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效决策

高效决策

时间:2023-06-07 09:32: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效决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效决策

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困境;解决策

一、高效课堂下小学数学教育的特点

高效课堂下小学数学教育有以下特点:

1.基础性对应知识“结构”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偏重基础,在考虑到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其基础性旨在使全部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构建起知识结构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一阶段教学主要有普及知识的作用,而不在于择优培养。

2.“开放、互动、小组合作”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小学生的认知程度决定了这一阶段的教学必须贴近日常,将逻辑严密、思辨性强的问题转化成生活情景,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中通过教师、学生间的互动,更深入进行小组合作,以便灵活高效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生成”即长久习惯的培养

学习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能力。小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正处于价值观形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通过高效课堂的熏陶能够“生成”自觉、认真等学习习惯,对学生之后的教育受益匪浅。

二、高效课堂的构建困境

高效课堂教学是“结构、开放、互动、小组合作、生成”各环节和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的,包含着诸多个体和诸多矛盾。比如,课程安排不合理,有些教师由于课时紧,会出现“赶课”的现象,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扎实;新教材变化较大,不仅仅是难度,更有结构和目标的变化,受小学生认知程度的限制,使教师陷入讲深了怕不理解,讲浅了怕不到位的两难境地,因而无法在“开放、互动、小组合作”中做到游刃有余;小学阶段正处于童年的“尾巴”,学生往往玩心重,不爱学习,缺少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有些学生甚至出现厌学情况;有些经验不足的教师由于讲课形式单一,教学能力不高,缺乏创新和实践精神,想要提高效率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有些教师对职业本身缺乏热情,上课敷衍了事,对改进教学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因而耽误了学生的发展,因而在“生成”学习习惯这个环境中还有很多缺漏。这一系列的现状,正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但这些困境是可以通过改善教学方法等加以改进的。

三、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目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依据各年龄段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身心特点,笔者提出以下几条解决策略。

1.以小见大,从深入理解学生开始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主要是突出学生的主要地位,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恰当的时机深入理解每个学生,对学生知根知底才能构建让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比如,根据学生卷面成绩推测其计算能力,进一步设计练习题帮助学生树立知识结构等。

2.以点到面,从各方面尊重学生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明确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各科目的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的尊重都应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差别对待一些学习较差、行为不规范的学生。教师应该在“互动、合作”的环节,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从各方面尊重学生的身心差异。

3.由浅入深,设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计划

高效课堂教育想要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它需要每一个学生、教师、家长相互配合,积极促进,然后有选择地对学生知识结构和思想进行辅导。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做好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计划,才能进一步促进高效课堂“结构、开放、互动、小组合作、生成”各环节的推进实施。而教学计划需要重点研究的是引导学生参与的方面,抓住学生学习思绪的高效时间段,快速把重难点知识通过“互动、合作”等环节传递给学生。

4.推陈出新,心理辅导同步进行

小学教学中开展高效课堂建设不仅需要改变传统的知识教授方式,还要鼓励学生通过合理的方式把自己的学习需求、心理想法等表达出来。因为小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高效课堂各环节的建设需要严密根据学生的情况,从实际出发才能有好的效果。比如,教师根据学生反映的自卑心理情况,统筹规划,帮助学生心理辅导,引导学生走出心理阴影,以保障后续的知识内容教学和“互动、小组合作”等环节,能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紧密结合,从而达到高效有序的学习。

5.“教”“学”有所依,顺应新课改要求

新课改的要求之一是学生能自学,学生能表达,学生能创造。系统的高效教育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前狠抓师生的思想观念转变,切实进行相关的思想观念转变培训。比如,教师通过培训提升自己对新课程基本要求、方向和依据的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立自主参与学习的教学计划。再如,教学管理方面也应该和新课改紧密结合,把落后的评价制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完善评价、奖励制度等。教师在课上多做指导,而不是多控制学生学习,只需要促进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方向和核心内容,有目的地学知识,这样就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就促进了“结构、开放、互动、小组合作、生成”各环节的实施。

总之,新课改以来,打造高效课堂一直是师生共同关注的焦点,是新课改侧重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变成课堂的需求者,而不是接受者。虽然建成“结构、开放、互动、小组合作、生成”的高效课堂的各环节中会存在各种不可避免和不可忽视的问题,但是我们要坚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只要坚定信念,吸取经验教训,及时改进教学方法,高效课堂一定会越来越完善。只有不断地创造,才能永葆教学青春与活力,只有师生一心,才能创建出高效的教育课堂,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最有益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毛云.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用兴趣引导学习[J].新课程(教师),2014(12).

第2篇

【关键词】高校 行政管理 执行力 路径

当前“执行力”这词成为了现代管理的一种理念,由最初企业管理领域延伸到了教育领域中。对于高校而言,其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有着非凡的意义。不仅是学校战略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还是增强工作效能的有效捷径。鉴于这种情况,使得高校不得不重视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

一、现阶段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方面存在的缺失

(一)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薄弱、效率低

从某种程度而言,学校战略目标得以成功完成的重要关键所在便是执行环节。执行可以说属于一种工作态度,若是态度不严谨,比较松散,也有可能致使发展战略出现较大的偏差。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对工作态度比较敷衍。这种薄弱的服务意识,低效率的工作情况对学校事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二)制度严谨性不足

现阶段众多高校在各种工作制度与标准的制定上,还存在不足之处,有待健全。只是执行阶段,由领导至基层在执行过程中时紧时松的工作态度,使得执行落实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某些学校领导间甚至还会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导致制定难以落实下去,仅停留于表面形式上。这大幅度降低了执行制度的严谨性与公信力。

(三)组织结构不科学、部门间缺乏合作

高校组织结构属于为完成预期目标而展开协调的系统,所谓其结构的合理便是其在组织中能够形成科学的组织层次与管理跨度。组织结构体系较佳可以更有利的确保战略目标的成功完成。只是,现阶段高校管理结构比较多,分工细致,只能交叉重复,管理层次也比较繁琐,造成信息难以快速传递的情况。而问题出现之后部门间又相互推卸责任,缺乏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导致较低的工作效率,人力、资源等严重浪费。

二、增强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路径

(一)增强相关人员对行政管理执行力建设的认知深度

想要确保高校正常健康有序的运行,领导阶层人员不仅需要根据发展时机制定对应战略,还需要确保战略目标拥有较佳的执行效果。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是高校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执行是战略目标得以落实的具体过程,可见执行效率的重要性。由于工作内容、组织部门等不同,管理人员间的执行力也就有所差异,但是在其中起到核心作用的还是行政管理人员。因此必须增强行政管理执行相关工作人员对其执行力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知。只有对这方面存在足够深入的认知,才能拥有更强的工作责任性与紧张感,这样有利于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

(二)创建合理的决策机制与管理机制

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直接影响着行政管理工作运行的高效性与有序性,影响着办法方向,对于高校的发展而言有着极强的指导性。并且,学校发展难以脱离目标制定,时期、阶段、部门不同,其目标制定就会有所差异,而执行力便是将各类决策策略进行理解的同时,加以组织实施的高低水平。由此可见,决策科学性关联着学校行政执行力效能水平。因此,也就需要高校决策制定科学合理。比方说,学校决策过程中,应坚持提升科学化与民主化水平,深入社会切实了解发展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方针。需要注意的是,决策时需要秉承以人为本的行事准则,坚持集中制,充分将民众管理的功效发挥出来,以此才能有力确保师生员工参与决策的权利。但是增强行政决策化水平阶段,还需要创设起与之对应的责任体系,以此有效避免决策权利的胡乱使用。良好的决策是基于合理流程与科学标准基础上的,为了确保各种决策能够实现预期效果,应科学合理的创建起完善的标准与制度。

(三)团队执行力

工作高效执行并非只是依靠个人执行力,而是依靠团队共同的执行力。团队拥有高效组织执行力,才能更好确保学校发展有了较为扎实的支撑点。因此,为了提升行政管理执行力,高校需要创建起高效组织执行力的强大团队。比方说,第一步先要增强相关管理成员的“自主”精神。这也是由于自主性属于执行力增强的前提条件,管理成员在具备良好主人翁精神的情况下,才更有利于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从而促使执行力得以高度发挥。然后便是树立起团队协作精神,学校做出的决策是需要多个部门亦或是多人共同协调才能高效达成。因此,打造出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增强管理成员的全局观念与团队意识。最后应积极引导管理成员进行思考,培养其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以此促进团队整体效率与执行力的提升。

结束语:管理人员服务意思薄弱、工作效率低,执行制度上没有应有的严肃性,部门与部门、人员与人员间缺少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严重影响着高校行政管理的执行力。因此,想要提升执行力,必须要让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充分了解到提高行政管理执行力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应创建起这方面合理的决策机制与管理机制,组织起具备高效组织执行力的团队,以此才能更有效的提升学校行政管理执行力。

参考文献:

[1]刘立霞,陈洪芳.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策略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8:48-50.

第3篇

【关键词】图书馆;领导机关;决策;信息服务

保定市图书馆是集知识、信息和人才于一体的智力型社会团体,作为市政府信息公开重要场所,开发馆藏及网上信息资源,发掘和调动馆员智力优势,以需求为决策信息服务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为领导决策服务工作,是我馆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决策作为一个地区及部门管理的核心职能,地区发展中的任何决策都必须以信息为依据,地区的发展要求决策者必须为掌握一个地方的市场动向、供求状况、消费趋势、技术现状、产品水平、竞争对手的实力情况和有关法律、法规等,这样才能做出相关的政策、发展战略、长远规划、区域结构调整以及资源合理利用等科学决策。领导作为决策者,对国家政策、法规以及市场、产品、新成果、新技术等方面的信息需要有更多的了解和把握。其所依据的决策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决策的结果。

1、决策信息需求特点

不同的用户信息需求受到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诸多影响。在市场经济日趋活跃的今天,领导作为决策者,对国家政策、法规以及市场、产品、新成果、新技术等方面的信息需要有更多的了解和把握。第一,信息保障是他们成功决策的根本保证,是制定决策方案、决策准则以及测定决策中会出现的各种现象的依据;第二,信息对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现代化信息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第三,信息一个地区的区域结构调整、区域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第四,信息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开拓区域发展空间;第五,信息有利于合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社会资源,实现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第六,信息有利于推动区域发展工作的指导方法和区域经营管理方面的变革。

2、决策信息需求高效

政府制定调整宏观政策,必须以各种信息为依据。信息的提供是否高效、准确,直接关系到政府宏观管理的可行性和调控目标的可靠性程度。一方面,用户对信息的获取、加工、提供、反馈的范围、质量、速度的要求比以往要全面而快捷。另一方面,信息产业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已为决策信息服务的高效、新颖提供了物质基础,用户普遍需要经过筛选、深加工的高效信息,而不仅仅是原始文献或文献检索。必须进行信息的加工、实现信息传播的数字化网络化。

3、决策信息需求呈现多样化

决策信息虽然具有高效创新的需求,同时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就是说既有宏观的如政策法规、结构调整等信息,也有微观的如各行业的动态信息、产销信息、市场行情等信息。图书馆面对广大用户的需求,受社会环境和用户本身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多样化的结构。他们有着对不同学科信息的需求,每种信息对于用户来说都是必需的,这就体现了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范围的多样化趋势。

4、决策信息需求的创新发展

要提升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全面提高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现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在手段、方式、内容上产生了巨大变化,图书馆的信息不单纯局限于书刊资料,而是增加网络新闻、电子书刊等,大大提高了信息服务的科技含量。我们可以通过现代化的信息化网络系统,研究并提供国内、国际上各类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对搜集到的信息针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产生新的信息产品提供给用户。这些在新技术的网络环境下都是可做到的,这不仅是用户的要求,也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

5、图书馆提供决策信息服务的可行性

第4篇

关键词:应急指挥;三网融合;保证安全;降低损失

近年来,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公共安全、意外事故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公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面对危害,如果应对不利,往往就会产生巨大的损失。因此,如何及时、高效地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损害,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信息)研发的系列应急平台解决方案,以数字化预案为基础,具备综合协调、临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调度指挥、应急培训演练等诸多符合应用管理业务需求的功能集,能够帮助应急指挥部门建立统一指挥、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截至目前,该系列应急平台已经在中央八部委以及江西、安徽、江苏等五个省市的重要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急应用平台、指挥调度平台、安全支撑平台和大量行业综合应急解决方案,为国家及时、高效应对突发事件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新指挥手段 改变传统应急指挥方式

众所周知,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时间就是生命,应急指挥工作往往就是与时间赛跑,以实现及时有效地援救,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生命及财产的安全。但是,传统应急指挥是以被动式的响应为主,通过人工报警等手段启动应急预案,总是难以在第一时间掌握事故情况,无法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援。尤其一些紧急性更高的突发事件,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救援,往往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单一化、被动式的应急响应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应急指挥业务发展的需要,亟待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保障和预防控制体系。

结合应急指挥的现状及需求,国家级信息领导厂商航天信息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业务积累,以软硬相结合的公共安全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模型化、可视化、实践化预案技术为支撑,从应急平台体系顶层设计入手,紧密结合应急管理业务,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急应用平台、指挥调度平台、安全支撑平台和大量行业综合应急解决方案。应急指挥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可视通信交流方式,具备直观、快速、信息量大等优点,可以有效加快突发事件的信息传达及沟通效率,极大地提高决策速度,从而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援。

预案数字化 应急全盘智能管理

应急指挥工程在我国尚属新兴行业,通过应急平台建设,主要解决提供或者提升信息汇聚、信息整合、信息共享、信息展现分析、快速反应等方面的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对于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是目前国际先进的应急指挥手段。

航天信息研发的应急应用平台以数字化预案为核心,提供强大的应急业务管理和应急智能决策能力,实现了应急业务过程的可视化展示和分析,具备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辅助决策、综合协调、信息与总结评估等功能。当突发事件发生时,通过预案模型能够全盘调出应急所需的基础数据和应用服务,使应急预案贯穿于整个应急管理流程中,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在应急管理各个阶段的作用。

三网融合 实时高效调度指挥

应急指挥是一个覆盖面广、涉及多部门协同的工作,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现场各类信息的分析与处理,为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传统应急指挥过程中,指挥中心对事件现场的实时情况掌握较少,往往无法及时获取现场的视频画面;同时,分散于不同地点的领导、专家、应急队伍之间,只能通过手机、对讲机、视频会议等通信手段进行沟通,而难以进行统一的会商,导致整个指挥调度工作效率低下。

航天信息研发的三网融合指挥调度平台通过现有的有线网、无线网、卫星网三大网的有机融合,对综合语音平台、综合视频平台进行资源调度,达到不同网系间的语音互通和视频数据资源要素的共享,实现了音视频资源的 “一网联通”和“一键调度”,为应急平台的指挥通信、数据传输和共享、远程会商与协调、图像接入等多种调度业务功能提供全面保障,使各级指挥决策人员能够真正做到“看得见、听得到、调得出”。这一高效、协同、可视化的应急指挥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全面的感知、智能的预警与统一接警、高效的会商与决策、快速的处置与善后,做到快速协调跨部门资源,高效应对处理突发事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和影响。

服务八部五省 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如今,航天信息应急平台系列解决方案已经在国务院办公厅总值班室、国家核应急响应系统、国家民政部减灾中心、国家环保部环境卫星减灾中心、中央党校应急指挥仿真实验室、江西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安徽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北京奥运安保周界安全项目等多个重要区域或项目中成功应用,系统运行稳定,成效良好,并曾荣获中国应急管理信息化技术创新奖。

第5篇

通过加强井下作业监督管理的应用在开采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能够为远期工艺和技术水平的提升积累理论与实践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且通过对高效管理模式的操作实践能够更好的辅助井下开采管理,通过实际应用的辅助更好的探索作业流程优化和工序优化道路。这对于我国广大油田井下作业工作来说有着积极意义,对于加强管理监督来提升开采水平有着重要辅导作用。

1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流程

油田井下作业监督与管理涉及人员多、领域广,需要从制度建设、人员合理配置、完善监督机制与培训、加强组织结构合理化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综合考量。首先要从加强监督与管理角度考量,完善现有监督管理体系,在现在三级作业监督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细化,明确权责分明,避免出现过多的权责交叉导致管理混乱以致存在管理盲区等。原有的监督管理机制反馈效率低下,不便于灵活决策、积极整改,所以在改善监督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反馈机制方面的建设,建立快速通道方便各级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联系,使得各类问题得到及时反馈和处理,提升决策灵活性,全面保障井下作业的效率、效益。其次,对于井下作业的各部门工作人员要明确划分权责,尤其在涉及到监督管理工作人员事故处理类型、实效性和事故严重程度判断等有关内容方面要切实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明确意识配合日常管理工作,并配合下发指导文件加强学习,积极贯彻实施,配合奖惩措施形成切实保障意识,而不是在事故发生时反馈滞后、权责不明,确保一旦事故发生就能够迅速判断严重等级并快速及时进行处理,避免造成过大损失带来严重安全生产隐患等。最后,对于井下作业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做好专业培训,确保下达规范和制度能够得到彻底实施,并配合规范管理列表对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对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排查,以便及时改进[2]。在现有的监督列表管理基础上,增加管理内容并配合宣传教育确保各级工作人员能够将各项措施彻底落实,起到监督效果,对于井下事故的应急处理也要快速跟进,提升全民应急处理意识。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流程见图1。

2应用案例分析

这种高效井下监督管理模式已经在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进行应用,并且取得了优秀成绩,自从这种模式应用以来,井下作业发生问题比率降低了62%左右,井下作业效率有效提升,处理问题成本也大大降低,不仅安全事故发生率减少,且事故发生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降低了安全隐患,带来的生产损害也大大降低,井下安全作业得到保障。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及时有效的加强信息反馈,提升决策灵活性和科学性,方便实时有效地对井下作业情况进行跟踪管理;能够切实减少事故反应时间,快速及时进行有效处理,降低生产损失与安全危害,管理决策层也能够有效的对各级管理监督人员的工作成绩进行评比、考核,通过奖惩激励措施更好的推动管理模式的应用推广。对于油田井下作业来说,采取高效的作业监督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生产状况,提升工作效率与效益,对于油田井下作业来说益处多多,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俞克东 王海斌 赵瑞元 蒲新辉 黄军强 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井下作业监督站

第6篇

关键词:勘探部署;决策环境;优化; 效率;效果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9-1854-03

勘探协同工作平台建设的整体构想是:根据勘探工作的基本流程,结合辽河地质的复杂性和油气成藏的特殊性,建成一个以实现多层次协同研究和决策为目的的高效、集成的勘探协同工作平台。自建成以来,承担着井位汇报、井位部署、成果展示、勘探论证等项目研究工作,成为勘探部署研究的重要决策环境。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需要改进的问题。

1 多层次环境建设思想

协同工作环境是指不同学科的专家在一起开展勘探目标与难题分析、讨论、处理、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勘探方案及部署决策的计算机软硬件与数据信息支持平台。它要求我们的研究方式要从单学科串行为主转变为多学科并行互动为主,目的是提供最优化的勘探部署方案并为勘探开发一体化创造条件。关键要素包括多学科如地震、测井、地质等一体化专业应用软件、高性能计算机和方便快捷的多专业数据信息存取系统。以及不同学科专家的研究论证时,相应的投影系统和场地。

目前的决策过程是,项目研究人员形成的研究成果通过决策中心向各级领导展示。但是,经过几年的运行,发现这种决策过程缺少一个项目组方案讨论、论证的工作环境。由此,提出了建设项目组决策环境的构想。

建设项目组决策环境的意义:1)更加有利于项目组成员之间交流沟通;2)更加方便上级领导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所以,为适应勘探形势需要,根据总体的勘探工作基本流程,在现有的决策中心和协同工作平台之间,搭建一个集成的信息化系统,即项目组决策环境,建成一套多层次多模式的决策环境。为此,我们提出从项目组级的方案讨论、协同研究,到研究人员与决策者之间的协同部署,再到与总公司的视频会议、重大汇报等协同决策这样一个决策过程。如图1所示。

项目组决策环境主要承担课题讨论、工作审查、小型汇报、建议收集等前期工作。最终成果作为油田公司决策的基础,提交到决策中心,供油田公司领导决策。而决策中心成为成果展示、井位部署、大型汇报、远程交互视频会议等重要的综合决策环境。

2 项目组决策环境

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多层次决策过程,需要重点解决两个难题:1)如何实现多学科多专业协同研究与决策部署有机地结合?

2)研究成果与综合决策信息如何科学、灵活地展示出来?

项目组层次的决策环境的定位是:依赖于整个勘探协同工作环境,由高端图形计算机、勘探专业应用软件、投影系统、网络、会议室等设施组成。主要供项目组多学科人员方便于日常研究、方案论证和形成勘探部署建议的高效协同工作环境。而传统的工作站由于硬件能力低、屏幕太小,不利于多专业人员协同工作。论证过程是利用整个协同工作环境的数据、软件、计算机、网络资源,由地质、物探、测井、钻井、项目管理等多学科人员实施的相互校正、逐步改进提高、直至最终结果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项目组决策工作环境优点:

1)互动性:有利于多学科人员随时交流研究成果,共同讨论、论证方案、相互验证、相互启发、集思广义,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避免解释陷阱,提高地质研究成果的准确性。

2)实时性:可以实时调用整个协同工作环境中所有专业应用软件,访问所有相关数据,应用研究成果,察看勘探数据库、录井、测井信息,实现项目研究一体化的处理与解释。

3)印证性:在协同工作环境下实现了各种软件数据的一体化,从而能够根据勘探决策的需求,把地震数据处理、测井解释、地质综合研究和建模等过程快速的反复叠代相互印证,不断提高成果的准确性,最终形成合理的决策。

4)直观性:由于地震采集技术、连片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面积连片三维解释已经非常普遍。但由于受到软件及硬件条件的限制,主要采用剖面加切片方式进行全区解释,搜索有利的勘探目标,锁定目标后再用三维可视化等手段针对该目标进行小面积的精细解释。在决策室应用三维可视化手段解释可应用于全区目标搜索、精细目标解释、储层预测等三维连片解释的所有阶段。对全区数据体的三维可视化,给解释员提供更广阔的视觉空间,帮助解释员全方位、多角度观察整个数据体,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性,实施全面、合理的解释方案;避免漏掉有利目标,进一步提高搜索的可靠性。也就是说给用户提供了更宽广的可视化视野。也可以将图像投射到大屏幕上,既有利于多人协作,又有利于个人解释对比。

项目组决策环境下多学科、多专业协同研究形成的勘探建议,提交到决策现在的中心,更加有利于公司领导层的部署决策。

3 勘探决策中心环境优化

在总公司统一部署的勘探与生产指挥系统(A8)项目运行过程中,项目组借助其先进的硬件资源和环境优势,对决策中心进行全方面的完善与升级。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展示模式的研究、成果调用系统的升级等。如图3所示。

优化后的决策中心,无论在成果展示功能还是效果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展示的模式就有近十种。不仅可以做到以上的效果,还可以根据要求对多媒体、图件、剖面、三维体、动静态井数据、文档、报告进行灵活、随意地排放、切换,充分满足决策部署的需求。多种部署模式的设计,提高了决策信息的丰富度,为科学有序的决策提供了多种途径,也实现了研究过程的再现、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及勘探数据库动静态信息的查询等。

此外,为了灵活、高效地在决策中心大屏幕调用研究成果,利用一台安装Windows的HPZ800工作站,采用RGS远程图形显示技术实现三维地震显示。调用并显示服务器任意地区、任意工区的二维三维成果数据和多媒体等汇报材料,以高分辨率及相应的显示模式投影到大屏幕上,显示速度与精度都达到了审查的标准,加强了决策部署的准确性与便利性。

勘探决策环境作为一个专业的综合体系,从项目组决策环境到决策中心,将决策研究工作有序地、科学地分工进行。优化后,勘探决策环境已成为辽河油田勘探战略探讨实施以及与总公司沟通汇报的快捷通道。决策中心功能升级,实现成果方案的全过程再现,协同部署促使决策部署更加科学准确,远程会议汇报模式的建立,实现油田公司重大方案、规划设计与总公司的交互决策。

4 结束语

勘探协同工作平台的优化建设,搭建了一个全新高效综合研究和勘探决策的应用平台,完善了多专业多学科、多层次的协同工作模式,实现了研究工作和决策过程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为勘探研究和决策部署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方式。多学科协同工作模式的建立,使勘探研究在统一的框架下进行,增强了实施区带整体研究和规模部署的勘探新思路;多信息、多层次科学决策模式提高了勘探决策水平,降低了勘探风险。如今,辽河西部凹陷整体勘探、叠前技术研究等多个重大攻关项目以及常规项目研究工作平稳、有序、高效开展,井位部署、油田预探项目总体设计汇报以及与总公司交互决策等工作有序进行。相信,随着勘探协同工作平台的逐步深入应用必将对辽河油田勘探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巨星,廉仲元,张天亮,等.辽河油田勘探决策系统构建及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第7篇

一、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财务组织与财务决策体制落后

现阶段,在我国大部分企业集团中,财务组织与财务决策体制落后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大部分企业集团缺乏与企业集团运行相适应的财务组织体系,财务组织混乱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集团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经营模式,与之相适应,需要现代化的财务组织体系来确保企业集团良性发展,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集团往往未能明确划分企业财务系统与会计系统之间的职能界限,往往将企业财务与会计混为一谈,这种财务组织现状严重制约着企业集团的发展;其二,大部分企业集团没有建立先进的财务决策体系,战略性财务决策过于主观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众所周知,战略性财务决策往往直接影响着企业集团的未来发展前景,由于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集团缺乏完善的财务组织构建,许多大型财务决策往往只能依靠上级领导或管理人员主观地进行决断,财务决策的客观性和可行性是相对较差的,这种财务决策体制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二) 财务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机制并不科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就是缺乏健全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机制并不科学,没有建立财务决策、预算管理、财务执行三权分立的财务管理机制,财务预算管理是发挥财务监管作用的首要手段之一,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不利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虽然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集团意识到了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的必要性,但其财务预算管理手段和方式还是较为落后的,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软件技术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社会大背景下,不断创新财务管理手段和方式还是十分必要的。

(三) 财务控制体系发展严重滞后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体系发展都严重滞后,财务控制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落实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不仅不利于财务管理体系纯净性的保障,也不利于财务管理目标的高效实现。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集团的财务分权过度,缺乏必要的监管性制约体系。我国大部分企业集团都有很多下属子公司,现阶段子公司财务管理人员财权过分集中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集团总部对下属子公司缺乏必要的监管和制约,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容易导致各子公司各自为政,不利于企业集团的协调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财务控制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对企业集团的资金进行高效管理,但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极为落后,严重制约着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

二、优化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对策

(一) 科学化企业集团的财务组织和财务决策机制

完善的财务组织结构是确保各项财务管理工作高效、顺利完成的基础条件,科学化财务组织和财务决策机制是优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首要环节。一方面,企业集团要结合其规模、运行模式构建科学的财务组织结构体系。首先要将企业集团的财务部门和会计部门有效分离,在此基础上进行职能分配,这样才能保证各项财务管理工作高效完成。另外,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组织体系构建时一定要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要确保所有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团队直接受到企业总部管理团队的直接领导,这样更有利于企业集团总体战略性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企业集团要构建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首先,企业集团的规模相对较大,往往会存在着多个决策主体,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财务决策权的合理划分。其次,企业集团应该逐步建立系统化的财务决策流程,在财务决策时要先进行市场信息的全面搜集、分析和整合处理,提出财务决策后要进行系统化的可行性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多种决策方案,最终选择出可行度高、执行力强的决策方案。

(二) 健全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管理机制

企业集团要想确保财务管理目标高效实现,必须健全财务预算管理机制,推动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的健全。首先,企业集团在预算编制时可以遵循总部制定、分级协调的原则,预算编制可以从下往上进行,这样不仅可以考虑到下级员工的实际利益,还有利于各部分、各主体之间经济活动的协调管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集团的优势作用;其次,企业集团要建立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责任预算制度,定期对各主体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进行责任预算绩效考核;最后,企业集团应该不断创新预算管理手段和方式。企业集团可以利用现代化办公软件的自动识别功能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企业集团还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构建系统化的预算管理预警机制,一旦企业集团各子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总和达到某一阈值,可以及时发现,这样可以有效确保企业集团资金链的安全性。另外,企业集团还可以利用现代化分析软件对企业预算真实值与预计值进行对比分析,参考分析报告调整各项预算管理活动。

(三) 创新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机制

在构建了科学的财务组织和财务决策机制的基础上,企业集团应该不断创新财务控制,这样才能从财务控制环节出发,真正确保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总目标的实现。一方面,由于企业集团存在多层次结构,财务控制活动的目的包括以下三点: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资产收益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财务控制工作人员在实践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各项财务控制活动的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合理制定财务控制活动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在健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企业集团应该建立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结算管理机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结算管理来达到对各项经济活动的高效控制。一般来说,企业集团的各项经济活动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企业集团总部要通过刚性的结算管理机制来进行控制。但是,企业集团的发展必定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集团在阶段管理时要适当考虑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经营管理人员为了达到绩效考核要求而对财务信息进行主观修饰现象的发生,从而确保企业财务控制活动高效完成。

第8篇

关键词:组织结构;信息;网络化;立体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025-02

当今管理学界对于组织结构的研究可谓是百家争鸣。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不断复杂化,臃肿的层级式已然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取而代之需要一种简洁的组织模式,扁平化在这种背景下就应运而生了。从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预测“未来的企业组织将不再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而会逐步向扁平式结构演进”开始,管理界就开始着眼于研究组织扁平化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为了使信息在组织内部快速传递,从而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迅速的反应,企业家们意识到单纯的扁平化也不一定能保证这一点,而适度的组织内部网络化以及沟通立体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网络化组织是一个由活性节点连接而成的有机组织系统,这些节点可以是一个员工,也可以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团队。在建立了适度的网络化组织之后,内部沟通又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立体化地交流沟通,才能最终使网络化的优势得以发挥。组织内部合理的权利分配是如何建立适度网络化的关键,建立健全知识分配和共享机制又是沟通立体化的前提。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和信息在组织内部通过各个节点进行传递的路径,然后研究了如何建立适度的内部结构网络化才最有利于信息的传递,最后总结得出组织结构网络化和内部沟通立体化是建立高效组织的关键。

一、信息在组织内部的网络式传递

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决策的权力是拥有资源的主体作出决定并采取行动的资格。”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美国兰德公司经过调查发现:世界上每1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85%是因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不慎造成的。由此可见,决策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信息之于决策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决策之于管理的重要性,没有信息作为依据,决策就无从谈起。

任何人都不可能拥有决策所需的所有信息。对于某一个决策者个体来说,由于受生理条件的限制,其信息的获取量是有限的。任何单个决策者或决策者集团所拥有的信息,不过是形形庞大信息群里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子集。因此,为了使决策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必须在原有组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加快组织内部的信息的互相传递来加大信息获取面。

如图1所示,企业决策者从个体员工、中间管理者、团队或部门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获取信息,而信息流又在它们之间互相传递。除了图中所示,员工与员工、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也如此互相交换信息。这样,信息在每个层级的内部和层级之间都会流通,最终企业建立起一种矩阵式的组织机构,即强调既有横向流动也有纵向流动的信息流动。所有信息的传递路径就形成了一张一个又一个的节点所织结的网,其中信息每从一个主体转移到另一个主体就构成一个节点。组织内部网络化就是把组织整体看成一个内部网络组织,部门团队作为节点,各节点相互连接、相互发生关系,节点对流经它的信息具有处理加工能力和相应的决策能力。在公司的网络构架中,每个网络成员都是资源的创造者和享用者,随时可获得市场信息、技术、知识等网络内积累的资源。组织内部网络化条件下的网络成员在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准则的影响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促进企业资源尤其是知识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利用,最终达到整个网络组织内资源的有利整合,进而形成竞争优势。

二、组织内部合理网络化有利于信息的传播

既然信息在决策中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我们就必须对信息及其传递的速度进行研究。分权程度是影响信息传递速度的重要因数,分权程度越低,组织网络节点越多;分权程度越高,组织的网络节点则越少。信息在组织中传播的速度快并不代表组织网络节点就多或者少,信息传播速度较快只能说明组织网络节点的数量比较适中。

具体分权程度与信息传播速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在图2中,横轴表示分权程度的大小,假设完全不分权就是零,完全放权视为1,纵轴表示信息在组织内部传递的速度。当组织分权程度比较小的时候,组织层级数增加,并且每个层级的员工人数会相应地激增,这样,信息就可以通过很多渠道由下而上地传递到高层决策者,这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保证信息的全面性,但是,相对臃肿庞大的层级组织却严重影响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当组织分权程度比较大的时候,会导致每个层级的员工人数较少,从而导致信息传播的网络节点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由于传播的途径少,因此,信息传到组织高层的速度相对来说就会非常迟缓。只有分权程度比较适中的时候,即达到最佳分权点的时候,才最有益于信息的传递。

三、内部沟通立体化是信息传播的催化剂

扁平化、分权式的组织形式为实现企业内部全方位沟通提供了可能。然而,在通信手段落后、技术支持不足的情况下,仅仅减少层级、分散权力仍难以使扁平化组织成长为合理、高效的组织形式。例如,高昂的沟通和协调成本一直是扁平化组织面临的难题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扁平化组织形式的普及奠定了技术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由于网络技术提供的强有力支持,促成了沟通高效平台化和决策过程透明化,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组织系统的扁平化。由于信息传播形式的改变,企业决策者在短时间里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作决策的过程因此比以往缩短了很多,决策过程的透明度提高了。当信息化程度和决策透明度提高以后,大家就会觉得不需要有那么多层级作决定。事实上决定的过程越简单效果越好,而且效率也会越高。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中间层级的自然消失。

在实现网络化的扁平组织中,信息沟通的方式和途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局域网、电子邮件系统、数据库等方式成为企业保持内部沟通的重要方式和工具。运用这一方式和工具,企业内部所有人员之间的沟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分与高效。

网络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信息沟通的方式,还提供了完成高效管理所需要的技术手段,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使得大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内部交流与管理变得更富有成效。可以说,今天的管理已经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例如,微软对全球业务高效的管理就与它对信息技术的采用密切相关。微软公司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分公司和办事处,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尔默对每个分公司的销售业绩与经营状况了如指掌,并能保证他们制定的全球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依靠的就是信息技术和网络化沟通方式。网络化沟通还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信息共享。企业内部数据库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员工的信息处理与调用速度。原本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查找的资料,通过调用数据库的存储信息,很快就能解决问题。网络使企业中的各部门形成资源共享,把单个员工的知识转化为团队整体的知识,把部门的信息资源变成组织的信息资源。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组织只有内部适度地网络化,并且在分享信息的过程中采取计算机等现代技术以达到沟通的立体化,才能使信息快速地传递,进而为建立一个高效的组织奠定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军.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组织结构变革[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1.

[2] 江林,由蕾,赵蕾.扁平化组织与网络化沟通[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2.

第9篇

关键词:广西;会计信息质量;预算管理

本文为梧州学院科研项目(2008C003)、广西教育厅科研课题(200911LX432)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5日

随着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控制中日趋重要,如何使企业预算管理持续高效配置资源是企业必须解决的难题,会计信息是企业资源配置的基础与结果,会计信息质量将影响着企业预算管理模式选择。本文将重点分析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预算管理的互动机理,以期有益于提高企业预算管理效率。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企业预算管理分类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下,最主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相关性与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和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可靠性具有立足于实际交易或事项、如实反映、真实性与完整性四个特征,如实反映是可靠性的核心。相关性是“与经济决策相关的信息,应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预测”。FASB(2006)对相关信息理解为“为了帮助使用者在决策中,有助于他们评估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交易或事项中关于现金流量或确认或改进他们原来的估计而提供导致差异的能力”(葛家澍,2007)。各国比较认同会计信息具有可靠性与相关性两个基本质量特征,因此本文主要考虑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两个质量特征。

(二)按基本功能划分企业预算管理。著名会计学教授Zimmerman(2000)将预算管理的基本功能归纳为:预算是一项可以对公司中各种活动进行协调的决策制定工具,也是对行为实施控制的一种工具。蔡剑辉(2009)认为传统预算担负计划协调和资源等决策职能,又作为业绩评价和薪酬激励的标准,成为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并从组织角度看提高预算决策能力往往以牺牲预算控制效率为代价。在此基础上,佟成生(2011)确定了预算具体功能与基本功能的关系,认为决策功能包括沟通、协调、计划及资源配置等具体功能,控制功能包括业绩评价、经营控制和激励等具体功能,企业如果不恰当使用预算会导致预算两大基本职能冲突,指出企业应根据具体环境发挥相应的预算功能才能使企业业绩更好。企业预算管理具有控制与决策两大基本功能是一个没有争议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将企业预算管理按照预算基本功能划分为控制型预算管理与决策型预算管理,由于预算实务中控制与决策两大基本功能是很难界定的,也就是说企业预算管理不可能只履行单一功能,而是同时具有双层功能。文中控制型预算管理是指以控制功能为主、决策功能为辅的预算管理,决策型预算管理是指以决策功能为主、控制功能为辅的预算管理。

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与可靠性两大质量特征,预算管理具有控制与决策两大基本功能,我们认为这不是一种偶合,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二、会计信息质量与预算管理互动机理

会计信息质量是企业资源配置前后的状态反映,预算管理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核心工具,只有企业预算管理配置资源的效率能客观反映出来,高效的预算管理模式才能不断优化,如果会计信息与预算管理能良性互动,企业才能高效配置资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除了反映预算管理过程与结果,还可以通过减少市场信息不对称来降低投资者面临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缩短企业内部过长的委托链,为企业预算管理塑造良好环境。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形成一部分预测信息将是企业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性,进一步增强会计信息质量。可以说,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预算管理相互制约,可形成均衡的、可持续的互动机理,最终实现高效配置企业资源。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预算管理的互动机理见如图1,互动机理只考虑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两大基本质量特征,预算管理按照功能划分为控制型预算与决策型预算两类。(图1)

(一)会计信息质量:企业资源配置的起点与归宿点。在企业资源配置过程中,以前年度的会计信息是企业配置资源的基础,企业通过分析以前年度的会计信息、其他相关信息以及预期的影响因素对企业资源实施初始配置(即企业预算),形成的企业预算也就成为企业日后经济活动执行与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会计信息也反映了企业资源实际配置结果,一般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越高,会计信息越能客观反映企业的资源实际配置结果。因此,我们认为企业会计信息既是企业资源配置的起点,也是企业资源配置的结果。

(二)预算管理:企业资源配置的核心工具。企业资源配置的管理工具有很多,有事前、事中与事后等各种配置工具,而企业预算管理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核心工具,因为:(1)企业预算管理是一种事前资源配置手段,对企业资源实施的初始配置,符合企业战略,以后企业采取的各种管理控制工具一般只是微调某些环节的资源配置;(2)企业预算管理是一种全面的资源配置手段,既涉及到财务以及非财务方面,又覆盖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企业与相关利益主体之间,还跨越多个会计年度;(3)企业预算管理为其他资源配置工具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考核标准。

(三)会计信息质量与预算管理互动机制

1、会计信息质量能优化预算管理环境。企业内部的委托关系按层次划分为:部门经理与业务员工、总经理与部门经理、董事会与总经理、股东与董事会、股东与监事会、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债权人与债务人七层委托关系(聂顺江,2010),形成一个自股东至业务员的多层次委托关系聚合体。在每一层委托关系中,人都处于信息优势,而委托人处于信息劣势,有限理性人容易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由于企业委托关系链比较长而复杂,会计信息从产生到传递给高管过程中,在每一层委托关系都可能产生噪音,容易出现“牛鞭效应”,严重时会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将采取两项措施:(1)理顺企业委托链,减少委托层次,从而促使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形向扁平形转变;(2)增强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企业将加强信息管理的硬件与软件建设。为了明确各层委托关系中委托人与受托人权、责、利之间的关系,会计信息也就成为明确各层委托关系中委托人与受托人权、责、利关系的工具,会计信息也将凸显可靠性这一质量特征;当企业为了降低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除了要透明的同时,更应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基础上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以便使企业各层委托关系中的委托人与人能充分共享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见强调可靠性的会计信息将有利于优化企业内部的委托链;强调相关性的会计信息有利于降低企业会计信息不对称程度,这能为企业预算管理塑造较好的管理环境。

2、预算管理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委托关系比较少,一般企业采取扁平形组织结构,在扁平形组织结构中,企业与外部环境接触面比较大,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交换依靠企业所有员工,可以说企业员工最熟悉各个业务终端,企业预算管理也就不得不要求全员参与,才能使得企业预算管理效果更佳,因此企业一般会实施决策型预算管理。相反,企业委托关系比较多,一般企业采取金字塔形组织结构,如果采取全员参与预算管理,预算管理的成本相对较高,预算效率较低,因此企业一般会实施控制型预算管理。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委托方对受托方进行激励的同时,更加偏重于监督受托方,因此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企业一般采取监督色彩比较浓的控制型预算管理。而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比较低,委托方与受托方信息共享程度比较高,委托方更加偏重于激励机制建设来激励受托方,因此企业一般采取决策型预算管理。预算管理过程形成预算信息,预算信息是会计信息的组成部分,当企业采取控制型预算管理时,企业预算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权威的评价标准,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此时会计信息必须与预算信息一致程度较高,说明会计信息具有很高的可验证性;当采取决策型预算管理时,由于预算参与程度较高,企业对未来发展趋势把握比较准确,此时的预算信息具有很强的预测性,将有利于增强企业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为会计信息相关主体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凸显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3、会计信息质量与预算管理互动路径选择。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变迁促进企业预算管理模式的改进,预算管理模式的改进进一步固化变迁后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结合会计信息质量与预算管理模式的特征,会计信息质量与预算管理互动的支撑点是资源配置效率,可靠性会计信息有利于实施控制型预算管理,相关性会计信息有利于实施决策型预算管理,因此会计信息与预算管理互动路径主要有两种选择:(1)可靠性会计信息-控制型预算管理;(2)相关性会计信息-决策型预算管理。

三、小结与建议

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预算管理功能相互制约,形成均衡的、可持续的互动机理,凸显可靠性会计信息与控制型预算匹配,凸显相关性会计信息与决策型预算匹配。会计信息是企业资源配置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而预算管理是企业资源初始配置的核心工具,会计信息质量与预算管理都服务于企业资源高效配置这一终极目标,企业要高效配置资源须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质量与预算管理的互动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蔡剑辉.预算的职能冲突与协调对策研究[J].会计研究,2009.12.

[2]佟成生,潘飞,吴俊.企业预算管理的功能:决策,抑或控制[J].会计研究,2011.5.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 行政管理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136-01

高校行政水平的高低体现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影响着高等教育事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水平和先进文化的建设效果。在现实经济因素的制约下,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得到高效的优化配置,并据此带动高校行政效率的提高,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确立正确的行政管理工作目标

面对挑战首先要明_目标,解放和更新观念,高校的行政管理理念需要与创新的时代环境结合起来,改变旧的管理观念。高校的行政管理者要主动学习新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行政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提高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要追求行政管理的良好秩序。首先,应该坚持人文主义,行政管理工作所面对的对象是广大师生和教职工作人员,因此行政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满足在校师生的要求,保障他们的权益。其次,需要明确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行政管理的作用不局限于管理,还具备为学校师生提供服务的功能,行政管理者应该在管理中兼顾服务的职能,在管理工作中尽最大努力服务校内师生以及教职人员。再次,将教学科研摆在工作任务的主要位置。高校的根本职能是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国家科研竞争力。在此基础上,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遵守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原则,坚持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和保障。

二、构建简政高效的服务型管理体系

当政府简政放权工作不断推进,高校也应该贯彻落实精简与效能的工作要求,对存在的管理痼疾进行改革。通过削减管理层次,简化职能机构,科学分配管理人员的数量等,最大限度地将管理权和决策权交付给各学院,使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传统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从而提高高校整体的管理效率。首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分配部门职能,对具有交叉职能的部门发挥能动性,进行合并或精简。其次,要将权力下移到基层,采用“负面清单”的方式扩大院系的自,减少不必要的审批项目,保证学院具有一定的自由和主观能动性。另外,高校可以通过校内团体组织实现权力的高效分配,借助团体组织间的力量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激发师生参与学校公务的兴趣,提升其工作能力。最后,积极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即以学院为学校行政工作的基础。学院要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积极提高院系的科研能力,学校在给予院校自主决策权的同时要注重对各院系的宏观管理,为其更好地发展提供正确的引导,变过程管理为目标管理。

三、贯彻“教授治校”的理念

行政权和学术权之间的区别和定位要理清,高校管理者要正确认识行政权与学术权之间独立的关系,减少行政权对学术权进行干预或侵占的现象,让学术研究有自主决定权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实际上,西方高校在管理中对学术权和行政权有严格的划分,这一运行模式代表了行政权对学术权的尊重,使行政管理工作服务于学术研究,保障了高校学术研究的自益,促进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应该鼓励学者和教师积极参与学术的建设,使管理委员会全权处理学术研究有关事宜,行政管理人员无权进行过问。严格划清各职能部门的权力界限,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行政管理人员在简政放权的同时为学校的发展制定科学高效的策略,行政和学术互不干预,助力学校的平稳快速发展。

四、实现高校行政制度化、规范化

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法规与制度的支持,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是高效行政管理的基础。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为管理人员实施行政措施提供行为依据与准绳,有利于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促进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培训,不断提高行政管理的工作水平,加强高校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此外还需要健全监督制度,提高管理工作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度,由此防范权力的越位、错位和缺位,使规章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

五、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信息沟通机制

广泛了解信息是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高校决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沟通不畅而产生片面决定的例子。高校管理层在决策之前应该积极拓宽沟通渠道,广泛了解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转变关起门决策的模式,使各利益群体都能有机会参与到决策当中来,使得决策的结果更加科学,满足更多人的利益诉求,增强决策判定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行政管理者要深入基层,主动获取真实全面的信息,使得决策拥有第一手材料。加强校务公开制度的建设,保证信息能够畅通传达并得到及时的反馈。

第11篇

近两年,公司新一届董事会以“高效”、“透明”、“和谐”为主题,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董事会的战略管理职能,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和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职能作用,提高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使公司治理机制有了比较明显的改进。

我行新一届董事会上任伊始,就着手制定公司《五年发展纲要》,描绘未来发展的“线路图”,借此统一思想认识,为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独立董事履行职能提供决策导向。新一届董事会认真回顾了本行十年发展历程,研究分析了国际国内金融发展趋势,设立由独立董事牵头的专门工作小组,研究制定了《中国民生银行五年发展纲要》,确定了战略转型阶段的总体目标及其实施策略。在《中国民生银行五年发展纲要》中,把优化公司治理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明确指出“尽管目前民生银行公司治理在国内处于相对领先水平,但要想跻身国际合格竞争者行列,实现成功转型,民生银行提升公司治理显得非常必要”,未来要进一步明晰“三会一层”的职责边界,要强化董事会在银行发展和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努力打造高效董事会,并通过做实做强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提高专门委员会的专业水平,真正实现董事会在银行经营发展中的决策权和监督权,提高董事会的决策水平和决策效率。

在公司治理实践中,我们注重制度创新,强化制度建设。近两年我行先后制定或修订了30多项公司治理制度,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运作规范和工作流程,为构建高效、透明、和谐的公司治理机制点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比如,重新修订了《董事会议事规则》,进一步明确了董事会议事方式、规范议事程序,并首创“董事会非决策性会议制度”,使董事会非决策性会议成为全体董事信息交流、沟通协调、达成共识的平台。重新修订六个《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工作细则》,细化了各个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职责和授权范围,进一步明确了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工作程序,使各委员会工作更具有可作操作性。

为加强关联交易管理,我们重新制定了《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完善了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界定,明确了关联交易定价政策、关联交易的审批管理程序、关联交易的审计、报告及其披露、法律责任等管理操作规程,使关联交易管理工作透明化、公开化。

为强化董事自律约束,促进董事勤勉尽责,提高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的工作水平,我行在业内率先制定了《中国民生银行董事履职尽责自律条例》。该条例明确了全体董事的义务,规定了基本职责、尽职要求、不当行为及失职问责,并增加了对董事履职情况进行评价与通报等内容。

为强化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我们制定了《高级管理人员尽职考评试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重新修订了《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制度》,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和领导力评价指标,明晰高级管理人员尽职考评的工作程序,保障了高管人员尽职考评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

在充分发挥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和独立董事作用方面,我们制定了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特别需要提出的是,我行首创了独立董事上班制度,强化独立董事作用。依据国际经验,设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以强化董事会工作的有效性。但是,独立董事一般为兼职董事,多为社会名流或专家,工作繁忙,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履行董事义务,因此,独立董事及以独立董事为主席的专门委员会就很难有效地开展工作。为解决这一矛盾,我行实施了独立董事到行内上班制度,规定独立董事每月上班1-2天。我行为独立董事安排专门办公室和办公设备,目前6名独立董事均能够按规定执行上班制度。我行董事会下设6个专门委员会,其中5个专门委员会的主席由独立董事出任,独立董事上班制度将有利于推动专门委员会工作的开展。从实施情况看,独立董事上班的主要工作是:研究所属委员会的工作事项;研究并确定委员会提出的议案;听取管理层或总行部门的工作汇报;讨论制定相关制度等。

要发挥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应有专门的办事机构提供支持与保障。去年,我们专设了董事会办公室,将其与监事会办公室职能分离。董事会办公室下设4个处室,即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工作秘书处、治理考评处、证券事务与投资者关系处和综合管理处,并为专门委员会和独立董事配备了工作秘书。此外,还组建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办公室,专门负责发展战略的研究策划及组织实施。这些办事机构和工作人员主要工作是负责前期研究、收集信息、起草议案、会议安排、日常联络及相关决议的落实等。

实践表明,影响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和独立董事履行职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足够的信息,信息不及时、不对称,直接影响对议案的讨论和决策,而保障信息传递畅通、信息沟通交流及时充分,有利于构建高效、透明、和谐的公司治理机制。为此我行建立了多层次的信息沟通机制,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信息共享及沟通,比如我们逐步完善了经营管理层向董事会的经营报告制度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立了董事会专业委员会与总行相关部室工作对接联系制度;定期编辑《董事会工作通讯》、《内部参考》,及时反映董事会重大决策、中心工作及热点问题,从而促进董事会与监事会、经营管理层的沟通;专门委员会组织的内部调研与座谈;利用董事会非决策性会议平台沟通交流观点等。

打造“学习型、研究型”董事会,是我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有一项重要举措。利用董事会非决策性会议平台,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开展董事培训已经成为我行董事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董事培训工作跟踪国内外先进公司治理的模式和实践,组织董事会成员们学习金融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新知识新理念、各项监管法规,更深入的掌握本行经营状况,有利于全面提升本行董事的决策能力。同时,以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主席或独立董事为主体,结合公司发展的实际需要,每年精选调查研究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并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2008年完成9项重点课题),为董事会主动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司经营管理提供前瞻性的指导意见。

近两年,经过对提高公司治理的不懈努力,困扰民生银行多年的关联交易问题获得了有效清理,董事会内部及“三会一层”运作越来越和谐,董事会决策效率明显提高,董事会决策更加科学,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持续改善,目前公司治理状况已经获得了监管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媒体对民生银行公司治理的广泛认可。

第12篇

[关键词]办公室工作;执行力;服务效率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323-01

强化办公室自身的执行力,做好表率,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完成每一项任务,以办公室系统的高效执行来推动整体工作的有效落实,对服务企业决策至关重要。

1 着力打造更高效率的运转中枢

值班工作要恪尽职守。要牢固树立“办公室工作无小事”的理念,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持续提升值班人员综合技能,锤炼“严细实”工作作风,做优日常值班工作,完善日常岗位值班、节假日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落实首问负责制,强化应急值守,认真执行油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突发事件信息处理程序,准确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密切内外部联络协调,树立良好“窗口”形象,充分发挥“枢纽”作用。

文书办理要规范高效。精细文书处理的闭环管理和节点把控,在系统总结梳理的基础上,完善网上办文的过程“留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建成联系各方、流转高效、即用即查的全天候文件处理中心。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领导办公会议纪要整理和会议资料的存档管理。依托办公信息平台升级,加强保密技术防护系统,落实公文处理安全保密机制,确保文件安全流转。认真落实请示文件限时办复制度,加强规范性、合规性审查,即时呈转、按时催办、及早答复,切实提高请示文件办理的质量和时效;密切跟踪请示文件办理进程,适时按需反馈办理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做到急事急办、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公务活动要严细规范。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审批程序,规范服务标准,精打细算,压减费用,树好形象。做优标准化服务、做实个性化服务、突出精细化服务。要按照“事前充分准备、事中优质服务、事后梳理总结”的工作要求,抓好活动的组织运行,强化全过程无缝隙优质服务,实行表单运行管理,精细服务,提升会务接待工作层次和水平,提升服务信息推送效率,擦亮“窗口”形象。

政务督查要高效落实。完善专项督办机制和政务督查考核机制,着力督促决策部署落实,从严领导批示督查事项的跟踪督办反馈,从细领导批示交办和会议议定事项的高效督办反馈,从实领导决策部署的定期督办反馈,加大反馈情况评判和政务督查业务考核力度,力争在推动政令落地、提升工作时效和转变工作作风上取得新成效。

2 着力提供更有质量的参谋服务

信息调研要提升价值。信息工作注重在保证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份量上下功夫。要强化考核激励,实行政务信息工作量化考核,结果纳入执行力年度绩效考核;完善政务信息工作平台,展示和交流政务信息工作成果;开展好树先评优工作,充分调动各单位积极性,确保信息数质齐升。调研工作要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保效创效、降本增效、深化改革、管理创新等重点、难点和热点,开展“短平快”调研,联合联手联动,采取座谈交流、现场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反映实情、提出建议、推动工作。要优化选题立项、业务交流、合作众创、成果共享的推进机制,推荐优秀调研成果参加创新成果评选,为调研工作多出精品提供有力保障。

公文制发要规范严谨。强化精品意识和法制意识,加强综合审核和业务指导,坚持少发文、发短文,进一步提升文件质量和制发时效,做到优质服务、规范严谨和依法合规,切实维护公文的操作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建立制度类公文修订解释说明制度,提高审批和审签效率。史志编纂要服务现实。推进和加强史志资料建设,突出强化以资料为重点的基础工作。大力推动以资料开发利用为重点的编研工作,创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推出展示油田成就、反映油田特色的史志新成果,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

3 着力构建更加规范有效的管理体系

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力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深化制度建设。以“按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为目标,按照简明、务实、管用的原则,抓好制度梳理完善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制度体系,努力推进管理经验的集成、提升和应用。建立制度问题快速处理机制,动态优化,持续改进,增强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抓好制度的宣贯。通过宣传、解读、培训等多种形式,学习制度、理解制度、掌握制度,熟悉本岗位相关制度和流程,增强依法合规办事的意识和能力。要进一步强化制度执行落实。各单位办公室要结合实际,将相关制度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岗位,明确责任主体,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要突出业务流程管理,加强制度执行落地的过程控制,专项业务要严格按工作程序运行,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制度和程序嵌入管理流程,确保制度规定不可逾越,切实把制度落实到工作的每个阶段和环节。加强制度执行监督检查,完善制度执行考核办法,增强制度的权威性。要认真抓好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办法的落实,针对内审外查和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抓好整改和规范,切实压减管理费用,

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进一步发挥办公室系统整体合力。树立大办公、大协调、大服务理念,深化系统管理,充分发挥办公室系统人力、信息、物资、公共关系等资源的整体优势和系统效能,扩大共享范围,搭建好纵向、横向沟通交流网络。对内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办公室之间的沟通协调,搭建畅通的交流平台,通过网络交流、电话咨询、调研走访等方式,在办公室之间形成沟通交流长效机制,相互学习借鉴,提升整体水平。办公室系统要一盘棋谋划,一体化协调,加强资源共享,加强工作配合,发挥办公室系统整体优势,使工作推进更有力度,圆满完成任务。

4 着力建设一流的办公室团队

要牢牢抓住队伍建设这个根子,严要求,正作风,提素质,努力打造作风硬、业务强、敢担当的队伍。坚持抓好学习。强化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员工全面认识油田面临的形势,深刻领悟油田的发展思路、工作部署,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企业中心工作上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在转变观念中锤炼作风,在努力工作中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身于改革发展的事业中。锤炼严细实的作风。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发扬石油石化优良传统,深入开展“践行严细实,全力创效益”活动,坚持细字当先,严字当头,实字当家,融为一体,让严细实在办公室系统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