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外阅读指导课

课外阅读指导课

时间:2022-06-20 17:58: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外阅读指导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外阅读指导课

第1篇

[关键词]英语 课外阅读 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52

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言语,提升英语素养的重要方式。但课外阅读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课内英语阅读教学中悉心引导。学生只有享受课内阅读的成功体验,才能充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笔者通过不断实践探索,从不同的课型给予学生不同策略的指导,从而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一、入门指导课:感知内容,习得方法

课外阅读基础课型针对能力相对薄弱,经验相对匮乏的学生,旨在帮助其整体感知英语文本大意,掌握基本学习方法。下面,以阅读《The Five Little Monkeys Bake a Birthday Cake》为例。

1.“I think”:激发好奇,猜测内容

教师根据阅读文本的内容和故事情节以问题的方式引领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对文本故事的内容进行大胆猜测,对情节的发展进行预测。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环节中,教师以“What will happen in the story?”这一问题将学生的关注聚焦到文本情节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2.“I know”:激活思维,感受价值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基本读懂故事大意,并对前期的猜想预测进行对比验证。这是入门课型的核心环节,是学生形成初步阅读能力的基础。

英语故事总会围绕一条鲜明的线索和中心进行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的显性线索,删繁就简感知故事情节。本课教学中,教师就以猴子反复的“Don’t wake up Mana”引导学生贯穿整个教学,并相机渗透相关阅读策略,提升学生英语词汇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强化学生英语阅读人文因素的挖掘,使其在阅读过程中与故事意蕴形成强烈的情感共振,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为以后深入有效地持续性阅读奠定基础。

3.“I hope”:激起想象,创编故事

学生对故事的续写与创编既是对故事阅读的检测,也是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延续,更是在创编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在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设问:“What do you hope will happen tomorrow?”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五花八门。通过学生的自主创编,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释放,更为之后的阅读埋下了伏笔。

二、问题解决课:收集整合,指导跟踪

当学生的自主阅读已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共性问题,该课型的价值就在于运用学生共同的文本为载体,通过教师教学前后的策略运用,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为自主阅读扫清障碍。

1.指导前置:提炼中凸显共性

教师在确定了阅读书目《Mole and the Baby Bird》后,随机给学生发放了阅读记录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通过阅读记录卡可以培养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问题意识。教师定期收集学生的记录卡,然后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提炼出学生共性以及核心价值的问题,为指导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2.指导过程:释疑中深入理解

在这一课型指导中,教师以学生记录卡中的共性问题为蓝本设计组织课堂教学。这些问题可以涉及英语词汇的认知理解、故事内容情节疏通、英语阅读方法的习得等方面。如:“Does the word ‘cry’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in the different pictures?”教师借助“cry”情境的不同,通过上下文选择合适的意思,从而理解“hard”。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深刻把握Mole从发现小鸟,到悉心照顾,再到最终放生环节中的心路历程等,并在最后通过“What do you think of Mole?”引发学生对观点的阐释,激发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批判性思维。

3.指导后续:调研中反思调整

课堂指导之后并不意味着教师职责的结束,教师还可以通过访谈表继续对学生阅读进行跟踪调查。这样既可以检测课堂指导效益,随时反思调整自身的指导策略,同时也可以现场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向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三、文本拓展课:综合训练,成果展示

第2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上课模式;教师指导

要想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课堂,就要慎重选择课外阅读教学的上课模式。课外阅读的选择性丰富,书籍众多,怎样才能帮助学生选择较好的书籍,也是课外阅读课堂的重要指导部分。课外阅读是能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新起点,但要有所收获,就一定要有一定的阅读方法,而小学生年龄较小,并不懂得如何阅读,久而久之养成不良的阅读习惯,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

一、小学课外阅读课型的选择

1.关于课型的理解

课型可以理解为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从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类型。课型一般是由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所决定的,它属于一种课堂教学结构。

2.有效的课外阅读课型

课外阅读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低年级向高年级转变的阶段,低年级的阅读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到中年级的时候,就要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不但要积累词汇、优美的句子,还要针对书中的人物或者事件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中年级的课外阅读课型更注重于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语言积累课以及班级的读书交流课等等。

二、小学课外阅读课型的具体安排

1.读物推荐课

之所以安排读物推荐课,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书籍浩瀚如海,没有选择的读书不但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收获。读物推荐课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选择有价值的书供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基础,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读物推荐课上,可以是教师向学生推荐,也可以由学生推荐。如果是故事性较强的书籍,可以和大家分享有趣的环节;语言优美的书籍,可以朗读一段大家共同品位。另外,教师也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将有关书籍的电影或精彩的片段向学生展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有关阅读方法的指导课程

有效的阅读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是必须的。开展阅读方法指导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读书却不得要领”的问题,书读的不少,但是却收获甚微。具体的读书方法如下:

(1)浏览、泛读

对于比较易于理解的书籍或者是报刊,只要了解大概内容即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价值最大化。

(2)探求性阅读

小学语文学习中,经常为了一个问题或者任务去找答案,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探求性阅读。

(3)精读

对于名篇名作要保证学生精读、细读,要理解词句的意思,对于优美的段落要细嚼慢咽,汲取其中的营养。

(4)制作读书笔记

在平时阅读的过程中,对于好的名言警句以及优美的词句可以摘抄,经常翻看并背诵下来。

3.班级的读书交流课

班级的读书交流就是让学生围绕一定的读书主题进行交流和分享,让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阅读的火花。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时,可以采取师生共读一本书的原则,然后围绕这本书展开交流,也可以寻找固定的讨论“主题”,当然,这个主题不是硬性规定,更重要的是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寻求精神上的满足。由于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交流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见解,而大家彼此的分享既提高了个人的阅读品质,又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互补互助,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展课外阅读是必要的,它不但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小学课外阅读课型的选择和实施并没有硬性规定,课外阅读课型的开展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摸索、积累,相信课外阅读教学一定会迈向新台阶!

第3篇

关键词 课外阅读 指导计划 选择读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074-02

课外阅读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在课内所获得的知识,加强语文基础训练;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外阅读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与思想水平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呢?

一、认真制定课外阅读指导计划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课内阅读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把课外阅读的指导计划制订好,以此作为指导课外阅读的依据和检查标尺。在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时,要把它和整个语文教学计划统一起来考虑,阅读的目的、内容、日程和方法等,都应该从各年级读写训练的要求出发,与讲读教学、作文教学紧密配合起来。指导计划可以是一学年的,也可以是一学期的。指导计划包括五个方面:(1)学生读写能力的一般情况;(2)阅读目的;(3)目的要求;(4)活动的形式和进度;(5)检查的方式。

二、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

小学生年纪小,独立分析能力差,我们应认真地帮助她们选择书籍。选择的标准是: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还要适合学生的年级特征,思想和知识水平。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不仅要有文艺读物,也要有通俗浅显的科技读物。

选择课外读物还要和讲读教学、作文教学相配合。紧密配合课文,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有关的文章和作品,既可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扩大他们的眼界,增长知识。例如学了《半夜鸡叫》,可以在课外阅读《高玉宝》;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蝉》,可以阅读《昆虫的世界》;学习《草船借箭》,可以阅读一些有关历史故事等等。

配合作文教学,可以根据读写要求,从立意构思、选材组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各个角度向学生推荐一些仿写的文章。可以多介绍几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从中吸取养料。

配合讲读教学,作文教学选择课外读物,要考虑各年级的不同教学要求,低年级着重培养读和说的能力,就介绍一些看图说话,带简单说明的连环画等形象性、趣味性较强的读物。高年级着重培养记叙的能力,就介绍一些记叙英雄人物事迹,说明某些自然现象的科普读物和童话、寓言、历史小故事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学阶段不宜提倡学生看多卷(本)的长篇小说,学生不求甚解光追求故事情节,尽管看的津津有味,但不利于打好语文基础和提高读写能力。

三、把讲读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1.充分发挥讲读教学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作用

良好的讲读教学,如何能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那将为课外阅读打下基础。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要靠教师在讲读教学中激发和诱惑。因此,我们必须教好讲读课,充分发挥课内教学对课外阅读的指挥作用。

2.组织必要的课外阅读指导课

课外阅读强调因材施教,照顾学生程度的差异。我们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上,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指导。具体可通过以下几种来进行:(1)书籍宣传介绍课。主要向学生介绍一本至几本课外读物。说明为什么要介绍这本书,简要地介绍书中的内容,阅读方法和注意事项。有时可以朗读书中精彩片段,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这本书的阅读要求。(2)读后讲述课。为使学生加深对所读书籍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内容。(3)阅读讨论课。在都读过某本书后,组织学生讨论。讨论的范围可以是书上的一个情节、一个问题、一个人物。学生的发言力求普通,我们要抓住不同意见,引导学生进行争论。培养他们的鉴别和欣赏能力。通过不同类型的阅读指导课,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不断提高阅读水平。(4)编写读书笔记课。编写读书笔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年级可学习编写简单的读书记录,内容包括:书名、内容摘要、自己认为最好的地方、好的词语及生词。

四、帮助学生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

精读和泛读从形式上看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善不善于精读和泛读,并在阅读时能否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使阅读更带自觉性,则是一种阅读能力。精读,就是要求学生读书时要认真研究,独立思考,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精读是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泛读指多读,要去读的速度快。但多读不等于滥读,浏览并不等于不求甚解。泛读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要善于从广泛的内容中吸取所需要的知识,泛读要以精读为基础,通过精读提高独立分析能力,泛读时才能抓住要领,提高速度,而泛读中吸取的知识,要自觉运用来提高对精读的理解。二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处理好这两者关系,就能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

第4篇

摘要:阅读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扩展。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提供适合其阅读的读物,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进而提高其阅读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作为农村的一名语文老师,我真切感受着乡村小学在开展课外阅读过程中的重重困难,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崭新地位——课外阅读赋予了语文新的生机与活力,学生在学习教科书和开展课外阅读这两项相辅相成的活动中爱上文字,爱上语文,爱上表达。

课外阅读,这四个字对我们语文老师来说,一点儿也不陌生,每学期,我们学校各个年级的老师都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课外书籍,也荣获了“书香校园”的称号。但是关于课外阅读指导课,我们没有明确的课程,因此,我只是把书目推荐给学生,却没有展开具体的指导活动。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进行的活动,课外阅读指导则是语文老师应该承担的责任,而课堂是语文老师履行课外阅读指导责任的重要场所,语文老师应该在课堂中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一、重视读书推荐课

不管大人或小孩,看书是因为喜欢阅读,不是因为看书对我们有好处。以前我在推荐书籍时,只考虑到书的内容是否经典,例如我曾推荐学生读纽伯瑞儿童文学获奖作品、中国的四大名著等,我觉得经典的书籍会比较有教育意义,会比较感人,但我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是否感兴趣。乐趣来自于我们阅读的方式和内容使我们思考与感受,如果我们要为学生推荐作品,相信我们应该基于阅读的层面而推荐学生想要阅读的或喜欢阅读的作品。让学生能应付考试,或为了达到某种功利目的所进行的灌输性阅读,往往成为阻碍儿童阅读的最大障碍。课外阅读是个,课外阅读指导推荐不能也不应该要求学生读相同的书。课外阅读推荐就是把儿童带进浩大的宝库,打开一个个看似平常的宝盒,带学生经历一段段神奇的感受,因此,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儿童。那些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优秀作品应该是阅读推荐的首选,《小猪唏哩呼噜》《乌丢丢奇遇》《我要做好孩子》《草房子》《窗边的小豆豆》《浪漫鼠德佩罗》《喜乐和我》《时代广场的蟋蟀》等,不胜枚举。这些好书从儿童的视角呈现儿童的生活,于是儿童的生命里多了许多“爱、承担、理解、包容、勇敢”等丰富和积极的情感,有了更多“想象、幽默、理性、规则”等感性、具体的生活智慧,儿童的生命因此生动起来。

二、重视儿童阅读回应

儿童对阅读作品的回应反应了儿童的兴趣所在以及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学生对作品的回应需要与人交流,需要得到重视与反馈,并因此获得深层次的阅读乐趣。对学生自主感悟的回应的重视,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领的抓手。因此,在课外阅读交流课中,给学生最大的自主表达空间是最重要的。其实在交流时老师真的不应该用过多的问题牵制学生,应该让学生将阅读中的感受真实地与同学交流,和老师交流,让他们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阅读体会,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往下阅读的兴趣。如果老师还是像平时的阅读课一样,一板一眼、一句一段来分析讲解,恐怕学生的阅读兴趣就随着老师的讲解分析消失殆尽。的确,我曾经也上过多次阅读“读中交流课”,一切都按照我设计的教案进行,却忽略了学生阅读中真实的回应。比如,有一次我在教学《淘气包马小跳》的时候,有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马小跳,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反面,应该让学生多去认识书中的其他优秀的同学,从而向他们学习,但是每当学生交流到马小跳的时候却总是津津有味地说着他干的坏事,我总是在想:我的引导是不是有问题?其实不是,是因为学生读进去了,读到了他们的生活中,和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某种联系,从而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就说出了自己读的过程中最真实的感受。我想,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尽量减少以教师的所谓正确、全面、深刻理解来替代、淹没学生阅读的真实回应过程,剥夺学生阅读的乐趣。比如教学《雨啊,请你到非洲》时,让学生在黑板上自由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写下了诸如“痛心、幸福、害怕、难过、珍惜”等近二十个关键词。教师进而请写下这些关键词的学生采用“读读议议”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过程。交流过程非常简单,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氛围中读自己印象最深的片断,然后再表达自己的想法、回应别人的想法,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阅读指导课应该着力于不断给学生打开一扇扇窗,指点一处处风景。一位教师如果只能教会学生写几个字,读懂几篇课文,根本算不上履行了全部的职责。一个乐于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分享感悟,一起寻找下一本好书的老师更加容易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尊敬,教学相长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了实践。如果因为我的努力,学生喜欢看书了,这就是我一个大大的成就。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茫丁乡小学)

第5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素养;基本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287-01

二十一世纪知识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高效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对于孩子们来说,阅读是他们学习的基础,是提升他们语文素养的重要渠道。义务教育新课标明确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小学生六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145万字左右。“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教会学生求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1、没有书可读。由于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大多数不重视子女的课外阅读,很少给孩子买课外读物,一半以上的学生一本课外书也没有。这样导致孩子想读课外书,却无书可读的状况。

2、有书不能读。据我们调查发现山区农村小学图书室藏书少则几万册,多则十几万册,但因学校人员紧缺,没有专职图书管理员,导致图书室无法正常开放,学校有书学生想看看不到。

3、课外不读书。农村学生在校外有很多的闲暇时间,但因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占70%以上,孩子由祖父、祖母或亲戚朋友照管, 电视、游戏、玩耍替代了孩子们的书籍,大部分学生根本不想去阅读课外书。

4、不会读课外书。不会选书,大多数只读作文书、漫画书、“口袋书”等,内容单一;不会默读、略读和精读,读书不动笔墨;没有读书计划,不坚持课外阅读。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高效阅读的策略

1、分段推荐小学生课外阅读书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学校图书室现有图书,可采用朱永新教授牵头为中国小学生推荐的30本书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阅读书目。还可根据每个年段的特点,分段配备选读书籍,如一、二年级的学生阅读图画故事、童话、儿歌、绕口令和笑话一类的图书;三、四年级阅读连环画、故事、童话、寓言和科学启蒙读物等;五、六年级阅读神话传说、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科普常识、科学幻想和小发明、小制作等。

2、营造读书氛围,培养读书兴趣

(1)创设阅读环境。在校园醒目处和走廊悬挂激励学生读书的标语(独具特色的诗词、名言警句),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橱窗、黑板报等阵地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让校园内的每一块黑板、每一面墙壁都渗透出醉人的书香。

(2)设置“连廊开放式书吧”。在学校的长廊或学生休息厅设置连廊开放式书吧,对连廊书吧环境进行精心布置,书吧的墙面上张贴阅读标语,书架上摆放各类书籍,所有学生在任何时段都可以在书吧阅读。

(3)设置阅报栏。学校可为学生征订一些报刊,把这些报刊摆放在宣传栏里,每周更换一次,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4)设置好书推荐栏。语文教师可以到学校图书室精选一部分适合自己班上学生阅读的、能陶冶学生情操的好书,在栏内精要地向学生进行内容介绍,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5)设置手抄报专栏。每月展出一次学生的手抄报,展示学生读书成果。每学期结束全校以年级为单位,举行课外阅读手抄报比赛,并对优胜者进行奖励。

(6)开展课外阅读成果展示评比活动,保证阅读深入持久

学校每期举办读书笔记、讲故事、故事创作、经典诵读展示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开展“读书之星”和“优秀读书家庭”评选活动,激发阅读兴趣,保持阅读热情。

3、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促进高效阅读

(1)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程;在校内外进行“一日三读”;开展“家庭读书”活动。

(2)构建课外阅读五种课型,强化课外阅读指导。

①好书推荐课。向学生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与教材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与教材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把从课外读物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在读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②阅读方法指导课。从“导读、浏览、阅读、交流”四个方面去引导学生读好一本完整的书。导读(读书的封面、环衬、扉页、封底);浏览(浏览目录,了解本书的结构方式);阅读(学生自读师生共读与父母共读);交流(展示读书成果)。

③群文阅读课。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字,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运用默读、浏览、跳读等方式,对群组中的几篇课文进行整体把握,推理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

④阅读汇报课。“阅读汇报课”是让学生畅谈阅读收获、体会的一种课型。学生可吟诵文中的优美语句和诗词,可讲述一个动人的情节, 可分析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介绍一种写作方法,也可谈谈自己的感想。

⑤佳作欣赏课。教师选择一些内容浅显而文质兼美的文章,组织学生品味鉴赏,引导学生读读背背,从中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积累规范语言,扩大视野,培养语感,提高语文鉴赏能力。

(3)指导学生学会写课外阅读笔记。

第6篇

贝尔特・莫里索有幅著名的画作名为《阅读》,画作的内容是一对母女在窗户边就着柔和的光芒读书的情景,于是世界上有了威尔逊的名言:“书籍是孩子通过心灵感受世界的窗口,不仅意味着他们将拥有丰饶的知识,还意味着幸福与快乐。”小学阶段是孩子凭借书本沟通大脑逻辑与情感中枢的最佳时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于它具有“育人”与“乐读”的双重功能。

一方面,课外阅读具有“育人”的意义。作为必修课,课外阅读延伸了学生的学习和认知领域,在培养其自学能力的同时,还构建起了他们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有助于孩子形成早期的逻辑思维和自主判断意识。阅读以文字为基本形式,广泛的阅读量是小学生训练语言和摄取信息的前提条件,其表意作用是通过阅读中自然蕴生的独特感受,对学生大脑皮层产生长期的、稳定的刺激。该过程中孩子会持续地关照内心世界,潜移默化地塑造自我思想道德体系和审美情趣,而这些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往往伴随其一生。因而,开展高质量的课外阅读活动不仅能提升知识含量,还能通过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启蒙,培养他们的自省和深思习惯,这是教育的必要手段。

另一方面,课外阅读具有“乐读”的意义。富斯德说过,阅读即乐读。这里的“乐读”有两层含义,一是乐于读书的意思,二是指阅读的最优价值是给阅读者带去享受。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属于儿童教育的范畴,近几年来国内外最先进的儿童教育理念无不指向一个目的――为了孩子的幸福。孩子的记忆是灵活而敏感的,一部英国童话《哈利・波特》便倾倒了全世界少年的心,更别提中国五千年文明孕育出的那么多栩栩如生的神话故事、意境优美的诗歌散文、激荡人心的英雄传说。丰富的、正确的课外阅读教学在尊重孩子受教育权利的基础上,还给孩子自发自主的主体性学习地位,为孩子提供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旨在珍惜和创造阅读的快乐以促进孩子心灵世界的完整、和谐。

二、语文课外阅读课的实施策略

1.读物推荐课

读物推荐课就是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础,以课内阅读中所学到的方法作为课外阅读的“奠基”和“引领”,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让学生把阅读范围延伸到课外。推荐的读物可以是内容的介绍、篇目的推荐和书刊的推荐;形式上可以是学生推荐和教师推荐相结合、分散推荐和统一推荐相结合。它的教学流程应根据学生的的阅读情况和要阅读的书籍内容来确定。如我校的洪秋丽老师上的推荐课《城南旧事》,大体教学流程是:①谈话导入揭示课题;②让学生相互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书,共同分享读书的乐趣;③通过播放电影片段《城南旧事》让学生猜书名、介绍作者、了解大意,再品读精彩章节、欣赏图片等,激起学生阅读《城南旧事》的欲望。此时老师顺水推舟地引出推荐的读物、推荐的理由,再提示可阅读的途径,把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地迁引向课外。

看了流程后,我们知道:洪老师是通过灵活有趣的方式把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阅读胃口吊起来,让他们蠢蠢欲动,有一种不读不快的感觉,达到推荐的目的。她的流程是按三个阶段进行指导:巧妙导入,明确主题―赏析片段,激发兴趣―推荐读物,拓展延伸。这三个阶段中最主要的部分:赏析片段,激发兴趣。在具体的教学中,语言优美的作品,朗读一段;故事性强的作品,讲一个有趣的情节;知识丰富的作品,讲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对篇幅较长的作品,可简介全书内容,也可播放改编的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一个场面激趣。

2.阅读欣赏课

阅读欣赏课主要是就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进行欣赏、评析,有点类似于“百家讲坛”。着重介绍名家眼中的作品形象,对作品片段、取材、任务、情节的评价,结合教师自己的看法进行品析。也可以让学生把阅读的书籍中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通过表情朗读、配乐朗诵、背诵片断、格言及表演等方式表达出来,使大家在进一步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其教学基本流程为:经典再现―表达情感―评价优点―畅谈心得。如一位老师执教的《蝴蝶诗人》,便是带领孩子赏析金波爷爷童话作品中想象的魅力;另一位老师执教的《青铜葵花》又让学生感受曹文轩作品中那看似平常的文字中透露出的深刻而独特的意蕴。

3.阅读方法指导课

第一,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思路,建立明确阅读目的、浏览阅读、详细阅读、思考阅读、总结阅读的步骤。我们以李白最简短的《静夜思》为例,在明确阅读目的阶段,一是要求学生对阅读对象进行必要的了解,比如,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而教师也要对李白的生平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包括诗歌创作的背景和相关故事趣闻等;在浏览阅读阶段,学生迅速地概读《静夜思》,明白《静夜思》的内容是作者在望月之中思念自己的家乡,进而在详细阅读阶段具体到阅读每个词、每个句子、体会诗人清新朴素的笔触和表达情感的真实自然;在思考阅读阶段,则是教师和学生交流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相应的词语能不能替换,替换后效果有什么变化等;最后的总结阅读阶段,学生在充分理解该诗的内容与思想主题后总结阅读经验,比如,哪些地方该重读,哪些地方该缓读,有没有好词佳句可以供自己写作之用,哪些音节要注意,避免在以后阅读时读错。

第二,教师完成了学生阅读思路的指导后,还要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比如,在阅读时训练学生正确、流利的发音,包括根据情节的起伏掌握阅读速度。在详细阅读过程中,教师应重点讲解如何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比如,在文章中做记号,分别勾画作者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景物描写等不同内容;运用工具书完成对重点词汇的解释和注音工作,在有深刻感想的段落中批注所感所悟等,通过比较阅读、分解阅读、联想阅读等多元化的阅读手段拓展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总之,在阅读指导课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将阅读时所要注意的重点和难点告诉学生,规避学生可能出现的阅读障碍,比如,要求学生限制自己的阅读时间。课外阅读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非毫无限制地放任学生自由散漫,因而阅读方法中应该包含着对阅读时间的合理安排和控制,使学生阅读更有效率。

4.读书交流课

这是教师指导课外阅读、检查课外阅读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习课外阅读方法的重要课型。这类课可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评论。具体步骤是:百家争鸣―表演展示―竞赛评比―总结表彰。如学了《草船借箭》后,教师要求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然后上了一节《我和三国》的读书交流课。在课上,教师先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拟几个问题互相提问,以达到对内容的基本了解;然后进入“群英聚会”的环节,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书中人物的看法,并说说自己的理由,有不同观点的可以辩论;接着让学生展示读书成果,有的讲了一个小故事,有的做了读书手抄报,还有的绘出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地图,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后教师总结了读书的方法,并评选了读书之星。这样的读书交流课,既能促进学生的阅读,又能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阅读方法。

三、课外阅读课的学科整合方案

1.数学课外阅读活动

为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在语文课外阅读如火如荼的同时,我校数学组提出了数学课外阅读的要求。他们把一些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数学阅读材料在课上渗一点,方法上采用:讲一点开头、讲一个小故事、讲一点精彩的内容等,然后介绍阅读的材料,让学生课外阅读。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案例:在教学年月日这节课内容时,我意识到不单单是数学方面的知识,比如,在教学闰年的判断方法时对于整百年份数的判断,书上只有一句注释。这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的,他们很想探究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时我故意卖了关子,想知道的话我们课后可以去查一下资料。课后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去图书馆查,有的网上查,有的向人请教……汇报交流的时候,有的孩子说到原来数学知识还跟天文知识有关呢,还有的孩子说到我是上网查的资料,上了电脑课还真有用。把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提示学生自己开展课外阅读,突破了一般数学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扩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将课内与课外很好地结合起来。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不仅解决了课堂中学习不到知识的问题,而且能让他们乐此不疲地去发现、去探索,学到比知识更有用的方法。

2.课外阅读走进音乐

现在的学生喜欢书,喜欢课外阅读,喜欢自己去探究知识的奥妙。咱们音乐教师何不顺应学生的喜好,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走出单一、枯燥乏味的乐理教学和技巧训练,让课外阅读走进音乐学科,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以此来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学习音乐的态度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和情趣。

那么音乐学科怎样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外阅读活动呢?课堂上可以讲一些歌曲创作的背景故事,如歌曲《小红帽》的创作背景故事或一些作曲、作词家的音乐轶事,这样学生在寻找故事、讲故事、听故事的过程中无形增加了很多音乐知识、历史故事,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可以是给学生一段音乐,请学生自己去配上一段合适的诗或短文进行朗诵,要求音乐和内容、语速要协调,如给他们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这样学生在配文前,必须了解音乐的写作背景、音乐的描写情景和作曲人的生活体验,再去寻找合适的短文,进行配乐朗诵。

教学有定法,而阅读无定法,课外阅读的学科整合不能笼统实施,它需要建立在不同学科的特性之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真正实现阅读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方 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彭海英.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的课型[J].小学教学参考, 2010(25).

[3]沈佐明.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J].学周刊,2013(16).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理念为引领,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语言技能目标中要求高中毕业生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

从应试角度来看,全国各地的英语高考试题中阅读题分值占试题总分的比重超过50%。因此,英语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英语课外阅读是在阅读中扩展学生的词汇量、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举措。

二、现状分析

(一)缺乏对阅读观的正确认识

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教学,挤掉了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时间,导致课外阅读的开展困难重重。同时受高考体制的制约,高中学生课业负担偏重,无暇顾及课外阅读。

(二)缺乏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不少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知之甚少,对西方语言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也颇感困惑,而英语阅读文章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学生因缺乏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对阅读产生畏惧感。此外,有些教师将平时阅读课上成语言知识点或语法规则讲解课,导致学生缺乏阅读技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导致学生对阅读丧失兴趣,更无从谈起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三)缺乏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

虽然目前市面上的英语阅读材料很多,但大多数因生词过多而造成阅读难度偏大,远超高中生的阅读水平,高中生在课本上获得的词汇量不能适应课外阅读材料对词汇提出的较高要求。

三、实施办法

(一)确定目标

1.总体目标:

扩大学生词汇量,激发阅读兴趣,开阔视野,提高阅读速度,增强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全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阶段性目标:

高一年级:增强英语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量(除教材外)累计达到18万词以上;

高二年级:掌握英语阅读技巧,提升英语阅读速度。课外阅读量(除教材外)累计达到23万词以上;

高三年级:加强阅读技巧运用,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全面提升。课外阅读量(除教材外)达到30万词以上。

(二)课程研发

1.课时安排。① 各校增设一节英语课(或英语自习课)专门用于英语课外阅读,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策略及技法,提升阅读能力;② 双休日两节英语课连排,作为英语课外阅读课(原有的双休日安排可能会受到影响,但为保证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各校务必遵照执行)。

2.材料选用。各校根据学情,可选用:

①首先推荐全国各省市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板块;②《晨读晚练》、《典范英语》、《津津有味·读经典》等系列丛书,它们由易入难,由浅入深,是很好的分级阅读读物;③分年级选用《新概念英语2-4》;④学生自行订阅21st century或《上海英文星报》,教师选择其中通俗易懂的时事新闻供学生阅读;⑤为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可不定期放映适合高中生观看的英语原版影片或录像。

3.阅读量建议。① 四星级中学应高于阶段性目标的20%左右;三星级中学平均阅读量应高于阶段性目标的10%;普通中学平均阅读量应不低于阶段性目标。②教师可针对实际情况对他们的阅读数量和质量提出具体要求。③学生阅读笔记的层次可高可低, 内容可多可少,从具体的词汇或语言知识点到读后感都可以作为学生阅读笔记的内容。④ 选材注意难易适当。为保证教师优质选材,每次阅读材料的右上角务必留出空间,让学生反馈选材的难易度。

(三)指导要求

1.明确阅读计划和要求

教研组长组织本校老师集体讨论并制定本校的课外阅读计划和要求,然后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牵头,对阅读计划和要求进行细化。

2.指导阅读策略

教师指导学生熟悉并掌握略读、跳读、预测、猜测词义、细读、寻找关键词和主题句等基本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能力。课内的阅读教学是圈养,而课外的自主阅读则是放养,但放养决非放任自流。在有了好的课外读本后,教师应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水准,从阅读技巧和策略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使之贯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外阅读中。教师还应以身作则,深入到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中去,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3.优化教学策略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任务型限时阅读:①扫除语言障碍;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根据情景及上下文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②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③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④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欣赏精彩语段;⑤抓住主要情节,剖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⑥撰写50-80字的读书笔记等等。

(四)考核评价

1.对行政考核。①是否增设阅读课时;②是否对教研组、备课组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管理和考核;③是否有学校课外阅读的评比和共享等。

2.对教师考核。①查教师的阅读指导备课情况;②查教师每周布置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和阅读量;③查教师是否定期对学生有阅读反馈举措,及时向学生提供建议、帮助和鼓励;④ 教师是否对学生的阅读笔记作检查和恰当的评估,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第8篇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管理;指导

过去学校对阅读活动的管理缺乏宏观调控和系统安排,只是搞中、高年级教学计划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但对阅读课的专课使用、课堂教学、阅读效果等情况无严格的检查督促措施,没有安排与阅读课相配合的活动课程及各种配套读物。再加上部分教师对课外阅读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以为是额外负担,往往把阅读课作为语文课或自习课处理。使这门课程形同虚设。

后来,随着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课外阅读活动日益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有的教师认为课外阅读是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的,至于中差生,只要能把教科书读好就不错了,哪里能谈阅读课外书籍?因此只提倡成绩好的学生读课外书,不提倡甚至反对中差生读课外书。这样做的结果是这部分学生知识面窄,对课堂知识掌握得也不够牢固,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种现象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实际上课内与课外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经过选择适于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中的知识是与课堂上传授的知识相通的。随着课外阅读知识量的积累,学生的知识面逐渐拓宽,对他们的课堂学习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因此,课外阅读是课本知识的准备、巩固、扩大和深化,它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同等必要同等重要的。

针对前段开展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我对下一步如何有效地组织这项活动作了以下一些初步设想。

一、加强课外阅读的常规管理

1、每星期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要求语文教师把阅读课作为指导学生读书的专课使用,不能随意挪动。并且,结合学科特点,有计划、有选择地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校要对以上工作进行必要的检查督促。

2、有计划、多渠道地解决书源问题。学校每年应拿出部分资金,定购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阅读的书籍。阅读价值大的,可以五十本为单位成套购买,作为教师上阅读课时人手一册集体指导使用的基本读物。其它史地、文艺、自然类的儿童读物作为学生自由选择的泛读资料。提倡学生个人藏书,建立班级书架,开展“捐一本,读百本”等书籍交流活动,解决书源问题。

3、建立课外阅读的考查、评定措施。 从量方面考查:要求学生一学期的课外阅读量至少应是语文教材的4—5倍。并设计“课外阅读考查记载表”要求学生填写,家长、教师签字。

从质方面考查:主要通过检查读书笔记,定期测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力,阅读速度,开展各种读书竞赛活动,检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抓好阅读指导训练

1、教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注意课内外结合。在阅读课上利用语文教材和课外基本读物,教给学生阅读各类书籍的一般方法,课外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去实践练习,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能力培养训练的延伸和发展。例如在指导学生读历史类书籍时,必须教会他们抓住历史事件的背景、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去理清头绪;看历史人物传记类读物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活动的背景、生平、历史作用及历史地位去了解历史人物。再如儿童的科普读物,一般都以童话、故事、幻想小说等体裁出现,阅读这类书籍,关键在于透过故事情节描写去掌握自然科学。知识,而小学生则往往记住了情节,却忽略了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在学生读完一节后,引导他们设计几个问题,再根据书上内容一一作答。

2、注重学、思结合。读书要边读边想、边读边动笔,才会得到长足的进步,读而不思、读而不写,则印象不深,表达不灵。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动笔的良好读书习惯是我们开展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我们重点指导中高年级学生学会写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以巩固发展阅读成果,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本着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我们准备培养学生初步会写摘抄式、提纲式、问答式、体会式几种类型的读书笔记。

摘抄式:一般只作单项训练,为摘抄好词好句、摘抄描写人物、气候、风景、气氛、场面、人物对话等的精彩片段。

提纲式:一般用于叙事性较强的读物。如历史故事、童话、小说等,要求学生按事情的发展以提纲的方式整理出:时间、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事件的影响等。

问答式:一般用于科普类儿童读物。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某一物质的形成、演变等过程,设计一些关键问题,根据书上的有关阐述、简要作答。

体会式:适用于各类读物,主要培养学生对书籍中的人物、事件等发表自己的主观看法。是一种要求较高,层次较深的思维活动,一般在以上三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作好之后再进行练习。

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为了使学生有互相观摩,交流学习的机会,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将开展下列读书汇报活动。

第9篇

以面向未来,培养跨世纪人才为总目标,以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为目的,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今后学生学好语文,学好各门学科打下坚实基础。

二、阅读目的

1、为学生发展服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

2、重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强调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3、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通过阅读典范的诗、文,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审美能力。

三、阅读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本学期努力使学生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背育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四、阅读途径

1、阅读课外书籍和报刊。

2、图书馆借阅图书和查阅资料。

3、班级设图书角,供班级同学阅读。

4、利用上语文课时融入的扩充阅读材料,进行课内阅读。工作计划网

五、阅读时间

每周开设1-2节课外阅读指导课

所有的语文课

晨会周三

每月汇报会

课外自读,每天阅读30分钟

六、阅读内容

语文教材

聪明语文及其它的练习当中的阅读材料

报刊、杂志

典范的古代诗歌及现代诗歌、散文

七、反馈

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读后感交流会;

速读赛、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赛、辩论赛;

好的读书笔记的展评等。

八、具体安排

3月利用弹性课介绍读本,并写阅读计划;

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家庭、查阅资料、亲临书店等方式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班级图书馆成立:请家长协助和配合,每位学生提供2本故事书,充实班级图书。

4月展开交流,到各班的图书角去借书并注意归还;

聘请有经验的老师就『如何成立班级读书会举办讲座,老师、及热心家长共同参与研习,以便未来推广班级读书会。

5月对学生阅读方法进行指导;

看录像,欣赏音像资料提供的内容;

第10篇

主题;方法;交流;氛围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1―0070―0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当前,很多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着盲目、低效的情况,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家长对孩子的阅读难以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收获较少,语文素养难以提高。

而开展主题式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扩展的学生阅读面、知识面,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开展主题式课外阅读。

一、 确定阅读主题

所谓“主题式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之外,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的阅读活动。其中,确定好阅读主题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爱好等选择健康向上的阅读主题。可以参考教材单元具体学习要求、新闻事件确定主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确定主题。阅读主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学生提出后,师生讨论确定。如,以“童年”为主题,低年级段以“感受童年的快乐”为主;中年级段以“体验童年的成长”为主;高年级段以“回味童年的生活”为主。像“感恩”、“神话”、“国庆”、“童话”、“奥运会”等,也都是一些较好的主题。

二、加强方法指导

1.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外阅读指导课是实现学生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的纽带,它承载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意识与习惯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古诗词课外阅读指导课上,首先,笔者诵读了几首经典古诗词,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然后,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古诗词作者的生平及其代表作。最后,鼓励学生课后自读更多古诗词作者的故事,背诵经典古诗词,在下次上课时进行交流探讨。

2.教给阅读方法。课外阅读要有效果,就不能盲目。在明确课外阅读主题、提出课外阅读要求外,教师还应利用各种机会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学会概括主要内容,背诵重点段落,制作读书卡片,写批注及撰写读书笔记等。要求学生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鼓励他们把自己课外阅读时积累的好词好句用到习作中去,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加强阅读交流

阅读交流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深化阅读认识与体悟,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如,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神话单元中的神话故事、有关神话的古诗词的学习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笔者提出以神话为主题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神话故事及有关神话的古诗词等。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阅读后,适时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引导他们讲述其所读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背诵有关古诗词,有感情地朗诵神话故事中的感人片断。很多学生被《精卫填海》中的精卫鸟持之以恒的精神所感动,为《后羿射日》中的神奇想象而赞叹。除了开展阅读交流会外,教师还可以评选“故事大王”、“课外阅读优秀生”,组织开展课外经典诗文背诵、儿童剧表演、“成语接龙”等活动。在注重集体性课外阅读交流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一对一的或小团体间的交流。

四、营造良好氛围

1.建立班级图书角。为促使学生主动阅读,形成良好课外阅读风气,教师可组织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并将书籍以一定主题归类存放。同时,建立班级图书角借阅制度,规定还书期限、图书阅读规则等,确保图书借阅过程中学生能主动爱惜图书。此外,要让学生利用校图书馆开放时间进行阅读,在借阅中明白图书分类方法。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277-01

在新的课改环境下,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衔接,使学生真正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是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实践的。

一、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构建大语文教学观

语文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教师应该着眼于课堂,放眼于社会生活,从客观的角度建构语文教学观,挖掘社会生活的教学资源,拓展语文教学渠道。

我们通过课内阅读打基础,学方法,再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赏文学之美,激生活之趣,品生活之味,作生活之文,感悟生命的真谛,积淀生活的底蕴。

二、内引外联,探索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点

找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这是研究的关键所在。建立了这个衔接点,及时地引导学生用课内掌握的阅读方法、培养的阅读习惯去进行课外更为深入广泛的阅读,拓宽自己的视野,充实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境界。

1、释疑解惑,以教材疑难问题为衔接点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

阅读教学中,学生会遇到疑难点,教师适时地出示相关材料,学生就进行阅读、比较、分析、整合,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由古及今、由物及我、由人及己的自塑性拓展,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建构个性的意义理解。

2、比较鉴赏,以与教材有一定联系的课外读物为衔接点,进行比较阅读,培养文学鉴赏水平,提高阅读的能力。

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使学生由此及彼、组合积累,实现类化、迁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3、拓展延伸,以课文的一个教学内容为衔接点选择课文阅读材料,更深刻理解课文,更广博阅读精品名著。

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时,教师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将语文的视域打开,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4、联想想像,引导学生结合课内阅读的主观感受进行拓展与创造,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升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三、研究实践,探索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教学新模式

课堂是阅读教学的主阵地,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以下几种课内外阅读衔接的课堂指导模式。

1、读物介绍课。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础,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推荐,与课文有关的读物、原著、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相同体裁的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2、疑难点指导课。注重培养学生善于审视文本、发现阅读障碍,能先自行释疑解惑的习惯,把学生的“阅读菜单”分为“生字新词是基础”、“不动笔墨不读书”、“善思会问多查找”三大块。

3、阅读欣赏课。教学时主要指导学生抓准文章“美点”,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欣赏优美的语言,吸收丰腴的营养,发展个性,学会以欣赏的眼光阅读,以评判的思维体会。

4、综合评点课。这类课型对所读内容不面面俱到,而是选择一两个阅读点进行专题式评点、赏析。

5、赏析创写课。这类课型,主要是针对适合学生想象性写作的文本。

6、成果汇报课。这类课型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展示。

四、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外联延伸,阅读拓展,生活处处皆语文

将课内所得之法,运用于课外阅读中,拓宽语文学习的外延,使学生的“阅读经验”与“生活经验”在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接触、碰撞、交流中升华。课内课外,内引外联,生活处处皆语文。

1、开展系列活动,保持阅读期待。开展阅读活动,保持持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将课内所得之法运用于课外阅读中,化方法为能力。

2、倡导广泛、自主、个性化的阅读。充分开发各种阅读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

3、提倡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做学生阅读的领路人。提倡亲子共读,培养家庭的阅读氛围。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 课外阅读指导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158-01

近些年来,虽然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逐渐认识到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性,了解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储备丰富的知识,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但是从目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来看,很多学生不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刊物,很多学生在阅读时,只选择带有故事情节的书刊,读书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追求书中好奇、有意思的故事情节,这样的读书方式并不能从课外读物中获取到应有的知识和收获,由此看出,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并不到位,导致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很难有所收获。因此,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阅读喜好来制定出相应的阅读指导方案,加强阅读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这样才能多读书、读好书,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和收获。

1 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并且具有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好奇心等特点,他们的独立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还比较差,不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情况,组织各年级学生凭自己的爱好去选择图书,然后由教师帮助审核,挑出适合学生的图书,并且告诉学生适合他们阅读的理由,这样学生在以后选择时就会注意到所选课外读物的思想内容以及语言文字的特点。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亲密相关的一些读物,如《金色童年》、《假日行动》等,这些刊物的特点是语言较为亲切,并且描写的情节与学生的生活相近,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定期组织学生订阅适合自己的报纸和杂志,这样有助于避免选择内容上的盲目性,使学生更容易读到适合自己的刊物。

2 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若想要学生乐于阅读,自主阅读,那么就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营造读书氛围,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很多教师大概已经注意到,小学生很难对带有知识思想的刊物提起兴趣,反而更偏爱漫画或幽默的课外书籍,他们在阅读漫画时总是津津有味。为了能够让学生选择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外刊物,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著名作家的书籍,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曹文轩的书,并向学生介绍认识曹文轩,这样学生便了解到曹文轩是诗人和作家,他的儿童文学作品带有非常优雅的韵味和美好的幻想。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学生朗读一段《青铜葵花》,学生瞬间被吸引到故事当中,在课下时纷纷跑到图书馆去借这本好书,迫不及待想要一睹为快。由此看出,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上好阅读指导课

很多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理解不到位,或者不明白课外阅读的真正目的,这都是因为教师没有上好阅读指导课的原因。阅读指导课,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专门的指导。在阅读指导课上,教师要清楚的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与课上阅读的区别,使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目的和意义,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益的书籍,以及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指导课上和学生就某一本课外书籍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们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对课外阅读的理解做出总结,由此一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高涨,使学生保持饱满的阅读热情。

4 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

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效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应重视培养学生养成的正确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对于较短的文章,教会学生精读和泛读,并对文中精彩的段落进行熟读;对于较长且故事性强的文章,要求学生泛读,并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使学生明白不要盲目阅读,要分清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在平时课外阅读时学会积累与运用,将读到的精彩段落和语句摘抄下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翻看,加强积累和记忆,这样不仅能够巩固阅读的效果,从而还能够提升写作能力。

5 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课堂阅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指定的课本内容进行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但是仅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来学习语文阅读知识是不够的,语文课上教师在讲解课本内容时指导学生掌握的阅读方法以及正确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也是有所帮助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阅读教学时,要将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注意点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在课堂中理解到的阅读知识充分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以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6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对加强学生的写作和交流能力都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不能只盲目的发号施令,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通过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来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并且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课堂所传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同时,在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凤英.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09(22):84-85.

[2] 张敏.课内悟方法 课外求发展―― 课外阅读指导案例[J].小学教学设计,2006(13).

[3] 王永.引领孩子在梦想中徜徉―― 如何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J].教育艺术,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