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时间:2023-06-07 09:31: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第1篇

把握北京人口深层变动促进和谐有序管理

正视北京人口现状促进人口有序管理

流动人口发展趋势与北京市人口规模调控

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世界城市人口发展比较研究

物联网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对北京供热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区域环境标准和责任制度是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加强燃气行业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开创安全生产新局面——以环卫行业为例

浅议北京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精细化管理

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加拿大时尚之都:蒙特利尔

首都城管执法精细化的内涵、要求及实现路径

天津市建立多极数字城市管理体系的十点建议

浅析城市综合管线规划管理与信息系统建设——以滨州市为例

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全密闭填埋工艺研究

垂直绿化的应用策略

坚持高端一流标准建设绿色北京示范区——访北京市延庆县市政市容委主任鲁世宽

统一管理联合执法全民参与——绵阳城市管理特色之路

重温光辉革命历史投身首都环境建设——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卷首语

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难点与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首都环境建设的意义、途径和任务

以环境建设提升首都竞争力的战略取向与实践路径

加快推进首都城市管理与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

城市功能分区与分区分类管理

科学监管垃圾处理设施构筑首都绿色城市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控臭治理体系研究

关于完善城市地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的建议

论城市精神及其塑造和弘扬

基于超系统论的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模式

打造便民绿色通道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民生而设的北京城管热线96310

浅议城管执法形象的塑造——以厦门市为例

《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相关配套文件问答

滨州市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实现城市管理高效运转

信息化城市管理平台基础数据动态更新系统探讨——基于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和多普达D600“城管通”手机

市民卡在人行道违停案件自助处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增设触摸型疏散指示标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初探

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进驻“充气大棚”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杜德印主任带队进行议案督办实地调研全面推进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

探讨供热节能之策促进供热科技进步2009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供热节能技术高层论坛举办

卷首语

北京城市运行与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挂牌

城乡一体化下的城市环境建设——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成功举办

扮靓美丽家园——北京新农村垃圾治理调查报告

国内生活垃圾焚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积极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促进节能减排

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协调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创新城市公共环境管理的实施模式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首都社会建设——《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解读

城市管理文化的实践研究——以湘潭市为例

港澳台摊贩管理比较与经验借鉴

探索城市家具管理新模式——北京市邮政报刊亭管理经验及启示

以案说法——城管执法机关在查处违法建设中行政不作为的认定

以数字化手段实现城市管理社会化与常态化——朝阳特色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西城区城市部件数据库更新维护机制建设

噪声远程无线监控系统助城管提升管理效能

第2篇

一、要充分认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大意义

现在我们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还应当进一步深刻理解。有人讲:评价一个人不是看他能不能说明白,而是看他能不能干明白。对这句话,我个人是持有异议的。对任何事情,说不明白,那就是认识不到位;只有把事物认识清楚,才能说明白,也才能更好地将其转化成实践。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那实践也只能是盲目的实践。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理念,对我们来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崔市长把它引入到行政管理领域,引入到具体工作中,我们确实还有一个提高认识、深化理解的过程。这方面,我看广礼讲得很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在这种情况下,服务的精细化和服务的质量会随着劳动分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细化不仅是精密细致的问题,更应该看到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行为。在这样一个新的要求下,我们能够把精细化管理作为实际工作中的一种行为,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和操作,应该说还有一个认识和研究的过程。我认为在实践中,至少要从以下三点来认识和理解:

一是政府职能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在社会转型时期,从政府角度来说,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政府职能的定位。崔市长说过,要把如何抓好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定位和最高施政准则。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在目前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公众对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且政府在社会管理中代表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强,涉及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在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中,具体事要有人管,有人负责,这体现了政府的本职要求。说到底,也就是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履行政府的职责。

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十七大报告中将“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变成“经济发展方式”,因为增长是相对总量上的一种改变,而发展方式是全方位的。从全国来看,目前的经济发展是资源环境方面付出的代价太大,但报告中没有提到“总量”的问题。而长春不是这种情况,尽管我们发展很快,但总量不足问题依然突出,而且历史遗留问题过多,目前又正处于这些问题的爆发期,所以我们要进行“双向革命”:一方面是进行工业化革命,在工业化中期要咬定工业不放松,没有工业基础就没有经济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也要进行现代化的革命,在目前竞相发展的宏观大背景下,我们既要做发达城市、发达地区十年甚至二十年前做的事,也要做发达城市现在正在做的事。促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的同时,还要跟上时代步伐,那就是抓好民生。所以我认为,精细化管理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具体工作中最实际的落实,也是最现实的问题。

三是提高公务员素质和机关工作效率要求我们必须推行精细化管理。我们平时讲的执行不到位,其实就是管理不到位、控制不到位的问题。对于提高公务员素质和机关工作效率,人事局提出过要搞绩效考评。我兼任过三年机关工委书记,对责任制考核中存在的难量化的问题比较清楚。目前,机关责任不容易量化,有些社会化工作也很难用数字来衡量。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需要采取一种新的考评手段和方式。崔市长提出的精细化管理,应该是我们目前提高公务员素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一个具体推动和具体的操作。所以,要深刻认识精细化管理的意义,特别是精细化管理在行政工作中的重大意义。

二、要选准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

前段时间,我到日本丰田公司考察时了解到,他们用一个很小的流程改革,促进了整个丰田公司的大发展。通常一条生产线只能生产一种车型,但丰田公司的一条生产线能生产三到四种车型。他们就是通过在流程中实行精细化管理,实现改革创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中以什么角度切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是要提出“政府成本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政府行政有时候是不讲成本的,从政府角度看了也很着急。我们需要研究如何从精细化管理角度入手,科学利用我们政府可掌控的各种资源,实现成本最低化和效率最大化。因此在行政工作中,要进一步树立节约意识、成本意识、效率意识、责任意识,把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千方百计降低行政成本。

二是要把精细化管理体现在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建好城市,把一个美丽整洁的城市奉献给社会和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群众对政府的期待。这就要求我们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上下功夫,这也是我们今年工作的一个亮点。崔市长提出的“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民生无小事”等原则,是我们抓好民生工作的指导原则。因此,民生工作也是我们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把百姓关心的煤、水、电、气、热等问题落实到每个家庭,是我们工作中的大事。如果我们真正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放在首位,那么精细化管理工作就应该把关系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切入点。

三是要把精细化管理体现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政府提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目的就是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加温暖。我们每个部门都是政府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把工作做好,做到人人有管理、事事有管理,每个角度都有管理,那就做到精细化了。如果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按这个要求去做,整个精细化管理也就会上台阶、上水平。同时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强调协调配合,这也是精细化管理的题中应有之意。

三、开展下步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根据目前的工作情况,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今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积蓄力量。传统的方法还是典型引路,我认为今天做交流发言的几个部门都可以作为典型。希望大家再进一步挖掘深化,总结出好的经验做法,在其他部门中推广。按照崔市长要求,我们明年要继续开展“查找改”活动。因此我们要把精细化管理看作是“查找改”活动的一个成果,看作是“查找改”活动的延伸和深化,进而把精细化管理作为“查找改”活动的主要内容进行思考和研究。如果说“查找改”活动是阶段性的,那么精细化管理就要全过程、全方位地渗透到我们各项工作中去,同时也要注意与政务公开、政务管理结合起来,与“查找改”活动中的一些好的经验作法有机结合起来,把精细化管理这个平台作为强化政府职能一条主线抓实抓好。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任何事务都有其两面性,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要防止认识上的偏颇和行动上的偏差。精细化管理绝对不是搞“繁琐哲学”,也绝不能因细废大,更不能因推行精细管理而忽视或弱化全局观念、整体观念。精细不是“小器”,应该是一种深度、一种行为,是培养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成一种人的内在气质和工作习惯。我们要树立一种精神,把精细化作为一种理念,融入到我们的长期工作中,经过十年、二十年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逐渐把精细化管理变为长春市政府的一种理念和一种文化内涵。

二是要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在政府各部门推行精细化管理还需要一个过程,这是时展的要求,又是我们脚踏实地、培养良好工作作风的要求,同时也是树立工作效率意识、树立长远责任意识的要求。因此,在推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我们要立足结合各部门的工作实际,动真的、来实的,力戒形式主义和“花拳绣脚”。

第3篇

刚才听了大家的汇报,感到各部门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上确实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崔市长提出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各部门认识得这么深、行动跟得这么快,是我所没有想到的。广礼的讲话我非常赞成。实实在在讲,今年一年的工作,市政府是讲究“弹钢琴”、讲究主次矛盾、讲究工作摆布的。因此虽然政府工作千头万绪,但是我们突出了项目建设、城市建设和改善民生这三项重点工作。对于精细化管理,今年市政府没有提出更高的具体要求,但各部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工作能做到这种程度,我认为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在听取各部门汇报后,我确实很受启发、很受教育。大家都能够从理论到实践、再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可以看出大家认识到了精细化管理的精髓所在。由于我对精细化管理工作也是在逐渐的理解和实践过程中,没有更多的思考,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大意义

现在我们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还应当进一步深刻理解。有人讲:评价一个人不是看他能不能说明白,而是看他能不能干明白。对这句话,我个人是持有异议的。对任何事情,说不明白,那就是认识不到位;只有把事物认识清楚,才能说明白,也才能更好地将其转化成实践。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那实践也只能是盲目的实践。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理念,对我们来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崔市长把它引入到行政管理领域,引入到具体工作中,我们确实还有一个提高认识、深化理解的过程。这方面,我看广礼讲得很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在这种情况下,服务的精细化和服务的质量会随着劳动分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细化不仅是精密细致的问题,更应该看到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行为。在这样一个新的要求下,我们能够把精细化管理作为实际工作中的一种行为,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和操作,应该说还有一个认识和研究的过程。我认为在实践中,至少要从以下三点来认识和理解:

一是政府职能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在社会转型时期,从政府角度来说,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政府职能的定位。崔市长说过,要把如何抓好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定位和最高施政准则。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在目前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公众对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且政府在社会管理中代表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强,涉及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在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中,具体事要有人管,有人负责,这体现了政府的本职要求。说到底,也就是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履行政府的职责。

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十七大报告中将“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变成“经济发展方式”,因为增长是相对总量上的一种改变,而发展方式是全方位的。从全国来看,目前的经济发展是资源环境方面付出的代价太大,但报告中没有提到“总量”的问题。而长春不是这种情况,尽管我们发展很快,但总量不足问题依然突出,而且历史遗留问题过多,目前又正处于这些问题的爆发期,所以我们要进行“双向革命”:一方面是进行工业化革命,在工业化中期要咬定工业不放松,没有工业基础就没有经济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也要进行现代化的革命,在目前竞相发展的宏观大背景下,我们既要做发达城市、发达地区十年甚至二十年前做的事,也要做发达城市现在正在做的事。促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的同时,还要跟上时代步伐,那就是抓好民生。所以我认为,精细化管理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具体工作中最实际的落实,也是最现实的问题。

三是提高公务员素质和机关工作效率要求我们必须推行精细化管理。我们平时讲的执行不到位,其实就是管理不到位、控制不到位的问题。对于提高公务员素质和机关工作效率,人事局提出过要搞绩效考评。我兼任过三年机关工委书记,对责任制考核中存在的难量化的问题比较清楚。目前,机关责任不容易量化,有些社会化工作也很难用数字来衡量。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需要采取一种新的考评手段和方式。崔市长提出的精细化管理,应该是我们目前提高公务员素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一个具体推动和具体的操作。所以,要深刻认识精细化管理的意义,特别是精细化管理在行政工作中的重大意义。

二、要选准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

前段时间,我到日本丰田公司考察时了解到,他们用一个很小的流程改革,促进了整个丰田公司的大发展。通常一条生产线只能生产一种车型,但丰田公司的一条生产线能生产三到四种车型。他们就是通过在流程中实行精细化管理,实现改革创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中以什么角度切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是要提出“政府成本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政府行政有时候是不讲成本的,从政府角度看了也很着急。我们需要研究如何从精细化管理角度入手,科学利用我们政府可掌控的各种资源,实现成本最低化和效率最大化。因此在行政工作中,要进一步树立节约意识、成本意识、效率意识、责任意识,把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千方百计降低行政成本。

二是要把精细化管理体现在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建好城市,把一个美丽整洁的城市奉献给社会和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群众对政府的期待。这就要求我们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上下功夫,这也是我们今年工作的一个亮点。崔市长提出的“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民生无小事”等原则,是我们抓好民生工作的指导原则。因此,民生工作也是我们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把百姓关心的煤、水、电、气、热等问题落实到每个家庭,是我们工作中的大事。如果我们真正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放在首位,那么精细化管理工作就应该把关系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切入点。

三是要把精细化管理体现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政府提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目的就是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加温暖。我们每个部门都是政府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把工作做好,做到人人有管理、事事有管理,每个角度都有管理,那就做到精细化了。如果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按这个要求去做,整个精细化管理也就会上台阶、上水平。同时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强调协调配合,这也是精细化管理的题中应有之意。

三、开展下步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根据目前的工作情况,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今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积蓄力量。传统的方法还是典型引路,我认为今天做交流发言的几个部门都可以作为典型。希望大家再进一步挖掘深化,总结出好的经验做法,在其他部门中推广。按照崔市长要求,我们明年要继续开展“查找改”活动。因此我们要把精细化管理看作是“查找改”活动的一个成果,看作是“查找改”活动的延伸和深化,进而把精细化管理作为“查找改”活动的主要内容进行思考和研究。如果说“查找改”活动是阶段性的,那么精细化管理就要全过程、全方位地渗透到我们各项工作中去,同时也要注意与政务公开、政务管理结合起来,与“查找改”活动中的一些好的经验作法有机结合起来,把精细化管理这个平台作为强化政府职能一条主线抓实抓好。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任何事务都有其两面性,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要防止认识上的偏颇和行动上的偏差。精细化管理绝对不是搞“繁琐哲学”,也绝不能因细废大,更不能因推行精细管理而忽视或弱化全局观念、整体观念。精细不是“小器”,应该是一种深度、一种行为,是培养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成一种人的内在气质和工作习惯。我们要树立一种精神,把精细化作为一种理念,融入到我们的长期工作中,经过十年、二十年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逐渐把精细化管理变为长春市政府的一种理念和一种文化内涵。

二是要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在政府各部门推行精细化管理还需要一个过程,这是时展的要求,又是我们脚踏实地、培养良好工作作风的要求,同时也是树立工作效率意识、树立长远责任意识的要求。因此,在推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我们要立足结合各部门的工作实际,动真的、来实的,力戒形式主义和“花拳绣脚”。

第4篇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会计工作;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一、引言

作为医院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作用至关重要,而财务管理的核心――医院会计工作的管理工作也就显得尤为突出。当今医疗市场开始走向大众化的趋势,在市场竞争的新形势下,如何改变传统的弊端多多的会计工作管理方法和模式,引进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管理模式,对于解决当今医院会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促进医院会计工作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修正作用。同时,财务管理自身具有的科学理念也能使医院会计工作朝着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发展。

二、精细化管理概述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的深层次含义可以大概理解为:各行业、各单位以及企业内部各生产系统、内部各部门、各班组等通过市场用户的关系建立密切的联系,从而使这些企业、系统以及每道工序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都能转化为可用内部价格所衡量的价值,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

(二)精细化管理的特征

第一,严格财务管理。注重对财务的管理是精细化管理模式特别重要的一环。总的来说,企业财务管理方法、分析和核算方法以及考核方法等都对企业精细化管理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突出完善业务流程的中心地位。当今市场的需求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着一切。在这种新形势下,精细化管理模式以建设完善的工作流程为中心,认为企业应该能随时根据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自身合理的战略调整,最大限度地降低外部市场带来的风险,这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不谋而合。

第三,强调可靠性与精确性。之所以强调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可靠性和精确性,是因为精细化管理理念是以绝对的科学性为前提的,所以管理者的任何判断和决策都必须有大量的材料和事实做依据,要对材料做最精准的分析研究,使自己的判断科学且合理。

三、医院会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与途径

(一)促进会计信息的系统化管理

在信息化社会的现代社会,信息成为社会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渗透在社会的各行各业,是决策者做出判断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作为医院的会计工作者,他们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职责就是为决策者提供真实、准确、充分的信息资料,简单的说也就是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丰富的来源。我国医院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发展是随着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也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加强医院会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医院应构建一个相应的信息化会计管理系统,主要应包括固定资产、应收账款以及流动资产等管理项目。目前国内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多是由市场上一些专业的科技公司来提供相应的软件或系统,国内不少医院都逐渐形成了HIS系统,极大提升了医院会计工作的电算化程度,在信息化会计管理系统构建中迈出重要一步。

(二)加强对医院药品会计的精细化管理

严格的来说,精细化管理并不纯粹是一种管理标准,更多的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之所以要加强对医院药品会计的精细化管理,是因为药品部是医院里一个相对独立且非常重要的部门。药品会计的工作看似乏味,但其在具体的工作中对各种指标所做的统计,却能够非常客观地反映出整个医院的管理、诊疗和运作状况。对医院药品会计实施精细化管理,首先要从药品的采购源头抓起,强化药品采购监督,同时对药品会计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杜绝、收受贿赂以及盗窃等行为;其次是每天要对药品的库存(药品品种、数量、日销量、日存量等)进行详细的统计和监督管理。

(三)严格执行定期成本分析的制度

针对医院会计的精细化管理,必须要求会计人员既要善于运用医学领域的各种专业的技术与方法,又能坚持执行自己工作职责中包涵的定期成本分析制度,重点包括定期进行比较分析表和损益表的编制,这有利于加强对成本核算过程的全方位监管,合理控制医院的收支,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医院当前阶段的经济活动现状,并对医院未来科学合理的会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对应收医疗款项的管理

目前,国内医院大多存在着流动资金运转不畅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医疗款项未能及时收取而造成的,严重阻碍了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医疗研究的开展。加强医院应收医疗款项的管理,会计人员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针对不少患者拖欠医院住院费以及逃费的现象,医院应根据相关规定和患者的病情,合理收取一定的住院抵押金,患者每天的医疗费用应电脑记录存档,由会计人员对于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全程地跟踪,对于预存款使用到期的患者,会计人员应及时将情况下达给各相关科室,再由各科室向患者下达催款通知。同时,医药会计要与住院部的护士科保持密切的联系,方便各项应收医疗款项催收工作的展开。

(2)针对那些急需进行诊治的重病患者,如果没有能力及时缴纳相应的费用,会计人员应根据医院的规章制度,必须请患者家属或担保人员提交本人身份证、工作证等进行抵押,直到患者家庭缴纳全部医疗款项后,便可归还其证件。

(3)针对医疗费用额较大,住院期较长,且患者无力全部支付的问题,医院可以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在帮助减轻患者负担的同时也能减少医院的经济损失。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针对国内医院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一些会计管理漏洞问题,医院一定要从有效组建科学的会计管理机构和积极推进医院会计电算化工作入手,对现行的会计管理制度进行革新与完善,为建立一支精细化管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实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吴娟.试析医院会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08).

[2]薛晓.社区供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11).

[3]小光,小燕,刘益良.规模化扩张精细化管理[J].城市开发,2005(05).

[4]张伟.企业会计监督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

第5篇

关键词:公园;信息化管理

园林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归属城市管理的一部分。实行数字园林是现代城市管理的要求。南昌市多处公园都地处城市主干道旁或穿插于主干道,也是城市繁华地区,故公园的管理必须科学化、高效化,并创造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数字管理,同时要符合南昌城管的总体要求。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总结一些数字公园管理方法,现简要分述一下:

1 初识数字城管

1.1 数字城管的定义

数字城管,又叫“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指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城管部件和城管事件信息,促进城市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措施。它是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无限网格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数字技术,通过建立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和创建新的城市管理体制,形成的城市管理新架构。

数字园林管理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一部分,它运用园林专业特点,实行园林管理信息化,是公园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例如,新动物园旁的行道树旁有一堆扫了的落叶未及时清理,负责该区域的城市管理采集员就用专用配备的数字城管手机拍下,在此同时,信息被上传回指挥大厅的数字城管后台系统,系统根据行道树所在的经纬度对其定位、立案,同时会自动指令相关单位即园林局执法督查办,局执法督查办再派遣至动物园管理处分管信息化管理的处领导和业务科室,业务科室前去核实具体的位置,并与托管的养护单位联系,并下整改通知书要求相关单位进行处理,相关单位处理完毕后再一级一级往上反馈,直至采集员再次去现场看到任务已完成,数字中心便可以对之进行消案。

1.2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立了“问题发现——问题派遣——问题处置——问题反馈——问题核查——综合评估”的工作流程。

1.3 数字城管的特点

数字城管具有发现问题的快捷性、解决问题的高效性等优势特点,有效拓宽了政府发现问题的渠道,也使政府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其运作模式运用于公园的管理也能体现精细化的内涵。

2 公园数字城管工作

自2009年2月份以来,南昌市园林部门参与了数字城管工作,效果显著,尤其是公园绿地方面的精细管理。

2.1 公园数字城管工作过程描述

以某处公园数字城管工作为例,处理网上问题基本有以下步骤:

2.1.1 工作人员在网上通过QQ软件接受园林局机关督查执法办(其为市城管中心发出来的数字园林整改信息的直接信息接收源)发过来的电子文档,记下编号,打印出相关文件,并根据所述范围,再去现场复核情况,并拍整改前的照片。

2.1.2 确定是否是该园的职责范围。这一步很重要,并且要在拍照取证后第一时间确认,以给一线工作人员对问题进行整改赢得更多的时间。

如果确定为该园的范围,这就涉及到公园数字城管任务的下达、督导、完成后的告知。即:立即通过中国移动飞信平台或中国电信固话平台发出案件相关内容(案件编号、案件描述、派遣时间、整改时限)到与案件有关一切部门(队)负责人的手机上,包括到达公园的分管处领导和主管。接着在网上问题处理的过程中,充分协调出现的问题,与相关人员及时沟通。当案件所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时,再去现场核实,并拍整改后的照片。同时,打电话给局督查执法办电话,告知结案。

如果确定不是此园的范围,也立即打电话给局督查执法电话,说明情况,并详细解释,尽可能提供有关证据,并要求转案。

2.1.3 假如该案与其他的案子重复,应立即纠正,及时消除数字管理中的重复内容,以更好地体现数字管理的精细与精确度。由此,要即刻向上级机关处室(园林局执法督查办)报告,要求作废此案。

例如编号为20120822 1538的案子,它是2012年8月22日10点51分,由局督查执法办发过来的,事发位置为某处公园老虎口,问题描述为乱堆树枝,派遣时间是2012年8月22日10点28分26秒,要求处置时间是1个工作日,即14小时,由于该案与先前编号为20120822 1481及20120822 1667是相同的事,是采集员拍的角度不同造成。于是通过QQ平台和打电话告知局执法督查办相关人员是相同的三案,要求作废其中2个,对方接受,同意申请,同时继续向数字中心打报告,直到案子申请成功,不再影响长效管理考核。

2.1.4 工作台账的记录和汇总。要求相关整改工作人员填写数字城管信息整改回执单。除了记录每个案子的基本信息外,还有通知的时间和处理过程及完成时间。每月进行1次合计,分门归类。每年的公园数字城管任务的完成、核实工作量在年末进行资料整理,包括工作台账电子版的内容,一年1本,做到一料多用,为公园领导作出次年工作计划的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2.2 公园数字城管工作内容的拓展

2.2.1 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深入推进公园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数字城管”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真正的长效管理公园的模式,不再需要突击,不再需要“运动战”,公园管理问题可以随时发现、随时派遣、随时处置。市级公园已基本建立了一套符合自身实际并切实有效的“数字城管”长效管理机制和相应的公园数字城管信息处理全过程的工作电子台账,运用于日常考核、动态管理,出现问题多的地方进行治根性整改,做好基础性工作,随时接受园林局执法督查办的考评,做到了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节假日与平时一个样,坚持不搞突击。换句话说,就是要改变粗放的管理方式,准确把握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要求,积极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形成“指挥有力、运转协调;网络健全、管理到位;责任量化、指标精准;处置有措、反应迅速”的公园管理工作新格局,以数字城管推进公园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努力为广大市民创造清洁美观、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休闲环境。

2.2.2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体现了对管理的完美追求。其主要内容:管理对象精细化、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手段精细化、管理职责精细化、考核评价精细化。为此,要进一步推广公园数字化城管运行模式于各项工作部门和科室,包括数字城管程序化的推广,使整个公园的精细化管理工作真正落在实处。

2.2.3 分层次地推进公园数字城管工作。充分发挥数字城管的效率,做到接收问题快、派遣任务准、处置问题好。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公园“数字城管”分类处置机制,采取“三抓三管”措施,促进公园的精细化长效管理。一是抓长效:反复问题追踪管。要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定时定点、轨迹追踪、真实再现的特点,杜绝巡查不及时、解决不彻底、过程不透明等问题,真正达到了对反复类问题“反复抓、抓实效”的效果。二是抓效果:重点区域加强管。管理好公园,必须加强对园内节点和繁华区域道路口的管理。对重点区域要采取车巡和人巡方式加强巡查,延长时间加强管理。三是抓深入:专项问题专题管。公园管理中,存在一些管理对象特殊、监管不易的问题,如盲流和公园内外的车辆乱停放等。要采取配套监管措施,实施专项管理。

3 结语

第6篇

精细化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面对一系列的巨大变化和挑战中如何应对并且树立自己的持续核心竞争力而展开的。它结合以往的理论中关于细节作用的思考和探索,实质是追求企业运营管理的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强调在企业管理的全过程都要注意对细节的观察和把握,从战略的制定到具体的执行无一例外。

精细化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泰勒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行了劳动方法的标准化研究,提出了标准作业方法,改进错误方法,选定合适的工具,并对工人进行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二次世界大战后,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技术日趋复杂,产品换代周期大大缩短,社会化协作大大增强,因而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一批专家学者,将严密精细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经济领域,用以解决企业管理上的种种问题。其主要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决策理论、运筹学、系统工程、数理统计、行为科学、价值工程、预测论等。战后的日本,为提高产品竞争力和质量,降低成本,于是,品质控制、全面质量管理、无缺点运动、精益生产、合理化建议与创新制度便应运而生。

随着管理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我国企业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危机,于是一批企业积极寻找对策,苦练内功,并逐步走上了精细化管理之路,海尔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推行精细化管理是缓解社会资源约束矛盾的需要,也是适应市场发展成熟、需求多样化、竞争更激烈的有效对策,更是企业加强基础工作、挖掘潜力、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途径。因此对于我国企业来说,现在应该把精细化管理作为发展战略。

二、房地产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金融、土地和审批等各种政策的完善,房地产业的门槛不断抬高;同时消费者日益成熟,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变化使房地产企业选择开发品质更加优良、更适合不同阶层客户需求的住宅,而不只是局限于建高档别墅和写字楼。因而精细化管理是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重要的战略选择。

1.外部环境的变化迫使开发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

中央政府提出“90平方米以下住宅占70%以上”的政策,以及建筑节能节地强制性规范等已经出台,这就使开发商们认真思考如何有效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现在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房时变得越来越理性,市场的主导权已从开发商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依据波特的理论,这个时期,对市场的争夺已升级到虎口夺食,以前是一分投入,三分产出,现在则是三分投入,一分产出。市场格局的变化意味着开发企业唯有强化产品创新、强化内部管理,为市场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2.内部环境的压力要求开发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

多年来低价拿地和宽松的贷款政策降低了行业门槛,产品供不应求使得开发商不重视房产品制造与客户服务的精细化,而把土地与资本运营当作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房地产业产生了许多具有雄韬伟略的战略家,但严重缺少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出现了许多营销上的新概念,但严重缺少能经受时代考验的精品。而随着项目开发成本大幅度加大、财务风险不断扩大、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特别是消费者的成熟,内生性地要求开发企业发展战略发生转变,从外延性扩张转向内涵性发展,即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认真、精细、标准、规范、专业地做房产品,这是提升产品价值、企业价值的唯一手段。

三、房地产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房地产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了房地产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1.楼盘策划的精细化

策划是楼盘开发的龙头,只有策划优秀,才能开发出优秀的楼盘,才能让客户买得称心、住得舒心。在策划阶段尤其要注意对客户的分析,要合理地进行客户细分。房地产企业的客户细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客户细分、客户价值定位、客户共同需求。第一阶段的客户细分变量包括:地理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人口因素,通过不同的客户细分变量来进行典型的或者有代表性的细目分类,从而将客户细分为不同细目的客户区隔,进行精确的定位;第二阶段客户价值定位:在客户细分之后,需要进行价值定位,分辨高价值和低价值的客户细分区隔。客户价值定位变量包括:客户响应率、客户销售收入、客户利润贡献、忠诚度、推荐成交量等等,根据房地产企业关注的不同点通过不同的变量对客户细分区隔进行价值定位,选定最有价值的细分客户;第三阶段客户共同需求:围绕客户细分和客户价值定位,选定最有价值的客户细分作为目标客户细分,提炼他们的共同需求,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精确定义企业的运营流程,为每个目标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的营销组合。客户细分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拟定选择进行客户细分的变量要素,不同的变量要素直接影响着客户细分的结果和对不同细分客户的价值评定,从而也影响后续的营销组合。客户细分的变量要素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根据市场环境和客户响应情况等等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的。

2.楼盘设计的精细化

优秀的楼盘设计以节约成本和对业主的人性化关怀为核心,是保证工期、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关键。楼盘设计的精细化要求认真研究地块的特质,很好地把握整体造型、建筑风格、户型结构以及建筑细节等,实现房产品最大化价值。比如,一些房产品位于黄金地段,但是设计时就没有仔细考虑与周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和谐共生,严重降低了房产品价值,且人为缩短了房产品经济寿命;一些多余空间与设施的奢侈设置,既增加了消费者购买成本,更增大了日后的维护费用;在多层的设计中,采用160mm厚短肢剪力墙结构,可降低钢筋和混凝土的米含量,又增加室内净面积,出房率可达80%以上。因此,设计阶段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设计上的精益求精是很重要的一步。

3.选材与施工管理的精细化

施工工艺和建筑用材对产品的品质至关重要。开发商应以建造品质优良的楼盘为目标,严格把好选材关、施工管理关。以墙体材料为例,一些开发商在外墙上选用蒸压轻质砂加气,单一材料满足三步节能,省去保温,比传统做法节约成本,效果好。选材与施工管理是铸就品牌房产的重要的细节。施工质量要追求高标准,造精品、创品牌,建造百年建筑,让楼盘建筑成为城市凝固的、永恒的艺术。

4.成本管理的精细化

房地产企业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中有土地成本、设计成本、贷款利息支出、销售成本等;间接成本中有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等。机会成本、贷款利息支出等对项目甚至公司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在考虑成本时必须综合来考虑,大处着眼,而在控制成本时要从细节下手。单纯考虑单个任务的成本往往会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比如采购经理花了很大心血买了物美价廉的建材,但耽误了工期3天,耽误工期的损失可能比节约的建材成本还要大。因此,应综合考虑这些成本因素的影响,可采用动态控制法,也就是动态成本法,它与目前市场上的动态成本法是不同的,这种方法需要建立一种模型,把各个任务之间的关联及相互影响考虑在内,只要任何一个任务的成本发生了变化,那么由该模型自动得到该项目的总的预测成本,通过与项目的目标成本的比较可以得到结论:当前的项目是否在成本控制范围内。

5.营销与服务的精细化

营销精细化要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为核心,需注重以下工作:对顾客需求的准确把握,对新消费趋势的分析,制定完善的日常营销管理制度,加强对营销员的业务知识和服务水平培训,做好售楼中心的陈列,对销售成本的有效监控等。

四、房地产企业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精细化管理

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首先要使员工认识到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某个人的事,也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事,它是公司的战略决策,是公司赋予全体员工的重要使命,它强调全员参与。因此,全体员工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精细化管理上来;企业各项管理活动都要进行精细化改进,每位员工都要把本职工作做细做精,逐步形成精细化意识,并使之根深蒂固。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作为单位负责人或部门领导,在其所在单位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身先士卒是精细化管理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精细化管理办法建立在规章制度基础之上,单位负责人或领导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现有制度的执行力。比如,企业如建立了《施工班(队)精细化管理试行办法》,这个办法中采用“班队日常自控、项目部日常检查控制、公司定期监督控制”的检查控制程序,以《日控表》、《周检表》、《周评表》和《月汇表》为运行载体和见证资料,其核心为“日控”,主要作用是加强基层管理人员对施工班队的日常检查和考核,各单位对《日控表》必须坚持做到日清日结。因此,要使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加强各级管理人员某一时间段工作的计划性和实效性,强化目标管理和主体责任意识就尤为重要。

3.持之以恒,不折不扣,注重实效

第7篇

关键词:改革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

Abstract: The city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together. Strengthen urban management, both play the whole city function, and promote economic and soci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two civilizations, but also the people's vital interests and the overall image of the modern city embodies.Key words: reform and innovation; city; meticulous management

TU984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加强城市管理,既是发挥城市整体功能,促进 经济、社会协调有序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现代化城市整体形象的集中体现。

一、乳山市城市管理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

我市现建成区18.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接近12万。有街道500余条,垃圾中转站19座,公厕45座,垃圾处理场1座。现有城市建设管理干部职工2000多人,担负着城市管理、施 工现场管理、户外广告管理以及道路绿化、亮化、清扫保洁等任务。近年来,我市以效能提升、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努力改善城市环境,积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整治“三种经营”(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流动经营),引导商户进店、归市经营,努力实现“双退一还”。采取多种方式规范户外广告和取 缔占道广告,广泛争取广告企业和广大市民对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的意见、建议,把政府的工作目标与企业利益、人民群 众利益兼顾,努力使户外广告设置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加大对胡喷乱画整治和督查力度,将路段分包到人,明确责任,有效遏制了“城市牛皮癣”的高发态势。沿街门店实行垃圾容器化,所产垃圾入篓归店,按时倾倒,达到垃圾不落地。道路清扫保洁制度健全,定人定岗,落实到人,实行“两次清扫、全天保洁”。加强建筑垃圾源头化管理,实行建筑垃圾准运制度,运输车辆加盖密封、无沿街抛洒,严厉查处私拉乱倒现象。垃圾中转站、公厕实行专人管理,站厕设备、设施出现故障一日内修复。

为对全市市区十几条主次干道和河道、桥梁标准性建筑进行亮化,全市180条背街小巷新增路灯1672盏,规划区内现有路灯迅速增加至14000盏,此外路灯所还对全市所有路段进行了不间断的维修,使主次干道亮化率达到98%以上,背街小巷亮化率达到96%以上。加强对城区公共绿地游园的管理,分片分路段专人管理,及时给予浇水、施肥、除草、保洁。

二、乳山市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学的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由于城市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条块关系不协调,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城市管理仍处于人治与法制并存,执法与抗法同在的复杂矛盾冲突中。管理观念上,管理意识滞后,跟不上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在城市管理体制上,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现象突出,致使管理效能不高。在法规体系配置上,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配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以罚代管的问题存在。在城市管理机制上,存在统筹协调不够,职责不清,职能不到位,督促检查不力和措施不落实的情况。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城市管理步入科学、长效的管理轨道。

(二)部分市民素质较低,文明意识薄弱。一些市民缺乏文明意识,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乱倒垃圾现象时有发生,肆意践踏 绿地、毁绿,破坏绿化设施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商户故意毁坏门店前的行道树,为城市管理工作增加了强度。有的商家为了招徕顾客,将商品摆到店外,甚至占道经营。特别是海峰街市场占道经营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交通。

(三)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一是主次干道排水不畅,绿化带内侧无排水设施,部分街道人行道地面砖铺设有漏土现象,造成“晴天粉尘路,雨天水泥路”的现象。二是个别街道交接处路面硬化不到位,影响了街道的整洁,致使街道每10平方米尘土数量难以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标准。三是现有的集贸市场难以满足商户和居民的需求,市场布局不合理,城区部分街道存在各种摊点(群)乱摆、乱放问题。如海峰街市场占道经营现象比较突出,商业街府前段路边烧烤污染严重,缺乏规范化管理等,严重影响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另外,市政设施落后,施工机械老化,数量有限,管理不完善,不能满足正常的施工需要。

(四)城市管理的执法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城管执法的难点是一些弱势群体,这些人谋生心切,遵守城市管理法规的意识不强,城管人员执行公务时往往难以得到他们的谅解和配合,城市管理的强制扣押容易激化矛盾,有时阻挠、抵制,严重者甚至围攻、谩骂、殴打城管执法人员。此外,部分管理人员执法意识不强,缺乏强制措施,管理工作经常处于被动,现有城管法规存在行政许可缺失、法规强制力不足、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市政监察缺乏必要的执法证件,城市管理应有的社会管理职能弱化,城管执法的权威性、有效性难以保证。

(五)交通秩序整治存在死角。机动车辆乱停放、随意上人行道,出租车、公交车违规停车载客、车辆乱调头现象突出,摩托车、三轮车在主干道、人行道上任意停靠行驶,非法客运现象普遍,非机动车和行人不按道行进、不遵守交规,闯红灯、横穿马路等现象普遍存在。市民随地乱扔垃圾,部分居民随意倾倒垃圾、排放污水,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部分小区存在卫生死角,建筑垃圾管理不够规范。

三、加强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建议

城市管理要运用有限的资金,“花小钱、办大事”,进一步提高城市资源共享力,促进城市管理向精细化、精品化发展,提高城市发展水平。

(一)城市管理必须要创新管理理念。 为满足市民对城市环境日益增高的期望,加速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更新城市管理的理念。要树立和谐管理的理念。要高度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等生存问题,以和谐的方式达到有效管理目的。城市管理是多部门、多项管理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城市管理长效化,必须建立以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为特点的"综合执法"管理模式,建立权威性的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构。要树立"多元化"治理理念 。要把传统的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的城市管理转到政府主导、社会、企业、公众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城市治理上来,实现城市管理的长效化。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通过电台、电视、报纸和组织宣传活动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创建知识、文明知识、环境卫生知识等,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大城市管理法规宣传力度,反映城市管理的有益成果,切实提高居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形成全社会支持城市管理的舆论导向。积极组织引导开展争创活动,提高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三)以建促管,加快城市管理的配套设施建设。我市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对绿化树木的成活造成严重损失,如热力管网在铺设及使用过程中,漏气跑气现象严重,造成行道树及绿化带树木花草大量死亡。要从城市规划建设的源头渗透城市管理意识,充分考虑城市管理的需要,严格管网、环卫设施等的规划建设,保证城管配套设施与城建项目统一施工,同步投入使用,避免设施建设不到位给城管造成困难。加强农贸市场、停车场、洗车场等场(点)的规划布点与建设。完善城区交通标志标线,实行车辆归场归点停放,加强城区交通静、动态管理。要将市场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中,本着“管理优先”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批实施,做到“堵”“疏”结合,有“堵”有“疏”,缓解城区管理压力。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后勤;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1引言

由于我国高校后勤管理起步比较晚,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但是却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后勤得不到保障,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国出台了很多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的政策和制度。近几年来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给高校后勤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应该是实施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2新时期高校后勤管理面临的挑战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重要成就,比如:把高校后勤管理从高校中分离出来,对后勤部门私立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校的压力,改变了原来的思想观念。在传统教育体制下,学校后勤部门相当于事业单位一样,很多人愿意在高校后勤部门工作一辈子。但是随着全球市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高校后勤部门面临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对后勤部门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虽然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水平,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后勤管理的水平和服务水平。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后勤依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2.1服务意识较薄弱,服务质量偏低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不但深入,高校后勤部门从原来的高校中脱离出来,形成了社会化的管理机制,但是我国后勤管理体制起步比较晚,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学习体系,导致后勤部门引进人才比较困难,很多高素质人才对后勤部门在认识上有偏见,不愿意从事后勤管理工作,导致很多高校的后勤管理人员还是以前的管理人员,他们在管理过程中依然采用以前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标准,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跟不上时展的潮流,导致高校后勤发展和高校发展存在很大差异,严重影响和制约高校建设和发展。高校后勤管理比较落后,是导致高校后勤服务的满意度严重不足[1]。

2.2员工素质较低,缺乏人才双向流动机制

目前很多高校后勤服务人员,大多数都来自原来学校后勤管理。他们几乎都没有高学历,也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学习,而且转变思想比较困难,更加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和服务知识,加上人们对后勤部门管理存在偏见,认为后勤部门就是给学生、老师做饭的,而且薪资待遇也不是很高,导致很多高素质的人才不愿加入到后勤管理的工作中。长此以往下去,后勤人员的管理陷入了缺乏双向流动机制的恶性循环中,大大降低了后勤管理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同时也制约着高校设备管理、校园绿化、卫生整改等服务水平的提高。高校后勤人员素质较低使得在开辟新项目时,没有专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提高高校后勤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目前高校后勤部门首要的任务之一,也是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质量走可持续发展到面临的主要问题。

2.3管理不够规范,总体工作效能较低

根据在高校后勤部门多年的工作经验,目前很多高校后勤部门的管理水平还能适应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但和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更加谈不上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高校后勤管理不够规范,导致很多后勤工作的效率比较低,根本适应不了当前的教育形势。比如:高校后勤服务对象是学校以及在校的师生,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使得后勤服务的经营利润非常少,所以提高后勤服务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来提高后勤服务的经济效益就显得非常重要,高校后勤部门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如果没有规范的管理方式,就不能处理好后勤服务和学校服务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服务关系,导致后勤服务在收费成本上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后勤服务的发展和运营。除此之外,高校后勤服务在流程上缺乏操作的灵活性,导致后勤管理工作效率普遍很低。这些原因都是导致高校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对后勤服务印象不好的主要原因。高校后勤服务沟通和宣传不到位也是导致后勤部门被不理解的主要原因[2]。

2.4制度不够健全,监督评价不够到位

制度是高校后勤部门运行的灵魂,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很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就得不到良好的落实。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后勤服务从学校中剥离出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企业化和市场化的运营体制,很多制度还不够健全,根本不能通过现代化制度和管理体系进行规范化管理。比如:高校后勤服务部门还没有形成人事制度和激励制度。过度地强调工作内容,导致高校后勤部门以及后勤人员缺乏竞争意识。没有形成统一的导向机制,导致后勤服务部门在工作中往往忽视了价值规律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实际的工作成效和经济利益严重脱节。虽然有的后勤服务部门实行了企业化管理,但是没有业务流程,工作分配上仍然采用原来的管理模式,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制度和方式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后勤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督机构和有效的评价机制,学校对后勤服务实体存在不同程度的监督、管理不力情况,没有形成健全的监管和管理制度,资源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后勤服务与学校和师生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3]。

3对高校后勤进行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保证后勤服务工作能高效优质进行,就必须要通过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来实现,本人结合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相关文献的参考,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3.1加强后勤管理团队的团队素质,使高校后勤工作更加科学化与精细化

高校后勤管理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章制度,如果一直延续着以前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进行及时的创新和完善,不但会影响后勤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且会降低后勤部门在高校中的地位。所以,要加强后勤管理团队的团队素质,使高校后勤工作更加科学化与精细化[4,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后勤部门管理部门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根据后勤部门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培训体系,对刚入职的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保证他们对后勤部门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都能熟练掌握和应用。并且定期对培训的知识进行考核,对考核没有通过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处罚,对表现好的员工进行资金上的奖励,提高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从根本上提高员工对后勤管理工作知识。其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比如引进平衡计分卡法,将后勤部门的工作和和战略分解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估,平衡计分卡法具有目标明确,个人、部门和组织目标相联系,具有长远的战略导向性、简单明了,少而精,易于控制和管理。考核制度的成本较低,容易操作、减少考核误差,考核结果相对有效的优点能很好地适应到后勤管理绩效考核中,不但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最后,对于后勤管理,在进行招聘的时候,要考虑到职业的特殊性质。比如学校的空调维修人员、多媒体设备的管理人员,在招聘时都要要求持证上岗,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以提升其专业素质。

3.2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使高校后勤工作更加科学化与精细化

建立健全后勤部门制度能保证学校各项顺利进行,所以高校后勤要做好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除此之外,要完善后勤部门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比如:制定科学合理的奖罚制度。每个月都选择出工作态度和业绩良好人员评选为劳动模范进行口头表扬和资金上的奖励,对一些不遵守规章制度和的员工进行一定的惩罚,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增强责任心;另一方面,除了建立健全管理部门工作的相关制度与规范之外,对于一些突况,后勤部门也要考虑到并制定出有效的措施,并对工作做好后期的监督工作[5]。

3.3从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改革方面入手,使高校后勤工作更加科学化与精细化

从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的角度,提高高校后勤工作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遵循当前的市场规则,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同时要改变原来的发展理念,使得后勤部门的管理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后勤部门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而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其次,在改革的过程中,要使后勤管理更加专业化,使其更具独立性,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最后,学校也可以将后勤工作进行外包或者与一些企业进行合作,使后勤工作更加科学化与精细化[6]。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后勤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后勤部门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后勤进行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高校后勤进行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如加强后勤管理团队的团队素质、建立健全后勤管理部门工作的相关制度与规范、从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改革方面入手。希望对高校后勤进行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黄城武.论高校后勤的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J].学周刊,2016(13):216-217.

[2]王伟,费占中,王昌龙,刘宝莹.精细化管理理论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借鉴与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3(1):22-24.

[3]吴振麟.高校后勤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9):169,171.

[4]陈祥南,何碰成.高校后勤实施精细化管理探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3):97-101.

[5]郭春雷.高校后勤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5(10):254.

第9篇

关键词 城管执法 网格化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在城市管理水平、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在“大城管”理念的引导下,各地方城市勇于创新城市管理执法新模式,结合实际、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大胆推行城管执法网格化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城管执法工作绩效,降低了执法成本,规范了执法行为,为实现城管执法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奠定了基础。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城管执法网格化管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对此进行相应的完善和应对。

1城管执法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信息收集员的法律权益保障不力

城管执法网格化管理,是以街道、社区为基础,把全市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对执法人员责任区域进行准确定位,由网格责任人员全面承担网格内的巡查、发现、制止、处理或上报反馈等职责,通过对重点区域定点、定岗、值守、一般区域流动巡查,真正做到发现问题在现场,处理问题在现场,督察督办在现场、检查考评在现场,达到精细化执法的效果,并逐步建立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街各级队伍联动执法的新模式。在该模式中,为了及时有效地掌握一手现场信息,各地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大规模聘用信息采集员,广泛收集相应占道经营、违章停车、乱搭乱建等违法违章信息。信息采集员在各个城市中的定位是处于劳动法律关系的劳动者地位,其相关权益受到《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保护。然而,现实中,信息采集员的法律权益保障却彰显不力。

1.2信息采集员巡查采集信息的行为合法性不足

城管执法的主要法律依据主要基于《行政处罚法》第十六 条《行政强制法》第十七条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等法律规范,各地方严格规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录用制度,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通过法定程序录用执法人员,或者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相关规定,录用具体执法人员,这系列措施的采取,为城管执法依法执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实中,由于信息采集员不属于行政执法人员,其相关行为不具备行政执法效力和效果,这就使得信息采集员城管巡查活动本身并不具备合法性基础。与此同时,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调查取证是行政执法机关行使处罚权的组成部分,不能委托公民行使。那么,仅具有公民主体资格的信息采集员获取违法违章信息证据的行为,一方面实际上取代了城管执法人员调查取证的职务行为,另一方面其所获得的相关信息证据也由于采集人缺乏一定的执法主体资格。

1.3城管执法网格化管理立体化程度还不足

网格化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以社区为载体,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致力于构建无缝隙的服务型政府。城管执法网格化管理必须基于社区,打通基层组织中政府垂直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割。这种分割不仅仅体现在不同级别城管执法部门之间,还体现在城管执法机关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即城管执法网格化管理中的联动创新机制。在地方城市社会管理创新进程中,针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逐渐演变为了现在的“重心下移,两级主体,分级管理”管理体制,这将城管执法由过去的相对集中执法逐渐转变为协同执法,但在城管执法网格化的新形势下,立体性还尚显不足。在各个地方,城管执法机关以向社区街道派出相应城管执法大队的形式,构建了基层城管执法体系,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执法效果。但是,这种网格管理模式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以强调平面执法效果为重,在网格内进行协同立体执法效应尚不明显。

1.4城管执法网格化精细化管理考核指标尚未完全建立

实践操作中,法律依据不足是长期制约城管执法管理效能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各个城市城管行政执法考核的实践可以看出,许多城市城管执法考核体系初步形成,即市、区、街道、社区四个层级执法考核,执法队伍、承包公司、物业公司、辖区单位、基层单位等多重考评网络,强调从严从重有奖有罚的目标考核体系。许多城市将城管工作纳入政府的绩效考核范围,让城管工作与政府工作目标挂钩,定期进行城管讲评活动,并及时将相关单位城管执法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公布,以群众满意度作为城管执法工作效果的重要衡量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地方城市城管执法逐渐向公开民主的良好作风开始迈进。但是,针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城管执法网格化管理模式,精细化程度尚显不足,相应的精细化考核指标尚未建立,这可以说是目前城管执法网格化管理应当予以关注的重点。只有将城管执法网格化管理精细化考核标准明确界定,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城管执法网格化的有效进行。

2完善城管执法网格化管理的对策

2.1切实保障信息采集员的合法权益

作为最基层的信息采集员,其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是非常之大的。他们每天风雨无阻从事网格内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用相应取证工具拍录,并传到制定执法部门。而执法部门处理完毕后又将核查信息及时反馈给采集员,再由他们到现场去核查,周而复始,日复一日。那么,在他们辛勤的工作背后,就应当是严格的制度充分保障他们合法的权益。这意味着,通过法律手段保障信息采集员的合法权益,必须在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时,严格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保障其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享有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以及享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等法定权利,不能在招聘公告中出现“考核不合格即下岗”或“不交三金”等违反法律规定的要求,同时要及时关爱信息采集员的身体及心理健康,保障信息采集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2.2通过委托执法的形式赋予信息采集员执法主体资格

《行政处罚法》第十八、第十九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受委托的组织必须是:(1)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2)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3)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为了解决信息采集员执法主体资格缺失影响巡查和信息证据收集的合法性问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可以将城管执法的部分职权委托给某一个事业单位。该事业单位获得城管执法委托权限后,再与信息采集员签订劳动合同,由该事业单位对信息采集员的具体工作进行相应考核。

2.3建立立体化的城管执法网格化管理体系

立体化的城管执法网格化管理体系必须首先确立具体的网格管理责任区域和网格管理责任单位(人),即首先设置单元网格,按照城市管理事项的频率划分为一类网格(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事项相对较多的街面)、二类网格(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事项相对较少的街面)、三类网格(社区网格)、四类网格(市直部门单位管辖的公共场所),同时结合城市特点和实际情况,以街道和主次道路为单位,将城市划分成“片”和“路”,分别实行“片长制”和“路长制”。其次,还要建立一只人员齐备、配置合理的网格巡查队伍,除市一级成立巡防队伍外,区和街道两级,也分别成立由公安、交巡警、行政执法人员、辅警或协管员、信息采集员、保洁员、物业管理人员、热心市民等组成的巡防队伍。同时,在定区域和定责任时,根据不同区域、经济繁华程度和执法任务的差异,配备不同的执法力量,保证执法力量和执法任务相适应。对主要街面的网格管理,配强配足值守人员,采取增加巡查班次,确保主要街面和重点地段基本无乱摆乱设、乱倒垃圾的现象;对次支干道,适时组织执法人员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实做到既保证重点地段,又兼顾一般区域;对容易造成脏、乱、差的重点部位,明确值守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专人职守,确保在工作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杜绝各类行政违法行为的发生,形成市级联合巡防督察、区级条线巡防整治、街道辖区网格化巡防管理的一体化合理配置巡查体系。

2.4制定城管执法网格化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

为了巩固城市环境整治成果,为了实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网格化管理中考核的精细化要求,实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长效管理,各地方城市应当结合地方特点和实际制定对应的城管执法网格化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在具体的考核办法中,可以尝试在划分的网格责任区内,推行“定岗、定员、定位、定标、定责”的“五定”管理措施,严格落实网格责任。实行执法成效和综合业务“双百分”考评,将考评成绩和奖励资金挂钩,考评可以采取分组考评、日常检查、专项考评、定期考评和综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敬波.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理论・实务・案例[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1.

[2] 杨书文.中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3] 王雅琴.城管执法自由裁量权自我规制的法律思考[J].法律适用,2013(3).

[4] 张辉.我国城市管理中“城管”的困境及辨析――基于市民社会的视角[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2).

[5] 俞可平.“城管式困境”与治理现代化[J].领导科学,2014(4).

[6] 李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博弈分析的法律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2(8).

第10篇

关键词:绿化养护 市场化 探析 对策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059-02

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城市绿地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而绿化养护质量则直接影响到城市园林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区绿化面积增长迅猛,截至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已达到7728.86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2581.52公顷。建成区园林绿化三大指标分别为:绿地率32.42%、绿化覆盖率37.18%、人均公园绿地13.39平方米。相较2011年底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3905公顷,5年内绿地面积增长了3823公顷,增长了一倍,传统的绿化养护管理运行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绿化养护体制改革,加大推进其市场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是政府财政投入的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项目,采取何种管养模式既能节约资金,又能使绿化养护质量达标甚至优于现状是推进市场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一、温州绿化养护体制及市场化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模式有三种,一是全供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即由政府部门下属的绿化管理部门全面管理,采取政府大包大揽的“以费养人”的全供管理模式;二是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即面向市场,实行招投标、社会企业承包、干管分离,采取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对社会企业行使管理、指导和监督职能的承包管理模式;三是双轨制管理模式,在某些城市,由于体制和经费问题,作为改革的过度阶段,市场化运作模式和事业单位管理两种模式同时并存。目前,温州市采取的是第三种双轨制。

2012年,城建体制改革后温州市园林部门由温州市住建委划归温州市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局,主要承担管理市级公园(广场)绿地为主。市本级绿地由温州市公园管理处、温州市园林绿化养护大队、温州市景山森林公园管理处三家单位负责管养,其余绿地分别由各区属地管理。2016年,市公园管理处管养绿地面积125.9公顷,市园林绿化养护大队管养绿地面积147公顷,景山森林公园管理处管养绿地面积271公顷,市本级管养绿地面积共计543.9公顷,城维费投入5313.67万元。鹿城区纳入养护管理的绿地面积为107.57公顷,行道树19401株(包括118株古树名木),投入城维费1050万元;龙湾区纳入养护管理的绿地面积为218公顷,行道树3521株(包括18株古树名木),投入城维费2140万元;瓯海区养护管理的绿地面积为59.6公顷,行道树1667株(包括20株古树名木),投入城维费603万元。全市纳入养护管理的绿地面积为929.07公顷,共投入城维费9106.67万元;管养费约9.8万元/年(含保安、保洁)。

2016年底,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为7728.86公顷,纳入财政资金统筹养护管理的绿地面积仅为929.07公顷,据此可以看出公共财政对绿化养护的覆盖面还远远不够。很多已建绿地未能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通过对各区的摸底,推向市场化养护管理面积为213.7公顷,市场化的份额占比约为23%。离市场化程度达100%的上海、杭州、广东等绿化先进城市差距还很大。

二、绿化养护管理市场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从2012年开始推行绿化养护管理市场化以来,为了深化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养护水平,温州市一直致力于探索管养工作的新模式,在稳中求进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园林绿化养护市场竞争机制并逐步予以规范。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市场化进程效果不是很理想,究其主要原因,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市场化机制未真正建立。绿化养护管理改革的目的是开放市场,尽快建立市场化机制。多年来由于考虑到转制职工的切身利益,确保原有养护机构的运行正常和社会稳定。全市公共财政统筹的养护业务量,仅有小部分真正投入市场招标。而且,推向市场化并没有硬性规定的政府性指令。像杭州市,其在地方性法规《杭州市绿化管理条例》中明文规定,采用公共财政统筹资金的养护绿地是必须采取公开招投标的形式确定养护单位。缺乏明确的政策性规定,是我市养护市场化推进迟缓的一大原因之一。

2.配套养护法规建设滞后。从目前已经实施市场化养护管理的几个项目来看,由于针对绿化养护市场化相关地方规章制度不是很健全,造成许多养护监管的盲区,绿地养护质量不是很理想。反观其他市场化进程程度高、效果比较理想的城市,如杭州市,针对绿化养护和市场化推进,专门推出《杭州市城区绿化养护管理办法》、《杭州市城区绿地养护质量标准》、《杭州市城区绿地养护管理综合考核评分细则》、《杭州市城区绿化养护企业考评办法》、《杭州市城区高架、立交桥挂箱悬垂绿化养护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管理标准。这些规章制度内容涵盖城区绿化养护管理的各个方面,有效地避免了在绿化养护监管过程中因缺乏相应的参考依据而引起的行业纠纷,确保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更趋科学化、精细化,为杭州市城区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提供机制上的保障。

3.经费长效保障机制缺乏。随着城市建设,尤其是这几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期间,绿化面积每年都在迅猛增加,但由于重建轻养的观念,同时没有出台保障养护经费的相关规定,用于养护和管理的资金、人力和机械设备视财力或紧或松,没有配套跟上,从而大大影响了绿化成果的巩固发展。随着绿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绿化养护工作将逐渐成为今后的重点。政府投资比例也应以绿化建设为主逐渐转变到以绿化养护为主。能否增加绿化养护投入并且长期保障供o资金的充裕是绿化养护推进市场化能否顺利的关键。

4.绿化养护企业良莠不齐。目前,绿化养护企业大多是园林施工企业,还有少数企业是挂靠的施工队伍进行绿化养护。市面上真正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绿化养护企业不多,且出于短期利益的驱使,其长效管理经验和理念缺乏,养护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在推向市场化的绿化养护管理项目招标中难以招到理想的绿化养护企业,这也是市场化推进举步维艰的因素。社会上的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与城市绿地必须兼顾统筹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本原则难以形成良好的契合点。优良的企业本着职业操守,对养护管理的质量会有一定的追求,但大部分企业为了企业利润最大化,往往对养护管理质量应付性地对待,离城市绿地养护管理精细化的要求差距甚远。而且随着财政经费拨付方式的改变,资金由财政直接支付给企业,招标单位(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督整改难以到位,惩戒手段很难跟上,同时缺乏有效的后续监控和评价机制,这是温州目前绿化养护市场化进程中遇到的最大困扰。

5.养护队伍水平呈下降趋势。园艺实践工作需要经验的积累,需要专业的园艺工人一代接一代的传承,而现在大部分社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很少保有固定的养护工人队伍,很多企业在业务繁忙的时候都是直接向劳务市场招聘临时工、农民工,经过简单培训后就单独开始从事养护工作,导致在具体操作中缺乏针对性、技术性。出于成本考虑,招聘的劳务人员大多为工资待遇低廉的年老体弱者或妇女,只能做些简单的修枝除草、浇水施肥等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养护质量难以保障,精细化、艺术化更是无从谈起。从这个角度看,园艺养护水平没有随着市场化的进程而提高,反而呈下降趋势明显,这也是市场化进程中我们遇到的一大弊端。

三、对策与建议

1.逐步构建规范的B护市场化体系。出台政府性文件,明文规定使用财政统筹资金进行养护的绿地必须采用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养护单位。可以先进行试点,逐年加大推向市场化的比率,最终实现全部绿化养护管理市场化。健全养护管理招标管理体系,要实行市场准入制,对养护管理做得差的企业规定几年内不得进入绿化养护市场;综合运用多项强化招标管理措施,如科学测定最高控制价,在合理范围内随机确定下浮率、适当加大技术标权重等,逐步构建权责明确、运转规范的养护管理招标管理体系。

2.逐步推出系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性文件。要从“依法养绿”的高度,建立一套可行的养护管理规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温州的工作实际,逐步完善修订或出台“城区(公共)绿地养护管理办法”、“城区绿地养护质量标准”、“城区绿地养护管理考核办法”,以及“城区绿地精细化管理细则”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管理标准。

3.建立完善的园林绿化养护检查与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质量检查考核体系,是提升社会企业承包管养的绿地养护质量必要的技术措施。为此,可以组合不同形式的考核方式,如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重大项目专项检查以及年终总结检查等,对绿地的养护质量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将考核结构作为对承包养护单位管养质量评价、承包经费拨付及奖惩的依据。通过经济手段,依法强化对承包企业的考核和管理,提高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作业服务效率。

4.建立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出台关于市区公共绿地养护资金保障文件,与逐年增加的绿地面积匹配,建立随社会经济发展进行调整的长效机制。争取在政府财政预算中专门单列“城市园林绿化维护资金”,切实保障园林绿化日常维护,并逐年增加。配套出台“养护市场定额指标”、搭建“财政养护资金及时支付”平台等。通过多方举措,努力构筑“建一块,养一块”的绿地可持续性发展良性循环。

5.适量保留专业养护队伍。在公共绿地全面推向市场,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应适当保留应急的专业养护队伍。建议在全市推进市场化的过渡期内,可以以比选的方式引入应急保障机构,或者就以现有的公园养管单位成建制组成应急保障机构,负责人员培训、岗位带教和应急服务应对如抗台、森林防火抢险、110联动等突发事件。平衡养护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比例,确保养护管理机制市场化改革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进一步深化城市公共绿地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在市场化进程中矛盾复杂、任务艰巨,阵痛在所难免。温州市的绿化养护市场化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正在逐渐形成。下一步,建立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规范科学的养护管理体系、强有力的财政保障机制等,将逐步稳健推进绿化养护管理市场化,从而建立起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效、灵活、开放、竞争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促进温州市公共绿地养护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温州市城市管理数据,2016(1)

[2] 李金柱.浅议城市绿化养护产业化趋向[J].宁夏农林科技,2007(4):66-67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化 精细化管理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密集了重磅系列文件,指导城市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健康服务业、规范商业保险介入大病保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严控费用不合理增长等,标志着公立医院正在成为医改的主战场。医院运营面临巨大挑战,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已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改革即将在2017年全面推开,如果医院还走粗放型、规模型、数量型的旧模式,将会陷入发展困境。

一、“管理有据、活动有序、经济有活力”是管理目标

精细化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手段,用最小的资源耗费实现医院目标,这些资源包括人、财、物的消耗,也包括时间、空间成本。实施过程中,管理目标要精准,管理方式和手段要细化,既包括目标和任务的分解、相关人员责权利的明确,也包括流程、实施过程记录,执行情况考核标准等。

精准的目标要求和细化的管理方式要贯彻到管理的整个过程。对于医院来讲,至少应该实现三个目标。

(一)管理有据可依

第一个目标是为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精细的数据,作为日常管理和决策的依据。管理者既包括决策层――院领导班子成员,也包括中层干部――科主任、护士长、职能部门负责人,还包括拥有人、财、物配置执行权和建议权的重点岗位人员,例如,人力资源部管人员调拨的与医疗装备部、后勤管理部管物资计划的。有效的数据使这些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和管理决策中能够心中有“数”,管理有“据”。

(二)活动有序进行

第二个目标是实现医院的人、财、物运行有序、规范、可知、可控。所有与人、财、物有关的流动,谁审批、谁执行能够清晰记录;执行结果如何,人在哪个部门、物在哪儿摆放,可以清晰查询;运行效果如何、人的绩效、物的绩效,可以准确衡量评价。整个执行的过程应该是可追溯的,可视化的。同时,内部控制理论应该镶嵌到流程中来,做到事前、事中控制,从源头上避免“跑冒滴漏”和低效率运行。

(三)经济活动富有活力

第三个目标是通过目标引领、预算管控、绩效杠杆等工具,采用沟通、评价、奖惩等手段,调动、激励各个层级、各个团队的积极性,使医院的人和资产都处于最佳匹配状态,从而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

一言蔽之,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就是让管理有序,让活动有序,让经济有活力。

二、精细的运营信息化是管理的必要前提

从资源投入的角度看,医院既是资金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组织,也是知识密集型组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管的组织。以三甲医院为例,医务人员专业分工细,二级学科就有几十种,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模式,给部门、科室、专业组之间的协调沟通增加了难度。每天使用的设备上千种、上万台件,每天院区内包括工作人员、保安、保洁、病人及家属的流动人口上万人次,每年的资金流水动辄十几亿。这么大的资金流水,这么多的专业设备、工作人员和管理流程,要实现精细化管理,传统管理手段已经无能为力,必须依赖信息化手段。

这几年,三甲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上普遍都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建设成了HI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LIS、PACS等,在运营管理中,这些模块每天都产生海量的数据,但是医院财务人员还是感觉数据不够用、不好用、数据颗粒度大、数据的准确度没有把握、数据和业务的关联度不好。究其原因,这些信息模块是基于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效率的改善,围绕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临床管理的需要建立,而不是以运营管理目标为导向建立的。正如海水虽然充足却不能直接饮用,没有规划的大数据对医院管理并没有多大用处,只有经过精准分类的小数据叠加起来的大数据,对运营管理才有意义。精细科学的运营信息系统不会从天而降,需要科学规划、缜密推动、协同作业,财务部门作为运营管理的主体,必须主动作为,参与运营信息化建设活动。

三、运营信息化建设要遵循三个原则

运营信息化(HRP系统)建设要做到科学精细,应遵循几个原则。

(一)基础数据字典要精细

每个字典至少要有两个维度。例如人员字典,既要有人员编号、所属医师组、病区、科室这样纵向的归属维度,也要有职称、学历、院龄、论文、科研、荣誉等横向的管理需要的维度。基础字典的颗粒度精细程度,直接影响后期的数据归集、汇总,和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得出结论的质量。数据字典要根据职责分工由不同部门和岗位来维护,例如,人员字典由人力资源部和科研管理部门维护,工资字典、会计核算字典由财务部门维护,供应商字典、物资字典、固定资产字典由采购部门来维护。

(二)业务流程要顺畅

流程梳理是关键,线形流程和内控理念要贯穿流程设计的始终。HRP系统建设的难点和核心就是流程再造,要站在医院管理的高度,打破部门壁垒,重新梳理人、财、物运行流程。每个业务的流程都应该是单行道,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是流程上的一个节点,每个节点的工作依据、工作标准、工作权限要明确。清晰的流程和岗位权责通过信息化固定下来,通过权限分配规范起来。例如,固定资产的流转从预算起步,到申请、计划、采购、验收入库、付款、折旧、报废,整个生命周期,每个节点都有表单,每个表单都从上个环节引出,环环相扣,避免变动。流程之间以人、财、物为核心网状联系,以业务逻辑为起点形成控制。例如,设备维修的报销,要和单台设备的维修合同、维修记录、维修预算相关联,相关信息充分联接,按权限审批才能进入付款环节。

(三)系统要提高自动化程度

数据和业务要同步。人、财、物运行的变化,要做到数据记录和业务发生同步,保证运营信息的时效性。例如,卫生材料验收入库一旦完成,会计核算系统里就自动增加库存物资和应付账款。业务和业务要自动触发。要根据业务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业务启动业务、业务控制业务的自动化程度,就如同开车,汽车一旦启动,司乘人员如果不系安全带,就会一直“嘀嘀”警示,同时车门自动锁定。例如,业务执行情况和预算的差距,会自动推动给相关管理人员;人员信息变更之后,工资库数据会自动变更,工资数据复核之后形成工资册,同时会计核算自动完成。

四、信息一体化的四个层级

数据字典、流程设计、数据形成通道规划完成后,就要以过程管控和数据整合为目标,逐步提高信息覆盖的宽度,实现财务业务的液态融合。根据一体化运营系统覆盖的范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级。

(一)财务信息一体化

第一个层级是财务信息一体化。这是财务部门信息内部整合的问题,解决预算管理、成本核算、绩效管理、会计报告几套工具重复录入、数据打架的问题。可以把会计核算作为进入财务信息系统的唯一入口,针对不同财务管理工具的需要,丰富数据的维度,实现一套数据几个模块共享。这就要求作为信息入口的会计核算必须非常精细,每一笔数据都要核算到最小的核算单元、最细的成本项目、提供多维度的数据口径。例如,对设备的核算,存放地点要细化到病区,使用年限要设两个指标,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用于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医院内部的折旧年限作为绩效计算依据。对于外来的票据,例如保洁费、水电费、洗涤费、保安费等支出,财务部门要主动定制表单,要求相关部门按规定填报,电子表单导入系统自动核算到每个项目、每个核算单元。

(二)财务运营一体化

第二个层级是财务运营一体化。就是使人、财、物运行信息和财务信息同步,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四流合一。这个层级的整合要跨越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采购、财务、合同管理、信息中心、临床医技等多个部门。制定详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囊括各项工作运行流程、各岗位工作职责的HRP操作手册,对顺利实现整合、发挥协同效应、让大家共同遵循新流程和新约定,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作为各部门、各岗位共同的行为指南,流程图可以让大家清楚知晓本岗位所处位置,提高配合工作的主动性,新入职职工也可以据此尽快适应岗位工作。实现财务运营一体化之后,大部分业务都实现了核算自动化,但也会带来新问题――如果源头上的数据出错,那么后面所有的记录都跟着出错。要避免这种情况,定期对账就必不可少,包括物资定期盘点、固定资产常态化盘点、应收应付款项的及时核对等。通过对账,既可以验证业务核算的准确性、流程链在医院的执行情况,还可以摸清相关管理理念在医院的推广情况。

(三)财务业务一体化

第三个层级是财务业务一体化。就是要把临床医技部门使用的业务模块整合起来,包括移动护理、移动医疗、大型设备预约系统、医嘱系统、HIS模块等。通过整合移动护理和移动医疗模块,可以准确统计每个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每个医疗项目占用的时间、每台设备为每个项目运行的时间等信息,为准确计算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提供支持。通过整合大型设备预约系统,可以实现单台设备完整的工作量、收入、成本费用数据的归集,为系统评价单台设备效益提供数据。通过整合高值耗材系统和医嘱系统,既可避免耗材使用中的“跑冒滴漏”,也可保证医疗质量安全。通过整合移动护理和移动医疗模块,可以准确统计每个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每个医疗项目占用的时间、每台设备为每个项目运行的时间等信息,为准确计算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提供支持。

(四)院内院外一体化

第四个层级是院内院外一体化。在这个层级,要把院内的运营信息和院外的相关平台整合起来。例如,可以把医院收治的癌症病人信息和省癌症中心统计系统对接,把医院来自各个地市、患有各个病种的发病人数和实际收治人数相关联,计算出其中的差距,可以准确判断医院在某学科、某病种、某地区的影响力,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科影响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推广和分院选址提供精准的数据。

在医改的大背景下,三甲医院目前这种人满为患、靠规模取胜、靠薄利多销发展的模式已经不可能持续。医院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是医院管理者努力的方向,也是发展的必须。利用好信息化这个手段,打造精细的HRP管理平台,对提高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基层和中层的执行力,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HRP信息平台建设中,科学的理念、系统的规划、流程的再造、精细的岗位说明书、数据的共享和整合、必要的验证环节都是必需的,随着运营管理精细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还要持续改正、优化。

参考文献:

[1]应争先.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实践[J].中国医院,2011,(15):53.

[2]孔抗美,张莹,李韶斌,赵紫奉.医院医疗数据挖掘与分析[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1,(6):29.

[3]廖琴琴.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经营者管理,2015,(6):86.

[4]盛国林.医院内部数据字典编码规则探讨[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366.

[5]金仲夏.HRP建设:革新医院管理[J].中国卫生,2014,(10):108.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精细化管理;策略

1引言

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背景下,对于内部的管理也逐渐细致,管理人员逐渐意识到合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合同精细化管理不仅有助于企业的正常运行,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但是人们的意识依然会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没有意识到合同对于当前企业活动的重要性,也有不少企业在签订合时过于随意,甚至管理不规范等已经成为基本现象,这也给施工企业带来较大的挑战。如何将合同精细化管理发挥出相应的作用,成为众多合同管理人员首要考虑的内容,只有制定合理的管理方式,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

2施工企业工程合同精细化管理现状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对于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强化企业内控机制等方面都有着积极影响,但是一些企业尽管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是依然没有达到相应的目标,主要还是由于当前的管理机制不够规范,导致管理人员在执行时缺乏系统化管理理念,即使是资历较老的企业也可能无法做到合同精细化管理。施工企业中的合同归属于经济当中,而经济发展离不开法律的管控,因此,“合同”便是保证建筑施工企业与承包企业双方合法利益的支撑,也成为施工企业监督各项建设环节的主要依据,企业的经济往来都离不开“合同”的身影。在企业签订相应的合同之后,施工项目中的各项计划以及验收指标都要严格执行合同内的条款,以此保证工程质量。企业对于合同精细化管理的程度,可以侧面反映出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在企业的后续发展当中也起到一定的影响,保证施工企业可以处于平稳发展当中[1]。从现代管理学角度来看,科学化管理主要从规范化、个性化、精细化3个方面着手,其中,精细化管理在规范化管理的角度上逐步注重程序化以及信息数字化,运用更加规范的形式管理施工企业中的合同,降低企业需要支付的管理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以此实现企业协同管理,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合同精细化管理在施工企业发展管理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工程项目在推进的过程中,势必会与政府、业主、监理方等方面相互沟通,形成紧密的社会联系。而在这一过程当中,“合同”就成了一种“契约”,以此来保证相关方面的权益。施工企业与其他企业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管理人员在制定合同时,要考虑到合同涉及的内容是否具有涵盖面广、综合性较强等特征,以此判断施工企业合同制定是否符合精细化管理需求,为后续的企业发展奠定基础[2]。

3施工企业工程合同精细化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

精细化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发展趋势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企业并非脱离于社会生存或发展的个体,而是受市场、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建筑企业在制定合同时,往往忽视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在制定合同时可能存在沟通、合同内容不严谨等问题,导致工程合同缺少了原本的效益,从而给企业后续的精细化管理带来一定隐患,甚至可能阻碍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进程。首先,项目的经济效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经济效益是维持施工企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但是一些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味追求企业所承包项目的数量,或者竞标规模较大的项目,在投标当中只关注工程规模,没有考虑到项目后期的经济效益。而且当前大多数的施工企业采用较为单一的业绩考核形式,一些工作人员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指标,可能会片面、盲目选择工程项目,没有从经济效益、综合情况等方面对项目进行考核,也没有考虑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可能在多个方面都欠缺考虑,将“中标”设立为唯一的“工作任务”,从而导致所制定的合同没有从当前的市场发展情况、人力等因素着手,忽视了合同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给后期的工程施工埋下隐患。这种企业管理形式可能造成企业管理的项目出现亏损情况,相关的利润也在大幅降低,从根本上影响到施工企业的正常发展,也背离了合同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其次,合同制定初期存在问题,再次修正出现沟通问题。一部分企业在制定合同内容时,只是根据相关法律条款制定施工合同,并没有深度研读或者分析相关内容,导致合同内容没有完全表现出基本诉求,因此,在制定合同时可能存在歧义。这一行为又会导致施工企业对合同进行改正,但是在与对方企业沟通时也可能存在问题,导致实际企业在合同管理上管理质量低下或者沟通不畅,甚至一些企业将修改过的计划直接交由施工人员,施工人员按照已经修改过的数据进行施工,但是计量部门却没有得到相关的书面报告或者消息,经常出现后续补签相关资料的情况,这不仅导致合同管理成本大幅加大,而且施工项目也可能面临着延长工期等问题,最严重的还需要支付巨额赔偿,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隐患,也在无形当中加大了施工工程的管理难度[3]。再次,施工企业当中缺乏具有法律素养的合同管理人员。企业在制定以及审查合同时,必须请具备法律素质的管理人员到场,合同的签订以及管理人员会成为相关制度的直接实施者。这也促使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招聘或培养具有良好法律观念的人才。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支出成本,很少单独聘请法律专员,一般是请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身兼多职,在签署或者审查合同时粗略翻看其中内容,但是自身却没有能力对内容进行评判;也有的企业没有对制定或审查工程合同的人员进行资质审核,由于这类人员本身专业能力不足,很容易导致工程合同内容丧失法律效力,无法保证工程企业相应的利益,这对于施工企业的发展而言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最后,合同条款存在漏洞,不够严谨。很多施工企业在制定合同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导致合同内容不够严谨,履行期限不明确,这不仅导致合同失去了原本的约束效力,也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潜在隐患。合同内容当中对于质量验收标准以及基础要求缺乏明确性,也有的合同当中虽然有明确条款,但是不够具体,缺乏一定的可执行性。还有的合同条款可能对于违约情况的表述较为模糊,从而导致一方受到合同的约束程度较低,即使违约也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除此之外,甚至在一些项目中,材料供应商与承包施工队没有在材料价格上达成一致,或者对计量单位没有进行进一步明确,导致双方理解的内容出现不一致等情况,严重影响到项目的正常推进,也影响到合同精细化管理水平。

4施工企业工程合同精细化管理建议

4.1建立精细化合同管理体系

从当前的施工企业工程合同精细化管理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针对当前施工企业工程合同中存在的问题,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及实际情况,在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的同时,关注合同的精细化管理,规范正在进行项目的操作细则,规避因合同方面带来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管理人员首先全面了解工程项目的情况,并且建立可以保证其正常运行的精细化合同管理体系,企业内部也要建立管理合同的相关部门,并且采用精细化管理机制,保证企业内部的合同有专人专处看管。与此同时,企业在执行合同时,也要注重将精细化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当中,将合同整体的管理内容进行“拆分”从而运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当中,为其运转提供方向。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要将所有的合同落实到书面上,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记录和保存,确保工程中的各项活动都可以在相关规定中执行,管理人员在遇到相关合同事宜时,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在精细化合同管理上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帮助,企业除了吸纳法律人才,也要为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或者鼓励这部分人才通过自学或继续教育等形式,逐步完善自身的法律知识,并且结合施工企业当前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除上述内容,工程合同当中也要注重施工设备、采购等内容的制定,并且请具有法律知识的人员对合同执行人进行相应培训,强化合同中重要条款的解读程度。管理人员需要将授权文件及时盖章或签字,并将此作为书面文件存储到企业中,保证所有文件都有据可查。有条件的施工企业也可以采用数字化管理形式,将所有材料都收录到计算机当中,这种管理方式更有利于资料的查询以及提取,大大提升办公效率,更有助于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施工企业需要签订合同的方面较多,每一份合同都有其相应的法律效力。例如,在签署勘察设计合同时,需要请业主与承包主共同到场,明确自身权利以及需要履行的义务,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预期质量要求,并且按期支付相关费用。针对不同方面的实际需求,施工企业要积极制定相应的合同,并且在其中明确工程范围、工期、自身职责、对方职责等内容,充分保证双方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

4.2完善相关制度,推行权责利项目合同管理模式

在签订合同时需要对双方企业的从业资质进行审查,保证双方有能力按照合同内容履行自身职责,而且合同内容要充分遵守当前的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涵盖任何强制性内容。最重要的是,合同内容要更加规范,具有高度的参考性,切忌用词模棱两可,以免在后期施工中产生争执,给施工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影响。从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上来看,企业首先需要将项目经常产生的利润作为首要管理目标,并且及时设立相关的管理人员,以此为中心落实合同精细化管理体系,按照项目实际的责任划分,将原本的“权利”拆分成“权”和“利”,明确各部门管理人员自身职责。与此同时,合同精细化管理也要按照项目合同责任制内容进行划分,实行动态项目管理机制,保证施工项目时刻处于监管状态当中。建筑施工企业与其他企业有着本质性的差异,虽然施工企业在合同公正等方面没有强制要求,但是为了进一步维护合同的法律效力以及施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经济效益,企业应该在合同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及时对合同内容进行更正,以此保证合同精细化管理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管理人员除了要推行权责利项目合同管理模式,也要重视招投标相关的工作,全面落实管理内容。这种多角度、全方位的管理形式下,施工企业可以进行动态管理,以此保证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有效性。

4.3加强合同风险规避,实施合同内容审核制度

建筑工程的工作环境以室外为主,受到的影响也会比其他企业多,因此,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自然天气、地质灾害等影响,导致建筑施工无法如期开展。这一问题也导致实际的施工工期延长或长时间停工等现象,这也导致施工合同内容与实际产生较大出入,施工企业为了可以继续履行合同内容,在行政管理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压力。虽然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对于这部分内容没有做出强制管理,但是对于施工企业来讲,为了可以保证企业在项目当中的合法权益,就需要保证合同在项目期间可以得到执行。如果施工企业的相关责任人在施工过程中决定变更合同,或者更换设计图纸等,施工企业首先需要将需要变更合同的原因以及实际情况上报给相关管理部门,待管理部门审批通过后及时签订相关手续,如果工程存在赔付等情况,也要及时收集相关资料以及证据,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赔偿申请,降低企业需要承担的赔付风险,如果需要停工,双方也要及时签署书面合同,明确停工原因,并且按照法律程序进入后续的流程。在开始施工前会与相关的保险机构签订保险合同,并将其纳入合同精细化管理工作当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降低施工当中的风险程度。

4.4加强项目施工分包合同管理

施工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在分包合同管理上也要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且结合合同涉及的主要内容,及时明确分包合同中各方的责任,以此将合同当中的内容进行精细划分。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任何一项施工项目都需要签订相应的承包以及发包合同,如果管理人员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管控,或者忽视其管控作用,就可能导致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人力资源等出现问题,不利于后续的合同精细化管理,为企业的发展埋下隐患。针对这种情况,施工企业首先要严格筛选分包企业的资质,并注重管理人员的从业资格,筛选出更适合当前项目的管理人员。此外,合同管理人员要对分包合同及时归档,方便后续的跟踪管理,以此提升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精细化管理程度。

5结语

综上所述,从施工企业角度来看,为了解决合同精细化管理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企业内部首先需要设立相关的合同管理部门,进一步规范合同管理流程,与此同时,企业也要采用相应的管控措施,防止合同在制定过程中出现纰漏,为施工企业的后续发展带来隐患。从当前的施工企业发展来看,合同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管理工作当中重点内容,企业要时刻关注社会发展方向,不断调整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除此之外,企业也可以结合新的管理方式,提升合同精细化管理水平,降低施工企业因合同问题带来的风险,保障企业各项事宜平稳运行,并且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美莲.施工企业建设工程合同财务风险管理[J].质量与市场,2020(17):16-18.

【2】王英燕.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9):295-29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