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32: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生态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生态文明制约因素
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形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农业信息化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其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1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1.1机制和制度制约
机制方面,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不发达阶段.市场机制和体系尚未健全.存在市场行为不够规范、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程度不高、市场准人监管不力、相关的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制度方面。虽然我国在“环境问题进入政治、法律和经济结构之中.使得环境保护制度化”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制度本身的漏洞,这一层次的生态文明建设并没有对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构成有效的约束。中国已有的环境法律法规.由于规定的权限不够.还不能完全保护人民的环境权益由于经济利润的受益者——企业和环境经济的承担者——普通公众悬殊的社会力量.导致处于弱势的公众环境权益常被忽视和侵犯在执法方面.不少地方环保经费没有被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基本是靠排污费运转,造成了“污染越重,环保越富”的怪现象。
1.2社会主体制约
1.2.1社会主体意识制约社会主体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紧迫性的认识不够充分,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对生态文明的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它直接决定着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但从我国现实来看.这种意识还未能在广大民众中形成燎原之势同时受农民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制约。他们对农业信息化在技术、流程、模式等方面缺乏认知.对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更是薄弱
1.2.2社会主体行为模式制约假设社会主体是理性的经济人.为追求效用最大化.会对当期利用和保护资源所带来的边际收益进行比较当两者相等时.社会主体所获得的效用最大:如前者大于后者.则社会主体的消费偏好倾向于当期消费.会充分甚至过度利用当前自我可控资源.来获得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一旦进入这样一种生产模式.价格、政策等市场信号对社会主体动机的作用会让位于以“破坏性使用资源”获得效用最大化。在效用最大化驱使下.社会主体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而应用信息技术管理资源时.就可以大幅度、高效率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了。
1.2.3农村复合型人才的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具有现代农产品知识、商务信息知识、网络技术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农村地区.对农业信息化和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农民本身又没有利用网络工具的能力.并且高校的相关人才大多不愿意到农村服务,造成了农村地区该种复合型人才缺乏的局面.从而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1.3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化平台制约农业信息化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构建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存在以下情况.阻碍了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1.3.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平衡我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经济较发达的平原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设施较齐全,网络质量优良,但在较偏远的山村地区.网络质量远不如平原地区.设有有线电视网络的山村也较少靠近城镇的农村的各种网络普及程度较高.而远离城镇的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要相对落后
1_3.2信息获取费用较高较高的信息获取费用减缓了信息到达农民手中的速度农民要上网就必须购置上网设备.缴纳上网费用.这对处于小规模经营状态下的农民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过高的信息获取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地区互联网的普及.阻碍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1.4规模制约
在广大农村地区.相当多的企业规模较小.致使在许多生产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都大大超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资源利用率低。同时,广大农村农户比较分散,加之有些地方政府相关意识薄弱.使得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污染监控困难.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和成本要求较高、推广不畅。如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化程度、肥料化程度、饲料化程度和材料化程度都不高.很多技术处于正在研究和待研究阶段,实施面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
1.5环境制约
近些年.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因素之一尤其农村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不断恶化.我国肩负着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22%人口的重负.环境所承载的压力非常大。农村生态系统本来就很脆弱,盲目开荒、毁林和私采矿产资源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农田生态质量下降,化肥、农药的残留和工农产品的废弃物对水体、土壤污染严重影响农畜产品的质量,危害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其原因之一是我国生态和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建国以来,我国的生态和信息技术有所发展.但受落后的技术和科技观念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并且未能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加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农民在种植方式上不愿做出大的变革.严重影响到农村新科技的推广和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
2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农业信息化要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积极构建长效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和文化力量来推动.也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需要制度来评价、激励和补偿.以此构建长效机制
2.1.1在立法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将其内在要求写入相关法规政策制定专门的法律或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内涵.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法律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要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
2.1.2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增强政府在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决策和协调能力如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引入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健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等.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建立和完善部门协作制度、信息通报制度、联合检查制度等。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力争从源头上杜绝生态破坏和生态失衡问题
2.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业信息化及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相关人才
2.2.1将生态文明纳入教育课程体系为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培养相关人才.将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纳入到大、中、小学的有关课程中,重视学校教育.尤其是重视青少年生态伦理观的培育和提高: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的一些院校及相关专业.应设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课程.从课堂及校内外实习等渠道灌输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
2.2.2将生态文明纳入研究体系所有研究型大学及其他科学研究单位.也应将生态文明纳入其研究范畴。其研究成果要在社会上大力推广.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
2.2.3将生态文明纳入宣传体系首先.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相关的培训教育机构.广泛开展信息化及环保知识教育:积极活化宣传载体,丰富生态文明宣传内容.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文明生态村等创建活动。其次,强化生态舆论监管应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严查各类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行为,以舆论监督促进严格执法。最后,树立生态的文明发展观,培育公众的科学、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度、绿色、节约的消费方式,使“关心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2.3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是主要途径因此要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农业信息化相关体系的建立.如加强全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和资源数据库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供平台:建立农业信息动态监测与速报系统.对资源和生态环境加以监测:发展精准农业,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废弃物资源化系统.在现有的企业规模水平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变废为宝,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建立计算机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专家系统.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切实的指导。
基于生态理念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农村建设的规划中能否体现以人为本、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生态学理念,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和成败。科学的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本身就是效率和生产力,是统筹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前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只有科学确立生态新农村建设的近景和远景规划的主要内容、基本目标和具体标准,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确保生态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循序持续地向前推进。因此,探索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内容是一项战略性研究课题。
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的重要政策和工作之一,但是主要工作的重点以及各种媒体、杂志的宣传基本上是集中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如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等)和村庄的环境整治、建筑风格上,治标不治本。“加快新农村建设,千万不能把‘新农村’建设成‘新农居’新农村在好也是农村,绝不是城市,不能只靠扒了旧房盖新房实现新农村”。
二、生态建设与建设新农村关系
近年来农民人均收入的连年增长,掩盖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农村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反差显而易见,农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非常强烈。“年年建新房,就是不见新农村”这是几年来农民最大的抱怨,由于过去注重于城市化,农村基本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多数村庄垃圾乱倒,污水乱排。许多农村普遍存在“垃圾处理靠洪水,污水处理靠蒸发”的现象。所以,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处置系统,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成为目前一项迫切的任务。
2005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包括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既物质文明又是精神文明。针对具体的考核标准,开展“四化、四改、双清、双治”活动,既四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活动,四改(改坟、改厕、改圈、改路);双清(清理溪流垃圾,清理路道垃圾);双治(治理黄、赌、毒,治理歪风邪气)。村庄基本做到无物品乱堆,无露天粪坑,无乱张贴,房前屋后无暴露垃圾,场地平整,社会风气良好,家畜家禽圈养,庭院栽树植绿,绿化养护,创建文明的、优美的生存空间,形成人人讲卫生、讲文明、讲环境的社会氛围。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又要注重于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整治,改变农村环境面貌,也使农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从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及质量。通过村民守则公约,创建农村生态示范户,宣传生态知识,增强环境意识,提升农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呈现一片新农村景象。通过三年来生态示范村镇建设的实践,我们认为村镇生态建设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切入点。
三、生态建设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
广袤的乡村,是亿万农民的家园,直至今天,仍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同城市相比,广大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环境基础设施极不完善。要建设新农村,各地千差万别,从那里入手,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然而生态建设,从这几年创建的实践来看,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对于大多数乡镇都是迫切需要的。不管生态示范村镇创建,或者是百村整治示范工程。在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上,是一致的,是异曲同工的。都以创建活动载体——农村清洁大行动开始,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一般说,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那对于有条件的人口密度大,居住集中村是可行的,但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村,只能因地制宜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打“生态牌”。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的过程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脚踏实地,走有特色创建之路。因村制宜营造良好的生态和区域特色生活居住环境。
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中,单单靠上级政府资金。很难有足够创建资金。只有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以主人公精神,自力更生、积极引导富裕了农民参与,多方筹措资金。
新农村建设,需要管理民主,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也需要管理民主,只要民主管理到位了,才能有序、整体推进和谐乡村的建设进程中的各项工作,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让民间组织、资金有效地参与生态示范村建设、让农村先富起来经济能人发挥出更大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并分享生活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生态村镇建设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警示和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了解环保、认识生态、参与生态建设。
四、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目前**没有做规划的村庄占到总调查数的72%,即使做了规划的村庄,也是不完全符合《村庄规划标准》,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有些是平房,有些是楼房,有些是普通砖瓦房,有些是砖混结构房,参差不齐。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整个村庄卫生较差,秩序较乱,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村庄建设过程中通常没有涉及到村民安全的项目,如饮用水源的选址和保护、消防设施的安排、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人畜分离等。
在对某个设区市的调查中发现,那里的市领导和建设规划部门极为重视村庄建设,已对部分村进行了规划。但是,规划者们一是没有考虑到农村居民点的特殊性,在这些规划中遗漏了关键的安全项目,没有考虑建设中心村,为其他自然村居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各类条件;二是测量底图也十分粗糙,以致不可能考虑污水对水井的影响;三是多数规划通过改变那里的地形地貌,耗费大量土建工程来建设城市型社区,以致基本上丧失掉了那里的地方风格。即使这样,许多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仍然不完善,如下水设施、消防设施等等,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建设生态新农村所必须的。
五、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的必要性
5.1生态理念的内涵
生态理念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本价值观,其本质主要强调: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生态伦理道德观。因此,生态理念就是运用生态规律,在实践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5.2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其中,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
5.3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乃客观之必要
新农村的建设如果不结合生态理念,必将步城市发展的后尘。目前在城市,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困扰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生态理念。也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体现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
六、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6.1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
生态新农村发展模式,是基于农村发展现状而又面向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一种发展战略思考,是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问题,应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现代生态学、生态工程原理、景观生态学、生态建筑学、产业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的原则,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方面对农村进行因地制宜的全面生态化设计,使农村建设成为一个整体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使其结构、功能最优化,能流、物流最畅通,调节、控制最自如,村庄布局合理,人口规模适中,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宜人,既有传统农村特色又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农村。其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
6.2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特征
生态新农村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想模式,与一般农村相比,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以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二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三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广大区域的集合体。
七、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伟大的系统工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是调控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和依据,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局。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研究和探索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1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农村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和影响深入而广泛,而且许多效应是无法用货币来计算的。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能够满足农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二是有助于在农民中间传播环境保护观念;三是有利于生态技术的推广和传播。超级秘书网
7.2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
用新的增长方式与新的生产体系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相互统一发展,实现环境支持系统的重新繁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便成为人类共同的必然选择。把生态新理念融入农村规划中,实现农村发展中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的统一和最大化,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的目的,才能达到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目的。
7.3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促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一种强调保护当地资源的发展形式,其对环境的正面效应是十分明显的,它负有环境保护及维护地方居民福利的双重使命。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有助于培育人们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环保意识,加大全社会的环保力度;二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人们提高回归自然的意识,体验自然,提高和丰富生态知识;三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最佳结合;四是在传统农村建设中注入生态理念,能促进地区村镇布局的合理化,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推动对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及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适度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JonRodoek.Protectingecosystemsandopenspacesinurbanizingenvironments[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8,(84):3—6.
[2]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43-57.
[3]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资料集(第四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8-74.
本文作者:李茜 毕如田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山西省城乡生态化的基本内容
山西省作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省、循环经济试点省、生态省试点省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明确实施城乡化策略。山西省城乡生态化就是要遵循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的演进过程,它是可持续发展模式。[1]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还含有自然和社会两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产业下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模式,生态产业注意到了自然生命生态系统中本无废物的事实,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共生”的生态调控原则,而生态产业协调了三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复合生态系统在某一发展阶段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得以持续发展。[4]基于城市和农村生态系统下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在农村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农业、农民和农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看,“三农”实质上分别对应着复合生态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即农村→自然、农业→经济、农民→社会,可见,三农现象不只是经济或社会领域内的问题,“三农”之间形成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关系,相互作用,协同发展。[4]
城乡生态化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分析
建立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可以作为山西省城乡生态化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根据榆次区20个村、灵石县14个村和保德县16个村的调查,目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村建立水源保护区占调查村总数的100%,村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占调查村总数的38%,基本上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村委能主动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而且有30个村地下水资源受到煤矿区的影响,占调查村总数的60%,农村主动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存在一定的问题。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在榆次区、灵石县和保德县城周边村污水没有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距离榆次区、灵石县和保德县城较远、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没有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村尚未做到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村垃圾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直接倒入深沟和深坑内;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2%,但各村推广的户数并不多。在农村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方面,能够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户用沼气村达到调查村总数的100%,但各村发展的户数并不均衡;村综合利用作物秸秆,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能源生态模式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6%;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
企业对农村外部不经济性的影响。村周边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已经建立,有效地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村周边不存在污染问题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在拥有煤炭资源丰富的灵石和保德县,由于煤矿企业的开采,村内存在一定面积的土地坍陷问题,村内存在坍陷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48%。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村内已经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占调查村总数的100%。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各村能推进健康养殖,在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方面,已经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力求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但人畜混居现象彻底改变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已经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力求提高养殖的规模化水平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能够通过养殖小区发展沼气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能够通过养殖小区生产有机肥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但不能有效地进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0%;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按标准化生产,强调采取技术、工程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能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在种植区域普及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0%;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0%;实施田间合理灌排,发展节水农业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0%。
防治农村土壤污染。村对农产品种植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均为0;村对煤矿废弃地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均为0。但所调查的村均能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占调查村总数的100%,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自然生态保护。村能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加强对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沙化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但重视自然恢复,保护天然植被的力度不够,村庄绿化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6%;庭院绿化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2%;通道绿化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6%;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6%;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64%。
城乡生态化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公众参与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基于主动自愿原则,以农民个体为主导,农民具有科学的环保意识,按照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对农民自身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规范,农民在构建良性生态环境中自觉参与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行为。推广秸秆免耕覆盖栽培、秸秆还田、生产沼气、用作食用菌生产等成熟技术。严禁露天焚烧秸秆污染空气,或者将秸秆随意堆放在公路沿线、林盘、院落,或者抛入河道堵塞沟渠。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行为。有效地进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农村沼气建设行为。大力推广“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要与改厨、改圈、改厕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充分利用沼气综合技术,对规模化养殖场的粪便、污水进行处理,产生清洁能源和优质肥料,治理农村养殖污染。农业循环经济行为。开展“节水、节药、节肥、节种”等清洁生产技术。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农药施用要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绿色控防技术,农膜要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规模化生产。农村河道疏浚行为。配合水务部门全面疏浚镇村河塘沟渠,清除河塘淤泥、杂物垃圾、杂草飘浮物,严禁向河道沟渠倾倒农业生产垃圾,建立河塘长效管理维护机制。村庄容貌整治行为。按照“清洁、秩序、优美”的镇村整治标准,村庄要集中清理乱搭建、乱堆放、乱贴画等现象,农户房前屋后保持整齐洁净,做到村居整洁,庭院绿化,村庄秩序井然,环境优美。资源环境保护行为。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重视自然恢复工程建设。#p#分页标题#e#
法律管制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制定环境法规,对农民个人的行为进行限制。排污限制。根据政府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实施意见》,在已划定的畜禽养殖禁养区、适度养殖区基础上,加强监督管理,禁养区内不得从事畜禽养殖。适度养殖区内要引导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对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治污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三同时)”制度,逐步实现畜禽粪污治理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规范畜禽养殖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环境日常监管,禁止畜禽养殖场直接向河流、水体排放粪污;对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畜禽粪污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以及向水体超标排放、倾倒畜禽粪污等违法行为,由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对规模化养殖场、畜禽养殖小区及庭院养殖户要根据污染的影响程度分类进行指导与治理。对分散的小规模庭院养殖,主要依靠加强宣传,推行人畜分居,实行畜禽圈养或拴养,鼓励建设沼气处理设施,配套“一池三改”等技术措施,引导粪污还田利用。对规模化养殖场,要按照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种养结合、达标排放的要求,指导养殖业主进行综合配套治理———采用节水措施,减少污水排放;铺设污水管道、实施雨污分流、完善沼气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建造与养殖量相匹配的防雨水冲刷(流失)的干粪堆仓和污水处理池,保持养殖场整洁卫生等措施,强化养殖面源污染的“源头控制”。技术限制。严格限制高污染的生产技术。开展正确施肥、科学用药、病虫害绿色防控、无公害生产技术;积极推广生草栽培、秸秆覆盖等环保技术,提倡使用可降解薄膜;推广可循环技术,制定果、菜无害化清洁化生产技术规范,鼓励果农、菜农使用秸秆或可降解地膜覆盖等技术;推广合理施肥。鼓励农民沟施化肥和使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特性和肥料效应,制定出所需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比例和用量,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在果、菜主要产区,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鼓励使用生物农药,并示范推广农业生物综合防治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如推广黄板、频振式杀虫灯等。
经济激励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针对煤矿企业对外部不经济性的影响,通过经济激励理顺资金渠道,增加治理收入。要用足用活上级资金,把采空区土地塌陷治理列入重点工程。加大对煤矿企业土地复垦费征收力度,多年来土地复垦费一直沿用十年前的标准征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现状和满足治理投资需要,依据“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可适当提高土地复垦费征收额度。激活民间资金,依据“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尝试由工矿企业、政府、公司、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户等参与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积极投入采空区土地塌陷治理。
论文关键词:农村产权,农村金融生态结构,农村金融体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深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要,制度建设是关键,尤其是要建立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产权制度。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但是,就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来看,改革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其突出表现为: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缺失,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原本给农村“输血”的金融机构却演变成从农村“抽血”的主力军,同时,农村中非常活跃的非正规金融却不断受到打压。如何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村金融资产质量,化解农村金融风险,深化农村金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金融论文,尤其是金融生态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
一、农村金融生态的基本理论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诸多基础理论分支中,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和C.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以及在传统新制度经济学基础上扩展而来的法经济学,是对农村金融生态运行最具解释力的理论。
(一) 农村金融生态中的交易费用理论。
理性人、完全信息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然而现实的农村金融生态中,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农户、农村企业和县乡政府等)都是有限理性的,并且因为有限理性的存在导致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的直接后果是金融交易费用大幅增加。当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发现进行金融交易的费用太高或超过收益时,就会选择停止交易。在放贷之前,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要调查农户的信用状况和经济状况、借款用途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贷款进行时,要发生谈判、签约费用;贷款发生后,放贷者要跟踪借款项目的实施情况和监督借款投向等。而且农户以小额信贷居多,单位产品金融机构要付出更多的人力与物力。庞大的信息费用构成了金融交易中的巨大成本。当这种费用成本过高时,交易将无法进行。
制度的有效运作又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制度的作用旨在节约交易费用,人们对制度进行选择与改革的动因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在农村金融生态中,作为金融生态主体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行为是在特定的金融制度结构安排下进行的,不同的金融制度结构安排会产生不同的金融主体行为,农村金融信用环境的相对落后使得与农业金融支持相关的制度安排无法实施,即推广农业金融支持的制度成本极高,导致农村金融生态主体资金供给缺乏,而由于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一旦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资金供给缺失,农村金融发展就会无所适从,反过来也影响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发展,整个农村金融生态恶化也就在所难免,信用缺失的背后是信用制度的缺失,由此引致农村资金来源与资金需求之间的制度缺失,也是农村金融制度的供给和制度需求出现失衡,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对制度的需求源于经济主体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潜在的利益,制度供给则是经济体系出现制度安排的意愿和能力。因此,在目前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并不存在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均衡,突出表现为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制度供给不足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制度需求过剩金融论文,这种制度供需的失衡是制度变迁的强大动力,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制度变迁的路径论文格式范文。
(二)农村金融生态中的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是科斯传统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核心部分,林毅夫首先提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概念,他认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和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及实行,从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历史来看,强制性制度变迁一直居主导地位。上世纪50年代,信用合作社在政府推动下开始兴起;60年代,国家指定当时的人民公社接管信用社;80年代,信用社划归中国农业银行管理;90年代,又实行行社脱钩,实行在国家管理下的自主发展的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然而,合作金融的框架虽已确立,但远未达到农民广泛参与的合作金融宗旨。从表象来看,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管制是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和降低金融交易风险的一些必需的制度安排,事实上这种强制性制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广大农户的投资冲动,大大减少了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交易数量,导致了农业金融支持的弱化,政府是金融生态环境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行为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一股独特而重要的力量,对金融生态主体的影响往往是根本性的。
制度因素作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变迁受诸多因素影响,也直接决定了农村金融生态运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村金融领域一改计划经济时代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单一的局面,农村金融生态主体逐渐多样化,如四大国有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开始在农村开展商业化经营金融论文,国家建立了农业政策性银行等,在农村并未逐步建立起一个基本上能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落后的小农经济,典型的苟元结构购统窍绶指钍沟门褰鹑谥贫戎秃笥谂寰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农户,农村企业和农村政府从非正规金融生态主体中寻求金融产品和服务实为无奈的选择,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勃兴也就水到渠成。因此,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成为农村经济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农村非正规金融或者民间金融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制度供给的不足,但带来的新问题是民间金融缺乏制度的规范而可能隐藏金融风险。
二、关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思路
建立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落脚点。要跳出农村金融供给制度陷阱,必须加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一)完善农村产权制度,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没有抵押物,成为中国农民贷款难的最主要原因,长久以来,中国农民最大的资本———耕地,以及宅基地及其上的房屋--因为没有与城市一样的产权,均为抵押禁区。因此,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应从完善农村产权制度着手:一是赋予农民完整的财产权。建议将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改革为土地使用权,由国土部门发给土地使用证,使之具有土地的收益权、买卖权、抵押权和继承权。而农村房产也应该与城市房产一样拥有完全产权,可以自由流转,尤其是对城市居民的流转。二是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一方面要完善农村土地市场的交易机构。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运作的立法、执法和仲裁,保护农村土地市场的正常运作。在进一步明晰产权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合法的自由交易。三是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相关法律制度。尽快出台农村土地产权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农村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出让、继承出租、人股等流转形式。四是建立农村房屋产权制度。修改现行农村房屋产权制度,使之可以进入市场,完善房产权属登记、发证、流转制度。要建立城乡统一住宅市场,使农民住房资产资本化,可用于抵押或交易变现,改善农村融资难的现状。目前对国有和私有的物权、产权边界已经比较清晰,唯独对于集体物权、产权界定、计价、流动和配置方式尚不能确定,导致巨额的物权不能定价、流通,置身于经济货币化的进程之外金融论文,成为顾拉沟淖什,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各类可流转资产权益的确权、颁证制度,使农民与农村的资产可以有较好的表证。完善市场化流转的制度安排,培育交易流转平台和机构,建立有农村特点的物权、产权价格形成机制。要逐步建立农村生产要素计价、流动、配置体系。长期以来,我国产权制度按照国有、私有和集体三种方式界定。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各类可流转资产权益的确权、颁证制度,完善市场化流转的制度安排,培育交易流转平台和机构,建立有农村特点的物权、产权价格形成机制。
(二)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适度发展,构建符合国情的农村金融体系。首先要正视和承认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改变对其持有的漠视和敌视的态度,并认真研究其特有的发展规律。民间金融不完全等同于非法金融,要尊重民间金融,客观认识民间金融,注意学习和研究民间金融,依法对民间金融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管理,可能更有利于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的合理竞争和良性互动。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曾通过使民间金融购戏ɑ沟姆绞嚼垂娣睹窦浣鹑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要积极鼓励正常的农村民间金融活动,给民间金融以合法的空间,以使规范意义的信用合作拥有温床和土壤。
三、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结构的建议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基础性工作是搞好农村地区的产权建设,农民财产权的建设与发展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无产权则无金融,只有做好这个基础工作才能使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可持续发展论文格式范文。但是我们不能等到农村的产权有了彻底的改革之后才发展农村金融,而是在现有的体制条件下不断改善农村金融的生态结构。
产权制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内生性变量,已直接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完善的产权制度可以有效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增强农村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功能,有利于降低金融活动的交易费用,提高金融交易效率;有利于缩小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信息差距,促进农村金融生态中的信息交换和资金循环;有利于改善农村司法环境金融论文,保障农村债权人利益,农村金融兴则农业兴,农村金融活则农业活。十七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央行和银监会就下发《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提出农民增收的来源要发生改变,关键是有财产性收入和创业性收入。通过土地流转,抵押、入股、融资,增加农村财产性收入。
将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用于地区可持续性评价的出发点就是:把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探讨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生态消费水平与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关系,以此确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地区可持续性发展评价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在供给与需求方面的空间流转于地域分异,不仅提供了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线数据,而且是制定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政策依据。本文拟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在对青海省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评价了青海省可持续发展前景,并在可能改善的领域进行情景分析,探讨促进与改善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可能途径。
1.“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要点释义
1.1生态足迹的概念
人类依赖自然提供食品、能源的生产能力,同时也依赖自然吸纳污染物的能力。为了测度人类对自然提供的各种生态服务的消费是否在其承载力限制内,Wackernagel和Rees提出了“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生态足迹的定义:任何已知人口(某个个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总面积和水资源量【1】。
1.2生物生产性土地
生物生产性土地是指具有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域。根据生产力大小的差异,地球表面的生态生产性土地可分为6大类【2】:化石能源用地、耕地、林地、牧草地、建筑用地和水域。理论上讲,地球表面的各种土地类型具有排它性,即只能用作一种用途,而不能兼有其他用途,如用作耕地的土地就不能同时用作建筑用地开发【3】。
1.3关键的技术参数
1.3.1产量因子
产量因子(β),又称为生产力系数。由于同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产力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因而各地区同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实际面积是不能直接进行对比的,这就需要一个生产力系数将各地区同类生态生产性土地转化为可比尺度。生产力系数可以用评价地区的某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平均生产力与其世界平均生产力的比值来计算。本为计算采用的产量因子【2】:耕地1.66,林地0.91,牧草地0.19,水域1.00,建筑用地1.66。
1.3.2当量因子
查字典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完善舟山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报告还进一步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任务。这个体系的提出,要求政府在开展农村文化工作中,以保障和实现公民的文化权益为出发点,以公共财政制度和必要的法律法规为保障,使广大农民在劳动之余,能就近享受文化服务的场所、场地;满足不同层次文化需求的活动内容;有接受培训、展示技艺的机会和条件;有创造文化的氛围和环境。目前,渔农村文化是舟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切实加强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渔农村文化市场,对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舟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构建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渔农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渔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它将文化建设与渔农民群众的基本权益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体现了文化事业发展以人为本的特征,而且凸显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本质。因此加强本市的渔农村文化建设,构建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农村,构建和谐舟山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紧迫任务。
1.1构建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建立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基础、物质保障、人才队伍、基本载体等方面的夯实和建设,能有效实现文化事业的科学发展,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直接促成了政府资源、社会资源、服务资源、管理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观众资源等各类文化资源要素的全面整合与有效利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针对海岛文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缩小城乡文化差距,从而促进了文化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构建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构建和谐舟山的内在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不仅把文化建设纳入了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共进的社会进程,也凸显了文化在和谐社会中培育时代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实现文化权益、促进文化提高、完善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功能。目前,渔农村文化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因此,构建完善的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文化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塑造灵魂的社会教化功能,统筹协调不同社会群体对文化的不同需求,从而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
1.3 构建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构建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内容。新渔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是渔农民,如果没有全市渔农村群众的参与,建设渔农村新社区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加强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新渔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不仅能够传播科技、法律、市场知识,提高渔农民综合素质,满足广大渔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综合性文化需求;而且对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科学文明乡风的养成,维护农村稳定乃至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将发挥十分突出的作用。因此,加强渔农村文化建设,构建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本市新渔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市广大渔农民的迫切愿望。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富裕起来的渔农民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同时,由于文化服务、文化产品不够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总体上还比较贫乏,存在着看书难、看电影难、看戏难等突出问题,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渔农村文化建设,保障渔农民的文化权益,就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1.4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
1.4.1生态承载力(EC)
将评价区域的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R)经产量因子和当量因子分别转化后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即EC=∑R×βjγj。其中βj为j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产量因子,γj为j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当量因子。
1.4.2生态足迹(EF)
通过汇总地区的消费数据,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Ai),并用当量因子调整为世界平均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即EF=∑Aiγj。
1.4.3生态赤字或盈余
地区生态足迹如果超过了地区所能提供的生态承载力,就出现生态赤字;如果小于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则表现为生态盈余。地区的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反映了区域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生态系统的安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2.青海省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根据上述的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本文对青海省2002年至200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生态足迹的计算包括两个方面即生物资源消费足迹计算和能源消费足迹计算。生物资源的消费分为农产品、动物产品、水产品、林产品等共选择24项消费品种,根据世界平均的单产水平【5,6】,计算其世界平均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将其分类汇总可以得到消费的生态足迹占用。能源消费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电力的消费量,将其换算成标准能量单位,并参照世界平均的各种能源的单位面积(化石能源地)吸引热能量【5】,计算其生态足迹的占用。在计算生态承载力时,根据青海省土地利用类型,利用产量因子和当量因子将其转化为世界平均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它是青海省的实际生态承载能力。同时出于谨慎性考虑,在生态承载力计算时应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7】。因篇幅所限,计算过程未详细列出,只将计算结果列表如下:
3.评价与改善建议方案
从青海省2002~2007年的在整个研究时间序列中青海省的生态足迹需求均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逐年增大,说明该青海省的生态系统不能支持人类对它的压力,地区生态处于强不可持续状态。为了减少人均生态足迹和增加人均生态承载力,促进青海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依靠科技,发展高产、优质的新品种。保护耕地,提高土地生产力,要鼓励农民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增加对土地的投入。
(2)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发展林产品,发展蔬菜、花卉等农产品的种植。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来满足人们对畜牧产品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市城市化率从2005年的56、4%提高到2012年的61、3%,这使得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提高,大量耕地被占用,同时存在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效率低、缺乏长期规划、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市2006——2020年规划,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48667公顷(73万亩)以上,且质量逐步有提高;标准农田面积保持在40313.33公顷(60.47万亩)以上;耕地保有量不少于51833.33公顷(77.75万亩);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9537公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进一步优化;新增建设占用土地规模控制在5427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413.37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15平方米以内;通过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合理布局,至2020年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用地量小于26.1平方米;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超过4488.55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等工程,补充耕地量不少于4880.39公顷。现状的森林覆盖率59.3%,规划2020年≥60%,建成生态公益林42671.26公顷(64万亩)。水环境质量在规划目标年达标,饮用水源水质达到Ⅲ级,部分争取达到Ⅱ级。
因此未来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巨大。土地整理项目将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其中,经济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国民经济与整理区的经济收入;生态环境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社会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农村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贡献与影响。因此,研究我市土地整理对未来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项目概况
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雨水较多,光照充足,小气候差距显着,具有典型的丘陵山地气候特征。气温年平均为16.3℃,常年平均降水量约1373.6毫米,降水日年均约158.3天,相对湿度约82%,日照年均约1887.6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5%,四周群山环抱,地势由南向北渐次倾斜,地貌为低山丘陵、河谷盆地和河网平原组成,地理位置优越,公路交通便利,项目区水资源丰富,水源以引运河水为主。适宜农业生产。土地均适宜稻、多种经济作物生长,水面适宜养殖鱼、虾、蟹。温度年季变化的影响较大,易出现旱涝、台风、冰雹、寒流等灾害性天气。项目区有23个行政村,总人口有4万余人,项目区经济基础较为雄厚,近年来经济发展更为迅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346.75hm2,其中耕地703.56hm2~,园地178.98hm2,林地8.56hm2,其它农用地257.09hm2,城镇及工矿用地116.78hm2,水利设施用地0.38hm2,未利用土地7.56hm2~,其他土地73.84hm2~。其中参与本次整理的地类为耕地、园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项目区的新增耕地有以下几个来源:通过对原有耕地进行整理,可以增加耕地52.68hm2;通过对农村道路整理,可增加耕地8.98hm2;通过对坑塘水面整理,可增加耕地8.04hm2;通过对农田水利用地整理,可增加耕地21.89hm2;通过对零星田坎进行整理,可增加耕地6.06hm2;通过对零星荒草地整理,可增加耕地1.15hm2;净增耕地率为5.39%。具体来说,土地整理效果表现在: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配套,扩大了项目区灌溉面积,土壤质量有所提高,耕层厚度有所增加,能够较好地适应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显着提高了耕地产出率;通过土地平整,沟塘和荒地整理,农田水利配套和水土流失治理,道路林网建设,既可有效增加耕地面积,还可显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大资金投入,积极维护基本农田的沟、路、渠等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基本农田的抗御洪涝和干旱灾害的能力。注重增施有机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形成完善田间道路、林网、沟渠配套的基础设施,真正形成“田成方、路成框、木成行、管相连”的农田生态系统,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论文服务网,本站刊载大量环境管理论文范文格式,经济管理职称论文。供广大论文答辩需要者、经济管理评职称需要者参考。
3、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区可新增耕地90.76hm2,按照整理后新增耕地数量,计算新增耕地效益。该效益的计算考虑当地发展高效农业种植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整理后,增加早地面积38.12hm2,增加水田面积51.64hm2。耕地农作物产量可增加1 500、1 500、750kv/hm2,可净增效益1672354元/hm2。项目区基础设施年运行费用。按工程施工费的5%考虑,项目区基础设施年运行费用为90.75万元/年。项目区年经济效益。经计算,项目区年经济效益为335.3万元/年。土地整理项目经济评价。项目经济评价按动态分析法计算项目的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项目总投资为2563.78万元,年经济效益为356.40万元,经济分析期取30年,按12%的社会折现率计算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
4、社会效益分析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指的是土地整理实施后, 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也就是说,土地整理在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基础上, 从社会角度出发,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别、公平分配等) 所作贡献与影响的程度。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社会效益分析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防止单纯追求项目的经济效益;有利于项目与所在地区利益协调一致,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防止产生不利的社会影响和后果,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避免和减少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社会风险,提高投资效益。项目区通过土地整理,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保证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90.76hm2,保障了农民的生产安全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较强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土地整理调整了农业结构,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改善了生产条件,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生态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需借助一系列的生物、工程措施,在此过程中必然打破一定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原位状态,会对该区域内的水资源、土壤、植被、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诸多直接或间接、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因此生态效益项目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生物工程和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来实现。
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因办学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像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家重点工科院校办环境工程专业的要求。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应有自己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特色,发挥自己的特点。高等农业院校和农村、农民联系比较紧密,比较熟悉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问题,并且在土壤学、植保学、生态学及环境生物学学术研究领域有较强的优势,这些正是高等农业院校培养人才的优势。因此,我们开设了“环境生物修复工程、环境微生物工程、农业生态工程及其设计”这样一些比较适应农村生态建设的课程。在开设水、大气环境污染物和噪声监测等环境工程专业常规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增设土壤污染物、农产品污染物、畜产品污染物、水产品污染物的监测分析实验,拓宽实验面,以突出高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
二、变实验室为模拟生产现场
环境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学生从事工程设计与实践的能力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购进一批大气、水相关实验的模型设备,模拟工业生产过程。模型设备均用有机玻璃制成,有园型曝气池、气浮池、絮凝沉降池、活性碳吸附、生物塔式滤池、生物膜转盘、钭板沉淀池、普通快滤池、XT型高效填料气体净化塔、YQJ型(旋流板式)气体净化器、旋风除尘器等模型,使学生非常直观清楚地了解相关大气、水处理设备的内部构造,在生产实地这些内部构件如果不是停产检修也难以看清。模拟生产过程,进行实验操作,测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这样的实验非常接近工业生产实际,通过实验学生能充分体验到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理论与生产相结合的典型事例,缩短学生对生产工程的距离感、生疏感。学生对这些实际处理工艺的运行操作,对整个工艺以及设备有了一个更完整的认识和掌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
三、实施开放式实验
环境监测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主要专业课之一,而环境监测教学实习是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监测工作的重要措施。为了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大气、水、土壤、噪声等常规监测项目的实施方案和监测方法,我校进行了环境监测教学实习改革,即“开放式”教学实习。任课教师和实验员根据现有的仪器设备、药品等拟定监测项目和监测对象,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实习小组(一般每组3~5人),每个实习组分别制定实习计划,确定本实习小组的监测项目、监测对象、采样地点、分析方法和时间进度;以小组为单位领取试剂、玻璃仪器,配制实验试剂,实习期间实验室和仪器室全天开放,1周内每个小组要独立完成对水质、大气,土壤、噪声等10个以上项目的监测。实习结束后,每小组将所领取的药品试剂、玻璃器皿等洗净归还,并且最后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实习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每人交一份实习报告。试行“开放式”实验,可让学生根据现有的仪器设备和药品,自己外出取样,然后根据采样点及其周围环境状况可能导致的水质来确定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学生各自制定不同的监测方法来测定水样中不同的污染物,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就不同的监测方法进行比较实验。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根据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指导学生查阅参考资料、文献对某些实验项目进行方法上的改进,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这种“开放式”教学实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整个环境监测过程有了清楚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测,更清楚地了解到环境的质量现状。
四、加强师资队伍实验教学能力的建设
由于历史的原因,高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师大多出自综合大学的理科或农业院校,来自工科专业的很少,教师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实验教学能力较差。近年来,我们通过以下4种方式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1)从工科院校毕业的研究生中补充新鲜血液,近年来争取了浙江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环境工程专业的研究生3人。(2)加强包括实验技术人员在内的现有教师的培训、培养,鼓励他们到工科院校听相关的课程,使他们向工程学科靠近。(3)通过科研提高解决环境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4)鼓励教师参加各式各样的短期环境教育研讨班,获取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设计的多种上岗资格证。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扩展教师从事社会实践的机会,另外还提升了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五、对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建议
1.增加工程实验课
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目的在于培养具在较强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为此,对传统的实验课体系与模式应加大力度调整,增加工程实验题,要求学生根据社会上某一具体的生产或工程单位的实际生产活动为背景。这些工程单位包括学生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外出顶岗中接触的单位,可由学生自己联系,也可由学校帮助联系,以提交实验报告或工艺设计、工艺流程的形式完成。
2.实验与毕业(设计)论文挂钩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具有工程背景,必须以综合实验或工程实验为基础来撰写。取消目前大量存在的综述性的毕业论文课题。学生的毕业论文应以自己亲手做的研究性实验,或亲身参与的工程项目为基础进行撰写,没有研究项目的教师不能做论文指导教师。聘请一批长期在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通过把实验与毕业(设计)论文挂钩,使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更投入、更有针对性,同时也可使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得到提高。
3.引用最新的科研成果,体现学科前沿
作为肩负高素质人才培养使命的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时刻关注、跟踪环境工程学科的前沿,关注了解最新研究方法与手段,并尽快将其引入实验教学,不断更新实验手段。要积极为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尽早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使他们在科研活动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以培养其实验动手能力、组织实验能力和科研能力。
4.实验过程绿色化
作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参与者,在实验的全过程(从实验内容的设计到实施)更应注意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在实验的设计上,尽量做到微量化,减少化学物质的环境投放量,尽可能地选用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的药品试剂;此外,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决不随意排放,应用专门的容器收集,再送有关部门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关键词:新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模式,处理系统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许多辉煌的业绩。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暴露的也越来越明显,生态破坏及其严重,严重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活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环保意识的淡薄,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导致了大量的饮用水源地受到破坏。科技论文。这就给农村居住的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而,对农村生活污水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提出治理的各种方案及途径,对于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分析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特点及生活污水的来源,重点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对策。科技论文。
1.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农村水环境是指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的总称。水环境既是农村大地的脉管系统,对雨洪早涝起着调节作用,又是农业生产的生命之源。因此,保护好农村水环境是保障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由于人们对水资源保护意识的缺乏,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出现了农村生活水源地水质变坏,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所谓生活污水,是指包括粪便及其冲洗水、厨房炊事用水、洗浴废水等所有的废水。农村水环境是指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的总称。我国总计有乡镇45412个,村民委员会739980个,乡村户数23692.7万户,乡村人口达91960万人。农村人口分散,人口数量多,没有任何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设施,这使农村生活污染源成为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80多亿吨,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农村大部分地区河、湖等水体普遍受到污染,饮用水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极易导致一些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据估算,农村环境问题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千亿元,我国农村环境与生态状况令人担忧。
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对策
前文已对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了一番分析及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问题的严峻性。在很大程度上,农村生活污水能够直接反映农村水环境状况的好坏。因此,提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对策对于改善农村水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 技术方面的对策
2.1.1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适用于土地比较多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该技术的核心要点就是首先运用模拟工程的手段建造与自然湿地系统想类似的构造物,这些构造物可以使碎石或是沙子,然后将这些构造物的空隙中种植一些对污水处理效果好、生长周期长、抗涝性强、具有欣赏及经济价值的植物,如芦苇、水花生等。
2.1.2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中,一般有机污染物含量比较高,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可以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所谓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利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的细胞或酶定位于限定的区域,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复利用的方法。该技术与一般的污水处理技术相比较,具有很多优点,如产污少、经济适用、工艺简单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实,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运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效果十分明显。它是一种应用前景很好的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的技术,同样,运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也很适用。
2.1.3农村生活污水的消毒处理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中包括粪便及其冲洗水、厨房炊事用水、洗浴废水等所有的废水。成分比较复杂,同时污水中会含有大量的危及人类健康的各类细菌或病毒、有毒有害的物质。因此,需要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常见的消毒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加热消毒、紫外消毒、臭氧消毒、氯消毒、重金属消毒等。无论哪种消毒方法,目的都是将污水中的病毒病菌、有毒有害物去除掉,或是降到人类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这些消毒方法也并不是单独使用的,近年来,有人提出了用紫外线―臭氧―氯联合消毒。
2.1.4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法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法,又称UASB法,它的主要装置为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污水首先从该装置的底部进入,经过污泥床,然后通过污泥悬浮层,在此层中经过了充分的反应和处理,最后经过沉淀、气液分离而出水。大量的研究证明,该技术的COD处理率达到90%以上,运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是非常有效的,而且是一个比较好操作的方法。科技论文。
2.2 行政方面的对策
(1)加强当地政府对农村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及观念。此对策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得以实现,如在村里积极开展关于水环境保护的知识竞赛,设立各种奖项,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这个活动,农民参加的次数多了,那么环保意识也就增强了;还可以在村支部张贴各种关于农村水环境保护的宣传画,增强农民对水环境保护的感性认识。
(2)制定法律法规,督促人们保护环境,尽量少的直接排放生活污水或是对生活污水进行自行的处理。根据各个农村的地理位置及交通位置的特殊性,可以指定一些相对应的规章制度,以监督人们去保护环境,并教育他们尽可能少地直接排放生活污水或对某些指标较高的生活污水进行自行的处理。
(3)主张推行农业循环经济,积极调整农业发展模式,进而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推行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而现代农业也需要发展循环经济,以积极地调整农业发展模式为出发点,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
(4)对农村进行切实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根据各地的特殊情况,对每个农村的污水进行防治并提出规划的方案,利于神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这又恰恰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前提和保证,这与当今社会所崇尚的“生态”相协调。可以说,在农村发展生态农业是一项不错的举措。
3. 结论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得知:处理好农村生活污水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农村缺水的矛盾,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理及心理素质。由于农村生活污水的特殊性,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不能照搬大中型规模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和工艺,而是需要因地制宜,合理的、科学的选择处理技术。技术与行政政策相结合,不仅可以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实质性处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加强了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以及加快了政府建设新农村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汪艳青等.西藏水环境恶化成因及治理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7(12).
[2]沙鲁生.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与水污染防治[J].饮水安全,2009(11).
[3]何刚等.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探讨[J].北京水务,2007(6).
[4]沈东升等.农村生活污水地理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7).
[5]兰虹等.上海新农村建设中生活污水现状及处理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4.
论文关键词:县级财政,支农投入
农业的重要性及其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农业予以支持与保护,财政对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财政投入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长期深远影响。本文立足围绕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现状,着眼于全市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和结构的现实分析,就建立完善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支农投入的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相关分析与思考。
一、对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规模的基本判断
我们可以通过财政支农投入比例的纵向变化以及与周边相关县(市、区)的横向比较,来判断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规模的情况。
1、从纵向比较,赤壁市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呈上升之势。近些年,赤壁市财政部门努力加大支农力度,农村面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农民人均收入逐年递增。“九五”、“十五”时期以及2008年、2009年至今,全市财政支农投入呈增长之势。预算内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从“九五”期间的5.3%增加到2010年的10.7%,农投入绝对值从“九五”期间的924万元增加到2010年18026万元,支农投入增长率从2008年的12.4%提高到2010年度的24.1%。所以,从“九五”、“十五”和2008年至2010年预算内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与预算内支农支出比上年的增长率两个指标来看,赤壁市的财政支农投入处于逐年递增的态势。
2、从横向与其他周边县(市、区)比,赤壁市预算内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小。我们选择了周边具有较强可比性的咸安、崇阳、通城、通山四县(市、区),进行了支农投入规模的横向比较。以2007~2010年四年为例,这四年赤壁市预算内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0.2%、10.4%、10.6%和11.5%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农业论文,而四县(市、区)平均比重达到了12.2%、12.5%、12.2%和12.8%。由此可见,赤壁市预算内支农投入的规模偏小。
3、从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判断,赤壁市农业仍处在贡献地位。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财政支农投入/财政总支出)/(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财政支农投入和农业产值贡献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越高,说明农业获得的财政投入支持越大。倾斜指数为1,表明农业获得了与农业产值地位平等的财政支持度。根据上述公式计算,赤壁市2006~2010年五年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分别为0.53、0.57、0.63、0.64和0.69。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呈逐年上升的变化,首先表明了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在进一步加强,其次表明了赤壁市的农业经济还没有获得与其在国民经济中贡献相等的地位,仍处在贡献地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通过对赤壁市支农投入规模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以及近几年的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变化,表明赤壁市的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和投入能力处在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过渡,赤壁市财政对农业的扶持由原来单一的农业发展项目拓展到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因此,尽管赤壁市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绝对规模有所扩大,但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支农投入能力的有限性与新农村发展的巨大需要之间还存在较大缺口,在财政支农投入规模逐步提升的基础上,如何提高财政支农投入资金的结构效率,提升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密切度,是我们建立完善现代财政支农投入机制的关键所在。
二、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赤壁市财政对“三农”投入的总量增长迅速,但市本级财政支农投入结构仍不尽合理。
1、农口系统事业费支出比例偏高。农林水利气象事业基本支出,主要是维持农口事业单位的“吃饭”问题。从赤壁市近几年财政农口事业费支出比例的变化看,尽管财政支出中农口单位基本支出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各年度农口单位基本支出仍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如2009年、2010年财政支出中的农口单位基本支出占农口部门预算总支出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1%和48%,过高的农口单位基本支出,对农业生产的直接作用甚小。
2、农村基础建设投入不平衡。从赤壁市近几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实际看,对农村的基础建设投入都占财政支农支出的较大比例,如2008年对农村的基础建设投入达6530万元,占财政支农项目总支出的65%;2009年投入农村基础建设投入6791万元,占财政支农项目总支出的57%;2010年投入7280万元,占财政支农项目总支出的67%。但这些支出中用于大中型的带有社会性的水利、交通等全社会普遍受益的项目投入比重较大,而对一些农民直接受益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可以真正用于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关系农业和农村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如动植物防疫设施建设、农业品种改良、农田水利以及节水灌溉等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所占比重较小,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
3、农业科技、农民教育培训投入较低。农业科技投入是农业投入的重要
摘要内容。据统计,农村教育投入每增加1元,就可以使农业产值增加8.43元。当前赤壁市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也明显不够,2009年这块投入只占财政支农总投入的0.65%。
三、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赤壁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按照农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并重的原则,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统筹兼顾、合理配置,不断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的规模结构,确保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目标的有效实现。
1、加大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一是确保预算内支农资金稳步增长。坚决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高于”和“三个主要”的要求,进一步调整财政分配政策,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将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三农”倾斜,努力增加预算内支农资金,确保预算内支农支出按法定比例增长。二是广辟途径,拓宽财政支农资金的筹资渠道。在加大财政预算内对“三农”投入力度的同时,不断开拓新的稳定的支农资金筹措渠道,努力做到支农投入多渠道,资金来源多源化。一是加大政府性基金筹集力度。加强水利资金、土地开发资金、水资源费等预算外资金的征收管理。二是确保土地出让金的支农支出。列入土地开发成本的耕地开垦费、补充耕地成本回收款、农业土地开发出让金地方财政留成部分和省返回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用于支农支出;从安排给经济开发区、中心镇、城市防洪工程、工业功能区及乡镇的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8%用于全市新农村建设;大幅提高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净收入用于支农支出的比例;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提高后,新增地方财政留成部分用于支农支出。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农业项目库,以优势项目争取省、咸宁市财政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其他各项支农专项资金上对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支持。
2、科学安排,合理调整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投入,正确处理好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投入的比例、产业之间的投入比例、长期投入和短期投入的比例关系,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制定完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各项补贴政策。积极改进补贴方式,加大对农业生产环节的补贴,增强农产品政策性补贴转作直接补贴资本的能力,提高财政支农投入与农业生产的联系密度。要把农产品政策性补贴一部分转投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科技上去,进一步扩大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的范围和规模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在补贴对象和补贴重点的选择上,目前除重点补贴粮食生产者外,还需注重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支持建立农业灾害保障机制。二是适当稳步减少农业事业费支出。在现有财政支农投入水平下,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进一步压缩财政支出存量中的一般性支出,根据各个农口单位的实际情况,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开源节流,腾出财力用于增加“三农”投入。三是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合理调整农、林、水等投入比例,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本级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30%以上。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重点支持与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关系密切的中低产田改造、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配套机械、乡村道路、山间林道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四是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科技投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持续动力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及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财政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比例要提到财政支农投入总额的2%以上;加大对种子工程、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快品种引进和改良;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的投入,提高农业社会化、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大对农产品认证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投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3、形成合力,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作用。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市、乡镇(办、场)两级政府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发挥农业财政支持和导向功能,进一步建立农业投入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民办公助”方式,采取“以奖代补”、“以奖”、“先建后补”等多种形式,鼓励农民投资,政府适当补助,引导农民自愿筹资、投工投劳。要逐步建立信贷风险抵御机制和加大财政贴息力度,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作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由过去只注重粮食产量向重视农产品多样化转变,由过去纯农业向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商品化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农村集镇的城市化及农民住宅的小区化,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保障能力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农村水利工程的防洪除涝能力不高,农村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不少城镇在排涝动力的配备上还是接照农业的排涝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农村居民饮用水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生活和生产污染严重,农村水利科技含量仍然较低,农田水利工程经营机制没有达到良性运行目标。论文格式。这一切,都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当前农村水利工作要围绕“一个目标”(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利用“两大优势”(即水资源优势和水务一体化优势),确立“三个协调”(即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四个体系”(即防洪保安、水环境保护、水资源配置和农业灌溉安全体系),发挥“五个方面作用”(即提高产业层次、提高安全可靠性、提高景观水平、提高水资源科学利用程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是防洪除涝、节水灌溉、河道清淤以及农村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推广有效益的技术项目,搞好技术示范工作。
1.要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实施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论文格式。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有利于解决农业面污染,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是一项革命性措施,必须摆在农村水利建设的突出位置。要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
2.要努力提高农田灌排标准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对农田灌溉、排涝、降渍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同时,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划研究,以利于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发挥更好的作用。
3.要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
近年来,水污染带来的水环境恶化、水质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给水产养殖带来了负面影响,死鱼、死虾、死蟹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水土流失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保护农村水资源,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越来越显得重要。
4.要加快小城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随着农村城镇化、集镇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小城镇防洪排涝问题,特别是从抗御突发性暴雨受到的灾害影响来看,农村城镇的水利设施难以适应短时暴雨的排涝要求,有的小城镇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一旦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必将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5.要提高农村供水能力
目前,农村居民饮用水和农村工业用水主要是利用地下水,出现了农村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故必须提高农村特别是小城镇的自来水供水能力,加快管网敷设,解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顺利推进地下水深井的封填工作。同时,在生产力布局上应综合考虑,加强村镇科学规划工作,修建集镇截污处理厂,解决污染源,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环境风貌。论文格式。
6.要强化防洪除涝工程的管理
防洪除涝工程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加强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第一,要解决工程维护运行管理经费来源,一是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二是用足用好已出台的有关规费征收政策,三是对通过确权划界取得的水土资源或经营性资产,再通过出租、承包等形式获取收益。第二,要界定工程管理性质,对公益性工程的管理单位做到精简高效,其编制内人员经费要纳入公共财政预算;要做好管养分开工作,养护工作通过企业化、市场化机制操作,减轻管理单位的财政负担.第三,要研究制定排涝费收取使用办法,要根据当地工情、水情和种植养殖业及工业经济特点,研究制定排涝标准,提供优质服务;按照能源费、工资、维修费、管理费、折旧费等核定排涝费,细化受益面积、保护人口、企业产值、种植养殖业等负担比例,由管理单位向受益个人、受益单位收取排涝费,由县及县以上政府出台政策,建立财政、集体(或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机制,解决排涝费用问题。
7.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改革
农村水利是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不具有完全市场化的竞争能力。目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一家一户办不好的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应该通过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来进行解决。要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明晰工程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规范管理权。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具体的经营管理方式,可以根据工程类型、特点和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灵活掌握,还可以由水利站直接管理,也可以通过产权转让私人经营,还可以采用经营管理权承包、租赁或聘用“能人”等方式加强经营管理。在目前情况下,政府既不能把农村水利当作“包袱”甩掉,也不能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揽的做法。在租赁、承包甚至产权转让的工程管理中,要切实防止掠夺性经营。同时,要加强行业管理,制订考核办法,建立奖惩制度。要加强对经营者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协调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对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他建设而减少灌区面积的,镇村应该进行相应调节,以确保经营者的利益。在保护经营者合法收益的同时,应严格要求经营者按照规定缴纳规费,促进农村水利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建筑 ;研究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正效益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效益,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危机日益加深,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生态危机说到底就是人类的生存发展危机,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并迅速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并达成共识: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涉及诸多方面,包括如何建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在国际建筑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开始对现代建筑的发展进行反思,深刻认识到其耗费能源、浪费土地、破坏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是不可持续的,必须改弦易辙。“建筑对环境的干涉及其程度的不确定性使建筑的生态环境和建筑本身的生态化愈来愈受到建筑师和社会的关注”于是,国际上,20世纪60年代应运而生的生态建筑获得了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并迅速发展。
1、生态建筑研究的现状
1.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是较早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运动的国家,很早就开始了生态建筑的研究和设计。现代主义大师赖特将建筑视为 “有生命的有机体”,富勒一直从事研究以最低能耗获得最大空间和高度可靠的结构体系,德国于 20 世纪 70 年代就进行生态建筑的研究,在建筑节能、节水太阳能利用、生活污水处理、屋顶绿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已使德国成为生态建筑和建筑新技术的展示地,开发的各种节能设备、技术已在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
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全球环境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1962 年美国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唤醒了人类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关注。1969年L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最早提出了在城市规划和环境评价研究中运用生态学和生态设计的方法。
1987年Brutland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书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广泛的认同,此后人们对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与研究。1992 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和《里约热内卢宣言》两个纲领性文件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签署了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两个公约。1995年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提出了一套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1999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选择了10座本土建筑作为现阶段生态建筑创作的范例。
为了探求人类更加理想的居住模式,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各国相继走向行动。1990年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洲的伯克利城召开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与会12 个国家的代表分别介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1992年在澳大利亚的生态城市阿德雷德召开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大会就生态城市的设计原理、方法、技术、政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996年在西非的塞内加尔召开了第三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会议进一步讨论生态城市的重建计划。2000年在巴西的库里蒂巴召开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会议进一步交流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实例。2002 年在中国的深圳召开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会议就生态城市的设计及实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1.2 我国研究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顾孟潮就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 的观点 ,1994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1972 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我国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扩大和深入,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勃展开。1996年3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推出两大举措:一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是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在九五期间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等的污染。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重点资助课题”,1998年又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列为重点资助项目。2000年我国颁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2001年,建设部通过《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及技术导则;2001年开始实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年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出台,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生态建筑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但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生态建筑的表面,对生态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2 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能源等)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2.3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 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关于农村生态建筑的深入理论研究较少,工程实践则更少。
生态建筑的思路与对策
3.1普及生态教育加强生态宣传
目前,我国教育发展总体水平有限,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比世界发达国家低得很多,特别是生态文明意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加大教育发展是提高全民族素质、 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通过多层次的公共教育和自我教育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唤起人们的生态觉醒并转变为行动。
3.2 加大生态建筑的科研投资建立相关的鼓励机制
尽管我国生态建筑在理论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总的来说还处于自发、朴素状态,国外对于生态建筑技术已经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我国对于一些技术虽有介绍,但不全面 ,科研立项较少,国家应该加大生态建筑的科研投资、建立相关的鼓励机制 ,为我国建筑工作者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3.3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加强人居环境的生态内涵
城乡建设在尊重自然特性的基础上,还要保持城乡文脉的延续。加大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生态建筑方面,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规划、设计经验,加大对节能、节地、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与投入,不断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的质量和文化内涵。
3.4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与合作
生态建筑不仅仅是建筑师一个专业工种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多专业的配合,需要加强各工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知识结构太局限的建筑师难以胜任工作,建筑师要掌握的知识有很多,概念理解非常重要,否则便无法在前期构思时提出具有生态意义的想法,也难以与其他专业人员沟通。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绿色农业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农村能源建设已经步入了新的阶段,农村沼气对促进农业发展,为农民致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新能源的开发和建设极其重视,并为此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使全国各地区农村沼气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从事云南省禄丰县的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本文就针对禄丰县沼气发展状况,对如何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展开论述。
1 发展农村沼气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增加沼气清洁能源供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减少煤电等石化能源和薪柴等传统能源消耗,优化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1.2有利于农民节支增收
通过开展“三沼”综合利用,将沼气用做炊事、照明、发电等,节省了电费和燃料费等生活开支;沼液、沼渣用做农家肥和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减少化肥和有机农药的施用量,为农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收入打下良好基础。
1.3有利于改善农村面貌,保护生态环境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为载体,带动改厨、改厕、改圈,解决农村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跑的“五乱”现象,实现农村庭院美化、厨房亮化、圈厕净化。以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为载体,带动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有效处理畜禽粪污,实现养殖场畜禽粪污的“内循环,零排放”和向农民集中供气。
1.4有利于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菜、粮、茶)”增加沼肥施用,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农产品品质,推动生态养殖业和高效种植业的发展,促进资源消耗型的常规农业向以资源利用型的生态农业转变。
2 禄丰县沼气建设现状及规划
禄丰县包括十四个乡镇,其中三个乡,十一个镇,从1990年开始由县科委负责实施农村沼气项目的建设,后来由林业局和农业局负责实施。到2011年底,全县拥有户用沼气池近三万口,占全县农户总数的34%,拥有乡村服务网点23个,养殖小区50立方米沼气池2个。目前,坝区和经济条件好的乡镇沼气拥有率达60%左右,而贫困山区和经济不好的乡镇沼气拥有率还不到10%。可见,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沼气建设的发展。在“十二五”期间,禄丰县将紧紧抓住国家、省、州逐步加大农村沼气投入的有利时机,切实加大农村沼气建设的工作力度,力争到2015 年末实现以下目标:
(1)每年新建8立方米户用沼气池500口,五年共新建2500口,到2015年末使全县农村沼气覆盖率达40%左右;(2)五年内新建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15个,池容750立方米;(3)五年内新建养殖场中型沼气工程2个,池容500立方米;(4)从2 011年起,每年新建乡村服务网点10个,到2015年底使全县服务网点数达到63个;(5)新增县级沼气服务站1个。
通过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项目,提高禄丰县农业资源利用率,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民生活现代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的对策
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任务。根据禄丰县农村沼气建设的实施过程和发展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其对策进行阐述。 转贴于 3.1加强禄丰县的沼气建设规划和布局
禄丰县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条件优越,自然生态物资丰裕,开展沼气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对该县进行沼气建设时,就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来做好规划和布局。
(1)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农民经济收入较好,居住条件相对优良,在开展沼气建设时,要以开展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建设为中心,全面推广“猪——沼——果树/菜”的模式,并提高建设要求,建立沼气示范村和示范户,通过典型示范,以综合效益吸引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同时建设农村沼气工程,实现该地区整体的沼气综合效益;(2)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在沼气建设中相对较为落后,农民收入不高,因此在进行这一地区的规划时,应该作为政府重点扶持对象,加大对该地区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接受沼气这一新能源的经济效益,带动该地区农民发展致富。
3.2加强技术培训和服务
农村沼气建设是推动新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和技术活动。农村沼气的建设不仅需要一批有技术的专业人员,同时也要求广大农民懂技术、懂沼气建设方面的知识。因此,加强技术培训和服务,实施专业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制度,保证沼气开发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智能;同时,建设和完善农村能源建设的网络体系,扩大网络服务范围,增强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对农村沼气建设进行一体化管理,推动农村地区养殖结构的调整。
3.3加强后续服务,切实保证沼气建设的经济效益
沼气建设是为农民谋福利的重要举措,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后续服务是关键。因此,在加强后续服务时,要提升服务质量,做好服务工作,做到一池一登记,保证服务跟踪,同时还要做好定期的检查维修工作,保证配件、零件的充足供应。另外,还要建立必要的沼气技术委员会,专门针对农村地区的沼气建设进行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咨询,帮助农民排忧解难,为农民提供优质技术服务,让农民在沼气建设中得到实效。
4 结束语
建设农村沼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是国家推进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政府在开展农村沼气工程的建设中颁布了多种政策和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在今后的几年里,农村沼气的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快农村服务网点建设,做好沼气建设的后续服务,促进农村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雪晴 范碧林.安庆市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思路及对策[J].农业发展,2005(03).
[2]陈克刚.2004年全市农业综合科技示范点建设成效显著[J].甘肃农业,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