发展对社会认知能力。
在儿童早期教育中以“玩”为认知手段,逐渐形成思维模式。益智、游戏类儿童家具可以增进儿童的心智发育,儿童在玩的过程中锻炼协调能力,同时也可培养儿童对事物的专注力。儿童游戏性家具要结合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家具色彩主要采用较高明度绚丽的颜色,并予以适当的主色调和次色调色彩对比。
益智性还可在色彩、形态和儿童房的布局及装饰中得到体现。根据性别的不同,动植物形态、卡通形象都是增加儿童家具趣味性的手法,运用诸如太阳、月亮、森林、足球及时尚物形状,添加一些组合、变化,不仅能增加趣味性,还能满足家长益智的要求,孩子也可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实践的能力及求知欲、协作精神和自信心。
2.4卡通造型设计
儿童家具卡通造型就是将动画影片中的主要角色应用到儿童家具设计中,把具有功能性质的家具变身成了孩子生活中的朋友,并与孩子朝夕相处。任何一个喜欢卡通的儿童,都曾经幻想自己是卡通故事中的主人公,在孩子的心目中,卡通形象就是他们最真诚的伙伴,能生活在卡通故事一样的空间中,是孩子们的梦想。
以著名卡通形象为主题的儿童家具,往往能吸引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这种儿童家具外观上有别于普通成人家具的呆板特点,以活泼的外形、丰富的颜色与生动的图案吸引眼球;而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卡通造型的儿童家具销售的不仅仅是一件家具产品,更重要的是隐藏于产品上的儿童文化和情感
三、儿童家具情感化设计要点
3.1安全性
对于婴幼儿来说,儿童房家具的安全性是设计师斟酌的重点。在细节设计上尽可能防止儿童的非常规使用带来的潜在危险。要满足安全性的原则,儿童家具就要注重结构上的稳定性和功能的简化性,过于复杂的功能会给儿童的使用带来不便。在设计时,需处处费心,排除不安全因素,严格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在保证坚固、实用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无毒、环保的材料;UV喷涂工艺和金属穿钉,是专家提倡的减少有害物质对孩子伤害的有效方法。
避免表面坚硬、粗糙和尖利的棱角,线条应圆滑流畅、边角应光滑,要有顺畅的开关和细腻的表面处理。
不用大块玻璃、镜子做装饰,设计时可考虑使用有机玻璃或阳光板代替。
突出的卡通造型要有足够的抗冲击力,保证儿童推拽时不会脱落,防护栏宽度适中,不能过宽失去防护功能,也不能过窄卡住四肢。
儿童可能在家具里玩捉迷藏,可藏觅身体的大箱子、玩具柜要有通风孔设计,并杜绝关锁装置。
3.2成长性
家具伴跟着儿童的成长,他们每个阶段的需求都不一样。在购买儿童家具时,除安全性之外,可组合、多功能的家具成为首选。对婴儿来说,一个布满温馨和母爱的围栏小床就可以了。但稍大一些,则需要更大的空间施展他们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让他们探索附近的小小世界。尺寸按比例缩小的家具,伸手可及的搁物架和小书桌凳子能给他们控制一切的感觉。大孩子钟情于可以充分发挥兴趣,并用来学习的地方,最好还可以用来接待同学共同学习玩耍。
3.3功能性
家具是营造环境的关键环节。儿童房是孩子的独立领地,需要足够的空间,因此,儿童家具所占的位置要小,尽量综合起居、学习和玩耍功能,并具有多样性、可变性。
尺寸上要遵循人体工程学原理,与人体的高度配合,与儿童年龄和体型结合,家具适体,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选材上也要结合人体工程学,例如儿童睡床不能使用过软的材料,避免造成骨骼畸形,但也不能使用过硬的材料,容易产生不舒适感和疲劳感。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生活特性,家具设计中就要考虑配置,体现功能的完整性。
使用灵活,偏重多功能设计或组合式设计。
3.4童趣性
儿童家具的设计中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要符合儿童的童趣需求,市场上已有的如小兔椅、瓢虫凳、企鹅床头柜、大象衣柜、蝴蝶镜、背心床等,都比较新颖、独特,既给儿童新鲜的感觉,又满足了儿童好动的天性,在快乐的心境中,使孩子的情趣得到了陶冶,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极为有利。趣味性可在色彩、形态和儿童房的布局及装饰中得到体现。根据性别的不同,动植物形态、卡通形象都是增加儿童家具趣味性的手法,如果能引用诸如太阳、月亮、森林、足球及时尚物形状,合理的添加一些组合、变化,不仅能增加趣味性,还能满足家长益智的要求,孩子也可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实践的能力及求知欲、协作精神和自信心。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情感理念;设计表现
情感表现是对于设计师而言的一种设计人性化的新的表现。伴随着现代社会的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紧接而来的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缺失,距离的疏远,情感的冷漠,这些现象已经引起的很多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作为设计师,所要面对和思考的是如何设计具有关注人性和情感的作品,使人们一边接受设计产品传递的信息的同时还进行着情感的交流,从而获得喜怒哀乐等各种不同的情感,来缓解日益冰冷淡漠的社会关系。
1 情感理念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相互关系
1.1 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与发展
视觉传达是以视觉可以认知的表现形式阐述信息的过程,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也是最普遍的信息传递方式。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阐述的:“现代美学如此突出的成为一种视觉美学,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由此可见视觉传达的意义及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视觉传达设计最早兴起于19世纪中叶欧美印刷美术设计的扩展与延伸,视觉传达设计是以视觉元素来构建形式,通过这些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的设计,理想的视觉设计可以在没有文字表述的情况下,通过视觉语言、情节转换,使人们可以彼此沟通理解,更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而进行无声的交流也就是心灵感应。它与语言符号相比,视觉符号是设计师所设计的信息载体,有其独特鲜明的特点:一是视觉符号的生动性,它是直观的、形象的,能够被感官所接受,更是认知与情感的综合。二是单一的有机的整体,有其独立的“生命”,能够比语言文字传递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三是更为简洁明了,从人的习惯上更能够轻松快捷的感受。视觉传达设计的涵盖范围在不断扩展,设计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充,设计活动也越来越不局限于某一领域,如广告、海报招贴(Poster)、字体、标志、版面和编排、企业形象系列设计、书籍装帧及唱片封套、插画插图、产品目录及说明、报刊杂志等,这些表现形式也被纳入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
人类社会离不开视觉传达设计,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视觉传达设计由以往形态上的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现代视觉设计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与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独创性及创新性,视觉设计并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上的表现,更要创造更多新颖和健康的设计。二是民族文化特性,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上的艺术传统,不同的历史、传统、文化、风俗等都需要从传承中表达对民族文化的提升。三是多元化、国际化,在全球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对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更趋向展现多样化文化信息。
1.2 情感理念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
一个设计作品视觉感受背后的情感体验才是设计真正的灵魂,好的设计是通过情感体验与人进行交流的。在艺术设计的历史长河中,情感和设计如图两股不断涌动的潮流,推动着人类造物活动不断向前发展。首先,视觉传达设计与情感之间不仅取决于“用”的结果,还与过程感受密切相关。其次,视觉传达设计中情感表现有多层次性,如感性的情感与理性的情感。既能有哪些直接通过感知引起人们生理变化产生感性的情感;也有与更深刻的社会意义相联系而产生的更高层次的理性的情感。最后,视觉传达设计中情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由于其复杂的目的性,其可能激发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情感体验。
(1)广告设计中对情感理念的体现。广告是信息传播的有效载体,也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从而形成诱导、劝服与改变某种观念的一种手段和策略。在广告设计中,将情感融入其中,更能够达到打动人心的力量。由此可见,在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手法上,以美好的感情来烘托主题,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这种审美感情,发挥艺术感染力将成为主流和趋势。
(2)标识设计中对情感理念的体现。标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以特定而明确的图形、文字、色彩等造型元素和“言简意赅”的造型艺术形式来表示事物、象征事物的内涵。如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羊”的设计中,“羊”是吉祥物,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符合,既能够体现广州的城市象征,还能够传递美好的愿景,从而增强其文化情感。
2 情感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作用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一个好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必须具有生命力,能与观赏者进行视觉对话,有生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的情感表现。视觉传达设计和情感理念的契合能有效地传达受众的兴趣、修养,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等信息。情感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突破了物质和精神之间的隔离,把对人们情感的关注融入设计当中,以有形的物质形式承载了无形的寓意。
2.1 交融和共生
视觉传达设计与情感两者缺一不可,视觉传达设计本身并非只是针对消费者或是使用者的需求,其更想表达的是设计者与受众在情感上的沟通与互动。交流本身也是设计的过程,设计是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情感化设计使得设计作品和人类的情感这两种相互依赖相互共生。
2.2 互动
互动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情感表现的一个特点,设计师通过对设计作品“情感化”因素的注入,赋予的情感是不可测量和量化的,而是需要靠人的心灵去感受和体验的,以产生互动,人们通过直接与设计作品之间的交互作用感受物的特质和属性,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而这些情感体验同时也能反过来影响人与设计作品之间的交互行为,由此引发的感动,这就是设计最有魅力的地方。
2.3 刺激和回忆
情感是外界刺激的反映,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练习过的动作,体验过的情感等,事情经过之后,在一定条件的影响刺激下,这些痕迹仍然能重新活跃,并作为经验来参加以后的心理活动中去,这便是刺激回忆。人们对于物品喜好和珍惜程度,往往取决于这个物品所能唤起的“情感回忆”,而这也正是怀旧设计风潮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3 结语
艺术的感染力最有直接作用的是感情因素,审美就是主题与美的对象不断交流情感产生的共鸣的过程。情感化设计时一种着眼于人的内心情感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设计理念,最终创造出令人感动的设计物,是人获得内心愉悦的体验,让生活化充满了乐趣和感动。总之,情感理念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既能创造出设计价值的增值,也能为人们创造出一种“诗意”的环境,体现了现代人对美好愉悦的、温暖惬意生活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丹尼尔・贝尔(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155198.
[2] 雅科布松(苏).情感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17.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庞大而冗杂,信息图形设计作为一种整合信息的设计方法,它的产生具有必要性,并且对信息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图形设计将抽象的、复杂的数据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可视的图形,更容易使人理解并接受。信息图形设计为人们的生活由繁入简,趣味性的图形也为信息设计注入了一份情感。随着时代的进步,它将被应用在更广泛的领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信息图形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情感化设计
信息图形设计是一种关于说明信息的设计方法,现在广泛地应用于设计当中。它可以把抽象的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图形,使人一目了然,简单明了。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大量信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要想尽快地理解并接受信息,只依靠文字、数字的方式已经不可行了,将文字转化为图形,便可以使人们直观地理解信息。下面用几个案列来分析信息图形的设计方法。
一、信息图形设计方法
(一)转换法转换法是将复杂而庞大的信息量以一种简单的形式将信息传达出来,由繁入简。如,美国地图。设计者将传统地图的庞大信息以色块的形式转换,简单明了。从转化为可视图形的地图上,人们可以明显地看出美国的地理位置,三面环海,一面背靠大陆。图中以不同颜色的色块来区分气候带,南部色块以暖色调为主,说明其光照充足、温度较高,北部色块以冷色调为主,光照较少、温度较低。从色彩上将地形、气候、植被、山脉进行区分,可明显辨认出平原、冰川、山麓地带。从植被上看,有沙漠仙人掌、针叶林、沙滩椰子树,由此,人们便可以知道这个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另外,还可以看出美国三大产业的分布状况。这样,将美国大量的信息转换为色块图形的可视化信息后,人们想知道的信息就跃然图上。图形色块的设计比起文字更容易使人接受,人们可以直观的用图形读出信息数据。总的来说,想记住大量复杂的信息数据,可以用简单可视的色块图形加以转换,运用转换法清晰明确,一目了然。同时,用有趣的图形来增加人们心理的亲切感,注重人们心理的感受,也是情感化设计的一种方式。
(二)对比法1、“足球盛宴对比图”(见图1、图2)。图中分别从足球俱乐部“皇马”和“巴萨”的主力队员、成员收入状况、福布斯足球俱乐部市值排行、财报、赛场积分、历史战绩、球员对比等多方面进行比较。让人可以清楚地了解一个球队的实力,从图中来看,“皇马”略胜一筹。将球队信息进行可视化的对比,这样可以立刻辨别出球队的强弱。图1在进行对比时,运用了常见的柱状图、饼状图、坐标图,这些都是信息图形设计类型中常用的图表形式,简单明晰,不用过多的文字说明,就可以使人一眼辨别出球队水平。2、“左右脑对比图”(见52页图3)。图中清晰地将左右脑进行了对比。人类的左右脑相似,但它们却有不同的分工,平时用语言来长篇大论的描述左右脑的功能,人们可能还是记不准确二者的具体功能。但通过信息图形设计,把它转化为图形,这样便可知道左脑和右脑的功能区分,清楚它们分别掌管哪些功能。从图中人们可以读出左右脑在功能方面掌管不同领域,左脑更加偏向理性,掌管着计划、逻辑思维;右脑更为感性,掌管着创造艺术。人的左脑发达会产生理性思考的学习风格,右脑发达会产生感性随意的学习效果,最后给出建议,可以左右脑都加强锻炼,进行互补。对比法的关键就是将两者及两者以上的事物信息进行比较。运用对比法,更具针对性和直观性。同时,可以使人同时记住两者及两者以上信息,不必先介绍一个再介绍一个。在需要将信息归类进行比较时,采用对比法最为合适。
(三)图解法所谓图解法,就是将一个信息的发展过程或步骤用图形的形式进行分解说明。如,围巾系法图解(见图4),这幅图中一共有六种系围巾的方法。人们可以从图上明显的看出每一种围巾系法的详细步骤。这样就可以按照图示步骤一步步的系出我们想要的围巾系法。这样的图解法适用于解析详细步骤的信息设计。运用图解法的优点是可以不用大段的文字来描述某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而是将其步骤分解,以图示说明的方法将其更为直观清晰地表现出来。
二、信息图形设计的优点
(一)由繁入简这里包含信息文字和图形两部分内容,并且两者关系极为紧密。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图形设计是极为必要的一种设计方法。它将繁多而复杂的庞大信息转化为直观的图形,用趣味的图形代替枯燥冗杂的文字,简化了人们的心理负担,更易于人们接受并使用,提高了信息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二)用图说话将大量的文字转化为图形,能不用文字就不用,由文转图,在人们的认知层次上,图形比起文字更具吸引力。在文字与图形的理解上,人们更偏向于对图形的理解。对于文字的信息接收量低于对图形的信息接收量。信息图形设计正是具有“用图说话”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用图说话还可以更为直观、形象、具体地表现信息内容,使用图形进行设计,人们能接受更多的信息,并将其通过图形进行整合、化简,使之存在一定的联系。
(三)重视用户心理首先,人们在使用信息图形设计时,实际上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方便。人们省去了梳理复杂信息的时间,通过一幅图就可以准确掌握一个信息量,简单明了。其次,人们的认知也是善于接受简单的事物,对于复杂的事物人们总是想回避、从心里产生一种抗拒感。再次,信息图形设计还将情感化设计在其中,将枯燥乏味的文字信息用趣味性的图形表现出来,更注重人的心理感受,增添了接受信息的乐趣,这也是情感化设计的一种融入。
三、信息图形设计的必要性
将信息图形设计作为信息整合的一种方法,有其不可缺少的必要性。试想,如果没有信息图形设计,那么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如此冗杂,人们要怎样接收、整理、理解信息呢?对信息的处理离不开信息图形设计,它将抽象的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可视的图形。同时,它的趣味化设计更容易使人接受。信息图形设计使人们在巨大的信息量中即刻就能明白这个信息所传达的含义,是很有必要性的。信息图形设计将冗杂的数据变得清晰可视化,不断创新,为信息的传播、阐释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在巨大的信息量中,信息图形设计可以使人们快速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同时注重信息图形设计中的情感化因素也是极为重要的。它让信息设计变得有感情,更容易被人接受。信息图形设计在信息传播上优于文字信息的传播,与文字语言相比,图形语言是没有国界的,它更为直观、形象、具体。随着时间的推进,它一定会有全新的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璇.图形设计中的信息整合[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2.
[2](美)黄慧敏.最简单的图形与最复杂的信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许亚卓.信息图形化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情感因素分析[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4]张尤亮.信息图形设计[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