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

时间:2023-06-07 09:35: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

第1篇

无论是国外的大学,还是中国的名校,都越来越看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而学习的主动性需要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这是因为,对幼儿来说,每个行为都是学习的一部分,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与生俱来、由内而外的主动探索。家长只有了解幼儿成长规律,捕捉并把握幼儿的各种学习敏感期,才能培养出勤学好问、勇于创新的孩子。

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学数学的主动性

(齐先生,34岁,中学物理教师)

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因此,我一直比较重视培养我儿子卫卫的“数学细胞”。

卫卫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不会唱儿歌,就经常抱着他一边走一边数数。我买了许多经典的数学玩具,比如串珠、分数模型、有凸凹感数字的积木等。玩这些玩具长大的卫卫,在3岁的时候忽然对扑克牌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寻找不同花色的“7”,用小手指着牌面上的红桃或方块图案数着个数。我趁机启发他:“这是7,数数看,1、2、3、4、5、6、7!”卫卫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高声叫:“7!我找到了7!”

接下来的几周,他乐此不疲地重复这个游戏。奶奶报出一个数字,他找出相应的四张牌;去小区遛弯,他指着车牌号码朗读。

后来,他又对门牌号产生了兴趣,认为“101室和102室”的上面应该是“103室和104室”。当他跑到二楼发现门牌上写着“201室和202室”的时候,就很好奇。我告诉他:“第一个数字表示楼层,到几楼就是几零一、几零二。”他摇头表示不懂。接连一周他一直琢磨这个问题,并用他的“逻辑推理”进行思考。妻子认为这是孩子逻辑思维发展的表现,借此启发他:“你观察一下,我们楼每层有几户人家呢?”儿子说:“两户。”

妻子说:“假如有三户的话,就是101、102、103……假如有四户的话,就是101、102、103、104……”

儿子一下子懂了,说:“我明白了,假如有五户的话,就是101、102、103、104、105……”

妻子的方法更加科学,她让我意识到孩子有自己看待数字的逻辑。当孩子反复询问一个数学问题,而大人总解释不清楚时,不妨询问、学习并套用孩子的逻辑,教他“以此类推”的办法。

比如,我家住在12楼,儿子洗澡的时候常问:“水流到哪里去了?”我笼统地说:“阴沟、地下、底楼。”他不能理解,不断追问。我思索一阵,套用他的逻辑说:“水流到11楼,11楼到10楼,10楼到9楼……1楼到地下车库,车库管道到地下河。”儿子满意这个答案,跟家人复述几遍之后又讲给小朋友们听。

这个“对数字排列特别敏感”的时期,持续了大半年。到幼儿园中班时,卫卫了解并掌握了数的序列,能自己进行数学推理。加减法的学习对他来说毫不费力。在乘、除法的学习上,我使用“实物教学”的方法,稳扎稳打,帮助儿子把数学的逻辑关系搞得清清楚楚。

我刻意在游戏中让卫卫进行“数学操作”,培养他更高级的数学观念。比如,卫卫清点玩具数目或归类收纳时,我要他分组,问他:“每一组玩具数目一样吗?”“能不能做到平均分?”卫卫经常给家人分桔瓣、分零食,做不到平均分时我就趁机教他“除法”和“余数”的概念。

上幼儿园大班后,卫卫对生活中的乘除法越来越上瘾,“自创”了许多游戏。比如,他知道自己走20步是10米,便根据自己走多少步来推算家门口离物业办公室的距离,以及幼儿园离家的距离等。老师在幼儿园发饼干,他会主动计算每个人得几块、最终余几块……

伴随着对数字的兴趣,卫卫又瞄上了货币和理财。他曾拿着一张10元纸币和一张5元纸币,笃定地告诉我:“我手里有两块钱!”我猜卫卫只对“同质量的数量”有概念,对纸币的抽象概念没有认识。于是,我去银行兑换新钞,让卫卫“抓握、触摸、感觉”人民币各种面额纸币上的隐形数字,告诉他“这不是普通的纸片,而是具有不同意义的纸币”。买东西时,我们让卫卫算账找钱。这样,他不但能熟练地操作加减法,也对纸币所代表的数字渐渐有了感觉。

到五六岁时,卫卫像大多数同龄孩子一样对“无限”产生了兴趣。他常问:“9999是不是最大?”“比999万更大的数字还有吗?”……这些问题表明他在进行“1―10―100―1000―无限大”的推理与比较。我趁机告诉他有关序列和极限的概念……

上小学后,卫卫的数学成绩非常好,老师说他能自发地从学过的知识推演出未知的知识,在计算方法上搞“创新”。比如,一年级刚开学时,小朋友们在学“3+7=10”的时候,卫卫自己就琢磨出了“30+70=100”。他得意地说:“3个1加上7个1等于10,3个10加上7个10就等于10个10。10、20、30……100。”他扳着手指头,将10个10等于100算了出来。后来,他经常主动挑战练习册和试卷上的“聪明题”,乐此不疲。小学五年级时,他被老师选进“奥数队”,在希望杯奥数赛上获得铜奖。

当然,我们不希望卫卫偏科,而是要在文科理科、数学语文之间架起桥梁。我们看重“实用”数学――与奉献社会、造福人类相联系。

比如,儿子上小学五年级时,我在“某生化”股票10元左右的时候以卫卫的名义买了100股。看K线图时,让卫卫算算自己持股的市值是多少、赔了还是赚了、利润应如何投资。我告诉他,科技类股票的资金可以帮助企业投入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发展环保健康的高端技术。通过学校开展的实践和家庭的投资活动,我们在卫卫的心田早早埋下了“价值投资、回报社会、造福人类”的种子。

培养孩子学习主动性关键在父母

(周女士,33岁,早教机构管理者)

婆婆退休前是小学特级教师,迫不及待地想把肚子里的“墨水”倒给孙子。我是一家教育机构在本市的业务主管,对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很反感。我将儿子送入注重生活教育的私立幼儿园,告诉婆婆孩子在幼儿期间应该学习跟小朋友相处、在游戏里发展兴趣。

婆婆抱怨说:“小孩不学认字和识数,天天疯玩,将来跟不上怎么办?好的私立小学的招生试题,都是一年级的卷子啊,你这不是害孩子吗?”

婆婆给孙子偷偷报了5个兴趣班。每天放学之后去学一节课才回家。我下班很晚,经常加班,迟迟没有发觉。直到有一天,我和儿子过马路时看到一个红白相间的防撞栏。儿子三步一回头地说:“这个防撞栏是圆锥形的。圆锥,下面是一个圆,上面是尖尖的。”我这才知道他在兴趣班里学了几何形状。回到家,我和婆婆辩论了一番,引用某外国家长因为孩子过早认识字母而状告幼儿园的新闻,向婆婆表明立场。婆婆很反对,说我好高骛远,不合国情。

看到我们教育意见不统一,我老公出面协调。他一针见血地说:“上何种幼儿园、上不上兴趣班、要不要学小学知识,这都是表面;问题的症结是咱要看哪一种教育形式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让他爱上学习、自发学习并且快快乐乐地去探索!”

老公亲自出马,陪儿子参加了一周的“兴趣班”。据他判断,有些兴趣班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有些则是机械地灌输,是填鸭式的教育。最终他帮儿子退掉了3个班,并建议我花更多的时间陪儿子学习。他说:“你总批判爸妈的教育方式。你干吗不示范一下,如何调动儿子的学习主动性呢?”

说来惭愧,我的确有点儿光说不练、不接地气。于是,我调整工作时间,每周抽出两个晚上和一个全天来陪儿子。一家人约定,以我为主导,公婆在旁边观摩学习,不插手、不多嘴。

我让儿子列出他最想做、最好奇的事情,然后根据这些兴趣来设计“生活课程”。比如,儿子想体验交警“开罚单”。我们陪他带着相机去给小区外路上违规停放的车辆拍照。之后,我教儿子用电脑制作罚单的模板。打印出来后,他将抄下的车牌号码一个个填上去。当我们带着“自制罚单”去贴时,很多车都开走了。不过,儿子自始至终忙得不亦乐乎,认数字基本没有问题,而且操作电脑的能力也不知不觉提高了,后来甚至整天吵着要玩Excel(一种制作表格的软件)。

再比如,大都市里的孩子对季节越来越不敏感。儿子说:“要春游了,我感到春天来了;吃螃蟹的时候我知道秋天到了;商场里摆了圣诞树,表示冬天来了……”于是我带儿子去“寻找季节”――我给他朗读有关季节的绘本和散文,带他在散步的时候搜集植物标本,做成“四季书”,配上手写的小诗。我周六开车带家人去郊外玩,让儿子嗅到春天泥土的味道、听挥扇乘凉的老人讲故事、看秋天红叶的美丽、享受冬日和煦的暖阳……这个过程,孩子乐在其中,产生了对自然、生物的兴趣,也提高了对语文之美的感悟,并不知不觉中认识了许多汉字。

看到我的“示范”取得成效,婆婆也开窍了。她不再拘泥于“幼升小”的大纲,开始注重教育的趣味性、发散性与实用性。我不在家的时候,她不再填鸭式地灌输,或强迫孩子死记硬背,而是使用网络上的一些优质资源,比如BBC的纪录片等,来启发孙子对各种知识的兴趣。

公公退休后,在郊外开垦了一小片荒地。老两口种植、浇灌的时候,经常会带上孙子,让他拍照做“生物书”,然后带他百度搜索相关知识,给照片配上说明性文字……这种教育方式越来越接近于我的教育理念:寓教于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不知不觉中,儿子对写字产生了兴趣,对自然和气候变化更为敏感,对美的事物也有了欣赏的能力。

现在,我们婆媳的教育理念趋于统一。我更能体会婆婆对“幼升小”的未雨绸缪,婆婆也能理解我对“拔苗助长”的担忧之心。

像我家这种以爷爷奶奶为带娃主力军的家庭,一定不在少数。老一代人特别重视“学知识”,对孙辈进行填鸭式教育。这就需要年轻的父母来做家庭教育的“主心骨”,给老人灌输科学的理念,并向老人“示范”如何寓教于乐,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把孩子的学习丢给兴趣班或老人,都是极为不妥的。作为父母,无论工作多忙,都应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示范并引领孩子主动学习。

“如何学”比“学了什么”更加重要

(孙园长,幼儿园特级教师)

教育部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学习能力的整合提升”是一个重要部分。唯有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避免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才能让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后持续抱有对学习的主动性。

对广大家长来说,应该从关注“孩子学到什么”转变为“幼儿如何学”,从关注“眼见的结果”转变为“学习的过程”。具体实践,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操作。

首先,发掘天赋的敏感期,让学习的本能得到充分发展。

所谓敏感期,是孩子在某一阶段内,专心地吸收环境中某类事物的特质,并且不断重复进行实践。家长不难发现孩子在某方面的强烈学习欲望,代表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作者孙瑞雪写道:“我相信人类所有智行的活动,一定储存在人的集体遗传基因里,在人成长的过程中,在合适的时间,它们会一部分一部分地展现出来,成为孩子对自己的发现和兴趣。这种来自生命内在的动力,比外在的强制要有效和有趣得多。强制实在是愚蠢的办法。”

案例中的齐先生,趁着儿子的数学敏感期,较系统地启发孩子对数字的理解与运算,并且将数学与实际生活、回报社会联系起来。这种做法值得借鉴。案例中的周女士,用“亲身示范”的方式来消除两代人教育理念的差异,也值得广大隔代教养家庭借鉴。一般来说,父母总比祖辈更能捕捉孩子的学习敏感期,更能想出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所以父母才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的带头人,是家庭教育的主心骨。

其次,善于解读、善于提问,创造探究性的环境来满足孩子的求知需求。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发呆、异想天开、盯着一件小事追问不停”等经历。孩子看到小蜈蚣、西瓜虫、毛毛虫、小蚂蚁的时候,很容易被这些事物吸引,热烈地进行讨论。家长应肯定孩子的求知欲,尽量为孩子创造求知的条件。若不知道答案或细节,可带孩子通过查阅书籍或上网等方式来解决。案例中的周女士,带孩子做“四季书”“生物书”,带孩子做“小报”“诗集”“画册”等,都能启发孩子对自然与文字的兴趣,让孩子增长知识并提高动手能力。