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32: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代诗歌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喜欢古代诗歌的学生很少;在考试中,古代诗歌鉴赏也一直是得分率偏低的题型。遇上古诗,学生最大的困难往往就是读不懂。针对这个问题,我提三点建议:
一、我们要通过联想和想象重回古人的生活情境,填补古今之变所形成的时代鸿沟,进而理解古代诗人所抒写的情境
谢冕曾说:“真正的欣赏入门,应当是对于诗篇的作者,以及它的创作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了解。”(《论诗》)历史茫茫,岁月悠悠,存亡兴废,何其多矣。然而深究起来,则秦汉之分、唐宋之别远小于古今之变。在古代,无论是科技、文化,还是政治、军事,进展都是缓慢的。直到近代科技兴起乃至当今的电子信息革命,才真正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古代诗歌所描绘的境界,常常是月明星稀,一灯如豆;桥头落梅,松下泉声;长亭相送,蹇驴嘶鸣;泪洒沙场,月照长城……这样的情境,如果我们不能通过联想、想象回到古代去,又如何能理解古人的情怀与思想?
二、我们要关注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从语义的层面去把握诗意
其实,读懂任何一种文本,我们首先都要知道这种文本区别于其他文本的特殊性所在。那么,古代诗歌的语言具有哪些特殊性呢?
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首先表现为它使用的是典雅的古代汉语,这就提醒我们要注意古诗中大量存在的古今异义现象。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的“渠”字,是第三人称代词。在这里指的是该诗前句所说的“半亩方塘”。如果把“渠”理解为“水沟”,那么就不能准确地把握整首诗的意思。
古代诗歌语言的第二个特点是多有省略、倒装句式,表意凝练,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首句“昨夜雨疏风骤”写昨夜风雨,次句“浓睡不消残酒”则跳至今日清晨,叙睡醒之状。“试问卷帘人”,谁问?这自然是“我”问。问什么呢?却不说,省略了。“却道海棠依旧”,谁“道”?这应该是“卷帘人”的答语了,“海棠依旧”四字又交代出上句所问乃海棠花之情状。“明明是经过了昨夜的风吹雨打,海棠花怎能依旧?”――如果我们不补出词人这一省略了的微妙心理,就不能明白末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何所依凭。而且,这里以“红、绿”二字指代海棠花和叶子,不仅凝练,而且形象可感。又用“肥、瘦”来形容叶的茂盛与花之凋零,就更能表现出诗人无限怜惜的伤感之情。整首词省略跳跃而又含蓄蕴藉,很好地体现了古代诗歌语言精练而意义深邃的特点。再如杜甫的《阁夜》的首联中“天涯霜雪霁寒宵”一句,这里的顺序如果按现代汉语来看,应该是“天涯,寒宵,霜雪霁”,如此,“(人在)天涯,(身处)寒宵,霜雪(初)霁”――诗意顿时豁朗。
古代诗歌语言的第三个特点是古诗中的近体诗常常有着起承转合的结构。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诗,从标题中就了解了时间、地点和诗人兴感之由(闻笛而作)等诸多要素;“起”句“谁家玉笛暗飞声”即承题中“闻笛”而来;次句再“承”首句“玉笛飞声”而来;第三句表面上仍然是写闻笛,实则暗暗“转”向“折柳”一典,蕴涵思乡伤别之意;末句乃以“故园情”悠悠“合”起全诗。既然近体诗有着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那么我们有时就有可能据此从诗歌写景抒情的氛围中拎出一条叙述的线索来。例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诗,首联为“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写的是“望月”;颔联为“承”,正是因为“望月”,引起了诗人的“怀远”――“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颈联是“转”,诗人从心理层面的思念转向了身体上的动作行为――“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则以“还寝”合起全诗。总体上看,《望月怀远》一诗的抒情氛围是浓郁的,但是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写了望月、怀人、灭烛、披衣、还寝这些事儿,存在着一条明显的叙述线索,拎出这条线索来对我们理解整首诗的意思大有帮助。
三、读懂古代诗歌要抓住“情、景”二字
古人在谈到诗歌的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两端”,既然作诗如此,那么欣赏诗歌亦应循此而入。读一首古诗,我们首先要问的就是两个基本问题:这首诗写了什么景(这里的景包括自然景物、人物、事物、事件)?抒了什么情(这里的情包括感情、思想、哲理)?例如上文中谈到的《春夜洛城闻笛》,“景”是春夜在洛城听到的笛声,“情”是故园之情;《望月怀远》中的“景”主要是“月”,“情”则是“怀远”――这两个例子都揭示了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由景入情的心理规律。词也不例外,以上文提及的《如梦令》为例,这首词写的“景”是什么?是经过了风雨侵袭之后的“海棠”。“情”是什么?是诗人的惜花伤春之情。正是因为海棠花的凋零,引起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伤感之情。抓住景、情这两个基本点,就可以说抓住了古代诗歌的关键。顺便补充一点,对于绝句而言,常常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对于律诗而言,常常是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对于词而言,常常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古代诗歌的景和情,是与古代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的。
[关键词]阅读 鉴赏 借古感怀 表达技巧
一、诗歌的定义。
诗歌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原来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着的一种文体,其主要特点是:
(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善于从感情上打动读者。
(3)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中国的旧体诗、词、曲的一句就是一行)。
三、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四、怎样阅读和鉴赏古代诗歌:在多年的职高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多数学生对古代诗歌只停留在在阅读和表面理解上,真正让他们体会诗人的写诗意境和诗词蕴含的深层含义还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在不断学习和总结基础上,归纳出古诗鉴赏大致步骤:
【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
抒情诗(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如果是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反复诵读,明白诗意。
通过读诗,读作者,读写作背景,读题目,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从整体上把握诗的内容。
【第三步】找诗的中心,即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一般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
【第四步】体会诗歌的意境。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这一步做到四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
④必看名句。
【第五步】品味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诗眼
诗眼往往指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处在诗的关键位置。好的诗眼能使全诗游龙飞动,熠熠生辉。
②赏炼字
我国古代诗歌历来重视语言的锤炼。
动词、形容词是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的关键字,是锤炼字眼的重要对象。
古人还注意炼数词和副词。
③析语法
诗歌语言常有语句跳跃、词语活用、句式倒装、成分省略等现象,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
④品风格
诗歌的语言往往因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不同,而在创作中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反映在诗词中就形成不同的语言风格。辨析语言风格,要注意不同流派及其代表诗人的特点,整体把握诗歌。如豪放派的气势豪迈,意境雄浑;婉约派的清丽含蓄,婉转缠绵;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清新飘逸;要了解各种题材所体现的不同风格,如山水诗的清新幽美,含蓄隽永;田园诗的冲淡朴实,恬静闲适;边塞诗的悲凉慷慨,雄壮高亢。
【第六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赏析)
诗歌的表现手法:
①虚写和实写
虚写,不是状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实写,恰好与之相反。
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又称“直接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方面进行的直接描写。(也叫实写)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是指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③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
④情景交融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景中含情,情中含景,是诗歌常用的手法。
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作用:在阅读中可以让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行文流畅。
⑤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
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志愿。托物寓意,就是将思想隐含在具体的外物之中。
⑥象征
借助于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
⑦夸张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⑧比喻
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
⑨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代诗歌;教学策略
时代的变迁,使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现代汉语的普及,更拉大了与古汉语的距离。古代诗歌因其自身的特点,对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在用字遣词方面,古代诗歌受到诸如篇幅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极为凝练,字字珠玑,非经细细咀嚼品味,难解个中滋味;又如,古代诗歌中大量的用典,虽经注释,但短短几句平白的注解,岂能尽解其中妙意?同时,古代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多数意不在表而在里,其意境深远,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想用当前“快餐”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学生,难度是很大的。因此,对古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不仅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
笔者在总结自身教学经验在基础上,结合大量搜集整理的优秀教案,经过教学实验,归纳出一些既便于实施,也卓有成效的教学策略。
一、故事引路,渐入佳境
我们看到过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拿到新课本时,往往最先看的便是课本中的小说。小说的故事性强、趣味性浓,学生容易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实很多古代诗歌或者其作者背后也都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古代诗歌教学中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既有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加深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了解和认识,帮助诗歌的欣赏和理解。
例如,一位教师为《虞美人》教学准备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阴云低垂、细雨蒙蒙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位面容苍白、泪眼蒙■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脱去穿了15年之久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
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恶运还是在他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降临了。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遥望南方“三千里地山河”,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诵了一曲千古绝唱,喝下了宋太宗赐予的毒酒。
实践证明,在课前呈现这样的一个故事,有助于学生在把握这首词的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体会和感悟词人亡国后的愁苦之情,体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深切悲哀。
二、吟咏吟唱,悦耳悦意
古诗的原生命就是吟唱。而吟咏吟唱又不同与一般的诵读,它需要一定的节奏和韵律。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曾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种诵读是读者完全将情感投入文本之中,完全的忘我,可以说是一种“无我之境”。如果古代诗歌的诵读能够达到这一点,那么学生诵读的过程,就是学生满怀深情地踏上语言的桥梁,去晤见作者并触摸其灵魂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
三、咬文嚼字,体会诗味
古代诗歌语言简洁洗练,要求诗人在选词用字上下工夫。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咬文嚼字,就是分析在用字上的胜人之处,尤其分析成为诗眼字词的丰富表现力,领悟诗人在炼字上的技巧。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诗歌鉴赏的关键。
另外有一种情况:由于传抄或印刷等原因,古代诗词中常出现某字因版本而异的现象。虽然异文中一定只有一种是正解,但错传的字存在了这么久,必有其合理之处,往往体现了传承者炼字的功夫或不同的审美情趣,耐人寻味。
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这些变化,将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置于知情义结合的语境之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遣词造句、修改文章的能力。这种方式比较开放,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不受书本的约束。
四、联想想象,再现情境
国画中的泼墨写意,十分注重“留白”,这与古代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寥寥几笔,却留下了大片的想象空间,上下千年,纵横万里,无羁无绊,岂不快哉!
意味隽永的作品总是以其特有的情感力量撞击着读者的心灵,使其释放出所有的生命力量与作家拥抱,古典诗歌的这种魅力尤其浓厚。这种魅力的获得,需要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因为艺术作品有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之处,需要鉴赏者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人生经历出发,通过想象、联想去丰富和补充,赋予作品现实的生命力,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
例如,在教杜甫的《登高》时,调动学生以自己的感觉知觉去触摸、品味杜甫的遭遇与情感,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这样,学生的悲悯、同情、仰慕等情感才会被激活,他们才能走进诗歌中感受到那动人心魄的生命的哀伤。
五、比较异同,透视风格
比较法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非常普遍,背景相同的诗可比较,题材相同的诗可比较,风格相同的诗可比较,手法相同的诗可比较,同一作者的诗也可比较等等。通过比较,可以突出其共同性和差异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诗歌鉴赏能力以及文学修养程度。当然,诗歌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应当严谨,不可滥用。一是要有可比之处;二是每首诗歌比较的方面不要太多,以防不深不透,流于形式。
如教李清照的《声声慢》和《一剪梅》时,可以紧扣两首词所写的“愁”进行比较阅读。《一剪梅》描写了诗人早期生活的闲愁,抒写了相思之情;《声声慢》则是李清照的后期作品,宋室南渡,国亡家破,丈夫去世,此时的词人年老体衰,孤苦无依,全词所写虽然也是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此时的愁已经变得厚重和苦涩了。
六、引入诗论,鉴赏理趣
我国有很多睿智精辟的诗论词话,如欧阳修的《六一词话》、李清照的《易安词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等。有的诗作蕴涵哲理,有的诗论充满情趣。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撷取的诗论应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咀嚼、品味、感悟,而不是现成的结论,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苏教版必修四《蜀道难》课后的文本研习:“明代诗学家高在《唐诗品汇》中,曾引用三句话来评价,即‘妙在起伏’‘才思放肆’‘语次崛奇’。列举诗句,对以上三句话加以说明。”三句话概括了《蜀道难》结构上的特色,表现手法的多样以及语言上的特点,可以说,把握好这三句话,就基本能够进行《蜀道难》的教学与鉴赏了。
七、改写再创,抒发心灵
改写前人的诗歌是古代文人常玩的一种文字游戏,诗歌经过改写常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情趣,吟诵起来也饶有趣味。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诗,就曾被人们改编成了五绝(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和剧本(时间:清明时节。地点:路上。人物:行人、牧童。情节:行人询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花村)。可以看出,这种方法不仅对开放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改写可以很灵活,不必局限于文体,也不必像古人那样字字落实。当然,改写诗歌在教学中的运用应当注意方法,并不是每首诗都可以像杜牧的《清明》这样任意改变的,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受所学内容及所教对象的制约。
一.仔细揣摩,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主观形象和客观形象。若想理解人物形象,学生需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及环境的烘托渲染,同时,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作者所塑造的人物的意义。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诗歌,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也就是点明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和身份。学生在阅读中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了解人物的形象特征,并且要通过现象看本质,看到人物形象身上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
例如高考试题“最爱东山晴后雪”,所设置的问题就是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欣赏诗歌主人公形象方面来把握诗歌情感,作者喜欢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了诗人陶醉于自然而欣然忘我的美好情怀。教师可以通过题目“最爱”和诗中词语“逐胜”“忘寒”“只爱”这些重点词语归纳出诗人的形象特点。
二.掌握技巧,巧解古代诗歌语言的解题法
古代诗歌语言往往比较简练,所蕴含的哲理比较深刻,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点,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巧解古代诗歌语言题的解题法。常用的方法一般为:套用法、删字法、倒推法。套用法也就是让学生了解诗歌中动词、修饰词、虚词的常用法,通过这些用法套用他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删字法也就是把诗句中的关键字删去,看内容是否会变化,通过这种变化来体现关键词的作用;倒推法就是根据全诗所表达的情感或说明的道理,根据某字在全诗中的位置进行倒推。
例如高考试题“送邹明府游灵武”这首诗歌就是要赏析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诗句“边雪藏行径”来分析这个“藏”字。指导学生认识到这个词运用拟人手法,写了风雪之大;“林峰透卧衣”来分析“透”字,来写风之猛,又写出衣之单,内含丰富。让学生展开想象力,体会文章的感染力。诗歌语言内含丰富,学生需要慢慢体会和感悟,并且通过阅读和欣赏来掌握诗歌的语言。
三.照顾全面,考虑诗歌艺术写作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让诗歌寓意丰富,教师要指导学生让学生明确诗歌鉴赏中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以便能迅速地找到试题的切入角度。从诗歌的表达方式、结构形式、写作技巧、艺术风格来进一步欣赏诗歌,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写作技巧是衬托对比,还是烘托渲染;艺术风格是雄浑豪放的,还是沉郁悲愤的。这些基础性的表达技巧,学生一定要掌握。
例如“余杭四月”就要求学生写出作者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学生要做出很好的回答首先自己要知道诗歌表现手法有哪些,然后根据诗歌的特点和题目要求逐步缩小范围。这首诗歌是描写田园安乐生活的诗歌,又选取了其中写景的诗句要学生来分析,学生就要考虑到诗歌的主旨是明色调的,写景是为了突出主旨;诗句对仗工整,尤其是色彩的对照鲜明,可以考虑映衬、渲染之类的手法;节奏独特,读后记忆深刻,让学生在阅读后在大脑中形成了一种很强的画面感。对于表达技巧的掌握,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四.体会情感,感受诗歌含蓄抒发思想情感
每篇诗歌都有它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中国古代诗歌含蓄蕴籍,有很多是先写景、叙事、再抒感,既触景生情,缘事抒情,所以很多诗歌透露情感的句子往往在最后,在尾联,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有些诗歌可能通过题目就透漏了内容、范围、背景、情感等信息。还有很多题材相同的诗歌表达态度和情感都是大致一样的。如山水田园诗,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来表达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咏物诗,往往都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表现其特征,借以抒发思想情感,表现喜爱之情,或者或悲或喜、或褒或贬的情感。还有军事题材诗、怀古诗、送别诗、闺怨诗、羁旅行役诗等,学生要熟悉,并且了解他们通常表达的情感。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3—0069—01
学习古代诗歌是传承发扬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北师大的初中语文课本,大量选入中国古代优秀的诗词,这充分体现了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怎样依据教学大纲搞好古代诗歌教学呢?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积累常识
由于古今语言表达的差异和历史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的距离,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了解诗人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能够缩减学生和诗人的情感距离,填补诗中由于语言表达形式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理解空白,以帮助学生准确的理解诗歌内容。如,学习苏词时,如果学生不知道坡平生经历的命运打击与政治风浪,及其乐观坚韧的禀性,所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又怎么能理解他经常表现在诗词中的那一分性情与涵养以及领会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旷达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只有了解了他的生平经历、品行性情才能真正懂得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诚挚祝愿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报国情志。
二、反复吟诵
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和琅琅上口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需要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去体会。甚至诗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都可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在教学过程中,吟诵应是贯穿始终的。在吟诵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古诗歌特殊字词的读音。如,《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的读音;还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里“思”字读音的变化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和深思。教师适当指导学生有节奏地吟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三、感知内容
诗歌教学中,词汇的积累虽不是主要任务,但一些有碍于疏通理解的文字还是要作精要讲解,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为了弄清楚学生不同的基础层次,就需要学生提前预习,相应的也就需要教师分类解惑,因材施教。如,学生在学习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遇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很容易产生疑惑,塞外的冬天怎么会有梨花挂满枝头呢?这时,教师就需要合理引导学生解疑了,这种四两拨千金的方法扫清了理解诗歌内容的障碍。
四、赏析意境
对诗歌的理解需立足于“文本”,也就是诗歌本身。但诗歌的特点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有尽的“言”就是诗人写出来的诗歌,而无穷的“意”则是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和诗的意蕴。因其“意无穷”,所以在理解、赏析诗歌时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五、背诵诗歌
经过以上四个环节,学生已深刻理解了诗歌内容,也体会到了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创设的意境,在此基础上,背诵诗歌就成了一件很轻松的事,如果每学完一首诗歌,学生就能当堂背诵,那学习效果就是显而易见的,长此以往,还可以节省学生课余时间。当然,背诵诗歌并不是毫无章法的重复,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依据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来理解记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这样的要求意在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养。
其次,查阅古代文论资料进一步感受曹操作品的艺术风格。
再次,查阅曹操的生平资料,联系曹操生活的时代、曹操的生平思想,深入理解曹操诗歌古直悲涼的基本内涵。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曹操政治家的身份使得他有关注民生的天然情怀,因此他的诗多写汉末动荡的社会现实、民生的苦难、自己渴慕人才及自己的雄心壮志。曹操本人不喜浮华,语言多不修饰,喜用四言、乐府体,因此显得古直。由此可见,在曹操作品的分析中,通过文献检索法,检索与曹操有关的所有资料,在研究其文学作品的时候,通过文学与文论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明确曹操诗歌的基本特点,之后又通过文史结合的方法,联系曹操的生平思想、时代文学思潮深入理解曹操诗歌特点的内涵与成因。
最后,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进行比较。如曹操与曹丕、曹植的比较能进一步凸显他的诗歌特色。以曹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都有共同点:文学风格都有慷慨悲凉的时代特征。但是也有不同:曹操的诗古直悲凉,有英雄气;曹丕的诗偏娟婉约,有文人气;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有才子气。这与他们的作品内容、生平思想密不可分。
(二)古代文献课上的训练
如上所述,撰写古代文学硕士毕业论文,搜集文献资料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其中有电子文献的搜索,也有纸质文献的搜索。古代文献教师在讲述文献课时,有理论讲述,也有课堂实践。
比如教师以“欧阳修的词”为题进行课堂练习,就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图书馆,查阅馆藏目录,指导学生写欧阳修的词的版本源流,辨别欧阳修词集的最佳版本,为撰写欧阳修词准备了最核心、最基本的研究资料。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查阅作者生平资料与有关文集,指导学生写交游考,为理解作者的思想与部分作品内涵打下基础。
如上所说,除了纸质文献还有电子文献,指导学生查阅电子文献也是必要的。
(三)古代文论课上的训练
古代文学的研究离不开古代文论的辅助,因此教师在古代文论课上培养学生的古代文学写作技巧也是必要的。古代文论课上有关宏观的文学观点、文学思潮体现对于具体的文学研究有一定意义,但有关文章写作构思的方法更值得借鉴。《文心雕龙》在论写作方法和技巧时提出“三准”的原则:
凡思绪初发,辞采苦杂,心非权衡,势必轻重。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为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余于终,则撮辞以举要。然后舒华布实,献替节文,绳墨以外,美材既斫,故能首尾圆合,条贯统序。
设情:是指根据所表现的情志来安排确定通篇的体制。酌事取类:指根据所要体现的事物来选取有关的材料。撮辞举要:运用精要的语言树立文骨。“三准”确定后,再敷设文采,运用骈偶、比喻、夸张等手段做文章。
在古代文论的讲析中可以以硕士毕业论文为例。如硕士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论柳宗元的贬谪诗》,根据设情的原则,引导学生根据文章题目判断文章所要体现的内容,并得出其体制是学术论文,明白学术论文的特点。其次就是酌事取类,启发学生根据题目,用讨论的方法搜集有关的资料,得出结论搜集的有关资料,包括柳宗元诗的研究现状、柳宗元的贬谪诗、柳宗元的生平资料、柳宗元诗歌的古今文论评价、柳宗元风格相近的诗人诗歌资料等。最后就是措辞举要,明确使学生知道措辞举要就是列提纲。
通过这个例子的讲解,学生不但理解了什么是“三准”,还初步理解了硕士毕业论文的体制特点、资料搜集的方法、列提纲与运用材料佐证论点的方法,对于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课堂教学有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的特点,这同样可以运用到论文中。论文也是高校教学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如果把这个难点集中到四年级解决,无形之中增加了论文的写作难度。因此,建议在硕士毕业论文写作之前,撰写学期论文。其方式是按照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进程,学期末布置需要撰写的学期论文。
第一学期学生刚刚接触古代文学,能力有限,可以布置单篇篇目,让学生围绕有关作家的作品、某类文学体裁或某个作品集的特点分析作品,进行鉴赏。如以《山鬼》为例,分析屈原《九歌》的艺术特色。这类题目一般是就篇章而谈篇章,不涉及其他资料的引用与论证。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的篇章分析能力。
第二学期仍然是单篇篇目分析的练习,只不过在原有的基础上让学生搜集有关该篇目的评析、论证资料,并学会在分析单篇篇目时,综合利用这些材料并对之加以简单的评价。如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为例,分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要求学生在分析单篇的基础上,搜集关于该篇的所有资料,甄别之后,并加以利用以论证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第三學期就是命题论文。这种命题论文一般给出明确的角度,让学生围绕命题,搜集与命题有关的所有资料,运用各种方法有效地论证论文观点。如“论欧阳修对南唐词的接受”,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南唐词风的资料、欧阳修学习南唐词风的资料、接受美学资料等,使学生能运用各种方法有效地论证文章观点。
古代诗歌在培养科学知识素养方面亦有其独特的价值。古典诗歌除了有抒情和叙事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博物学、地理学、生物学、医药学等其他学科的认识价值。即以《诗经》为例,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曾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确实,对《诗经》进行解读,不仅可以了解先民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文化观念,亦可以获得博物学的相关知识。《诗经》共涉及了鸟类41种,兽类5种,虫类9种,鱼类15种。就像刘宝楠在《论语正义》里所说:“鸟兽草木,所以贵多识者,人饮食之宜,医药之备,必当识别,匪可妄施。故知其名,然后能知其形、知其性。”[]这些动物在《诗经》中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祭祀的用物、战争的工具、物候的标志,被先民以艺术的形式记载了下来,在先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唐诗人白居易的三千余首诗作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医药学内容,广泛涉及养生、医理、治病等方面,为我们了解中唐时代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份直观而又生动的材料。
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运用自主性的学习方法。古代诗歌数量庞大,诗人众多,风格纷繁多样,形式非常复杂。仅以唐诗为例,从数量上看,《全唐诗》收录诗歌48900余首,《全唐诗补编》收诗5000多首。从创作主体来看,《全唐诗》收录唐代诗人两千二百余人,《全唐诗补编》收作者一千多人,据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统计,唐代诗人有别集者共691人。从风格角度而言,即以盛唐诗坛而言,明代高棅在《唐诗品汇》总序言曰:“开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也。”从诗歌形式上来看,唐诗主要有古体诗、近体诗两种形式,古体诗中又分五古、七古。另有四言、三言、六言、九言和杂言。近体诗中又分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另有六律、六绝、五排、七排。以上所分析的古代诗歌发展样貌,仅仅是唐一代的创作情况,遑论从先秦两汉魏晋以至宋元明清的诗歌。这些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诗歌群想要在大学课堂上讲授一遍,并且使学生对这些诗歌的思想内容、审美风格,艺术内蕴、情感指向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精力有限的前提下,作为教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动力去探寻古典诗歌这座神秘而又美丽的花园。笔者曾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自主性学习及培养策略》一文中提出,培养古代文学学习者自主性的学习技能,应该让学习者利用有效资源来开阔视野,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态度,掌握一定的行之有效的自主性学习方法。[3]运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教学方法。古代诗歌鉴赏作为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自主性学习技能的实践中既应该遵循这些通行的原则,也因其内容的特殊性而具有独特的实施策略。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所谓“入乎其内”指的就是了解古典诗歌在文体学上的独特性,分析其作为诗歌的本体性特点,具体而言即要充分把握古典诗歌的情感、韵律、词采、语序、修辞和意境。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投射,没有情感的诗歌只不过是干巴巴词汇的拼凑,称不上是什么好诗,而大学生正是在对诗歌情感的感悟和激荡中才能生发出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丑恶的厌弃,诗歌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了涤荡心灵的效果。
诗歌和散文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诗歌有其独特的声律特点,学生通过对诗歌的反复吟咏来体悟作者之意,畅达自我之情思,抒发自我之志气。诗歌所描述的事理可以从文词的意义上去领会,而诗歌其中所蕴含的情趣则需要读者从文词的声音上来体验。所以,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对诗歌的吟咏感悟是不能或缺的,而这也正是古典诗歌教学中常常被忽略的一点。所谓“出乎其外”主要是指了解和诗歌密切相关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情况。孟子在《万章下》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文论观念——知人论世。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即读古人的诗和书,就要了解古人,要了解他的时代,这是读古人书的一个重要方法。如对妻子的怀念眷恋,古代诗歌中除了以悼亡为题材的作品外并不多见,但杜甫不仅有多首诗作表现这一主题,而且其中不乏名作。如杜甫曾经写过一首月下怀内的作品《月夜》。要想深切体认《月夜》内容上的特殊性和情韵,我们就需要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认识一下《月夜》一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杜甫。从论世的角度而言,《月夜》一诗创作的时间是公元756年。在755年1月,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就在755年11月,杜甫经历了十年长安的困顿生活之后,登上了回其家眷所在地奉先县的路,这就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所记述的内容。因为安史之乱的爆发,杜甫担心家眷的安全,所以又把家眷从奉先县迁居到鄜州,756年4月,杜甫听说唐肃宗即为于灵武县,于是,杜甫又从鄜州赶往皇帝行在所在之处,结果,在赶往灵武县的路上被安史叛军俘获,并拘系于长安,幸因官小位卑,相对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这首《月夜》就是杜甫被拘系于长安期间写下的望月怀内之作。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杜甫本人也被称为“诗圣”,其实,除了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称号之外,杜甫又被称为“情圣”。杜甫有一首《缚鸡行》:“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人厌鸡食虫蚁,未知鸡卖还遭烹。
对物犹且如此,对人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杜甫对国家、对百姓、对亲朋、对人对物都怀有真挚的情感。了解了战乱的背景和杜甫情圣的称号,我们对《月夜》独树一帜的举起“月下怀内”的主题也就不那么惊诧了。而这样的讲授思路对学生体悟诗歌的情感,诗人的情思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进一步生发,则会对自我所生活的和平时代、对自己身边的亲人生发出感恩的情绪,而这正是古典诗歌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这一预期目标中的落脚点。
作者:刘丽华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关键词: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步骤 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是鉴赏诗歌形象、语言、情感的手段和钥匙,是诗歌鉴赏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呢?我们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梳理知识,加强积累
为了给学生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表达技巧知识系统,累计鉴赏术语,让学生学有所知,我们必须对表达技巧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了解表达技巧的有关常识。表达技巧可分为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三类。表达方式包括抒情、描写、记述、议论,说明不常用。其中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抒情方式多种多样,由此派生的表达技巧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描法有渲染、烘托、衬托、白描、动和静、虚和实、欲扬先抑等。
二、讨论辨析,明确概念
如:辨析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表达方式中的三种抒情方式。首先通过指出下列诗句的抒情方式进行讨论辨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接着师生归纳三种抒情方式的异同之处: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都是间接的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于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借景抒情的景指自然风景(非物品),“情”分别指喜怒哀乐的情绪和热爱、赞美等感情(非思想)。托物言志指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使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托物言志的“物”指景物、物品等事物,“志”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能给人带来视听感官的愉悦,托物言志却能让人精神境界得以提升。
借景抒情的“景”为纯粹的自然景物或约定俗成的抒情对象,而融情于景的“景”却具有浓郁的主观情感色彩。
再如辨析对比、衬托、烘托三种表达技巧,为了充分独立地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思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辨析三者的不同之处:
1.指出诗句的表达技巧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
2.讨论探究
3.点拨归纳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对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和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明显。衬托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用近似条件衬托主体事物是正衬,用事物的对应条件衬托主体事物是反衬,衬托双方有主次之分。(两显)
三、例题解析,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受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让学生通过例题解析,掌握高考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方法。
1.出示例题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题:这首诗三四两局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分析作答
第一步:找景物(青苔红树雨月);找关键词:“愁”“远书”“归梦”;提示愁的内容是思念故乡和亲人。
第二步:分析景物特点(“青苔”和“红树”在雨中寥落,在月中含愁,凄清冷寂)。
第三步:分析情感(情感特点:孤独冷清。情感内容:思念家乡和亲人)。
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最大的特点是融情于景。(步骤一:点明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了客观景物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了冷寂、凄清的氛围。(步骤二:具体指出景物特点)表达了悲哀、孤寂和思亲的情感。(步骤三:具体指出抒发的情感)。
3.总结方法
①题目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②答题要领:
第一步: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结构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达方式、章法结构角度,还是兼而有之进行鉴赏,必须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是什么)
第二步: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鉴赏。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怎么样)
第三步: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兴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为什么)
③解题格式:
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趣)
四、习题训练,拓展延伸
针对高考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的重点和难点设立两道习题,这样可以及时巩固、反馈,查缺补漏,掌握运用答题技巧,让学生学有所获。
第一题:分析以下两首诗的表达技巧。
(1)
漫成一首
杜 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静拳,船尾跳鱼拨剌鸣。
(2)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第二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①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1)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是怎样表现“早行”的?请举例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古诗词 跨文化 传播 传播要素
一、跨文化传播的定义及要素
广义的“文化”,是指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Ⅲ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形成一方文化。不同地域的居民。为适应自然环境、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而长期形成不同的文化积淀,包括社会风气、自然环境、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即为“跨文化传播”。
随着地球村的形成。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出于不同动机的交往互动行为不断增多,导致人类各个文化之间的交融和冲突日益频繁。正像美国圣迭戈大学传播学院教授萨默瓦在《跨文化传播》一书中指明的:“生产的流动性、不断增多的文化交流、全球化市场以及具有多元文化的组织和劳动力的出现――这些都要求我们掌握适应多元文化社会和全球村生活的技能”。跨文化研究因此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人们深刻地认识到,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掌握可以帮助人们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改善人们的自我认识,促使人们重新审度自己的文化。同时,通过有效的跨文化传播,能够阐释全球社会中不同文化之间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活动,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合作与共存。
在新的世界格局与国际传播语境中。我国也愈加重视基于我国立场的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不再被视为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对等转换,而被看作是一股塑造文化、文学的重要力量,成为一种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行为。
传播学研究表明,共通的符号、共通的经验范围与畅通的媒介渠道是跨文化传播得以顺利进行的要素。共通的符号,是指共同的语言符号,这是沟通中传情达意的基础与前提;而共通的“经验范围”这个概念是1954年传播学大师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进行的》一文中引入的概念,即“stored experience”,它指的是人的政治立场、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生活习惯、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由此概念可以知晓,“经验范围”的实质就是“文化”。施拉姆指出,只有参与的人在共同享有的经验范围内,传播的行为才能够发生。他以交通信号灯为例,来自文明社会的人与土著人,即使语言相通,却由于没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仍然无法进行传播与交流。除此之外,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还包括通畅易得的媒介渠道与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如出版物、印刷品、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等。通过上述中介物、工具与技术手段,能够保证信息的有效、便利、快速地传递。而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则可吸引更多有效受众,提高受众的认知热情,实现传播的有效性。
二、跨文化传播的特点
与同文化传播相比,跨文化传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双方文化共享性差。文化共事性指的是人们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征,即人们对同一客体给予和拥有共同的编码。而跨文化传播中的双方则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其各自文化中的认知体系、规范体系、社会组织、物质产品、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的符号系统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即文化共享性差,具体体现在:
(一)编码的发音和形状不同。例如对同一种美丽、散发芳香气味的花朵,汉语编码为“玫瑰”,而英国人则把它编码为“rose”。
(二)词汇量不同。例如汉语中表示亲属关系的词比英语多得多,如英语中“uncle"这个词能指代很多的亲属,但相对应的汉语词汇数量则多的多,如叔叔、伯伯,舅舅、姨父等具体的关系。
(三)共有的文化涵义不尽相同。例如在中国人眼中“红色”代表喜庆,成功或顺利。在英国人看来则暗示着血腥和残忍。再如打招呼“到哪去”,西方人认为似有干涉他人隐私之嫌,而中国文化中则认为是一种关怀与亲切的体现。
(四)编码顺序不同,即句中各成份的语序不同。
三、我国古代诗歌的跨文化传播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历代诗歌,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受关注的部分,也是东西方其他民族流连咀嚼、体味这个古老民族悠远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津梁。然而,我国的古代诗歌,由于其表达方式与现代大不相同,具有字数结构整齐、讲求韵律平仄、对仗的特点,加之以物言志等特有的文学手法,以及与西方相差甚远的文化传统,都加大了我国古代诗歌跨文化传播的难度。本文以孟浩然诗歌为例,浅析如何实现我国古代诗歌的跨文化传播:
(一)营造共通的语言符号:
要实现跨文化传播,首先需要共通的语言符号,翻译是跨文化传播的必然途径,是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交流的纽带,是决定文化传播效果的基础条件和直接因素。语言翻译首先要围绕“对等”“忠实”等原则。最大限度地准确译出原文的内容、含义与思想。这是第一个层面即语言符号层面的要求。
如襄阳诗人孟浩然的诗歌《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脍炙人口,广为传颂。这首诗歌是诗人隐居襄阳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对于此诗,我国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与翁显良先生分别作出不同的译本:
A Spring Morning
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许渊冲)
One Morning in Spring
Late! 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All 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The storm last night,l sensed its fury.
How many,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
从内容上看,许先生和翁先生对原诗的理解上是一致的,二者都准确地译出了原诗的内容与含义。而翁先生译文中的开头一词“late!”很好地体现了原作者辜负了大好春光的惋惜,而“poor”,“dear”则再现了原作者的深刻忧伤,更为充分传递出了原诗的情感与含义,笔者认为从语言符号层面上说,翁版更胜一筹。
(二)营造共通的文化内涵:
仍以孟浩然的《春晓》为例。诗歌在咏春惜春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孟浩然的个人际遇与山水情怀。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使他一生未曾人仕,因此其诗作以田园山水诗为主。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诗文中,作者写出在朦胧中曾昕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仔细悟读,高卧松云的孟浩然,一朝梦醒深感岁月蹉跎,功名未立,难免有迟暮之叹。因此,对于这首诗歌的翻译与传播,不仅应译出其字面的含义,更应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
中西方的文化传统相去甚远,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注重伦常本位、伦理精神,注重知觉体悟,加之封建伦理的束缚。许多文人只能采用以物言志的文学手法,寄情于山水之间。这些表现手法与文化传统,对于以人为本位、注重科学精神、追求民主与自由的西方读者而言,都是难以理解与想像的,因此,要想使西方受众真正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深意,笔者认为,在解决了语言层面的对接后,还应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介绍与解读,不妨在诗歌的翻译中加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知识的介绍与解读,着力表现出孟浩然在经历了人生的艰难跋涉后,把“山水田园”当作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渴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寄托自己疲惫身心的愿望。解读其中的因果关联,正是在长期的隐逸生活中,孟浩然成为自然美的寻求者、发现者、欣赏者、表现者,并进而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孟浩然在诗中描绘并展示了一个清淡的世界。构成这个清淡世界的主要经纬有两根:一是田园之乐,一是山水之美。前者往往更多融入了闲适的隐逸意趣,后者则往往更多地融入孤高的志士情怀。这种中国古代文人所表现出的山水情结与文人风骨,堪称中国独有的古代文化现象之一。这些注释与解读,在古诗词的跨文化传播中,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应用。
(三)营造畅通的传播渠道
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还必须营造畅通的传播渠道,即多渠道。易获得,传递速度快,传递信息量大的符号载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如翻译、出版多语种的宣传手册与印刷品,制作相关的广播电视节目,增加播出时间及播出频道,同时融合、利用新媒介,如利用互联网提供高质量和高速度的音频视频,提供即时性的、互动性的在线讨论、视频点播等新服务。除此之外,还应不拘一格打造多种形式的传播渠道,如旅游景点的导游读物、导游的人际传播等,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顺畅与便利。
(四)营造丰富的传播形式
我国的古代诗歌,由于其表达方式与现代大不相同,具有字数结构整齐、讲求韵律平仄、对仗的特点,加之以物言志等特有的文学手法,使之较为艰深难懂,因此也要求受众具有更多的文化素养与文化趣味。如何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实现中华文化的有效普及与推广,在传播的形式上,亦大有文章。如突破以往的固有形式,以感性具象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多样化手法,展现古诗词的含意与意境,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情感性和学理性的到位融合与沟通。如《百家讲坛》推出的《唐宋家》、《白居易》等系列讲座,都是采用了一个比较平民化的视角,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拟,将古诗词进行演绎,取其精华,抓取要点,深入浅出,把学问当评书讲,把历史当故事说”。由此大大提高了大众的认知热情。有效地推广、普及了这些中华古代文化的精华。这些有效有益的尝试也可应用于英文频道的对外节目之中。
一、目前本地区普遍采用的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方略
目前供高考一、二轮复习的资料繁多,综合各地编纂的复习资料,诗歌鉴赏这一考点的特点如下:
(一)体系
这部分内容的编纂通常以高考题型为线索,将诗歌鉴赏分为六部分:概述、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诗歌鉴赏技巧等。每一部分中,先以近两年的高考题为例,分析考点、命题指向,总结一些规律方法;再以高考题为真题示例,主要注重答案的规范性;最后再以练习题强化技能。复习中,教师也按照这一体系逐个进行。
(二)技巧
在此复习方略中,技巧是宗旨,技巧即答题技巧。如炼字类题型,分析某一字、段表达效果时,可从修辞手法、词性等角度入手,先将这一字放入句中分析,再放入诗中分析等,这样的技巧既好掌握,又有很好的效果。另外,教师还会归纳一些答题的术语让学生记忆,哪一类型题用哪些术语,都有一个大概的分类,目的是让学生答题规范化,在考试中扣紧采分点,提高得分率。
二、对方略的几点思考
(一)方略的特征
1.更多讲究技巧。如在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这一部分里,资料会以表格或其他方式列出诗歌创作常见技巧,如对比、虚实、情景关系等,目的是以理论统领实践。学生掌握了一些技巧的理论,再运用到训练的实践中。很明显,这样的方法对于基础积累较好的学生是很有效的,但对于积累相对贫乏或悟性差的学生却有些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只得生拉硬套,最后即使能够写出答案也是词不达意。
2.设计点着眼于提高高考得分率。方略的设计者们有着明确的方向性、目的性,他们的设计着眼点就是提高高考得分率,这一设计合乎目前高考的规律和特点。
(二)方略的前提
方略有一个很重要的设计前提,即技能的培养应建立在积累和理解的基础上,如果这个前提铺垫得不很扎实,学生就很难掌握这些技能,或者就会出现一些学生只会背名词术语,见了诗歌就一股脑套上去,张冠李戴。这个前提就是日常古典诗歌教学。
(三)方略的效果
如何让此方略有最好的效果,恐怕还得回归到对日常古典诗歌教学的反思上来。
三、日常古典诗歌教学与高考复习教学的区别
日常古典诗歌教学与高考复习教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二者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上有一致的地方,如对学生进行练习题训练是二者都有的方法,只是进行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是二者共同的目标等。日常古典诗歌教学必须为高考复习教学做好铺垫,这也是评判日常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的标准之一。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一)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同
日常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由“无知”到“知”再到“深知”,或者说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而高考复习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由“总结”到“回顾”再到“强化”,进而达到掌握技能的目标,或者说是一个由理性到感性再到理性的过程。所以,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才是符合实际的。日常偏重于感性,高考偏重于理性。
(二)教学目标不同
日常教学应有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其中直接目标与高考复习时不同。日常教学的直接目标应是大量积累,其次是体悟能力的培养,而高考复习的直接目标指向较单一,就是掌握各类诗歌的答题技能,抓住采分点,高考时得到应有分数。日常重量,高考重技。
(三)教学重点不同
日常教学重点设计与高考复习时不同。日常教学中可根据诗歌的个性特点酌情设置一到两个重点,不可面面俱到,而高考复习的重点则由方略中的内容决定,或者欣赏语言,或者鉴赏技巧,而且重点的突破通常建立在对一首诗歌由意象到感情,由语言到技巧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故日常教学是化整为零,高考复习是化零为整。
(四)教学方法不同
日常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应尽量多样化,如合理使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译诗练习、仿写练习等;高考复习方法较单一,教师讲解例题总结规律,学生拿着规律进行实践练习以强化技能,是一个由例题到规律再由规律到练习的过程。日常重引导,高考重训练。
四、对日常古典诗歌教学的几点建议
鉴于上述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就日常教学如何为高考复习打好扎实的基础,实现二者的共同目标,既能提高得分率,又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有几点思考:
(一)积累是日常教学的立足点
我国一向有利用诗词陶冶性灵、提高人品的传统。要达到这一目标,积累是前提,只有具备了“量”的积淀,才能保证“质”的体悟。当学生可以由感性到理性,由兴趣到自觉体悟诗歌时,审美情趣自然浸润其间,陶冶性灵便也水到渠成。积累的方法要多样化。背诵、默写是最基本的方法。学习古典诗歌,第一方法是背诵、默写,这也是理解内化诗歌的好方法。我国民间三岁孩童即可诵读“床前明月光”、“锄禾日当午”,虽然孩子们不能理解诗歌的内涵,但这并不妨碍诗歌成为他们有限知识中的一部分。古典诗歌的背诵不一定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反而大多数情况下是背诵到脱口而出之时,蓦然发现已是理解之日。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落实背诵、默写是第一要务,要想尽各种办法将“背诵”进行到底。
迁移是积累的又一种方法,同时迁移也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补充新知识,如以同一诗人、同一内容为迁移点,“温故而知新”,或以诗歌内容情感为迁移点调动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人生阅历等拓展补充。
关键词:小学 古诗 诵读 教学
诵读是我国古代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充分重视这一方法的运用。
一、诵读是对小学生诗歌启蒙教育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最早的诗歌是人们口头吟唱的,诗歌中的音乐因素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音乐性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音乐美又被称为韵律美、声韵美,表现为押韵、平仄、句数、字数、停顿节奏、双声、叠韵、叠字等语音特征的有规律的反复所形成的听觉上的审美感受。
周振甫在《论诵读》中总结了诵读的种种好处,他说:“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清代程廷祚认为:“古者之于诗,有诵有歌,诵可以尽人而学,歌不可以尽人而能也。”近人黄仲苏认为:“诵就字义言,则为读之而有音节者……”朱光潜说:“歌重音乐的节奏而诵重语言的节奏。”综合各家的理解,我认为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反复地读,熟练到脱口而出,自然成诵。方智范分析到:“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应当适当提倡。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用于优秀诗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象朗诵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位、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二、诵读的作用是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和韵律美,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20世纪30年代初,夏丐尊等专家说:“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多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工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近来学生们大家虽说在学校里“读书”或“念书”,其实读和念的时候很少,一般学生只做到“看”而已。我认为语言学科,不该只用眼和心,须于眼和心以外,加用口及耳才好。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萧涤非说:“律诗本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诗体,诗人完成一首律诗,往往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口吟出来的。对于一首律诗特别是象《秋兴八首》这样的七律的鉴赏,更需要下一点吟咏的工夫。这倒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诗的音节的铿锵,而是为了通过抑扬亢堕的音节来更好地感受作者那种沉雄勃郁的心情。前人评《秋兴八首》谓‘浑浑吟讽,佳趣当自得之’”这虽然是针对律诗的特点而言,其实何尝不可以看作诵读古代诗歌的共同特色。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到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而才可能对它们耳熟能详,而理解得十分透彻。
三、展开诵读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
首先,诵读强调实践性,注重读的过程,遍数多是其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从“过程和方法”的维度出发,强调古代诗歌的启蒙教育应突出实践性,在反复的诵读实践中模仿、尝试诵读方法的不同变化,再积累诵读的经验。这个过程不同于以会背为目标的检测。南宋朱熹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他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转贴于其次,诵读还要强调诵读的目的性。诵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在了每个学段阅读目标的第一条。朗读是指放声读。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使学生明白读的目的和要求,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注重对具体读法的指导,注重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不同、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即课程标准所说的“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关键词:古代文论;人物形象;缺位
美国当代著名文艺批评家亚伯拉姆斯在他的重要文艺论著《镜与灯》中认为艺术创作涉及四个要素:作品、作者、宇宙(或自然)和读者,我们现在研究文学作品,首先提到的是人物形象。而我国古代的诗文理论,讨论作品艺术性时,长期以来注重语言之美和前景交融等方面,忽视人物形象描写,直到明清时代戏曲、小说创作的大量涌现,人物形象的缺位才得以改善。①这一现象可说是我国古代前期文论的一个特点,本文试从中国传统哲学观、文学观、史学观三方面来探讨这一现象。
一、中国传统哲学观的影响
一个民族的文学理论,是这个民族的哲学思想在文学领域的具体体现,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沾染着该民族哲学的特色。
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其显著的特征是文学的哲学化(如《诗三百》被列入 “五经”),和哲学、历史的文学化(如《庄子》被视为文学散文、《史记》中的一部分被视为传记文学)。一般而言,哲学的表达方式是思辨的、说理的、演绎和归纳的;但也可以是叙述的,描写的,甚至是抒情的。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古代哲学更擅长用后一类方式言说思想、建构体系。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冯友兰道:“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②这就使得文字简洁而内涵深刻,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哲学具有一种人格精神,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塑造出“内圣外王”的人格范型,它要求爱智(哲学)者“不但要知道它,而且要体验它”。中国哲学不仅是认知的、思辨的,更是体验的、感悟的,在后一个侧面上,它与性灵、妙悟的中国诗歌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契合,从而直接铸成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歌精神和诗性特征。
中国古代的文论家以诗人的情感内质、思维特征、表达方式来评说研究对象,来构建文艺理论,使得古文论一开始便具有感悟、空灵、自然、随意,以及个性化、人格化、诗意化、审美化等特征。孔子文论的语录体和随感式,庄子文论的寓言化,以及《诗三百》部分文论思想的诗句,为后来中国文论奠定诗性精神基调。《文心雕龙》虽具备“纲领明”、“毛目显”的理论体系和“擘肌分理,惟务折衷”的思辨方法,但仍然具有“骈文”的形式魅力和诗意化的语言。《诗品》以“直寻”和“骋情”的言说风格,“意象点评”的言说方法,开中国文论最具诗性特征的文本形式。《二十四诗品》一首四言诗描述一种文学风格,一品即为一组意象或一种诗性境界。《人间词话》以词作释词境,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为“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无我之境”。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化有别于西方文论的思辨性、系统性、规范性、明晰性等特征,这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独特性。
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使我国古代诗文理论具有明显的诗性特征,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所说的“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深刻地把这种观念形态表现出来。
二、中国传统文学观的影响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可谓源远流长。“诗言志”贯穿了我国古代整个诗文理论,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一向主张诗以言情。如《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严羽《沧浪诗话·诗辩》篇说:“诗者,吟咏情性也。”我国古代长期以来诗歌创作以抒情为主,叙事诗不发达,因此影响了人物形象的塑造。
主情一直是中国诗歌理论的主流:《毛诗序》讲“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以及诗歌的“吟咏性情”,无论是“志”还是“情”都不属叙事。西晋陆机有“诗缘情而绮靡”,唐代有“诗者,苗言,根情,华声,实义”之说,晚唐司空图提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宋代诗歌总体来说是重理尚法,以议论为诗,也没有把现实生活当作诗歌内容来咏唱,严羽又说“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后来的“四灵派”、“江湖诗派”,明代公安三袁的“独抒性灵”一直到清代的“格调派”、“肌理派”等等。总而言之,上述诸多诗学理论都没有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而是投向心灵,把“情”和“志”以及人生体验作为诗歌所要表达的对象, 或把精力用在技巧上而忽视诗歌内容。很少把现世生活和现实事件作为诗歌要表达的对象, 这显然影响叙事诗的发展。
另一方面,诗歌五言、七言以及格律押韵等这些形式上的要求也限制了诗歌的叙事。诗歌从一开始就注重章句的整齐, 以便歌、舞、乐的配合协调。从诗经的四言诗到汉魏六朝的五言诗、七言诗, 最终发展为唐代的五、一七言格律诗。格律诗篇有定句, 句有定字, 对仗和押韵有严格的要求, 这种诗体是极其不便叙事的, 因而影响叙事诗的发展。
除了叙事诗不发达影响人物形象的塑造外,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不同时代的文学价值观是不同的,人们的审美评价标准也是不同的。唐以前人们主要从政治美刺角度去认识文学的功用,由此界定文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文学辞章之美、个性情感之美,开始有所认识,如以有韵、无韵区分文、笔;唐以后人们开始把文章之用从政治美刺转向道义,提出“文以载道”。在骈体文昌盛的南北朝,文人把骈体文学崇尚的骗偶、辞藻、声韵、用典等语言文辞之美,作为作品最重要、最普遍的艺术特征来看待。唐代诗文创作涌现出一部分文人主张写散体文,诗歌领域一部分人提倡写古体诗,推崇建安风骨。但从总体上看,还是骈体文学占据优势地位,并反映到理论批评方面。《旧唐书·文苑传序》鲜明地表现了编者拥护骈体文学的立场和态度。
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不发达。古代诗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诸如比兴、意境、星期、韵味、神韵等,大抵都是从抒情或情景交融的角度探讨的,很少涉及到人物形象。古代戏曲、小说到元明清才进入繁荣时期,在此之前诗文一直在文坛占据统治地位,比较通俗的叙事作品(志怪、传奇、变文等),往往受文人的轻视和排斥。
三、中国传统史学观的影响
从先秦到唐代,中国古代叙事作品除了上古文学中的神话、寓言故事、志怪小说外,主要是依附着历史写作发展起来的历史叙事方式。《史记》等纪传体史书中的人物传记部分就是这种历史叙事的典型。近年有学者通过中西文论的比较,认为中国古代诗文理论中的“诗性叙事和叙事诗论最初是寄生在历史叙事和叙事史学中的”。并认为:“中国的叙事诗论是从诗之外的小说戏剧等写作经验中生长出来的,而小说戏剧的母胎更像是史传而非诗歌。因此,以小说戏剧论的样式而出现的中国叙事诗论的形成史就是既依存又艰难偏离史传叙事理论的历史。”③
古代文论的叙事传统从《尚书》和《左传》开始,《尚书》是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左传》则是被誉为“ 叙事之最”的第一部完整的编年史。二者构成中国史官文化的叙事之源,刘知几《史通·叙事》讨论史官文化的叙事传统及叙事原则,就是从《尚书》和《左传》开始谈起的。刘知己指出:“史之为务,必藉于文。自《五经》已降,三史而往,以文叙事,可得言焉。”④“ 以文叙事”,即中国文化“ 文史不分”的传统。“ 史”之叙事必须借助于“ 文”,而“ 文”之批评和理论又常常寄生于“ 史”。就后者而言,《史记》有文学家列传及其“ 太史公曰”, 《汉书》有《艺文志》, 《后汉书》有《文苑传》, 《隋书》有《经籍志》和《文学传》……历史叙事与文学( 理论)叙事缠杂交错,难解难分。在古代中国, “ 史”的叙事者,同时也是“ 文”( 文学和文论)的叙事者,如司马迁、班固、沈约、刘知己、欧阳修、司马光、冯梦龙、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章学诚等。他们或者在自己的史书中讨论文学理论问题,如《史记》之《太史公自序》、《屈原传》等;或者在史书之外另有文学理论的专门著述,如班固之《离骚序》、《两都赋序》等;或者其著作兼有史学( 理论)与文学( 理论)的双重性质,如刘知几《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等。中国传统的史学观,使“史传文学”更好地承担了人物形象塑造这一重任。
“我们考察、衡量古代诗文的艺术价值,应当实事求是地结合作品的实际情况,结合它们在艺术表现上的民族特色和历史传统,而不是套用国外的理论(如形象性、典型性),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客观中肯的评价。”⑤我国古代文论注重语言和修辞具有较强的诗性特征,从而忽视了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是和我国的传统哲学观、文学馆、史学观密不可分的,只有在特定的文学背景下才能更好地理解与之相适应的文学样式。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我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的内在矛盾。我们评价判断一种文学理论的根本尺度在于此种文论对文学现象解答的深刻性和对后世文学的指导性,而中国传统诗文理论“以诗论诗”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批评本体(文论)与批评对象(文学)的界线。古代文论如何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如何成功“转型”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注解:
①本文所谈及的古代文论严格来说指中古时期——从汉魏到唐五代。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9页。
③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0、141页。
④[唐]刘知几撰,黄寿成校点:《史通·叙事》,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⑤王运熙:《中古文论要义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参考文献:
[1]王运熙 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1 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5]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M ].上海:三联书店1999.
[6]王运熙.中古文论要义十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王运熙.中国古代文论管窥[M ].济南:齐鲁书社,1987.3.
[8]王运熙.著望海楼笔记[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9]李建中.李建中自选集[M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10]王国健.世纪之交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问题聚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11]罗宗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概述[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12.
[12]刘师培.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