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学管理论文

教育学管理论文

时间:2023-06-07 09:34: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学管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学管理论文

第1篇

“对口协议教育”就是辅导员与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一对一”、“面对面”的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谈话、交流、沟通,在对学生基本情况全面掌握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特长、兴趣、优势、弱势,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对大学生涯做出切合实际、富有个性的规划和措施,双方形成共识,作出承诺,形成书面协议。然后分学年、分学期执行。它集中体现了“六个一”的特征:“一个”依据———学生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一个”转变———辅导员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的工作方法;“一个”基础———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爱好、家庭情况、学生成绩等个性信息;“一个”原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辅导员与学生要平等交流、达成共识,双方共同履约;“一个”特色———体现教学改革精神,因材施教,因人施管;“一个”目标———使学生逐步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二是有明确的成人成才目标。“目标成就未来”,有了努力方向,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学生在大学期间就不会感到茫然。

二、实施办法与措施针对西京学院学生自身的特点

设计了统一的“对口协议书”。同时,鼓励辅导员从实际出发,灵活执行,大胆创新。其中,以任水旺主任为组长的“对口协议教育”课题研究组,经过认真交流与讨论,制定了供本系学生使用的协议书。较好地体现了对口协议教育的总体思路。辅导员的协议书主要是围绕落实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培养质量,督促学生成人成才这个中心问题,设计了六项内容:第一项是学生个人基本情况登记表。第二项是学生大学生涯规划表,包括总体目标规划,分学年目标规划,分学期目标与实施情况表等。第三项是就业辅导谈话表。第四项是辅导员与家长谈话记录登记表。第五项是学生成长进步及受奖励登记表。第六项是学生违纪处分登记表。其中,第一项在新生入学开课两周内,由辅导员统一组织学生填写;第二项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完成,辅导员应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一对一”的原则,指导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大学总体生涯规划,然后分学期实施填写;第三项应在学生毕业该年度的第一学期有专人指导学生填写;第四、五、六项应根据工作情况如实填写。

三“、对口协议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1.建立对口协议长效机制。学生的思想工作必须抓反复,反复抓。“对口协议教育”作为一项育人工程必须坚持下去。

2.签订对口协议应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育。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签订不同的协议内容。

3“.对口协议教育”必须与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因为,“仅凭一纸协议”,就想改变学生长期养成的习惯和观念是不实现的。但是每位学生签订协议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需要辅导员们细心观察,正确引导,不断地加以肯定,在增加协议执行效果的长久性上下功夫。

4.各院系对口协议教育发展不够平衡,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认识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深化。

5.对口协议教育的具体做法有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规范,逐步形成制度。

6.对口协议教育工作主要靠辅导员来做,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逐步优化,提高质量。

7.对口协议教育是一项深入细致、持之以恒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做好的工作。要优化管理环境,使院系学生管理部门和辅导员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来做好这项工作。为此,拟从学校宏观管理层面上进一步理清管理工作思路,从制度协调配套上处理好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对口协议教育与其他学生管理工作的关系。

四、对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

我国民办高校的起步较晚,相关制度法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制度安排上还是在社会认同度上都存在有碍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公平发展的因素,并引发了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诸多不均衡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经验,其中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创新、内容创新、体制与机制创新、方法创新等需要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价值目标观

这是解决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传统的做法就是从学校的条条框框出发,要求学生去适应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这就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2.树立突出主体、开发潜能、激发创造的工作方法观

这是解决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常常是管而不导,堵而不疏。这种治标不治本、浮在面上的学生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和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张扬与优化。创新“对口协议教育”体系,就是要根据民办学校学生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因人施管。

3.树立体现互动性、层次性、整合性的工作体制观

第2篇

(一)学生生源存在较大差异。非全日制成人教育学生来源是比较复杂的,他们的背景也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其中有的是来自于高中毕业的应届生,有的是高考后报考学校失败而选择成人教育的,有的则是已经参加工作,由于单位对职工的职业培训和进修,在这其中也有一些中职教育的学生觉得自己的学历太低而想要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同时,还存在一些学生是因为父母管不了而又不想他们流浪街头的。就此来看。选择非全日制教育成人教育的目的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生源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学生的年龄差距大。从上可以知道学生生源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的年龄也是存在这很大的差异,在这里面,既有刚二十左右的学生,也有三四十岁的,甚至有了家庭孩子、有工作经验的人,在他们之中有还没踏入社会的学生,也有在社会里有经历的人。有时候,在一个专业里,存在老中青三代的学生,因为生源不同导致的年龄差异明显。

(三)水平层次不齐。由于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的起点比较低,造成非全日制成人教育学生的整体文化差异比较大,普遍呈现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比普通高校学生低的现状,同时,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也是十分大的,呈现参差不齐分布。有的是因为之前上过中职教育,学过相关的技能,于是在高职学习中比较得心应手,还有的学生在自己单位就从事相关的工作,对于学习自己专业的课程也是十分容易的,而且积极性比较大,但是还有的学生是因为高考落榜而选择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的,其在中学的时候的靴子基础也是比较薄弱的,进入高职教育也是比较吃力的,还有的学生就是完全没有接受过中等教育的人。

(四)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同。由以上问题的影响,造成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层次上存在比较的大的差异,这也使得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并没有办法形成统一的学习习惯。有的因为是刚离开校园的学生,他们似乎更加偏向老师“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仅仅只是跟着老师一步一步走,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缺乏相应的独立学习能力,还有的是已经在工作,在课堂上课的时候听的是一知半解,回家后并没有思考如何理解,甚至没有做课前的预习工作,导致第二天来上课学习的时候听的完全是云里雾里。

(五)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在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的学生里,有许多是因为高考失利、成绩差的原因而不得已才选择的,因此,就有许多学生无法面对现实,无法面对自己而形成自卑心理,总是轻视自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目前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压力比较大,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也是迅速增多,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他们更多是要学历高的人、来自于名牌大学的人。

二、非全日制成人教育学生管理的现状

(一)社会的关注度和认同度不高。虽然已经有许多高校把成人教育学院和普通高等教育院系设为同级管理,并且安排建立了相应的学生管理部门,但是由于潜意识的影响,成人教育的学生和其他院系的学生相比较,无论是从自身来看,还是他人来看,都会觉得有所不同而区别对待。就比如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是由国家经费统一拨款,学校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但是这一系列的帮助对象却不包括非全日制成人教育学生。同时还有诸如此类的学校政策,例如学校奖学金、医疗保险等等,由于各个方面影响,并未把非全日制成人教育学生纳入。

(二)日常管理不到位。成人教育始终都是高等教育管理的边缘地带,就是在这种气氛的影响下,即使从表面看组织结构是相同的,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许多管理不能够到位,使得工作无法得到落实。

(三)教学难度大。有许多学生习惯了中学时代老师“填鸭式”的被动教育,因此一些高中毕业的学生在踏入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的学校的后,无法适应其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法。学生大多对于这种学习方法无法适应,导致课堂积极性不高,使得教学进度十分不顺利,教学难度变大。

(四)沟通存在误区。有很多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的学生抱着比较严重的实用心理,对于没有实用价值的事情完全不理睬,他们认为所谓的思想政治课程都是没有用的,都是一些讲空话、是形式主义的,对于国内外情况也是不关心。

三、非全日制成人教育学生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对非全日制成人教育地位的认同感。在近些年来看,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非全日制成人教育也是在不断地发展,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地位,这就需要我们调整以往的眼光,增加更多的关注。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成人教育融入到国家教育政策的关注点中,其次就是政府加大对于成人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经费投入,还有就是要加强专项人才的培养,鼓励更多优秀的人才和教育者投入到成人教育的培养工作中,提高教育队伍的实力。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师资力量。一个积极的教育心态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但是,现在有一些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的教师有着消极心理,对一些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的交流存在断层,还有就是对于学生不注意听课行为也是置之不理,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十分少的。要通过各项组织活动来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责任心。在聘请教师的时候更要注意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考量。作为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教学态度,要积极关心学生,和学生做好交流沟通工作,要对他们做好积极地引导工作。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将工学结合诠释为:“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与思考。”[1]工学结合就是在人才培养方式或途径上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做中创”的培养方式,帮助学生完成职业技能基本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办学,共享教学与企业资料,互惠互利,共同合作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技能的办学模式。这种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学生先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然后到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把课堂所学知识与企业实践经验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教育管理论文,毕业后能够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与传统意义上的实习不同,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就有正式工作岗位,是职业院校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更是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 工学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走向社会、深入企业的机会。实习实训基地及企业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极大的提高了自身的职业技能、专业实践能力,并对现代企业职工的基本要求、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有了较深刻的体会,其劳动纪律、吃苦耐劳和共同协作的意识等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样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主动调整心态、进行自我定位,增强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健全发展。

(二)校企文化对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既包括校园的硬件设施,如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龙源期刊。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2]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学生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教育管理论文,有助于他们将职业知识转化为现实的职业行为,内化为学生的职业信念,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如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注重对员工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等方面的考核,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积极的影响,引导学生加速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三)顶岗实习,有利于实现教育、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校期间,主要针对“岗位群”,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主,到企业顶岗实习,则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岗位”,培养专项技能,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蕴和了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优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可以得到互补,一方面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能感受到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工作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进入企业实习,学生对企业的流程以及生产管理模式,有了亲身体验和明确认识,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所学技能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动力,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工作作风,有利于学生成才成长。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认为,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即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介体)、社会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环体)。[3]这些因素都是动态性变量,这些变量的组合会因其中一个或多个因素的变化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局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上述四个因素都发生了一定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一)教育者的变化

教育者从学院式教育模式下的单纯由学校专兼职教师、辅导员担任转变为工学结合模式下专兼职教师、辅导员、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实习指导师傅、企业全体员工交替担任。由于企业、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等因素的不同,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在很多方面的教育、培训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另外,部分教师对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学生顶岗实习,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应由企业负责,而企业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其可能会不愿或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财力对学生进行有效思想政治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时间多了,在校时间少了教育管理论文,在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多情况就成为“真空地带”。

(二)受教育者的变化

受教育者从单纯的学生身份转变为学生与“准员工”双重身份,对学生来说,学校的人际关系相对单纯,有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爱,但到企业之后独立处世,一些学生不能适应,缺乏主动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适应能力较差,容易与单位领导、同事发生摩擦,还有些学生认识不到实习对于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认为实习和专业知识没有太大的联系,容易在实习中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思想波动大,体力透支大,精神压力大,给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变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涉及到学生政治素养、为人处世、公民意识、品德修养、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经济常识、法律法规等与学生社会生存、日常生活相关的所有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的目标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仍然适用,但在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上有所调整。再加上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后,人员的安排是很分散的,学生原有的建制被打乱,一切依实习单位的生产情况、人员配备、产销的淡旺季而定,尽管有辅导员跟踪指导,但很难象在学校一样对学生有较多的关注,在实习中也更多的关注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思想政治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四)教育环境的变化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要由在单纯的校园环境里学习转变为在校园和企业两个不同的环境中交替接受教育和培训。学校和企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机构,各自的运行规律和目标不同,学校以育人为宗旨,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学生到企业实习教育管理论文,接触外界社会的机会增多,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会增加,由集中管理变为相对分散的管理,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干扰,如对权力和利润的更强烈的追求,以更现实的思想看待一些社会问题等,复杂多样的企业文化、社会思潮、思想观念、人际关系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等产生正面或负面的作用。所以在这种动态的情景中,要想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一定的难度。

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对策

(一)完善相应的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确定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后,高职院校应着力制定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如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时间、指导人员以及目的、内容、效果的评估都应做出详细的规定,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章可循,从而有效的缓解学生下企业的抵触心理。

校园文化对学生素质和气质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应该注重专业社团、专业活动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相关办学理念方面的建设龙源期刊。这些实践性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判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有些学生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思想认识不清楚,容易产生一些抵触情绪,要求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系统介绍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如组织讲座和参观,召开相关研讨会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业观的教育,教育学生及时调整心态,尽快完成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化,做好充分思想准备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这样即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减少学生在企业工作的盲目性。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侧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法律常识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内容。要把现代企业文化引入教学内容中,注重突出敬业、勤奋、责任、创新、守时、沟通、协调、吃苦、细心等职业态度的教育和培养。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在运用传统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逻辑思维训练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利用典型情景、典型案例和典型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熏陶,同时根据“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教育管理论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会较长时间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顶岗实习,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覆盖面大、形式多样、便利及时的优势,在校企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搭建网上交流平台。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广泛收集各种思想道德教育信息及古今社会成功人士的个人信息,特别是企业优秀员工的信息资料和有关国家发展的舆论和宣传信息,并针对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给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引导。通过网络建立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教师网上答疑,突破了时空限制,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既为学生解除思想困惑,又可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

总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与思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坚持教学改革,不断探索,细心观察且耐心地对待学生的思想问题,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途径,科学地引导学生完成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林为群.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N].人民日报.2008-6-25.

[2]威廉?A?哈维兰著.文化人类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1.

[3]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0-101.

第4篇

 

大学里教育学课教学早就面临学生不欢迎、教师无兴趣的尴尬局面。不管是网上评课还是已毕业的学生对教育学的评价大都如此。笔者对刚上过教育学课程的300名学生做了一个调查,经过统计得出:8.3%的学生学习认真,主动地探讨教育学中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不断充实自己,是兴趣所致;15.6%的学生由于考研需要认真学习此课程;32%的学生认为教育学对师范生很重要,但又感觉纯理论太枯燥,提不起兴趣;44.1%的学生认为开不开无所谓,学到的东西不实用。

 

通过此调查,我们不难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睡觉的、说话的、看其他书籍的、发短信的、做其他作业的,千姿百态,只有极个别学生认真听讲。仿佛教育学课堂为学生们提供了身心放松,处理私人事情的最佳场所和环境。

 

二、教育学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1.教育学的教材体系不完善

 

首先体系庞杂、结构松散,缺乏逻辑性。现实的教育学涉猎范围相当宽泛,它既包含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也包含教育人类学和教育政策的内容;既包含教学论、德育论、学校管理论,也包含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理论;既包含学校教育问题,也包含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问题,几乎囊括了“教育科学”系统所有分支学科已触及的各种课题,唯独缺乏一个明了的逻辑线索,所以许多学生都这样抱怨:面太广,太概括,什么都学,让人理不出头绪。

 

其次,目标缺乏专注性,教育学应是对教育者进行教育方法和技能的指导,而目前教育学却包揽了一些非本学科或一门学科所能了断的“多重目标”,对一门学科来说显然难负其重。再次,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时代性和创造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已在教学中广泛运用,但教育学理论却大多仍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前的水平上,很少渗透当前国际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且教学内容的表述基本上还是继承以往的框架:定义、任务内容、特性、原则方法、目的、意义等,很少有新模式、新观念和新方法出现。最后,理论空泛、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务实的成份较少,而务虚的成份较多,在于教育理论脱离实际,很少能为教育实践提供有效帮助,在解决教育具体问题时显得空洞乏力。

 

2.校内、校外教育环境的不重视

 

就我们的教育现状来说,给人们总的感觉是在“培养实用人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就学校而言,虽然在教育学的教师配备、学时安排方面有了一定重视,但在教学条件、师生比方面还是相当不重视:上课是大合堂,一二百人挤在一个大教室里,没有扩音设备,教学效果差。而专业课教学设施齐全,专业技能课程大幅增设,学生必须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上专业课、做作业、做实验、写实验报告上。对学生而言,学习实用的、操作性强的、能立竿见影显示效果的知识是当前所需。

 

随着就业压力的扩大,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素质教育中提到的要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才,而教育学的知识是间接的,对人的作用也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短时间内看不到实效性,并且缺乏实践操作性,这不符合现代学生的心理,而在学生看来,只要学好计算机和专业课,才是以后工作所需的,不学教育学照样可以做好教学工作,教学技能、教学经验等可在工作后实践和积累。

 

3.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重视不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多年来,我国高校盛行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此风气严重影响了教师对教学的投入。教师只讲发表了多少论文,但涉及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东西甚少。教育学是探讨教学方法及应用的,但学生却普遍反映此课程枯燥乏味。教育学里强调“启发式”教学,但现在仍以“填鸭式”为主,像“案例教学法”、“协作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法很少用,讲授教学艺术,却不运用教学艺术,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助长了学生惰性化学习方式。

 

虽然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多年了,传统的教育学课堂仍然以黑板、粉笔、教科书的单一模式为主,教学局限于教室、课堂、书本之中,这与生产、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形成了强烈反差。在教学中仍普遍存在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现象。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不够,联系高师各专业学生的具体实际不够,很少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真研究其特点规律,所以就有“照本宣科”、干巴巴的说教、理论不能联系实际等教法,这些更加重了学生的厌学和抵触心理。

 

4.传统的考核制度不合理

 

教学评价一般分为三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而往往只注重总结性评价,只注重结果,不重视过程,从而引发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死记硬背,考过一切忘光光的现象。忽略了学习是需要内化的过程。根据布卢姆的学习目标分类:知道、领会、理解、应用、综合、评价。考试大多考书面知识,而应用、综合和评价目标却考查甚少,学生只需强行记忆并稍加发挥,就能考试过关。考好考坏说明不了什么,教育学价值根本没有深入学生的心灵。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教育学教材体系

 

对现有的“通论”式的教育学教材模式进行改革,侧重讲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注意教育的基础知识的权威性、准确性和系统性,将其庞大的内容分化为相关的选修课教材内容,突出逻辑性。教材编写时可收录一些经典实例,开辟问题讨论专栏,丰富教育学知识体系,使其形式生动活泼。

 

教材内容要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未竟性和非常态性,以便于学生的思维发挥。注意吸收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增加当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注重内容的示范性和可操作性,使其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同时应加强教育学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内容,尽量克服理论脱离实践的弊端。

 

2.学校应加强教育伦理教育

 

爱因斯坦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而恰恰忽视了教育伦理教育。学校应加大教育学教学条件的投资,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多方面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树立教书育人的正确教育观。

 

3.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首先,要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以往教学惯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教育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而实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可更好地体现“教学并重”原则,可使由被动接受教育理论知识到主动构建知识,适合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现状。

 

其次,改革教学方法是当前所需。一是坚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采用诸如课堂讨论、专题讲授、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等行之有效、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环节,启发学生思考,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气氛。二是鼓励求异思维,促进问题解决。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是加强活动课程的渗透,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创办教育报刊,开辟教育园地或教育沙龙等谈话栏目,发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同时采用“头脑风暴法”,展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争论,在教育实践中丰富和深化教育理论。四是注重研究性学习,加强学生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有关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系列的课题和问题研究,并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最后,注重教学手段创新,提倡教育学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课堂,可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育学课程内容有机整合,更好地优化教育学教学过程。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校园网、互联网等,与教育学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把教育学课程内容编制成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素材资源,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和教师的教学资料。

 

4.建全考核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考核重在考查认知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的考查。所以考核应注意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态度、表现、方法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可采用多种考试方法,如笔试(闭卷+开卷),闭卷考基本概念和理论,开卷应以结构不良领域的应用问题为主。操作性考试、论文式考试等。课内外作业、课堂表现、活动课程等也评定相应的分数。这有利于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价,并能及时反馈信息,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

第5篇

论文摘 要:作者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理论知识难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学以致用以及技术工作中对技术的掌握不够和技术使用缺乏指导思想的问题,并结合大学专业教育期间的实际情况,针对实际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从理论知识体系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及学习过程缺乏实践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针对技术工作中的问题从专业引导不足和对教育技术缺乏深入认识分别展开相应分析,最后针对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加强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注重专业引导等对策和建议。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的革命逐渐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注重对教和学的规律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的思考和研究,但不论是教学规律还是教学过程都需要大量实践的支持,实践活动提供了专业领域相关研究的数据、案例、资料等等,也揭示了学科隐含的一系列问题。

作为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在走入工作岗位几年之后,通过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现了一些问题,结合大学阶段所受专业教育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分析了问题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为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提供一些参考,能为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今后更好地为中学教育服务出一份力。

一、出现的问题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在中学主要涉及10项工作内容:①担任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②协助各学科教师做课件;③参与电子阅览室的建设;④利用数码摄像机、照相机做学校纪录、宣传用的带子和相片;⑤协助财务处做工资表;⑥参与建设学校的课件库、素材库等资源库;⑦参与学校网站建设;⑧期中阶段协助各学科教师做试卷;⑨对教师备课机房的管理;⑩参与校园网络的布线、建设和管理。这些内容可分为两类:教学工作和技术工作。

1.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难以将所学的教学设计理论、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传播理论渗透进实际教学中,来指导实际教学实践,支配教学行为,并转化为教学能力。

2.技术工作中的问题

(1)技术掌握不够。

(2)技术使用缺乏指导思想。

二、问题探究

1.教学工作

针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本科阶段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理论知识体系构成、培养过程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对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作出分析:

(1)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缺乏系统性、针对性

教学设计理论是教育技术基本原理的核心部分,它以整个教学系统、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系统是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各组成部分有机结合并具有某种教学功能的综合体。它由教与学两个子系统构成,教学设计的内容之一就是设计“教”这一子系统中各要素间的不同联系方式,使不同的联系方式形成不同的教学过程结构;不同的教学过程结构又具有不同的教学功能,并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然后从多种不同的方案中,选择出最好的系统方案,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9]

在大学本科阶段的理论知识课程中包括教育心理学、传播学、教育学和教学设计。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笔者认为课程设置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①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的授课教师没有关于这两门学科和教学设计相关性的讲解,即: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设计在理论知识体系中成为了各自没有联系的三部分内容。

②没有关于系统方法的理论介绍,使系统方法论成为知识空白。学生在知识衔接上出现跳跃,在知识结构的建构上出现断裂。

③传播学课程没有突出教育传播的特殊性。学生看不到传播理论和教育教学过程有什么不可分割的联系,无法领悟传播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必然原因。

(2)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性学习的支持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应用”的关键就在于要能够把一切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以致用。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依靠传统讲解,检测标准以期中和期末成绩评定。所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仅停留在表面,至于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深刻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就不得而知。

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肩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对实际教学过程有很好把握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尽管理论知识依靠教师课堂讲解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做了基础铺垫,但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应用必须依靠大量的实践来支撑,所谓“实践出真知”。

2.技术工作

(1)专业培养过程缺少足够的引导造成学生对技术掌握不够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大学教育不可能再包罗万象,教给学生所有知识,而需要的是激发和引导学生去学更多知识。出于技术知识的特殊性,实践中学习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因此大学专业教育在不占用课堂教学计划时间的情况下,要有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自学掌握日益更新的技术知识。

(2)对教育技术缺乏深入认识,造成技术使用缺少指导思想

教育技术的应用基于两种需要:一种是因为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运作时,基于教学策略的考虑;另一种是从技术出发,考虑解决某些实际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渗入理论的指导。 转贴于

教学策略中的技术应用,重要的是考虑解决教学中什么样的问题需要用现代媒体呈现,从而使教育效果更好。

在教育部积极倡导并制定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背景下,各中小学已积极建设学校的教育资源库。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仅停留在将各种资源进行归类、整理的阶段,同时存在同学科教师不断做重复劳动的现象。不论是资源库的建设还是其中各模块的组建,都没有注重“资源性”的原则和“散”的概念,没有实现由教师从“散”的资源中通过“积”的方法完成“整”的转变,但是对广大教师这种意识的培养又正是教育技术人员通过师资培训、合作项目各种形式应该传递的思维理念。

综上,不论是教学策略中为了解决教学问题,还是教育资源库建设中的技术工作,烙上了教育印记的技术,就不单纯等同于会使用媒体、软件的技术,最主要的是怎样运用思维上的技术。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议:

1.加大教学设计课程比重,延长教学时间,对基础理论进行系统性学习

在理论基础课中,以教学设计作为核心,对系统科学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进行分块的系统学习,并建立理论基础知识与教学设计之间的联系,使理论知识体系既有系统性又有针对性。

2.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增加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训练对教学的把握能力

特别是在教学设计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更多进行实际教学的锻炼机会,如:尽量发挥微格教学的优势,可选择某一微型教学内容及其相应教学策略作针对训练。

3.在专业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加强高校、专业和社会的联系,做好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分析,从而通过入学专业导论、明示教学计划、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等各种各样的措施和方法,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自我发展,进行技术的自我扩展,以使时间能够得到高效利用,学生自身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和开发。

4.通过建设专业的资源库(如:虚拟实验室,积件库、课件库等内容)为技术学习提供实践的平台,并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深化对教育技术的认识

通过虚拟实验库、积件库、课件库的建设,学生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学习技术知识,实践可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搭建桥梁。

参考文献

[1]刘美凤.教育技术的定位——美国学者的观点[J].中国电化教育,2003,(3).

[2]冯秀琪.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与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电化教育,2003,(2).

[3]蔡宪.教育技术实践:新的困惑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0,(1).

[4]孔惠洁.走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误区[J].电化教育研究,2002,(6).

[5]徐学锋,裴纯礼.教育技术及其在发展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1,(10).

[6]戟锋,杜爱明.也谈课件与积件[J].电化教育研究,2001,(7).

[7]冯秀琪.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J].电化教育研究,2002,(6).

[8]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第6篇

【关键词】5S;实训设备;管理;石油高职院校

一、引言

教育部教高[16]号文指出,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因此,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实训室不仅是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键场所,也是学生职业习惯、职业道德、环保意识等职业素养养成的重要场所。因此提高实训室的文化建设和内涵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行为习惯势在必行。

二、“5S”的含义

“5S”是生产现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项活动的统称,由于这五项活动每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5S”。

1、整理:将石油钻井工作场所中的任何物品区分为必要的与不必要的,必要的留下来,不必要的物品彻底清除。目的在于创造一个清晰而有效的“空间”,防止材料的误用、误送。

2、整顿:必要的东西分门别类依规定的位置放置,摆放整齐,明确数量,加以标示。目的在于需要时可以随时方便取用,节约时间和空间。

3、清扫:清除石油钻井工作场所内的脏污,并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

4、清洁:在维持以上“3S”的基础上,将其制度化,维持其成果。

5、素养:坚持上述“4S”活动,按规定行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最终提升人的品质,培养每个人对所有事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三、“5S”启动和准备

在启动时,我系与我教研室召开了5S管理模式启动仪式,对5S管理模式的目的、内容、意义等进行明确,并对专业教职员工进行5S管理初步的专项培训,培训不仅提升了教职员工的5S意识,更重要的是让每个教师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参与感。在按照5S管理内容具体实施前,由5S管理推行场所负责人参与实施前的现场诊断和分析,列出需要改善的项目,由5S管理相关责任人制定计划,进行改善,绘制改善前的场所区域图,拍摄改善前的现场照片留作改善后的比较资料。

四、“5S”推广的具体步骤和措施

第一步,整理:整理实习实训现场,使现场无杂物,通道畅通,增大作业空间并且可以减少碰撞,保障实训安全。保证实训场所内无废料、垃圾,改善实训场所环境。具体步骤是:现场检查、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清理非必需品、非必需品的处理、每天循环清理现场。

第二步,整顿:对学生的实习实训现场彻底地进行整顿;确定各物品的放置场所;规定其放置方法;进行标识。以便提高学习效率;将寻找物品的时间减少为零;异常情况能马上发现;非实习的其他学生也能明白要求和做法;不同的人去做,结果是一样的,以达到标准化要求。

第三步,清扫:每次实习实训下课后,彻底清扫现场,建立清扫基准,人人参与;责任到人,不留死角;杜绝污染源,点检所用物品,对所操作的设备要进行保养。具体步骤是:安全教育、实训设备基本操作、保养知识教育;从实习实训岗位开始扫除一切垃圾、灰尘;清扫点检实训设备;检修在清扫中发现有问题的地方;查明污垢的发生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施区域责任制,责任到人;制定相关清扫基准。

第四步,清洁:对学生加强教育管理,始终保持清洁状态,也就是坚持下去,使清洁、有序的实习实训现场成为日常行为规范的标准。每次实习实训下课后,彻底清扫现场,建立清扫基准,人人参与;责任到人,不留死角;杜绝污染源,点检所用物品,对所操作的设备要进行保养,同时应注意检查安全隐患。

第五步,素养:强制规范学生,按标准规定要求实习实训;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也就是说,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贯彻这些非常基本的准则和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形成一种风尚。

5S管理可以激发每个学生潜能,增强个人自信心;使个人性格向积极的正面发展;通过对实习实训过程的不断改善扩展视界,从而全盘考虑问题,增加作为未来企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成就感。为让学生按标准操作,要不断灌输企业5S管理意识;理解5S意义,教师现场指导,班干部跟踪确认;经常进行5S现场巡察评价,对违反行为者严厉批评;严格考核检查,记入学生的实习操作成绩。

五、实训室推行“5S”管理的成效

1、实训室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推行“5S”管理后,钻井设备设施摆放、钻井工具陈列规范,钻井场地整洁,管理制度落实,实训室文件建设完善,对实习、实训学生的素养提高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强化了钻井设备保养,提高了钻井设备使用率

按照“5S”管理要求,钻井设备使用后及时进行清洁维护,根据不同设备制定相应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严格地按照维护保养计划进行维护保养并记录,随时进行检查督导,保持了钻井设备良好运行状态,延长了其使用期限,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项目的开出率。

3、创设了一个安全的实训环境

推行“5S”管理后,钻井实训室宽敞明亮,通道畅通,钻井设备摆放井然有序,实训过程严格依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保障了学生的实训安全。

4、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在5S管理模式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实训,学生变得认真了,消除了马虎之心;也自觉遵守规定,自觉维护实训环境的整洁,也变得文明礼貌了。最重要的是成就了遵守规则的良好素质。

六、结论

这几年在天津市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的要求下,在我院领导对实训资源有效管理的重视下,将学生培养成真正“企业人”的培养目标要求下,我院对石油钻井实训场所和实训过程开展了深入细致的5S管理实践,将现代企业的5S管理新观念、新技术应用到学生的实习实训中,通过对学生的实习实训过程持续有效的教学改善活动,学生的精神面貌肯定会有了明显的变化:学生会感觉到学习环境清爽多了,学习效果会得到提升。塑造了学生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培养了勤奋、节俭、务实、守纪的职业素养。让学生感觉在学校就像在企业一样,为学生今后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真正“企业人”,打下良好基础。

正如5S格言所说:态度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习惯变;习惯变则人生变。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妇产科; 临床实习; 教学; 问题; 措施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医学生必须经历的临床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临床实习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巩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更好地掌握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然而妇产科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医学,对临床技能操作要求较高,同时又是面临具有高风险、纠纷最高及个人隐私的科室[1]。笔者通过在妇产科临床教学管理两年来的观察与思考,结合科室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1 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实习生方面的问题

1.1.1 角色转变的不适应 从一名医学生转变为临床实习医生,由于对周围环境的陌生,害怕做不好,越是有此心理越不愿去实践,不去努力学习克服困难,而妇产科实践性较强;再就是妇产科相关知识的掌握不牢,适应不了临床紧张繁忙的工作环境。

1.1.2 沟通知识的缺乏 加强有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分别是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药物的合理适用和手术刀的熟练技艺是医生的基本功,而在医患交流中医生恰当的语言却经常被忽略,然而医生的语言在塑造和谐医患关系中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特别是临床实习医生不仅要学会与带教教师沟通,同时还要学会与患者交谈,让患者首先信任你,愿意将此次就诊疾病存在的问题向你陈述,认定你是他的主管医师,并能积极的配合临床操作检查,对提高临床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1.1.3 性别问题 由于妇产科患者全都是女性,特别是男同学检查或治疗不便,使其对妇产科的学习不够重视,男同学多数认为今后不愿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放弃临床实践的机会,每当轮转到妇产科实习时常常找各种原因请假,或者在岗时不积极主动学习等,当然有此状况的毕竟还是极少数同学。

1.1.4 严峻的就业问题 随着医疗体制不断改革,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不能适应医院及科室发展的需要,据报道全国医学本科生每年有近100万左右学生毕业,而能找到工作的仅有60万人左右,就业率相对较低,为此部分实习医生忙于准备考研,提前联系工作,请假次数增多,导致临床实习主动性差,并给带教教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教师不愿耐心指导,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1.2 带教教师方面问题

1.2.1 教师任务繁重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医疗卫生体制下,承担临床教学工作的教师常常肩负着繁重的临床医疗和科研教学工作。如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内,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和技能,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及科研水平,在工作中既要保证医疗安全,教学质量及经济指标任务的完成[3],同时还要应付各种检查,还有科主任对教学的重视程度等。

1.2.2 妊娠分娩的季节性 产科患者常常由于某个具有特殊的年份和日子,怀孕分娩时间相对集中,因此形成人力资源的短暂匮乏,工作量突然增加及繁忙,对临床教学方面的工作花的时间相对较少。

1.3 患者方面问题

1.3.1 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 特別产科孕妇有待产、分娩、及产后3个阶段,具体时间的不确定,还有家人的期待值相对较高及产妇的个体原因等给临床教学工作带来不便。

1.3.2 妇产科的特殊性 患者均是女性,特别是检查、诊断涉及其隐私部位,由于各种原因,在临床实习中往往会遇到患者拒绝实习医生特别是男性实习医生的接诊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妇产科的实习效果。曾在一次临床实习技能抽查中,当时该实习医生是剖腹产术后伤口换药,由于给患者换药之前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加之学生紧张及操作的熟练程度不够,检查时连续性差,导致患者局部暴露时间长及重复的检查,引起患者及家属产生抵触情绪不配合,致使学生动手机会减少。

2 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岗前培训 入科前对每个实习医师进行岗前教育,使其尽快熟悉医院及科室的工作环境和遵守劳动纪律。由于妇产科的特殊性,强调科室相关制度,如男性实习医生接诊患者时,应有指导教师在场,在进行临床实践性操作前,加强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此而增加临床操作机会。定期组织实习医师进行“三基”培训及无菌操作、洗手、感染疾控方面知识等。

2.2 优化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带教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意识和责任感,热爱教学工作,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直接影响实习医生临床实习,带教教师对实习医生称呼也是非常重要,如实习中常常听到“XX实习同学”去做什么,而好的带教教师则是称“XX医生”,这也是对实习医生的一种认可和鼓励。增强实习医生的信心和责任感,同时也要按照实纲的要求,切实做好对实习医师思想品德和业务学习的指导,从严要求,保证质量。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及考核。鼓励带教教师积极参加各类青年教师演讲、竞赛活动。

2.3 加强师生沟通 不定时了解实习医生的实习情况,生活和工作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教研室切实认真做好临床实习过程中的检查、协调工作,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2.4 完成落实好“五个一”的教学活动

2.4.1 教学查房 提前通知实习医师教学查房的内容,让学生做到提前预习,了解和掌握本次教学查房病例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治疗等。由主管病床的实习医师汇报病史给指导教师及实习同学,由指导老师负责分析病因、病理、临床症状、特殊检查及用药等,同时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培养实习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如何与患者沟通的能力。

2.4.2 专题讲座 每周四下午定期开展实习生专题讲座,根据实习医师情况及要求安排相应的授课内容,使实习生了解更多的、最新医学动态及临床前沿知识,从而拓宽实习生的知识面。同时实习中带教老师进行每周1次小讲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敏捷的应变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带教老师定期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

2.4.3 每周1次体格检查 根据实纲,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重视实习生的“三基”,“三严”训练,尤其要注意全面查体,常规诊疗技术操作的基本训练,培养实习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2.4.4 每周1次大病历 实习期间要求实习生每周书写1份自己分管患者的完整病历,上级医师应按时认真批改病历后交教研室存档。严格按照各校制定的《实习医生指导手册》及《临床教学质量检查标准》,加强对学生的病史采集、查体、病历书写等。

2.4.5 临床无菌技术操作技能的训练 每周至少1~2次。

2.5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确保实习质量稳步提高的相关的措施

2.5.1 带教教师评价 强化教学督导检查,为了让教师尽早了解学生的意见,尽快调整自己的教学状态、方法,以满足学生的要求,提高满意率。教学检查通过发放表格,进行评教、评学活动,注意把正负两面意见及时向教师反馈。教研室实行带教质量监控制度,根据各校实习带教要求,通过院领导、督导专家、学生反应等实际情况评估带教老师带教质量的及时反馈,提高临床教师的整体带教水平和带教意识,使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2.5.2 实习学生评价 实习生在实习结束时,教研室要负责进行平时考核,对实习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表现,学习态度,工作记录,医疗作风,理论知识,病历质量,技术操作等进行全面评价。并将其成绩记入实习鉴定表中。

总之,以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为目的,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阶段,也是医学生从学生转变成医生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处理好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所面临的多方面的问题,应进一步转变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医患沟通的能力培养,使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良好的职业沟通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人格,从而成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4]。

参考文献

[1] 王一荃,王祝鸣,阚延静,等.妇产科实习教学中实施强化综合改革方案初探[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10,7(4):4-6.

[2] 毛鹏远.沟通在缓和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5):37-38.

[3] 何勤.加强教学环节管理,建立教研室“一线三段多点监控”的管理模式[C].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2012年教育科学研究会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2012:78-81.

第8篇

论文关键词:课堂管理伦理;研究综述;未来展望

自从有了学校教育,每个人与课堂关系就很密切,而每个课堂是由若干教师和几十名具备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的学生组成的有机体。作为一个统一的集体来说,它肩负着实现课堂管理目标的重任,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同的课堂管理方式,引导、整合众多学生的行为,使其符合课堂目标的要求。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仅仅是管理技术或是管理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行为,包含着伦理价值;课堂不仅具有工具性的价值,更具有道德伦理教育的价值,其间时刻发生着具有伦理道德的对话和冲突情境。正是在充满伦理性意义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育人”价值更加得以凸显,教师的道德导向作用更加得以发挥。因此教师的课堂管理就必须具有伦理意义。

一、课堂伦理管理的背景

对于教师课堂伦理管理的历史考究,可以追溯到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他的伦理管理思想主要有:

1.课堂学生的组成上

针对当时“学在官府”的癖习,他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并大胆实践之。孔子的课堂上学生组成是五花八门,不分贵贱和国籍、年龄的限制。他的学生中有贵族子弟,也有平民。而且对于以前名声不好的人,他也可以吸收。

2.教师的德育观

孔子一生传道、授业、解惑,被国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作为我国最早专心致力于教师职业的代表人物,师德精神依旧具有现实性的意义。他的师德的第一个要求是乐道敬业、热爱学生。他形象地把乐道敬业说称之为要“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对待学生真诚无私,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悔乎。”在传授知识上“吾无所隐尔,吾不行不与二三子者”。师德的第二个要求是终身学习、诲人不倦。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必须具备“学而不厌”的精神,在他五十岁的时候仍然在学习《易》;同时认为教师“诲人不倦”是仁的表现。师德的第三个要求是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孔子强调教师以身作则,身正才能正人,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够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一生不仅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渊博的知识获得学生的敬佩,而且以其以身作则的人格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此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开始反思教育被日益赋予的工具理性和教育主体论、学生能动论的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管理理念,课堂管理开始进入伦理管理时代。

二、课堂伦理管理的意义

对于课堂管理伦理研究的重要性,学者们阐述了各自的看法,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堂管理的复杂性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互动的过程,在课堂中可能发生诸多教师想象不到的突发事件,需要教师着手进行解决,远非人们想的那样简单,而是充满挑战,这就是课堂管理的复杂性。课堂是培养、教育学生的主要场所,在整个课堂空间都具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教师课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确保学生身心健全发展,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而教育的根本属性决定了课堂管理不可能只是刚性的、效率最大化的,课堂管理应该是道德的、伦理的、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管理不可能蜕变为纯粹的专业技术化和职能化的管理”。引介到课堂管理过程中,课堂管理不可能仅仅运用各种管理技术或艺术的活动,课堂管理必须具有教育意义,富含伦理价值。

2.伦理对课堂管理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课堂管理不仅仅是遵守成人而形成的游戏规则,道德伦理在某种程度上对处理某些课堂管理事件更有效,更合乎动态变化课堂的需求。伦理管理可以进行全域性覆盖,它的力量可以伸张到课堂管理的心理、行为的各个方面,促使单纯的技术管理充满伦理性、教育性。道德管理将谋求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契合点,维护管理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从而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提升管理的价值性和可行性;伦理道德可以帮助解决课堂管理实践中的道德两难和道德困境。总之,课堂管理伦理将顺应现代公共管理理念的变化,变管制规训为主转向服务课堂主体为主,凸显教育的价值性和生动性,师生在新的管理理念下获得教育的重生。

3.我国课堂管理伦理缺位现状

审思我国课堂管理现状,教师和学生均没有体会到本应属于充满生命意义的课堂的幸福感,人性内心深处的伦理性诉求处于一种极度缺乏的状态。教师在课堂空间内人性关怀的缺位,有时导致学生选择极度对抗的方式,结果师生均处于痛苦和困惑的状态。在现实的课堂生态中,快慢分班导致的信心压抑,教育贿赂导致的人性扭曲,分数至上导致的竞争压力等促使课堂生态日益恶劣。总体上,我国课堂管理伦理出现的缺位,体现在对公正的侵害、对尊严的践踏、对生命意义的漠视上等。

4.课堂伦理管理重新配置教育资源

长期以来,教育领域盛行的工具理性、主体异化现象被人们逐渐反思。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意义、追求内心幸福的场所,伦理管理将指明课堂发展的方向,促使教师课堂管理同时追求效率和人性关怀;伦理管理将提升师生的幸福指数,因为马斯洛的人性需求学说指出,物质层面的追求是最基本的诉求,而内心幸福感是人性发挥潜能获得自我认同的完美体验,这种自我认同的价值感从深层次上体现出人生目的和价值的追问。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对伦理的追寻将使教师和学生获得终极的幸福关怀,具有“内圣而外王”的社会与主体双重价值。

三、课堂伦理管理的内容

对于课堂管理伦理的内容,有的学者从宏观维度研究了伦理管理内容,还有学者从微观的维度研究了具体的伦理内容,但是不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我国对课堂管理论研究还远不成熟,目前依旧处于片段化、零碎化的阶段。下面将简要总结目前国内研究现状: 转贴于

1.课堂制度管理伦理

华东师范大学郅庭瑾老师借用法律和道德的相互关系认为,制度伦理应包括: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制度伦理化指向制度的设置合乎道德性、伦理性;伦理制度化是将人们普遍认可的伦理价值经过一定的程序加以制度化,形成制度规范。如同《道德的课堂:基于管理的视角》一文中,郅老师指出课堂管理的规章制度的应合乎道德性,包含两个方面:课堂管理的规章制度本身应合乎德性,规章制度的合理性“不仅表现它运作的有效性上,而且表现在它的性质的先进性上”。规章制度本身所体现的伦理精神和伦理价值是衡量规章制度性质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规章制度要真正保持先进性,必须要做到其中所蕴涵的道德的先进性。如尼布尔在《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一文中指出,社会道德失范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本身的正当性有问题,导致人们的认知模式出现偏差,因为“制度为个人行为提供了一种激励系统,同时它还为个人提供了与环境有关的信息和认知模式,个人按照制度指引的方向和确定的范围出选择”。所以,对现有的课堂制度进行案列剖析可以发现管理制度本身的是否合乎正当性,将对未来课堂管理的效度和价值引导具有深刻的意义。

2.课堂管理理念的伦理

在我国,关于教育管理理念和学校管理理念伦理的研究文献发表得比较多,这些大都集中在宏观层面,而课堂伦理主要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并且常常发生在交往密切的课堂,所以,需要研究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伦理理念和行为,伦理精神和道德的渗透也主要是发生在课堂这一微观层面。

在郅庭瑾老师所写的《教育管理伦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书中,她认为教育管理理论首要构成要素是管理思想和理念,而正确的教育管理思想和理念的确立是在一定的社会道德理念的大环境中完成的,其本身不可能独立存在,往往受到其所处更大道德生态的影响。深度反思目前社会道德生态,打破教育道德生态孤岛的惯性思维,运用系统和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对于构建健康公正的课堂管理伦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点上,也有学者从教师自身应该具有的内在教育伦理角度指出: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课堂管理伦理诉求的基点;和而不同的学生管理,教师课堂管理伦理诉求的关键;情理相融的课程管理,教师课堂管理伦理诉求的核心;宽严有度的精神环境管理,教师课堂管理伦理诉求的保障。

以上提供了一条提高课堂管理伦理的思路,对于形成课堂伦理管理有重要的意义。课堂管理伦理标准的提高,不仅仅要求道德个体,更需要道德社会的系统重建,为道德个体的价值认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当然课堂管理者道德水平需要通过系统的道德建设和培养,形成育人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并鼓励育人者充分发挥道德主体性,自觉地辨别真善美丑,通过教育系统的道德坚持去达到社会道德结构化的改善,教育主体性的最终目的才能实现。

3.课堂管理方式的伦理

如果说前面论述是内隐性的,内隐在教师内心里秉持的一种理念的话,课堂管理方式的论往往就表现为外在的、教师直接作用于学生的一种伦理。

在课堂管理方式的伦理方面,一些学者提出一些原则,如“热情、公平、因材施教”“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刚性与柔性相结合”“宽严有度”“引导启发”。也有学者就伦理道德和课堂管理方式的关系做了探讨,并且解释了当前教师课堂管理忽视伦理道德的表现,对课堂管理伦理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教育管理伦理学科建设、构建教育管理伦理法律框架、健全教育管理者的责任机制、制定教育管理者的行为伦理准则、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此外,还有些学者指出,构建道德的课堂,除了课堂管理理念合乎道德、规章制度合乎道德等因素,还要求教师将道德意识融入常规课堂管理过程,经常用道德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学生的自主权,是否合乎道德。从中可以判断:教师在课堂管理中,需要尊重学生自主性,让课堂变成学生充分发挥自我价值、积极性的场所;让日益僵化的课堂变成学生重要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中有意义的动态课堂。

4.课堂课程内容的伦理

在《道德的课堂:问题与思考》一文中,郅庭瑾老师提出一个案例:关于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要求学生在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受到道德方面的影响和教育,结果在沪港两地学生反应是大相径庭。郅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被泛化的文以载道,能带来的只能是道德的沦丧和虚无。“在很多时候,文以载道一旦失去了学生的配合与支持,所谓的道不过是教师的自以为是和一厢情愿。”在这样的课程内容渗透道德价值理念仅仅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在以后的课程内容中,改变一厢情愿的想法,和学生互动、争取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将间接生活经验和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相结合。

还有学者认为,课堂管理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教师应以“庖丁解牛”的方式,深度挖掘课程的伦理价值。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教材为基准点,按照学科演进逻辑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阅读、情境描述、学生角色扮演等方式,将静态的文字和动态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使之变成沟通校内外的伦理渗透的桥梁。华东师范大学的胡东芳老师还提出运用“金庸效应”,其核心思想就是借鉴金庸小说中的很多能深深拴住人的眼球的写法。另外在传授课程内容上,教师可以采取“三化”的方式来启发引导学生,即:学科性知识生活化、高深知识浅显化、枯燥知识幽默风趣化等策略。

总结前面学者的建议可以看到,在教师课堂课程伦理管理中应拉近学生的生活与课程内容的距离,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使学生在自我体验中,感受课程的伦理价值。让学生陶醉与教学中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这或许就是胡东芳老师倡导的“金庸效应”的魅力所在,也是道德课堂的真谛所在。

四、教师课堂管理伦理研究的未来展望

第9篇

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方法调研

调研对象与方法本课题组在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你对经济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需求”的专项调研。学生以无记名开放式自由回答。调研共发放问卷170份,收集学生答卷157份。高职学生的需求通过对学生答卷的整理,归纳了学生对经济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有代表性的需求建议如下:理论教学加企业实践,且实践多于理论;案例教学;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个性特色;多才;社会经验丰富;和蔼可亲,不要以严肃的面孔授课;标准微笑;标准普通话;形象整洁;声音洪亮;尊重学生;语言幽默;做学生的朋友;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经济热点、民生问题、先进管理模式教学;上课要有激情;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而不是仅仅重视学生学习成绩;教学以PPT展示为主;发现学生的创新思维;互动式教学;讲课层次清晰;评价学生要有硬性标准;详细讲解重点内容;指导学生就业、创业,介绍考证、考研;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划分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突破传统集体式教学,实行小组式教学;控制课堂纪律,教师要求要严格;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自由发挥,在课堂上现场模拟;学生回答问题对与错,都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以鼓励性教学为主,多表扬学生;带学生去企业参观;喜欢不太严肃、不太老、帅气的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兴趣感兴趣;讲课目标明确,利用板书,加深重点内容的印象;不能死板、一板一眼的;不拖堂;有独到见解,有创意,内容生动稀奇;认真负责;难懂章节放慢讲课速度;培养学生兴趣;记住学生姓名;课后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能歌善舞;能脱离课本上课,不要照本宣科,但不暗扯题外话;学生人人平等,不偏袒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机会人人均等;有耐心,不发脾气,对调皮学生,不要严厉批评,委婉教育他们;讲一些为人处世的问题;穿插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管理小故事;趣味测试;有爱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上一次课;对比教学;辩论赛;根据对象制定教学内容深度;课后布置作业,作业不要多;复杂问题简单化、通俗化;向学生推荐好的经济、管理论文阅读;设计舞台剧;数学公式用图形或幻灯片来解释,数学知识通俗化;布置预习内容;介绍经济或管理上成功人士的例子引起学生兴趣;下课前总结讲授的主要内容;结合当前经济热点,布置学生写调研报告;使学生明确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课间放首歌曲;解释学习本课程的作用;知识小检测;让学生说出感兴趣的、疑惑的经济知识或管理问题,师生一起探讨;课后习题重点讲解;每单元上完后,把重点列示出来;补充一些有关的课外知识;记平时成绩措施:迟到早退扣分,主动回答问题加分,回答问题表现好加分,作业完成好加分;很多教师都讲同一案例,学生厌烦;启发式教学: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管理活动,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课前复习上次所学内容;邀请学者、公司专家到学校来讲座;选好教材;学生分组,参与实践活动,做成PPT汇报;及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其中排前10位的需求建议及学生数依次是:案例教学,92人,占59%;互动式教学,84人,占54%;语言幽默,62人,占39%;和蔼可亲,尊重学生,做学生朋友,48人,占31%;PPT教学,36人,占23%;穿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35人,占22%;结合目前的国内外经济现状、民生状况、社会热点进行教学,33人,占21%;理论联系实践,实践要多于理论,26人,占17%;现场模拟,22人,占14%;上课要有激情,21人,占13%。从学生排前10位的需求看,学生希望案例教学、希望实践,希望教师用幽默的语言把复杂抽象的理论通俗化。这要求教师练好内功,既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和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要有把抽象理论通俗化的能力,同时要培养语言的幽默感。

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希望老师做学生的朋友,教师要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理,多鼓励学生,课下多与学生真诚交流。对某些需求,学生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如案例教学,学生提出教师要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较新的、贴近生活的、实际发生的、成功的、失败的、国内的、国外的案例,像房价物价、温州民间借贷、欧债危机、美国货币定量宽松政策等。如现场模拟,学生要求模拟商务交易、模拟证券市场、模拟办公室场景、模拟创业策划,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应变能力。如PPT教学,学生要求PPT要图文并茂、有吸引力、个性化、简洁明了、看得清楚、搞笑、引人入胜、内容不要与课本不同。如分组参与实践活动,做成PPT汇报,学生明确提出这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更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增加同学间的友谊。听课专家组的建议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每学年邀请专家、资深教师,成立听课组,进课堂听教师讲课,定期召开听课反馈会议,交流关于课堂教学方法的经验。本人作为被听课教师,整理了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年度听课意见集中反馈会议听课专家组的建议如下:课前,教材、教学资料准备好放在讲台上,打开多媒体,检查教学设备是否正常;看教室光线是否明亮,适时开灯;布置座位,让学生坐中间,按顺序坐好;把黑板擦干净,课桌抽屉不能留有垃圾;保持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室墙上干净整洁,上课期间教室门不要发响;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上课要有激情;PPT课件色彩文字要搭配合理,在网上下载一些图片;课件字不能多,尽量少;课件放映不能太快,学生没看完,记录不下来;有适当的板书,且板书有序;板书内容是PPT的补充,不能雷同,板书字体要大;教学内容要有重点、有取舍、有针对性;明确教学重点、难点;不能唱独角戏;现场模拟要控制时间,不能过长;严格管理,上课学生不能玩手机、睡觉、讲话;专业知识熟练,才能自如;对着课件读、不能脱离课本、照本宣科,效果不好;讲课逻辑性要强,跳跃性不能太大;观察学生表情,边教学边管理;讲授课程前,了解该课程的前期、后期知识,了解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责任感;教室环境要温馨,要有文化氛围;出现学生等待下课,就是上课失败。听课组对课堂教学方法提出的建议,既有对学生所提建议的重复,如互动式教学、上课要有激情,又有对学生所提建议的补充,如课件放映不能太快、教学内容要有取舍;尤其强调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即对教学活动的领导、组织、管理、指导和检查,提出了课前教师应该做的若干准备工作,课中对学生的管理,如观察教室光线是否明亮,边教学边观察学生表情,教育学生上课不能玩手机、睡觉。

对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

灵活综合运用学生的需求和听课专家组提出的的建议尤其要高度重视学生提出的排在前10位的需求建议,学生的需求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例如“商品命名的心理方法”的教学,本人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请学生谈取QQ昵称的心理方法或趣事。话题刚出,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踊跃介绍自己的QQ昵称。当问及为什么取这个昵称时,他们主动对照教材陈述的商品命名的六种心理方法(自然法、功能法、象形法、象征法、借名法、拿来法),解释取QQ昵称的想法。时尚的、前沿的、个性的、艺术的、爱美的、立志的、前途的、趣事的,各种各样的昵称呈现在大家面前,有的学生还主动到讲台前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QQ昵称。发现学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巧妙地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加以互动式教学,就能引起学生共鸣,达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把学生看作是新知识的源泉高职学生虽然有些方面知识基础较差,但他们思维活跃,较少受到思维定式的束缚[3]。例如关于“影响需求因素”的教学,教材列举了商品价格、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偏好、预期五个因素。然而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认为政策、税收、商品质量、售后服务、消费心理、气候、宗教习俗、历史等都影响需求,很有见解。把教学内容当作是科技产品,需要不断升级、完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时尚的、热点的事件联系起来,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下企业锻炼动手能力通过下企业,锻炼动手能力,亲身感受经营管理中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做法,这是“案例教学”和“理论联系实践,实践要多于理论”的直接源泉,教师教学时就更能把专业理论知识通俗化,就能把理论知识诠释得更透彻、更生动。本人在本校校园超市分别从事了出纳、记账会计、主办会计岗位,通过实践,讲授会计这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就能深入浅出,灵活自如,充满自信,不再纸上谈兵。教师之间定期交流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很多问题,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例如,调查发现学生反映,很多教师都喜欢讲“把梳子卖给和尚”案例,但他们已经听厌了。如果教师间经常交流,这类现象就可以避免。教师通过交流教学心得,发挥团队的力量,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就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培养幽默感教师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广泛积累幽默元素,在理论学习中多读幽默素材,逐渐培养教学幽默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国内外案例合理搭配当前高职院校选用的经济管理类教材大都是本科教材的缩本,主要讲述西方国家经济管理理论,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案例较少;没有把经济管理理论与我国经济建设实践恰当结合、深入分析探究;没有对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学生所普遍关注的一些热点、棘手的经济管理问题予以回答或解释,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有空洞乏味的感觉,认为课程脱离实际,大大降低了学习兴趣[4]。在讲授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案例的同时,教师更要不断挖掘国内企业丰富多彩的案例供学生学习,探索和总结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管理规律,使学生成为立足国内,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高技能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作者:石亚四 单位: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问题;项目管理;理论及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管理的现存问题

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传统的施工管理依旧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形式,该模式下,工程质量直接取决于施工者的素质,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前进。其弊端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安全机制上缺乏保障

勘察、设计、施工、监管部门与工程承包人、项目管理者之间未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致使施工方与承包人、管理者脱节,因而无法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建筑工程管理从制度与监督机制上就无法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1.2不健全的管理体制

不健全的管理体制已成为建筑工程管理中最为严峻的问题。无论是施工材料、施工技术还是施工质量,都亟需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这要求高级管理者为各个环节提供相应的管理人员,以满足具体要求。而遗憾的是,大部分高级管理者为了节省开支,削减了必要的管理部门,人员的残缺使所谓的管理部门更多意义上成为了摆设,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

1.3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到位

制度难以实施,已成为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科学应用的主要阻碍之一。近些年来,各级主管部门愈加重视对建筑业的监督管理,颁布和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文件和相关规定。这些文件与规定,是经过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与建筑行业的专家学者反复论证的,是经得起考验、值得应用的,是可以极大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可惜的是,这样的文件与规定,在最终下发到相应单位后,却变成了一纸空文,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1.4缺乏优秀的项目管理者

从现状看,多数管理人员对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在相应领域中的学习氛围不浓,在管理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也远远低于其他方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设计施工监管单位无法建立系统的管理程序,更无法引入先进的管理软件,使得现代项目管理理论难以实施。

这些现象表明,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应用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同时,也说明这条道路的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值得我们为之走下去。

2项目管理理论在建筑管理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2.1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需要项目管理理论作指导

首先,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在越发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企业必须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常立于不败之列。

其次,投资体制的改革,使开发商成为了建筑项目的主要投资者。这变相要求管理者通过合理的项目管理方式,保证工程各个环节下资金的正常流动。

其三,无论前期准备多么周详,也无法回避施工过程中的可能发生的风险。这就要求管理者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克服风险,保障效益。

2.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理论

理论源于实践,而最终又将指导实践,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最终作用,正是为了指导项目管理,以规范合理的方式应用于实际。而另一方面,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涵盖了从立项开始,到工程结束的整个过程,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引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

2.2.1 科学规划整个项目

项目的规划,是整个工程正常实施的奠基石。只有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制定科学的管理规划,并严格执行该规划,保证各阶段各环节按规划进行,才能科学协调各个项目,紧密联系各个部门,使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

2.2.2 应用专门的管理人才

管理人才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建筑工程管理的涉及面之广之复杂,资金供求、设计施工、设备调度以及风险调控等因素的交错作用,是非专业人才无法驾驭的。而且,项目管理人员还必须熟悉国家相关相关规定规范的基础上,同时应掌握专业的项目理论及相应的管理技术,以高超的管理艺术,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发挥管理的效果,这正是我们应用专门管理人才的目的。

2.2.3 动态管理,分阶段监督

监督效果直接影响工程的完成效果。建筑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采用动态管理的方式,分阶段进行管理,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并立即解决,保证项目可行。在每一阶段应用每一阶段的管理监督方式,每一部门应用每一部门的管理监督方式,以实现整体工程项目的有序运转,保证工期的同时,确保工程质量。

2.2.4 科学的目标控制手段

目标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越来越突出。整个工程时间周期长,风险多,目标控制必不可少。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科学的目标控制手段,制定具体的风险管理规划,及时预见并识别风险,能有效控制风险发生所带来的危害,甚至完全回避某种风险。

3推进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3.1管理理念的更新

管理者必须改变传统理念,树立市场观念、利润观念、管理观念,以新思维处理问题。一方面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观,一方面脚踏实地,处理好项目的各阶段要求,同时,还需注意技术的管理。只有一把抓好了这三点,才能真正意义上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

3.2推广相应资格培训

教育学习,是传播思想、播种知识的重要途径,想要系统深入地理解认识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企业重视培训,鼓励员工参与培训。IPMP或者PMP认证书,能保证管理者的个人素质,持有此证书的人员越多,对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越有效,这就要求整个社会都能积极提供这样的考核平台。

3.3培养管理队伍

管理者不能仅由高层组成,我们需要一个“队伍”的概念,这个队伍由高层、中层、基层组成,在这个概念的前提下,将管理分层,每一层各司其职而又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适应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的要求。不同层次管理者需要培养的素质各不一样。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应当以科学的思维,评估战略目标,负责项目的宏观实现;对于中层管理者,因注意具体项目的组织和规划,确保具体项目的实施效果;对于基层管理者,更应当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项目的可行性。

3.4强化相应文件与规定的强制性

管理文件和相关规定若是最终变成了一纸空文,那就失去了颁布和出台的最初意义,然而当前情况却恰恰如此。因而中央和各级领导部门必须强化相应文件与规定的强制性,确保文件与规定的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深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中。

4小结

第11篇

关键词:文化传递模式;教学的概念

“文化”这个概念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阐释:一是广义的文化,即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二是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财富的总和;三是狭义的文化,指生活于一定的文化共同体中的人们长期积淀而成的一套文化系统,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其中价值观念是核心。本文以狭义的文化为出发点,来研究文化传递方向与教学概念的演变。人们对世界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会以相应的方式表现出来,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对于“教学”概念的不同界定,就是人们在某种价值观的支配下所做出的有意识的选择与取舍。不同的文化传递模式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影响着人们对于“教学”这一概念的认识。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ead,M.)从文化传递模式出发,将人类文化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后喻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同喻文化(co-figurative culture)和前喻文化(pre-figurative culture)。后喻文化是指晚辈向长辈学习,同喻文化是指无论晚辈还是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前喻文化则指长辈反过来要向晚辈学习。梳理教学概念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这三种不同的文化传递模式影响着人们对不同时期“教学”的认识和表述。

首先谈谈“教学”概念的词源学释义。在中国古代,“教”有“教授、教诲、教化、教训、告诫,令使等含义。”[1]“教”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敎”,表示用鞭打的方式迫使孩子学习。它是指一种外存文化的灌输,且使用了强制性的手段。《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深入分析,“其‘施’,就是操作、演示,即传授蓍占和龟卜;其‘效’,就是模仿、仿效,即学习蓍占和龟卜。”[2]它含有“仿效前人经验”的意思。

“学”的古体写法为“學”,其上部为左右两手结网之形,“结网为复杂之技能,非传授不能获得。”“学”就是“获得”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学”字可以表示用手把孩子头上的杂草除去,具有“使人聪慧”的意味。[3]《说文解字》曰:“斆,觉悟也”。《礼记》中说:“学者,觉也,觉民者”。 “学”就是使人觉悟,使人返回到原来的本性。可以认为,“学”在字义上具有获得知识经验,启发人生智慧的意思。

“教学”二字连用为一词,最早见之于《书·商书·说命》:“斅,學半”。意思是“教人乃益己之学半”。教人谓之学者,学所以自觉,下之效也;教人所以觉人,上之施也。《学记》引用它作为“教学相长”思想的经典依据,来说明“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篇》:“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里“教学”之意为“教人学”,即统治阶级利用“教”的手段,使老百姓爱好学习,进而学会明白事理,以达到淳风化俗、安邦治国的政治目的。

“教”在英文中为teaching或是 instruction,两者区分不大。严格说来,teaching涉及整个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关系,范围较广,包括计划、准备教材、评价等全部教学活动。 Instruction范围较窄,专指在教室中所执行的例行技能之训练。teach的字源有四种意义: 1.lore:为learn的字根,指用来被教的事实与信念,早期的teach与learn相同。

2.token:使用信号或符号,向某人展示某事物,或引发某人对于特定人或事物的反应。

3.imparting:给与资讯,向某人展示如何做及进行某科目的练习等。亦即由外向内地传授。

4.inquiry:有计划地提供学习者探究的模式。指师生间进行教育性的论辩,讨论有意义的议題。[4]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论中外,“教”的基本含义是一致的,即“传授”、“教导”和“教授”。而“学”字,无论是在中文还是在英文中,基本含义均为“学习”。可是,在人类历史浩瀚苍茫的长河中,随着文化传递方向几经变革,“教学”的概念也发生了转移与更迭,超越了它的原初意蕴,被人们赋予了更多蕴涵、更深层次的意义。

一、后喻文化──教学:知识传授说

后喻文化是一种面向过去的文化。正如米德所说的:“长辈的过去就是每一新生代的未来,他们已为新一代的生活奠定了根基。”后喻文化是一种世代复制的文化,“所有文化的连续性至少有赖于祖孙三代”。[5]人们世代相传形成了封闭保守、认同过去、缺乏变化的文化传统。米德认为,典型的后喻文化是孤陋寡闻的原始文化。但是也有人认为,整个农业社会都可被认为是属于后喻文化的传递模式。[6]后喻文化的形成是与农业社会的经济特征、传统主义的思想特征息息相关的。

农业社会以单向封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人们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地居住在相对固定的地理环境中,“生于斯长于斯”。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手工操作的生产技术和个人单干或家庭经营的劳动方式,决定了农业社会中教学的内容、结构和形式一直停留在相对较低的初期水平。农业社会的思想背景也呈现出宣扬稳定、排斥变化、提倡服从、压抑个性的特征。其一,长辈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威,控制着社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主宰着“教什么”即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其二,由于人们散居各地,重稳定性而轻流动性,造成了信息传播的困难,遮蔽了人们了解世界的渴望和探索世界的欲求,族群中的晚辈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无知的蒙昧状态。

从教学的内容来说,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的操作技能。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士之子桓为士”,“农之子桓为农”,“工之子桓为工”,“商之子桓为商”,贵族和知识分子主要从事脑力劳动,不需要技艺性教育和培训。身份卑微的劳动人民为了维持与延续生产、生活及种族的繁衍,惟有凭借双手将积累和获得的生产经验通过言传身教一代代地传给后人。[7]在学校教育中,长期以来沿用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作为教材,非常注重人伦道德教育,强调“三纲五常,礼之本也。”因为“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8]在西方,随着欧洲踏入中世纪的大门,披着“平等博爱”外衣的基督教迅速蔓延到整个欧洲,成为西方封建文化的主导。拥有知识垄断权的僧侣们信奉教会的“服从”、“贞洁”与“安贫”三个宗旨,尊从神灵而鄙夷人性。“七艺”教育名存实亡,《圣经》成了涵盖一切知识与真理的圣典。学校教育奉行禁欲主义,以残酷的体罚压制学生。

从教学的形式来说,农业社会更注重个别化的师传徒受、子承父业、口耳相传式的教与学。由于生产要素十分简单,使得劳动者或其家庭熟悉和掌握各环节的操作技能成为可能和必须。生产的独立性造成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晚辈们更多的是进行模仿和记忆,一代代复制着先辈们的经验,延绵不绝。在西方,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手工业的扩大,为了使生产经验世代流传下去,通常是上辈人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教授后辈人,这种传授主要是“学中干”和“干中学”,于是形成了“艺徒制”。学校教育采用灌输注入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坚信勿疑。正如《圣经》中耶稣命令的“凡我所吩咐的,你们都要谨守慎行,不可添加,也不可删减”。无论中外,在教育发展的早期阶段,都曾出现过影响后世的教学方法,如孔子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提出的“产婆术”等等,但是在后喻文化的传递模式中,这些方法毕竟不能成为主导力量,因此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针对后喻文化中教学的特点,我们不妨将这一时期的“教学”概念界定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或技能(Teaching is imparting knowledge )。[9]这种观点是16世纪西方给教学所下的描述性定义,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教学的定义只是表明这个词的运用范围,“教学”的意思就是通过语言、符号、实物等向学生说明所教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他们觉得,鉴于这种定义不涉及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如讲授式或探究式,因而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事实上,在我国当代也有类似的观点。如“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技能和熟练技巧传授给学生的过程”[10];“教学就是经验的传递。详细点说,教学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教学就是所说的经验或知识的传递。凡是把知识技能传授给他人的活动都叫做教学。狭义的教学,是指学校中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活动”[11];“教学一般分为广义的教学和狭义的教学:广义的教学是泛指那种经验的传授和经验的获得活动,是能者为师,不拘形式、场合,不拘内容,“父传子”、“师传徒”等活动。狭义的教学指的是学校教育中培养人的基本途径,都是现在各类学校中进行的教学活动,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教学”。[12]诚然,教与学是通过一定内容为媒介而进行的。这种观点强调了知识技能在教学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却忽略了教学中的主体和对象问题,未能全面揭示教学的本质属性。

二、同喻文化──教学:双边并合说

同喻文化是一种面向现在的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全体社会成员以当今流行的行为模式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同喻文化缘起于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被轰鸣的大机器生产所替代。相应的,随着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后喻文化传递模式也逐渐被同喻文化取而代之。米德认为“以同喻方式作为文化传递的唯一模式的社会寥寥无几”,有论者曾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尽管各种类型的社会没有一个只存在单一的文化传递模式,但是都有其主流的文化传递模式。如果说农业社会主流的文化传递模式是后喻文化的话,则工业社会的主流的文化传递模式是同喻文化。[13]

工业社会在经济结构方面,存在着可与农业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基本特征,即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集权化等。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经济结构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多,其中心标志是技术装备水平迅速升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机器的广泛使用和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前的“艺徒制”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对大量技术工人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集体性和大规模培养人才成为必需。而且,由长辈传递给后辈的现成经验已经不能适应生产的变革,若想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人们必须向同辈学习,向现实学习。

从教学的内容来说,从与生产、生活毫不相干的人文知识改变为与现代大机器生产息息相关的人文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结合,并特别突出了自然科学知识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相对应,工业社会的教育是一种着眼于服务现实的制度化、规模化的教育。“制度化教育所带来的是教育越来越专门化,……学校越来越像一个工厂,学校教育则成了生产工序,似乎未经生产便不成为社会的人。”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Tofler)曾说:“把大量学生(原料)聚集在集中型学校(工厂)里,由教师(工人)加工,整个观念完全是工业社会思潮的表现。教育的整体管理等级是仿照工业官僚制模式发展起来的,把知识组成永久性的学科是以工业社会的设想为根据的。孩子们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安排在指定的位置上,铃声宣告着时间的更替。年轻人刚走出这种教育机器,又走进工作、角色和制度等结构与学校相似的成人社会。在校学生们不仅仅学习日后可能用得上的知识,还学习并模拟过着一种他们未来将要过的生活方式。”[14]唐·库什曼和杜·卡恩也认为,“各种活动模式与工业组织自上而下的流向并无二致,与‘装配线式思维模式’也并无二致。在这种以权力为中心的制度下,师生关系是一种支配与服从、老练与幼稚、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可见,工业社会中的教育被“异化”了,它不是为了教育本身,而是为了“适应”不断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的要求。

从教学的形式来说,这一时期产生了班级上课制,强调对同年龄学生进行同步调、同内容、同标准的教育,极大地提高了“教育工厂”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群体化生活及其相互的学习。在工业社会背景下,由于心理科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教学方法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如夸美纽斯强调教学的直观性;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杜威倡导“从做中学”,采用发现式教学;布鲁纳则着重教学要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同喻文化影响下的教学形式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重实际、重应用。

鉴于同喻文化中教学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性,我们可以将这一时期“教学”的概念界定为:教学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既包括教,也包括学,并由教和学组成。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Dewey.J)曾为教学概念作过十分形象简明的比喻:教之于学犹如卖之于买,“教学”意味着教与学的双方通过相互作用产生某种结果,教学就是要让学习者掌握所教的东西。在《辞海》中,教学的定义是:“教学,指老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活动”。华中师院等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15]还有论者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16]在有的教学专著中,对教学的定义也基本强调师生的双边活动,又如“教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的需要,按照确定的教育目的,通过教师的传授和学生学习,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边活动”。据此,人们给教学的含义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即: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完成预定任务的双边统一活动。从表面上看来,这种说法似乎很合理,但是,教学作为一个有机的活动整体,教与学之间有着特殊的内在联系,如果简单地将其视为“教和学”的叠加物,岂不是忽略了作为其质的规定性之一的内在联系?这种含义值得商榷。 转贴于

三、前喻文化──教学:共同生长说

前喻文化是一种全新的以开拓未来为使命的文化传递模式。其传递路径是:长辈向晚辈学习。年轻人按照自己的首创精神自由行动,他们能在未知的方向中为长者引路。前喻文化发端于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曾在1979年发表的题为《信息社会》的文章中明确提出:“即将到来的后工业社会,其实就是信息社会。”──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知识经济社会”。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革命正是后工业社会来临的突出标志。后工业社会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知识的社会、服务的社会、公众的社会。几个世纪以前,弗朗西斯·培根就喊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社会发展到今天,知识正变得愈加重要,它不仅是一种精神资本,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先进经济的首要资本。由于知识不断升值,“信息战”(即争夺对知识的控制)到处爆发。后工业社会中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其社会地位也不断提升。

后工业社会在经济结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成为社会变革的力量,并且改变了工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后工业社会中,这种新关系的核心就是交流,对自我改变的反应和对各种要求的反应,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不再是工业社会中那种人与机器的交流,这正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来临的标志。年轻一代的创新性在社会中起到重要作用,专门技术是取得权力的基础,教育是取得权力的途径,随着知识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知识阶层,他们通过知识来掌握权力,从而有计划地对社会做出管理。但是,原来那种结构化的社会管理体制正在逐渐被网络所消解,后工业社会带来的网络天地给人以充分的空间享受广泛的民主与自由。教育更是如此,虚拟教学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虚拟与现实相对应,是数字化方式的构成。它是虚拟世界在教学中的体现,即用数字化方式为人类提供虚拟教学空间或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整个社会文化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如果说工业社会逐步淘汰的是落后的机器的话,后工业社会所淘汰的将是落后的人(即无创造性的人)”[17]

从教学的内容来说,前喻文化倡导一种面向未来的“创新”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学习一般意义的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对付飞速的变化,如何思考、决策和解决问题,如何造就自己的洞察力和创造性。托夫勒曾说过,在后工业社会中,“快速、易变和能自动调节的机器将处理信息流和知识流。……明天的技术需要的不是数百万只有浅陋文化知识的人和在一起干无休止重复工作的人,需要的不是惟命是从,只知道自己活着就应该机械地服从上司的人,而是需要能够当机立断的人,能够在新的环境中迂回行进的人,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现实中敏捷发现和确立新关系的人。用C·P斯诺的话说,明天的技术需要的是‘骨头里浸透未来’的人”。[18]可见,时代的变革迫使整个教育发生变化,教学内容也不例外。

从教学形式来看,面向未来的“创新”教育打破了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之间的屏障,给人的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递不再受到限制,教师与学生可以在相对宽松的时空内任意安排教与学的活动,教学趋向个性化和特殊化。“数字化生存之父”尼葛洛庞蒂( Negroponte,N.)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曾说:“在全球性的电脑国度掌握了政治领空之前,民族国家根本不需要经过一场混战,就已经消失无踪。……未来将越来越没有国家的发展空间。”一种超阶级、无国界的教育空间正在形成。在基于网络的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师生关系得以重新建构,亦师亦友,平等对话。通过对话,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都参与到教育中来,构成“我—你”式的在场相遇,对话是一种商谈,体现师生平等的关系,也是对民主精神的宣扬和民主能力的培养。[19]

前喻文化中的教学以“创新”为使命,笔者对这一时期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教学,就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生长的一种活动。交流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前提,教学活动本身不但是一种寻求对话的实践活动,也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无论是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心智的开启、能力的发展,还是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都有赖于教学中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前喻文化的传递模式中,信息交流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信息交流的成效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效果。只有实现了教学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自由的信息交流,才能真正实现师生互动与对话。这种师生互动是双向的,既有教师对学生行为和发展的影响,也有学生对教师行为和发展的影响。后喻文化中的灌输式教学和同喻文化中的独白式教学意味着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地俯视学生,充当着教学活动的主宰,可以说,教师和学生是相对立的;而前喻文化格外重视师生之间的对话,承认他们各自的内在价值和权利,因此,教师和学生是统一起来的。

在后工业社会背景下,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教师与学生)的生长。这里所说的人的生长,即是指人的持久发展,而“人的持久发展应被理解为通过提高人的所有活动的质量取得的进步”。[20]对于学生而言,教学活动是其学校生活,乃至整个人生中的重要部分,它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因此,教学活动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具有个体生命价值,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师生的这种生命活力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有效开掘,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

从师生关系来看,前喻文化更注重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学习,强调民主平等,对话交流。古人云:“师无常师”。这句话在前喻文化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情景共存。教师是内在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21]教师亦可以向学生学习,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共享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和分享教学中的欢乐、成功、失望、不安;共创是教师与学生在相互适应的基础上互相启发,使师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共享共创的结果是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关注师生互动,就会注重交流;关注师生发展,就会在教学中创造、更新与适应。“课堂活动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活动过程,而且还是师生生活与成长的过程,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22]只有真正关注“人的生长”,挖掘人的生长功能,不断地催生教学的动力资源,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积极良好的氛围,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体验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一种幸福,一种心灵的充实,一种情感的交融和一种生命的延续。

毋庸置疑,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今天的教育不仅要复制过去、适应现在,更要面向未来。教育概念的变化标志着人们思想的深化,当代的新观念认为,教师活动中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宰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first among equals),教学不仅仅是“教”也不仅仅是“学”,而是教与学的统一,教溶于学中,而学有教的组织引导。发展到今天,教学概念涵括了教师的教授、学生的学习与师生的互动教学。

注释:

[1] 王静:《试论〈说文解字〉中的“教育”二字》,《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第48至52页

[2] 何启贤:《也说“教”“育”二字》,《教育研究》1995年12期,第64至68页。

[3] 石中英:《“教育”概念演化的跨文化分析》,《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第18至22页。

[4] 参见: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方永泉副教授2005年11月的讲稿。

[5] M·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关于代沟问题的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8页。

[6] 张义兵:《文化传递模式与教育价值取向:一种社会学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9月第5期。

[7] 张志增:《试析农业社会中职业教育与主要相关要素的关系》,《职业与教育》2005年第14期。

[8] 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54页。

[9]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4页。

[10]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第504页。

[11] 杨鸿昌:《教学心理讲话》,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12] 刘克兰:《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63页。

[13] 张义兵:《文化传递模式与教育价值取向:一种社会学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9月第5期。

[14] 唐·库什曼等著:《人际沟通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89年,第178至179页。

[15] 华中师院等五院校合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92页。

[16] 孙震、吴杰著《教育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25页。

[17] 张义兵:《文化传递模式与教育价值取向:一种社会学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9月第5期。

[18] 唐·库什曼等著:《人际沟通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89年,第181页。

[19] 蔡春,扈中平:《从对话到独白──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20]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1页。

[21] 陈桂生:《师道实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4页。

[22] 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研究》1997第9期。

参考文献

[1] 胡小林,袁伯诚. 中国学习思想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陈桂生.教育原理[M] .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年.

[3] 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

[4] 戈登?德莱顿,珍妮特?沃斯 著:《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5] 陈时见.课堂管理论[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 霍力岩.论教育特征的变化──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教育科学研究,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