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导论课论文

计算机导论课论文

时间:2023-06-07 09:33: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导论课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导论课论文

第1篇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新的电子产品逐渐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产品的高度化、智能化突显了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然而,《计算机导论》课程涵盖了计算机技术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是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专业,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良好兴趣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和计算机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提倡学习的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2]。该课程为学生今后的计算机学习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目前,关于《计算机导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和专家们还在不断地摸索和完善。

二、《计算机导论》教学中的问题

《计算机导论》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不精,课堂上只是以教师讲说式的教学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造成误导性的偏差,教学效果也不见良好。1.传统教学方式和理念陈旧,缺乏创新。传统的教学只是教师一贯地讲授课程内容,学生一味地倾听和接受,至于学生有没有真正地接收这些信息,我们不可而知,教学当中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抽象[1]。2.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计算机导论》课程针对的都是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由于之前的家庭和教育环境的差异,学生之间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有所不同,对计算机接触的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学生对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学习兴趣不同,存在层次不齐的情况[3]。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没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3.理论与实践没有很好的结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大部分是脱节,很多高校安排的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课时分配不均匀,导致课程中的某些知识没有更好地被学生吸收。

三、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

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寻找更完善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进行深入的改革,结合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为创作的主人,创设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随时得到最快的应用,让学生们看到成果,成就感造就了良好的兴趣。通过案例分析指导和培养学生综合各方面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方法。案例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4]。教师在进行案例导向教学前,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案例讲解、细化,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提出自我的见解,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理论的提升。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在案例的选择方面,最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件材料等,通俗易懂,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且符合教学要求和目标。2.分层次分组教学。案例教学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在进行案例教学的同时,我们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当然分组的依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例如根据学生的水平层次来分组,给予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实战操作,给每个不同的团队不同的案例讲解所应用的知识点。为更好地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完成任务。3.培养学生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整体认识度,通过将计算机领域的多种知识融入案例,让学生在进入相关专业课学习之前对整个教学体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1]。4.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用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欲望,它具有启发式、引导式、参与式的教学效果。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以《计算机导论》课程中的word为例,我们教学中将课程设计论文或者是黑板报作为一个案例,进行一个评比和奖励机制,在案例中加入关于word的一系列操作,例如文字的编排,图文的混排,数据表、编辑公式等等操作,让学生在完成案例的同时学到东西并感受到乐趣。案例教学为理论和实践的整合提供了有效路径,有利于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4],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当然,作为教师本身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特别是IT这个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很快,教师们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持与时代同步,才能让学生不脱节。

四、结语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导论》应用后,效果良好,不但上课效果很好,学生能够轻松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方法较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对于《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正确地处理和改进问题,不断地进步,为未来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作者:袁露 李佳航 钟表 宋琳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第2篇

关键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理念,术语课程

中图分类号:H083;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6-0015-05

Discussion on the Necessity of Terminology Training for MTI Students

LENG Bingbing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erminology courses offered by 18 foreign universities for their translation/interpretation graduate program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terminology training is indispensible for MTI students in China. The author also suggests principles for the design of MTI terminology course.

Keywords: MTI teaching principle, terminology courses, necessity

引 言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MTI)是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应对我国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批准设置的硕士专业学位[1]。目前全国已有159所高校取得试点资格。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作为国内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旗帜鲜明地提出其不同于传统学术型翻译硕士的教学理念。近两年来以《中国翻译》为代表的期刊讨论中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办学宗旨、教学方法等内容已经成为时下翻译界最热的话题之一。

当前翻译硕士的教学理念已日趋清晰,穆雷在2012年中国职业翻译交流大会发言中指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理念是关注翻译行业需求和职业翻译从业者的素质培养,以职业翻译从业者的标准为培养目标,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职业翻译人才培养机制。”[2]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语言服务行业和产业所需人才,而今天的语言服务产业是曾经的翻译作坊无法比拟的,其时效性和规模性导致了为提高翻译质量与效率而出现的职能专业化分工。

“不管是一般性译者,专业性译者,还是字幕译者、本地化操作人员,译者都在依次履行以下职能:译前准备人员、档案员——资料员、术语专家、惯用语专家、校对人员、审校人员、编辑、掌握多种工具的电脑排版专家和管理者(管理译者和翻译任务)。一名译者在履行翻译服务承诺的过程中,同时肩负若干职能。在恰当的环境下,这些职能还会演变成对应的翻译的不同职业。这种演变,在翻译的各部门,尤其是在提供语言服务的行业中得到了体现。”[3]

本地化教学的探讨和以翻译技术和项目管理为内容的本地化培训的开展就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理念的集中体现。翻译行业高度的专业化导致了译员的不同职能,以翻译技术和项目管理为特征的本地化技能培训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学生在语言服务产业中拥有排版专家和管理者的职业技能打下了基础。

本文笔者要探讨的问题是:以译员职业能力培养为教学理念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中是否应该有“译员术语能力培养”的一席之地呢?为提高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培训,但近两年讨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术语教学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将基于前人关于国外大学开设术语课程的引介成果,梳理总结国外术语课程在“开课层次”“课程共性”和“校企合作”三方面的情况,来证实术语教学应该并且进入我国翻译硕士课程体系,并就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术语课程的开设原则作简要探讨。

一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开设术语课程的必要性

1.必要性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的内在需求

穆雷、王巍巍在讨论如何通过课程设置落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如何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体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特色等问题时,列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学校的八个办学选择方向,其中有六个方向,即通用翻译、法律翻译、商务翻译、传媒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科技翻译、翻译管理对应的课程组都建议学生研修“术语学”课程[4]。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要求各个高校结合本校学科特色进行办学,从以上75%的特色方向都建议开设术语学课程来看,研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中的术语课程非常有必要。

又如,现今学界和翻译界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培养体系中的一个讨论热点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因为“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建立学位论文的具体写作模式、明确评审标准”[5]。陈琳、章艳在当下认同的四种方式(重要岗位的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和翻译调研报告)基础上提出了“翻译述评”的写作模式,他们不仅对文本翻译的述评写法做了分析,还将术语翻译述评作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的一种可能范式。同时指出“术语翻译的写作模式还没有付诸实践,囿于认识的局限,具体的框架还有待于进一步充实” [5]。由此可见,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中的术语课程研究应当有所作为。

2.必要性二:语言服务产业的重要环节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可能成为语言服务产业中的各类从业者,如软件编制者、术语专家、项目管理者、译员(口、笔译)、测试人员等。在翻译部门或翻译企业中,术语专家可以被称为“术语表制作者”。随着各种翻译辅助系统的开发和对术语一致性与准确性要求的提高,翻译项目提供者的需求远不止对材料进行翻译。他们对术语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将其视为头等重要的材料,并要求对术语进行特殊处理。正因为如此,即使翻译的各个部分已普遍开始使用辅助系统和翻译机器,术语专家的工作仍必不可少[3]。术语专家作为语言服务产业上不可或缺的职业角色,应该成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

二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开设术语课程的可行性参照

国内术语学专家梁爱林、邓愉联介绍国际上5所欧美大学的术语教育情况[6];李健民还调查了德国15所高校及奥地利和瑞士5所高校开设的术语课程[7]。在此我们来梳理这23所国外大学(两份调查都介绍了德国科隆应用科学大学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术语学课程,从“开课层次”“课程共性”和“校企合作”三个角度入手,来论证:参照国外大学的术语课开设经验,具有一定特色的术语课程是符合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联系产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和“注重实用性课程”的教育宗旨,具有开设的可行性。

1.开课层次

在李健民调查的德国15所开设术语课的高校中,有10所术语课程是针对翻译硕士层次,有3所高校术语课程不仅开在翻译硕士层次,而且还用于翻译本科;奥地利排名前三位的大学也都在翻译硕士层次开设术语课程;还有瑞士的两所大学同样如此。根据梁爱林、邓愉联的引介,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在翻译硕士层次也开设了术语理论和实践课程。因此23所高校中设有翻译硕士项目的18所高校,都开设了各具特色的术语课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在欧美大学的翻译硕士项目中,为翻译硕士培训术语能力是一种广泛的做法。

2.术语课程共性

为便于分析、总结规律,我们将18所高校翻译硕士项目开设的术语课内容整理如下:1)德国安哈特专业学院:术语的收集整理方法和术语工作的原理;2)柏林洪堡大学:术语工作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导论、建立术语库和术语工作实践;3)海德堡大学:开设与翻译相关的术语工作课程,内容包括术语工作的理论、方法和实践;4)西尔德斯海姆大学:术语工作方法导论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科隆应用科学大学:有4个主要课程模块组成,包括术语科学的基础学习,计算机化的术语工作,术语工作的课题实践及术语学论文;6)莱比锡大学:面向翻译的计算机辅助术语学,传授术语学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7)马格德堡专业学院:术语学工作方法导论、普通术语学课程;8)美茵茨大学:术语学和计算机辅助术语学的深化知识;9)慕尼黑语言与口译学院:专业翻译领域的术语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方法;10)慕尼黑专业学院:术语工作导论;11)慕尼黑外语学院:面向高级口、笔译人员的职业培训;12)萨尔布吕肯大学:包括术语工作方法导论、应用术语管理软件的实践工作;13)维也纳大学:包括术语数据库的创建与有效的使用方法、在线的术语表、学生日后从事翻译职业后的发展等,教师时时刻刻都在关注术语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平衡关系;面向译员的课程还着重探索如何利用好新的技术,如机助翻译系统、联机(在线)使用翻译与术语的工具和术语库管理系统等;14)美国肯特州立大学:为了把更多的内容融合或者压缩到现行的课程设置中,教学大纲规定的主要内容有术语管理基本原则和问题导论、术语数据库管理入门、术语管理实践应用(包括练习)、术语库的准备(大约50个术语条目)、因特网通讯和万维网研究、术语与翻译管理的高级应用(如翻译记忆系统和机器翻译);15)格拉茨大学:面向翻译的术语工作实践教学,工作成果可在最后的考试中作为辅助工具使用;16)茵斯布鲁克大学:术语工作方法导论,包括3个部分——针对概念的术语工作方法(理论部分)、术语工作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术语管理系统和翻译相关软件方案;17)日内瓦大学:术语学与术语工作方法导论,以及用于翻译和术语工作的计算机辅助工具课程;18)苏黎世应用科学大学在术语学导论讲座的基础上,辅之以术语工作、术语学相关工具等实践课程,全面传授术语学理论与实践知识。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术语工作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计算机辅助术语管理、术语数据库的创建与有效的使用方法、(在线)使用翻译与术语的工具和术语库管理系统是大多数翻译硕士项目设定的课程。特别是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德国科隆应用科学大学和奥地利茵斯布鲁克大学的教学方案注重术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计算机化的术语工作,具有以上高校术语教学的典型特征。

3.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调查的23所大学中,有3所大学的术语学教学活动提及与企业挂钩。其一是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该校与联合国驻维也纳的机构等单位合作,开展面向高级翻译的术语教育,将学术研究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其二是奥地利的茵斯布鲁克大学,学生在硕士论文的选题中,总是尽量选取那些必须对概念和名称进行双语术语处理且有具体需求企业的专业领域,作为论文工作的研究对象。经导师同意,论文的研究工作可以作为第三方委托的研究项目来完成[7]。其三,芬兰瓦萨大学与同行或者业界展开课题合作对术语学的教学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例如瓦萨大学的在职术语学培训计划就是与诺基亚(Nokia)电讯公司和ABB公司(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公司)联合筹划的产物。此外该校与芬兰一家ABB分公司还有用术语分析的方法为公司开发新的文献著录系统的横向课题[6]。

根据以上对国外大学术语课程的开课层次、课程共性和校企合作三个问题的分析总结,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国外翻译硕士项目中开设的术语课程完全符合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理念,可以成为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术语课程设置的有力参照。

三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术语课程设计原则的思考

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术语课程的内容,一方面我们可以参照以上18所国外大学翻译硕士项目共同的术语课程内容来设定;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按照语言服务产业中术语专家的岗位职责描述来安排。正如穆雷所说:“清晰地描述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具体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把握这些岗位的人才规格要求,以进行与人才规格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2]。翻译部门或翻译企业的术语专家,其岗位职责一般包括:1)找出所有现存的术语资源;2)找到资源,尤其还要找到能够回答术语问题的信息提供者,这些问题来自企业内部的所有待译文件,有时甚至来自外包的翻译资料;3)创建翻译记忆库并及时更新;4)创建译前词典;5)创建翻译企业或部门的术语资源,并及时更新;6)就术语的选择向译者提供建议,尤其在使用标准、本地化的地道用法和新词的使用方面提出建议;7)简化资料查阅,更新资料并补充企业或部门的术语资料;8)告知译者所有与术语相关的问题:新出版的词典、使用标准、修订后的内容、客户评价、典型问题的解决等[3]。

此外,梁爱林曾从术语的属性出发,深刻地论证了中国术语学教育应注意的两个问题——“术语教学要做需求分析”和“术语学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术语能力”[8],由此我们反思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中术语教学开展的原则,可以得到如下启发:第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术语培训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只有获取了比较系统全面的术语学知识与理论,包括术语工作的方法与原则并且有实践的经验与能力,才能够成为合格的术语工作者。目前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仅在翻译技术类课程中开设术语管理或术语工具课程,无法真正打造学生的术语能力,我国高校的翻译硕士课程体系应当开设独立的、理论和实践平衡的术语课程。第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术语教学要重视机辅教学: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主要为语言服务行业培养人才,考虑到语言服务行业的翻译流程特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机辅术语教学将直接服务于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特别要将教会学生使用术语工具、能用计算机化的术语工具开展术语管理、利用好在线的术语资源和术语产品作为首要的教学任务。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术语课程中的机辅内容可与现有的翻译技术课程打通,以共享师资。第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的是面向语言服务产业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翻译人才,这类人才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术语工作者的工作成果(如术语库、词典)或者系统化的术语工作成果。因此针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学生的术语培训,应该在传授基本的术语学理论、方法与原则基础之上,突出实践性和术语使用的标准化,并且应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即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各试点学校的办学方向,安排个性化的案例教学内容等。

四 结 语

本文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职业性的教育理念出发,基于前人对国际上18所大学在翻译硕士层次开设术语课程的情况引介,提出并论证了术语教学进入我国翻译硕士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此外还就术语课程开设原则提出了一孔之见。鉴于许多高校还没有开设术语课,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培养术语课师资就成为当务之急。庆幸的是,与本地化课程相比,我们开设术语课的前期基础要厚得多。此前,许多前辈都曾提出在中国大学开展术语课的构想,而且他们对教材、师资、教学法等实际问题也曾讨论过,而今面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中的术语课程这样一个更加具体的目标,笔者认为这是术语教学进入大学讲台、术语学在翻译界取得学术地位的一次契机。在此笔者分析讨论了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体系中开设术语学课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术语学课程,以实现一直以来术语学同人在大学开设术语课的夙愿,同时也能为培育我国高层次、职业化、专门化的翻译人才这一跨学科的事业尽一份力量。

参 考 文 献

[1][EB/OL].[2012-10-19].http:///view/2381566.htm.

[2]穆雷.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翻译教育[J].中国翻译,2012(4):14.

[3]达尼尔,葛岱克.职业翻译与翻译职业[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48-49,57,52.

[4]穆雷,王巍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J].中国翻译,2011(2):31-32.

[5]陈琳,章艳.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翻译述评”的撰写模式研究[J].中国翻译,2011(6):49.

[6]梁爱林,邓愉联.谈国外大学的术语学教学[J].中国科技术语,2007(6):5-8.

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车辆工程专业导论;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80-02

一、引言

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不适应以知识创新为需求的社会发展,更不利于培养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我校2015版的培养方案中要求各专业开设新生专业导论课,以激发大一新生探索学科奥秘的兴趣,引导学生按照学科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开展学习。因此,为了改变目前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专业导论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1]。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卖、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种特定教学方法[2]。案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它与传统教学中一味突出教师的单一主体地位、强调单向交流、教材多年不变等有很大不同[3]。

二、《车辆工程导论》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选择和制定案例。案例教学法需要搜集很多案例,这个过程虽然烦琐但是非常重要。然后,根据教学需要,对搜集到的案例进行选择和整理。选择的案例必须和教学内容的关联度大,而且成一个系统,起到案例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图1列出了《车辆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中所用的案例。

2.案例实施和组织过程。在案例实施过程中,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从案例开始,引出课程新内容。在开始某一章新内容教学时,可以先给出一个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温习已学过的知识,然后提出新问题,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要讲的新内容上,从而把前后两次课的内容衔接起来。(2)以案例作为课堂的主线。给出案例之后,需要精心设计针对该案例的提问,这些问题一定要围绕本节课所要讲授的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个个的问题而逐步掌握全部理论知识,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以案例结束,突出教学重点。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始终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恰当的案例,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分析案例,做到有的放矢。

三、案例教学法实施后的效果

案例式教学引入本校2015级《车辆工程导论》课程后,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起到了以下效果。

1.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运用案例教学法,在问题的引导下,促使学生去认真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到提高[4]。通过该种教学方法在2015级车辆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上课积极性很高,几乎没有缺席的学生,出勤率在100%。

2.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问题,而且能把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该种教学方法在2015级车辆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实施中,刚开始利用案例教学时,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学生不知道怎样参与到课堂中,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不高。通过几个案例的讲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面的课程中利用案例讲解时,首先让学生提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中学生会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了不少。学生的考核是以写论文的方式进行,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从学生提交的论文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归纳总结2500字左右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点,有些学生还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大一学生来说非常不错。因此,通过案例教学方法的实施,对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唐金花,王奎洋.高校“汽车概论”公选课的教学改革与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5(4):50-53.

[2]叶敏芳.初探案例式教学在汽车构造课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171-172.

[3]邹凤华,谷赫.案例式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3-34.

第4篇

论文关键字:计算科学计算学科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软件网络和病毒

论文摘要:计算科学主要讲述了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计算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它的发展主线、学科分支、还有计算科学的特点、发展规律和趋势。

引言:随着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计算机在上世纪40年代的诞生,和计算科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取得的大量成果。计算科学这一学科也也应运而生。《计算科学导论》正如此书的名字,此书很好的诠释了计算科学这一学科,并且指导了我们应如何去学好这一学科。使得我们收获颇多。并且让我深深的反思了我的大学生活。正如赵老师书中所讲的:“计算科学是年轻人的科学,一旦你选择了计算科学作为你为之奋斗的专业类领域,就等于你选择了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一个有志于从事计算科学研究与开发的学生,必须在大学几年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有可能在将来学科的高速发展中,或在计算机产品的开发和快速更新换代中有所作为。

<一>什么是计算科学和它的来历

计算科学主要是对描述和变换信息的算法过程,包括其理论、分析、设计、效率分析、实现和应用的系统研究。全部计算科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能(有效的)自动运行,什么不能(有效的)自动运行。本科学来源于对数理逻辑、计算模型、算法理论、自动计算机器的研究,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后期。

随着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计算机在上世纪40年代的诞生,人类使用自动计算装置代替人的人工计算和手工劳动的梦想成为现实。计算科学的快速发展以也取得大量成果,计算科学这一学科也也应运而生。

<二>计算科学的发展

a、首先先介绍图灵机

图灵机的发明打开了现代计算机的大门和发展之路。图灵机通过一条两端可无限延长的袋子,一个读写头和一组控制读写头的(控制器)组成它有一个状态集和符号集,而此符号集一般只使用0和1两个符号。而就是这个简洁的结构和运行原理隐含了存储程序的原始思想,深刻的揭示了现代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的核心内容。现在通用的计算机是电子数字计算机,而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展是建立在图灵机的基础之上。他的二进制思想使计算机的制作的简化成只需两个稳定态的元器件。这在今后的计算机制作上无论是二极管或集成电路上都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

b、计算机带动的计算学科

1946年随着现代意义上的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的诞生。掀起了社会快速发展的崭新一页。计算机工作和运行就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1、计算机语言

我们要用计算机求解一个问题,必须事先编好程序。因此就出现了最早的机器指令和汇编语言。20世纪50年代后,计算机的发展步入了实用化的阶段。然而,在最初的应用中,人们普遍感到使用机器指令编制程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十分别扭,也不利于交流和软件维护,复杂程序查找错误尤其困难,因此,软件开发急需一种高级的类似于自然语言那样的程序设计语言。1952年,第一个程序设计语言ShortCode出现。两年后,Fortran问世。作为一种面向科学计算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Fortran的最大功绩在于牢固地树立了高级语言的地位,并使之成为世界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Algol60的诞生是计算机语言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志。该语言的文本中提出了一整套的新概念,如变量的类型说明和作用域规则、过程的递归性及参数传递机制等。而且,它是第一个用严格的语法规则——巴科斯范式(BNF)定义语言文法的高级语言。还有用于支持结构化程序设计的PASCAL语言,适合于军队各方面应用的大型通用程序设计语言ADA,支持并发程序设计的MODULA-2,支持逻辑程序设计的PROLOG语言,支持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的LISP语言,支持面积对象程序变换的SMALLTALK、C等。

2、计算机系统和软件开发方法

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机了而也包括了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各种各样的软件使得计算机的用途大大增强。而软件开发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和发展方向。软件开发的理论基础即是计算模型。随着计算机网络、分布式处理和多媒体的发展。在各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增加并发机构以支持分布式程序设计,在语言中通过扩展绘图子程序以支持计算机图形学程序设计在程序设计语言中已非常的流行。之后,在模数/数模转换等接口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扩展高级语言的程序库又实现了多媒体程序设计的构想。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并行计算机和分布式大规模异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又将并行程序设计语言、并行编译程序、并行操作系统、并行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等试行软件的开发的关键技术依然与高级语言和计算模型密切相关,如各种并行、并发程序设计语言,进程代数,PETRI网等,它们正是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中支持不同阶段软件开发的程序设计语言和支持这些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的理论基础----计算模型

3、计算机图形学

在计算机的硬件的迅速发展中。随着它的存储容量的增大,也掀起了计算机的巨大改革。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促使图形化界面的出现。计算机图形学是使用计算机辅助产生图形并对图形进行处理的科学。并由此推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信息处理、计算机辅助测试(CAT)等方向的发展。图形化界面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在一个黑色的DOS窗口前敲代码输入控制命令的时代。同时也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公司Microsoft。

4、计算机网络

随着用户迫切需要实现不同计算机上的软硬件和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就在我们的需求中诞生了。网络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交换使每台计算都变成了网络计算机。这也促进计算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三>计算机学科的主线及发展方向

围绕着学科基本问题而展开的大量具体研究,形成学科发展的主流方向与学科发展主线和学科自身的知识组织结构。计算学科内容按照基础理论、基本开发技术、应用以及他们与硬件设备联系的紧密程度分成三个层面:

1、计算科学应用层

它包括人工智能应用与系统,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移动计算,计划可视化,科学计算机等计算机应用的各个方向。

2、计算科学的专业基础层

它是为应用层提供技术和环境的一个层面,包括软件开发方法学,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程序设计科学,计算机体系结构、电子计算机系统基础。

3、计算科学的基础层

它包括计算科学的数学理论,高等逻辑等内容。其中计算的数学理论涵盖可计算性与计算复杂性理论形式语言与计算机理论等。

<四>计算机的网络的发展及网络安全

(1)计算机网络与病毒

一个现代计算机被定义为包含存储器、处理器、功能部件、互联网络、汇编程序、编译程序、操作系统、外部设备、通信通道等内容的系统。

通过上面定义,我们发现互联网络也被加入到计算机当中。说明了网络的重要以及普及性。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信息科学成为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在互联网络已经广泛应用于科研、教育、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信息服务等各个方面。全世界的互联网Internet正在爆炸性的扩大,已经成为覆盖全球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

因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我们各行各业都在使用计算机。信息安全也显得格外重要。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受到严重的挑战,来自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的攻击及其他方面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其中计算机病毒更是很难根治的主要威胁之一。计算机病毒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损失是刻骨铭心的,譬如1999年爆发的CIH病毒以及2003年元月的蠕虫王病毒等都给广大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我们想更好的让计算机为我们服务,我们就必须很好的利用它,利用网络。同时我们也应该建立起自己的防护措施,以抵抗外来信息的侵入,保护我们的信息不受攻击和破坏。

(2)计算机病毒及它的防范措施:

计算机病毒是一组通过复制自身来感染其它软件的程序。当程序运行时,嵌入的病毒也随之运行并感染其它程序。一些病毒不带有恶意攻击性编码,但更多的病毒携带毒码,一旦被事先设定好的环境激发,即可感染和破坏。

<一>、病毒的入侵方式

1.无线电方式。主要是通过无线电把病毒码发射到对方电子系统中。此方式是计算机病毒注入的最佳方式,同时技术难度也最大。可能的途径有:①直接向对方电子系统的无线电接收器或设备发射,使接收器对其进行处理并把病毒传染到目标机上。②冒充合法无线传输数据。根据得到的或使用标准的无线电传输协议和数据格式,发射病毒码,使之能够混在合法传输信号中,进入接收器,进而进人信息网络。③寻找对方信息系统保护最差的地方进行病毒注放。通过对方未保护的数据链路,将病毒传染到被保护的链路或目标中。

2.“固化”式方法。即把病毒事先存放在硬件(如芯片)和软件中,然后把此硬件和软件直接或间接交付给对方,使病毒直接传染给对方电子系统,在需要时将其激活,达到攻击目的。这种攻击方法十分隐蔽,即使芯片或组件被彻底检查,也很难保证其没有其他特殊功能。目前,我国很多计算机组件依赖进口,困此,很容易受到芯片的攻击。

3.后门攻击方式。后门,是计算机安全系统中的一个小洞,由软件设计师或维护人发明,允许知道其存在的人绕过正常安全防护措施进入系统。攻击后门的形式有许多种,如控制电磁脉冲可将病毒注入目标系统。计算机入侵者就常通过后门进行攻击,如目前普遍使用的WINDOWS98,就存在这样的后门。

4.数据控制链侵入方式。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计算机病毒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控制链侵入成为可能。使用远程修改技术,可以很容易地改变数据控制链的正常路径。

<二>病毒攻击的防范的对策

1.建立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应包括多个防护层。一是访问控制层;二是病毒检测层;三是病毒遏制层;四是病毒清除层;五是系统恢复层;六是应急计划层。上述六层计算机防护体系,须有有效的硬件和软件技术的支持,如安全设计及规范操作。

2.严把收硬件安全关。国家的机密信息系统所用设备和系列产品,应建立自己的生产企业,实现计算机的国产化、系列化;对引进的计算机系统要在进行安全性检查后才能启用,以预防和限制计算机病毒伺机入侵。

3.防止电磁辐射和电磁泄露。采取电磁屏蔽的方法,阻断电磁波辐射,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防止计算机信息泄露的目的,而且可以防止“电磁辐射式”病毒的攻击。

4.加强计算机应急反应分队建设。应成立自动化系统安全支援分队,以解决计算机防御性的有关问题。

很多公司都有因为电脑被入侵而遭受严重经济损失的惨痛经历,不少普通用户也未能避免电脑被破坏的厄运,造成如此大损失的并不一定都是技术高超的入侵者所为,小小的字符串带给我们的损失已经太多。因此,如果你是数据库程序开发人员、如果你是系统级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如果你是高级计算机用户、如果你是论坛管理人员......请密切注意有关字符漏洞以及其他各类漏洞的最新消息及其补丁,及时在你的程序中写入防范最新字符漏洞攻击的安全检查代码并为你的系统安装最新的补丁会让你远离字符带来的危险。经常杀毒,注意外来设备在计算机上的使用和计算机对外网的链接。也可以大大有效的避免计算机被攻击。

第5篇

关键词:微课;课堂教学;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02-0101-03

目前,高校计算机课程内容多、操作性强,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地操作练习才能够扎实掌握具体操作,然而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要想重复地给学生讲解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这样也会使教师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变得疲惫不堪,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1]因此,笔者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引入微课,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又能为学生提供反复观看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的活动全过程。[2]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其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以新颖活泼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思考。[3]它最大的特点:一是以视频为呈现方式;二是凸显课程的“微”。这里的“微”是微小、碎片化,能让学习者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

如今,计算机、互联网、移动设备及移动网络的普及为微课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特别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方面尤为明显。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将其制作成微课,共享在网上或让学生拷贝到手机里,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点播观看、学习。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于教师新授课,二是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移动学习。

微课用于新授课

根据教学过程划分,微课用于新授课包括五个环节,即课前预习、导入新课、知识理解、练习强化及总结拓展。

1.课前预习

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比较,涉及具体的事物较多,实践性、操作性较强,如果学生没有认真预习准备,经常会造成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一知半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及新课所需的衔接知识内容制作微课,并让学生提前观看、学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例如,笔者在讲解计算机硬件部分时,受实训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每位学生都能够结合实物展开学习。同时,教师在展示单个零件的内部构造及拆装步骤时,也很难顾及全部学生。因此,笔者将计算机硬件构成部分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自主了解硬件的构成和形态。这样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硬件知识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就不会觉得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过于抽象。

2.导入新课

由于计算机课程的应用性较强,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以及在现实中的应用制作新颖的、启发式的微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讲解做铺垫。例如,在讲解计算机性能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看设计好的微课,并抛出问题:在购买计算机时,你是选择内存容量大、硬盘存储大、CPU(中央处理器)主频高的计算机还是选择配置较低的呢?全部学生都会选择容量大、CPU主频高的计算机。接着,教师抛出下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衡量硬盘和CPU的依据是什么吗?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出计算机硬件的相关概念,即字长、时钟主频、存储单位。

3.知识理解

在展开计算机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详细地讲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接着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当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结束后,教师再播放微课视频,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例如,在讲授“数据库系统原理”时,触发器、存储过程、函数等概念及应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这样通过自主探究,学生不仅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点,而且能够避免死记硬背相关概念而不知如何应用。同时,采用微课展现知识点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在教学中,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基础稍差的学生很可能不能快速地接受并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而微课为这些“慢热型”的学生提供了反复学习和课后巩固的条件。

4.练习强化

计算机的一些理论课程内容较抽象,需要学生反复练习、强化才能熟记于心。有些学生的知识归纳总结能力相对较差,如果课后不加强练习巩固,他们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知识的学习忘记先前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实际案例设计定量的、实用性较强的习题,并制作微课供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例如,“计算机网络”课程,很多学生在学习网络层和运输层的时候,很可能会忘掉前面所学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等知识,而这些知识又是相关的、系统的,这样就会增加学习后续知识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将一些练习制作成微课,即可以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使其不受课堂教学的时间束缚,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5.总结拓展

总结拓展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总结知识重点及学习规律,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纳入新知识。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微课,并在每节课结束之前播放,以此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例如,有些学生在计算机的实训课上会表现出一个很大的缺点,即技能操作水平不够灵活、熟练。在“数据库系统原理”课上,教师通常会拿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的相关习题来讲解、操练。如果是平常练习时候做过的题目,学生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但是同样的知识点变换一下题目,他们就感觉无所适从。经笔者仔细观察,发现这一部分学生很大程度上是死记硬背概念及具体操作步骤,而不是真正地掌握了知识点的应用。这样,他们的操作技能就很难再进一步提高。而教师合理地运用微课,则能够有效、及时地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将新知识转化为技能。同时,对于那些知识掌握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布置更高层次的任务,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完全应用在实际操作中,进而提高所有学生的操作技能及教学效率。

微课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移动学习

高校计算机课程中,“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程,在该课程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不仅学生所要接受的知识点量大、分散、新旧知识交替,而且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又参差不齐。因此,教师经常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然而,微课的出现,引发了课堂改革,即将整个教学切片,每个切片都是一个微课,且每个切片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之间不存在联系,形式可以是某一议题、某一重点或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疑难问题来进行设计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选择某一个微课自主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调节、控制视频的播放进度,且可重复播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层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导论”时,“计算机工程”这个模块,知识点涵盖了CPU、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因此,教师可以将每个知识点都制作成独立的微课。有的学生可能在CPU的理解上感觉吃力,有的学生可能弄不清楚哪些设备是内存、哪些设备是外存,这些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微课展开学习。

经调查发现,现在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因此,教师可将微课引进学生的视线,为学生开辟另一个学习的天地。微课的容量较小,学生可以将其存储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中,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展开学习,只要学生自身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例如,计算机技能一类的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课堂上学习结束就算完成学习任务的现象,有些学生不能透彻地理解知识原理,生搬硬套地进行操作,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还没领悟透彻就下课了。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微课,并推送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需要展开移动式学习,从而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在进行全校的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与等级考试培训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合作,开发计算机等级考试APP学习软件,把一些微课上传至软件系统,并增加练习功能,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构建专业的微课实训教学平台,同时提供手机APP软件,并将一些实训的内容分解,让学生更加细致地了解实训过程,提高实践技能。

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在传统的教学资源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和应用模式,它的应用还在起步阶段。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传统的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微课,将对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进行革新,突破传统的单一的计算机授课模式。微课的教学要求教师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抓住微课的核心理念,凸显微课的“微”特征,并很好地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微课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的个性化学习要求、按需学习,学生既能查缺补漏也可拓展学习空间,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微课势必会成为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时军艳,孔小婧.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5):311-312.

第6篇

关键词:网络工程;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8021202

作者简介:赵卿松(1972-),男,硕士,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

1专业培养方案的体系结构

根据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的原则,课程体系的设置以“低年级实行通知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以提升学生素养,高年级实行有特色的专业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准则,构建理论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创新教育平台。

理论教学平台由三类课程组成: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由公共基础课和素质教育课两个模块组成;学科基础课程按照学科大类安排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则分为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两个模块。

实践教学平台由实训、实验和实习组成:①实训包括:军训、综合课程设计等;②实验教学以课程内实验为主,并开设一定比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③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创新教育平台由课程创新教育、学术创新活动和实践创新活动组成。课程创新教育包括学科前沿课程和创新教育课等;学术创新活动包括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实践创新活动包括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企业培训合格证为目的的各类专业技能培训活动等。

2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及社会对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培养“高级应用型网络人才”为目标,具备计算机科学与网络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网络规划设计及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开发能力、具有网络维护与管理专长、能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维护等工作。

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按照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特色,结合学院目前的学科发展状况,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有特色”的培养原则,在课程设置方面认真考虑了以下几点:

(1)由于网络工程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因此,在计算机科学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信息处理等方向上,设置了对应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

(2)课程设置强调了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的重要性,对重要的基础课程给予了充足的学时。

(3)将方向的选修课程分为网络规划设计及管理、网络信息处理两部分,以适应社会对网络工程专门人才的需求。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如表1。

表1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作为工科专业,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与其它工科专业类似,开设大学英语、数理、政治理论基础和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学科基础课程除了电类基础和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基础外,增加了网络工程导论、计算机网络和数字通信原理等课程,以补充学生在数字通信领域上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网络工程的后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网络规划设计方向,在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中设置了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规划设计、现代网络技术、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设备等课程,以培养学生在网络组网和网络规划设计方面的能力;针对网络信息处理方向则设置了网络编程、网络协议、网络互联技术、Linux系统管理、Linux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以培养学生在网络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方面的能力。

3实践教学环节

3.1课程内实验

所有的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都设置了一定比例的实验,课程内实验以加深、巩固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实验以实验项目的形式来组织,每个实验项目占2学时或4学时,实验项目分为基础性实验项目、设计性实验项目或综合性实验项目,一般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学时数占课程内实验学时的30%~40%。

基础性实验项目主要是对课程所涉及到的基本原理与过程、基本方法进行实验验证,以消除学生对课程基本原理理解上的抽象性和神秘感。综合性实验项目以基础性实验项目的掌握为基础,综合运用课程涉及到的知识,以增强学生对课程基本原理的掌握并融会贯通,适用于数字通信原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规划设计、现代网络技术、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设备等课程学习过程中进行,为后继的综合课程设计打下基础。设计性实验项目也是以基础性实验项目的掌握为基础,提出实验任务与要求,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实验任务的方案、实验步骤和方法,适用于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网络编程、网络协议、数据库系统原理等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设计类实验项目的锻炼,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的思路,掌握网络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综合课程设计

综合性的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其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从第四学期开始至第七学期,开设了基础软件综合设计、基础硬件综合设计、网络工程综合设计、网络通信综合设计、网络应用综合设计等综合课程设计。每个综合课程设计集中安排在学期末,占2周时间,为了更好满足学生的兴趣,采用教师给出多个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这种双向选择的方式。同时要求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的最多指导学生的人数不能超过30人,以保证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效果。

为培养学生的论文书写能力,要求学生书写完整的综合设计报告,包括课题背景、设计简介及设计方案论述、详细设计、设计结果及分析、总结等内容;为保证综合设计的质量,安排了综合设计答辩环节,答辩中由学生先对设计的内容进行阐述和演示,然后答辩教师针对设计内容随机提问,以考察设计完成情况。综合设计成绩评判由平时表现、完成情况、报告质量和答辩情况等内容按照一定比例组成,能比较客观地评价学生完成综合设计质量。

3.3实习与毕业设计

为让学生接触社会,体验未来就业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分别组织3次实习,即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认识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初,占2周时间,参观IT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科研环境或办公网络环境,见识不同厂家或品牌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及网络应用系统的应用情况或研发过程,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增加感性认识。

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初,各占3周时间,为了保证实习的效果,与IT企业或思科认证培训机构合作,建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到组网工程、网络管理与维护和网络软硬件系统开发等项目中。特别是在与思科认证培训机构的合作过程中,充分利用他们的师资与设备资源,很好地克服了我校网络组网设备不足的缺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

毕业设计为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在毕业前提供了一次综合性专业技术实践锻炼,毕业设计课题围绕网络规划设计与网络信息处理两个方向展开,毕业设计周期为14周左右,包括选题、开题、课题任务的完成、书写毕业设计论文和论文答辩等环节。我们将校企合作方式也引入到毕业设计环节中,对部分学生实行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共同指导的方式,真题真做,以达到在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的同时,解决企业某方面实际问题的目的。

4结语

网络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等专业基础上经过发展逐步形成的专业,作为一个实用性强、服务面广的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根据专业特点不断地摸索、循序渐进和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春枝,李红.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23).

第7篇

关键词:“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启发教学;任务驱动;分组教学;过程化考核标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1-0142-0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llege, the computer basic course was reformed systematic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curriculum target,curriculum design,the teaching method and evaluation system. The course objective was based on abilities, including 7 level one abilities, 16 level two abilities. We chose the teaching major-related project, and wrote the experiment instruction and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unity of “teaching, learning, doing,assessing” teaching mode was used, with the teaching method of heuristic, task driven and grouping. The process assessment standards based on the capability was used, agreeing with the course objectives. This systematic reform has improved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using computer and interest in this class.

Key words: unity of "teaching, learning, doing,assessing"; heuristic; task driven; grouping; process assessment standard.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1]为了提高我院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依据教育部的指导精神,再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这门课进行了大胆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1明确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高职教育中的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2]。

根据高职教育理念,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这门课的教学目标为能解读计算机配置信息,识别计算机相关软硬件;能熟练使用Windows 7操作系统和常用工具软件;能运用互联网从事各种娱乐学习工作活动;能使用Word 2010进行文档处理; 能使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处理;能使用PowerPoint 2010制作演示文稿;使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具有操作层面、技术层面和专业应用层面上的基本信息素养并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取得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资格证书。

以上是这门课的课程目标,可以看出,该课程目标已经由传统的以知识描述为主转换为以能力掌握为主,为了使课程目标更具体,更容易实现并且容易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又进一步将课程目标分解为7个一级能力,16个二级能力,每个能力均是从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仗崛。这里就不再详细列出,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我的论文“基于能力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过程化考核标准构建与实施”,在该论文的表格1中有具体描述。

2教学内容的改革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接下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高职教育要求公共基础课“以应用为目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为了使学生掌握教学目标中的7个一级能力,16个二级能力,教学内容完全以项目为载体,不再是以前先讲理论知识,再讲操作,而是理实一体化,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项目的实施完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相关能力,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为了体现职业性,教学项目结合专业,不同的专业选取不同的项目,并且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同。如下表1所示:

因为篇幅有限,这里仅列出两个专业群的教学项目,其中项目1:计算机配置调查可以分解为3个子项目: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安装及设置Windows 7操作系y、使用Internet网络搜索信息并共享。可以看出,不同的专业群教学项目有所不同,选取和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一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来体现计算机只是一个工具,并且是将来工作必须要掌握的工具,用好它可以更有效地工作。不同的专业群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金融会计专业群对Excel的应用较多,因此增加了一个Excel教学项目,加大了Excel的教学课时量。

经过调研,发现目前还没有针对不同专业的课程标准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因此我院计算机基础部的老师和各专业课老师合编了针对不同专业的课程标准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实训指导书。

3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3.1 “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解决如何教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即使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也是教师先演示,学生再照着做,教师讲授的是否精彩,决定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完全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否掌握教学内容才是评价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的依据。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贯彻教学全过程的要求。

综前所述,教学目标是7个一级能力,16个二级能力,教学内容完全以项目为载体,因此,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行动领域和项目导向”的理念,主要采用项目教学,并在项目教学过程中体现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即获取信息、分析计划、实施、评价,使学生达到职业能力要求[3]。

改革之前这门课是32个理论课时,32个实践课时,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上,实践课在机房上。多媒体教室只有1台电脑,不可能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改革之后,理论课只有4课时,用来讲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上课地点为多媒体教室。其余60课时均为理实一体化课时,上课地点为机房。这样可以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

3.2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根据教育学理论,结合高职学生心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在本课程授课过程中,以“激发兴趣,引出任务”导入新课:先抛出一个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布置任务;以“分析任务、实现任务”讲授新课: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哪些技能,让学生自己思考,在摸索中掌握这些技能,必要时示范讲解,学生尝试练习,这里即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上;以“评价总结、能力拓展”做课堂小结:完成任务后,要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总结完成这个任务需要的技能和知识点,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出更高的拓展项目要求。

3.3 分组教学方法

自2001年起,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教育部的积极推动下,普及度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地区经济文化、教育水平、意识观念的差异,导致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存在很大差异[2].因此学生升入高职院校以后,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校分A、B班,即将基础好的学生放入A班,基础差的学生放入B班,两个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皆有所不同。这种给学生贴标签的方法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也不便于教务处对学生成绩的管理,加之对学生的调研结果反映,学生不愿意分班。因此我们没有采用分班,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教学法,即5个人为一组,该组中至少有一个基础较好的同学,同时有一个基础较差的同学,基础较好的同学担任组长,这样可以让同学之间互相帮扶,共同进步。

实践证明,以上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是“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最后一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前面在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三个环节中均进行了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传统的考核方法采用 “一卷定乾坤”的期末上机考试,不能完全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目标中的能力。笔者采用基于能力的过程化考核方法,不再进行期末考试,直接针对课程目标中的7个一级能力,16个二级能力进行过程化考核。过程化考核即学完一个能力考核一个能力,重在学习过程中的质量监控。能力的考核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具体详见我的论文“基于能力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过程化考核标准构建与实施”。

该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了考核内容和课程目标的完美统一,达到了以考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

5 教学效果分析

现就本校2014级某专业的两个班级为测试对象,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效果研究试验。首先,将两个班级定义为“传统班”和“改革试点班”,每个班学生人数均为50人。然后,对“传统班”的学生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而“改革试点班”的学生,则采用“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分组教学法以及基于能力的过程化考核方式。最后,以这两个班级的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为参考依据进行对比。

5.1 期末考试成绩对比

两个班级的期末考试成绩分布数据如图1和图2所示。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分别对两个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后,80~90分数段,改革试点班高出7个百分点,70~80分数段,改革试点班高出10个百分点,60~70分数段,改革试点班降低8个百分点,0~60分数段,改革试点班降低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改革试点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

5.2 学习效果问卷调查

分别对两个班级随机取20名学生,展开学习效果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5个问题:(1)学习完这门课程后,你对计算机的组成、分类、工作原理是否了解?(2)你认为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自己的办公能力(word、excel、ppt)是否提升较大?(3)你是否清楚这门课程的课程目标?(4)你是否达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5)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是否有所提高?

本文以两个班回答“是”的问卷为例,统计了解计算机组成、觉得自己办公能力提升较大、学习兴趣较为浓厚等5个问题的人数,调查情况如图3所示。

由图3所示,对调研问题的回答情况中,觉得对计算机的组成、分类、工作原理了解的人数,“传统班”为10人,“改革试点班”为15人;认为自己的办公能力有较大提升的人数,“传统班”为16人,“改革试点班”为19人;觉得清楚这门课程的课程目标的人数,“传统班”为12人,“改革试点班”为18人;认为达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的人数,“传统班”为10人,“改革试点班”为17人;觉得自己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的人数,“传统班”为13人,“改革试点班”为19人。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考试成绩,还是学习效果问卷调查情况来看,改革试点班的学生在综合评定上都表现更佳。由此可以看出,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后,尤其是采用了“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分组教学方法和基于能力的过程化考核方法后,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6总结

“教学改革改到难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这门课在教学内容上要结合专业,需要公共课教师对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方法上颠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转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的应变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综合素质都有一个较高的要求。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需继续努力,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教育部,2006.

[2] 刘俭云.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大众科技,2007,100(12):152-153.

[3] 高建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1):15-16.

第8篇

2015-10-17[上午(09:00-11:30)]

2015-10-17[下午(14:30-17:00)]

2015-10-18[上午(09:00-11:30)]

2015-10-18[下午(14:30-17:00)]

020201 工商企业管理(专科)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48国际企业管理 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   020203 会计(专科) 00157管理会计(一)   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00155中级财务会计

00156成本会计   020205 人力资源管理(专科)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63管理心理学

00165劳动就业概论   00164劳动经济学

03954现代公文写作 00166企业劳动工资管理 020228 物流管理(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0高等数学(一) 00041基础会计学 00012英语(一)

05372国际物流导论 020245 酒店管理(专科) 03961宾馆前厅与客房操作   03963酒店管理实务   020313 销售管理(专科) 10492销售管理学

10496零售管理 10498网络销售

10510连锁与特许经营管理 10494促销管理   030112 法律(基础科段)(专科) 00242民法学

00247国际法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679宪法学 00223中国法制史

00245刑法学

00261行政法学 00243民事诉讼法学

00260刑事诉讼法学

04729大学语文 00244经济法概论

05677法理学 030116 民商法(本科段) 05559海商法 05558侵权行为法     030301 行政管理(专科)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292市政学 00107现代管理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350社会研究方法   040101 学前教育(专科) 00384学前心理学

0038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00387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00383学前教育学 050114 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24普通逻辑

00031心理学

00529文学概论(一)

00535现代汉语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429教育学(一)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536古代汉语 00506写作(一)

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中学教育类(专科) 90024普通逻辑

90037美学

90087英语翻译

90441多媒体教学系统

90483科学思维方法论

90495体育保健学

90540外国文学史

90600高级英语

90735音乐教育学

90742美术技法理论

90768中国古代经济史

90774史学理论与方法

920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

92054中级无机化学

92085细胞生物学

92102遥感概论

93709基本原理概论 90033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90503体育教育学

90732简明配器法

90770中国近代史专题

90830现代语言学

90831英语语法

92053结构化学

92079生态学概论

92084组织胚胎学

92103计量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

92200现代设计方法

93204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二)

96414汉语言文学教育学

96421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96518微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 90321中国文化概论

9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90502体育管理学

9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9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90745中国画论

90832英语词汇学

92009抽象代数

92055中级有机化学

92101区域科学原理

92339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9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95543中学化学专题选讲

96425中学英语课程教材教法

97976音乐欣赏(二) 90015英语(二)

90023高等数学(工本)

9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90501体育史

9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90541语言学概论

90603英语写作

90604英美文学选读

9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

90771中国现(当)代史专题

92018数学教育学

92051物理化学(二)

92105地理教育学

95630中学政治课专题选讲

96417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050207 英语(基础科段)(专科) 00595英语阅读(一)

00596英语阅读(二)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795综合英语(二) 00522英语国家概况

00597英语写作基础

04729大学语文 00794综合英语(一) 050405 室内设计(专科)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688设计概论 03954现代公文写作   050454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科)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80306 机电一体化工程(专科)     02185机械设计基础

02236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02232电工技术基础

02237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 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专科) 02142数据结构导论

0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

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2高等数学(工专)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0电子技术基础(三)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2198线性代数

03954现代公文写作

04732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00012英语(一)

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2323操作系统概论 080759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专科) 03950网络管理与维护 03952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 03944网络技术基础

03948网络设计与组网 03946网络设计与制作 08076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7C++程序设计   080828 建筑工程(专科) 05394建筑物理 09062混凝土及砌体结构检测技术 09064建筑材料及检测技术   082236 工程造价(专科)(路桥方向)   03828建筑构造(一) 03940工程造价原理与编制 03941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090622 农村经济与管理(专科) 01442乡镇行政管理 02557乡镇规划与管理

03971经济学基础 05220市场营销学(乡镇) 02541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100701 护理学(专科) 00488健康教育学

02997护理学基础 02903药理学(一) 02998内科护理学(一) 02899生理学

03001外科护理学(一) 100801 药学(专科) 03031药物分析 03029药剂学 02068人体解剖生理学   020106 金融(独立本科段)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76国际金融 00077金融市场学

00078银行会计学 00079保险学原理 020114 农业经济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27农学概论

00128农业技术经济学(一) 00134农业统计学 00129农业政策学(一) 00130作物栽培学(一) 020157 财务会计与审计(独立本科段) 08119管理会计 06072企业财务审计

08130现代公司理财 00103证券投资学

08131财务分析与案例研究 06194内部审计 020202 工商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51企业经营战略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3质量管理(一)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152组织行为学 020204 会计(独立本科段)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0160审计学 00158资产评估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20208 市场营销(独立本科段)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84市场营销策划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183消费经济学 020210 旅游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99中外民俗   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20218 人力资源管理(独立本科段) 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06088管理思想史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6091薪酬管理

06092工作分析 020229 物流管理(独立本科段) 05375物流案例与实践(二)

05379仓储管理(二) 05376库存管理(二) 05377采购与供应管理(二)

05380供应链管理 05373物流企业管理

05378运输管理(二) 020230 公共事业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318公共政策 05723非政府组织管理   05722公共经济学 020261 工程财务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5293国际工程与建设项目管理 05294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 05292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6214西方财务管理 020279 工程管理(独立本科段) 06289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 01850建筑施工技术

06087工程项目管理 08262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08263工程经济学与项目融资 06962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 020302 酒店管理(独立本科段) 04929旅游市场营销

04932酒店客房管理 06124旅游文化学 06126旅游人力资源管理

08424酒店管理 04934现代酒店礼貌礼仪 020314 销售管理(独立本科段) 10500市场调研与销售预测

10505销售风险管理 10501销售渠道管理 10507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0516销售客户管理 10503组织间销售 030106 法律(本科段) 00230合同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167劳动法 00226知识产权法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13 法律教育(独立本科段) 00230合同法 00227公司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167劳动法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302 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   00261行政法学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 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1848公务员制度   040102 学前教育(独立本科段)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00399学前游戏论

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 040108 教育学(独立本科段)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0469教育学原理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68德育原理

00472比较教育 00453教育法学 040120 基础教育(独立本科段) 05683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06420中文工具书 04579中学语文教学法   040202 思想政治教育(独立本科段)       00312政治学概论 050105 汉语言文学(本科段) 00540外国文学史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0541语言学概论 050113 汉语言文学教育(独立本科段) 00540外国文学史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0541语言学概论 050134 英语翻译(独立本科段)   05349英汉语言文化比较     050201 英语(本科段) 00600高级英语   00832英语词汇学 00603英语写作

00604英美文学选读 050206 英语教育(独立本科段) 00087英语翻译   00832英语词汇学 00604英美文学选读 050309 公共关系(独立本科段) 00318公共政策

00320领导科学

03291人际关系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03292公共关系口才

03297企业文化

03300现代媒体总论 03293现代谈判学

03295国际公共关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0015英语(二)

00152组织行为学

03294公共关系案例

06091薪酬管理 050410 美术教育(独立本科段)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50412 环境艺术设计(独立本科段)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0302 化学教育(独立本科段)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80109 采矿工程(独立本科段) 08144计算机绘图(一) 11939采矿学(二) 08146矿井提升运输

08149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08139采掘机械

08147矿井通风与安全(二) 080307 机电一体化工程(独立本科段) 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2238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 080313 模具设计与制造(独立本科段)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80702 计算机及应用(独立本科段) 02331数据结构 02326操作系统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2325计算机系统结构 02333软件工程 080705 电子工程(独立本科段) 08315控制工程基础 11165通信原理与系统 11162锁相与频率合成技术   080709 计算机网络(独立本科段) 02331数据结构

02335网络操作系统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4751计算机网络安全 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 080713 信息技术教育(独立本科段)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80720 软件工程(独立本科段) 07165软件工程概论 07026网络应用程序设计 07167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080745 计算机科学教育(独立本科段)   02326操作系统     080806 建筑工程(独立本科段) 0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 02446建筑设备 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02448建筑结构试验 0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080807 道路与桥梁工程(独立本科段) 06078交通工程(二)

06081隧道工程 06082筑路机械及施工 06079城市道路 06080高速公路 081204 制药科学与工程(独立本科段) 03031药物分析 03029药剂学

07780化学制药工艺学     081209 应用化学(独立本科段) 02066有机化学(二) 02483工业分析     081724 铁路运输管理(独立本科段) 02375运筹学基础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453铁路旅客运输

06268工程数学

07113国际货物运输 07106铁路运输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454高速铁路概论 00015英语(二)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5204铁路财务管理 08221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独立本科段) 02115信息管理基础

02117信息组织 06385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 06627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 02124信息分析方法

02134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 082232 汽车服务工程(独立本科段) 06895汽车节能技术 06906汽车运行材料     090102 农学(独立本科段) 02676作物栽培生理

02679种子学 02678农业推广学 06172耕作学 05226植物营养与施肥(农业) 090403 畜牧兽医(独立本科段) 02795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02678农业推广学

06773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 02794动物遗传育种学 11431动物卫生检疫学 100702 护理学(独立本科段) 03006护理管理学

03202内科护理学(二)

03203外科护理学(二)   03005护理教育导论

04435老年护理学 03004社区护理学(一)

03007急救护理学

03010妇产科护理学(二)

03011儿科护理学(二)

04436康复护理学 100805 药学(独立本科段)   06831药理学(四) 01761药剂学(二)   030401 公安管理(本科段)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369警察伦理学

00372公安信息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35犯罪学(一)

00370刑事证据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729大学语文 00015英语(二)

第9篇

一、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改革的背景

(一) 社会方面

普通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进入高校学习的门槛越来越低,学生整体基础水平下降;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互联网的发达,为学生自主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提供了方便,也使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论文参考资料并拼接成自己的论文变得很容易。在市场经济下,社会上急功近利、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也不可避免地侵蚀学生。

(二)学校方面

广州大学2009年以前制定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本科化”的模式仍比较突出,缺乏适合成教人才培养理念的实践环节培养模式。广州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实行一级管理模式,继续教育学院为办学实体,仅有少量的专职教师,办学规模大,专业(专业方向)杂,校外办学点多,在调用与管理本校教师资源,统一、规范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以及进行质量监控方面还不足

(三)学生方面

成人学生业余学习,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缺少论文写作基础训练;多数面临工作与家庭的压力,学习动机主要是为了获得毕业文凭,内部动力不足。为了达到顺利毕业的目标,学生往往采取的是避免失败的做法,或者是没有挑战性的任务,认真思考、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态度普遍欠缺。

(四)教师方面

指导教师来源不一,缺乏统一审核、把关,水平良莠不齐;由于多数是兼职教师指导论文,教师责任心差的不在少数。

二、多管齐下,实施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改革的举措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应用型,提高写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高等人才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具体实施措施,是学校组织教学和管理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依据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是否切合实际,注重应用型、实践性,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2008年,为使成人高等教育更适应成人的特点和需求,学校全面修订了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在2009年版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针对学生写作能力欠缺、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状况,加强了课程的人文特色,专科和专升本的课程设置分别增加了《应用写作》和《大学语文》这两门公共课程,增强学生的写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力求打好论文写作的基础;在课程的总体设置上,精简理论,强化实践,不仅在实践教学平台适当增加集中实施的实践课程比例,增强实践性课程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在其它课程平台的课程,特别是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理论课,也减少理论学时,适当增加课内实践学时,力求减少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存在差距,培养学生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使撰写毕业论文有料可写,而不是盲目抄袭、拼凑。

(二)改变单一的论文写作形式,采取更为适合成人特点的多种毕业论文形式

从2009年开始,学校决定,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应充分利用成人学生丰富的社会经验,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专业开展选题工作。从写作形式上,改变当前的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写作形式单一,非论文即设计的状况,紧密结合学生的工作实际,允许毕业论文形式采取更为适合成人特点的方案设计、实验研究、社会调查、经济分析、案例分析、读书报告等,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抄袭现象。为此,学校专门发通知说明,申报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不申报学位的学生按专业特点可选择上述毕业论文(设计)的各种写作形式,并列出29个专业建议选择写作形式一览表。

(三)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建立全面系统的质量监控体系

1. 建立规范系统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文件资料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文件资料是完成指导任务的指南与依据,为了使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有统一规范的依据,学校从2009年起逐步修订、完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的有关资料,目前已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文件,包括表格6份,撰写规范及格式模板1份,各专业撰写要求及范文19份,以及论文指导实施细则、有关通知等。这些文件资料全部分类有序地挂在网上,为学生、教师使用提供了方便。

2. 统一选拔与管理指导教师,集中辅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由校本部统筹安排校本部及校外点聘请广州大学专业学院相关专业具有讲师(中级职称)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在广州大学教师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校外点可以自行聘请非广州大学教师担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所聘指导教师任职资格必须先报校本部审核批准。同时严格控制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理工类专业原则上不超过7人,人文管理类专业原则上不超过10人;初次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可减少2-3人;已有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经验的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可适当增加,最多不超过15人。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论文(设计)至少3次并做好记录(指导市区内教学点学生,至少面授1次),指导形式包括面授、电话、电子邮件、书信等。指导教师必须督促学生将教师指导的主要内容如实填写在《导师工作记录表》中,同时也要妥善保存与学生联系并指导的记录,以作为进行指导的依据。有效控制了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质量。

3. 严格答辩工作

从2009年开始,为统一答辩标准,把好质量关,学校将由各专业学院自行组织的答辩活动改为由继续教育学院在校本部统一组织,同时在答辩学生较多或较远的教学点设4个校外答辩点。学校规定,成立答辩领导小组对校外答辩点的答辩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校外答辩点的答辩组长必须由广州大学派出的教师担任。对答辩的工作要求、答辩过程有关问题的指南学校都有统一的、明确到位的文字解说。通过组织严格的毕业论文集中答辩,能从中发现和纠正教师个别指导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确保学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

4. 加强过程管理,规范操作模式

第一阶段,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任务分配给老师之后,要求指导老师转发国家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34号令)给所指导的学生并进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宣传教育,强调指导老师对制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作假行为负有责任。同时向指导教师提供班主任(或主管)和学生的联系电话,要求班主任为每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组选一组长,主要负责协助指导教师联系组内其他同学和传达有关要求,并负责收取全组同学完成的论文(设计)集中交教务科或函授部及所辖各教学点。

第二阶段,在第二学期开学初,发通知提醒教师、学生按计划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任务,督促需参加答辩的学生及早完成定稿,催促未与指导教师联系或进度慢的学生要抓紧时间。继续电话抽查,检查落实指导教师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进展情况。

第三阶段,发通知对答辩问题、论文(设计)缴交问题进行具体安排。由于成人学生业余学习的特点,加上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不全是任课教师,指导主要是通过现代通讯手段来完成,每到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缴交期间,指导教师如何尽快收齐学生全部论文(设计)材料再交管理部门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过去论文(设计)缴交往往会拖延时间,为此滞后成绩的录入并影响其他后续工作。从2012年开始,在强调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提交的论文(设计)资料在内容与格式上严格把关,符合规范要求才能评分和同意学生提交正式的论文(设计)资料打印件的基础上,学校将老师要交的资料与学生要交的资料分开收缴:教务科与函授部分别负责接收教师缴交的校本部与校外点论文(设计)资料;学生要交的论文(设计)资料,要求每个论文(设计)组学生组长集中收齐后就近在所属教学点提交。为了方便师生,校本部专门安排一周的值班时间接收论文(设计)资料。这样做,加快了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缴交的进度,也使管理部门忙而不乱、工作有序进行。

三、设想与展望

(一)在利用计算机教务系统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进行管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资料以及师生互动交流指导还有待开发。

(二)如何有效监控学生论文(设计)是否抄袭、造假等,教师指导论文(设计)的工作量是否饱满、指导是否到位还需进一步研究。

(三)班主任是联系学生与管理部门的桥梁,班主任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的辅助作用较大,应得到相应报酬并进一步有效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四)非论文形式的写作指导资料还需进一步修订、细化,使之覆盖的专业面更广。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ARM体系 嵌入式方向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许多高等院校计算机、电子、软件等专业针对市场需求,开设了嵌入式方向相关课程,然而同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巨大的产业需求相比,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下的嵌入式方向相关课程设置存在教学知识陈旧,缺乏实践锻炼,无法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等问题,本文首先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和实际教学情况,阐述了基于ARM体系的嵌入式方向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案,进而探讨了农业院校应用型计算机类嵌入式方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对其他地方院校应用型嵌入式系统开发人才培养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1)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培养目标

我校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方向培养整体目标是注重工程能力培养的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目标,尤其侧重嵌入式系统工程应用编程等软件设计开发。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我校的办学特色,具体嵌入式系统的学习体现层次性、渐进性、注重操作性,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在农业领域中的嵌入式系统应用能力。

(2)嵌入式方向课程设置

我校于2012年购买了30套基于ARM体系的嵌入式开发实验平台设备,可实现每人一台的教学环境,其中嵌入式开发平台采用ARM11的UP-Magic6410核心开发板,所以嵌入式方向的课程设置都是围绕ARM体系展开教学内容。

嵌入式方向课程设置遵循四个“1”,即“一种主流嵌入式微处理器、一门开发语言、一种嵌入式操作系统、一套开发工具”,嵌入式微处理器采用S3C6410X(ARM11),嵌入式开发语言主要以C语言为主,其他如汇编语言、C++语言、Java语言等为辅;嵌入式操作系统采用Linux;集成开发工具以ADS为主,辅助Windows CE开发工具,这样就能达到系统学习嵌入式技术的要求。表1是我校嵌入式方向专业课设置时间和学时整体情况。

表1:专业基础及专业课设置情况

嵌入式导论课程:介绍嵌入式的主要应用领域、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基本概念、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介绍嵌入式系统基本知识,嵌入式操作系统与通用操作系统的差别。结合典型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对操作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机制、系统移植剪裁和实时任务调度等内容进行介绍。我校根据具体情况选择、Linux、WinCE等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教学。

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介绍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软件编程及设备接口和驱动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学的概念、方法和工具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与设计开发思想,学生能完成简单的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JAVA开发语言:介绍Java语言的体系结构、Java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Java语言作为完成应用程序设计。

嵌入式接口技术:介绍键盘接口、LED显示器接口、触摸屏、通信接口、中断接口、A/D和D/A转换、ARM的JTAG接口。

嵌入式高级编程:介绍Android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的方法,项目结构;Android的体系结构,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嵌入式特性开发,多媒体开发,数据存储开发,联网开发等开发方法,学生通过实践能达到独立完成开发单机、网络嵌入式软件的能力。

嵌入式课程是实操性极强的课程,因此实践教学在嵌入式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是理论讲解的验证与升华,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的嵌入式方向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时间和学时大致如下表2所示。

表2:嵌入式课程实践教学设置情况

嵌入式操作系统实验内容:典型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机制、系统移植剪裁和实时任务调度等。我校根据具体情况选择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教学。

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实验内容:在现有的嵌入式开发平台上完成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软件编程及设备接口和驱动等,学生掌握必要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学的概念、方法和工具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与设计开发思想,能完成简单的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JAVA开发语言实验内容: 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学生能够运用Java语言作为完成应用程序设计。

嵌入式接口技术实验内容:包括键盘接口、LED显示器接口、触摸屏、通信接口、中断接口、A/D和D/A转换、ARM的JTAG接口等实验。

嵌入式高级编程实验内容:基于Android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的方法;Android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嵌入式特性开发,多媒体开发,数据存储开发,联网开发等开发方法,学生通过实践能达到独立完成开发单机、网络嵌入式软件的能力。

二、三位一体的嵌入式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我校嵌入式系统方向学习侧重嵌入式软件设计部分,实验室选用UP-Magic6410嵌入式实验开发平台,着重培养学生在该平台下进行嵌入式Linux程序开发的相关环境搭建与软件设计方法的能力。针对各模块以及物联网的应用背景,按照由浅入深,不同课程层次对应不同实验项目等原则,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以满足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为进一步的实践开发和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嵌入式方向课程教学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嵌入式方向教学体系结构

(1)基础型

基础性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是为了满足基本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课程包括ARM体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础类实验的开展。

教师在基础性课程实施时,可以根据各自的科研项目按照模块化将案例分解到各个部分,鼓励学生对实例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案进行不同角度的评价,变被动知识灌输为主动探索思考,使教学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提高型

提高型包括ARM体系基础型知识的深化和提升,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的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包括嵌入式编程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的提高,实践教学包括设计类实验,每个实验课题规定1周或更长的时间让学生动手设计开发嵌入式应用程序,在强调基础性知识掌握的同时,鼓励学生创新的综合设计。使得学生既掌握了一些具体的通用的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方法,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设计并实现较完整的嵌入式系统,激发学习、创造热情。要求学生课外查找资料进一步地学习,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进而提出自己的设计思想,教师全程指导学生答疑指导工作,启发学生进行嵌入式编程,为学生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综合型

综合型主要指的是依托科研项目实践来锻炼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科研项目可以包括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的科研项目以及依托科研项目或实践基地完成的毕业设计项目。

嵌入式方向课程授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之中,如笔者主持的嵌入式系统温室环境监控系统应用项目,学生直接参与到前沿的课题和项目中去,成立了兴趣小组,将温室环境监控系统分解成若干子题目,交由各兴趣小组,模拟项目的形式实践开发,真正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务实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科研能力。

近年来,北京地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力度逐年加大,笔者指导的学生主持的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计划,利用嵌入式平台,对温室环境等参数检测,进而对温室大棚实现智能化控制,学生在该课题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系统的完成了整个项目,获得了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计划成果二等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毕业的学生在担任京郊村官期间,将课题成果应用于所服务的村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将会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并学以致用,对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合作精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毕业设计是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过程,学生从事的毕业设计已经不仅仅是课程实践教学,而且还是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为了保证提供充分的毕业设计时间,提高设计论文和专业课的学习质量,做到有的放矢,我们将毕业论文提前到第七学期安排任务,进行设计任务的前期准备及调试工作。

三、建议

(1)采取层次化的知识体系

嵌入式方向的理论知识体系体现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综合知识、专业系统知识由易到难的渐进性和层次化。

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嵌入式导论、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包括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典型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机制、系统移植剪裁和实时任务调度等;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软件编程及设备接口和驱动等内容。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掌握必要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学的概念、方法和工具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与设计开发思想,能完成简单的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专业综合知识包括嵌入式高级编程、通过实践课程获得的综合性知识。这些内容包括智能终端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方法、编程开发流程;数据存储开发、联网开发等开发方法,学生通过学习能达到独立完成开发单机、网络嵌入式软件的能力。

专业系统知识包括基于行业背景的嵌入式软件开发知识,这一层次是通过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环节完成的,也就是通过实践综合完成的项目后获得的知识,这不仅涵盖了符合社会需求的嵌入式方向的新知识、新技术,还包括企业的项目实施机制等无法从学校课本学习到的知识,为学生顺利走向社会工作岗位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采取多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

嵌入式系统作为实操性极强的课程,通过强化夯实基础实验、丰富实践综合教学内容,获取更多的实践项目的多方位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高素质嵌入式系统人才至关重要,目前,我院嵌入式实践教学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今后我们将在智慧农业背景下,立足于农业院校发展特色,将嵌入式系统实验实践体系作进一步完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针对在校学生缺少行业背景知识这一问题,需要大力开展与企业的相关合作,直接把学生派到企业进行16周的专业实习甚至12周的毕业设计,在工程实践项目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企业的实际项目,尽可能覆盖嵌入式领域的内容,比如嵌入式项目一般包括需求分析、硬件平台设计、软件平台设计(包括嵌入式OS的选择)、应用程序的开发与系统测试等多方面,使学生能够通过查阅一定的资料,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学生在实践工程项目中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学生可以掌握企业项目的实施机制,为毕业后快速进入项目开发打下良好和基础,从而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四、结语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高速发展,嵌入式方向课程体系也应不断改进与之相适应。本文从ARM体系的嵌入式方向培养目标出发,提出了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结构,采取层次化理论知识和多方位的实践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校就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最后将学生送入实训基地做企业实际项目,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达到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的教学和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欣,于红旗,卢启中."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课程教学研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27(2):59-60

[2]徐远超,张聪霞,关永.嵌入式系统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9(18):85-86.

[3]田泽.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1-48

[4]李岩,王小玉,孙永春.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3):45-47,90

[5]李曦,周亦男,周学海."嵌入式系统设计"系列课程建设[J].教育与现代化,2004(4):48-51

第11篇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2014年对外投资就超过4.3万亿元。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经济和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中国抢抓机遇,创建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海上丝绸之路银行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持续的对外开放,使得我国在海外投资、金融、法律、市场营销、国际物流等涉外商务领域的人才严重短缺。自从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和2008年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试办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以来,截至2015年,已经有293所高校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2012年商务英语专业成为目录内基本专业,专业代码为050262,成为外国语言文学目录下的专业。然而,随着申办学校的增多,如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合格商务人才成为一大问题,尤其是一些独立学院,生源基础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更要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2.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2014年教育部组织编制了“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根据国家标准,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我们可以用五个词组概括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功、人文素养、国际化、复合型和应用型。同时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五种知识和五种能力: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以及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五个部分。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50学分,总学时不低于2500学时,其中专业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00学分或1600学时。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按四大模块设置,各模块占专业课总学时的比例为:语言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为50%~60%;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为25%~35%;跨文化交际课程模块为5%~10%;人文素养课程模块为5%~10%。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为:掌握商务话语的特点;如何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能力;如何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的能力,要着重系统学习商务专业知识;应对国际商务环境的能力。除了核心课程之外,还可以按选修和必修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突出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商务交际和人文社科素养。实践环节涵盖实讯、实践和实习,占总学分的10%~25%,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指导完成。鼓励学生取得外贸、金融、会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司法等行业资格证书。专业实训在商务实训室等模拟仿真教学环境中操练外贸、金融、财务、营销、法律等实务流程。专业实践在第二课程活动和涉外商务活动等课外环境中完成。毕业论文重点考查学生商务英语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毕业论文可采用实践类或学术类形式,要求符合行业或学术规范,用英语撰写,正文长度不少于5000词。实践类包含项目报告和调研报告。

通过商务英语国家标准,我们可以得出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广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外事等工作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所以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各个高校都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比如广外就制定了英语语言类课程+英语文化类课程+(全英教学)商务类课程的课程结构(平洪,2009)。广外的生源底子好,师资力量强,这样的课程结构非常合理。但对于一些独立学院来说,学生的高考成绩不高,英语基础比较差,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笔者所在的高校正是一所独立学院,下面以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

3.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于2013年设立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专业下设三个方向: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贸易方向和国际会展方向。国际商务方向主要培养涉外企业的国际商务人员,开设国际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国际贸易方向主要培养外企的国际贸易业务员、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开设国际经济学、跨文化商务沟通、国际物流等课程;国际会展方向培养掌握会展与广告设计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会展设计规划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造设计的实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从事国际、国内各种会展的组织与策划、会展翻译、会展协调与服务、外事办公等工作,开设国际会展概论和国际会展管理和服务等课程。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三个类别: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及实践课程,共155.5学分。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共45学分,占总学分的28.9%。公共基础课包含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体育和第二外语。公共选修课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艺术体育类课程,要求在本领域至少选修4学分。专业教育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共91学分,占总学分的58.5%。学科基础课包含商务综合英语、高级商务英语、英语语音、英语语法、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视听、英语国家概况、会计学、同声传译、国际贸易单证等。专业核心课程则包括商务英语翻译、商务函电、管理学导论、电子商务、国际商法、跨文化交际学、经济学导论、商务英语口译和国际金融等。商务英语专业下设三个方向: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贸易方向和国际会展方向。国际商务方向主要有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务礼仪和国际沟通课程,国际贸易方向主要有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国际会展方向主要有国际会展概论和国际会展管理与服务课程。实践课程指的是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共19.5学分,占总学分的12.6%,包括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军事理论、军事训练、专业实习实训、校内劳动实践和实践创新能力训练等。

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高的情况,我系在选择商务英语教材时,尽量选用双语教材,尤其是金融学、会计学这种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上课时以使学生听懂学会为第一目标,不会只采用英文上课,而忽视学生的基本需求。结合近三年的学生表现来看,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比英语专业的学生知识面更广,性格更活泼,更愿意做社会实践活动。

4.结语

根据商英国标的要求,高校应该分层分类建设商务英语专业,避免千校一面。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高校在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时应突出本校的专业定位,并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独立学院也应如此。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绝不是简单地在英语课程中加入商务的内容,而是依托外语、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交叉,突出商务语言运用、商务知识与实践和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一门复合专业。独立学院的商务人才培养应该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Brieger,N.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Handbook[M].York:York Associates,1997.

[2]Dudley Evans & St John.Developments in ESP:A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Ellis,M.& C.Johnson.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黄福荣.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科技信息,2012(34).

[5]李玲玲.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J].教育探索,2012(4).

[6]平洪.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外语,2009(4).

[6]汤伟,杨亚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7]王立非,李琳.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2002-211)[J].外语界,2013(4).

第12篇

关键词:计算机上机考试

一、在线考试系统的优势

网络考试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组织考试的应用性系统。计算机考试与传统的纸介质试卷考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准确公平。计算机考试系统主要处理的是标准化试题及试卷,它不但高效迅速而且准确避免人为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为误差及人情分等问题,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2、增强考试的客观性。利用计算机考试可以实现教考分离,即实现由第二方如教务部门按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的要求出题组卷,它不但可提高考试的客观准确性,防止考试前的猜题、压题、划范围等不良现象,还可从另一方面检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成效。

3、高效节约。传统考试在编写试卷、阅卷、成绩统计等方面需耗费大量的资源。而采用计算机考试,答题完毕后系统会自动判断考卷,并核对出最后考卷的分数,从而可节约大量的人、财、物力及时间资源。

4、可有效杜绝考试的作弊现象利用计算机考试各考生的试卷现场随机生成,可以试卷不同也可试卷相同,而且顺序不同,由此可在一定程度避免互相参看抄袭等作弊现象,从而达到考试成绩的公平性。在上述基础上将计算机联网组成网络考试系统,除了可以在机房多媒体网络教室等组织集中考试,也可在局域网或Internet上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进行考试、练习等,更加灵活、方便、高效。因此网络考试系统是一种方便、高效的考试方式。

二、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原则

1、系统的设计目标。本系统的设计目标为:能正确、有效快速地处理各种网上考试事务;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通用性,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具有较好的可扩充性和安全性,是校园远程教学系统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系统的设计完成,对规范教学管理,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2、系统的设计原则。通过对现有一些在线考试系统的分析研究,并详细了解了构建在线考试系统的一些要求后,在线考试系统应该满足以下设计原则:(1)通用性原则。系统要有广泛的通用性,可以用于各类课程的远程考试。(2)组卷原则。系统要能够满足复杂组卷条件的要求,组卷速度快,成功率高。(3)安全性原则。要保证考试系统信息传输的安全性,防止考题泄漏,以及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安全性等。安全性是通过为信息的机密性、保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提供充分的保护来预防风险。保障系统安全,是任何系统的基本要素。(4)功能完善原则。系统要具有完善的在线考试功能。例如,要有完善的考试现场恢复机制,包括已经生成的试卷、考生已经做过的题目的答案、考试剩余时间等。待考试结束后,考试系统应能对客观题进行自动判分,将主观题的答案存入数据库,待教师对主观题评阅后,考试系统再对主客观题分数汇总,给出总成绩,并对考生给出相应的评语。(5)可扩展性原则。系统要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系统需要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以满足考试系统不断发展的需要。

三、系统功能分析

1、题库设计和管理。为了实现智能组卷,入库的每一道试题,除了题目内容以外,还要有多种定性或定量的指标,应包含有题号、题型、分值、知识点、难度、章节等。

2、手动、自动组卷。系统应实现用户给定约束条件下的出卷过程的全部智能化,生成的试卷应有较好的随机性、科学性。系统根据用户给出的题型要求、知识点、难度、考题数量、分值等具体要求形成组卷策略,并显示题库中符合要求的试题数目,随机抽取与试卷结构一致的试题数目即可。在已形成的试卷上,还可以人工修改试题。

3、自动阅卷。对于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型,考生只要提交后,系统既可对比数据库中的答案进行评分。为提高自动阅卷层次,本系统将程序设计题的评分作为重点技术进行突破。程序设计题不局限于“填空式”,即考察代码的语法、逻辑的正确性、又要考察程序的缜密性。

4、自我测试。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利用Internet,考生只要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就可以进入测试界面进行自我检验。

四、关键技术及其实现

1、考核系统体系结构。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成熟,软件系统已经从以结构化方法(SP)为主体的单机软件发展到以面向对象方法(OOP)为主体的C/S结构和B/S结构。基于C/s模式的考核系统,要求每台考试用机都要安装考试客户端软件,会占用较多的系统资源,将影响考生答题的效率。软件升级也需在每台机器上进行维护,因此系统维护、升级工作量大。基于B/S模式的系统,采取集中控制方式,实现数据共享,可以在服务器端完成大部分维护工作,极大地减少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所以,推荐采用B/s结构模式,考生只需要使用Web浏览器就可以完成所有的考试,减少考试客户端的系统开销,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考核系统的升级而必须进行的硬件投资。

2、数据库选择。本系统采用MySQL作为中央数据库。现有的计算机考核系统不少选择Access数据库作为系统的主要数据库,开考时,如果考生数量多,将会耗费较多的网络带宽,导致开考初期和交卷时期,出现明显的迟缓。如采用中央数据库的形式,考生的试卷数据保存在服务器中,只有在需要时,才在服务器上下载数据,将需要耗费的网络带宽平均分布到整个考试过程中,从而提高考核系统的运行效率。由于Access数据库并发性能差,一般来说,在超过10个并发用户的情况下,Access数据库的性能与稳定性将显著下降,而MySQL数据库在性能、稳定性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另一方面,与MicrosoftSQL Server、Sybase或Oracle等大型数据库比较起来,它更小巧,在性能上也完全能满足系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伟刚等.计算机基础课无纸化考试模型初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