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安全生产标准化论文

安全生产标准化论文

时间:2023-06-07 09:35: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生产标准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安全生产标准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力发电厂;过程

近年来国内大型水电厂都相继启动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有效促进企业完善规范安全管理制度,提升水电厂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1]。某水电站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境内的雅砻江下游、距雅砻江与金沙江的交汇口33km处的二滩峡谷区内,电站单机额定出力为550MW,总装机出力为3300MW,水库库容57.9亿立方米,属季调节水库,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170亿千瓦时,保证出力1000MW,年利用小时5162h。电站至今已经安全运行16年多,为川渝和华中地区提供了优质、清洁、可靠的电能,给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水力发电厂自投产发电以来,安全生产管理不断升级,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在2008年11月24日引进了国际职业安全协会(NOSA)五星管理体系,之后该水力发电厂全面推进安健环NOSA五星管理体系建设,并于2013年12月21日通过NOSCAR现场评审。在NOSA“安健环“理念的指引下,该水力发电厂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各项要求,开展自查和整改,于2013年1月顺利通过考评,成为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

1水电厂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

(1)水电厂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利于推进企业法制建设、是提高水力发电企业安全素质的一项基本建设工程,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和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2)安全标准化建设是夯实水力发电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实现水电厂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高水电厂工作人员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3)水电厂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建设有助于实现对水电厂进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促进水电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实现长治久安。

2某水力发电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回顾

2.1成立安全标准化建设小组,明确分工和责任

自2012年全面启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及达标工作以来,该水力发电厂了成立专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达标评级工作机构,明确安全达标责任和分工。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验收、评分评级、考核奖惩等工作制度,指导电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及达标评级工作。工作小组成立之后,组织和督促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达标评级培训、宣传工作,提高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达标评级工作的认识和认知,做到全员动员,全员参与。

2.2按照标准大力开展自查整改工作

通过宣讲和培训,该水力发电厂以安全标准化建设为平台,以NOSA安健环体系为抓手,外请专家组织全厂对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逐项开展自查评工作。《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中标准项为139项,该水力发电厂适用项111项,不适用项28项,扣分项为9项,应得分为1465分,实际得分为1432分,总得分率为97.75%。这其中扣分比较多的项目。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自查评情况,安全标准化建设小组组织各部门人员,对各部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对自查评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沟通讨论,并制定了《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预评价查评存在问题整改计划》,提出整改建议并落实到责任部门,在限定时间内前完成整改。严格按照“边查边整改”的原则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3专家评审,持续改进

经过阶段性的持续改进,该电厂的安全管理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人员的素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最终该水力发电厂通过严格的评审,获得了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颁发的《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证书。

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经验小结

3.1重视标准化制度建设,保障企业规范管理

水力发电企业生产环节繁杂,人、机、环境的协调持续运转,都依赖完善的体系、严密的制度流程和高质量的工作标准。所以,水力发电企业应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建设,根据电力生产特点、人员素质及安全设备状况等实际,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了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宣传、安全检查、安全绩效考核奖惩、安全事故汇报、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生产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标准化安全管理,切实提高了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3.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安全生产目标

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发电企业的有关要求,将安全生产纳入公司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强化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责任,细化、明确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加大责任考核和追究力度,促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的落实到位。因此水力发电厂有必要每年在全厂范围内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强化安全生产“部门、班组、个人”三级控制,把电厂年度安全生产目标逐级分解到部门、班组、个人,使安全生产责任与工作岗位挂钩,充分体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落实安全责任。

3.3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实现应急常态化管理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水力发电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应急救援管理体系。同时,为保证每项应急预案都能得到演练,应制定了应急预案三年滚动演练计划和年度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年按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修改变动情况,以及上级主管单位的要求,预案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预案演练的总结等及时对应急预案予以修订。此外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举行应急实战演练,掌握应急技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面对突发不安全事件时冷静应对,做到“大事不怕、小事不慌”。通过加强应急管理,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维护电厂的安全和稳定。

3.4改善作业现场环境管理,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

电力安全生产需要方方面面的因素与措施来保障,而规范、整洁、有序、安全的环境因素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水力发电厂应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严格按照安健环体系要求,大力改善生产现场作业环境。

3.5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现闭环管理

水力发电企业应通过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从而来提高员工对危险源及危害因素的辨识能力,从而建立起风险预控长效机制,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闭环管理,让员工在消除隐患,规避、控制和降低风险方面发挥实效。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工程施工整体形象的重要手段。当然,要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也非一朝一夕之事,应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工作目标、明确实施步骤,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持续开展。

作者:王黎 李甜甜 单位:四川二滩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丹锋.二滩公司水电站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标准化[J].安全,2012,33(06):28-31

第2篇

关键词:非煤矿山 安全标准化 创标 考评 实践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128-02

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和本质

1.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

标准化就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标准化古已有之,如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现代标准化由工业革命而兴起,是近两三百年发展起来的,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的普遍重视。标准化的实质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生产安全方面的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自2007年开始试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从2011年推广,至2013年底全国已基本完成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及以上达标工作,非煤矿山矿山安全管理上了新台阶。

1.2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本质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传统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方针和“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量化管理、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管理理念,强调企业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标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求组织按照PDCA循环开展评价工作,周而复始的进行体系所要求的“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审”活动,实现持续改进的目标,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

2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依据和内容

2.1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的依据

我国借鉴南非国家职业安全协会的NOSA五星安全管理体系,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于2006年10月2日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2007-2006),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它是一个管理体系,由五个子标准构成,分别是:《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 2007.1―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 2007.2―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 2007.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尾矿库实施指南》(AQ 2007.4―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AQ2007.5―2006)。为了便于实施,国家安监总局还制定了4个评分办法――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安监总厅管一〔2011〕177号)。安全标准化分成五级,一级最高,五级最低,其中四级和五级是为了小型露天采石场而采取的过渡性措施,2011年8月后已不再使用。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有两项指标:标准化得分和安全绩效(百万工时伤害率和百万工时死亡率,现采用企业年度死亡率)。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指标相应的分数或百分率,企业才能获得相应的等级评定。

2.2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的内容

标准化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安全生产组织保障;风险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检查;应急管理;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绩效测量与评价共14个评价元素。采石场只有12个元素,尾矿库只有9个评价元素。每个元素按照策划、执行、符合性和绩效四个方面来考核,分别占该元素分值的10%、20%、30%、40%。将评审结果折算成百分制就是标准化最终得分,结合企业的评审年度(申请之日起前一年)和创标期间的安全绩效,就可以认定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

3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创标

3.1 创标前期准备

矿山企业根据地方安监部门的总体布署和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具备安全标准化创标的基本条件下,即有相关合法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基本安全管理制度、完整开采生产系统和前一年度安全绩效良好,就可以依靠自身技术力量或外聘技术服务公司开始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

3.2 创标技术合同签订

一般而言,矿山决定安全标准化创标后,就会选择安全评价公司或技术服务公司来帮助,特别是小微矿山和采石场,技术力量极其薄弱。双方签订创标技术合同服务合同,由安全评价公司或技术服务公司来进行培训和指导创标工作。

3.3 创标过程

首先应在内部成立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然后开展学习安全标准化活动,再根据标准化要求,对矿山的管理制度、操作流程、作业现场、生产工艺技术等按照标准化规范进行建设和整改,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运行并查缺补漏。

3.4 安全标准化自评

在创标半年后,矿山依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和相应的实施指南,对安全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自评,并做出自评报告,认定所能达到的等级。若自评达标,则可向地方安监部门提出标准化评审申请,委托有资质的评审单位进行外部评审。

4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审

4.1 评审程序

评审由具有资质的社团组织、非煤矿山科研机构或安全评价机构负责。按照申请审查、现场评审及复核、审核公示的程序进行。评审单位收到企业申请材料后,应进行资料审核,与申请单位签订安全标准化技术服务合同,明确评审对象、范围,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现场评审时,由5名以上评审人员组成评审组,其中1名评审员担任组长,负责现场评审工作。现场评审结束后,应当出具现场评审结论,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评审组成员须在现场评审结论上签字。申请单位完成整改后,应当向评审单位报送整改情况报告,评审单位应当进行审核,必要时应到现场复核。整改符合要求的,评审单位形成评审报告,向评审组织单位提交评审报告、评审工作总结、评审结论原件等相关材料[1]。地方安监部门逐级上报审核后进行公示,公示通过后由安监部门最终审批认定安全标准化等级并颁发相应证书和牌匾。根据规定,一级企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审核公告;二级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三级企业由所在地市级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评审单位应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个月(不含整改时间)内完成评审工作。

4.2 现场评审过程

现场评审一般按照首次会议、现场评审、评审组内部会议、情况通报会议、末次会议(总结会议)的程序,在地方安监部门的配合和监督下进行[2]。首次会议主要是介绍矿山人员、企业概况、安全生产情况和评审组成员,说明评审标准和方法。现场评审分成查阅资料和作业现场检查。查阅资料主要是对矿山的证照进行审查,对各种资格证书进行审查,查看安标化要求的安全法律法规、各项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是否健全,查看安全管理机构、安全投入、工伤保险和应急管理,检查各种台帐记录情况等;现场考评主要是查看现场各种标志标牌,生产工艺安全,操作是否规范,设施设备安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等。总之,安全标准化要求什么,评审就查看什么,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考评。评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观察力,往往决定着评审的准确度;评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纪律性,决定着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4.3 安全标准化考评报告

评审单位评审后,应根据现场评审的实际情况出具安全标准化评审报告。评审报告一般由评审说明(项目名称、评审目的、评审范围、评审类型、评审依据、评审组织及工作安排、评审时间等)、企业和被评审项目概况、评审程序(首次会议、现场评审、评审组内部会议、情况通报会议、末次会议)、文审(证照审核、否决项审核、自评报告审核)、现场评审综述(各单元评审得分、各单元评审综述)、主要存在问题及纠正措施、评审结论(安全标准化评审得分、安全绩效、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荐等级)、附件(企业证照复印件、评审委托书、评审组长及成员任命书、首次会议签到表、末次会议签到表、材料真实性承诺书、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等)等组成。

5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5.1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2010年至2013年底,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各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推动和努力下,全国已基本完成了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三级及以上达标工作,安全标准化的理念和安全管理体系已深入人心,非煤矿山的安全管理水平上了新台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回顾三年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有一些问题依然存在。

(1)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非煤矿山众多,三年完成标准化三级以上建设目标要求太高,使得评审执行中不得不打折扣。

(2)中国小微矿山极多,工艺技术落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在短期内还不能将安全标准化的规范完全落实。

(3)各地安监部门人员力量和设备薄弱,在监督评审和复查过程中常常力不能及、不能周顾。

(4)评审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力和职业道德高低不一,影响评审的结果和等级认定。

(5)外部评审单位与矿山企业是有偿的技术服务合同关系,直接影响着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6)矿山企业的业主、管理层和工人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标准化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5.2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未来对策

根据规定,安全标准化评审三年一次,自评一年一次,未取得安全标准化等级证书的矿山将不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或不给予换证。已获得安全标准化等级证书的企业若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将被取消安全标准化等级证书,需要重新进行安全标准化创标工作。从三年的安全标准化实践中,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还任重道远。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未来,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各地安全监管部门的人员和配备,使之有足够力量监控矿山的安全标准化建设。

(2)逐步淘汰低产、落后、安全基础差的微小企业,整合资源,提升企业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

(3)加强对评审人员的定期培训和监管,加强对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的监管,加强评审后的复查、中间抽查、监管和指导。

(4)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机制,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和持续发展原则,及时修订完善评价标准,实现标准动态化管理[3]。

(5)由矿山提前交纳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费于独立的第三方,评审单位的技术服务费不受评审结果影响,也避免评审单位恶性价格竞争而降低评审标准。

(6)坚持常抓不懈、不断强化、不断提高,避免安全生产标准化成为一种运动而失去作为安全管理体系应有的实际效应。

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安监总厅管一〔2011〕190号).2011年8月25日.

第3篇

关键词:企业,员工情绪安全生产

 

一、深刻认识员工情绪在班组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安全第一,生产第二”“遵章守法,关爱生命”的安全口号的提出,进一步说明安全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班组管理中,员工是管理中的每个细胞,不难想象,员工的情绪变化,造成的结果很明显,不是消极怠工或窝工,就是因情绪的变化而忽视安全操作规程,马虎不认真,尤其对正在运转的设备检查巡视不到位,甚至因为情绪的变化对生产应付了事,有时会与管理者发生顶撞,对安全生产产生抵触情绪,成为班组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阻力。如果不考虑员工的情绪变化,只一味地安排工作,直接让员工去操作,去完成生产任务,让有情绪的员工处于一种盲目的被动状态。可以想象,让有情绪的班组成员在扯皮、闹别扭、在班组生产中天天有人闹矛盾、或心理不痛快有怨言,可以想象,怎么能顺利地开展工作?怎么能实现安全生产?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变化是个人的私事,如果一旦带着情绪去上岗,去作业,不光是一个人的事了,会直接因为员工的心理变化,而危及企业中的安全生产实现,对于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在安全工作之中应时刻注重员工的情绪变化,要结合本职工作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及时纠正安全生产中员工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消除“三惯,三乎”思想,保证每天每班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把员工的情绪变化纳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范畴。

“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目的是企业为了实现安全生产的效率化,同时也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共同目标的完成。,企业。,企业。基层管理的效果和质量不但取决于基层的管理人员,而且取决于基层生产一线的每位员工,就基层员工而言,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工作的效率直接影响着基层生产任务和安全目标的实现。,企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否充分调动起人的因素,发挥人的工作能动性,成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企业。,企业。

基层生产一线的员工都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人的言行可以通过环境的影响、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但是员工的情绪变化不会因工作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相反会因为情绪变化而影响基层的安全生产。在基层,因为个别员工情绪变化而产生对安全思想极度的麻痹,如果有情绪的员工从事的高危作业或有危及安全的岗位,对基层的安全生产管理就会产生极度的影响,安全生产就得不到保证,因此从基层管理的角度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也应该关注职工的情绪变化,并纳入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范畴来抓、来落实。

三、针对员工的情绪变化,营造和谐共事环境。

人们常说“在一起共事是一种缘分”,如何根据员工的心理变化把握员工间的缘分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同事简要达到和谐,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个人的修养、情操和性格。比如说,有的员工心胸狭窄,锱铢比较,不能吃一点亏,常为鸡毛蒜皮的事耿耿于怀,与他人处处心存芥蒂;有的员工自由主义严重,不去琢磨事,去琢磨人,凡人凡事都要品头论足,甚至于拨弄是非;有的员工我行我素,说话办事旁若无人,脾气暴躁,对待岗位安全大大咧咧,表面上不拘小节,实则是对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大障碍,一大漏洞,一大隐患;有的人虽有才气,却纪律松弛,傲气十足,对他人不屑一顾,对工作也是极不负责任;还有的员工精于世故,远离群众,对岗位的安全生产甚至置若罔闻,不管不问,不仅不利于基层的管理更不利于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俗话说:“团结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要营造和谐的共事环境,必须摒弃一切杂念,去掉个人陋习,坦诚待人。教育引导职工消除戒备心理不打“肚皮官司”,敢于推心置腹,直接坦言,善于容人,做到“知人之长,补己之短”,讲求“求大同存小异”,提倡“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又何妨”,从基层管理者的角度,教育引导全体职工以高度的言行,实实在在的踏实的工作作风去成就事业,和融洽友情,只有针对员工的情绪态度,教育引导全员同事,精于谋事,潜干事,坦荡处事,顾全大局,倍加珍惜团结,倍加维护基层的安全生产,才能营造出气顺、心和、业兴、安全的良好氛围,才能使基层班子、员工永葆活力。

第4篇

参考文献

[1]周顺利,周丽丽,肖相芬,等.良好农业规范(GAP)及其在中国作物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11(5):42-48.

[2]丁忠林,尹俊生,戴毅,等.良好农业规范和烟草GAP发展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3(9):285-286.

[3]FAOCommitteeonAgriculture(COAG).DevelopmentofaFrameworkforGoodAgriculturalPractices[EB/OL].(2003-04-04)[2015-12-01].17thSession,http://fao.org/docrep/meeting/006/y6704e.htm.

[4]唐茂芝,乔东,葛红梅,等.世界主要国家良好农业规范标准体系比较与借鉴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2,425(2):77-81.

[5]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USDepartmentofAgricultural(USDA).Guidanceforindustry:guidetominimizemicrobialfoodsafetyhazardsforfreshfruitsandvegetables[EB/OL].(2009-07-20)[2015-12-01].http://fda.gov/Food/GuidanceComplianceRegulatory-Information/GuidanceDocuments/ProduceandPlanProducts/ucm064574.htm.

[6]LEECHEOL-HI.Introductionofgoodagriculturalpractice(GAP)inKorea[C]//Goodagriculturalpractice(GAP)inAsiaandOceania.Tsukuba: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seminarontechnologydevelopmentforgoodagriculturalpractice(GAP)inAsiaandOceania,2005:24-28.

[7]温祁.中外GAP比较及我国GAP发展对策[D].开封:河南大学,2014.

[8]杨东群.日本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产品竞争力研究:以良好农业规范(GAP)为例[J].现代日本经济,2014(4):77-84.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良好农业规范及相关标准汇编[G].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0]陈风雷,孙光军,王霞,等.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发展现状与问题[J].中国烟草科学,2013,34(5):108-112.

[11]王欣,祖炳桥.积极推行GAP管理实现烟叶的可持续发展[J].湖北烟草,2009(11):29-31.

[12]邵晓丽.烤烟良好农业规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6):1881-1882.

[13]邵晓丽,龚一虎,张体坤,等.烤烟良好农业规范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4(5):99-100.

[14]邓新发.建宁县烟叶生产推行GAP管理初探[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9.

[15]谢云,王英俊,翟明泉,等.烤烟GAP管理模式研究:以淄博烟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6):5324-5325.

[16]王晶,杨昌全,徐宸.重庆良好农业规范的实践与启示[J].植物医生,2013,26(5):52-54.

考文献

[1]文人.良好农业规范[J].福建质量信息,2007(9):12.

[2]樊红平,白玲,牟少飞,等.欧美良好农业规范(GAP)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7(2):25-27.

[3]侯传伟,王安建,魏书信.解决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J].食品科技,2008,33(3):193-196.

[4]孙红旭,于成锁.良好农业规范发展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178(4):93-95.

[5]黄晓德,赵伯涛,钱骅,等.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蔬菜生产的病虫害关键点控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2):48-51.

[6]曲延平,王汝轲,丁辰.推广中国良好农业规范(CHINAGAP)从源头控制农产品质量[J].中国果菜,2007(5):5-6.

[7]张东玲,高齐圣,杨泽慧.基于良好农业规范(GAP)的蔬菜种植基地农产品安全管理[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3):50-53.

[8]王昕,徐捷,张韵,等.良好农业规范(GAP)及其对中国农业的启示[J].江苏农业科学,2009(3):427-429.

[9]周顺利,周丽丽,肖相芬,等.良好农业规范(GAP)及其在中国作物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11(5):42-48.

参考文献

[1]朱鸿杰.有机烟草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3):128-129.

[2]侯传伟,王安建,魏书信.解决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J].食品科技,2008,33(3):194-196.

[3]丁忠林,尹俊生,戴毅,等.良好农业规范和烟草GAP发展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3(9):285-286.

[4]陈风雷,孙光军,王霞,等.中国烟叶良好农业规范(GAP)发展现状与问题[J].中国烟草科学,2013(5):108-112

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价的关系,指出安全评价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前言

安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安全是指全民、全社会的安全,狭义安全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的安全。现代安全的核心是系统安全工程,现代安全管理就是围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这三个基本环节开展风险防范工作,其体现在熟练地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研究、分析、评价、控制以及消除或削减生产领域的各种危险,有效地防止灾害事故,避免损失。这已经完全不同于以事故为中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事后型安全管理。

安全评价是依照国家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复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和严重程度,进而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进行管理决策,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安全评价工作向纵、深方向的开展,其作为安全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正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可,对于安全生产所起的技术保障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对安全管理模式的完善,更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特点是凭经验进行管理,多为事故发生后再进行处理。通过安全评价,可以预先识别系统的危险性,分析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状况,全面的评价系统及各部分的危险程度和安全管理状况,促使生产经营单位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所有部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评价本系统的安全状况,将安全管理范围扩大到生产经营单位各部门、各环节,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系统化管理。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安全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各部门、全体职工明确各自的安全目标,在明确的目标下,统一步调、分头进行,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统一化、标准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各层次领导及技术人员补充现代安全管理的知识,了解系统安全工程的精髓所在,从被动与事后型的“亡羊补牢”模式向以风险防范为重点的系统化安全管理模式迈进。

二、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开展安全评价与预评价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即确保建设项目建成后实现安全生产,使因事故及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优选有关的措施和方案,提高建设基础上的安全卫生水平,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从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化。拟建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水平,首先取决于安全设计。预评价作为安全设计的主要依据,它将找出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的主要条件后果,并提出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主要条件的最佳技术、措施和方案,为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和条件。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依据。预评价改变了“先建设、后治理”的被动局面,使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的管理、监察工作沿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深入地开展。

三、开展安全评价工作为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当代人对安全生产问题的新认识、新观念表现在对安全本质的再认识和剖析上,把安全生产基于危险分析和预测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在对事故的本质揭示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安全生产建立在预防和控制基础上。在新世纪人们逐渐修正和广泛应用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Heinrich因果连锁理论、管理失误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危险源理论、事故原点理论等理论来指导安全生产。现代安全管理具有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事故处理为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只顾经济效益的商业管理为效益、环境、安全与健康的综合经营管理,变被动、辅助、滞后的管理程式为主动、本质、超前的管理程式,变外迫型目标为内激型目标等特点。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对象,内容和方法已发生重大变化,整个组织的安全管理理念也要因此作出相应转变。此时,积极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就尤显其必要性。

近年来,安全评价工作在我国健康快速的发展,它作为现代安全管理模式,体现了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的理念,是保证生产经营单位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实践证明,推行安全评价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技兴安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6篇

关键词:小煤矿,运输事故多发,原因分析,控制对策

 

煤矿机电运输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战线长,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根据全国小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显示,机电事故在各种事故中居第4位,运输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0%~30%。因此,认真分析当前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探讨在新的用工体制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吸取教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煤矿机运事故频发的原因剖析

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如:创大煤矿2004年“8.15”运输事故,当事人班子孙某违章指挥,斜井内超挂4辆车,在司机和把钩工不同意的情况下,强行指挥把钩工挂车并打开“三挡”,同时,蹲坐钩头。致使矿车掉道翻车,孙某重伤不治,抢救无效死亡。论文格式。究其原因,死者孙某安全意识差,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据统计,17起机运事故中当事人小学文化程度的占了40%。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多发事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采掘一线电瓶车司机不稳定,农协工、农换工多,文化基础差,工作无长期打算,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差,素质极低,给机电运输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3、指令性的临时工顶替。由于代岗人员顶替时间短,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如:2004年多联三矿“7.11”运输事故。跟班队长指令无证人员,且无任何把钩经验的孔某在斜井上口把钩且推车,孔某在把钩且推车的情况下,忘关闭“一坡三挡”,致使料车直接推入井筒,使井筒内作业人员刘某重伤死亡。

4、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论文格式。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5、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机运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特别是用人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并岗之后,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做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因业务培训难以组织或组织的成效不大,从而使工人不能得到很好的培训,技术素质得不到提高。

6、安全制度不严,遗留安全隐患。一是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安全奖罚不及时兑现,影响了管理人员反“三违”的积极性;三是对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职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结果是事故重复发生。

二、 控制煤矿机运事故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安全第一”是指如何看待和处理安全与生产以及与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同时各级领导及一切生产部门,要把安全当作一项头等大事来抓。现在矿井的生产环节实行了岗位承包的形式,承包者的目的是谋求最大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的投入,设备带病运行,违章冒险蛮干,安全生产自然毫无保障。因此,煤矿采用承包机制后,安全工作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要加大安全监察力度,全面协调各条战线上的各道生产环节,真抓实干,统一安全工作部署和目标管理,时时事事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2、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3、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引导教育职工,明确事故的危害性,消除安全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运用典型的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一是建立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展室,定期对职工进行开放,用生动的案例形象教育职工。二是用典型说教的方式,教育职工认清“三违”的危害,强化职工安全防范意识。三是定期请典型事故的家属做报告,以引起职工思想上的共鸣。另外,特别要注意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和生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加以监护,防止因不安全心理因素造成的突然事故发生。

4、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论文格式。

5、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6、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7、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践证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个问题。除了要不断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外,更重要的是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这是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重要手段。因此,煤矿提升运输系统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尤为重要。

第7篇

论文摘要: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营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环节,它对企业的持续和谐发展和效益的提高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关系着国家能源安全可靠、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起居等问题。文章对电力生产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一、引言 

安全是电力生产正常经营的基础和前提,电力企业历来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并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发展,壮大和保障稳定的头等大事,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无论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若不能提供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就会制约发展,带来无穷的隐患。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提高电力生产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行为的重要性 

安全是企业生产和创造效益的前提条件,企业生产没有安全保障就不能进行正常稳定地创造效益,员工的收入就不能得到保证,更谈不上为创造效益,甚至导致企业关闭停产,因此安全问题关系到企业全体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重视安全讲安全,不应视为只是领导的事,讲安全,不应该认为是完成上级的指示,消极地去完成,而应成为每个作业人员的自觉意愿。 

在一些生产单位中,对安全生产持错误看法的人并不少见,有人就认为“抓安全是企业领导的事,工人只管上岗干活”。这是一种狭隘的思想意识,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先进发达国家,对安全工作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认识:“安全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也不能给他人带来伤害。”例如美国,从事电弧焊作业的工人,为了避开电弧光的辐射,都佩带有遮光作用的头带式电焊面罩,用以保护眼睛。这完全是为了保护操作者采用的一种防护措施,但同时也考虑到那些从作业现场通过的人以及在现场附近作业的其他人员,仍都处于无防护的状态,为了保护这些人的眼睛免受辐射光线的刺激,设计并出一种屏障,对这部分人就起到了保护作用。像这样处于不同性质作业的工人,能经常为别人着想,就一定会收到共同安全的效果。 

三、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安全意识 

各级领导要树立“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好《安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安全网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了解每一个员工的思想状态和喜怒衰乐,既严格要求他们,又热忱关心他们。这是因为,电力生产一线的职工日常工作单调、重复、枯燥,要应对随时发生的电力事故,心理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此外,我们还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 

(二)坚持理论、制度、机制、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也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要求。首先要坚持理论创新,树立与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理念。其次要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最大利益的变革,是在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再次要坚持机制创新,关键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要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最后要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微机监控系统与网络结构可极大降低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三)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现场管理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关键,必须从严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班组管理是安全作业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抓细抓实。在一些电力安全事故中,往往是由于现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酿成了事故。因此,建议对多发性和重复性的事故进行认真的总结,提高改进办法,并形成规定和制度,治理薄弱环节。这些标准化管理制度,应尽量简明详尽,操作性强,使每一个职工都能了解所从事的工作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此外,还应做好事故通报汇编工作,事故通报汇编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 

其一,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已损坏的和定期试用中检查到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并破坏至不能使用。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已报废的工器具转售(租)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其二,要严格外包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制度。发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认真行使安全监督职能。其三,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试记录、验收记录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五)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 

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管理创新并与国际安全生产管理先进水平接轨的重要体现。以往的安全管理手段在预见事故的水平和超前控制事故的能力上不尽人意。安全性评价是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推动安全生产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闭环管理的方法。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对现有的安全工作进行诊断,做到心中有数,也是提高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是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广泛的业务培训。全体职工在参与这项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深入学习安全生产各项规程和规章制度,可以提高安全意识,熟悉和掌握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定、规章制度。尤其要通过安全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事故的处理能力。 

四、结语 

在安全制度的可靠保证下,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在生产工作中形成安全高于一切的氛围,调动员工重视和改进安全的自觉行动,使全体员工在“安全第一”这个共同的价值观指导下,凝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保证企业生产安全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夏卫华,卢丽刚. 电力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j]. 江西能源, 2005,(04) . 

[2] 凌华,吴庆华. 电力安全管理的四个误区[j]. 农电管理, 2006,(05) . 

[3] 安军,田锦华,闪光.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管理的探讨[j]. 供电企业管理, 2006,(01) . 

[4] 雷振明,张振华. 电力安全生产 教育培训先行[j]. 中国电力教育, 2006,(01). 

第8篇

1“卓越计划”下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综合就业特点、国家现阶段的安全趋势和企业需求,天津理工大学安全专业卓越工程师的目标定位为为企业培养“安全生产规范化及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卓越工程师为特色。在学生培养中,注重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特别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开设的专业课、认识实习及源自企业实际的毕业论文等主要环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深入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工作,具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的能力,从而保障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在培养中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锻炼,使学生具备应用系统安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对系统的设计、生产、使用、维修、报废的全寿命周期、全方位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控制及风险安排的能力,从而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2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建立

2.1培养方案的制定根据培养目标,制定了卓越安全工程师四年本科教学的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有以下特点:(1)形式上:采取“2+1+1”模式,即2年基础理论教学,1年专业理论教学和综合能力培养,1年企业实训,其中,企业实训以企业现场教学为主,校企教师联合授课。(2)内容上:理论教学学分占60%;实践环节占40%。理论课程内容覆盖现场工程师知识要求和人文素质培养要求,强调安全管理能力提升要求;实践教学系统化,着重现场工程师能力培养和工程素养的提高,取得从事安全工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具备相应职业资格要求的能力。(3)专业课教学上:将人事部组织的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劳动保障部组织的国家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以及企业安全标准化相关要求纳入专业课教学内容中;教学模式采用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将生产中的事故案例进行现场教学讲解,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课程体系对于工程师能力的训练功能。(4)企业实训课程:企业实训课程考虑目前的就业形势,分为建筑安全及化工安全两个模块,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要求。

2.2校内培养方案校内培养方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础理论教学,该部分课程以数学、体育、英语、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通过学习获得从事安全专业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另外一部分是专业理论教学,该部分课程体系由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管理学、工程热力学、燃烧与爆炸原理等理论教学体系和安全工程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体系构成,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安全科学、安全工程、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3企业培养方案企业培养方案分为现场教学及实践教学两部分,现场教学部分分两个专业方向,其中化工安全方向课程体系由石油化工工艺及设备安全,化工安全设计,化工安全管理标准化,化工事故案例分析四部分组成;建筑安全方向课程体系由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施工安全,建筑安全管理标准化,建筑事故案例分析组成。授课教师采用校企联合,要求企业教师专业职称至少为安全高级工程师,并具备多年的从业经验。现场授课重点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安全技术管理能力以及技术创新素质的培养。内容侧重行业需求、行业发展方向、工程师素质、工程伦理、工程技术理论、工程技术方法、企业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原料、物料及产品的理化性质,各生产作业环节及主要生产设备存在的隐患及危险性,初步认识和了解安全防护装置、安全设施的维护与运行情况,一旦发生事故可能的事故类型、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等方面。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安全工程专业发展以及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从介绍安全工程的基本原理、知识和方法入手,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培养。

企业实践教学部分由认识实习、专业设计、毕业设计三部分组成,认识实习主要通过现场参观,使学生对各工艺过程、设备设施,尤其是安全设施作用有所了解,进而为后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提供基础。认识实习时间为两周主要内容。专业设计是毕业设计前的一项实践教学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专业设计,使学生掌握安全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基础知识,并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理论问题探索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和认识,最后提交设计方案。与企业课程相对应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专业设计分为两个方向即化工安全方向和建筑安全方向。化工安全设计方向通过对主要工艺流程的危险辨识、评价提出保证工艺安全的设计方案。建筑安全设计方向通过对主要施工过程的危险辨识、评价提出保证施工安全的设计方案。毕业设计通过16周时间,学生在企业工程师及校内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选择企业实际现场技术问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查阅、学习相关科技文献资料,确定设计方案与技术路线,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通过校企联合组织的毕业设计答辩。

3结束语

我国关于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前处于摸索阶段,天津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知识与素质教育贯穿其中,结合“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实验环节、企业实践”的多形式培养模式,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实现卓越现场安全工程师的培养目标要求。

作者:关文玲周艳赵代英胡卫萱单位: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第9篇

一、强化组织,夯实“安康杯”竞赛活动基本构架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保证“安康杯”竞赛成效的前提。在“安康杯”竞赛活动中,常州供电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各职能部室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竞赛办公室设在工会办和安监部,各下属单位也分别建立了“安康杯”竞赛的工作小组。

每年,竞赛领导小组将全公司年度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康杯”竞赛目标有机结合,专门行文制订周密的系列活动方案,列出每项活动实施的责任部门、具体要求、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间,并做到了“五化”,即竞赛管理目标化、竞赛项目系列化、竞赛内容多样化、竞赛检查制度化、竞赛考核规范化。

二、强化执行,严格“安康杯”竞赛活动安全督察

不打折扣的督查,是确保“安康杯”竞赛活动成效的关键。常州供电不断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强化安全检查手段。一是坚持安全生产首要责任制。把安全生产内容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了《作业现场安全督察办法》、《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到岗到位管理制度》等管理办法,明确目标,强化安全责任。二是坚持现场安全检查和安全督查制度。建立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至少每月两次到现场安全巡查制度,使安全工作得到有效防控。三是坚持专项检查制度。认真组织开展春季、秋季安全生产大检查,组织进行专项事故隐患的排查。四是坚持民主巡查制度。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每季组织劳保监督检查员和职工代表深入到生产现场,有针对性地对班组作业人员的安全互保、现场安全措施、安全教育等方面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整改,杜绝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结合,深化“安康杯”竞赛活动工作内涵

有效的结合,是确保“安康杯”竞赛活动成效的基石。在“安康杯”竞赛过程中,常州供电主动探索,融合主题,抓好三个结合。一是把“安康杯”竞赛活动与班组安全建设工作结合,纳入了日常安全管理,进行动态管理,结合安全网络活动进行专项检查,扎实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二是把“安康杯”竞赛活动与危险源点分析预控工作结合。在全公司普及了各级各类工作中的危险源、点的分析和预控,对复杂、重点工作实施重点监控,实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同时,将危险源点分析预控工作纳入到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中,作为一个重点检查内容,每日进行跟踪检查。三是把“安康杯”竞赛活动与标准化工作相结合,规范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更加科学、全面,努力培育大安全的观念,推动安全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进一步发展。

四、强化实践,务实“安康杯”竞赛活动具体内容

精心的实践,是确保“安康杯”竞赛活动成效的重点。常州供电以广大职工为主体,从教育培训入手,把“安康杯”竞赛活动与“安全生产月”活动有机结合,把“双十”活动贯穿到全年安全生产工作中去,润物无声维护哲员工的安全健康。

每年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活动,发动公司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根据当前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安全生产建言献策,建立了评审、答复、办理闭环跟踪机制。其中一条建议被评为江苏省职工十佳合理化建议;每年每季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实物、案例、图片、录像等形式警示广大职工;每年组织消防运动会,强化全体职工消防安全意识,提高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的能力;每年组织发送安全短信活动,在安全月期间,利用短信平台和网络移动平台,给全体员工发送安全警句、安全格言和安全标语口号,促使员工在生产中能常敲安全警钟,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每年还开展一次主题安全活动,围绕安全生产开展 “百问百查”、“反违章、除隐患,百日安全活动”等主题活动,利用内部网络、简报、宣传手册、班组园地等多种载体,通过专题演讲、主题班会、抽考评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营造了浓郁的安康竞赛活动氛围。

常州供电还根据每年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开展富有特色的专项活动。开展了公司安康论文征集活动,其中《浅谈安全文化建设对安全行为的作用》获江苏省安康论文比赛一等奖;组织安康论坛活动,邀请部分一线员工立足岗位,从不同视角讲述了安全建设、安全文化、职工教育等安全经验和建议;组织“安全在我心中”安全小品演出,小品《情怀》获得江苏省职工全家安全总动员节目二等奖、国家电网公司一等奖;积极组织劳动保护技术创新活动,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功了研制全地域带电作业平台,有效保护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该成果评为江苏省十大劳动保护成果;组织“安全好习惯”养成活动,评选出58条“安全好习惯”,按专业编印成五册小丛书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推广;组织安全漫画征集,将漫画印制到扑克上,让广大职工寓教于乐……

五、强化创新,丰富“安康杯”竞赛活动载体

专注的创新,是确保“安康杯”竞赛活动成效的拓展。创新是发展的主旋律,参与“安康杯”竞赛活动也不例外,自09年以来,常州供电按照“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时段”安全管理和监督的要求,拓宽安康竞赛的思路,延伸家属参与安全活动的方式方法,根据家属参与安全活动的传统经验和做法,践行“家属安全协管会”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职工家属关心企业安全生产、关爱亲人生命健康的平台和渠道,充分利用家属做职工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真正将安全工作向“八小时”以外延伸。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不断增长,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逐渐增多,建筑业越来越显示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工程项目由于投资大,工期长,技术要求高,在建设工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因此,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均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风险,如果不加防范,很可能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使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和安全目标不能顺利实现,甚至酿成严重后果。为此,就需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本文将对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谈一些看法。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识别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是要确定在建筑施工中存在哪些安全风险,这些安全风险可能会对工程产生什么影响,并将这些风险及其特性归档。为此,就需要了解建筑施工中主要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哪些及引起这些事故的原因。 下面将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发生这些事故的原因: 1、事故的直接原因 参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CTB6442-1986)的规定,可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施工机具、材料以及建筑产品(统称为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1)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①安全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②机械设备、设施、工具等有缺陷; ③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手套、护目镜及面罩、防护服等)缺乏或有缺陷;④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主要包括现场照明不足、通风不良、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混乱、交通线路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和地面滑等; ⑤恶劣的气象条件或现场条件,如暴雨、酷暑、严寒、台风、龙卷风、洪水、泥石流等易造成事故。 (2)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操作错误,忽视警告; ②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③使用不安全设备; ④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和工具等)存放不当; ⑤手代替工具操作: ⑥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⑦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吊车吊钩等); ⑧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⑨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调整、检查等工作; ⑩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⑧在必须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企业管理论文,忽视其使用; ⑩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等。 2、事故的间接原因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属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 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建筑物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②安全教育培训不够,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③劳动组织不合理; ④对现场工作缺乏安全检查或指导错误; ⑤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⑥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等。 工程管理人员可参考有关检查标准或规范规程及上述发生事故的原因,对照本工程的建设环境、建设特性、建设管理现状和工程技术文件等方面采用检查表法来分析可能出现的主要安全风险。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是安全管理中的必要环节,对于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并且获得关于它们的核心与外延信息很重要。而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性是确定安全风险控制的优先权的基础,包括确定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 工程管理者可以采用调查和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性。首先,识别出某一特定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所有重要的安全风险,列出安全风险调查表;其次,利用专家经验,对所有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进行评价。

三、建筑工程安全风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法规方面。建设工程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也需要完善。据统计,我国自建国以来颁布并实施的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障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约280余项。其中以法的形式出现,对安全生产和和劳动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以及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这无疑对规范我国建筑市场,加强我国建筑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政府部门安全监督管理方面。一直以来,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都局限于大检查、标准化验收,而现有监督机构的安全监管人员正在做大量本该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员应做的工作。事实上,无论是从人员数量、工作范围、工作深度,安全监督人员绝对代替不了施工企业安全员应做的工作。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往往是以点代面。监督机构仅能发现检查的那几天的部分工程的安全问题,而对大量不在现场检查时工程的安全就无法顾及了。

3、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方面。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安全投入不足,在安全上少投入成为企业利润挖掘的一种变相手段,安全自查、自控工作形式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领导最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安全工作口头化,往往落不到实处。其次,企业安全检查工作虚化。安全工作有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没有形成严格明确细化的过程安全控制,全过程安全控制运行体系无法得到有效运行。而实际上,安全工作是保证利润的前提,如果一个工程在安全上出了事故,它的利润将受到非常大的损失。

四、加强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1、落实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

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能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对新进入的职工和调换工种的职工进行基础安全教育,包括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技术的一般规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明施工要求、工程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另外施工项目要经常性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对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规定、新法规进行教育培训,使之在施工项目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2、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材料、机械相当集中,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企业管理论文,在错综复杂的施工现场对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点,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充分调动人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错误行为予以坚决制止,用人方面也要从人的身体状况和业务水平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施工现场把机械、物料、及其他生产对象存放位置,存放状态,存放条件进行控制,体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准确及时的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有效的控制,施工生产用电、特种设备作业现场、水灾、高空作业、滑坡、塌方危险地址地段、塔机作业、重点防火防盗区域、爆破材料的管理和使用、化学品的使用储存与使用、机械伤害等。

3、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

各地方应该有专门的建设工程安全职能部门,对重大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检查,并督促整改。政府官员应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尊重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施工合同,尊重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避免以不合理的行政命令干扰施工的正常进行。

4、监理单位安全监督是保障。监理单位作为整个工程建设过程的全程参与者,其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较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要重要得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树立“工程质量、百年大计”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切实履行法律法规的原则,积极保障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营造文明和谐工程建设环境。

第11篇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设备维护

 

0 引言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人—机—环境组成的生产系统中,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机电设备的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机电设备如果发生事故,不但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给员工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和威胁,甚至还会危害员工的生命。所以,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着力抓实抓好,争取抓出实效。

1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机电设备使用不规范

一些矿井有“大生产主义”思想,重生产轻机电,只要机电设备能转圈就行,“驴不死不歇磨”连轴转拼设备,超能力生产,野蛮使用设备,机电设备检修时间得不到保证,维修保养不及时,特别在生产任务吃紧时,更是如此,设备运行状况恶化。

1.2 机电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根据新的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每个矿井应建有17种基本机电管理制度,但有相当矿井没有按标准去做,去建立相应制度并落实考核,或者虽然建立了,只是做个样子,实际不落实,导致现场管理混乱无序。一些煤矿机电管理监察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标准掌握不好,检查深度广度不够,井下监察走马观花,只看表面,跑不到位,查不到实质的隐患。论文格式,设备维护。也有的查到隐患后,执法不严、轻松放过,或者是隐患单子一开,一走了之,既无整改指导意见,也不跟踪落实,隐患整改不闭环,同类隐患反复出现,长期存在,埋下事故种子。

1.3 机电设备综合管理不到位

1)一些矿井设备管理混乱,井口把关不严,“三无”产品、自制改造产品,随便下井。设备无规划,采购多头、选型不合理,安装使用不正确,维护检修不到位,更新报废不及时。

2)技术管理手段落后,基础管理差,设备的账卡物、图牌板不齐全,甚至干脆没有,或者是现场设备与地面台帐不对号;设备的技术档案、图纸资料残缺不全,更谈不上计算机管理、牌板电子化管理。

3)一些矿井设备管理不平衡,部分设备管理人员和干部,只重视固定设备如提升、排水、压风、通风、强力皮带设备管理,对采区的流动设备管理放任自流不重视,虽抓住固定设备这个重点却忽视流动设备面广量大隐患更多的难点,导致采区机电设备状况差、隐患多、失爆多、事故多。国内近年来几起大的瓦斯爆炸事故,就由瓦斯超限采区电器失爆、工人违章作业引发,应引起重视。论文格式,设备维护。

1.4 专业人才匮乏

煤矿是高危、艰苦行业,环境差、风险大,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不能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导致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专业队伍不稳定。随着机电专业人才的不断流失,许多岗位人员青黄不接,年龄结构不合理,在岗人员技术不成熟、知识储备不充足、相关操作经验缺乏,致使企业发展缺乏智力支撑,生产效率低下、发展后劲不足,科技和技术创新更是无从谈起。

2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要点

2.1 管理制度化

2.1.1制定设备更新计划

多年来,有相当一部分机电设备长期处于超期服役,给机电设备安全的管理带来不少困难。建议在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要抓紧对一些重要设备、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一些电气设备进行更新,提高其技术先进性以及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果断地报废一批安全功能差的旧设备、老设备。这就必须从企业制度上人手,制定设备更新计划,保证急需更新的一些设备的投入。论文格式,设备维护。

2.1.2完善规章制度

首先我们要依照上级有关设备管理方面的要求,结合我们生产现场实际,制定有关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标准,设备巡回检修检查制度,各机电工、操作工种岗位制,并吊挂到生产现场,督促贯彻执行,从而对设备的管理做到制度化、科学化。

2.2 及时进行设备技术改造更新老化设备

煤矿企业中,技术改造是企业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应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体作用,对技术难题进行攻关,鼓励职工进行有效改革,解决生产中的问题。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本着少投入、多技改的原则加大改造的力度,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率。论文格式,设备维护。同时,为提高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及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要果断地更新一批安全功能差的旧设备、老设备。

2.3 加大资金的规划性投入

根据国家的政策性要求及所设立安全专项基金,采取多种形式的集资和融资,加大煤炭安全生产的长期规划性投入。按《煤矿安全规程》及《技术规程手册》有关行业标准和要求全面、细致做出规划,确保煤矿必须的生产装备、安全监控设备的正常设置和运转以及更新换代。避免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哪儿缺添哪儿、哪儿漏补哪儿”,特别是严禁“拆东墙、补西墙”行为和做法。果断报废超期服役和安全功能差的老旧设备。

2.4 提高机电队伍的整体素质

先进的技术装备需要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否则再先进的技术装备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自身工作的需要,我认为抓机电管理首先应从提高机电技术队伍的素质做起。机电管理的决策层如同战场的指挥官,应树立超前思维观念和创新思维观念,把握工作的主动权。要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用新的思维观念去观察本企业机电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论文格式,设备维护。要敢于突破旧框框,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转变观念,只有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走出一条向机电管理要效益的路子。论文格式,设备维护。

3 结语

总之,煤炭生产机电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从确保安全、服务生产、技术创新、降本增效等多个角度进行定位。把工作方向和着力点放在提高安全性的高效生产上来。并要高度重视生产过程的装备水平和技术创新等工作,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升级,提高生产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开采研究所.地下开采现代技术理论与实践新进展[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2]李平,陈健永.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煤矿开采,2006(2).

[3]张恩惠、刘晓峰编.机电设备管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4]杨建中.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手册[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第12篇

关键词: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思考

 

1. 引言

随着煤炭行业科技能力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机电方面的发展,大型现代化矿井的建成,综采工作面的普遍应用,综掘巷道也在大型矿井中大量使用,设备选型的现代化、矿井监控系统的数字化,综合自动化在现代化矿井中普遍采用,这些大量的使用现代化技术,最先进的机电技术已应用于煤矿生产中,要求矿井机电管理工作者必须拥有正确的理论思想、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创新的管理方法和明确的管理目标。如何提高机电安全管理,保证机电设备安全生产,是目前现代化矿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淮南矿业集团是当前我国煤炭企业发展较快的企业之一,机电设备的现代化程度代表了当今中国现代化煤矿的水平,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集团公司一直坚持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在机电管理方面,以安全生产工作为前提,以质量标准化为组成,在工作中抓好干部的管理行为,职工的操作行为,实行“手指口述”确认工作程序,以设备开机率为目标,全面抓好机电管理工作。

2. 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职工素质和职业技能

2.1、以人为本,干工作必须先做好人的工作,煤矿员工是由一群素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组成,我国煤矿事故频发,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总体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素质,随着矿井机械化的普及,对于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实现现代化矿井的安全迅速发展,更切实的途径是加强广大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是实现现代化矿井的关键。

2.2 、要提高员工素质,首先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在安全管理方面,要责任明确,不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对所有煤矿从业人员,根据不同层次,全面组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特殊工种进行专业资格培训,新工人进矿必须专门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工种要密切联系生产实际,注重实效,在培训工作中不仅要注意安全法规和管理知识的掌握,还要注意安全管理者的超前意识、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事故的超前预测和事故的处理能力的培训,从根本上解决各层人员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3.煤矿要建立多方面人才队伍。

3.1、随着煤炭科技的发展,老矿不断的进行技术改造,新矿井装备了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科技含量大幅提高,机械化、综合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这就需要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技术队伍去保障装备的正常运转,因此要提高技术保障能力、高度重视煤矿机电管理,积极开辟煤矿综合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科学研究,鼓励员工参与“小改小革”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安全技术保障能力,煤矿大都采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不断为才人充电培训的措施,积极建立多方面人才队伍。

3.2、煤矿是一个综合程度很高的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人才队伍,需要有综合自动化通讯网络,以及机电运输、水文地质、一通三防、采掘、开拓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只有这些人才共同团结、互相配合,才能发挥企业的整体作用,才能使企业在安全生产和社会效能上发挥更大的优势。淮南矿业集团最近几年提出以一通三防为龙头、发挥水文地质尖兵作用的管理理念,在机电运输方面配备配强专业化人才队伍。提出了使用国内一流、国际领先设备、宁养设备不养人的理念,使煤矿安全管理上了较大的台阶。

4.建立煤矿现代化管理的组织机构

4.1、随着煤矿现代化的发展,建立与矿井相适应的现代化管理组织机构很重要,由于装备技术现代化、设备大型化、监控系统数字化和矿井机电管理的复杂化多变专业性大大增加,组织机构必须体现专业化管理和专家型结构,组织机构的建立必须有一系列的职能性建立和专业化的训练,实现组织机构与矿井的协调发展与矿井生产系统、管理系统及运行程序全面衔接。

4.2、组织机构的合理建立,对于煤矿安全生产非常重要,煤矿是一个高危产业,要建立一个组织严密、行动快捷的组织结构,要根据煤矿自身特点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要保障煤矿安全生产。要体现煤矿安全生产方针。。要在企业发展上、安全生产上、职工提高职工素质上多考虑多思考。。

目前,所有现代化大中型矿井,无一例外地都装备了较先进的设备,这些设备正常运行无疑需要有一个组织严密的组织机构来保证。所以合理机电运输系统机构,在整个煤矿机构中尤为重要。

5. 抓好现场管理,保障现代化设备可靠运行

现场管理是搞好机电安全生产管理最重要的一环,设备能否正常的发挥作用;能否保障矿井正常运行,重要抓好现场管理,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1)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煤矿企业一定要加强领导,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坚定不移地把安全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加大矿山机电设备的投入,确保矿用机电设备技术的先进性与质量的可靠性对已发现的重大隐患要彻底整改,切实消除隐患,要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扭转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被动局面

(2)各级管理部门与煤矿企业要进一步规范机电设备购置、安装、验收管理工作,强化机电设备安装、改造工程的设计、选型、设备购置、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强化业务保安部门的管理职能,防止机电设备隐患的发生

(3)矿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建立设备、电缆、小型电器的台账管理,妥善保管大型设备的技术性能档案

(4)认真贯彻执行设备使用与维修相接合的原则,设备准使用,准管理,谁维护,负责安全直接责任并实行专责制,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做到定人、定机、凭上岗证操作,严格执行岗位责仟制和设备操作规程,对多班制生产的设备,操作工人必须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大型设备均有运行记录。

(5)加强机电用工制度管理及安全业务培训工作。煤矿机电工作技术性很强,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技术人员来担任,在提高煤矿机电人员工资待遇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煤矿机电队伍的建设要重视《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的学习,对新技术、新设备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机电工作人员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6)通过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推动矿井机电设备管理水平提高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由此推动矿井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叶铁丽,林金钟.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煤炭,2000,(09).

[2]曹志勇.论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