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字教育化

数字教育化

时间:2023-06-07 09:35: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教育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字教育化

第1篇

2016—2017年,高速宽带网络发展迅猛,移动互联网进入以“万物互联”为特征的5G时代。同时,人工智能逐渐拓展应用到智慧型手机、物联网、车联网等产业,人类原有生活形态正在发生根本转变[1-2]。自媒体、流媒体、网络直播、虚拟现实、内容创业等开始井喷式发展,“知识付费”带来数字化转型营利新模式,这一切都表明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不断加深,新媒体融合步入提速升级阶段。置身这样的时代,教育期刊作为特殊的窄众化传媒,正在努力寻求“教育+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融合。在此契机下,发挥工匠精神成为教育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新诉求,也就是说,教育期刊应将大数据时代的创新理念与传统媒体长期孕育的工匠精神相结合,坚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觉和教育化人的使命意识,用精益求精的精神推动教育期刊的新媒体建设,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建构“知识共同体”,形成一体化产业链。

一、教育期刊的特殊性及新媒体融合现状

(一)教育期刊的特殊性

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出版期刊10084种,其中文化、教育类期刊共1383种,占13.71%。教育期刊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乃至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宣传教育政策,关注教育思想,传播先进经验,观察教育生态,推广先进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帮助家长深度理解教育政策法规,帮助学生提升知识素养,像一座桥梁架设在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之间。教育期刊的受众,至少应包括:(1)寻求个体发展的学生;(2)需要获得专业成长的教师;(3)需要分享教育经验的家长;(4)需要交流经验的教育专家和研究者;(5)需要解读政策的教育部门;(6)寻求合作机会的教育产品供应商。对每一类群体又可根据年龄、兴趣、习惯、关注点等进行细分。我国互联网普及率逐年攀升,截至2017年6月,网民规模达7.5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20—29岁的群体占比最高,达29.7%;10—19岁的群体占比为19.4%;10岁以下的群体占比为3.1%[3]。应该说,0—29岁的群体是教育报刊的主要用户。这一群体涵盖接受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的全年龄段学生。这些教育期刊用户群体是移动互联、数字化生活方式的最有力的拥抱者。此外,教师、家长、研究者扩大了教育期刊受众范围。众所周知,“教育是特殊的,教育产品不同于普通产品”。文化知识、伦理道德、思想观念等作为无形的产品,格外强调教育产品的服务功能。日益明确的受众需求和日益强化的服务功能,使得新媒体融合成为教育期刊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期刊必须加快新媒体融合的速度,加大新媒体融合的力度。

(二)教育期刊新媒体融合的常见做法及问题

新媒体究竟是什么?新在哪里?事实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只是相对的概念[4]。在本质上,作为“媒体”,它们都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新媒体是当下最新产生的、最受用户追逐和喜爱的代表性媒介[5],并无固定的指向,具有可变性。《2017年媒体现状报告》指出,不少新闻记者认为数字和社交媒体都已成为新的传统媒体[6]。对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个概念,能清晰地看到:新媒体使传统媒体失去作为传播主体的优越地位;在新媒体面前,信息接受者获得双重身份———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受众角色、地位的这一变化,使新媒体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并借助技术积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信息交流的即时性和受众的双重身份,使得新媒体的交互性突出。近几年,一些教育期刊致力于建设微信公众号、开发APP、转化电子期刊等[7],取得显著成绩。以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的几大报刊的微信公众号建设为例,2014—2017年,部分报刊原有资源成功转移到微信公众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吸取粉丝,“小学生数学报”微信公众号现有粉丝数近150万,“最美教育人”微信公众号现有粉丝数近42万,“初中生世界”微信公众号现有粉丝数约28万,“江苏教育”和“阅读”微信公众号现有粉丝数近7万。总体来看,这些公众号目前已经良性运转,不过,教育期刊鲜明的教育主导性、区域性,使得其市场化程度较低,同质化竞争严重。相对于期刊的实际订阅量而言,教育期刊公众号依旧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二、教育期刊新媒体转型与工匠精神

长期以来,教育期刊从选题策划到“三审三校”,认真把好质量关,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应该延续到新媒体融合中,或者说,“新媒体更需要在技术驱动之下,深化传统媒体引以为傲的工匠精神”[8]。2016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此后又在讲话中指出,“要把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协同起来,形成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由此,“培育工匠精神”成为全民共识。教育期刊新媒体转型后的顺利发展,急切呼唤工匠精神[9]。(一)教育期刊新媒体融合对工匠精神的新诉求教育期刊一直把质量当作生命线,通过精心编选高品质精品期刊为学生提供精神大餐。对教育期刊来说,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坚持教育宣传阵地的使命意识。教育期刊的编辑承担着鲜明的文化责任和教育化人的光荣使命。教育期刊编辑应时刻牢记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坚持精益求精的编辑理念。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教育期刊出版者应以高度的责任心,树立精品意识,讲求编校质量,在力求零差错率的基础上,策划优秀选题,精心打造栏目,精选优质内容,为受众提供丰富的阅读体验。第三,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教育期刊要求编辑保持较高的捕捉信息的敏感度,不断增强学养,开阔视野,研究新媒体的特质,理解新媒体受众的需求,探索当代出版领域的发展方向。在新媒体建设过程中呼唤传统媒体出版者的工匠精神,必将带来精益求精的编辑理念和职业素养的回归,生产出适合教育期刊新媒体传播的优质内容,关注新媒体用户的体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二)教育期刊新媒体融合中践行工匠精神的具体方法工匠精神强调知行合一。在新媒体融合实践中,教育期刊编辑不仅要坚持出版理想,而且要身体力行,践行工匠精神,以优质资源与期刊用户形成情感互动,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公信力,扩大平台传播力度。为此,在教育期刊的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三点。1.精心研究受众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教育期刊要按照新媒体的属性钻研用户需求,分析用户行为,用精致化、个性化的服务赢取用户的高黏合度和高忠诚度。新媒体融合的方向为:其一,针对中小学生群体,转化K12在线教育模式,将原有作者资源、名师资源、教育优质资源与学生知识需求相连接,开发APP平台;其二,对家长群体形成的社群化经济共同体,提供优质指导;其三,针对教师、研究者群体,搭建“知识付费”式新平台。2.全方位搭建数字化平台,打造一体化融合产业链教育期刊在形成以上层级需求模型的基础上,应全方位搭建数字化平台,潜心研究行业发展状况,关注新兴媒体样式的营利模式,关注新媒体发展动向。线上,以恰当方式将视频直播、社交网站、数字化阅读与虚拟现实体验相关联,促进阅读方式的改进;线下,建立教育期刊专业博物馆,加强阅读体验,展现我国教育发展脉络。3.培育大数据思维,建构“知识共同体”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可以帮助人们建立庞大、多元的知识体系。教育期刊应以品牌号召联合不同媒体平台,将数字资源聚拢为“知识共同体”。同时,建立明晰的版权机制和网络安全机制,保障数字化转型进程。

三、结语

教育期刊谋求新媒体融合发展,只有以工匠精神认真研究用户,研究大数据发展趋势,准确捕捉核心要素,提升创新能力,多方位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形成更为有效的传播方式,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才能拓宽市场,凸显新媒体的真正价值,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形成一体化融合产业链,实现教育期刊的价值。

第2篇

【关键词】网络;传统;教育;冲击

【中图分类号】G210.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27-02

在传统教育术语 “‘教育’常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社会活动范畴,‘传播’是另一个独立范畴,‘电脑’则又是一个独立范畴。”但是,随着传播与电脑的合二为一,导致这些独立范畴界限的日益消失,网络则成为结合的必然产物。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互联网时代,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被紧紧的连在一起。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互动的关系之中,在网络时代这种互动关系更显突出:网络推动教育的进步,教育引导网络的发展。我们可以说,未来的信息时代是网络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教育化的时代。

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总裁论坛召开了以整合数字化内容为主题的第三次年会,会议提出:“建立21世纪最佳教育环境的关键,是通过课程将技术、连通性、内容和人力资源有机整合起来,这种整合的方式就是数字化学习。”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和与之伴随的网络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远程教育形式也有最初的函授,广播电视教育发展到现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的现代远程教育,利用相互通融的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和数字卫星视频系统,创造一个高速,宽带,交互性,智能化的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网络,并使以往长期分割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融为一体,起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意料!

一、教育内容

首先在教育内容发生重大的变革。传统教育中曾经盛行“仓库理论”,认为“脑子是存储事实的仓库”教育就是用知识去填满“仓库”,学习就是获取知识,知识收集的越多就越有学问。“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隶属的‘世界科学技术情报’的统计,科学知识每年的增长率在八十代每年增长25%。”知识的爆炸态势由此可见一斑。人类即使不断的开发潜能,也难以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因此传统学校教育模式下,尤其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培养的“多识”的仓库型人才是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瞬息万变的知识变化和增长局面的。而网络无疑是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

二、教育形式

网络教育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已从教师利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单向教学,向着现代网络化、多媒体教学转变。过去的教学形式是将学生集中在教师里由老师授课。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权掌握在教师的手里,师生之间的交流,受到场所、时间及心理因素的限制。而网络教育却是将学科相关的知识集中在网站上,由各位学习者自行对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进行选择,使得学习真正的完成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化。学校还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可以通过电脑进行远近距离教学。传授知识的手段从投影仪、幻灯机进入课堂,到录音机、语音实验室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再到电影、录相机和广播电视教育,以至到网络化的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而且可能实时的与各地教师进行交流,这就以最低成本极大地扩充、更新教育内容,而且将使教育体制和方式向多样化发展,创造更加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生能更及时,这必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教学模式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认为:“计算机的网络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新的空间,将建立地球的新秩序。”传统的、封闭的、集权式是的生活观念将变成昨日的印记。在地球村里,人们无远而不屈,无高而不达。数字化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因特网的出现,提供了数字化学习的基础结构以适应新学习的需要。数字化学习为学生自己决定学习进度、选择学习内容、自我评估,以及通过信息的不断反馈。“名校+名师+同步教学+在线辅导”已成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方向。搜狐网远程教育一栏介绍的面向基础教育的网校中,有60%是按这种模式运行的。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与现在的广播电视教育相比有不可逾越的优势。网络教育是交互式的,即学生与教师可以隔着电脑屏幕进行面对面的“对话”。远程教育中学生与教师共享一个虚拟空间,拓展了教学过程的范围和深度。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常常引发来自其他学生的答案和新问题。进而,学生们能够选择或在某个公共的空间,提出他们的答案和新问题,或与其他同学用E-mail进行一对一的通信联系。

四、学习方式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正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它运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创造虚拟的课堂环境,打破传统教育的封闭性,跨越时空局限,进行及时或非及时的开放式教育。利用该形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班造的主动性。学生既可以在教学中心的多媒体集中上课,统一学习;也可自己在家中或任何有计算机的地方单独点击学习。无须花费大量资金和长途跋涉就能借助因特网,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感兴趣的学校或课程,也可随时或适时质疑,与老师讨论、交流,从而学有所成。中国电化教育办公室副主任珠珠女士认为,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将成为每个学生的基本方式。在未来社会,不学习将意味着停滞,而停滞又意味着失业。因此,在未来社会,人们的一生都必需接受教育,而通过网络完全可以实现,而且这不需要专职的教师,专门的教室。最主要一点是学习时间是机动的。这一点对在职职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职职工人数众多,但由于上课不能避免地会与工作发生冲突,许多人无法正常上课。而网络教育就很好地弥补了这点不足。他们可以不再按部就班的跟随教学计划的进度学习,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速度建立适合的学习方式。

第3篇

1.1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及内涵。教育信息化,就是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教育领域,深化教育改革,不断调整其信息教育发展方略,以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求。教育信息化以教学信息化为核心,运用科技信息手段,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优化学习方案,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1.2 信息化教学中教学设计的特点。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信息化教育更为重视学习者的作用,要求通过种种有效手段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合理配置资源,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有效地优化了教学过程和效果,提升了教学质量。

1.3 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以云计算、物联网、新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推动信息产业不断升级,深化信息化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各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信息教育化发展目标: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和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提升。

为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共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我国于2012年提出了“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其目的在于创新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提高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2 “三通两平台”

2.1 “三通两平台”的提出。要说三通两平台的出身,那就是2012年9月5日,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就在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首先提出的概念,这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的一点。其后不久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讲话中指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推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及建设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

2.2 “三通”

2.2.1 加强学校宽带网络建设,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宽带网络建设,完善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预警手段和防范措施保障校园网络安全,优化网络管理,增进对外交流,学校还要定期进行网络维护及保养,以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学校要扎实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制定数字校园建设方案,建设数字化终端和应用平台,通过教学应用和学生实训等方式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2.2.2 建设优质数字资源,初步实现“教学资源班班通”。要想将各种优质教学资源及时输送到每个班级,就必须加强三个课堂建设,即:专递课堂(各类新课程资源建设),引导学生利用智能工具在教师组织下进行探究性学习;名师课堂,组织具有一定教育技术能力的特级教师和学科骨干教师,利用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个人空间和相应工具,开设学科重点难点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汇聚若干基础教育名校和职业教育示范校的优质资源,开设网络学校,为学校集体组织学生选名校网络课堂,修高中网络课程和职业学校新开专业提供服务。

2.2.3 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学校要积极打造一个实名制网上学习空间,为学校师生开展网络学习,进行跨区域网络协作科研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学校还可以将网络技术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环节当中,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按照“教师优先、发达地区优先、职业教育优先”的原则,先试先行,有序推动。全面启动“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工程,加快研发推广与现行中小学课程标准相配套、适合学校课堂网络化教学需要的数字互动教材、教辅材料资源和学生自我评价检测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基于网络的教研平台和城乡校际结对帮扶平台,积极开展网络听课、远程协作以及互动听课等活动,积极推动城乡学校网络一体化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培养一批有影响的学科网络教研团队。通过多种形式强化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的“远程培训”及其他培训项目。

2.3 “两平台”

2.3.1 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校要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不断提升其教育质量,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各类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系列品牌。大力服务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快数字化基础教育网络资源的开发,在学科资源全覆盖的基础上,将优质资源率提高到30%。大力服务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积极创建师生共享共用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平台,紧紧依托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断扩大职业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范围、提高共享程度。大力服务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建设,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建设工程,形成一批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要求相适应、具有学科特色、符合国家建设规范的高质量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继续完善网上精品课程建设,推动区域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2.3.2 加快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努力做到家家用。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以提升教育水平为目标,积极开发和应用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各类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系列品牌。加快数字化基础教育网络资源的开发,在学科资源全覆盖的基础上,将优质资源率提高到30%。加快终身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强化终身教育资源规范标准、内容结构、呈现方式的研究,以社会实际需求为推动,逐步建立广覆盖、多类型、多层次、开放便捷的终身教育资源体系。

“三通两平台”是十二五的核心任务。“三通”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校校通”是基础,“班班通”是近期工作的一个关键,而“人人通”才是真正要实现的目标,是本质的核心点。这一点既然是本质的核心要求,它代表的是方向,代表的是创新。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具体要求可概括为:其一是要体现国家和地方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统筹部署;其二要立足现实,加大落实力度,使广大基层学校与师生能够感受到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新成效、并努力形成阶段亮点;其三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特别是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有序、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

2.4 三大主要任务

2.4.1 硬件升级改造

网络物理接入云平台建设(终端、云眼等)

数字化网络教室建设(投影、白板等)

2.4.2 教育资源建设。创新推广数字化学习模式,加大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力度。建成学校“数字化社区”,重点做好三个“空间”建设:即教师空间、班级空间、学生空间。

2.4.3 教师应用培训。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应用能力。

3 “三通两平台”的实现

当国家首先提出一个政策方针时,从上到下落实这样的政策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所以,在这样的时间段中,政策里面的内容要落实必然会有先后顺序。结合“三通两平台”的政策,笔者认为,①宽带网络校校通的落实,就是一个时间长短的问题,在校园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硬件基础的完善是最基本的工作,因此,让尽量多的学校完成网络覆盖也是推进后两个通的基础;②关于优质资源班班通的落实,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刘雍潜研究员曾在多个场合提及,这项工作是国家正在做的,也是需要科研与市场相结合的一项工作,从其口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个层面的意思。

3.1 国家可以从物质和政策两方面鼓励企业做班班通,这对企业来说,必然是百益而无一害的,据其介绍,去年国家投入教育的经费有两万亿,其中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约占到2千亿的比例,可见,这样的政策环境是教育装备市场前所未有的局面,教育装备企业若能顺势而上,必然收获颇丰。

3.2 国家要和企业一起做优质资源的班班通,换句话说,哪一个企业班班通做得好,国家就联合哪个企业做,也就出现了各大教育装备企业竞相参与到诸如《中国教育技术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中来一样,笔者认为,在当下,如果国家还未出台某些项目的建设标准的话,企业在研发产品的另外空隙,参与到国家制定相关标准的过程中,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情,至少不会偏离国家轨道。

3.3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这一通的实现,是三通工程的核心,也是未来需要大力做的事情,笔者为什么说是未来呢?因为就目前看来,将教与学具体落实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和学习活动之中,还是有一定困难的,首先,不是说硬件设施具备了,学生和老师的学习生活就通了,而是从意识上引导其这样的观念。所以,硬件设施的完善需要靠企业,意识上的引导需要靠国家,因而,企业在生产相关产品时,从学生和老师这些用户的角度考虑进行研发,就会很好地适应整个趋势。

3.4 建设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从这两个平台的建设过程来看,前者和后者分别交予不同的国家单位去做,而对于教育装备企业厂商来说,不论是跟随哪一个国家单位去做生产,都必然掌握“资源”和“管理”两个关键词,基于此去搞研发,思考如何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最大范围的实现资源集中效应,如何去方便校方、教师和家长管理,建成简单实用的管理平台,哪怕是傻瓜似的操作,依次打开市场,再进一步做产品的升级换代。

第4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农村幼教;素养提升

一、信息时代下我国农村幼师的群像

(一)专业素养不够,知识缺乏

农村幼儿教师,出自学前教育专业的比例不高,幼教的专业素养也不太高,其知识结构相对欠缺和不完善,也没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呈一种消耗多、吸收少的状态。在他们当中,教育教学知识、理论知识、心理健康等等专业知识尤为缺乏。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农村幼儿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另外,许多农村幼儿教师观念陈旧,缺乏对幼儿独立人格意识的培养,加之信息闭塞,缺少主动学习意识,使农村的幼教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幼教能力得不到提高。他们在教师活动中很少组织幼儿开展“动手”“动脑”“动口”的教学活动,更是不能妥善地处理幼儿之间的小矛盾,常常使用命令或者是批评的口吻来否定幼儿,严重制约着农村幼师素养的提高。

(二)教育理念落后,重保轻教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目前许多在农村从事幼教的工作人员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已经远远地落后于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幼儿教师就是照看幼儿,只要能保障幼儿的安全就行;幼儿园教学就是教幼儿认字,算术、唱歌或者跳舞,很多的幼儿教师认为简单的汉字和算术自己就能教,根本不需要对外学习。在农村的幼儿班中,教师们多数不会唱、不会跳,更是不懂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对幼儿的教学,重保轻教的现象十分严重。

二、幼儿园运用现代化技术的现状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乃至世界发展的主流,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也成为开拓人类思维能力的工具。对于幼儿园来说,中小学的信息化教学开展得较早一些,受关注的程度也比较高。但是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其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快,近些年来,从普通的黑板演变到高清的触控黑板,再从传统的课堂模式走向网络化的远程互动教学,多媒体数字教学的覆盖和转变让许多的幼儿教师们措手不及,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三、顺应信息时代提高农村幼师素养

(一)更新观念,提高农村幼教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在信息时代,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幼教素养,还需要新的观念和理论去审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幼儿教师的观念层面化是实现现代教育化的核心思想,对于一名农村幼师来说,要及时更新观念,不能穿新鞋走旧路,从而提高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

(二)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意识和态度

幼儿教师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态度,才能积极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有效性,并确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终身从教的观念,掌握信息技术以及与网络有关的通讯技术,不断地开发和设计出优秀的教学资源,才能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提高幼儿教师的幼教信息素养和幼儿的学习水平。

第5篇

初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以数字化手持技术为依托,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字化实验,以客观的数据突破微观与宏观之间的关系构建,并拓展化学课程资源,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生命、环境保护等课程资源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念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微观与宏观之间关系的构建一直是化学教师努力突破的重难点。数字化实验室不仅为教师突破微观与宏观之间关系构建的教学重难点提供了帮助,同时也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从微观视角思考宏观世界的化学观念,拓展和丰富了化学课程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既是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但因为缺少了科学的思维,缺乏数据、做法和实证,使教育陷入了感性的经验主义的泥沼。而将数字化技术渗透到化学教学中,可以将微观的知识和问题通过具体的数据加以体现,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数据采集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为充分发挥数字化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不仅设计了能够渗透数字化技术的学生实验,还组织兴趣小组,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校的地域特点,拓展化学课程资源,努力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等相结合,体现了“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要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建设理念。

1 让数字化实验融入生活实际 拓展生活课程

沪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9年级上册P46“练习与实践”中,有这样的一道思考题:我们已经知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题中还给出了一组数据:吸人的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3%;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占16%、二氧化碳占0.4%。常规的问题解决方案是让学生设计一组对比实验:取两支试管,分别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第一支试管用洗耳球通过导管向澄清石灰水中鼓入空气,第二支试管让学生直接通过导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结果,第二支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证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但具体的数据通过实验过程无法得出。如果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到该实验过程中,具体的数据都会在实验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再结合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就能够使学生跳出感性的经验主义的泥沼,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就会进一步加深,并能够形成客观而丰富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操作过程为:先将数据采集器连接到电脑上,再将氧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同时连接到数据采集器上。然后取两只大号的保鲜袋,向其中吹气(收集呼出的气体),设置“以时间为基准”,开始计时后先用传感器在空气中测定一组数据,然后将传感器插入保鲜袋中,观察曲线的变化。测得的结果如图1所示。

上述两条曲线可以清晰地反映出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与呼出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同时将相关数据呈现出来。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跳出通过主观现象来理解知识的经验主义倾向,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呼吸作用的实质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用数字化实验促进自我保护 拓展生命课程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虽然只有0.03%,但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会对人的健康甚至生命产生影响。教科书在涉及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内容时,有这样一段描述: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群产生有害的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在进入可能含有较多二氧化碳气体的地方之前,应检验该地的二氧化碳含量,以免危害到人的健康。教科书中还给出了具体的数值,见表1。

教室作为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正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当冬天气温比较低的时候,学生往往不愿意开窗通风。这种长时间不通风造成教室内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值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只是学生没有通过客观的数据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从而忽视了问题的存在。为呼吁我校的学生主动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生命质量,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利用传感器做了两组实验。第一组实验选择教室中间和教室外走廊两个地点,测试时间为25min,测定的内容为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对比,具体数据见表2。

第二组实验则直接在临近下课的时候,在教室内外同时测定一组数据,具体数据如下:教室内,氧气含量为15.85%,二氧化碳含量为0.312%;教室外,氧气含量为21. 05%,二氧化碳含量为0.035%。

上述两组实验中所提供的数据,我校已经在校园网上公布。数据的说服力是最有效的,现在,各班都成立了教室环境保护志愿小组,负责督促本班学生课间必须到教室外活动,教室的门窗都打开,每节课中间必须至少通风一次。

3 用数字化实验培养环保意识 拓展环保课程

苏州是水域密布地区,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本校所处的区域,周围有漕湖、春申湖两大湖泊,黄埭塘、东桥大寨河两条河流。这些水域资源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但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水域受到污染,东桥大寨河就属于污染的重灾区。保护水源就是优化我们的生存环境,所以,对水质的检测自然成了学生关注的话题。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采集水样,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他们对所采集的水样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水样的pH、含氧量、导电率3项指标进行了测定,数据如图2所示。

采集水样过程中,学生已经对采集点进行了实地勘察,发现漕湖的水质最好,黄埭塘的水流速度最快。对水样的数据分析主要以漕湖作为参照标准,学生得出的结论是:流水的含氧量相对较高,适宜水生动物的生存,教科书中也明确了“水中溶有水生生物所必需的氧气”;导电率升高是由于工业用水中含有的大量离子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其中包括一些有毒的离子,致使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所以东桥大寨河的水有明显的异味,并且没有水生生物的存在。值得庆幸的是,兴趣小组的学生将所测得的数据呈送政府环保部门,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充分认可,并且黄埭镇政府已经将东桥大寨河的改造工程列为2015政府实事工程之一,并且聘请我校学生作为环保志愿者,定期检测水质,所提供的数据将作为政府勒令相关企业整改的直接依据。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环保事业中得到应用,同学们欣喜之余,也更加热爱化学,有的甚至表达出将来要从事化学研究的心声。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边界;学科核心能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2-001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2.004

一、初中化学有关学科能力与学科边界的描述

1. 课程标准中有关初中化学学科能力的整体描述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对学科能力的培养有着明确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并且该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描述。根据初中学生的认识特点以及化学学习规律,初中化学学科的核心能力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信息获取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根据其能力水平要求,由低到高分别划分为三个能力水平,如下表所示。

2. 课程标准中有关初中化学教学的边界描述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第一部分前言”中已经在课程性质中对初中化学的教学边界有了一个整体的描述;在“第二部分课程性质”中对相关教学内容的边界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

二、“教”与“学”中的实际困惑

1. 知识边界教学的困惑

以某老师初三化学总复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教学设计为例,本课复习共分成四个知识块进行:①物质的变化、性质、用途及关系;②化学变化的类型;③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④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我们主要来看“化学变化的类型”复习片段。

[过渡引入]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回放几个所学实验的视频资料(水的蒸发、水的电解、蜡烛的燃烧、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视频播放)

其实变化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正是因为这些变化,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我们学习化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发现物质变化的规律,并把这些规律应用到科研、日常的生活、生活中去。要想认识总结这些规律,就必须对这些变化进行分类,如果让你给这些变化分类,你会如何分呢?

下面请大家首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展示。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过程)

[汇报展示]

生1:从“基本反应类型/非基本反应类型”的角度进行分类。投影分类结果并进行学生互评。

生2:从“能量的角度”进行分类。投影分类结果并进行学生互评。

生3:从“得、失氧的角度”进行分类。投影分类结果并进行学生互评。

……

结合学生3的分类,老师设计如下跟踪及提升训练:

[跟踪训练]指出下列两个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CO2 + C[=][高温]2CO

氧化剂 还原剂

2Al + Fe2O3[=][高温]2Fe + Al2O3

氧化剂 还原剂

[提升训练](1)以上氧化还原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2)你能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规律吗?

[合作学习]……

就本复习课而言,所设计的四个知识块基本囊括了课程内容的所有一二级主题。就以上教学片断来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图片或视频等资料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物质变化的素材,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有序、全面地认识化学变化、感受分类法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其教学设计、教学形式无不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无不充分展示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意识,学生的学习达成度也是不错的。然而对于“提升训练”部分的学习,学生明显感到吃力,再加上本课教学容量大,教学节奏快的特点,所以绝大部分学生反映此处两个问题,特别是对问题(2)一时难以理解或接受。但是如果在总复习阶段不涉及此内容,教师心里又是没底的,毕竟此内容涉及初高中的知识衔接以及学科能力培养。

2. 实验与实践教学边界的困惑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初中化学实验包括七类基本操作和八个基础的学生实验。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实验该如何教,教到何种程度一直是一线教师难以拿捏的话题。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就课标而言,其能力水平的描述为“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行为动词为“初步学习”,这实验与探究能力培养中的第一层级。然而作为初中化学学科能力共包括三个方面,每一方面又包含三个能力层级。如果气体制取仅就教材所提供素材进行复习,恐有“不到位”之嫌,难以将核心能力的三个方面高度包含在内,可通过气体的制取进行实验的探索与创新、通过实验设计探索酸碱盐等物质的性质,并对所设计方案进行多角度的评价与反思。但若肆意补充,恐又有“越位”之嫌等。

三、解决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的基础性是很明显的,这种基础一是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学习的知识基础;二是培养未来发展的能力与方法的基础。但若起点过高,则学生又会觉得化学学科太难、枯燥且无味,从而失去其趣味性。故教学尺度的把握较为重要,有若“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如何把控,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

1. 创造性研读课标、精准定位

科学制订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作为一线教师应能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继而进行整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以及课内某个环节或活动的设计、学业水平评价设计等,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课标标准”恰恰就是教学目标设计指向标。在教学中,我们可重点参考课程标准中相关行为动词的描述以及“活动与探究建议”的内容,注意科学设计、整体规划,特别注意各环节目标间的逻辑关系。同时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认知实际,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具体的教学目标。

如以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复习中,对于“变化”部分,可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分类和整理,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提高从化学反应及化学方程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分析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初步学会从定性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初步形成物质的“转化观”;根据相关数据分析以及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研究,初步学会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进一步提高通过实验与探究归纳得出规律的能力。

因此在后续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安排“初步建立对化学变化的不同角度的认识”“从定性的角度认识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从质量的角度丰富对化学变化的定量认识”等环节。

2. 挖掘性利用教材、提升能力

教材既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载体,又是教学创造、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能力的重要素材,教师对教材的钻研程度不同,其收效自然就不同。请看以下两个实例:

例1:上册教材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中,对催化剂部分有过这样一句话的描述“硫酸铜溶液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新课教学时,此内容可作为对催化剂知识的一个补充认识,即“某一具体的反应可能会有多种催化剂”。但在复习课时,如果引领学生“回头看”,则会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那真正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是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还是硫酸根离子,还是它们的共同作用呢?

现给大家提供5%的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铜溶液和硫酸溶液,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判断。

……

例2:上册教材对二氧化碳有过这样一段描述“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对此,有人设计了如下习题(详见北京安庆二模卷):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否用排水法收集?

[设计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根据pH的变化判断排水法收集时二氧化碳的损失……

实验三:随着科学发展,数字化检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用二氧化碳检测仪测得的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得出结论]

通过由实验分析说明,水所溶解的二氧化碳的量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相比(填“可忽略”或“不可忽略”)。与用排空气比较,此法优点是 。

……

两个习题的设置情境均来源于教材,但问题设计又高于教材,这个高度不是知识层面的提升,而是学生能力上的跳跃。但这种跳跃在给学生新鲜感的同时,又没有跳出课标的要求,通过切合实际的问题情境,恰恰又同时达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科核心能力的目的。

3. 谨慎性拓展训练、层层递进

先来看上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教学中的一个片段:

[提升训练]

(1)以上氧化还原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2)你能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规律吗?

通过课后反馈,多数学生对[提升训练]感到吃力,就是因为教者没有考虑到本课的具体教学实际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导致教学“越界”,更别提能力训练了。故不妨可作如下调整:

[提升训练]

(1)以上氧化还原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2)已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作还原剂,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作氧化剂。如2Al + Fe2O3[=][高温]2Fe + Al2O3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从“0”升高到“+3”,所以铝为还原剂;铁元素从“+3”降为“0”,所以Fe2O3为氧化剂。则在Fe+CuSO4[=]Cu+FeSO4中,氧化剂为 。

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科思维能力的训练,需要通过一定的习题加以巩固和检验。习题的选择和编排应充分体现习题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功能。通过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认知特征,有一定综合性、开放性、前瞻性的拓展习题来实现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但这种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它需要一种长期积累的过程,每次的训练必须根据教学的重难点、课标中的“建议”,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方有成效。

参考文献

第7篇

1、通过调研了解当前中学班主任队伍的情况,如实反映我县中学班主任队伍的现状。

2、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有效数据,为德育队伍尤其班主任的培训和进一步加强改进我县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依据。

3、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找出班主任队伍的薄弱环节,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和具体措施。

二、调研内容与统计分析

此项调查采取问卷的形式,于20****年9月对全县30所中学共491个班级的班主任性别、学历、年龄、班主任工作年限、承担德育课题及所获荣誉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如下所示:

从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中学班主任队伍呈现以下特点:

1、性别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全县30所中学,共有491名班主任,其中男班主任115人,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占总数的23.4%,而女班主任256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仍占总数的76.6%,远远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据调查显示:延庆三中初中段18个班只有1名男班主任,而延庆二中初中段16个班、下屯中学13个班、八达岭中学9个班、井庄中学8个班、刘斌堡中学8个班,班主任100%为女教师。这种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的现状,在短期的几年时间里不会有所改变的,即使有所变化,但比例会仍然存在着严重失调的状况。这种现状不光存在于班主任队伍当中,即使科任教师也依然如此,这种性别的严重失调的现状,原因需要探究,但很大程度会影响孩子们的性格或个性成长,应该引起社会以及学校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2、班主任工作年限较短

从统计数字来看,全县491名班主任平均年龄为31.3岁,可以说班主任队伍非常年轻。年龄在30岁以下青年班主任256名,占总数的52.1%。从表二的数据显示可见,全县班主任工作年限三年以下的为168人,占总数的34.2%,全县班主任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280人,占总数的57.1%。由此可见,全县中学班主任队伍普遍年龄小、教龄短、班主任工作年限短,且有继续发展的趋势,短期之内不会有所回升。这种状况对我们德育工作来说既有优势,又有劣势。优势是:青年班主任文化素质高,思想观念新,思维活跃,活动能力强,精力旺盛,尤其是青年班主任与中学生的年龄相近,从情感上、思维方式上很容易与学生沟通,便于情感交流,具备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有利条件。劣势是:由于他们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理想抱负尚不坚定,工作缺乏经验,尽管热情很高但容易脱离实际,这些弱点往往影响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应该强调的,青年教师是教育的未来,须下大力气进行培训。首先,应试行见习班主任制度,让青年教师和老教师结成对子,通过一定时间的考察和培养,挑选出一定的合格新手担任班主任,保证新老班主任的顺利交接。其次,认真实行班主任例会制度,开展校本培训。班主任例会宜每月一次或两次,要开成工作布置会、总结会、交流会和培训会,要加强例会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专题要根据当前的工作任务确定,如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定、学生家长会的主持、品德评语的撰写、心理咨询的方法等等,并选择经验较丰富有一定理论修养的教师和学校领导担任主讲,切实起到相应的培训作用。

3、学历结构逐年提高

随着教师队伍的自然更替和培训进修工作的深入开展,教师的年龄越来越小,合格学历的教师越来越多,班主任队伍也是如此,本科生和读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的人数不断增加。在总数491人中,本科学历人数446,占90.8%,他们具备系统而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这为今后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担任班主任的学科不平衡

调查统计显示:全县491名班主任当中,语、数、外三个学科的人数占总数的相当大的比例。这种现象为语数外三科教师了解学生提供了舞台和广阔的空间、时间,但也存在着问题:第一,增加了这三科教师的工作压力,且不利于其他任课教师与学生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第二,在确定班主任人选过程中考虑科目成分过多考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偏少。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前提是做一位优秀的任课教师,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赢得学生们的拥戴和认可。为了学生和广大教师的发展,学校要认真考虑任课教师的能力和经验等因素,选派优秀的教师上岗担任班主任,既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优秀教师的发展。教育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的教师应尽量不急于安排班主任工作,先任副班主任或任实习班主任,加强学习和锻炼,为以后的班主任工作做储备。

5、师资构成地域差异较大

从统计数字来看,全县的班主任师资构成越趋近中心师资越强,越是边远地区,条件越艰苦,师资条件越差,呈现以县城为中心向外辐射状况。而且边远山区的班主任年龄偏小,班主任工作年限短。珍珠泉中学3名班主任,平均班主任工作年限仅仅三年,四海中学5名班主任,工作年限全部为三年以下;川区学校特殊情况如赵庄中学8名班主任,有5个班主任为第一年担任班主任,其他三名没有超过3年的,平均工作年限仅为0.87年;而城区学校学历均为本科,如延庆三中,班主任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就有十几名,16人次获得县级“长城杯”或市级“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占班主任总人数的44.4%;延庆二中班主任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也有十几名,而且20****年班主任优秀报告团18名成员就有延庆二中5名,41名班主任就有15名获得县级长城杯或市级紫禁杯荣誉称号,占班主任总人数36.6%;延庆四中30名班主任有15名获得县级长城杯或市级紫禁杯荣誉称号,占班主任总人数的50%。诸多因素形成的差异引人思考,这种师资力量的巨大差异,形成了城区和山区教育教学水平发展的严重不均衡,制约着全县教育的整体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城区学校强有力的师资力量,带动川区大校和规范化验收校的师资建设,并逐渐向山区辐射,或以七个课改实验区为单位,加强区域间的互动交流,使我县的师资水平得以均衡发展。

三、建议与措施

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工作者就必须研究社会的需求,研究学生的需求,研究两个需求之间的结合点,确定恰当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面对我县中学班主任队伍的现状,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积极寻求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办法,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

1、加强班主任队伍培训,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

广大班主任每天在繁杂的工作状态下工作、管理、生活,很少有机会或时间坐下来静静的分析或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和先进的理论,尤其是一些年轻的班主任热情很高,冲劲很足,但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往往要走很多弯路,即使是一些中年班主任也往往固定在自己以往的工作模式中,周而复始地工作,没有一些创新和尝试,更缺乏相关理论和具体做法的指导,这对于新时代不断变换的教育对象,我们就会觉得捉襟见肘,所以广大班主任特别需要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以尽快提高广大班主任的业务素质,调整班主任的业务状态,以适应新形势下青少年的需要,而且对于青少年的发展也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以教育科学研究促进班主任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探索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增强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教委的领导和教科研中心的指导下,全县13所中学参与国家级德育科研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延庆实验区研究;开展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及“转变班主任职能,加强班级中学生自主管理”两个县级德育科研课题研究。其中“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这一课题已进入结题阶段,全县共有八个实验校十二个实验班参加了此项课题的研究,阶段性成果显著,所有的实验班都在校内发挥了示范作用。“转变班主任职能,加强班级中学生自主管理”也已经正式开始实施两年,从而创建了新型的班级育人模式,形成了校校有课题,人人齐参与的教科研局面。但这种局面还仅仅限于有数的学校和班级,全县大部分学校和教师现在还没有课题,大多数班主任还没有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我们倡导班主任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德育过程中研究,真正使教科研成为班主任成长的加速器。

3、挖掘本县人力资源的潜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根据经验多的班主任多集中在县城学校,而乡级特别是山区小校参加县教研活动少的现状,学习市教委“特级教师送教下乡”的做法,德育研究室协同县教委中教科继续启动优秀班主任演讲报告团、心育讲师团到川、山区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通过上一年的信息反馈,这种讲座、咨询与研讨的形式,促进了受助学校和班主任教育观念的更新、工作方式方法的改进;也使优秀班主任得到了锻炼提高。这样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充分挖掘了本县人力资源的潜力,更有助于新理念、新信息、新方法的传播,对提高班主任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对双方教师来说,都是学习、锻炼、提高的过程。

此外我们也应该对市级“紫禁杯”、县级“长城杯”班主任以及学校骨干班主任进行以教育科研能力提高为内容的培训,使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更好的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并进一步提高其德育能力,以心理诊断和辅导能力为突破口,总结和交流实践经验,推广成功的经验,并发挥其良好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4、加强青年班主任的培训和指导,尽快使他们成熟起来

第8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初中化学;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4-0042-0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大力推进,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已成为信息时代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掌握和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成为信息时代基本的生存技能。信息时代的来临,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改革和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课堂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黑板加粉笔一直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但随着全球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中心的数字化浪潮的到来和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相关项目、工程的大力实施,大部分中小学已经完成多媒体教室硬件环境建设,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一、多媒体教学在化学课堂应用中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1]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纵观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课程基本理念还是课程内容的设计,都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变、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精神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在初中化学课堂实践中实施了多媒体教学,体会到多媒体教学主要有以下优势: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John Seely Brown、Allan Collins和Paul Duguid认为,知识只有在它们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才具有实际意义,知识绝不能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2]化学课堂上,当教师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相融合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提升,学生才会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例如,在“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中,我们通过“废旧电池有偿回收:还有多远的路要走”的视频导入课堂,引发学生对废旧电池回收利用问题的思考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在“生活中常见的盐”这堂课的内容导入环节,我们设计了以日本地震引发的“抢盐”为内容的课堂导入,通过视频、图片等媒体形式向学生介绍关于“抢盐”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提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次事件、盐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的热情,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动机,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融入实验,克服教学难点

化学既是一门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学科,也是一门与实验密切相关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障。[3]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方式模拟化学实验,可以弥补因实验器材或实验条件所限而不能进行化学实验的不足,一些具有污染性、危险性的实验,通过演示实验和虚拟实验进行,有效地克服了教学难点,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遵守化学实验室规范的意识,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形成一定的实验技能。

3.巧用软件,提高教学效率

化学学科软件是为了方便从事化学课程学习而为从事化学相关工作的人群设计和开发的,诸如化学快录(WordChem)、ACD/Chemsketch、仿真化学实验室、化学三维分子模型、中学化学小百科、元素屋、化学元素周期表等,这些学科软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和生成性,能够形象、生动地呈现一些反应过程,部分软件还具有较强的扩展性,用户可以动态补充和添加个人需要的资料,如果能够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将这些学科软件加以合理运用,将会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

4.演示教学,减轻认知负担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学科与数理学科的教学思想却不尽相同,它有丰富的实验、较繁芜的化学式、抽象的概念以及半经验化的理论,这些都决定着化学的特殊性。[4]物质的内部结构、微观构成、化学反应的机理等内容,对在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上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阶段学生来说,可能显得有些抽象和较难理解,利用多媒体设备的某些功能巧做处理,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将微观的变化宏观化,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树立学习化学的热情。

5.优化评价,记录学习过程

学习文件夹用于收藏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学习记录,它的基本原理是:评价是为了促进学习,必须根植于学习过程之中。因此,学习文件夹既是物品,又是一种思想方法,还是一种操作方法。[5]初中生处于一个自我表现力旺盛的年龄阶段,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文件夹,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可以将学生平时的实验报告、作业、总结与反思、参加探究活动的照片、视频等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过程性成果按顺序放置在学习文件夹中,打破传统的评价模式和标准化测验模式,注重过程,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以评价促发展的教学评价目标。

第9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学习离不开实验。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改革强调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探究实验、家庭实验没有落到实处。

1. 客观原因

1.1 课程设置和课程安排。 新课程高中化学课周课时为3课时,就必修1来说共30课时,新课内容耗时最少也要10周,再加上军训、各种节假日等,基本上要16周左右才能结束新课,一学期只有20周,没有时间处理习题,所以在教学上赶进度的现象非常严重,演示实验能省就省,学生实验能不做就不做,研究实验根本无法顾及,因此,不可能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1.2 实验室条件。 现阶段化学研究中新的仪器和手段层出不穷,化学仪器已经实现了电子化、数字化、精密化、微型化,而一些学校实验仪器配备落后,实验药品不能及时更新,存在药品缺少或过期的情况,致使很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不能很好地进行。

1.3 实验人员缺少。 在大部分的学校,化学实验室一般只配一名实验员,学生实验不能完全及时进行,探究实验没有时间安排,同时,又要担心实验室和学生的安全,所以对于实验教学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1.4 实验员素质。 为保证化学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就要有坚强的后勤保障,要提高实验员的业务素质,要健全实验室有关账目和实验室规则,以保证化学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化学实验的正常化和高效化。

2. 主观因素

2.1 学校领导不重视。 新课程改革的实行及评价机制与应试教育的矛盾,升学率至上的思想使得许多学校一味追求分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得不到落实,化学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不能引起领导的重视,因此迟迟得不到解决。

2.2 教师不重视。 (1)教师倦怠。 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着怕麻烦、怕危险、怕危害的情况,所以演示实验能不做就不做,学生实验能省就省,探究实验没时间进行,更不能顾及趣味实验和家庭实验。

(2)不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不少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只注重实验现象和结果的描述,而不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做细致的观察,推理不严密,因而学生在分析实验现象、概括实验结论时不全面、不到位。

(3)不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受教学进度的影响,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演示得多、说得多,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实验,因而,学生的操作能力始终得不到提高。在考试中,不认识实验仪器,不知道怎么操作的情况屡见不鲜。

(4)不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本质搞不清楚,也就不能够完全表达实验的过程、现象、条件,以及得出的结论。在做实验报告和回答实验题目时总是会出现程序上的错误、结论上的偏差,教师不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时间长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导致高三复习中实验题得分率不高。

3. 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议 当前,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想使中学实验教学有根本性转变,就应该本着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原则,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付诸行动,以消除弊端,创造有利因素,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

3.1 重视演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形成概念,掌握化学知识。教师在演示实验中的规范操作,可以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边讲边实验,把一些简单可行的演示实验和一些验证性的学生实验纳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便于学生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比如:在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演示实验中,学生不但看到了喷泉,而且看到了酚酞溶液变红,不仅验证了这一性质,而且为学习化学性质做好了铺垫,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3.2 改演示实验为协同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因为班级人数多,现象并不明显,可见度不高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使看不清楚的学生失去了兴趣和热情。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在无危险、无危害、耗时短、操作简单的情况下,可将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参与操作的协同实验,或者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合作完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比如:物质的制取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等等。

3.3 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而验证性实验只能单纯地限于模仿,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造成学生实验时,不能发现问题。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性实验,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学会研究与探索的方法。比如:教材中有关乙烯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若乙烯的制取和性质的课堂教学改为探索性实验,就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时,首先介绍实验室制取乙烯所需的药品及反应原理,通过讨论、分析,有学生自己设计制取乙烯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然后提出问题:乙烯具有哪些重要的化学性质?启发学生根据学习过的甲烷的性质并结合课本中设计探究乙烯性质的实验,经过师生共同讨论,确定实验方案,明确注意事项后,学生分组亲自动手制取乙烯并实验乙烯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描述各实验现象,分析总结乙烯的化学性质。在实验过程中,启发学生要认真观察,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思考充分讨论、分析,直到得出正确结论。这样,整个乙烯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就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设计,独立操作完成,既有探究性,又有创造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4 严格要求,做好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可以有效地训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通过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实验偏差、实验报告。

3.5 补充趣味实验,重视家庭小实验。 在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化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居多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是对化学课本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开展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将学到的书本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魔棒点灯”、“海底花园”、“鸭子长毛”等趣味实验,“粗盐提纯”、“用碱面发酵面粉做面包”、“自制甜酒”等家庭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深化了化学知识。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灵活有效地搞好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

3.6 开放实验室。 在开齐课本实验的前提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进行趣味实验和课外小实验,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动手操作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应该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

3.7 因地制宜。 教师要根据实验教学和仪器设备的现状,因陋就简,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廉价器具、材料或者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这样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弥补实验经费的不足,丰富教学资源,又能增强学生的节约和环保意识。比如:用贝壳或者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用废弃的小药瓶做反应器,等等。

4. 结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任重而道远,化学实验教学任务重、困难多、牵扯面广。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创新的精神投入到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有效地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使他们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史定海.化学实验教学的误区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4)

第10篇

关键词:学生活动;化学实验;未来教室;传感器;呼吸作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7-003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7.009

一、相关理论

课堂设计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适合学生特点的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典型的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才能让学习真正地发生。学习活动指向能力培养,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发展,通过经历过程,形成体验,再内化为经验。通过外在的活动提升学习内在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未来教室”基于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和云平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未来教室中的教学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起到促进作用,师生是共同的学习者。未来教室中的先进设备为师生互动构建了多元回路,为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体验提供了可能。在未来教室中进行学生活动研究,有了充分技术支撑的学生活动,就可以使学习过程、结果可视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中应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实验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1]。

基于以上理论,笔者尝试了在未来教室中将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与数字传感器技术以及Starc双板技术相融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资源共享、解读曲线变化,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进行思维碰撞,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增强化学学科的学习成就感。本文选取了上海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上册书本第46页练习与实践的一道习题,设计成学生活动,进行实践研究。

二、活动案例:验证呼吸作用产物

1.活动环节一: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验证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了二氧化碳(可以是文字表述或绘图)。每组选出一个优秀方案,用学生端的IPAD拍摄下来,发送至主屏,全班分享,进行评价。

初次提出方案:

方案①:往澄清石灰水中直接吹气,看是否变浑浊。

方案②:取两支试管,装入等量等浓度的澄清石灰水,一支吹气,一支鼓入空气,比较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

师生讨论点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人体吸入空气中本身就含有二氧化碳,呼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所以设计的方案要排除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作用。方案①不可行。方案②设计了用空气做对比实验,还注意控制变量,使用了等量等浓度的澄清石灰水。但是如何使呼出的气体和鼓入的空气做到等体积呢?还需改进,确保实验方案确实可行。

学生继续讨论,改进方案……

改进后的方案:

方案③:设计成如图装置: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打开,活塞B关闭;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关闭,活塞B打开,观察到Ⅱ瓶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方案④:取两支试管,分别收集1试管空气和1试管呼出的气体,再分别加入等量等浓度的澄清石灰水,比较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

师生点评:

方案③的灵感来自《化学教与学》第22页上的一道习题,可以借助瓶I中的石灰水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且无需控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体积相等。但是组装这套装置,操作不是很简便。

方案④收集两试管气体,就可以做到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体积相等,空试管中本身就含有空气,那么如何收集呼出的气体呢?学生再次陷入了思考中……

经过激烈的探讨,同学不停地提出、又不停地否定再修改,最终达成共识,提出了解决方案:可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呼出的气体。

通过第一环节设计方案、点评、修改、再提方案的活动过程,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验和观察,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他们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方案,并不断完善,具有了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另外也知道了设计的方案不但要理论可行,还要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操作要简便、现象要明显。学生的思维层次得到了提升,初步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严谨、也享受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

2.活动环节二:学生分组实验进行验证,复习排水法收集气体、滴加液体、振荡等基本操作,享受实验成果。

实验步骤: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呼出的气体,集满后塞好橡皮塞,另外取一支空试管做对比。然后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入半滴管澄清石灰水,立即塞紧橡皮塞,上下颠倒摇匀相同的次数,使气体和澄清石灰水充分接触,比较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

这一环节的实验操作比较简单,学生完成得很是轻松。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针对操作上的不当之处加以指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享受到了用所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轻松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这种成就感正是化学教师应该尽力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爱化学,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3. 活动环节三:数字化实验改进,利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探究呼吸作用

通过实验,验证了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了CO2,但是无法清楚地了解 CO2、O2含量变化的情况。

点击Starc外部工具,在双板副屏上打开威尼尔传感器软件,将氧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置于密封袋中,由一位学生负责呼气,同时点击采集。然后将曲线图分享到学生手中的IPAD上,由学生分析数据,进行解读。在副屏上呈现如右下图的两条曲线。

学生解读曲线变化: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由0.03%上升到0.35%,证明了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了二氧化碳;氧气含量由21%下降到18.3%,氧气并未完全耗尽。实验结果与书上数据基本吻合。通过数据测定结果我们可以避免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呼吸作用吸进去的是空气呼出来的全部是CO2。至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为何没降低到0,这是因为肺一分钟呼吸 60 多次,氧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完全吸收并转化。

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以曲线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呼吸作用的过程可视化,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活动经验结合起来,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数据,解读曲线变化趋势的能力。

4. 活动环节四:进一步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提出问题: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容易发生事故,是什么原因?植物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吗?

设计装置,模拟密闭环境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笔者定制了一个塑料容器,容器盖子上有两个孔,直径与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一致,能形成密闭的空间。将一颗娃娃菜置于容器中, 再⑷萜鞣胖迷谥胶兄校避光保存,然后采集数据。由于植物呼吸需要长时间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所以这一环节在解决了实验装置分析后,播放事先录制好的视频资料,再将曲线图分享到学生的IPAD上。

得出结论:植物细胞也要进行呼吸作用。只是相比人的呼吸作用,植物呼吸作用速度比较慢,短时间内难以测出气体含量的变化。但是在密闭空间中长时间持续作用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会显著增大,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需做灯火试验,避免发生事故。

到此学生对呼吸作用应该是具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了,再给出一段资料,让学生的认识提高一个层次。

资料链接: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又称为细胞呼吸。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是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因此,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最后以葡萄糖(C6H12O6)为例,在IPAD上写出其与氧气反应发生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巩固书写方程式的技能。

三、结语

化学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重要规律都是建立在化学实验基础之上的,本活动案例重视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以实验为基础,将传统实验和数字化实验相结合,充分发挥未来教室的先进技术,将学生对呼吸作用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未来教室中,通过学生活动,增加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能力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让学习真正地发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一、当前高中化学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

1. 课程设置和课程安排不科学

新课程高中化学课周课时为3课时,就必修1来说共30课时,新课内容耗时最少也要10周,再加上军训、各种节假日等,基本上要16周左右才能结束新课,一学期只有20周,没有时间处理习题,所以在教学上赶进度的现象非常严重,演示实验能省就省,学生实验能不做就不做,研究实验根本无法顾及,因此,不可能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2. 实验室条件简陋

现阶段化学研究中新的仪器和手段层出不穷,化学仪器已经实现了电子化、数字化、精密化、微型化,而一些学校实验仪器配备落后,实验药品不能及时更新,存在药品缺少或过期的情况,致使很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不能很好地进行。

3. 实验人员缺少

在大部分的学校,化学实验室一般只配一名实验员,学生实验不能完全及时进行,探究实验没有时间安排,同时,又要担心实验室和学生的安全,所以对于实验教学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4. 主观因素

(1)教师倦怠。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着怕麻烦、怕危险、怕危害的情况,所以演示实验能不做就不做,学生实验能省就省,探究实验没时间进行,更不能顾及趣味实验和家庭实验。

(2)不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少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只注重实验现象和结果的描述,而不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做细致的观察,推理不严密,因而学生在分析实验现象、概括实验结论时不全面、不到位。

(3)不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受教学进度的影响,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演示得多、说得多,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实验,因而,学生的操作能力始终得不到提高。在考试中,不认识实验仪器,不知道怎么操作的情况屡见不鲜。

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议

1. 重视演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形成概念,掌握化学知识。教师在演示实验中的规范操作,可以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边讲边实验,把一些简单可行的演示实验和一些验证性的学生实验纳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便于学生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化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实验

学生在进行实验之前,应注重基础方法的夯实,在掌握化学规律的前提下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师要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把教学目的落实在知识点的教学上,引导学生将解题方法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提高解题的效率进而提高综合能力,同时要对一些基本化学反应做到心中有数,比如风化、催化、歧化、酸化、钝化、硬水软化、水化、硬化、皂化、老化、硫化、裂化、酯化和硝化等。另外还要掌握一些特别的反应规律,比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3. 加强实验教学方法的改变

选择一种好的实验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的实验教学方法有:一是分组实验法,就是利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验中去构建自己的实验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种办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生参与实验的意识作用巨大。二是演示实验法,他是指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演示学生观看思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是探究实验法,是指在尊重学生学习规律性的前提下,从学生学习的心里特点出发,发挥学生的学习技能,让学生主动探究发挥自己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培养探究意识。

4. 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整合

信息技术和化学实验教学的整合,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来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教学情景,转变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方式,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学习的有力工具,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目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替代一些费时或有毒有害的实验、模拟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模拟化学实验错误操作后果、模拟实验设计、模拟化工生产过程等。对于一些可见度不是很强的试管实验,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在演示实验后,播放模拟实验的Flash课件,以放大实验现象,使全班同学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视频资料给学生提供了鲜明的实验现象,形象的视觉和听觉效果留给学生的印象是干巴巴的文字所无法达到的,与此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5. 补充趣味实验,重视家庭小实验

在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化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居多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是对化学课本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开展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将学到的书本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魔棒点灯”、“海底花园”、“鸭子长毛”等趣味实验,“粗盐提纯”、“用碱面发酵面粉做面包”、“自制甜酒”等家庭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深化了化学知识。

6. 开放实验室

在开齐课本实验的前提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进行趣味实验和课外小实验,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动手操作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应该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

三、结论

总之,着力于未来发展的高度和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教师应在深入理解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化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坚守教材,一步一脚印地完成演示实验。秉持绿色化学理念进行实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21世纪提供全新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坚强.利用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8).

[2]史定海.化学实验教学的误区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4).

第12篇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基本特征;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5-011-02

一、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

1. 终身教育是一个纵横贯通的教育体系,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迈向学习化社会的必由之路。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是“全人生化、全社会化的大教育体系;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双向同构的复合型教育体系;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创新教育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它包括一切教育性质、教育类别的教育形式、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中的所有组成部分和环节,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体系,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教育时空的扩展性。终身教育涉及人的一生,是多次性和连续性的行为,教育对象从城市到农村、从学校到社区、从社会到家庭,形成了一个连贯的时空体系。

(2)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终身教育涉及社会的每位成员,从儿童到老人都是施教的对象。

(3)教育领域的多元性。终身教育的办学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手段和教育投入等都是多元化,主要表现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等。

(4)教育功能的双重性。终身教育的直接功能是教育人、发展人,生产精神产品;间接功能是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5)教育方式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教育机制灵活,方法多样,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可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6)教育体系的复合性。终身教育体系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双向而贯穿于人的全过程的教育体系,是人的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客体和学习主体不断转换的关系,从而使人们获得终身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等。

2. 学习型社会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家庭和组织都具有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提供教育服务的社会”,也是“以学习为核心,以全民为主体,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石,以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运行机制为保障,以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为标志,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营造学习氛围为环境,以实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进社会发展为结果的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社会”。在学习型社会中,学习已经成为人们乃至整个社会的基本需求,终身学习的观念已经为全社会成员认同,社会的每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组织都成为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组织。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1)学习的终身性。学习成为人生各个阶段以及终生不间断的学习,使终身学习成为生存的必需,使学习成为人的生存主题。

(2)学习的广泛性。社会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不再局限于儿童、青少年,社会中广大的成年人、老年人均参与学习活动。即学习的权利人人享有并且平等,全体公民均可参与学习,使“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

(3)学习的发展性。学习和教育不仅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而且发展成为一种新兴产业,知识增长和扩展的无限性,标志着学习作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手段,将持续每个个体的一生,决定着“学无止境”成为社会基本生存状态和运行准则,并成为完美人生的过程。

(4)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者为社会的中心,学习的个体和组织构成学习型社会的主体。也就是说,学习必须以一定学习型组织为依托,开展自主学习。

(5)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学习者根据国家、社会和个体的需求进行学习,通过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并能打破区域限制,实现地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采取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正规或非正规地学习,从而“促进全体公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6)学习的时代性。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学习型社会非常重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使得知识的创新指数和知识传播指数高于其他任何社会。同时学习的目的和最终结果是推进社会不断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开拓创新。

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石

1. 终身教育体系与特征,说明了终身教育的时空、对象、功能、方式、内容和手段等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发展性和社会性,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就是促进创建学习型社会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真正标志。

2.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外部支持和内在机制的完善来统一规划、管理,从而整合和统筹运用各类终身学习资源,满足学习者学习的需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是对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和整合,实现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双向强化,形成教育型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组合,形成“处处是学习之所”的社会环境,使每一个人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同时,终身教育体系将整合国内外教育资源,建立起“教育超市”和“教育网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和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3. 构建并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趋势,是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使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方式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逐步由“教育化学校”转化为“学习化学校”,将由“封闭式、接受式教育”转化为“开放式、自主式学习”。因此,没有一个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就不会形成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型社会。面临现实,我国清醒地认识到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把这一课题纳入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之中,要求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和部门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远程教育,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并逐步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从而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理念,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以先进学习文化为引导,以各种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为社会成员无障碍学习提供充分支持以助其全面发展,并进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在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和韩国均较早地提出了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口号。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使得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全社会成员认同,学习已经从无意到有意、从被动到主动;学习已成为人的

生活组成部分,社会成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成为学习型个人。这样,从个人、家庭、社会组织,再到整个社会,都有着鲜明的学习理念。正确的学习导向、丰富的学习兴趣、和谐的学习环境,必将有力地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社会成员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建立学习型社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命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它不仅是现代化社会教育发展体系的理论抽象和高度概括,是当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结合中生发出来的一种理念;它也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人生真正价值的现实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给建立学习型社会提出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因此,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将更加凸现终身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从而给终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更好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更多的社会支持。在学习型社会形成的外因力量的推动下,使学习成为一个终身教育过程和社会教育系统相统一的集合体,并不断提高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总之,从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关系来看,二者虽然有着内涵和外延的区别,但同时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教育思潮,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也是保持个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漆新贵,论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J],教育探索,200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