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33: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家庭和学校以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为目标,家庭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双向活动。
二、为什么要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1、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会在这个大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各自的任务,任何一方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应当实现优势互补。家校合作,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研究证明,家校合作较多的教育项目能使学生在各方面表现出色,而同样的几乎没有家校合作的项目中,学生的表现则一般;与家庭社区保持经常联系的学校,其学生的表现优于其它学校;与学校经常保持联系得父母,其孩子的成绩一般高于那些具有相似家庭背景但缺乏家校合作的家庭的孩子;当父母对其孩子的教育显示出兴趣,并能对他们的表现保持高期望时,他们在激发孩子的成绩感;在学校表现欠佳的孩子,一旦其父母参与转化工作,往往进步显著。良好的家校合作,同样能密切师生和亲子关系,从而强化他们的权威形象和影响力。
2、教育一致性原则的要求
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能发生分歧。——苏霍姆林斯基
3、和谐的家校关系,积极的师长合作是教育成败的前提。
学校和家庭是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基本环境,家长教师共同承担着对他们的教育责任,和谐的家校关系,积极的师长合作,是教育成败的前提,相反必然会减弱教育的合力,影响教育活动的正常展开,对孩子身心发展产生极大的消极作用。
三、怎样进行家校合作
1、与老师沟通的基本要求
我总去找老师,老师会不会认为我打扰了她?
①态度要主动
②时机要适合
③频率要适度
经常主动适时适度
经常:教育无小事,蝴蝶效应。不能忽视针对孩子的点滴进步与老师交流,更不能等到问题成堆再去和老师联系。经常有助于事半功倍,简短有效,增进了解,发展友谊。
主动;有的家长有一种误解,认为主动联系老师会打扰老师工作,担心老师工作繁忙不欢迎父母主动联系,其实老师忙的就是教育孩子,父母主动来交流情况,商讨如何配合教育,怎么会不欢迎呢?首先会给老师带来便利,老师面对几十个孩子,任务重,有时想找一个家长就要耗费很多时间,工作一冲突,往往就把联系放下了,如果父母主动,许多孩子发展中的重要信息就能及时交流,立即展开有效配合。其次,也是一种态度,表明自己是个负责任的父母,愿意拿出更多的时间和老师交流,老师有时也同样担心父母的态度,父母的主动使老师感到心灵相通。第三,父母的主动介绍孩子的变化有助于老师改变心理定势,甚至成见,帮助老师更全面了解理解孩子。适时适度,频率因孩子情况和老师意见而定,一般一至两周一次,过密没必要,还会增加双方的负担,间隔太长则失去了经常的优势。老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当然希望在父母的配合下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所以积极和老师取得联系是每个家长的责任。
2、沟通方式①记事本②面谈③电话④书信⑤E-mail关键是要有与老师勤于沟通的准备和意识,充分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一般电话较好,何时打电话要观察老师的工作和生活规律,先问:我现在和您交谈方便吗?或提前确定时间面谈。不要在课间,匆忙交谈效果不好。
3、如果孩子在学校没发生什么问题,需要和老师沟通吗?
①与学校和老师沟通是每个父母都应该做的事情
②沟通不仅是解决问题,还包含对孩子的了解,父母和老师之间的了解
有的家长对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比较满意,功课不错,也不惹祸,没什么需要父母出面和老师进行沟通和解决的问题,他们就认为没什么找老师的必要,顶多再家长会上问问孩子的情况。不可取,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在学校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父母不能了解的,只有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寻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因此,沟通是必要的。最容易被老师忽视的群体正是学习还不错,又不犯错的学生,如果家长也忽视,不加强沟通,无疑是加重真空状态。
4、什么情况下要和学校老师及时沟通
①孩子学习上出现问题
②孩子在学校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
5、父母如何为老师提供自己孩子的信息全面准确,实事求是无论出于什么考虑,对老师隐瞒孩子的实际情况都是不应当的。
6、家长会重要吗?
了解班集体的情况,了解学校的要求,自己孩子在班的情况。找人替开家长会但要和老师沟通,会后及时补上
7、父母和老师在某个问题上态度不统一各抒己见,寻求最佳办法
由于角度角色和对事情的看法不同,市长难免会产生分歧,正常,但关键是要明确分歧寻找恰当的方式消除分歧,而不是我行我素,让分歧一直存在下去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8、老师“请家长”时,父母的态度应是:
①冷静不要与老师正面冲突,听老师把话说完。委屈自己当一会学生,要知道让老师不痛快自己的孩子也不会有应有的和蔼对待了。暴跳如雷,火冒三丈,不分时间场合对孩子大声训斥。棍棒相加只能破坏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不仅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还可能怨恨老师,学校,同学。
②仔细分析尽可能多的了解情况,询问细节,也可与其他老师和同学沟通
③充分肯定和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
④如果确认老师错了,应巧妙的告诉老师
态度要真诚,姿态要低一些,给老师足够的尊重,不然就没有沟通的基础
⑤用积极的语态和表情反馈老师的负面信息给孩子
9、您的孩子对老师信任吗
利用孩子对老师的信赖要建立在良好的沟通之上,老师和父母的口径要尽量一致。老师帮助克服在家里很难克服的缺点
千万不能当着孩子批评老师,埋怨老师,要教育孩子尊重老师,这样才能树立老师的威信,起到好的教育效果。
10、师生出现矛盾时,父母站在哪一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孩子的错,对孩子的缺点批评;老师的过失,应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学会化解矛盾
11、孩子的话怎么听
孩子有时会避重就轻,有时为逃避惩罚而传达错误信息
孩子谎报军情的原因之一就是家校沟通不到位
12、有问题要先找校长吗
①直接找校长有时会产生误会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与老师交往,积极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情感,能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理解师生交往中的冲突,能够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
3.知识目标:知道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了解与老师进行沟通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学会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情感。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情感。
2.难度:能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理解师生交往中的冲突。
三、学教过程
(一)播放音乐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播放歌曲《光阴的岁月》以及师生学习、生活、游戏中的照片。
【导人新课】一张张奖状、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在光阴的岁月里,在年年成长的回忆中,在与老师相处的日子里,总有些表情、有些眼神值得我们去回味。你有被老师批评过吗?你有被老师误解的经历吗?今天就让我的大手牵起你们的小手,共同筑起情感交流的桥梁(教师在黑板上画师生沟通桥梁)。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故事与你们一起分享,想听吗?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本节课上我以学生的生活情境、教师自身的故事导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设计情景、讲授新课
第一幕 温暖的对话
出示PPT:开学第三天的一个午自修,我刚走进教室,就一眼看见叶贝在一个本子上涂了又画,画了又涂。我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教师引导】如果你是当时的叶贝,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学生1:觉得自己做错了,自修课不应该乱涂乱画,马上停下来。
学生2:下课后主动跟老师沟通,向老师解释。
【教师引导】是呀,当时叶贝也是这么做的,下课后她找到了我,把一个本子放在了我的讲台上说:“老师,您看我们这一期的黑板报这样设计,怎么样?”当时,我就惊呆了,那不是中午的那个本子吗?如果叶贝没有主动来找我,我们的误会会消除吗?我们的关系还会这么融洽吗?
【教师总结】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引导学生反思被老师误解时有没有主动与老师沟通,觉得老师处理不公平时有没有主动与老师沟通?当遇到困难时有没有主动与老师沟通?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疑问和思考进入课堂,并通过案例分析,水到渠成得出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第二幕意外的冲突
出示PPT:思品课上,叶贝一圈的几个“捣蛋鬼”嘀嘀咕咕说个不停,弄得大家都很烦。我再次警告后,要求叶贝站到教室后面的一个空位置上去,并不停地催促叶贝。叶贝气呼呼地坐在那里就是不动,大家预感到“火山”就要爆发了……
【教师过渡】师生的相处也会有误会也会有冲突,也有脸红脖子粗的时候,出示第二幕,你们觉得事情会怎样发展呢?
【学生回答】学生1:老师气得跑出了教室,全班同学上自修课。
学生2:老师和叶贝吵了起来……
【教师过渡】:是呀!当时我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叶贝又在想些什么?接下来让我们来玩一个小小的游戏——空椅子艺术。
【活动规则】1.从自己的角度看冲突,你是怎么想的?把你想对他说的话都说出来。
2.坐到对面的椅子上,扮演那个与你发生冲突的人,替对方说话,为对方辩解,体验对方的情感。
【学生活动】请学生上台表演空椅子游戏。
【教师引导】1.请学生坐在叶贝的位置上,并提醒:你是当时的叶贝,上课了你周围的同学嘀嘀咕咕,你怎么想?当老师让你站到教室后面的空位置上,你又是怎么想?
2.(学生回答后坐在老师的位置上,教师继续引导)你不是你,也不是叶贝,而是当时的我。上课了,教室一角有学生嘀嘀咕咕,你心情怎么样?当你要求叶贝坐到教室后面的空位置上,叶贝气呼呼的一动也不动,你又怎么想?
3.(学生坐回到叶贝位置上,教师再次引导)体会到老师气愤、无奈后,叶贝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提问】从刚才的游戏中我们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学生1:要与人为善,宽容他人。
学生2:要从老师的角度看待问题……
【教师总结】从刚才的游戏中我们感悟到:作为学生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从老师的角度看待问题,有利于化解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情境,在活动中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在一次次情感体验中学会换位思考,从老师的角度看待问题。
第三幕批评后的颓废
出示PPT:当时我们闹得很僵。下课后,我把她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她。后来,她变了,变得沉默寡言,在我的课上头也不抬,成绩一路下滑,甚至在一次单元考试中她只考了55分。
【教师提问】叶贝变了,她为什么变了呢?
【学生回答】由于老师的批评。
【教师过渡】是呀,老师的批评使叶贝变了。那么你们平时受到过老师的批评吗?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怎么想?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老师的批评是一种爱护,是鞭策,也是期待,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正确对待。
【设计意图】学生不断发展的生活是教学的源泉。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受到过老师的批评,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意与我们分享。并在分享心情故事中明白:老师的批评更多是爱和期待。
第四幕毕业后的来信
【教师过渡】看着叶贝日益消沉,我心里十分着急,我也在不断反思,是不是我真的错怪她了呢?叶贝的一次周记证实了我的想法。“冤枉”、“委屈”就像一根根针一样深深地刺痛了我,没想到我的一次不理智的举动深深伤害了她。于是我在日记上大大的写了一个“优”,并工工整整地写上了“孩子,你能原谅我吗?”虽然一切恢复了正常,但这成为了我永远抹不去的伤痛。欣慰的是后来我接到了叶贝的一封来信。
出示PPT:展示叶贝的日记,播放毕业后的来信。
【教师总结】看了叶贝的来信,我禁不住掉下了泪水,这是幸福的泪水。是呀,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也会不可避免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也希望能得到你们的谅解,就像你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原谅一样。
【设计意图】依托现实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倾心聆听中得到有效落实。
(三)情感的升华
【教师渲染】同学们,你们的健康成长是老师最大的希望,能与你们积极沟通也是我们最大的期待。我相信,在与老师相处的日子里,肯定有过感动,有过遗憾,有过想说而未说,想表达而未曾表达的情感,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一次机会。(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学生活动】学生写信,进入“老师——我想对你说……”环节。
【设计意图】富有感染力的歌曲,特别能活化学生的思维。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大胆向老师表白,做到了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达到情感的再度升华。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构思巧妙。老师以自身的故事为线索,围绕“温暖的对话、意外的冲突、批评后的颓废、毕业后的来信”层层深入。将抽象的理论教学融汇到丰富的情感体验中,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师生处于思想共鸣的“相融”情境中,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功效。
教学方法情感化。情感是学生认知的催化剂,是打开心扉的钥匙。老师通过情景的创设、音乐的熏陶、书信的感染,使师生进行了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体验,使“真诚、真情、真心”成为本节课的主旋律。
一、会议效果
1、及时地将学校的发展情况介绍给家长,让家长对学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我校的收费情况、安全教育、上放学路队所采取的措施等。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使家长对学校充满信心。
2、详细地将学生的近期情况向家长加以了解。如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以及,开学后作业情况的检查,使家长对学生的有了更多更细致的了解,同时也提醒家长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孩子在书写方面,注意力集中程度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加强。
3、提出一些建议:如应注意学生的养成教育、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培养孩子吃苦耐劳能力、意志力等,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也可以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通过这些建议,尽量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同时也有利生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本次家长会增进了学校、班级、家庭之间的了解,有效地加强了家长和老师的联系和交流,家长也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中学到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同时加强和老师之间的联系,共同配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相信家长会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更加顺利,家校沟通会更加和谐。
二、会议具体内容:
1、通过学习,使家长学会多角度审视孩子,进一步明确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充分意识到好习惯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觉性。让家长帮助学生辨识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发现并改正不良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向家长公布了本学期学校工作的重点,希望家长支持支持老师工作,主动与老师沟通。
3、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包括交通安全、食物安全人身安全、防火安全等。
一、现阶段学生与老师之间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上存在的障碍
在高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安排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传授者,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接受者,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过多的交际,沟通互动情况较少,在教室的观点中,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的讲述给学生,那么课程就达到目的,但这一种教学的渗透,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对高中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的厌倦,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度都呈现急速下降趋势,同时由于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与老师之间无较多交流,陌生度和距离感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在课程学习期间,难免会存在摩擦,促使师生关系存在一定隔阂。同时对于教师来说,新课改的融入对于自身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挑战,改革不仅仅针对教学模式而言,还针对教师的教学模式而言,在高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由于存在较多数老师是资历深厚、年纪较长的老师,这些老师在改变其教学思想模式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排斥,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自身能力的再现,他们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和难以割舍是难以分离的,但也存在一些资历较浅、年轻活力的教师,这些教师对改革的融入适应度极高,但在融入程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仅仅只是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往往忽视教学内容上的改革,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没有资历深厚的教师强,因此,就会产生教师之间在教学模式改革上存在的冲突。
二、教学模式应采取的措施及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情况的出现,就说明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种种不能预知的事情的发生,但主体教学目的是明确的,其目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综合能力,保障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遇到上述问题时,角色转换教学模式的融入就是改善上述问题的好办法之一,通过老师与老师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角色转换,可以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和推进,在教学过程中,年长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形成角色转换,可以促使双方明白教育改革的关键是保障学生的总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同时也促使双方明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新型教学模式的融入可以更好更快的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理论联系实际,书本知识的重要性等方面依然是教学上的重点,不容忽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角色转换,可以促使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看待问题,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进行切身处地的思考,并针对学生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课程的相应改革,保证学生能够快速、正确的成长,同时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更好地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降低对老师存在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亦师亦友,实现双赢的现象。
三、结束语
在高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角色转换模式是现今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是教育教学发展的里程碑,他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的磨合度,同时提高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确保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缓和,同时这一教学模式的推广,可以很大程度上的体现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主,合理开展教学工作,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是现今教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值得赞扬的教学风格。
作者:韩雨 单位:公主岭市第一中学
家长会感想
假如说,在会前对于新学年开始即召开家长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猜想和疑惑,那么家长会后则是豁然开朗,新添柳暗花明的欣慰感。
此次家长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全校统一座谈,也有班级个性座谈;既有校长和老师对学校建设、班级状况的总结,也有家长代表的经验交流。无论校级还是班级家长会都体现出观念求新、内容求活、方法求变
的教育思路。
三小时的静心体会,慢慢感触从校长到教师,从校园到家长对孩子所投入的关注、期望和爱护,对教师队伍的辛苦工作有更进一步的、更直观的了解,对孩子健康成长必要因素、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更深一层。
家园与校园共搭桥梁,是护送孩子健康前行的保障。孩子每天往来于学校、家庭,这两点之间联起的是孩子们不断前进的路线。学校与家庭既是孩子的课堂,也是孩子的港湾。《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无论古今,无论中外,都强调了教育孩子是家庭与学校共同承担的责任,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同心协力,才能为孩子驾起平衡飞翔的双翅,护送孩子健康前行。育新通过打造幸福校园、公平校园和文化校园正致力于为孩子提供前进道路上的正能量,作为家长,我们也应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起正面榜样,学会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孩子,用宽容、理解的态度尊重、支持学校和老师的工作,与学校携手共建桥梁。
习惯与态度良性培养,是促进孩子学业渐进的基础。
育新一年,从孩子身上看到了种种可喜的转变,学习习惯逐渐形成,学习态度摆得端正。此次家长会上倾听了四(3)班家长代表的经验交流,听了二(4)班李老师谈论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的重要性,让我更坚定了对孩子良好习惯与态度培养的信心与决心。国内外有研究资料表明,学生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例外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育新的那些优异学生也同样具有着正确的态度与良好的习惯。在二年级孩子学习习惯渐渐养成的过程中,我想,作为家长还需继续给力,引导孩子学会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培养温故、读新、思考、探索的习惯,帮助孩子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孩子的良好习惯我们还需从点滴、小事细细培养起。特别重要的是,在教育孩子培养良好习惯之时,家长也当学会自我控制与自我监督,咬牙改掉自身不良习惯,重塑行为模式,“其身正”,对孩子才能“不令而行”。
关心与爱护合理适度,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我们常常看到很多食物包装袋提示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最保质,对孩子的爱也一样要在一定的度内才会发挥最佳效果。家长会上一次次听到提醒、呐喊家长们不要溺爱孩子的声音,急迫而真切,都反映出学校与老师渴望家长正确对待孩子,反映出学校与老师对溺爱将孩子误入歧途的担忧。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总想孩子好。但是我们作父母的眼光应当放长远,不能只想到孩子眼前的舒服,而不让孩子吃些所谓的苦。孩子终究是独立的人,是一个需要生活的社会人,家长不能把孩子全副武装包裹起来,要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其自理能力。同样,家长也不能因为工作、事业等原因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否则将对孩子的心灵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就象李老师所说的,每天要留出时间看看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孩子做些沟通。在我与孩子的交往中,我也对此深有同感。用平等的心态和姿态与孩子对话,用变化多样的话题引导孩子沟通,孩子常会告诉我学校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会将心里存在的困惑向我表述,寻求解惑,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不断帮助孩子乐观、积极地面对挫折,珍惜老师同学的友好,正确对待批评,帮助孩子构建自信。我与孩子之间建立起了亲密而信任的良好关系。家长会上对于适度爱护孩子的呼吁,无疑是提醒自己要将与孩子正确相处的方式坚持到底。
新的学年,第一场家长会,带给了我新的心灵感受,更提供了与学校携手共进、正确教育孩子的新动力。
一、基本情况(一)个人情况。
1.性格懦弱、胆怯。x是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生活中,她是个性格内向、行为拘谨的女孩子,在家访整个过程中我发现:x几乎很少主动与老师交谈,回答老师的问题也是轻声细语、唯唯诺诺,甚至不敢直视老师;在父母面前也是个胆小羞怯的孩子,不太与父母亲近,仿佛更愿意与奶奶相处。学校里,由于性格比较内敛、沉默寡言,所以也很少与班级同学交流,常常独来独往。
2.学习效率低、热情不高。x学前几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文化学习,属于零基础的孩子。课堂上发言不积极,虽然坐姿很端正,看似认真听讲,实际上学习效率并不高。课后,作业时有拖欠现象,家校练习册上父母很少留言、签名。学习成绩长期跟不上班级整体步伐,久而久之学习热情越来越低,整体呈现出消极、自卑的状态。
(二)家庭情况。
1.漠视孩子学习的父母。x父亲几乎完全不管孩子的学习,老师几次与其沟通,都以工作忙、母亲负责辅导功课为由搪塞过去。而x母亲的态度极其恶劣,总喜欢以一种趾高气昂的态度与老师对话,对学校、班级的各项工作都不配合,学校、班级活动不参与,孩子的语音作业不上传,老师多次与之沟通皆无效。在得知孩子学习跟不上时,x母亲将孩子送到了一个由几十名学生组成的辅导班,将孩子的学习完全寄托于辅导老师,并将自身的责任一股脑儿的推卸给辅导老师。x父母以及奶奶对待孩子的学习态度几乎到了不闻不问、完全漠视的程度,家庭给予孩子的也仅仅是温饱的保障,而非精神的源泉。
2.工作繁忙的父母。x父母双方工作都很忙,平时很少有时间与孩子沟通、辅导孩子功课。孩子周一到周五住奶奶家,与奶奶相依为命,周末回自己家,但两家实际就住在邻近的两个小区,相隔不到一公里路。奶奶不懂文化,平时只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对于孩子的学习一概不闻不问。另外,由于奶奶与老师之间语言不通,所以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也屡屡不畅,无法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时传达给家长。因此,孩子的课后辅导这一块几乎是空白一片。
二、案例分析。
家校联系册已经连续一个星期没有家长签名的x看起来似乎愈发自卑和胆怯了,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都快要低到尘埃里去了。为了顾全小家伙的面子,我并没有当众点她的名,而是悄悄地问她原因,每次她都含含糊糊说父母不在家。在与她妈妈电话联系后得知父母其实每天都在“家”,只是这个“家”是没有x的家。原来,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每天基本上都要加班,尤其是爸爸经常加班到深夜。
所以,工作日x都住奶奶家,衣食住行包括学习都由奶奶全权负责,住几公里以外的父母,偶尔有空过来看看孩子,真是完完全全的甩手掌柜。奶奶没有受过教育,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太会写,所以根本没办法给她签名。
三、指导过程。
(一)学校教育。1.关注孩子的学习。1)以鼓励为主、树立孩子自信心。由于前期与x父母沟通,多以负面消息为主,难免让家长对老师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毕竟每个父母内心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于是,我转变了与其父母沟通的方式,每次电话联系多以鼓励、表扬为主,并极力地去发现孩子少有的闪光点,例如“最近小家伙字写得越来越端正、漂亮了”,“课堂上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了”。
课堂上则尽可能多给孩子发言的机会,但主要还是以简单易答的问题为主,例如:给生字找个好朋友、当小老师带同学们拼拼读读生字、说说图片上你看到了谁在哪里干什么。这样让孩子能在同学面前有表现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和存在感。同时,尽可能创造更多让她与同学交流沟通的机会,让她快速的融入集体。例如,课堂上设计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的环节,让每个成员都有表现的机会。课下,安排她与同学合作的小岗位,无形中增加了x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机会,慢慢打开了她紧锁的心门。
2)单独辅导、查漏补缺。在了解到孩子回家后,课后辅导几乎无人问津后。我主动与其家长联系,并表示愿意每天留半小时时间给孩子做单独的课后辅导,以弥补孩子课后辅导的这一空缺。在得到家长赞同的前提下,我们的课后辅导开始了。在这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主要是针对当天学习的知识进行温习和巩固,并尽可能地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机会,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孩子,让她会的自己说一说、写一写,不会的则问一问,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因为像x这样的家庭情况,自主学习的习惯比起其他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专门针对x觉得比较困难的生字词进行有计划的复习,并采用一些巧妙的识字方法。
2.走进孩子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
除了课堂上多给x发言机会外,课后,我也时不时在不经意间跟她聊聊天,比如在她午间值日擦桌子时,会问问她在家里会帮奶奶做些什么家务;盛汤时会问问今天的饭菜你觉得味道怎么样;抑或是课后让她去老师办公室帮忙拿东西。这样闲谈式的对话,既不会显得突兀,也不会让孩子过于拘谨、紧张,同时也能让她消除对老师的畏惧,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我们之间真正的朋友式聊天,主要是在放学后课后辅导的那半小时,这是属于我俩真正地“私人空间”,虽然没有达到畅所欲言的地步,但我能够明显感觉到x变得活跃得多,有时甚至敢问老师一些私人的问题,比如年龄、爱好、家庭。
(二)家庭教育。
1.把空闲时间留给孩子,参与孩子的校园生活。1)自己辅导孩子,而不是寄托于辅导班。在得知我愿意每天花半小时时间单独辅导孩子后,x父母的态度忽然180度大逆转,不仅说话客气了许多,对待孩子在学习上的态度也认真了许多。家校练习册不仅愿意签名了,还时常给老师留言,了解孩子近期的学习情况。于是,我趁机建议父母与其把孩子扔进一个由几十个孩子组成,老师辅导力不从心的辅导班,不如自己每天抽点时间、花点心思给孩子做做辅导。并建议x父母多与孩子沟通,多给孩子关爱,不要让孩子的童年记忆中只有奶奶的陪伴。后来,x离开了辅导班,x的母亲渐渐开始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陪孩子,还主动从我这里咨询一些关于如何辅导孩子学习的小妙方。
2)多参与学校活动,感受孩子的校园生活。x父母对于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向来不过问,不过问不代表不好奇。其实,看得出来,x父母也很想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只是缺少沟通、难于表达。于是,在学校的一些大型活动中,我都会亲自打电话邀请x父母参加,让他们来看看孩子在学校活动中的精彩表现,即使他们实在不能参与,我也会现场发图片给他们,满足父母的好奇心。这样,x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2.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孩子一个真正的“家”。在与x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x对综艺节目十分感兴趣,一提到当下热播的综艺节目便眉飞色舞、津津乐道,什么“跑男”、“爸爸去哪儿”、“真正男子汉”完全不在话下,有的甚至我都没听说过。原来x父母周末与孩子短暂相聚的时间几乎都花在观看综艺节目上,很少有亲子互动,父母也很少静下来陪孩子看看书、聊聊天。于是,我建议x父母让孩子平时尽可能与父母住在一起,多跟孩子沟通、聊天,可以聊聊学校、同学、学习,甚至其他,进而打开孩子的心结。周末陪着孩子接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参观博物馆、科技馆或者去图书馆安静地看一会书,而不是带着孩子看毫无营养的综艺节目。x性格内向跟长期与父母分离有很大的关系,只有给孩子一个真正的“家”,才能让孩子去主动亲近父母。看得出来,x的母亲慢慢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虽然,平时,x依然和奶奶住在一起,但x母亲会尽可能地抽时间出来陪x,周末一家人经常聚在一起参加有意义的亲子活动。
三、效果与反思。
(一)效果。1.孩子重展笑容、自信满满。通过半学期的努力,x越来越乐观、积极,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多了起来。课上敢于举手发言了,虽然声音还是不够响亮,但相比之前已经有了很大改观。成绩虽然提升不是很高,但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培养起来。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化的鼓励式教学,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和鼓励孩子孩子进行学习和思考,培养孩子自学、自强、自治的能力。在平时的课堂和对x单独辅导的过程中,我常常引用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来帮助孩子去记忆生字词、理解课文,慢慢地孩子懂得了学习生活化的一些小妙招。尤其是x,原来难记忆的一些生字词能够学着自己去找方法记忆。此外,x回家后能做到独立自主地完成课后复习和预习,并坚持每天阅读,涓涓细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看到x不菲的收获。
2.家长重视教育、关注孩子、x父母对待孩子的学习态度有所改善,从被动告知、不闻不问到主动询问、经常询问。尤其是x的母亲时常与老师保持家校联系,家校联系册经常还能看到母亲充满鼓励的话语,现在的x再也不会因为家校联系册没有签名而抬不起头了。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也多了起来,还经常和其他家长参与到班级活动的策划中,为班集体出谋划策、贡献智慧。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再是单纯的父子关心,更是融洽的朋友关系,经常能在x母亲的个人空间里看到一家人充实的周末聚会。
(二)反思。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就好比一块大理石,想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家庭 幼儿园 行为习惯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158-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国际之间、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意识对学生的影响极为深远。幼儿时期,儿童的心理还没有成熟,在为人处世等方面需要大人进行后天培养,这个时期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好时期。家长与老师需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行为习惯的榜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 家庭与幼儿园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中的重要性
孩子在幼儿阶段与父母的交往时间最多,接触的环境以家庭为主,家庭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的好坏,是决定一个孩子能否正确看待事物的基础,若是家长在此时没有对儿童进行恰当的教育,那么儿童在以后成长的道路上就会走很多弯路,这对他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也会产生影响。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从出生开始,父母便开始了与儿童的对话,父母通过自己的行为与语言在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儿童。幼儿阶段的儿童大脑的健全程度已接近常人,只是语言能力没有完全形成导致了他在行为上的幼稚。针对幼儿特殊的心理与生理特性,父母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以身试教”,用自己的行为活动来对儿童进行无声的教育。
当儿童长大一点后,家长便会把他们送到幼儿园,幼儿园就与家长一起进行对幼儿的教育与培养。这一时期,孩子像上学一样,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幼儿园里度过,幼儿园的老师充当着家长的角色。幼儿园是儿童迈出家庭的第一步,这是幼儿与社会接触的第一个陌生环境,此时的幼儿虽然在心理上略有发展,但仍旧不成熟,是非观也没有建立起来,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与教育。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这里有很多小朋友,不像儿童在家里时只有一个人,因而如何接受这样的变化就变得尤为重要。正因为幼儿园时期,幼儿园里会有很多小伙伴一起,这样才能摆脱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对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老师与家长的密切合作,根据各自的环境不同、分工不同进行有效的分工协作。孩子白天在幼儿园期间,老师从行为习惯方面着重对孩子进行教育与引导;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中,需要家长对行为与习惯进行督促,对于不良的行为习惯进行纠正。幼儿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时期,家长应配合老师与幼儿园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虽然大多数的父母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种种原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家长应重视起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并积极配合老师进行辅助教育。
二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1.老师与家长分工配合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所有人都以儿童为中心,父母与长辈往往会对儿童过度宠爱而没有对其进行必要的教育,这对儿童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孩子因为家里人的过度溺爱而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幼儿阶段的孩子在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变化,需要家长与学校进行分工合作才能完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与精力,儿童在幼儿园里的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有约束力,但由于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而难以持久,需要家长在家庭里进行督促与纠正。
儿童在幼儿园里,老师教育孩子要保护公物、爱护学校的桌椅;保持干净、整洁,对教室的卫生要积极进行清扫;在学校里,孩子在老师的督促与其他小朋友完成,但是当他们回到家里之后,由于家人的溺爱,就不让他们动手,那么幼儿园的教育就成了一纸空文,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家里让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对他的一些行为进行鼓励与督促,那么在家长与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之下,儿童良好行为的形成就变得顺利。
此外,在家庭方面。家长应给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保持家里的清洁,让孩子在一个整洁、安静、有文化的环境中成长,这对于孩子性格的塑造是极为重要的。老师应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老师可以建立家长联系册、成长手册等,让家长加入到儿童成长的教育行列中来,老师与家长形成合力。老师还可以定期向家长汇报儿童在幼儿园的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以便家长知道自家孩子的优点与不足。总之,家园合作需要老师与家长的不断沟通,双方要站在同一个出发点上思考问题,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榜样教育
幼儿如同一张白纸,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受到环境、家人与幼儿园的影响。一个儿童的行为与思想与身边的人分不开,父母与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家园合作的教育方式,讲究的是榜样教育,家长与老师应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这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教育方式。
在家庭中,父母注意自己在子女前的言行。儿童正处于学习阶段,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大部分都是通过身边的环境和人来学习。幼儿期的孩子是没有非观念的,他们不能分辨是非,极强的模仿能力会让他们随着父母与身边人的行为去学习。因而,父母在家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让儿童在一个良好、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这对于塑造他们性格、行为习惯有百利而无一害。
在幼儿园的教育中,老师也起着表率作用。如果老师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但是老师却不能做到守信用,答应给学生奖励而没有做到,那么在儿童的心中就会形成一种错误的价值观。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伟大与高尚的,儿童会把老师的行为当成正确的行为去模仿,如果老师的行为并没有符合他教育孩子所应使用的言辞,那么这种教育极其失败。
此外,家园合作的方式还有很多,如老师要进行正确的指导、家长积极进行配合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但是在进行家园合作时,老师与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能力,让他们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加以坚持,不要半途而废。持之以恒的坚持,加之老师与家长的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将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何红漫、邓丽霞.顺应时代要求,建立新型家园合作关系的实践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9(3)
[2]闫敏姣.浅谈影响家园合作的因素及作用[J].才智,2009(7)
如果要问这次培训带给我的具体感受是什么,我想可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
其实,要理解核心价值观并不困难,即企业文化中的精髓。我知道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是在成都的大学生就业实习启动仪式上,易拉宝上的“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刚看到这八个字的时候,我仅了解了它的字面意思。
但是,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我明确了“正德厚生”意即“责任”,“臻于至善” 意即“卓越”。客观得评价,我认为中国移动的确在履行着社会公民的责任,也在一直不断得超越,超越对手,更多的是自己,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举两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一是今年我参加了中国移动动感地带微笑重现计划,深切体验到了移动公司对地震中受灾民众,尤其是儿童的关怀与帮助;二是作为一名动感地带用户,能切身体验到它更新的快速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周到,记得刚进校时使用的是基本套餐,不长的时间,网聊套餐、音乐套餐相继推出。另外,作为学生来讲,通讯的便捷与资费的高低是最受关注的,为此,移动将原来的小班精英网拓展成为校园精英网。同时,飞信的问世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二,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非常有用的,这种知识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在课堂上、课本上学到的专业知识;二是在课堂外、在学生社团中学到的社会知识。
我就举一些比较具体的例子吧。比如,铁老师为我们讲《法律常识》,他为我们讲的主要是合同的相关知识。其中,合同签订这部分中的要约、要约邀请以及承诺。我记得在必修课《经济法》中是学到过的,当时觉得比较难理解,但是第二次学习,就变得容易很多。又如,喻梅老师的《管理沟通》,我曾在学生社团干部培训中听过人文院陈老师的《如何实现有效沟通》,若将两人进行比较,各有特点。另外,中国管理教育主讲师余世维先生也有关于有效沟通的视频,这足以证明沟通的重要性。对我自身而言,我的沟通能力是比较弱的,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学会如何运用技巧,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是相当有必要的。
既然课本上的知识这么有用,作为学生的我现阶段就应该认真学习。但是,有一点也必须明确,那就是课本上的知识不是万能的。作为社会成员,每个公司都会有自身个性化的部分,比如财务管理方面。当黄英老师为我们做《财务基础知识》的培训时,我还暗自欢喜,因为学过会计基础知识以及财务成本管理,我猜这课程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可是当她打开她的课件时,我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sox内部控制、boss系统等都是未曾接触的,学起来也很艰涩。这不禁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海无涯。我应抓住这次实习的机遇,多学一些课本上有但社会色彩更浓郁的知识。
第三,参与式的培训学习。
第一天的培训中,给我映象最深的是喻梅老师的课程,不仅是因为她的课很受用,同时也是因为她采取了互动式的培训,即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许多交流。
但是,当黄艳老师的课程结束后,我想说,我更喜欢这样的培训。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参与式培训能让培训学员能以团队的形式出现,能充分体验到teamwork的重要性。二是我当了一回助教,即为主讲老师当“秘书”,期间收获良多。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参与式培训是在今年的端午,期间我参加了雅安市红十字志愿者能力培训。那次培训,我在参与式的过程中学习了志愿者精神、团队式工作方法等内容,真的很难忘。
上次的能力培训我是小组的小队长,是一名参与者,但这次,我是一个旁观者。作为助教,要做的比别人更多,除了学习,还要协助老师做各项工作。通过体验当助教,我感触很多,即要懂得察言观色,以此当好主讲老师的另一只手。坦诚地讲,我的助教旅程并不成功,原因有与老师前期沟通较少,但更多的是自身的能力不够。另外一点收获是,当我把我一个人想到的分析问题的观点与四个团队中任一一个团队的观点比较时,我发现了自己的遗漏与不足,这更应验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心理辅导; 中职班主任; 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053-01
1中职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职学习阶段是学生个体成长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将从少年时代过度到青年时代,生理发育的急剧变化,带来了心理上的迅速发展。正如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杨国书先生所说:"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上,青少年时期是最叫人忧虑的。这个阶段之所以叫人担忧,主要是个体发展上存在两种状况:一是儿童时期适应不良所积累下的问题,到了青少年时期便会表现得更加明显与严重。二是青少年时期是儿童个体过度到成年期的关键时期,在追求独立与建设自我的过程中,常会发生特殊的适应困难。这两种倾向相聚相激的结果,遂使青少年在生活与行为上易于碰到问题。"从个体社会化的过程看,青少年期是从"自然的我"过度到"社会的我"的时期。因此,如何帮助青少年解决在这个时期遇到的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格,掌握如何承受社会、生活压力,解决学习、生活中各类问题的方法,则是中学教育的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令人担忧。由于教育理念、思想、目的、任务、师资、环境和社会的评价方式、标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学校都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我们中职学校也不例外。作为班级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和执行者,班主任就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心理辅导这个担子,并且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以求班级、学校的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2中职心理辅导的具体内容
2.1学习辅导。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技能、学习情绪与动机进行训练和辅导。学习技能辅导主要是指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学习策略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这些技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学习情绪与动机是学生学习中的动力因素。大量的事实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最大"敌人"不是自己能力不够,也不是学习内容难度大,而是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产生的情绪问题与动机障碍。这些都是学习辅导活动所要考虑解决的重要内容。
2.2人格辅导。人格辅导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学会与人沟通交往,学会协作团结、互助合作。简而言之就是提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使之学会自我控制,并和谐地与他人沟通、交往、相处。
自我意识辅导旨在让学生能全面了解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提高学生的自信。自我控制辅导则应着眼于情绪的调控。青少年学生的情绪很不稳定,在调节个人与他人、与环境、与班集体、与外界的关系时,情绪最为敏感、最为活跃。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学会情绪的自我调控,便于学生驾驭自我,也有利于他们更好的适应环境,更好地成长。
人际交往沟通辅导则应侧重于与老师、父母、同学的沟通。学生往往惧怕与老师或父母等成人沟通,教会他们与成人沟通,有利于相互了解、相互理解。而学生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对于学生来说有时显得更为重要。一般来说,与同年人沟通合作良好的学生,其适用社会的能力也更强。与异性同伴的沟通是同伴的重要部分。学会与异性同伴的沟通有利于解决青少年因为性生理发育和性心理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心理困扰。
2.3生活辅导。生活辅导应该侧重于自理、自立、消费、休闲与应付危及等方面。这些都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不可缺少的素质。特别是应付危机、挫折方面的心理辅导,对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环境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4.职业辅导。升学与就业是学生人身发展的必然经历,是事关个人前途的重要事件。职业辅导是为学生的人生、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活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能力、兴趣爱好与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为今后顺利地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心理辅导应遵循的原则
3.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辅导活动是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它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尊重、真诚、理解、支持合作的关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使学生接受你的辅导。
3.2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辅导活动需要以良好的集体舆论,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自由的气氛为前提。
3.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心理辅导活动是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的活动,学生自愿、自主、自觉地参与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3.4做好辅导活动的准备与小结。心理辅导活动尽管是以学生为主角,并不等于教师就是消极的旁观者。教师应该向导演,事先对每件事进行认真仔细构思、精心设计。活动结束后都应该进行小结,以利于下次活动的改进。
【关键词】检体诊断学;带教老师;实时考核系统;反馈系统
诊断学为一门桥梁课程,是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过渡的一门课程,重要性不言而喻[1]。包括理论知识和见习课两大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临床基本技能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它对于培养医学生的诊断技能、防止疾病的误诊、误治至关重要,是临床各科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诊断学见习是学生接触到临床的第一步,也是学生初次接触患者,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我院检体诊断学教研室的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以本人亲身的带教经历,就检体诊断学见习中需注意的问题加以阐述。
1见习带教老师的相关思考
1.1见习带教老师素质的重要性与理论授课不同,学生与老师的更多接触是在见习课上,见习带教老师的教学意识强弱、带教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甚至一部分理论知识的答疑,也在见习课上。因此见习带教老师的素质是教学实施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1.2见习带教老师素质的提高措施1.2.1加强教师岗前培训。首都医科大学检体诊断学岗前培训于北京宣武医院进行,达到规范教学内容、检体程序、检体手法的目的,同时学习现代医学教学方法学[2]。医院组织带教师资参加学校举办的师资培训班。能让带教老师,短期内提高带教水平,但是一些查体手法的细节,不能全面掌握。仍需要其他方法来补充。1.2.2院内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不能拘泥于走形式,需要从往年带教经验和经历方面,进行集体备课,分析往年学生的查体成绩,总结学生的常见问题,商量授课对策,统一方法,对教学内容和程序有统一的要求。1.2.3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反馈系统。使新老教师结成对子,一对一传、帮、带。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优良的教书育人的意识,是新教师学习的榜样。同时,新教师具有较新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网络知识,可以给老教师一些启发。1.2.4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反馈系统。学生其实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在以往的带教中,我们发现学生可以发现一些我们认识不到的问题。这些新鲜因素,对于教学改革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需要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必要时候需要提交首都医科大学检体诊断学办公室,为检体诊断学的更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3见习带教老师知识更新1.3.1直接参加首都医科大学检体诊断学的集体备课。在见习带教过程中,不同学院的带教方法有较大的差别,究其原因与知识更新速度不同有关,故应让见习带教老师参加检体诊断学的集体备课,而不是教研室主任,只有一线带见习的老师才知道问题所在,为了解决问题就需要真正的集体备课。1.3.2理论知识的更新。检体诊断的见习不仅仅是正常人的查体,而是需要掌握一种手段去发现病变,因此理论知识的更新尤为重要,尤其是临床知识,故需要见习老师在各专业的异常体征方面积累经验。比如:肺部异常体征中异常呼吸音的判断,循环系统中杂音的判断需要带教老师有丰富的经验。1.4见习带教老师的责任感责任感是完成一项工作的必备要素,每次入病房见习,均需要带教老师充分的准备,无论从患者病历资料的准备,患者及家属的思想沟通,病房医疗安全的兼顾等方面,均需要付出努力,才能高质量的完成见习任务;见习后的归纳总结等等都需要带教老师的责任感。
2如何引导医学生的思考
2.1不同方法调动不同性格学生积极性新时代的学生在性格方面表现不尽相同,差异程度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教育体制的变化日益严重,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方法为“老师讲,学生听”,互动不多,这样就会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成绩出现差异化。因此需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交流,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同性格的学生调动积极性的方法不同,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需要正确引导,活跃课堂气氛,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需要鼓励,主动给予机会,激发表现欲,增加交流沟通能力,展现真实能力[3]。2.2实践活动的轮流责任制见习实践活动对于医学生的能力锻炼是很重要的,为保证公平性以及更好的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在见习活动的我们实施轮流责任制,作到公平、公证,在学生心里塑造“人人平等”的信念,避免给学生贴标签。2.3实时考核系统以往的教学采取期末集中考核,检体诊断学见习内容较多,包括一般检查、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循环系统、腹部系统、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每一部分要点颇多,如果采用一次集中考核,可能手法的精确性不能很好掌握。因此我们认为授课1周后,实时考核,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教学质量[4]。2.4增加入病房机会,对于培养学生对于医学的兴趣有促进作用在我们的带教过程中,发现每次进病房,学生的积极性和认真度都明显提升,患者是激发学生“救死扶伤”信念的良好刺激,另外,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多接触患者能够消除学生对患者的恐惧感,消除目前不良医疗环境对于学生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一点,可以提高学生沟通的能力,这个是模拟患者不能代替的[5]。
3考核系统的思考
3.1考官的一致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考核,必须有一致的标准,与理论考核不同,见习考核受考官主观性影响,因此在考核方面,我们需要对考官进行培训,知识更新,统一标准。避免学生不知道“谁是对的”。以往的教学中,带教老师教一套,辅导老师辅导一套,考核老师点评一套,套套标准不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认可度。3.2考核后的反馈系统分数不是目的,考试对于老师老说,更重要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因此考核后的问题反馈,尤其是共性问题的反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个性问题,需要单独与学生一对一再次辅导,不能选择放弃。总之,检体诊断学是医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十分重要的课程,是医学生所有临床学科的基础,对医学生成为一名称职的医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有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优质的完成检体诊断学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黄跃芬.关于检体诊断学实践技能教学的改革和探讨[J].淮海医药,2009,27(3):273-274.
[2]张健,刘玲玲,刘力戈,等.标准化病人在医学生内科临床技能培训及考核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病案,2011,12(2):65-66.
[3]翁一洁,江丹贤.检体诊断教学方法新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8,7(11):1196-1197.
[4]熊梅,谢来燕.通过诊断学教学开启临床医学宫殿的大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4):175.
1.第一“机”:情境的创设,课堂的导入
通常导入的设计更容易犯的错误是过于强调引人入胜,或是知识的承上启下。这两种无论是太生活化还是太理论化,都忽略了情境的创设是服务于整堂课的教学,它应该构建一个贯穿于整堂课的问题框架,并传递给学生一个真实且具有挑战性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在本框教学中,我尝试通过本土的图片和鲜活的事例来将课本上第100页乡村打牌赌博现象及危害重新演绎。
2.第二“机”:问题设置
围绕情镜设置的问题不仅要引导课堂环节流程,反映课堂知识脉络,还要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发现、整合、提出、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问题设置中要注意层次性,不要过于浅显和零散。结合本框课堂教学情境和教材知识,设置了两大问题:①村庄变化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我们想生活在怎样的家园中?②假如你是村长,会通过哪些具体措施重振该村,并使之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文明村?(结合课本知识)
3.第三“机”:小组活动指导
问题呈现出来后,指导学生分成若干组,明确各组组长和组员的任务。开展讨论后,老师深入各小组,及时指导学生小组活动。在本框教学小组开展活动中,学生对两个问题有疑惑,分别是第一个问题中的家园的期望的表达,第二个问题中具体措施是课本专业术语还是生活化的各种具体活动,分别围绕哪几个角度去思考。
4.第四“机”:总结和归纳
教师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小组发言和课本知识的梳理归纳。这期间要充分利用好黑板板书设计和PPT。对于生成性课堂而言,黑板板书设计应更灵活。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疑难点或是总结的知识点结合课本知识,及时灵活处理。在板书过程中,学生思维会更清晰,更易于理解知识的构建。
在本框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完成了两个问题的探究,结合学生发言和教材知识,第一个问题的逻辑知识可以梳理为:赌博现象―落后文化―危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根本任务―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第二个问题的逻辑可以梳理为:开展各种具体活动,推动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对于具体活动的开展,学生列举了很多切合生活的事例。
5.第五“机”:情感升华,回归生活情境
选取公益广告《真诚沟通》中的片段,展示给我们生活中每个普通面孔温情的一面,如食堂师傅、公交司机、福利院的孩子……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爱、相信爱、付出爱,为建设校园文化出谋划策。
二、“怎么请”―小组探究活动
以单组为例,这一组学生中单排回头与双排的学生构成一小组,推选一位小组长,负责组织安排讨论本组的任务,并收集本组疑难问题与老师沟通后,再与组员沟通解决,并将最终成果确定由另一名组员阐述和表达。为公平起见,按一定的原则实行每人轮流制,应给予基础偏弱或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多的机会鼓励和锻炼。开展活动一定要注意以下的几个细节:
(1)讨论前,一定要给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判断的时间,避免讨论时候东扯西拉,或问题不集中。
(2)讨论开始按照一定的原则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人,推动大家积极帮助同学解决问题,不至于慵懒散漫。
(3)讨论一定要限制时间。时间长短根据难易度来定,一般3~5分钟为佳。
三、“请谁唱”―学生
将学生这一群体构建为金字塔结构,自上而下将分为:课代表负责常规事务;小组长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尤其在专题性讨论或者是课堂探究任务比较重的时候,负责整合本组3个小组的意见并作为专题发言人;小组长作为老师和组员之间的桥梁,是最为重要的角色。主要职责有:在课前负责整理本小组的疑难问题与老师沟通,并及时反馈给组员;保证课堂讨论时候小组纪律要求;帮助基础偏弱和性格内向的学生;督促组员及时完成作业,等等。为了给予更多学生锻炼的平台,增进彼此的相互理解和组员的凝聚力,小组长的担任应该轮流当选。金字塔最重要的部分组员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了解并支持组长工作,与其他组员真诚合作,相互学习,认真讨论、分享,并能够轮流发言。
通过本框教学,切身体会到了学生的活力和合作能力,但小组活动常态化后,该如何长期维持学生的积极状态,适时适度的评价该如何把握,该如何突出学生之间的这种互助合作和竞争体验所带来的快乐,小组探究活动在不同课型下该如何有特色的展开,这些都需要长期探索。
就中专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教育者不仅要从主观方面即学生自身成长心理特征以及学生学习阶段能力特征出发,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客观因素即教育者方面思想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从主客观两方面充分把握教育模式和手段。
1.1管理模式不够完善,教育内容、方式比较滞后针对中专学生思想教育现状,管理模式则是薄弱环节。目前,许多中专职业学校仅仅停留在被动、简单灌输的模式上,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思想教育的难度。这种固定生硬模式下,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想,也不利于教育的拓展。工作上我们要将教育和管理模式有机结合起来,避免“老师霸权主义”的单向灌输管理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多元化的出现,当前职业中专学生思想教育内容、形式都落后于时代的特点。高科技的进步,让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诸多变化,因此教育内容更加需要与时俱进。
1.2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教育孤立、效果不佳大多数职业中专学校教育将学生管理与思想教育混为一谈,担任学科教学的老师还担任着思想教育的职责,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压力,也不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与效率。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此教育不仅是一门课,更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不可将思想教育孤立化,要融入对学生的终身教育中。经调查了解,大多数职业中专学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了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对思想教育教师配备不够重视的现状。这种现象自然造成了思想政治教师的随意化,制约了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1.3学生与老师、家长双向交流不流畅作为教师,一对多的客观管理现状不可能实现教育者与所有学生家长进行一一沟通交流;作为家长,自身学历以及时间等客观原因使得与老师和孩子沟通较少,沟通也多以电话沟通为主,内容也多为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对于心理方面的沟通较少;作为学生,职业中专学校学生相对自理能力较差,自我约束能力欠缺等。这种放任自由的思想心理,如不及时纠正和疏导,则会被社会、学校等不良风气乘虚而入,影响学生的心理,从而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针对职业中专学生思想教育的现状,应抓住学生的思想特征,创新教育方式,更新教育内容,探索出一条与学生思想教育相符合的管理模式,以便更好地实现职业中专教学发展的需要。
2当前职业中专学生思想教育对策
2.1转变教育思想,提高教育工作者素质针对职业中专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思想特点,教育者要根据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教育方式,因材施教。教育思路要以提升学生自信心和知识技能为出发点,提高学生自我接受意识。教育者更要以较高的素质,言传身教,强化育人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空间,这是当今时代、社会与学校发展的迫切要求。
2.2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帮助树立正确价值观随着社会多元思想的出现,如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影响着职业中专学生的思想。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有义务也有责任引导每一位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努力训练学生自我评价和管理意识,向学生散发正能量,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使自己健康成长。
2.3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组合教育方式在管理学生过程中也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校表现,形成学校、家庭信息互通,共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我们也要在社会层面呼吁各行各业工作者能够支持职业中专学校的教育工作,消除干扰学生的负面因素。作为家庭,学生性格的形成、人格的确立、习惯与兴趣的培养,无不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因此,学校层面也要多与家长沟通探讨学生思想状态,了解学生动态。
3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